箱子听多了真的对耳机大声场耳机没多少概念了= =

耳机中的声场与结像——1.这不是“玄学”!(by.公园笨龙)
(一)这不是“玄学”!
声场这个概念可能是平常讨论耳机或者播放器音质时比较常用到的一个词汇,也是比较难阐述的一个HiFi名词,其所涉及的声学知识较多,故在此不进行深度论述,目的旨在帮助读者建立关于耳机以及其他音频器材的声场(音场)概念,帮助大家在选购耳机时对产品品质进行辨识。
PS:本文讨论仅仅涉及HiFi器材讨论,如果你在使用动铁耳塞,请忽略本文。
写在前面的话:
&&&&耳机声场的还原从一开始就是一种模拟,音箱可以通过物理重构一部分的真实声场,耳机自始至终都是模拟的,所以耳机声场和调音关系很大。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只将耳机的场感叫做音场。
关键词:响度和延迟
&&&&理论上来讲,人耳之所以能感受到声场是因为左右耳的响度差和时间差。
&&&&响度:很直观的可以感受到,声音越大,则距离人耳越近,左右耳响度差使得人耳能辨别音源方位;
&&&&延迟:包括声音的反射以及在空气中的残响感(堂音和残响表现能力)
可以看做是一个能量衰弱的过程
声学讨论到此为止,下面我们从实际听感角度来看待声场的问题:
各类器材声场真实程度的理论极限:
耳机(人头录音)&=耳塞(人头录音)&音箱&耳机(普通音源)&耳塞。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顺序,声场体验的真实程度大致是按照上述顺序排列的,关于“人头录音”的概念,不明白的可以去问百度,这里不做过多理论解释;而音箱这里只讨论2.0声道的,因为环绕声不属于HiFi范畴内的东西,排序的依据是还原声场的完整度,人头录音是360度的,音箱和耳机都是180的声场。
音箱的声场会涉及很多环境布置的问题,所以本文讨论的情况仅仅针对耳机和耳塞(普通录音音源),并且声场形状是建立在听感经验基础上的,比较形象,但和声学理论并不完全相符,所以只能算是一个相对概念,请烧豆们各位自己斟酌。(以HiFi系统为准,监听后端系统请自觉回避)
第一,耳机声场的概念
本文将耳机的声场(音场)基本概念分为两个可视化的区块部分来讨论,
&&&&1)场感:包括声场范围,宽度和纵深等等。
&&&&2)结像定位:声音的形、立体程度、距离感等体验
之所以这么分类,是因为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敏感程度不同(不是所有频率的声音都能分辨距离和方位的),具体敏感度关系可以百度搜索“等响度曲线”。大概7000hz左右最为敏感,而极高频(12000以上)和极低频(150hz下)的声音都是不具有指向性或极弱指向性,比如雷声(低频),和一些电流噪声(高频),距离远点的话你很难分辨音源方位。相对而言低频指向性更差,而低频延迟对场感体验是十分关键的素质。
如下图:声海(森海塞尔)动圈入耳IE8的两项分布
IE8/hd650的声场&假设动态无失真情况
&&& A区域我们可以认为是结像定位区域,这个区域内听到的声音是凝聚成像的,是立体的、有方位感的,人声口型是可以分辨口型大小乐器之间的距离的。
&&& B区域我们可以理解为场感区域,也可以叫做能量场,是能量发散和消退的过程区域,决定了人耳声场听感的范围、宽度和纵深,影响本区域听感的因素主要是高解析度下的极低频和高频延展的表现。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声音的结像感,以及它和声场的关系。
我们仍然用图片来举例,
焦距和景深,可以看做声场的A和B区域
结像感我们可以理解为摄影技术里的“焦距”概念,而有焦距就有景深,相当于声场的结像定位和场感的关系,结像定位线条要清晰,而背景线条要模糊,如果反客为主,则听感必然糟糕(监听耳机由于专业需要,会这么处理细节)
另外,声场的A和B区域必须是一个完美融合的过程,两者过度不应该存在明显界限,这个问题关系到一个结像面大小的问题。比如鼓声,除了有一个富有质感和方位感的鼓点外,鼓面大小要通过B区域的低频延迟来判断。也就是说B区域的听感会对A区域结像感的真实程度有很大影响。
&&&&上述情况都是理想状态,下面我们来看看各种耳机、耳塞大致的声场形状(假设动态无失真的情况下)
为了避免误导,下面会举例说明不同耳机的音场形状
1.&耗材级的耳机、耳塞
声场被压缩,几乎没有结像
我们常见的mx360,以及各类装机用耳塞,特点是所有声音全部在脑袋内发出,音场扩散拥挤在中间,当然你用sony的旗舰播放器X1000系列搭配森海系耳塞时候,也会产生这种音场拥挤的感觉。
2.消费级耳机、耳塞(700下,不排除有特例)
有场感,但是缺少结像
比如mx760,dtx80,dtx300p,px100等,有很大一圈音场~,你可以感觉到声音明显向外部扩散,但是没有什么定位和结像能力,声音密度差,动态小,所有声音都在中间一点发出。
3.hifi入门级耳机、耳塞
场感、结像二选一
er4p和TF10,以及ie7。动铁多数是音场广阔定位不错而缺少结像,ie7这类人声系的动圈耳机则是结像感不错,但是音场不够通透。而FS的新单元的M5还有FX700则是属于比较中庸类的。
4.hifi级耳机、耳塞
IE8/hd650的声场&假设动态无失真情况
IE8和exk这类动圈旗舰可以做到这种效果。而动铁的声场是个大问题,多数是音场广阔而缺少结像的空间感。
5、hi-end级的耳机(目前还没有耳塞能达到)
HD800,ed9这类拥有低频微动态表现能力的耳机才拥有在弱指向区域的结像能力
这个程度目前听过的只有ed9和hd800吧,kk也算一个,但是我没听过完全推好的。微动态,就是低频动态还原能力,可以让你的音场扩大一圈,并且在微动态的音场区域内你可以分辨声音的距离和方位。比如远处的爆炸声。所以有微动态的耳机,看电影玩游戏会非常爽,而在玩游戏时候的代入感和声场真实度,完全超越各类音箱,因为hifi音箱无法表现背后音源,而环绕声音箱有一定的距离延迟,代入感欠缺点。有米的朋友可以试试ED9接随身解码玩游戏,绝对是顶级享受。
比起之前的耳机,此级别的耳机声场能够对低指向频段的声音进行距离和方位上的结像
&&&&关于声场的第一节结束了,只是基本罗列了一下各级别耳机声场应该是什么样的,更深入的内容,敬请期待第二节。
&&&&第二节会讲述和以及三频素质的一些关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金钱鳘又称黄唇鱼,目前已经接近濒危灭绝的状态。
赴日游客越来越多,国内游客成为黑心商家的肥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极果「全球酷玩试用导购平台」
  今年汪峰推出了 FIIL 系列耳机,当时并没有太关注,看外观设计走的是时尚路线,当时第一反应就是中国 B 侧。但是后来 FIIL 在大家坛办了活动,请了一些烧友去试听征集意见,意外的邵友门对这耳机评价还不错。后来一个比较熟的朋友也听了一下,评价比较正面,于是我开始对这耳机比较好奇了。
  恰好极果最近提供了 FIIL Wireless 版的使用,真是雪中送炭。非常感谢极果君给了我这次试玩的机会。鉴于头条兄的个人争议比较大,而且本人其实对于头条兄并不太感冒,因此本文会抛开情怀,只把这款耳机作为一个新兴品牌的产品,客观来谈谈。
  初见外观
  耳机的包装比较简洁,白色的盒子,正面画着耳机的线条图。 FIIL 发音去了 feel 的谐音。
  去下外层纸套,盒子顶部写着“大众音乐人的起点”。
  侧面开盖的地方,写着“与声俱来”,“ FIIL ME NOW ”,有些淡淡的情怀感。
  打开盒子,一枚做工精致的收纳包静静的躺在盒子里。
  拿出收纳包,取下收纳包托盘,底部是登山扣、充电线、安卓数据线和说明书。
  数据线就是普通的 Micro USB 线,耳机线是传统的四级头三按钮线控。
  附赠的登山扣可以挂在收纳包上面,方便携带。
  收纳包是皮质的,顶部有印着 Logo 的金属铭牌,外形圆润,整体做工很不错。
  铭牌的雕刻和打磨很到位,工艺比较精细,可见代工厂有一定的实力。
  打开盒子,本体现身。这一只是银灰色的,比较低调些,个人比较喜欢。红色和蓝色比较风骚,不过个人觉得更适合 MM 佩戴。
  在收纳包的盖子上有弹力袋看,里面装着 iOS 用线控。不看线上贴的标签,这两条线控线在外观上没什么区别。话说 iOS 和安卓同时照顾真是良心,我每次买来耳机玩全都是 iOS 线控,插在 Z1 上线控和 Mic 全都不能用,楞不楞不要这么歧视安卓系统,安卓线控才是国际标准。。。
  取出本体。 FIIL Wireless 使用了比较常见的折叠方法,折叠收纳可以节省一定的空间。
  耳机单元使用圆形,金属外壳还贴上了透明胶纸,直观的介绍耳机的功能,简单明快。个人觉得再详细一些,弄成像手机屏幕贴那样详细一点,做成一个简单的接口和操作快速指南会更方便一些。
  拎着头梁拿起耳机,耳罩会自动弹开。耳机造型比较简洁,一体感比较强,一整条厚头梁,下面就是两个单元,没什么多余的设计。
  从侧面来看, FIIL 的整体造型比较偏现代时尚风格,单元使用铝制外壳,头梁使用塑料材质,均使用银灰色哑光漆喷涂,颜色均一性非常好,看不出色差,非常难能可贵。很多产品在不同材质上喷涂同色漆都有色差,比如 MX5 。从这一点来看,FIIL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中间的头梁折叠转轴使用黑色塑料材质,作为头梁和单元间的过渡和点缀。
  单元很圆润,外壳喷漆非常平整均匀。单元中间有 FIIL 的 Logo 。右耳的铝壳面板还集成了触摸操作。
   Logo 上也喷涂了银漆,与单元外壳颜色一致。铝壳开槽与略微凸出的 Logo 严丝合缝,做工还是真不错的,再赞一次, FIIL 找的代工厂真是靠谱。
  耳机单元可以平转过来,不听的时候可以挂在脖子上。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它转平了以后是单元铝壳朝外,而不是耳罩朝外的,这样才能亮骚,不然耳罩朝外再风骚也亮不出来啊!
  头梁内侧有 LR 标识,单元折叠转轴的关键部位使用了金属件,更加坚固耐用。与头顶接触区域使用了皮质,内衬海绵,非常柔软,这个地方做的很不错,一来本身 FIIL 的头梁就比较宽,二来头梁内侧很软,戴上以后头顶没有不舒服的感觉,这是我接触过的便携耳机里不多的几个。其他的要么内衬太硬要么触头面积比较小总会有比较明显的不适感。
  头梁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适应不同的需求。头梁的松紧正合适,可以让耳罩贴紧面部提供良好的被动降噪能力,同时压力又不会过大感觉夹脸。
  耳罩采用包耳结构,触面部分使用平面,面积比较宽,可以很好的减轻面部压力。耳罩内的海绵很软,带上以后舒适度很好。
  右耳单元上有多功能键 MFB 和耳机线插孔,同时单元外壳还有触控功能。值得一提的是这个 MFB 键的位置放的实在是太赞了,在右耳单元斜向后45&的位置,右手伸过去扶耳罩大拇指自然而然就会摸到了,按起来不费劲,同时摘带耳机一般会捏单元的后方或者底部,很多蓝牙耳机都把按钮放这地方,非常容易误操作,而FIIL我用了很多次都没有误操作。
  左耳单元底部是充电接口,单元外壳下部有 NFC 功能。
  开机体验
  按住 MFB 键即可启动耳机。开机后会播报电量,并提示连接。打开手机蓝牙并搜索耳机就可以连接了。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耳机支持 APT-X 协议,可以传输更高品质的音乐。不过 Z1 有点老了,不支持蓝牙4.1,无法显示电量。
  左耳单元靠后的地方还有个隐蔽的指示灯,平常看不见,开关机、按下 MFB 键或者充电的时候才能看到。
  耳机启动以后就可以亮灯了,三击 MFB 键可以点亮侧面的 Logo 灯,实在是 B 格满满。不听的时候挂在胸前也十分亮骚。打开 FIIL 灯后,进行触摸操作时 FIIL 灯还会闪烁一下。
  在黑暗中, Logo 灯柔和而不刺眼,走在路上容易让对方注意到你,既亮骚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性。
  FIIL还为耳机准备了专用的 App 。扫描说明书上的二维码即可安装,也可以到应用商城里搜索。
  进入 App 后,会自动弹出常用操作指南,很贴心。不过如果不点击“不再显示”的话,以后每次进入 App 都会弹,还是关了它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支持蓝牙4.1的手机上,通知栏里会出现红圈中的图标,这显示的是耳机剩余电量,非常直观方便。
   App 里有产品介绍,可以看到 FIIL 系列耳机的相关介绍。
  同时 App 内含电子版说明书,说明十分清晰详细。
   App 里还有专门的煲机功能,使用粉红噪声。关联社交网络账号,还可以云端同步煲机进度。
  在设置界面,可以看到待机续航、音乐播放时长,调整无连接自动关机时间,还可以通过调整Dsp 改变风格、调整混响模拟不同的声场,找到自己喜欢的声音。 FIIL 具备主动降噪功能,能够过滤环境中的噪声,可以通过 App 开启,也可以双击 MFB 键开关,不过降噪开关没有语音提示,个人建议增加相关提示。在不播放音乐的时候,可以开启兼听模式,跟 BOSE 的 AwareMode ,可以通过降噪用的 Mic 收集环境音并从耳机内放出来,达到不摘耳机就能和别人交谈的效果。
  FIIL采用了 570mah 的大电池,续航非常给力。上周六北京限号,我坐车出去,早上9:30出门,晚上将近9点到家,全程开启降噪,基本一直放着歌,保守估计放了8个小时的音乐,偶尔开启兼听模式谈话,到家以后还有2/3左右的电量,系统显示还可以继续使播放19.6小时音乐,待机50小时,如果关闭降噪的话,待机基本不怎么费电,可以放心开着不用管,非常省心。
  有请小模特出镜展示佩戴效果。从正面照可以看出,耳机头梁与头顶的契合度很不错。
  侧面照。 FIIL 有比较鲜明的风格,辨识度比较高,不容易和其他耳机弄混。而且开启 FIIL 灯以后十分亮骚,还能进一步增加辨识度。我带到单位去好几个同事都认出来了,说明 FIIL 的产品外观还是比较有特色的,广告推广做的也比较到位。
  耳机挂在脖子上,左右单元分的很开,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低不下头了,而且单元外壳朝外,亮起 FIIL 灯,可以继续开心的亮骚装 X 而不用担心两只黑乎乎的耳罩朝外~~
  音质分析
  谈耳机,最后都不能绕开音质这一关。外观再亮骚,功能再使用,假使音质不好,那么就是绣花枕头。 FIIL Wireless 音质到底如何,让我们拉出来溜溜吧。蓝牙及有线直推使用 XperiaZ1 ,它支持 APT-X ,能够让蓝牙模式获得更好的音质。我用 App 煲了100小时左右,耳机差不多进入状态了。
  试听曲目:
  陈奕迅《好久不见》
  阿兰《悲しみ雪に眠る》
  贝多芬大公三重奏第一乐章
  库贝利克版德沃夏克9第四乐章
  87维也纳音乐会《拉德茨基进行曲》
  一谈到大众音乐人制作的耳机,尤其汪峰同学又是搞摇滚的,脑袋里第一反应就是 B 侧的动次打次风格,因此一开始,我对这款耳机音质上并没有报多大期望。
  不得不说,这耳机开声让我小吃了一惊,风格简直太正常了,完全不是那种加重低频的所谓流行调音。三频相对均衡,低频量感和下潜略少,弹性不错,收的比较利落,高频不亮,延伸尚可;中频比较扎实,但是不算暖厚。声音上整体没什么太明显的染色,算是声音比较中正的声音。
  声场上没有开放式耳机那么宽广,但并不局促,也比较规整。打开主动降噪以后,底噪没有明显增加,低频的量感和下潜有所加强,对中高频的影响不大,音质没有太明显的损失。个人觉得打开降噪的声音整体更加均衡,推荐一直开启就好。耳机的通透度以封闭式耳机来说还算不错,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桶音不明显,当然这和低频量感有关系,不开降噪的时候低频偏少一些,开启降噪后低频量感增加但是主动降噪可以消除部分低频反射,很巧妙的回避了桶音。
  开启电源的情况下连接耳机线,音质上并没有太明显的变化,低频稍稍加强了一点点,不过没有开关主动降噪的影响更大,连接耳放听提升也不是很大。插上耳机线关闭耳机电源再连接手机直推,会感觉声场有比较大的压缩,高频变暗了一点,整体通透度有所下降,低频量感明显加大,但是比较散,而且有比较明显的桶音出现。这时候连接台机后,声场比耳机开机更大一点,低频不再混散,整体控制力和分离度更好,整体素质有明显提升,个人觉得这样听才能充分发挥这款耳机的音质。当然,这有很大原因可能是耳机开启以后内部的电路对声音进行了干预,即便连接有线也会受到内部电路的限制,断电以后限制就解除了。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台机系统的解码更好,耳放驱动力更强,而开电和蓝牙模式下,解码和驱动耳放由手机和耳机内部电路完成,对于耳机的 40mm 单元来说还是不能完全发挥。
  上面谈了一下各个模式下的音质区别,不过既然这是一款封闭式蓝牙耳机,那么出街才是它最主要的任务,上放还是交给 HD600 来干吧。那么讨论这个耳机适合的音乐自然应当以蓝牙开启主动降噪为主。
  首先,这款耳机在风格和调音上没有刻意突出的地方,因此整体上显得比较中庸保守,没有什么先声夺人的地方,不像 Beats 、 Koss 、歌德或者老铁的某些耳机那么风格鲜明,具备一耳朵抓人的毒性,但是这种偏中正的调音主要优势就是舒服较耐听、杂食性好,适合长时间聆听,不会感觉腻味。
  整体来说,这只耳机能量相对集中在中频上,两端延伸不是特别出色,声场大小一般,整体包围感比较强,因此更适合聆听流行音乐,尤其是流行男声,听 Eason 和学友哥的歌很不错。女声没有特别加成,不过也不会减分,同时由于齿音打磨的比较好,因此听梁阿姨和手炜妹玫母璨换嵊谐菀襞绫〉母芯酰质媸省
  得益于中正的调音,没有过于夸张的低频, FIIL Wireless 在聆听古典乐上也比较靠谱。蓝牙模式下控制力不够强,分离度也不够上台那么好,因此听大编制并不是十分合适。而对于乐器不是很多的小编制以及室内乐和小提琴独奏,则能够表现的不错,由于高频没那么明亮,听小提琴不容易觉得刺激,而量感适当没有桶音的低频让大提琴和钢琴的低音键能够得以充分发挥,唯一的遗憾就是两端延伸和泛音不够出彩,声音略为缺乏毒性。
  对比体验
  单谈一个耳机其实很难说清楚到底这耳机音质如何,找个类似的耳机来对比一下更有参考价值。手里现在的耳机考虑到类型、价格和功能,和FIIL最为接近的就是 QC25 了,拉出来对比对比吧。
  便携包上,黑色皮质和金属铭牌让 FIIL 的便携包看起来更高档一点。
   FIIL Wierless 是垂直折叠,便携包短一一点但是更厚, QC25 是横向折叠,盒子薄一些,但是更长一些。
  两只耳机出来亮个相。
  相比 QC25 , FIIL Wireless 的头梁弧线对头顶弧线的契合度更好一些。FIIL的耳罩略略分开, QC25 的耳罩基本合在一起,二者耳罩的高度差不多。以这个耳罩角度挂在脖子上, FIIL 低头不受阻碍, QC25 会顶下巴。
   FIIL 的单元是圆形,单元分的比较开,而 QC25 是卵形,单元依然靠在一起。以这个角度挂在脖子上, FIIL 依然可以自由低头, BOSE 依然卡下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直接摘下来挂脖子上, FIIL 的单元外壳朝外,而 QC25 则是耳罩朝外。带耳机,尤其是便携耳机的时候,免不了的要把耳机摘下来挂脖子上, FIIL 是头一个让我觉得脑袋活动自如不受影响的耳机,估计汪峰同学以前用耳机没少被坑,所以自己做耳机痛下决心挂在脖子上一定要舒服。
   FIIL 的耳罩是圆形, QC25 是卵形耳罩。 QC25 的耳罩触面区域更宽一些,内径高度稍高一点。耳罩的舒适度上二者差不多, QC25 的头梁更松一些。
  耳机侧面效果。整体上来说二者外观都不错, FIIL 更大气一点, QC25 更适合女生。头梁上 FIIL 宽不少,差不多有 QC25 两个了。
  头梁厚度二者差不多,但是 FIIL 的头梁宽很多,内衬材质更柔软,弧线也比 QC25 更贴合头部曲线,所以触头区域 FIIL 的有压力小不少, QC25 有比较明显的压头感。
   FIIL Wireless 带便携包是 488g 。
   QC25 是 405g 。
   FIIL Wireless 是 271g ,不算轻,不过也不算重。
   QC25 是 196g ,比较轻盈。
   QC25 和 FIIL Wireless 都具备主动降噪功能,自然免不了要过过招。
  抛开音质,只说主动降噪功能, FIIL 和 QC25 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二者都能比较有效的消除空气中轰轰的环境音,靠被动降噪可以部分消减高频噪音,但是在引擎类低频噪音的消除上, QC25 明显更胜一筹,不过 BOSE 的降噪有口皆碑,胜出实属正常。
  FIIL Wireless 的降噪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靠谱的,而且是否连接有线、降噪开关与否对听感影响并不大,不像 QC25 关闭降噪以后听感会比较差。我在机场站坪使用了一下,距离很近的地方有飞机起飞,不带耳机什么都听不清,带入耳式耳机正常音量听不清任何歌词,而带上 FIIL Wireless 则能够消减非常有效的消减噪音,正常的听歌音量就能听清歌词,连伴奏都能听清。
  个人认为 FIIL 加入主动降噪实在是很妙的一招棋,带便携封闭式耳机一般就是在比较吵的地方用,尤其是挤车的时候,开启降噪可以有效压低环境噪音,提高舒适度。在嘈杂的环境里,任你音质千般好,不如我能听清,你拿 TH900 或者 MHP1000 也不如我用 FIIL Wireless 听的舒爽。
  音质上,就对比一下 Z1 连接 FIIL 蓝牙主动降噪模式以及 Z1 直推 QC25 开启降噪模式吧。
  高频上, FIIL 相比更亮一点,延伸也更好。中频上 QC25 略为凸出,人声相对贴耳一些,更有韵味一点,FIIL的中频密度高出不少,人声没那么近,稍微冷静一些。低频上 QC25 的量感明显更大一些,下潜和弹性则是 FIIL 好得多, QC25 的低频略微显得浑浊。
  解析上, FIIL 要好一些。声场上, FIIL 要宽广很多,也更规整。结像、分离度上也是 FIIL 明显好一些。通透度上FIIL明显好于 QC25 。
  基本上,这俩在音质上不在同一层次, FIIL Wireless 和 QC25 的音质差距就和 QC25 与 FILL 的降噪差距一样大。
   FIIL 作为封闭式降噪耳机,与开放头戴式耳机比起来,无论是应用场景还是听感来说都不具备直接可比性。这就好像一辆宝马3和一辆哈雷摩托的区别,喜欢的话还是同时拥有更好。
  个人认为 FIIL Wireless 更直接的竞争对手是大法的 1A abt 这种耳机,蓝牙,音质不错,带主动降噪,比较好的填补了这类耳机的空白区。
  另外单从外观来说,现代造型的 FIIL Wireless 真是把传统 HiFi 耳机拉开好远......
  最后简单来做个总结吧。
  FIIL Wireless 是一款非常有诚意的耳机,外观亮骚,做工扎实,佩戴舒适,功能齐全,音质优秀。同时,耳机还可以进行软件升级,为今后继续调教优化留下了很大的余地。 FIIL 团队制作的第一批耳机就有如此不俗的表现,实在是让人感觉颇为惊讶,毕竟这耳机没有什么明显的槽点,硬要说的话也就是降噪效果还有提升空间。 FIIL 这个品牌很好的抓住了市场需求,推出了十分靠谱的产品。希望FIIL团队在成功的光环下守住初心,继续磨练硬功,静心雕琢,假以时日, FIIL 真的有可能成为中国的 Beats 和 Monster 。
  以上精彩内容由 极果体验师:单衣过冬 原创
  你也想免费玩到这些全球酷玩新品吗?关注极果微信公众号:jguojguo 和我们的官方网站: 极果君在这里恭候大驾哦!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全球酷玩试用导购平台,第一时间发现、试用、选购全球极致好物...
1328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菜鸟必看: 听音入门系列之声音的声场
菜鸟必看: 听音入门系列之声音的声场CNET中国·ZOL
责任编辑:孙雷 【转载】
&&& 本篇开讲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一组照片:
裁剪的办法模拟长焦
&&& 这是我们在长沙湘江风光带上拍摄的杜甫江阁夜景,图一使用广角拍摄,图二采用裁剪的办法模拟长焦的效果。我们可以看得出焦距变化的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图一广角效果明显要显得有气势一些,因为“场面”大。而图二,让我们将杜甫江阁主楼看的更清楚一些,但“场面”小了很多。这个“场面”有个专用词汇——“视场”来描述,以上面的例子来说,图一的视场比图二的大很多。
&&& 声音也有“场面”,我们使用“声场”这个词来描述。
&&& 什么是声场呢?和图像的“视场”不同的是,声场是不可见的,但不少发烧友却称赞某声场宽阔、的声场表现差等等,仿佛这个声场是可视的,但声场究竟是怎样,谁也说不清。
&&& 人是如何感受到声场的呢?这来自人对环境的印象,在前面的文章当中,我们提到了“声音的延时”影响人对空间的判断,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基本处于每秒3XX米的状态,可能会因为空气的湿度和密度有所变化,但在自然界的环境中,这个音速值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延迟的程度能反应出空间大小,延迟越 大给人“声场更大”的错觉,因此有声场大小之说。音箱受房间大小影响,在声音传达听众耳朵时,已经产生了延时,耳机受环境影响小,延时没有音箱那么大,因此让人觉得耳机的声场表现不如音箱。
&&& 延时可以自然产生,也可以通过末端设备模拟产生。微软的Direct Sound、傲锐的A3D、创新的EAX以及播放器的DSP插件都能通过加入延迟来模拟“房屋”、“石头屋子”、“音乐大厅”等不同的声场效果。也有朋友 说这些模拟声场不够真实。延时是影响声场的一个因素,前提是,延时不能让人觉得“虚假”,要让人在脑中的场景印象对得上号,例如给人声一个很长的延时,象雷声的延时一样长,此时听众脑中会找不到这样的场景来对应,因此这个“声场”是无法建立起来的。
&&& 声场还和音箱摆位有关,将两个箱子摆放到一起时,声场表现肯定不如分开摆的好。人耳对120Hz以下的低频没有方向感,但对于120Hz以上频率的声音是能听出方向的,因此的将音箱拉开距离能让我们感受到明显的“立体”感,声场就会建立起来,末端设备的立体声分离度的好坏,也对声场的建立有帮助。如果我们将音箱进一步拉开,5米、10米,是不是声场会变得更宽阔呢?你不妨试一试,但结果肯定是否定的,除非你用舞台音箱。声音在空气中传播会衰减,相隔太远的音箱无法形成足够响度的声音叠加,会让人觉音箱彼此之间是独立的,无法形成声场。
&&& 在正确的摆位后,应该会感觉到声场的中心位于音箱连线之中,但非双单声道设计的音箱,往往会产生声场中性偏向主箱的问题,而双单声道设计、无源设计的音箱则不会有这个问题,如果出现,肯定是末端设备有设置、或者物理故障了。
&&& 声场不是二维的,是三维的。这个和声音的频率有关(不是全部),例如很多古筝曲,会给人飘逸的感觉,一些明亮的女声,也会被冠以“天使之音”,这些形容都是属于上位声场的,而深沉的男声、连绵的低频会让人觉得声场靠下,形容BT低音,喜欢在前面加个“重”字——重低音,声音是没有重量的,但较低的频 率会给人这种感觉。
&&& 声场也具有深度,这个则和声音的层次有关,如果听到一段渐强的声音,会觉得声音是由远而近一路过来的。
&&& 综上所述:声场受延时、频率、层次以及末端设备的性能、摆位影响。这段描述出自我们对声场的理解,未必全面,甚至未必正确,如果能让你大致理解这个抽象的声场,这文章就很有意义了。
&&& 下面我们再讨论一个话题,声场是否必须要大?我们再看一张图。
长焦下的小花
&&& 这是一张长焦拍摄的小花,它完全无须用大视场(广角)来表现。其实很多音乐和这多小花一样,无须大声场来体现,小声场在表现一些柔情音乐时,会更多体现出一种细致的人情味,大声场适合的中型、大型编制的音乐,在表现小编制音乐时,小声场会让人更亲切一些。
&相关阅读:
·习惯听音乐的跑者突然失去蓝牙耳机之后
&&·39度发烧堂:耳机烧友的音箱入门指南
&&·超越体积限制的声音 惠威M240音质体验
&&·家居床头听音必备 经典无线音箱推荐
&&·聆听纯净好声音 奋达书架2.0音箱399元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频道热词:&&&&&&
精彩内容推荐
音频HiFi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音箱排行榜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134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810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162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134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116用户点评
商家报价:
商家报价:
562用户点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声场好的耳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