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两兄弟的电影如何评价这部电影?

如何评价电影《超能陆战队》?
【孙亚飞的回答(203票)】:
决定来写一个技术贴:)
需要查询正版文献(这是给再进几次电影院找借口呢,约起)啦,请允许多次更新~
===============
1、是否好奇大白这只充气娃娃是什么材料制造的?
电影里就一个单词:Vinyl
这个单词很简单,无论哪个翻译软件都会准确指出是“乙烯基”的意思,于是字幕组就乐呵呵的打上了“乙烯基”,虽然一闪而过,不过很遗憾,翻译错误,duang;
实际上这是美国工业界对一种塑料的简称。其实想想也知道,那么活泼的乙烯基,又是乙烯又是基的,并不能在常态中稳定地存在,而只能在等离子体和有机化学机理鬼画符中存在,所以怎么可能会是这玩意儿做材料呢?
这边的那位大嫂说了,能够做材料的有机物得是高分子啊?
非常漂亮,Vinyl是简写,在它的前面还要加上poly这个前缀,代表是一种高聚物材料;
那边的那位大哥也说了,vinyl显然不是词尾,后面也得加个什么词才靠谱吧?
恭喜,又说对了,后面确实还有个词,但一般人不晓得,这个词是chloride,所以这个材料连起来就是polyvinyl chloride,觉得眼生不要紧,说简写您一定门儿清:其实就是PVC,大名鼎鼎的聚氯乙烯塑料。
美国的工业界也不知道打什么时候起,更喜欢用vinyl来简呼PVC,大概是音节更少吧,留待文字学家考证去。不要妄图用文献来验证这个说法,这都是文献里不会说的知识(本来就是口头简称,学术文献这么写试试能不能发表)。老美的这一行为直接影响了拉丁美洲诸多地区,这是题外话了按下不表。
PVC这种塑料非常奇特,编号是小三角形里一个3,不过生活中很少见到这个标记,此处再不厌其烦地贴个科普滥图(来源于网络)。话说这个图的编辑也够懒的,一个v字就打发PVC了,跟美国人学的吧……
后面的大姐该问了,这么少见的塑料一定很酷炫吧,难怪用在大白身上,么,大白我爱死你了?
亲热什么的就不提了,大白可能还需要找个电脑下载一点姿势或者知识更新一下,重点是,PVC这种塑料不是什么酷炫的材料,而是普通到毛孔里了,之所以感觉少见,只是因为食品工业中比较忌讳使用PVC材料(塑化剂:怪我咯),其实PVC是第二大产量的通用塑料。所以领会一下我看到这个词的赶脚,心碎了一地啊,电影里大白其实和影院门口的模型一样的材料啊,摔!
好了我们往回扥一扥,为啥选vinyl?
PVC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掺增塑剂(塑化剂),通过增塑剂来调节塑料的柔韧性,当增塑剂的比例达到四成时,这种塑料可以变身为品质优异的橡胶,这便是上面说它奇特(兼论埋伏笔的重要性)的原因;不过也不必心存幻想,这货表现绝不会是电影中那么好,不信回家试试把芯片插到冰袋里是不是大白的效果(开个玩笑,冰袋常用PVC,是家庭中最容易见到的软质PVC塑料)。
楼上有位小妹又问了,怎么不直接用天然乳胶呢,那个多舒服吖?
好吧,我不太清楚舒服这个词是怎么个意思,但我想说的是,天然胶乳,或者就说天然橡胶,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可能引起过敏,而且欧美白色人种的过敏现象还极为严重,所以很多替代橡胶的材料都要明确给出含多少比例天然橡胶成分,只有达到很低的阈值才能明确写上不含天然橡胶,所以,天然乳胶在欧美圈子里真心不算什么好玩意,大白毕竟不是米其林,身体还是要去接触的,主角和大白一起玩的时候要是起了红疹子可就呵呵了。
好吧,再回答最后这位戴眼镜朋友的问题,为什么不选一些高大上的词汇?(什么,你没问?就当是问了吧,别闹)
其实vinyl这个词听上去已经挺高大上了,不信做个小测试,记得电影中说过这个词的请举手!的确,有很多塑料比PVC高端多了,但并不妨碍vinyl在电影中与tungsten carbide(碳化钨,后面再讲)一样够逼格。假如中文翻译对了,翻成聚氯乙烯,中国人一样不知道这货在材料界原来地位不算高。当然,台词组如果把这个词换成polyurathane这么高级,我是开心了,可是美国观众们郁闷了。你们一定没有见过一大波美国驻华使馆的签证官抱着一本厚厚英英字典一起核查这个词的意思吧?这个词出自一篇名著,也就是我签证时的英文简历,他们要确认这玩意儿只是高科技而不涉恐,于是你懂的。我不相信美国观众的平均水准能高过他们的签证官去。至于这词的中文意思……就不说……
2、说说大白装甲的一些故事
大白本身的皮肤只是韧性尚可,强度显然不够好,因此被戳得满身是窟窿,于是Hiro开始了升级设计。
在家庭装DIY小天堂里,Hiro噼里啪啦用电脑打出了一些模型,然后就见两个喷头开始快速工作,很快便完成了大白的装甲。
这个过程正是这几年热传的3D打印技术。
其实,目前实验室里真正的3D打印过程弱爆了,根本不可能像影片里那么快还那么精准,打一个10cm高的手办,如果精细一些,两个小时能完成的就是好机器了。
不过尽管如此,发展3D打印技术还是一件很有前途的事情,因为这种技术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定制工业,很多金融机构热炒的工业4.0也都包括了3D打印的概念在内。
3D打印技术主要涉及三个板块的技术:硬件、软件和材料。普遍认为,硬件,也就是打印机是最难攻克的环节——不过真实的瓶颈其实是材料。
目前,能够广泛商用的3D打印线材主要还是ABS和PLA,也就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聚乳酸,其他的很多材料诸如铝合金、玻纤、生物细胞等,实验室均有报道,要成熟地工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3D打印用的是什么材料呢?大概导演组也是照顾我们这样的观众,抱着好奇的心态一直又等了几分钟剧情,谜底总算揭晓,原来是碳纤维!
这十多年来,碳(单质)绝对是材料界最焦点的方向,从碳纳米管到碳纤维再到石墨烯,自诺贝尔奖以下的各种荣誉几乎拿遍了,所以这个谜底绝对又是吸引眼球的一项。
不过这并不是本片第一次给碳纤维做广告——当Hiro跟哥哥打听大白的骨架是不是钛合金时,得到的答案就是碳纤维。Hiro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更轻!
钛合金在无机材料中来说,几乎可以称之为逆天,相比于钢材,它拥有更高的强度,更好的耐腐蚀性,这还是建立在它的密度只有钢材60%左右的基础上。那么碳纤维呢,按照现有的实验室水平,超越钛合金的这些性能已经指日可待,而密度只是钛合金的三分之一左右。
比较遗憾的是,目前碳纤维的国产水平偏低,抑制了很多产业的发展。
所以这里不禁要吐槽一句,以碳纤维的密度来讲,大白绝不至于在有装甲时就沉,脱了装甲就能跟气垫船一样带着五个人游泳,所以汽车落车时,大白应该根本沉不下去,这也算是电影里的一个小bug了,不过为了剧情需要嘛……
3、碳化钨球球的那些事
观影时曾以为还有一个漏洞,就是那个碳化钨球的问题——如果化学试剂导致了金属脆化,在短时间应该只是表面发生反应,为何整个球都爆了?
直到看完电影再回味的时候,忽然觉得片子的科学顾问如果不是玩忽职守的话,一定是仔细考虑了这个细节。
碳化钨的化学式非常霸气,叫WC,学名是Tungsten Carbide,也是一种名气很响的合金材料,密度高达15g/cm3;
Honey Lemon在Hiro发出感叹时说了一句话:足足400磅重。这不仅仅是闲言碎语,因为有了重量和密度,我们可以轻松获知,一颗400磅的碳化钨实心球大约只有篮球那么大,而不是像健身球一样可以用背来推动。
很显然,这个庞然大物应该是空心的。
那么这个空心球的球壁又是多厚呢?
目测球的直径在75cm左右,那么大致估算一下,球壁大约只有七八个毫米那样,有兴趣的童鞋可以给个精确数,懒得精算了。
所以,这么算来,脆化还是有可能的。
至于那个脆化反应嘛,先留个坑,查了文献继续补。
4、趣味化学实验之“法老之蛇”&“大象牙膏”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Honey Lemon在升级技能时做的化学实验,呲啦一下,从面板上就冒出了一大堆长条状的物质,具体的状态请尽情脑补,脑补不出来就只好看看视频了,正在吃饭的要注意了:
法老之蛇的原理是硫氰酸汞的分解氧化反应。因为在分解和燃烧过程中,既有硫化汞这样的固体物质,又有大量的气态物质如氮气等等,于是固体残渣发生膨胀作用,受制于产物本身的物理特性,便形成了这么一个结果。
但,电影里并非纯粹的法老之蛇,而是又叠加了另一款著名的趣味化学实验:大象牙膏。
这款游戏在《生活大爆炸》中是Sheldon复仇的工具,就是直接连校长一起干倒的那次,其实就是一种发泡反应:
相比法老之蛇,这个实验的危险性更低,基本反应其实就是双氧水的分解,只不过增加了一些表面活性剂,再用催化剂使其快速反应,于是大量的氧气迅速生成一些微小的泡沫,便有了令人惊艳的效果。
所以,我们看到电影里最终的效果就是两种物质chua地接触后,便形成了有弹性的气泡状固体,基本就是这两个趣味化学实验的灵感融合而来。
5、要不要瞪着大屏幕分辨一下枯草菌肽的化学式呢?
(赶紧补上这一段儿了,烂尾工程居然也意外地被推荐了)
总算努力地找到了这幅截图,枯草杆菌抑或枯草菌肽。总算努力地找到了这幅截图,枯草杆菌抑或枯草菌肽。
不过,这一段不是为了掉书袋,而是为了回答问题——怎么评价这部电影?
因为,我也不知道枯草杆菌是个什么玩意儿,实在八不出什么新东西了,也有专业人士表示这应该叫杆菌肽云云,无所谓了。
从爆出来的这些与化学有关的技术就可以发现,这部电影的创作团队相当走心!
这部电影的技术点涵盖了物理、化学、智能机器人、能源和工程等领域,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仅在化学方面,这部电影在其他方面的背景科技体系应该也是非常完善——基于已有的现实科技进行的有限延伸。
很多动画电影,不科学几乎是传统,想象力远远大过现实。
就这部电影而言,脑洞开得也是相当大,不说主线的微型机器人与大白的人工智能,就说化学方面的技术,比如评论中有人批评的那样,从没见过3D打印碳纤维的——但,这并不能说3D打印碳纤维不科学。事实上,尝试用3D打印技术来玩碳纤维的极客们太多了。什么,各向异性在原理上不能突破?不过极客们想的是,去他小饼干的原理,原理不过是人类自己对自己的限定。目前,碳纤维的伪3D打印技术据说已经有人搞定,其实就是把碳纤维粉末给凑到了一块儿,确实除了炒概念没什么用,但包括碳纤维在内的高大上材料用于3D打印的前景还是非常乐观。
综合来说,这部电影中违反科学的内容并不多,就像上面图中的枯草杆菌一样,连分子式都给搬了上来——这个工作本身并不难,找个图片拷过来就行,但问题是,主创人员至少需要核实这种药物的信息吧?至少要找人核实一下分子式写得对不对吧(是正确的)?不这么做,完全也可以胡编乱造一通搞个什么千年老人参包治百病的那种,显得更加高大上,反正又不影响剧情有几个人会在意呢?
流水线式的电影生产,要想在剧情上有特别大的创新,意味着极大的风险,所以这部片子从开头基本就能猜出结尾并不奇怪,不过是一部教科书式的英雄团队勇斗大boss。
所以,迪斯尼在这部电影的细节上做了很多工作。萌萌的大白自然可以俘获女孩纸们心,当大白身体发出红光代表可以取暖时,电影院里一阵尖叫,而大拳击套弹射出去时影院里又是一阵沉默。但我们这些食古不化被迫陪着老婆看充气娃娃打小怪兽的理工男们该怎么办?抱着爆米花戴着3D眼镜睡觉吗?迪斯尼说,这次给你们吐槽的机会!所以,《超能陆战队》何尝不是一部好电影?
(备注:查文献的动力来自大家的支持,转载时连名字一起复制了即可,谢谢诸位的鼠标了)
【木易的回答(144票)】:
《超能陆战队》说明了一件较为隐晦的事情:充气娃娃不仅有益于健康,还有助于成长。
这当然只是一个带着坏笑的玩笑话,自认为已经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士暂且不要上纲上线。把可爱萌的大白归类为充气娃娃或许有些不大得体,但他所展现出来的价值,你不能否认,的确是有益于健康和成长的。改编自漫画的电影《超能陆战队》正在以一种近似于滚雪球的方式席卷国内各大影院,但与雪球不一样的是,观众的热情没有融化它,倒是很多观众被它给“融化”了:这一切归功于那个呆萌可爱的大白。
大白其实是个机器人,严格的讲,他是一个胖子机器人。正如其译名所逸散出的气质那样,这个叫大白的机器人的确很大很白:大得腰围直逼三个男主角,白得靠着白墙壁以为只是挂了一只风铃在那儿。可就是这样一个白胖家伙,开拓性地成为诸多美漫超级英雄里的“另类”——相比于那些动不动机甲裹身全身硬邦邦的超级英雄们(比如变形金刚、钢铁侠),大白是迄今为止最胖最呆的“超级英雄”。如果以貌取人,大白不是正儿八经的“超级英雄”,而是“反超级英雄”:臃肿肥胖的身型,木讷近呆的表情,固定程序的思维,缓慢迟钝的动作......你几乎看不出这家伙能干些什么“超级英雄”的事儿出来。尴尬的是,在不小心戳破“皮囊”时,他还会毫无顾忌地发出极为刺耳的怪声音,如你所知,那声音真是像极了某个消化不良者憋了很久终究没憋住而放出的尖锐的屁。
但即便是个大胖子,大白也是眼下最令人们欢喜的胖子。这种欢喜的程度不仅体现在朋友圈刷屏之上,更是令很多立志减肥的人史无前例地决心做一个安静的胖子。人们对大白的喜爱冲动首先还是源于他那可爱萌的形象。你得承认的是,无论从何种审美体系出发,这个叫大白的机器人的确可爱、呆萌甚至充满自然流露的喜感,叫人一旦见到就不由心生喜爱,恨不能伸出手去捏一把,拥在怀里抱一把。大白的形象设计师选择极简主义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简约的颜色和简约的造型让这个形象一下子深入人心,并且,用很多女孩们的说法是:心都被他融化了。鲜为人知的是,大白在漫画里的形象可不是这样可爱萌的:和多数”超级英雄“一样,他也是棱角分明硬邦邦的。《超能陆战队》的制作者们不仅大胆改造了大白的造型,还颇为创新地抹掉了他脸上原本存在的嘴巴,这不仅没有让他看上去怪怪的,反倒让他出场便自带呆萌的喜感。正如大白被唤醒时淡定而呆萌地张望所侧漏出来的气质那样,这种憨憨的可爱萌,会给人一种温柔的安全感,爱上他,也就变得顺其自然了。
但是,人们近乎痴迷地爱上一个虚拟的充气胖子,可不仅仅是出于他的可爱萌,更多的,是他可爱萌的外表下所拥有的一颗无微不至到细腻而贴心的内核。正如电影里所展现的细节那样,大白会在你疼痛的第一时间出现在男主面前,并且极为认真地关心着男主的健康状态;大白会在男主情绪低落甚至很不好的时候陪在男主身边,语气柔和不紧不慢地告诉男主要控制情绪,还会想各种办法来让男主改善情绪;他也会在男主面临危险时挺身而出,充当男主的守护神;他不会大吵大闹,不会撒谎撒娇,只会自顾自整理自己的伤口,不乏爱心地照顾小喵喵;他会在男主身体遇冷时用自己的身体暖化男主,也会在男主心灰意冷的时候给出一个大大的拥抱......所有这些细节,都让人看到了生活中最温暖人心的举动。但是,人们近乎痴迷地爱上一个虚拟的充气胖子,可不仅仅是出于他的可爱萌,更多的,是他可爱萌的外表下所拥有的一颗无微不至到细腻而贴心的内核。正如电影里所展现的细节那样,大白会在你疼痛的第一时间出现在男主面前,并且极为认真地关心着男主的健康状态;大白会在男主情绪低落甚至很不好的时候陪在男主身边,语气柔和不紧不慢地告诉男主要控制情绪,还会想各种办法来让男主改善情绪;他也会在男主面临危险时挺身而出,充当男主的守护神;他不会大吵大闹,不会撒谎撒娇,只会自顾自整理自己的伤口,不乏爱心地照顾小喵喵;他会在男主身体遇冷时用自己的身体暖化男主,也会在男主心灰意冷的时候给出一个大大的拥抱......所有这些细节,都让人看到了生活中最温暖人心的举动。很多人被大白的这些举动所感动,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可爱萌,也不仅仅是因为他表现出了一个”暖男“的品格,而是,触动了大多数人所缺少和渴望的那部分温暖需求。
人人都希望自己身边也有这样一个大白,在天气转凉的时候提醒自己穿衣保暖,在突来风雨的时候为自己遮风挡雨,在奔波劳累的时候给自己一个酥软的依靠,在心灰意冷心情失落的时候给自己大大的一个爱的拥抱......很多人其实身边不乏这样的人存在,却往往又没有去用心体会、感激以及珍稀,到失去之后,便开始怀念那个像大白一样的”暖“人。而那些尚未找到和拥有像大白一样的人,或许内心的感觉更加强烈:电影里的大白在疼痛时一声哎哟就会出现,而现实里的大白则并不知道会在何时出现。人人都希望自己身边也有这样一个大白,在天气转凉的时候提醒自己穿衣保暖,在突来风雨的时候为自己遮风挡雨,在奔波劳累的时候给自己一个酥软的依靠,在心灰意冷心情失落的时候给自己大大的一个爱的拥抱......很多人其实身边不乏这样的人存在,却往往又没有去用心体会、感激以及珍稀,到失去之后,便开始怀念那个像大白一样的”暖“人。而那些尚未找到和拥有像大白一样的人,或许内心的感觉更加强烈:电影里的大白在疼痛时一声哎哟就会出现,而现实里的大白则并不知道会在何时出现。
可我们看这部电影并不是要放大自己的痛苦,而是要学会去爱、去关怀、去拥抱。要知道,比渴望获得一个大白更重要的,是自己变成一个无微不至的大白。如此,属于你的“大白”,才会很快出现。
哎呀,完全被大白带跑偏了,亲爱的朋友们,不要忘了,《超能陆战队》还有讲帅气机灵的男主角的成长故事以及依靠友情和正义打败邪恶的故事哦~
PS:本文同步发于订阅号
【木易的岛】(微信号:muyidd2015),欢迎关注哇!
【William的回答(209票)】:
当被人称作“尼桑”的那一刻起,你的便当就放进了微波炉。
【Saviio的回答(51票)】:
总的来说,这片子满足了我对美式动画片的所有需求,我连看了两遍。
我其实并不期待动画片表现什么很复杂的观点或者哲理,因为从来都是带着最朴素的初衷去观赏它们的(当然像皮克斯那样给人意外自然也乐于欣赏),但想我喜欢,至少得有一个中上的故事,BigHero6做到了,可爱和温暖的故事总能打动人心,因为你可以在其中感受到创作团队对这个世界的善意,这对于动画来说太重要了。
其次,还塑造了一个极简却非常能打动人的主角——大白(Baymax),萌的心都化了。P.S:那只猫也萌。配音点65535个赞。
第三,“旧京山”打造的非常华丽,结合了东方和西方的各有的特点还加以改造,e.g:京门大桥,这些在现实中无法见到而借助于动画形式才得以表现的想象力总是会引人注目,多元文化的结合与创造——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蒸汽朋克。
第四,技术,作为程序员&还自学过一段时间的三维制作,每次观影都会被美帝动画长片里材质渲染,光影,流体的表现而吸引。此片在一些开放场景的光影表现实在是太令人惊叹了,能做出Hyperion这样一个渲染器,迪斯尼请收下我羊年第一个月膝盖的额度。
第五,音乐配的赞。
第六,漫威的彩蛋大法好。
2014年度出品的动画,此片在我心目中当属第一,豆瓣给了五星 (如果能多给,我也愿意),结尾其实有个小bug但也没必要过于苛求~
I can't lose you too.
Hiro..I will always be with you.片尾的这句不能再简单的对白,让我想起了机器管家,Baymax的前辈,一样的,“愿与你相伴长久”。
【babayage的回答(45票)】:
智商加强财力减弱版蝙蝠侠,改造出萌版钢铁侠,纠集黑人版伊利丹、女人版美队、女人版蜘蛛侠和矬爆版哥斯拉,为父……兄报仇,对抗加强版章鱼博士。
只不过,这一次,星际穿越至魔域的钢铁侠,再也没有回来。
日本元素不多说了,有趣的是这部电影里,除了LEMON,主要女性角色(阿姨,GO GO和教授女儿)都是短发+女汉子的造型,男人除了教授反派和二缺弗雷德,都有点娘。
中性审美大行其道的年代。
【李超的回答(22票)】:
之前知乎有个关于要不要让孩子学弟子规的回答,大意是孩子看到登月的视频,说自己以后也要上去,作为父亲的答主突然醒悟自己的孩子没空去背那些低价值的东西。
《超能陆战队》就是我以后有小孩想给他的电影之一,至少小孩能看到科学是一件很酷的事、未来的世界也会很酷、大白(●—●)好萌我也想发明这样一个机器人、遇到难题可以换个角度想办法、情绪低落的时候有家人和朋友在你身边、团队精神、不要因为愤怒而失去理智、复仇也有更合理的方式(当然没这么上纲上线,小孩子看不出辣么多,举栗子)。
而不是敌人很蠢,正义必胜
【顾云柯的回答(48票)】:
迪斯尼你给梦工厂解释一下,Hiccup是Hiro失散多年的另一个哥哥吗?迪斯尼你给梦工厂解释一下,Hiccup是Hiro失散多年的另一个哥哥吗?
【罗登的回答(90票)】:
默默在片尾的Ending Credits里面看到 Xiao Zhang的名字之后离开。
确实他对我说过,这个影片的画面非常好,使用Hyperion渲染器做的渲染。确实画面非常好非常好,真的让我赏心悦目。
但是,故事是在是太……软弱了。真的,很弱。只能做到基本合格。
很多东西没有扎扎实实地区设定,尤其是大反派的设定。我就不明白,一个高中生在自己车库里面为了入学而做的一个设计,能让人搞大爆炸,死了那么多人,那么大的阴谋,并且在一个小时内就实施……并且后面又多了一个女儿,犯罪动机一下子模糊。
这是我两岁女儿人生中的第一次看电影,居然没有大声喧哗,很好。
【苏君何的回答(201票)】:
可怕的细节。
白胖子一行去抓面具男,Wasabi 哥哥挥起大刀来开门:
按正常动画的节奏,应该是在墙上流畅地切开完美的正圆,
切掉的部分像块饼一样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终于像个人类切出来的圆了。
【竺天鸣的回答(111票)】:
《超能陆战队》★★★★☆
又一部漫威改编电影,出人预料的没在迪士尼城堡片头后看到漫威标。
《Big hreo 6》和《银河护卫队》一样在大电影之前,都是鲜为人知的漫画。原作中主人公是一群日本的超级英雄,部分人物的版权如今在福克斯,其中便有银武士,电影为了避开这些角色,做了大幅度的改动。
电影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拟的城市,San Fransokyo 旧京城山,一个东西文化融合的城市。自《银翼杀手》以来,很多科幻片影片都展示过这种虚拟城市,基调以末世居多,街道多以阴暗潮湿鱼龙混杂为主;而该片作为一部动画,展现了另一种积极向上别具一格的韵味。
街两边成排的樱花树街两边成排的樱花树
主角房间窗口的东方景色主角房间窗口的东方景色
大白脸部的造型灵感来源于铃铛大白脸部的造型灵感来源于铃铛
电车,吊旗,轻轨电车,吊旗,轻轨
旧式电车和灯笼旧式电车和灯笼
“京”门大桥“京”门大桥
城市上空漂浮鲤鱼旗纹样的飞行器城市上空漂浮鲤鱼旗纹样的飞行器
夜晚的街道表现非常有质感,片中有段夜晚飙车的戏,城市街道完全是日式道路夜晚的街道表现非常有质感,片中有段夜晚飙车的戏,城市街道完全是日式道路
反派的面具反派的面具
片中大部分人物都是黑头发,东方人的脸孔或者东方的装扮。片中大部分人物都是黑头发,东方人的脸孔或者东方的装扮。
作为一部超级英雄电影,片中的人设也令人会心一笑:
其中一名漫画迷主角房间的人偶其中一名漫画迷主角房间的人偶
明显是蝙蝠侠管家阿福的管家明显是蝙蝠侠管家阿福的管家
和美国队长的盾牌使用方式一样的飞盘和美国队长的盾牌使用方式一样的飞盘
大白的落地和钢铁侠出场姿势如出一辙大白的落地和钢铁侠出场姿势如出一辙
主人公和婶婶相依为命的设定也和蜘蛛侠和婶婶相依为命的设定相同主人公和婶婶相依为命的设定也和蜘蛛侠和婶婶相依为命的设定相同
影片在故事情节上并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毕竟这套流程大家都走的非常熟了;配角的戏份安排的也较为妥当,但是相比同样是表现一个战队的《银河护卫队》,除了大白和格鲁特一样被成功塑造成核心人物,其他的角色虽然也各有特色,但并没有《银护》其他人那么令人印象很深刻。跟很久前的《超人特工队》相比,人物的刻画也稍逊一筹。
作为一部漫威漫画改编电影,本片延续了彩蛋和斯坦李的客串,另外,本片的片尾制作也十分精美,减少了等待彩蛋的痛苦。
该片国内三月一日上映,希望大家能有机会去电影院一观究竟。该片国内三月一日上映,希望大家能有机会去电影院一观究竟。
(转载请注明出处)
【willlian的回答(21票)】:
中规中矩没啥突出的亮点。
除了软肥萌的大白和微型机器人设定。大白一个人就可以支撑整部电影了。
(今年奥斯卡动画长片其他几个没看,但BigHero6获奖有点弱...可能今年入围的没有很优秀的作品吧,我反而觉得最佳动画短片超棒,有兴趣的可以去看)
最后卖个萌。
(图片来自微博@老梅梅梅)
【武布服的回答(41票)】:
网上一片赞扬声,许多人心水温柔卖萌的大白。之前看预告片的时候,我也特别兴趣盎然等待正片上映,不过最终看完这部电影后,心里却没办法生起太多喜爱。
而我不是特别喜欢的原因,和许多人喜欢的理由是一样的:大白太萌了。
很明显,电影里对大白着墨甚多,毫不吝惜描绘它的蠢萌和温暖,非常有亲和力和吸引力。问题是,这样过度萌化让影片很不平衡,由于大白太抢戏,其他人物包括主角都成了陪衬,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为了衬托大白。
可电影的名字叫《超能陆战队》(big hero 6)啊,看完后,有谁会对剩下的5个队员感兴趣?倒不如改成《亲爱的大白》更切贴。电影对大白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但这拉低了整个讲故事过程的流畅度。
情节安排俗套也就罢了,处处设置让大白能发挥卖萌神功的剧情,将其他人表现一再压缩,以致许多转折特别不合理,匆匆交待。最后一场打斗,原本没有还手之力的陆战队成员因为主角一句话,就能大显神威、大杀四方,实在过于糊弄。当然最后和BOSS一战也基本上没他们什么事,全都打了酱油。至少我在看这种格外突出某一人物的剧情时,看大白越是萌,越是觉得别扭。可以对照《复仇者联盟》,里面每个英雄戏份分布得就特别均匀,没有谁抢谁的戏,都特别出彩,适度卖萌,包括反派都能积累大量人气,显然档次要比《超能陆战队》强。
我不是讨厌大白,我只是有些可能是杞人忧天的忧虑,就是电影制作有种走捷径的趋势。如果把大白耍萌的场景去掉,会发现基本不影响故事走向,也就是说它的萌其实没有推动情节的作用,是为了卖萌而卖萌。就好像是在看春晚的小品,那些笑料不是讲故事中自然抖出来的,而是像有只手挠你的胳肢窝样令人干笑,笑完后发现其实非常无趣。
举个例子,我很喜欢第一部《卑鄙的我》,里面神偷对决的情节非常精彩,又设置了三个可爱的女孩推动情节,同时更能加分的是一群叽叽喳喳的卖萌小黄人,作为点缀功不可没,受到观众欢迎。于是在第二部,制作方将小黄人的萌态扩大,结果主角和女孩全都成了陪衬,它们反而占了大量戏份,整个故事也乏善可陈,拉低了影片质量。今年小黄人又要出独立电影,显而易见就是要一路把这种受欢迎的萌态延续下去,影片估计同样非常有趣,不知是卖萌大于讲故事,还是讲故事多于卖萌,如果是前者,即使它再受欢迎,我也将它看作是投机之作。
说到底,卖萌应该是为电影情节服务,而不应当成为电影的主题。如果所有的动画制作者乃至扩大到整个电影行业,都为了迎合观众喜欢萌物的心态,为了单一表现这一特质不惜破坏电影结构,不惜压缩其他人物戏份,是不是有可能成为一种破坏呢?
再联想中国影院里连综艺节目都能上大荧幕,不正是过度迎合观众口味而出的畸形作品。《超能陆战队》素质当然不差,但有它这么成功案例的指引(获得高票房和拿奖手软),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出现更变本加厉的类似作品。
鉴于这么多人喜欢《超能陆战队》,喜欢大白(其实我也喜欢),我做好了被喷的准备。也许是个人口味不同,我觉得电影首先要好看,其次才是有趣,如果连一个故事都没讲好,即使花心思做了大量的细节,也只是本末倒置。
【SteveShi的回答(44票)】:
声明:首先我很喜欢《超能陆战队》这部片子,完全没有要黑它的意思。下面的内容,无非是看片子的时候脑子发散了一下,回家后做了下research,写出来的一个玩笑式的实验性的东西。并且去剖析主人公心理什么的只是一个角度,完全不否认大白有它极强的治愈性。如果有人说什么片子让你不开心了,触到你的神经,影响了你喜爱大白的情绪了,那就请你再去看一遍本片,再治愈一下。
----------------------------------
如何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待《超能陆战队》一片?警告:本位系科学神吐槽+大量负能量,心理素质不足请勿阅读!(真相是,没有幽默感请别读)
我理解大家对这个片子好评如潮,可是从心理学角度,尼玛这就是一部关于孤儿心理扭曲带来的暴力倾向的悲剧好吗!!
主人公Hiro是我认为这部片子里最可怕的人物,可怕程度超过了Callaghan教授和高富帅Krei。为什么这么说呢?
基于电影透露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Hiro是一个3岁时失去父母,寄人篱下和哥哥相依为命的孤儿。
我们不了解Hiro父母的死因,只能大致猜测应该是非自愿的意外情况致死。儿童时代丧失父母会造成很大影响吗?这个我们用大拇指都能想象出来问题肯定是挺严重的。Kranzler等人(1990)的研究发现,相比于普通同龄人,在儿童时代丧失父母的孩子,会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大量问题行为。尤其是男孩,在儿童行为清单(Child Behavior Checklist)上排查出来的行为问题大大高于女孩。这个列表里面列出了那些问题行为呢?我选出一些在Hiro身上观察到的行为罗列如下:
- 吹嘘炫耀(卖弄自己的格斗机器人技术)
- 过度独立 (没有朋友,和周围人关系单薄)
- 对他人残忍,刻薄 (强迫小白杀死Callaghan教授)
- 叛逆,不服从(拒绝上学,参与非法活动,和其他队员意见不合时一意孤行)
- 和同龄人难以相处 (没有同龄朋友)
- 胃口不佳 (体型瘦弱)
- 喜欢独处
- 攻击行为(对军事机器人和武器技术痴迷,将大白和其他队友武器化)
- 喜欢和年长的孩子相处
- 过度害羞内向
由这些表现可以看出,Hiro很有可能是受到了巨大的心理冲击,才导致了以上问题行为的出现。这些行为在片中不明显,但是你仔细去想,会感到后怕。
尤其我想指出Hiro对军事机器人和武器技术的痴迷,从机器人格斗到后来武装大白,再到后来将大伙伴们的科研成果武器化,作为一个14岁的小男孩来说,都是非常可怕的行为。想象一下现实生活中一个每天想着制造武器的14岁男孩,会是什么样的?
这种对暴力的痴迷,可以用John Bowlby(1960)的依恋理论来解释。Bowlby认为儿童在失去和母亲形象的关联后会经历三个阶段:分离焦虑,哀伤和自我防御,进而从行为上也会表现出抗议(protest),绝望(despair)和脱离(detachment)的行为。Hiro对军工技术的痴迷,很有可能是对父母死亡的一种抗议,或者企图保护的行为。他哥哥花那么大心思搞个医疗机器人很有可能也带有对父母死亡的内疚和补偿心理。另一方面,将攻击行为技术化,将攻击对象从人转移到机器人,也是经典的心理自我防御机制的体现(intellectualization和rationalization)。
Kranzler(1990)的研究还发现,如果小孩能够主动表达丧亲之后的情绪,对他们的心理功能恢复十分有利。而我们的Hiro同学恰好是一个情感表达极端有限的小孩,这就注定了他的心理问题将会更长久地影响他的一生。
更惨的是,在哥哥去世后遭遇二重打击,当时已经明显表现出了抑郁症症状(不出房间,不吃饭,拒绝人际交往,无法正常执行生活和职业功能)。所以这么说来,编剧也是够狠的,为了凸显大白的治愈系特性,给Hiro设定了这么悲剧的一个人生。
问题成长环境
Hiro和哥哥由姨妈一人抚养长大,而且从他的智商和行为习惯来看,姨妈对他的管教应该是非常宽松的。与此同时,他的成长缺乏了成年男性角色的陪伴(姨父去哪了?)。唯一对他有管教作用的是他的哥哥Teddy,一个执迷于医疗机器人技术的书呆子(我之后会分析这个角色)。所以总体来说,Hiro的成长环境缺乏了有效的纪律训练和管教。
在青少年犯罪问题上,家庭环境里的管教程度,纪律方法和忽视都被发现是风险因子(Graham & Bowling, 1995)。尤其是家庭管教如果疏于管理,那么青少年犯罪的几率将会增大很多(Farrington, 2002)。
朋辈排斥(peer rejection)也是一个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风险因子。研究发现缺乏和同龄人成长交往的小孩容易导致他们逐渐靠向反社会群体,而这种反社会群体的从属对青少年犯罪的形成有着广泛的研究证据支持(Bartol, 2009)。Hiro虽然不从属于任何一个同龄人群体,但是他对非法机器人格斗的热衷很有可能是这一行为的具体体现。
其它问题/脑残人物
哥哥Teddy应该是Hiro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角色。作为一个天天泡在实验室里搞机器人的他,能够发挥多少积极影响真的不好说。另外Teddy本身对医疗机器人的痴迷,我猜想和其父母死亡很有可能也有关联。或许父母正是因为在需要的时候缺乏了必要的医疗救治?
Cass姨妈是另一个对Hiro影响至关重要的角色。她的戏份不多,但是我印象深刻的是兄弟俩从警局里被释放之后,Cass对他们只是有轻微的语言上的批评,并没有对两兄弟的行为,尤其是Teddy作为哥哥对弟弟的管教上面有任何实质性的管教。还有Cass对两个孩子的照顾几乎仅限于生活方面,她提供的仅仅是一个住所和每天的食物。在情感上提供了多少支持,我们不得而知。另外就她本身来说,言谈举止都让人感到焦虑,并且有因为焦虑而暴饮暴食的嫌疑(错过读书会后吃甜点那段)。
Callaghan教授是另一个很可怕,但主要是脑残的人物。他的邪恶完全因为失去女儿,可是他却并没有把精力放在巡回女儿上面。即使是后来他造出来了那个巨大的传送门,也没有想到自己跑进去找找女儿,而是花了老大精力把它架在Krei的大厦顶上把一堆垃圾给吸进去大大增加救援女儿的难度。还有就算他是要复仇干掉Krei,作为加州理工的最顶级机器人技术学者,他有那么多的技术可以使用,却偏偏选择了偷盗Hiro的那个制作工艺复杂,不便储存携带,使用起来极端高调难以掩人耳目的技术。而且就算是要偷,可不可以偷的聪明一点,先把Hiro招进来,掌握microbots的核心技术后通过操纵学校行政手段和专利法律将学生的技术占为己有,并且胁迫自己的学生团队共同开发出比microbots更加有效的武器,然后再去实施复仇。犯得着一把大火烧了学校还误伤了自己心爱的学生Teddy,从而给自己制造出了一个巨大的敌人吗?总之感觉这个家伙主要的属性不是邪恶,是愚蠢。
另外Hiro一帮人也是够煞费苦心了,把各自的技术武器化,经过了大量时间训练作战技巧,然后Hiro难道没有想到,如果microbots是通过面具里的意念控制的,为何Hiro不可以制造出一个干扰意念控制的装置,甚至直接hack掉Callaghan的控制器,夺回microbots的控制权呢?
最后,大白同学被发明出来是为了革新医疗产业,可是两点疑问是:1.乙烯基材料的触感并不如绒毛,羊毛等材质令人舒适,为何选择这个材料?就算是为了充气,可否外面做个外套,就像汽车方向盘上面也要加个方向盘套子那样?2.在时间就是生命的行业,这样一个行动缓慢,语音缓慢且形体庞大的家伙,真的可以救死扶伤?有种试试到中国的医院来好吗,你Y连号都挂不上!
References
Bartol, Curt & Bartol, Anne (2009). Juvenile Delinquency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3r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Prentice Hall.
Bowlby, J. (1960). Grief and mourning in infancy and early childhood.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15(1), 9-52.
Farrington, D. P. (2002). "Developmental criminology and risk-focused prevention". In Maguire, M.; et al.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riminology (3r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raham, J. & Bowling, B. (1995). Young People and Crime, Home Office Research Study No. 145, London: Home Office.
Kranzler, E. M., Shaffer, D., Wasserman, G., & Davies, M. (1990). Early childhood bereavemen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29(4), 513-520.
【电子骑士的回答(71票)】:
说实话,有点失望,除了萌萌的大白,这片子还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么——哦,画面确实非常炫,场景复杂度让人惊叹。
与迪士尼之前的《冰雪奇缘》《无敌破坏王》真没法比,故事、角色和主题都太平庸了!高潮部分很没劲…
迪士尼和漫威合作似乎有点两边不靠谱。
【崔望的回答(18票)】:
总评:一个推荐
昨晚上在新加坡看的,2D GVmax大屏,因为时间不对没有看3D版的。
人物方面:
白胖子绝对是萌神呀,萌的我一脸鼻血。坐在我旁边的小孩不停地给他妈妈讲: I want that one! I want that one! 戏里80%的笑点和萌点都是出自白胖子这里。而且电影也故意给它设置了很多故意卖萌的镜头。白白软软的胖子绝对是治愈系的,看了之后觉得很温暖很治愈(尤其是很多个白胖子抱住主角的镜头)。看完了第一时间去搜了模型手办,可惜都是硬塑料的,感觉没有动画中软软的感觉。
主角是天才小P孩,Hiro,人物塑造中规中矩,从失去哥哥的痛楚到为哥哥复仇的仇恨到化解心结顺带拯救世界,谈不上多么令人深刻,就是符合预期了。
其他配角:标准的超级英雄配置?女汉子,肌肉男,逗比,娇小姐,你要哪一款都有。各有特色,笑点也不少。
剧情方面:
就是一个推荐的程度,谈不上多么立意巧妙令人惊叹,不会像pixel的那些电影一样让你有“发现另一个世界”的新奇感觉,但是完成度很高,剧情饱满。开头以为是动画版的《铁甲钢拳》,后面就是标准的逗比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剧情了。
全程笑点,萌点,泪点十足,就是合家欢的好电影,适合2-80岁所有观众(我旁边真的都有2岁还坐着婴儿车的)。看的过程很high,看完了除了想买手办以外,估计果断过段时间你也就忘了~总之,很开心,很舒服。
动画效果:
电影里很多日本元素,故事发生的虚构的城市叫 San Fransokyo,坡县的字幕翻译成了:旧京山,感觉挺恰当的。很多日本传统元素和现代大都市的结合,给人感觉还是不错的。
画面绝对是动画里最好的那档,因为没看3D不好评价3D效果,故事中有很多飞翔的镜头,有《驯龙高手》的既视感。
总结:跟今年《驯龙高手2》一个档次的片子吧~值得观看。期待还有续集,白胖子真的看多少次都不够啊,萌的我只想一把把它抱住。
PS:在坡县看的时候,电影开头先放了一个5分钟左右的disney短片,讲一只很萌的小狗的故事,感觉还是很不错的,有种赚到了的感觉。不知道其他地区放映的时候是否还有短片赠送。但愿国内上映的时候还留着吧~还是很精彩的。
【傅踢踢的回答(26票)】:
在残酷的现实世界,胖子历来不讨喜。过年了,大家疯转“瘦小离家胖了回,乡音未改肉成堆”。有热词了,又忙着揭穿“瘦子摔倒叫pia,胖子摔倒才叫duang”。据说全宇宙最悲惨的,就是生而为胖子,还是处女座。
可在动画片里,胖子却惹人怜惜。万能的蓝胖子不必多说,即便功夫熊猫,也在好莱坞留下了低头不见脚趾的传奇瞬间。圆滚滚的蠢萌,忍不住想揉搓摆弄,是太多人钟情胖子的理由。
如果有上述症状,《超能陆战队》是必看的电影。
医疗机器人大白能够自如地充气、放气,活脱脱一朵会走路的棉花糖。因为芯片内设有上万种治疗方案,大白几乎能应对各种生理及心理问题。最关键的是,它对每一位病人负责到底。
主人沮丧的时候,大白摆动软趴趴的臂膀,献上一个熊抱。周身寒冷了,大白还能散发热量,上演人机版《让我取暖》。
当电量耗尽,大白的身形像泄气的皮球,步伐是酒醉的探戈,声音则形同卡壳的磁带,连眼睛都眯拢在一起。
它会为电视剧集所吸引,也会追着蝴蝶东奔西跑。分明是紧急的任务,却因为体型过于肥胖,卡在窗户里。主人在警局报案,木然的大白还不忘撕扯几条胶带,贴补身上戳漏的气孔。
用一句话概括医疗机器人大白:相较以往所有的卡通人物,它萌得有点超纲了。在卖萌界,这属于严重犯规。
爆点还不只是机器人的壳,小天使的心。由于迪士尼收购漫威,作为“联姻”产物的《超能陆战队》有大量漫威英雄的影子。于是,插入空手道芯片、穿上推进设备的大白上天入地铁甲钢拳,有钢铁侠的痕迹,有瓦力的决心,掉在水里还能当救生圈用。暖男会武术,谁都挡不住。
除了毫无疑问的主角大白,《超能陆战队》在其他人设上也颇费心思。小宏13岁就高中毕业,14岁在旧金山理工大学的机器人专业准入比赛中一鸣惊人,电影中所有攻击性的发明,都拜他所赐。另外4位配角,也身负独门绝技。论角色,近年的动画电影应该无出其右。
可惜,放着大好的资源,《超能陆战队》的剧情却过于老套。寻梦的少年,丧亲的哀恸,朋友的陪伴,真相的反转,拯救的终局,浮滥的煽情,生硬的团圆,都没有走出多数动画片的窠臼。
哪怕是在引力场内,行将告别之际,大白对小宏说出那句“我会永远和你在一起”,也因为此前过多的巧合而失去催泪的效力。
幸运的是,拍续集历来是漫威的特长。撇开生搬超级英雄的初体验,不尽大白滚滚来的好日子,还在前头。
【Jade的回答(34票)】:
特意过了几天,让感受稍稍沉淀了一下之后才来评论。
这是一部非常棒的电影,这一点毋庸置疑。抛开其他元素不说,我认为这部作品最最出色的是大白这种“呆萌+关爱”的属性。
一般来说,“萌”角色都是可爱的,被关爱,被守护的一方,或者之前双方付出的感情与得到情感回应是基本对等的比如同期提名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驯龙高手2,toothless也是萌物一只,但从片名(How to train your dragon)就可以看出,you和dragon非但不是处于对等的地位,而是you是以一种俯视的视角看待dragon的,因为you可以train your dragon。因此无论toothless再怎么卖力地卖萌,也只是主人公的玩伴或宠物。这种设定比较符合儿童的心理,我作为一名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对toothless的感觉就是可爱,好玩,想搞一只当宠物,别无其他。
大白就完全不同了。自始至终,不管Hiro的态度如何,大白始终无私的关爱Hiro的身心健康。对于Hiro来说,大白始终是一名守护者。
大白的“萌”与其“关爱”的属性是分不开的。假如没有"hi I'm Baymax, your personal healthcare companion",没有Hiro漫不经心让大白去找mirobot后大白回答"would that stabilize your pubescent mood swings",没有Hiro升级大白后首次试飞,到桥顶后大白说"your neurotransmitter levels are rising steadily, the treatment is working." 然后“咻”。。。(大白让身体自然倾斜从桥顶倒下去自由落体那个细节太赞了),还有对战终极boss的时候大白被困,听到Hiro“噢”的一声后小宇宙爆发冲破阻碍去就Hiro,甚至结尾处戳人泪点的"I cannot deactivate until you say you are satisfied with my care",你还会这么萌大白吗?除去这些属性,大白只是一只平庸+蠢萌的白胖子而已。
大白的灵魂是哥哥,大白是代替哥哥来守护Hiro的。
我一直坚信最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涉及人性中的一些永恒的元素。比如冰雪奇缘中Elsa坚强的性格和自我意识的觉醒,玩3中对逝去童年和珍贵友情的怀念。。。说到底大白唤起的是人们对安全感与真诚的关爱的渴求。儿童对这种感情的渴望与理解可能还处于比较懵懂的状阶段,而成年人在经历社会上各种人性阴暗面后只会对这种无私关爱的渴望体会地更加深刻。大白不仅是一个完美的守护者,也还是一个完美的“超我”。我相信大家希望有自己的“大白”,同时也希望成为最亲近的人的“大白”。这就是很多成年人(包括奥斯卡评委们。。。)被打动的原因吧。
另外,一些细节比如大白的小碎步,坐在高空缆车上学Hiro轻轻晃腿,漏气贴胶带,之后一段时间胳膊上一直有胶带^_^),诊断时举起食指?等等也让大白的形象充满人性化。
总之,大白温暖的人性是整部电影的灵魂,也是其成为一部优秀作品的核心。
其实这部电影也可以说是鸡汤吧,但即使是鸡汤也是上好食材小火慢炖出来的精品,鸡汤总是要喝的,老板再来一碗?!
PS:能创造出大白这么温暖的角色的人应该很善良并且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吧!
PPS:奥斯卡选出的动画真心不错!
【陈遥的回答(2票)】:
《超能陆战队》中大白的设定颇为有趣,机器人的僵硬赋予大白医疗和战斗两重属性,且这两重相互之间没有交叠,对应着治愈与破坏,是两种对立的属性。
至此,两种对立的属性已经符合幽默的原理,错位。看看影片中以这两个属性表现的梗,“我不明白我为什么需要知道空手道”。
其次,机器人的僵硬很容易制作出错位,又使这种错位合理,比如击拳时候的blalalala。
最后,以胖子的形式表现了一种优越感,比如大白很窘迫的从床边走出来的时候,也制造了不少笑点。
这部片子大白的设定很成功,迪斯尼的编剧真是厉害,利用这种设定造了这么多梗。基本在看电影的时候一路是笑过来的。
剧情中规中矩吧,但光冲画面、梗也值得一看。
【JesseWong的回答(8票)】:
Hey Tadashi. Mar 1, 2015
Big Hero 6 看了三遍。
第二遍看這部動畫電影的時候,是和 RoH 團隊的小夥伴討論,四月的香港黑客馬拉松要做點什麼出來。
Rex 的女朋友 Olivia 講:「你能給我做一個大白麼?暖暖的。」
於是六個 Hacker 圍著電腦屏幕集體看了一遍 Big Hero 6 .
期間我們討論說:我覺得 Rockets 3D 打印機遲早有一天會走進每個人的家裡建模技術還是要從學生開始教起你覺得這個 Nerd School 怎麼樣?還不夠酷,真正的 Nerd School 怎麼都得有一些黑科技吧要不我們還是討論回我們的項目?要不我們在花園把工作間搞起來吧?Deal
這就是這部電影成功的地方。
它有溫暖的 Baymax
我的妹妹看完這部電影後,也希望我可以給她一個 Baymax,或許不止是保護她,更多的是一種陪伴,是一種隨時會告訴妳基本要維持的原則和力量的警示。
有的時候,陪伴就是一種治癒。
Baymax 很萌,功能很強大,卻從來都沒有自作聰明,還好它不是人類。
它讓 Hiro 們想要有自己的工作間
我想這是很重要的一點,許多孩子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的時候,我會建議他們玩盡可能多的東西,而不是接受各種保護,不嘗試。
Hiro 是聰明的、單純的、善良的、好奇的、調皮的。他滿足了一切我認為的,小孩子會有也該有的天性。
最後,我喜歡 Tadashi
我知道哥哥的出場時間或許不夠長,或許他的性格特色和行事方式都不夠特別,但他是唯一的。
Baymax 是一部分的他,Hiro 也是一部分的他。
他是溫柔的、細心的、好脾氣的、努力的、溫暖的。他滿足了我對於善良的成熟男孩子的想象,我會想要這樣的陪伴。
【Drizzt的回答(16票)】:
原来充气娃娃也这么能打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求一美国电影 两兄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