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舜礼:网络造就人才高端旅游人才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400-600-9288
【MTA资讯】高端旅游人才如何创新培养
来源:中国知网&& 15:12&&&&点击量:
【讯】MTA 人才培养进展如何?市场对人才需求几何?高端人才如何培养?
MTA 人才培养进展如何?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助理邹统钎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学院非常重视旅游高端人才的培养,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了解市场需求,为 MTA
高端人才培养提供有利的发展方向和建议,为企业培养更多人才。据介绍,近年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先后在原来的本科、硕士基础上与其他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建立了本科、硕士、博士的一体化培养体系,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合作项目,并为
2022 年张家口冬奥会培养人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 MTA 人才培养中重视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多次深入企业一线开展实践教学,1+1 国际 MTA
项目也在落地中,2017 年将招收 MTA 国际留学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MTA/MBA 中心主任骆欣庆介绍情况时说。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2010 年,主要培养有实践经验的高端旅游人才的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MTA 应运而生。目前,该专业全国发展情况如何?
MTA 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白长虹教授在会上做了介绍。“MTA 专业学位自设立以来,招生人数逐年上升。2016 年,全国总报到人数
716 人,比 2015年增长
8.6%,培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综合性院校起到了引领性作用。”白长虹表示,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其总体规模仍然偏小,与产业增长的规模非常不适应。院校分布也不太合理,东部、中东部多一点,很多西部的像云南、陕西这些旅游大省却很少。但从未来总体趋势来看,将呈现质量导向下的规模增长和结构优化并重的态势。白长虹说,MTA
授权点非常强调自主办学权和专业特色,能不能形成特色、能不能发挥自主办学权是成功的关键。
据了解,MTA 教指委近年来着重抓了几项工作,如重视师资培训建设,9 门核心课已经完成了一整轮的师资培训,培养了500
人次的师资;重视将案例建设评优作为主要抓手,并开展教学案例标准研究,实施案例库建设和优秀案例的征集和评选活动;评选优秀论文;强化基础性标准规范和实践基地建设,以引导
健康有序发展。中国旅游报社社长高舜礼在发言中表示,影响高端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有教材、自学、实践、师资、氛围等,高校阶段不应该过分强调学知识,应该教育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要多实践。另外,学校的传统、氛围对人才塑造影响很大。
市场对人才需求几何?
高端人才在市场上的需求情况如何?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带来了他们的看法。
万达集团高级副总裁宁奇峰首先介绍了万达在旅游业中的发展情况。他说,近几年,万达在旅游板块投入非常大,在传统旅游业及旅游新业态方面都有涉及,如大量收购旅行社,投入和运营文旅主题乐园,从南到北有温泉、度假酒店、高尔夫球场等。此外,万达将体育赛事引入旅游项目中,注重发展郊区的轻度假等。“旅游业的这些新变化一方面带来了很多新机会,另一方面对人的需求、技能、管理能力、思维方式等也提出了新要求。”宁奇峰说。“万达海内外员工加起来至少有
多万人,中高层管理人员也至少有一两万人,有一个很庞大的人才需求体系。因此,从低端到高端,万达都有非常大的人才需求,对传统业态的人才需求也很大。”这么大体量的人才需求,万达怎么解决?宁奇峰说,企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要求是,既要有管理经验,又要对本土文化和客户需求有很深的了解。因此,过去大部分人才都是从传统业态中提升培养的本土人才。宁奇峰建议,“MTA
可以对这些人才进行素质和专业能力上的提升,这样的人才培养出来与市场需求吻合,也正是我们对人才的需求所在。”亚太旅游协会中国区主任吴波则从国际视角对人才培养提出建议。“在各种国际高峰论坛、展览会、年会上,我很少看到从大陆来的学生,而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度等国的学生则比较多。”吴波介绍说,在国外,有些政府和学校对学生在国际组织工作有推动和资助政策,他建议学校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和工作,以打造其国际视野。此外,吴波也表示希望和学校开展更多合作。北京市东城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李雪敏从区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角度谈到对人才的需求。她说,从区县旅游从业人员构成看,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比例明显增加,但不同区县人才情况并不均衡。她表示,从实践的实际情况看,加强对高端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于推动和开展区域旅游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来自中青博联、海航旅业、去哪儿网、腾邦商学院等机构的代表也介绍了各自企业的情况和对人才的具体要求。
高端人才如何培养?
近年来,各地都在摸索 MTA 人才培养模式。来自首都经贸大学的李云鹏教授介绍了该校培养MTA
高端人才的情况。“目前我们学校的培养方向主要有高端旅游、旅游舆情与电子商务。9 门基础课与 MBA
打通教学,涉及旅游的专业内容,则通过讲座进行补充,使学员既能学到 MBA
的内容,又能够学到有专业特色的内容。”对于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李云鹏说,第一是要降低成本。“建议通过共享网络课程,如在线直播、视频资源库等共享方式来解决。”第二是要提高效率。李云鹏说,实践表明,企业非常需要MTA
高端人才,但传统的招生方式缺乏规模效应,要加强和业界沟通,定向与企业合作,通过企业推动 MTA 教育的发展。另外,要重视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在确定 MTA
专业培养方案时就考虑到如何与社会需求对接,特别是在创业方面。”李云鹏说,MTA 的学生在能力、社会经验等很多方面都有一定优势,在 MTA
学习期间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创业理念,或者做创业模拟,这对其将来创业或成为高级管理人员都有很大帮助。“MTA
虽然目前培养的数量比较少,但这恰恰是我们的优势。”李云鹏表示。
全国MTA 教指委委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韩玉灵表示,MTA
学生都是有实践经验的,因此,他们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很高,“所以老师要了解实践,同时要给他们以理论指导,教他们怎么去解决问题。”另外,韩玉灵建议改变论文的写作方式,可以以方案、实践报告等方式代替学术论文,鼓励学生做专题研究。“有个学生只针对一个村庄进行研究,做得非常好。”韩玉灵说。用人单位对人才成长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李雪敏表示,岗位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关键。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个人努力,但也需要企业对其的尊重和培养,这个再培养对人才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万达学院是万达的专职培训机构,一方面对员工进行企业管理制度、规定的培训;另一方面对员工进行专业能力培训,尤其是对高级管理人员。”宁奇峰说。来自首旅集团的总培训师顾海洋介绍说,首旅集团高度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正在进行三级培训体系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以实现集团文化认知和集团发展目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知网。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MBA
China观点。如原作者如不愿意本网站刊登使用相关素材,请及时通知本站,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予以处理,联系010-。
备考交流:
2018管理类联考(MBA/MEM/EMBA)备考交流群 /
/ ,2018MPAcc备考交流群,欢迎各位备考生入群交流。
关注MBAChina微信
免费领真题及解析
热门MBA项目:
400-600-9288400-600-9288
高端旅游人才培养论坛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召开
来源:MBAChina&& 15:00&&&&点击量:
【讯】日上午,高端旅游人才培养论坛在召开。本届论坛以“高端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与培养模式”为主题,旨在通过论坛对接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旅游院校,推动中国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为旅游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本次论坛由MTA/MBA教育中心骆欣庆主任主持
此次参会嘉宾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助理、研究生处处长邹统钎教授。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白长虹教授,中国旅游报社长高舜礼先生,首都经贸大学教授MTA中心主任、北京旅游学会智慧旅游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云鹏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全国MTA教指委员韩玉灵女士。PATA
China中国区主任吴波先生。北京市东城区旅游发展委员会李雪敏主任。万达集团副总裁宁奇峰先生。海航旅业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李继春先生。首旅集团培训中心总培训师顾海洋先生。去哪儿网人力总监李霞女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宏教授。腾邦商学院徐智敏院长。中青博联副总裁练方华平先生。
学院校长助理邹统钎教授首先向大家致辞。他表示非常感谢各位嘉宾出席此次论坛,随后介绍了现阶段二外旅游的发展与变化。并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为将来二外MTA高端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利的发展及建议。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邹统钎教授
此次会议分为两个板块,第一板块是中国高端人才培养现状,第二板块是中国高端旅游人才市场需求现状。
全国MT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白长虹教授进行发言。他在会议上汇报了国家设立MTA这个项目以来最新的情况,第一是中国MTA还处于发展期,总体规模比较小。第二,招生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第三,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综合性院校起到了引领性的作用。第四,总体趋势来看,质量导向下的规模增长和结构优化并重,要适应中国的新情况,注重师资的培训。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白长虹教授
中国旅游报高舜礼社长表示旅游人才的培养与现实的需要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并强调院校的培养要重视教材,重视自学能力,高校阶段不应该过分强调学知识,而应该教育学生去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学生不能只在学校内活动,应积极参加实践考察,亲身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最后他也表示师资的力量对学生的培养尤为重要,良好的师资与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习惯养成。
中国旅游报社长高舜礼社长
首都经贸大学的李云鹏教授介绍了本校的MTA的教育现状,首经贸MTA刚起步,在MTA培养上跟二外还有所差距,有很多地方要向二外学习。首经贸MTA的培养方向有高端旅游、电子商务、旅游舆情三个。他为MTA提了三点建议,第一点是在MTA的培养与招生工作上要降低成本,第二点在效率方面要考虑MTA的专业培养方案如何和社会上的需求对接起来,最后一点是要注重沟通,以多维度沟通提高招生效率。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MTA中心主任李云鹏教授
第二外国语学院韩玉灵教授介绍了现阶段东部人才多,西部人才少的基本情况。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与行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谈论高端人才培养的时候一定不要忽略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学生的培养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去做专题的研究。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韩玉灵女士
第二板块是关于中国高端人才市场需求情况。
China中国区的总负责人吴波先生首先发言,他分享了高端人才的国际视野的打造与实际工作中碰到的一些情况,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学生国际视野的打造,鼓励学生参加国际高端论坛、展览会年会等。现如今各国国家聚焦中国旅游元素,中国旅游应该越来越多的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他表示应该鼓励学生更加活跃,把中国现代旅游理念带进去,更多的开阔眼。
PATA China中国区总负责人吴波先生
北京市东城区旅游发展委员会李雪敏主任以“区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视角进行了发言,她表示现有的区县旅游行业人员组成中,受过高等教育人员比例明显增加。区县旅游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成长,主要依靠岗位学习,理论层面有待提高。现在旅游行业高级人才薪资收入较少,经过MTA培养的学员,未来薪资会有很大提高,将来社会应该为MTA学员学习前后薪酬变化给出客观评价。
北京市东城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李雪敏
万达集团副总裁宁奇峰先生主要介绍了万达在旅游行业的情况,以及对人才的需求和痛点。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传统行业的变化冲击非常大。旅游产业的变化对人的行为和消费观念的改变非常大。随着大家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更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介绍了万达在打通整个旅游板块的渠道方面,接入了体育板块,比如在海外收购了铁人三项。其他方面在把过去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成具有民族传统的一种综合享受,并引入到度假中,注重发展轻度假。最后他阐述了现在企业内人才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渠道。
万达集团副总裁宁奇峰
中青博联副总裁方华平先生提出行业内竞争十分激烈,表示人才的竞争是公司面临的最大最大的压力。作为一个企业如果要持续的成功需要制定正确的战略和具有强大的组织能力。他对中青博联整合营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简要介绍,提出企业任用人才关注的要点,指出大学教育中需要重视能力的锻炼与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中青博联副总裁方华平先生
海航旅业战略研究所的副所长李继春先生通过海航旅游业的现状界定产业边界,通过产业边界看人才需求与培养。随后他从吃、住、行、娱、购、游几方面来介绍了海航的产业边界。表示对人才的界定海航重点对于在校生的招聘是通过两个项目:ITP与CTP。除了行业的领军人物以外,在其他成熟人才里面各个部门都还有相应的需求,成熟的人才要有针对性。
海航旅业副所长李继春先生发言
腾邦商学院的徐智敏院长表示不管是目标的实现还是梦想的实现,都需要人才的体系搭建。徐院长介绍了腾邦商学院的发展与规划,因为涉及的业态众多,所以商学院在培养员工方面面临很多挑战。院长与嘉宾分享了腾邦MTA的高级经理人培训班,是针对于腾邦集团内部的高管进行招生,另外一个是针对于腾邦未来发展整个旅游生态圈所涉及到的业务的外部企业进行招生。每一个MTA课程班里面都会导入旅游相关的课程,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
腾邦商学院徐智敏院长
首旅集团的总培训师顾海洋先生想跟MTA的学生说在课程、项目之中有很多学习的机会,但也应同时重视传统经典老话给我们的启发。在互联网时代知识很珍贵,建议大家不要把知识的获取只放在教室和教材里面,要善于利用强大的高科技手段去获取知识。MTA学生要去关注跨界,跨行业链接并不限于旅游业,要具备发展的眼光来就业。最后他介绍了首旅的情况和关于人才培养的情况,并祝二外的同学有更辉煌的就业机会。
首旅集团总培训师顾海洋先生
去哪儿网的人力资源总监李霞女士介绍了去哪儿网的转型与携程的携手,形成行业新格局。通过数据的分析对比去哪儿网互联网行业与传统企业的不同之处。介绍了去哪儿网的企业文化,把消费者放在一位的理念。核心价值观即是消费者第一,合作伙伴第二,去哪儿网第三。“现在互联网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其实更多的时候去推动我们不断的学习充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是我们去哪儿网的一个文化”——李霞说。
去哪儿网的人力资源总监李霞女士
会议的最后骆欣庆主任进行了总结发言,在MTA/MBA的培养和发展过程中,二外已经努力的把很多培养的方式、方法与市场紧密相结合。同时北京二外的国际化进程也大踏步的向前,将在2017年招收MTA国际留学生。今天的论坛让大家了解了市场一线的需求,二外作为院方的主办方,希望在未来的课程和培养过程中,能得到更多关于产学研各界的大力支持,为MBA、MTA的同学走出去打造更好的路径。
本次高端旅游人才培养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落幕。
参会嘉宾楼前合影留念
版权声明:
本文为MBAChina原创文章,编辑December。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文链接。
更多商学院资讯推荐:
精彩推荐:
欲了解更多商学院资讯请点击:
友情提示:欢迎广大考生加入2017管理类联考备考专家群
,2017MBA备考精英群
,2017管理类联考备考总群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MBA中国网微信公众号
热门MBA项目:
400-600-9288世博会在即高端旅游人才极度缺乏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乐琰  据有关人士透露,出台《游览船服务质量要求》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将有针对导游、领队和旅行社等不同细分主体的一系列旅游行业要求与标准会陆续出台,以规范旅游市场,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2010年世博会以及今后中国旅游业的长远发展铺路  “在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作讲解的导游是莫斯科大学博物馆学系的博士,而在中国的许多景点,不少导游只会跟你说这座山像不像老鹰之类的话,他们的专业素养相差太大。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近日在“东方讲坛·上海旅游讲坛”上公开表示。  这番话是针对中国目前旅游人才专业素养普遍不强的现状有感而发的。上海旅行社副总经理张建权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许多人根本不懂旅游专业,整体学历水平低,许多旅游公司甚至没有自己的门店,就是一个‘皮包’公司。”据了解,目前中国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一线人员的学历整体水平为中专。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不少地方政府近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应对。  1月12日,上海市旅游委宣布《游览船服务质量要求》正式出台,并将于近日开始实施。这是中国第一个关于水上旅游的规定,对于游船旅游的软件和硬件的明文规定,还要求旅游公司应该有计划地提高员工业务水平、旅游服务技能,员工的年培训率应达100%,不少于60%的员工应参加市有关部门组织的旅游技能培训。  据有关人士透露,出台《游览船服务质量要求》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将有针对导游、领队和旅行社等不同细分主体的一系列旅游行业要求与标准会陆续出台,以规范旅游市场,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2010年世博会以及今后中国旅游业的长远发展铺路。  机制瓶颈制约人才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旅行社很少,仅中旅、青旅和国旅等几家,那时市场相对规范,导游尤其是接待外宾的导游是很高端的职业。  当时要进入旅行社工作需要不低的学历,尤其是和入境游接待人员,很多都是外语学院毕业的大学生,专业素质很高。  由于旅游业过低的进入门槛,以及市场需求引力的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士进入市场。90年代中后期,大批中小型旅行社涌现,旅行社与大多导游之间都不是雇用关系,用人机制极不规范,“导游”、“领队”等职业的社会声誉每况愈下。  由于低价游泛滥成灾,旅游行业利润急速下降。据业内数字统计,在近7~8年内,旅行社整体毛利从20%多下降到3%~5%左右。中国大多导游都没有底薪,他们主要依靠购物、自费景点吃回扣方式生存,导致市场竞争非常混乱。  “海外旅游企业的人员机制与中国完全不同。”上海中旅出境部经理郁伟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海外旅游服务人才分两大类:一类是正规旅游企业人员,其得到的薪水很可观,因为整个行业规范,处于良性运作状态,利润率高;第二类是兼职导游,他们大多有自己的职业,收入有保障,参加旅游服务只是出于对文化、历史的兴趣。“在欧洲,我曾遇见很多老学者为游客免费讲解和带领参观景点,但这在中国基本不可能。”  此外,员工个人发展和企业激励机制也是一大因素。  曾赴日本的一大旅游企业JTB考察的上海旅行社副总经理张建权,对其走入JTB办公室的那一刻依然记忆犹新。“我以为自己到了图书馆,到处都是旅游专业书籍、墙上贴满了每个员工的业绩曲线图,人员井然有序,规模庞大。”  原来这些旅游书籍是让员工可以随时学习,而业绩曲线则是透明化每个人的工作状况,公平竞争,每个人都有合理升职机会。  “员工在这样的企业有前景感,有提升业务能力和升迁的机会,这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至关重要。中国缺乏这样的激励机制,一些国有企业还需论资排辈,年轻人的升职机会很少,自然吸引不到优秀人才。”  教育培训水平亟待提高  世界排名前几位的旅业巨头,比如美国运通、JTB、HRG等每年都有庞大的预算用于员工培训。  以日本JTB为例,其一年可组织员工进行至少500次不同类型的专业培训。  比如JTB对销售员的培训要分为金融类客户、学生类客户等不同组别,由专人专攻一个客户细分市场。接待人员培训中,细化到注意货架上旅游宣传册的摆放位置,要求员工懂得与客人身高平视的方位是最佳摆放点等。  JTB还有很多培养产品设计人才的机会,因为设计优质旅游产品是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一个旅游线路,JTB要求员工学会如何设计出针对不同消费群的多款产品。  “在中国,行业整体利润低下的旅行社根本不会有这样的培训机会和巨资预算,或者很少,一个销售员负责所有类型的客户,缺乏针对性和专业度,假如他长期接触大众客户,那他对高端公司客户就缺乏专业说服力。”  张建权指出,中国大多旅行社紧缺自行开发和设计产品的人才,这也是众多本土旅行社惧怕外资旅行社进入中国市场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虽然目前上师大、华师大等高等院校都有旅游专业,但其教育方式和专业设置与国外同类院校相比有所落后。  上海海达旅游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范能船教授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国外对旅游相关专业的设置合理细分,相对而言,中国旅游专业的细分还不够,比如国外有专门经营邮轮管理的“游憩学”系,中国基本没有。所以如今邮轮经济在中国萌芽,专才相当匮乏。  另外,课程安排也有明显差别。海外很多旅游类高校是实地实习加理论课程同步教育,很多大学都聘请旅游企业内的资深员工来校讲学,很有效果。而中国则是纯粹理论课程居多,刚毕业的学生只能从一线员工做起,但国外的专业毕业生可直接担任管理层。  目前上师大已意识到这一点,其刚与洲际酒店集团等合作办学,定向培养理论加实践型人才。但类似这样的办学模式目前在中国还很少。  此外,采访中谈及招聘问题,不少旅行社都反映,有意愿来的素质不高,高素质的不愿意来。即便有一些不错的人才肯进入旅游企业,其中很大比例的人也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待遇、机遇和个人提升等问题而转行。  曾经担任沪上某大型旅行社入境游地接导游的林小姐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自己在大学是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外语是强项,但做了一段时间入境游地接导游后,觉得没有前景,于是毅然跳槽到某电器类外企。  Observation记者观察  世博会:7000万游客谁导游?  2006年底,上海成为内地突破年接待600万入境游客大关的首座城市。  上海市旅游委统计数据显示,上海的入境游客人数从1992年的100万人次增加到2006年的600万,游客人数实现了年均增长14%,旅游收入也从1992年的6.08亿美元上升至40亿美元。  据上海市旅游委介绍,上海到2010年,接待入境游客将达到1000万人次,国内游客人数超过1.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将达到3100亿元。  “2010年很快会到来,世博会预计可吸引7000万中外游客,我们必须现在就要做准备,尤其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这需要从系统化的市场规范入手。”在采访中,几乎90%的旅游从业者都有这个共同的关注话题。  曾参加过日本爱知世博会的于先生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当地接待服务主动、亲切中不失专业度,导游讲解、路线设计等细节方面都有精心规划。“相比之下,上海虽然拥有不少优秀外语人才,但其在旅游专业度和服务意识方面还需提高。”  许多业界专家指出,要提高中国旅游人才的素质,迎接世博,根本之道是改变整个行业的运作体制、规范市场,制定人才准入标准等。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http://www.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上海)10—(北京)020—(广州)77(深圳)  (责任编辑:悲风)
·(01/14 09:53)·(01/14 14:38)·(01/14 10:37)·(01/14 09:06)·(01/14 09:03)·(01/14 08:54)·(01/14 08:40)·(01/14 07:38)·(01/14 04:02)·(01/13 21:51)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精 彩 论 坛
火炬新动态 胡锦涛访日 山东火车事故 奥运安全 辱华事件
大米涨价 楼盘降价 手足口病 罕见日食
缅甸风暴 失业率
肥田喜事 火影忍者 我的团长我的团
林心如专辑
我的青春谁做主
潜伏 黑执事 新进职员 咖啡王子1号店 纸醉金迷
我的帅管家
周润发电影全集 郭德纲经典相声
热点标签:
相 关 说 吧
说 吧 排 行
上证指数(77445)
李宇春吧(104510)
茶 余 饭 后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国的教育是有些问题的,不仅平民百姓觉得太拼太累,专业人士也屡有抨击责问,就是一些高校领导也不乏谏言,觉得需要认真反思和大胆改革。说来说去,核心问题是如何培养和造就人才。
  谈论人才问题,首先回避不了它的概念和范畴。人们对此的认识是有分歧的,一部分人认为,人才标准不能定得太高,倾向于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人力资源的概念;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人才应该是一个较高的目标,相当于中高级岗位的管理、研究、应用性人员,如国家部委应是副司长以上、在县级应是副科以上、在科研单位应是副高职称以上、在企业应是中层管理岗位以上。本文所谈的主要是高端旅游人才的在校培养,我就更倾向于后者的人才范围。
  人才成长需要很多条件,也需要较长时间。其中,院校教育是人才成长的重要阶段,具有学知识、打基础、养个性、入门路、奠格局的作用,这些方面做得如何,关系到未来的发展成才。从有助于人才的造就看,目前旅游院校的在校生培养应更加重视以下因素:
  教材是专业知识的重要来源,直接关乎所学知识和理论的质量,应该做到较新而不过时、理性而不偏颇、全面而不局限。现在旅游院校使用的教材并未做到这些,有的甚至存在问题比较多、比较突出。其一,老旧。书本内容反映不了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有的滞后十年以上,存在明显的“历史资料化”状况。如旅行社业务,讲的还是多年前的一套,还是招徕、预订、计调、接待之类的流程,而对网企、电商的线上线下运作不讲;其二,不全。对旅游传统业态讲的多、教材多,对新热点、新业态、新领域则语焉不详,缺乏像样的、可选择的教材,学生想学也无处找,该学的无处学;其三,空洞。不少旅游教材或旅游专业动辄冠以“什么管理”,如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区管理、旅游企业管理,甚至笼而统之叫旅游管理。这是很不符合实际的,充其量只是某些业态的概说和介绍,最多也就是讲了些管理知识,对学生造成了很大误导,认为这就是旅游的某某管理,凭借这些所学未来就可以做好管理,但到现实中去应用时却几乎百无一用。
  因此,编写好的教材、选择好的教材,包括参考教材,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进大学时是80年代初,但主课教材还是“文革”时编写的,讲的还是批林批孔、儒法斗争,原因一是没有全国性的像样的教材,二是据说系里老师自编的教材积压了很多,必须逐步消化。学生拿到这样的教材,在自学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其实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和误导。连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都不准确,将来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纠正,就谈不上让人很好地去成才。
  自学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贯穿于人的一生,对造就高端人才至关重要。在现实中,绝大多数人从业是难以专业对口的,因此,在世界范围都强调继续教育、终生教育。自学能力培养应该从小抓起,但我们中小学教育是填鸭式的,课堂灌输太多,课下作业太多,搞来搞去弄得学生只会死读书、读死书,死记硬背、模拟考试能力很强,但对应现实、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很弱。这与发达国家的幼儿园和中小学教育形成很大反差,让我们的人才培养输在了起跑线上。这就使大学阶段对自学能力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
  人们越来越发现,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普遍存在写作能力较差的现象,这并不是他们没有思想观点要表达,关键是表达不出来、写作不得法;走上社会以后,这种能力的欠缺一直在延续,表面上看学历都不低,但写出的东西惨不忍睹。很多人到了学非所用的岗位,长期适应不了工作,甘于当门外汉和南郭先生,就是自学能力不够强的表现。写作只是众多的自学能力表现之一,这些能力在高校若能练出和养成,对于毕业生在社会上尽快出人头地、快速成才,不知会有多么重要。
  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终身化,不可能期望在校期间把所有知识都学了,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与其在校期间埋头学习知识,倒不如拿出相当时间去培养和锻炼自学能力。
  旅游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一个产业,其实践性非常强是这门学科的特点。对旅游院校的学生来说,只在教室听课、校园活动,不去参加相当多的旅游业社会实践,包括旅游体验、工作实践、业务考察、课题研究等,就很难说是一个合格的旅游业的后备军。古人云“百闻不如一见”,这在旅游业体现得很充分。先不论具体岗位上的人才成长,就拿各级旅游局长来说,其出身和来源大多是五湖四海、五花八门的,一旦进入旅游这个行当,由于跑得多、看得多,自学能力强的一些局长,差不多三年就成了旅游行家,可以不讲外行话,能对旅游发展谈些建设性意见,甚至独立参加一些研讨会,退休以后也很活跃。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不是旅游院校的科班出身。旅游院系的教师队伍也大多如此,他们中的一线旅游专家有相当一部分也并非出身旅游专业,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向实践学习,通过工作实践的锻炼,快速地了解行业、把握现实,获得了真知灼见。
  对于旅游院系的学生来说,一定要开阔视野、开放学习,兼容并蓄,兼学别样。我有时遇到旅游院系的学生,习惯问两个小问题,一是你们学校有几个知名教授、学者;二是你还知道全国其他学校的知名专家吗。他们的回答,反映的都是眼界和知识面开阔程度,多数情况不能令人满意。作为旅游专业的大学生既应该多读书,读校外教师出版的旅游书,也要广泛阅览旅游专业报刊,了解最新的旅游工作、市场动向和研究动态;又要多参加课外实践,把到旅游工作岗位去锻炼作为一门必修课,包括各类旅游企业、旅游部门、规划机构、服务岗位,也包括参团旅游、自助旅游,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体验。
  “名师出高徒”,师资很重要。我们常说,大学不是大院+大楼,而是大师+大学生。对于大学阶段的人才培养,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任课老师和辅导老师,其德行、学养、学术对学生有着最基础的引领作用。好的老师应该有责任心、爱学生,应该了解社会现实、有指导能力,应该有学识、有好的教学方法,真正教给学生最有用的知识、理论和方法。
  外聘教师是对校内师资的有益补充,可以取长补短,可以弥补师资缺陷。对旅游院系来说,再先进的书本和课堂教学也赶不上一线的工作实践,再新发表的科研成果也比不过来自一线的经验教训。广泛聘请业界有研究能力、有思维深度的人士来校授课或开办讲座,包括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政府部门等,对于直接传递行业和产业一线的情况,补充和校正书本学习之不足,开阔眼界和思路,引导他们走向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之路是非常必要的。
  社会风气、校风、学风,关乎学生在校期间的习惯、性情和志向养成,是未来发展和成才的重要条件。我们经常听到社会上评论北京名校生的特点,北大的如何,清华的如何,人大的如何,民间对学生总体形象特征的概括,既反映了校园的氛围和传统,也对后来的人才塑造影响较大。几年前,海航旅业(集团)从学校招聘了数百名新员工,请我去介绍旅游方面的一些情况,我了解,他们招聘的首要条件是名校毕业生,并不很看重所学专业,认为员工的综合素质是第一位的,专业知识可以逐步学习。其人力资源部门的这种看法,应是来自于工作实践的检验,而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
  氛围对人才成长很重要。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说的就是选择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在一二十年前,大学里常有这样的现象,有的班能够考出很多研究生,有的则几乎没有。这反映的是一种小的学习氛围。就一个大学来说,有利于成才的氛围应该是多个层面的,比较重要的是校风学风、领导作派和教师风范,包括对甘于寂寞、刻苦学习的坚守,对科研成果、成才导向的褒扬,对社会不良风气的自觉抵制,共同形成一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高端旅游人才的造就,受很多外部条件和因素的影响,但高校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起点和平台,应该把专业的知识、理论和素养的基础打好,把自学能力基本培养出来,为日后在旅游行业快速成长和成才做好全面的准备。
  作者:高舜礼,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旅游报社社长
  来源:《中国旅游报》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创建于1999年,是中国社会科学...
旅行作家 ,自由撰稿人,搜狐旅游专栏
环球旅行作家、绿色生活家
旅游名博,搜狐金牌自媒体人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旅游达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磨难造就人才的事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