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小宝相声的师傅王鸣录师傅

天津文化信息网-艺术舞台
  首页&&文化动态&&艺术舞台&&
                    
说有品位的“津味”相声
  “您一定还记得:家里藏着一筐铃铛盖儿的那个家庭吧?您一定记得:办喜事和办丧事的两家共坐一辆火葬车吧?您一定记得:‘来俩果头儿’这个经典‘包袱儿’吧? 您一定记得: 李伯祥这个‘大白话蛋’吧……”这是孙福海同志在《逗你没商量》一书中关于王鸣录先生一章的一段话。
  记者18日来到市曲艺团,团负责人居然也用了这么一大堆问话,跟记者卖了个“关子”――原来,王鸣录先生正给年轻演员们讲课呢!记者悄悄坐在最后一排,听72岁的王鸣录先生讲――
  学会写作
  王鸣录开门见山:“我现在依然喜欢关注民生,比如物价问题、住房问题。报纸一定要看,社论一定要读,否则你找不到问题的实质,无法提升个人素质,你的艺术永远是幼稚的。那些相声大家,哪一位没有深思熟虑的、独到的、精辟的见解?因为他们的个人素质提上去了。”
  “写相声很难,但建议你们练一练,因为经过自己提炼出来的作品跟别人的不一样。如果只会说不会写,那是残疾,不健全。创作演出一个经典段子的人是高人,但你如果永无休止地重复这段子,不整理,不是好演员。”王鸣录说起了自己的经历,“我是这样练出来的。二十多岁时我说相声,总有改动的地方,后来从小段练习写。年轻人得有高志愿,有上进的心思。”
  关注生活
  当年, 王鸣录听师兄王鸣山讲了两个报上登的小故事, 他就把它们改成了小段,并拿到台上去试,看响不响,如果响,就留下来。
  “这就是我多年积累的笨功夫。”王鸣录说,当相声演员苦啊,想甜吗?先苦后甜!练“贯口”苦;“活”使泥了,观众倒好,臊得慌,苦;前后节目,人家受欢迎,自己受倒好,竞争苦。但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干上了,就要干好,要有“扫地也比别人扫得干净”的劲头!
  找好定位
  “不要廉价的笑声!你没有选择观众的权利,但你有为哪一类观众服务的权利。”王鸣录介绍了这样一个场景:新中国成立前,茶社门前经常有一个小牌,上写“军政人员禁止入内”,意为这里是个大染缸。“是侯宝林先生把这行的这顶脏帽子摘下来,我们才成了演员、人民艺术家。”
  王鸣录提醒青年演员,现在有些演员“回归”了,把“脏活儿”又使上了,听到观众发出的“共鸣声”,居然还很得意!文艺的作用是教化,当然不是板着面孔,而是潜移默化,在平时的演出中渗透出时代风貌和高尚的情操,提高人民的素质。
  “我最佩服电影演员陈道明, 他有骨气, 不满意的本子不演,当然人家大腕,不怕白菜涨钱,可我们也并没有饿着啊。所以说,一个演员与观众的交流,要看是在什么节骨眼儿上,是大众关注的民生问题、社会热点?还是媚俗的话题?要找好自己的定位。”
  提高品位
  “一定要与观众搞好关系。我十几岁时演出时, 说一个天津的‘津’字,是一边三点水,一边是一个‘JIN’字,后来一位老观众来信了,很长的一封,指出我的错儿,并告诉我应该多看书,多学习,将来好有长进;我还收到一位老先生的信,这是一封用毛笔抄写的信,他不厌其烦地找出了我发表的一个作品中的二十多个错别字。”这些细节,都让王鸣录感动至今。
  最后,王鸣录说,现在相声又遇春天,并且京津相声在竞争,青年演员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品位,提高自己的素质,说出“津味”的相声。什么是“津味”相声?王鸣录借马三立大师的作品抖了个“包袱儿”:就是《练气功》那位张二伯抢吃小孩苹果时说的“你这半拉没核”,就是其中令人咀嚼不尽的含意!
                                        
                                      (新闻来源:今晚网)
                                     聊天儿(相声集)作&&&&&&者:王鸣录出 版 社:百花文艺出版时间:1985
印刷时间:印&&&&&&数:20千册装&&&&&&订:平装版&&&&&&次:1版1印开&&&&&&本:32开页&&&&&&数:244页字&&&&&&数:146千字I&&S&&B&&N:品&&&&&&相:八五品售&&&&&&价:5.00(已售)出售日期:装订:平装开本:版次:一版一印10.00八五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5.00七五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0.00九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30.00七五品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相声剧本】皆大欢喜。王鸣录著,1981年中国曲艺出版社_价格13.8000元
【相声剧本】皆大欢喜。王鸣录著,1981年中国曲艺出版社
编号:se,曲艺
品种:其他文字类旧书-其他文字类旧书
属性:生活类书籍,,80-89年,,,,32开,150-199面,,汉字,,
简介:【相声剧本】皆大欢喜。王鸣录著,中国曲艺出版社出版,类别:曲艺,出版时间:1981-10,印刷时间:1981-10,上书时间:2016-3,开本:32,页数:159页,印张:5.25,装订:平装,品相:9.5品
您好,欢迎您对本店商品进行点评、提问!如果您需进一步了解商品,请在此向店主询问!
店主 || 还未回复
商店【七彩票苑】“其他文字类旧书”目录下其他商品:
滚动鼠标滚轴,图片即可轻松放大、缩小
当前位置: >>
>> 其他文字类旧书 >> 【相声剧本】皆大欢喜。王鸣录著,1981年中国曲艺出版社_价格13.8000元
Copyright &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分辨率最好为,IE5.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中国收藏热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本网图片、文字不得转载、复制、及制作镜像!客服电话:8, (白天接听:9:00--17:00)相声的基础知识之相声的形式_相声屋
当前位置:: >
> 相声的基础知识之相声的形式
相声的基础知识之相声的形式
&&& 由一个演员表演的叫作单口。既可以讲一个小笑话,也弓以讲一个故亊。表演时间可长可短。演员时而叙述故事情节,时而摹拟故事中人物的音容话语,采取&跳进跳出&的方式进行表演,并不时加以品评。
&&& 单口相声大都来源于民间笑话和富有喜剧色彩的民间故事。单口相声既要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又要有引人发笑的&包袱&,因此创作难度较大。
&&& 在单口相声的表演中,演员时时作为第二者叙述、交代情节、介绍人物、描绘尿物;时而形象地摹拟人物的声调语气、音容笑枳、举止动作、气质神态;时而剖析人物的思想活动。有时说、表结合,对话夹插叙;有时手眼交替,讲述加评论;有时提出问题,有时加以解释,虽然&一人多角&,却能使观众听得一清二楚,并被带进虚拟的场祭中去。
&&& 对口相声是由甲、乙两个演员表演的,甲为逗哏(也叫使活),乙为捧哏(也叫使活),甲乙通过一问一答的对话来抖&包袱&,并以一连串&包袱&完成一段相声的表演。对口相声的创作要注意題材的选择,主题的的提炼,结构的设置。尤其是要重视捧逗之间的配合,力求默契,切忌空洞无内容的对话,互相挖苦、嘲讽和耍贫嘴。
&&& 对口相声有以下五种形式
&&& ①一头沉:这种类型的作品中以甲的叙述、介绍、评论、摹拟为主,乙给予必要的配合和烘托,有时与甲议论发表看法,有时提出问题请甲解释,更多的是为论点作扑充。乙的话不多,但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乙严丝合缝的衬托,点出问题,加深矛盾,指示主題,抖响包袱'《昨天》、《》都属于一头沉类翌的相声。
&&& ②子母哏:这种类型的相声是以甲乙二人的争辩来构成作品的内容,基本没有故事情节,甲乙之间各执一词,你有来言,我有去语,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紧凑的辩论,使主题层层深入,从而产生一连串的包袱。传统相声《蛤蟆鼓》、《》都属于子母哏类型的相声。
&&& ③贯口又名&背耪子&,甲为了阐明现点,说明问题,把叙事、辩理的大段台词一气呵成,清楚、准确、有节奏地背诵下来。强调演员口齿清晰,一气贯通,是相声中难度较大的一种类型。传统相声《菜单子》、《地理图》等都属于贯口活。
&&& ①倒口义名&怯口&,主要是学方言方音。创作时根据内容需要设计好,有些作品中演员一倒到底,有些则是演员在一段相声中模仿几种方言。方言本身择有乡土气息,也能产生滑稽、幽默的喜剧效果,并有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普通话与方言》、《》等相声都倒口活。
&&& ⑤柳活是以学唱歌曲、为主要艺术手段的相声。如表演的《》、、李文华表演的(诗歌与爱情》都属于怫活。&腿是指以学唱片断,并以念唱做打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相声,如传统相声《》、《》于腿子活。在柳活相声的创作表演中,应注意形式与内容的紧密结合,力求唱得自然、合理、不能为唱而唱。
&&& 由三个人或三个以上的人表演的相声叫.传统相声中的以三人表演为主,如《》、《四字连音》都是三人表演的相声。三人以上的群口相声一般由一人串场,其他人分包赶角儿,如等六人表演的《》。群口相声带有一些戏剧的特点,演员更加角色化,但仍以说为主。
&&& 系列相声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相声形式,它是用一个主题把几段相声联系起来做为整场演出.它的主要表现手段仍然是相声的表演方法,因此仍然不同于戏剧。王鸣录创作的《群迷闹喜》和杨志刚创作的《应该补拍的镜头》就阐于系列相声。
&&& 除了以上几种形式外,还有化妆相声、相声等,它们都是借助了眼装和简单的化妆,加强了表演的成份,使舞台形象更加生动,喜剧效果更加强烈。如相声《拔牙》,《一个推销员》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相声屋提供的郭德纲于谦相声全集等视频资源收集于互联网和网友自行上传,如存在版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浙ICP备号王鸣录相声作品选之十七:《一把不在家》_相声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7,413贴子:
王鸣录相声作品选之十七:《一把不在家》
一把不在家
甲:我很喜欢您的表演艺术,早就想跟您学习学习。
乙:不,咱们互相学习。
甲:有什么手续没有?我这带着相片儿了。
乙:用不着,您开封就得了。
甲:不用申请、报告、研究、批示?
乙:用不着这么复杂。
甲:您说了就算?有这么大权力?在单位里头,您是第几把手?
乙:我呀,一把……
甲:我说的呢……
乙:也不是。
甲:您怎么在这个地方大喘气呀?我白高兴了。敢情一把也不是,您能主的了吗?
乙:我们经常到外面去辅导,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甲:哎呀!
乙:您怎么啦?一惊一乍的。
甲:要是手续都像您这儿这么简单多好哇。
乙:这有什么新鲜的,现在都在简化手续,提高工作效率。
甲:不,有个别单位不这样。前些日子我碰上一件事儿,找谁谁也不负责,弄得我到处磕头作揖。
乙:您说说什么事儿?
甲:嗐,本来不是我的事儿。我们院的何老头儿死了。他没儿没女、没亲没故就一个人儿,头天晚上我们还在一块下棋了,转天快十一点啦,
老头儿还没起;我赶紧把门砸开,一摸,浑身冰凉,一点儿气儿都没有了。
乙:可能是半夜得了什么急病儿。
甲:我看着老头儿挺可怜的,谁让我们俩平常不错呢,找个白单儿先给蒙上点儿吧。
乙:您这个人心眼还真不错。
甲:我对老何头儿也是有愧,内疚啊!
乙:您欠何大爷什么人情?
甲:人情倒不欠什么,就是昨天晚上我们俩下了三盘棋,他一直没开张,最后那盘我吃了他个车,他要缓招,我没让他缓。
乙:这有什么内疚的?
甲:我是说这个意思,多对不起人呐。老头儿临死临死的还喝了一肚子棋汤!
乙:嗐,提那个干嘛。
甲:我怕老头儿是棋汤喝多了,给灌死的。
乙:没听说过。
甲:不论怎么说,这事我得管,我又是街道治保会的委员,得出头找他们厂方联系呀。
乙:对,料理老人的后事。
甲:老头儿呆的这个厂子虽然不大,部门可是不少,进门不知道找谁呀?
乙:你呀,找值班厂长。
甲:这是个好办法。找着厂长办公室,我推门一瞧,里边坐着一位女同志。我说:“您是值班厂长吗?有个事向您反映一下。您厂里有位职工
叫何文华……”
乙:噢,何大爷叫何文华。
甲:“等着,我查查。”她拿出一打儿表来。看了看:“有个何文华,找她有什么事儿?”我说:“我是他街道上的。”“噢,您是街道的同
志。您来得正好,希望您能配合我们做好这项工作;就这何文华,她连这回已经做了两次流产了,对计划生育太不重视。”
乙:满拧。
甲:我说:“厂长同志,我以人格担保,他决没做过人工流产,不但过去没做过,保证今后更不会再做。第一他是老头儿,第二他昨天死了。
”她听完了直纳闷:“哟,老头儿?老头儿怎么叫这么个名字?是我们厂的吗?”
乙:你问谁呀?
甲:我说:“您看,这是他的工作证。”
乙:这个没错吧。
甲:“有错儿,我这只管生的,不管死的。”
乙:您不是厂长吗?
甲:“我是副厂长,就管计划生育。”
乙:那,这个问题,我得找谁呀?
甲:“找工会。”
乙:怎么走?
甲:“二楼,第四个门儿,门口有牌儿。”
乙:谢谢您,我去了。
甲:“去吧。他们都开会去了,不在家。”
乙:那我还干什么去?
甲:“你留个条儿吧,写上姓名、地址,先回去,明天一上班儿,我就告诉工会主席。”
乙:也好。
甲:回家我又报告了街道和派出所,因为我是治保委员哪,他们也就把这个事委托给我办了。白天乱乱哄哄一天过去了,到晚上了,我得睡觉
乙:累了一天啦,也该休息休息了。
甲:不行啊,院里还有个死老头儿了;这院里就我们两家。对不起,老何头儿,给你来个倒锁门吧。
乙:这干什么?
甲:我怕老头半夜出来再遛达遛达。
乙:没听说过,死人还满处遛达。
甲:第二天早晨刚到十点,街坊小孩儿就给我送信儿来了:“XXX(甲名),有人给您送花圈来了。”
乙:谁给您送花圈来了?
甲:我一想,可能是老何头儿厂方来人了,我赶紧迎出去。果然来了一位五十多岁的干部,自行车上驮着一对花圈,再一看花圈上这字儿,没
错,是给我送的。
乙:写的什么?
甲:XXX(甲名)同志安息。
乙:您死了?
甲:仗着我也不迷信,活着有人送更好,省得死了看不见,安息不就是睡觉的意思吗?多睡会儿更舒服。我赶紧把这位让进来,先请到我屋里
坐会儿,沏茶,点烟,然后把事情经过简单地介绍介绍,并且告诉他花圈上的名字写错了。他倒很有礼貌,直给我道歉:“您看,误会,误会
,真对不起,昨天我们那副厂长留个条儿,写着您的姓名和地址,说人死了。这是惯例,不用商量哇,只要厂里职工死了,工会就送一对花圈
乙:您那儿也有叫XXX的?
甲:“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好几百人的厂子,哪记得过来呀,再说我刚调来,才熟悉工作。”
乙:这就难怪了,您调来多少日子了?
甲:“到下礼拜,整三年。”
乙:啊,三年还没熟悉过来呀!
甲:“年纪大了,记忆力衰退,再有三年……”
乙:就熟悉过来了。
甲:“我就退休了。”
乙:我看他往这耗日子来了。
司通科技为交易机构提供一站式MT4交易平台搭建方案,360度全方位服务!
甲:工会主席问我:“您看这名字还有必要改吗?要不我再买对新的,这个您留着作纪念?”
乙:没听说过,凭什么不改。
甲:“我怕给您添麻烦。要不,就拜托您了,回头您找张白纸改过来吧。”
乙:这倒好办。
甲:“您忙着,我还有点儿事。”说完了就要走。
乙:他就为送花圈来的。
甲:我说:“您先别走哇,老何这事儿怎么办哪?”我把他领到何老头儿屋里:“这位死者叫何文华,是您厂的职工吧?我掀开单子您看看。
”到这时候他才明白过来:“甭看了,甭看了。是我们那儿的老工人,我记得,他上月的会费还没交了。”
乙:他这工会主席就盯着收会费。
甲:“您算说对了。您别看在厂里我是工会主席,还兼副厂长,可是我能干什么呢?也就是收会费,买电影票。不过这个您放心,我这个人厚
道,您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条件尽管提,我保证如实汇报,死者家属的心情我们是理解的。”
乙:您怎么变家属了?
甲:连我都纳闷呀!
乙:他没有家属,什么亲人都没有,这工会主席怎么当的?什么都不知道。
甲:“原谅,原谅,我刚不是说了吗,才熟悉工作。”
乙:这我记着了,再泡三年退休了。您先说这死人怎么处理吧?
甲:他嘬了嘬牙花子:“哎呀,难哪,他要有家属就好办了,咱们照章办理,丧葬费、抚恤金一领完了,要不您当家属怎么样?这笔钱您领。
乙:我要那个干什么?
甲:“没有直系亲属,有没有旁系?比如说:三姨,六姨舅舅,姑表侄之类的东西。”
乙:那叫东西哇?什么也没有。
甲:“难哪,没碰到过类似问题,死者生前有没有债权债务,死后遗产怎么处理?那什么,X同志,您说该怎么办?”
乙:他倒问开您啦。
甲:“跟您说,我们一把不在家,一切事都不好办。日常工作还能维持,我们那会计有把握啊,到日子准发薪。别的事就不好说了。要说都怪
这老头儿,他死的不是时候哇!要不你就早死些日子,一把没走好决定;要不你就晚死些日子,头儿就回来了。这不麻烦嘛!X同志,要不回
头您跟老何再商量商量,叫他晚死几天。”
乙:人都死两天了,还商量什么?
甲:“您看我也急糊涂了。总之,这个事超出了我的工作范围,我回去抓紧研究,半个月答复您怎么样?”
乙:啊?死人还得搁半个月,受得了吗?
甲:“我们抓紧点儿,俩礼拜怎么样?”
乙:还是半个月啊!
甲:我说:“不行,最多两天,你必须给我答复。”他说:“我还是远支近给,三、五天吧。”
乙:还要价还价了。
甲:我说:“你把电话留下吧。”“好,打电话方便,我告诉您个秘诀,打电话最好直接找一把,什么事儿都好解决。”
乙:你们一把不是不在吗?
甲:“您看我把这碴儿还给忘了。”
乙:你这记性也太坏了。
甲:从他走了以后,我一天起码打四次电话,一通猛催,真不含糊,四天头上来了仨人。
乙:都是谁呀?
甲:工会主席,还有一个抓人事的副厂长,一位大夫。这大夫工作倒利落,一会儿检查完毕,开了证明:“因病死亡”。办完事人家走了。我
把二位副厂长让到我屋里,沏茶,点烟,然后工会主席赶紧介绍:“这位是XXX同志,多亏了人家给帮忙,这位是我们第二副厂长,厂里三把
手,抓人事工作。”二副过来跟我握了握手,“啊,现在人们的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助人为乐,蔚然成风,回头我给你们单位去个电
话,介绍介绍你的好人好事儿。”
乙:那倒用不着,你先说这死人怎么处理吧!今儿都五天了。
甲:“我们就是和您商量这个事儿来的。”说着这三把儿拿出一个条来,念上了:“查,何文华同志,男,现年五十九岁,公元一九二二年生
人,出身贫农,一九三八年来津学徒。解放后在党的教育下,该同志阶级觉悟逐渐提高。一九五六年当过车间的先进生产者,一九五八年是厂
级卫生模范,一九六零年,即三年灾荒期间,带头压低粮食定量,但也有过两次立场不够坚定,买过五斤黑市山芋。‘文革’期间并未参加任
何派性组织,坚守生产岗位,因此七五年当过一年生产大班长。近年来一直带病坚持工作,是一位值得怀念的老工人,我们要继承这位老工人
乙:他这念悼词来了。
甲:“我说三把,您留着这篇大作,开追悼会时念吧!”“是啊,X同志,问题就在这里,像这样的同志,我们给他开不开追悼会,拿不准哇
。研究了半天也没定下来。一把不在,没人拍板。开是怎么个开法?多大范围?生前好友怎么邀请?不开吧,死者生前确实有过贡献。”
乙:那就开吧。
甲:“我们也不能离开历史看问题啊,六零年在三年严重灾害面前,他动摇了,毕竟买过五斤黑市山芋。”
乙:那就别开。
甲:“可是七五年他又当过一年生产大班长,大班长在我们厂里可以排在第三十六把手。”
乙:就短一百单八将了。
甲:“问题复杂得很,不像你想像得这么简单。一把不在,谁敢做主?甭说这个事儿,中央文件下来半个月,还没传达了,谁还顾得上这些个
?像你们这个当事人,就得耐心点儿,不要犯急躁情绪,不要以为死了个人就逮着理了,刚表扬完你,就翘尾巴,以为有了骄傲的资本了,这
样要跌跤子的,要经得住考验!”
乙:我看你还得做检查。
甲:我说:“三儿!”
乙:三儿?你怎么叫开三儿了?
甲:我想叫三把的,一着急把“把”字给忘了。
乙:变成“三儿”了
甲:“你们开不开追悼会,我不管,反正死人不能老在这停着!”没想到他也急了:“你这个同志说话怎么这么没礼貌?三儿是什么意思?我
行三?我小名叫三儿?我长的像三儿?有问题谈问题嘛,我大小是个厂长,有权没权是个官。三儿是什么意思?无理取闹!”
乙:你倒成无理取闹了。
甲:我也急啦,我说:“三儿,三儿,儿!今儿我叫定了,看你怎么办?再不解决我到市里告你去,死人搁这么多天不处理,幸亏天凉快
,天热早臭了,环境污染你懂吗?如果我们这片发生,你负完全责任。”
乙:这话说得好!
甲:工会主席赶紧过来打圆场:“X同志,别着急,别着急,您嫌不卫生不要紧,明天我们派卫生员来消消毒,再买点芭兰香熏熏,您这没有
空调,我们带俩电扇来,吹吹风,实在不行,弄点人造冰来,您抱着!”
乙:啊,您抱着?
甲:“您要不愿抱,叫死老头儿抱着也行。”
乙:这老头儿碰上你们也倒霉了,活着的时候就一个人,怪孤单的,死了还得独守空房在这等着。
甲:“这好办,只要您提出条件来,就好解决,您要怕老头腻味,工会有电视,回头搬来先让他看着。”
乙:都死了六天了还看电视?再说电视也用不着你们搬,谁家没有。
甲:“当然,您有就更方便喽,回头晚上把老头儿背您那屋里也行!”
乙:高,叫你把死人请屋里看电视去。
甲:你听这像话吗?“我跟你说啦,一把不在家,您就先就合就合。”
乙:甭就合,你抓紧处理比什么都强。
甲:“这样吧,我们回去请示第一副厂长,厂长不在,他代理全面工作。三天准给您答复。”
乙:还得等三天。
甲:这回还真准,三天头上来了四位副厂长。
乙:有第一副厂长吗?
甲:有,他领头。有管人事的,管后勤的,管工会的全来了。这回我也学机灵了,不往我屋里让了,烟、茶都免,直接领死人那屋里去了。四
个副厂长加上我,围着死老头儿坐了一圈儿,开了个临时厂长扩大会。
乙:怎么还扩大会?
甲:连我带死老头儿都扩进去了。第一副厂长听完了三位的汇报,我就提上意见了,我是一通牢骚,脸对脸地批评他们不负责任,拖拉作风,
。要说还是第一副厂长虚心,处理问题也利落。
乙:他怎么说的?
甲:“X同志批评得对,厂里这么多事儿啦,我们应该分担分担啊,这样子怎么能搞四化?厂长在云南开会,会议结束了还要去广州参加外贸
谈判,得什么时候回来?非把老头搁成西汉古尸、木乃伊不可呀。这又不是什么生产上的大问题,非得等一把,咱们大家研究研究拿出个意见
来,不得了嘛。”
乙:您先说说。
甲:“我先谈,然后各位补充,不对的可以纠正。老工人了嘛,追悼会一定要开,悼词由政工部门写,工会主祭,跑跑颠颠的后勤出人。死者
遗物由厂里保管,为了慎重,在报上发个通知,如果没人认领,由厂里处理,上交国家。这样解决,大家看怎么样?”
乙:干净利落。
甲:“各位还有什么补充的?”
乙:没有了。
甲:“X同志,您还有什么看法?”
乙:满好。
甲:“死者呢,还有什么意见?”
乙:他要有意见,都吓跑了。
甲:“如果都同意,咱就这么定了。”
乙:定吧!
甲:“好,明天我去云南汇报,一把拍了板儿咱就办!”
乙:还等一把呀!
旧国企特色,现在大都不这样了.
顶王先生!
这段不错,不知演过没有?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有师傅的相声演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