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捉妖记第二部上映时间在美国上映遇冷,观众的反应

《捉妖记》导演许诚毅:中国电影要先让本土观众喜欢 再谈走出去
动画导演许诚毅的名字,已在中国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去年夏天,他执导的《捉妖记》在国内创下了24亿票房,成为当时内地影史票房榜冠军。
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外电影合作论坛间隙,美国老朋友的意外出现让许诚毅惊喜不已。他开心地对正在采访他的《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说:&这位是以前在美国梦工厂工作时合作过的一位导演,这是他第一次来中国。&那位美国朋友祝贺许诚毅,&你现在在中国可是&红人&。&
动画导演许诚毅的名字,已在中国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去年夏天,他执导的《捉妖记》在国内创下了24亿票房,成为内地影史票房榜冠军(这个记录后来被今年春节档上映的《美人鱼》打破)。
但尴尬的是,在中国拿下票房宝座的《捉妖记》,随后登陆北美市场却表现平淡。而且这种冷热两极化的票房表现,常见于&出海&的华语影片。对此,许诚毅坦然回应,&《捉妖记》本来就是做给中国观众看的影片,没太担心美国观众。&在他看来,即便中外合拍片也分&拍给中国观众的&或&拍给全球观众的&两种,观众定位不同,拍法就不一样。
对于急于走出国门寻求国际认可的中国电影,许诚毅表示:&最重要的是先把中国自己的电影做好,中国观众都不看的话我们很难说服全世界观众也去看。&
回应《捉妖记》北美票房遇冷
在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上,许诚毅出现在&合拍电影如何超越本土文化&的讨论现场。对于生长在中国香港、工作在美国、现在又将主要精力放在中国内地的美籍华裔导演许诚毅而言,多种文化的交织在他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哪种文化在他心目中起主导作用?拍摄电影时有没有带来矛盾或纠结?
许诚毅回忆起20年前自己刚刚从香港大学毕业,来到美国工作时的场景。&我不敢和同事们共进午餐,因为当有人讲笑话的时候,我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我希望加入他们,所以当他们笑的时候我也一起笑。之后我意识到我没有必要这样矫揉造作,在他们讲笑话的时候我不懂就没必要笑。当我给他们讲笑话他们也会笑时,我意识到我变成了他们当中的一员。&
而在融入了美国文化后,许诚毅又在2001年被梦工厂派来中国工作,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冲击。现在的他看来,这反而是拍电影的幸事。&两种文化我都懂,既可以拍给中国观众看,又可以拍国际大电影。&
但和《英雄》《卧虎藏龙》等一开始就瞄准国际市场的华语电影不同的是,《捉妖记》针对的是中国市场的观众。这是许诚毅最初就想清楚了的,所以他也将《捉妖记》在美国上映票房遇冷视为正常。
拍中国人喜欢的电影
如今,许诚毅的焦点在于中国电影市场。曾经拿到过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的他,也调整了工作方向,他于去年12月加盟中美合资的东方梦工厂公司,未来将&拍电影给中国观众看&。
《功夫熊猫3》就是许诚毅加盟东方梦工厂以来的第一部作品。&《功夫熊猫3》我们做了英文版也做了中文版,如果看两个版本的观众会发现很多台词是不同的,因为中文版的功夫熊猫是针对中国的观众来做,很多笑话美国人不懂,英语版本则更多针对讲英语的观众。&
实际上,由华人文化领投的中美合资电影公司&东方梦工厂&,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中外合作文化交流投资项目之一,中美两国的动画电影人将时常作为一个团队完成一个项目。许诚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合作中培养中国动画电影的年轻人才,也是他加盟东方梦工厂的另一个任务。
至于中国电影何时能走向世界,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同,许诚毅认为:&眼下最重要的是先把中国自己的电影做好,中国观众都不看的电影,我们很难说服全世界观众也去看。好莱坞开始也没想到拍电影给全世界看,他们只是拍给美国人看,后来慢慢受到了更多人的喜欢,我觉得中国电影也会经历这样的时代。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相关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大学生网络消费规模有望首次突破“千亿级”;同时,在校大学生每月平均开销为1212元,超过三成学生因为不够花经历过“破产...
每日经济新闻
文件要求,从日起,失业保险总费率为1.5%的省(区、市),可以将总费率降至1%,降低费率的期限执行至日。...
每日经济新闻
在《报告》中,央行提及了企业债务风险、银行资产质量和流动性变化情况、股票市场异常波动、保险资金运用、房地产泡沫风险、互联网金融、跨境资金流动...
上海证券报
中国民航局近日发布《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简称“《规划》”),描绘了到2020年民航产业发展蓝图,并提出系列目标。在机场建设方面,“...
中国新闻网
全国社会保险局长会议2月16日至17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指出,养老金连续调整后,月人均超过105元,城乡居民基本医...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Copyright (C) 2017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北京: 010-, 上海: 021-, 广州: 020-, 深圳: 9, 成都: 028-华语卖座片《捉妖记》北美上映口碑差 一周票房不到3万美元
关键字: 捉妖记美国上映遇冷捉妖记北美上映遇冷捉妖记北美票房一周不到3万美元美国人吐槽捉妖记捉妖记被美国人吐槽
《捉妖记》,这部如今在美国遭遇滑铁卢。近日,该片在北美40多家电影院上映,面对远渡重洋来的“最卖座华语片”,很多美国观众并不买账,不少人看了之后表示电影的逻辑混乱,特效落后。口碑差,也大大影响了《捉妖记》的票房。这部在国内斩获了24亿票房的电影,从上周登陆北美起算,只赚到了不到3万美元(约20万人民币)票房。
截至日晚7时,《捉妖记》在IMDb上共有1675名用户打分,评分为6.2/10。著名影评网站烂番茄则有16家影评人给分,新鲜度56%,由251位普通观众给出的新鲜度则为49%。随这些低评分而来的,是美国人的强势吐槽。
外媒报道《捉妖记》
美媒集体吐槽电影情节
曾“潜伏”在梦工厂多年,并参与制作了热门动画电影《怪物史瑞克》的许诚毅(《捉妖记》导演,观察者网注)算是美国人的老朋友了,可这次他带着血统纯正的中国动画电影《捉妖记》重返故地,却意外被当地影迷“拍砖”。
以《洛杉矶时报》为首的美国媒体也对《捉妖记》“口诛笔伐”,“CG动画制造的妖怪们动作笨拙、不够逼真,并且看起来缺乏可信的形象。”
《华盛顿邮报》则称,“孩子们无疑会对着一个怀孕的男人笑出来,不过带他们去看电影的大人们,恐怕就很难被这些元素逗笑了。《捉妖记》有视觉上的吸引力,不过这吸引也止步于此了。”
CinemaBlend 网站的评论最不留情面:“从一开始《捉妖记》的情节就是一团糟。它不光是讲述得很糟糕,而且故事从这样一种不合理的残暴中展开,令你马上就迷失在一个你很快就失去了兴趣的世界里。而且配音版也无力回天……都让《捉妖记》显得过时。”
电影里漫天妖怪,现实中漫天板砖。不过也有媒体对《捉妖记》里一些亮点给予好评,《西雅图时报》称:“导演许诚毅将武术打斗和肢体喜剧混合进了一个古怪的、快节奏的怪兽片里。影片有字幕(注:本片在北美上映以英文配音和中文原声加字幕的形式发行),所以它对家庭观众的吸引力有限,不过这绝对是一次生动的观影体验。”
《捉妖记》票房事件在海外质疑不断
《捉妖记》于去年7月16日 以IMAX 3D格式在中国内地公映,之后不断刷新和创造票房新纪录,据称多达200多项。截至日,上映63天的《捉妖记》累计票房达24.38亿,观影人次超人次,打破上映30天《速度与激情7》创下的内地影史票房纪录,以及内地观影人次纪录。
超高的票房也让《捉妖记》深陷造假门。2015年,曾有不少国内媒体曝光了某些电影院线出现电影《捉妖记》包场的现象,但是这些场次一般都是早场或者午夜场,按照平常的情况,这样的场次上座率一般都不会太高,但是《捉妖记》的这些包场上座率却达到了100%。还有网友扒出《捉妖记》在同一个影厅每隔15分钟放映一场。
在北美上映之前,《捉妖记》就因为“偷票房事件”经常见诸欧美报端。日,英国《卫报》报道称,全世界最权威的票房网站Box Office Mojo以后将停止更新中国电影票房,并将中国年度票房冠军《捉妖记》的条目移除,原因是缺乏“统一而精确的数据”。《卫报》曾于2015年12月报道过《捉妖记》“偷票房”事件,当时言辞之中认定其“操纵票房数据”。
外媒认为这种市场造假最终令《捉妖记》超越了《速度与激情7》在中国的票房纪录。在Box Office Mojo公布的“2015年度中国内地票房榜”上依旧有《捉妖记》的踪影,和内地官方的统计数据不同,Box Office Mojo将其排在了亚军的位置,冠军是环球影业出品的人气动作系列《速度与激情7》,两片相差900万美元。
在Box Office Mojo网站上,《捉妖记》位居2015年内地票房亚军。
文化差异导致“水土不服”?
也并不是每个美国人都在唱衰《捉妖记》。几天前,华西都市报记者在上海采访《功夫熊猫3》的导演亚历山德罗·卡罗尼时,他曾表示,近年来中国电影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动画制作和电脑特效制作上,“我们总是会通过圈内人士第一时间搞到刚上映的中国电影片源,去年很火的《大圣归来》和《捉妖记》都看了,这两部电影都可圈可点,中国有着不少很优秀的CG研发人员,他们的技术水准和好莱坞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捉妖记》一度被认为是最有好莱坞品质的中国电影,如今在好莱坞却被扔烂番茄,这不得不说是件让人尴尬的事。美国《银幕》杂志资深影评人麦可西说:“其实不止中国,包括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在内的亚洲电影在北美基本票房都不太高。由于题材类型、语言文化、人文风情等各方面的差异,都会影响到美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接受。
(华西都市报 记者杨帆)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邱荔请登陆后使用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吧友自助信息发布区,请自行甄别
查看: 7555|回复: 58
《捉妖记》美国上映 票房暴死不到三万
1.png (200.36 KB, 下载次数: 64)
21:43 上传
个个都在踩,在美国不受欢迎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国人喜欢就好了,同是保护月,为什么齐天大圣和煎饼侠就没这么牛。还大圣归来它好几十条街?就大圣在金马像的闹剧,大圣就才是个笑话。&
我记得7月10号左右上映的,一直放到9月多,广电给了整个暑假的保护双月,国产的票房上稍微能抗衡下的只有齐天大圣和煎饼侠,8月底迟迟上映的终结者高清早已流传网络,这水分给足了还超了国内第一的速7,呵呵呵呵...&
国产保护月强行推出来的“最卖座”影片&
大圣归来甩它好几十条街的感觉&
中国的票房也是骗回来的,郭嘉的面子
我个人看过觉得一般0 0
分数比他高的国内片太多了好么...
你不发出来我还不知道有这部动画片
最卖座?还没看过
最卖座?还没看过
本来就不好看
我个人觉得这部片子毫无意义
中国票房造假
我看的时候影院人很少……不过也没有那么难看…或许是烂片太多了吧
不如夏洛特
我也这么认为
不过捉妖记也还不错啊&
假票房大招呢
美国人怎么会看。。
都团购9.9的电影票和晚上空无一人的电影馆,那么大的影院2,3个人一个大厅在看,这个就是所谓的几十亿票房
国内票房数据不可信
非常同意国外的观点,整部不知道在说什么,浪费我时间
算了吧,这电影的票房骗骗自己人还行,别出去出“洋”相了。。。。。
重要信息提醒 /1
如果你急需果果
挣果果最快的方式:做问卷调查
问卷完成后,三小时内自动返果果
每天更新,每天都有新问卷做
Powered by如何看待捉妖记在美国上映遇冷,观众的反应?-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
如何看待捉妖记在美国上映遇冷,观众的反应?
来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 12:15:29 责任编辑:鲁晓倩字体:
本内容来自互联网,有网友碰到如何看待捉妖记在美国上映遇冷,观众的反应?,具体问题为:先上图&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pic2zhipicurl/f688dced127a43c27c2b61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src=&/pic2zhipicurl/f688dced127a43c27c2b61_r.jpeg&&&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pic4zhipicurl/33b38c056cd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src=&/pic4zhipicurl/33b38c056cd_r.jpeg&&&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pic3zhipicurl/707bf070f012da1f00daa1a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src=&/pic3zhipicurl/707bf070f012da1f00daa1a_r.jpeg&&如图,我记得当初捉妖记上映的时候,网上一片好评,我也看了觉得还可以啊,虽然没有网上吹的那么神乎,但是还是一部优秀的片子(当然可能因为我看电影少姿势不够)现在这个片子在美国遇冷,我觉得更大的问题是文化差异,毕竟这个片子好歹披着玄幻的皮,片子本身还是很有意思的呀,网上的网友对这部片子的批评,到底因为这部片子本身很烂,还是单纯附和外国观众的观点呢?两种情况哪个占比例更多呢?先上图中国学网
…我们通过互联网以及本网其他用户共同努力为此问题提供了相关答案,以便碰到此类问题的网友参考学习,请注意,我们不能保证答案的准确性,仅供参考,具体如下:(注意:本网只是整理不享有版权及不承担相关可能的其他责任,版权归原作者原网站所有,本网仅为了知识传播.)======以下答案可供参考======供参考答案1:
泻药...美帝不待见这部电影实实在在的原因真心就是烂...没有什么文化差异之类的托辞可借...而且他们的评论也是一针见血...正如我说的一样,本以为能看到霸王龙结果是草泥马cos的霸王龙...特效真心很low...而逻辑混乱...其实已经算是给面子了...试问本片存在逻辑吗?保护妖王的是捕妖的...这种设定怎么能够不让人脑乱?这是人妖版的《与狼共舞》吗?而且片名《捉妖记》...看完之后整个就是《保镖》的即视感...美帝单纯的思维体系下不觉得“你特么是在玩我吗?”才怪呢...片商有胆把这种烂片拿到美帝上映,或许是因为国人给了他们底气...但是正是国人给的底气...最终丢了国人的脸...真特么讽刺...最后附上当时被喷得体无完肤的影评...《捉妖记》属于被迫观看,整个过程相当煎熬,就差没喊退钱~~这是一部说不上是剧本坑了演员,还是演员坑了剧本的电影~~影片伊始给人感觉格局相当大,有种奥林匹斯陨落的的即视感~~当大家以为终于有机会见证国产霸王龙,结果十分钟之后发现刚才只不过是草泥马COS了一下霸王龙~~这种“虎头蛇身鼠尾”的剧本创作手法,影史上相当罕见,竟然还能获得如此高的票房,如果不是放在天朝电影工业这个框架下讨论,恐怕很难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剧本的角色设定坑演员很常见,但实际上角色越坑,演员的自由度越大~~越是苍白的角色实际上留给演员发挥的空间越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影帝接坑爹角色的时候依旧全情投入,因为这个角色能不能吸引人完全就看演员了~~反观本片,真正保持水准的估计就是钟汉良了,角色本身虽然亮点不多而他能够紧紧抓住这些不多的亮点出了彩~~白百合和姜武则是流水线作业,面对淡如白开的扁平人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井柏然则是在挣扎中完全全片的表演,一副“人物这么坑爹,看起来二逼怪我咯”的样子~~“猥琐懦弱潘磕嫦闭庵秩宋镅莸米畛晒Φ笔粜且厝还兰剖峭耆挥醒芯抗ㄆ裘任鬯康亩窳有奶萌俗髋~~能够把一部烂片的人物演得比烂片还烂,将所有吐槽火力通通吸引到自己身上――也许这也是导演选角时候的考量也未必,井柏然之前坐头把交椅的是韩庚~~韩少现在似乎已有自知之明,偶尔客串过过戏瘾也就罢了~~《捉妖记》从电影的角度分析烂是无疑的,高票房跟影片质量没有直接联系~~因为在天朝体系下,中国观众自带的特殊属性早就决定了票房不可能是判断影片好坏的重要标准,如果你觉得是,那么你就需要反思了~~
供参考答案2:
特效很low 逻辑很乱没有错啊就像我们说星战7特效很low,逻辑很乱一样所以美国人总体的鉴赏力未必高人一等,但人家话说的是对的,就得承认
相关信息 [
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捉妖记上映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