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物周刊:钱三强何泽慧慧说两弹一星"没什么,都是抄别人

            
           
广东地市:
何泽慧:什么是人生最值得追求的
科技日报网络版
  被誉为中国居里夫人的何泽慧院士6月20日辞世,至今已经一个多月了。作为中国著名原子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的夫人,她曾和钱三强等合作发现了铀核裂变的新方式——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她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成功研制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子核乳胶。为开拓中国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实验领域和中国的科教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有一位著名记者一直在追寻着何泽慧院士的人生足迹。她就是首届范长江奖获得者郭梅尼。何泽慧院士逝世后的一个多月里,已77岁高龄的郭梅尼不顾家人的劝说,顶着烈日,冒着酷暑,自己打车,赶到何泽慧院士的家中采访。接着又连续挑灯夜战,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这篇长达一万二千多字的通讯。文中记述了她三识何泽慧的亲身经历,再现了一位女性科学大家普通而又伟大的科技人生,读来感人至深。今天本报全文刊登这篇通讯,与广大读者一同感受与追思。  
1946年,何泽慧、钱三强在英国出席国际基本粒子与低温会议时合影
  初识何泽慧——
  身居陋室 淡泊名利
  日,骄阳似火,酷暑炎炎。我又来到北京中关村这幢灰楼。这幢建成于五十多年前的老楼,楼房已经显得非常陈旧。楼道里光线阴暗,墙壁剥落,楼梯老旧。我小心翼翼地扶着扶手爬上了楼,来到何泽慧先生的故居。何先生的大女儿钱祖玄带我走进了何泽慧先生的卧室。
  卧室不大,约二十多平米。光线阴暗,陈设简朴,没有沙发,没有大立柜,更没有梳妆台、穿衣镜。西边靠墙摆着一张老旧的单人铁床,床上铺放着一床旧床单和一条薄被。钱祖玄告诉我:“对面原来放着爸爸的床,爸爸去世后,床撤了,放些妈妈用的杂物。”对着房门,放着一个乳白色的五斗柜。可能是年头太久了,油漆已经剥落。不过这小小的柜子,已经足够装下何先生那几件简单的衣裤了。祖玄告诉我:“这个五斗柜是从旧货市场买来的,在我们家又用了五十多年。”
  祖玄指着窗外的小阳台说:“那个阳台本来是我们家和贝时璋先生家合用的,后来我们把通往阳台的门堵上了,阳台就隔给贝先生一家用了。窗前这把躺椅,是妈妈晚年躺着晒太阳用的。这窗户朝南边,上午穿过树荫,能照进来一点点阳光。”我看了看那藤躺椅,多处的藤条已经散落,藤皮已磨得又黄又亮。祖玄说:“这也是几十年的老古董了。”
  铁床的头上,立着一个简易的书架,把何先生的床和桌子隔开。木制桌子上,放着何先生的一些用具和两小盆白色的玫瑰花。看着眼前的一切,我心绪万千,不由得伫立桌前,面对着何先生的遗像默默哀悼……
  我曾经走进过许多豪宅别墅,却从未让我如此激动,何泽慧先生这位为我们科学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老科学家、资深院士,几十年来就住在这样的陋室里!唐朝大诗人刘禹锡曾在《陋室铭》一文中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眼下这陋室让我想到:房子不在贵,有神则灵。何泽慧先生这种淡泊名利、一生追求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就是这陋室闪闪发光的神。何泽慧和钱三强一起发现的铀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对人类科技事业的贡献,何泽慧在“两弹一星”以及诸多科研成果中为祖国作出的贡献,都是用金钱无法计算的,那几万元一平米的豪宅别墅又能值几何?!这闪耀着何泽慧精神的陋室是金不换的,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法宝。
  前些天(6月26日),我来到八宝山参加何泽慧的遗体告别仪式,许多白发苍苍的知识分子也默默地排在悼唁的人流中。何泽慧躺在鲜花丛中,那么安详,那么淡定。我向何先生深深地三鞠躬,伫立在遗体旁,久久不愿离去。顿时,何先生鲜活的形象,一幕一幕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我第一次见到何泽慧先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我还在中国青年报社当记者,因为采访钱三强来到这个家,见到了何先生。当时何先生已经近七十岁了。她将一头花白的头发挽在头顶,衣着非常朴素,就像一个普通的老太太。她极为低调,说话很少,只是笑眯眯地坐在一旁。开始我并没注意这位老人,后来钱三强的秘书葛能全同志给我讲了许多何先生的故事,说她没有一点大科学家的派头,非常朴素,毫不讲究,“冬天就穿着北京那种老布棉鞋”;“为了放实验工具方便,她自己找块旧布,粗针大线地缝个大兜在衣服上”;“坐公交车去买菜”等等,我对何先生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钱三强去世后,大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家出版社约我写一本关于钱三强的书。为这件事,我专程到高能物理研究所拜访何泽慧。那天在楼道里,我看见一个身着蓝布工作服的老太太,幸好我认识何先生,否则真会把她当成所里的勤杂工了。
  “这是我和赵忠尧先生两人的办公室,他住院了。”走进办公室后,何先生对我说。
  何先生的办公室同样非常俭朴,几件旧的办公桌椅、书架,还有两张单人木床。木床可能是给两位老先生中午休息用的。可是床上都没放被褥,只有光光的木板。何先生的木床上,堆满了一个个大牛皮纸信封,里面分门别类放着她的研究资料和手稿,这都是她多年积蓄的宝贵财富啊!
  何先生看看我说:“你冷吧?这房子朝北,比较冷,我给你插个电暖气吧。我们中关村很冷,我是冻惯了。”说着,一边插电暖气,一边笑说:“前些时候,周光召到中关村我家里去看我,我坐班车到所里上班来了……”这时何先生已经八十多岁,可能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周光召,没想到这位八十多岁的资深院士还天天坐班车到所里去上班,所以专程到中关村家中去看望何先生。
  “周光召在我家里等了很久,直到我坐班车回家。可能因为在中关村我家呆得太久,中关村暖气不好,家里太冷,把周光召冻感冒了。周光召回去后对科学院的有关同志说,中关村太冷了,把我们的科学家都冻坏了。”说着,老太太爽朗地哈哈大笑起来。
  谈起为钱三强先生写书的事,何先生告诉我,“‘两弹一星’的事,当时保密很严格,钱先生负责研究的东西和我负责研究的东西,互相是不沟通的。我们家的保姆是文盲,保密工作是很严密的。文革中,钱先生的笔记本和日记都被他们抄走了,到现在也没还给我们。现在,钱先生已经去世,我也不知道情况,不能给你提供,笔记本、日记这些资料又没有,你怎么写呢?我建议你最好不要写。”
  出书出名,何泽慧从来不看重。没有充足的材料,根据什么写书呢?这是何先生首先考虑的。何先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教育了我,我接受了她的建议,尽管这是一件很好的差事,我还是拒绝了。
  1995年,我接受了主编《中国女院士》一书的任务,忙着组织人马给一位位女院士写报告文学。当我给何泽慧先生打电话,提出想为她写报告文学时,何先生说:“你在《钱三强在居里实验室》那篇文章中写到我的一段(写到何泽慧与钱三强共同发现铀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已经很好了,就不用再写了。”我听许多记者同行说,何泽慧很难接受采访,也就不敢再说什么了。
  后来出版的《中国女院士》一书,大多数的女院士都有一篇报告文学,何泽慧只有一篇中国科学院提供的人物简介。
  一次次地接触,何先生的淡泊名利和她鲜明的个性给了我深刻的印象。我非常希望采写她却又不敢和她联系。
  2003年是我从事新闻工作五十周年。我们科技日报社准备为我举行一个座谈会暨作品研讨会,邀请新闻界和科技界一些同志来参加。我出于对何先生的敬重,加之我又曾写过《钱三强在居里实验室》一文,非常希望何先生能出席,但经过两次碰壁,又怕被何先生拒绝。考虑再三,我还是给何先生发出了邀请函。
  不久,便接到何先生的电话:“很对不起,那天正好科学院要开个会,我不能来了,请原谅。”放下电话我虽然感到很遗憾,但认为也是意料中的事。
  过了一阵儿,何先生又来电话了。何先生说:“我已经把科学院那个会辞了,那天我来参加你的会。”
  我真是喜出望外啊!
作者:郭梅尼 1&& && && &&
更多相关内容
  南方农村报    南方都市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三高”女性何泽慧:不看小说没翻过四大名著
病童候诊痛苦躺地无人让,悲!
您还看国足比赛吗?
交警拔枪逼停酒驾该不该?
博客劲爆点
第一视频推荐
24小时排行榜
物理学家何泽慧  2006年,某栏目对何泽慧做了40分钟的电视访谈,镜头定格在一个碎皮缝制的钱包上足足有4分钟。92岁的何泽慧用已经不太灵活的手指翻动钱包,拉开又拉上。钱包是她亲手为钱三强缝制的。  实际上,即使不是出于传统,作为一个实验物理学家,心灵手巧也是应有之义。她在“两弹一星”的光环下过了一生。日,何泽慧去世,一家媒体的讣闻副标题说:“享年97岁,系钱三强夫人。”  何泽慧祖籍山西,出生于苏州。何家是大家,父亲何澄是文物鉴赏家,日本陆军士官学堂毕业,曾加入同盟会。祖母王谢长达是当时著名的教育家和妇女活动家,创办了振华女子学校。因重视英语与理科教育,振华女校一度被视为江南清华预备校。何泽慧在此就读,与杨绛是校友。该校校训是“诚朴仁勇”,不花哨也不华美,只是告诉女孩,要活得独立、乐观,要坚韧,热爱那些应该热爱的东西。  高中毕业投考清华大学,何泽慧想读物理系。那年的清华大学物理系共招收了28个学生,女生10人。物理系教授认为女生学物理难有所成,纷纷劝她们转系。她因此把系主任叶企孙称作“老封建”。谈起当年险些被劝退的经历,直到白发苍苍的年纪,何泽慧依然愤愤不平。  何泽慧是坚决不转系的3名女生之一,毕业时拿到毕业论文的全班最高分。同班的钱三强也是90分的高分,那届学生中,两人是著名的“天生一对”。  毕业后找工作,男生可以去南京军工署,女生却没人管。何泽慧选择了继续读书,利用山西省资助的3年共3000大洋的奖学金去了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原因是“德国最便宜”。  何泽慧是该校第一个选修弹道学专业的外国人,也是第一个选修弹道学专业的女人――出国前,她打听到技术物理系的系主任曾在南京军工署做过顾问,便直接找到他,说:你可以到我们中国来当军工署的顾问,帮我们打日本鬼子,我为了打日本鬼子,到这个地方来学习这个专业,你为什么不收我?这一招还真奏效了。1939年,25岁的何泽慧成功拿到了博士学位。  何泽慧在德国研究弹道时,钱三强考到了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跟随居里夫人学习镭学。1943年,两人恢复了联系,由于战时限制,只能利用25字以内的信件交流。1945年,32岁的钱三强向31岁的何泽慧发出了求婚信:“经过长期通信,我向你提出结婚的请求,如能同意,请回信,我将等你一同回国。”何泽慧回:“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等我们见面后一同回国。”  之后,何泽慧去了钱三强的实验室,与钱一起发现了铀核的三分裂,又独自发现了铀核的四分裂。三分裂出现的概率是三百分之一,四分裂出现的概率是万分之一。这是战后物理学上很有意义的一项成就,不少西方国家的报刊刊登了此事,称赞他们“发现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当年,法国科学院把亨利 德巴维奖颁给两人。  1948年夏,在法国的事业处于巅峰之际,钱三强和何泽慧决定回国。新中国成立后,钱三强投入两弹一星的研究。在筹建两弹一星团队时,人选名单里原本有何泽慧,却因为她是钱的家人,又是女性,最终与研究团队擦肩而过。何泽慧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了两弹一星工程。氢弹研发时,一个重要的数据,便是何泽慧带人在实验室完成了验证。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1968年,何泽慧和钱三强被下放到陕西的一个干校。何泽慧负责敲钟,敲得很精准,时间甚至可以用来对表。钱三强认为在干校是浪费时间,很焦躁,何泽慧却很豁达,“着什么急,听天由命吧。”  前同事马宇蒨说:何先生的童心是出名的,她想做的事,很是执著,她不愿做的事,八抬大轿也请不动。  何先生曾说:国家是这样一种东西,不管对得起对不起你,对国家有益的,我就做。  92岁时,记者去采访她,谈到两弹一星,她说:没什么,都是抄别人的。她的兴趣是做出点自己的东西。她不看小说,四大名著全没翻过,理由是“小说都不实在,都是编的”。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21期)
相关报道:
【】【】【】【】【】【一键分享“三高”女性何泽慧:不看小说没翻过四大名著(图)
物理学家何泽慧  2006年,某栏目对何泽慧做了40分钟的电视访谈,镜头定格在一个碎皮缝制的钱包上足足有4分钟。92岁的何泽慧用已经不太灵活的手指翻动钱包,拉开又拉上。钱包是她亲手为钱三强缝制的。  实际上,即使不是出于传统,作为一个实验物理学家,心灵手巧也是应有之义。她在“两弹一星”的光环下过了一生。日,何泽慧去世,一家媒体的讣闻副标题说:“享年97岁,系钱三强夫人。”  何泽慧祖籍山西,出生于苏州。何家是大家,父亲何澄是文物鉴赏家,日本陆军士官学堂毕业,曾加入同盟会。祖母王谢长达是当时著名的教育家和妇女活动家,创办了振华女子学校。因重视英语与理科教育,振华女校一度被视为江南清华预备校。何泽慧在此就读,与杨绛是校友。该校校训是“诚朴仁勇”,不花哨也不华美,只是告诉女孩,要活得独立、乐观,要坚韧,热爱那些应该热爱的东西。  高中毕业投考清华大学,何泽慧想读物理系。那年的清华大学物理系共招收了28个学生,女生10人。物理系教授认为女生学物理难有所成,纷纷劝她们转系。她因此把系主任叶企孙称作“老封建”。谈起当年险些被劝退的经历,直到白发苍苍的年纪,何泽慧依然愤愤不平。  何泽慧是坚决不转系的3名女生之一,毕业时拿到毕业论文的全班最高分。同班的钱三强也是90分的高分,那届学生中,两人是著名的“天生一对”。  毕业后找工作,男生可以去南京军工署,女生却没人管。何泽慧选择了继续读书,利用山西省资助的3年共3000大洋的奖学金去了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原因是“德国最便宜”。  何泽慧是该校第一个选修弹道学专业的外国人,也是第一个选修弹道学专业的女人――出国前,她打听到技术物理系的系主任曾在南京军工署做过顾问,便直接找到他,说:你可以到我们中国来当军工署的顾问,帮我们打日本鬼子,我为了打日本鬼子,到这个地方来学习这个专业,你为什么不收我?这一招还真奏效了。1939年,25岁的何泽慧成功拿到了博士学位。  何泽慧在德国研究弹道时,钱三强考到了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跟随居里夫人学习镭学。1943年,两人恢复了联系,由于战时限制,只能利用25字以内的信件交流。1945年,32岁的钱三强向31岁的何泽慧发出了求婚信:“经过长期通信,我向你提出结婚的请求,如能同意,请回信,我将等你一同回国。”何泽慧回:“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等我们见面后一同回国。”  之后,何泽慧去了钱三强的实验室,与钱一起发现了铀核的三分裂,又独自发现了铀核的四分裂。三分裂出现的概率是三百分之一,四分裂出现的概率是万分之一。这是战后物理学上很有意义的一项成就,不少西方国家的报刊刊登了此事,称赞他们“发现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当年,法国科学院把亨利?德巴维奖颁给两人。  1948年夏,在法国的事业处于巅峰之际,钱三强和何泽慧决定回国。新中国成立后,钱三强投入两弹一星的研究。在筹建两弹一星团队时,人选名单里原本有何泽慧,却因为她是钱的家人,又是女性,最终与研究团队擦肩而过。何泽慧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了两弹一星工程。氢弹研发时,一个重要的数据,便是何泽慧带人在实验室完成了验证。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1968年,何泽慧和钱三强被下放到陕西的一个干校。何泽慧负责敲钟,敲得很精准,时间甚至可以用来对表。钱三强认为在干校是浪费时间,很焦躁,何泽慧却很豁达,“着什么急,听天由命吧。”  前同事马宇蒨说:何先生的童心是出名的,她想做的事,很是执著,她不愿做的事,八抬大轿也请不动。  何先生曾说:国家是这样一种东西,不管对得起对不起你,对国家有益的,我就做。  92岁时,记者去采访她,谈到两弹一星,她说:没什么,都是抄别人的。她的兴趣是做出点自己的东西。她不看小说,四大名著全没翻过,理由是“小说都不实在,都是编的”。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21期)来源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Newshoo)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高清影视剧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三高”女性何泽慧:不看小说没翻过四大名著
1948年夏,在法国的事业处于巅峰之际,钱三强和何泽慧决定回国。新中国成立后,钱三强投入两弹一星的研究。在筹建两弹一星团队时,人选名单里原本有何泽慧,却因为她是钱的家人,又是女性,最终与研究团队擦肩而过。何泽慧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了两弹一星工程。氢弹研发时,一个重要的数据,便是何泽慧带人在实验室完成了验证。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1968年,何泽慧和钱三强被下放到陕西的一个干校。何泽慧负责敲钟,敲得很精准,时间甚至可以用来对表。钱三强认为在干校是浪费时间,很焦躁,何泽慧却很豁达,“着什么急,听天由命吧。”
前同事马宇()蒨说:何先生的童心是出名的,她想做的事,很是执著,她不愿做的事,八抬大轿也请不动。
何先生曾说:国家是这样一种东西,不管对得起对不起你,对国家有益的,我就做。
92岁时,记者去采访她,谈到两弹一星,她说:没什么,都是抄别人的。她的兴趣是做出点自己的东西。她不看小说,四大名著全没翻过,理由是“小说都不实在,都是编的”。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21期)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网易声明:网易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财经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39147条
评论28797条
评论15026条
评论9774条
评论8882条
网易财经推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三高”女性何泽慧:不看小说没翻过四大名著――中新网
本页位置:
“三高”女性何泽慧:不看小说没翻过四大名著
物理学家何泽慧
  2006年,某栏目对何泽慧做了40分钟的电视访谈,镜头定格在一个碎皮缝制的钱包上足足有4分钟。92岁的何泽慧用已经不太灵活的手指翻动钱包,拉开又拉上。钱包是她亲手为钱三强缝制的。
  实际上,即使不是出于传统,作为一个实验物理学家,心灵手巧也是应有之义。她在“两弹一星”的光环下过了一生。日,何泽慧去世,一家媒体的讣闻副标题说:“享年97岁,系钱三强夫人。”
  何泽慧祖籍山西,出生于苏州。何家是大家,父亲何澄是文物鉴赏家,日本陆军士官学堂毕业,曾加入同盟会。祖母王谢长达是当时著名的教育家和妇女活动家,创办了振华女子学校。因重视英语与理科教育,振华女校一度被视为江南清华预备校。何泽慧在此就读,与杨绛是校友。该校校训是“诚朴仁勇”,不花哨也不华美,只是告诉女孩,要活得独立、乐观,要坚韧,热爱那些应该热爱的东西。
  高中毕业投考清华大学,何泽慧想读物理系。那年的清华大学物理系共招收了28个学生,女生10人。物理系教授认为女生学物理难有所成,纷纷劝她们转系。她因此把系主任叶企孙称作“老封建”。谈起当年险些被劝退的经历,直到白发苍苍的年纪,何泽慧依然愤愤不平。
  何泽慧是坚决不转系的3名女生之一,毕业时拿到毕业论文的全班最高分。同班的钱三强也是90分的高分,那届学生中,两人是著名的“天生一对”。
  毕业后找工作,男生可以去南京军工署,女生却没人管。何泽慧选择了继续读书,利用山西省资助的3年共3000大洋的奖学金去了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原因是“德国最便宜”。
  何泽慧是该校第一个选修弹道学专业的外国人,也是第一个选修弹道学专业的女人――出国前,她打听到技术物理系的系主任曾在南京军工署做过顾问,便直接找到他,说:你可以到我们中国来当军工署的顾问,帮我们打日本鬼子,我为了打日本鬼子,到这个地方来学习这个专业,你为什么不收我?这一招还真奏效了。1939年,25岁的何泽慧成功拿到了博士学位。
  何泽慧在德国研究弹道时,钱三强考到了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跟随居里夫人学习镭学。1943年,两人恢复了联系,由于战时限制,只能利用25字以内的信件交流。1945年,32岁的钱三强向31岁的何泽慧发出了求婚信:“经过长期通信,我向你提出结婚的请求,如能同意,请回信,我将等你一同回国。”何泽慧回:“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等我们见面后一同回国。”
  之后,何泽慧去了钱三强的实验室,与钱一起发现了铀核的三分裂,又独自发现了铀核的四分裂。三分裂出现的概率是三百分之一,四分裂出现的概率是万分之一。这是战后物理学上很有意义的一项成就,不少西方国家的报刊刊登了此事,称赞他们“发现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当年,法国科学院把亨利?德巴维奖颁给两人。
  1948年夏,在法国的事业处于巅峰之际,钱三强和何泽慧决定回国。新中国成立后,钱三强投入两弹一星的研究。在筹建两弹一星团队时,人选名单里原本有何泽慧,却因为她是钱的家人,又是女性,最终与研究团队擦肩而过。何泽慧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了两弹一星工程。氢弹研发时,一个重要的数据,便是何泽慧带人在实验室完成了验证。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1968年,何泽慧和钱三强被下放到陕西的一个干校。何泽慧负责敲钟,敲得很精准,时间甚至可以用来对表。钱三强认为在干校是浪费时间,很焦躁,何泽慧却很豁达,“着什么急,听天由命吧。”
  前同事马宇`说:何先生的童心是出名的,她想做的事,很是执著,她不愿做的事,八抬大轿也请不动。
  何先生曾说:国家是这样一种东西,不管对得起对不起你,对国家有益的,我就做。
  92岁时,记者去采访她,谈到两弹一星,她说:没什么,都是抄别人的。她的兴趣是做出点自己的东西。她不看小说,四大名著全没翻过,理由是“小说都不实在,都是编的”。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21期)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何泽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