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民国记忆力惊人存记县是现在哪个县?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据各地现存宗谱记载和民国淳安县修志馆据各地现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据各地现存宗谱记载和民国淳安县修志馆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一部承前启后的地方志书——记民国《夏口县志》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一部承前启后的地方志书——记民国《夏口县志》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7|
上传日期: 08:39:0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一部承前启后的地方志书——记民国《夏口县志》
官方公共微信襄汾人的书摊民国十八年(山西省万泉县)一张记录“业商西地迄今四十余载毫无音信”的土地买卖契约【注意描述、原状盖销印花税票 保存较好】
售&&&&&&价:1000.00元 品&&&&&&相:运&&&&&&费:卖家承担运费上书时间:购买数量:(库存1件)微信购买商品分类: >
关 键 字:品相描述:品佳,轻微折叠痕,85品免争议。印章文字,其实较为清楚,因为和印花税票的红色相混淆,辨认较为困难,清楚的字和猜测的字合起来大约是“(万)泉(县)西()(村)(村)(长)图记”。原文:“业商西地迄今四十余载毫无音信”。详细描述:随赠:另一张品弱光绪28年分书契约,也记录有“贸易在外杳无音信”,未具体说是贸易在外多少年,估计也有较多年。放两证大册子里
110.00元70.00元300.00元28.00元9.90元25.00元9.90元20.00元28.00元28.00元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当前位置 :
民国九年到民国38年正宁县发生大事记
核心提示:正宁县民国九年到民国38年正宁县发生大事记&民国9年(1920)
3月,由卢占奎、叶荃率领的&靖国军&一部与陇东帮统张兆钾(绰号张狼)部在邠县永乐镇混战二三日,双方俱有伤亡。靖国军撤到永和寺村、于家庄一带行劫,拉去耕畜甚多,枪杀樊村群众1人。
8月,王自治被选举为新兴国会议员;14年(1925)8月,王被选举为国民代表会议代表,赴南京开会;36年(1947),王再次被选举为国民代表会议代表,赴南京开会。
民国10年(1921)
3月,省署通令各县纂修新县志。直至民国14年(1925),县知事苏绍泉修成《正宁县志》(稿本)。卷数不详,现仅存第二、三卷。
12月,正宁等县乡绅联名上书省府请免盐税。甘肃督军陆洪涛允请。
12月,成立县民团,经费自筹。
民国11年(1922)
7月,正宁等6县民众联名上书请免农具税。省长潘龄皋令&勿再苛索&。
7月,正宁县城罗川哥老会大爷路德福(外号地轱辘)成立戏曲班社。常年活动于陕西邠县、栒邑、长武及正宁、宁县一带,并兼放赌场。
是年,甘肃督军陆洪涛为充军饷,开鸦片种植禁,征收烟亩罚款。此后,正宁县罂粟花开遍地,吸食成瘾者,成人中占三分之一以上。
民国12年(1923)
3月,甘肃督军陆洪涛下令从正宁县征调民兵300名。
3月,正宁县发行甘肃省官钱局铜元券。遵令平价收购兰州铸造劣质铜元。
民国13年(1924)
8月,正宁县始行&壬戌&学制,小学6年,初小4年,高小2年。次年,初小列为义务教育。
是年,陇东镇守使张兆钾向正宁县派征筑路捐。
民国14年(1925)
7月,西北边防督办冯玉祥属部在兰州击败甘肃军阀黄得贵、韩有禄部,黄、韩部驻扎正宁县,造成兵灾。
9月30日,正宁农民为反抗繁重的苛捐杂税,自发组织&红枪会&并起义,6000余众围攻县城罗川数日,后被驻军击散。
9月,正宁县设民众演讲所和阅报所,宣传民主思想。
民国15年(1926)
1月,西北银行兰州分行发行的1元、5元、10元面额钞票,在县内开始流通。
3月,县民众教育馆在罗川成立,开设阅报室,借阅新图书,宣传新思想。
3月,国民党正宁县执行委员会在罗川成立。
7月19日,为反抗陇东镇守使张兆钾的横征暴敛,寺村塬、长乐塬农民祝春发、赵慎言、杨克秀和李树藩等带领上千名农民围攻罗川城,缴农示威,达10日,迫使政府取消所增加的田赋。
7月,陕西&红头军&土匪百余人由连长任振武率领,从长武县袭扰宫河镇南庄堡,搜掠财物,欺侮妇孺,民众闻风而逃。后又窜入县城罗川,大肆抢劫,县知事苏绍泉逃亡永和朱村,隐藏40余日。
9月17日,国民军联军第一师途经正宁,在正宁红枪会配合下,击溃甘军黄得贵、韩有禄部,打死7人,活捉营长吴稚子(在乡绅具保后释放)。
民国16年(1927)
7月26日,改县知事为县长,杨楚材为首任县长。县政府设科、局。
7月,庆阳县傅明玉(原系道人,初在庆阳驿马关一带聚众打家劫舍)部与宁县东、西区邵三纲、王瑞珊部合为一股,攻破罗川城,在城关、五王庄一带烧杀抢掠。
10月18日,省政府发行&甘肃省整理有奖公债&,总额3000万元。有奖无息,向正宁县硬性摊派,后未付还。
是年,县长杨楚材依据国民联军总司令冯玉祥撰文,在罗川城竖立&仁人之言&碑。
民国17年(1928)
4月下旬,庆阳县赵文华、陈珪璋率&甘肃义军混成团&围攻山河城40余日,因军民团结固守,终未被攻克。
5月,庆阳县赵文华、陈珪璋等率部进攻山河城未果,退回庆阳。
是年,土匪范老二率部为泄私愤,夜袭罗川,烧杀抢掠,罗川书院、书社所有藏书及木版印刷设施毁于大火。
是年,县收庙产田为学田,每年所收田租充作教育费。
民国18年(1929)
2月,县奉省府令,严禁&红枪会&活动。
4月,县长李剑泉在罗川被县衙警佐高志宽刺杀于卧室。
夏,大旱,粮食无收,正宁县饥民纷纷组织&镢头队&&口袋队&挖掘富户藏粮,向财东家集体威逼&吃大户&以求生存。
5月端午节,赵文华、陈珪璋聚众数千人,窜入正宁平子,破朱家城,复攻山河城未果,随后占领湫头镇,大肆烧杀抢劫,仅在湫西村用烟火一次熏死群众达48人。9月,正宁东部地区为陈珪璋部控制。
8月,正宁4000多饥民包围县城罗川,&交农&(即把农具交到县政府,以示罢耕不缴纳田赋)示威,要求赈济。县府派长乐塬绅士何义胜的儿子何炳端出城弹压,愤怒的农民用石碑将何压死在东城门。
是年,中国共产党栒邑特支在县域秘密发展中共党员,并建立组织。
是年,山东、河南、陕西等省不少饥民乞讨来县并落户,仅解家川佃里村落户者25家。
民国19年(1930)
3月,县治由罗川迁山河。
9月,刘志丹率部首次来到正宁柴桥子村,驻防期间抓了月牛坡&乾盛隆&烧锅作坊管账先生(后保释),并将一大堆铜钱分给贫苦农民。
12月,刘志丹率部由陕北途经湫头、三嘉等地,与苏雨生联合,被编为苏部补充团,刘志丹任团长,驻防栒邑县职田镇,并在三嘉一带开展革命活动。
是年,庆阳县傅明玉部袭掠县境。
是年,正宁至西峰镇电话线架成,县政府始设磁石电话机1部。
是年,全县整编行政区划,设3个区42个村。
民国20年(1931)
4月初,刘志丹率部从邠县经正宁县,在湫头年庄子和&陕西讨逆军&司令毕玫轩部队接火,未胜而退。中旬,经三嘉沿子午岭北上,进驻柴桥子、韩坳一带。驻防正宁的李桂清部马队200余人前往&围剿&,被击退。
5月,&陕西讨逆军&毕玫轩部败退正宁,炮击山河城,逼索城内商民银元2000枚,大烟3000两。6月8日,退走陕西途经永和烟村时,将麦草一堆投于一巩姓农户地坑窑前,放火点燃,烧死5人。
冬,刘志丹率部从月明塬来到西坡瓦窑沟圈,函告国民党正宁县当局:&我们部队去陕西,不打扰你们,请给予物资援助。&当时,县长李师泌派人送去银元300块、手电筒36个、墨菊袜子60双。刘志丹当面致谢。
冬至次年春,刘志丹率部在三嘉塬组织办起军政训练队。训练队分高级班、普通班两个班次,分别训练连排长以上干部、班长与优秀战士。队长由张从担任,刘志丹参与授课。
民国21年(1932)
1月1日,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游击队在柴桥子村整编成立西北工农反帝同盟军,谢子长任总指挥、刘志丹任副总指挥,杨仲远任参谋长。同时成立党委会,谢任书记,刘志丹、荣子卿为委员。部队编为两个支队。
1月9日,甘肃省政府临时维持委员会委员长孙蔚如令正宁等12县供应新编第十三师陈珪璋部给养。
1月12日,西北工农反帝同盟军移驻三嘉塬后坡、锦章、细咀子、秦曲、南庄子等村。总指挥部及谢子长住锦章村张积发家,刘志丹住张万有家(后住南庄子村)。
2月12日,西北工农反帝同盟军在三嘉塬细咀子、锦章村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任总指挥,李杰夫任政委,杨仲远任参谋长。辖两个步兵大队及警卫队、骑兵队。同时,成立中国共产党陕甘游击队委员会,谢子长任书记。
2月20日,县域被杨虎城部所控制。
2月,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五顷塬、二顷塬建立回民学校。是为中国共产党在老区开办的最早的回民学校,但时间不长即停办。
3月19日,因陈珪璋警卫团副官刘明发向正宁群众派款多达数万元,并限期交清。群众自动组织千余人包围山河城,抗粮抗款。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闻讯援助,攻打山河镇,因向导迷路,联络失误未果。
3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进驻寺村塬,组建农民赤卫军,成立赤卫军总指挥部,杜兴邦任总指挥。
3月30日,县遵省政府通令,改中等学校&四二&制为&三三&制。
3月31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南塬千余群众配合下,再次攻打山河城。陈珪璋部谢牛的部分骑兵与刘西坤、刘湘林所属保安队凭险固守,攻城未克。
4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西坡坳伏歼国民党军援兵1个营,毙其50余人。
4月上旬,中共陕西省委书记杜衡巡视陕甘游击队。陕甘游击队在寺村塬建立甘肃境内第一个临时革命政权&&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寺村塬革命委员会),李杰夫任主席,车家沟村贫农张进元、西城村中农唐贵荣任副主席。
4月下旬,杜衡撤销陕甘游击队总指挥部和谢子长总指挥职务,将游击队改编为三、五两个支队,刘志丹、阎红彦分任支队长。
5月10日,中共陕西省委决定恢复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总指挥部,任命刘志丹为总指挥。
7月12日,陕甘游击队在湫头将高鹏飞所率西华池兵变部队改编为其第三大队,高鹏飞任大队长,阎润平任政委。并召开军人大会,庆祝西华池起义成功。
7月23日,中共陕西省委派李艮巡视陕甘游击队。李执行&左&的路线,不顾当时形势,在五顷塬强行分配土地,并令游击队与国民党正规军展开攻坚战,致使游击队遭受重大损失。8月下旬,陕甘游击队撤离正宁,寺村塬根据地全部丧失。
10月,刘志丹带领陕甘游击队在三嘉塬处决栒邑县恶绅王兆贤、乔敬贤等人。
民国22年(1933)
1月,红二十六军派段老六在湫头塬一带从事中国共产党地下活动。
2月,中共陕西省委派杜宛、李尚勤、杜林治来到湫头塬,秘密发展党员。
4月6日,本县停止使用银两,通用银元和钞票。
7月,正宁县第一个中共党小组在湫头岘子村成立,辖党员4人。
秋,龙咀子、西渠一带的回民青年19人建起陕甘回民游击队。王世平任队长,王世英任指导员。
9月22日,榆林子青年农民何炳正带领十几名青年杀死正宁县政府5名催款人员,投奔红二十六军。11月,何所领部属被命名为平子游击队,何炳正任队长。
10月,正宁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在湫头西头村成立,辖党员19名,郭存信任书记。
是年,正宁县改区公所为镇公所。
是年,正宁县天足委员会成立,禁止女子缠足。
民国23年(1934)
2月,张仲良率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第三路游击队至湫头、五顷塬、孟家河、龙咀子等地开辟根据地,建立农民联合会等组织,没收赵老八等4户地主出租土地198亩,分给何正兴等10多户佃农,并发展中共党员,建立中共党组织。
4月,正宁县府派职员、军警、学生逢集日上街强行剪辫、放足。各乡镇也遵令组织保丁、高小学生剪辫,动员青年女子放足。
4月,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在五顷塬西侧高凤坡遭宁马三十五师骑兵袭击失利。
6月,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在正宁县推行保甲制。
7月,五顷塬乡革命委员会成立。是为县域成立的第一个乡级红色政权。
11月19日,红四十二师第一团在湫头镇成立。陈国栋任团长,张仲良任政委。
10月,正宁县参议会成立。
是年,正宁县东山有林草地120平方公里,每年采伐340平方米,价值3080元,并以其为天然牧场。
民国24年(1935)
5月,陕甘边南区革命委员会新正办事处在两顷塬槐树沟成立,郭廷藩任主任。
5月,国民党正宁县政府编组保甲,共编为4个区,16个联保,62保,701甲,7161户,46747人。
7月,陕甘边南区党委、陕甘边南区革命委员会分别移驻三嘉后坡村巴滩、白沟。
8月,正栒邠革命委员会(新正县革命委员会)、中共新正县委成立。至年底,新正县辖6区39乡,3.8万余人,900余平方公里。
8月,鲁贲任陕甘边南区党委书记时带来1个营的武装和若干人员。南区党委在三嘉白沟村开会,安排&肃反&工作。10月,原南区党委组织部长杜宛、赤水县委书记金理科等6人先后被活埋于三嘉塬贾连坡。
秋,中共山河城关地下支部成立,辖党员5名,屈则声任书记。
10月16日,中共永红县委、永红县苏维埃政府在永和镇下南坡头西村成立。
10月下旬,陕甘边南区苏维埃政府在三嘉后坡村白沟成立,三嘉塬雇农张月任主席(一说秦善秀)。
11月4日,国民党中央政府宣布&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纸币,停止银币流通,限期兑换法币。正宁县遵令宣布兑换,但银元仍在本地流通。
11月,中共新宁县委、新宁县苏维埃政府在西坡杨园子成立,先后驻西坡杨园子、北柴桥子。
12月,陕甘边南区党委在三嘉塬召开全区党支部书记联席会议,传达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精神,纠正&肃反&扩大化的错误。
是年,国民党正宁县党部成立。
是年,国民党地方军架通西峰至正宁电报线路。
民国25年(1936)
1月下旬,新宁县委书记兼新宁县独立营政委焦怀兴牺牲,后其家乡三嘉区被命名为&怀兴区&。
1月,陕甘边南区改称关中特区,贾拓夫任中共关中特区委员会书记;秦善秀任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张邦英任副主席。关中特区党政机关驻南邑村。
1月,新正县革命委员会改称新正县苏维埃政府,郭进庭任主席。
2月5日,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刘少奇从陕北瓦窑堡出发,途经新正县前往天津,新正县游击队参与护送。
2月,新正县开展土地改革,按占有土地量及财产等划分为雇农、贫农、中农、富裕中农、地主等阶级成份。填发土地证,确定农民的土地所有权。4月9日,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报》刊登《关中新正县执行新富农政策的经验》一文,报道新正县土改的经验。
3月,正宁县政府在山河城创办《正宁周刊》,此为国民党在庆阳地区创办新闻报刊之始。34年(1945年)5月,改称《正宁简报》,38年(1949年)5月24日停刊。
4月,国民党东北军以6个师的兵力进攻关中苏区。何柱国、董英斌部进驻正宁县。关中特区5县党政机关转移。
4月,关中工作委员会成立,汪锋任书记。先后在三嘉等地组建游击队,恢复区乡政权,领导反&围剿&斗争。
6月25日,国民党甘肃省政府通令全省,为祝蒋介石50寿辰购献飞机,县遵令摊派捐款。
7月27日,新宁县委书记秦善秀牺牲,后其家乡湫头区被命名为&善秀区&。
9月,关中根据地恢复,习仲勋任关中特委书记。关中特委所辖新正县党组织恢复。
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为驰援张学良、杨虎城部,应付不测,红军南下。27日,红一军团南进途中,抵正宁,短期驻扎,筹集粮饷,后赴三原。
12月30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作词《临江仙&给丁玲同志》,用电报发往驻扎宫河镇的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转达随红一军团政治部采访的中国文艺工作者协会主任丁玲。后,毛泽东又正式书写此词赠丁玲。
是年,正宁县改镇公所为区公署。区下为联保,联保下为保,保下为甲。全县共辖3区6联保46保492甲。
是年,罗川设立苗圃,面积20亩,育苗5亩,植椿、杏、桃、刺槐1万余株。
民国26年(1937)
2月4日,红一军团进驻正宁,军团政委聂荣臻住北头村大地窑,司令部驻宫河镇,政治部驻王录村,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住王度家,后勤部驻核桃峪。所属红一师师部驻罗川春场,其第一团驻山河镇,第三团驻罗川高家台,第十三团驻戴家店、五王庄;红二师第三团驻宫河镇。
2月下旬,邓小平筹备红一军团党员代表大会,会议3月初在宫河镇召开,红一军团各连队指导员、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
2月,关中特区先后派杨载泉、郭廷藩、邓华等与正宁县县长朱门就新正县和正宁县的县界划分问题在山河镇进行谈判,最后达成协议。
2月,在红一军团各师民运科领导下,罗川、山河、平子、永和、永正、宫河等地均建起各界群众抗日救国会。次年后,改称抗日救国后方援助委员会。
4月17日至20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委任弼时在宫河王录村召开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援西军及庆阳步兵学校师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中央政治局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议》,批判张国焘分裂中央的错误。
4月,陕甘省委书记李维汉到新正县视察和指导工作。
5月1日,红一军团在宫河召开为期7天的&五一检阅运动大会&,朱德等从洛川前来参加阅兵仪式。运动会结束时,红一军团首长陈光、聂荣臻、孙毅、邓小平等到会讲话并颁发奖品。
5月,红一军团民运科先后吸收40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建起中共宫河地下支部,周忠汉任书记。
5月,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委任弼时和原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等一行,离开镇原,经宫河镇赴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16日抵目的地。
7月上旬,红一军团第一师在罗川召开抗日救国誓师大会。
7月,新正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阳坡头召开,选举成立新正县抗日民主政府,左怀玉任县长。
7月,新正县始行供给制。
秋,新正县政府在龙咀子杨家台创办伊斯兰小学。
8月1日,红一军团离开正宁,开赴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改编为八路军。同期,援西军直属部队由刘伯承率领,从宁县早胜而来,经宫河地区东去泾阳县云阳镇改编。
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驻延安,并成立东、西两个留守处。正宁等8县划为西地区留守处,王宏坤任主任、王维舟任副主任,驻防正宁。
9月,关中特区改称关中分区。中共关中分区委员会书记习仲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霍维德、保安司令张仲良,关中分区机关驻新正县马家堡。
10月下旬,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耿飚率旅部及七七○团因故在正宁滞留1周,在老爷庙演出文艺节目,宣传抗日。
是年,国民党甘肃省第三区专员兼保安司令罗人骥巡查正宁县。时正宁县保安中队辖1个中队,官兵105人,枪107支。
民国27年(1938)
4月上旬,以林迪生任校长的鲁迅师范学校从陕西延长县迁驻新正县马家堡。次年7月,迁往延安。
6月,陕甘宁边区光华商店发行的光华代价券在新正县流通。
7月,以罗迈(李维汉)任校长的陕北公学分校迁驻新正县看花宫。
7月,中共新正县委、新正县抗日民主政府与关中分区党委、专署合署办公。新正县政府工作由专员公署直接领导。关中分区党委书记习仲勋兼新正县县长。
10月,国民党南京政府行政院第33次会议通过,正宁等23县由陕甘宁边区政府直接管辖,均属八路军军需募补区。
11月,新正县人民代表大会改称新正县参议会。
是年,新正县成立民众教育馆,共办夜校63处,参加学员1769人,妇女半日班19处,识字组27个,参加学习妇女655人,全县扫盲运动掀起高潮。
是年,正宁县成立国民兵团,为不脱产的武装组织。
民国28年(1939)
1月22日,&八路军抗日残废军人荣誉学校& 由栒邑县云阳镇土桥迁至新正县看花宫;3月,迁至新正县四区赵庄;后迁至西渠、关家川、巩家斜等地。32年(1943)后季,迁至延安。
3月31日,陕北公学从延安迁驻新正县看花宫,与分校合并。6月,迁离新正县境。&&&&&&&
4月8日,关中专署、新正县第一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在马家堡召开,出席议员30余人,会议选举关中分区专员霍维德兼新正县县长。5月,习仲勋兼新正县县长。
5月20日,国民党甘肃省政府设泾川区,辖泾川、灵台县的全部和正宁、宁县的部分地区。
5月,成立中共宫河区委员会,周忠汉任书记。
7月,中共关中分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新正县三区上墙村召开。会议选举习仲勋任关中分区党委书记。
8月,中共新正县工作委员会在马家堡成立,田润芝任书记。
8月,新正县青年抗日救国会和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成立。
9月,正宁县改民众学校为&中山民众学校&。
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在新正县马家堡筹建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次年3月25日开学,习仲勋兼校长。先后驻新正县索洛村、后掌村及马栏等地。32年(1943)改称关中师范学校。37年(日,与邠县师范组成联合中学。
9月,新正县民政科成立&放足委员会&,开展放足运动,18岁以下妇女的脚一律放开,并对落后顽固的5人送专署受法。其中放足最好的三区八乡有妇女431人,放开287人。到10月底,18岁以下女子放足者占80﹪。
12月,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驻扎新正县边境的胡宗南部有意制造摩擦,蚕食新正县,正宁县城被国民党军占领。
民国29年(1940)
2月3日,警一旅由新正县进入山河、平子镇,与正宁县保安队接触后撤回新正县;15日,复攻打平子镇,激战至17日,因国民党预备第三师开到附近驻防,警一旅撤退。
2月21日,关中分区在新正县马家堡举行团结抗日大会,国民党政府军胡宗南部预备三师补充团一营炮击会场进行破坏,关中分区部队予以回击,胡军溃退。
3月,正宁县改完全小学为&中心小学&、初级小学为&国民小学&。
4月,新正县工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郑玉林任主席。
5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命令,关中分区专员公署兼新正县政府,即关中分区专员兼新正县长,新正县政府各科即专署各科。
5月,甘肃省政府确定正宁县为五等县(共分六等)。
7月,新正县一区民兵干部杨学森和长征红军女战士黄玉莲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自由恋爱结婚,成为新正县婚姻自主的典型。
11月,新正县成立冬学教育委员会,组织全县农民开展&识字扫盲&运动。
是年,&三民主义青年团&庆阳区团直属正宁区队成立,姚长民任区队长。
民国30年(1941)
1月,正宁县撤销区署、联保,改区署为乡(镇)公所。
2月18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银行发行1元、5元、10元面额边币,同时收回光华金券。至此,边币即为新正县内单一的流通货币。
2月,新正县党政军民响应中共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当年,全县开荒地4万亩,增产粮食3000石,交公粮3700石,卖粮2000石,征收教育粮65石。
3月下旬,关中回民支队在龙咀子村成立。全队36人,分为3个班。
4月至5月,新正县遵照&三三制&原则,改选基层政权。选出县参议员40人,其中中共党员24人、无党派人士16人。
6月8日,中国回教救国协会陕甘宁边区关中支会在胡家湾成立,蔡登霄任会长。
7月25日至30日,新正县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在阳坡头召开,选举李科、郭廷藩为新正县参议会正、副议长,郭进庭为县长,霍维德、马生福(回族)、赵振武、韩有才、李科、胡秉坤、郝明珠(女)、李占成8人为出席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参议员,民主人士张治平(新正县三区一乡人)为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特邀参议员。
7月,正宁县田赋征收实物。
8月18日,邑人马生福(回族)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
8月,关中专署和新正县政府分设办公。撤销新正县工作委员会,恢复新正县委、新正县抗日民主政府。
10月,国民党第三十四集团总司令部军事法官范温涛接群众控告,查处驻正宁县新编三十七军违纪案及招场聚赌、贩卖大烟案5起;该团五连抢劫案多起,仅山河一次抢劫王立德布42匹。但因该军各部均形同土匪,上下勾结,互相包庇,查处终无结果。
11月20日,国民党新编三十七师一一○团黄振露部、一一一团聂文清部调正宁、早胜一带驻防,民众闻之恐怖逃难。
12月20日,新正县根据关中分区专署指示,开始组织驮运食盐。
是年,新正县回民共有207户、698人。
民国31年(1942)
1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通令厘定新正县为丙等县。
1月18日,新正县地方法院成立,总编制8人,县长郭存信兼院长。
1月,新正县实行&精兵简政&,整编组织,精简人员。
3月,中共新正县委发起成立&回族研究会&。
5月1日起,新正县确定尺用正裁尺,斗用30市斤斗,秤用库平16两秤。
7月1日,国民党中央政府财政部通令实行纸币发行办法。即日起,所有货币发行,统一于中央银行。各地方银行发行钞票,限期停止流通,县严令遵行,商民存币多被作废,民怨沸腾。
7月1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准予新正县政府设立民族事务科,以利民族事务的开展。
8月,新正县贯彻&三三制&原则,由选民直接选举乡参议员和乡政府委员。
9月,正宁县地下党组织有很大发展,中共宫河区委所辖支部达到11个。
12月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草案)》。新正县召开租佃会议,实行&二五减租&。
12月12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一九三五年陕北(包括陕甘边及陕北)&肃反&问题重新审查的决定》。新正县据此对&肃反&中蒙冤受屈的同志平反昭雪。
是年,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将田赋改征实物,并将各项临时派款纳入田赋正额,一并征实,每年分春、秋两季征收。同年,按田赋正额开始征收军粮。
是年,新正县完成驮运食盐1600驮的任务。
民国32年(1943)
4月,新正县农村普遍组织&羊头会&(农村流传的一种互相制约、管理农田的形式。年初,由村上年长者主持农户集资宰羊会餐,制定公约,违者受罚,并在其家门口栽高杆悬羊头示众)。
5月,新正县安置移民、难民946户、2926人。
6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边区土地登记条例》。新正县按条例实行土地登记,确定农民土地所有权。
7月14日,甘肃省政府建设厅调查,正宁县有耕地255430亩。
7月,新正县公营织布厂开展生产竞赛,23天织布99匹,提前完成月织百匹的生产计划。
7月,新正县在审干中,将新正县县长郭存信等5人列为&特嫌&,停职反省。8月,陆续为受迫害的干部甄别平反。
12月,正宁县县长湛石泉在第三行政区专员公署当年工作竞赛评比中,名列第三名,被记大功1次,颁奖状1张。
是年,新正县开始种植棉花1400亩。
是年,新正县共有83名&二流子&(不劳而食的懒汉),经教育改造,都能积极参加劳动。
是年,正宁县临时参议会成立。
民国33年(1944)
1月15日至17日,新正县召开劳动英雄代表大会,28人受到表彰奖励。
2月2日,《解放日报》报道张清益创办新正县二区雷庄义仓的先进事迹。
前季,国民党正宁县党部由党志贤、雷鸿轩主持,成立社教剧社。
秋季,国民党政府军胡宗南部三十七师、第八师驻山河镇,修筑掩体,将方圆10华里树木全部砍光,上千亩大秋作物践踏殆尽。
9月5日至9日,关中分区召开文教会议,新正县完小、雷庄民校、榆树湾夜校被评为先进典型,新正二区中心小学校长穆天才获锦旗1面。
11月6日至8日,新正县召开群英会,会议选举张清益、赵澄玉、薛金荣、张荏英、郭自立、焦自兴、赵澄璧为出席边区群英会代表。
11月,新正县马栏区杨家店子乡农民汪庭有编出优秀民歌《绣金匾》。
是年,新正县征收公粮3190石、公草143948千克,开荒3万亩。
是年,新正县纺线8500千克,织布14000丈。
是年,新正县完成陕甘宁边区&建设救国公债&77225.15元,超额1225.15元。
民国34年(1945)
3月28日,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发布《修正甘肃省封锁特区禁运物品暂行办法》,规定&正宁等5县为适用区域&。
4月,国民党中统特务机关&陇东调查统计室&在山河镇设正宁分室。
4月,全县各乡镇普遍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号召有志青年入伍,抵御日寇,保卫山河。24名知识青年参加国民党&青年远征军&。
9月上旬,新正县各界代表举行庆祝抗战胜利大会。
10月,新正县开展普选,各级抗日民主政府改为人民政府。12月25日,全县选举工作结束。
10月,正宁县参议会成立。
是年,关中分区后勤部在新正县西渠办起酒厂,有工人9名。
民国35年(1946)
1月7日至13日,新正县召开第三届第一次参议会,选举李科为议长,徐长甲、杨宗耀为参议会常驻议员,郭廷藩为县长,习仲勋等3人为边区第三届参议会议员。
1月30日,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发布县长定级训令,正宁县代县长张延书为6级,支俸300元。
4月2日至27日,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新正县蔡登霄(五顷塬人,回族)为边区政府委员(共19人)、边区第三届参议会常驻议员(共12人)。
5月,遵照中共中央《五四指示》精神,新正县开展清查减租、土地改革运动。
8月10月,新正县青年抗日救国会改称县青年工作委员会,县妇女救国联合会改称县民主妇女联合会。
8月23日,警一旅和新正县游击队发动&迎王战斗&,分三路向正宁县山河镇、平子镇及米桥驻军出击,打死打伤和俘虏600多人,摧毁国民党军队&三点一线&的军事防御。29日,三五九旅一部到达宫河;30日,在纪纲突破国民党正宁、宁县自卫队、警察队的阻击,与新四旅会合北上。
11月10日,正宁县用为蒋介石祝寿捐款600万元,修建正宁县女子回民小学。
12月,关中分区成立中心县委,统一领导新正、新宁、中宜3县党的工作。王京科任县委书记。
民国36年(1947)
2月9日,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厘定正宁县为四等县。
2月20日,国民党军占领关中分区首府马栏。新正县随之全境沦陷,关中分区和新正县党政机关转移到新宁县麻子掌办公。国民党在占领区组织搜山,新正县46名干部投敌自首。
2月24日,国民党军胡宗南部第十七师四十八旅,在进攻马栏后,由副旅长万又麟率至宫河镇稍事休整,25日至26日,全旅至宁县城集结。
8月24日,人民解放军收复新正县全境。
10月10日,正宁县参议会改选。正、副议长分别为先子灵、张世协。
10月18日,关中分区专署发布命令,新正县代做军鞋(每双价值边币8万元)3600双,翌年元月底完成。
10月至次年3月,正宁县进行&三民主义青年团&并入国民党工作(党团合并)。
11月,新正县组织300多人组成的支前担架中队。支前担架154副,牲口378头,随西野4纵队,转战关中、渭北。翌年4月返回。
11月,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地政局统计公布正宁县耕地为267214亩。
是年,三青团正宁县分团部在山河城主办《正宁青年》。10月底停刊。
是年,国民党正宁县党部创办《正宁简报》,省政府主席郭寄峤拨款50万元。
是年,西安商人在宫河镇放映无声电影《猫和猎狗》,县人第一次看到电影。
民国37年(1948)
2月17日,《群众日报》报道新正县二区一乡、三区七乡群众救护解放军伤病员的先进事迹。
2月21日,为支援解放战争,新正县组织一支65人的医疗队,随军服务,护理伤病员。
3月15日,正宁县张鸿儒、西北区教育会代表赵元贞(县人)当选为国民代表大会代表。后出席在南京召开的国民代表大会。
4月12日,西北野战军集结于新正县的马栏、转角一带。14日,司令员彭德怀在马栏主持召开旅以上干部会议,下达西府陇东战役作战命令。5月12日,西北野战军返回马栏、转角地区,西府陇东战役结束。
4月24日,驻正宁国民党军马继援部骑兵第5团调离。国民党正宁县政府机关及自卫队撤离山河镇,逃至米桥。
5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出命令,为提高工作效率,决定关中分区专署兼新正县政府,新正县政府原设之科亦为专署之各科。
7月,国民党政府中央银行发行大面额&关金&钞票。钞票始在正宁县内市场流通,面额为1万、2万5、5万、25万4种,使正宁县物价上涨。
8月30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布告新正县,为防止国民党政府&币改&祸及边区,宣布严禁法币、金圆券流入边区使用,严禁边区黄金、白银、银元流入国统区。
10月29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边区农业税条例》,将原农业累进制改为比例制税。新正县遵令实行新的农业税制。
10月,正宁县初级中学在山河镇成立。
10月,根据中统特务(化名王国珍)调查,由于国民党当局的政策不得人心,未采取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军队纪律不良,影响生产,新正县被国民党军占领地区的农业产量,平均下降五分之一。
11月5日,新正县兴办有湫头土产支公司、刘家店骡马店等工商业机构。
12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任命蔡登霄为边区少数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
是年,新正县全年做军鞋48500双,仅湫头村马贵仁一家做军鞋多达36双。
民国38年(1949)
1月17日,解放军警一旅二十一团与新正独立营在栒邑县张洪镇遭马继援八十二师骑兵旅第五团突袭,伤亡惨重,二十一团二营六连仅突围13人,二营副营长兼六连连长马全德和其他官兵牺牲。
1月,国民党统治区经济崩溃,物价逐日上涨,货币贬值。县内2日市面银元兑金圆券78元,6日为95元,7日为120元,13日为140元,15日为190元,27日为300元,31日为650元。
2月,新正县组织支前担架大队,出动350人,担架70副、驮畜40头,随西北野战军十九兵团第三师出征陕、甘、宁、青,历时8个月,行程5000余里,完成任务后,十九兵团第三师赠&奋勇前进,积极支前&锦旗一面。
5月18日,改关中分区专署为三原分区专署,驻地由新正县迁三原县。
5月24日,国民党正宁县自卫队于山河镇起义。6月1日,自卫队200余人叛逃,先后在榆林子、平子、山河等地烧杀抢掠,并在平子镇恢复国民党正宁县政府,由朱理斋任县长。7月27日,叛军在宁县南义高仓被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六十三军一八八师骑二旅歼灭。翌年1月14日,叛军首领王德宽、周致祥被人民政府镇压。
6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部在榆林子包围、袭击起义后又叛变的国民党正宁县自卫队二大队队副田子玺所率四、五、六中队,激战至次日下午,叛变的自卫队一大队弛援,解放军撤围。双方互有伤亡。
6月1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将三原分区所辖之新正、新宁2县划归陇东分区管辖。
6月21日,中共三原地委接中共西北中央局通知:正宁县归陇东分区管辖。新宁县属正宁地区归原治;新正县所属栒邑、宜君等县部分地区划归原治;原中心区建置撤销,马栏区划归栒邑县辖。25日,陇东、三原地委于新正县五顷塬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新正、新宁县复称正宁、宁县,改属陇东分区。将新正、新宁县所辖原正宁、栒邑、宜君、宁县所属地域各归原治。原新宁县一区瓦窑沟圈、西坡、芦子坪、南堡子4个乡和原宁县所辖宫河全镇12个保划归正宁县;原正宁县所属平子镇3个半保编入宁县。
6月26日,国民党月明(西坡)乡公所乡长李良汉率公务人员、自卫队员26人,携带步枪27支、子弹5200发、炸弹39个起义。
7月27日,正宁全境解放。新正县政府机关及县长王立成迁岭上(永正)办公。
8月8日,新正县正式改称正宁县,中共正宁县委、县政府机关迁山河镇办公。
9月,正宁县区、乡政权全部建立。时辖三嘉、湫头、永和、罗川、宫河、纪纲、永正、西坡、山河9个区,共61个乡、114个行政村,202个自然村,总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67800人。
9月,县工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工会第一届委员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奋斗在民国村姑上位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