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桂芳为什么没结婚演员几岁了

当前位置: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京昆表演艺术家俞振飞曾这样评价尹桂芳表演的贾宝玉:红楼昔见哭潇湘,平淡天然最擅长。&正是丰神称独绝,于无泪处断人肠。尹桂芳的“贾宝玉”是一个难以超越的经典,今天转载一篇旧文:《尹桂芳四演&红楼梦&》&文/梅和老&&转自《上海戏剧》1986年《红楼梦》这部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红楼梦》这部戏也是越剧舞台上的代表作。很多越剧著名小生演员都扮演过《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各有所长,各见风格。尹桂芳曾经在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几度演出《红楼梦》。她演贾宝玉,潇洒、天真、敦厚、朴实,在艺术上自有其独具的特色。&一、四十年代初演《红楼梦》尹桂芳早在四十年代就演过《红楼梦》,那是在一九四五年的春末夏初。当时,芳华越剧团还正在开创时期。每半个月就要换一个新戏。剧目的题材范围非常广泛,有从原来的绍兴文戏剧目改编的,有从历史演义小说取材的,有从外国电影移植加以中国古代化的,也有从中国古典小说编演的,几乎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红楼梦》自然也成为编演越剧的热门题材。这个戏是由弘英编导的。那时当然不可能对这部古典文学名著有深刻理解。主要着眼点,恐怕是它有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而且又是悲剧,非常适合越剧演出风格,也符合当时越剧观众欣赏心理。根据剧刊介绍:“最后贾宝玉上五台山出家与林黛玉渺茫相会,大有飘飘欲仙似入图画中之感”,可见当时舞台上的布景,向电影、话剧学习,吸收了不少新东西。“哭灵一场,凄凉幽雅,红遍电台”,说明“宝玉哭灵”唱段当年也曾流传。&当时的演员阵容是竺水招的林黛玉,她是尹桂芳的老搭档,合作时间最长,感情上最融洽,也是越剧界最著名的舞台伴侣中的一对。解放后竺水招是江苏省南京市越剧团团长,十年动乱中受迫害而死。演王熙凤的是姚月红,她是姚水娟的徒弟,解放后先在合作越剧团唱二肩旦,后来是西安越剧团的主要演员。演薛宝钗的是范雅玉,她和戚雅仙是陶叶剧团科班的同科姐妹,解放后曾在江苏淮阴等地越剧团当主要演员。扮演紫鹃的是裘爱花,解放后是天津越剧团的主要演员。&二、五十年代再演《红楼梦》尹桂芳第二次演出《红楼梦》是在五十年代初期。那时的剧名叫《宝玉与黛玉》。一九五一年本是陈曼编写的,一九五三年本是冯允驻(苏青)编写的,这两位都是女编剧。导演先是电影厂的高衡,后来是越剧老导演司徒阳。剧本有一点很突出,与其他本子不同,戏里塑造了一个蕙香的形象,这个大观园中的小丫头,既有晴雯的事迹,也有金钏的情节,把一些丫头的苦难和反抗集中在她的身上,用意无非是想表现一下“阶级观点”,丫头是压在最低层的受苦难者,所以就特意“美化”一下。现在看来,倒是“庸俗社会学”和“机械唯物论”的真实反映和时代烙印。《宝玉与黛玉》两次演出都受到观众欢迎,一九五五年,芳华越剧团还带着这个剧目,到北京等地旅行演出,成为剧团经常演出的保留剧目。&《宝玉与黛玉》在一九五一年演出时,扮林黛玉的是张茵,她后来是浙江省越剧团的主要演员。演王熙凤的五十年演代照出是张云霞,现在是上海卢湾越剧团的主要演员。演薛宝钗的是戴忠桂,那时李金凤还刚开始初露头角,她演的是紫鹃。到一九五三年演出时,林黛玉就由李金凤扮演,许金彩演王熙凤,戴忠桂还演紫鹃,而薛宝钗则由尹桂芳的徒弟尹瑞芳反串扮演。&三、六十年代三演《红楼梦》六十年代演出是尹桂芳第三次演出《红楼梦》,是在一九六二年。这时尹桂芳领导的芳华越剧团,已支援外地,成为福建省芳华越剧团。那一年,她带领剧团回到上海汇报演出,带来的剧目中就有《红楼梦》。&这次演出《红楼梦》,用的是上海越剧院徐进的改编本,导演请了上海电影厂的黄祖模,就是电影《庐山恋》的导演。演员阵容,倒是变动不大,还是五十年代那些演员:李金凤演林黛玉,许金彩演王熙凤,戴忠桂演薛宝钗,紫鹃由青年演员谢秀芳扮演。尹桂芳三次演出《红楼梦》,我都做过座上客。但是,四十年代初看时,我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只觉服装华丽、布景雄伟。五十年代再看时,我刚接触越剧不久,还只能看热闹,不能看门道。到六十年代三看,那时,尹桂芳的演唱技巧,已到炉火纯青的阶段。而我随着年龄增长,欣赏水平也正逐步提高。所以这一次看尹桂芳演《红楼梦》的印象非常深刻。&尹桂芳演贾宝玉,自有不少有利条件。这个角色比较适合越剧小生,越剧小生因为女演男,脂粉气比较重。而贾宝玉这个角色,正是要求有一些脂粉气,这对越剧小生自然是驾轻就熟。但是也有不利因素,贾宝玉这个角色,大家都想演,大家都会演,大家都在演,如果都是一道汤,就显不出特色来。同时,演贾宝玉,如果只有脂粉气,而看不出叛逆性,那就会降低这个人物的品性,也会削弱这部古典名著的思想价值。反之,如果过分强调贾宝玉的叛逆性,把他当作反抗封建礼教的勇士,慷慨激昂,那也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成其为贾宝玉。&尹桂芳演贾宝玉,对人物的尺寸掌握,看来很强调一个“真”字。天真、真诚、真挚,在表演上也真实自然,没有娇揉造作之态。潇洒,放得开,不紧张,不拘束,不过火。看上去非常随意,不经雕琢,但却在随意中见功力,在随意中出人物。当贾宝玉初见黛玉时,那种率直、天真,又带几分稚气的情趣,尹桂芳演得那样挥洒自如,毫无做作之痕迹。“葬花”时,贾宝玉对林黛玉说出了心灵深处的真清话,尹桂芳也演得好,看上去象有点痴,有点傻,却是掏出了自己心底隐秘,真份沈礴,真心相交,使林黛玉受到感动,使观众引起共鸣。‘试玉,时,听说林妹妹要被接回去,急得真的发痴发呆。这个情节是很有戏可演的,但也是很难演的。演得不足,表达不了贾宝玉真挚之情。演得过火了,大哭大闹,过痴过呆,可能剧场效果会更强烈一些,但却不是“这一个”贾宝玉了。尹桂芳还是掌握了一个“真”字,演得很有分寸,她没有因为凭着贾母对宝玉的宠爱,可以任性撒娇闹个不休,贾宝玉就趁此真真假假,以此来为自己和林黛玉的婚事对贾母施加一些压力。她演的时候,是真的似痴似呆,没有假的成分。越真,越能表现这个痴公子的真诚之爱和真挚之情。贾宝玉正是心中无假,才会跌进洞房调包计的陷阱呀。假了,贾宝玉的形象就会失去光彩。最后,在“哭灵”时,尹桂芳表现贾宝玉的悲痛之情,也比较深沉。没有大幅度的强烈舞台动作,但默然跪下,无言叩首,却表现出更令人心酸的无限哀痛之情。&尹桂芳在《红楼梦》里的唱腔,也很见功力。她的嗓音不高,但善于运用,韵味很足。低音唱腔,朴素自然。不仅在表现悲痛之情,“哭灵”时字字凄婉,催人泪下。在表现欢乐之情,如“读西厢”中的“象这样的好书,老爷却不许我读,我今日偏要读它一个爽快呀!”在“爽快”两字下,她拖的那一个低音小腔,真是用得恰到好处,活龙活现地表达了那位“怡红公子”读到好书的欢畅心情,也使观众分享了他的读好书之乐。可见低音唱腔运用得好,既能抒悲痛之情,也能抒欢畅之情。尹桂芳的低音小腔,是越剧唱腔中很有特色的一绝。但要用得恰当,不能到处乱套。目前有些学唱尹派的演员,以为只要在“娘子呀”,或“妹妹呀”后面,拖上一个低音小腔,就是表现了尹派特色,而却不问其何人、何时、何地、何种心情。让陆游、许仙乃至于陈世美,在不同场合都同样拖上一句“娘子呀”的低音小腔,这决不能完美地表现尹派唱腔的艺术特色。&四、八十年代四演《红楼梦》十年动乱期间,尹桂芳受到迫害,因病致残,经良医多方会诊,多年治疗,情况逐步好转,虽还不能完全恢复健康,终于重登舞台。一九七九年,尹派演唱会,一曲《山河恋》,引得越剧观众欢声雷动。一九八三年,电视艺术片《尹桂芳和她的演唱艺术》在屏幕显采,收录了《哭牌算命》(&&何文秀》)、&&洞房》(《盘妻索妻》)、《天问》(《屈原》)和《宝玉哭灵》(《红楼梦&&)四个片断。尹桂芳终子在八十年代四演《红楼梦》。岁月又过去了二十年,她扮演的贾宝玉,还是那么潇洒,那么真挚,那么敦厚,那么自然。谁能看得出这位屏幕上的“怡红公子”,是由年过花甲和手脚有残疾的老妇人扮演的。这大概就是所谓艺术的魅力吧,而这魅力又来源于尹桂芳惊人的毅力。为了在屏幕上四演《红楼梦》和其他三个戏的片断,尹桂芳熬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流出了多少汗水呀!四演《红楼梦》,只演出了《宝玉哭灵》。如果能演全部,那有多好呀。&就在我要结束这篇短文的前一天,从浙江传来一个好消息,浙江省越剧院小百花越剧团已经编排好了一个红楼新戏《大观园》,由浙江戏曲作家胡小孩编剧,而主演贾宝玉的正是尹派青年演员茅威涛。好呀!让我们拭目以待,看尹门弟子五演《红楼梦》。
分享给好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第一步 打开微信底部扫一扫
第二步 扫下面的文章二维码
第三步 右上角点击转发
相关文章Relevant
■ 点击上面蓝字一键关注 ▲QIBU生活微刊建议在WIFI下观看,土豪请随意~~1、每一次接吻 会消耗体内至少12个卡路里科学家指出:...
我是主播 贝妮~(微信号:Voaoao)每天提供最热门、最火爆、最精彩的视频!口味有点儿重喔~笑死!笑死!笑死!如果觉得这些还...
【最费脑力的14部电影】《盗梦空间》、《记忆裂痕》、《生死停留》、《死亡幻觉》、《禁闭岛》、《穆赫兰道》、《蝴蝶效应》、...
现如今,飞机以舒适、方便与节省时间等原因成为出行首选的交通方式之一.可你是否知道,为何不能喝飞机上的冲泡茶饮,又为何在...
感知CG,感触创意,感受艺术,感悟心灵 在CG世界的一期中我们展示了 Vince Low的一部分作品,今天再次翻看CG网站时发现他的...
因女儿未出世便患肿瘤,柴静离职后首发雾霾调查.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看完这些,才知道雾霾的真相.震撼!震...25年前采访尹桂芳先生——年轻演员的座右铭_越剧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4,422贴子:
25年前采访尹桂芳先生——年轻演员的座右铭
  25年前(1985年),我有幸当面采访老师,向她请教等方面的,她非常坦率地谈了不少,今天让我追记于此,供越剧年轻一代和广大越迷重温。  我记得尹老是这样侃侃而谈流派问题:  流派不是天生的,不是父母独自里带来的,而都是演员按自身条件和舞台竞争的产物,比如我自己的自身条件就是喉咙沙哑,为了能够登台,就用加强鼻音来力求韵味浓点,也就是后来大家说“糯”;舞台竞争,就是为了吃饭而不得不与同行打“对台戏”,有时候还难免伤着对方的票房,引起老板之间、演员之间、戏院之间的矛盾,但好在大家都这样,渐渐地做到了理解,所以后来总的来说各个剧团和挑肩演员之间基本能够和平共处,有的还结成了好姐妹,共同在艰难的江浙舞台上打拼、生存。当然,竞争下来也有流离上海、杭州等大码头的,只能去些小地方演出,除了些特殊原因外,还是符合适者生存法则的。  流派和竞争的关键所在,是各人拿得出与众不同与剧目与唱腔。剧目可以相同,如,有各种版本,我演出的、与其他人的不同,即便剧本同而唱腔却不同,如的祝英台与、戚亚仙的也不同。有的还要做到“讨巧”,如骨子老戏《盘夫索夫》很有口碑,各个流派都演, 都不同。我看到这个戏的样式市场很红,就来个“以样画葫芦”,突然上来一个《盘妻索妻》,观众觉得新奇,冲着这同样的两个“盘字”趋之若鹜,来看我的这个新戏。当然大家看下来觉得与老的那个“两盘”有所不同,所以看的人也越多,不消几时就认可了这个戏,这个戏 的走红也没有影响和冲击老的《盘夫索夫》的演出市场,因为剧情构架虽然有雷同之处,但毕竟有它独特的地方。当然,任何一出好戏不可能全场各幕都好,还是拿《两盘》来说吧,前者的前半折“盘夫”尽管只有两个人表演,就比后半折“索夫”好看,也留下了经典唱段传唱至今,而后半折除了打闹、热闹几乎没有什么深刻印象;我的那个“两盘”也是前半折好看,尤其是《洞房》一幕,那“洞房悄悄”一段唱腔可以说是奠定了全剧,油布少观众说我们就是冲“洞房”里的“娘子啊”三字的起腔进剧场的,这在开始时我绝对想不到的,至于其他唱段大家的评价就一般了,印象都比较浅。  再有,一说流派,现在大家都钉在了“十姐妹”身上,也是偏颇的,其实当初江浙沪越剧几百个团能够生存,都有一批好演员,其中不乏佼佼者,因为建国初期当时中央有文艺团体落地注册的硬性规定,不少上海和大城市的越剧团正在外地各处巡演的不少落户在上海以外,有的后来还奉命离开上海去了偏远地区,所以本来很出名的演员渐渐被上海这个大码头陌生了,但她们在外地还是很出名的呀,有不少还把戏唱到了国家的中南海,如南通越剧团的筱白玉麟就是突出的一个,当年在上海滩上我还叫她一声大姐呢,她个子矮一些,但唱腔别出一格,既高亢又有韵味,我们十姐妹中唱小生的几个及她?我就不如她。还如南京越剧团的商芳臣,她老生唱腔的特色与张桂凤各有风格,是很难分什么上下的,但因为后来去了南京,名气就在江浙衰落了,这完全是场误会。再拿小生的演技来说,我所谓最拿手的就是“简单”与“鼻音”两个,说“简单”就是朴实无华,角色符合身份,“鼻音”么,是没有法子的法子,自己嗓子哑只能在哼哼上做足文章,至于唱做念打比我优势的同行姐妹多的是,说实话我有不少身上功夫不及她们,这叫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我们芳华剧团在福建吃了独家饭,受不少优待,但竞争少了,如要艺术不退步,戏要好,只有演职员努力努力再努力。我现在残了,不能上台了,但希望芳华不能残,越剧不能残,当然首先演员的心不能残,一个演员不结合自身优点,看不到或者不克服自身缺点,而单想名啊利什么的,在舞台外动脑筋去七想八想,就身不残而心残了,就不会有好的前途,超越老一辈怕是更难了,因为我们老一辈是吃苦出来的、奋斗出来的,当年外界条件再残酷,我们心不残,志气不残,我们一辈中有的家长本来就是班主,既然学戏,也吃了唱戏这碗饭,就照样被班主和教师这样打出来、磨练出来的,没有什么特殊照顾,一个演员偷懒也是成不了气候的,既要不吃苦,又想要成名成家,只想做头肩、二肩,有的人不愿意跑龙套,一心想当主角,而功底不好,即便站到了台上,也要被看戏的轰下去,敲脱饭碗。  现在时代好了,年轻一代应该知足,好好练功、好好演戏,不要什么都想要,都要插一脚,人家发财做万元户不要眼生(红),假如眼生人家就趁早不要做演员,做了也是蹩脚的。我一直巴望年轻一代多出流派,但要成“派”首先要有你创作的戏有“派”、你的唱腔要有“派”,你若是东抄西抄是不会成为“派”的,同行不学、观众不传,你怎么“流”?到时候你只能“流”眼泪。(来源:上海越剧
作者:岛夫)
专业负离子浓度检测仪设备制造商
听完尹老的话,心里感慨万分,唱戏是如此,做其他工作不也是如此吗?
“朴实无华”“芳华不能残,越剧不能残”瓦哭%&_&%
越发敬重尹老
尹桂芳先生是位了不起的艺术家!
尹老的话感人肺腑!不愧是一位人人敬仰的人民艺术家!
尹老,了不起!
尹老,我们敬爱您。
尹老一直是我心中最了不起的艺术家。敬她,爱她,怀念她!
尹老师的一番话,朴实无华,没有嘘头,不愧为艺术家。
缺牙要及时修复,揭秘种植牙如何做到几十年不掉?
怀念敬仰尹老!
深以为然!只要观众认可,是什么派有什么要紧。
说得真好!
实在话呀!
真理往往都是在朴实无华,没有嘘头里!!!
说得真好啊,只要唱得好,演得好,就算不是什么派,也同样不会少了观众.
说得真好!朴实无华!不愧是位了不起的艺术家! 敬仰 怀念 尹老!
尹老说你演的戏同行学演观众传唱才能流传下去,才能形成流派。说的真好!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王君安(越剧小生演员)_百度百科
?越剧小生演员
(越剧小生演员)
王君安,女,越剧。籍贯绍兴市(原嵊县)。 1981年,年仅十一岁的王君安以一曲《》和一段《》考取了,离开家乡嵊县,前往福州开始了她为期五年的学员生涯。这期间,她的艺术天分得到了老师的慧眼垂青,有幸成为尹老师的嫡传弟子。1986年,十六岁的王君安以一出名剧《红楼梦》蜚声上海滩。1990年,她的《》再次在上海引起轰动,从而奠定了她与、、四分天下的杰出地位。
王君安早年经历
1981年年仅十一岁的王君安以一曲《》和一段《》考取了福建省,离开家乡,前往福州开始了她为期五年的学员生涯。这期间,她的艺术天分得到了老师的慧眼垂青,有幸成为尹老师的嫡传第五代弟子。
1985年福建省第16届戏剧会演“演员奖”。
1986年十六岁的王君安以一出尹派名剧《》蜚声上海滩。的唱段,是尹派名段中除外最难以掌握的,有大段跳跃的音阶,展现了唱腔基本功。
1987年福建省第17届戏剧会演“表演奖”。
1989年福建省中、青年演员大奖赛“金牌奖”。
1990年她的《》再次在上海引起轰动,从而奠定了她与、三分天下的杰出地位。
1990年华东区越剧青年演员“霞飞杯”大奖赛中获“越剧新星”桂冠,获“优秀演员奖”。
1994年芳华越剧团复排的《》,获文化部颁发的第四届、新剧目奖和舞美设计奖,王君安获文华表演奖。
1994年中国越剧节中再获“金牌奖”。
1996年王君安赴美国留学。
2001年取得美国天主教大学经济与金融管理本科学士学位,毕业后在美国从事金融工作五年。
2006年重回福建芳华越剧团。
2008年被福建省政府选为第一批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尹派艺术的传承人。
2009年在江苏千灯镇主演《》,在剧中饰演。
2009年4月6日随《同唱一台戏》开始:由闽十三大越剧院团联袂打造,演出阵容汇聚八大流派的“明星版《梁祝》全国巡演活动”。
2014年3月王君安获“武夷山市荣誉市民”称[1]
日晚,第24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在沪揭晓,著名越剧尹派小生、福建省芳华越剧团演员王君安,凭借她在大型原创历史人文剧《柳永》中的“柳永”一角,摘得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日,王君安以《柳永》一剧在广州参加第27届戏曲梅花奖。比赛结果于5月20日揭晓,王君安获得我国中青年戏剧表演艺术领域最高奖“梅花奖”,于5月20日参加颁奖典礼。[3]
王君安艺术风格
《盘妻索妻》王君安饰梁玉书
她深知流派不是一种僵死的模式,流派的生命力在于“流”!因此,她在继承“尹派”艺术方面,既保持“尹派”的特点,又能根据人物出发,力求有新的发展和突破。特别在唱腔上,充分发扬尹桂芳20世纪40年代时期的音色明亮、刚柔相济的艺术特色,利用自身嗓子好,音色美的优越条件,突出小生角色的阳刚之气。她扮相俊美,功底扎实,表演上能从人物和剧情出发,风格酷似其师,朴实隽永,高雅脱俗。其唱腔更是脍炙人口,传情动听。在她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先后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滕玉公主》中的诸子渔、《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何文秀》中的何文秀、《盘妻索妻》中的、《沙漠王子》中的王子、《玉蜻蜓》中的申贵升和徐元宰等。这些个性鲜明,各具魅力的艺术形象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君安曾获得第16届福建省戏剧汇演演员奖,第17届福建省戏剧汇演表演奖。
王君安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有:《》、《》、《》、《》、《》、《柳永》等。
王君安,女,一级演员。浙江嵊县人,1970年6月出生。1980年考入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学艺,工小生。除了本人能刻苦专研之外,有幸得到表演艺术家尹桂芳的悉心传教,在唱、做、念、打各方面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并得到“尹派”早期传人尹小芳为她指导排戏,成长为福建省芳华越剧团的主要演员和“尹派”艺术的第五代优秀传人。她在福建省第十六、十七届戏剧会演、福建省首届艺术节、1988年福建省属剧团创作会演中皆获演员奖。1989年12月在福建省第二届中青年演员比赛中获金牌奖。在福建省越剧青年广播电视大奖赛中获一等奖,被中央电视台聘为特邀戏曲演员,并获首届“水仙花”演员奖。在1990年华东地区越剧青年演员“霞飞杯”大奖赛中获“越剧新星”的称号。1993年主演《玉蜻蜓》获第三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员奖,1994年获第四届文华表演奖、中国小百花越剧节金奖。鉴于她对戏曲事业中的突出贡献,先后获团福建省委颁发的“新长征突击手”和省直机关的“优秀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
王君安,越剧“皇帝”尹桂芳第五代嫡传弟子,1986年出演《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而蜚声上海滩,1996年,就在她事业最高峰的时候,她选择了赴美留学。此后,她和越剧界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联系。如今,王君安重返福建芳华越剧团,担纲主演《玉蜻蜓》,重现尹派越剧的魅力。
王君安1980年考入福建省芳华越剧团,经过6年的学习,第一次担纲的大型演出是1986年,整个芳华越剧团在上海出演《红楼梦》,她扮演贾宝玉。王君安说,“没想到上海的观众这么疯狂”,她说的疯狂,是说首演那次的36次谢幕———《红楼梦》的演出赢得了全场上海和全国各地戏迷、戏曲专家长达23分钟的掌声,“观众迟迟不愿离开”,王君安回忆说,当时年纪还小,除了紧张,除了高兴,就没有时间来想其他的事情了。于是,在上海,《红楼梦》足足演出了一个月,每场都是座无虚席。
正是这一次表演,王君安的名字从芳华越剧团一下子为全国戏迷所熟知,年仅16岁的王君安在戏迷看来,虽然在台上是一个风雅翩翩公子,但是台下则完全是一个“孩子”,所以,很多戏迷给王君安送去了布娃娃、毛绒狗熊等礼物,以答谢她的精彩演出。
20年后,王君安再次感受到了戏迷的热情,在芳华越剧团成立六十周年的纪念演出上,从美国归来的王君安演出了尹派名剧《盘妻索妻》,来自全国各地的“君安迷”会聚到了福州芳华,王君安状态一如当初,剧场中掌声、喝彩不断。
来观看演出的观众中,依然有不少是专程从外地赶来福州的戏迷,不过,和以前相比,年轻的面孔更多了。在王君安离开中国的10年间,不少年轻的越剧观众只能通过以前留下的视频来认识、了解这个当年风靡越剧界的当家女小生的风采。让王君安更加感动的是,这些观众还自发准备了荧光的牌子———“君安盼君归”,王君安当时就觉得“观众这么捧场,这个情是一定要报答的”。
王君安是尹桂芳的嫡传弟子,深得尹派小生表演精髓,所以很多上了年纪的老观众也非常接受王君安,甚至还有好几位专程从美国赶来福州看王君安演出的老华侨,这个“场”捧得够大了,王君安特意为这几位观众买好了前排的戏票,答谢他们的情谊。这么做,也是为了报答她的老师尹桂芳。实际上,这几位观众就是尹桂芳的忠实戏迷,王君安在美国期间,尹桂芳还联系到这几位老戏迷,让他们有条件的话照顾一下她这位得意门生。
飞赴美国是1996年的8月,王君安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当时,她已经成为芳华越剧团的当家小生。在福建的多年苦练,以及在上海的几年进修,王君安一直是在尹桂芳的指导下学习越剧,并且在《红楼梦》一炮打响后,相继担纲主演了《玉蜻蜓》等传统尹派名剧,艺术上已经从崭露头角变成了当家小生。正当她的艺术事业达到高峰的时候,她却做了一个很让人吃惊的决定,去美国留学。
为什么去美国留学?很早王君安看到别人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就很羡慕,而11岁就进芳华学艺的王君安觉得自己的文化知识也应该加强。于是,正好有一个机会能去美国,就毫不犹豫地申请了,“我是一个行动力很强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王君安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飞往美国的班机。
在事业的高峰期转行,这在旁人看来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决定,而在王君安选择的时候,同样是她的老师尹桂芳支持了她,于是,王君安暂别越剧舞台。不过没想到一别就是10年。到华盛顿天主教大学后,王君安本打算学习一些跟艺术相关的专业,不过转念一想,既然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何不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呢?于是,她下定决心学习财经,5年的苦读,她终于完成学业,而她当年的梦想“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也早就成为了现实。
王君安的走,是默默无闻的,而在美国,她呈现在别人面前的,依然是一个很普通的中国女孩,她从来没有跟别人提起过她的过去,只是默默地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学业,并且还拿着她的学历证书,在西海岸的加州做了5年财经业的工作。
在美国的10年,王君安前5年就是“人间蒸发”,没有参加国内越剧表演,而在工作后,王君安才间或参加一些国内的演出,而基本上都是纪念尹桂芳的表演。
一代越剧大师尹桂芳是在2000年逝世的,当时,还在美国的王君安没有回国见老师最后一面,这让王君安至今抱憾,所以,对于尹桂芳的纪念活动,王君安每次都会参加。
王君安有一个比喻说,君是一个尹加一个口,安是一个女的带着小生的帽子,所以她和尹桂芳,和尹派小生的缘分是天注定,“天生应该唱尹派小生”。在芳华,尹桂芳对王君安的培养非常悉心,几乎是手把手地教,从一个脚步到一个眼神,尹桂芳虽然自己行动不便,也要亲力亲为,排练《红楼梦》,尹桂芳更是每次排练都要去亲自指导。
对于“师”这个词,王君安的理解比世间绝大多数人都要透彻,尹桂芳对于王君安来说,不仅是教唱戏的良师,也是生活上的益友。王君安还记得,尹桂芳是一个“洋派”的人,在上海经常请学生吃炸猪排,老师和学生之间其乐也融融,这种梨园师徒之间的情谊,是一般的学校基本上不能感受到的。
尹桂芳一生经历坎坷无数,所以,对于王君安当初选择留学,唯有尹桂芳是支持的,有戏迷评论说“戏曲演员的成长轨迹太单一甚至贫乏了,固然执著专注,但缺失的东西也不少。戏曲是文化的一类,没有足够的底蕴和阅历,容易卡在某种程式化理解上”。这也是尹桂芳看到的,所以给了王君安自我发展的空间,同时也把王君安的名字一直保留在芳华越剧团的演员名单里面,期待她的归来。
在美国的10年,王君安感慨说,“自己也真的长大了,以前不觉得,现在才真真切切感受到老师的伟大,所以,来国内演出过几场,看到尹派戏迷的热情,也看到国内越剧发展的现状,她觉得,自己有责任重返芳华,正尹派之源,将尹桂芳一手创办的芳华发展得更好,也算是尽孝了。”
王君安正在排练《玉蜻蜓》,所以找个时间采访真的很不容易,在周六下午彩排前,趁着道具师准备桌子椅子等道具的当口,记者采访了王君安,听她不紧不慢、不温不火地讲述在美国的经历———倒是她独闯美国的经历足够让记者叹服。
虽然在美国呆了10年,并且从事的是财经方面的工作,但一回到福州,回到剧团,王君安立即进入状态:“虽然福州的生活条件并不很好,排戏也真的很辛苦,但是剧团的人在一起真的很幸福。”说话间,台上一个剧组人员拿起麦克风说了一个通知,晚餐后还要继续排练,剧组订了盒饭,边吃边排。不过,这不也是幸福的工作吗?
回国后,王君安推出两张个人专辑《爱》、《尹韵风流》、《爱》获得了第三届福建省优秀出版物奖,该专辑为六碟装,共收录了《盘妻索妻》、
《何文秀》、《沙漠王子》、《红楼梦》、《玉蜻蜓》、《风流才子》、 《天雨花》、《秦楼月》等尹派经典名剧中的经典唱段共计22段,经王君安本人亲自整理曲谱、并力邀作曲家陈国良老师为其重新编配、录音。其中,还特别邀请到她从小的黄金搭档、戏剧梅花奖得主李敏小姐倾情合作了一碟对唱曲目。
她曾获得第16届福建省戏剧汇演演员奖,第17届福建省戏剧汇演表演奖,1989年福建省中、青年演员大奖赛金牌奖。在1990年越剧青年演员“霞飞杯”大奖赛中获“越剧新星”桂冠,获优秀演员奖。1994年芳华越剧团复排的《玉蜻蜓》,获文化部颁发的第4届文华奖、新剧目奖和舞美设计奖,王君安获文华表演奖。同年,在中国小百花越剧节中再获金牌奖。
然而正当王君安一路走红时,26岁的她却做出了一个突然决定——离开舞台、赴美留学。说起此事王君安颇有些无奈,当时遭遇的一连串不如意让她感觉到在事业的发展上缺少施展的空间,于是没有过多的犹豫,王君安选择了出国。现居美国。
王君安舞台剧目一览表:1984年《滕玉公主》王君安饰诸子鱼。1984年《沙漠王子》王君安饰沙漠王子。1984年《盘妻索妻》王君安饰梁玉书。 1984年《何文秀》王君安饰何文秀。1986年《红楼梦》王君安饰贾宝玉。1988年《芳馨天涯》王君安饰唐海生。1990年《玉蜻蜓》王君安饰申贵升、徐元宰。1991年《天雨花》王君安饰左维明。1991年《秦楼月》王君安饰吕贯。1992年《皇后易嫁》王君安饰杨仁郎。1992年《风流才子》王君安饰。1994年《一夜皇妃》王君安饰皇帝。1995年《传奇》王君安饰宋弘。
王君安个人生活
尹桂芳为爱徒画眉
师比奶奶还亲
1986年,由《庐山恋》的导演黄祖模执导的尹派《红楼梦》到上海上演,场场爆满。年仅16岁的王君安,凭借贾宝玉这一角
色成了上海滩家喻户晓的明星,确立了尹派传人的地位。为了给弟子捧场,当时已近七旬的尹桂芳坐着轮椅每晚都到剧场看戏,每天陪着君安向观众谢幕。时隔这么多年,回忆起恩师尹桂芳,王君安依然恋恋当年,那段日子朝夕相处的恩师甚至比奶奶还亲。
生活艺术都开“小灶”
每周末,王君安都会去太先生尹桂芳家,每次都被“开小灶”:每次演戏,太先生就在演出前让家人煲了各种各样的汤,装在保温桶里带到剧场,一散戏就让王君安喝了补身体。艺术上,王君安也有小灶吃。尹桂芳当时行动已经不方便,但还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地教王君安,《盘妻索妻》、《何文秀》都是在太先生家学的,《》里《回十八》的台步,太先生也一点点给指点。
只恨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1996年,已经成为芳华越剧团当家台柱的王君安觉得自己的文化基础不够,毅然离开心爱的越剧,飞赴美国深造。因为学戏,王君安耽误了很多文化课,为了克服不会英语造成的交流障碍,她不断学习并取得金融学士学位。于今,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对她来说已不是梦想。孤身离家十余载,王君安最遗憾的,莫过于来不及见上恩师的最后一面,王君安到了国外后,常常给太先生打电话,进行问候。之后先生病重,王君安准备买机票赶回来,可是由于种种原因,[4]
最终被劝了下来。
王君安活动年表
《天雨花》王君安饰左维明
农历癸酉年三月廿七日:“一代风流——尹桂芳”艺术系列活动举行
4月18日至4月20日,“一代风流——尹桂芳”艺术系列活动在她家乡浙江举行3天,除进行艺术研讨外,还有大型演出。尹桂芳率领上海、浙江、福建的弟子尹小芳、、茅威涛、赵志刚、、王君安、等演出尹派名剧。上海的中年演员张国华、,也参加表演尹派代表作《屈原》选场。
农历甲戌年二月廿八日:“东方弘韵——94越剧精英大会演”举行
由和上海弘韵文化娱乐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东方弘韵——94越剧精英大会演”,在人民大舞台举行。主演者有:上海越剧院的、、、赵志刚、、、、;的;的茅威涛、、、、、;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的、、;福建芳华越剧团的王君安、;宁波市越剧团的;南京市越剧团的;原西安市越剧团的,以及旅居海外的沈再平、等。歌星、原红旗越剧团青年演员,以及也应邀演出。
农历乙亥年三月初六日:福建省芳华越剧团1995年赴沪演出
4月5日至4月7日,应香港越剧票友协会孔爱菊邀请,福建省芳华越剧团来沪,在演出《玉蜻蜓》、《皇后易嫁》、《》。由王君安、李敏主演。
农历丙子年正月初七日:福建省芳华越剧团1996年赴沪演出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来沪,先后在南市影剧院和上演大型历史传奇剧《宋弘传奇》。由编剧,王君安饰宋弘。
《红楼梦》王君安饰贾宝玉 何英饰林黛玉
农历癸未年三月廿九日,晚:芳华越剧团纪念尹桂芳逝世三周年演出举行
为了纪念芳华越剧团和尹派艺术创始人尹桂芳逝世三周年,芳华越剧团重新排演尹派传统名剧、剧团重点保留剧目《红楼梦》和《玉蜻蜓》选场。两剧的总导演:、音乐设计:。保证了《红楼梦》与《玉蜻蜓》选场演出的艺术质量。
《红楼梦》选场王君安饰演贾宝玉。、领衔主演《玉蜻蜓》选场。
农历丙戌年二月初五日,下午:《越剧“生”角流派》演讲举办
题为《越剧“生”角流派》的演讲在音乐厅举行,越剧表演艺术家、戏剧作曲家连波等与越剧戏迷们见面交流。
《越剧“生”角流派》是原定这次徐派、范派的演讲主题。范派艺术创始人因病只能通过转达了对此次活动的关切。徐玉兰发表了讲话。
在贺绿汀音乐厅里,连波播放了越剧生角流派的代表唱段。、、王君安为戏迷演示了《·》、《·》、《·赏月》等片段。
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初六日:桂子飘香——纪念人民艺术家尹桂芳系列演出活动举行
为纪念人民艺术家、越剧尹派创始人——尹桂芳先生对越剧事业的卓越贡献,《桂子飘香——纪念人民艺术家尹桂芳系列演出活动》于1月24日至1月31日在上海、浙江等地举行。
由上海越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福建芳华越剧团、主办,浙江演出公司承办、上海鸿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统筹的《桂子飘香——纪念人民艺术家尹桂芳系列演出活动》,整个演出活动包括《》、《》、《》、《》等四台大戏的演出,这四部尹派之作一齐亮相乃前所未有。此次演出还包括《尹桂芳流派演唱会》以及新生代演员演出的《尹派新生代精品折子戏专场》等一系列演出活动。
此次活动由茅威涛、赵志刚、王君安、四大尹派弟子集合,和另十个尹派年轻弟子一起,做为期一周的尹派专场,为了纪念自己的老师尹桂芳。1月24日四大弟子第一次联手登台,远赴美国十年的尹桂芳入门弟子王君安演出《盘妻索妻·洞房》、《盘妻索妻·荷亭》。1月25日王君安主演尹派名剧《玉蜻蜓》。
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初六日:《尹韵风流——怀念先生尹桂芳》出版
王君安发行首张个人专辑《尹韵风流——怀念先生尹桂芳》限量珍藏版。
农历丁亥年二月十三日,10时:王君安在北大演讲尹派艺术
《何文秀》王君安饰何文秀
王君安进北大“唱谈”尹派艺术时间,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南配殿举行,由北京大学越剧协会主办,王君安戏迷协会北京分会协办。
农历丁亥年十一月十八日:杭州剧院日演出
本晚杭州剧院举行尹小芳艺术专场演出。
演出剧目:
《·私访》(茅威涛)
《·传笺》(茅威涛)
《汉文皇后·姐弟会》(赵志刚)
《·叹钟点》
《·断桥》
《·追念》 (王君安)
《·前见姑》
《浪子成龙·雪地》(茅威涛)
《沙漠王子·叹月》(赵志刚)
《沙漠王子·访旧》(王君安)
《张羽煮海·煮海》
《·送征》
《浪子成龙·拒读》
《·算命》(尹小芳,茅威涛,赵志刚,王君安)
农历戊子年正月十六日:新加坡牛车水人民剧院日演出
日新加坡牛车水人民剧院由芳华越剧团演出越剧。
演出剧目:《红楼梦》(王君安)
农历戊子年正月十八日:新加坡牛车水人民剧院日演出
日新加坡牛车水人民剧院由芳华越剧团演出越剧。
演出剧目:《盘妻索妻》(王君安)
农历戊子年二月廿七日:上海逸夫舞台日演出
日夜场举行“演绎尹派经典——福建芳华越剧故乡行”,由福建省芳华越剧团演出越剧。该大型演出活动在上海拉开帷幕,然后在浙江等地演出,最后在尹桂芳故乡新昌结束。
演出剧目:《红楼梦》(王君安)
农历戊子年二月廿九日,13时30分:上海逸夫舞台日演出
日夜场举行“演绎尹派经典——福建芳华越剧故乡行”,由福建省芳华越剧团演出越剧。
演出剧目:《盘妻索妻》(王君安,李敏)
农历戊子年四月十九日,13时30分:四川汶川地震“上海越剧界联合赈灾义演”专场举行
由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主办,SMG综艺部、SMG广播文艺中心、上海兰生越剧发展基金、协办,上海越剧院、天蟾京剧中心逸夫舞台联合承办的“上海越剧界联合赈灾义演”专场在上海逸夫舞台举行,义演专场的票房全部收入和现场募集捐款送达灾区。
此次义演,活跃在越剧舞台上的一批知名的中青年明星演员如、、、、、、、韩婷婷、参演;浙、闽在沪的越剧演员如王君安、等加盟登台;老一辈艺术家、、、、、、徐玉兰、等获悉消息后也上台与大家一起表达老一辈艺术家们抗震救灾的情怀。在整台演出的最后,这些老艺术家和所有演员一起,共同进行配乐朗诵《坐标》。
演出在演唱的歌曲《祈祷》中开场,演唱一段评弹开篇《蝶恋花》,赵志刚清唱《一封来自灾区前线的信》。
义演活动得到了的大力支持,SMG文艺中心将义演作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星期广播音乐会”特别节目直播。
农历戊子年五月初九日:逸夫剧院日演出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在宁波逸夫剧院演出,是“江浙沪经典越剧大展演”其中的一场。
演出剧目:《盘妻索妻》(王君安,李敏)
农历戊子年五月初九日:农历戊子年五月十三日:大剧院2008年6月16日演出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在绍兴大剧院演出,
是“江浙沪经典越剧大展演”其中的一场。
演出剧目:《盘妻索妻》(王君安,李敏)
农历戊子年五月初九日-农历戊子年五月十六日:武康会展中心日演出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在德清武康会展中心演出,
是“江浙沪经典越剧大展演”其中的一场。
演出剧目:《盘妻索妻》(王君安,李敏)
农历戊子年五月十七日:德清武康会展中心日演出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在德清武康会展中心演出,是“江浙沪经典越剧大展演”其中的一场。 演出剧目:《玉蜻蜓》(王君安,李敏)
农历戊子年五月十九日:大剧院日演出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在嘉兴大剧院演出,
是“江浙沪经典越剧大展演”其中的一场。
演出剧目:《盘妻索妻》(王君安,李敏)
农历戊子年五月廿三日:苏州开明大戏院日演出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在苏州开明大戏院演出,是“江浙沪经典越剧大展演”其中的一场。
演出剧目:《玉蜻蜓》(王君安,李敏)
农历戊子年五月廿四日:上海宛平剧院日演出
演出剧目:《玉蜻蜓》(王君安,李敏)
农历戊子年五月廿五日:上海宛平剧院日演出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在上海宛平剧院演出,
是“江浙沪经典越剧大展演”其中的一场。
演出剧目:《盘妻索妻》(王君安,李敏)
农历戊子年十月初十日,晚:第九届嵊州·中国越剧领带节开幕
第九届嵊州·中国越剧领带节在嵊州开幕。节会开幕式暨CCTV戏苑百家唱响嵊州《中国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在体育馆进行,由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与嵊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主持,全国九大戏剧名家同台演唱,包括王君安等,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全场录播。
此外还举行中国戏曲名家展望越剧研讨会、新越剧艺术学校奠基仪式、精品剧目展演、民营剧团星级创评暨活动、《百姓越剧明星》。
2008年12月 农历戊子年:越剧电视连续剧《还魂记》开机 越剧电视连续剧《[5]
》在发源地昆山的千灯镇举行了开机仪式,由王君安、主演。
《牡丹亭还魂记》拍摄沿用了1982年的版本,主演王君安是越剧“尹派”创始人尹桂芳的嫡传,金静是“”创始人的优秀传人之一。尹、戚两位大师生前曾在《秋海棠》、《屈原》等多部越剧作品的合作,唯独《牡丹亭》的合作未能如愿。
考虑到《牡丹亭》向以昆曲的版本最有影响,所以这回剧组请来了昆曲大家和为艺术指导。
、14日:王君安越剧表演专场《问君安》在福州首演
王君安在福州芳华剧院举办自己首个个人专场《问君安》,连演两天,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海内外的戏迷前来观看。《问君安》以纪念王君安的恩师尹桂芳诞辰90周年为题,以师生情为演出线索,演出内容包括王君安的代表剧目《盘妻索妻》、《玉蜻蜓》、《红楼梦》中的经典唱段。14日下午还举办了王君安的戏迷见面会和新CD专辑《爱》的发布会。
日、18日:上海、南京演出《柳毅传书》
为申报国家精品工程的《传书》,南京市越剧团盛情邀请王君安出演柳毅一角,并在上海、南京两地公开演出,好评如潮。剧中王君安与著名袁派花旦搭档,这是二人的首次搭档,演出十分成功,受到广大戏迷的喜爱,并且该剧已经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大奖。[6]
-25日:王君安上海专场系列演出
23、24日王君安以纪念恩师尹桂芳诞辰90周年为题,在上海演
出《千灯之夜-问君安》专场。此次专场相对于福州首演,风格一致但剧目上更为丰富,除了保留《盘妻索妻》、《红楼梦》等唱段外,还增加了王君安的新作《牡丹亭还魂记》中的“拾画叫画”一折,这是该剧第一次搬上舞台。其他增加的唱段还有与著名袁派花旦方亚  芬首次合作的“山河恋-送信”和王君安回国后第一次演出的“红楼梦-读西厢”。在“拾画叫画”和“读西厢”中,王君安充分展示了其优美、灵活的身段。连续两天的专场演出引起轰动,观众爆满,反响十分热烈。 25日王君安继续在天蟾逸夫舞台演出她的代表作《玉蜻蜓》。
27日下午王君安在上海举办了戏迷见面会。
日:李敏“天籁越音”越剧交响乐演出
王君安从小与李敏搭档演出,两人合作演出了《滕玉公主》、《秦楼月》、《何文秀》、《红楼梦》、《玉蜻蜓》、《盘妻索妻》等剧目,一生一旦堪称绝配,此次李敏的个人专场演唱于2012年的12月3日会在福州首演,作为老搭档的君安在专场中与李敏一同演出了梁祝中的十八相送和莫愁女选段。
、18、21、22日:越剧《柳永》在福州公演4场
越剧《柳永》是王君安回国后,首部新创作的大戏。该剧以柳永的词为主线,撷取了柳永一生的几个重要片断,以展现他一生中不同时段的命运。福州的四场演出吸引了海内外各地戏迷的观看。中央电视台《戏曲采风》栏目对公演进行了相关采访和录制。
《柳永》在日的第五届福建艺术节全省戏剧会演中,获得剧目奖类一等奖。
另外,12月28、29日,该剧在柳永故里“武夷山”进行了两场演出。
、30日,柳永全国巡演首站在湖北武汉开启并成功演出
日、6日,时值清明时节,芳华回到了上海,《柳永》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连续公演两场,
4月6日 与吴凤花讲座【漫谈越剧女小生】
5月18日 温州东南剧院 《柳永》巡演
5月11号、12号 宁波鄞州文化艺术中心 《柳永》巡演
6月15、16、17、18、19、20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 《舞台姐妹情》 饰 邢月红(进上海到送兄别妹)
6月22日晚19点 深圳市图书馆五楼报告厅 王君安君迷见面会
6月28日、29日深圳少年宫 《柳永》巡演
8月16日 福州芳华剧院 《柳永》巡演
8月26日 香港大会堂音乐厅 折子戏《盘妻·洞房》《盘妻·荷亭》
8月27日 香港大会堂音乐厅 南京市越剧团《柳毅传书》
9月9日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金陵越韵》越剧流派专场
9月10日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 南京市越剧团《柳毅传书》
9月13、14日 福州芳华剧院 南京市越剧团《柳毅传书》
9月23日 福州芳华剧院《柳永》
10月12、13 济南百花剧院《柳永》
10月16日南京人民大会堂《柳永》
10月17日南京人民大会堂《柳毅传书》
11月2、3日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 《柳永》
11月5、6日 宁波大剧院《柳永》
11月22、23日 宁波鄞州艺术中心《柳毅传书》
12月6日 天津大剧院 《柳永》巡演  12月7日 天津大剧院 《玉蜻蜓》
12月8日 天津大学 王君安见面会
12月10日 福建大剧院,新戏《柳永》在巡演一年,30多场后,完美收官
日,广州蓓蕾剧院《柳永》参加第27届戏曲梅花奖。
日,王君安获得我国中青年戏剧表演艺术领域最高奖“梅花奖”,于当晚参加颁奖典礼。
王君安剧目一览
《滕玉公主》
王君安饰诸子鱼
《沙漠王子》
王君安饰沙漠王子
王君安饰梁玉书
王君安饰何文秀
《红楼梦》
王君安饰贾宝玉
《芳馨天涯》
王君安饰唐海生
王君安饰申贵升/徐元宰
王君安饰左维明
王君安饰吕贯
《皇后易嫁》
王君安饰杨仁郎
王君安饰唐伯虎
《一夜皇妃》
王君安饰皇帝
《宋弘传奇》
王君安饰宋弘
《梁山伯与祝英台》
王君安饰梁山伯
明星版舞台剧
《牡丹亭还魂记》
王君安饰柳梦梅
越剧电视剧
《柳毅传书》
王君安饰柳毅
王君安饰柳永
舞台剧(原创)
.汉丰网.[引用日期]
.武夷山市政府网[引用日期]
.凤凰网财经.日[引用日期]
.新浪财经[引用日期]
.四川新闻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尹小芳和尹桂芳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