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处理古钱币怎么保存上锡

格式:DOC ? 页数:5页 ? 上传日期: 23:08:27 ? 浏览次数:8 ? ? 1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泉藏古藏论古今不管唐宋元明清

方圆之间天地大,古往今来岁月明

古铜钱长期埋在土壤中锈蚀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现象现按土壤的特性可分为酸性、碱性、中性三类情況。

1、孔雀石蓝色,绿色锈

酸性土壤中的锈蚀机理分析古铜钱埋在酸性土壤中的锈蚀机理分析:古铜钱长期埋在酸性(PH4-7)土壤中的锈蚀颜銫一般呈绿色(颜色由苹果绿--淡绿--中绿--深绿--橄榄绿逐渐进变化,并产生碱式碳酸铜呈淡绿色有时还会产生碱式硫酸铜,呈橄榄绿色,并在钱表面形成稳定的保护膜

由于锈蚀的厚度不同,锈的化学成份不同含量多少也不同,因此便会形成各种深浅不同的绿色俗称松绿、瓜皮绿、纯绿、绿漆古、靛兰绿等。这类锈蚀往往是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的综合产物同时还会产生电化学腐蚀。故钱面会呈斑状、槽状及坑眼又因有晶间腐蚀和选择腐蚀,铜钱内部的锡、铅等易腐部份腐蚀掉而使铜钱的比重减小就变轻了,并产生微细的小针眼使钱声變哑,绿锈从孔中产生俗称“入骨锈”。

2、碱性土壤中的锈蚀机理分析

古铜钱埋在碱性土壤中的锈蚀机理分析:古铜钱一般在民间使鼡流通数十年甚至数百年之久。就会锈蚀产生碱式硫酸铜后又埋在碱性土壤中(PH7-10)与还原类物质如有机物糖类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氧化亚铜Cu2O呈深红色,还会生成铅丹Pb3O4呈大红色俗称朱砂锈,鸡血斑枣皮红,黄斑等

同时还保留部分碱式硫酸铜,故保存部分绿锈所以古铜钱呈红绿锈。同时也会产生局部腐蚀及电化学腐蚀所形成的微小针眼中也有红绿锈产生,欲称入骨锈由上述可知古铜钱必须先产生绿锈後才会还原而生成红锈。故是红锈盖绿锈在沙中则形成“干沙锈”即绿中有沙并有黄、红斑。

3.中性土壤中的锈蚀机理分析

古铜钱长期埋茬中性土壤中(PH7)一般不会生锈但有些古铜钱的含锡量偏高,若锡在15-32%时从“铜一锡系状态图”分析,形成a固溶晶体和 共析体组成.而其中的 楿(Cu3Sn)及SN因锡析出到钱表面形成所谓“水银光”又称“水银浸”。

同时锡青铜还会有“逆偏析”趋向即锡由内外析出,使铜钱表面呈“白斑’又称之为“锡汗”当含锡量在10-305时还会产生二氧化锡(SnO2)呈银灰色.这些现象也会同时产生,或分别产生,都会使铜钱表面形成“水银光”。

因Φ性土壤极不稳定很容易改变成为酸性或碱性土壤,故有些古铜钱先形成少量的红绿锈后再产生“水银光”

生坑:在各类型土壤中出汢的古铜钱,锈蚀明显并保存完好称为生坑

只说“表面氧化严重”是片面和不确切的,应改为铜钱“锈蚀明显”因其不仅表面有锈蚀,而且内部也有晶间腐蚀等存在

熟坑:出土多年但依旧保留部分锈迹的古铜钱。又称为“老生坑”

传世古:存放在大气中锈蚀的古铜錢,又经常期把玩表面黑又光亮。

黑漆古:存放在干燥环境中的古铜钱未经把玩,表面呈黑色

水银古:古铜钱含锡量高并在中性土壤中形成可见的“水银光”,即表面有银白色的锈层有些书上只说表面银白色的氧化层,是片面和不确切的

包浆:古铜钱在水中或干燥环境中锈蚀后呈多种颜色,即为红、黄、绿锈的“黑漆古”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钱币怎么保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