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婉莹儿女现状老公的名字

发现信息价值
穿旗袍刷厕所为出轨丈夫偿还巨款,这才是真贵族
12:43 转帖发表在
郭婉莹的英文名, 叫做Daisy,意思是雏菊。 这个1909年出生于悉尼的小女孩儿, 父亲郭标是靠倒卖水果发家的富商, 母亲是富商马氏家族的千金小姐。 郭婉莹从小沐浴在父母的宠爱之下, 做一个淑女,是全部的行为准则。
在她6岁的时候, 父亲郭标应孙中山之请, 回国振兴经济, 她便跟着父亲回到了大上海。 那时南京路是全国乃至远东的中心。 郭标的永安百货公司更是中心的中心, 它标志着华人资本在上海的成熟。
永安百货 郭婉莹是郭标的掌上明珠, 从小锦衣玉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郭标总是给女儿最好的。 不过他并不过分宠溺, 更为注重的,是培养女儿的内在品质。 他带着小婉莹打理花园时便说: “你要像花儿一样娇艳, 但也要有花儿一样的傲骨。”
家族合照 当时在上海, 有一所非常著名的贵族学校, 那就是“中西女塾”, 学校采用完全西化的教育方式, 不但学业要求严格, 日常生活也颇多涉及,例如: 要求所有学生在校, 一律不能佩戴首饰珠宝; 自己的床铺、起居用品, 必须收拾得一丝不苟; 如果要在走廊上交谈, 必须要站在一侧, 不能妨碍他人行走,等等。
中西女塾 中西女塾的校训十分简单, 短短六个字:成长、爱人、生活。 虽然比起心怀家国、励志激发的口号要平淡, 但却道出了人生最可贵的内容。 这样一所培养人生格调的女中, 宋庆龄、宋美龄、张爱玲,皆毕业于此, 自然是让富贵人家的小姐挤破了头。 1920年,郭婉莹入校读书, 在这里学音乐、科学、历史, 培养了终身所爱的体育和从容优雅的心态。
郭婉莹明媚生长,挥洒着灵动的光彩, 中学毕业,她出落成时尚前沿的新式淑女。 自信、公正、博学、自尊, 与此同时,性格中的倔强逐渐显露出来。 中西女塾读书的富家小姐们, 毕业后不是嫁入豪门就是赴美留学。 郭婉莹却坚持要走自己的路。 父亲安排她与一个富家子弟订了婚。 郭婉莹不惜以死相逼也要解除婚约。 原因是他在送给她美国玻璃丝袜的时候说: “这袜子真结实,穿一年都不坏。” 她怎么能嫁给这样一个乏味的男人?
婉莹做宋美龄婚礼的女傧相(左一) 随后,她独自去了北平, 到燕京大学心理系深造。 学生时代,她从不一味地追赶潮流, 喜欢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愿听从别人的安排,更多的时候, 她都在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总是轻松地说:“没什么理由, 因为喜欢,所以做了。”
在北平,郭婉莹遇到了吴毓骧。 这个男人出身于书香门第, 曾是清华的公派留学生。 他风流潇洒,幽默有趣, 对各种新奇花样都信手拈来。 郭婉莹对他可谓一见钟情, 两人感情迅速升温, 不久之后便大摆宴席,轰轰烈烈地结婚。 这对金童玉女同样注重生活之美, 懂得追求人生的快乐。 在别人眼中,他俩是把生活过成诗的璧人, 一切都完美得无可挑剔。
郭婉莹与丈夫
可惜,吴毓骧太“有趣”, 婚姻的天地似乎无法满足他。 郭婉莹在手捧花束的喜宴上感受到的欢乐, 在琐碎的消磨中变成了无尽的痛苦。 这个生性风流的男人, 不声不响地喜欢上了一个寡妇。 甚至在郭婉莹难产住院的时候, 他却在寡妇的床上彻夜风流。
令吴毓骧大吃一惊的是, 一天夜里,郭婉莹来到寡妇家中, 一不哭二不闹,心平气和地, 牵着他的手把他带回到了家里。 她像是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在痛苦中保持着自己的体面, 早上一起床就给丈夫做早餐, 甚至面带微笑将它端放在他的面前。 吴毓骧就这样被妻子给镇住了。
新中国成立时, 郭家人选择了逃亡美国。 家里人想带着她一起走, 但她却坚决留了下来。 好在吴毓骧当时生意做得红火, 一家人吃喝不愁,郭婉莹可以安心地, 做一个家庭妇女。 但这样的日子并未持续多久, 吴毓骧因与犹太人做生意,“划右”被捕。 听到这个消息时,郭婉莹几乎要晕倒了。
从此郭婉莹开始了炼狱般的生活, 养家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她一人身上。 可再苦再累,她绝不抱怨, 就像当初去寡妇家寻回丈夫一般平静。 因为是资本家的女儿, 孱弱的郭婉莹被派到农场劳动, 在那里喂猪、拌水泥… 修路砸石头,满手的血泡变成厚茧, 挖鱼塘挑河泥,整个肩膀都被磨得血肉模糊, 冬天剥冻坏的大白菜,双手的十指被冻得变形, 面对这一切,她从不向谁诉苦。
1966年,吴毓骧病死在狱中。 国家判决吴毓骧需要向国家, 偿还14万元的债款。 而当时的北京,看一场电影仅需一毛钱。 政府向郭婉莹宣读判决书的时候, 她始终保证着一份体面, 下巴微微昂起,绝无呼天抢地。 房子、首饰被充公,她只好带着孩子搬到, 一间不足七平米的小屋居住。 屋里没有暖气,寒风刮得屋顶咔咔作响。 冬天早晨醒来,人都脸上都会结霜。 可郭婉莹却说:“晴天的时候, 阳光会从破洞里照下来,好美。”
经过一段无比艰苦的生活, 原以为好日子要来了。 结果一场新的运动,把她推进了厕所。 这场浩劫给她的打击更重, 她成了被革命的对象,天天被批斗、辱骂。 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 都遭受着严重的摧残。 可即便如此,她还是保持着“人的优雅”。 甚至扫厕所,她也要做出姿态来,穿一身旗袍。 她的工资从148元锐减到24元, 儿子大学生活费要15元, 每月交通月票费要3元, 她的生活费只剩下6元。 她不吃早饭,在食堂吃最便宜的午餐。 天天的晚餐,是8分一碗的阳春面。 面对人家的同情,她却笑着说: “没事,这样利于保持身材的。”
没有烤箱,她就用铁丝烤土司; 没有茶具,用搪瓷缸子, 她也要每天自己煮下午茶; 再也买不起德国名犬, 她就给儿子买一只小鸡仔, 并叮嘱他要好好养着… 在一个人人自危朝不保夕的岁月里, 她却仍旧保持应有的尊严, 别人不理解,她只是笑了笑说: “因为这才是人活着的样子。”
后来回顾那段艰难的岁月, 有人问她后不后悔没离开上海, 她回答说:“要不是我留在上海, 我有的只是和去了美国的家里人一样, 过完一个郭家小姐的生活。 那样,我就不会知道,我可以什么也不怕, 我能对付所有别人不能想象的事。”
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幻, 她始终坚强、骄傲、独立而又平和, 哪怕一身肉躯被磨损得不像样子, 内里丰足的底蕴却铿锵有力。 “做人嘛,心里到底要有一口气在, 若是这口气都没有了, 那一个人也就不像个人了。” 正是凭着这样一口气, 即使是8分钱一碗的阳春面, 和当初的海味珍馐比起来, 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它们同样是生活的底气。
68岁时,郭婉莹被恭恭敬敬地, 请到了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教英文, 在这里受到了优秀英文老师应有的尊重。 社会继续变动,她的生活也越来越拮据。 她不再有机会骑马、弹钢琴、打网球, 取而代之的是琐碎家务,洗马桶、刷鞋子, 她不再有机会穿着做工精良的旗袍, 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见的粗布衣裤, 但这一切并未改变她的优雅和她的品位。 晚年的她梳着一头卷得很整齐的银色短发, 虽然穿的是颜色单一、款式普通的布衣裤, 还是掩不住她一举一动流露出的风韵。 她一直保持着喝下午茶的习惯, 一份瑞士巧克力是她偶尔对自己的宠爱。
哪怕是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 郭婉莹也是从容的。 她拒绝跟随孩子出走海外, 一个人生活在一个没有暖气的房间里, 靠给别人补习英语的微薄收入度日。 宁愿冒着中风的危险独居, 也不愿给子女添任何麻烦。 内心的骄傲、坚韧依旧支撑着她迎风而立, 就像她的英文名字Daisy一样, 是一朵如此艳丽而强韧的雏菊。 生命在她90岁的时候画上了句号。 那天的黄昏,郭婉莹独自上完了厕所, 躺在床上,轻轻说了句:“从来没这样累呀。” 片刻后,她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约翰·肯尼迪曾经说过, “人生下来就是不平等。” 不幸的是,世事确实如此。 在这个个体充满了差异的世界上, 有的人生下来便宝玉傍身, 有的人生下来却一张草席。 有的人一辈子坐享其成,大富大贵, 有的人一生颠簸劳碌,为一口暖饭奔命。
但郭婉莹用她的骄傲与凛冽告诉我们, 生于富贵和贫苦, 并不是区分一个人是否高贵的关键。 就如顾城那句诗所说的一样: “人可以生如蚁,而美如神。” 真正的贵族,是面对生命沉浮, 依旧从容、得体,懂得化解苦痛。 财富权势如过眼云烟,唯有灵魂的高贵, 才能和钻石一样发出恒久而耀眼的光芒。
世道沧桑,人情无常, 保持内心的骄傲、坚韧与平和, 面对困厄依旧高昂着下巴, 把诗意用力镶嵌到人生的处处风景中, 这才是真正的贵族。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大家都在看
风寻370的其他帖文
更多好看内容
不过瘾?!打开凯迪看更多精彩内容“不起眼”的利西路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不起眼”的利西路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一直对旧时的人和事很感兴趣,今天就决定发个这样的主题,大家来看看当年的大家闺秀,社交名媛们。感受下那个时代的流行精神吧。 :)  ++++++++++++++++++++++++++++++++++++++++++++++++++++++++++++  
No 1号佳丽 唐薇红-上海风华雪月里的时光剪影  
每周三次,大上海静安寺paramount大舞厅的四楼包厢里总会准时出现一位80高龄的老太太,粉红色紧身上衣、白色短裙、精致的妆容,身上隐约散发出Channel No 5的香气,这距离她第一次踏入这个大门已有64年的时光。
图左为当年的时代女人&img original=&/bbs/approval/pics//1.jpg&&  
自从以诗人徐志摩感情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在大陆和港台播映之后,陆小曼(剧中由伊能静饰演)的许多事情已被广大观众所了解,因而不再赘述。这陆小曼的确能诗善画,才艺出众,晚年尚能成为上海文史馆的馆员盖亦由此。上海文史馆至今收藏着不少她的画作。唐瑛则是当时和陆小曼齐名,被人们称为 “南唐(瑛)北陆(小曼)”。她出生在1910年前后,她的父亲是沪上留德名医,兄长腴庐是宋子文最亲信的秘书,平时和宋子文形影相随。那年宋子文在上海北火车站遇刺,刺客认错了人,开枪误杀了他身旁的唐腴庐。为此宋子文很觉内疚,除厚赠抚恤之外,对唐氏家人一直很照顾。唐瑛从旧上海最贵族化的基督教会中西女塾毕业后,嫁给从法国留学归来的市政水道工程师李祖法。李祖法是上海滩上有名的“(宁波)李家”的家族成员,李家大部分是社会名流或富商,其父李云书是沪上巨商。唐瑛下嫁李祖法后因性格不合而离婚,改嫁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熊希龄的侄子熊七公子。唐瑛的漂亮中透溢出西洋女性风味,谈吐举止十分活泼。在社交场合唐瑛无疑是风头最足的一个。20世纪40年代末,唐瑛去了香港,后来又移民去了美国。  
&img original=&//images/541114.jpg&&  
〈img original=&//images/44231.jpg&&    111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抱歉 我以为这里是可以使用代码的。  =下我重新编辑下。
  如今已经80高龄的她 依然风采昂然老年的唐薇红老年的唐薇红
  唐薇红的母亲是参加过北洋水师的父亲唐乃安第四房太太,不过去世得早,她从小就在大妈身边长大。对她影响最大的是同父异母的姐姐、当年上海滩最著名的名媛唐瑛,有“南唐北陆”之称。陆是陆小曼,唐便是唐瑛。       十几岁的唐薇红当时在震旦女子学校念书,女学生们平时都要穿校服,冬天是全黑的学生裙滚一条红边,夏天换成淡蓝的,鞋子不论样式但一定是白的,所以她们只有在扎辫子的蝴蝶结上翻花头,每天调换各色各样的绸带。而唐瑛晚上穿的都是曳地礼服,漂亮得让唐薇红羡慕不已。直到后来,她的第一任先生追求她,经常上门约她去跳舞,大妈看他是在海关工作,觉得很可靠,才允许他们出门玩。因为海关下午不用做事,他就带她去“仙乐斯”跳“茶舞”。“茶舞”的意思是下午茶时间的舞会,其实不喝茶只是跳舞,因为舞厅里的东西一般都不会好吃。跳完舞,他们才去康乐酒家这样的大饭店吃东西。    历史的风雨似乎一夜之间将唐薇红卷入艰辛的30岁月。今天的我们是很难幻想当年的情景:文革前夕,政治味道日渐浓重,唐薇红在一家拉丝工厂里上班,白天和钢屑、电焊枪、面罩打交道,晚上就换上国外亲人寄来的光鲜时髦的衣衫,和后来成为第二任丈夫的庞先生一起坐着黄包车去找吃饭跳舞的地方。 厂里工人议论纷纷,总有人问她:“唐师傅,你怎么晚上穿那么漂亮?和你一起坐在车上的男人是谁?”在厂长好心的劝说下,唐薇红和庞先生结婚了。从这一年开始,唐薇红从锦衣玉食的千金小姐,变成了身着汗渍斑斑的“劳动布”背带裤的电焊工人;从几斤东西都不要拎的娇贵女主人,变成了200多斤的整卷金属丝也能挪动的坚强女工;她的手从纤纤玉指到满手老茧;她的人也从笨手笨脚的铝合金拉丝学徒,到点焊接丝速度最快的老练师傅……她自己都想不到,她能承受住这样的考验:丈夫一辈子没工作,她还有4个孩子,一个保姆,她用80块的工资养了一家7口人。       文革中,陷入绝望的丈夫患癌症去世。但她没绝望。天生的外向性格和骨子里的叛逆,在最落魄的境遇下“救”了她。她咬着牙说:“我就是要过得快乐。给我一分钱我也能过日子,也要过得开心。”即使在工厂里被“批斗”得最狠的时候,她也能闭着眼睛养神,平静地熬到最后一刻。       一直到50岁,她这个曾经锦衣玉食的上海大家闺秀,从一间街道小厂安详退休。她的处世观更接近波伏娃的那句名言:“在我一生中,我还没遇见有人对幸福和我一样有天分,也没遇见有人如此顽强地追求幸福……去要幸福吧,不必有罪恶感。”她不会像阮玲玉一样“人言可畏”。文革刚过,她就又换上漂亮衣服,洒了香水、描上口红,走在街上,全然不管路人异样的眼光。       唐薇红的子女两个在美国,两个在日本,但她不会把自己锁在孤寂的老年里。“快乐是自己找的,烦恼也是自己找的。”她这样说着起身送我们出门,告别,然后她又要精心装扮一番,去赴老朋友的晚宴。晚宴之后,当然又是一场华丽的舞会。     
  No 3号佳丽
孔二小姐-唯我独尊的名门交际花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南京、上海、重庆的上层社会,有一年轻女子纵横江湖,嚣张跋扈,政府头头脑脑对其避之而不及,但关键时刻有求于她,效果却又惊人地好,可谓药到病除。    说到此女子的家事,自然是大得吓死人。老爸是当年曾任中央行政院院长、中央财政部部长、中国银行总裁的孔祥熙;而其老娘,则是著名宋氏三姐妹之老大、唯一称呼老蒋不叫什么“总裁”、“委员长”而称其为“介兄”的宋蔼龄。她就是中国最可怕的女人、历史上最牛叉的女同性恋、魔鬼撒旦的女性版:孔家二小姐孔令俊——后改名孔令伟——是也。       孔二小姐从小就显露出她极不寻常特殊人格。她热爱在男生中当首领,苦于当时罗马竞技场已经关门停业,孔二小姐就只能在操场、教室等地欣赏两拨人男生打架,她自己做壁上观,不亦乐乎。对于管教她的老师,孔二小姐的策略一般是这样的,找到校长,说:“这个人不配做我的老师,叫他滚。”此女对机械及骑技有先天性的掌握,十一二岁时竟然已能拆卸枪械,并据说弹无虚发。初次骑马、开车的熟练程度都让人叹为观止。       孔氏夫妇对其自然是钟爱有加的。更为不幸的是,连宋美龄都喜欢她,并诚恳地评价道:“令俊天生豪放,很像我。”不过美龄喜欢她还有进一步的原因。当年我们的美龄作为中国抗战动员委员会秘书长,为鼓舞士气,亲自去前线慰问伤员,一次出行,孔二小姐天才般地预见到某些状况,强烈要求美龄由第二辆改坐在第五辆车上。结果第二辆被敌机扫射成蜂窝煤,而第五辆安然无恙。有分析人士(就是我)认为,这一事件牵扯到概率论、神秘主义和政治阴谋,相当复杂,专业人士大可研究,必定成果斐然。不过美龄还是很开心的,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出现轻微的强迫症,逢人便说:“还是珍妮聪明。”这个珍妮,便是孔二小姐的英文名。       想当年,也就是六七十年前,兄弟我混迹南京之时,长期听到这么一句话:“你不要神气,小心出门碰上孔二小姐。”这句话中隐含着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说明孔二小姐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老百姓的精神安慰剂。当时人们如果咒某个人出灾祸,除了传统的掉长江淹死,栽紫金山下摔死,还可以咒他碰到孔二小姐。事情是这样的,孔二小姐刚学会开车之是,在南京闹市区违反交通规则,被警察训斥一顿,“天生豪放”的孔二小姐,当场拔枪射击,准确将其击毙。此事件引起南京警察罢工,并包围孔宅,至于后果,自然是不了了之。    对于这一事件,我们不能仅看表面,还要看到他的深远影响。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我们再考察现在的警察,发现他们已经基本不再对高干子女闯红灯之类的事情进行管教了,即便被打死,也不会玩罢工。这说明了我们社会的进步和人民觉悟的提高。       上述都是小事件,不足以表现孔二小姐的天生豪放。不过考虑到南京人杰地灵,孔二小姐有这表现已经是尽力了。到了重庆,情况完全不同。    重庆的南温泉当时被政府画为禁地,不过孔二小姐倒是如履平地,长期带着爱犬来此散布。某日,交通部湘鄂电政特派员朱一成也来南温泉,与孔二小姐相遇。可惜朱一成粗枝大叶,拍照片时不小心将孔二小姐之狗摄入。孔二小姐非常不开心,当即指挥随从大打出手,将其打得当场动弹不得。有分析人士(跟上面那个分析人士一样,还是我)指出,问题可能出在朱当时的发言,他说他是只拍狗没拍人,并可将底片洗出验证。朱一成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这种话讲出来,多么伤孔二小姐的自尊心啊,虽然她是同性恋,但是礼仪上,朱也应当表现一点兴趣出来。总之,最后朱带着满身伤痛去找孔祥熙,祥熙只好从中央银行拨出两万美金,让其赴美治疗。    如果南温泉事件仅止于此,那么这个地名还不足以随着孔二小姐而被世人所铭记。真正的高潮是这样的。某日,孔二小姐又去闲逛,突然冒出一伙人,穿戴倒还整齐,只是到了孔二小姐与另一女子(下有交待)面前,一时按耐不住寂寞,掏出相机来拍照(分析人士按:注意,这次是拍人而不是拍狗,至于当时到底有没有狗,已不可考)。孔二小姐为保护自己以及伙伴的肖像权不被侵犯,当即拔出手枪,放到一个(从逻辑上说,应当是拍照片的,不过考虑到拍照片的并非必然只有一人,所以到底放到了谁,此事亦不可考)。对方恼羞成怒,当场给于还击,这是南温泉一场非常著名的枪战。后来才知道,拍照那伙人的头面人物,乃云南军阀龙云之三公子。       刚才兄弟我在“孔二小姐南温泉大战龙三公子”这回书里提到,当时孔二小姐还有一个伙伴,这也是一名女子,名曰“葛霞”,孔二小姐对其宠爱有加。    当年,孔二小姐以祥广晋联合管理处招聘女工为名,从三十多人中挑选了四名不超过二十五岁的“生活秘书”。葛霞乃其一也,此女善解人意,且英语颇好,由以口语为佳;另有江湖中的按摩高手戚明铭、复旦毕业文质彬彬的李丽芳,以及舞姿优美的杨淑筠。这四个人各有所长,深得孔二小姐之欢心(兄弟我在这里插一句,谁有时间可以提醒一下中国性学专家李银河那个老寡妇,这里头大有值得研究之处,比研究加爵是否同性恋要有价值得多)。    不过,我要补充一句,这四个小妞不分大小(后有微妙变动,不在本章讨论之列),均属偏房。那么正房是谁呢,历史告诉我们,孔二小姐的正房乃国名党88军军长范绍增的三姨太。孔二小姐将其占为己有,不亦乐乎。后来,这位前三姨太后与四位新秀争宠,被孔二小姐折磨至死。早死早托生,善哉善哉。    而关于上回书我提到的葛霞,其时已先为人妻,夫君姓庞,乃顾祝同部下,官职中校。庞中校对此极为不满、极为愤怒、极为痛恨,甚至告到法院,而法院则找个理由不以受理。后在葛霞苦苦哀求之下,孔二小姐才没把庞中校给废了(唉,兄弟我在这里插一句,作为一男人,兄弟我能想象自己的女人被另一个男人抢走,但决不能想象自己的女人被另一个女人抢走。回想一代精神巨人康德,一生无爱无恨,善莫大焉)。       倘若孔二小姐仅在这些个人小事上小打小闹,历史的滚滚洪流终究会将其淹没。而她在这洪流中闪闪发光熠熠生辉之处,正在于孔二小姐超越了个人,超越了自己,超越了一小同性恋女子的私人化身份。    考察四大家族之关联,美龄对孔二小姐宠爱非凡,孔二小姐与老蒋自然也无拘无束。当年老将在重庆过长江时,戒严也戒不了孔二小姐抢道,甚至还扁了指挥交通的宪兵。最后老蒋将其叫道自己车上一起走了事。又一回,军政部长何应钦交给蒋介石一份报告,准备严办第九战区某军长违纪事件。然而孔二小姐居然将此文件从老蒋办公桌上公然拿走,送了人情。直至何部长催促回复,老蒋才知有此一说。不过孔二小姐断然否认,此时不了了之。    自然,我前面所谓“闪闪发光熠熠生辉之处”还不至于此,孔二小姐的人生高潮应当追溯到日,此时正值日本偷袭珍珠港,战火迅速东南亚中部以及南部太平洋地区,香港沦陷。自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之后,诸多要人逃落香港,香港沦陷,此事还得了。蒋介石不敢怠慢,亲自拟定名单,将那些要人接回重庆避难。《大公报》老报人胡政之先生是其中一位。    12月9日下午,这架著名的“空中行营号”飞机降落在重庆珊瑚坝机场,无数迎接人员翘首以盼:先是孔氏家族成员、然后是保姆,再然后是大批箱笼,最后,是孔二小姐著名的17条爱犬。诸要人一个没有。    《大公报》主编王芸生断断没有想到,胡老先生没接回来,接回来17条狗。此时正值国民党九中全会通过“增进行政效能,厉行法制制度,以修明政治案”,王芸生满怀悲愤之情,借题发挥,发表名为《拥护修明政治》的社论,捅出上述丑闻。一时间,社会舆论广泛,学生游行,广发传单。云南的西南联大等大学生甚至还组织了“倒孔运动委员会”,各地纷纷响应。    这么一搞,祥熙和蔼龄慌了。夫妻俩甚至以一张300块的高价收买并扣发12月22日运往全国各地的《大公报》。为平息事件,老蒋令交通部致函《大公报》,要求更正那篇社论,大意是电话不通,人没接到,飞机空着又浪费,干脆顺便接了点东西,并表示,只有“洋狗四只”,断无17只之巨也。没想到,《大公报》将此信全文刊出,并别出心裁,配标题“交通部来函”。党国此一欲盖弥彰之举,让社会各界之反映更为激烈,正义人士并进一步将孔祥熙贪污腐败之劣迹公布于众。导致检察院院长于右任就此案向孔祥熙提出弹劾。    这就是孔二小姐的惊人之举。没想到,此女的放浪不羁,竟最终让她老头子无奈辞职。  孔二小姐的别墅
  然后呢???~~~LZ加油啊~~才写了两个呢~~
  应该是转载吧..有六七十年前混于南京这句话..想来应该是位老先生.....    蛮幽默的..喜欢.. 现在很少有资料记载那个年代的&贵族&是怎样生活..
  加油,加油,多配点图就更形象了。
  孔二小姐···bh  除此之外,无别形容词······
  期待下文
  直播否。读来有趣  
  自带板凳等直播
  MS 以前在书店见过这本书
    对于这一事件,我们不能仅看表面,还要看到他的深远影响。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我们再考察现在的警察,发现他们已经基本不再对高干子女闯红灯之类的事情进行管教了,即便被打死,也不会玩罢工。这说明了我们社会的进步和人民觉悟的提高。       = =|||  
  在一个像样的地方,  一群穿的像样的人  互相被看见 这就是社交    ------------张爱玲  
  对于这一事件,我们不能仅看表面,还要看到他的深远影响。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我们再考察现在的警察,发现他们已经基本不再对高干子女闯红灯之类的事情进行管教了,即便被打死,也不会玩罢工。这说明了我们社会的进步和人民觉悟的提高。     仆街
  我想看照片~~~  
  楼主,加油, 等着看下文,,,
  继续呢
  搬小板凳,听过去的故事
2006年, 蒋宋美龄最疼爱的外甥女、外界称为“孔二小姐”的孔令伟,虽然已经去世12年,但台“国税局”查出她仍有上亿的遗产税,必须由在世的姊姊孔令仪补缴。孔令仪强调不清楚当初妹妹如何处理财产,打官司抗税。台“高等法院”15日判孔令仪败诉,还得补缴1.5亿元新台币。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身材瘦小、戴着帽子穿着西装、手拿拐杖口叼烟斗,一生十足男性装扮的孔二小姐孔令伟,虽然上有姊姊孔令仪、哥哥孔令侃,下有弟弟孔令杰,但独她与姨母蒋宋美龄感情最好。       1994年96岁高龄的蒋宋美龄最后一次返台,就是探望罹患直肠癌的孔令伟。探视后数日,孔令伟因直肠癌并发心肺功能衰竭,与世长辞,宋美龄还特地要求把遗体做防腐处理,运往美国芬克立夫墓园,而这个墓园与宋美龄当时的住地相距不到十几公尺。       当年离台赴美定居后,孔令伟留在台湾,继续处理宋美龄当年建立的相关机构,如妇联会、圆山饭店、振兴医院、华兴学校等。因此,她的遗产一向令外界好奇。       据台“国税局”查出,孔令伟过世前一个月,跨海卖掉多笔银行股票,遗产税并非家人声称的6400万,而应该是2.8亿。       至于这笔税该由谁来补,唯一继承人即是姊姊孔令仪,其必须概括承受遗产税加上罚款,总共1.57亿。       但孔令仪表示,妹妹生前如何汇款卖股,过程她完全不清楚,因此不但拒缴还打抗税官司。法院认为这么大笔金额,亲姊姊怎么可能不知道,因此判孔令仪败诉。       而这笔突然迸出的上亿的遗产税,让孔令伟的神秘形象再添一笔。   
  直播?/  
  就记得看《上海的金枝玉叶》时~~~郭婉莹是真漂亮啊~~~
  继续。。。
  继续。。。
  进来长见识的~  没点进来的时候只想到了一个陆小曼
  时间的力量啊时间的力量
  强烈要求上老照片    想看照片
  上孔帅滴图片。
  继续,继续.
  就时代名媛太多了~~~  LZ继续啊  最后觉得陪照片哈
  请继续!
  张恨水的&巴山夜雨&里有位方二小姐,看来就是以孔二小姐作原型的啊.
  有孔二小姐的照片就好了!!
  搬板凳学习
  孔二小姐太跋扈,很不喜欢!
  不喜欢那个孔2小姐,不就仗着家里的关系么,整天飞扬跋扈的,简直不把老百姓放在眼里,和今天的太子党有什么两样!!!!!
  喜欢那个郭婉莹,长的漂亮是一回事,心态平和才是关键,欣赏她的那种不被苦难打倒,永远独立自强的性格!!!  唐薇红也不错!!
  喜欢八这个  我心底莫非有资本主义情怀  我不喜欢现在的粗糙生活  一点没有追求  我记得我外婆说过他们家那儿有个庄家奶奶  70岁了还是获得很考究很美的
  真正的贵族
  作者:安妮海瑟薇 回复日期: 19:13:47 
    真正的贵族    
  ————————————————————-  回去查字典
  LZ继续啊!
  我的大姥姥也曾就读于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是一所教会学校吗?  学校条件很好,听说由于她偏好墨绿色,她的宿舍里从窗帘到床单全部都是墨绿的。  那个时候,她的父亲在武汉的美国领事馆做事,是没落的镶黄旗的后代。
  我一直都很向往那个浮华盛世~有一种浪漫的感觉,呵呵~
  很喜歡這帖
樓主繼續啊!
  百度知道图片版
  第一想到的就是南唐北路
  南唐北陆
  进来长见识的...  LZ请继续~~~
  第一个老太太对生活的态度值得学习,了不起  那个孔令伟实在不怎么样,哪能被称作名媛佳丽,本质祸国殃民呀。她老姐孔令仪倒是可以说说
  好看,就是太慢了点.能快点不?
  记号。
  这是谁?大美女啊!
  今天就来发一下当年著名的南唐北陆  筒子们更中意哪个??
其实按照现在审美角度来说,她们都算不上是什么俊俏女人吧。也许她们更多被关注的是家境或者是才华。  这个便是南唐里那个唐瑛(唐薇红她姐)这个不多说了吧,小曼妞是也这张小曼也忒恐怖了。=。=|||
  再补上点唐瑛的资料吧,感觉第一个帖子说的好糊涂。    唐瑛出生在1910年前后。父亲是沪上留德名医,兄腴庐是宋子文最亲信的秘书,平时和宋形影相随。那年宋子文在上海北火车站遇刺,刺客认错人,开枪误杀了宋身旁的唐腴庐。为此宋子文很觉内疚,除厚赠抚恤之外,对唐氏家人一直很照顾。唐瑛从旧上海最贵族化的基督教会中西女塾毕业后,嫁给从法国留学归来的市政水道工程师李祖法。李是上海滩上有名的“(宁波)小港李家”的家族成员,李家大部分是社会名流或富商,其父李云书是沪上巨商。唐瑛下嫁李祖法后因性格不合而离婚,改嫁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熊希龄的侄子熊七公子。唐瑛的漂亮中透出西洋女性风味,谈吐举止十分活泼。在社交场合唐瑛无疑是风头最足的一个。20世纪40年代末,唐瑛去了香港,后移民美国。
  No4号佳丽 中国女子飞行姐妹花-李霞卿,郑汉英  在众多优秀的广东女儿中,有一对航空先驱姐妹花——李霞卿和郑汉英也值得一提。在抗日战争时期,她们曾为祖国作过重大的贡献,如今却被世人遗忘。    
李霞卿和郑汉英都出生在中国有权势而富有的家庭。李霞卿生于1912年,广东番禺人;郑汉英生于1915年,广东宝安人。家里有钱供她们在外国受最好的教育,她们学习西方的语言和生活方式,穿衣打扮都是巴黎的时尚,完全像西方女子。但是,她们的中国心并不因此而改变。  
李霞卿的祖母许佩兰曾以“木兰”为名,并鼓励两个儿子跟随自己的革命步伐。这两兄弟就是李霞卿的父亲李应生和叔父李沛基。李沛基用炸弹暗杀清朝的将军,自己也牺牲了。李应生是中国最早的电影人之一,于1926年在上海创立影片公司。他引导女儿霞卿拍电影,为她取艺名“李旦旦”,霞卿后来成为著名女星。  
郑汉英的家族也有不少革命者。她的姑姑郑毓秀是中国第一个女立法会委员,曾参与起草民法,是早期国民党党员。郑毓秀利用自己是清政府官员女儿的身份,以外交特权为国民党在火车上运送炸弹。她曾自愿参加暗杀清政府一个部长,因行动被警察发觉,才被迫中止。    
1929年,郑毓秀安排李霞卿同她的侄子郑白峰结婚,郑白峰当时是国际联盟的秘书。两家结成姻亲,汉英和霞卿成了姑嫂。霞卿随丈夫到日内瓦居住期间,在那里读了飞行课程。她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还鼓励汉英学习飞行并取得飞行执照。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霞卿被中国政府派到美国,于1938年下半年开始系列飞行和演讲,足迹遍及美国北部、南部和中部,主持集会支援中国抗战。郑汉英于 1940年被派往加拿大任中国外交部代表,她是中国空军第一个女官——飞行中尉,第一个派到加拿大任公职的中国女子,加拿大第一个持有国际飞行执照的女飞行员。1941年开始,她在加拿大和美国进行一系列慈善飞行。    
女子驾驶飞机在当时是罕见的,加上她们的美貌和魅力,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有关她们的报道和照片上了当地报纸的头版。李霞卿总是穿光彩的旗袍,头发上扎一朵丝花。郑汉英喜欢穿深色衣服和戴很少首饰。对军人演讲时,这位飞行中尉穿着中国空军的制服,黑色裙子,有金翼纹饰的亮红色束腰上装。在演讲中,她们讲述了中国人民面对苦难的勇气,打动了听众的心,得到了大量捐款支援中国抗战。  
她们连续地飞行和演讲,有时甚至一天三场。李霞卿曾对一位美国记者说:“我国人民永远有坚强的勇气保卫祖国,祖国利益高于一切。”郑汉英也对温哥华一家报纸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祖国人民。”一位对李霞卿留下深刻印象的银行家这样赞扬她:“你为了我们的共同事业的出色工作,应当受到我们所有同盟国人民的高度赞誉。”他写了一张大数目的支票捐款,以此来证明他的赞赏。    
1943年9月,郑汉英在温哥华死于肺结核。她在加拿大享有盛名,她去世的消息刊登在当地各报纸的头版。她的葬礼﹐由加拿大皇家空军男女分队完全按军队的荣誉葬仪举行。她的灵柩覆盖着中国国旗﹐由荣誉卫队抬着﹐通过几个街区到墓园安葬。灵柩下葬时﹐一个号手吹奏《最后的安息》,鸣枪队对空发射三响礼炮。她口述的遗嘱要求把她所有的文件烧毁,只把她的飞行执照呈给中国空军。她在温哥华“海景墓园”的坟墓,不知何故没有墓碑(墓园有完整的档案记录)。    
李霞卿为基地设在纽约的美中救济会工作直至1945年。长期以来,一些书刊错误传抄李霞卿于1940年(或1944年)在一次飞行事故中“结束了年青的生命”,而实际上她于1998年在美国逝世。        
      
    中国女子飞行第一人-李霞卿明星李霞卿也就是李旦旦郑汉英——中国空军第一个女官女飞行家李霞卿搭乘欧亚飞机作全国考察
  赶上直播
  留爪,慢慢看
   在一个像样的地方,    一群穿的像样的人    互相被看见 这就是社交        ------------张爱玲  这句话真是经典
  记号。
    这个唐薇红蛮厉害的
  记号一个,慢慢看~
   题外话
~这个就是著名的中西女塾,诸多名媛的诞生地。后面我会慢慢发的。诸位少安毋躁。 :)
  照片无法显示。。  - -||| 更新下中西女塾女生们的合影毕业典礼
  才这几个,还以为很多呢
  好少阿  LZ加油!
  超级喜欢这个话题~楼主加油~
  很好看的帖子,加油啊
  加油写阿~很好看滴
  我也喜欢看啊
  顶一个先
  作个记号先,楼主多说几个 吧
  做个记号  楼主加油
  那两个女飞行员真是厉害得一塌糊涂。。。。。
    广东出了很多名女人啊
  首先要给诸位筒子们道歉。 因为最近我比较忙,没有多少时间更新帖子。不过我会慢慢发的,喜欢看帖子的话就多关注一下这里咯。 谢谢大家。:)    No5号佳丽 郑苹如--上海滩的夺命佳人  郑苹如生于1918年,中日混血。为上海名媛,当年上海第一大画报“良友画报”曾将其作为封面女郎。上海沦陷后,秘密加入中统,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混迹于日伪人员当中,获取情报。后参与暗杀日伪特务头子丁默村,而暴露身份,被捕,一口咬定为情所困,雇凶杀人,成为当年上海滩重大花边新闻之一。一九四○年二月,被秘密处决于沪西中山路旁的一片荒地,连中3枪,时年23岁。
  临刑前神色从容,遗言见过两个版本,一为对刽子手说:干净些,不要把我弄得一塌糊涂。
另外为:这样好的天气,这样好的地方!白日青天,红颜薄命,竟这样的撒手西归!我请求你,不要毁坏了我自己一向所十分珍惜的容颜。     
在汪政权中,太多醇酒妇人之道,而「七十六号」的特工首领丁默村,尤其是一个色中饿鬼,他虽然支离病骨,弱不禁风,肺病早已到了第三期,但壮阳药仍然是他为纵欲而不离身的法宝,他当年与女伶童芷苓的缱绻,早成公开秘密,而郑苹如的间谍案,更是遐迩喧传。海外书报中曾有不少记述此案的经过,可惜有些是语焉不详,而有些则与事实相去大远。
郑苹如是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首席检察官郑钺之女,生母是日本人,她在上海法国学校读书,家住法租界法国花园附近的吕班路万宜坊。万宜坊中有著上百家人家,其中活跃如邹韬奋,艳丽如郑苹如,都是最受人注意的人物。我也有一段时期住过那裏,每天傍晚,郑苹如常常骑了一辆脚踏车由学校返家,必然经过我的门口,一个鹅蛋脸,配上一双水汪汪的媚眼,秋波含笑,桃腮生春,确有动人丰韵。不知她怎样竟加入了军统任间谍工作?又不知怎样竟然会与汪方的特工首领丁默村发生了暧昧关系?
丁郑之间的往来,已经有了好几个月,丁默村是个特工首领,处於那时的环境中,对事事物物,样样提防,而唯独对於郑二小姐却十分放心,数月之间,也从没有发现她任何可疑之点。一天,默村在沪西一个朋友家裏吃中饭,临时打电话邀郑苹如来参加。饭后,默村要到虹口去,郑苹如也说要到南京路去,於是,同车而行。从沪西至南京路或至虹口,静安寺路都是必经之道。当车经静安寺路西伯利亚皮货店门口时,郑苹如忽然要向西伯利亚买一件皮大衣,嬲著默村同她一起下车帮她挑选。特工人员知道到一个没有预先约定的地点,而停留不逾半小时,认为决没有发生危险的可能。默村以为她的邀他同去,目的不外是一种需索的手段而已,於是坦然随她下车。汽车是停在见伯利亚马路对面的路侧,该店是两开间的门面,当他们两人穿过马路店门时,默村看到有两个形迹可疑的彪形大汉,腋下各挟有大纸包一个,裏面显然是藏的武器,知道情形不对。而默村在此紧要关头,能持以镇静,毫不慌张。仍昂然直入店内,而一转身即毫不停留,撇开了郑苹如,由一扇门狂奔而出,穿过马路,跃上自己坐来的保险汽车。两大汉以为默村进店,至少要有几分钟的停留,突然看到他已跑过马路上车,立刻拔枪轰击,但为时已晚,只车身上中了十几枪,弹痕斑斑,而默村则毫发无损,汽车也疾驰而去。
他回到七十六号以后,已清楚必然是郑苹如出的毛病,既然她能布置得那样周密,那样从容,不露一毫破绽,知道必然是有组织的特务工作。默村也不动声色,毫不采取行动,以松懈她的警觉。事隔数天,郑苹如也满以为事非预约,对方决无怀疑之理。第三天还亲自打电话给默村慰问。默村自然假意敷衍,依然柔情一片,还约了郑苹如下次的幽会日期。她为了表示坦白,居然遵约而至。一到,自然给默村预先埋伏的警卫立刻把她扣留了。
在审讯中,郑苹如承认了为重庆工作,而且是奉军统之命行事。然默村为追查有关线索,发交给原军统四大金刚之一的林之江看守盘问。拘留的地点,也就是林之江的沪西家裏。郑苹如真有本事,她对林之江(林於前数年,在香港病死),眉挑目语,献尽殷勤,一再诱林相偕私逃。林事后告诉我,以郑苹如的烟视媚行,弄得他荡气回肠,曾经几度为之意动。而丁默村最初也余情未断,颇有怜香惜玉之心,并不一定欲置之死地。一天在佛海住宅中午饭,我也在座,许多汪系要人的太太们纷纷议论,事前都曾经到她羁押的地方看过,一致批评郑苹如生得满身妖气,谓此女不杀,无异让她们的丈夫更敢在外放胆胡为。默村的太太当然是醋海兴波,而其余的贵妇人们尤极尽挑拨之能事,当时我看到这样的形势,早知郑苹如之将必难幸免。
果然,几天之后,枪杀的命令下来了。由林之江押著她到中山路旁的旷地上执行,上车时告诉她是解往南京,不久即可开释。车抵中山路,要她下来时,她才知道这已是她的毕命之地。但是她依然态度从容,下了车,仰著头,向碧空痴痴地望著,叹一口气,对之江说:「这样好的天气,这样好的地方!白日青天,红颜薄命,竟这样的撒手西归!之江!我们到底有数日相聚之情,现在要同走,还来得及。要是你真是忍心,那麼,开枪吧!但是!我请求你,不要毁坏了我自己一向所十分珍惜的容颜!」说完,一步又一步地走向林之江,面上还露出一丝微笑。一向杀人不眨眼的林之江,对此一代红妆,而又表演戏剧化的一幕,竟至手颤心悸,下不了毒手。他背过脸,指挥他的卫兵上去,他急忙走远了几丈路,枪声起处,血溅荒郊,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就此为国殉身。到今天,还有谁想到她呢?似乎胜利以后,恤典中且并无郑苹如之名!乱世性命贱於狗,真不知曾糟蹋了几多有为的青年!
    良友杂志封面终于见到彩照。可惜效果也忒不尽人意这张看起来貌似能漂亮点
  No6号佳丽 郭婉莹-骄傲倔强的雏菊  Daisy,一种单叶雏菊,草本植物,有着细小的花瓣和同样纤细的枝叶,在明媚的阳光下她沐浴着阳光,优雅而高贵;在狂暴的风雨中她忍受着打击,坚忍而沉稳。它的花语是纯真。Daisy,一个雏菊般的女孩,在上海的风雨中生活了多半个世纪,用她的美丽与倔强写下了传奇的人生。     郭家小姐       1910年秋天,在澳大利亚悉尼的一家照相馆里,一个胖乎乎的小女孩在镜头前摆出一幅沉稳安详的样子。她有着娇柔的眼神、光滑的额头、粉嫩的脸颊、白藕般的手臂,再配上精致的白色蕾丝裙子、软底的小白鞋,宛如一个纯洁的小天使。       她叫Daisy,中文名字郭婉莹,是一个雏菊一样纯真的女孩。她的爸爸郭标是靠倒卖水果起家的华人富商,妈妈是当时富商马氏家族的小姐。Daisy是家中的小女儿,就像很多小孩子一样,她总喜欢跟在哥哥的身后跑来跑去。在兄弟姐妹里,Daisy和二哥沃利是最要好的,到后来也只有这个哥哥肯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借钱给她。沃利也很喜欢这个天使般的妹妹,还极力想把Daisy培养成为一个标准的追求时尚的上海淑女。1947年沃利在宋子文的帮助下成了郭氏企业的继承人,一年后被蒋经国追杀,被迫逃往国外。乔治接替他的总裁职位后不久也被迫逃亡,当他清理总裁办公室时无意中触动了一个精巧的机关,发现了藏在其中的沃利留下来的一把枪。慌乱之中他一时没了主意,便将这把枪交给了Daisy处理。Daisy夫妇把它埋在了花园里,就是这把手枪成了害死Daisy第一任丈夫的间接凶手。       Daisy从小就是个标准的淑女,但这并不代表她懦弱可欺。她在悉尼上小学时,也曾因为同学乱叫她名字而逃了学,并且理直气壮地对校长宣布,要是同学不改正的话,她就永远不去学校了。       原本郭家可以在条件优越的悉尼一直过这种幸福富有的生活,但当时正值华人资本被大量引进,上海经济蓬勃发展的时候,Daisy的爸爸郭标作为华人富商,应孙中山先生的邀请,和弟弟郭杰举家来到上海,开办了后来最流行的百货公司--永安公司。     骄傲的女生     上海原本是个滩,而后成了村,成了镇,成了城……终于在20世纪开始风光起来。那时的上海就像一位淑女一样优雅精美。       初到上海的Daisy还是个无知的小女孩,因为生活环境不同,上海的很多东西在她眼中都是那么新鲜有趣。在住进延安路的大房子前,她住在永安公司对面的东亚酒店里。那是她妈妈的家族--马家的产业,马家当时已经在上海开了先施百货公司。透过酒店的玻璃窗,Daisy生平第一次见到了雪。洁白无瑕的雪从天空飘落,落到了上海这片土地上,然后融化,最后渗进了土里,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Daisy也如这融入土壤的雪花一样,从此与眼前这个陌生的城市结下了终生难解的缘分。       永安公司的建成以及南京路上这些华人资本家的大百货公司的开张,标志着华人资本在上海的成熟。       来到上海后,Daisy上的是广东的一所小学。可是从小就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她连一句上海话都不会说,更不要说广东话了,甚至连中文名字都没有。学校里的老师给她起了个中文名字,并且写在了纸条上。可是当她把纸条丢失在了回家的路上后,这个名字就被她彻底遗忘了。在她和她的兄弟姐妹们实在无法适应这个中文环境时,他们被父母送进了教会学校。从此,Daisy开始了她在中西女塾的新生活。       Daisy正式在中西女塾读书那年,它已是一座有着28年历史的美国基督教女子中学,并在当时上海的新式学校里享有盛名。它主要面对上海上层阶级的女孩授课,宋庆龄和宋美龄都是从这里毕业的。它是一所名副其实的贵族学校,高额的学费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优良的校风使它成为培养淑女的首选地点。甚至很多中等水平的人家都愿意节衣缩食,让自己的女儿来这所学校读书,接受熏陶,以便以后可以“飞上枝头做凤凰”。       中西女塾的校训是成长、爱人、生活,风格是贵族化的,采取美国式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许诺是要让她们一生年轻和愉悦地生活。Daisy在这里不仅学会了音乐、科学,阅读了许多图书馆里的英文书报、培养了终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还学会了如何做个称职的宴会女主人,在这里就连Daisy只会说英文的缺点也成了优点。她的聪明,她的美貌,她的富有几乎让她成为了学校里最快乐的孩子。       学校的英文剧是当时最有特色的,Daisy曾出演过莎士比亚的名剧《驯悍记》,还曾留下过模仿婚礼照片的有趣剧照。在照片中她那张稚气的脸上没有婚礼照片上新娘的媚态,而是流露出了小女孩儿少有的沉着和淡定。       Daisy行事的一贯风格是比较随意、不受拘束的。上中学时候她有了自己的中文名字--郭婉莹。她决定叫这个名字只因为喜欢当时走红的作家谢婉莹(即冰心),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了她惟一的中文名字了。       随着她父亲事业的蒸蒸日上,他们一家搬进了延安路旁一栋带花园的很美的西式大房子里。贵族家庭的孩子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劫匪绑架的对象。于是,为了预防绑架事件的发生,他们出门的时候不得不加强防范措施,并且只跟很少的几个家族来往,宋家就是跟他们家关系比较密切的家族之一。宋家的孩子从小就经常吃住在郭家,相约去游玩。         那时的Daisy带着青春的笑脸沐浴在20世纪灿烂的阳光下,挥洒着灵动的光彩。中学毕业时的她已经完全出落成了一个站在上海时尚前沿的新式淑女了。她自信、公正、博学、自尊,从小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却并不鄙视东方文化。         从中西女塾毕业后,Daisy性格中的倔强逐渐显露出来。因为不喜欢,所以她放弃了学习钢琴。她变得更坚持更独立了,她知道自己要走的路,并且有勇气按照自己的选择走下去。       通常情况下在中西女塾读书的富家小姐们毕业后不是嫁入豪门就是赴美留学。Daisy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因为不想出国留学,她便在父亲的安排下与一个赴美留学的富家子弟订了婚,他叫艾尔伯德。但是最终Daisy不惜以死相逼也要解除婚约。原因是他在送给她美国玻璃丝袜的时候说:“这袜子真结实,穿一年都不坏。”她怎么能嫁给这样一个乏味的男人?       解除婚约后Daisy有了更高的目标,她决定到燕京大学心理系深造。上大学后的她依然热衷于体育运动,还曾经是华北女子网球队的队长。这种爱好使她受益终生。       郭家的女子有着家族遗传的美貌,姐妹几个都是受人追捧的美女。Daisy的三姐安慈是第一位美貌与智慧并重的“上海小姐”,她凭着来自家族的美丽与优雅和从新式学校里学来的先进文化获得了众人的肯定。中西女塾的教育给了她出众的气质和淑女的修养,她曾做过宋美龄婚礼的女傧相,许多年后她的美貌和那种安适而活泼的气质仍然没有消失。在安慈参加“上海小姐”选举的时候,Daisy正在燕京大学读儿童心理学,她并不喜欢姐姐这种做法,还写信回家劝姐姐不要参加这种无聊的游戏。也许很多人认为以她的思想,她很可能走上革命的道路,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以后的很多年中她却一直是被革命的对象。       那时的Daisy不愿一味地追赶潮流,更多的时候她喜欢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做自己想做的事;她不愿再听从别人的安排,更多的时候她自己选择今后要追求的生活。她可以轻松地说:“没什么理由,因为喜欢,所以做了。”         日,最疼爱她的爸爸去世了。因为病发突然,他没来得及留下遗嘱,所以全家人平静地按照郭标在世时的惯例按比例分了财产。后来她成了上海永安公司的股东之一。     初为人妇       25岁的Daisy在取得燕京大学毕业证书后,即将嫁给清华大学毕业的吴毓骧。       吴毓骧是林则徐的后代,出自书香门第,曾经是清华大学的公派留学生。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主修机电工程,辅修工商管理。他是一个对玩各式新鲜流行花样儿无师自通的人,最爱棒球。       如绝大多数待嫁的少女一样,Daisy在婚礼前半年就已经开始忙着准备礼服、采购物品、订购家具、布置新居,等到所有事情准备妥当时,自己也瘦得只剩88磅了。       盛大的订婚典礼如期举行,郭家摆了几百张桌子大宴宾客,庆祝美丽富有的小姐即将嫁为人妇。她一生都不能理解为什么社会上的人把挣钱看得那么重要,更别说想到要嫁个有钱人了。婚纱照中的Daisy皮肤白皙,长长的眼睛优雅地扬着,眼中流露出欣赏和喜悦的神情,礼服的贴身裁剪衬出了她的凹凸有致的身段,像极了童话中的公主,手捧的鲜花和她的美相比也略逊一筹。       他们夫妻俩都是重视追求生活中的快乐的人,这也许就是他们相互吸引的地方。       婚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们是相当幸福的。那时的Daisy是个会因为想尽量完美地做出婚后第一顿早餐而手忙脚乱的小女人。就这样,两个彼此还有点儿陌生的人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吴毓骧是个很有趣的人,有相貌、有才气,在当时可谓人见人爱,他可以让Daisy的生活充满乐趣。但通常这种男人都是那种不会只满足于居家生活的人。婚后不久他们的爱情就出现了危机,她生性风流的丈夫爱上了一个年轻的寡妇。那个年轻的寡妇是Daisy一家的旧识,如今却成了破坏他们家庭的凶手。那晚在朋友的陪同下Daisy亲自来到了那个寡妇的家里,把她自己千挑万选的丈夫找了回来。但Daisy并未将此事声张出去,因为她有着旧式女子的温柔与体贴。       已嫁为人妇的Daisy渐渐厌倦了只在家里当家庭主妇的日子,生来“不安分”的她选择了与姐姐们不同的生活道路。她和从美国回来的朋友张海伦合开了一间专门为顾客订做礼服的服装店,叫做“锦霓”时尚沙龙。这家由Daisy和朋友精心经营的小店开在了寸土寸金的国际饭店里,她们专门为客人量身定做独一无二的礼服。直到1937年“锦霓”时尚沙龙因为战争停业前,Daisy已经凭借自己的智慧把这家店经营得蒸蒸日上了。后来她丈夫也因为战争失业了,如果说先前开时尚沙龙只是兴趣使然的话,那么她现在不得不再找一份工作,为的就是用来贴补家用了。她的第二份工作是帮中医学会的杂志拉广告。她的很多朋友都已嫁人,过上了悠闲的少奶奶的生活,每天不是逛街购物就是闲聊打牌。在她们看来Daisy是不幸的,没有挑好丈夫,结了婚还要抛头露面挣钱养家。可Daisy却不以为然,在她看来工作也许比少奶奶的无聊生活更有吸引力。不久,她因不愿与日本人共事而再次失掉了工作。他们的生活每况愈下,直到1939年,她因交不出房租,带着全家回娘家住。       吴毓骧是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他梦想着一夜致富,从此一劳永逸。他十分热衷于玩乐,甚至不惜抛下难产时的妻子,也要跑去跟朋友玩牌。Daisy的单纯渐渐被生活的挫折改变了。       太平洋战争后,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吴毓骧通过负责德国人在沪资产的管理工作实现了自己快速致富的梦想,吴家的日子渐渐富裕起来。Daisy又做了家庭主妇,儿子被养得白白胖胖,还让漂亮的女儿静姝跟着白俄老师学跳芭蕾舞。日子越过越好,一家人又恢复了幸福富足的生活。       39岁的Daisy是一个优雅高贵的中年美妇了,她的丈夫也已经是个持重的中年富商了。1951年到1954年是上海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生意越来越红火,他们仍旧保持了多年前的习惯在周末举行聚会。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Daisy第三次成了职业妇女,她在公司担任英文秘书的职务。       他们的公司--兴华科学仪器行与国家联营后,他们一家收入渐少。为了增加收入,吴毓骧与犹太人做起了非法生意。事发后他被捕了,Daisy也被找去问话。多年的生活已经教会了她处世的圆滑和随机应变,她开始用她的智慧与来自周围的威胁斗争。不久传来了吴毓骧被划为右派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时,Daisy几乎要晕倒了。尔后她被派到上海东北部远离市区的江湾正奔路外贸农场劳动,在那里喂猪。后来她甚至还在农场拌过水泥,吃尽了苦受尽了累,Daisy从此开始了炼狱般的生活。     命运的转折       1961年,吴毓骧由于心肺系统疾病,在提篮桥上海监狱医院去世,Daisy失去了这个曾经背叛过她却也给过她许多快乐的丈夫。她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劳动,还要靠微薄的收入独自抚养两个正在成长的孩子,日子十分艰苦。后来她又被派到青浦乡下的劳改地工作。       经过了两年的艰苦生活,已经快到法定退休年龄的55岁的Daisy又被派到了打字员的位置上。她本以为就快要退休了,可是事情并不这样,过了不久,她又被调到外贸职工业余大学去教英文。她的生活尽管艰苦但还勉强过得去。那时的她也一定不会想到她以后还会遇到更困难的情况吧!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这场持续了10年的浩劫给了Daisy前所未有的打击。从小家境富裕的她理所当然地成了“资本家”,成了革命的对象,即使她在公司只当过英文秘书。她的生活开始变得更加拮据,艰苦的环境迫使她学会了如何用24元钱养活自己和正在同济上大学的儿子。当她在路边小摊吃8分钱一碗的阳春面时,谁会想到她曾经是随手就可以给出5元小费的富家小姐?其实困难还远不止这些,她和儿子还曾在寒冬腊月被扫地出门,甚至连冬衣都不曾带齐,甚至连郭家的墓地都被捣毁了,所以晚年的Daisy决定死后把不能和父母葬在一起的遗体捐献给红十字会。       这段时间几乎可以算得上她人生中最艰苦的时期,但即使这样她也没想到要放弃,没想到要轻生。人生的各种忧患往往是不能避免的,可贵的是能把自己从忧患中提升出来。幸好她有着天生的骄傲,她坚信没有什么东西能把她压倒;幸好她有着被艰苦环境激发出的坚韧,她坚信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幸好她有从燕京大学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她凭着分析别人心理的能力一次次地摆脱了困境。Daisy因为有一颗不屈的心,所以能够不断追求,迎接挑战,苦中作乐。她在面对各种困难、打击的时候,往往能够发挥出最高的智慧,以无比坚定的毅力和信心,化阻力为动力,化干戈为玉帛。       佛家说人生是苦海,成、住、坏、空为一劫,人生要经历万劫。Daisy的人生饱尝了忧患苦难,但苦乐原是相对的,有苦就有乐,苦在哪里乐就在哪里。尽管生活是如此艰辛,可乐观自信的她还是可以从繁重的劳动中发现乐趣。如果Daisy当初随亲人逃到国外,也许就不会经历万般苦难,而是过着她四小姐的生活一直到老。这种生活固然优越,但优越的生活也往往会使人变得浅薄。而且如果那样的话,她将一辈子也不会知道她原来是一个可以在腥臭的河塘里用她那双弹钢琴的白皙的手指挖河泥的坚强女人。       在崇明农场的日子,清洗马桶是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天有一个同住的人帮Daisy把沉重的马桶抬到粪池边上去。然后,她要倒马桶,把它搬到小河边上去洗干净,最后把马桶搬回宿舍去。搬又大又重还没有把手的马桶对于Daisy来说真的很困难,所以有几个同在农场的年轻人很替她抱不平。但其实最可怕的还不是这种艰苦的生活环境,也不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       为了在凶险的环境中生存下来,Daisy决定做些事情来更好地保护自己。而且那必须是一件讨好干部,但不伤害任何人的事。于是,她向干部保证要好好学习中文,争取用中文学习毛主席著作,看中文报纸,用中文写交代材料,以证明她不是“洋奴”。尽管她的材料中有近一半的错字,可她不放弃,仍然经常问干部一些生字,结果她的进步得到了干部的赞扬。       1971年,Daisy终于结束了她那艰苦的劳改生活,从农场退休了,还拿到了一张同所有退休工人一样的光荣退休证书。原本有关部门认为她是资本家,不同意发给她代表正式退休工人的那一纸证书。她找到有关单位的领导,对他们说她在公司里一直都只是英文秘书,并不是资本家,并且从以前公司的同事那里得到了证明。她通过努力终于说服了单位领导,得到了这张来之不易的光荣退休证书。       这时她辛苦抚养长大的一双儿女也已成家。在北京的静姝嫁给了一个出身在上海的平民家庭的足球运动员。儿子中正毕业以后被分配到凤阳当工人。因为他的师傅很同情中正的遭遇,也喜欢他的为人,所以就把自己的女儿介绍给了他。不久之后中正就跟他师傅的女儿结婚了。       退休以后,Daisy花去大部分时间到凤阳去帮助中正照顾他的孩子媚,到北京帮助静姝照顾她的孩子锋锋和丫丫。当她到北京去的时候,常常也会把媚接到北京去,减轻中正的负担。在困难的岁月中一家人团结在一起,互相依靠。事实上,媚几乎是跟着奶奶长大的。虽然Daisy自己的孩子是由保姆照顾大的,但她的孙子孙女则是由自己亲手照顾长大的。温柔的Daisy像所有老祖母一样照顾孩子们的生活,陪孩子们玩,教他们学习英文。她赢得了他们的敬爱。在媚心中奶奶是与众不同的,她是那么亲切迷人。     回归平静       也许是上天对这个美丽的女子有所眷顾,Daisy在晚年的时候迎来了她一生中最后一段恋情。她与多年的老朋友、英国牛津大学毕业生汪孟立结婚了。从此以后生活又开始有了乐趣,他们不停地聊天,日子比起一个人的时候要热闹得多。他们时常结伴旅行,时常与老朋友聚会。汪孟立虽然不如Daisy的第一任丈夫那样精通各式流行花样,但却更真实。可惜几年后,汪孟立不幸死于癌症。从此以后Daisy一直独身,直到去世。       自从被打成右派以来饱受屈辱的Daisy,在68岁时被恭恭敬敬地请到了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教英文。在这里她真正受到了一个优秀英文老师应有的尊重。       社会的变迁和生活的拮据使她不得不放弃很多已有的习惯。她不再有机会骑马、弹钢琴、打网球,取而代之的是挖河泥、挑水泥、洗马桶;她不再有机会穿着做工精良的裙子、旗袍,取而代之的是街上随处可见的蓝色的粗布衣裤;她不再有机会坐在豪华的餐桌前用成套的刀叉吃家里厨师做的菜,取而代之的是小摊上8分一碗的阳春面。但这一切并未改变她的优雅和她的品位。晚年的Daisy梳着一头卷得很整齐的银色短发,虽然穿的是颜色单一、款式普通的布衣裤,还是掩不住她一举一动流露出来的优雅与高贵。没有了贵重的美式烤箱,她仍可以用铝锅蒸出美味的蛋糕,仍可以用铁丝烤出松脆的面包片。她一直保持着喝下午茶的习惯,她的朋友知道她的喜好,所以经常在看望她时给她带来国外带回来的蛋糕、巧克力。瑞士巧克力仍然是Daisy的最爱。       经常有朋友劝Daisy写自传,记录下以前的生活,她也曾为此特意上了老年人写作班,规范自己的英文。但她最终也没完成那些回忆录,因为每每回忆起以前苦难的生活她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抱怨,而乐观自信的她不爱抱怨。       晚年的Daisy独自生活在上海的一间小屋子里,靠给别人补习英语的微薄收入维持着清贫的生活。她没有依靠任何人--包括她在北京的女儿和在美国的儿子。她活得很庄严,这也许是她作为坚强的郭家四小姐的骄傲吧。       她曾经三次被送进医院,医生认为她有可能中风,可什么也没有发生。她的儿子中正多次要求接她去美国,可她宁愿独自在上海的小屋里等待着中风,也不愿意接受儿子的照顾,住在收费昂贵的病房里,因为独立的她一直否认儿女对她有赡养的义务。       她一生都没有成为别人的负担,一个人对别人要求得越少,才会越有尊严。人生最重要的是要做自己的主人,能自己当家做主,生命才会有意义。       1990年时,沃利曾经回来看望了她,不过宽容的她并没有提起自己的丈夫是怎么被他留下的手枪连累致死的。她认为沃利不是故意的,况且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天使离去       Daisy的生命在她90岁的时候画上了句号。那天的黄昏,Daisy独自上完了厕所后,躺在床上,轻轻说了句:“我怎么这么累呀。”片刻后,呼吸困难,然后静静地离开了人世。只剩下墙上挂着的画中的雏菊仍然迎风开着。       “上帝啊,请给我永恒的和平……”葬礼在《安魂曲》的伴随下平静地进行着。遗像上她的目光充满了慈爱和勇敢,记录着岁月的脸庞上依稀可见年轻时的美丽。墨汁未干的挽联上写着:“有忍有仁,大家闺秀犹在。花开花落,金枝玉叶不败。”这幅挽联和充满了整个房间的哭声,传达着亲友们对这位始终优雅美丽的郭家四小姐的恋恋不舍和无尽思念。四小姐结婚照1111已为人母,觉得她女儿好漂亮童年照,长发女是她姐姐,后来的第一届上海小姐郭安慈
  No6号佳丽 郭婉莹-骄傲倔强的雏菊  Daisy,一种单叶雏菊,草本植物,有着细小的花瓣和同样纤细的枝叶,在明媚的阳光下她沐浴着阳光,优雅而高贵;在狂暴的风雨中她忍受着打击,坚忍而沉稳。它的花语是纯真。Daisy,一个雏菊般的女孩,在上海的风雨中生活了多半个世纪,用她的美丽与倔强写下了传奇的人生。     郭家小姐       1910年秋天,在澳大利亚悉尼的一家照相馆里,一个胖乎乎的小女孩在镜头前摆出一幅沉稳安详的样子。她有着娇柔的眼神、光滑的额头、粉嫩的脸颊、白藕般的手臂,再配上精致的白色蕾丝裙子、软底的小白鞋,宛如一个纯洁的小天使。       她叫Daisy,中文名字郭婉莹,是一个雏菊一样纯真的女孩。她的爸爸郭标是靠倒卖水果起家的华人富商,妈妈是当时富商马氏家族的小姐。Daisy是家中的小女儿,就像很多小孩子一样,她总喜欢跟在哥哥的身后跑来跑去。在兄弟姐妹里,Daisy和二哥沃利是最要好的,到后来也只有这个哥哥肯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借钱给她。沃利也很喜欢这个天使般的妹妹,还极力想把Daisy培养成为一个标准的追求时尚的上海淑女。1947年沃利在宋子文的帮助下成了郭氏企业的继承人,一年后被蒋经国追杀,被迫逃往国外。乔治接替他的总裁职位后不久也被迫逃亡,当他清理总裁办公室时无意中触动了一个精巧的机关,发现了藏在其中的沃利留下来的一把枪。慌乱之中他一时没了主意,便将这把枪交给了Daisy处理。Daisy夫妇把它埋在了花园里,就是这把手枪成了害死Daisy第一任丈夫的间接凶手。       Daisy从小就是个标准的淑女,但这并不代表她懦弱可欺。她在悉尼上小学时,也曾因为同学乱叫她名字而逃了学,并且理直气壮地对校长宣布,要是同学不改正的话,她就永远不去学校了。       原本郭家可以在条件优越的悉尼一直过这种幸福富有的生活,但当时正值华人资本被大量引进,上海经济蓬勃发展的时候,Daisy的爸爸郭标作为华人富商,应孙中山先生的邀请,和弟弟郭杰举家来到上海,开办了后来最流行的百货公司--永安公司。     骄傲的女生     上海原本是个滩,而后成了村,成了镇,成了城……终于在20世纪开始风光起来。那时的上海就像一位淑女一样优雅精美。       初到上海的Daisy还是个无知的小女孩,因为生活环境不同,上海的很多东西在她眼中都是那么新鲜有趣。在住进延安路的大房子前,她住在永安公司对面的东亚酒店里。那是她妈妈的家族--马家的产业,马家当时已经在上海开了先施百货公司。透过酒店的玻璃窗,Daisy生平第一次见到了雪。洁白无瑕的雪从天空飘落,落到了上海这片土地上,然后融化,最后渗进了土里,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Daisy也如这融入土壤的雪花一样,从此与眼前这个陌生的城市结下了终生难解的缘分。       永安公司的建成以及南京路上这些华人资本家的大百货公司的开张,标志着华人资本在上海的成熟。       来到上海后,Daisy上的是广东的一所小学。可是从小就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她连一句上海话都不会说,更不要说广东话了,甚至连中文名字都没有。学校里的老师给她起了个中文名字,并且写在了纸条上。可是当她把纸条丢失在了回家的路上后,这个名字就被她彻底遗忘了。在她和她的兄弟姐妹们实在无法适应这个中文环境时,他们被父母送进了教会学校。从此,Daisy开始了她在中西女塾的新生活。       Daisy正式在中西女塾读书那年,它已是一座有着28年历史的美国基督教女子中学,并在当时上海的新式学校里享有盛名。它主要面对上海上层阶级的女孩授课,宋庆龄和宋美龄都是从这里毕业的。它是一所名副其实的贵族学校,高额的学费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优良的校风使它成为培养淑女的首选地点。甚至很多中等水平的人家都愿意节衣缩食,让自己的女儿来这所学校读书,接受熏陶,以便以后可以“飞上枝头做凤凰”。       中西女塾的校训是成长、爱人、生活,风格是贵族化的,采取美国式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许诺是要让她们一生年轻和愉悦地生活。Daisy在这里不仅学会了音乐、科学,阅读了许多图书馆里的英文书报、培养了终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还学会了如何做个称职的宴会女主人,在这里就连Daisy只会说英文的缺点也成了优点。她的聪明,她的美貌,她的富有几乎让她成为了学校里最快乐的孩子。       学校的英文剧是当时最有特色的,Daisy曾出演过莎士比亚的名剧《驯悍记》,还曾留下过模仿婚礼照片的有趣剧照。在照片中她那张稚气的脸上没有婚礼照片上新娘的媚态,而是流露出了小女孩儿少有的沉着和淡定。       Daisy行事的一贯风格是比较随意、不受拘束的。上中学时候她有了自己的中文名字--郭婉莹。她决定叫这个名字只因为喜欢当时走红的作家谢婉莹(即冰心),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了她惟一的中文名字了。       随着她父亲事业的蒸蒸日上,他们一家搬进了延安路旁一栋带花园的很美的西式大房子里。贵族家庭的孩子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劫匪绑架的对象。于是,为了预防绑架事件的发生,他们出门的时候不得不加强防范措施,并且只跟很少的几个家族来往,宋家就是跟他们家关系比较密切的家族之一。宋家的孩子从小就经常吃住在郭家,相约去游玩。         那时的Daisy带着青春的笑脸沐浴在20世纪灿烂的阳光下,挥洒着灵动的光彩。中学毕业时的她已经完全出落成了一个站在上海时尚前沿的新式淑女了。她自信、公正、博学、自尊,从小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却并不鄙视东方文化。         从中西女塾毕业后,Daisy性格中的倔强逐渐显露出来。因为不喜欢,所以她放弃了学习钢琴。她变得更坚持更独立了,她知道自己要走的路,并且有勇气按照自己的选择走下去。       通常情况下在中西女塾读书的富家小姐们毕业后不是嫁入豪门就是赴美留学。Daisy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因为不想出国留学,她便在父亲的安排下与一个赴美留学的富家子弟订了婚,他叫艾尔伯德。但是最终Daisy不惜以死相逼也要解除婚约。原因是他在送给她美国玻璃丝袜的时候说:“这袜子真结实,穿一年都不坏。”她怎么能嫁给这样一个乏味的男人?       解除婚约后Daisy有了更高的目标,她决定到燕京大学心理系深造。上大学后的她依然热衷于体育运动,还曾经是华北女子网球队的队长。这种爱好使她受益终生。       郭家的女子有着家族遗传的美貌,姐妹几个都是受人追捧的美女。Daisy的三姐安慈是第一位美貌与智慧并重的“上海小姐”,她凭着来自家族的美丽与优雅和从新式学校里学来的先进文化获得了众人的肯定。中西女塾的教育给了她出众的气质和淑女的修养,她曾做过宋美龄婚礼的女傧相,许多年后她的美貌和那种安适而活泼的气质仍然没有消失。在安慈参加“上海小姐”选举的时候,Daisy正在燕京大学读儿童心理学,她并不喜欢姐姐这种做法,还写信回家劝姐姐不要参加这种无聊的游戏。也许很多人认为以她的思想,她很可能走上革命的道路,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以后的很多年中她却一直是被革命的对象。       那时的Daisy不愿一味地追赶潮流,更多的时候她喜欢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做自己想做的事;她不愿再听从别人的安排,更多的时候她自己选择今后要追求的生活。她可以轻松地说:“没什么理由,因为喜欢,所以做了。”         日,最疼爱她的爸爸去世了。因为病发突然,他没来得及留下遗嘱,所以全家人平静地按照郭标在世时的惯例按比例分了财产。后来她成了上海永安公司的股东之一。     初为人妇       25岁的Daisy在取得燕京大学毕业证书后,即将嫁给清华大学毕业的吴毓骧。       吴毓骧是林则徐的后代,出自书香门第,曾经是清华大学的公派留学生。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主修机电工程,辅修工商管理。他是一个对玩各式新鲜流行花样儿无师自通的人,最爱棒球。       如绝大多数待嫁的少女一样,Daisy在婚礼前半年就已经开始忙着准备礼服、采购物品、订购家具、布置新居,等到所有事情准备妥当时,自己也瘦得只剩88磅了。       盛大的订婚典礼如期举行,郭家摆了几百张桌子大宴宾客,庆祝美丽富有的小姐即将嫁为人妇。她一生都不能理解为什么社会上的人把挣钱看得那么重要,更别说想到要嫁个有钱人了。婚纱照中的Daisy皮肤白皙,长长的眼睛优雅地扬着,眼中流露出欣赏和喜悦的神情,礼服的贴身裁剪衬出了她的凹凸有致的身段,像极了童话中的公主,手捧的鲜花和她的美相比也略逊一筹。       他们夫妻俩都是重视追求生活中的快乐的人,这也许就是他们相互吸引的地方。       婚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们是相当幸福的。那时的Daisy是个会因为想尽量完美地做出婚后第一顿早餐而手忙脚乱的小女人。就这样,两个彼此还有点儿陌生的人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吴毓骧是个很有趣的人,有相貌、有才气,在当时可谓人见人爱,他可以让Daisy的生活充满乐趣。但通常这种男人都是那种不会只满足于居家生活的人。婚后不久他们的爱情就出现了危机,她生性风流的丈夫爱上了一个年轻的寡妇。那个年轻的寡妇是Daisy一家的旧识,如今却成了破坏他们家庭的凶手。那晚在朋友的陪同下Daisy亲自来到了那个寡妇的家里,把她自己千挑万选的丈夫找了回来。但Daisy并未将此事声张出去,因为她有着旧式女子的温柔与体贴。       已嫁为人妇的Daisy渐渐厌倦了只在家里当家庭主妇的日子,生来“不安分”的她选择了与姐姐们不同的生活道路。她和从美国回来的朋友张海伦合开了一间专门为顾客订做礼服的服装店,叫做“锦霓”时尚沙龙。这家由Daisy和朋友精心经营的小店开在了寸土寸金的国际饭店里,她们专门为客人量身定做独一无二的礼服。直到1937年“锦霓”时尚沙龙因为战争停业前,Daisy已经凭借自己的智慧把这家店经营得蒸蒸日上了。后来她丈夫也因为战争失业了,如果说先前开时尚沙龙只是兴趣使然的话,那么她现在不得不再找一份工作,为的就是用来贴补家用了。她的第二份工作是帮中医学会的杂志拉广告。她的很多朋友都已嫁人,过上了悠闲的少奶奶的生活,每天不是逛街购物就是闲聊打牌。在她们看来Daisy是不幸的,没有挑好丈夫,结了婚还要抛头露面挣钱养家。可Daisy却不以为然,在她看来工作也许比少奶奶的无聊生活更有吸引力。不久,她因不愿与日本人共事而再次失掉了工作。他们的生活每况愈下,直到1939年,她因交不出房租,带着全家回娘家住。       吴毓骧是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他梦想着一夜致富,从此一劳永逸。他十分热衷于玩乐,甚至不惜抛下难产时的妻子,也要跑去跟朋友玩牌。Daisy的单纯渐渐被生活的挫折改变了。       太平洋战争后,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吴毓骧通过负责德国人在沪资产的管理工作实现了自己快速致富的梦想,吴家的日子渐渐富裕起来。Daisy又做了家庭主妇,儿子被养得白白胖胖,还让漂亮的女儿静姝跟着白俄老师学跳芭蕾舞。日子越过越好,一家人又恢复了幸福富足的生活。       39岁的Daisy是一个优雅高贵的中年美妇了,她的丈夫也已经是个持重的中年富商了。1951年到1954年是上海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生意越来越红火,他们仍旧保持了多年前的习惯在周末举行聚会。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Daisy第三次成了职业妇女,她在公司担任英文秘书的职务。       他们的公司--兴华科学仪器行与国家联营后,他们一家收入渐少。为了增加收入,吴毓骧与犹太人做起了非法生意。事发后他被捕了,Daisy也被找去问话。多年的生活已经教会了她处世的圆滑和随机应变,她开始用她的智慧与来自周围的威胁斗争。不久传来了吴毓骧被划为右派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时,Daisy几乎要晕倒了。尔后她被派到上海东北部远离市区的江湾正奔路外贸农场劳动,在那里喂猪。后来她甚至还在农场拌过水泥,吃尽了苦受尽了累,Daisy从此开始了炼狱般的生活。     命运的转折       1961年,吴毓骧由于心肺系统疾病,在提篮桥上海监狱医院去世,Daisy失去了这个曾经背叛过她却也给过她许多快乐的丈夫。她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劳动,还要靠微薄的收入独自抚养两个正在成长的孩子,日子十分艰苦。后来她又被派到青浦乡下的劳改地工作。       经过了两年的艰苦生活,已经快到法定退休年龄的55岁的Daisy又被派到了打字员的位置上。她本以为就快要退休了,可是事情并不这样,过了不久,她又被调到外贸职工业余大学去教英文。她的生活尽管艰苦但还勉强过得去。那时的她也一定不会想到她以后还会遇到更困难的情况吧!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这场持续了10年的浩劫给了Daisy前所未有的打击。从小家境富裕的她理所当然地成了“资本家”,成了革命的对象,即使她在公司只当过英文秘书。她的生活开始变得更加拮据,艰苦的环境迫使她学会了如何用24元钱养活自己和正在同济上大学的儿子。当她在路边小摊吃8分钱一碗的阳春面时,谁会想到她曾经是随手就可以给出5元小费的富家小姐?其实困难还远不止这些,她和儿子还曾在寒冬腊月被扫地出门,甚至连冬衣都不曾带齐,甚至连郭家的墓地都被捣毁了,所以晚年的Daisy决定死后把不能和父母葬在一起的遗体捐献给红十字会。       这段时间几乎可以算得上她人生中最艰苦的时期,但即使这样她也没想到要放弃,没想到要轻生。人生的各种忧患往往是不能避免的,可贵的是能把自己从忧患中提升出来。幸好她有着天生的骄傲,她坚信没有什么东西能把她压倒;幸好她有着被艰苦环境激发出的坚韧,她坚信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幸好她有从燕京大学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她凭着分析别人心理的能力一次次地摆脱了困境。Daisy因为有一颗不屈的心,所以能够不断追求,迎接挑战,苦中作乐。她在面对各种困难、打击的时候,往往能够发挥出最高的智慧,以无比坚定的毅力和信心,化阻力为动力,化干戈为玉帛。       佛家说人生是苦海,成、住、坏、空为一劫,人生要经历万劫。Daisy的人生饱尝了忧患苦难,但苦乐原是相对的,有苦就有乐,苦在哪里乐就在哪里。尽管生活是如此艰辛,可乐观自信的她还是可以从繁重的劳动中发现乐趣。如果Daisy当初随亲人逃到国外,也许就不会经历万般苦难,而是过着她四小姐的生活一直到老。这种生活固然优越,但优越的生活也往往会使人变得浅薄。而且如果那样的话,她将一辈子也不会知道她原来是一个可以在腥臭的河塘里用她那双弹钢琴的白皙的手指挖河泥的坚强女人。       在崇明农场的日子,清洗马桶是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天有一个同住的人帮Daisy把沉重的马桶抬到粪池边上去。然后,她要倒马桶,把它搬到小河边上去洗干净,最后把马桶搬回宿舍去。搬又大又重还没有把手的马桶对于Daisy来说真的很困难,所以有几个同在农场的年轻人很替她抱不平。但其实最可怕的还不是这种艰苦的生活环境,也不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       为了在凶险的环境中生存下来,Daisy决定做些事情来更好地保护自己。而且那必须是一件讨好干部,但不伤害任何人的事。于是,她向干部保证要好好学习中文,争取用中文学习毛主席著作,看中文报纸,用中文写交代材料,以证明她不是“洋奴”。尽管她的材料中有近一半的错字,可她不放弃,仍然经常问干部一些生字,结果她的进步得到了干部的赞扬。       1971年,Daisy终于结束了她那艰苦的劳改生活,从农场退休了,还拿到了一张同所有退休工人一样的光荣退休证书。原本有关部门认为她是资本家,不同意发给她代表正式退休工人的那一纸证书。她找到有关单位的领导,对他们说她在公司里一直都只是英文秘书,并不是资本家,并且从以前公司的同事那里得到了证明。她通过努力终于说服了单位领导,得到了这张来之不易的光荣退休证书。       这时她辛苦抚养长大的一双儿女也已成家。在北京的静姝嫁给了一个出身在上海的平民家庭的足球运动员。儿子中正毕业以后被分配到凤阳当工人。因为他的师傅很同情中正的遭遇,也喜欢他的为人,所以就把自己的女儿介绍给了他。不久之后中正就跟他师傅的女儿结婚了。       退休以后,Daisy花去大部分时间到凤阳去帮助中正照顾他的孩子媚,到北京帮助静姝照顾她的孩子锋锋和丫丫。当她到北京去的时候,常常也会把媚接到北京去,减轻中正的负担。在困难的岁月中一家人团结在一起,互相依靠。事实上,媚几乎是跟着奶奶长大的。虽然Daisy自己的孩子是由保姆照顾大的,但她的孙子孙女则是由自己亲手照顾长大的。温柔的Daisy像所有老祖母一样照顾孩子们的生活,陪孩子们玩,教他们学习英文。她赢得了他们的敬爱。在媚心中奶奶是与众不同的,她是那么亲切迷人。     回归平静       也许是上天对这个美丽的女子有所眷顾,Daisy在晚年的时候迎来了她一生中最后一段恋情。她与多年的老朋友、英国牛津大学毕业生汪孟立结婚了。从此以后生活又开始有了乐趣,他们不停地聊天,日子比起一个人的时候要热闹得多。他们时常结伴旅行,时常与老朋友聚会。汪孟立虽然不如Daisy的第一任丈夫那样精通各式流行花样,但却更真实。可惜几年后,汪孟立不幸死于癌症。从此以后Daisy一直独身,直到去世。       自从被打成右派以来饱受屈辱的Daisy,在68岁时被恭恭敬敬地请到了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教英文。在这里她真正受到了一个优秀英文老师应有的尊重。       社会的变迁和生活的拮据使她不得不放弃很多已有的习惯。她不再有机会骑马、弹钢琴、打网球,取而代之的是挖河泥、挑水泥、洗马桶;她不再有机会穿着做工精良的裙子、旗袍,取而代之的是街上随处可见的蓝色的粗布衣裤;她不再有机会坐在豪华的餐桌前用成套的刀叉吃家里厨师做的菜,取而代之的是小摊上8分一碗的阳春面。但这一切并未改变她的优雅和她的品位。晚年的Daisy梳着一头卷得很整齐的银色短发,虽然穿的是颜色单一、款式普通的布衣裤,还是掩不住她一举一动流露出来的优雅与高贵。没有了贵重的美式烤箱,她仍可以用铝锅蒸出美味的蛋糕,仍可以用铁丝烤出松脆的面包片。她一直保持着喝下午茶的习惯,她的朋友知道她的喜好,所以经常在看望她时给她带来国外带回来的蛋糕、巧克力。瑞士巧克力仍然是Daisy的最爱。       经常有朋友劝Daisy写自传,记录下以前的生活,她也曾为此特意上了老年人写作班,规范自己的英文。但她最终也没完成那些回忆录,因为每每回忆起以前苦难的生活她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抱怨,而乐观自信的她不爱抱怨。       晚年的Daisy独自生活在上海的一间小屋子里,靠给别人补习英语的微薄收入维持着清贫的生活。她没有依靠任何人--包括她在北京的女儿和在美国的儿子。她活得很庄严,这也许是她作为坚强的郭家四小姐的骄傲吧。       她曾经三次被送进医院,医生认为她有可能中风,可什么也没有发生。她的儿子中正多次要求接她去美国,可她宁愿独自在上海的小屋里等待着中风,也不愿意接受儿子的照顾,住在收费昂贵的病房里,因为独立的她一直否认儿女对她有赡养的义务。       她一生都没有成为别人的负担,一个人对别人要求得越少,才会越有尊严。人生最重要的是要做自己的主人,能自己当家做主,生命才会有意义。       1990年时,沃利曾经回来看望了她,不过宽容的她并没有提起自己的丈夫是怎么被他留下的手枪连累致死的。她认为沃利不是故意的,况且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天使离去       Daisy的生命在她90岁的时候画上了句号。那天的黄昏,Daisy独自上完了厕所后,躺在床上,轻轻说了句:“我怎么这么累呀。”片刻后,呼吸困难,然后静静地离开了人世。只剩下墙上挂着的画中的雏菊仍然迎风开着。       “上帝啊,请给我永恒的和平……”葬礼在《安魂曲》的伴随下平静地进行着。遗像上她的目光充满了慈爱和勇敢,记录着岁月的脸庞上依稀可见年轻时的美丽。墨汁未干的挽联上写着:“有忍有仁,大家闺秀犹在。花开花落,金枝玉叶不败。”这幅挽联和充满了整个房间的哭声,传达着亲友们对这位始终优雅美丽的郭家四小姐的恋恋不舍和无尽思念。童年照,右边长发女孩是她姐姐郭安慈,后来的第一届上海小姐
  喜欢郭家四小姐  眼泪都流出来了
  郭婉莹是1909年的。1998年逝世后遗体捐献给医院。
  有忍有仁,大家闺秀犹在;花开花落,金枝玉叶不败    郭婉莹使我感动
  感觉很不容易啊~  
  楼主谢谢,长见识了。
  占座听故事
  Daisy那张童年照,坐在中间的那个小胖子好像郑则仕唉。
  看到郭四小姐的故事  很感动  楼主继续8啊~~~
  长见识的
  ..那些老贵族们啊...
  被震到了  大美女啊
  记号下慢慢看。LZ加油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郭婉莹的女儿吴静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