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枚汉代青铜游标卡尺读数,属于稀有品种,国内博物馆仅收藏三枚,请估价

文物鉴赏/青铜卡尺
青铜卡尺1992年5月在市西北8公里的甘泉乡(今邗江区甘泉镇)顺利清理了一座早期的砖室墓,从墓中出土了一件铜卡尺。
此铜卡尺由固定尺和活动尺等部件构成,固定尺通长13.3厘米,固定卡爪长5.2厘米、宽0.9厘米、厚0.5厘米。固定尺上端有鱼形柄,长13厘米,中间开一导槽,槽内置一能旋转调节的导销,循着导槽左右移动。在活动尺和活动卡爪间接一环形拉手,便于系绳或抓握。两个爪相并时,固定尺与活动尺等长。使用时,将左手握住鱼形柄,右手牵动环形拉手,左右拉动,以测工件。用此量具既可测的直径,又可测其深度以及长、宽、厚,均较直尺方便和精确。惜因年代久远,其固定尺和活动尺上的计量刻度和纪年铭文,已锈蚀难以辨认。
青铜卡尺与现代游标卡尺相比较,二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现代游标主要由主尺、固定卡爪、游标架、活动卡爪、游标尺、千分螺丝、滑块等部分组成,而铜卡尺是由固定尺、固定卡爪、鱼形柄、导槽、导销、组合套、活动尺、活动卡爪、拉手等部分组成。从组成的主要构件来看,铜卡尺的固定尺和活动尺,即是现代游标卡尺的主尺和副尺;铜卡尺的组合套、导槽和导销即是游标架。其主要差距在于:现代游标卡尺应用微分原理,通过对齐主尺和副尺的两条刻线,能精确地标出本尺所能测出的精密度,而铜卡尺只能借助指示线,靠估出长度单位“分”以下的数据。从中不难看出,现代游标卡尺是由汉代的铜卡尺演变发展而来,就其构造原理、性能和用途来说,汉代铜卡尺即是原始的游标卡尺。
文物历史/青铜卡尺
有关新朝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铜卡尺的记载见于晚清一些著录上(如《权衡度量实验考》和所编),共收录了五件卡尺拓本,可惜原物在解放前就已流散失传了。如今仅在和各收藏一件,它们都有计量刻度和纪年铭文,前者主尺长15.2厘米、卡爪长6.2厘米;后者主尺长15.37厘米、卡爪长6.1厘米,两者均比扬州出土的铜卡尺略长一些,卡爪则稍短些,其外形、构造和组合部分都相同。不过上述两件均系征集,出土地不明,而扬州的铜卡尺出土地明确,甘泉乡姚湾村位于汉广陵国郡城之西北,这里曾是两汉诸侯王、贵族墓群的丛葬区域所在。 原始铜卡尺的出土,纠正了世人过去认为游标卡尺乃是科学家发明的观念。在1973年出版的《英国百科全书》第10卷402页,记述游标卡尺是数学家维尼尔?皮尔(公元年)在1631年发明的。其实,我国早在公元一世纪初的新莽时期就己发明游标卡尺并在生产中开始应用了,从而将游标卡尺的历史上溯了一千六百多年。东汉原始铜卡尺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数学史和度量衡史提供了实例,因此,弥足珍贵。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8次
参与编辑人数: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28:50
认领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汉代青铜卡尺
日18:50时CCTV-4的《国宝档案》栏目中播出:1992年5月,在扬州市西北8公里的邗江县甘泉乡一座东汉砖室墓中,出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青铜器,专家经过研究发现,这是一件距今近2000多年的青铜卡尺。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此铜卡尺由固定尺和活动尺等部件构成。固定尺通长13.3厘米,固定卡爪长5.2厘米、宽0.9厘米、厚0.5厘米。固定尺上端有鱼形柄,长13厘米,中间开一导槽,槽内置一能旋转调节的导销,循着导槽左右移动。在活动尺和活动卡爪间接一环形拉手,便于系绳或抓握。两个爪相并时,固定尺与活动尺等长。使用时,将左手握住鱼形柄,右手牵动环形拉手,左右拉动,以测工件。用此量具既可测器物的直径,又可测其深度以及长、宽、厚,均较直尺方便和精确。惜因年代久远,其固定尺和活动尺上的计量刻度和纪年铭文,已锈蚀的难以辨认。
此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新莽时期的铜卡尺,有趣的是,与扬州出土的铜卡尺相比较,其外形、构造和组合部分基本相同。可测量物体长度、高度、厚度、深度等。&
有关王莽新朝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铜卡尺的记载,见于晚清一些著录上:如吴大澂《权衡度量实验考》和容庚所编《秦汉金文录》,共收录了五件卡尺拓本,可惜原物在解放前就已流散失传了。
如今仅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北京市艺术博物馆各收藏一件,它们都有计量刻度和纪年铭文,前者主尺长15.2厘米、卡爪长6.2厘米;后者主尺长15.37厘米、卡爪长6.1厘米,两者均比扬州出土的铜卡尺略长一些,卡爪则稍短些,其外形、构造和组合部分都相同。不过上述两件均系征集,出土地不明,而江苏扬州的铜卡尺出土地明确,甘泉乡姚湾村位于汉广陵国郡城之西北,这里曾是两汉诸侯王、贵族墓群的丛葬区域所在。
英国在1973年出版的《英国百科全书》第10卷402页,记述游标卡尺是法国数学家维尼尔·皮尔()在1631年发明的。
我国青铜卡尺的出土,以实物证明,我国在公元九年的新莽时期就已制造并应用于生产之中了。从而将卡尺的历史上溯了1622年。
我国青铜卡尺的出土,为研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数学史和度量衡史提供了实例。因此,弥足珍贵,此物现在双博馆内陈列展出。
据清代吴大澂所录,新莽铜卡尺上一面有寸、分刻度,背面有篆字铭文“始建国元年正月癸酉朔日制”的字样。
汉代一尺约为2.31cm,15.2厘米的主尺长度合6.58寸,出去动尺卡爪宽度,并结合卡爪长度推断,可以测量6寸的直径和长度。如此推论扬州邗江县甘泉乡出土的青铜卡尺约可测量5寸的器件。
此外,我们可以探讨和假设:在青铜卡尺之前,应该有易于制作的木质卡尺流行于世,是合理推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