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ost到底是什么东西 类似于灵魂摆渡

您的位置:&&&&人死灵魂存在是怎样被证实的?人死灵魂在哪里?
人死灵魂存在是怎样被证实的?人死灵魂在哪里?
日 09:17出处:互联网作者:希和阅读次数:4471
近日,俄罗斯有媒体登出一篇文章,称有学者找到有力证据,证实人死灵魂存在。人死灵魂是否存在一直以来都存在很大的争议,我们也无法证明此事。这些学者是怎么证实人死灵魂存在的呢?如果灵魂存在,在哪里呢?
  近日,俄罗斯有媒体登出一篇文章,称有学者找到有力证据,证实人死灵魂存在。人死灵魂是否存在一直以来都存在很大的争议,我们也无法证明此事。这些学者是怎么证实人死灵魂存在的呢?如果灵魂存在,在哪里呢?
  关于人死后生命是否依然存在的问题一直被各界争论不休,然而俄罗斯《晨报》10月30日文章却指出,这一问题的答案已变成肯定,学者们找到了有力证据证明,人在心跳停止以后依然存在&灵魂&。
  研究报告中指出,人的&灵魂&是较之常规神经元更为根本的某种东西。医学教授认为,意识是一直存在宇宙中,并且很可能是从宇宙大爆炸时期开始的。据他所说,当人的心跳停止,人脑中所存储的信息不会随之消逝,而是继续在宇宙中扩散。根据学者的观点,这一理论可以解释很多经历过临床死亡的人回忆起自己在&深长的隧道里&或者看到&一束白光&这一现象。
人死灵魂存在是怎样被证实的?人死灵魂在哪里?
  学者表示,&当人的心跳停止,血液停止流动时,微管失去其量子状态,但存在于其中的量子信息不会被破坏,所以它们就在宇宙中传播散布。所以如果重症监护室的病人存活下来,他们多会讲述那&一束白光&或者看到自己如何&灵魂出窍&;如果病人去世,那么量子信息就会在不确定的期限内存在于肉体之外,即&灵魂&。&
  美国神经外科教授亚历山大也曾在自己的著作《天堂的证明》一书中描述了自己的&阴间旅程&,&当时我处于昏迷状态,感觉自己在天堂,周围有蝴蝶飞舞还有一些类似于天使的物质。&
  指生命;人格,良心;精神、思想、感情等,也比喻事物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宗教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
  汉语词语基本信息
  【词目】灵魂
  【拼音】l&ng h&n
  【英译】[ ghost]
  【基本解释】
  1、文化意义上可以影响或激励后人的人文成果。
  2、科学非正统派认为附于人体的心意之灵。
  3、比喻起关键和主导作用的核心因素。
  4、高尚的品格。
  5、宗教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灵体,灵体离开躯体人即死亡。灵魂真的存在吗?
在上篇文章《轮回转世系列[01]——转世真的存在吗?》中我们了解到,轮回转世绝非什么唯心或迷信,而是一个真实的存在。那么,轮回转世转的是什么?是灵魂吗?灵魂真的存在吗?灵魂是什么样子?本篇文章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所选素材也是几位重量级人物的研究成果。
1、濒死体验(NDE:Near Death Experience)
濒死体验的研究历史
1.2 濒死体验的共同特征
濒死体验的研究案例2、灵魂出体
(OBE:Out-of-Body Experience)
3、灵量球 (Orbs)
西方证实灵魂存在的一个主流,是所谓的濒死体验(NDE:Near Death Experience)[02]研究。濒死体验是人们在临终或遭遇创伤和疾病时所产生的死亡感受,这是一种看似难以置信、奇特或超自然的经历。尽管有关濒死体验的质疑不胜枚举,但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它们的确存在。数以千计的人在临终前真切地体验了相似的情境。而争论的聚焦点在于,人们是否真实地经历了他们所感受到的一切。[01-06]
有人质疑濒死体验的报告究其本质是主观性的个人经验,到底是否有客观的可证实的依据可循?康涅狄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肯耐斯&瑞恩(Kenneth
Ring)博士这样回答,“最客观的并可证实的数据是濒死体验中的离体经验的部分,人们在离体时会看到一些事物,这些事物是科学家们能调查验证的。”[07-08]
1、濒死体验(NDE:Near Death
Experience)
1975 年,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穆迪(Raymond Moody)[09]博士在他的著作《生命之后的生命》(Life
After Life) [10]中,首创了“濒死体验”一词。穆迪博士在研究了150多个濒死经历的案例之后写出的这本书,一经问世就成为超级畅销书,创下了全球销量1300万册的记录。
濒死体验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早在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在他的著作《理想国》(The
Republic)中就记载了濒死体验现象。研究表明,经历过濒死体验的人遍布世界不同地域、种族、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据美国著名的统计公司盖洛普公司(Gallup
poll)调查估计,仅在美国就至少有800万成年人有过濒死体验,如果算上儿童,这数字将更加可观。肯耐斯&瑞恩(Kenneth
Ring)博士等人的研究更 表明有大约35% 接近死亡时有濒死体验。
目前,濒死体验现象正在吸引越来越多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其中很多是自己原来研究领域中的佼佼者。除了上面提到的康涅狄克大学心理学教授肯耐斯&瑞恩(Kenneth
Ring))[08]博士外,还有华盛顿大学儿科教授麦尔文&莫尔斯(Melvin Morse)[11,12]博士,内华达大学教授雷蒙&穆迪(Raymond A.
Moody)[09]博士,加州大学教授查尔斯&塔特(Charles Tart)
[13]博士,华盛顿大学内科医生林兹&奥戴因(Linz
Audain)博士等。有关濒死研究的论文不断发表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 和《濒死体验研究》(The
Journal of Near Death
Studies)上。1978年,在一些学者的倡议下,国际濒死体验研究协会(IANDS)[06]正式成立。可以说,科学界对这一神秘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
濒死体验(NDE)的研究历史
近代濒死体验的研究始于瑞士地质学家阿尔伯特&海蒙(Albert Heim)[14]。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他从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开始了NDE研究。1959年,美国精神研究会的卡里斯&奥西斯(Karlis
Osis)[15]通过分析详细记录病人死亡过程体验的几百份调查表,开始继续海蒙的研究。1972年,他还在冰岛心理学家厄兰德&哈拉德桑(E.
Haraldsson)的帮助下,跨越种族和文化界限,把研究扩展到印度。他们合作出版了一本书《死亡时刻》(At the Hour of
Death, 1972),在书中奥西斯总结道:
“尽管很多病人进入一种健忘、无意识的状态,但仍然存在着坚持到最后的意识清醒者。他们说‘见到了’来世并能在临终前报告他们的经历。比如:他们见到了已故的亲属和朋友的幽灵,见到了宗教和神话中的人物,见到了灵光、美丽的强烈色彩等非尘世环境。这些体验很有影响力,带给他们祥和、宁静、安逸和宗教情感。病人奇特地经历了‘美好的死亡’,这与临终前通常想到的黑暗和悲惨正好相反。”
20世纪70年代,依阿华大学精神病学教授拉赛尔&诺依斯(Russell Noyes) [16]和同事罗伊&克莱蒂一起,研究了大量濒死者的描述,对个别人的自传性陈述也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著名瑞士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學泰斗卡尔&荣格(Karl
Jung)。1944年在瑞士的一家医院里,患心脏病的他经历了一次濒死体验,从而改变了他对人类意识的理解。以下是他对这一经历的描述,这个描述被收录进其名著《记忆&梦境&映像》中
( 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他写道:
“死后发生的事情极其辉煌灿烂,难以形容,我们的情感和想象力无力描述其大概。”
年间,雷蒙&穆迪博士收集了150例濒死体验的实例,从中归纳出NDE
最一般的要素:飘离身体;通过黑暗隧道;朝一束光升去;与朋友亲戚相会;一生的全景回顾;不情愿返回身体;对时空的非凡洞察力;被救治后的失望感。1975年,他的《生命之后的生命》(Life
After Life)出版,濒死体验研究进入新阶段。
穆迪列出的这些要素在后来的濒死体验报告中都有类似描述,从而证实了海蒙、奥西斯、诺伊斯和克莱蒂的研究。综合各种濒死体验,穆迪提出了“理论上的理想体验或完整体验”,他是这样描述的:
“一个正在死去的人,当达到肉体痛苦的极点时,他听到医生宣告自己死亡。他开始听见噪音,响铃声或嗡嗡声,同时感到自己很快通过了一条黑暗的隧道。然后,他忽然发现自己离开了肉体,不过仍在直接的物质环境中。他在远处看自己的身体,如同一个旁观者。他居高临下地观看着复活,情绪动荡。
过了一会,他镇定下来,渐渐习惯这种奇怪的状况。他注意到自己仍有一个‘身体’,但是性质迥然不同。很快又发生了一些别的事情。他见到了已故亲友的幽灵,他从未见到的亲切热情的神灵——一种闪光的生命——在他面前出现。这个生命用非言语的方式问了他一个问题,让他评价自己的一生,瞬息为他展示一生的主要事件。一时间,他发现自己正在靠近某种障碍或边界,这显然代表着今生和来世的界限。然而他发觉自己必须回到人间,因为死亡的时刻尚未到来。由于迄今为止他已对死后的经历发生了兴趣,他不想返回尘世。但不管他本身态度如何,最终与肉体重新结合而复活了。”
穆迪谨慎地强调:每例濒死体验的过程都不是完完全全按上述方式发展的,但是,他被那些经历的“惊人相似”所深深吸引。穆迪的研究启发了新一代濒死体验研究者,其中最杰出的有:肯耐斯&瑞恩(Kenneth
Ring)[08]博士,麦尔文&莫尔斯(Melvin
Morse)[11,12]博士,麦克尔&萨鲍(Michael Sabom)[17]博士等。他们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果:
&&濒死体验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这一事实不容置疑。濒死体验不仅限于成年人,也发生在孩子们身上。大约35%接近死亡的人都会有濒死体验。
&&绝大多数濒死体验者都说他们感受到和平与快乐,而非痛苦与折磨。
&&濒死体验者看到的一些景象与他本人的知识并不一定吻合。例如物理学家威廉&巴雷特记录一些孩子在濒死体验中对自己所看到的天使没有翅膀深感失望。
&&濒死体验对当事人影响很大,多数人发生了巨大的、积极的转变,心灵更加丰富了。一些无神论者经过濒死体验后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此后成为虔诚的有神论信仰者。
令人深思的是,并不是所有濒死体验者看到的都是美好而令人愉快的景象。有些人在濒死体验中在也看到了一些可怕的景象。例如,《天堂印象--100个死后生还者的口述故事》(外文出版社,
1999)中就记载了一个叫斯塔因&海德勒的德国警察局长可怕的濒死体验。海德勒局长以前对人冷漠粗暴。在一次濒死体验中他看到自己被许多贪婪丑陋的灵魂包围着,其中一个灵魂张着血盆大口扑上来要咬他。还有些人在濒死体验中看到灵魂依生前的所为得到了不同的归宿。这些濒死体验案例使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中国“善恶有报”的古训。
濒死体验(NDE)的特征
雷蒙&穆迪博士收集了150例濒死体验的实例,从中归纳出NDE 最一般的要素:飘离身体;通过黑暗隧道;朝一束光升去;与朋友亲戚相会;一生的全景回顾;不情愿返回身体;对时空的非凡洞察力;被救治后的失望感。
在很多濒死体验者的记述中都谈到,他们曾经以极高的速度通过一条隧道,并在隧道的尽头看到极其明亮的光。
穆迪博士在《生命之后的生命》(Life After Life)提到了一个濒死体验者的记述:
“第一件事是那样发生的,非常快的,我以超常的速度通过一个黑暗的,空无一物的空间,我想,你可以把它比作一条隧道,我就像在公园里坐过山车一样,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通过了它”
穆迪博士在另外一本书《光亮之外》(The Light Beyond)
中提到了一个九岁女孩的濒死体验,她在一次阑尾手术中失去了知觉,被抢救过来以后,她回忆道:
“我听见他们说我的心跳停止了,我发现我飘在天花板上往下看,我从那儿可以看见所有的东西,然后我走到走廊上,我看见我妈妈在哭,我问她为什么要哭,但她听不见我,医生们认为我死了。然后一位美丽的女士走到我面前想帮助我,因为她知道我害怕。我们走过一条隧道,隧道又黑又长,我们走得很快,在隧道的尽头是很亮的光,我感觉非常愉快。”
雷蒙穆迪博士在《光亮之外》描述了一个十一岁男孩的濒死体验,在一次严重的交通事故中,这个男孩被汽车把他的自行车上撞了下来,然后人们把他送进了医院。当时这个男孩心跳和脑电波已经停止了,当他被抢救过来以后,他回忆道:
“我看看周围,发现自己在一个隧道里,隧道的另一端有很亮的光,它通向天上。我尽力跑出了隧道。我看见有很多人在那光里,但我一个都不认识,我告诉他们我出了车祸,然后他们说我必须回去,我还没有到死亡的时候,我必须回到我父母和姐姐身边去。那隧道在旋转着光就像一个旋涡一样,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在隧道里,只知道,当我在光里时我不想回去。我几乎忘了我的身体了,当我在隧道里向上升时,有两个人在帮助我,我看见他们从光里出来,他们一直陪着我从隧道走进光里。然后他们对我说我必须回去。我从隧道回来,发现我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许多人都描述了在濒死体验的过程中看到了已经死去的亲人或者朋友。
肯耐思&瑞恩教授在《Mind Sight》书中,讲述了一位叫韦奇&阿米派格的45岁妇女的濒死体验。
这位妇女是天生的盲人,所以在她的经历中,她不能分辨颜色(因为她天生就没有颜色的概念),但其它的描述却和其他濒死体验者并无太大的不同。开始时她的灵魂离开了身体,漂浮在天花板上,她看到了自己的身体,甚至看到了她戴在手上的三只戒指。然后她飘出了天花板,飘到了整栋建筑的上方,接着,她被吸进了一个长长的隧道,她以极快的速度穿过了隧道,在隧道的尽头是广大而又明亮的光,她听到了音乐,然后滚到了一片草地上。她描述道,她的周围是草地,树木,和很多人,所有的东西,包括她自己都是用明亮的光做成的,这个地方充满着光,而在光中,她感到了无尽的爱。接着有五个人走过来欢迎她,其中有两个是她当年在盲人学校的同学,她们在很多年前,分别是十一岁和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这两个同学在生前不仅是盲人,而且还是弱智儿童,但是现在她们看起来是如此地美丽、聪慧和健康,并且已经不是孩子了。阿米派格还看见了当年在她小时候照看自己的一对夫妇,这对夫妇也早在很多年前就去世了。最后她看见了她去世了的祖母。她们用感觉,而不是语言,进行了交流。
有很多濒死体验者在濒死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对人生的、对世界的及对宇宙的问题的答案。
肯耐斯&瑞恩教授在《走向奥秘迦》一书中还讲述了这样著名而有趣的例子:1978年5月,当时33岁住在纽约附近的汤姆在卡车下面作修理工作时支撑卡车的东西突然滑开,卡车砸中了他的胸部,他九岁的儿子叫来了救护车,被抢救过来以后,他描述了他的濒死体验。
和其他很多人一样,他以极快的速度通过了一条隧道,在隧道的尽头是极其明亮,纯净,典雅但又不刺目的光。美好的光就像一个人一样和汤姆进行了心灵交流。汤姆感受到的第一件事是光对他说:“放松,每件事都很美好”。然后他马上轻松下来,感觉自己在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中山。在他的一生中,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纯净的爱。“那种爱,”汤姆说,“是不能与对妻子的爱、对孩子的爱相比的”。接下来,汤姆意识到,在与光的交流中,他得了一种绝对的、完全的知识,他的每一个问题都有了答案,对生命、对生活、对宗教,甚至对一些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的问题,汤姆都得到了答案。
有趣的是,在他康复不久后的一个早上,他醒来,嘴里嘟囔着一个词“量子”。他妻子问到:“你说什么?”汤姆重复到:“量子”。妻子又问:“你到底在说什么呀?”汤姆回答到:“我也不知道”。他和他妻子当时都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因为汤姆只有高中的学历。两周后的一个下午,当他和他妻子正在看电视时,汤姆突然说了一句:“普朗克(注: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你不久后就会听到有关他的事”。他妻子再一次感到迷惑,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其实,当时汤姆和他妻子一样,什么也不知道。
自那以后,汤姆开始对一些数学公式和符号感兴趣。他问过朋友们数学符号 PSI
是什么意思,这实际上是一个希腊字母,在数学、物理学和心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它代表未知的事物,没有一个朋友能给汤姆满意的答案,直到他问了肯耐斯&瑞恩教授。同时,一些简短的从书中摘下来的句子,不断地进入到汤姆的大脑,而这些书是汤姆从来没有读过的。他曾经把一段话拿给肯耐斯&瑞恩教授看,教授认出那是出自普朗克的科学自传的一段话,而这本书汤姆甚至没有听说过。
这以后,事情就变得具有戏剧性了。汤姆这个只有高中学历,从来不喜欢去图书馆的人有一天去了图书馆,他问管理员:“量子,量子能量,这儿有没有这种东西?”管理员犹豫了一下,回答到:“我们有很多关于物理的书,在自然科学图书室,你到那儿去找一下吧”。汤姆去了那里,但他却一点也不知道该选哪本书,因为他没有一点背景知识。刚好有一个看来受过很好教育的人站在他旁边。汤姆就问道:“对不起,先生,您是否可以帮助我,我想了解一些量子理论,但我只受到高中教育”。那人回答道:“年轻人,恐怕你必须在大学里选一些课才能对这个理论有点认识”。然后这个人给汤姆推荐了几本入门的书,这几本书里,赫然就有《普朗克,量子力学之父》。汤姆如饥似渴地读了这些书,那些从濒死体验中光那里得来的知识片段都连贯起来了,它们都和量子力学有关,而这是一门汤姆以前从不感兴趣,也一点背景知识都没有的学科。
汤姆最后决定在大学注册物理课程,他向他指导教授解释了他为什么要来上这些课,教授认真地,但又不太相信地听完汤姆的理由,最后他给了汤姆一份书单,令人惊异地是,书单上的四本书恰好就是汤姆读过的那四本,也是汤姆有生以来读过的仅有的四本关于量子力学的书。汤姆在学校里非常认真,他不仅花大量时间学习物理,他还学习超心理学。这些东西都和他在从濒死体验中光那里得来的知识有联系。
濒死体验的研究案例
&案例1:查尔斯&塔特博士(Charles
加州大学的查尔斯&塔特(Charles
Tart)博士曾经在实验室对一位自称经常有“灵魂离体”经历的妇女进行了严格的实验测试。他把一张写有五位随机数的纸条放在一个离地面约6.5英尺高的架子上,使躺在实验室床上的这位妇女无法看到。然后要求这名实验者设法在“灵魂离体”时漂浮到高处看这纸条上的内容。实验证实她在第四个晚上称声“灵魂离体”后准确地说出了纸条上的五位数。而猜中一个五位数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一,从实验上有力地证实了濒死体验的客观存在性。
案例2:沛姆&凡&拉曼尔医生( Pim. Van. Lommel
荷兰 Netherland Rijnstate医院心血管中心的沛姆&凡&拉曼尔医生( Pim. Van. Lommel )
[18,19]是当代著名的研究濒死体验的学者。他及其同事对在年间被成功抢救的
334 位 26-92
岁的突发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追踪式濒死体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2001年12月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柳叶刀》( THE
LANCET)上,在学术界引起轰动。
在拉曼尔医生的研究报告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些病人的灵魂离体经历,这些经历是很难以从神经生理角度解释的,因为患者经历濒死体验时已经在临床意义上完全死亡,心脏跳动和呼吸已停止,脑电波消失,大脑组织完全处于不活动状态。如果人的思维意识是由脑神经活动产生,那么患者在临床死亡的状态下,如何能有独立于身体并且清醒有序的意识活动呢?
例如,一位44岁的患者,心脏病突发倒在一片草坪上,过路人看到后,叫来救护车送往医院抢救。当时此人已被宣布临床死亡,各个医学指标显示抢救过来的希望非常渺茫。但拉曼尔医生还是死马当活马医,持续给他作心脏起搏和人工呼吸。拉曼尔医生在准备作人工呼吸时发现患者口中有假牙碍事,便将假牙从患者口中拿掉。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抢救,患者终于有了心跳和血压,但仍处于昏迷状态。等清醒之后,该患者一见到拉曼尔医生便告诉他,
自己知道他的假牙在哪里。拉曼尔医生非常吃惊,然后该病人解释道:“是呀,我被抬到医院时,你就在那儿,把我的假牙从我嘴里拿出,并放在一辆小车上,车上有很多药瓶,车下方有个抽屉,你就把我的假牙放在那个抽屉里了。”
拉曼尔医生惊讶万分,因为他知道该患者当时处于深度昏迷状态。通过进一步的交谈,拉曼尔医生得知该患者当时漂浮在空中,俯视自己躺在床上的身体和忙碌的医务人员,并且急切地试图和医务人员交流,让他们不要停止抢救工作,但是他的努力没有成功,没有人能看到空中的他。该患者描述的一切抢救细节和场景都与当时的真实情况吻合。如果我们把当时该患者的意识活动归结于他的脑神经活动,那如何解释他在处于大脑不活动的状态下,却能清晰的看到一切的事实呢?
案例3:耐斯&瑞恩教授(Kenneth
康涅狄克大学心理学教授肯耐斯&瑞恩(Kenneth Ring)在其名著《走向奥秘迦——探索濒死体验的意义》(Heading
toward Omega---in Search of the meaning of the Near Dearth
Experience) 一书中,讲述了一位四十八岁妇女的濒死体验:
“砰,我离开了,接着我漂浮在天花板上,在向下看时,我能看到医生的帽子和头。我能分辨出我的主治医师,因为他的帽子上有特殊的标志,那景象十分清晰生动,我近视得十分厉害,别人在400
英尺以外就能看见的东西, 我须走到十五英尺附近才能看见,所以这件事(看见医生帽子上的特殊标志)
令我十分吃惊。他们把我和一个处于我头后方的机器连起来,我的第一个念头是:“天啊,我看得见,我简直不能相信,我看得见”。我能读出那些在机器上的数字,而这机器在我的头后方。所有的东西都很明亮和清晰,从我所在的地方,我能向下看到灯罩,灯罩顶上很脏,都是灰。我记得我当时在想:“必须把这个告诉护士们”。
2、灵魂出体(OBE:Out-of-Body
Experience)
濒死体验中的“灵魂出体”现象不仅经历濒死的人中有,一些健康人中也有类似的体验。加州大学教授查理斯&塔特(Charles T.
Tart )博士在他发表在1998年的学术期刊《濒死体验研究》(Journal of Near Death
Studies)一篇论文中描述了他对一些声称有“灵魂出体”经历的健康人所作的实验。
案例1:Z女士
塔特博士家的保姆Z女士有一次谈起,她自己从孩提时就常常感觉自己从熟睡中清醒过来,灵魂离体飘近天花板,从那俯视她自己的身体。起初她以为是睡眠中的正常现象,后来跟别人提起过一两次,才知道并非如此。塔特博士告诉她当时关于“灵魂出体”有两种理论,一种认为人的意识(灵魂)的确短暂离开肉身,另一种则认为完全是某种幻觉。博士建议她可以通过以下办法区分两者:在十张纸条上写上1~10这十个数字,把它们面朝下放在桌子边的盒子里,睡觉前随机挑出一张翻过来,但是不要看。如果她睡觉时真有“灵魂出体”经历,就看那张纸条并记住上面写着的数字。第二天早上再检查她记忆中的数字与纸条上的是否吻合。几星期后,塔特博士再遇到她时,她告诉塔特博士,她试了7次,每次记住的数字都准确无误。
接着塔特博士请她到他的实验室进行了四个晚上的测试。每天晚上博士用常用的能分辨睡觉不同阶段的脑电图仪(EEG)对她进行了测试,连续记录下她每天晚上睡觉时的脑电图数据。他同时还用仪器测试她眼睛的活动,皮肤的电阻,心律,血压等。为确定她有离体感觉时是否真的“灵魂出体”,博士用了以下程序:
每天晚上等受试者躺到床上,仪器指示她即将睡着后,博士走到他走道上的办公室,随机地打开准备好的随机数字表,在表上抛下一个硬币,选取硬币落到的随机数字,立即在一张小纸条上记下其前5个数字。然后把纸条装入一个不透明的夹子里,回到受试者所在的实验室,在受试者没看到纸条情况下把纸条放到一个架子上。如果一个人眼睛离地面高于约6.5英尺,他可以清楚地看到纸条的内容。除此之外受试者无法看到纸条。然后博士告诉受试者入睡,要求她如果出现“灵魂出体”现象后,请她试图在“灵魂出体”现象结束后立即醒来告诉博士,以使他知道“灵魂出体”现象发生时的仪器记录。还要求她如果灵魂漂浮得足够高,请她记下纸条的内容,在“灵魂出体”现象结束后立即醒来告知博士其内容。
在四个晚上的测试中,Z女士共报告了5次有“灵魂漂浮”的感觉,在前三个晚上,Z女士报告虽然她偶有灵魂漂浮或出体经历,但她无法控制以漂到足够高的位置,以看到纸条上的数字(数字每晚都各不相同)。到第四个晚上测试,在早晨5:57分开始在7分钟内脑电图显示有时像第一阶段睡眠,有时像短暂的清醒。然后Z女士醒过来告诉博士纸条上的数字是25132,博士记下这个数字,并证实了这的确是纸条上的数字。而随机猜中五位数的几率是十万分之一!
案例2:史威登堡(Emanuel Swedenborg)
历史上最著名的具有灵魂离体经历的人恐怕要数生活在十八世纪瑞典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史威登堡(Emanuel
Swedenborg)[20]。他根据自己灵魂离体遨游灵界所看到的景象,留下了宏篇巨著《天启揭示》,详细描述了他在灵界看到的景象和其他生命沟通所得到的关于灵界的知识。他的著作对后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仍然影响着众多的人。许多著名学者对他推崇备至,包括精神分析学泰斗荣格,美国著名作家海仑&凯勒,美国著名诗人爱默生,美国政治家和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英国诗人布朗宁夫妇,德国著名诗人和剧作家歌德,日本哲学家和禅宗学者铃木大拙等,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和富兰克林&罗斯福也深受其影响。
Orbs的中文有人称为灵量球或神秘光点,前者较准确但不是通用翻释,还是用Orbs较好。Orbs通常是浅白的圆点,也有机会是其它颜色,可以一个或大量地出现,用数码相机会较易捕捉到。[21-23]
&比较常见的地方为寺庙、教堂、圣殿、墓地或旷野,另外很多灵性高的人如灵性导师身边出现,一些闹鬼的地方也常被摄得大量Orbs。[21-25]
20世纪中期,当时数码相机还未普及,Orbs并不常见,没有名称,没人研究,也未被视为超自然现象 (paranormal)
之一。直到1980,Rickard and Kelly的一本名为《Photographs of the
Unknown》的书中展示了四张Orbs照,并把这现象定为正常但罕有[24-26]
。不过,到踏入千禧年,摄影技术数码化后,Orbs照才被大量地发现,并引来起各异相学会及神秘学界的研究。
Orbs的真相始终是个谜,一般相信Orbs的出现,是灵体展现能量所形成,有高灵也有所谓的鬼魂,原因可能是向人类显示他们的存在。当然,部分怀疑者认为这是正常不过的现象,并不值得深入研究[27,28],有些人则相信Orbs是尘埃引起,镜头前四吋的尘埃会形成Orbs[29]。也有些人认为,虽然尘埃会形成Orbs,但并不是所有Orbs都有尘埃引起,为了求证,同样地做实验[30]
众多濒死案例中都提到隧道体验时自己(灵魂)就是一个光点,那么灵魂是不是数码相机拍到的所谓的灵量球(Orbs)呢?在《我的奇遇:特异功能和神秘事件》[31]中记录了一位特异功能者——芹,能看到人熟睡后的白色气团(即魂魄)游荡,这白色气团很可能就是灵量球(Orbs)。
有一次,有位乡民请老先生(精通传统文化,医术很高,芹的祖父)为家人治病,对方是个女人,年纪也不太大,没有想到老先生进门后转身就走,死活不治。
出门后,芹问道“爷爷,为什么赵娘身边有个白色的气球呢?
老先生直直地看了芹好一阵,说“你看见了? ”
从此芹的祖父对芹另眼相看,有时候治疗的时候还让芹上手,这位老先生的治病方式是“拨开”粘连,芹那样一双小而柔软的手可能更加灵活。
说到这里,我问芹“你看到的白色气团是什么?”
“魂魄”芹说,“后来我又看见过几次。”
“是要死的人吗?”
“不是,是睡熟的人。”
芹在老家的时候,夏天炎热,晚上街坊邻居搬出凉床草席,就睡在街上,芹有些时候半夜醒来,看到有人的身体里出现一个白气团,跌跌撞撞的在街上走动,十分奇怪。可能是逛街呢,呵呵!
西方证实灵魂存在的研究一个主流,是所谓的濒死体验(NDE:Near Death
Experience)或者灵魂出体 (OBE:Out-of-Body
Experience)研究。最客观的并可证实的数据是濒死体验中的(灵魂)离体经验的部分,人们在(灵魂)离体时会看到一些事物,这些事物是科学家们能调查验证的。例如:
加州大学教授查理斯&塔特(Charles T. Tart
)博士对保姆Z女士所做的(灵魂)离体读数实验。Z女士在第四个晚上称声“灵魂离体”后准确地说出了纸条上的五位数,而猜中一个五位数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一。
沛姆&凡&拉曼尔医生( Pim. Van. Lommel )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上的报告,在学术界引起轰动。报告的一位44岁患者在濒死体验时,看到的抢救场景和细节与当时的真实情况吻合。
康涅狄克大学心理学教授肯耐斯&瑞恩(Kenneth
Ring)在其名著《探索濒死体验的意义》一书中记录了一位四十八岁妇女濒死体验,她能读出脑袋后方机器上的数字。
最著名的具有灵魂离体经历的人恐怕要数生活在十八世纪瑞典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史威登堡(Emanuel
Swedenborg)。他根据自己灵魂离体遨游灵界所看到的景象,留下了宏篇巨著《天启揭示》,为世人所推崇。
这一个个案例,完全不是用人的意识学说就能解释的,除了灵魂离体外,没有更可信的解释。众多濒死案例中提到,隧道体验时自己(灵魂)是一个光点,那么这种光点是不是所谓的灵量球(Orbs)呢?在《我的奇遇:特异功能和神秘事件》中记录了一位特异功能者——芹,能看到人熟睡后的白色气团游荡,这白色气团或许就是灵量球(Orbs),芹称之为魂魄。
[References]
[01]《打开生死之门,探索灵魂奥秘》─
划时代的新学科濒死体验研究
[02] 濒死体验揭秘,作者:Ed
Grabianowski:
[03] Near-Death Experiences
and the Afterlife&
本网站资料十分丰富,提供有NDE重要研究结果、NDE相关资料、刊物、NDE者简介……
[04] Near death experience
From Wikipedia
[05] Near Death Experience
Research Foundation
NDERF Is the largest Near Death Experience Website in the world
with over 2500 full-text published NDE accounts
[06]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Near-Death Studies (IANDS)
[07] Experts in Near-Death
Research - Researching the Final Frontier
[08] Kenneth Ring From
Dr. Kenneth Ring
[09] Dr. Raymond Moody
[10]《生命之后的生命》(Life After
[11] Dr. Melvin Morse
Melvin Morse, M.D.
[12] Dr. Morse's
[13] Charles Tart From
Charles T. Tart Home Page
[14] Albert Heim
[15] Karlis Osis
[16] Russell Noyes
[17] Michael Sabom
[18] Pim van Lommel
[19] Pim van Lommel,
Near-death experience in survivors of cardiac arrest: a prospective
study in the Netherlands, The Lancet, :
[20]【传奇人物】之2:史威登堡(Emanuel
Swedenborg)——灵界的代言者
[21] Pandora, Orbs on my
photos, Know Thyself * Blogzine, 2010
[22] 我亲身经历的灵异事件(二)
[许多Orbs照片及经历]
[23] Angels
& Ghosts, 'Orbs: orbs in pictures &
[24] The Orb Zone, 'What are
orbs?',2010
[25] Eaton, J., 'What are
ghosts and orbs?', 2004
[26] Wood, D., A Life Less
Orbinary? Accounts of Experimentation into the Natural Causes of
'Orbs' ,2010
[27] ASSAP, 'How to take
great orb pictures', 2008
[28] Kimura, M., PhD,
'Science of orb photos' , 2010
[29] Eaton, J., 'The truth
about orbs photos!' 2004
[30] Finney, 'Orbs of
light', WE HAVE PROVED THAT NOT ALL ORBS ARE DUST, 2010
我的奇遇:特异功能和神秘事件.pdf
(作者:localking001;博客:)
我的更多文章:
( 04:11:12)( 20:01:46)( 17:47:54)( 18:36:32)( 11:42:27)( 20:47:22)( 17:56:10)( 00:01:35)( 00:29:45)( 15:27:26)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特币到底是什么东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