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有没有会说尼泊尔中文导游游

感谢您的关注,由于最近工作繁忙,没能抽出空来写,我会尽快完成这篇游记和大家分享的。
改天再来,期待
令人惊喜的之旅(二) &
离开了棉花堡,我们启程前往南部的美丽的海滨城市。 ,位于沿岸,是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度假天堂,据导游介绍,人无论是贫是富,每到夏季,总要抽出十天左右的时间到来尽情的享受阳光、沙滩和海浪所带来的惬意假期。 1、阿斯潘多斯剧场 有一个著名的古代遗迹——阿斯潘多斯剧场,这个剧场建于公元二世纪,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然而令人称奇的是,这个剧场至今保存完好,用于建筑剧场的石头,没有一个遗失。而且,这个剧场至今仍在使用,一些大型的演出仍会选择在这个历时悠远的古建筑内举行。 关 于阿斯潘多斯剧场,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剧场的设计建造源于一场姻缘。传说,国王有一个美丽的公主,到了待嫁的年龄,可是选一个什么样的人作夫婿呢?这件 事让国王十分伤脑筋。大臣们出主意,让能工巧匠们各尽其能,设计建造出适用的建筑,由国王去评选,最优秀的建筑物的设计师就是未来的驸马。国王采纳了这个 建议。到了评选的时候,在到达这个剧场之前,国王已经心有所属,基本确定了未来女婿的人选,到这个剧场不过是象征性的走个过程。可是在剧场当中,国王突然 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声音,不禁抬眼搜寻声音的来源,这才发现远处的角落里有一个年轻人在轻声抽泣。原来年轻的设计师知道国王的选择并非自己后,不禁潸然泪 下。国王大为称奇,为年轻设计师精巧的设计所叹服,于是改变了最初的决定,选择了年轻的设计师作为未来的女婿,从而成就了一幢美好的姻缘。 虽然是传说,但也说明了剧场的设计完全符合声学原理,在古时,并没有现在的设备,但是演员在舞央表演,声音却能清晰地传到能容纳15000人的剧场的各个角落,这实在是让人为设计师的高超技艺所叹服。 (路景)
2、西代神庙 下午四点左右,我们到达了西代古城,这里也是著名的遗址之一。古城里最大的建筑是列柱拱门围绕的剧场。很有意思,我们参观的每一个古城遗迹当中,剧场、浴场绝对是不可或缺的,看来古时的人们是很注意享受的,哪像我们现在整天拼做呀! 古城现在仍保存着喷泉、阿波罗神庙、墓地和我们现在称为“国际会所”的遗迹,与以弗所相比,古城的保存还是差了很多。 & 3、 西代古城地处边,穿过“国际会所”就到达了神往已久的,这时已是傍晚时分,绚丽的晚霞将天空和海面渲染的异彩纷呈,灿烂无比。我们被这美景彻底的陶醉了,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只能拿起相机,咔嚓咔嚓地妄图将这迷人景色留住,可是又怎么能够留住呢?——平面的局部影像怎堪与现实的美景相比! 这里不愧是旅游的圣地,沿海岸的街道上咖啡厅和餐馆林立,大大小小的商店里出售着具有特色的工艺品。 到达住宿的酒店,天已全黑,虽然就住在海边,但放眼望去只看见黑漆漆一片,只得待明早再去海边。 为了不再留有未在海琴海边漫步的遗憾,第二天我和妻早早地就来到了海边,天尚未全亮,海边的人并不太多,我们一边在海边漫步,一边捕捉着美丽的画面。突然海边的人们躁动起来,这才猛地发现,我们竟然赶上了海上日出!太阳经过一晚水 的洗礼,清澈地从海里冉冉升起,当它即将脱离海面时,轻微地一跳,于是整个太阳完整地升起在海平线上。与傍晚时海边落日的绚烂相比,清晨海上的日出显出些 许的宁静。庆幸的是,我的镜头完整地记录下了这一切,虽不能完整地再现当时的盛况,但再看到相片时,也会勾起美好的回忆。 早餐过后,我们在市区老城及周边海滩游玩,再一次领略背靠托罗斯山脉,环抱海湾这一沿岸最佳度假休闲中心的美景。
令人惊喜的之旅(三) & 孔亚 前边的游览一直沿着海岸线,从西部爱琴区的伊兹密尔到达了其南部地中区的。离开了,我们就开始深入到的内陆,最先到达的地方是孔亚。 1、烤肉餐 从到孔亚大约有五个小时的车程,午餐的地点是一个旧时的驿站,而午餐则是正宗的特色餐。前边几天的就餐基本以西餐自助餐为主,所以也无所谓口味的习惯与否。在飞机上尝到的难吃无比的茄子,在前边几天并没有再去接触,而出发前所准备的零食也基本没有派上用场。这天中午终于接触到了正宗的特色餐——烤肉饭(肉可以是牛肉、羊肉或鱼肉),吃起来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困难。 2、MEVLANA(梅拉那)博物馆 下午三点左右,我们到达了MEVLANA博物馆。 MEVLANA是公元十三世纪的诗人、数学家和哲学家,伊斯兰教在孔亚地区的盛行有很大一部分应归功于MEVLANA。据说MEVLANA抑扬顿挫的讲解,生动地铨释了古兰经的教义,令听者为之动容,就连非回教徒都对他崇拜无比。 MEVLANA博物馆就是MEVLANA当年讲述古兰经的学堂。正中的殿堂里,现在安放着MEVLANA的陵柩,这里也是孔亚人的圣地,每天前来参拜的人络驿不绝。殿堂四周的房间里则以蜡像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当年传教时的情景,而见的最多的蜡像则是旋转舞。
3、旋转舞 孔 亚是旋转舞的起源地,据说也是由MEVLANA创造。旋转舞是一种宗教舞蹈。其参舞者全是男性,起舞时舞者身穿米白色的长袍,头戴白色圆高帽,闻乐起舞, 裙裾飘扬。而舞蹈者的姿势也很特别,他们左手向天高高举起而右手则伸向地面,据说这代表着将从上天得到的教义向人间广泛地传播出去。 晚上入住于孔亚市中心的酒店,酒店的对面就是大型的超市,而酒店则是我们本次之行设施最高档的酒店了。酒店的大门是旋转门,共分三格,每格均张贴着一个旋转舞的标准画像。画像以大门的旋转轴为中心,舞者的左右身体分别粘贴在门的两面,这样,大门旋转时,门上的画像也仿佛随之起舞,我们不禁为酒店的独到构思所赞叹。 4、超市 时间还早,我们兴致冲冲地杀到超市,想采购一些的特产,可是进去后大失所望——看来世界上所有的超市都一样,日用品几乎全都是飘柔、海飞丝、立顿红茶、可口可乐的等商业巨头的天下。原本想为的经济建设做点贡献,现在只能做罢。
& 卡帕多奇亚 次 日一早,我们匆匆地踏上了前往卡帕多奇亚的行程,昨晚由于酒店太高档,老爷子在操作电视时不小心误入了收费电视台,虽然什么也没看,但费用已经产生,而且 高达69美元,失误的代价太大了!好在我们随行的领队相当仗义,跟酒店前台理论了半天,最终酒店免去了由于老人失误所产生的费用,感谢我们的领队赵新会女 士! 1、陨石坑 出发不久,我们到达了一个古丝绸之路的驿站,导游在驿站外略加讲解后,并没有带我们进去,而是径直沿着驿站的围墙向驿站的后面走去,我们纳闷地跟着导游。绕到了驿站的后面,我们才明白了导游的目的所在——导游指着下面一个椭圆形的大坑,说这里是天上掉下来的石头砸出的坑。 有 生以来,我是第一次看到陨石坑,相当兴奋!其形成的年代已无从考证,椭圆形的坑里蓄满了湛蓝的水——据导游说是雨水,可我总是怀疑,雨水怎会如此地澄净? 两边的景色清澈地倒映在水面,而水面是如此的静!也许经过了天地大冲撞的激烈碰击后,世俗的纷乱已无法扰乱其心中的安宁。
2、URANOR餐厅 在前往卡帕多奇亚的途中,我们经过了特纳次山区,满目所见尽是怪石嶙峋。而怪石的成因则源于远古火山的喷发。火山爆发时喷出的火山灰堆积形成了火山岩,经过多年的风化,形成了天然的石雕。千姿百态的石头,各种稀奇古怪的造型,使人感叹是否来到了外星球。 由于火山岩很软,所以以前当地人就在火山岩上凿洞而居,说起来很有点我们陕北窑洞的味道。不过窑洞一般凿于山根,而我们在这里所看到的则是从山底到山顶都凿满了洞。如果说陕北窑洞是平房的话,那这里应该算是楼房了。 中午就餐的地方是一个叫URANOR的餐厅,它也是凿于火山岩上,从外面看也还罢了,入的内去才发现颇为了得!内部装饰相当考究,进门后是一条宽敞的通道,其顶为半圆筒形,两边的墙上挂着具有特色的各种装饰。通道的尽头是一圆形的大厅,大厅顶部呈圆锥形。圆形大厅的四周,六个均等的看台似的餐厅放射性地围绕着圆心依次分布。桌子、凳子全部由火山岩制成。我真的怀疑导游的讲解,这个餐厅是在火山岩上凿成的吗?得多大的工作量呀? 今天的午餐还是的 特色烤肉饭,牛肉、羊肉、鱼肉人们各选所需。餐厅的老板十分风趣好客,不厌其烦地挨桌示范着用餐的方法。其处理烤鱼的手法步骤相当独特——首先用刀将鱼头 和鱼尾切去不食,其次以叉子固定住鱼身,剥去一面的鱼皮,将鱼翻过一面,再去除鱼皮,鱼皮亦弃去不食。再以叉子固定住鱼,用刀沿着正中脊椎骨的地方从头到 脚划一刀,叉子不动,刀却从刚才的划口顺着鱼刺的方向上下一分,两片鱼肉完整地与鱼骨分离。将鱼翻个面,同样的手法进行操作,整条鱼就剥完了。将鱼骨从盘 中取出,鱼肉剁碎,撒上盐、辣椒面等调味粉,再浇上柠檬汁,与米饭一拌,齐活!从小到大吃过无数次鱼,这样子的吃法还是第一次,在为老板拍手鼓掌的同时, 我们纷纷操起刀叉开始演练,果然痛快!不过这种手法也只适合刺很少的鱼。
3、格莱梅露天博物馆 午餐过后,我们前往格莱梅露天博物馆参观。 格 莱梅露天博物馆实质上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它的自然景观——它处于著名的风化区卡帕多奇亚,其景区内最大的特点就是形状奇特的小山峰拔地而起,各 呈其状:有的呈圆锥形、有的呈圆柱形和蘑菇形、有的则是上面罩着圆锥形石块,宛若头上带了顶帽子,千奇百怪。另一方面的内容则应该是它的宗教色彩——这里 其实是九世纪后基督徒的避难场所。山上的洞穴,全为基督徒所凿建。在些荒凉的、 山丘和峡谷中,隐藏着上千所岩窟教堂。从外面看,只能看到山上分布着许许多多的岩洞,这与当地其他地方所见到的山并没有什么不同,但走进岩洞的内部才发 现,基督徒们完全是按照教堂建筑的特点和内部结构对岩洞进行凿建——岩洞的顶部凿成圆穹,底部有圆柱、拱门和台阶,同时,在岩洞的墙壁上还绘有圣经故事的 壁画。信仰的力量啊!即使是避难,也不忘其信仰!
4、民俗舞蹈表演 当天晚上,我们自费观看了民俗舞蹈表演,地点还是在中午就餐的餐厅URANOR。餐厅的老板多材多艺,据说还是晚会的导演。演出开始之前,老板友好热情地与游客们合影留念。 整场演出,其他的舞蹈倒还罢了,印象最深的则是肚皮舞。 肚皮舞是最有名的民族舞蹈,现在风靡全球,不过,在国内,绝大多数女士练肚皮舞是为了健身减肥。而当地的人们则认为,胖些的女人跳这种舞蹈更有风韵。其实也果然如此,当晚表演的女演员丰腴而美丽,其扭动着腰臀的表演风情万种,迷煞众人。 然而让我始终迷惑不解的是,在伊斯兰教这么教规森严的国家,怎么会产生这么衣着暴露的舞蹈。
5、地下城——卡伊马克勒 第 二天一早,我们前去参观地下城——卡伊马克勒。这里是七世纪时基督徒为躲避迫害而开凿的。从入口处一直往下,多数地道仅能容一人通过,有时还必须弯腰或蹲 着才能通过。这不仅让我们想起了《地道战》这部电影。不过《地道战》中的地道是用来打击敌人的,而这里的地道则是为了躲避迫害的。 地洞向下共有八层,大大小小有一千多个房间,房间的作用各有不同,有的是教堂,有的是粮仓,更令人称奇的是居然还有酒窖!热爱生活的人们啊,到了如此窘迫的境地,仍不忘了对生活的追求!
6、蓝眼睛 从地下城出来,我们前往在卡帕多奇亚的最后一个景点——鸽子谷。由于时间充裕,所以沿途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我们都停车参观。而除了自然风光外,我们见到的最多的景观就是许多的树上都挂满了一种人称为“蓝眼睛”的吉祥物。 有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长了一双邪恶之眼的女巫,无论是人还是物,只要被她盯上,马上就会变成石头。后来,人们把女巫压在地底的石柱下,挖出她的双眼,制成大大小小的挂件,用来避邪。 绝大部分的“蓝眼睛”用玻璃制成,因为人深信,当恶魔来临时,便会受到来自女巫之眼的“蓝眼睛”的冲击,只要玻璃破碎,便可化解恶运。而为什么会选择蓝色,则是由于三面环海,当地人对海水一样的纯净的蓝色有种偏好罢了。 7、乌奇萨要塞和鸽子谷 在 前往鸽子谷的途中,我们路过了一个被称为乌奇萨要塞的景点,放眼望去,只见平原上凸起一座六十米高的巨大岩石,几座巨岩上有数不清的洞口,原来很早以前, 这些巨岩就被早期的定居者挖空并建成了要塞。几座巨岩上的岩洞洞洞相连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区,,当外敌入侵时,平时就在洞穴社区内存好水粮的居民,可以躲 上数月而不必外出。
鸽子谷是我们在内陆的最后一个景点,与以前见过的风化区一样,这里也是怪立,而这里之所以称为“鸽子谷”,是因为为这里的岩石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鸽子洞。但是,在景区内我们并没有见到多少鸽子。
& 8、开塞亚机场安检 由于卡帕多奇亚并没有机场,所以晚餐(应该说是下午餐,因为不到四点就用餐了。)后,我们到另一个城市乘坐飞机前往本次之旅的最后一站——。 到 达机场,先过安检,与国内机场的安检不同,这里的机场安检在进入机场时就得履行严格的安检程序,靴子必须脱下、皮带也必须解下、身上的包包必须全部拿下进 行扫描。而在大门外安检完后,进入机场候机厅时,还必须再履行上述的程序,好让人烦!非常不痛快,在第一道安检时,我和安检员差点吵起来,幸亏导游及时协 调,才得以避免。 ——向往已久的横跨欧亚大陆的城市,我就要领略你的风采了。
令人惊喜的土耳其之旅(四) 伊斯坦布尔 1、午夜惊魂 到达入驻的酒店已是午夜,我们拎着大包小包来到房间,不料门一推开却让我大吃一惊!——床上虽然收拾的整整齐齐,但门边的行李架上却也整整齐齐地摆着两三个包裹,其中还有一个是个女式手提包。见状,我和妻立马退出门并赶紧与领队联系。不一会儿,酒店的服务生过来了,进门后扫视了一下,打开了衣柜门,让我们吃惊的是,衣柜里竟然还有许多物品!服务生将行李架和衣柜里的物品全数拿走后,说:OK!并示意我们可以入住了。我十分吃惊!这就可以住了?前面的客人到底退房了吗?万一明天他们回到房间找行李,我的行李安全怎么保证?于时我斩钉截铁地说:NO!I must change a room!并拎起自己的东西来到大堂,几经交涉,最后还是我们的领队与我们对换了一下房间。想想让小赵一个小姑娘去独自承担这个风险,心里十分过意不去,所以一再叮嘱小赵,明天一早一定要把行李放到我们房间。待一切收拾妥当,已经凌晨两点了。 2、土耳其导游 早餐过后,我们到大堂集合。到了伊斯坦布尔,我们换了一个导游。土耳其有一个规定,非土耳其国籍的人是不可以做导游的。前面几天,陪同我们游览的导游有两个。说是两个,其实其中一个是翻译。叫奥马尔的小伙子是一个英语导游,另外一个叫努努的女孩子是他的翻译。努努曾经在中国生活了八年的时间,中文非常好,遗憾的是她不是专业的导游,对一些历史知识及专业词汇比较陌生。每次看到奥马尔哇啦哇啦讲了一堆,可努努三言两语就翻译完了,急得我们直窝火。不过努努还是很努力的,从她的表现看,她也是尽力了。 到了伊斯坦布尔,换了一个叫白梅的金发美女做我们的导游,小姑娘十分活泼,汉语也很溜,上得车来,三言两语就把大家的情绪调动了起来。 3、托普卡普老皇宫 在伊斯坦布尔的第一站是托普卡普老皇宫,它建于公于十五世纪。 公元一世纪到公元十五世纪,伊斯坦布尔属于古罗马帝国,由罗马人统治着,其当时的名字叫君士坦丁堡。公元十五世纪,奥斯曼人打败了罗马人,占领了这里并以此为都,从此这里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从公元十五世纪到公元十九世纪,托普卡普皇宫一直是奥斯曼帝国的中心,这里曾是当年苏丹们办公的地方。 皇宫的外观造型和内部设计都渗透着浓厚的伊斯兰教文化,有圆顶的清真寺式建筑,也有尖顶的碑状建筑。目前皇宫内展出了不少当年帝国时代的文物,既有国王的衣冠,也有金银宝石,还有不少来自中国的瓷器。皇宫内目前还陈列着一枚重达52克拉的大钻石,据说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钻石,我们有幸目睹了它的真容。 皇宫依山傍海而建,来到皇宫的后院,就可以看到马尔马拉海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以及远处的跨海跨洲大桥。
4、圣索菲亚大教堂 伊斯坦布尔的几个著名的建筑文物——托普卡普老皇宫、圣索菲亚大教堂、蓝色清真寺以及古罗马赛马场均集中在一起。从托普卡普老皇宫出来,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由神庙改为教堂,又由教堂改为清真寺的历史遗迹,它的作用的变更,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 大教堂建于公元三世纪,可是不久毁于大地震。公元四世纪,大教堂在原址重建,可是又毁于大火。目前我们所看见的大教堂建于公元六世纪。 在公元六世纪到公元十五世纪,这里是基督徒的教堂。公元十五世纪以后,随着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这里变成了清真寺。 我们到达时,大教堂正在维修,所以只能在外面远观了。
5、蓝色清真寺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正对面就是蓝色清真寺。 蓝色清真寺之所以名为蓝色清真寺,是因为在它的内部,镶满了蓝色的磁砖,据说共有24000块,但据我们观察,好像远不止这个数。 蓝色清真寺的建造没有用一根钉子,历经数次大地震却没有毁坏,这不能不说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关于蓝色清真寺的建造有两个传说: 一是关于它的高度。蓝色清真寺的高度有32米。据说当奥斯曼人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后,为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恢宏雄伟所吸引,所以他们也想建造一座比圣索菲亚大教堂更高的建筑作为他们的清真寺。可是最后清真寺的高度只有32米,比圣索菲亚大教堂低了一米。 另外一个传说是关于蓝色清真寺中六根宣礼塔的。在土耳其,所看到的清真寺都有宣礼塔,宣礼塔的数目为一、二、四不等。据说,一个宣礼塔表示这个清真寺是由富人捐建的,二个表示是由政府修建的,而有四个宣礼塔的清真寺一般来说是奥斯曼帝国时期所留下的。我们看到蓝色清真寺却有六个宣礼塔,导游说那是源于设计师的耳误,设计师听到国王“黄金的”命令,没想到“黄金的”与“六根的”发音很相似,结果,蓝色清真寺就有了六根宣礼塔。 从清真寺的后门,我们进入了清真寺的内部,果然是富丽堂皇不同凡响。里面有很多穆斯林在虔诚地祷告,据说,每个穆斯林教徒每天要做五次祷告,分别在早上的六点、中午十二点、下午的三点、五点和晚上的九点。实在是虔诚啊! 我们平常所见到的庙堂、道观和教堂,内部都供拜着各个宗教所信仰的神灵,但让人奇怪的是,在清真寺内部,我们并没有看到有任何的神灵的供位。导游介绍,穆斯林人相信,真主在天上!
6、古罗马赛马场 从蓝色清真寺出来,就来到了古罗马赛马场遗址,它建于公元四世纪,是当时人们聚会的场所。赛马场当中保留着德国喷泉、埃及纪念碑等历史文物。 7、KAPALLCARSI大巴扎 距离蓝色清真寺不远,就是著名的建于1461年的KAPALLCARSI大巴扎。 所谓的大巴扎也就是集贸市场,我们杀将进去,店铺的伙计极度热情地打着招呼:“JAPAN?”“KOREA?”我们摇头,伙计立即回复:“OH!CHINESE!你好!便宜!”居然会说两句中文,十分有趣! 我们在大巴扎购物时,导游教的几句土耳其语、英语、汉语轮番上阵,再加上手指在计算器上的翻飞,居然也与店家侃的不亦乐乎! 8、品尝中国餐 考虑到前面几天一直没有安排中餐,所以晚餐安排的是到当地最好的中国餐馆(导游介绍)用餐。餐馆的装饰颇具中国特色,门口悬挂着的大红灯笼,让我们猛然想到现在正是过春节呢!餐厅服务员的穿着也是纯中式的唐装。 好不容易能吃到中餐了,可上得菜来,实在是与国内的家常饭无法相比! 9、博斯普鲁斯海峡 经过一晚上的休息,我们兴奋无比地踏上了游船,本次旅行的重头戏——畅游博斯普鲁斯海峡——上演了! 伊斯坦布尔是世界上唯一横跨欧亚大陆的城市,而分割城市的界线就是这位于黑海和马尔马拉海之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海峡的两边分属两个大洲,而我们在伊斯坦布尔的行程基本集中于其欧洲区域。 海峡的两边反映了伊斯坦布尔的过去和现在。与上海的浦东与浦西相类似。海峡一边的欧洲部分,大理石的宫殿毗连着简朴的石头堡垒,向人们讲述着伊斯坦布尔的历史。而海峡的另一边亚洲部分则随处可见别墅和现代化的饭店,又仿佛告诉人们伊斯坦布尔生机勃勃的未来。 博斯普鲁斯海峡上飞架着世界第四大吊桥、欧洲第一大吊桥——。它气势雄伟,横跨海峡两岸之间,连接着欧、亚大陆。大桥于1970年动工兴建,1973年建成。整座桥长1560米,桥面宽33米,可同时并行6辆汽车。整座大桥宛若一道长虹将被海峡分割的伊斯坦布尔市联在了一起,也把欧亚两大洲连结在一起。 乘坐游船继续前行,到达另一座跨海大桥——法梯赫大桥边,它建于1988年。从外形上看,两座大桥极其相似,但仔细比较后,还是可以发现两座桥的主要区别——旧桥没有桥墩。而据介绍,土耳其正在着手计划建设第三座跨海大桥,这不免令人惆怅——交通是方便了,可是能够带给人们美好联想的机会少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之所以吸引人,还是在于他们见面之难——一年只有一次机会!
10、土耳其浴 到了土耳其,是一定要体验一下正宗的土耳其浴的。我们这次行程的最后一个项目就是土耳其浴。到达土耳其浴室时,已是傍晚六点,不免担心,还能洗吗?因为晚上八点,我们是无论如何要启程前往机场的,而一般在国内浴场洗个澡,没有近两个小时,是出不来的。不过导游非常有把握地说:来得及。 导游带领我们来到了据说建于公元十五世纪的伊斯坦布尔最古老的浴场,其实就在大巴扎的边上。一路上我们一再提醒导游,一定要给浴场说好,我们只作费用内的项目,千万别让服务员给我们推荐其他的项目,语言不通,万一答错了,我们可就要当冤大头了。 到得浴场,导游办完手续,递给我们一人一个手牌,并嘱咐我们,只要我们出示手牌,里面的服务员就会明白我们要做的项目了。 在一老者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二楼,老者指着一个狭小的房间示意我们进去换衣服,并用手指示意我们,一个房间两个人。这一下就让我想到了八十年代初期的公共浴室的盆浴间。想想国内现在的浴室更衣间,哪个不比这里强呀?无奈换好衣服,裹着老者给的一方棉布,半裸着下了楼,穿过大厅后面的一个小门,进得浴堂来。 整个浴堂呈圆形,厅部呈圆锥状,全部由石头垒成。浴堂的正中央,座落着一方超大的由石头垒成的圆盘。圆盘上躺着的人们,均头向圆心,脚冲圆周,排列的形状颇似钟表盘。 我们进去后不知所措,看看圆盘上的人们,只好学样拿着一个小水盆垫在脑袋底下,头内脚外地躺在了圆盘上。 圆盘很热,不一会就大汗淋漓,正在发愁不知下一步怎么办时,猛觉有人拍我的脚板,睁眼一看,一超级壮汉正示意我将手牌给他,我赶紧递了过去。 于是进入了另一道程序,先是按照壮汉的要求,躺在了圆盘边上,壮汉拿着搓澡巾,并没有用力的从我的脖子擦到了脚踝。然后我按照壮汉的要求翻了个身,壮汉又用搓澡巾从后脖子搓到了后脚踝。完后,将我往起一扯,我会意地坐了起来,壮汉顺势拉起我的一条胳膊,用搓澡由从肩头擦到手腕。之后,另一条胳膊也享受了同样的礼遇。 我看看身上,既没有红,好像也没有多少泥搓出来,正想着呢,壮汉一盆水兜头浇了下来,让我一激泠。还没醒过神来,又被壮汉按倒在圆盘上,我以为还要再擦一遍,可是却见壮汉拿着一个充满气体在大布包,劈头盖脸地往我身上按了过来,顿感身上滑腻腻的,原来大包已经沾满了清洁液(不知是浴露、肥皂水还是所谓的精油)。履行完了跟刚才搓澡一样的程序,我被壮汉带到了浴堂与大厅之间的一个水笼头边,被按坐在水池边的石头上后,壮汉开始给我搓头,之后又在我的肩膀上按搓了两下,最后一拍我的肩,示意我可以去冲热水了。 待得冲完身上的滑腻,我裹上棉布,不知所措地来到刚才洗头的地方,下面还有什么程序呢?还是刚才引领我们换衣服的老者,看到我后,把大门一开,朝楼上一指并示意我可以换衣服啦! 天哪!这就是土耳其浴吗?我看了一下表,从进来到洗完换好衣服出来,总共不到二十分钟啊!可是这却要花费五十五美元呢! 我换好衣服在大堂待了没两分钟表,同去的旅友也出来了,纷纷高呼上当!待女士们出来后,也纷纷嚷嚷上当。 去停车场的路上,我们个个气愤地指责旅行社骗人,可是钱也交了,澡也洗了,当也上了,钱是退不回来的啦。唉!就权当享受了一回LV吧!一个包包几十元可以买,上万元的LV也照有人享用,毕竟我们洗澡的地方有七百年的历史呢,花钱在历史中穿越了一回,也就算值了吧!(关于土耳其浴,我的好友蓝依紫泪也写了一篇短文,相当的幽默风趣,附在本文的后边,希望能给大家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 11、中国人的自豪 要说在土耳其浴室,最爽的事就是在等旅友时,看到了一张当天的土耳其报纸,别的什么都看不懂,但报纸的最后一版,用去了大约四分之一还多的篇幅,写了几个大字:“中国人来了!但我们没有翻译!”(原文是英文),看后,颇感自豪,国力强了,人民富了,走哪都会得到尊重! 12、伊斯坦布尔的交通 原来以为挺紧张的时间,可由于洗澡大大地节约了时间,所以我们以为有足够的时间赶往机场。可是一上路,我们就知道错了!伊斯坦布尔的交通堵车据说是有名的,完全与北京不相上下。不过北京的堵车是由于车多,而伊斯坦布尔的堵车则是由于路况太差。由于城市的年代久远,街道很窄,多数道路都是单行路。这两天,我们一直在感叹我们的司机的驾驶技术,上坡起步是常事,最要命的还是上坡起步还加个急转弯。 望着前面望不到边的长龙,导游急,我们更急,可急又怎么样,只能慢慢地挪!看着窗外的长龙,不禁又发起了感慨,素质就是不一样,路虽然堵成这样,但看不到抢道的、更看不到乱并车的。而要是在西安,碰到这样的情况,双行道早就被车子们挤成四行道了。刚刚被大幅广告所激起的自豪感一下又回落了。 好在赶在晚上九点半,我们终于赶到了机场,匆匆地与导游道别,却发现白梅的眼中有闪烁的泪花。是啊,相处了两天,我们也舍不得活泼可爱的白梅呀! 过了海关,候机时,我和妻趣谈道,这趟旅行,前面看的是人造石头、中间两天看的是天然石头,如果写篇游记的话可以称为"石头记"了。不过又幸亏原来的埃及、土耳其游改成了土耳其的深度游,要是按照原来的计划,在土耳其只是游览伊斯坦布尔,那么对土耳其的印象将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而历史书中经常讲到的古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等等我可能完全不会与土耳其挂上钩。 经过十个小时的空中穿行,于二月十二日下午三点,我们回到了北京国际机场,在机场与领队小赵道别时,问她怎么回家,一直十分老成的领队竟娇娇地回答,爸爸和舅舅都在等着她。想一想,也实在是难为了小赵,十来天了,一直在提心吊胆,可她自己也只是个孩子啊! 全文完 二O一一年三月十四日 附: 土耳其浴 & 蓝依紫泪 & 昨天晚上感受了回正宗的土耳其浴,而且是在1584年建成的伊斯坦布尔最古老的浴场。从安塔利亚到恰那卡莱,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古罗马古希腊式浴场的遗址,现在就要去亲身感受而不用再在一堆石头上凭空想象了,怎能不兴奋呢!而且听导游介绍说,闻名遐迩的土耳其浴是利用浴室内的高温先让人大汗淋漓,再用温水或冷水淋浴全身,达到清除污垢舒活筋骨消除疲劳的目的,加上那些名为“坦拉克”的按摩师,在客人躺在肚皮石上舒展四肢时,双手涂满橄榄油在你身上推拿揉按让全身血脉流畅舒适无比… 我们一行十人在夜晚的街道上被加班服务的司机和导游们拉着在小巷子里拐到晕头转向时才到了目的地。 从走进浴场大门的那一刻起我才一步步领略到了什么叫正宗。当我们通过狭窄的楼梯向上攀登时,真的好像走进了古城堡。更衣后裹的那块遮羞布到了大堂就成了自己的铺盖,把它铺在烫烫的圆形肚皮石上便人挨着人顺溜排在圆周上。大家都翘着头无比期待着按摩师的到来。一会儿,就见几个丰胸肥臀的大妈一只手拿着沾满泡沫的看不出名堂的东西,另一只手拿着搓澡巾挨个按摩起来。哎哟!不对,那哪是按摩呀整个一个刷大白萝卜。A面刷完刷B面,然后一把把你拉起来把头往她那硕大的胸前一按,两只大手在咱相比之下显得十分幼嫩的肩上揉搓起来,那力度真有点招架不住,要是鼻孔没对准空隙真的会窒息呢! 从头到脚揉搓完,你还没来得及睁开眼,浑身就被刷上泡沫,之后被领到水池边,兜头就是一盆冷水,真的是毛孔都炸开了,谁敢说不爽呀! 整个土耳其浴最温馨的部分就是在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两个不大的温泉池里闭目养神舒缓身心。在灰暗的空间里泉水咕咕的冒着泡,抬头仰望着烟雾缭绕的壁登斑驳的屋顶,好像屋外的繁华与喧嚣离我们越来越遥远… 经历了一场洗礼,我可以自豪地说,我在土耳其感受到了迄今为止最为原始的一场沐浴,它超原始所以超正宗!
回复taotao的图片:水真干净
回复taotao的图片:喜欢这种建筑风格,壮观啊!
回复云裳霓衣:蓝色清真寺,梦幻般的圣殿!
& & 很喜欢爱琴海,还有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那座桥。。 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__^*) 嘻嘻……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回复无花果900:一直有个遗憾,相机不能将看到的完整地记录下来。身随心动,想去的地方一定要去。
向往的地方 周末快乐
去你的窝转了一下,照片拍得很美啊,羡慕哦。
回复机器猫:
回复Wolfatwar:如果不是因为意外,也就没有这次土耳其的深度游.土耳其真的很不错!
美丽的索菲亚大教堂
这把澡洗得很舒坦啊
你们是跟团吗?跟哪个旅行社?费用好多哦?
回复紫钰小寶:国旅,一〇年去的费用好像是一万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耳其中文导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