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怎么出手法则:出手一枚古钱币怎么出手的概率有多高

上海市珍博文物经营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邮票、钱币、纪念币
发货地点:上海市黄浦区
发布时间:
上海市珍博文物经营有限公司
经营模式:服务型
主营产品:
青铜,瓷器,玉器,陨石,钱币等
所在地区:上海市黄浦区
信用指数:41
认证信息:
证书荣誉:0项
联系人: 王经理先生
电话: 86-
邮编: 200000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汉口路400号华盛大厦8楼
如果有藏品想要私下交易,咨询电话& (王经理)微信:zhenbo201天价都是浮云,成交才是王道! 天价都是浮云,成交才是王道!教你13招,如何鉴别古钱币的真伪?方法/步骤&&&&& 一、如何通过水洗法测试古钱币的真伪?&&&&& 将被测试的钱币放入清水中,数日后取出,附着在钱币上的泥土、油污、浮锈便会脱罗。钱币上的作伪之处,也很容易发现。&&&&& 二、探针法测试古钱币的真伪?&&&&& 对于北测试钱币的局部存疑之处,可以用缝衣针等物进行试探性刺挑。古钱的真锈,附着力强,坚硬,把缝衣针针尖头向下竖直下压,放手后,钢针会倒下去。而假 币的锈具有轻微弹性,钢针不易倒下。&&&&& 三、摩擦法测试古钱币的真伪?&&&&& 将锈色满身的钱币的边道,在水泥地上或者在细砂纸上摩擦几下,观察期露出的铜色与同时代钱币的铜色是否相符。若使拼合而成的钱币,摩擦后有可能露出拼合的缝隙。&&&&& 四、酸 验法测试古钱币的真伪?&&&&& 结锈严重的钱币,用食用酸 醋泡一端时间,或者是用稀释后的盐 酸进行局部点验,也可以两者结合使用,出去钱锈,查明真伪。酸 验法鉴定银币的真伪最为适用。但有伤钱体,需慎重。&&&&& 五、形制上鉴别古钱币的真伪?&&&&& 从形制上兼备古钱币的真伪,即是从造型机构、铸造工艺、币材成分和钱文上去做一一鉴定。看一枚古钱币与其时代特征差异的大小,差别过大,就要注意是否伪 品。&&&&& 古钱币的真品钱文、图案、轮廓和穿孔都非常清晰、规矩、表面的自然磨损和撞击伤痕呈不规则分布,伪 币制作粗糙,钱文、图案、轮廓模糊不清,多有沙眼和气孔,表面磨损和撞击伤痕有规则,或没有磨损和伤痕。&&&&& 六、字迹模糊真假古钱币分辨?&&&&& 假的字迹一般模糊,而真币适用时间长了,经过长期磨损,字迹也回变得模糊。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靠参照钱体铜质磨损情况来看。&&&&& 真币出现字迹模糊,通常是大面积的,同时,钱体也会受到很大的磨损,即字迹的模糊程度与钱体的磨损是同步的,而假的通常是钱体完整,铜质较新,字迹却模糊不清。&&&&& 七、从声音上辨别古钱币真伪?&&&&& 古钱币因年代久远,铜质氧化,尽脱新铜的火气,敲之声音深厚暗哑,纯正,没有转音。新铸的价钱,有火气,轻轻一敲,就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并伴有转音。明、清时期的钱,由于距今时间较短,敲或碰撞后,也会发出响亮的声音。&&&&& 此外,有些假的,用两片薄铜片沾合而成,轻击后回发出哑声。挖补、镶嵌的价钱,拼合而成,击打时有破碎声,没有纯正的金属声音。&&&&& 八、气味上辨别古钱币真伪?&&&&& 古钱币真品由于长期埋入地下,生有锈色,出土时会带有一股纯正的泥土香味,没有别地异味。而假 钱带有伪 造的锈色,有刺鼻的胶水味、松香味、生漆味等怪味。&&&&& 九、重量上鉴别古钱币真伪?&&&&& 古钱币真品用料讲究,铜质细腻,因年代久远,内部成分发生变化,重量会大为减轻,而伪 币使用的铜质粗劣,较为厚重,有手掂一掂,就能从轻重方面辨别其真伪。&&&&& 十、怎样用翻铸法伪 造古钱币?&&&&& 使用母钱或文字轮廓较为清楚的流通钱币做模型进行翻砂。多以真钱做模或采用质地较软的木质、石质、骨质雕成某种古钱的模型来翻砂。&&&&& 此种方法 伪 造的钱币,与真钱相似,受热胀冷缩的原因,翻砂出来的伪钱比真钱小匝。翻铸法伪 造的钱,较为粗糙,文字、轮廓与真钱差异较大,仔细审观,就能分辨。&&&&& 十一、改刻法伪 造古钱币?&&&&& 改刻法育两种方法:一是选择同时代前提较厚的钱,磨去面背原有的文字、改刻成稀见珍品。&&&&& 另一种是选择钱文模糊地钱币,添刻文字或星月文,标新立异。&&&&& 十二、挖补法伪 造古钱币?&&&&& 将普通古钱面文某一个关键字或全部挖去,在使用化学材料伪造所需钱文补贴上,而成为稀见品,。或将两枚古钱币的面文进行挖补,使之变成一枚或两枚珍品。&&&&& 十三、拼合法伪 造古钱币?&&&&& 将两枚大小相同的钱背磨薄,拼合在一起,合成一枚错版币,或两面有字的合背钱,是机制铜币常见的作 伪方法。&看完介绍,是不是觉得很简单呢?只要多试几种方法,就大体能知道所购买的古钱币是不是真的。如果遇到特别难鉴定真假的古钱币,就要请教相关的专业人士,一定要鉴定是真品才能购买,送上你的真礼品!公司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汉口路400号华盛大厦八楼 乘车路线:地铁二号线或十号线南京东路站四号口出 联系电话:王经理 微信:zhenbo201
提示:您在淘金地上采购商品属于商业贸易行为。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卖家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卖家负责,淘金地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
按产品字母分类:
公司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汉口路400号华盛大厦8楼
联系电话:86-读者稿件 | 价值生于有无之间 ——死生辩证中的价值
读者稿件 | 价值生于有无之间 ——死生辩证中的价值
时间: 05:25
导读 : 授权哲思学意发布
授权哲思学意发布有与无,生与死,是日常语言中两组相对的概念。“有”与“生”相连,“存有”、“实有”都是有生的,拥有生命、生活[1];“无”与“死”相连,“虚无”、“空无”都是无生的,描述的是死亡。在“有”与“无”、“生”与““死”之间选择,我们都会选择“有”与“生”,而“死”与“无”则无人问津。我们的这般选择,大抵是出自我们的本能:向往生命,惧怕死亡;价值生于有,毁于无——生命中,我们能追求并拥有不同的价值,而死亡残酷地将这一切剥夺,只剩下无尽的虚无。有时候,我们向往生命不是因为生活有多么美好,而是因为死亡过于可怕。尤其是过早死亡的人,她们未曾经历过世间的美好就陷入虚空,或正逢人生得意却猝然长逝。凡此种种,多么悲惨,多么恐怖啊!要是能够永生(immortality),那该多好啊!对永生的追求深深地刻在历史中,数千年来,无数人孜孜以求,企图摆脱死亡。但是,永生[2]真的值得过吗(worth living)?或者说,死亡是可欲的(desirable)吗?[3]一. 永生不值得过——永恒的百无聊赖与消耗殆尽的绝对欲望对永生最著名的批评来自英国哲学家伯纳德·威廉姆斯(Bernard Williams)的论文《以马克普洛斯为例:关于永生之枯燥乏味的一些反思》[4]。论文中,威廉姆斯从歌剧人物马克普洛斯的故事出发,论证了永生带来的百无聊赖(boredom)使其不值得过。马克普洛斯是捷克音乐家雅纳什克创作的歌剧《马克普洛斯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在歌剧中,她在42岁的时候得到了她父亲所研制的长生不老药,不断服用这种药物可以是她保持现在的状态一直活下去。但是,到了342岁时,所有事情对她来说都因不断重复而变得乏味。于是乎,她陷入百无聊赖的状态,对一切事物感到冷漠,失去活下去的欲望。最终,她不再使用长生不老药,主动选择了死亡。在她死后,人们摧毁了这种药的配方。[5]在马克普洛斯的例子显示,永生并不值得我们追求,因为它会带给我们永恒的百无聊赖,磨灭我们对生活的热情。换言之,死亡使我们免受永恒的百无聊赖所带来的折磨,因而死亡是可欲的。但是,我们会问,为什么永生会带来永恒的百无聊赖,并且是必然地带来?威廉姆斯认为,这是因为永生会消灭一切绝对欲望(categorical desire)[6]。在这里,“绝对欲望”指的是一种对一个人而言非常明确的,并且支撑她[7]活下去的欲望。它通常与和一个人生命的根本计划(ground project)[8]相联系。通常地,它呈现为实现根本计划中对人生所作的具体规划和目标的欲望。[9]例如:作为一名哲学家,我的根本计划是成为优秀的哲学家,写出优秀的哲学著作是根本计划中的具体规划和目标。而希望能够成功写出这样一部著作,就是我的绝对欲望。这个欲望让我能够不断努力,并支撑着我活下去。威廉姆斯认为,永生的人拥有无穷的时间,必然能够满足所有可能的绝对欲望[10],实现所有可能的根本计划;同时,由于她耗尽(exhaust)了所有可能的绝对欲望,她也不能再拥有新的绝对欲望来支撑她活下去。从此,她陷入永恒的百无聊赖,生不如死。“独孤求败”的状态或许与百无聊赖想接近,但远远不及永恒的百无聊赖。用威廉姆斯的话来说,永恒的百无聊赖根本是“不可想象的”(unthinkable)[11]。他进而作出论断,永恒的生活是“不能忍受的”(unlivable),我们要“为拥有死亡而感到幸运”[12]。永生支持者的可能反驳是,永生并不能耗尽我们的所有绝对欲望。例如,根据快乐主义(hedonism),支撑我们活下去的绝对欲望是得到愉悦(pleasure)。而对愉悦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不会因为永生而被耗尽,从而避免百无聊赖。[13]但是,快乐主义者的这种尽管能提供绝对欲望让我们生活下去,但这是动物的生物,而不是人的生活。试想现在有一台愉悦机器,将它的电路连接到我们的大脑神经上,它会持续给予我们愉悦的体验,无穷无尽。但是,我们会愿意永远地接上愉悦机器吗?[14]我相信我们的答案是,不会。因为愉悦只是人类所追求价值的其中一种,而非全部;更重要的是,愉悦只是一种低级的、动物性的体验,它源于我们的本能,属于自然世界。可是,对人类而言,使我们的生活拥有意义的是高级的、专属人类的价值,即超越动物性本能,属于文化世界。[15]按照荀子的区分,前者是“性”,后者是“伪”。性恶,而以伪易之。人之为人,体现在“伪”的部分。换言之,片面强调“性”层面的快乐主义所提倡的只是一种动物的生活,而不是一种人的生活。希望永生的是人,她所希望的永生是作为人的永生,而不是作为动物的永生。概括而论,快乐主义者对威廉姆斯的回应是基于一种对人类生活的错误理解,尽管她们能够提供一种无法耗尽的绝对欲望,但这不是永生的人所希望过的生活。因此,这种回应并不能真正反驳威廉姆斯的论证。另一个例子,永生的人通过拥有一系列在心理学上并不连贯的人生(a series of psychologically disjoint lives)来避免百无聊赖。[16]转换人生的过程中,永生者所有生理和心理特征与之前一致,但唯独是关于之前的记忆被消除。[17]因此,这种策略是消除个人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构建新的自我(new self)。简单来说,永生的人可以不断“投胎”或“转世” ,换一个人,过全新的生活。这个回应正确地看到,绝对欲望的消除是因为无尽的重复。满足一个绝对欲望,不足以导致消除这一个绝对欲望;真正消除它的,是对同一个绝对欲望重复的、乃至无尽的满足。进一步,假如永生的人忘掉无尽重复的过程,她的绝对欲望就不会被消除。因为,由于她不记得,无尽重复的过程对她来说不存在,因此不会引起她对重复过程的厌倦,也就不会陷入百无聊赖。但是,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永生。正如我所提及的,这个回应与佛教的“轮回”论和命理学的“投胎”说相近。无论是“轮回”,还是“投胎”,在它们看来,人都是永生的,只不过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日常中的死亡,其实不是真的死亡,而是转换存在形式的仪式。就此而言,我们如果相信“轮回”或“投胎”,那么根本没有理由惧怕死亡。但事实上,很多忠实的佛教信徒和命理学拥趸,她们尽管衷心地相信“轮回”论和“投胎”说,却依然惧怕死亡。她们会相信,死亡确实只是转换存在形式的仪式。经历死亡,人不是不存在、化作“无”。她们(they)所惧怕的,是经历死亡,“她们”(themselves)就不存在了。她们所希望的永生,是“她们”的永生。“她们”是拥有独特性格(character)、历史(history)的自我身份(self identity)。这些性格和历史,是由独特的经历(experience)所构成,并由记忆来维持(sustain)自我身份 。例如:我是一个有强烈社会关怀的哲学家,这就是我的自我身份。对我而言,极富同情心的性格,让我能体切社会疾苦;我积极参与社会的公益活动救助贫苦者、构建哲学理论声援弱势者,这是我的经验,同时也是我的历史。两者集合便构成我的自我身份。更进一步,我记得我的经历、历史、性格,记得我的自我身份,记忆促使我与过去的我保持一致,要一如既往地关心社会等。如此,记忆连接了过去和现在,使我能维持我的自我身份。假如我丧失记忆,则过去和现在的连结将会断裂,我的自我身份就会得不到维持。换言之,我(I)将不再是“我”(myself),尽管我依然存在,但“我”已经不存在——“我”死了。佛教信徒和命理学拥趸所惧怕的,其实不是肉身的毁灭,而是记忆的丧失。也就是说,她们、同时也是我们所希求所永生,是保持自我身份或个人同一性的永生。具体而言,就是保持前世记忆的永生。通过佛教信徒和命理学拥趸的例子,我们发现,第二个回应也不能成功反驳威廉姆斯的论证。这是因为它所设想的永生,因为无法维持自我身份,所以只是与我无限相似的别人(others)的永生,而不是我(myself)的永生。二.作为凡人(mortals)的根本困境——自我身份的维持与生存欲望的张力威廉姆斯认为,我们所希望的永生应该有以下两个条件[18]:A.保持自我身份;B.拥有绝对欲望来支撑我活下去。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永生方式,才是值得过的。威廉姆斯对永生不值得过的论证侧重的是永恒的百无聊赖欲望,而它产生原因是的绝对欲望的耗尽。这对应的是B。不过,对前述两个可能反例的回应显示,比起永恒欲望的耗尽,永恒的百无聊赖产生的更根本原因来自A。[19]快乐主义式的永生和转世式的永生都满足B。但是,我不想要快乐主义式的永生,因为我是人而不是动物,动物式的永生不是我的永生。我不想要转世式的人生,因为这只是某个与我无限相似的、别人的人生,而不是我的永生。所以,永恒的百无聊赖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我们在永生中首先希望满足A。但正如威廉姆斯所论证的,我们又无法忍受永恒的百无聊赖,与世界完全隔绝。为了消除永恒的百无聊赖,我们希望满足B,参与到世界之中。但B的满足又会消除我们的自我身份,使得永生的不再是我们。由于在永生中A与B不可兼得,因此对我们而言,永生是不值得过的。[20]美国哲学家舍弗勒(Samuel Scheffler)认为,同时满足A与B的希望其实是我们身为凡人(mortals)的反映。[21]在永生中A与B不能兼得,并不是永生自身的结果,而只是因为身为凡人的我们不适合永生。作为凡人的我们,一方面想过属于自己的人生,另一方面又想积极地参与(engage)到世界之中。[22]两者我们都不能舍弃,而它们在永生中又不能兼得,所以永生对我们是不值得过的。假如我们能舍弃其一,或许永生便是值得过的。例如,蓦然开悟、破除我执的禅僧,无我、无欲[23],舍弃了自我身份,又舍弃了一切欲望。永生对他而言稀疏平常,不会因百无聊赖而痛苦,也不会为失去自我而烦恼。虽然他不会有追求永生的欲望,但在无限长的生命中他可以与世间行善,普度众生。我们会认为,永生对他而言是值得过的,但对我们而言却不是。因为,他不同我们,不是凡人,而是圣人(saint)。归根到底,永生不值得过,是因为我们是凡人,而不是圣人,更不是神(god)。三.价值生于无——永生对价值的颠覆与死亡作为价值基础和源泉舍弗勒认为,除了基于我们是凡人这个人类境况(human condition)来拒绝永生,更深层的理由是,永恒的生活根本不是生活。[24]对此,舍弗勒有一个绝妙的比喻:“就如同一个没有边界的圆形不能称之为圆形,一段没有时间限制的生活也不能称之为生活。”[25]首先,反思“生活”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到,生活其实是由具有价值的活动和对价值的追求所构成的。可见,“生活”的概念已经包含了价值,并且是满载价值的(value-laden)。[26]不包含价值的生活不能称之为生活,而只能称作生存(survival),这一点在之前回应快乐主义时已有所提及。属于动物的是生存,而属于人的是生活。其次,对价值的信心(confidence)驱使我们活下去,是维持生活的动力。[27]我们确信(convince),对价值的追求和获得能够赋予我们生命以意义,让我们拥有一个好的(good)人生。[28]而追求和获得价值的必要条件是要活着(alive)。所以,为了追求和获得价值以实现一个好的、富有意义的人生,我们会希望活下去。在这里,对价值的信心与绝对欲望相近,对获得价值的欲望可以理解为一种绝对欲望。再者,价值是源于人会死的(mortal)特性。[29]人是会死的,意味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短暂的生命一方面让我们沮丧,另一方面更促使促使我们过好的、富有意义的人生,以此来弥补生命短暂的永恒遗憾。有助于好的、富有意义的人生实现的事物和活动,便具有价值。换言之,价值源于我们对好的、富有意义的人生的追求,而后者又源于人会死的特性。因此,人会死的特性是价值的基础。[30]由于人会死是必然的,由它作为价值的基础是非常牢固的(firm)。永生将会颠覆上述对价值的理解,进而摧毁我们的生活。首当其冲的是,很多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将会变得不能理解。[31]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健康。健康能成为价值,是因为获得健康能使我们活得更久。但是,对于永生的人,她不能活得更久了,健康对她而言还有什么意义?或许她仍然知道健康的意思,例如没有身体的不适,但她不能理解健康的意义。所以在永生的情况下,健康将变得不能理解。其次,我们生活中的价值将无处安放。人的生命从她出生到死亡,可以根据生理机能区分为不同的阶段:如出生、成熟、衰老、死亡。每个阶段环环相扣,各自又有着明显的特征,对应着不同的目标、欲望和志趣等。价值则来自目标、欲望和志趣等的达成(accomplishment)和满足(satisfaction)。[32]例如:对青少年而言,“快高长大”是一项价值,对成年人、老年人则不是。但是,永生的人因为生理机能基本保持一致,所以不能通过生理机能来区分人生阶段。或许,她也能通过其他方法来区分人生阶段,如按心境、成就等。不过,通过这样的方式所得出的阶段特征之明显度,不及生理机能的区分。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时间跨度太大,永生者的不同阶段的关系非常薄弱。所以,永生者由于缺乏明确的人生阶段,缺乏阶段参照的她很难找到合适的目标、愿望和志趣等,或者说根本不可能找到。价值也便无法从目标、愿望和志趣等的实现和满足中产生。再者,我们无法获得价值。这是因为,要获得价值则必须通过行动(action),追求价值的行动又必然涉及选择。但是,所有的选择都是有背景的,背景的存在是人能选择的必要条件。而这个背景就是“人是会死的”,即人生命的有限性。我们之所以需要选择,是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没有足够的时间尝试每个选项,我们必须有所取舍。永生的人因为不受时间限制,所以不拥有选择所必须的背景,选择也就是不可能的。不能选择,意味着无法从事追求价值的行动,也便无从获得价值。[33]最后,价值将失去牢固基础,变得可有可无,削弱我们活下去的动力。永生的人不会再为生命的短暂而感到沮丧。短暂生命的问题对永生者而言被取消了,也就不需要通过实现好的、富有意义的人生来弥补短暂生命的永恒遗憾。这不是说,永生者不会去追求好的、富有意义的人生,而是说这种追求不是必需的。[34]换言之,我们可以设想一位不追求有意义人生的永生者,对她而言,价值可以被取消。要之,在永生的情况中,价值失去了人会死的特性作为基础,变得可有可无。接下来,如果价值变得可有可无,我们对价值的信心也会削弱。这份信心削弱的同时,维持生活的动力也随之减弱。对于不追求有意义人生的永生者,由于价值被取消,她没有可能产生对价值的信心,这同时意味着她没有活下去的动力。这时,永生是自我挫败的(self-defeating),她拥有永恒的生命,却不愿意活下去。综上所述,永生将颠覆我们对价值的理解。它的严重后果是让满载价值的生活变得支离破碎,进而磨灭我们对价值的信心,浇灭我们活着的热情,最终摧毁我们的生活,让生活沦为动物性的生存。因此,永生是不值得过的。除此以外,我们也论证道,死亡既是价值的基础,也是价值的源泉。价值生于死亡。四.价值生于有——作为价值内在意义源泉的人类存续(the survivalof human beings)由于价值对我们而言是可欲的,所以作为价值基础和源泉的死亡也是可欲的。死亡既然是可欲的,那么我们会认为它是有意义的。但是,死亡的意义只在于它作为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引起了(cause)价值。死亡只因为它作为手段(means),而不是作为目的(end)而具有意义。换言之,死亡并不具有内在意义(intrinsic meaning),并不就其自身而值得追求。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自杀。我们可能会自杀,但我们绝不会追求自杀。如果死亡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和基础,由于缺乏内在意义,那么由它所引起的价值很难拥有内在意义。但是,我们所理解的价值,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具有内在意义,就其自身便值得追求的。如善良、幸福、正义等。所以,接下来我们需要为价值寻找一个具有内在意义的基础。根据舍弗勒,价值的另一个基础是人类的存续[35]。舍弗勒的观点,可以由我们日常一些关于价值的例子来印证。舍弗勒举了癌症治愈研究者的例子。[36]攻克癌症是很多科学家的梦想。不过,攻克癌症是如此困难,以致于很多科学家终其一生都没有办法找到治愈(cure)癌症的方法。尽管如此,科学家们仍然会认为她们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因为她们的努力推进了癌症治愈的发展,后人可以借鉴她们的成果。这里,科学家们预设了他们死后,人类会存续下来,或至少不会在短期内灭亡。如果科学家们知道,人类会在她们死后的不久灭亡,她们不会觉得自己在癌症治愈上所付出的努力、所获得的成果是有意义的。一方面,她们的研究成果不会对后人有所助益;另一方面,没有后人的持续研究,癌症是不可能被攻克的。换言之,科学家们的工作是注定失败的,她们的努力带来的是必然的挫败,这很难让她们觉得自己的事业是有价值的。人类的灭亡除了这类目的导向的(goal-oriented)活动变得不具有价值,还会使日常生活一些重要的例子失去意义。[37]例如,如果人类在不久的将来就灭亡,环保、节俭等,包含对后代关怀的节制性价值就会变得无意义。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印证舍弗勒的观点。更进一步,我们能通过概念分析来论证人类存续是价值的基础。首先,价值涉及意义和反思。而意义和反思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和能力。只有经过人反思认可,确信它能够赋予人生活意义的东西(thing),才能称之为价值。换言之,价值已经预设了人类活动。假如人类灭亡,人类活动不再存在,价值也成了一个空洞的概念。因此,人类存续是价值的另一个基础。至此,我们通过日常例子分析和概念分析论证了舍弗勒的观点,即人类存续是价值的基础。但人类存续是否具有内在意义,目前还不清楚。我认为,要判断一个东西是否具有内在意义,我们可以构想一个思想实验:在我们构想的情景中,让两个不同东西互相冲突,看看能不能(1)有充分的(sufficient)理由支持舍弃其中一个,保留另外一个;(2)同时,我们不会为所作出的取舍感到悔恨(regret)。如果答案是“能”,那么被舍弃的一个不具有内在意义,被保留的一个具有内在意义;如果答案是“不能”,那么两者都具有内在意义。例如,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情景:一位士兵在战场中被敌军俘虏,并且受到严刑逼供,要求她讲出同伴的藏身地点。如果她说谎或不招供,她将会被杀死;如果她招供,则她的同伴会被找到并杀死,但她本人能确保安全。在这里,单纯考虑所描述的情境,忽略其他一切因素,如同伴的数量、说谎能不能被拆穿、士兵是否有家属亲友等。这个情境中,冲突的是个人生命和忠诚。我相信,根据我们的道德判断,我们有充分的理由选择忠诚,放弃个人生命;同时,尽管过程很艰难,但我们不会后悔或遗憾。这便是“舍生取义”。“义”,也就是这个例子中的忠诚,对我们而言是具有内在意义的;“生”,即是个人生命,不具有内在意义。与此相反,如果我们选择个人生命,我们不能同时满足(1)(2)两个条件。姑且不论条件(1)能不能被满足,即为选择个人生命舍弃忠诚提供充分,我认为(2)的条件不可能被满足。只要是拥有道德情感的人,她不可能在背叛同伴并使其被杀死之后,不感到丝毫悔恨。换言之,个人生命不具有内在意义。[38]我认为,无论在什么情景,我们都不能为舍弃人类存续提供充分理由,并不为对它的舍弃而感到悔恨。在最极端的例子中——如果人类存续,则宇宙毁灭;如果宇宙存续,则人类毁灭——我们都不能为舍弃人类存续,保留宇宙存续找到充足的理由,同时又不感到悔恨。两个条件不能满足的理由很简单,没有人类的宇宙存续与否,对已经灭绝的我们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在这组冲突中,无论“选择人类存续,舍弃宇宙存续”,还是“选择宇宙存续,还是舍弃人类存续”,两者都不能同时满足(1)(2),因此两者都具有内在意义。就连最极端的例子都不能否定人类存续的内在意义,我们也能够放心地认可人类存续具有内在价值。现在,我们能够清楚地知道,作为价值基础的人类存续具有内在意义,能引起价值的内在意义。价值又生于生命,尤其是全人类的、未来人类的生命。五.人类价值的有无之间——迫切的人类危机与面向未来的人类关怀根据之前的讨论,我们都明确地知道:价值既生于有,又生于无——价值有人类存续和死亡两个基础;价值不尽生于有,亦不尽生于无——永生会颠覆价值,摧毁生活;单纯的死亡又不能引起价值的内在意义;总而言之,价值生于有无之间——价值是死生辩证的综合产物。虽然我们信服理性推导的效力,不会质疑我们所得的结论,但还是难掩我们对它的意外。价值来自死亡,源于人类存续,而不是我自己的生命,这在世俗化和普遍接受个人主义的我们看来显得很怪异(strange)。其实,怪异的不是价值本身和它的两个基础,而是我们的生死观和价值观。现代世界(modern world)对我们生死观最大的冲击,是取消了来世(the afterlife)观念。我们拥有的只有此世(this life),我们只关注此世。这进一步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此世是唯一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好的。所以,我们要尽一切努力,追求此世的幸福、享受。在人文主义(humanism)和启蒙时代(the Enlightenment)的感召之下,我们挣脱束缚、获得解放和自由的同时,也种下了深刻的恐惧和前所未有的人类危机。由于失去了来世的希望,我们极其重视此世,无比惧怕此世的失去,无比害怕死亡。但是,人是必然会死的,这个事实不会随着恐惧的程度的加深而改变。我们企图通过欲望的满足来抵消恐惧,但这是徒劳无功的。愈发膨胀的欲望只会令我们愈发眷恋此世,永远无法克服对死亡的无限恐惧。更糟糕的是,欲望的膨胀不但无法缓解对死亡的恐惧,更导致了巨大的人类危机。沙漠化、极端气候、气候暖化,这些环境危机的来自人类无休止的欲望,根源是我们此世的极端重视。要化解这些人类危机,或许需要重塑来世观念。但是,我们又无法回到前现代的宗教来世观,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符合现代性(modernity)的来世观念。而这就是舍弗勒的“集体来世”(collective afterlife)[39]观念。他从我们对价值的理解入手,找到价值所预设的人类存续。由于价值是每个人都追求的,所以价值预设的人类存续也是普遍的(universal)。每个追求价值的人都需要她死后的人类继续存在,换言之,她会寄希望于她死后的人类存续。如此,就形成了“集体来世”观念:这样的来世是指,人死后,人类继续存在。这种来世观念,一方面没有重新恢复宗教来世观;另一方面也符合了现代的全球化趋势。除此以外,在中国的语境下,它更沟通了文化传统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传统的生死观是延续式的,因而也是集体式的。最明显的例子体现在《周易》的“生生不息”概念,人的生命是不断延续的,我的此世与先辈的前世和后辈的来世连结在一起,构成更庞大的,也是更宽广的生命。这与“集体来世”观念相同,都是对生命连续式的理解。[40]这样一种生死观推导所得的价值观,是集体式的[41]。由于我的生命是与先辈后辈、整个宗族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为我生命所追求的价值,也就不仅仅是我的价值,而是整个宗族的价值。所以,传统道德的特征是“利群”的[42]。中国文化传统中,尤其是儒家传统中最重要的价值是“孝”,也体现在这个脉络之中。[43]“愚公移山”的故事就是集体式价值观的一个范例,愚公所追求的并不是他个人的价值,而是整个宗族的整体价值。愚公的人生意义,是作为移山计划成功的一部分来体现的。[44]这让我们想起了前文终其一生与癌症作斗争的科学家。两人的价值追求,志不在此世,功在后世。当然,中国文化传统的生死观和伦理观有其内在的局限,有些成素是不容于现代社会的。最明显的例子是传统对血缘、宗族、等级的过分重视,在现在的我们看来是偏狭的观点,不见容于平等、自由、多元观念深入人心的现代社会。但是,我们回首传统的目的不是全盘复古,而是要找到传统与现代共同的成素,沟通当代理论与文化传统,为前者打下厚实的(thick)历史文化基础,又让后者去芜存菁而不脱离时代发展。最后,我认为,通过适当的诠释,“集体来世”观可以与所有的文化传统相容。如果“集体来世”观成功地结合历史文化传统,我相信它有很强的理论吸引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样一种来世观念可以让我们一方面保留现代性带来的丰厚成果,另一方面又能缓解现代人对死亡的恐惧。再者,它还对气候变化等人类危机的解决有所助益。价值生于有无之间,如今,价值又处于有无之间。面对人类危机,人类存续的前景让人担心。照此状况,人类将渐渐走向灭亡,价值也缓缓摆向无一段。应对危机,刻不容缓。首要之务,是放下对此世的偏执,面向来世后代投以关怀。这一切,都是为了守护人类的价值。参考文献1. Williams, B. (1976). Problems of the Self: Philosophical Paper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 Williams, B. (1981). Moral Luck: Philosophical Paper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3. Bradley,B., &McDaniel, K. (2013). “Death and desires”. The Metaphysics and Ethics of Death, ed. JS Taylor,p.118-133.4. Kagan, S. (2012). Death. Yale University Press.5. Scheffler, S., & Kolodny, N. (2013). Death and the Afterlife. OxfordUniversity Press.6. 劳思光.(2002). 文化哲学讲演录. 刘国英.编.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7. 孙向晨. (2014). “向死而生与生生不息——中国文化传统的生存论结构”. 宗教与哲学(第三辑). p.223-235.[1]本文中,我将“生命”和“生活”当作同义词,对应英文“life”。根据语境的不同,我将交替地使用“生命”和“生活”两个词语。[2]在英文中,“immortality”、“eternality”、“eternal life”都对应中文的“永生”。而在中文里,“永生”又可以指“永恒的生活”、“永恒的生命”。本文里,我都将它们当作同义词,根据语境的不同交替使用。[3]本文承认过早的死亡是坏的(bad),也是不可欲的。但我集中讨论的是一般的死亡,也就是作为人衰老必然结果的死亡。这样的死亡是否可欲,是我想要处理的问题。[4]Williams, B.(1976). "The Makropulos Case: Reflections on the Tedium ofImmortality." Problems of the Self:Philosophical Paper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82-100.[5]Ibid. p.82.[6]Ibid. p.87. “categorical”一词来自康德的伦理学中的“categorical imperative”,中文一般译作“定言”或“绝对”。本文我采取的是“绝对”的译法。这是因为“定言”一词在中文日常语言中极少被使用,所以我采用在日常语言中较常被使用的“绝对”。对绝对欲望的更详细讨论,可见Bradley,B., &McDaniel, K. (2013). “Death anddesires”. The Metaphysicsand Ethics of Death, ed. JS Taylor, p.118-133.[7]本文遵循英文论文惯例,为显示对女性的尊重,凡是涉及第三人称的地方,我都使用“她”。[8]“根本计划”的概念来自威廉姆斯,可参见Williams, B. (1981). "Persons, Character and Morality." Moral Luck: Philosophical Papers .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9]邓伟生老师指出,有些人根本计划失败,她们尽管很受挫,但仍然很想继续活下去。这种活下去的欲望即是绝对欲望。所以,绝对欲望和根本计划尽管联系密切,但两者是互相独立的。在此,我衷心地向邓老师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10]Williams, B. (1976). "TheMakropulos Case: Reflections on the Tedium of Immortality." Problems of the Self: Philosophical Pap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87.[11]Ibid. p.96.[12]Ibid. p.100.[13]这个可能回应来自Kagan, S. (2012). Death. Yale University Press. p.241.[14]Ibid. p.242.[15]劳思光.(2002). 文化哲学讲演录. 刘国英.编.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p.51-68.[16]Williams, B. (1976). "TheMakropulos Case: Reflections on the Tedium of Immortality." Problems of the Self: Philosophical Pap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92.[17]Kagan, S. (2012). Death. Yale University Press. p.243.[18]Williams, B. (1976). "TheMakropulos Case: Reflections on the Tedium of Immortality." Problems of the Self: Philosophical Pap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91.[19]这个批评来自Scheffler, S., & Kolodny, N. (2013). Death and the Afterlif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94.[20]Ibid. p.94.[21]Ibid. p.95.[22]Ibid. p.94.[23]开悟后的禅僧会追求普度众生,但促使他行动的并不是欲望,而是责任(responsibility)。[24]Ibid. p.95.[25]Ibid. p.100[26]Ibid. p.107-108.[27]Ibid. p.100[28]在英文中,“good”对应评价性(evaluative)形容词“好的”和实质性(substantial)名词“善好”。本文中,形容词“好的”、“有意义的”(meaningful)、“有价值的”(valuable)可以看作同义词;名词“价值”和“善好”可以看作同义词,并由“意义”(meaning)定义。[29]Ibid. p.99.[30]本文中,价值的基础也是价值的必要条件。[31]Ibid. p.97.[32]Ibid. p.96.[33]Ibid. p.99.[34]根据威廉姆斯的论证,这种追求必然失败。[35]Ibid. p.107.[36]Ibid. p.107.[37]Ibid. p.107-108.[38]永生不值得过的论证也支持这一点。如果个人生命具有内在意义,则永生值得过;但根据我们之前的论证,永生不值得过,所以个人生命不具有内在意义。[39]Ibid. p.108.[40]孙向晨. (2014). “向死而生与生生不息——中国文化传统的生存论结构”. 宗教与哲学(第三辑). p.223-235.[41]Ibid. p.231-235.[42]Ibid. p.232[43]Ibid. p.233[44]Ibid. p.228或许,你想了解更多哲思学意近期会安排一系列《电影与哲学》的语音微课7部电影,7种哲学公号后台回复“电影”可直接下载7部电影
近期热门事件
【摘要】男乒退赛球市骤冷黄牛低价甩卖球票乒乓球队深夜致歉马龙许昕樊振东接受批评并道歉正在成都举办的2017中国乒乓球公开赛,因男乒退赛球市骤冷,黄牛低价甩卖球票。就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国乒弃赛”事件,中国乒乓球队今日正式发布了一封道歉信。随后马龙、
导读:原标题:日遗孤拜祭养父母 场面看上去还是很感动的还特地挂上千纸鹤,6月24日,日本遗孤角张纮拜祭中国养父母公墓。当日,日本全国遗孤代表、日中友好之会感恩访问团的成员们在黑龙江省方正县拜祭中国养父母公墓。...
记者25日从陕西富平县官方获悉,当地老庙镇一花炮厂在清理库存时,因操作不当发生着火引发爆炸,目前已造成3死1伤。
【小出纳贪3000万 非正常死亡背后牵出侵吞巨额公款炒期货】余杭区教育学院3000多万公款,几年的时间里,被出纳蚕食鲸吞,竟然没有被察觉。直到当事人跳楼自杀,事情才得以败露。
网易财经6月25日讯以下为影响下周上市公司股价的重要新闻汇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钱币鉴定出手去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