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拔的功效与作用和痹芥是同一种东西吗?

灵枢46五变之名词解释(1):腠理.消瘅痹证留痹
注释1、腠理:
皮肤、肌肉的纹理,腠,指肌肉的纹理,又称肌腠,即肌纤维间的空隙;理指皮肤的纹理,即皮肤之间的缝隙。分皮腠、肌腠等。有时又指皮肤和肌肉的交接处,合称皮腠。另外,皮肤附属物如胡须、眉毛、腋毛与内在经络气血也有一定关系,即胡须、眉毛、腋毛等能反应经络气血的多少。
腠理是渗泄液体,流通和合聚元气的场所,有防御外邪侵袭的功能。是外邪入侵人体的门户。
(1)腠理和卫气在生理、病理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卫气有温润、充养腠理,控制腠理开合的作用,若卫气平和,则腠理致密,开合有度,能抗御外邪的侵袭,若卫气不足,则腠理疏松,外邪得以随时侵入。
(2)腠理与三焦相通,三焦中的元气和津液向外流入腠理,以濡养肌肤,并保持着人体内外气液不断交流。
汗孔开口于皮肤,故会影响汗孔之开合和汗液的排泄,因而能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和体温的高低。在正常情况下,卫气充斥于腠理之中,并控制和调节腠理的开合。
消瘅就是邪热内炽,消灼津液,而见多饮食而消瘦的证候&。
又名“热瘅”,即消渴病。“消”指消耗津液而见消瘦;&“瘅”指内热。
临床上以多食善饮,口渴多饮,尿多消瘦为主症。
消瘅,肝心肾三经之阴虚而生内热病也,即经所谓热中,与三消异。”其证阴虚内热,肌肉消瘦,脉微细。治宜滋阴清热,用生地黄饮子、玉泉丸等方。
其病之始,皆由不节嗜欲,不慎喜怒,湿热之气,浸淫燔灼,郁成燥热,气不宣平,所以其传变的病形,表现为饮水多而小便多,肌肉消瘦。瘅即热,由于五脏之精气皆虚,转而化热,热则耗津液、消肌肉,故为消瘅。《素问。气厥论》:“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心为火脏,寒热均随心火消灼肺精,而成为消。总之,“五脏、五志之火,皆有真液以养之,故凝聚不地动。而真液犹赖肾之阴精,胃之津液,交灌不竭。若肾胃之水不继,则五脏之真阴随耗,五志之火翕然内动,上、中、下三消作矣”(《见闻录》论消)。所以,消瘅的病机,关键在于肺胃津液干枯,不能荣于全身而成。
「诊断要点」
消瘅据其善饥多食而消,小便数而消瘦的特征,一般不难确诊。消渴有三:渴而多饮,为上消属肺热;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是也。多食善饥,为中消属胃热;瘅成为消中是也。渴而小便数如膏者为下消;属肾热而水亏之所致。须知,凡消瘅日久,能食者,未传脑疽、背疮;不能食者,未传中满鼓胀。致此皆为难治之证。前人认为“上消心火亢极,肺金受囚,饮一溲二者死。中消胃独旺,脾阴困败,下利而厥,食已善饥者死。
经曰:心移寒于肺,肺消,饮一溲二,死不治。又曰: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又曰:瘅成为消中。又有脾瘅,胆瘅。
齐章武里曹山跗病,淳于意诊其脉,曰:肺消瘅也,加以寒热,即告其人曰:死不治。适其共养,此不当医治。法曰:后三日而当狂,妄起行欲走,后五日死,即如期死。山跗路病得之盛怒而以接内。所以知山跗之病者,意切其脉,肺气热也。《脉法》曰:不平不鼓,形弊,此五脏高之远数以经病也。(琇按:肺为华盖,脏位最高。)故切之时,不平而代,不平者,血不居其处,(琇按:盛怒接内,则肝伤而不能藏血。)代者,时参击并至,乍躁乍大也,此两络脉绝,(琇按:肝肾无气,故脉代。)故死不治。所以加寒热者,言其人尸夺,尸夺者形弊,形弊者,不当关灸砭石,及饮毒药也。意未往诊时,齐太医先诊山跗病,灸其足少阳脉口,而饮之半夏丸。(琇按:误以寒热属少阳。)病者即泄注,腹中虚,又灸其少阴脉,(琇按:损肝之腑,损肝之母。)是坏肝刚绝深,如是重损病者气,以故加寒热。所以后三日而当狂者,肝一络连属结绝乳下阳明,故络绝开阳明脉,阳明脉伤,即当狂走。(琇按:热人阳明则发狂,状如伤寒,又血并于阴,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后五日死者,肝与心相去五分,故五日尽,尽则死矣。
陈斗岩治一人,当心一块如盘,不肿不疼,但昼夜若火燎。近二年,形瘦色黄,医以为劳瘵,为郁火、为湿痰,治皆弗效。陈诊之曰:左关脉如转豆。(琇按:左关脉动,仍是肝火。)经曰:阳动则病消瘅热中,以清灵丹十余服,心间团圝汗濈濈然,又进近百服,一夕心如醉,大汗而愈。
《脉经》曰:五脏脉小,皆为消瘅者,消谷善饥也,与此不同。
痹之为病乃风寒湿三气杂至相合而成,《内经》详矣。然开痹证辨证论治之先河者,当推医圣张仲景,其所著《金匮要略》一书中,有关痹证的条文近3O条,主要论述了湿痹、风湿、寒痹、历节、血痹及胸痹等的证治。由于这些内容至今仍对痹证的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故笔者特就《金匮要略》对痹证的认识,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3个方面加以浅析。
1&关于痹证的病因病机
《金匮要略》对痹证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是根据致病因素、病变部位的不同,而分作湿痹、风湿痹、寒痹、血痹、胸痹、历节等分别予以论述的。如《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载:“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这里“湿痹”既是一个病名,又是用来说明病因病机的。文中脉沉而细是由于湿性濡滞压抑脉道而成,即湿痹是由于湿邪流注关节、痹塞不利所致。该篇又说:“??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明确指出风湿痹的病因是“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病机主要缘于汗出之时,腠理开张,感受风邪,汗液不得外泄,着而为湿,风湿相合,痹阻肌肉关节;或经常贪凉受寒,亦可染患风湿。《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云:“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日历节。”“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此3条论述的是历节病,明确指出了历节病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主要是肝肾气血不足,外因是汗出入水或风血相搏或饮酒汗出当风,内外因相合便形成历节病。因其证主要以关节疼痛为主,疼痛遍历关节,故名历节。《金匮辑义》云:“按历节即痹论所谓行痹、痛痹之类,后世称为痛风,《三因直指》称白虎历节风是也。”由此可知,历节亦属痹证范畴。《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载:“问日: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日: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困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该条指出了血痹的病因病机是由于体虚复疲劳汗出,卧不得动摇,加被微风,以致血行迟滞,痹于肌肤而成。《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师日: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本条指出了胸痹的成因乃由于胸中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以致阴寒之邪上乘,胸阳痹塞而成,此即仲景所云“阳微阴弦”、“责其极虚也”。如上等等,足见仲景对痹证病因病机认识之精详。
2&关于痹证的辨证
对于痹证,张仲景也和治疗其他任何疾病一样,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治疗,通过辨证来区别痹证的不同类型,从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并治》云:“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载:“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云:“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以上5条,是根据痹证的不同表现来分辨什么是湿痹、风湿痹、血痹和胸痹的,说明张仲景对痹证的辨证在《内经》的基础上又有所丰富和发展。此外,张仲景尚对同一痹证因症状表现不同而进一步细化辨证,这种同病异治的辨证方法,对后世痹证临床具有很大影响。如《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并治》“??名风湿??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以上3条均属风湿痹证,但其一为风湿在表属实,其二为风湿在表属虚,其三为风湿在表兼表阳虚和风湿在表兼里阳虚,由于病机不同,故治疗用方亦随之而异。由此可见张仲景对痹证的辨证非常细致精微,实乃后世痹证临床之医门法律。
3&关于痹证的治疗
张仲景在论述痹证的治疗时,绝大多数条文下,都提出有治法或代表方剂。如《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并治》“湿痹之候?&?但当利其小便”。该条湿痹,由于里湿较重,故明确提出了治法应当利小便。《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诸肢节疼痛,身体魁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本方证相当于今之“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其因乃由于风湿侵袭关节渐次化热伤阴所致,故治疗上宜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佐以滋阴清热,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陆渊雷释“此条不云喘息咳唾短气者,省文也。且栝萎薤白半夏汤,既是前方(栝萎薤白白酒汤)加半夏一味,则前条之证,亦为此条所有,故知不得卧者,喘息咳唾短气之甚也;心痛彻背者,胸背痛之甚也”。由此可知本条所述之胸痹乃由于胸阳不振、痰盛气滞、壅塞胸中所致,故治疗宜通阳豁痰、逐饮降逆而用栝萎薤自半夏汤。此外诸如用引导阳气的针刺疗法和用通阳益气的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痹,用散寒止疼的乌头汤治疗寒湿侵袭关节的历节风,用助阳益气、祛风化湿的甘草附子汤治疗表里阳气皆虚的风湿证,用通阳散结、豁痰下气的栝蒌薤白白酒汤治疗胸中阳气不足、寒饮停滞之胸痹等,都体现出了张仲景治疗痹证既注重审因又灵活施治的学术思想。
“痹症”一词的由来要追溯到我国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在《素问·痹论》中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之说。
究竟什么是“痹”呢?按照《黄帝内经》的描述,关于“痹”的论述有四点:①泛指邪气闭阻肢体、经络、脏腑所引起的多种疾病。②风、寒、湿邪侵袭肢体、经络而致肢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的病症。③闭阻、不散。④麻木。
经历代医家归纳总结,凡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均属痹症范畴。痹症的发病一般比较缓慢,部分患者可能开始有发热汗出,口渴、咽喉肿痛、全身不适等症状,继之出现关节疼痛症状,其疼痛或呈游走性或长期固定在一处,或刺痛,或麻木,或肿胀。痹症往往呈渐进型或不规则的发作型,在反复发作期间,部分患者可见到瘾疹,渐进型多发生于关节的隆突部位,大如麻豆,坚硬,不易消散,无触痛;不规则的发作型多发于四肢内侧的躯干部,为淡红色不规则环状圈,时隐时现,病久则可见骨节僵硬变形、疼痛、肌肉萎缩或筋脉拘急牵引等症状。
依据《内经》论述解释痹症的分类有三种,根据病邪的偏胜,“痹”可分为:行痹、痛痹和著痹;根据发病季节分为:筋痹、脉痹、肌痹、皮痹、骨痹;按病变部位分为五脏痹和六腑痹。在《灵枢·周痹论》中说,“风寒湿三气,侵犯于分肉之间,引起众痹”,而众痹的病症特点,“疼痛上下游走,左右对应,无有止息,痛无定处”。
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证。主要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酸痛或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临床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痹证的发生,与体质的盛衰以及气候条件、生活环境有关。痹证初起,不难获愈,晚期病程缠绵。
&&《内经》对痹证的病因、证候分类、以及转归与预后等已有明确的认识。后世医家论述较多,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如汉唐时期即已积累了大量治疗痹证的有效方剂。明清时期对痹证的病机、辨证、治则以及方
&&药的选择、配伍等均有发展,使痹证的辨证论治渐趋完整。痹证作为症状可见于西医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以及骨质增生性疾病,其他如布氏杆菌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硬皮病、结节性
&&红斑、结节性脉管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等也可见到痹证证候。
&&病因病机
&&痹证的发生,主要由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人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或病久痰浊瘀血,阻于经隧,深入关节筋脉。一般多以正气虚衰为内因;风寒湿热之邪为外因。痹证起病一般不明显。疼痛呈游走性或有定处,有的为刺痛、或麻木、或肿胀。但部分患者起病有发热、□出、口渴、咽红痛、全身不适等症,继之出现关节症状。本病初起,以邪实为主,病位在肢体皮肤经络。久病多属正虚邪恋,或虚实夹杂,病位则深入筋骨或脏腑。临床上可出现瘀血痰浊阻痹;气血亏虚;或复感于邪,脏腑损伤等病理变化。
痹证发病原因:
&[2]正虚,即正气不足。所谓“正气”是指人体的抗病、防御、调节、康复能力,这些能力又无不以人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及脏腑经络之功能为基础。因此,正气不足,就是人体精、气、血、津液等物不足及脏腑组织等功能地下、失调的概括,由于正气不足是痹症发生的内在因素,所以又说内因正虚。引起正虚的原因不外下述三个方面:
1.禀赋不足
禀赋是痹症发生不可忽视的中药因素,现在研究也证实,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2.劳役过度
首先,劳力过度致正虚进而可致痹症。
其次,劳神过度及房劳过度同样有损正气而致痹症。
其三,不仅过劳易伤正气,过逸同样有所遗害。因为生命在于运动,若长期不运动、不锻炼,容易使气血运行迟缓脾胃功能减弱而出现呼气气短,言语无力纳呆食少,倦怠乏力等症状。
3.大病、久病、或产后
正虚作为引发痹症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成因不外上述3个方面,另外饮食失调、外伤亦可以引起正虚,上述诸多因素又往往相互影响,一虚俱虚,不可绝然分开。
(1)季节气候异常
季节气候异常是指季节气候发生异常变化,如“六气”发生太过或者不及,或者非其事儿有其气,春天当温而寒,冬天当寒反热;或气候变化过于急聚,暴寒暴暖,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超越了人体的适应和调节能力,此时“六气”即成“六淫”而致弊。从临床上来看,类风湿关节炎[3]患者往往遇寒冷、潮湿、的气候而发病。且往往因气候变化而加重或者缓解,均说明四季气候变化异常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外因。
(2)居外环境欠佳
其人居住在高寒、潮湿地区、或长期在高温、水中、潮湿、寒冷、野外的环境中生活工作而易患痹证。
(3)器具调摄不慎
导致邪侵依法痹证的第三个原因是起居不慎。既日常生活不注意防护。如睡眠时不着被褥,夜间单衣外出,病后及劳后居处檐下、电风扇下,汗出入水中,冒雨涉水等。
依据病因以及病邪的偏盛,痹证一般分为风寒湿痹和热痹两大类。辨证时,首先应辨清风寒湿痹和热痹的不同。热痹(风湿热痹)以关节红肿灼热疼痛为特点,风寒湿痹虽有关节酸痛,但局部无红肿灼热,喜暖畏寒;对风寒湿痹又应区别风寒湿偏盛的不同。风邪偏盛,则关节酸痛,游走不定为风痹(行痹);寒邪偏盛,则痛有定处,疼痛剧烈为寒痹(痛痹);湿邪偏盛,肢体酸痛重着,肌肤不仁为湿痹(着痹)。其次辨患者体质,阳气虚衰者,多呈虚胖体型,属风寒湿痹。阴精不足者,多呈瘦削体型,多属风热湿痹。此外,对病程久者,尚应辨识有无痰瘀阻络,气血亏虚及脏腑损伤证候。痹为闭阻不通之意,故治则以宣通为主,气血流通,营卫复常,则痹证可逐渐痊愈。除内服药物治疗外、针灸、熏洗等疗法,均有一定效果。
风痹&风痹初起,邪气较浅,尚未入脏腑,多发于膝、腕等关节。证见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热,苔薄白,脉浮。治宜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方用防风汤加减。若见关节肿大,苔薄黄,宜寒热并用,方用桂枝芍药汤加减。
寒痹&寒气偏盛,入于筋骨,肢体关节为主要疼痛部位。证见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肤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治宜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方用乌头汤加减。
湿痹&湿为阴邪,其性粘滞,最易阻遏气血津液的流通。证见肢体关节重着,肿胀,痛有定处,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治宜除湿通络、祛风散寒,方用薏苡仁汤加减。
热痹&风、寒、湿痹后期化热伤阴,高热、久热不解而形成。证见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燥,脉滑数。治宜清热
通络、祛风除湿,方用白虎加桂枝汤。若热痹化火伤津,可见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入夜更甚,壮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数。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痛,方用犀角散。
痹证迁延不愈,多呈正虚邪恋,虚实夹杂证候。
①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日久,瘀阻于络,津凝为痰,痰瘀痹阻。出现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疼痛时轻时重,舌质紫,苔白腻,脉细涩等症。治宜化痰祛瘀、搜风通络,方用桃红饮加减。
②痹证日久不愈而气血耗伤,为气血虚痹。证见骨节酸痛,时轻时重,而以屈伸时为甚,或筋肉时有惊掣跳动,面黄少华,心跳乏力,短气自□,肌肉瘦削,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濡弱或细数。治宜调补气血为主,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当归。
③痹证日久不愈,由经络而病及脏腑,形成脏腑痹。其中以心痹较为多见,如证见心悸气短,动则尤甚,面色少华,舌质淡,脉虚数或结代。治宜益气养心、温阳复脉,方用炙甘草汤加减。
痹证初起,正气尚未大虚,病位较浅,不难痊愈。但病邪深入,由经络、肌腠而渐至血脉、筋骨,出现关节畸形,甚至损及内脏,引起心痹者,病程缠绵,预后不良。加强体质锻炼,避免居住在潮湿环境,注意冷暖,对预防痹证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痹证治疗的辨证论治
风寒湿痹型【证见】&肌肉关节疼痛酸麻,或有肿胀,遇阴雨寒冷则疼痛加剧,得热痛减,口淡不欲饮或喜热饮。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1.主方蠲痹汤(程钟龄《医学心悟》)
处方:羌活、独活、秦艽各12克,海风藤30克,桂枝、当归各10克,川芎6克,威灵仙、白芍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若风胜者,加防风,白芷各10克。湿胜者,加防己12克,薏苡仁20克,萆薢15克。寒胜者,加川乌头、熟附子各10克,细辛3克。
&(1)追风透骨丸,每次9克,每日3次。
&(2)腰椎痹痛丸,每次1丸,每日3次。
&(3)风湿药丸,每次1丸,每日2次。
3.单方验方
&(1)除痹汤(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处方:桂枝、羌活、独活各9克,川芎lO克,虎杖、寻骨风、木瓜、白花蛇、防风各12克。水煎服。
&(2)桂枝活络汤(赖天松等《Il缶床奇效新方》)
处方:桂枝、赤芍各15克,白芍、丹参各30克,乳香、没药、炒穿山甲各10克,当归12克,蜈蚣2条,秦艽20克,甘草3克。水煎服。
风湿热痹型【证见】&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1.主方宣痹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减
处方:防己、北杏仁各12克,连翘15克,滑石、薏苡仁各30克,栀子12克,忍冬藤30克,赤小豆20克,蚕砂10克,龙胆草12克,桑枝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皮肤有红斑者,加牡丹皮、地肤子各12克,赤芍15克。化火伤阴者,加生地黄20克,玄参、麦冬各15克。
2.单方验方
&(1)四物四藤合剂(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当归、赤芍、川芎各9克,生地黄、鸡血藤、海风藤、宽筋藤、桑寄生、络石藤各15克,独活、地龙各6克。水煎服。
&(2)葛根银花藤合剂(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
处方:葛根60克,忍冬藤45克,丝瓜络15克,路路通12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痰瘀痹阻型【证见】&痹证日久,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细涩。
【治法】&化痰祛瘀,搜风通络。
&&1.主方桃红饮(林骊琴《类证治裁》)加味
&&处方:当归尾12克,川芎9克,桃仁、红花各10克,威灵仙15克,穿山甲20克,地龙、土鳖虫各9克,白芥子、胆南星各10克,乌梢蛇、露蜂房各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
&&(1)小活络丸,每次1丸,每日2次。
&&(2)活络止痛丸,每次1丸,每日3次。
&&3.单方验方治痹活血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当归、赤芍、木瓜、泽泻各10克,生地黄15克,茯苓12克,桃仁、红花、川芎、蜂房、桂枝各6克,丹参9克。水煎服。
&&久痹正虚型【证见】&骨节疼痛,时轻时重,腰膝软痛,形瘦无力。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治法】&养血益气,培补肝肾。
1.主方独活寄生汤(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加减&处方:独活、秦艽、当归、桂枝各12克,桑寄生20克,川芎、熟地黄、白芍、茯苓、续断、党参、牛膝各15克,狗脊、杜仲18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若久痹内舍于心,可选用炙甘草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1)舒筋健腰丸,每次5克,每日3次。
&&(2)壮腰关节止痛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温肾止痛丹(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附子12克,淫羊藿、巴戟天、杜仲、桑寄生、黄芪、熟地黄、当归、赤芍、白芍、怀牛膝各15克,川芎9克,鸡血藤30克。水煎服。
&(2)龙蛇散(周长勤《广西中医药》1985.3)
&&处方:地龙、白花蛇各150克,土鳖虫、蜈蚣、僵蚕、全蝎、蜣螂各30克,穿山甲20克。共研干为细末,分成20包,每日l包,分2次冲服。
痹证治疗的其他疗法
&&(1)威灵仙60克研末,葱白30克捣烂,用醋适量共调成糊状,外敷贴于痛处。
&&(2)丝瓜络30克,地龙20克,莱菔子12克,共捣烂,外敷痛处。
&&(3)乳香、没药各10克,地骨皮15克,车前草20克,共捣烂,用白酒调拌,外敷贴于痛处。
&&(4)鲜威灵仙500克,松树针90克,甘草50克。水煎,熏蒸并热敷痛处,每日1次,每次1小时。
&&(5)食盐500克,小茴香120克,研末,共炒热,用布包熨痛处。
(6)川乌头、草乌、松节、生胆南星、生半夏各30克,共研细末,浸酒外擦患处(不可内服)。
2.针灸疗法&按不同部位,关节选择相应穴位,也可选阿是穴。
&&肩部:肩髑,肩髎,肩贞、肩前、肩后。
&&肘臂:曲池,合谷,天井,外关,天泽。
&&背脊:水沟,身柱,腰阳关。
&&髀部:环跳,居髎,悬钟。
&&股部:秩边,承扶,阳陵泉。
&&膝部:犊鼻,梁丘,阳陵泉,膝阳关。
&&踝部:中脉,照海,昆仑,丘墟。
&&行痹者,加隔俞、血海。痛痹者,加肾俞、关元。着痹者,加足三里、商丘。热痹者,加大椎、曲池。
操作:行痹、热痹者,用毫针泻法浅刺,并可用皮肤针叩刺。痛痹者,多灸,深刺留针,可兼用隔姜灸。着痹者,针灸并施或兼用温针、皮肤针和拔罐法。
3.饮食疗法
&&(1)胡椒根煲蛇肉:胡椒根50克,蛇肉250克,共煲汤服食。适用于风寒湿痹。
&&(2)老桑枝煲鸡:老桑枝100克,母鸡1只(去毛及内脏),加适量清水共煲汤,盐调味饮汤食鸡。适用于风湿热湿。
(3)千斤拔杜仲煲猪尾:千反拔、狗脊各30克,猪尾1条,加清水适量共煲汤,饮汤吃肉。适用于久痹肝肾亏虚。
4.预防调护
注意防寒、防潮,避免风寒湿之邪侵入人体。汗出勿当风,劳动或运动后不可乘身热汗出入水洗浴等。患者应加强个体调摄,如房事有节、饮食有常、劳逸结合、起居作息规律化等。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外邪的抵抗力。&患者对寒凉之品不宜多食,如雪条、竹笋、通菜等。
病证名。因邪气停留于内,气血阻塞不通而形成的一种痹证。1傍针刺&——“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这种刺法,多应用在压痛比较明显,而且固定不移,久久不愈的痹证。是先直刺一针,再在近旁斜向加刺一针。由于正傍配合而刺,所以称“傍针刺”。千斤拔功效与作用,主治:祛风利湿,消瘀解毒。治风湿痹痛,慢性肾炎,跌打损伤,痈肿,喉蛾。-中草药材库-经络关节网
千斤拔功效与作用,主治:祛风利湿,消瘀解毒。治风湿痹痛,慢性肾炎,跌打损伤,痈肿,喉蛾。
【中文药名】【主治功能】祛风利湿,消瘀解毒。治痹痛,慢性肾炎,跌打损伤,痈肿,喉蛾。①《植物名实图考》:"补气血。"②《岭南采药录》:"祛风去湿。治手足痹痛,腰部作痛,理跌打伤,能舒筋活络。"③《南宁市药物志》:"壮筋,去瘀积。治跌打损伤,风湿痛,四肢酸软无力,黄疸。"【中医选方】①治筋痛及产节痛:每次七钱至一两,同一只,以酒、水各半炖烂,去渣,食肉及汤。(《江西中医药》(10):64,1957)②治慢性肾炎:一至二两,水煎服。(《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③治咳嗽:千斤拔鲜根一至二两,水煎服。(《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④治跌打损伤:千斤拔七钱至一两,酒、水各半煎服。(《江西中医药》(10):64,1957)⑤治妇人白带:千斤拨七钱至一两,同猪精肉二、三两,宽水同炖,去渣,食肉及汤。(《江西中医药》(10):64,1957)⑥治黄肿:千斤拔一两,酒磨服。⑦治喉蛾:千斤拔研细末,吹入喉内。⑧治肿毒:千斤拔,酒磨搽患处。(⑥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⑨治牙痛,牙痈:千斤拔一至二两,蜂房三至五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⑩治蛇咬:千斤拔,水磨搽患处。(《湖南药物志》)【别名】土黄鸡、金鸡落地(《植物名实图考》),老尾、透地龙、牛大力、千里马、牛顿头(《岭南采药录》),吊马桩,千斤吊、钉根、箭根、一条根、土(《江西中医药》(10):64,1957),大力黄(《广西野生资源植物》),牛尾荡(《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豆科植物蔓性的根。【形态】蔓性直立或披散亚灌木,高1~2米。根系向下直伸,长1米许。幼枝有棱角,披白柔毛。叶互生;3出复叶;托叶2片,三角状,长约1厘米,具疏茸毛;叶柄长2~3厘米,被长茸毛;小叶矩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2~4厘米,先端略钝,有时具小锐尖,全缘,基部在叶背边缘密被茸毛,上面被稀疏的短茸毛,下面密生长茸毛;小托叶2片,线形。花两性,腋生,短总状花序稠密;花梗长1~1.5厘米;花苞2裂;萼5裂,披针形,在最下面的1片最长;花冠略长于萼,粉红色,旗瓣秃净,圆形,基部白色,外有纵紫纹;翼瓣基部白色,有柄,前端紫色;瓣2片,基部浅白色,前部互相包着雌雄蕊;雄蕊10,两体,花药黄色,圆形;雌蕊1,子房上位。荚果长8~10毫米,径约5毫米。种子2枚,圆形。花期8~9月。果期10月。生长于山坡草丛中。分布福建、台湾、广西、广东、湖北、贵州、江西等地.【采集】秋后采挖,洗净,切段,晒干。【药材】干燥根呈圆锥形,长15~30厘米,根头部较膨大。外表棕红色,有明显皮孔。皮部易剥落。商品多切成长约3~7厘米的斜片状。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呈心。产广东、广西、四川等地。【性味】甘辛,温。①《岭南采药录》:"味辛,性温。"②《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③《福建中草药》:"甘微苦,平。"【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药千斤拔的功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