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进入大耳朵图图彩色世界界 会不会取代制造

3D打印可能会颠覆制造业 但不一定会取代传统工艺
日,售价为899元的黑格科技第一代真无线耳机U1——全国首款3D打印双耳蓝牙真无线耳机正式开放预售,随着黑格科技CEO桂培炎宣布预售正式开启后,这款全新的耳机立刻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黑格U1的外壳由3D打印一体化成型,由娄氏动铁提供发声单元,整个音质体验与使用体验非常有国际范儿的新颖和成熟。
黑格科技创始人桂培炎
1981年的时候,3D打印这个新概念已经面世,不过打印的产品价格不菲,人们开始尝试用这个方式生产制造。但是三十年后,到了今天,3D打印才算是迎来了真正的春天。现在3D打印的精度、速度以及材料应用才实现突破。预计两年后,3D打印能为很多传统制造业提供转型加工方式,给大家提供低成本的快速加工,也能满足大家定制化的需求。
3D打印能释放无穷想象力,将很多以往的虚拟构想变成现实。
以牙科为例,每个人的牙齿是不一样的,但3D打印能解决定制化生产与批量生产之间的矛盾,批量生产定制化的种植牙、牙套等等。
因为3D打印的速度快,所以我们公司的工业设计师是非常“痛苦”的。设计师上午设计一版产品,中午就能看到成品,被老板骂了一顿;下午六点再设计一版,第二天早晨又能看到成品,说不定又被老板骂了。如果不是特别复杂,3D打印3小时可以出成品,而传统打样每次都要4-6周的时间,所以也提升了工业设计的整体速度。
由于生产的原材料都是环保的,所以整个生产流程也就是无污染生产。既无废气废水污染,也没有边角料浪费。
当数字化牙科发展成熟后,对医生的技术要求就大大降低。病人在医院里只需要用仪器扫描两分钟,就能知道牙齿所有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案。
3D技术让医生们得到更直观的训练参考,另外,3D打印还能做牙齿矫形,打印个性化定制的透明牙套。究竟整形的时候,牙齿的移动方向是往左还是往前?移动多少毫米?以往的牙科手术单纯依靠医生的个人经验,而数字化牙科增加了手术的稳定性,并降低了医生的技术门槛。
与传统工业工艺相比,3D打印不需要人力、运输等前期准备,仅需要机器和原料,就能快速投入生产。
可以说虚拟想象与实物之间只差了一台3D打印机。3D打印的一键生产省去了很多人力成本和人为失误。这个市场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对城市来说,我们甚至打印了美国曼哈顿和中国广州珠江新城的城市模型。这种整体城市模型,在军事作战中,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3D打印的技术实现
我们努力地将3D打印这精致的技术应用到工业化生产。3D打印需要用到的其实不是实物,而是数字模型。你现在给我一个球,我也无法给你打印一个球,不过你通过电脑建模,将实物数字化,给我3D模型,最快十五分钟我就可以打印出东西。
以我手中的这个镂空设计的球为例,表面有十几朵花,如果用传统的机械加工十分麻烦,必须逐个修改花纹。而选用3D打印的话,就没有浪费材料,所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增材制造,意思是采用材料逐渐累加的方法,制造实体零件。传统方式是先做好胚,再弄掉多余的材料,留下来的材料就是我需要的形状。如果检查到问题,需要再开模具修改;而3D打印是用一点一点材料堆积,你可以迅速见到成品。
SLA立体光固化成型工艺
其实3D打印就是一遍又一遍的2D打印,如果你把一个物体切得很薄,你会发现每一片都是一个形状,如果把所有形状合在一起,得到了一个三维结构物体。所以我们用激光的方式画出图形。这个SLA是一种光固化的技术,目前在中国相对比较发达。
SLS 是用相对高科技的粉末,不过在激光照射高温条件下粉末才能融化。而FDM 是相对传统的打印方式,不用激光,成本较低,不过精度不高,打印速度非常慢。这是大家最容易接触到的方式,一般用在教育市场。
还有一种我们选用的技术,DLP数字光处理。我们通过电脑控制矩阵版,通过控制光源的输入,让材料进行固化反应。如果把生产比喻成用铅笔画一个圆,那 SLA 的技术相当于一层一层地描绘,而 DLP 相当于直接盖印章。我们所追求的量产化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一是效率,二是材料成本。有一种3D打印机可以做到比传统制造快百倍的打印速度,不过这还停留在实验阶段,没成熟到商业化操作。
3D打印不一定会取代传统工艺
而实际上,3D打印的操作并不难。技术人员只需要替换材料,打磨产品。 其实3D打印一定会取代传统工艺吗?其实不是的。
例如我们在帮一家公司做产品,3D打印没有那么高的精度,不过量产速度能明显提升。所以我们最终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先用3D打印打出来一个比目标成品厚一点的胚,再通过打磨清洗,最后得到想要的成品,这组合方式就既满足了效率和质量的需求,还降低了成本。所以3D打印很可能颠覆传统制造业,但它和传统工艺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目前更多是一种互补。因此,但创业者们必须对工业制造与市场有充分了解,才能利用好这项工具。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3D虎,聚合全球最新最全的3D打印头条资讯!
3D模型库,道海量3D模型免费下载!您的位置:>>>正文
3D打印的未来:取代几乎所有的制造业?
  北京中华世纪坛数字博物馆,观众在看3D立体雕刻打印机。CFP供图
  在北京市计算中心的一间办公室里,一台灰色机器在黑暗中嗡嗡作响。这个差不多有办公桌大小的家伙,看起来像个笨头笨脑的旧式洗衣机。其中的工作台和喷头,就像我们看牙医时张大嘴巴露出的牙齿,呆呆地冲向前方。
  可是,当这个笨拙的&大嘴巴&合拢起来,只要轻轻按下&打印&键,过上一两个小时,它就会像机器猫的神奇口袋那样,吐出各式各样的稀奇玩意儿:同等比例的人体牙床,有12个齿轮的多边仪器,柔软的运动鞋底,坚硬的头像雕像&&如果你愿意,它甚至可以吐出一座原模原样的迷你版&大觉寺&!
  这是一台来自的3D打印机。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实现了打印出一部分建筑外墙、味道堪比鲜肉的人造猪肉,甚至是人体毛细血管。这项只有25年历史的技术也被的《经济学人》周刊评价为,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现&。
  &3D打印机将来不是要取代某一个制造业,而是要取代几乎所有的制造业。&作为世界首个公布3D打印机开源数据信息的科学家,英国工程学家阿德里安&鲍耶对青年报记者表示,&未来你想要什么,只需下载图纸,按一下&打印&键,就可以去喝咖啡听音乐了,剩下的所有事,请统统交给打印机。&
  要是所有模型都能用打印机打出来,那可就好了
  虽然所学的专业是机械设计,工程师向磊却能像个魔术师一样,变出庄严肃穆的大雄宝殿、惟妙惟肖的无量寿佛&&他只需要走到这台价值100多万元人民币的3D打印机前,轻轻按下&开始&键。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要绘出可供3D打印机识别的&图纸&。这种存储在电脑里的模型图,展示了被打印物体的精确数据。如果想要做出一个实际中存在的物体,只需要通过一个长得像电吹风机的扫描设备,就可以将其转换成电脑屏幕上的模型图。
  接下来,再将&图纸&发送到3D打印机上,就可以等待立体打印品的出炉了。这一过程依托的是发明家恰克&赫尔创立的&光固化快速成型术&。1986年,他提出可以通过逐层叠加薄层,利用紫外线固化后形成固体模型。
  当时恰克只有47岁。这位费时费力做模型的发明家,冒出这样一个主意要是所有模型都能用打印机打出来,那可就好了!
  如今,这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事。一旦接到指令,大嘴巴模样的打印机就会立刻亮起光来,隔着透明罩的内部工作台上的UV灯放射出紫外线。与此同时,8个比绣花针针头还小的打印喷头来回移动,每个喷头上面有60个小孔,像打水枪一样向工作台上喷射着一层又一层的液态打印材料,先进的机器可以达到每层最薄的只有0.025毫米。
  这些打印材料装在汽油桶大小的容器里,它们决定了成品的质地。目前的3D打印技术大多使用的是树脂、尼龙、塑料或者石膏材料。但实验室也传出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包括支持钛、不锈钢或沙土材料的打印技术。这么一来,打印飞机、汽车甚至是可以居住的房间,都不再遥远。
  由于对光敏感,在紫外线灯照射下,刚刚喷上的液态树脂会迅速固化,就这样一层层累积变成固体。在原本已经空着的部分,喷头会喷上可溶于水的支撑材料。
  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层层地累积,不断下沉的工作台上面会积出一个树脂模型。这时候工程师回到这间小屋,从&大嘴巴&里取出这个模型,到隔壁的阳台上用高压水枪冲洗掉附着在模型上面的支撑材料,就这样,不管图纸上的模型有多复杂,3D打印机都能忠诚地打印出来。根据模型大小不同,整个过程大约会花掉两到数十个小时。
  未来3D打印技术就像傻瓜相机一样,人人都会操作
  为了让更多人明白3D打印技术的原理,身为专利拥有者的赫尔还特意拍了一部短片。短片里的他还是黑白参差的头发,坐在贴满计划书的书桌前,背后还有一个听筒粗大的老式电话,严肃地说:&我们正在研发一种技术,能够把你在电脑屏幕上看到的图像迅速转化成实体。&
  跟北京市计算中心略显笨重的3D打印机不同,赫尔的打印机如同一个咖啡机,白色的激光针头像一支削尖了笔头的铅笔,对着装满蓝色液体的杯子来回移动,发出滋滋的声音,过不了一会儿,如同魔术一般,一个成型的立体小杯子从蓝色液体里面浮出水面。
  &等会儿,这短片拍摄于&&25年前?!&在这则视频短片底下写着这样一条留言。&原来3D打印在25年前就实现了?&
  事实上,实现3D打印实体的技术还有许多。除了赫尔提出主流技术光固化快速成型术,还有熔融积沉成型术、选择性激光烧结术等。只不过长久以来,由于成本高达数万甚至数十万美元,这项技术只是小范围地运用在工业产品设计上。
  2004年,还在英国巴斯大学教书的阿德里安看到了这项研究。这位热心人士趁着课余时间写了篇文章,发表在巴斯大学的网站上,希望有人能够普及推广这项技术。
  &我本来只是想告诉大家,这里有个好主意,结果我在学校路上遇到的每个人都对我说,为什么你不做呢?&阿德里安一边冲着咖啡,一边笑眯眯地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后来我想了想,那我就来试试吧!&
  在他的领导下,一项叫做Reprap的3D打印项目在2006年诞生。这个项目的含义就是&实现自我复制打印&,设计者希望通过&自我复制打印&,让世界上更多的人拥有3D打印的能力,&只要一个人买了一台Reprap机器,它可以自我复制第二台、第三台甚至更多,送给这个人的朋友,最后大家都可以用得上3D打印机&。
  他用生物学家的名字称呼自己的机器,第一代机器叫做&达尔文&,后来还有&孟德尔&和&赫胥黎&,&生物是一个自我复制繁殖的过程,我们也是&。
  虽然阿德里安创办了公司,但这个教书匠似乎并没学会商人的精打细算。他花了好一会儿时间才听明白关于销售利润的提问,然后迟疑地回答:&我们本来就没有打算要赚钱!&
  他说,应该让更多人接触到3D打印这项技术,参与到这场变革中。阿德里安开源了3D打印机的数据,任何人都可以在他的网站上获得相关信息。
  现在,阿德里安的技术已经实现了相对低成本。相对于北京市计算中心购置的100多万元人民币大设备,他的设备只需要300美元(折合1892元人民币)。尽管如此,他依然不满意,因为目前组装设备的技术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做到,&以后的技术应该像傻瓜相机一样,人人都会&。
  &好多人问我什么时候这些愿望能够实现,我和这地球上其他的70亿人一样想知道答案。&阿德里安说,&我已经老了,我没办法也没有精力继续我的研究。可我发自内心地相信,这项充满生命力的技术,普及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伟大发明所能带来的影响,在当时那个年代都是难以预测的,3D打印机也是如此
  阿德里安梦想实现的这一天,也许比想象中更近。现在只要变换打印材料,就可以打印出不同材质的东西,五花八门的成果层出不穷。
  &如果你有设计图,现在也有建筑打印机可以为你打印出一个小房间,只不过目前能实现的最大尺度只有5米左右,那房子估计有点窄。&阿德里安打趣地说。
  颇为知名的3D建筑打印机是由发明家恩里科&迪尼推出的,它有6米长、6米高,比一般的3D打印机都要大。&除非打出小部件然后拼接,否则3D打印机总要比所打设备更大,这是它的一个缺点。&迪尼说。
  跟其他3D打印机基本原理一样,它也是通过一层层累积打印材料,把电脑上的虚拟图像变成固体实物。只不过建筑打印机打出的并不是只有0.025毫米的薄层液态材料,而是厚达50毫米的沙土,固定后可形成立体建筑。
  迪尼打印建筑的过程并不需要混凝土,而是普通的沙土和特殊的无机粘结剂,通过喷头逐层喷射混合,构成坚固的墙壁,建筑里的空间也喷满了沙土,但没有喷射粘结剂,所以当混合过粘结剂的沙土构成建筑形态后,这些没有参与构造的细沙会自动脱落,可以留给下一次建筑循环利用。
  迪尼已试验打出了一部分建筑外墙。他还研究着如何把打印材料变成月球尘埃,一旦成功,今后人们就可以在月球上快速建造基地。
  不过,到目前为止,3D打印依然是一项成本高昂的烧钱投资。按照北京市计算中心的打印规格,每1克的成品大概报价100元人民币左右。怀抱着&打印房子&梦想的迪尼,早已经被滚雪球似的债务问题缠身。
  &伟大发明所能带来的影响,在当时那个年代都是难以预测的,1750年的蒸汽机如此,1450年的印刷术如此,1950年的晶体管也是如此。&《经济学人》评价道,&我们仍然无法预测,3D打印机将在漫长的时光里如何改变这个世界。&
  阿德里安喜欢跟人这样举例:30年前,我想举办一个派对,需要印很多请柬,我只能去工厂,当时打印机很有限,但是现在几乎人人家里都有打印机,自己在家就能做请柬。当3D打印机可以进入普通人生活的时候,许多愿望就可以自己实现。
  &在不久的未来,也许我们可以拥有一个没有工厂、没有商店的世界,大家都是设计师,人人都是制造商,只要身边摆一台3D打印机,你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东西。&阿德里安说。
责任编辑:梁宏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
环球时报系产品3D打印不会取代别的制造技术,对美国制造业的就业问题也无能为力
来源: 译者:nancyzo3D打印这项技术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现在包括我的公司在内都在努力把它从行业边缘拉回主流市场。所以,我找到了一个内行来谈谈对3D打印技术的看法,看它到底是炒作呢还是真有发展空间,以及到底该如何发展。3D打印不会取代别的制造技术3D打印的特点是即使是很复杂的东西都可以神奇般的制造出来,所以它是一种实实在在重要的制造技术。而其他的制造技术即使经过了数十年的努力也不过还是在集合复杂度上略有进展——而3D打印技术却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这个问题。以前没有一项技术能轻而易举的让我们将自己的想法做成实物而又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正如当时预测的一样,微波并没有取代传统的烹饪方式,而3D打印也不会取代其他的制造技术,更不用说其他各种各样有关于工业规模的原因了。它只不过会不断完善制造技术。其原因就在于3D打印技术现在还不完善。我们给它制造了一种神秘的气息—可换风格的复制因子——但是人们在用了一段时间的3D打印之后就会立即希望它有更强大的功能,比如说打印时间缩短,打印质量提高,打印材料更好更便宜等等。摩尔定律不适用于3D打印尽管有无限复制的炒作愿景——缺失成分,鞋子,身体部位,甚至是枪——主要的情况是这样的,然而3D打印并不受复杂性的影响,而是受体积的影响。每样东西从花费和时间到材料的需求数量都是呈指数增长的:甚至有些能达到三次方增长。所以说如果我们需要两倍大的东西,那么就得花8倍的钱,花8倍的时间来打印。如果我们需要三倍大的东西,那么就得花27倍的钱,花27倍的时间来打印。以此类推。3D打印系统正在改变上面介绍的“3D打印的三次增长规律”的限制以及无拘束的复杂性所介绍的规模自由度讨论了与3D打印有关的问题。然而打印速度和成本这两个看似不能改变的事实却正在发生变化。由于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公司都在努力解决技术的局限性和扩大使用问题,所以3D打印的打印速度和质量都有所提高。从像RepRap一样的开源打印机到现在的3D系统多维数据集打印机(该款由史泰博公司推出),现在最常见的3D打印是在机器上使用的比面包箱还要小的部件。后来又有了 MakerBot类的低成本打印机和斯特塔西有限公司生产的更昂贵的工业版本。【对有关市场大小、份额、增长的更具体的数据,请见沃勒斯协会最近发表的公告,该协会已经连续发表了18年。】然而,该系统不只是有关打印机的。3D打印是加速软件控制制造业的趋势之一,而这不只是3D打印,还有包括激光切割机,车床,路由器和工业机器人在内的一系列产业,它们的特点都是逐渐强大……用户可轻易获得。软件正在使这一领域变得大众化就像个人电脑使PC变得大众化一样。3D打印需要有更好的商业模式正巧现今材料的塑料配方持续发展,所以3D打印材料和输出规模的范围大大提升。大型的工业打印机构除了打印塑料产品之外还可以打印金属,橡胶和陶瓷。然而,许多评论家都将目光放到了打印材料的局限性上而忽视了更重要的东西:造价。3D打印机的寿命通常是由它的打印材料的长度决定的,超过一定长度就会报废,这类似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3D打印机所用的材料和普通的产品没有什么不同,但造价却可能相差100倍。所以我认为对新的商业模式来说这方面已经成熟了,最好将市场中3D打印的技术和可行性都进行扩展。如下是重要的研究方向在3D印刷领域周围充斥着各种最新的消息,很难说哪些是老生常谈,哪些是真正有趣值得关注的。因为在印刷领域随时都会发展,有可能是更换的零件或者设计新颖的产品,有可能是身体器官,有可能是一栋房子,还有可能打印场所要从地球上搬到太空中去呢。我认为有以下两个领域值得关注——电子打印以及生物打印。前者使物体具有逻辑性和功能性,而后者有可能是3D打印界最振奋人性的领域。例如,维克森林大学的艾塔拉博士作为先驱已经成功打印出了植入人体尿道的印刷品。圣地亚哥的 Organovo公司打印出了用于医学研究和治疗用途的功能性人体组织。 Craig Venter 和Cambrian Genomics公司甚至打印出了DNA——你绝对没听错,就是DNA!一次能打印一个碱基对。3D打印里另一个重要的发展领域就是建筑规模方面的打印。包括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 Ron Rael 研究出的新型低成本有机材料以及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 Boris Behrokh Khoshnevis实验的3D打印全尺寸建筑。欧洲航天局和福斯特事务所合作设计了月球3D打印机,他们的理念是利用月球上的材料来进行打印。这一设计十分重要,因为它有助于解决3D打印材料的缺陷。但是同时也有人使用废旧材料——想象一下3D打印的应用可以对材料实现再循环和重复利用吧。下一步是做到从原型设计达到批量生产3D打印和其他技术的出现改写了传统工业大规模生产的现状。从此我们再也不需要通过大批量的生产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了,我们可以通过少量的生产就能以低廉的价格获得高质量的产品了。3D打印即将带来一种转变,那就是其不仅用于制造原型设计,还可以用于小型的批量生产。然而,我并不希望3D打印能替代低廉的制作工艺。回想一下Kinko模式,它并没有替代桌面打印机和大规模的印刷厂——但是仍占据一席之地。在3D打印领域,Shapeways等公司也提供诸如Kinko模式似的涉及打印服务。同时也有像 Thingiverse,Instructables一样的设计库。3D打印这种对成本非常敏感的商业模式极易受到破坏,这也是单一功能所带来的弊端。所以,对于这一领域来说,并非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情况,而在于谁拥有的客户最多,谁的社区最活跃——这是这一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不同之处。与其说生产大众化,我倒是希望3D打印的生产轨迹能做出像义肢一样的小批量,高质量的产品或者像珠宝一样的定制项目。大多数的3D打印都是个性化的,和现在的喷墨式打印机类似。正如当初业余歌手们“自唱、自录、自调”称为数字音乐的领军力量一样,3D打印也将领军一场“拍照、修改、打印”的浪潮。3D打印对美国的制造业无能为力那么3D打印能否让美国以及其他的发达国家重获新生呢?也许能,也许不能。也许3D打印可以拯救国内的制造业,但却对失业无能为力。未来的产品公司有可能集设计、工程和制造于一体——高速仿形和制造精密产品是他们成功的关键所在。这意味着未来的工作需要的是高技术人才。而计算机在3D打印领域的位置也显得极其尴尬。在Kickstarter上有一块名叫3D打印笔的发明,他不需要计算机的支持就可以画出东西来。你只需拿着它在天空飞舞就能画出东西来,而它的原理就是在笔尖注入融化的塑料。但这就犹如用沙子在空中建造空中楼阁。所以,尽管目前的发展只用到硬件,但是说用不到用不到中央处理器和软件也是不现实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article/15469.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
纯属抄作,打玩具做模型是没问题的,要用到工业还得数控机床.不是每类材质都是能喷出来的.有新闻说国产飞机某钛合金部件是用3D打印的,完全是偷换慨念.中国专家越来越不靠谱了.更有广大愚昧之众.整天想当然.
:说钛合金部件是3D打印,不太确切,材料堆积法快速成型还是有可能的
:说钛合金部件是3D打印,不太确切,材料堆积法快速成型还是有可能的
我个人觉得会取代。新事物的产生必将伴随旧事物的灭亡。当以后食物都能合成打印出来的地步,传统饮食习惯都将被改变,甚至,以至于只有在贵族餐馆或者历史书籍里才出现。3D打印其实已经发展了很久了,它是处于被完善的过程,而不是被制造的初期。可以这样说,目前只待一个杀手。我记得我原来就说过这个。
:会的,一定会的。只是需要时间,而且时间能证明一切。回复 ://@towhee:我觉得你完全没理解现在炒作的3D打印的本质。它只是一种加工方法。传统的工业加工是材料去除式的(比如车铣刨磨),而3D打印是材料堆砌式的,根据原始设计模型、用材料快速堆砌成型。工业上小批量生产时,它是有优势的,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精度差,材料受限,大规模生产时成本相对比较高。两种加工方法会共存,没有谁替代谁一说,因为他们各有优劣和自己的适用范围。另外,你不用等以后把食物打印出来,现在那些涂满奶油的蛋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3D打印出来的,只不过没有电脑中的三维模型直接成型而已。
:我觉得你完全没理解现在炒作的3D打印的本质。它只是一种加工方法。传统的工业加工是材料去除式的(比如车铣刨磨),而3D打印是材料堆砌式的,根据原始设计模型、用材料快速堆砌成型。工业上小批量生产时,它是有优势的,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精度差,材料受限,大规模生产时成本相对比较高。两种加工方法会共存,没有谁替代谁一说,因为他们各有优劣和自己的适用范围。另外,你不用等以后把食物打印出来,现在那些涂满奶油的蛋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3D打印出来的,只不过没有电脑中的三维模型直接成型而已。
3D打印这个概念被炒烂了!从现在的原理来看,3D打印只是将素材逐层堆积成形,根本无法达到传统的冶金锻造挤压模铸冲裁切削等工艺所能形成的材料特性。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的所谓3D打印,只要不是纳米级的,全TM都是纸老虎,只能算小P孩的玩具罢了。
目前的技术是无法取代的,材料堆积是无法做到传统工艺一样使材料能保持原始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的,当然塑料之类的可以接受
这篇文章翻译得有点差劲,很多地方要反复读两三遍才能理解,好费劲啊
我认为取代不了,首先我们先理解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什么是客观发展规律,我个人理解的新旧事物主要看是否有激烈对抗互相包含,新事物快速包含旧事物而旧事物不断萎靡,但大家看下3D打印技术哪方面能包含传统打印行业了?建模喷玻璃钢这有什么,如果硬要说影响也就是雕塑行业要难了,他所说的打印已经超出实用范围,往艺术上靠,披着一个大众嘴脸,未来20年即使他可以很便宜,但也是爱好一种,客观发展规律是有一个需求递进的过程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以后我的打印机多了一个功能而已我并不认为可以让我放弃主体功能所以发展规律不成立因为未来一切都是云,我需要什么直接给云服务器发送指令,成品进度会根据各个进度完成我的指标,最后送到我跟前,这才是未来。
发现 翻译 阅读中文之外的互联...专家:3D打印代替传统制造业不现实_网易财经
专家:3D打印代替传统制造业不现实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6月19日讯,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在青岛举行的2014世界3D打印技术博览会期间表示,3D打印技术、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相结合的数字制造技术和智能技术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但3D打印替代传统制造业并不现实。
罗军表示,3D打印技术作为传统生产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是传统生产方式的有益补充。但宣扬3D打印技术能否完全取代传统制造业是一种严重误导的观点,也是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
罗军认为,3D打印替代传统制造业成本并不合算,达不到规模化的要求。3D打印也不可能使工厂彻底告别车床、钻头、冲压机、制模机等传统工具。
他表示,3D打印能够解决传统技术所不能解决的技术难题,对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性调整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传统制造业所擅长的批量化、规模化、精益化生产,恰恰是3D打印技术的短腿。因此,3D打印技术本身不是要取代传统制造业,而是要为传统制造业发展注入新鲜的动力。
罗军表示,目前3D打印技术在原材料、精密度、工艺稳定性等诸多方面还面临着瓶颈。由于3D打印技术不是一项替代性很强的技术,加之国内从事3D打印技术研发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大多小而散,各自为政,3D打印产业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发稿:谢韬/樊艳阳/曹敏慧 审校:朱琼华/张子鹏
*本文信息仅供参考,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官方微信互动DZH_news 上海站电话:+86-21-065 北京站电话:+86-10- 微博爆料/dzhnews)
查看更多个股新闻,请登陆大智慧365。
本文来源:大智慧财经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彩色世界 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