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做菜不好吃和什么样的经典人文地理理条件有关

人文地理学(期末总结)-海文库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理学
人文地理学(期末总结)
人文地理学第1章
绪 论内容摘要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日益成为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本章首先详细阐述了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指出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性,归纳出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得出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的结论,最后提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认识人文地理学的应用及理论价值。第1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一、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地理学把地球表面作为人类活动的空间来研究,地球表面是人类生存活动最直接、最重要的场所,人类的生存、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地理环境,人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人地关系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二)区域研究作为一门区域科学的地理学的学科,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三)空间分析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综合来说,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当代人文地理学的两大重要课题1.正确处理和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关系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战略,成为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第一大课题。2.关注全球化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空间重组,重视文化的多样化、全球化与本土化成为当代人文地理学第二大研究课题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地反映在其历史性上。
区域性研究地理区域就要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人文现象的地理位Z的研究,它的分布范围、界限、类型、规律的研究,区域特征以及条件的研究,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地图的编制等,都是区域性的体现。综合性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角度去研究人文现象的。这些人文现象内容繁多,彼此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只有对所有关联因素进行认真细致地综合,从总体特性进行研究,注重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以及地表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第2节 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一、人文地理学的产生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被认为是被认为是人文地理知识的最早的记述性著作;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德国的洪堡和李特尔被尊为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洪
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和比较原则。李特尔: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因果关系,运用区域方法论来论证人地关系二、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近代 ― 19世纪下半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近代人文地理学产生的三大外在动力是:第一是地理大发现和一系列探险活动;第二是科学革命带来的冲击,地理学从描述到归纳总结,研究因果关系;其三是其他学科的进步的推动作用。德国流派:拉采尔(环境学派)、赫特纳(区域学派)、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索尔(景观学派):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人地相关):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和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美国流派:森普尔(环境学派)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环境学派)《气候与文明》、巴罗斯(人类生态学)、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美国的谢佛的公式化;加里森的计量化。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因果、环境、适应;经验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数学统计、心理学分析、遥感、地理信息);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3、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禹贡》、张相文、竺可桢;任美锷、李旭旦、张文奎等)第3节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中国古代的人文地理学1、充分掌握和分析研究资料2、利用和编制地图3、进行人文地理的野外考察工作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计量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在人文地理学的应用2、遥感技术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3、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利用建国后人文地理学1、新三论的基本概念: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2、研究的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第4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一、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二、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三、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思考题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3、简答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理论思想。
第2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内容摘要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本章首先详尽地介绍了Tery G.乔丹在其所写的教材 Human mosaic一书阐述的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五大主题,具体包括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以及文化景观,使我们理解之间的有机联系;然后在充分认识人文地理学理论多元性基础上,明确提出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概括介绍了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和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与地位。了解文化文化探源西方源于拉丁文(cultura),培育(cultivation)、耕耘、栽培之意,指农耕和园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如农学(agriculture)、养蜂学(apiculture)、园艺(horticulture)等皆有文化合成而来(词根);中国时间
文化一词在我国的出现至迟可追溯到西汉时期。源头
《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人文化成之意。以文化之,强调过程。《周易正义》 唐代孔颖达 解释为,一是指典籍,如《诗》、《书》、《礼》;二是指人们的礼仪风俗。 文化概念泰勒:文化是综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所掌握的其他能力和形成的习惯。克罗伯和克鲁克洪:文化包括各种显型的和隐型的行为模式,它们借符号之使用而被获得或传播,而且构成人类群体的出色成就,包括体现于人工制品中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点;文化体系虽可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也可视为限制人类做进一步活动之因素。顾晓鸣:表述为三部分①汉语“文”的本意“纹”所意蕴的含义;②与自然相对应的人造的一切③与人的遗传素质和特征相对应的,人由后天获得的素质、能力、心理和行为方式。文化的结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文化地理的萌芽与渊源早期的知识记载与景观描述西方逻辑推理与东方辨证分析的奠定中世纪风水文化与游记表述地理大发现与区域景观学说跨学科的思索和行为研究模式第1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一、人文的空间现象―― 文化区形 式 文 化 区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 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其特征是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功 能 文 化 区功能文化区是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例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乡 土 文 化 区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有一种符号作标志,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性在于其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二、文化的时间现象 ― 文化扩散扩展扩散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传递,其所占的空间越来越大。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由于扩展扩散的传播情况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接触扩散:又称传染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
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等级扩散: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刺激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迁移扩散迁移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由于迁移扩散是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的本身特点。另外,由于是随人迁移,特别是迁移到远处,使这种文化现象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其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三、文化生态学 ―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核心观点: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人类活动的地域文化系统,文化是人地关系的具体形态)文化的形成与特点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1、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2、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3、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4、和谐文化生态关系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3、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从人类发展的经历来看,人类脱离动物界独立发展,有两个主要特征,一个是开始直立行走,脑量增加,使人的体质发生重大变化;一个是人类对工具的制造和人工取火的出现,即生物适应和文化适应。 两者的相同之处1、二者在其发展过程中,既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又保持其特征的稳定性;2、两者都在演化中,都是通过对新的性状和新的文化的产生而实现其变化以增强适应性;3、在新的取代旧的过程中,都是通过竞争与选择而实现的;4、在竞争和选择中,环境起着关键作用。两者的不同之处1、人的生物特性与文化传统的传递与继承方式不同;2、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而文化的继承是横向的;3、新的生物特性取代旧的生物特性,往往是以新的物种取代旧物种实现的,而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只需原文化群体就受新的文化即可实现。4、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不同的。(人类创造自身社会的自觉性)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除了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外,它们各又可分为一些文化特质。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其文化系统实现整合,就可发挥文化上的正向功能作用。社会或国家的改革,实际是在文化系统中消除其不协调的部分,扭转其负向功能,使之实现新的整合。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整合就是文化接近和交流的过程:1、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形成排他性,导致文化整体之间类的间断;2、以冲突为动力,经过调整达到适应整合,且往往促进新文化的产生,给社会提供进步的动力;3、由各特质的变化开始,达到三种文化的协调,且反映地域条件的烙印。五、文化景观文化景观的概念在地理学中,景观指地球表层各种地理现象的综合体。人文景观,亦称为文化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因其形象反映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反映人类集团改造世界的态度,包含有关文化起源、文化传播和文化发展诸方面有价值的证据,而成为人文地理学三大支柱之一。文化景观的研究范围对文化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聚落型式、土地利用类型和建筑。研究聚落型式时,文化地理学者描述并解释当地居民建造的房屋、道路及其它建筑物布局的空间差异。土地利用类型反映了人们划分土地的方式,人们把土地划分成经济用地和社会用地等。从全球来看,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区差异极大,包括从综合经营的大农场,到仅有成百上千块相互隔离、规模很小土地的家庭经营农场,也包括美国郊区私人拥有的、用篱笆围起来的一块块土地、到城市的公共广场。在文化景观中可以区分出两大类建筑,即民间建筑和职业建筑。第2节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一、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有关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有: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论等。人地关系论应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可包含该学科的各个分支,影响到人文地理学的各个要素和方面。文化生态学中的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也是创造文化的人与环境的关系。二、人地关系论(一) 环境决定论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德国的拉采尔和美国的森普尔。(二) 可能论或然论:强调人类对环境有自由选择,利用能力的一种理论,与环境决定论对称。法国的白兰士、白吕纳。(三) 适应论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英国的罗克斯比。(四) 生态论借生物学上生态学一些观点来分析人地关系的特点,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美国的巴罗斯。(五) 环境感知论借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分析人地关系。环境感知是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印象,为该环境中共同文化集团内所有成员所共有 。(六) 文化决定论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文化在起决定性作用。(七) 和谐论要支配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关系。三、其它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一) 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1)挑战与应战:环境向人类挑战,人类起而应战,经过长期艰苦的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埃及文明)(2)逆境美德: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由于生活环境条件特别好,而是相反。五类逆境:困难地方的刺激、新地方的刺激、打击的刺激、压力的刺激和遭遇不幸的刺激。(3)中庸之道:逆境与挑战的对应关系是有限度的,超过其限度,其结果反而走向相反。(二) 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新教加尔文派伦理:一个人是否得救,皆由上帝预定,而不可更改。要求致力于你的职业,不停息地的劳作中形成职业责任感,把致富、贸易和利润看作职业成功的证据与个人德行的证实;把个人严谨有序的生活方式看做达到长期目标和经济成功途径。(三)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费弗尔从人文地理学角度,探索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布罗代尔按时间的延续长度与节奏把历史时间分为:短进段、中时段和长时段(构成了历史的深层结构,它规定或制约着历史的发展。年鉴学派已以地理环境为基础来了解历史,地理学更应当从时间过程中研究人地关系。四、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示 人口
思考题1、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2、文化扩散有那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3、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4、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5、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6、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
第3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内容摘要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方法论体系。本章规范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然后从哲学角度介绍了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影响最大的四个哲学流派:即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哲学流派;最后全面分析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统计分析、计量方法等;另外还强调了研究技术和手段在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第1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整理资料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分析研究研究总结,成果评审第2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一、经验主义方法论其认识论是:我们通过经验来认识;其本体论是:我们所经验的事物就是存在的事物;其方法:论直接要求提出所经验过的事实。经验主义方法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二、实证主义方法论其认识论也是:知识是通过经验取得的,但要求这个经验要作为一致认可的可证实证据而稳固地确立; 其本体论就是一种认可的证据;其方法论就是一种对事实陈述的证实。作为现阶段人文地理学的主要方法论,使人文地理学较之传统人文地理学有了许多革命性变化:
首先,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其次,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采用了演绎逻辑,即从某些一般性规律出发,将其应用于特殊事件。提出理论的过程与归纳法有很大的不同;第三,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不足之处 :第一,经济决定论的倾向,实证主义学派对人的看法类似于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的概念。人的行为并非仅受经济单一因素的影响,完全服从空间的支配;第二,实证主义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在一个地方观察到的行为被设想为所有行为的规范; 第三,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多变量系统,难于模拟实验,无法受控重演,因而演绎模型的建立具有相对性。实证主义认为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它们都是一种“物”,遵从同样的科学法则。因此,实证主义方法目前只在区位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等方面表现出明显效果,而在文化地理与历史地理等方面则需求助于人本主义方法。三、人本主义方法论历史地理学领域在人本主义地理学者看来,在历史地理学领域,实证主义方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历史结论已存在,无需再通过分析归纳得出,故在这个领域只能依靠唯心主义方法,为了理解一个历史上特殊区域背景下的人文景观或事件,人文地理学家必须思考位于人类活动背后的动机。这种思考是完全主观的,主要根据自身或他人感应的环境来推知历史上在多种因素下产生的机制。文化地理学领域重点是地方观念的研究,即人与地点之间的联系。在人本主义地理学看来,人与其生活和经历的地点之间可以建立心理和情感联系,即人对地方的看法,如归属感,地方赋予人的安全感、地位等。人本主义地理学研究地方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在居住区研究等工作中有重大意义。社会地理学领域研究主体的人和客体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人的行为受制于主体的感知环境,而不是客观环境,为了解释人的行为,就要研究环境对于行为者的主观意义。只有从个人所形成的环境感应以及由这种感应产生的映象和意境地图出发,人们才能作出在空间中进行活动的选择。人文主义对地理学的影响:(1)丰富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纠只关注其人的自然属性(客观性、精确性),使地理学研究关注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物质属性。(2)人文主义的出现加剧地理学内部的冲突。在人文主义对科学主义的冲击中,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等学派相继而起。但由于理论琐碎,各个理论之间不能沟通,难成体系。(3)促进了学科的重组。人文地理学同社会科学的整合,也使得人文地理学同自然地理学拉大距离,也使得地理学出现了科学分化危机四、结构主义方法论其认识论是:现象(即被领悟了的)世界并不一定揭示机制世界(它使现象世界得以产生);为了研究后者就需要一种本体论,它认为实际存在的东西(即创造世界的力量,或结构)不可能直接观察到,而只有通过思索才行;其方法论涉及理论建构,这些理论可以解释所观察到的东西,但其真实性是不可能检验的,因为得不到它们存在的直接证据。结构主义对人文地理学最有影响的有两点:①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这从地理学家强调研究区域的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系统中可以看出。 ②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第3节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调查研究方法地理社会调查科技文献资料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区域地理方法:描述、比较和归纳二、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空间模型方法(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数学模型统计分析模型
规划与管理模型
系统分析模型(二)数学方法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分布型分析 相互关系分析
趋势面分析
空间相互作用分析
系统仿真研究
过程模拟与预测研究
空间扩散研究
空间行为研究
地理系统优化调控研究三、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学方法(一)人文地理学中的现象学方法(二)时间地理学方法(三)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生态方法四、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系统分析方法(一)系统分析方法评价系统分析是对系统要素的性质、功能、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对系统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系统的组织、结构、状态和可能的变化,通过综合处理,建立模型,反复验证,以作出判断,并提出抉择方案。(二)系统分析方法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1.系统问题的形成2.系统分析3.系统评价思考题1、阐述你对五主题、基本理论、方法论、研究方法、范式的理解。2、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订研究步骤和计划。
人口、人种和民族内容摘要本章首先总结了世界人口的增长过程及发展趋势并介绍了人口转变的主要理论及不同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深入分析了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引用适度人口的概念探讨了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在归纳总结人口分布与迁移规律基础上分析人口分布与迁移的影响机制;其次在阐述人种划分的基础上诠释了人种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再次系统分析民族的形成与特征,全面总结世界民族分布、迁移与集聚规律及民族的变化与整合特征;最后对民俗与环境、流行音乐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详尽解释。第一节
人口与发展一、世界人口增长过程
二 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一)人口转变理论
(二)人口转变模式1.西北欧模式
2.日本模式
3.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
4.印度模式三、人口与发展(一)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1人类生存在自然环境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具有依赖性。2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人口发展、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会产生重大影响。3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程度,对人口的增长、规模以及分布等都会起到相当大的影响。(二)人口与经济发展1 从作为生产者来看,人口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 (马克思语)。2 从作为消费者来看,经过生产领域所生产的物质资料最终要经过分配领域进入消费领域,从而使再生产流动过程的终点落在人口生活和生产的消费上。(三)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1 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2 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3 适度人口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之别4 探求适度人口数量和适度增长率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第2节 人口分布与迁移一、人口分布(一)人口分布的测度1 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公里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称为人口算术密度。2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人口分布与自然、资源、经济分布的空间关系,又有农业人口密度、营养密度、比较密度等指标。(二)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及一般规律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即趋向暖湿地区(中低纬指向)、趋向低平地区、趋向岸边(海岸、河岸)。(三)世界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一般来说,生产力水平愈低,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就愈重要、愈明显,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这种影响才会变小。把自然环境分解为各种要素,分别探讨它们对人口分布的不同影响和作用。2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也较大,有时短时间内便可改变人口分布状况。文化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故土难离。3经济因素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由于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人口分布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二、人口迁移(一)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美国人口统计学家拉文斯坦(E.G.Ravenstein,):(1)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2)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它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3)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4)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5)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6)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由祖国携家带眷全家移出是很少见的。(7)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拉氏的迁移法则 :迁移发生率与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二)人口迁移的机制1经济方面
2政治因素
3文化因素
4生态环境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另一类是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第3节 人 种一、人种的划分(一)划分种族的标志人种的划分是以保有共同的遗传的自然特征为依据。划分种族的标志很多,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头形、鼻形、面部轮廓、身高等人体表面的一些性状,近年来又增加了血型、指纹弓等一些生理特征。(二)世界种族的划分白色种族群
黄色种族群
黑色种族群
棕色种族群(三)地理人种亚洲地理人种 欧洲地理人种 非洲地理人种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 印度地理人种 澳大利亚地理人种二、人种与地理环境(一)人种的起源与地理环境最初人类形态差异很小,此后由于扩散迁徙,各自生活在条件极不相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在长期的对地理环境的适应过程中,逐渐在其体质形态等方面产生了一些具有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类群体。(二)人种演变与地理环境起源于同一地区的种族,经过迁移,由于环境不同,在自然形态遗传基因上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才形成了不同的种族。在种族分化的早期阶段,自然条件起着重要作用。三、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一)种族的划分是一个纯自然的特征划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相对的意义 。(二)种族主义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表现的差异来解释世界各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认为白种人是高等种族,有权统治其它种族。第4节 民 族一、民族的形成与特征(一)民族的形成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部族)和民族等五个发展阶段。民族是个历史范畴,民族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产生,也会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趋于消亡。
(二)民族的特征1.共同语言 2.共同的地域
3.共同的经济生活
4.共同心理素质二、世界民族的分布? 汉族:主要分布于中国,占汉族的97.8%,其次分布于东南亚各国、美国等。? 印度斯坦人:主要分布于印度,占99.7%,其次分布在尼泊尔、巴基斯坦、新加坡等。? 美利坚人:主要分布于美国,占99.3%,其次在加拿大、墨西哥、英国等。? 孟加拉人:主要分布于孟加拉国(占58.7%)和印度(41.2%),其次在尼泊尔、英国等。 ? 俄罗斯人: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其余多分布于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 巴西人:99.7%分布虞巴西,少数分布于巴拉圭和阿根廷。? 日本人(大和民族):主要分布于日本,占98.7%,其次为美国、秘鲁、加拿大、巴西。? 德意志人:主要分布于德国,占90%,其次在美国、前苏联、加拿大、巴西。? 比哈尔人:主要分布于印度,占94.8%,其次在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瓦怒阿图。 ? 旁遮普人:主要分布于巴基斯坦(75.3%)和印度。? 墨西哥人:主要分布于墨西哥(86.2%),其次在美国(占13.7%)。? 爪哇人: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占99.3%,少数分布于马来西亚、新加坡、荷兰等。? 意大利族:意大利占82.5%,其次是美国7.8%,再是阿根廷、法国、加拿大等。? 朝鲜族:主要分布于朝鲜和韩国,二国合占94.5%,其次在中国、日本和俄罗斯。三、 民族的迁移与集聚(一)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二)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三)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向拉丁美洲迁移(四)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五)美国城乡中的其它民族聚居区四、民族的变化与整合(一)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变化 (二)西班牙人在拉丁美洲与印第安人的整合(三)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四)移民与民族整合第5节 民俗与流行文化一、民间文化与流行文化(一)民间文化又称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民俗是各族人民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二)具体反映在各民族的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文娱活动、节庆、礼仪、禁忌等方面。与之相对应的是流行文化,它代表当今风行的、大众的、时尚的文化。(三)任何一个民族的民俗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二、民俗与环境(一)民居
1.建筑材料
2. 建筑布局
3. 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二)饮食民俗(三)服饰民俗三、流行文化(一)足球及其普及(二)服装与快餐的扩散(三)流行音乐的流行思考题1、查阅《中国统计年鉴》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根据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变化的数据,绘制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图,并分析不同阶段的成因。2、分析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即人口迁移)的成因,思考人口变动对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影响。3、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成因,论证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4、民族对地理景观有什么影响。第5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内容提要本章首先详尽论述了农业的起源,包括农业起源的理论和农业起源的地点;明确总结了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类型,以此为基础分析农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机制以及农业对人类文明出现的重要意义;其次本章系统分析了世界粮食生产、主要经济作物生产与畜牧业生产的布局规律,并对农业景观,即农田景观、农村聚落景观和观光农业景观作了比较条理的介绍,最后引用了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提供农业生产布局区位差别的理论依据。第1节
农业的起源一、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国内:《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经济卷》(农业出版社)西方:鲁姆配利〃罗恩的“天才理论”、柴尔德(Childe)的“绿洲说(接近论)”、布雷德〃伍德(Braid Wood)的“核心地带(原生地)说”、宾福德(Binford)的“边缘区域理论”贝廷杰(R.L.Bettinger)的“最佳觅食模式”论以及海登(B.Hayden)的“新气候变化说”、博赛洛普(E.Boserllp)的“人口压力论”等等。二、关于农业起源的地点(一) C.O.索尔的推论(二) 考古学目前资料的证据(三) 世界动、植物的驯化第2节
农业的发展与类型一、原始农业――迁移农业二、传统农业(一)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一种自然经济,是生计农业;自然生物环境限制下的区域性特点;社会组织:生产孤立进行;技术:技术得到改进,生产方式较为稳定;农业劳动基本靠体力,也有畜力和简单的器械;人口:传统农业社会农民占绝大部分(二)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1
中国的传统农业的形成2
欧洲中世纪的农业3
美国的殖民农业(三)
传统农业的类型:1 旱作农业:它包括中国的东北、北方和西北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的南部
德干高原及西北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和西亚的一些地区,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俄罗斯泰加林南缘一些地方。
2 水稻农业:它的分布地区主要集中于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河流两岸平原与沿海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3 地中海农业:地中海气候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周围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美国的西海岸、智利中部、南亚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这里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大麦。4 游牧业:目前,在欧、亚、非三洲,条件比较好的草原多已开垦为农田种植谷物,不利的草原和进行耕作风险大的地方,则用于放牧。三、现代农业(一)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分布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现代农业亦称为商品农业。商品农业是工业社会中工业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产物,它主要分布于工业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其中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与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以及南非、俄罗斯、巴西等国的一些地区。(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1、现代农业的产品是提供给非农业人口所消费的。2、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传统农业低的多。3、现代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4、现代农业的农场规模,比一家一户为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大的多,且这种趋势仍在增加。5、现代农业的生产往往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联合经营,农业社会化程度高。(三)现代农业的类型现代农业的类型有: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和大牧场六种。四、农业形成与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一) 农业的形成对自然的影响小空间尺度中人类可以改变局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以促进农业发展――直接影响大空间尺度上,农业分布受自然环境的限制――间接影响(二) 农业的形成对社会的影响1、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由依靠自然转向利用自然“创造”,促进“文明”的发展2、农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定居农业活动单位群体人数减少(家庭)农业活动群体大,且聚居于一处(村落)(三) 人类文明的出现埃及 巴比伦 印度 中国
墨西哥、玛雅和印加第 3 节
世界农业生产布局(自学)一、 世界粮食生产布局二、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布局第 4 节
农业景观和农业区位论一、农业景观(一) 农田景观(二) 农村聚落景观1.密集型农村聚落2.分散型农村聚落3.半聚集型农村聚落4.其它形式的农村聚落(三) 观光农业景观二、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这是现代农业商品经济条件下有关农业生产体系空间布局的理论,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首先创立。假设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呈同心圆状,由内向外分布的6个农业圈思考题1 结合农业发展的阶段,探讨农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并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必要条件。 2 结合某一农业景观,分析其形成
地理环境原因,理解农业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 对你所在城市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论述影响农业布局的机制。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内容提要本章从人文地理学科角度,阐述了工业产生的环境,发展与扩散过程,并对工业产业类型的区域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了工业景观的确立以及工业生产对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影响和变化等,分析工业社会的特定人地关系,使我们能用正确的观点分析当今全球化经济形势下工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和部分国家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正确的解决途径;引用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为工业布局的区位差别提供理论依据。第1节 工业的出现和发展一、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一)科学前提与基础1、文艺复兴2、社会制度的变化3、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贸易的发展(二)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军事(世界霸主,广阔的殖民地)贸易(掠夺转向交换)制度(由专制王权,走上了君主立宪制,政局稳定)农业(圈地运动,实现农场经营)(三)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1、纺织工业2、钢铁工业3、采煤工业4、运输业5、机械工业6、化学工业7、食品工业二 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一)工业生产的扩散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垄断中,英国煤产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二,棉布占二分之一以上,铁产量占二分之一。在此之后,工业技术与工厂化生产才向世界各地扩散,开始时,其主要方向是欧洲与北美。1
向欧洲的扩散: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其次是法国。2
向北美的扩散:北美,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但是,其发展速度快。3
向其他地区的扩散: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二)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次革命。发生在德国和美国,这次革命是技术的重大变革,第一次革命的发明家多是经验丰富的工人,而第二次工业生产革命的发明家多是专家学者,他们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成果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将工业生产推倒一个新的阶段,突出表现为工业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产量急剧提高,并以比第一次产业革命更快的速度向各国扩散。第2节
产业类型及其分布第一产业中的工业1 伐木业 2 捕捞业 3 采矿业第二产业及其分布北美工业区1
新英格兰区2
中大西洋工业区3
摩霍克河谷区4
匹兹堡―伊利湖南岸区5
大湖西岸工业区6
圣劳伦斯河谷― 安大略工业区7
东南工业区8
海湾工业区9
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10 西海岸工业区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英国和欧洲西部,从苏格兰向南,经南英格兰,从莱茵河进入西欧,由荷兰和法、德接壤处到意大利北部,主要包括:1 英国工业区 2 莱茵― 鲁尔工业区3 莱茵中部工业区4 意大利北部工业区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过去为苏联工业区,现俄、乌虽各自独立,但仍有较密切联系。1
中央工业区2
伏尔加工业区3
乌克兰工业区4
乌拉尔工业区5
库兹涅茨克工业区日本工业区日本二战后,它却利用劳动力的低工资,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其水平,加上合理的组织,吸收清化他国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出口为导向,面向世界取得显著成绩。由于需要进口原料,输出产品,其工业区都面向太平洋一边。1
京滨工业区
阪神工业区
中京工业区
北九洲工业区其它国家的工业区1
拉美工业区
亚洲工业区
非洲工业区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其它产业及其与工业的关系原来的产业的划分,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外,只有第三产业,称为服务业。由于服务业业务发展较快,行业太多,遂有进一步的划分。在国外,有人从第三产业中分出第四产业和第五产业。1
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公用事业等。2
第四产业:指生产者服务的商业、保险业、法律服务、银行、广告、批发、零售、房地产等。
第五产业:指那些向消费者或家庭提供服务的服务业,例如教育、行政管理、旅游娱乐、医疗卫生等。第3节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一、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1
劳动力条件6
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区域协作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二、工业区位论(一)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二) 其他工业区位理论三、工业分布的新变化1 纺织业与成衣业的变化2 汽车制造业的变化3 微电子工业4 英、美产业的转移与变化四、当前经济空间格局需求不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工业发展速度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世界消费水平高的发达国家需求不旺,这些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有的甚至零增长或负增长,从而影响需求的提高;另外,需求不旺,生产也就不会上升,从而影响工资总量的增长与消费的提高。此外,技术的提高也会导致某些产品的需求下降。生产能力过剩工业化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其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大,而且生产者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占据更大市场,获得更多利润,竞争的结果,使生产能力过剩,产品难以销售,最终必然会导致部分企业停产、破产。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可是市场有限,遇到市场激烈的竞争,为了推销其产品、占领更大市场,往往一些国家组成一个经济集团,彼此减少或取消贸易的障碍,增加彼此的供需,使商品、资金、劳动力在范围内自由流动,形成强大经济集体,不仅促进自身繁荣,而且加强与对手的竞争。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往往在于资源与劳动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经验。思考题1 试述工业的发展和扩散过程2 世界上主要工业地带的分布情况3 工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有什么意义?4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5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与克里斯塔勒工业区 位理论有什么异同?6 分析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发展趋势第7章
聚落与城市化内容摘要本章从介绍聚落的各种存在形式及其演变规律开始,介绍了城镇标准,对城市化及其逆城市化作了深入的机制探讨,认为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和发展阶段;重点对城市及其城市地域结构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与分析,包括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城市与自然环境和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分析。最后分析了城市体系等级规律并介绍城市景观的重要构成因素。第1节
聚落的起源与发展一、城市与乡村(一)城市概念:城市作为人口的集中地,是物质、能量、信息交流与转化的场所,是复杂的社会经济产物,因而不同学科对城市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地理学家认为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
《城市规划原理》一书中的分类:工业城市
省和地区的中心城市 县城
特殊职能城市(二)集镇集镇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性聚落。1
具有工业生产活动的乡村2
集市在农村聚落研究中,集市具有非常重要的位Z。(三)乡村1 一般类型的乡村:
按形态对乡村聚落进行分类,可分为密集型、分散型和半聚集型农村聚落。 2 活动型村落3 特殊类型:
美国单户型、集体农场型和经营性农场。二、起源与发展(一)西方城市的发展西方城市发展始于希腊。罗马时代,城市获得更大发展。在罗马时代,在城市发展上,重要进展是通过罗马控制区的扩大,把城市带到欧洲的广大地区。(二)中国城市的发展1
古代城市发展秦统一的首都咸阳、汉长安城,以及唐长安城、宋开封城、杭州城,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城市内部功能已相当齐全。元、明、清三朝,全国最大的城市是北京。它代表了我国封建礼制的典型,城为内外城。2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的发展第一阶段是初期发展阶段。1949年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从1952年到1960年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与经济大发展,城市和建制镇分别从1951年的157个和1896个增加到1960年的197个(城市数)和1961年的4429个(建制镇数)。第二阶段是1961年至1977年。这段时期由于经济困难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经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对城市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到1998年,这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城市发展速度也是空前的。(三)村落的发展1 原始的居住地2 古代村落3 城市兴起后农村聚落的发展4 现代村落的发展三、城镇标准(一)世界各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由于各国生产力水平、人口数量、密度不同,划分标准也很不一致。1
按居民点达到一定的人口数作为城镇的标准。2
规定各级行政中心为城镇3
规定首都或几个居民点为城镇,其余为乡村。4
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以及非农业人口比例规定城镇标准。5
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及职业构成规定城镇标准。1 城市:根据我国规定,凡具备以下两条标准之一时,均可设市:(1) 聚居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2) 聚居人口不足10万,但是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或是重要工矿基地,或是规模较大的物质集散地,或是边疆地区的重要城镇,并且确实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可设市的建制。2 镇:1984年11月,国家民政部对原建制镇标准作了调整,新的建制标准规定:(1) 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Z镇的建制。(2) 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所在地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务工、经商、办服务行业的人口合计超过2000人的,可以建镇。(3)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和山区,可以比照第二条适当放宽。(4)小型矿区、物资集散地、风景旅游区、边境商埠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人口两项总数虽不足2000人,如确有必要,也可设Z镇的建制。第2节 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一、城市化的基本概念城市化概念涉及四个方面的含义:(1)城市化是城市对乡村施加影响的过程;(2)城市化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3)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集中点的增大;(4)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例占全社会人口比例增加的过程。二、城市化进程(一)内部市区的城市化1.城心地区的城市化2.中间市区的城市化(二)外围市区的城市化1.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与城市化2.工业的扩展与城市化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三)郊区的城市化1.土地利用集约化2.产业结构的高级化3.城市网络化(四)逆城市化阶段三、城市化的机制(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五)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四、当代城市化的特征(一)世界城市化特征1.城市化进程加快2.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4.出现“逆城市化”倾向(二)中国城市化特征1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4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第3节 城市与城市地域结构一、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一)从防卫出发而选择的区位1 在利用河流方面2 在利用海洋方面作为防卫的有利条件有半岛、岛与内港3 制高点和隘口(二)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1 城市与水运的关系2 城市与陆运的关系3 海上交通与城市的关系二、城市与自然环境地质环境与城市地质条件特别突出的是地震,这是对城市造成巨大灾害的一种力量。它的特点一是力量大,二是突发性。地形与城市城市的建设与所在地的地形条件关系十分密切,一般来说,平坦而地势稍高的地形是比较理想的。气候与城市气候与城市关系很大,如多雨地区要考虑防洪与排水,寒冷地区要注意取暖、防冻。特别突出的要注意城市本身所带来的严重气候影响问题:热岛效应与排水。水资源与城市城市一方面需要大量供水,另一方面又要大量排水,特别是排除污水,如不加处理也会给下游城市及周围地区带来严重问题。城市的生物环境创造优美的文化景观与田园风光城市――既是反映人对回归自然的潜在愿望,也是现今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课题。三、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一)形成地域结构的动力动力分两方面,即集聚力和离散力。集聚力就是向心力,驱使居民和某些部门向市中心集聚;离散力则是向相反方向,驱使其转向郊区。另外还有摩擦力(阻力)。1 集聚力:集聚力主要由下面两方面原因引起的。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第二,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2 离散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的。首先是经济条件方面,其次是社会条件方面。3摩擦力:阻碍产业、家庭、产生聚集或扩散的力量。4三种力的循环相互作用(二)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1 同心圆模型:是1929年由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伯吉斯(Ernest W.Burgess)提出的。2 扇型模型:是美国的土地经济学家霍伊特(H.Hoyt)于1939年提出的。3 多核模型:是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C.D.Harris)和乌尔曼(E.L.Ullman)于1945年提出的。
第4节 城市体系与城市景观一、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地区之间实质上存在着固定联系与等级结构。也就是说,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的作用的有机整体,就是城市系统(城市体系)。1.等级规模法则2.首位城市法则3.农村聚落体系二、城 市 景 观在城市景观中,最明显的是城市建筑高度;其次,城市景观往往与著名的建筑物相联系,该建筑也就成为该城市的标志与象征。第三是城市的格局。第四是城市与环境的协调所形成的风格。三、城 市 感 知城市的景观给人带来的印象并不相同,这是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从城市景观来说,对人感知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路、界、节点、区和路标。思考题1 结合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技术进步对城市化的影响。2 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动力有那些?试分析所在城市的地域结构特征3 分析村落的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4 城市体系的概念及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5 讨论逆城市化现象第8章
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内容摘要本章介绍了语言的产生有一源论与多源论的对立,阐述了语言的社会性、交际性与工具性等本质属性及语言的社会功能,总结了英语的形成、统一、扩散和发展的过程及汉语“七大方言”的形成、发展历程及主要分布区;在世界语言谱系的理论基础上,概括了世界语言的分布规律;引用日本学者大岛襄二关于语言传播特性的研究,分析了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因素对语言传播的影响;引用实例分析语言扩散的影响;最后对语言景观,即文字与地名景观,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第1节
语言的起源与发展一、语言的产生一般认为,劳动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没有劳动就没有语言。声音和意义是语言的两大组成部分,语言的产生必须有足够的声音材料和意义要素。声音材料和意义要素都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二、语言的本质属性1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2
语言是人类的一种交际工具3
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4
语言是符号系统三、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2.语言是人类认知交流的媒介3.语言是人类进行智力开发的工具4.语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5.语言是民族心理的寄托6.语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四、语言的发展(一)、英语的形成和发展(二)、汉语的发展1 北方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2 吴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3 湘方言的形成与发展4 粤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5 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6 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7 客家方言形成与发展第2节 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一、世界语言谱系谱系分类法是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世界上的语言比拟为具有生物学上的亲属关系,认为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起源,并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类别,列出详略不等的语言分类表。谱系分类的等级体系和基本意义如下:1
语系:分类的最大单位,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
语族:分类的二级单位。3
语支:在语族单位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的单位。4
语种:分类中的最小单位。二、世界主要语言分布1、印欧语系
2、汉― 藏语系
3、闪― 含语系
4、乌拉尔― 阿尔泰语系5、非洲语言
6、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7、其它语言第3节 语言的扩散与影响一、语言传播特性语言的传播通常有迁移和扩展两种方式来实现。迁移传播一般由使用该种语言的人由甲地迁往乙地而形成;扩展传播则是指文化通过人群的迁移,从一个地区传播到另一个地区。语言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外延性、连续性、层序性、复合性、竞争性、演化性和阶层性的特点。二、语言的传播与环境1
地理集团的影响 (自然因素)2
行政区划的影响3
经济条件的影响4
人口迁移的影响三、语言的扩散及其结果1
新来语言取代当地语言2
新来移民接受当地的语言3
新来移民所带来语言先存在,后影响下降或消失4
新来移民仍维持自身语言成为特殊的语言岛5
新来的移民到新地后最终随着环境条件变化形成新的语言6
多语言国家出现第4节
语言景观一、世界文字及其特点1、文字的本质特征文字是记录语音的书写符号,是使语言取得书面形式的体现者,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是语言的发展,使语言反映的文化得以保存、传播和发展。这就是文字的本质特征。2、世界主要文字的形成特点汉字
阿拉伯文字
拉丁(罗马)文字二、地名景观一、地名景观的特点:特殊性、符号性和变异性。二、我国地名景观1
反映自然环境方面
反映经济活动方面
反映历史方面4
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5
反映祥瑞或祈福意愿方面三、西方国家的地名景观1
其它国家思考题1 结合我国方言形成的过程分析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2 结合“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分析世界主要语言分布特点3 讨论语言扩散及其结果4 分析我国地名景观的类别,试对你所在地的地名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第9章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内容摘要宗教是文化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不但信奉宗教,而且创造了灿烂的宗教文化。宗教不仅影响到这些国家的政治,也建造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包括各类宗教建筑、宗教仪规、宗教节日、宗教禁忌、宗教习俗等。这些伴随宗教信仰而出现的人文景观大大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内涵,许多甚至成为人类文化的瑰宝,探讨宗教景观区域性发展特点以及宗教体系的空间变化过程既是宗教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本章需要阐述的重点。第1节
宗教的产生与世界主要宗教一、宗教的定义以及在文化中的作用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这个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詹?乔?弗雷泽认为宗教是人们向一种高于人的权利的妥协。赫?斯宾塞认为宗教是人们对超人类力量的信仰。布雷德雷强调宗教是人生对善的追求。迈克塔格特宣称宗教是人追求与宇宙和谐的一种感情。恩格斯认为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反映。宗教既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二、宗教的起源与原始宗教宗教是原始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原始宗教:1
原始宗教的存在并没有特定的时段,具有这一类型特征的宗教可以出现在数千年以前,也可以存在于今天世界上的某些部落中。2
原始宗教无需探讨“摇篮”或源地问题,一般认为各地原始宗教信仰和宗教崇拜大多都是自生的,基本不存在一种信仰最初在一群人中产生,然后通过思想输出传播到其他人群中这样的现象。三、民族宗教1
犹太教:摩西被认为是犹太教的创始人,信奉《圣经》(旧约),以部落神雅赫威(Yahven)为惟一的神。 2
印度教:是印度最重要的宗教,是民族宗教中人数最多的宗教。3
起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以中国古代社会的鬼神崇拜为基础;以神仙可求论诱使人们用方术修持追求长生不死,登仙享乐为主体内容;以道家、阴阳五行家、儒家学说为神学理论,带有浓厚万物有灵论和泛神论性质的宗教。4
以孔子为崇拜对象。5
神道教:是由日本民族原始宗教发展而来的,最初以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为主要内容。佛教和儒教学说传入日本后,吸收儒教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佛教的某些教义,逐步形成完整的体系。
基督教1、创立、起源及演化公元一世纪上半叶,为犹太地(今巴勒斯坦)的拿撒勒人耶稣所创立,信奉者称耶稣为&基督&。基督教最初发源于巴勒斯坦地区,后传及地中海东部沿海各地,公元四世纪后逐渐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中世纪时期是欧洲封建制度的重要基石。十一世纪时,基督教会分裂为罗马公教和东正教。2、经典基督教经典,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旧约全书》即犹太教的《圣经》,是基督教从犹太教承受下来的。《新约全书》是基督教本身的经典,包括记载耶稣言行的“福音书”、叙述早期教会情况的《使徒行传》、使徒们的“书信”和《启示录》。3、教义(1)神爱你并与你同在
(2)彼此相爱
(3)每个人都极其珍贵(4)天国降临
(5)天堂地狱审判4、耶稣生平简介耶稣(也称为基督,意思是王或弥赛亚)2000年前生于以色列。耶稣30岁以前是个木匠过着犹太人的传统生活。耶稣三十岁以后开始教导众人,行神迹,并被记载下来。耶稣称自己是神,罗马教皇说他触犯了法律,因而被定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后又复活,第40天后在被害的城市耶路撒冷升天。5、基督教建筑罗马式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它是从古罗马时代的巴西利卡式演变而来。罗马式教堂的雏形是具有山形墙和石头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哥特式建筑强调“垂直向上”、“仰望上帝”的空间意象,其尖刺般的高塔,将人们的视线焦点向上延伸至无穷的天庭。窗形由罗马建筑的圆拱窗改变为尖拱窗的形式;而交叉肋拱、飞拱壁等结构技术,也帮助整个建筑体得以挑高,塑造出修长的垂直感。
6、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耶路撒冷 在它的220个历史建筑物中,有著名的岩石圆顶寺,建于7世纪,外墙装饰有许多美丽的几何图案和植物图案。三大宗教都认为耶路撒冷是亚伯拉罕的殉难地。哭墙分隔出代表三种不同宗教的部分,圣墓大堂庇护着耶稣的墓地
佛教1、创立、起源及演化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天竺),相传于公元前六世纪(约公元前522年)由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2、经典和教义主要教义内容:基本教义的核心就是一个“苦”字,即人世间充满着苦难,有“四苦”、“八苦”之说―“苦海无边“。人们只要领悟佛教的“真理“,做到“自我净化”,才能“解脱苦海“、“回头是岸”,到达幸福的彼岸。同时佛教还宣扬“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和“一切皆空”等说教。3、宗教景观佛寺:青海塔尔寺
黑龙江大菩提寺
登封少林寺
洛阳白马寺佛塔:少林寺塔林
缅甸瑞光大金塔
大金塔的休息凉亭
泰国佛塔佛窟:洛阳龙门石窟
大同云冈石窟
莫高窟4、佛教禁忌禁止淫欲、禁酒、禁烟、杀生
主张天葬5、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为文殊菩萨道场
峨嵋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为普贤菩萨道场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为观音菩萨道场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为地藏菩萨道场
道教道教形成于约公元1世纪(东汉中期)。道教是由西汉开国军师张良的八世孙的张陵创立于四川,距今有1800年的历史。道教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综合了方仙道、黄老道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而逐渐形成的。它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以老子为教祖,称“太上老君”。道教主张“重人贵生”,追求现世生活的美好,因此,道教是主张“入世”的宗教。道教主要有全真派和正一派,全真派道士、道姑也必须素食、独身、住庙。
儒教儒教,通常认为孔子为其创始人,主要经典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诗经、书经、礼经、易经和春秋),儒教承认存在天堂和地狱(神、鬼),但不关心其他世界的事,而将注意力完全放在现实世界,创办自己的三纲五常理论框架。
第2节 宗教的传播与分布一、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与主要宗教的传播1、移民:当某种宗教信仰从一地迁向另一地,必然将他们的信仰带到新的地方。2、传播:分为交流和转教、有组织的传教两种形式。3、领土竞争:当宗教势力与政治势力合为一体时,往往会以领土扩张的形式,将宗教信仰带到新的领地。4、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和平共处 竞争 排斥二、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的关系政治组织和政治势力是影响文化现象空间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政治势力的扩张与衰退往往决定着文化地理界限的进退,在各类文化现象之中,宗教对于政治的依附程度更高,受政治影响造成的空间变化特征也更明显。1
政府与宗教3
民族与宗教三、宗教组织宗教组织是宗教存在的必要前提,宗教组织不但执行对地方宗教事物的管理、教友之间感情上的联系、宗教仪式的参与,而且往往成为传教、布道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宗教组织本身虽然并不能造成宗教景观,但是却是宗教地理发展过程中重要媒介。在各类宗教中天主教的宗教组织可称是最严密的。而同样是世界性宗教的佛教却是基本上没有明显的教区。伊斯兰教更没有传教的教士,信仰的传播多数在征服区内实现,或通过商贸活动。四、主要宗教的分布区到目前为止,基督教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澳洲等地,是世界上信奉者最多的宗教。基督教中罗马天主教信奉者又最多;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以及美洲,其中信奉者以西南亚与东南亚最多;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第3节
宗教仪礼、习俗与地理环境一、宗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地域性的环境差异对宗教信仰以及宗教风俗有很大的影响,地理环境对宗教信仰的影响在原始宗教与民间崇拜中尤其突出,通常在处于部族阶段的人们中,宗教几乎完全表现为一种生态仪式,成为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媒介。如在低纬湿热地区,绝大多数定居或半定居从事农业的民族,在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有细致的仪式,通过各种象征性的仪式表达人们对农业的需求,对丰收的祈望。二、宗教与文化由宗教而产生的文化是多方面的,除在视觉、听觉上可以感到的文化类型外,观念与特定崇拜物也会造成一种文化现象。宗教胜地是宗教文化的重要代表。三、宗教仪式、节日与地理环境由宗教而产生的文化是多方面的,除在视觉、听觉上可以感到的文化类型外,观念与特定崇拜物也会造成一种文化现象。宗教胜地是宗教文化的重要代表。四、宗教圣地与地理景观第4节
宗教景观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形成与文化内涵与地理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反过来宗教一旦形成,又会营造出独特的人文景观,这些景观与宗教信仰以及宗教氛围具有同一性,成为大地上最具特色、最具魅力、最具影响的文化表征。主要的宗教景观有基督教堂、伊斯兰清真寺、佛教寺庙等。一、宗教塑造的文化景观
二、宗教对地理的间接影响
三、宗教景观的地域差异思考题1 以佛教的传播过程阐述影响宗教传播的因素2 民族宗教主要有那些?分析它们对地区或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3 结合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分析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4 结合主要宗教景观的类型和特点讨论宗教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旅游地理内容摘要旅游业是客源地和目的地通过旅游行为主体产生空间相互作用的纽带,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区域关系。本章高度概括了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深入探讨了旅游的区域特征,同时对旅游地的文化特征也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并从心理学、经济学和地理学等角度分析了旅游动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概括了世界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区域分布、世界主要旅游国家的旅游资源特色,最后对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做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为倡导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理论基础。第1节
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一、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和其后的罗马帝国的兴起,对个城邦国之间的公务、贸易、考察等活动频繁,促进了人们的旅行活动。在当时,宗教旅游盛行,提洛岛、特尔裴和奥林匹斯山都是著名的宗教旅游胜地。公元七八世纪,阿拉伯帝国盛行到圣地 ― 麦加的活动,也对旅游活动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3世纪以来,由于贸易的发展,旅游活动更加频繁起来。到了十五六世纪,在欧洲,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开始了对外扩张和寻找香料、黄金的“大航海”活动,科学考察和探险旅游极为盛行。“地理大发现”极大地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对旅游活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二、大众旅游的发展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于7月5日组织了一个540人的旅游团从莱斯特到拉夫马勒参加禁酒大会,每人收取票费1先令,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团队包价旅游。1908年,斯塔特勒在美国纽约的步法罗建造了第一座商业饭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飞机和汽车的普及,使人们出游更加方便快捷,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旅游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旅游成了一种大众性的消费活动,甚至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第2节旅游者与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一、旅游者(一)国际上的定义1. 国际旅游者
2.国内旅游者(二)中国对游客的定义1.游客 2.海外旅游者 3.海外一日游游客 4.国内旅游者 5.国内一日游游客二、客源地与目的地旅游表现为客流和信息流在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流动,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区域关系。1 客源地: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2 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世界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包括: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肯尼亚、阿尔卑斯山等地。3 交通连接:交通是联系客源地和旅游区的桥梁。三、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1 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同时旅游业也相应发达的国家。2 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地理位Z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又与主要客源国相毗邻,形成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的关系,如西欧对地中海,北美对加勒比海,东北亚对东南亚等。 3 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第3节
旅游地的文化特征一、文化的概念和旅游地文化文化是一个涵盖十分广泛的概念,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其它社会现象。
旅游地文化指的是,在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复合文化形态。二、旅游地文化的要素自然环境 物质文化层面 行为文化层面 精神文化层面三、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一)地域性(二)大众性(三)综合性(四)直观性(五)季节性第4节 世界旅游资源与旅游地理一、世界旅游资源二、世界主要旅游地国家第5节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一、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1、旅游业的经济特性
2、旅游与经济发展
3、旅游与收支平衡
4、旅游与就业5、旅游与税收
6、旅游与经济结构
7、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二、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一)、旅游与环境的关系旅游与环境之间有独立关系、冲突关系和共生关系三种。(二)、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 旅游与植物
2旅游与水质量
3旅游与大气质量
4旅游与野生动物
5旅游与地质(三)、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1
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
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三、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1、旅游地居民态度从欢迎到憎畏
2、示范效应
3、旅游和社会道德4、旅游与宗教
5、旅游与语言
6、旅游与健康四、旅游对区域的文化影响(一)、旅游与文化的变更和交流:1 游客
时间、空间和交流
文化经纪人(二)、旅游对文化的影响 ―― 以工艺美术品为例1 传统艺术形式的复兴
2 传统艺术形式的退化思考题1 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有那几种?分析旅游的区域特征。2 讨论感知环境是否是旅游地的宣传促销的理论基础。3 影响旅游决策的最大效益原则如何影响区域旅游开发?4 结合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谈谈你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解。第11章
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内容摘要政治地理是人文地理学中极为独特的研究要素,这种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它是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及其过程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空间利益实体,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一切组织的发生、发展及兴衰演变。它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现实及战略意义如此之大,以至于自古以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各国为政者对政治地理要素十分重视,同时,在人文地理学中也早已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政治地理学。对政治地理学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有关专著。在这一章里我们只是把政治地理作为人文地理一个独特的要素予以阐述。第1节
政治与政治地理一、政治地理现象政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现象,政治是一种追求权利(如支配权、占有权、管理权等)的社会文化现象,政治也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二、政治地理单元政治地理单元主要分为三个级别:一是国家级的,即具有确定人口和领土的主权国家;二是国际级的,即由若干主权国家和区域性或全球性国家集团组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政治地理中称为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三是国内级的,即一国内部的行政分区。三、政治地理结构1、政治空间结构:是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Z、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和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的。2、政治实力结构: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的。四、政治地理过程1、政治扩散
2、政治整合
3、政治分散
4、主权的变化第2节 国家政治地理特征一、国家的基本特征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束控制和侵入(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定领土的、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1 拥有确定的领土
2 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3 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
4 拥有主权二、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领土是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地理结构,是一国活动,尤其是一国权利所依赖的最稳定的结构性因素。国家为保障自己的领土不受侵犯而采取的任何措施,甚至不惜诉诸战争,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所谓的领土主权。1、领土规模
2、领土形状:狭长型 延伸型 分离型 紧实型 穿孔型
3、领土位Z三、国家的中心性区域1 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国家的象征,必须是全国的交通中心,有的首都还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2 核心区:从一国历史看,核心区是国家得以起源,或国家观念赖以传播的“原子”中心地区;从一国的现状看,核心区是指国家的人口、交通、工商业、资源等高度聚集的“心脏”地区。前者称为起源型核心区,后者称为经济型核心区。四、边界与边疆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总是有一条边界线与其邻国分开。这条线一方面表示是两国共有的分界线,另一方面表示其线内是其主权管辖范围。由于边疆地区缺乏明确界限,往往随其势力而变动,一国力量强大,而对方又较弱时,边界带就向弱方移动,因而成为潜在的冲突地区。第3节
国家权利一、国家权利要素国家权利要素包括: 领土空间、自然资源、人口资源、经济水平、军事力量、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和政府的质量。二、国家实力分析1 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美国学者克莱因提出了一个定量估计分析国力的公式,即“国力方程”。2 “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日本综合研究所在总结前人综合国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实际,提出了测定各国综合国力的三元要素,即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和强制能力。第4节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一、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一)、欧洲的殖民扩张(二)、主权国家的产生与美洲殖民统治的崩溃(三)、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与控制(四)、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1.第一阶段:美苏主导的两极对抗格局2、第二阶段 一强多极的格局二、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一) 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格局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二) 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1.二战前全球格局中的核心行为2.二战后格局的核心行为三、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学说1 马汉的“海权论”2 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3 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4 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5 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思考题1 分析地理环境对国家主权的影响2 叙述政治与政治地理的主要内容3 对国家权利的要素与实力进行分析4 结合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分析世界和中国的地缘政治以及中国应采取的国家安全战略
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内容摘要本章主要论述了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问题。侧重于探讨人类的环境知觉,环境认知、地理物象、物象评价和外在行为等的机制作用。在人类行为机制作用下,人类各种活动的行为空间具有差异性,并且表现出不同的空间行为规律性。并通过行为矩阵模型、报偿矩阵模型和消费行为空间模型进行分析,这些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从人类认识论的本质上揭示人类活动空间场所选择与优化的规律性。第1节
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行为地理学:研究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行为过程、行为空间、区位选择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一、环境知觉与认知环境知觉是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二、地理物象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地理物象呈距离衰减的规律性,地理物象也有动态性特征。三、物象评价与行为对地理物象的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动机产生和决策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从心理图谱(mental map,亦称意境地图)的分析入手。当然,人们也可以把大脑中的心理图谱简单地描绘出来,形成地理物象简图(或称空间图式),这种简图具有可解释性和可读性。
第2节 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一、行为空间二、人类日常活动的行为空间(一) 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棱柱体规模的大小也反映个人工作、生活环境的状况,以及个人爱好、态度等多种多样的限制因素,这些限制因素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能力限制因素,二是共轭限制因素,三是权威限制因素。(二)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主要与消费者自身的行为特征、商业环境、居住环境及社会环境四方面因素有关。
购物行为从行为方式上可分四种类型,即马歇尔消费型、巴甫洛夫消费型、弗洛伊德消费型和维布雷宁消费型。(三) 交际与闲暇活动的行为空间
三、人类迁移活动的行为空间1
迁移的距离偏移
迁移的方向偏移
人类行为与区位选择模型一、行为矩阵模型运用信息的能力→结论趋向优化(横向)掌握信息的质与量→认识趋向完善(纵向)B11
Bnn普雷德详细研究了行为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发展了美国史密斯(D.M.Smith)的空间成本曲线和获利边际理论,认为许多工厂并非建立在最佳区位上,这与企业家个人行为因素,掌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有关。二、报偿矩阵模型美国艾萨德(W.Isard)在《区域科学导论》著作中,继承和发展了韦伯、廖什等人的区位理论,对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行为等多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用专门章节论述了区位决策问题,建立了报偿矩阵。三、消费行为空间模型(一)消费行为空间引力模型(二)消费行为空间偏好模型(三)消费行为空间信息模型(四)消费行为空间学习模型(五)消费行为空间综合模型思考题1解释环境知觉、行为空间、地理物象。2分析人类日常活动行为空间的规律性。3举例说明人类迁移活动的距离偏移和方向偏移。4应用行为矩阵模型和报偿矩阵模型,分析一个具体的人文地理学问题。5简要评述消费者行为空间模型。
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内容摘要本章主要论述了三个最重要的问题。一是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包括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问题,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世界政治多极化与经济一体化,包括政治地理新现实,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三是全球化与本土化,包括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本土化,地理环境、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第1节
人口迅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一、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问题1、对资源的压力土地资源退化
水资源短缺
生物资源破坏严重
矿产资源消耗巨增2、引起的环境问题大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臭氧层遭破坏
水体污染加剧3、引起的社会问题二、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可持续发展与人文地理学任务第2节
世界政治多极化与经济一体化一、世纪之交的政治地理新现实(一)一强多极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初见端倪(二)前苏联与东欧巨变中的冲击波1 前苏联的变化:俄罗斯与乌克兰之争
摩尔多瓦内战
车臣的两次内战2 前南斯拉夫的变化二、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一)国家间的联合趋势1 欧洲共同体2 东南亚国家联盟3 其它国际性组织(二)国家内部的分离倾向三、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1、理想的民族国家并不多2、人与地的焦点所在第3节
全球化与本土化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二)文化全球化表现形式:第一,全球文化的逐步形成:客观现实。第二,西方文化后殖民扩张:主观战略。第三,消费文化盛行的国际趋势:实际进程。形成原因:第一,资本扩张:原动力。第二,后现代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的新发展。第三,信息技术发展:可能性与现实性。二、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本土化(一)文化本土化1.涵义一是民族文化面对外来文化介入而实行的或正在追求的一种生存方式二是对外来文化而言,文化本土化是传播主体调整和改变自身来适应当地文化生态环境,以更好借助客体文化要素来实现其传播2.表现形式首先,文化本土化有一种内趋性的取向。其次,文化本土化有一种外扬的趋向。第三,外来文化的包装与适应。3.问题与局限首先,某些国家和地区单纯从本地利益出发其次,本土化运动也可能隐藏着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二)文化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1.文化全球化的本土化战略2.本土文化发展的全球观念总之,文化全球化意味着多种文化交流、沟通、互补、融合机会的增多和文化共性的增多,但是,这并不排斥民族本土文化价值观的多样性存在。因为文化归根到底是人类的实践方式和生存方式的反映。三、地理环境、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一)文化与地理环境(二)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三)全球化时代的区域文化创新思考题1人口迅速增长对资源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人口迅速增长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有哪些。3简述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的背景。4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及其具体的含义。5简述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的趋势。6在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人与地的焦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7文化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8文化本土化的表现形式和局限性。9论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10、全球化时代的区域文化创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相互作用示意图
上一篇: 下一篇: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人做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