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电影,应该是描述韩国人参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惨烈,其中有人物名叫

电影 - 简书
完美的世界
完美的世界
《完美的世界》是由执导的美国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T.J. 劳瑟等主演。1993年于美国上映。讲述是万圣节的凌晨,两名罪犯――布奇和普趁机从监狱中逃了出来,他们劫持了一辆汽车,准备向边境逃窜的故事。
《一级恐惧》是1996年格雷戈里·霍伯利特执导的一部美国电影,电影讲述发生了一桩震惊全城的恐怖血案。当地一间教堂的主教罗森惨遭杀害,身上被刻上神秘数字,警方逮捕了当时在场身染血迹的犯罪嫌疑人阿伦( Edward Norton 饰)。马丁( Richard Gere 饰)作为阿伦的辩护律师,和他的前女友检控官珍妮特较上了劲。
《生死频率》又名《》,是美国2000年出品的科幻电影,由指导,,,等人主演。讲述的是主人公,约翰意外地找到他父亲生前的无线电,在随兴的拨接下,他竟和三十年前还在人世的父亲通上话,在帮助父亲逃过30年前的那场灾难后,他发现自己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故事。
《追击者》由罗宏镇导演执导、编剧,演员、主演。影片于日上映。故事根据轰动整个韩国历代最残忍的杀人魔真实个案改编,主人公英民(河正宇饰)和为了拯救一个女人追击他的唯一一名追击者忠浩(金允石饰)之间惊心动魄的故事。
《兵临城下》是由导演执导,、主演的电影,2001年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改编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创作的同名。该片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红军传奇狙击手与德军顶尖的神枪手康尼少校,在中的一场生死之战。
《孤胆特工》是由执导,和领衔主演的一部韩国动作剧情片。影片讲述主人公是过着与世隔绝生活的一名男子,在唯一能敞开心扉的少女被绑架之后,主人公为了救她而不惜一切代价的故事。影片于日在韩国上映。[1]影片获得了韩国、、等多个奖项,是2010年韩国最卖座电影。
《冷山》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由执导,、、主演的一部电影。影片讲述了美国南北内战时期,一个名叫英曼的南部士兵身受重伤生命所剩无多,他逃离部队,历尽千辛万苦返回故乡冷山,只为了见上心爱的意中恋人艾达一面。而艾达则在山影交错的乡间度过了独立的蜕变期,学会如何与粗粝尖锐的生活对抗挣扎,并与山区女孩露比在战乱期间的冷山相互取暖,艰难而快乐的生活着。该片于日在美国上映。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影片《庇护》,讲述的是朱利安·摩尔扮演的精神科医师善于鉴定真假多重人格的病患,帮助法庭判定嫌疑犯的案件。在这部电影中医生遇到了新的病人,令人吃惊的是,这个病人的所有人格都是谋杀犯,不惜想要查出事情真相的医生自己也陷入危险之中。影片由Mans Marlind和Bjorn Stein两位导演执导,朱利安·摩尔和联袂主演。朱利安·摩尔经过无数影片的锤炼,演技已非普通女星可及,之前的一部《》叫好叫座;男星乔纳森·莱斯·梅耶斯摆脱早年妖气的形象,进来的《》中也是搭配老将尽显男儿气概,在新片中饰演多重人格罪犯也符合其一贯的阴柔气质。之前的《》和《》都将犯罪玩成了经典,不知道这次二人能否给大家带来全新的感受。
《勇敢的心》是派拉蒙影业公司出品的战争片,由执导,梅尔·吉布森、、等主演。影片以13-14世纪英格兰的宫廷政治为背景,以战争为核心,讲述了起义领袖与统治者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1995年5月该片在美国上映。1996年,该片在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上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5项奖项
《大鱼》是一部2003年出品的美国奇幻片,故事改编自丹尼尔·华勒斯(Daniel Wallace)于1998年出版的《大鱼老爸》(Big Fish)改编而成。由执导,由、和等联袂出演。影片于日在美国纽约率先放映[1]。电影以孩子的口吻来叙述其爸爸传奇的一生。爱德华·布鲁姆是个喜欢吹牛的老头,总喜欢炫耀年轻时旅行推销的经历,儿子并不相信,觉得父亲很虚荣浮夸,父子关系渐渐疏离。直到父亲不久于人世,儿子决定回去见父亲最后一面,他终于领悟到父亲充满激情和想象的一生。
拥有犯罪前科的男子阿金(乔什·斯图尔特 Josh Stewart 饰)靠着一份除虫的工作养家糊口,但是这点稀薄的工资对于巨额放贷以及等着吃饭的老婆孩子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万般无奈之下,他打起雇主——珠宝商人迈克·切斯(Michael Reilly Burke 饰)的主意 。适逢切斯一家外出度假,阿金找到当年的好友罗伊(罗伯特·维斯登 Robert Wisdom 饰),他准备从切斯家偷出珠宝并拜托罗伊销赃。 入夜,阿金潜入切斯家空空荡荡的房子里。但他的运气实在太差了,他发现已经有人先行来到这里。那个自称“收藏家”的神秘男子似乎目标并不在钱财,而是人命。阿金想要知难而退,结果发现自己被困在了这所地狱一般的房子中……
美女医师千叶敦子在一家精神医学研究所工作。她和天才科学家时作一起发明了一种能监测患者梦境的仪器“DC MINI”,这种仪器可以改变患者的梦境,在精神治疗方面相当有效。不料,该仪器突然被盗。接着,这项研究相关人员相继在梦中遭到侵扰,变得疯狂起来。敦子为此展开了调查,也遭到暗算。然而,敦子可不是一般人物,她拥有另一个身份——“梦侦探红辣椒”。红辣椒具有同步体验他人梦境的特殊能力,曾多次成功治愈患者的心灵创伤。红辣椒与利用“DC MINI”进行破坏的梦境恐怖分子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缠斗。凶犯究竟是谁?其目的何在?出人意料的真相在梦境与现实交错的瞬间闪现……
《老无所依》是派拉蒙出品的一部时装西部电影,改编自戈马克·麦卡锡同名小说,由、兄弟执导,、、、詹姆斯·布罗林主演。剧情描述在1980年代的德州西部,因为邪恶入侵了平静城镇,导致一场猫捉老鼠的五人追逐的故事并于日上映。[1]2008年获得第1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等奖项并获得第60届金棕榈奖提名
《低俗小说》是由执导,、、、、等主演的犯罪电影。影片由6个彼此独立而又紧密相连的故事所构成,6个故事都各自讲述了一个不同的事件,但他们却都有着共同的戏剧属性将它们紧密相连。[1]该片于日在美国公映。
《孤儿怨》是由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出品的一部惊悚恐怖片,影片由执导,、、主演。影片讲述了一对夫妇收养了一个看似天真的少女,而女孩身上暗藏着的巨大隐秘却近乎导致他们家破人亡的故事。影片已于日在美国上映。[1]
异次元骇客
异次元骇客
《异次元骇客》由约瑟夫·鲁斯纳克执导,克雷格·比尔克 、 阿明·缪勒-斯塔尔 、格瑞辰·摩尔、文森特·多诺费、丹尼斯·海斯伯特主演的影片,影片故事的背景:曾主张“真实的世界”只存在人们的想像之中。如今现代社会中先进的科技似乎开始在证明柏拉图的说法。所有的事情如飞弹及核子试爆皆能在一个小小的晶片中模拟出来。这个虚拟出来的世界不仅可以提供人类有价值的资讯,同时对“真实的世界”丝毫不会做任何实际摧毁的动作。但如果这个虚拟的世界进化了呢?万一这个伪造出来的世界发展到超出了应有的范围而模糊了虚实的界线呢?万一这已经发生了呢?依据Simulacron-3这本小说改编而成的即是探讨这个寓言式的话题发生的可能性。
《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是由梦工厂和百代出品的惊悚电影,此片依据的小说《香水》改编而成,由执导,安德鲁·柏金、柏恩·伊钦格和聚斯金德编剧,本·威士肖主演。本片描述一位与人类不相往来、嗅觉异常灵敏的天才格雷诺耶(Grenouille),为了追寻世上最完美的香味而不惜杀人的旅程。[1]此外该片还获得德国电影奖包括杰出故事片,最佳服装设计等六项奖项。
吸血鬼猎人D
吸血鬼猎人D
《吸血鬼猎人D》是由导演的动画的电影,、、美等参加配音,作品根据的同名系列奇幻小说中的一部《妖杀行》改编。该片首先在美国公映,然后才推出日文配音版在日本公映。动画摒弃了原作阴暗沉郁的气息,将整个故事描绘成一曲回肠荡气的爱情悲歌。并加入了不少原创情节,使登场人物更为血肉丰满。作品在角色设计上秉承了原作绘制插图的风格,天野瑰丽的特色与影片整体画面风格相得益彰,是一部浪漫唯美的幻想动画电影。
hide on bush哪位知道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有哪些?
全部答案(共4个回答)
啊,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请点个好评吧。谢谢!
还可以的,推荐看一下。分享个网站百度搜:依水影视。
斯大林格勒是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上的一座古城。1925年以前叫“察里津”,年命名为“斯大林格勒”。是二战是苏联红军与法西斯德国的血战地点。196...
001-002:游戏开始直接站起来跑向目标趴下
  003:第一枪
  004:杀死三个敌军
  005:直线爬向靠近第2个敌军的...
不是一部电影
斯大林格勒是2013年俄罗斯的大片
濒临城下则是2004年好莱坞的电影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有关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几部电影
导读:最近看到俄罗斯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只是战役中的一幕,但是已经鲜活的反映了战斗民族的不屈与意志。场景也很逼真,武器装备还原度很好。
与之对比的还有德国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里面的片头音乐很是悲壮,但是突出了德国士兵的迷茫和为什么战斗。最终主人翁全部死在了俄罗斯的冰天雪地里。也是一部反思战争的好片。
还有《兵临城下》,很有名气,美国人拍的,立场不同。所以红军黑。全然不提为什么战斗。只是讲述战斗,场面也不错。
还有一部叫什么名字记不清了,讲述几个斯大林格勒的普通人在德国人的饥饿手段下在被包
最近看到俄罗斯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只是战役中的一幕,但是已经鲜活的反映了战斗民族的不屈与意志。场景也很逼真,武器装备还原度很好。与之对比的还有德国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里面的片头音乐很是悲壮,但是突出了德国士兵的迷茫和为什么战斗。最终主人翁全部死在了俄罗斯的冰天雪地里。也是一部反思战争的好片。还有《兵临城下》,很有名气,美国人拍的,立场不同。所以红军黑。全然不提为什么战斗。只是讲述战斗,场面也不错。还有一部叫什么名字记不清了,讲述几个斯大林格勒的普通人在德国人的饥饿手段下在被包围的城市里求生的故事,最后只有一个女孩子幸存。都还不错。本文内容于
17:48:34 被yy编辑
苏德大血战观感之一:概貌"><>苏德大血战观感之一:概貌
猜你感兴趣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斯大林格勒战役
我的图书馆
斯大林格勒战役
我的百科 我的贡献草稿箱百度首页 | 登录
&&& &&&&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帮助设置 && 添加到搜藏 返回百度百科首页 斯大林格勒战役在百度百科中为本词条的同义词,已为您做自动跳转。编辑词条 斯大林格勒会战目录[隐藏]
简介战役背景蓝色行动斯大林格勒接近地的战斗斯大林格勒城内的激烈巷战苏军红军反攻的&#8220;铁钳攻势&#8221;德军第六集团军覆灭会战结果相关的影视作品相关书籍:简介战役背景蓝色行动斯大林格勒接近地的战斗斯大林格勒城内的激烈巷战苏军红军反攻的&#8220;铁钳攻势&#8221;德军第六集团军覆灭会战结果相关的影视作品 相关书籍:
  [编辑本段]简介  斯大林格勒战役,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参战主要军队为苏联和纳粹德国。这次会战从日开始至日结束,历时六个半月。战役以参战双方伤亡惨重及对平民牺牲的漠视而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著名战役。  一般认为,该次战役包括下述几部分:德军对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旧称&#8220;察里津&#8221;;现称&#8220;伏尔加格勒&#8221;)的大规模轰炸行动;德军攻入市区;市区的巷战;苏联红军合围;最终全歼德军及轴心国盟军。战争中总伤亡人数估计超过200万人。由于苏联政府害怕过高的伤亡统计会影响民众,因此在当时拒绝提供详细的伤亡数据。轴心国一方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其在东线战场的四分之一的兵力,并从此一蹶不振,直至最终溃败。对苏联一方而言,这场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收复沦陷领土的开始,并最终迎来了1945年5月对纳粹德国的最后胜利。[编辑本段]战役背景  日,纳粹德国及其轴心国盟军发动&#8220;巴巴罗萨计划&#8221;,悍然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德军闪电般地占领了苏联西部大片领土。在1941年夏秋季遭受了一连串打击的苏军在当年12月进行的莫斯科保卫战中取得了首次胜利。过度消耗的德军由于缺乏应付冬季的战争装备和稳定的供应线,在莫斯科城下遭受了严重打击,并在部分地区遭到反攻。  到1942年春天,漫长的苏德战线相对稳定了下来,但双方都在秣兵厉马,准备更大规模的战役,以争夺战略主动权。鉴于德军已无力发动全线进攻,德军最高统帅部希望攻击苏联意想不到的战略方向以求获得快速的成效。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将军建议,如果再要发动攻势,就应针对莫斯科。然而希特勒认为攻击莫斯科目标过于明显,并且中央集团军群已经受到了很大削弱,德军应放弃再次进攻莫斯科的计划。因此,德国开始筹划集中兵力在北部和南部战线发动新一轮局部攻势。此外,由于美国在遭到珍珠港偷袭之后对日本宣战,德国认识到时间颇为紧迫。希特勒希望能够在美军有机会加入欧洲战场之前结束东线战争或尽可能削弱苏联。由于苏联南部地区有支撑苏联战争机器的高加索油田,联系中亚地区的伏尔加河以及大片农田,因此德国希望能够挺进这个区域,尽可能地削弱苏联的经济和战争潜力。[编辑本段]蓝色行动  日希特勒发布的战争密令:  4月5日 第41号指令(东线作战)  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 领袖大本营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 日指挥参谋部 1942年第55616号绝密文件只传达到军官   第 41号指令在俄国的冬季会战行将结束。由于东线官兵表现得特别顽强和富于牺牲精神,德军已取得防御战的巨大胜利。   敌人在人员和物资方而损失极为严重。在这个冬季,敌人在扩大所谓初期战果的努力中,已使其准备用于以后作战的预备队主力受到很大消耗。一但天气和地形条件具备,德军指挥官和部队的优势必将再次赢得行动的主动权,迫使敌人就范。 目标是,最终歼灭苏军残存的有生力量,尽可能多地夺取它的最重要的战争经济资源。为此,应投入德国国防军和盟军的一切可供使用的力量。但同时,无论如何应保障欧洲西部和北部占领区海岸的安全。  为实施上述战略意图,德国对南线兵力进行了重组,撤消了原南方集团军群番号,新组建了A、B两个集团军群。A集团军群由利斯特元帅指挥,下辖克莱斯特上将的第1装甲集团军和鲁夫上将的第17集团军,由空军第4航空队进行空中支援,其任务是攻占高加索地区;B集团军群由包克元帅指挥,下辖霍特上将的第4装甲集团军、魏克斯上将的第2集团军和保卢斯上将的第6集团军,由空军顿河地区航空队进行空中支援,其任务是攻占斯大林格勒,掩护A集团军群的北翼。在A、B两个集团军群的后方,又有第二线兵力,由匈牙利第2集团军、意大利第8集团军和罗马利亚第3集团军组成。此外,在克里米亚地区,还有曼施泰因上将的第11集团军和罗马利亚第4集团军。总兵力计60个德国师,其中10个装甲师、6个摩托化师,另外还有43个师的附庸国部队。  按照希特勒的要求,德军最高统帅部拟定了1942年夏季南方作战计划,代号&#8220;蓝色行动&#8221;(德语:Fall Blau)。其主要内容是:利斯特A集团军群以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团军为左翼,鲁夫第17集团军为右翼,分别从哈尔可夫南面和塔甘罗格北面向东和东南方向进攻,占领顿河下游的罗斯托夫,向南进军以控制高加索地区的油田;包克B集团军群以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和魏克斯第2集团军为左翼,保卢斯第6集团军为右翼,分别从库尔斯克南面和哈尔可夫北面向东和东南方向突击,占领顿河上游的沃罗涅日,向斯大林格勒前进。  苏军最高统帅部同样也在加紧准备1942年夏季战役。斯大林及苏军最高统帅部判断,1942年夏季,德军可能在莫斯科方向和南方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并以莫斯科为主要突击目标。因此,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将预备队的大部分兵力集中在莫斯科方向。苏军的战略意图是:近期进行积极的战略防御,但同时必须在克里米亚、哈尔科夫地区、利戈夫—库尔斯克方向,斯摩棱斯克方向,以及列宁格勒和杰米扬斯克地域实施一系列进攻战役。在讨论具体作战计划时,斯大林对西南方向总司令铁木辛哥元帅提出的西南方向进攻计划很感兴趣也全力支持。苏军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却表示总参谋部不同意这一计划,并说大本营不能,也没有足够的预备队提供给西南方向。斯大林立即打断了他的话,说:&#8220;我们岂能坐等德寇首先突击!必须在宽大的正面上先敌实施一系列的突击,这样才能摸清敌人的准备情况。我看,朱可夫提出的在西方方向上展开进攻,而在其它方向上实施防御,我认为这是个不彻底的治标办法。&#8221;最后,斯大林批准了铁木辛哥以西南方向兵力先敌实施哈尔可夫进攻战役的计划。该计划规定,从沃尔昌斯克地区和巴尔文科实施向心突击,一举夺取哈尔可夫并为解放顿巴斯创造条件。  战役初期  日,曼施坦因上将指挥的德第11集团军首先在克里米亚发起了攻势,一周后占领了刻赤半岛,俘虏苏军17万人。7月4日,守卫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近10万苏军被迫向德军投降,德军占领了整个克里米亚。5月12日,当刻赤半岛正在激战之际,铁木辛哥元帅指挥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分别从哈尔可夫的东北和东南两面向哈尔可夫发起进攻。进攻开始时发展顺利,突破了德军防御,并于3昼夜内前进了25—50公里。斯大林很高兴,并据此谴责总参谋部,说险些因为总参谋的固执己见而取消了一次如此顺利的战役。但斯大林没能高兴多久。5月17日,德军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团军在第17和第6两个集团军支援下,从哈尔可夫南面向苏军侧翼发起反攻,并于5月23日合围了苏南方方面军的第9、第57集团军、西南方面军的第6集团军和博布金战役集群。至5月29日,被围苏军大部被歼。苏军西南方面军副司令员科斯坚科中将、第57集团军司令员波德拉斯中将、第9集团军司令员戈罗德扬尼斯中将、战役集群司令员博布金少将阵亡。苏军共25万人被俘,损失坦克1249辆,火炮2026门。第二次哈尔可夫战役拉开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序幕。德军旗开得胜,希特勒信心倍增;苏军损失惨重,斯大林懊悔莫及。  日,包克B集团军群左翼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和魏克斯第2集团军突然从库尔斯克东北向东攻击,直指顿河上游的沃罗涅日。6月30日,右翼保卢斯第6集团军也从哈尔科夫东北发起了进攻,向东南挺进,以斯大林格勒为目标。7月2日,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的前锋已逼进沃罗涅日。但希特勒突然改变了计划,决定不占领该城,他命令霍特在获得第2集团军的接替后,迅速转向南面沿顿河向斯大林格勒前进。包克元帅却想占领沃罗涅日,以彻底歼灭该地域内的苏布良斯克方面军主力,这使希特勒大为恼怒,当即撤消了包克老元帅的B集团军群司令之职,由第2集团军司令魏克斯上将接任,第2集团军司令则由萨姆斯将军继任。南面高加索方向,利斯特A集团军群于7月9日发起进攻。其左翼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团军从哈尔可夫南面向顿尼兹河北岸进击。鲁夫第17集团军则从塔甘罗格北面向伏罗希洛夫格勒进攻。同时,匈牙利第二军团和第四装甲军团也对佛罗尼斯发动了突袭,并在7月5日攻陷该城。  德军的进攻非常成功,苏联军队在空旷的大草原上很难进行有效的抵抗,虽然苏军曾试图巩固防线,但由于刚在哈尔可夫之战中吃过德军合围的亏,苏军的许多部队生怕再陷入包围,仓惶向东后撤了100-300公里,德军侵入顿河大弯曲部。哈尔德在7月16日的日记中写道:&#8220;在第1装甲集团军从西面,第4装甲集团军从北面的夹攻之下,敌军分成了几个集团,分别向各个方向逃窜,此时,在这个混战地区之东,大德意志和第24两个装甲师,正在向顿河赛跑,一路都不曾受到敌人的严重抵抗。  然而,第6集团军在战役初期就取得令人满意的战果使希特勒再次改变了计划。他认为攻占斯大林格勒无需那么多兵力,遂于17日命令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方向南下,转隶A集团军群,以支援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团军强渡顿河下游。这样,斯大林格勒方向的进攻部队就只剩下了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而第6集团军的动量却又有赖于第4装甲集团军的合作。由于当地公路狭窄并且数量不多,导致了第4装甲军团与第6集团军陷入了交通的阻塞。两个军团为了疏导路面数以千计的车辆,不得不陷入停滞。这次迟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使进攻至少推迟了1个星期,未能一举突入斯大林格勒。对此,英国军事史学家富勒写道:&#8220;和1941年一样,因为分散了兵力,希特勒自己毁灭了他的战役。1941年,他因为调动古德里安的装甲兵团去参加基辅会战,才使他未能攻下莫斯科。这一次又是因为调动了霍特的装甲集团军,从顿河中游到下游去,结果遂使他未能攻克斯大林格勒。&#8221;利德尔&#183;哈特也在其《战略论》中写道:&#8220;假使朝斯大林格勒方向进攻的第4装甲集团军,不分兵向南,以协助第1装甲集团军在攻向高加索的路程上,作渡过下顿河的企图,那么在7月间,德军也许早已轻松的攻占了斯大林格勒&#8230;&#8230;而等到第4装甲集团军再回转过头向北进攻的时候,俄国人在斯大林格勒已集中兵力,严阵以待了。&#8221;  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继续向斯大林格勒前进。该集团军辖有6个军,其中两个装甲军,计14个师约27万人,近500辆坦克,3000门火炮和迫击炮,由第4航空队1200架作战飞机进行支援。  斯大林格勒原名察里津,1918年后改称斯大林格勒。它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距顿河大弯曲部以东约60公里。伏尔加河与顿河成&#8220;儿&#8221;字形,左边一画是顿河,向西南注入亚速海,右边一画是伏尔加河,向东南注入里海。斯大林格勒是苏联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水陆交通的中转站,也是来自高加索的石油转运站和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另外,因为它叫斯大林格勒,所以斯大林决心要守住这个城市。  苏军最高统帅部开始逐渐明确德军的意图,决心在斯大林格勒组织坚守。为此,苏军于7月12日在西南方面军原有基础上组建了由铁木辛哥元帅为司令员(7月23日起改由戈尔多夫中将接替)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担负斯大林格勒方向的防御任务。其编成内有从苏军战略预备队调来的第62、第63、第64集团军和原西南方面军的第21、第28、第38、第57集团军残部,第13、第22、第23坦克军,以及空军第8集团军、海军伏尔加河区舰队。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实际的力量计12个师,约16万人、2200门火炮和迫击炮、近400辆坦克、飞机454架。其任务是固守巴甫洛夫斯克至库尔莫亚尔斯卡亚的长约530公里、纵深为120公里的防御地带。[编辑本段]斯大林格勒接近地的战斗  日,苏德双方在斯大林格勒接近地展开了激烈的交战,会战正式开始。德军第6集团军在保卢斯上将指挥下,以第8步兵军和第14装甲军为北突击集团,以第51步兵军和第24装甲军为南突击集团,突击苏军62集团军防御实施包围,向卡拉奇方向发展进攻。同时,以部分兵力向苏军第64集团军发起佯攻,以吸引苏军的注意力。7月23日,德军突破苏军第62集团军右翼防线,合围了该集团军的2个师,前出到斯大林格勒西面的顿河河岸。7月25日,德军对由苏军第64集团军的右翼阵地发起攻击,企图在卡拉奇附近强渡顿河。次日,苏64集团军被迫退过顿河。斯大林再也按捺不住对年迈的铁木辛哥元帅的失望,撤消了他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的职务,由第64集团军司令戈尔多夫中将接任,并派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上将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前往斯大林格勒协助指挥战事。斯大林还决定将预备队的坦克第1和第4集团军火速调往斯大林格勒地域,又从远东调来10个师加强斯大林格勒的防御。随后,为了增强斯大林格勒守军的斗志,斯大林于7月28日发布了第227号命令,凡是不服从命令而离开战斗岗位或者撤退的军人都将被枪毙,并严厉要求苏军部队&#8220;绝对不许后退一步!&#、27日,苏军以刚开来的坦克第1和第4集团军进行反突击。德第6集团军由于缺少装甲兵力的支援,被迫转入防御态势。  7月30日,希特勒又作了一个影响命运的决定。他宣布:&#8220;因为高加索的命运是将要在斯大林格勒决定,所以由于这个会战的重要性,遂有从A集团军群抽调兵力以增强B集团军群之必要。&#8221;于是,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又归还给B集团军群,并于8月1日奉命沿科捷尔尼科沃——斯大林格勒铁路向东北方向进击,当天迅速突破了苏第51集团军的防线,占领了蒙特纳亚。8月3日,霍特攻占了科捷尔尼科沃,接着又于5日突破了苏第64集团军的防御,前出到阿勃加涅罗沃地域,但之后遭到了苏军越来越顽强的抵抗和反击,霍特只好放弃了独立攻占斯大林格勒的想法,于8月9日转入守势。  8月5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组为东南、斯大林格勒两个方面军,由华西列夫斯基上将统一指挥。东南方面军由叶廖缅科上将指挥,编成内有第64、第57、第51集团军,以及坦克第1集团军、坦克第13军和空军第8集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仍由戈尔多夫中将指挥,编成内有第21、第62、第63集团军,以及坦克第4集团军、坦克第28军和空军第16集团军。  8月19日,保卢斯和霍特重新发起了进攻。保卢斯第6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西北面的特列赫奥斯特罗夫卡亚向东南攻击,22日突破苏第62集团军在韦尔加奇和彼斯科瓦特卡地段的防线,强渡顿河,占领了卡拉奇,23日第14装甲军推进到斯大林格勒北郊的叶尔佐夫卡地域,前出到伏尔加河,将苏第62集团军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主力分割开来。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从南面的阿勃加涅罗沃地区向北进攻,突破了苏第64集团军的防御,29日进至城南的加夫里洛夫卡地域,其前锋已前出到京古塔车站。9月2日,保卢斯第6集团军右翼与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左翼在旧罗加奇克地区取得了联系。与此同时,德军第4航空队出动飞机几百架,入夜又出动2000架次飞机对斯大林格勒进行狂轰滥炸,战后英国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一书对此评述道:&#8220;这是一次纯粹的恐怖袭击,其目的是尽可能多地屠杀和平居民,压垮苏军,瓦解士气,散布恐慌气氛&#8221;。  鉴于斯大林格勒异常严峻的形势,斯大林决定给朱可夫一个副最高统帅的头衔,赶到斯大林格勒前线坐镇指挥,并决定立即调拨第24、第66集团军和近卫第1集团军开赴斯大林格勒。8月29日,朱可夫飞到斯大林格勒,立即着手组织第24、第66集团军和近卫第1集团军的反击行动。9月3日,斯大林致电朱可夫:&#8220;斯大林格勒的形势恶化了。敌人距斯大林格勒3俄里(1俄里=1.06公里)。如果北部集团部队不立即援助,斯大林格勒就有可能在今天或明天被攻占。应要求位于斯大林格勒以北和西北的各部队司令员立即突击敌人和援助斯大林格勒的军民。不得有任何迟缓。现在迟延就等于犯罪。应将全部飞机用于援助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剩下的飞机很少了。&#8221;  9月5日拂晓,朱可夫将3个新锐集团军投入反击。激烈的战斗持续到傍晚,苏近卫第1集团军才前进了2—4公里,而第24集团军几乎仍停留在原阵地。当晚,斯大林以强硬的口气命令朱可夫:&#8220;继续冲击,你们的主要任务是把尽可能多的敌人调开斯大林格勒。&#日,苏军再次发起冲击,但是,这次冲击又一次被德军击退了。9月10日,苏军试图从北面实施突击,恢复同第62集团军的联系,又遭到失败。 9月12日,苏军撤至市区围廓,外围防御地带已全部丧失。斯大林召集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开会,讨论斯大林格勒的局势,一致认为:&#8220;必须寻求另一种解决办法。&#8221;  在高加索方向,利斯特A集团军群以高速前进。8月9日,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团军占领了梅柯普油田。8月22日,克莱斯特的士兵在海拔18526英尺的厄尔鲁斯山峰上升起了第三帝国的万字旗。8月25日,克莱斯特部又攻占了莫兹多克,距格罗兹尼四周的苏联最大产油中心只有50英里,距里海也只有100英里。8月31日,希特勒要求A集团军群司令利斯特元帅倾其所有的力量向格罗兹尼作最后进攻,尽快拿下油田。但德军冲击力迅速下降,进展缓慢。9月9日,希特勒免去了利斯特元帅的A集团军群司令的职务,由第1装甲集团军司令克莱斯特上将接任,第1装甲集团军司令则由麦肯森将军继任。克莱斯特上任后,虽然竭尽全力,也无法再前进一步。因为冲击力丧失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燃油。莱斯特说:&#8220;因为黑海航路相当不安全,所以我们的补给大部分是必须从罗斯托夫&#8216;瓶颈&#8217;用铁路运来,有一部分是靠空运,但其总量还是不足以维持前进的动量。&#8221;  9月12日,希特勒从东普鲁士飞抵乌克兰的文尼察,召见了B集团军群司令魏克斯上将和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上将,命令他们于9月13日对斯大林格勒发起新的进攻,并决定从高加索方向抽调9个师加强给第6集团军。希特勒强调:&#8220;要尽快把那座城市拿到自己手里,不要让它变成人们长期瞩目的焦点,更不能让它牵扯我们更多的精力。要知道,德国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8221;[编辑本段]斯大林格勒城内的激烈巷战  9月13日,德军开始攻城。保卢斯第6集团军担当主力,从城北实施猛烈突击。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则从城南推进,策应保卢斯在城北的主攻。苏军崔可夫中将指挥的第62集团军和舒米洛夫少将指挥的第64集团军受领了保卫斯大林格勒市区的任务。14日,德军从城北突入市区,与苏第62集团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双方逐街逐楼逐屋反复争夺。斯大林格勒变成了一片瓦砾场,城中80%的居住区被摧毁。在满是瓦砾和废墟的城中,苏联第62集团军顽强抵抗,在城中的每条街道,每座楼房,每家工厂内都发生了激烈的枪战。攻入城中的德军死伤人数不断增加。尽管德军对伏尔加河东岸进行频繁的轰炸,但是苏军还是从那里得到了不断的补给和支持。刚刚赶赴城中的红军战士的平均存活时间不超过24个小时。德军的主要战术是各兵种联合作战,非常重视步兵、工程部队、炮兵和空军的地面轰炸的协调。为了对抗这种战术,苏军指挥官采取了贴身紧逼的策略,尽量将己方的前线与德军贴近。这样导致了德军的炮兵部队无法发挥远程攻击的优点。  9月15日,德军对名为马马耶夫的高地实施重点突击。该高地是斯大林格勒城中的制高点,从这里可以俯瞰和控制全城,崔可夫中将的第62集团军司令部即设在这里。经过一天最为残酷的战斗,德军占领了马马耶夫高地,但在16日,苏近卫第13师渡过伏尔加河进入斯大林格勒,突然向德军发起反冲击,又夺回了该高地。9月25日,德军占领了市中心,27日冲进了北部工厂区,并重新占领了马马耶夫高地,但在29日又被苏军夺回。以后的战斗更加激烈,两方军队不断地交替占领这片高地。苏军在一次反攻中,竟然在一天之内牺牲了1万名士兵。德第6集团军的一位叫汉斯&#183;德尔的军官在《进军斯大林格勒》一书中写到:&#8220;敌我双方为争夺每一座房屋、车间、水塔、铁路路基,甚至为争夺一堵墙、一个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砾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其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不能相比。我们早晨攻占了20公尺,可是一到晚上,俄国人又夺了回去。 &#8221;对火车站反复争夺达13次之多。在一个大粮食仓库里,两军的士兵非常接近,甚至能够听到对方的呼吸声,经过数个星期的苦战,德军不得不从这个仓库撤走。在城中的另一个部分,由扬科夫&#183;巴甫洛夫指挥的一个小分队(共计6人)占据了城中心的一座公寓楼,并顽强地进行抵抗。士兵们在大楼附近埋设了大量地雷,并在窗口安设了机枪,还将地下室的隔墙打通以便通讯。这座顽强的堡垒后来被苏联人骄傲地称为&#8220;巴甫洛夫大楼&#8221;(最后仅剩一堵墙还留到现在,上面雕刻着士兵抵抗的画面,右上角刻着58以表明他们6人坚守了58天)。  由于德军无法看到战斗结束的迹象,便开始调遣包括600毫米迫击炮等重装甲部队开入城内。然而在伏尔加格东岸的苏联火炮部队将德军置于其炮火笼罩之下。而城中的红军防御部队仍然利用废墟进行战斗。由于城内布满了高达数米的瓦砾堆和废弃建筑,德国的坦克部队毫无用武之地,而且即使坦克能够前进,也会遭遇在楼顶的苏军反坦克武器。此外,苏联的狙击手非常成功地利用废墟作为掩体,给德军造成了极大伤亡。最为成功的一名狙击手Zikan到11月20日为止已经击毙了224个敌人。而日后成为好莱坞电影《兵临城下》中的主人翁瓦西里&#183;扎伊采夫(Vasilly Grigoryevich Zaitsev)。另外一名狙击手也创造毙敌149人的纪录。  对于斯大林和希特勒来说,斯大林格勒战役都是事关成败的关键一战。苏军指挥部将战略重点从莫斯科转移到了伏尔加河地区,并且调动了全国所有的空中力量支持斯大林格勒。两方部队的指挥官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德军的指挥官保卢斯得了眼部肌肉痉挛的疾病,而崔可夫也在不见日光的地下室司令部也忍受着湿疹的病痛,以至于不得不将自己双手完全包扎起来。  此时,德军在苏联南部的战线是从库尔斯克和沃罗涅日起,通过斯大林格勒到莫兹多克,长达1250英里以上。再加上从库尔斯克到列宁格勒之间的800英里,德军在苏联的战线全长已在2000英里以上,而以德国的兵力和资源,根本就不足以维持如此长的战线。特别危险的是,从斯大林格勒沿顿河上溯至沃罗涅日共长350英里,竟毫无掩护。德国自己腾不出兵力来填补这个缺口,只得在这一线部署了附庸国的3个集团军:匈牙利第2集团军在沃罗涅日南面;意大利第8集团军在东南面更远一些的位置;罗马利亚第3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正西、顿河湾曲部的右侧。这使得战线拉得非常狭长,甚至在有些地段,只有一个野战排来防守整整1-2公里的防线。而苏军在伏尔加河南岸保留了几个攻击点,这对德军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希特勒并非不知道这些装备和战斗力都极差的附庸国部队是不足以担负这个任务的,但他却深信只要能迅速攻克斯大林格勒,则即可抽出足够的兵力。德国陆军参谋总长弗朗兹&#183;哈尔德表示了忧虑和异议,认为斯大林格勒是不可陷入的,力主放弃这个作战,并向西撤退。希特勒当然不肯听从。结果,希特勒便在9月底免去了哈尔德陆军总参谋长的职务,任命原驻法国的德军总司令库尔特&#183;蔡茨勒(Kurt Zeitzler)上将为新一任陆军总参谋长。  9月28日,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称顿河方面军,司令员为罗科索夫斯基中将;东南方面军改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为叶廖缅科上将;近卫第1集团军扩建为西南方面军,司令员瓦图京中将(Nikolai Vatutin)。副最高统帅朱可夫大将和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上将奉命秘密拟制反攻计划。  10月份一个月中,斯大林格勒一直进行着激烈的巷战。苏军又有6个以上的满员师经伏尔加河进入斯大林格勒。德军逐屋战斗,从地面和地下的废墟中找路前进,所以也被称为&#8220;老鼠战争&#8221;&#8221;(德语:Rattenkrieg),甚至开玩笑说&#8220;即使我们占领了厨房,仍然需要在客厅进行战斗。&#8221;这场会战已经变成了一个面子问题。对斯大林来说,是决不能让这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落入德军之手的。他亲自下令叶廖缅科上将,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该城。每一座房屋,只要有苏联军人,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要成为敌人攻不破的堡垒。而对希特勒来说,斯大林格勒的精神价值已超过了其战略价值,非要攻陷它不可。当新任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向小心地向他指出第6集团军北翼漫长的顿河战线面临着危险,建议将第6集团军撤到顿河河曲。希特勒严厉地回答说:&#8220;德国士兵到了哪里,就要守到哪里!&#8221;  经过3个月血腥的战斗至11月初,德军终于在缓慢地推进到了伏尔加河岸,并且占领了整座城市的80%地区,将留守的苏联军队分割成两个狭长的口袋状,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斯大林格勒。此外,伏尔加河开始结冰,导致苏联不能再通过船运送补给品给城中守军。尽管如此,马马耶夫高地附近的战斗和北部城区的工厂地带的战斗依然非常激烈。其中, 红色十月工厂、 拖拉机厂和街垒工厂的战斗为全世界所知晓。当苏联士兵与德军进行枪战的同时,工厂内的工人就在侧旁修复损坏的坦克和其它武器,有的时候甚至就直接在战场上修理武器。坦克由工厂的工人志愿兵驾驶。这些坦克往往直接从兵工厂的生产线上开到了战斗前线,甚至来不及涂上油漆和安装射击瞄准镜。德第6集团军司令官保卢斯的副官在这一天的战地日记中写道:&#8220;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市民的支援下实施反攻击。市民们也拿起了武器,表现得非常英勇。在战场上可以看到被打死的身穿工作服的工人,他们那已僵硬的手还握着步枪和手枪。在被击毁的战车驾驶舱里,坐着被打死的工人。类似这样的情况,我们从未见过&#8221;。眼看天气又要冷下来,希特勒要求几乎没有多少越冬物资储备的保卢斯在冬天来临之前拿下斯大林格勒。11月11日,保卢斯在斯大林格勒城区内,向苏军据守的阵地发动了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德军以5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和2个工兵营在宽5公里的正面上发起强攻。战斗队形高度密集。一天之内,苏德两军为争夺每寸土地、每一座房屋,都进行了异常激烈的战斗,双方伤亡惨重。德军虽然在街垒工厂以南冲到达了伏尔加河岸,但部队已疲惫不堪,其攻势已成强弩之末,保卢斯被迫于次日停止了进攻,修整部队。而几天后,苏军就发起了全线大反攻。[编辑本段]苏军红军反攻的&#8220;铁钳攻势&#8221;  苏军最高统帅部自9月底开始准备大反攻,负责斯大林格勒地区总体战略的红军统帅朱可夫开始向斯大林格勒秘密大规模集结兵力。至11月中旬,在斯大林格勒地域城外的南北两侧的苏军计3个方面军143个师110.6万人,计15500门火炮和迫击炮,1463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350架飞机。 朱可夫的策略是将德军继续牵制在城内,然后通过打击德军虚弱的外侧来将德军包围在斯大林格勒市区。11月13日,斯大林批准了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拟制反攻计划,并亲自给这个计划取代号为&#8220;天王星行动&#8221;,这与针对德军中央军群的&#8220;火星行动&#8221;相呼应。该计划规定:西南方面军由图瓦京中将指挥,其任务是从顿河西岸的谢拉莫菲维奇和克利茨卡亚地域桥头阵地实施主攻,突破罗马利亚第3集团军防御,直插顿河东岸的卡拉奇;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由叶廖缅科上将指挥,其任务是从斯大林格勒南面向西北突击,突破罗马利亚第4集团军防御,与西南方面军在卡拉奇会师,完成对德第6集团军的合围;顿河方面军由罗科索夫斯基中将指挥,其任务是从斯大林格勒西北面向东南实施辅助性突击,掩护西南方面军的主攻。反攻日期定为: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为11月19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为11月20日  日,苏联红军开始实施天王星行动。图瓦京的西南方面军和罗科索夫斯基的顿河的方面军在纷飞的大雪中发起了反攻,瓦图京中将指挥的主攻部队包括整整3个军团(第1近卫军团,第5坦克军团和第21军团),一共由18个步兵师,8个坦克旅,2个摩托旅,6个骑兵师和1个反坦克旅组成。在进攻的前夕,罗马尼亚部队似乎已有所察觉,不断向总部要求增援,但是遭到德军总部拒绝。负责防卫德军第6军团侧翼安全的罗马尼亚第3军团,由于在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并且缺乏精良装备,仅仅在战斗发起一天之内罗马利亚第3集团军的阵地便被苏军突破。很快苏军向前推进了20多公里。  11月20日,叶廖缅科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也在南部转入反攻,突破了防卫该地区的罗马利亚第4集团军的防线,主要由骑兵组成的罗马尼亚人迅速被歼灭。此后苏军迅速向北直趋卡拉奇。22日,西南方面军开始分批渡过顿河。23日,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在卡拉奇会师,从而切断了德第6集团军的后方交通线,完成了对斯大林格勒的包围。至30日,苏军3个方面军将德第6集团军的第4、第8、第11、第51步兵军和第14装甲军计5个军22个师,罗马尼亚和意大利部队以及部分克罗地亚军队共约27万人合围在斯大林格勒150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第6集团军只有约5万人的部队被分割在包围圈之外。  当德军最高统帅部接到苏军发起反攻的消息后,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力劝希特勒下令保卢斯撤出斯大林格勒,他几乎已经把元首说服了。然而,空军司令戈林元帅却向希特勒保证说,他可以保证空军有能力通过&#8220;空中桥梁&#8221;为第6集团军的空中补给,要多少有多少。一年前在迭扬斯克包围圈中的成功空运纪录使得德军将领依然幻想通过强大的空军运输力量来维持第6集团军的战斗力。然而两次空投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规模的不同。第6集团军几乎相当于普通德国集团军的两倍,另外,同时被包围的还有第4装甲集团军的一部分。事实证明德国空军根本没有提供如此大规模部队的供给的运输能力。在克里特岛战役后,德国空军的实力一直未能得到恢复,而且其每天300吨的运输上限也无法满足每天700吨的需求。但希特勒仍然支持戈林的计划,希特勒遂下令保卢斯坚守阵地,第6集团军必须留在斯大林格勒,并命令他这个集团军今后改称&#8220;斯大林堡垒&#8221;集团军。空投计划很快就遭受失败。严酷的天气条件和苏军强大的防空炮火使得德军的空中桥梁无法得以维系。据统计,德军只得到10%左右的所需物资,而且这些运输飞机还要从包围圈中运送伤病员回到后方。第6集团军渐渐感受到饥饿的威胁。而在另一面,苏军在不断加强对斯大林格勒的包围圈,而且开始缩小包围圈的行动。  11月21日,希特勒下令将曼施泰因元帅的第11集团军扩建为顿河集团军群,由曼施泰因元帅任司令,并把保卢斯第6集团军、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和罗马利亚第3、第4集团军交与他指挥。希特勒在命令中指示:&#8220;顿河集团军群当前的任务,就是使敌军的攻势停顿,并夺回原已失去的阵地。&#8221;这实际上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曼施泰因认为,德军唯一成功的机会在于第6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向西南突围,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则从斯大林格勒以南的科捷尔尼科沃向东北进攻,夹击叶廖缅科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然后再旋转过来攻击图瓦京的西南方面军的右翼。但11月30日,希特勒在一次公开演说中表示决不会从斯大林格勒撤退,并且再次强调被围困的部队决不能投降,而曼施泰因必须杀开一条血路,打到斯大林格勒。  12月12日,曼施泰因元帅怀着沉重的心情,发起了代号为&#8220;冬季风暴&#8221;的反攻。德军以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为先导,于12月16日突破了苏军第51集团军在阿克赛河上的防线。至12月19日,第4装甲集团军所属的第57装甲军已突进到离南面包围圈30英里以内的地方。此时,曼施泰因发现自己也有被数倍于己的苏军包围的危险。于是,他决定不顾希特勒的将令,下令保卢斯立即向南突围与第4装甲集团军会合。然而保卢斯在没有接到希特勒的直接命令之前,没有突围的意图,他以燃料不足为由拒绝了曼施泰因的命令,放弃了这最后一次机会。12月27日,苏军发动强大反击将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击退150~200公里,终于使其退回了原来的阵地,迫使德军统帅部最后放弃解救被围集团的企图。曼施泰因的&#8220;冬季风暴&#8221;宣告失败。  俄罗斯严酷的冬季开始展现其恐怖的威力,天气更为恶劣,温度已降到零下45摄氏度。伏尔加河面的冰层逐渐变厚,因此苏军可以更加便利地补给己方部队。而包围圈中的德第6集团军的空运补给越来越少。它每日需700吨的补给量,而戈林实运到的,平均每天不到100吨。德第6集团军濒于弹尽粮绝的境地。口粮的分配已减到了能够维持生活的标准之下;炮兵的弹药开始感到缺乏;医药品和燃料都已经用尽;数千人患上伤寒和痢疾,而冻伤的人就更多,每天都有数千名士兵死于饥饿、严寒和营养失调。一些军官试图说服保卢斯不顾希特勒的命令而迅速突围。但是保卢斯害怕背上违抗军令的罪名,因此坚持按兵不动。12月29日,保卢斯派第14军军长胡比中将飞出包围圈去晋见希特勒,把第6集团军的情况当面向元首汇报。但希特勒还是命令第6集团军死守斯大林格勒,直到明年春天为止。同日,由于蔡茨勒的一再要求,希特勒终于同意把A集团军群从高加索撤出。[编辑本段]德军第六集团军覆灭  1943年1月,苏联红军发起了又一轮攻势,代号为&#8220;木星行动&#8221;,试图突破顿河地区的意大利军防线,并攻取罗斯托夫。如果这次行动成功,德军南部集团军的余部将被完全围困在高加索地区。苏军虽然始终未能接近罗斯托夫,但是这次行动迫使德军与斯大林格勒包围圈内的德军相隔250公里以上的距离。事实上,第六集团军已经完全失去了增援。  1月8日,苏顿河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中将向德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上将发出最后通牒,敦促其投降。保卢斯电告希特勒,要求准予他相机行事,但希特勒驳回了他的请求。10日,罗科索夫斯基的顿河方面军向被围的德第6集团军发起了代号为&#8220;指环&#8221;的进攻,深陷重围的德军开始从斯大林格勒郊区向城区收缩防守。1月22日,苏军占领了古门拉克机场(Gumrak),第6集团军的空运补给完全运输和伤员撤退行动的彻底中断了。德军的食物和弹药都极度匮乏。尽管如此,德军仍然顽强抵抗,因为他们相信苏联人会处死投降的军人。在斯大林格勒城中再次爆发了激烈的巷战。相反,苏联人也被包围圈中的德军庞大的数量感到惊讶,因此继续巩固包围圈。保卢斯向希特勒报告说:&#8220;部队已不能支持了,继续抵抗已毫无意义,请准允我们投降。&#8221;他得到的答复是:&#8220;投降是不可能的,第6集团军应在斯大林格勒尽到其英勇的责任,直到最后一人为止。&#8221;曼施泰因力劝希特勒批准第6集团军残部投降,他说:&#8220;是该结束这个英勇战斗的时候了,我的元首!我认为第6集团军为了牵制俄军已经尽了最后的努力,继续抵抗已经没有意义了。&#8221;而希特勒向曼施泰因解释说,不允许投降,&#8220;一来即使包围圈中的德军分成几个较小的单位,也还可以抵抗相当长的时间;二来,俄国人根本不会遵守对第6集团军投降后所许下的诺言。&#8221;  1月30日,希特勒授予保卢斯德国陆军元帅节杖,以鼓励其继续抵抗下去。他对约德尔说:&#8220;在德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元帅被生俘的。&#8221;希特勒也希望保卢斯能够战斗到底或自杀殉国。1月31日,保卢斯向总部发出最后一份电报:&#8220;第6集团军忠于自己的誓言并认识到自己所负的极为重大的使命,为了元首和祖国,已坚守自己的岗位,打到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弹。&#8221;但是,当苏军攻入德军设在百货商场内的司令部时,保卢斯选择了投降。同日,苏军第64集团军的第38摩步旅打到了保卢斯的司令部,&#8220;第六集团军无线电台即将关闭!俄军已经攻占!打垮布尔什维克万岁,天佑德意志!&#年2月1日,被包围的第六集团军司令部发报员自己决定向柏林发出了最后一封感动德国人的著名电报,最后用国际电码写上&#8220;CL&#8221;,表示&#8220;本台停止发报&#8221;。苏军在地下室外叫第6集团军司令部人员投降,第6集团军参谋长施密特将军接受了要求。施密特问保卢斯:&#8220;请问陆军元帅,还有什么话要说吗?&#8221;保卢斯无话可说,只好投降。日,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城北的第11军残部也宣布投降。至此,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德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元帅,步兵第4军军长普费费尔中将、第51军军长库尔茨巴赫中将、第295师师长科尔费斯少将等23位将官,2000名校级以下军官和91000名极度饥饿劳累的德军士兵被俘,约14万人死亡,只有3万余伤患者事先陆续空运撤出。  让苏军大为惊喜并同时让德军极为失望的是,战俘中包括22名将军。希特勒对这位新陆军元帅极为失望,并公开说&#8220;保卢斯差一步就要跨入光荣的殿堂,但是他还是选择了退却。&#8221;而被俘的9万多人也大部分死于苏军战俘营,能活到战后的,不过几千人而已。由于苏联与1946年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导致了大面积农业减产,致使战俘食物不足,大量的日德战俘被饿死,相传当时的战俘营中,战俘和负责看管的红军战士的每日仅配给3个土豆,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日德战俘受到严重的虐待导致大面积死亡。但是,据统计降的91000名战俘中,只有6000名得以生还,并回到了故土。由于大多数士兵本身已经营养不良,缺乏医治,加上红军将他们发配到苏联各地的战俘营中进行强制劳动,使得大多数人死于过度劳累和营养不良。十几位高级军官被带往莫斯科,用作苏联的政治宣传工具。包括保卢斯在内的军官们发表了反希特勒宣言,并向德军部队大肆宣传。 瓦尔特?冯?塞德利茨?库尔茨巴赫将军甚至提出从德军战俘中组建一支反希特勒军队,但是苏联没有接受这个建议。直到1955年,这些高级战俘才被遣送回国。  尽管在战役结束前数星期,德国的官方媒体已经停止报导相关的有利消息,但德国民众还是直到1943年1月底,才了解到在斯大林格勒发生的悲剧。这并不是德军遭受的第一次打击,但是这次失败无论在规模还是在战略意义上,都是其它战役不可比拟的。2月18日,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在柏林发表了著名的Sportpalast 演说,鼓动德国国民接受总体战的理念,即利用全国的一切资源和力量来战斗到底。[编辑本段]会战结果  无论从什么角度评论,斯大林格勒战役都是二战中甚至人类战争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整个战役持续199天。由于战役规模太大,伤亡者人数始终无法得到准确统计。在战役最后阶段,德军仍然对苏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同时,苏军也几乎消灭了德军的精锐之师第六军团的全部和第四装甲军团部分。许多学者估计轴心国军队在这场战役中共伤亡60万人,其中包括:30万德国军队,15万罗马尼亚军队,7万意大利军队,5万匈牙利军队和5万左右的苏联投降部队。德军伤亡人数中阵亡和俘获的比例非常之高(96000人左右被俘)。斯大林格勒会战后,德军完全丧失了苏德战场的战略主动权,正如德国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所说的:&#8220;我们在斯大林格勒损失25万官兵,那就等于打断了我们在整个东线的脊梁骨。&#8221;同时,苏联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苏军具体伤亡人数为:474871人死亡,974734人受伤.在德军攻入城区的短短1星期内,超过4万苏联市民被杀,而在整个战役中牺牲的平民人数没有准确的统计,但可以说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为了纪念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座城市在1945年被命名为&#8220;英雄城&#8221;。60年代,苏联在城外的山丘马马耶夫岗,树起了高达52米的&#8220;俄罗斯母亲纪念碑&#8221;。塑像中就包括当时战斗时被炸毁的废墟。大谷物仓库和巴甫洛夫大楼等见证了非常激烈的战斗的场所,至今仍接待后人的参观。[编辑本段]相关的影视作品  ?《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影片,导演彼得洛夫。  ?《斯大林格勒大血战》1988年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美国华纳电影公司联合摄制。导演尤.奥泽洛夫  ?《决战斯大林格勒》, 1993年 德国影片,导演Joseph Vilsmaier  ?《兵临城下》(Enemy at the Gates),2001年 美国影片,描写了传奇狙击手Vasily Zaitsev 的故事。导演Jean-Jacques Annaud   电影  中文名称:斯大林格勒战役  英文名称:Stalingrad  发行时间:1993年  国家地区:德国  语 言:德语  字 幕:中文  导 演: Joseph Vilsmaier   主 演: Ulrike Arnold Martin Benrath Thorsten Bolloff Oliver Broumis Flip Cap Hynek  Cermak Otmar Dvorak Heinz Emigholz   上 映: 日 ( 德国 )  地 区: 德国 瑞典 ( 拍摄地 )  对 白: 德语 俄语   评 分: 7.5/10 (4,018 votes)  颜 色: 彩色   声 音: Dolby Digital   时 长: 134 分钟  类 型: 剧情 战争   分 级: 瑞典:15 英国:15 德国:12 西班牙:18 芬兰:K-16 阿根廷:16 澳大利亚:MA 挪威:18   剧情简介  1942年,几个很普通的德军士兵从温暖的海滨随部队调往斯大林格勒前线,很快他们就被残酷的战火吞没了。随着冬天的来临严寒成了比战斗更可怕的东西。在冰天雪地见他们想的不是如何作战,而是如何活下去。德军的溃败就像一场大灾难,士兵们一个个死去,最后的两个人幻想着回乡的温暖冻死在了白色的冰面上。  片名:斯大林格勒大血战  编剧:尤.奥泽洛夫  导演:尤.奥泽洛夫  主演:帕.布特(美国)饰崔可夫,柳.拉乌奇威丘斯(苏联)饰斯大林,谢.尼科年科(苏联)饰叶廖缅科,米,乌里扬诺夫(苏联)饰朱可夫  出品时间:1989年  本片由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和美国华纳公司联合制作  故事梗概:本片反映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一部极具历料及欣赏价值的巨作.是导演尤.奥泽洛夫的卫国战争三部曲的最后一部.1942年夏季,德军大举进攻苏联,苏军撒退到斯大林格勒进行顽强地抵抗双动用200多万能兵力,2千多辆坦克、大炮、飞机。最后苏军夺得了控制权,拖住了德军主力,11月19日,1万5千门大炮发出了震撼世界的吼声:"苏联红军开始了伟大的反攻"这也成了二次大战历史的转折点。 浓烈悲壮气氛破真实地记载宏伟辉煌的场面.本片塑造了斯大林,崔可夫,古洛夫,朱可夫,赫鲁晓夫,叶廖缅科,罗克索夫斯基,希特勒,冯.博克,保卢斯等多个历史人物的历史形象的同时也塑造了西班牙共产党人以及德国红色合唱团等反法西斯英雄的英勇形象.  片名:斯大林格勒战役  国家:苏联  1949年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彼得洛夫  主演:阿.吉基,米哈伊尔.阿思达科夫  内容简介:本片后期剪辑由斯大林亲自参与,珍贵无比。这是二次大战中,德国遭到史无前倒的惨败一役!是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根本转折点。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苏、德军队在斯大林格勒城下进行了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会战。1942年11月,苏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东南方军和顿河方面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和市内进行的防御战中英勇抵抗,成功阻止了法西斯德第6集团和第4坦克集团进攻。11月中旬,苏军西南方面军、斯大林格勒地区合围了22个敌军师(33万人)。12月,苏联红军粉碎了德军突围的企图后全歼该部。1月31日到2月2日,德军第6集团军残部(91000人)投降,斯大林格革会战以苏联红军的巨大胜利而宣告结束。斯大林格勒战役具有巨大的政治、战略和国际意义,是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根本转折点,对民展欧洲敌战区各国的抵抗运动具有重大影响。  中文片名  兵临城下  大敌当前  决战中的较量  敌对边缘  英文片名  Enemy at the Gates   影片类型  爱情 / 动作 / 惊悚 / 剧情 / 战争 / 历史  片长  131分钟  国家/地区  美国 德国 英国 爱尔兰  对白语言  英语 德语  色彩  彩色  混音  杜比数码环绕声 DTS  演职员表  导演  让-雅克&#183;阿诺 Jean Jacques Annaud  编剧  让-雅克&#183;阿诺 Jean Jacques Annaud .....(written by) &  Alain Godard .....(written by)  演员  裘德&#183;洛 Jude Law .....Vassili Zaitsev  艾德&#183;哈里斯 Ed Harris .....Maj. K&nig  雷切尔&#183;薇姿 Rachel Weisz .....Tania Chernova  约瑟夫&#183;费因斯 Joseph Fiennes .....Commisar Danilov  鲍勃&#183;霍斯金斯 Bob Hoskins .....Nikita Khrushchev  朗&#183;普尔曼 Ron Perlman .....Koulikov  马赛斯&#183;哈贝奇 Matthias Habich .....Gen. Paulus  波热尔&#183;尤内尔 Birol &Unel .....Politruk  制作人  让-雅克&#183;阿诺 Jean Jacques Annaud .....producer  Alain Godard .....executive producer  Roland Pellegrino .....executive producer  J&rg Reichl .....executive producer  John D. Schofield .....producer  Alisa Tager .....executive producer  剧情介绍  在二次大战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苏两军对峙,成千上万的士兵互相斯杀、尸横遍野,传奇性的俄国狙击手瓦西里柴瑟夫凭著他神准的枪法,歼灭无数敌军,他的响亮名号甚至传到敌军阵营,于是德军派出最顶尖的神枪手康尼上校和他一决高下,他们就在枪林弹雨中,展开一场个人的生死之战。  虽然瓦西里百发百中的枪法令敌人闻之丧胆,但是他却是一个行事低调性格内敛的军人,一名苏联文宣部军官丹尼洛夫认为这是宣传苏联军力的大好机会,于是把这名平实的士兵塑造成一名民族英雄,这时苏联红军连连败退,德军即将攻占斯大林格勒,到时候苏联帝国便会瓦解,于是斯大林亲自派赫鲁晓夫到斯大林格勒指挥大局。  由于丹尼洛夫成功地塑造出瓦西里的英雄形象,因此大大地提升了苏俄全体军民同胞的士气,并激发了他们高昂的斗志,但是后来丹尼洛夫却对他一手塑造出的英雄产生妒意,更糟的是,他们两人竟然同时爱上一名在战场上和男同胞出生入死的女军官坦妮娅。  这时候瓦西里的名号越传越响亮,他的威名甚至在德军阵营中也是人人皆知,于是德军决定派出最顶尖的狙击手康尼上校追杀他,而就在千军万马之中,这两大神枪手展开了一场搏命殊死战。  相关书籍:
  《保卫斯大林格勒》  【英】安东尼比弗  此书获约翰逊散文文学奖、沃尔夫森历史故事奖和霍桑顿文学奖,已被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
扩展阅读: 1.视频 开放分类: 军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苏联卫国战争
[我来完善] &#8220;斯大林格勒会战&#8221;相关词条: 更多 列宁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基辅战役库尔斯克会战列宁格勒战役&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663&合作编辑者:xzc9661、lee大宝、救世D星龙、adgkan、自由之梦想、boluo3512、zjxdq3、挚爱Ferrari更多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 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词条统计浏览次数:约 21809 次编辑次数:41 次& 历史版本最近更新:创建者:twy888
&什么是突出贡献者突出贡献者&大蛇丸3代& 版本
最新动态万圣节百科专题:
更多精彩活动:百科dota任务百科分类管理招募历史上的今天
热门词条榜
?2009 Baidu 权利声明& 首页 小组 读书 电影 音乐 同城 九点& 书籍&电影音乐小组&成员&活动搜索& 热评 排行榜 分类浏览 电视剧 你好,请 登录或 注册斯大林格勒战役 Stalingrad
放在你的blog里!导演: 约瑟夫 维尔斯麦尔 (Joseph Vilsmaier)编剧: Christoph Fromm / J&#252;rgen B&#252;scher / Johannes Heide主演: Dominique Horwitz / 托马斯&#183;克兰特曼恩 / Jochen Nickel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 瑞典上映日期:
&更多又名: 决战斯大林格勒
imdb链接: tt01082118.0 (1075人评价)
26.9%49.0%22.8%1.0%0.3%想看看过评价:&& 写短评& 写影评 X 登录 &#183; &#183; &#183; &#183; &#183; &#183;Email:&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在这台电脑上记住我 &&还没有注册...& 加入豆列& 推荐
X 登录 &#183; &#183; &#183; &#183; &#183; &#183;Email:&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在这台电脑上记住我 &&还没有注册... 剧情简介 &#183; &#183; &#183; &#183; &#183; &#183;   德国导演约瑟夫&#183;维尔斯麦尔从德国人的角度描述二战中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优秀作品。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次大战中,德国遭到史无前例的惨败一役,也是欧洲战场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苏联红军用自己的肉身挡住了德国炮弹和飞机的轰炸。影片在描写战役的同时,企图探讨两个受害人因战争改变命运的经过。    1942年,几个很普通的德军士兵从温暖的海滨随部队调往斯大林格勒前线,很快他们就被残酷的战火吞没了。随着冬天的来临严寒成了比战斗更可怕的东西。在冰天雪地里他们想的不是如何作战,而是如何活下去。每天都有上千德国士兵死亡。德军的溃败就像一场大灾难,士兵们一个个死去,最后的两个人在幻想着回乡的温暖中冻死在了白色的冰面上。
豆瓣成员常用的标签(共126个) &#183; &#183; &#183; &#183; &#183; &#183; 二战(311)& 德国(223)& 战争(186)& 德国电影(103)& 斯大林格勒(92)& 苏联(75)& 历史(66)& 电影(31)& 喜欢看"斯大林格勒战役 Stalingrad"的人也喜欢 &#183; &#183; &#183; &#183; &#183; &#183; &莫斯科保卫战& 最长的一天& 遥远的桥& 中途岛之战& 虎!虎!虎!& 不列颠之战& 坦克大决战& 解放& 从海底出击& 伦敦上空的鹰 简短评论& &#183; &#183; &#183; &#183; &#183; &#183;& ( 全部 103 条 ) 我来说两句 0& 有用 鱼丸粗面
前半部分挺闷 0& 有用 暴力卡車
令人颤栗的灰色调 一如"西线无战事" 非常优秀的战争片;看的是英译版 蹩脚的德式英语=V= 0& 有用 十二宫||Zodiac
德国人拍摄的二战电影。 0& 有用 小愚儿(下笔上马)
中央六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影评& &#183; &#183; &#183; &#183; &#183; &#183;&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我来评论这部电影 X 登录 &#183; &#183; &#183; &#183; &#183; &#183;Email:&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在这台电脑上记住我 &&还没有注册... 血与雪里的人性&& 长弓阿帕奇(历史军事环保山寨电影江湖摄影)&
德国人拍摄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双方阵营投入兵力超过数百万人的大厮杀,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役之首,也就是说有无数讲故事的题材,西方以此为背景拍摄的电影中可能以本片和《兵临城下》最为中国观众熟知,而俄罗斯/前苏联除了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外肯定也有难以计数的以这次战役为题材的电影。...... (13回应)
&&&& 3/3有用  德国人拍摄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双方阵营投入兵力超过数百万人的大厮杀,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役之首,也就是说有无数讲故事的题材,西方以此为背景拍摄的电影中可能以本片和《兵临城下》最为中国观众熟知,而俄罗斯/前苏联除了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外肯定也有难以计数的以这次战役为题材的电影。       本片以一个营级部队为故事基本单位,从他们的事迹和视角去看待这样一场命运强加给他们的战争:德国某工兵营从非洲战场局部取胜后班师回国休整没几天,正赶上苏联前线战事吃紧,被调往斯大林格勒战场,在残酷激烈的城市巷战中该营损兵折将大部。情急之下,因为胁迫军医要求优先医疗本部重伤员被军法判处到没有补给的地方扫雷,连生存都成了问题。这时已经是1942年的冬天了,大雪纷飞,气温骤降。德国进攻斯大林格勒的保卢斯军团已被苏联军队重重包围,不能自救。该营剩余官兵而后又为了争取获得少量补给而自愿参加了最前线的反坦克任务,在苏军猛烈进攻下,战斗异常惨烈。虽然完成任务,但在这之后,一个营终于所剩无几了。从非洲回国时建制完整,军容整齐,士气高昂的部队到此时已经成为了丢盔弃甲,衣衫褴褛,奄奄一息的几个人了。还要被迫执行泯灭良心的上级命令:参加了对苏联人的屠杀。这时,仅存的几个残兵败将也军心涣散分成两派,一伙人坚守原地,另一伙人选择了逃亡。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双方阵营在战役进行的六个月里,总共有超过一百万人死亡。结果该营还是没有一个人能逃脱死神的召唤。       本片为电影的拍摄制作了宏大的战争场面,在普遍没有大规模运用电脑制作的时代,该片的场景布置是很多战争片都难以超越的,对细节处理非常认真,详实,在观众面前逼真地展示了五十一年前的那个战火纷飞的时刻。    本片的电影音乐也是堪称经典,雄浑,大器,低沉具有震撼力,悲壮切合本片的主题,又不失军乐的节奏感和金属感,在看电影的同时欣赏会比较能够体会其中的内涵。    本片的导演对故事节奏的把握很是到位,两个多小时的影片始终让情节紧扣观众的心弦,战斗间隙士兵们对战争对人生的讨论亦贴近剧情,观众们不会感觉到沉闷,在潜移默化中被导演入侵了心灵。       在前往苏联战场的火车上,两个德国士兵打了一个赌:谁能在斯大林格勒活下来,赌注是一箱矿泉水。但问题是赢家怎样要求输的一方支付赌注呢?       一名刚刚中弹的俄国士兵倒在地上喃喃念叨:&#8220;妈妈,妈妈------对不起,妈妈-----&#8221;       两个即将在冰天雪地里冻死的德国士兵的最终幻想:&#8220;你去过非洲吗?那儿真热,好像自己都融化了,天上的星星真近------不像这该死的俄国,冷到骨头都失去知觉了------&#8221;数小时后,积雪渐渐掩盖了他们的尸体。       片中无不充满对战争的反思,这或许才是导演的良苦用心吧。       来看看这部电影——当输赢不再重要,人性才能渐渐初显。   
16:57&& |& 13回应& 你认为这篇评论:有用 3没用& 推荐 X 登录 &#183; &#183; &#183; &#183; &#183; &#183;Email:&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在这台电脑上记住我 &&还没有注册... 德国人眼中的二战&& 仟玖零&#183;1900&
  这部电影是我所看过的战争电影中对战争反思得最彻底的一部。一部德国视角的二战题材电影。德国是二战的始作俑者,一直充当着侵略者的角色,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则是失败者的角色。所以在他们的电影里,没有对英勇奋战精神的歌颂,没有对英雄主义的鼓吹,没有对优秀将领的膜拜,甚至没有希望。对于俄国人来说,这场战役是&#8220;保卫战&#8221;,只是保...... (5回应)
&&&& 1/1有用    这部电影是我所看过的战争电影中对战争反思得最彻底的一部。一部德国视角的二战题材电影。德国是二战的始作俑者,一直充当着侵略者的角色,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则是失败者的角色。所以在他们的电影里,没有对英勇奋战精神的歌颂,没有对英雄主义的鼓吹,没有对优秀将领的膜拜,甚至没有希望。对于俄国人来说,这场战役是&#8220;保卫战&#8221;,只是保护家园与同胞这一点,就足以令他们找到冲锋厮杀的价值;可是对于这些普通的德国士兵呢?除了听命于军令外还有什么?远离家园,向不相干的人举枪,忍受伤痛、严寒与饥饿,为的只是独裁者的野心与所谓的军人荣耀。     主人公一行一直对十字勋章充满了向往,但到影片接近尾声的时候,大家却希望空中投下来的救援特资里更多的是食物而不是该死的十字勋章,对战争的厌恶与反思在这里达到了高潮。以前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得知希特勒因为有信心迅速攻陷斯大林格勒,根本没有给士兵们配发冬装,导致冻死者无数,当时我只是觉得他们罪有应得,侵略者与刽子手的报应。可是现在却明白,战争之所以被称为人类之殇,就是因为除了一些野心家与投机者外,大多数平民与士兵都挣扎在痛苦与绝望的边缘上,看着德国伤兵们追逐着最后一架从斯大林格勒起飞回国的飞机,除了绝望还是绝望。     没有明星,没有特技,没有华丽的剪辑,却让人更加真实地感受到那令人窒息的残酷杀戮。我毫无个人感情立场地看着双方士兵的厮杀,记住的却只有不忍直视的断肢与惨绝人寰的哀嚎,还有在饥寒与恐惧中找不到方向的平民。这的确是我所看过的一部最为绝望,最为名副其实的反战电影。以前看过的多数战争片,无论是亚洲的还是欧美的,看过之后总有种想抓起枪杆奔赴战场痛宰敌人的冲动,或是着迷于硝烟中那铁与血的奋战。而这部片子却真真正正令我恐惧战争厌恶战争,正是因为它没有英雄,没有快感,没有希望。主人公一行最终全都死去——不是死在战斗中,而是冻死、饿死甚至自杀而死。他们曾为生存而射杀无辜的俄国难民,曾为生存而做不光彩的逃兵,曾为生存杀死长官;为了生存他们不惜变成魔鬼、叛徒,但最终还是难逃一死,因为战争还未结束,它就像个狰狞的恶魔,无情地吞噬着投入它怀抱的人们——无论是哪一方的人,无论他们愿不愿意。挑起战争的独裁者不会看到这些,而后的漫长日子里,青壮年人死去太多了,希特勒却又征召17与70岁的德国人入伍,主人公们是不是该庆幸,自己至少可以在还端得稳枪杆子的年龄死去?     影片的最后,两位主人公在望不到边际的冰天雪地中死去,临死还向往着沙漠——那里很热,可至少不像这里这么冷。大雪渐渐埋没他们尸体,就像时光埋没那段历史那样。可我们又怎可以忘记战争的伤痛。该死的战争。      
13:11&& |& 5回应& 你认为这篇评论:有用 1没用& 推荐 X 登录 &#183; &#183; &#183; &#183; &#183; &#183;Email:&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在这台电脑上记住我 &&还没有注册... 愿平安降临——记《决战斯大林格勒》(德国)&& echo&
什么是战争?战争就是一架庞大的杀人机器,视人命如草芥。 在德国影片《决战斯大林格勒》中,当一个德国连队中最后幸存的两个士兵在茫茫雪原里互相拥抱着、互相安慰着死去的时候,他们僵直的身躯在无边的风雪中显得孤单而绝望。这也是这部德国影片不同于其他表现二战题材影片的地方。我们所熟悉的那些讲述二战的大片,象美国的《拯救...... (8回应)
&&&& 2/3有用  什么是战争?战争就是一架庞大的杀人机器,视人命如草芥。    在德国影片《决战斯大林格勒》中,当一个德国连队中最后幸存的两个士兵在茫茫雪原里互相拥抱着、互相安慰着死去的时候,他们僵直的身躯在无边的风雪中显得孤单而绝望。这也是这部德国影片不同于其他表现二战题材影片的地方。我们所熟悉的那些讲述二战的大片,象美国的《拯救大兵瑞恩》,虽然也用宏大的场面和细致的情节描摹出战争的血腥和残酷,但是毕竟还有希望,因为还有瑞恩。可是,在《决战斯大林格勒》中,我们看不到任何希望,所有的主人公最后都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更甚至是他们中很多人都是非正常死亡,我想在战争中战死应该是正常死亡,包括诸如被坦克碾死、被炮弹炸飞、甚至被流弹袭击&#8230;&#8230;可是影片中的这些士兵更多地是在部队被包围后,或者是因为绝望而自杀、或者是因为冻饿而倒毙、或者是被误伤而死。在严酷环境下,求生的本能使士兵变成了逃兵、战士变成了懦夫,但是一切的挣扎仍旧是徒劳,当隆隆的战车滚过,无人能与死神对抗。战争是死神的兄弟,他们并肩行动。    整个影片的色彩以白色和黑色为基调,白色的风雪、白色的风帽、还有被白色掩盖的灰色的尸体;黑色的士兵、黑色的难民、黑色的坦克、大炮。茫茫雪路上,到处都是是士兵和老百姓的尸身。士兵们走着走着就倒在雪地里再也爬不起来;被赶出村庄的难民们则一无所有,在路边的雪坑里坐以待毙;年轻的士兵违心射杀俄方的平民少年,就因为如果他不开枪,那么站在对面等待枪子的将是年轻的士兵自己。当战争降临,无论是士兵还是难民,他们的命运是惊人的一致——那就是死亡。    当德国伤兵们试图登上最后一架飞离斯大林格勒的飞机时,军官们却已捷足先登,士兵们被腾空而起的飞机抛弃在无边的绝望之中;当几个士兵最终因不堪忍受折磨而杀死了残忍的上校后,上校地下室里丰盛的食品和其他储备物资(包括一个被绑在铁床上的斯拉夫女人),都没能带给士兵们任何希望,战败的阴影笼罩在每个人头上,只有死亡才是最终的归路。    影片屏幕最后打出了这样几个数据,在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共有100万的苏联人、德国人、罗马里亚人......死亡。德国部队中有26万人被包围,有9万1千人被俘,若干年后返回家乡的只有6000人。    也许死亡并不恐怖,死亡是每个人最后的归宿。既然他们曾被苦难所吞噬、啃咬,那么就让我们期待死亡能安慰每个死去的人。无论是苏联人、德国人还是罗马里亚人,无论是士兵还是百姓,在死亡面前,他们都将不再敌对,大家手拉手都是姐妹兄弟。当夜幕降临、当战争的号角远去,他们都将获得宁静,彼岸的光辉引领他们渡过生命之河,走向人类永恒的家园。   
10:04&& |& 8回应& 你认为这篇评论:有用 2没用 1 推荐 X 登录 &#183; &#183; &#183; &#183; &#183; &#183;Email:&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在这台电脑上记住我 &&还没有注册... 都知道战争电影惨,还没看过这么惨的&& 土蜂(书是看的,不是吃的)&
我所看到的第一部打破战争电影模式的战争电影,所有的主人公都在电影结束的时候死了。 如果说苏联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史诗式的记录片;如果说大敌当前是英雄主义的动作片; &#8230;&#8230; 那么这真的不能叫电影了!不给你希望、不给你幻想、不给你空间。...... (3回应)
&&&&   我所看到的第一部打破战争电影模式的战争电影,所有的主人公都在电影结束的时候死了。      如果说苏联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史诗式的记录片;   如果说大敌当前是英雄主义的动作片;   &#8230;&#8230;   那么这真的不能叫电影了!不给你希望、不给你幻想、不给你空间。
10:22&& |& 3回应& 你认为这篇评论:有用 没用& 推荐 X 登录 &#183; &#183; &#183; &#183; &#183; &#183;Email:&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在这台电脑上记住我 &&还没有注册... 《决战斯大林格勒》PK《硫磺岛家书》&& 极北天狼星(逼中自有逼中手,一装更比一装强)&
从德军的视角看待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作品,一部含金量很高的反思片。影片涉及到了诸多战争中的敏感话题,如虐待战俘、枪杀平民、抢掠民宅、误杀战友、视士兵为草芥、让士兵充当炮灰、士兵的伤病和生活情感,而最为尖锐的,莫过于战争中的生存问题,尤其是支撑着人类活下去的必须品——食物。在士兵们最饥饿的时候,空运机送来的并不是食物,而是勋......
&&&&   从德军的视角看待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作品,一部含金量很高的反思片。影片涉及到了诸多战争中的敏感话题,如虐待战俘、枪杀平民、抢掠民宅、误杀战友、视士兵为草芥、让士兵充当炮灰、士兵的伤病和生活情感,而最为尖锐的,莫过于战争中的生存问题,尤其是支撑着人类活下去的必须品——食物。在士兵们最饥饿的时候,空运机送来的并不是食物,而是勋章和奖状,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讽刺。士兵们在前线拼死拼活,高官们却躲在温暖的地方,喊着漂亮的爱国口号,享受地美食,听着高雅的音乐&#8230;&#8230;      本片可以说是发自德国人的谢罪大片,相比之下,《硫磺岛家书》就差多了,我个人很反感《硫磺岛家书》为了突出日军的&#8220;人性化&#8221;,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一些事实,主人公之一的栗林忠道,曾在广东地区进行扫荡,还抢掳大量妇女充当慰安妇,但影片只是展现了栗林作为军人英勇的一面,而不像《斯大林格勒》这么全面。《硫磺岛家书》终究只是一部视野狭隘的商业片而已,要说本片一点反思也没有,倒是有些冤枉,但在对战争的反思力度上,远不如同一类型的《决战斯大林格勒》和《血战阿拉曼》,也不如姐妹篇《父辈的旗帜》,更不如《细细的红线》。      看看德国人拍的《斯大林格勒》、《从海底出击》、《玫瑰围墙》&#8230;&#8230;再看看日本这几年拍的《男人的大和》、《吾为君亡》、《自尊》&#8230;&#8230;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人们老是批判日本对二战的反思不如德国来得真诚了,其中《自尊》是讲东京审判的,里边有个情节是说法庭上东条英机的辩护律师面对&#8220;敌方&#8221;列举南京大屠杀的证据时泰然自若,轻松地将对方的&#8220;编造的谎言&#8221;驳得哑口无言,最终南京大屠杀的证人们纷纷唯唯喏喏地说自己并没有亲眼看到事实,只是道听途说而已&#8230;&#8230;不知各位看到这番话时有何感想?      日本也有一些伟大的反思作品,像《望乡》、《人性的证明新编》、《恶魔的饱食》等日本电影、书籍的反思可谓强而有力。但是,如果说反思片在德国是&#8220;主流&#8221;的话,那么在日本则只是&#8220;支流&#8221;,反思片相比起另外一些基调的片子,就显得少得可怜了。日本更多的是《啊,海军》、《自尊》这类吹嘘国军主义的&#8220;招魂片&#8221;,《山本五十六》这种立场模棱两可的&#8220;暧昧片&#8221;,还有那些控诉东京轰炸和原子弹的&#8220;喊冤片&#8221;。
09:27&& |& 回应& 你认为这篇评论:有用 没用& 推荐 X 登录 &#183; &#183; &#183; &#183; &#183; &#183;Email:&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在这台电脑上记住我 &&还没有注册... 狗娘养的战争&& Jedi&
德国视角的二战片看了不少:从海底出击、铁十字勋章、桥、帝国坠落&#8230;&#8230;这是第二次看本片。德国人的反思不可谓不深刻,难怪被称为哲学家的国度。相比之下,小时候看的国产革命英雄主义电影的确只适合天真幼稚的儿童,苏联的二战巨片除了歌功颂德就是鼓动人们拿起枪杆当炮灰,而之后的那些好莱坞大片不过是高技术调配的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娱乐快餐...... (1回应)
&&&&   德国视角的二战片看了不少:从海底出击、铁十字勋章、桥、帝国坠落&#8230;&#8230;这是第二次看本片。德国人的反思不可谓不深刻,难怪被称为哲学家的国度。相比之下,小时候看的国产革命英雄主义电影的确只适合天真幼稚的儿童,苏联的二战巨片除了歌功颂德就是鼓动人们拿起枪杆当炮灰,而之后的那些好莱坞大片不过是高技术调配的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娱乐快餐,看过的几部日本片则充满了自慰式的悲壮。如果说战争电影是要还原真实的话,也只有德国人真正接近做到了。所谓真实不是指找几架原版me-109来个精彩的空中格斗,不是指二十响甩几下需要换弹夹,更不是电脑特技表现的狙击手一枪爆头。而是要让观看的人真正认识到战争是个什么样的魔鬼绞肉机,把一切的道德和良知一切的美好和丑陋一切的肉体和思想统统吞噬。几千万的普通人,如你我他一样的普通人被碾碎不留一点痕迹,剩下只有所谓领袖和名将的&#8220;丰功伟绩&#8221;以及无数亲人的悲恸。人们能认识到战争真面目并进行反思,才有可能避免被少数政客和野心家挑唆利用主动走向战争和屠杀。苏联的阿富汗,美国的越南伊拉克,虽然都是狼狈的泥塘,如果在这方面不好好学学德国人,难免还会再陷到另一个去。      自然,人那么多,&#8220;热血青年&#8221;总是不缺的。网络上总是能看到要杀光谁要踏平谁要xx大屠杀的言论,以我的小人之心来猜度,恐怕大都是网络上的巨人现实中的矮子。无非是为了自己的那点&#8220;自豪感&#8221;和心中的一些闷气,欢欣鼓舞于把他人的儿子、丈夫、父亲送到战场上去撕杀,以便自己坐在电脑前高呼强大欢庆胜利。对于他们,自己的面子永远比别人的生命重要。建议以后网监们增加一项新工作,记录下那些爱好武力热衷毁灭的人,今后一旦有危机就优先送他们上战场,既遂了他们的愿又能保护那些善良的孩子。      好战必危,当然,忘战必亡。
19:49&& |& 1回应& 你认为这篇评论:有用 没用& 推荐 X 登录 &#183; &#183; &#183; &#183; &#183; &#183;Email:&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在这台电脑上记住我 &&还没有注册... & 更多影评(共12条)
非常深刻的二战电影&& 多拉多拉&
如果是美国人拍这部电影,苏联女兵肯定会和男主角谈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恋爱;苏联导演的话会让苏联男孩运用他的智慧巧妙的和敌人周旋,帮助红军赢得了胜利。但是德国人却告诉我们,真实的战争是这样的,不管你俄国人,德国人,匈牙利人,捷克人,活下来的人是幸运的,但是大多数人是注定要死去的,战争中每个人都是一出悲剧。......
&&&& 战争与人性&& 小明与小白&
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转折点之一,但这不是重点。一群德国士兵,为了希特勒的野心侵略苏联,我们看到的不是苏联或者美国影片里那无情的纳粹党徒,而是同样具有人类情感和军人精神的普通人。 当面对战争、死亡、屠杀时,他们表现出与我们同样的感情和态度。大多数人都不喜欢战争、死亡,但作为国家机器的一分子又不得不去面对这些。当我们......
&&&& 原来真的可以那么冷&& 小白~睡觉(小白说心理学可以帮助很多人)&
影片看过好久~~ 忘记了许许多多的情节,但是一行人冻掉的耳朵我始终记得。 原来真的可以那么冷,那种直观的残酷在白雪中悠悠的勒紧你的脖子。 原来战争可以在后世人的心中留下一个这么样的细节。 冻掉的耳朵,在斯大林格勒...... ......
&&&& & 更多影评(共12条)
"斯大林格勒战役 Stalingrad"论坛 &#183; &#183; &#183; &#183; &#183; &#183; &&& 觉得雪地里的一些构图很漂亮 来自某某莫 1 回应
德国视角的二战影片45部 来自极北天狼星 1 回应
这片看着真是难受 来自每天都是每天的我的祭日&
血与雪里的人性 来自长弓阿帕奇 2 回应
卓越亚马逊 (RMB 17.50) 9张二手碟欲转让 (7.00 至 10.00元)& 点这儿转让 有401人想看,手里有一张闲着? X 登录 &#183; &#183; &#183; &#183; &#183; &#183;Email:&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在这台电脑上记住我 &&还没有注册... 以下豆列推荐 &#183; &#183; &#183; &#183; &#183; &#183; (全部)德国视角的二战电影(不定期更新) (极北天狼星) ◎★War and Peace★◎ (L!nǎlnv&#232;rse) 德国视角的二战影片 (lelia) 容易被忽视的德国电影 (巴伐利亚酒神) 战争映象 (boks) 谁看这部电影?魔鬼代言人今天下午看过
marry昨天看过
唐.死胖子昨天看过
芥末Dieu10月31日看过
& 1593人看过
& 401人想看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常去的小组 &#183; &#183; &#183; &#183; &#183; &#183; &军人.军事.战争.战史 (1147)& World War II (589)& 狙击研究 (1090)& 豆瓣德迷联盟 (1402)& 押井守 (2154)& 爱看电影 (135988)& 俄语 (690)& 俄罗斯音乐 (657)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关注的活动 &#183; &#183; &#183; &#183; &#183; &#183; 喜欢跑步的人--来让我们快乐地奔跑&时间: 09:00地点:上海 浦东新区 世纪公园地铁2号线3号口集合13人关注 上海青年高清影像社 免费观影10/31场次&时间: 13:00地点:上海 浦东新区 张江路91号10栋2楼11人关注 逃跑计划乐队全国巡演济南站&时间: 20:30地点:济南 历下区 798酒吧(青龙桥东如意街16号自由城地下)151人关注
& 收藏这部电影的9个小组
订阅关于Stalingrad的评论: feed: rss 2.0
读书 - 热评 - 排行榜 - 分类浏览 音乐 - 音乐人 - 热评 - 排行榜 - 分类浏览 电影 - 热评 - 排行榜 - 分类浏览 - 电视剧 同城 - 主办方 - 其他城市 - 线上活动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豆瓣 &#183; 联系我们 &#183; 免责声明 &#183; 帮助中心 &#183; 豆瓣服务(API) &#183; 品牌合作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国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