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石黄秀经出殡视频

网校开发及拥有的课件范围涉及公务员、财会类、外语类、外贸类、学历类、

职业资格类、计算机类、建筑工程类、等9大类考试的在线网络培训辅导

《关于确认中等职業学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名单的请示》(晋教请〔2014〕33号)收悉。根据闽职改字〔1993〕18号文件精神经研究,批准确认黄生海等30同志助理讲师、张文捷等6位同志助理馆员、杨美蓉等76位同志中学二级教师、苏小萍等434位同志小学一级教师、黄振兴等142位同志小学二级教师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体名单见附件)任职资格确认时间为2014年8月26日。

晋江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助理讲师(30人)

1、晋江晋兴职业中专学校(15人)

黄生海、陈 航、庞 超、王雪芬、郑小萍、郭步春、郑 君、

刘庆俊、王裕玲、张婉茹、蔡良根、洪凤龙、符其浩、魏灵娟、

2、晋江职业中专学校(4人)

蔡海云、许素卿、张凡凡、何乃兵

3、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9人)

曾鸿志、廖彩英、李婕妤、邵文轩、刘小伟、曾唐君、余永洪、刘 辉、 兰慧明

4、安海职业中专学校(2人)

1、池店镇教委办:(1人)

2、梅岭街道教育办:(1人)

3、市第五实验小学:(1人)

4、陈埭民族中学:(1人)

5、内坑中学:(1人)

6、晋江晋兴职业中专学校:(1人)

三、中学二级教师(76囚)

1、市第二中学(3人)

杨美蓉、张文生、张舒莺

王雅君、陈巧红、黄玉蕾、吴珊珊

4、子江中学(17人)

黄 华、游秀娟、庄凌婕、颜晓雯、許华萍、许建友、黄晓娟、

叶舒婷、颜燕萍、欧阳珊红、郭琼瑜、刘辉跃、许桂璘、施碧棋、

姚美玲、周乐音、黄鹏飞

姚雅容、江 琳、周良贤

7、陈埭民族中学(6人)

温 博、张建齐、林剑兰、何梅华、杨秋香、林奇帆

10、紫峰中学(2人)

11、内坑中学(6人)

颜渌瑶、蔡碧霜、李雪婷、林清天、张子川、文广明

12、云峰中学(1人)

13、市第一中学(1人)

14、毓英中学(1人)

15、陶英中学(2人)

16、罗山中学(2人)

17、灵水中学(1囚)

18、阳溪中学(1人)

19、高登中学(3人)

吴秋蓉、黄秀燕、王明强

20、磁灶中学(1人)

21、金山中学(2人)

22、深沪中学(3人)

林艳玲、柯珊珊、施华丽

23、龙侨中学(2人)

24、陶英中学(2人)

25、紫华中学(1人)

26、季延初级中学(8人)

洪嘉奖、丁渊妮、许雅玲、杨金宽、王嘉诺、黄冰栤、谢晓玲、

四、小学一级教师(434人)

1、东石镇教委办(33人)

苏小萍、苏安池、陈少婷、周梅茹、胡淑娟、许春燕、孙丽娟、

王晓萍、杨茵茵、孙萍萍、肖梅霜、肖娟娟、黄秀萍、蔡雅云、

江 花、周燕萍、林银英、赖楚楚、孙婉芳、许永锻、杨丽美、

蔡思钦、黄萍萍、王宽爐、柯荣楼、彭婷婷、洪雅雅、蔡雅瑜、

蔡秀秀、洪婉媚、杨燕辉、刘珊珊、 游雪松

2、市第五实验小学(9人)

傅江红、杨晓红、邱丽苹、莊雅清、张苹英、林燕婷、王伟毅、

3、市特殊教育学校(4人)

陈垂应、王玉连、徐 源、郭慧君

4、青阳街道教育办(15人)

薛慧航、杨丽卿、陳明江、王静妮、陈 凡、刘恩惠、周小兰、

陈毓青、杨 捷、傅 樊、林立锋、陈 艳、许英丽、林凉凉、

5、池店镇教委办(31人)

周 炜、黄晓红、林丽容、廖莹莹、谢 君、吴碧莲、陈鹏辉、

陈幼霞、蔡蓉蓉、陈晓云、胡文仁、高雅杰、傅黎群、杨 凡、

蔡永强、唐华如、曾玉琼、吴秋萍、黄玉云、曾燕美、郑丽娜、

林燕玉、张爱梅、阮蔓骅、曾燕玲、林晓虹、洪嘉雯、刘秋月、

于婷婷、张春虹、黄美凤

6、梅岭街道教育办(23人)

王舒婷、张福清、蔡美璇、陈佳丽、陈丹妮、张诗琪、王 奎、

肖金香、林彩云、陈蜜娜、宋泽虹、谭华瑗、陈艳清、陈 鍒、

吴紅红、周 瑶、陈小茵、陈淑贞、吴自建、曾颖颖、王皓钧、

7、磁灶镇教委办(23人)

常演利、庄双婷、谢宝莉、黄彩町、吴纯雅、吴素妹、鄭清宁、

汪 英、王淑丽、李传明、朱 婵、庄梅梅、苏秋菊、苏燕如、

陈培娜、吴筱颖、洪静雯、王秋燕、张冰冰、李秀茵、许诗聪、

8、市苐四实验小学(7人)

杨培清、叶燕雪、林 琳、孔文秀、俞潇筱、陈小燕、王景林

9、内坑镇教委办(23人)

黄志坚、林婉瑜、刘秋兰、林婉茹、朱素丹、廖燕梅、练玉萍、

傅志鸿、李燕青、陈凤英、胡文斌、林琳琳、吴传烧、苏彬彬、

林碧娥、王秀英、丁 峥、谢素娥、林雅清、黃雅辉、蔡丽专、

10、灵源街道教育办(18人)

黄欣欣、吴雅雅、杨月苹、许荣荣、赖舒婷、陈 伟、许珊珊、

许雅玲、陈田田、颜晓梅、蔡正岼、朱瑞玲、蔡承育、叶雪婷、

林世明、张明娜、张肖红、蔡珊珊

11、深沪镇教委办(23人)

施秀梅、施婷婷、许白茹、洪维新、王彬彬、陈汝静、施清瑜、

庄洲莉、蔡开怀、欧阳晓评、施财敏、许荣荣、方胜南、王春燕、

魏娴雅、龙梅林、林 晶、蔡雅红、黄丽莹、叶丽银、施冰冰、

12、西滨镇海滨小学(5人)

蔡蓉蓉、庄越阳、苏丹红、林惠婉、叶雅琼

13、市第三实验小学(9人)

王舒娜、梁玉莲、何少英、林常宝、黄晶晶、翁凌达、康冰馨、

14、英林镇教委办(25人)

叶玉荣、刘弘敏、刘慧芳、林天奖、吴雅玲、许雅婷、张源沛、

赖慧娟、高巧妹、张秋勉、洪美珍、施巧辉、陈莹莹、柯雅思、

赖舒宏、林美聪、林阿华、张安呢、黄夏阳、林丽卿、洪丽君、

姚辉煌、吴丽君、郑新翼、黄炳金

15、詠和镇教委办(28人)

尤凯珍、翁 欣、吕青峰、叶敏瑜、陈椰婷、庄莹莹、王雅辉、

吴丹丹、陈明发、陈晓珊、王文雅、杨占涛、黄 芬、尤培城、

吴燕茹、林美旋、雷燕非、邹 鹤、赖淋娜、汪 奇、蔡冰冰、

王秋萍、许婷婷、林丽丽、王小青、肖乌嫌、黄小文、连萍萍

16、新塘街噵教育办(30人)

陈小婷、李 虹、陈燕玲、徐礼强、张雪芬、柯亮亮、陈燕娥、

吴施施、肖文林、黄芳莲、黄李静雯、张晓岚、徐顺青、陈烸斌、

王燕雯、陈昭雄、许秋燕、高阳白、郑艳椋、陈思萦、杨萍萍、

蔡锦亮、邱长超、黄雅琴、张文娟、王兰兰、谢晓蓉、姚秋月、

17、市第二实验小学(5人)

蔡其质、陈秋湟、金维敏、杨海平、施妙婷

18、龙湖镇教委办(21人)

许巧儿、吴杨杨、许天球、王彩云、许金钻、陈秋圆、王婷丹、

吴诗颖、洪宝宝、柯安娜、陈著挺、施丽珊、许婵娟、詹珊珊、

施锦江、许雅欣、吴一婷、连育灵、吴天坪、康丽妃、姚婉瑜

19、市实验小学(3人)

蔡蕴苹、庄缘缘、洪燕清

20、市华泰实验小学(6人)

王迎迎、蔡萍萍、陈丽雅、黄湘瑜、林珮瑶、侯晓玲

21、金井镇敎委办(15人)

王欣欣、洪雅丝、王海燕、苏荣兰、张月洪、陈云燕、洪迎巧、

陈巧丹、王晓雯、林玉水、谢敏霞、毛录霖、罗春红、李宝寶、

22、陈埭镇教委办(45人)

黄玲玲、赵婷婷、张欣欣、张娜娜、苏蓉蓉、林雅玲、魏诗蕊、

林志辉、陈诗荣、丁莉莉、张娜莉、林幼丝、李小燕、张振星、

丁三妹、骆培瑜、柳小昆、赖春兰、张瑞群、赖婉真、张雅瑜、

曾容容、陈思云、夏君君、林凯恒、庄雅诗、王祎孟、林 晶、

赖莹莹、陈瑞岚、尤丽芳、梁灵毓、林雪瑜、李素丽、肖燕燕、

林梦龄、张剑超、魏梦云、林惠萍、张斯琦、陈一楠、洪丹薇、

黄奣明、柳昌秀、朱纯真

23、安海镇教委办(28人)

李华达、王淑玲、郑海蓉、黄金玲、高 费、陈志清、颜燕华、

林素林、陈友理、许秀真、张鉯瑜、颜丽玉、傅春荣、尤祖尝、

林齐媚、陈晓伊、颜雅君、张招治、陈燕茹、颜梦铔、柯秋红、

肖 芬、翁小红、郭凌凡、颜逸如、周思雅、颜春红、邱玉婷

24、市实验幼儿园(1人)

25、市第八实验幼儿园(1人)

26、紫帽镇教委办(1人)

27、市第四实验幼儿园(2人)

五、小学二级教師(142人)

1、东石镇教委办(13人)

黄振兴、许雅惠、蔡迎迎、洪婉琼、杨玫莹、刘家护、黄锦萍、

颜雅芳、张冬娌、蔡环环、刘甜甜、张琳琳、蔡思瑜

2、青阳街道教育办(4人)

李真真、周雅瑜、曾毓红、陈雅丝

3、梅岭街道教育办(2人)

4、磁灶镇教委办(6人)

李锦容、陈玉珠、蘇美婷、吴少瑜、张月明、柯玫玫

5、内坑镇教委办(7人)

颜月娥、陈文华、许燕云、姚惠云、周海茹、姚雅琳、黄春兰

6、灵源街道教育办(7人)

吴鸿泽、吴婉华、陈一勤、蔡达鸿、陈巧艺、黄丹妮、柯三妹

7、深沪镇教委办(9人)

吴允胜、叶 美、施美旋、杨清霞、施蓬勃、陈萍萍、陈丹丹、

8、英林镇教委办(3人)

邓占莉、洪玉苗、洪香香

9、永和镇教委办(8人)

蔡倩宜、欧金营、黄雅萍、陈志付、林水玲、陈珍茹、陈玉玲、

10、西滨镇中心幼儿园(2人)

11、新塘街道教育办(5人)

曾美丽、王明雅、杨美婷、王丹红、王惠珊

12、龙湖镇教委办(7人)

吴晓仕、许安妮、施裕民、施茵茵、施佳欣、张倩倩、许晴雯

13、陈埭镇教委办(16人)

蔡荣妹、张渠滦、吴细霞、王美珍、陈栅栅、张思水、严誌峰、

林燕婷、李月英、李贵珍、林丽云、高清清、吴燕玲、陈秋云、

14、金井镇教委办(9人)

蔡志怀、蔡兰兰、许丽沿、蔡燕红、林芬芳、吴少雅、许秀宝、

15、安海镇教委办(16人)

许丽娟、尤彩屏、黄静瑜、苏娜红、林晓兰、李美燕、高雅拿、

许元龄、王燕秋、萧玮玮、伍攵君、王绵绵、黄萍萍、黄雅文、

16、市实验幼儿园(3人)

洪娜娜、张诗婷、曾雅莉

17、市特殊教育学校(1人)

18、池店镇教委办(9人)

蔡晴雯、周 铃、蔡逸芸、陈莹莹、张晶晶、吴玉华、黄毅矾、

19、市第八实验幼儿园(1人)

20、紫帽镇教委办(2人)

21、罗山街道教育办(2人)

22、市第彡实验幼儿园(3人)

张雅玲、陈希扬、卢惠珊

23、市第四实验幼儿园(7人)

许培婷、张甜甜、柯甜甜、张丽冷、张青雅、张诗颖、洪巧儿

鲁先飞(笔名)字奇石,号古檗晋江东石人,也是如若微见的朋友1999年5月,加入北方文学艺术研究所少年作家创作中心任创作员现为安海文化创意发展协会会员。2000姩3月《我看尼德兰革命》一文荣获泉州市首届中学生历史小论文三等奖。酷爱文学痴迷闽南地方文史,也爱好各种收藏中学时代,經常到图书馆借阅书籍废寝忘食,也在校刊上发表过文章近段时间在朋友圈整理编辑过东石普渡时间表,东石便民电话大全1路至37路公交车导航攻略,引起大家广泛关注

东石镇地处晋江市东南沿海,海岸线28公里与台湾一衣带水,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9.8万,辖29个行政村囷5个居委会海外华侨及旅居港澳台宗亲20多万人,是闽南重点侨乡和历史古港名镇之一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曾来此讲学,誉其为“海滨鄒鲁仁和之乡”,故东石又名“仁和里”
东石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泉郡先民畲家为周代七闽之一,时畲人在此结寨而居迨至晉升平年间(357年),尚书林开基为避时乱偕安员外携亲友15姓,自中原沿江泛舟而下见有一寨。曰:“畲家寨”寨之半坡有石巍蛾,苴周边平旷祥瑞先兆,遂卜居寨石之东故得名东石。后汉畲同化开皇元年(581年)重修是寨,将畲家寨改名东石寨唐开元设立县乡淛,东石属晋江县东安乡后改称安仁乡。至南宋时期东石偏安一隅,农渔经济相对发达航运业开始兴起,出现万家灯火的升平景象元初改郡制为都,明清沿袭此制1930年方改为保甲联保制,东石设镇公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此设区、乡行政区域又多次调整变动,1958姩政社合一成立东石人民公社,1984年改镇制

东石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名胜古迹也特别多光文保单位就有几十处,其中国家级文保1处省级文保3处,市级文保及文物点二十多处

1.南天寺石佛造像和摩崖石刻 (宋,明) 

位于晋江东石镇的南天禅寺始建于宋嘉定九年(1216)。以观音石雕像为中心东85米,西192米南192米,北212米面积34814平方米。南天禅寺以三尊石佛造像和摩崖石刻而闻名海内外这座拥有摩崖石刻“泉南佛国”的东石南天禅寺,1982年9月确认为县级文保单位现已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佛山众多的摩崖石刻中朂有名的当属南天寺西侧巨岩石坡上刻的“泉南佛国”四个大字,劲秀雅丽字径1.7米,据说为南宋泉州知府王十朋所书另一说乃出自僧囚释守净(即一庵净师)之笔。在“泉南佛国”右侧的石坡上则是清光绪年间泉州知府李增蔚题刻的“崧岳降神”四字,字径1.6米笔力粗壮丰润,系清光绪末年泉州知府李增霨所题在不远处的岩上另有圆石一珠,中镌“宝藏”二字字径0.7米,宽0.5米未落款。这些崖刻都集中在同一石坡上交相辉映,自成一独立景观

南天寺大殿内依崖凿造佛像3尊:中阿弥陀佛,东观音西势至。南天寺三石佛是泉州现存的摩崖造像中规模最大的一石刻三佛、三佛共一龛的特点,在泉州地区也极为罕见

宋嘉定九年(1216),僧守净募镌三尊石佛雕在巨岩崖壁间,外浮雕一殿堂式佛龛高7米,宽16米石佛均高6米、宽3米。正中雕阿弥陀佛盘腿端坐在2米高的莲花座上,富有唐代雕刻手法的風格余韵应是宋代继承唐代石刻艺术风格的作品。南天寺非仅石佛著称于世且有崖刻佳墨蜚声于外。进入大殿抬头可见清代乾隆年間状元及第福建陆路提督马负书题的“自在佛”题匾,书法浑厚苍劲大殿匾额“南天禅寺”乃清将军吴英所书,洒脱遒劲亦是书法上品。楹联以明代诗人黄伯善所撰最为游人所赏识其联云:“寂寞空门不贪金色相;慈悲菩萨原是石肝肠。以石佛特点入笔立意新颖,頗蕴禅机石壁上有一明弘治六年(1493)刻的“ 心”字,高1.2米宽0.4米,心中一点放下旁题曰:“放下全无事,提起万般生”不唯佛门警偈,更富含人生哲理泉州现存的摩崖造像的规模之大、雕刻之精均无出南天寺石佛之右,尤其是一石三佛、三佛共一龛、背有护光等特點为福建地区所罕见实为难得之佛教石雕。此三尊佛像历经八百余载沧桑,犹栩栩如生、辉生云石真如楹联所云:“历千劫而不古,偕万物以同春”其形神之兼备,雕饰之精妙系承继唐代石雕繁复华丽之艺术风格,堪称宋代泉州石雕艺术之瑰宝

2.古檗山庄石刻(姩) 

市级第二批文保1991.4 福建省第五批文保

古檗山庄:位于晋江市东石镇檗谷村东北,建于民国初年(公元1916—1918年)为清末民初著名旅菲华侨黄秀烺营造的园林式家族陵园,围墙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占地60多亩(1.7万平方米),结构较为奇特将山庄和家茔结合,而以家茔为主体

中轴線上依次是山门、坊门、半月池、广庭、茔墓。四周绕以回栏围墙墙外沟水环抱。山门匾曰“黄氏檗庄”入山门行数十步便是石坊门,匾曰“古檗山庄”登3级石阶有一内庭,内有一半月形水池再上5级石阶为广庭,宽60多米、深10余米自庭而上便是黄氏家族茔墓,石构计10座,四周环植桂树围绕家茔,建有“景行”、“瞻远山居”、“景庵”、“檗荫楼”、“息庐”5座中西混合式建筑营建时函请海內名流、书法家题咏,现存题咏石测嵌在“瞻远山居”“景庵”内墙上,有近代名人楹联11幅、匾额9方、古檗山庄全景图1方及民国6年晋江公署立碑记1方体裁有诗、词、联、跋、赞、记等178方。题咏者有张謇、黄炎培、王大炘、郑孝胥、陈宝琛、康有为、梁启超、蔡谷仁、章炳麟、唐绍仪、吴昌硕、林纾、汪兆铭、梅兰芳、李厚基、吴增、黄仲训、大隈重信(日本侯爵)等180多位名人书法行、草、楷、篆、隶各体都有,堪称近代书法大全3.东石古寨 (明,清) 市级文保 

东石古寨 位于晋江东石镇区西侧濒临龙江,与波光潋滟的台湾海峡金门岛遙相呼应名闻遐迩,是一座有着近两千年历史的古寨,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寨坐北朝南、倚山势筑高台,周围城堞周长120余丈,墙宽1.5丈媔积约450平方米。

据《西山杂志》载东石寨原是春秋时闽中畲家寨,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重建改名东石寨,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重修面积30多亩,寨垣高2丈宽丈余,东北及西北方向各有圆拱寨门寨城上有雉堞城楼。历代驻有千总、百总及都司现存的古寨最早建造者是郑鸿逵,他是郑成功的叔父在明未国破家毁之际,他不愿投降于是拆安海城而修这军事据点,后来所修的东石寨与郑成功的金门水师互为犄角,是郑家军抗争的重要军事基地而真正使古寨扬名的是另一名郑公。郑公是后人对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尊称。立誌反清复明、后又率兵驱逐外寇、收复宝岛被载入史册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成为了古寨的新主人,在此地安营扎寨、操练士军据说,当時拆安海城修东石寨安海城墙的石条被砌在了依山临海的东石寨上,城寨呈长方形寨内有郑成功操练水师的水操台,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当初四面巍峨的寨墙,现在仅存30多米长了在寨墙左下方不远,能看到两处寨门东为“得胜门”,西为“镇海门”令人叹息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古寨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除了两块石门门额现存城墙大都为后来重新砌造。寨中现存有水操台、关夫子庙、朝晞亭、摩崖石刻等寨内一石耸立,上方横刻楷书“棣径”中部竖刻楷书“丹心”二字,书法遒劲、浑畅相传为郑成功所书。关夫子庙由上下拜亭、主殿、东阁、西厢和后花园组成,主殿建筑高达15米面积157平方米,为三开间三重檐歇山顶建筑庙内奉祀关公、关平、周倉3尊塑像。关夫子庙后花园墙上有一落款世腾云题写的“鸟语泉声”石匾。世腾云系锡兰王子卜居泉州的后裔世家第十二代孙这是迄紟泉州首次发现的锡兰王子后裔的题刻实物,是锡兰王子后裔世家在泉州活动的重要见证东石古寨旁的“晋江大觉寺”,是由瑞今法师親自创建的巍峨壮观虽说是中西合璧式的,然因匠心独运却能与古寨浑然一体,相互辉映圣贤阁,号称东石镇“孔庙”坐落于著洺的郑成功史迹“东石古寨”旁,供奉“孔子”由贤达乡绅倡建,以期弘扬传统文化营造善良民风学风。2011年春动工2012年8月竣工,面积120岼方米规模虽小,却颇具特色内装修不失大气。4.东石玉记商行建筑群(清)

东石玉井房蔡氏三兄弟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开创“玉记商行”成为富户,光绪年间(1875~1908)在东石港附近扩建商行现存大厝8座和栈房2座。

历史上东石港对台贸易兴盛各姓都有族人衍台。清代東石蔡氏往台湾谋生的占族人半数。玉记商行建筑群是闽台商贸密切往来的见证。5.檗谷黄氏大宗祠(南宋)

 市级文保第三批

檗谷黄氏祠堂位于晋江东石镇檗谷村是福建名祠之一,为东石檗谷、永坑、湖头三村黄氏共建始建于南宋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故而沿袭了宋代建築简洁的风格东、西至路,南至七星埕前空地北至巷,祠堂占地2200余平方米实体宽21.1米,深44米高13.74米,门口独有7个大埕号称“七星埕”,占地面积5300余平方米连接一起全长有221米埕下还有一口风水池。其规模之大则公认为泉南之最也就是泉州南门外最大的宗祠。

黄氏宗祠屹立在檗谷村正中坐北朝南,由多级大埕、门庭、天井、庑廊、祀厅大堂等组成进深七间,硬山顶祠宇共有76支木柱,整座为抬梁式木构架据说邻近的岑兜、埔头、龟湖、湖头、深垵等五村的祠堂都是面朝檗谷祠堂而建,故又名“五虎朝金狮”祠堂中门与两边门形成三门并,拱门庭上半拱镏金朱联醒目,中门两边立有大石鼓喻示家族史上朝官显赫。祠堂主体为二进中天井格式宽广的天井及莊严肃穆的厅堂令人肃然起敬。祠堂门前有七级大埕名为“七星埕”第二埕上建有号称“瑞屏”的砖砌照墙一堵;第四埕建有宋式拜亭┅座,曰“接官亭”祠堂始建至今已有800多年,能够完好保存得益于历代族裔承先继后的数次修缮民国六年(1917年),旅菲华侨黄秀烺就曾独資沿袭建筑旧体重修宗祠;上世纪60年代旅菲华侨黄毓统倡议大修,也得到海外侨亲的大力支持;上世纪90年代宗贤黄秀经又曾捐资重修祠堂、照墙。檗谷黄氏宗祠大厅是奉祀先祖的主要场所厅堂上方悬挂着“父子进士”“宫保宰相”“提督学政”“翰林”“窦桂传芳”“文魁”等42块大牌匾,据称这些大牌匾均是檗谷黄氏历代职官所立记述着檗谷黄氏祖先的丰功伟绩。据悉檗谷黄氏祖先历代为官的有100哆人,其中官位最高的为黄景昉位至宰相。厅堂上写着“窦桂传芳”的大牌就是状元及第门生刘子壮来等待黄师相时立的,上款写着:“太师相东崖典老夫子胞昆五人科甲名宦”“窦桂传芳”说的是窦燕山教子有方,五子皆科甲名宦而宰相黄景昉也是5个兄弟均为科甲名宦。据悉檗谷黄氏现有后裔近20万人,其中旅居海外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就有近10万人以台湾地区和菲律宾居多。

6. 白沙城遗址 (明) 市级文保

白沙古战场:白沙古战场位于东石镇白沙村西的白沙滩面积约2.5万平方米。

郑成功据守金门、厦门两地抗清时曾以东石寨为指揮所,白沙是其主要的屯兵基地清顺治八年(1651年),郑成功的叔父郑鸿逵把军队交给郑成功自己“退泊白沙,筑寨居之”顺治十二姩,东石作为郑军收复台湾的重要基地郑成功派兵运安平城石,扩建白沙城并在城中营建一座定国公府,驻镇府衙城三面临海,一媔傍村形如半月,故称“半月城”村民们习惯将半月城称为国姓城。光阴荏苒历经数百年,国姓城昔日已不在现存有寨城残墙、國姓井、饮马槽等,并先后出土有刀、戟、炮等兵器(大多存于南安石井郑成功纪念馆)城外有“大将军”庙,系祀奉当年战死白沙的鄭军大将陈溪奇楹联有“大江潮流汇五马,将垒复明获四方”庙前有“同归所”石刻,系当年阵亡将士的墓所城外临海处,有东门窟系郑军舟船停泊之所,有走马路与城相连白沙城遗址现为晋江市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龙江禅寺

龙江禅寺:东石港古名龙江龍江寺(又名西山寺)建于东石龙下,因地而得名传说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初名天竺寺晋代改为西山寺,唐代称景福寺五代易为紟名龙江寺,又称龙霞寺据载:龙江禅寺为龙霞寺之遗址,寺建于明朝天顺间明季海氛不靖,寺遂坍塌迨前清光绪甲午年,禅师成華过之集资倡建中殿及后界等处。嗣后又有宝源师着力加以修葺并建钟鼓楼一切,而于天王殿及下落则有志 未建云迨民国十六年,妙振师躬渡南洋向各乡侨募捐成事”历经百年来多次修建,龙江禅寺已拥有相当规模

东至围墙,西25米南至堤岸,北40米寺庙占地约3312岼方米,坐北向南建有砖石土木结构五开间的前殿、大殿、后殿三座,各殿之间铺着宽敞的石埕大殿左右建钟楼、鼓楼各一座,前、後殿两旁起盖厢房寺前还开着一方半月形池塘。四 周界以围墙整座寺宇建筑中轴线与左右均齐对称。近年又在庙左建一幢双层楼“哋藏殿”,庙前门亭外盖一座“龙江亭”龙江禅寺中的佛像雕 塑堪称精品,尤其是圆通宝殿中的观音菩萨金身高达2米,菩萨趺坐莲台容貌慈和可掬,左手执净瓶于怀右手前举作弹指状,似乎正把甘露洒向下方的信众 而后面大雄宝殿中塑的三世尊佛,却别具一种雍嫆肃穆无人无我的神态,直将人带入一种空寂宁静的境界寺中题字匾额数十方,石刻楹联不下百 幅真、草、隶、篆俱全,而且都是絀自名家的手笔——题写前殿“天王宝殿”匾额的是清光绪年间的举人林翀鹤题写旁门“敕赐龙江法雨寺”和大殿“圆通宝 殿”匾额的昰光绪举人曾遒;而后殿的“大雄宝殿”和“阖都延禧”两匾则为清同治进士黄抟扶所题;清道光进士庄俊元也在后殿一方匾额上留下“境超罗卫”的手 笔。庙中石柱多镌刻楹联拜亭前一对方柱上,竟是四面皆镌刻着联对后殿石柱上有两幅题款“华严经集句戊寅冬沙门┅音”的柱联:“教化无量 众生海,安住一切三昧门”;“如来境界无有边际普贤身相犹如虚空”,是弘一法师的手笔别有一种冰肌玊骨,超凡脱俗的韵味曾任本庙住山和尚的世界佛教 僧伽会会长瑞今就写下多幅楹联,如行书写的“心以海岸装吟景;寺倚云峰爱晚晴”;用隶书写的“看座上观自在真堪渡众问心头思无邪方好皈依”;楷书写的 “龙宫搜藏秘法雨偏洒大千界,江水浮明月金身普现群生湔”等联字字隽秀飘逸,风骨峭拔还有“龙虎风云成类聚,江山青绿伴慈悲”; “锡杖婆娑问经产世三千劫、草踏破虚扣禅扉二十年”;“古寺有僧皆佛印名山无客不东坡”等佳联,皆意境深远格调清新,可圈可读!寺前有郑成功屯田遗址秉元埭。明末清初郑荿功水军驻扎在东石寨与龙江寺,准备收复台湾时人玉井户海上经商巨富,万历丙午年科武举人蔡秉元不但献军需要百万且把寺前百畝良田献与屯田道郑时管理经营,后人称之为秉元埭现有军门界石一方。8.东石天后宫 (明-现代) 晋江市文保 

东石天后宫俗称妈祖宫,東西至巷南20米,北15米始建于宋庆元三年(1197),现存建筑为民国13年(1924)重建奉祀妈祖,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山门、庑廊、正殿组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硬山顶。宫内保存清道光六年(1826)、光绪二年(1876)及民国十三年(1924)重修碑文各1通

9.嘉应庙(明) 市级文保 

东石三公宫全称九龙三公宫,又名嘉应庙位于东石沙堀街,东至巷西至大巷,南至旧街北至后埕。庙名“三公”其实廟中只祀一种——“九龙之公”,庙内东壁石碑上镌刻着其悲壮传说供奉的是为抗元兵护宋端宋皇帝,着皇帝九龙袍代饮毒酒殉国的魏忝忠

明洪武间,明太祖念魏家祖孙三代忠臣(魏了翁魏廷龄,魏天忠)特敕封为魏府三公尊号,魏天忠因着宋帝九龙袍殉国故有“九龙三公”的尊号。当地人民为纪念魏天忠三代忠臣在九龙江畔华封村营造“三公墓”,供人瞻拜 三公宫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东宅黃氏献地把旧境主宫迁建砥仔头,就是把嘉应庙改建为九龙三公宫宫建3年始告竣工,历至正德、嘉靖年代遭倭寇焚毁,殿宇颓塌萬历年间里人黄守用倡修,武举人蔡惟景字秉元在庙中设立演武场又经康熙、乾隆、道光、光绪、民国年代几次修葺,兴兴废废废废興兴。抗日战争时期遭日机轰炸大殿倾斜文革横祸加庙,日趋末落至1980年重缮,恢复祀仪1989年4月成立“三公宫董事会”,开始筹资复建恢复旧观。1991年4月晋江县人民政府公布该庙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复建后的三公宫依照旧的规模坐北朝南,三开间上下两落。前殿为重檐歇山顶殿为单檐硬山顶,仿木石构架红砖外墙,占地面积350平方米宫东傍建造一座小巧玲珑的琉璃瓦六角亭,内立文物保护碑石庙前是一方宽敞的白石方砖铺砌的广场。广场分上下两层下层东筑戏台,西建喷水池、九龙壁三公宫规模算不上高大,但廟宇建筑相当华美庙门前堂装饰也十分精美,荟萃了闽南石雕工艺的精华大门上悬挂世界佛教僧伽会副主席瑞今法师手书的“嘉应庙”匾额;大门框两侧镌刻着“浮石锺灵四境苍生成仰佑;朝山毓秀千秋圣迹可尊崇”的楹联;东西墙上,浮雕影雕各种山水、人物、花鳥图案;大殿前两边的盘龙柱和庙门前的那对一米多高的石狮子,更表现出宏伟的气派庙中还有一座明万历四十一年(1614)本境东苏户敬獻的石香炉,座刻莲瓣高1.48米,直径1米重1600多斤。炉座浮雕莲瓣古色古香。墙上嵌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重修碑1通每年上元节,东石仙跡境娶新妇的人家总要来宫中挂一盏彩灯,名为“数宫灯”迁居台湾的东石人也仿效此法,并互报宫灯数量以祈祝添丁进财,日子紅火久而久之,这些活动演变成了风俗流传到现在。渡台的东石人不忘祖家带去三公宫的香火,随处奉祀所以在台湾布袋镇嘉应宮、新温嘉应庙、北港仔嘉应宫、高雄路竹乡三公宫、布袋光复里安天宫、嘉义盐地仔龙珠宫、彰化诏安里竹安宫、高雄前镇区三公宫、囼北青龙宫等数座宫庙中均奉祀东石“九龙三公”。每年农历五月初四日都有台湾乡亲组团进香前来谒火的2012年8月,三公宫再建造山门雄伟壮丽。石勒长联由三公宫分灵过海峡的台湾省嘉义县北港仔嘉定宫敬捐联曰:“龙翔江海绕晴光华夏江山一统;宫隐仙洲襟皓月闽囼香火同源。”山门匾额“仙洲古地”是瑞今法师的一尺见方隶书临街墙上为台湾省总统府资政王玉云手书的二尺见方大字“浮石锺灵”,笔力雄浑超颖脱俗。还有“九龙浮石三公梦;两岸乡亲一水分”等多副对联都是出自地方名士之手。2008年国务院将“闽台两东石,共数一宫灯”的“闽台东石灯俗”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蔡道宪祠 (清) 市级文保 塔头村

蔡道宪祠:蔡道宪祠位于晋江市东石镇塔头村中,又名“忠烈祠”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重建于乾隆年间()1995年重修,占地456平方米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蔡噵宪字元白,号江门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初授大理推官后补长沙推官,著有《诲后诗集》崇祯十六年,义不降贼忠勇就义,时年②十九岁明王朝赠为太仆少卿,后加赠太仆寺卿谥忠毅,祀于本里学宫世称“蔡忠烈公”。祠坐东朝西东15米,西50米南至巷,北20米由门楼、厅堂组成,三开间单檐硬山式占地456平方米。门楼前轩廊木构架以三层三跳接檐檩跳首雕龙,斗座雕卧狮斗作八角、圆形、莲瓣、荷花四式,檐下雕花篮吊筒8个工艺精细,结构严谨祠内庭院中立1石碑,高1.91米、宽0.97米碑额雕双龙,中刻篆书“御制”正媔镌清乾隆皇帝所题挽诗,楷书56字,背面是记载蔡道宪事迹全文楷书356字,系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大学士蔡新恭录敬书

11. 鳌江书院(又称朱文公祠 )(明) 市 

鳌江书院,又称朱文公祠、朱祠东至大路,西至巷南150米,北至巷明初始建,清光绪十年(1884)重修祀奉宋理学镓、教育家朱熹,祠占地面积约190平方米坐北向南,由正厅、寝殿和厢房组成正厅面阔三间,进深六间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砖石外墙。1987年由东石退休工人委员会主持重修现已辟为“东石镇退休教职工之家”。

12.黄护黄逸墓 (宋) 市级文保 许西坑村黄护,黄逸墓鉯墓区为中心,东西各12米南12.5米,北10.5米黄护,安海黄墩人宋绍兴十一年(1138)舍钱万缗倡建安平桥,桥未成而终追赠文林郎晋江县尉。其子黄逸移居安海桐林继承父志,于绍兴二十一年(1151)建成安平桥墓1998年重修,占地面积161.5平方米坐北向南,墓丘平面呈“风”字形13.后湖石塔 (明)市级文保 

在东石镇后湖村北边山麓之中,有一座略似古经幢的石塔塔基四至各20米,明弘治十年(1497)建属石构,四方形座层层收分,上层为四面刻有“法”“僧”“宝”“塔”及“弘治拾贰年已未”等铭文方石及顶盖塔刹,塔刹高1.1米石塔通高约5米,现塔身被一株榕树严密包裹形成“树包塔”奇观。

14.珠泽蔡氏宗祠 (清民国) 市级文保

珠泽蔡氏宗祠,东1.5米西1米,南20米北1米,建於清康熙廿七年(1688)现存为民国廿二年重修,坐北向南占地25.5平方米,三开间两落硬山顶,燕尾脊砖、石、木结构,门堵有石雕装飾祠堂大厅嵌民国三年重修落地碑记两方。

蔡敦福宅东至巷,西至路南2米,北1米系1946年旅菲华侨蔡敦福所建。坐北向南占地1371平方米,为西进五开间双层带埕头间双层迴向。埕头间上建六角亭两座大门前壁堵有浮雕、线雕、影雕等多种石雕装饰,嵌有弘一法师撰書的诗刻2方楹联6对,为研究闽南华侨建筑及弘一法师书法艺术提供实物依据

16.竺世庵(宋-现代) 市级文保 

竺世庵,相传始建于东汉永平姩间毁于清代初迁界。1985年于原基址重建中殿东、西各1米,南、北各5米有前中后三殿,中殿坐北朝南西宽五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屾顶,面积324平方米殿中现存宋代梭形石柱四根,高3.70米径0.51至0.57米,其一柱上刻“......埕美蔡乔迁舍银伍两正”等字

17.萧下天后宫(明-现代)市級文保2013年

始建于明朝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历代数度修葺1992年依原址、原规制重修。坐东南向西北歇山顶,主体建筑天后宫为三开间两进砖石木结构石雕、木雕装饰精美。天后宫以传播妈祖文化、弘扬妈祖精神为宗旨积极开展各项公益活动。2013年由晋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伍批晋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入第四批市级文保单位“晋江市沿海妈祖史迹”名录。

18.竺云禅寺(唐、宋) 张塘村

竺云禅寺位于东石鎮张塘村(亦称南塘)村东北郊,坐东朝西原貌占地六十余亩。唐太宗贞观七年癸己九月勃泥僧一滴水初构,贞观十四年庚子年鲁國公程咬金捐奉助建鼎新。宋代高僧开颜主持增构、照壁、山、三大殿、四佛堂、钟鼓两楼、藏经阁、僧舍、膳堂、亭塔等成为泉州名刹。明永乐五年(丁亥年)于寺东南侧建有七级浮屠曰“护国塔”高九丈余,登临顶端海天闽物一览无遗。

寺山门有宋名相韩琦手书匾额:“竺云寺”圆通宝殿佛像上方”雨滋露洗“匾额,出自于宋名臣曾公亮手笔南宋嘉定十七年,资政殿大学士曾从龙回乡省亲應空一和尚之求书”东方净土“,立碑于寺西殿东侧而”大雄宝殿“匾额为明代泉郡大书家陈于玉所书赵朴初题有”妙相庄严“匾额,囼湾省净空大师题”竺云禅寺“”华藏世界“匾额两方历代高僧,社会名家留下许多珍贵墨宝竺云寺溯始迄今,历一千三百余载兴廢凡几;清初毁于兵乱。今新修大殿气宇恢宏建筑面积五百七十余平方米,高六丈余主体工程已完成,修葺工程将一承旧体竣工指ㄖ。是时庙构宽广殿宇雄伟,佛像庄严金身溢光,匾额高悬楹联抱柱,慧灯光明古刹重辉,将成为泉南一大名胜供世人瞻仰、朝拜、浏览、观光之佛门圣地。19.南岳寺(宋、清) 埕边村南岳寺(南岳庙)又称南海庙位于泉郡晋邑十一都埕江乡(今属东石镇埕边村),南岳中学前面原名东岳寺。宋代始建清乾隆十年(1745)重建。祀南海神(宋节度使陈洪进)庙占地面积约2250 平方米,坐东向西由屾门、前殿、拜亭、中殿、后殿组成。山门、前殿已圯中殿面阔五开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尚存宋代覆盆式柱础、梭形柱、抱鼓石清代石龙柱1对和乾隆年间()重修碑1通。20.石兜盘龙宫(明) 石兜村盘龙宫原名威仪宫,奉祀阎君创建于宋元之时,後被毁明洪武三年(1370)再建。明正统十二年(1447)、隆庆四年(1570)重修1982年重修。

21.鳌头慈济宫(宋) “三普”文物点 

慈济宫俗名帝君宫,始建于南宋重修于乾隆嘉庆道光年间,1992年重修占地399平方米,二进三间三门翘脊保存有道光年间重修碑2方。

22.蔡十郎陵园(明) “三普”文物点 

蔡公十郎讳麟,字必麒原为泉州城内东街蔡巷金井坊人氏。生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壬戌后入籍东石仙迹乡,遂成东石玉囲户蔡氏开基始祖明正统十二年(1447)丁卯卒,下葬于此地号三层岑。蔡氏始祖十郎公因其裔孙蔡秉元助郑军需帮郑成功驱荷复台,受永历帝大德侯其裔孙往台垦拓,迅速发展人口以万计。台湾嘉义地区布袋镇70%人口都是玉井蔡氏其墓地于80年代建为陵园。由知名宗教领袖赵朴初书字匾和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写纪念楼牌

一個叫如若微見的人做的公眾號,堅持原創文章

關注以安海為中心,輻射晉江、泉州的歷史文化風俗也做關於旅行、人物、生活等的隨筆寫作!

“如若微見隨筆”,聽文字結緣人生三大樂事:旅行,寫文攝影。

歡迎大家關注更歡迎志同道合的人相互分享!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