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小说与电影之间的心理学共生关系系

您的位置: &
世俗妥协与精神对立的绞缠——试论当代小说和电影文化关系的流变您好, []|
全部 沪深 港股 基金 美股
“好电影多半来自中篇小说”
  作家南翔新近出版的中篇小说集《女人的葵花》收入了近年他陆续发表在《北京文学》、《人民文学》等刊的九个中篇。这些小说发表后《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以及《新华文摘》相继予以转载。
  对这部中篇集萃,记者看到已经陆续引起一些评论工作者的注意,著名评论家贺绍俊认为,“南翔的小说很好看,也很耐读;他可以在不同的时空里展开想象,而最终又都凝聚于思想性和文学性,这得益于他的学院气质、民间情怀和南方立场三者的完美结合。”作为一名来深多年的本土作家和学者、教授,南翔如何可以在教学之余坚持创作并获得关注?6月8日,记者就一些热点文学话题专访了他。
  张艺谋的电影
  基本来自中篇小说
  记者:你从大学期间发表第一个短篇《在一个小火车站》至今勤于创作二十多年,涉及小说、散文、随笔、评论等多种文体,你最近出版的中篇集《女人的葵花》,作品中的人物有官员、秘书、大学教师、火车司机、落寞的渔夫、痴情的女子、逃亡的罪犯……选择这些题材是否都和你的经历有关?
  南翔:除了大学与铁路生活跟我有关,其他的主要就是靠阅读、想象和借鉴了。当然,生活经历和亲身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因为写专题片的机会,深圳的监狱、看守所我都去过不止一次。
  记者:在你的写作生涯里,我看中篇比较多,你前些年结集的《大学轶事》、《前尘——民国遗事》,以及更早的《海南的大陆女人》,基本都是中篇,你觉得中篇是当代文学的热点吗?
  南翔: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我确实写中篇较多,念大学就开始写,发了有五六十个吧。中篇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一个原因是大型文学期刊多了,大型文学期刊主要刊登中篇;另一个原因是中篇的容量,三万字上下,个把小时读完,也是一个电影的容量,很适合当下的读者。你注意到没有,好的电影多半从中篇里找素材,张艺谋的电影基本都来自中篇小说,譬如《菊豆》、《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等。
  好作品应有三大信息量
  记者:我感觉《女人的葵花》9个中篇,各有不同的追求,《女人的葵花》本身就是一个中篇,画面感、动作感很强;《我的秘书生涯》在《人民文学》发表后被收集过,情节很紧张;《铁壳船》是人性和生态的共生感喟;《人质》则像一个大特写。这是你有意的不同尝试,还是对读者不断变化口味的适应?
  南翔:文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这是作者的需要,也是读者的需要。更何况,我在大学教授文学,还有一个自我实践的需要。要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审美多元化了,趣味也就多元化,而且在不断变化。有人老怀念上个世纪80年代,出来一个小说就轰动,阿城、池莉等作家,就是一个中篇一炮走红的。更早的伤痕文学,短篇也成名,譬如刘心武等。那时候的文学承载了太多的文学之外的功能。
  记者:有人认为现在文学越来越小众化、边缘化了。你怎么看这么个问题?
  南翔:相比过去,这个判断没有错。一方面是文学回归本位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审美或娱乐多元化的结果。还有就是作家对作品能否精益求精,因为大家都忙,你的东西不好看,或者没深度,为何他要花时间,看得百无聊赖或气急败坏呢。我琢磨一个好的文学作品,应该具有三大信息量:一是生活信息量,二是思想信息量,三是审美信息量。生活信息量是我们全力搜寻与表现的人物、情感、历史及其生活细节;思想信息量是我们要通过人物、故事传导出来的深邃、理智而清明的思考;审美信息量则是我们的话语方式、结构方式等等。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财经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数码汽车科技财经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影视与小说文字稿pdf下载_爱问共享资料
影视与小说文字稿.pdf
简介:本文档为《影视与小说文字稿pdf》,可适用于高等教育领域,主题内容包含影视与小说申载春著作者简介:申载春男年5月出生山西省原平市人。年7月忻州师专英语系毕业参加工作。年6月在山东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年6月在南京师范大学符等。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090793',
container: s,
size: '920,90',
display: 'inlay-fix'
影视与小说文字稿.pdf
影视与小说文字稿.pdf
简介:本文档为《影视与小说文字稿pdf》,可适用于高等教育领域,主题内容包含影视与小说申载春著作者简介:申载春男年5月出生山西省原平市人。年7月忻州师专英语系毕业参加工作。年6月在山东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年6月在南京师范大学符等。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090793',
container: s,
size: '920,90',
display: 'inlay-fix'
该用户的其他资料
三峡文化研究资料
傅雷译文集
傅雷译文集
傅雷译文集
傅雷译文集
傅雷译文集
傅雷译文集
傅雷译文集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阅读量:675
阅读量:473
阅读量:1013
阅读量:122
阅读量:1025
阅读量:886
阅读量:314
阅读量:820
阅读量:158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散文吧网站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英美文学相关论文参考相关话题随着时代的前进,英美文学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美文学相关论文参考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英美文学相关论文参考篇1
浅谈英美文学研究与网络伦理文化
摘要:文学与科技的对立肇基于文学工作者对科技威胁的恐惧,而非对科学本质的怀疑。然而当二十世纪末期,另一波的科技文明(以计算机及网络为代表)入侵入文社群,文学工作者是否还仍如其十八、十九世纪的前辈一样,抱持不信任的态度?或是在此科技文明的压力下,寻找一个共生的环境,实为当今研究文学与科技关系中,一个很重要的议题。本文试图从共生的结构中,寻找文学研究如何在科技文明中,尤其是网络世界里,去发掘自己的研究与论述空间,也阐明这些论述与研究有何前景与局限。
关键词:英美文学 网络伦理文化
一、文学研究与计算机科技的萌芽期
计算机科技进入英美文学研究大约开始于六零年代。1966年结合人文与计算机信息的期刊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创刊,开启了文学研究者以计算机(尤其是mainframe)来处理文学文本的学术研究。早期的文学与计算机研究偏重文学计算,也就是使用计算软件或是索引工具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特性与作者文风,两本人文与计算机方面的期刊Computers and the Hu-manities及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可代表整个研究的方向与成就。(Potter 401-29)。
一方面,英美文学研究者以计算机为工具,从事文学计算工作,然而另一方面,不少文学工作者透过其文本或研究来探讨这两者间的对立或共生关系。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科幻小说与科幻小说研究。笔者在一篇(文学与科技的交锋:从科幻小说与科幻电影谈起)的文章中,提及科幻小说的主题与内涵,可以看出科技优越性与人性的关怀一直是人文与科技对立所关心的主题。
以下就是八项科幻小说的主题:1、人文世界的理性与合理化的解释(魔鬼总动员);2、未知世界的探索&&地心探险记、星际巡航记、外星人的传说);3、乌托邦的记忆与建立(反乌托邦的省思&&美丽新世界);4、文明与科技的怀疑(科学怪人、机器人的神话、网络上身);5、人文的关怀(生态与科技&&侏罗纪公园);6、视学与想象力的开拓(时间机器、星际大战、回到未来);7、超人神话&&机器战警、生化人、超人;8、后现代社会的省思&&网络的虚拟世界。
从此窗体可以看出,人文对科技的关系正从对未知世界的探险、怀疑,转化成想象力的开拓与科技世界的人文省思。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权威式的扩展,逼迫文学工作者不再仅仅认同网络科技威胁论(如网络上身),更进一部探讨人工智能的运作与网络上的文学断裂现象。
这一波的文学与科技的交锋,将从文学工作者的私人空间移到科技学者的网络空间。作家或研究者,开始在计算机上寻找创作的可能性,想象网络出版、多媒体创作、人文数据库的建立以及思索网络的群体与个体疏离等问题,这将开启另一个纪元的英美文学研究。到底这一波的因特网对英美文学研究有何影响,其对文学研究是否产生质的变化或是理论架构的重整,将是关心文学研究者不可忽略的议题。
二、英美文学研究与网络发展
对文学的悲观来自于对数位文化的不信任,数字文化似乎摧毁了传统文字印刷力量、文本与人的互动(或感动)关系、以及手写文字的文化意涵。
网络发展带给人文研究的一种质与量的改变,也反映了自十八世纪以来人文与科技的对立与紧张关系。诚然数字文化及因特网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书写与阅读习惯,然而它所带来的新鲜经验也重新开启了文学研究的另一层关系。在此提出几项重大的改变与重整,希望与读者来讨论文学研究的前景与局限。笔者认为,现今因特网在文学研究方面的影响可以分成几个面向:(一)因特网成为研究的重要的资源或是图书馆的替代品、(二)文本的观念受到挑战、(三)传统的文学研究走入文化研究的范畴、(四)跨地域性的文学研究主题(如性别、阶级、主题认同等)受到重视、(五)文学理论与社会科学的整合。以下仅对这些议题提出其现在与未来的发展及检讨。
(一)因特网与图书馆
在一篇讨论图书馆与internet的关系文章中,David S.Miall引用Jean-Pierre Dupuy的论点,指出信息的普遍性往往造成一种无自决行为,也就是依赖外在权威,缺乏个人自主的改变或成长。Miall又指出,纵使现今的虚拟图书馆数据丰富,但是其检索方法以关键词为主(包含全文检索),而非以观念来检索,对人文研究来说,非常不合适。姑且不论网络上的数据正确性有待商榷,纵使网络数据也非所有文学研究者参考的数据主体,据其统计,文学研究的数据仅有36%被数字化置于网络上,大部分的数据仍是纸。
但是现今学者及学生太依赖网络及数字图书馆,仅以网络上找得到的数据当成其研究的主体。此外网络资源的组织及结构仍不如传统图书馆,因此其数据甚为不稳定与不确定。Miall也指出,于小屏幕上阅读文字,也让阅读吸收及流畅度变得极度困难,此部份我们将在阅读超文本部份讨论。将网络当成文学研究的图书馆,其风险甚高,往往丧失了研究的自主性与言究资料的完整性,最严重的是其所造成的提供了廉价与虚假的知识结构。
(二)颠覆文本
虚拟图书馆所呈现的数字信息往往是一种超文本,George Landow等学者所提倡的超文本阅读,可说颠覆了传统的文本结构。以超文本来创作或是阅读成为网络时代的一种后文学现象。
然而超文本阅读或是创作,真的是打破线性阅读或是开启阅读与研究的新天地吗?Miall指出,超文本研究(或是其它非文字的文本研究),往往重视媒体本身的研究,降低了研究的议题多元面貌。而超文本的阅读,虽号称创作不同、提供多元,其实却是制作同构型及连续性。因为其超级链接乃是经过设计,其多元化是作者的单一化,指导读者按照其所定的&线性&来阅读,反而不如传统的纸本阅读,由读者来主导,更加具主导性。此外计算机屏幕阅读,限制了阅读长度及流畅度,伤害了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
此外,文本的无限延伸,反而减低了文本本身的主体性,到底文学研究的文本在哪里?文本是否应具普遍的文学价值或美学观,都造受了严格的挑战。
(三)文化研究
网络对文学研究另一个最大的冲击是解构了文学研究,将文学研究带入了文化研究。当Miller呼应Derrida的看法认为在网络时代,文学(或文学研究)势必没落,但是他不像Derrida那么悲观,他认为文化研究代之而起,将会文学研究开启另一个论述的战场。透过理论对文学研究的反省,Miller认为文化研究将文学研究边缘化,或是替代了文学研究。例如,对美国大众文学的文化研究,让我们置身全球化及网络化的场景中,不至于缺席或是格格不入。他又指出单纯的英美文学研究会越来越边缘化,在整个英文文学研究范围中,其它地区的全球化视野会更加宽广,纽西兰、澳洲、非洲、印度东亚等以英文创作的文本会受到重视。
网络开启了信息的无限性,但也创造了信息的不稳定性,将网络当成虚拟图书馆,正反映了这图书馆的本质一一虚拟性与不真实性;而文本与超文本的模糊界限,也正瓦解了文学研究的本质,传统的文本研究丧失了其正当性,文本与本文的不可分割,也正考验批评者的美学观,到底有无所谓的文学价值或是文学品味呢?而文化研究扩展了文学研究的视野,但也同时挑战文学研究的主体性,文学研究非存在于文本的美学研究,而是一种外缘研究,文学本身是否在这种外缘研究中,受到重视呢?还是被边缘化了?虚空间的跨时间与空间研究,让我们思考全球化、主体认同等主体,但也窄化了研究者的思考空间,网络文化研究并不等于文学研究、主题研究并非文学研究的主战场;跨学科的理论建构,对于建立论述权威大有助益,但是沉迷于各种社会科学的分析、类化及术语中,也同时忽略了文学中的异质性、主观性(或感性与非理性)、及神秘性或不可知性的迷人之处。,
英美文学相关论文参考篇2
浅探有效开展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
随着高校教育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近年来,高校文学课程比例不断增大。无论对于理科生还是文科生来说,学习文学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另一方面能够从繁重的专业课学习中获得休息,关注人文,热爱生活。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更加注重对英美文学的学习。
根据教育部在2000年最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语言文学原著的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了解。&众所周知,要想把一门外语学通、学精,了解和学习这个国家的风情与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通过学习英美文学课程,学生可以从多种多样的文学文本透视生动的英美国家文化,观察英语国家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缩小英语学习者和英语这门外语的距离和代沟。此外,在阅读经典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最为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逐渐改掉在中国英语课堂上养成的以语法正确为最终目的、对某特定含义的表达方式单一等不良的英语使用习惯。
为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英美文学课程是很有必要的。然而,笔者通过一个完整学年的英美文学授课以及与学生进行直接沟通后发现,英美文学课程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关注,教学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将来不会继续从事英美文学方面的研究,没必要读这么多文学方面的书籍,不如去学翻译或商务英语更为实用。有少部分学生对文学有兴趣,想在本科毕业后考取英美文学方向的研究生,但他们也只关心某位名作家的生平、某部经典作品的中心思想,认为能够应付考试就行。究其深层原因,学生无法对课程产生真正的兴趣应该归咎于当前英美文学课程不太完善的教学模式。
教授课程的教师基本上都会按照先英国后美国的顺序,根据时间推移,逐一讲解不同时期的主要作家作品。由于需要介绍的作家作品太多,很难突出重点,也没有时间引导学生做深入的文学赏析。学生只能一个个记忆作家作品,没有透彻的理解,自然无法产生兴趣。及时转变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建立有效的教授模式,是当前教授此课程教师的当务之急。笔者作为这一课程的授课教师,对具体的改进方法有如下思考。
一、采用以自主讲解为主、教材为辅的授课方式
当前,各个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教材并不统一,大部分使用的是吴伟仁主编的《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和《美国文学史及选读》,或李公昭主编的《英国文学选读》和《美国文学选读》。前者为全英文教材,后者除选读部分外全部用中文讲解;前者选段较多,后者讲解较详细。
在授课过程中,无论用何种教材,基本都不可能严格按照教材的编排按部就班地讲下去,总会遭遇到时间不够、选文过长或分析不足等问题,所以很多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完全书,只能对很多文学知识做&浮光掠影&式的介绍,采用&作者生平介绍&主要作品&领读选段&单一的方式匆匆结束课程。
另外,完全按照教材的编排讲课很难兼顾&文学史&和&文学选读&两方面的授课内容,往往是先介绍&文学史&,再进行&文学选读&,容易忽略向学生讲解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文学史&和&文学选读&是不能分开的。&文学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文学发展的清晰脉络,理解文本出现的特定历史环境;&文学选读&可以验证和巩固&文学史&的发展,把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变得活跃和真实。基于这种现状,几乎没有教材能够让教师完全参考其编排来讲解文学课程。
笔者认为,在文学课程授课中,教师不妨脱离开教材,以教师对英美文学各个时期特点的理解,整理出清晰的脉络,向学生有目的、有层次、有重点地介绍文学知识。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弃&平均分配&的讲解,着重强调文学成就更高、产生影响更大的文学时期,带领学生进行文本细读,而对时间间隔较远、文学成就不突出的时期只作简要介绍,选文略讲或者不讲。另外,英美文学课程的安排往往是一学期英国文学,一学期美国文学,分别为32课时。
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英国文学起始较早,积淀更加深厚,从中古时期一直讲到现代时期需要花费比美国文学更多的时间(美国文学基本从浪漫时期讲起),所以不必拘泥于时间的限制,在英国文学上逗留的时间长一些,才能保证学生对英国和美国文学的学习尽量全面。自主讲解也可以精简授课内容,有取有舍,重点突出。
二、设计艺术的文学课堂
英语专业的学生或多或少都读过译文版的英美文学小说,但要把英美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的时候,只读过几首诗歌或者几本小说就远远不够了。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把文学知识用系统化和深刻化的方式讲授出来。但庞杂且枯燥的文学时代的划分以及文本的含义往往令学生感到僵化和难以记忆,渐渐失去兴趣,于是设计艺术的文学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学课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打破一个教师&一讲到底&的模式。
本科阶段英美文学课程一般开设在第三学年,由一名教师把课程从头讲到尾。由于授课任务量很大,教师难免会顾此失彼、难以深入,在上课前仅仅将基础知识整理准备好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教师无暇设计课堂的互动环节,如此一来,文学课堂就必定显得单调。所以,像英美文学这样提高性的课程完全可以打破单一教师的授课模式,让多名在文学方向有研究的教师分担这一学年的课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特长,分别负责讲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文学特点,既可以保证教师备课的充分和讲解的深度,也能让学生保持新鲜感。
如果受到师资力量的限制,可以采用两名教师同时授课的方式,一人负责一个版块。如一名教师介绍某一特定文学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另一名教师负责介绍该时期文学作品的特点,这样能够让教师的思维更流畅,讲解更全面。如果时间富足,可以共同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现场进行讨论、戏剧表演、诗歌朗诵、小说片段重现等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加大& 文学选读&的分量。
正如在上文提到的,英美文学课程是&文学史&和&文学选读&的结合。但这两方面却不可能完全对等。传统的教学模式重&史&轻&选读&,教师侧重于对文学 发展历史的介绍,只留下极少的时间带领学生浏览文本。学生只能从教师的讲解中记忆文学和文本的特点,没有时间在具体的文本中求得证实,所以笔者提倡相反的重&文本&轻&史&的方式。根据现在教材的编排方式,文学史的知识完全可以通过让学生提前阅读教材,自主提炼某一特定时期文学作品所具备的共同特点,但让学生自己阅读具体文本是相当有难度的。
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加大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选读&的分量,扫除学生在理解文本语句上的困难,并通过分析具体的人物形象,欣赏独特的表达方式,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自然地加入文学术语的讲解,将对学生的学习大有裨益。如要介绍诗歌的格律,可以通过阅读莎士比亚著名的十四行诗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抑扬格&,再通过阅读布莱克的诗作《老虎》给学生介绍&扬抑格&,然后经过对这两首诗所表达内容的分析,向学生讲明这两种诗歌格律运用的范围和在表达不同含义时所发生的作用。
在给本科生讲授英美文学课程时,适当地引入简单的文学批评理论也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如鼓励学生用女权主义批评来阅读《简&爱》,让学生除了理解简&爱这个女性是如何独立外,也能看到女性角色在 社会中是如何被压抑的,而简&爱这个勇敢的女性形象又是如何反抗和颠覆了传统的意识形态,这也是《简&爱》这部小说备受赞誉的原因。再如,可以用自然主义宿命论的观点来思考德莱赛的名作《嘉莉妹妹》中嘉莉的悲剧命运。当然,这一切都要在&文本选读&中完成。通过加大&文本选读&的分量,可以让学生透过文本看到活生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每个文学时期的特点,有益于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
3.适当加入比较文学的学习方法。
文学现象多种多样,互文现象时而有之。比较文学是在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学生对某一个文本的记忆可能很单薄,但通过与另外一个文本的对比学习就会加深印象。笔者在讲解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序言)时,曾把长文本的第一个诗行&当四月的甘霖渗透了三月枯竭的根须&和英国现代派诗人代表&&艾略特的长诗《荒原》的第一句&四月是最残忍的季节&进行对比,通过这种互文现象,让学生明白,同样是&四月&的景象,在不同时代不同文本中却表达了不同的含义,为各自的文本奠定了不同的基调,帮助学生分辨不同时期各自的文学倾向。
学生可能对英美文学文本很陌生,但却对中国文学相对熟悉,因而可以通过比较文学的学习方法将英美文学与中国文学对映比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印象。如英国新古典文学末期的小说家亨利&菲尔丁的代表作《弃儿汤姆&琼斯》因其小说里人物众多且栩栩如生,被誉为英国版的《红楼梦》;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的诗歌《一朵红红的玫瑰》里的诗句也与中国传统民歌《上邪》中的诗句相吻合。通过这种对比,能够拉近学生和陌生文本之间的距离,提高学习效率。
三、大力推行多媒体教学
要想使英美文学课堂变得有声有色,没有多媒体设备的帮忙很难达到最好的效果。使用多媒体课件首先就会为教师节省板书,将更多的课堂时间投入到讲解和与学生互动中。其次,由于英美文学中不少优秀的作品都被改编成了电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播放电影或电影片段,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留下更为生动的印象。
笔者曾在讲解庞德的印象派诗歌《在地铁站》时,发现学生很难通过枯燥的概念来理解什么是&印象派&,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了梵高、莫奈等著名画家的印象派画作,能够更直观地传达印象派的特点,那就是&捕捉和记录一瞬间的印象,使一瞬间成为永恒&& 艺术家将焦点转移到纯粹的视觉感受形式上,作品内容和主题变得不再重要&。学生通过画作明白这一特点之后再重读这首诗,很容易就明白诗人是如何用一些简单的意象来表达他在地铁站中一刹那的感受。
在越来越重视素质 教育的今天,为高校 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英美文学课程的必要性自不必说,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英美文学课程是教师应当认真考虑的问题。要想让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产生兴趣,教师要将课设计得生动有趣,带领和引导学生遨游在文学浩瀚的海洋里,让文学在学生的素质培养中发挥最大的效力。相关文章最新文章第7章 电影市场与审查机制(7) - 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 - 诺哈网
·· · · · · · · · ·
第7章 电影市场与审查机制(7)
从性价比来看,戏剧演出的巨额人工费以及不断更换的剧场装潢让它和机械复制、广泛传播以及轻便可靠的电影拷贝相比,缺乏竞争力。在战后上海,一张电影票比话剧票要便宜平均20%。在成都出版的《时代电影》中有《影剧票价市政府重调》一文专门论述上海电影票价和戏剧票价的比较。见《时代电影》1946年第11期,页7。因为拍电影比演戏相对赚钱,很多原本的“戏剧人士”,不论是演京剧还是地方戏(比如越剧),都开始抢滩电影界,和自己的本行戏剧渐行渐远,故造成戏剧界在演出人员上的短缺和零落。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1946年被评为“平剧皇后”的言慧珠,她随后逐渐从戏曲圈转向电影圈,主演了多部电影,虽然褒贬不一。见《1946年上海艺术皇后竞选:平剧为言慧珠》,《上海滩》1946年第4期,页1;以及《言慧珠并非电影人才》,《上海滩》1947年第9期,页7。从社会机制看,上海市政府和负责娱乐业的社会局,因对左翼进步戏剧运动的担忧以及对商业电影利润的觊觎,强迫很多从日伪手中充公的剧院改为电影院,使得电影放映场所大增而戏剧无地可演。此外政府对电影只征收30%的娱乐税,对戏剧却要40%。在《市政府下令:增加影院捐税》一文中,有详细比较上海和成都娱乐税的情况。见《时代电影》1946年第8期,页1。第四个让电影超过戏剧的原因是观众因素。上海观众在经历了日占时期的强压和封闭之后,对新引进的所谓“五彩片”、好莱坞巨片以及从重庆回归的国产明星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期待,因为这些在日占时期,几乎都看不见。然而如前所述,繁荣了的电影产业并不是完全排斥和否定式微的戏剧,而是将很多戏剧人才、题材、资源和理念包容进来。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戏剧题材的电影或直接改编自戏剧的电影,在战后上海很受欢迎。尽管很多专论都认为战后上海电影整体呈现现实主义风格、批判的主题和生活化的人物形象(应该说这是左翼制片厂留下的印象),但例如1947年的《浮生六记》、《甦凤记》、《天桥》,1948年的《生死恨》、《粉墨筝琶》、《祥林嫂》,和1949年的《梨园英烈/二百五小传》、《越剧精华》都融入了特质化的戏剧表演,吸收了各种不同的地方戏样式,可以说将舞台搬上了银幕。再者,部分电影还是直接改编在战时广为流传的话剧,比如当时曾轰动一时的间谍片始祖《天字第一号》。例如国泰1946年的间谍和情节剧大片《天字第一号》就是改编自战时很有名的话剧《野玫瑰》。
二战后上海电影的共生性和跨媒体性
其实以上电影和戏剧的共生共荣以及相互竞争的关系已经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电影,尤其是在战后上海这个特殊时期、特殊地域的共生性和跨媒体性。这一部分笔者将从一个更广泛的角度,即电影和其他相关媒介/产业的关系来进一步说明。纵观这个时期的上海,流行乐、广播、歌舞以及电影出版物(另辟专文论述电影出版物和电影的有机联系)都给电影带来了巨大的植入商机(tieinallure),也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拓展电影市场,加速其成熟。而上海电影业的异常繁荣也带来了唱片销售的提升,给广播明星提供了视觉展示,让最流行的歌舞在银幕上活灵活现,同时也为电影杂志和画刊小报提供了无数话题。典型的例子就是好莱坞歌曲,这些流行曲目不仅在银幕上放,电台中播,还通过画报和杂志宣传歌词和曲谱。从1945年下半年到1946年末,当国产电影还在酝酿期时,很多好莱坞电影被引进上海,有很大一部分是歌舞片,当时电影报导也多以好莱坞的歌曲、歌手和歌舞片为主题,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很长时间。比如翻译NormanMcLeod导演谈论歌舞片拍摄技术和困难以及讨论他1946年新片《玉堂富贵》(TheKidfromBrooklyn)的文章,见《西点》1946年第12期,页18;在连续出版的《电影》杂志中,几乎每一期都有好莱坞歌手、歌舞片以及最流行歌词的广告,比如第1期介绍“‘唱歌大王’平克·劳斯贝”(BingCrosby),第2期介绍“美国空运抵沪的流行歌谱”,第3期介绍“歌舞场面如何拍摄”;在1946年出版的《星期影讯》中,好莱坞歌曲的介绍俨然是一个独立而连续的版块。这就难怪好莱坞音乐剧以及那种炫目、恣肆的歌舞风格是上海小市民最热衷的节目,也是中国导演刻意模仿和改编的来源,那舞曲也频频出现在上海夜总会和跳舞厅里。上海战后最早的国产片之一《莺飞人间》刻意模仿好莱坞歌舞片风格,导演方沛霖更是坦露欲与好莱坞一争高下的野心,见《方沛霖不服美国片》,《快活林》1946年第36期,页5。很多期刊和小报都有报导电影人士经常光顾舞厅和夜总会,展露好莱坞电影中的舞曲的新闻,见《应云卫狂舞百乐门》,《星光》1946年第16期,页11;《狂欢通宵,影人圣诞舞会记盛》,《每周电影》1949年第1期,页24。
电影/歌唱明星周璇也许是一个更能说明电影共生性和跨媒体性的例子。关于周璇的书已经很多,大都在渲染她传奇性的经历、甜美的嗓音和经久的明星魅力。本文更关注的是战后她鲜为人知的一段经历。在“孤岛”和日占时期,周璇选择了留在上海,所以她和来自满映的日本籍明星李香兰(山口淑子)的合作以及她参演的一系列“附逆”(即依附敌伪,做汉奸卖国)电影的所谓“劣迹”成为她饱受诟病的原因。战后,某些电影老板和制片人(比如上海的柳氏兄弟、香港的李祖永等)对说明周璇日占时期的困难处境和身不由己兴趣不大,却急切想“包装”她,来兜售周璇唱片、周璇广告、周璇无线电声、周璇电影。为了将周璇利益最大化,香港和上海的电影大亨们利用所有机会让周璇的一切变成头条新闻,却根本不顾及很多市民会因此反感她劣迹未除,过多曝光:他们请五位作曲家专为周璇写歌,为她量身打造歌唱片凸显她的歌影双栖气质,将周璇的每首歌都上电台,并出版歌词歌谱,也默许小报四处传播周璇秘密情人的消息。以周璇为主打明星的电影无一不包含动听的主题曲,从时代曲到民歌风,再到异域风情歌。见《周璇红遍南洋》,《电影》1948年第15期,页11;《苦闷,彷徨中的周璇》,《电影》1948年第18期,页10;以及《五位作曲家专为周璇写歌》,《青青电影》1948年第4期,页5。尽管周璇在1946年被沪上某杂志选为电影界“艺术皇后”《1946年上海艺术皇后竞选:电影为周璇》,《上海滩》1946年第4期,页1。,而且她的多才多艺和跨媒体能力也确实保证了电影票房(尤其是在南洋一带),但她所谓的“失节”和“通敌”始终没有澄清,也很少有人真正关心过这个表面风光的多栖明星背后的心酸和迫不得已,这影响到了她在新中国的命运,直接导致了她在50年代初期的精神崩溃。
和周璇一样,很多电影女明星们在战后短暂而疯狂的繁荣中经常展露歌喉;一些精心设计的歌唱片笔者刻意用“歌唱片”来区分好莱坞常见的歌舞片,因为国产电影中很少有像好莱坞那种大规模的华丽的舞蹈场面。(例如《柳浪闻莺》、《十步芳草》、《关不住的春光》)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当时的流行歌,它们的存世却反衬了很多老片子的失传。在中国银幕上很少有男演员被包装为歌唱明星,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现象。白虹、白光、姚莉、王人美、欧阳飞莺、沙莉、龚秋霞就是被报道最多、歌唱最有特色、演出也最频繁的女明星们(可惜她们很多歌也随老电影一起消失)。除了电影明星大展歌喉之外,还有很多成功的歌手“跃上银幕”的例子。比如《跃上银幕的歌星们》,《影迷俱乐部》1948年第2期,页3。此外喜剧明星韩兰根却是从播音重回电影圈的例子。因为他也曾在日占时期拍过争议电影,战后在舆论的一片谴责声中选择了“曲线就业”的道路,先在“不露脸”的电台谋职,然后在公众逐渐接受既成事实之后,才重回电影圈,由此可见电影和广播的双向流动关系。《韩兰根告别银幕》,《大观园》1946年第23期,页3;《韩兰根滑稽播音》,《快活林》1946年第4期,页8。而1948年电影《新闺怨》则是电影和歌舞嫁接的佳作。影片就是以歌舞女为中心,为了逼真再现上海歌舞女和“大班”的生活,再现她们生活中模仿时髦电影舞蹈和渴望成为电影明星的劲头,导演史东山招聘了多达30位歌舞女加入拍摄,由此模糊了影像和实质、影迷和影星、虚拟和逼真以及银幕内外的界限。《舞女30人拍新闺怨》,《昆仑影讯》1948年第13期,页12。电影的魅力和话语权更让上海市政府做出查禁某些“不合时宜”的电影歌曲的决定。更有甚者,香港的永华公司在著名的《青青电影》杂志上打出“1亿元求歌谱”的广告。《被禁的流行歌曲》,《快活林》1947年第53期,页3;《永华1亿元求歌谱》,《青青电影》1948年第6期,页8。这些生动且并不孤立的例子充分说明战后上海电影共生性和跨媒体性的切实存在。
三作为社会事件的电影
电影成为上海第一位的娱乐选择让其成为公众关注的对象,引起无数是非。故而电影,作为一种社会事件,在战后上海的日常生活中被热议不断。白露教授在开展其对中国妇女的研究工作时化用了法国哲学家AlainBadiou的概念“事件和经验”。在她看来,“就全球领域来讲,当妇女(研究)成为社会科学的一种普遍事实的时候,当妇女(研究)成为一种社会事件或是‘真实的抽象’的时候,书写妇女史就意味着具体可微地体察女性常态地位是如何被强制,抹杀,叠加,错置,重置,或者消退”。白露(TaniBarlow):《中国女性主义中的妇女问题》(TheQuestionofWomeninChineseFeminism),页10—11。引文是笔者的翻译,括号内容是添加的。如此理论化“事件”这一概念,不仅将问题放在了全球视野和地方特色的建构中,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切入“不确定”历史的方法,这种历史“并不是连续的,而是(由各种重要事件)累积的”。同上,页1。尽管白露教授是在不同语境中提出“事件”的概念,但它的确有助于我们理解战后上海电影的那些事件如何“句读”看似连贯的电影史,如何撼动虚构影像和现实利益之间看似平衡的关系,如何和更广阔的社会政治图景对话的。
战后年中有4个有代表性的事件脱颖而出。这4个事件都有巨大的社会影响,都对电影产业发展产生不可预期的作用。但何为“电影事件”确实有主观因素,取决于作者的角度和目的。比如战后揭露和审判“附逆影人”的运动()完全可以看作是一场大事件,但因为笔者在其他部分已有论述,或者类似的事件还需要更多档案材料来丰富和揭露,所以本文只选取这4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按时间排序,却不分其社会影响力高低,这四个事件分别是1946年10月的上海小姐选美,1947年7月的《假凤虚凰》事件,同年7月的金都戏院血案,以及1948年11月的电影职工罢工事件。在中文语境中,被定义为事件,往往可以象征性比喻为风波,暗示了巨大潜在的影响。上述四次电影风波显示了“电影常态”如何被挑战以及如何发生变形的过程。
战后上海首届选美大赛是由当时沪上大亨杜月笙主办,其对外宣称的目的是救济1946年夏秋因洪灾而逃难到上海的苏北难民,依靠“美色”来换取支持者购买门票和选票,以此收入来赈灾。苏北一般是指江苏北部或者长江以北地区,临近上海也不断与都市上海有劳力、资本、资源、文化上的交流。因为大部分苏北人在上海从事相对低级和苦累的体力活,比如黄包车夫,低级妓女,理发师,厨师等(相对于苏州、宁波、绍兴移民的“高等地位”),上海所谓本地人往往都看不起他们,而“苏北人”也成为一个贬义和嘲笑字眼。可参考EmilyHonig(洪妮格)的《创造中国的民族性:上海苏北人,》(CreatingChineseEthnicity:SubeiPeopleinShanghai,);以及孟悦(MengYue)的《上海和帝国的边缘》(ShanghaiandTheEdgesofEmpires)。严格来说,它并不是一个电影事件。然而任何一场选美是少不了电影女明星的,但让人惊讶不解的是对比于众多电影明星起初的热情参选、频频出镜,她们中途却集体退出。在笔者看来,这并不是电影的公众魅力在消失,恰恰相反,这说明此时很多电影人(包括女明星和导演制片)往往一厢情愿地将商业大环境中独领风骚的电影看作一种严肃的艺术形式,所以刻意避免选美这种庸俗和伪善的活动。比如《郑君里不选白杨做上海小姐》,《东南风》1946年第8期,页7。更有趣的是,与明星集体缺席相比,选出的“上海小姐”们的“生后事”(afterlives)却几乎都与电影有关,或出于自愿,或来自电影人的邀请。平剧坤伶组小姐言慧珠、舞星组第一名管敏莉、歌星组第一名韩菁清都不同程度参与电影活动中。“上海小姐”分为闺阁名媛、平剧坤伶、舞星、歌星四组,各自的冠军都涉足电影圈。闺阁名媛组的第二名谢家骅的遭遇就是典型。相比于第一名的幕后操作,谢的加冕是名至实归。赛后,她的社交能力和外向性格很快融入上海文化娱乐界,导演纷至沓来延请拍戏。她的第一部电影是1947年的《满城风雨》(香港出品),合作者竟是1946年的“香港小姐”李兰。《谢家骅拍电影内幕》,《电影》1947年第13期,页14;以及《上海二小姐谢家骅上银幕告吹》,《青青电影》1947年第8期,页5。可惜,电影女明星所担心的过度曝光和所忧虑的被污染的电影界都应验在谢家骅随后的生活中。因为谢是“上海小姐”又是电影明星,追求者无数,但是后来下嫁的有钱丈夫反感她太暴露于公众,又担忧女明星的生活太招摇,竟将其反锁家中。因郁结过度,谢吞食大量安眠药自杀,就如同1935年影星阮玲玉自绝人世一样,只能在天国继续她的明星生活。
[目录列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生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