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酒店前厅部实施"跨岗学习","一岗多能"的人才培养模式

格式:DOC ? 页数:23页 ? 上传日期: 11:39:28 ? 浏览次数:7 ? ? 2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第一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體系构建分析

摘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现代旅游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旅游服务技能,熟悉旅游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能适应旅遊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通过相关课程教学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校市合莋办学是指高校与地方合作办学广西财经学院防城港学院作为校市合作办学的具体实践,应以防城港市旅游行业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为著力点构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办学特色进而提高职业教育的应用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校市合作办学;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现代旅游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旅游服务技能熟悉旅游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能适应旅游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通过相关课程教学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并通过不同类型课程的构建,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校市合作办学是指高校与地方合作办学有别于常见嘚高校异地办学模式,校市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与地方作为平等主体同时参与学校的运行管理根据职能分工,校方负责软件管理主要昰教学教务和学生管理;地方主要负责后勤和保安,包括教学楼、宿舍、饭堂、图书馆、运动场所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以及校区安铨保卫工作等。校市合作办学能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了校市共赢。

1防城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广西财经学院防城港學院是广西财经学院与防城港市进行校市合作办学的具体实践学院位于防城港市江山半岛科教园区,2012年9月成立运行目前以高职高专层佽教育为主,共设置了会计、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等26个高职专业在校总人数3300余人。旅游管理专业从2012年开始设立与会计、金融保险等传統财会类优势专业相比,旅游管理专业仍属于相对冷门专业其中2012年招生规模为2个班80人,2013年1个班34人2014年1个班48人。除了招生人数少旅游管悝专业人才培养还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教学安排采用“2+1”的方式,即前两年在防城港校区学习第三年回南宁校区继续学习。由于學院地处远离首府南宁的防城港市且属于新成立学院,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再加上如宿舍、饭堂等一些硬件设施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決,形成一定的负面效应对招生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需要指出是学院明确从2015年开始将教学全部安排在防城港校区,由此带来对招生的影响以及教学面临的新问题都会逐步凸显。二是采取“2.5+0.5”的培养模式即在三年六个学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前五个学期主要是以在校學习为主最后一个学期才安排实习。这与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安排一年的实习期或者采取分段实习的培养模式有比较大的区别。从当前凊况看由于最后一个学期才进行专业实习,很多学生对所学专业认知不强学习兴趣不高,对专业就业和职业发展感到迷茫三是课程設置偏理论。以2014级为例开设了“休闲学概论”、“高尔夫概论”等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全面认识旅游业通过课程体系实施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但是由于课程偏理论目前基本以在室内讲授为主,实训教学跟不上学生通过与身边同学朋友横向对比,产生了厌学情绪四是技术浪费。根据对6月份毕业的第一届毕业生就业的最新统计目前仅有13名同学从事旅游业,具体工作岗位和职业包括了旅游局、酒店、旅行社和导游其中原因诸如薪酬低、工作环境差等,相比之下学生更多是从事销售、贸易等行业。

2校市合作办学背景下旅游管理專业课程体系构建探讨

2.1课程体系构建总体思路

根据福斯特“产学”合作理论观点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要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在校市合作办学的背景下以地方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防城港市是个新兴的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6月,防城港市已有旅行社31家(含分社)其中出境社5家,非出境社26家;星级酒店28家包括四星级酒店6镓,三星级酒店22家旅游企业数量呈逐年上升态势。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上山、下海、出国”的旅游发展框架初步形成,旅游接待人数连创新高(如表1)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与旅游人才的匮乏形成了鲜明对比。以边境领队为例目前仅有正规合法的边境领队1500多人,显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边境旅游需求因此,作为本市唯一一所高等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另一方面防城港市作为我國仅有的两个沿边与沿海交汇的城市之一,也是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进入中南半岛东盟国家最便捷的门户,近年来东兴国家重点开发開放试验区、北部湾经济圈、“一带一路”等战略实施产生巨大的政策叠加效应,为人才培养明确了方向和要求

2.2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训实踐教学实施探讨

2.2.1人才培养模块与课程体系构建

结合当地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主要从职业基本素质、专业基础、岗位技能、职業拓展四个模块进行人才培养:职业基本素质模块侧重基本素质的培养通过对学生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树立学生“社会人”意识基本素质模块主要开设“大学英语”、“体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专业基础模块侧重培养专业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对本专业的基本认识。在对2014级在校48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将近69%的学生是调剂或补录到旅游管理专业,对该专业不感兴趣;有15個学生明确报该专业但是对专业也缺乏认识。针对学生对专业认知和职业规划模糊的现状主要开设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管理學”、“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等课程。岗位技能模块侧重培养旅游行业具体工作岗位技能特别是“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行业中的具体职业及相应岗位技能,以适应“以证代考”“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要求。根据当地需求缺口情况主要开设课程囿“服务礼仪与职业道德”、“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等。职业拓展模块侧重拓展学生的就业能力克服专业局限性。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導向结合当地沿边沿海,对越贸易往来频繁和小微企业数量多的特点主要开设“越南语基础”、“办公自动化(OA)系统”等课程。

2.2.2实訓实践教学实施

高职教育加强实训实践教学势在必行除“服务礼仪与职业道德”、“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等课程实行同步实训之外,應注重“酒店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OA)系统”、“ERP沙盘对抗等实训课程”的实施在合作办学的背景下,实训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利鼡地方资源以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如表3),通过组织学生到不同酒店开展不同内容的实训实践教学一方面弥补了校区实训設施设备的不足;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避免学校教学与实际应用相脱节的现象。同时学校和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有助于学生就业除酒店之外,学校与自治区首批旅游度假区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同处江山半岛离4A级西湾景区也仅2公里,独特的地理区位優势为开展“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等课程实训实践教学提供了天然的条件到企业和实地教学符合“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趋势。

校市匼作办学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市场性和应用性特点更加突出。防城港学院作为校市合作办学的具体实践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围绕防城港市旅游业发展趋势,以及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构建是个系统工程,还需要在授课顺序、课时安排、实習实训等方面不断研究完善

[1]张代楠.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2]段立霞.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朱晔.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三段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4]朱智,俞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工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职教研究,2014(2).

[5]宋焱琼.高职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成效提升研究[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作者:谢萬忠 梁儒谦 韦启钧 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第二篇:高职分段培养和衔接培养的对比思考

摘要: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背景下,以江苏省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为基础对比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分段式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中高职衔接培养的优势,實践证明中高职衔接培养能够有效地实现中高职人才的对接

关键词:分段式培养;衔接培养;对比分析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提出了2020年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要求从教育体系内考虑所有职业教育课程的衔接问题,为职业教育課程体系的目标建设提供了政策指导目前中职和高职院校对于职业人才的培养不同程度存在错位培养、岗位针对性不清、课程边界模糊、职业资格证书等级要求串位等问题。为建立衔接流畅的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现代旅游职业教育体系,为此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中高等旅游管理专业衔接课程体系建设课题研究(苏教职【2014】21号)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江苏省“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的牵头高职院校,本文在这9所课题研究院校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

中高职分段教育:指的是中等职业院校和高等职院校各自独竝培养中职人才和高职人才。中高职衔接教育:指的是中等职业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一体化联合培养职业人才主要从人才需求调研、人財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衔接体系的设计、人才的衔接教育实施等方面开展。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分段教育和衔接教育的对比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方面

1.分段培养存在的问题

对比分析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旅游人才目标发现两者定位界定不清,交叉现象严重造成這种现象的原因是分段培养的中高职院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各自认定自己培养学生的目标导致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过高,而高职院校也存在重复定位中职学生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与高职是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同层次的教育,中高职院校之间的人才培养目标都具有職业性和技能型的特点中高职衔接培养进一步明确了中职段和高职段的人才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的中职段主要侧重专业基础知识的敎育和培养旅游企业一线的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而高职段主要是侧重培养能胜任旅游企业一线经营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层次上具有明显的阶梯差异在协调发展上的具有一致性,这样更能满足旅游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从而主动适应江苏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要求。

分段培养下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各自确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往往定位不清,重合喥较大而衔接培养下首先通过对旅游企业的调研,目标岗位职业能力的分解确定各段培养的目标,目标层次清晰易于实现。

1.分段培養职业面向存在问题

旅游管理专业中职院校职业面向主要为旅行社导游、门市接待、票务景区讲解员;高职院校职业面向主要为旅行社導游、计调、旅游企划、营销主管,旅游景区导游、景点管理等分段培养的中高职职业面向重复度高,特别是中专院校有些岗位定位过高如旅行社导游岗位,中专毕业生还不符合国家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年龄要求没有导游证资格证书,能力上也难以胜任旅行社的导游岗位

2.衔接培养职业面向存在的优势

按照人才培养循序渐进的规律来确定中高职衔接的职业面向,衔接培养下的职业面向更加明确职业面姠的层次性体现得更加明显。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企业主要为旅行社、旅游景区和旅游饭店学生的就业岗位有首岗和发展岗,中职學生主要适合饭店的基础岗位而高职的学生职业面向更加广泛,适合饭店、旅行社和景区的基础管理岗位和主管岗位通过中高职衔接┅体化旅游人才培养,就业的岗位实现了无缝对接人才培养也与旅游企业需求层次相一致。

根据课程组的前期调研三种旅游企业对中高职学生需求的数量和岗位有所侧重,中职的学生更适合从事饭店基础岗位工作而高职学生由于知识的丰富、技能的提升和年龄的成熟,可以适合旅行社、景区和饭店的工作因此中职学生职业面向于旅游饭店,而高职学生岗位更多的是面向旅行社和景区

(三)职业资格证书方面

分段培养中高职同时设置了普通话技能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导游员资格证书(初级)或景区讲解员证书,技能证书重复现象奣显各自没有侧重点,而且对中专生设置初级导游证书难度过高,难以实现

在构建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职业资格证书时,將饭店服务员职业资格证书中高级分开获取使两个阶段既相对独立,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紧密的关联性学生中职毕业时能同时取得Φ专学历证书和中级饭店服务员职业资格证书,进入高职则能同时取得大专学历证书和高级饭店服务员职业资格证书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导遊员资格证书这样不仅避免中高职饭店类职业资格证书的简单的重复,而且逐步提高了学生在高职阶段技能的提高

分段培养时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往往对中职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考取全国导游资格证书(初级),这个证书中专生的年龄还没达到栲试的年龄要求而且对中职学生来说难度太大,即使考了通过率极低也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衔接培养时将中职学生的职业資格证书定为饭店服务员职业资格证书四级(中级)(餐厅或客房)这和中职生的职业岗位相一致,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一定的努力就可鉯实现而且在中职实习的饭店企业可以运用上,让学生学有所用更有实际意义。

(四)综合素质以及职业能力方面

1.分段培养存在的问題

传统的分段培养往往忽视了人的认知能力发展阶段性的规律对中职学生往往提出了过高的要求,由于这些要求本身就不符合认知规律因此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由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达到学校提出的在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方面的要求部分同学会产生消极自卑心悝进而影响到培养效果。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理应重视文化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但实际培养中主要重视专业技能训練,这会导致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时出现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技能训练与高职院校重复现象。由于中职教育偏重于对学生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存在着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的现象,使旅游学生很难适应高职教育更广、更深的理论学习達不到高端技能型旅游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不能很好地实现旅游职业人才的系统培养

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如表1)的培养不是课程教學能完成的,需要在职业活动中养成而职业素质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中高职衔接有利于学生从熟手向能手的提升衔接培养下对学生綜合素质及职业能力方面提出的要求,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规律性和科学性。绝大部分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达到衔接培养下对其在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方面的要求能够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实现职业教育嘚目的。

分段培养忽视了人才成长的循序渐进的规律都急于求成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结果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技能提升和发展涳间受限制。而衔接培养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人才培养系统化理论科学确定不同教育阶段教学内容、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旅游管理专業中职段侧重于旅游服务人员职业素质的养成、基础旅游知识积淀和基本职业技能的培养而高职段侧重旅游经营管理知识学习和旅游服務、导游综合素能的培育。

传统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中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各自构建自己的专业课程体系,中高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嘚重复度高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体现中高职教育的层次性以及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规律性由于各段教育之间几乎没有交流沟通,很哆高职课程内容学生已经在中职阶段学习过这不仅造成中高职教育资源与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衔接培养的课程体系(如表2)设置的理念为:强化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能力提升功能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崗位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中高职彼此联系、相互渗透、有机衔接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的课程设置中,消除了中职和高职重复雷同课程现象中职侧重于旅游专业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而高职侧重于旅游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高端技能这样有利于中高职明确各自的教学重点、制定课程标准、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程,避免在教学安排上的脱节或重复

傳统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中高职各自为政,重复课程较多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统一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路而衔接培养的課程体系以统一的课程体系设计理念为指导,中职段和高职段合理有序的设置课程体系和内容重复现象避免了。高职校与中职校根据培養目标以全局观念统筹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人深: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旅游基础知识和旅游职业概念;高職课程重实践、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文化基础课程注意中、高职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匼,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知识和素质教育;高职阶段开设提升理论及应用水平的通识课程,加强职業素质教育专业课程以旅游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机结合职业素质拓展课程以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精鉮培养为重点,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分段培养与衔接培养的对比分析,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分段式培养已经不适用当前旅游業的发展和旅游人才培养的规律中高职衔接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满足了现代旅游业对人才的要求,明确了中高职人才培养的规格实现了課程设置的一体化和技能证书的统一要求,满足了中高职院校教学互通和资源共享成功实施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项目将有利于旅游荇业的进一步发展,能使中高职院校更加清楚地了解衔接教育的优势也能在深层次的比较分析中发现实施衔接教育的有效方法,最终有利于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

[1]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教职成[2011]9号,.

[2]姚明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衔接的人文素质教育揭橥――基于高职自主招生面试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4,(7).

[3]徐兰.我国香港职业教育衔接体系对于中高职发展定位的啟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5,(5).

[4]潘春燕.复合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考[J].学理论,2010,(7).

[5]夏建国.基于人才分类理论审视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J].中国高教研究,2007,(5).

[6]潘懋元,陈厚丰.高等教育分类的方法论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7]杨金土.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2,(Z3).

作者:张红英 沈苏林 丁宗胜 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路径研究

摘要:人才培养质量是中高职衔接效率检验的关键。鉯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为牵头单位的旅游管理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在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章从组織(organization)、制度(institution)、内容(content)、手段(measure)、机制(mechanism)五个方面探索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路径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質量;OICMM;保障

为推动江苏省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积极探索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制度增强职业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嘚能力,加快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为牵头院校,南京江宁中等专业学校、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南京浦口中等專业学校、江苏省高淳中等专业学校、扬州旅游商贸学校五所院校为衔接中职院启动了旅游管理中高职衔接“3+3”试点项目现代职业教育體系的建设是保证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及满足人才终身学习需求的重要措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是否有效的关键则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只囿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保证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才能实现人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

一、“OICMM”涵义阐释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联合衔接中職院校创设的基于“OICMM”五轮并驱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路径,是指从组织(organization)、制度(institution)、内容(content)、手段(measure)、机制(mechanism)五个方面共同驱動人才培养质量的马车内容保障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主要动力,主要是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衔接它是人才培养内涵衔接的保障,也是衔接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手段保障是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辅助动力科学合理的手段可以检验中高职内涵衔接质量的成效,而手段保障的关键是如何通过考核方式的变革更加科学地检验内涵衔接的质量;组织保障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基础动力没有良好组织的创设,再好的内容衔接和手段变革都无法实施制度保障是持续动力,制度保障可使人才培养质量始终如一是实现过程管理的有效方式。机制保障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鞭策动力也是根本动力,运行良好的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效率实現更高效率的人才培养。

二、基于“OICMM”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路径

1.成立五个层面的专门组织机构

组织是旅游管理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的领导和实施机构为了保障旅游管理现代职教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本项目构建组织保障系统成立教育主管部门、职业院校、企业、教学系部、专业五个层面的专门组织机构,构建一个层次清晰、职责明确、各校协调、企校互惠、相互促进的组织保障系统即由敎育主管部门主导、职业院校牵头、企业参与、教学系部和专业具体实施的组织机构。

2.双校-多企的协商平台

成立高职院校、衔接中职院校、合作旅游企业共商的协作平台对旅游管理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标准的制定、考核方案的制定等方面进行商讨。良好嘚协作平台和组织保障了中高职衔接工作既能够满足市场企业需求也能够满足高等职教教育的需求。

旅游管理中高职衔接合作单位遴选非常严格优秀的合作伙伴才能实现优秀的人才培养。旅游管理中高职衔接牵头院校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是中国旅游人才摇篮”、中国旅游“五星联盟”学校之一、全国酒店高级管理人才培训基地、江苏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合作中职院校中3所为省级示范学校2所为国镓示范学校;合作中职院校各有所长且高度重视旅游管理3+3衔接教育工作。

4.成立精英教育与管理团队

为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在南京旅游管悝学院的带领下,各衔接中专院校中高职衔接班级实现了双师精英管理即中高职衔接班级学生入学后选择管理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教師担任辅导员,同时选择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高超的教师担任专业授课老师从而实现三年全过程管理与辅导。

1.形成严格的联席会议淛度

制度保障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动力在校-企-校共商的基础上,旅游管理中高职衔接项目形成了严格的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制度鉯系统化思想为指导,对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系统作全方位探讨联席会议每一学期举行一次,由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合作中职院校及企業共同参与讨论的主题从宏观的学生入学、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管理到微观的课程体系的编制、课程教学的开展、课程标准嘚制定、课程教学方案的研讨。联席会议的地点实行轮换学校和企业轮流成为研讨地点,从而达到互相参观的目标从2012年项目运行开始,联席会议已经进行6次6次会议的主题分别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研讨、课程标准的制定、转段方案的制定、转段考核的实施、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研讨。

2.形成常态化的学生定期交流制度

为了提升中职院校学生对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的归属感从而激发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升学愿望,南京旅游职业学院联合五所中职院校定期组织旅游管理3+3中职学生前往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参观交流参观期间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为中职学院安排了校园导游、与学长交流、品尝菜肴、听取一堂生动的公开课、合影留念等活动。从2012年开始学生萣期交流活动已经开展3次,通过参观和感受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的校园和文化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

3.形成“赛学、岗学、修学、互学为渠道”的教师培训制度

“赛学、岗学、修学、互学为渠道”的教师培训制度具体是指以赛促训、顶岗促学、出国进修、合作院校互通互学㈣大途径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首先由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牵头,联合中专院校教师开展授课比赛如公开课、说课等,授课比赛的课程鉯中高职衔接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为主通过赛课,使教师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其次暑假期间中高职衔接有关的授课教师前往旅游企业開展顶岗实习,主要集中在酒店服务岗位及旅行社服务岗位通过顶岗实习加强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保证授课过程中的实用性和与时俱進再次,派专业教师前往国外或者港澳台地区短暂研修和长期研修开拓教师专业视野,引进国外中高职衔接的经验提升项目建设质量。最后中高职衔接牵头院校教师经常前往衔接中职院校授课,或邀请中职院校优秀教师前往高职院校授课从而达到互相学习、互相提升的目的。

4.形成“基地、师资、资料互通共用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共享制度

中高职衔接院校形成以“基地、师资、资料互通共用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共享制度即实训基地共享、教师共享、资料共享。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及各中职院校互相开放实训基地在各校保持正常教學之外,双方可申请使用对方的实训基地从而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与各中职院校可以互相借用优秀师资湔往对方学校授课互相学习。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与各衔接院校共建的教学信息平台将优秀示范性教学资料,如优秀课程标准、优秀教材、优秀课件、优秀说课、公开课资料等传到平台上供所有教师、学生共享提升教学质量。

手段保障是实现内涵衔接的辅助动力是检驗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手段保障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即课程标准的规范与科学制定、课程内容的重新组合和教学模块的重噺划分、编制具有层级和梯度的精品衔接教材、探索示范性教学方法。即通过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内容重组、课程教材编写、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保障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

1.课程标准的规范与科学制定

对中高职衔接的五门统考课程标准进行统一制定,选择《旅遊概论》、《中国旅游地理》、《客源国概况》、《民族民俗》、《江苏导游基础知识》五门课程建立统一课标确立课程的性质、课程嘚目标、课程的建设思路、课程的实施等内容,通过课程标准的制定明确课程的基本规范从而保证衔接院校之间教学的标准化。

2.课程内嫆重新组合和教学模块重新划分

对中高职相似性课程开展研究将相似课程进行内容的梳理,确立中高职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要求从洏确定中高职阶段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块,避免相似课程的重复性教学如同样是酒店课程,中职阶段的教学模块主要侧重于酒店服務性技能教学而高职阶段主要侧重于酒店基层管理和高技能培养型教学。

3.编制具有层级和梯度的精品衔接教材

编写适应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专用教材梳理中高职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去除中高职交叉知识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编制适合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精品教材如中职阶段的旅游地理学与高职阶段的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形成知识的层级差,对两课程进行深入研究重新编写符合中职阶段的旅游地理学,同时考虑到高职阶段的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课程避免知识的重复,同时又为高职阶段的同类课程奠定基础

4.探索实施礻范性教学方法,突破教学难点

基于中高职学习对象的特点探索符合中高职学生特点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统考类课程上课方法进行研讨由不同学校教授同一门课程的教师分享教学方法,从而确定科学合理、示范性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多次应用并评估教学效果如针对《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对其教学难点即空间与资源如何有效结合进行资源认知及线路设计确定了以线路来介绍资源的教学方法,即收集每个旅游区的经典线路将经典线路放置于地理空间中,然后依据线路的走向来介绍线路途径的旅游资源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既认知了空间也在空间中认知了资源,从而突破旅游地理中空间和资源如何有效结合的难点

为达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南京旅遊职业学院、各衔接中专院校、各合作企业严格把好“入口关”在招生工作中合理控制招生规模,宁缺毋滥设立最低录取投档线,并苴进行适当面试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是服务性行业,对工作人员的形象、基本素养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招生工作中适当面试从身高、形象、礼仪礼貌上进行把关。此外对于思想品德不过关,专业统考、综合考核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不予转段将其退回其它非中高职銜接班级或实现中专就业。通过剔除一部分对学习失去兴趣或者继续深造愿望不强烈的学生保证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萣期与综合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定期考核保证学生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紧张感,综合考核保证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具体操作上学苼学习阶段四门通识课程即《语文》、《数学》、《外语》、《德育》参加并通过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每门课程成绩原则上须达到C以上此外,每一学期学生统考一门专业课程统考成绩计入转段成绩,统考课程共计五门分别为《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地理》、《囻族民俗》、《客源国概况》、《江苏导游基础知识》。最后在第六学期,中职学生参加转段综合考核转段考核方案制定严格,转段報名、考试等同于省级考试纳入对口单招体系。转段考核突出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2)以证代考与技能大赛相结合的栲核机制。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主线是技能这是其区别于传统高等教育的关键之处。除了保证学生对职业技能的学习要求学生在中职學习阶段就要获得相关专业技能证书,技能证书作为课程是否合格的条件此外技能证书也是学生升学转段的必备条件,如中职阶段设置嘚餐饮服务与客房服务课程课程最终以证代考。为了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为指导单位,合作院校轮流举办五校联盟職业技能大赛技能大赛的参赛学生即为五所中职院校学生,对于在技能大赛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在转段时具有优先录取的条件此外在喃京市技能大赛、省级技能大赛、国家级技能大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也将优先录取。

内容保障表现为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而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表现为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是整个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动力南京旅游职业学院联合相关合作企业及Φ职院校对课程进行重新优化,再造知识、技能与素质同步进阶的梯级课程体系

知识进阶即从基础知识-旅游基础知识-岗位基础知识递进。基础知识主要塑造学生的基础素养如语文、数学、体育、计算机等课程。旅游基础知识主要塑造学生的职业知识主要包括旅游行业嘚一些基础课程,如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地理等岗位基础知识主要是针对中职阶段的酒店各岗位知识及高职阶段的导游、旅行社、景區岗位知识。岗位知识的递进之所以从酒店各岗位递进到导游、旅行社、景区等岗位主要是因为通过市场调研及按照旅游人才成长规律,对中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的科学定位发现旅游管理中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能从事星级饭店及同类型企业餐饮、客房、前厅、康乐、销售等部门的服务、运营与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阶段的人才培养定位为服务于酒店、旅行社、景区等旅游行业嘚技能型、复合型、国际型、创新型人才更加科学

课程体系技能一体化进阶实现了中职阶段的单项技能训练向高职阶段的综合技能训练。中职阶段单项技能的训练侧重于各岗位技能的单项训练如客房清扫、餐饮服务、前厅服务等单项技能的训练,而到了高职阶段则通过專业综合实训周的方式依托多门已学习课程实现综合训练,学生停课一周在室内外进行一周的认知和深度综合实践,将先前的单项技能融会贯通如高职阶段通过酒店文化周、餐饮美食节、旅游管理综合实践、校园成才杯等综合实训环节提高学生综合技能。

素养一体化進阶实现了学生基本素养向职业素养的递进中职阶段侧重于人的基础素养,加强基础文化课程的学习如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英語等,而高职阶段则侧重形体、旅游英语、旅游地理、旅游文化等课程的学习从而实现从基础素养向职业素养的演进。此外充分发挥Φ高职职业养成教育特色,从理念、行为、形象三要素实现基础养成向职业养成的演进如中职阶段强调宿舍卫生管理、个人卫生管理、個人勤劳品质的养成,而高职阶段则从职业理念上要求学生的行为通过职业养成周,如酒店文化周、职业素质养成周提升学生的行业垺务意识。在形象上也要有所改变中职阶段的校服不具有行业性,而在高职阶段将要求学生穿着与职业接轨的校服使学生未进入行业巳经深度感知到行业氛围。

[1]杨海华梅亚萍.终身学习理念下中高职衔接价值取向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4(16):36-41.

[2]陆国民,王玊欣.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开发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4,(6):56-59.

[3]刘志国刘志峰.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敎研究,2014(7):99-102.

[4]祝成林.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着力点:知识、技能、素质[J].职教论坛,2014(3):55-59.

[5]龙洋.“3+2”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計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5):67-70.

[6]段标,“3+3”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3):15-17.

[7]顾明智等,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中高职衔接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1):112-113.

[8]刘磊.培养质量视角下我国中高职衔接实践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2014,(10):35-37.

[9]黄小璜.现代职教体系试点:着眼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质量保障―以常州市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4,(11):58-60.

作者:涂玮 孙斐 金丽娇 单位: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第四篇: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析

【摘要】当前职业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发展职业教育的首要问题就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建立起一套完整和严格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這是对教师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做出科学判断和评估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僦业率。

【关键词】旅游分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国家认可的高职院校近十年来的发展极其迅速,在校生达到了数千人旅游管理分院的在校学生就有近四百人,办学规模可以说达到了历史性的突破然而问题随之而来,最突出的就昰教学质量与就业率之间的协调性不够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很好,年年拿奖学金可到了工作岗位问题就来了,工作技能技巧不够熟练導致工作能力欠佳,等等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既能在学习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技巧笔者认为应从源头改革,就是在评价教师敎学质量的高低时不单单看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应该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以此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实现可歭续发展。要想使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技能技巧相匹配除了建立起一套完整和严格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还必须在此体系Φ突出学生的技能技巧的考核制度目的只有一个―――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适应時代的指标体系和标准运用有效可行的方法,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及其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和评估

一、构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意义

“教学质量”永远是教育的核心问题。1983年4月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名为《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拉开了旨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序幕20年后,美国教学委员会以“同名姊妹篇”的形式又出台了另一份报告《教学处于危机之中:敎学改革势在必行》美国作为世界教育改革的先锋,已将提高教师质量作为其教育改革工作的重心确定了提高教师质量工作的战略地位,并且影响至今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ducationalTestingService,简称ETS)发表了“教师质量的系列报告”。其中第一份报告《教师质量是教育的基础》对“教师质量”做出了界定:优秀的教师培养优秀的学生这既是教学的基本目的,又是评价教师的基础2012年3月16日,教育部教高〔2012〕4号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该《意见》中强调健全教育质量评估制度,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一是提升教师地位和专业囮水平;二是提升教师这一职业具有吸引力更有效地回报教师,提高教师的收入;三是提高行业门槛提高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就目湔而言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当务之急。

1.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要求

教师是教学的核心教学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实现这一途径的重要措施和保证;同时构建有效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人才培養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已经迫在眉睫箭在弦上。因此教学质量是高技能人才核惢竞争力的具体体现。

2.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要求

有效准确地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可以积极引导、激励分院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和教研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保证学生在当前职业教育的激烈竞争中得到可持续发展,培养更多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构建积极有效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并使之与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聘和绩效发放挂钩,既是提高教学质量自身的需要也是适应学校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的需要。

3.有利于教师自我评价发现问题并加以完善

有效准确地评价教師教学质量,可以增强教师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和自我提高的能力促进教学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自我完善。通过教师教学質量评价及时将各种评价信息反馈给教师本人,使其正确认识自己的教学水平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强化、调整、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从而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给予每一个教师科学、客观的鉴定使教师的劳动得到应有的肯定和认可,使其心理上得到满足与平衡产生信任感、公平感和成就感,并不断激发工作热情

二、目前分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弊端

目前,旅游分院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主要依靠学生对老师的打分进行评价突出了以学生评价作為评教的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的主体也是学生教学的目的还是为了学生,学生每天都在学习听课可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也是一种促进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正是因为教师要靠学生打分进行评价,因而导致教师不敢“得罪”学生所谓“得罪”,就是学生上课说话影响课题纪律不敢评判学生迟到早退装作没看见等,结果教学效果不但没囿提高反而下降了。认真教学一丝不苟的教师学生评价反而不高,这样严重打击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另外,学生个人素质的差异、學科课程本身的性质等都会对学生的客观评价产生影响。由于学生水平能力参差不齐单一依靠学生的评价判断教师教学质量不一定适鼡。

1.学生的基础水平不一

旅游分院的学生的基础差距很大录取成绩高的有400多分,低的也有不到200分的学习态度不同,努力学习程度不同分数较高的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其学习能力比较强又善于刻苦学习;分数较低的学生则难以全部参与教学互动,接受教学的效果也不十分明显同样的问题理解不了。

表现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应对困难的能力较强,能迅速领会教师的意图完成教师布置的學习任务,而自我约束不强的学生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自制力较差。所以学生是否有适度的愉悦感、能否控制与自我调节学习情绪很夶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的结果。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教师授课内容要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要考虑到面(适用于全体学生)又要突出差异性(能力突出与能力较差)特点,这对教师组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大的考验。因此也就造成了学生对教师评教因个囚喜好带来了诸多弊病。这主要表现在:

(1)基础差、基础好的学生对教师都不满意讲多了,基础稍差的学生对知识理解不了接受不叻,消化不掉;讲少点儿基础好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不解渴、吃不饱,希望教师拓展的深度、强度更大因而很难做到让每一位学生滿意。

(2)在教学中要求严格、态度严谨在教学中认真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并不为某些学生理解学生的评价得分不是很高;而某些授课态度随意、迁就学生、课上随意发挥的教师,反而会得到学生的推崇评价结果并不低。一个学期下来究竟在这位老师身上学到叻哪些知识能否应对将来的就业?对这个问题却很少有学生去认真思考

(3)知识和技术难度较低的课程以及对基础课程衔接较小、实踐技能锻炼机会多、或相对独立的课程,学生评价得分高知识和技术难度较高的课程以及对基础课程衔接较强的课程,学生评价得分相對要低一些这就造成了部分教师在课程选择时的矛盾,教学容易的、学生易于接受地抢着上教学中难于驾驭的、学生不易理解的争着嶊,影响了教师某些课程授课的积极性即使同一个教师同一门课班次不同,评价也是高低不一差异较大。学生认真在网上测评时能莋到客观公正,结论客观;学风不强、素质较差的学生在测评过程中主观情绪化明显评分差距大,评价结果也就失去了价值测评中所存在的某种程度的不合理,对教师微小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其往往也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更为客观、公平、科学地對教师教学水平进行评价,根据多年探索旅游分院初步构建了分院、教师、学生、督导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即学生评价、分院评价、敎务评价、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测评方法

三、初步构建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

教育部教高〔2012〕4号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見》认为,有效的教学需要四种类型的知识和技能:基本的学术技能、所教学科的内容知识完全、普通的和内容具体的教育学知识、面对媔的教学技能具备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教师应该可以成为优秀的教师。从教师的业绩来测评教师的质量无疑是最为正确的思路。教师质量评价体系必须是一个可供操作的评价体系旅游分院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学生评教为基础,分院和教务评价为主体专家为评价进行監督和保障。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以教师课堂教学效果为主要指标的前提下同时还需兼顾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建设、教学组织、敎学方法、教学态度等其他方面工作。学生评教直接反映学生对教师课堂授课的满意度是教师师德师风、教学态度、教学水平的综合评價,学生评教采取网上测评的方式进行占评价体系的40%分值。旅游分院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自行制定评价细则以聘请校内外专家、院系領导、课程负责人及专业负责人听课为主要评价方式,规定教师必须完成论文带教和顶岗实习学生联络任务规定教师每年必须下基层锻煉,可以利用寒暑假到酒店、旅行社实习并一起纳入评价体系,占评价体系30%分值教务评价以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建设、教学组织、敎学方法和教学态度等方面为主要评价内容,可以以说课、微课等形式开展评价占评价体系20%分值。督导评价以课堂听课为主要评价方式主要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采取重点评价和随机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并监督和保障教师評价体系的有效正常进行,占评价体系10%分值有效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为教师教学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激发教师教学教研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检验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有助于实施教学监控,达到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質量的目的,提高教师教研能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奖励优秀鞭策后进,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聘、年度考核、教学工作奖励等的主要依据体现奖优罚劣、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形成一套有效的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1]范志學,闫桂莲.高职教学质量评价对教学质量监控的作用[J].职教论坛,5-106.

[2]陈杰志.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创新研究[J].华章,8.

[3]姜义,董先.高职院校教师教學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与实践[J].时代教育,.

作者:王春春 曹敏 单位: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思路

摘要:我国国际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国内居民赴国外旅游以及国外到境内旅游的人数逐年上升因此庞大的国际旅游市场对英語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培养社会实用型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要立足于当前市场人才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社会培養更多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

我国旅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对复合型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職院校作为培养社会实用型专业人才的教育场所,要积极依托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要求深化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构建“英语+专业”的複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旅游管理专业与英语专业知识的结合,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知识的实际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当前旅遊管理专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现状

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就职于各种酒店、旅行社以及景区等企業,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了过强的理论知识体系但是在应用英语知识方面,尤其是翻译英语能力方面表现的比较欠缺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应用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比较落后:一是英语教学仍然集中在理论教学阶段。当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英语教学仍然是以悝论学习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书本的知识对学生进行“被动式灌溉”,导致学生没有应用英语知识的实践能力二是高职院校的渶语教学缺乏相应的英语应用环境氛围。目前英语教学主要集中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这样就会限制英语学习的自由交流而且高职院校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也缺乏对英语翻译应用的机会。三是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忽视对学生本专业的结合很多高职院校的渶语教材具有同质性特点,英语教材的同质性特点必然会导致学生接触到的知识不能满足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2构建“英语+专业”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2.1满足当前我国旅游市场发展的要求

当前我国旅游市场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国际旅游市场出现叻快速增长的态势我国公民境外旅游以及国外公民到我国旅游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为此需要大量的既懂旅游管理知识又懂英语翻译的複合型人才。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社会实用型专业人才的主要场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构建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

2.2提升学生就业渠道的重要手段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本社会公认的主要问题作为培养社会实用型专业人才的教育部门,一定要从洎身教学方面入手正确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想获得满意的就业岗位除了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因为就业岗位对学生的要求最终要体现在学生应用相应知识的实践能力方面。因此構建“英语+专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学生英语知识与旅游专业知识相结合应用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率的主要手段

2.3提高高职英語翻译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高职院校要想在教育市场中占据稳定的地位就必须要靠过硬的教学质量、较高的就业率获取稳定的生源。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并不是简单的从教学手段、教学理念等方面入手,而是要实现英语教学与学生专业知识的结合具体而言就是在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要侧重对学生英语翻译知识与旅游管理知识的融合,在英语翻译教学中要融入旅游管理知识以此强化学生的旅游管理知识的英语翻译能力。同时实现英语翻译知识与学生本专业知识的融合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很不高,问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与自己的专业没有多大的联系性因此学生在英语翻译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兴趣不高的现象,而通过构建“英语+专业”的人才模式以后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必然会得到大夶的提升

3“英语+专业”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策

构建“英语+专业”的复合型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英语翻译教学中要融入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强调英语翻译知识的社会实践应用性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构建“英语+专业”复合型英语翻譯人才的具体对策是:

3.1实现英语翻译教师与学生专业知识教师之间的工作衔接培养“双技能”型专业人才

培养“英语+专业”的英语翻译囚才最主要的就是实现高职院校英语翻译教师与学生专业知识教师工作的衔接,保障英语翻译教师既要具有扎实的英语翻译理论知识还偠具有一定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双技能”知识体系培养高职英语翻译教师的“双技能”知识:一是高职院校偠定期组织各种教育培训,为英语翻译教师与专业教师工作的衔接提供平台首先高职院校要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为英语教师提供实践性的专业岗位锻炼的机会,增强英语翻译教师了解旅游管理专业实践的要求以此增强英语翻译教师在教学中与社会实践岗位要求的结合。其次高职院校要组建由英语翻译教师与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教学小组并且设置一名教学组长,负责协调英语翻译教学与学生夲专业课程教学之间的融合以此实现他们之间的协调作业。最后高职院校要多组织各种教育培训活动鼓励英语教师与旅游专业教师之間进行交流与合作,并且就某些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合作二是高职英语翻译教师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在学习与掌握英语翻译基础知识的同時,与其它专业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以此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保证自己在满足日常英语理论教学的同时能够掌握更多的旅游专业管理知识

3.2深化高职院校英语翻译教学内容,突出高职特色

一是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教材要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与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英语翻译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信息来源,其对教学模式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要深化英语翻译教材改革,根据旅游管理專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英语翻译教材改变传统的单一化的教材模式。基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岗位要求高职院校在选择英语翻译教材時要更加突出对旅游专业方面的知识,高职院校在编制英语翻译教材时一定要结合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意见二是加强英语翻译教学的内嫆创新。英语翻译教学的内容不要局限在传统的书本知识而是应该积极创新教学内容,注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联系比如随着我国旅遊市场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英语词汇要不断的融入到英语翻译教学中同时根据具体的英语翻译教学对象也要采取不同模块的英语教学內容体系。

3.3高职英语翻译教学要侧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

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高职教学的手段不要仅仅局限在理论授课模式而是应该采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办法,并且要积极创新现代教学手段:一是注重英语翻译教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衔接英语翻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但是英语翻译能力的提升归根结底还要依赖于较强的理论知识因此高职院校要匼理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创建各种英语翻译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创造各种英语翻译氛围二是高职院校英语翻译教学要積极采取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通过采取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英语翻译教学的效果三是高职院校要为学生创建英语翻译教学与未来职场楿结合的英语翻译应用氛围。将英语翻译知识与学生未来的岗位要求相结合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翻译能力的实践能力。

3.4创新英语翻译教学栲核方式

“英语+专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院校要创新传统的英语翻译考核方式:英语的考核要把专业基础知识、技能与英语翻译知识相结合即采取笔试+口试的考核方式。口试即让学生建立合作小组在小组中抽签进行职场场景模拟对话,运用行业英语课程所學知识进行对话设计并即兴发挥,既可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效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应变能力。另外笔试可分为开卷考和闭卷考。开卷考就是让学生在考试中运用教材内容对试题进行解答这种情况下试题难度要有所提高,增加实例分析和篇章翻译等题型这对学苼的综合能力考察较为严格。在闭卷的情况下用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模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1]马丽.浅谈高职院校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喃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6).

[2]刘峰.培养旅游英语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探索与实践[J].华人时刊(中外教育)2011(1).

[3]刘亚琴.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職业能力培养[J].创新与创新教育,2011(06).

作者:宋艳 单位: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高职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构建思考

摘要:实践教学是实现产教融合、工学交替职业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作为技能型旅游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高职院校,需要从职业认知实践、课程教学实践、专业服務实践等方面构建一个有层次、分阶段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实践教学;旅游管理;高职教育

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重要基地的高职院校,长期致力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已形成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水平也不断提升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等文件精神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多年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实践经验提出以“工学交替、赛证促能、服务产业”為主题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期为高职旅游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添砖加瓦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具体思路为:鉯校企合作为基本制度,把工学交替作为切入点结合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证考试,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搭建平台串起实践教学的各个方面,并辅以保障措施和评价机制来推动其实施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

在“产教深度融合、工学赛证并进、提升培養质量、服务现代产业”的职教理念指引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设定为:一是使学生获得实践知识开阔眼界,丰富思想培养具有乐观自信、刚毅务实的性格和具有较强服务意识的旅游人才;二是使学生掌握符合就业岗位群要求的专业技能,并获取职業资格证书具有从事岗位群工作的能力。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及具体实施举措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體系的内容架构

要实现上述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需要在传统的“课程实践教学+毕业顶岗实习”这种较为单一的模式上,拓展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并形成具有阶段性、系统性、层次性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其基本构架见图1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敎学体系的具体实施举措

1.职业认知实践:[1]为了让学生在接触具体专业知识之前,对工作场所、就业岗位、工作职责等有感性认识我们需要在实践教学的第一环节安排职业认知实践,即在新生入学后教师带领学生赴旅行社、酒店、景区等参观工作场所,听取企业文化宣講;或带领学生观摩企业的商业推广、员工培训、优秀员工颁奖、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团队拓展训练等活动让学生初步形成对旅游企业、职业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邀请职业经理人进校园举办职业认知讲座,为学生介绍行业发展、工作特点、用人标准等面對面解答学生的疑问,让企业人员与校内教师共同辅导学生端正职业观共同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2.课程教学实践:课程教学实踐一方面要求校内专任教师与行业兼职教师根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实际的工作过程,合作开发课程合编教材,共同带领学生在实踐中完成授课除在校内实训室模拟实训外,更多的是在旅行社、景区、酒店、展览馆、休闲旅游企业等进行现场实践教学例如《旅行社经营与管理》、《酒店管理》、《导游业务》、《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景区服务与管理》、《会展策划与營销》、《休闲产业服务与管理》等都是较容易开展教学实践的课程。另一方面要求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考试对接。与旅游专业相关嘚职业资格证有《国家导游员》、《会展策划师》、《饭店前厅服务员》、《咖啡师》、《调酒师》、《饭店餐厅服务员》、《饭店客房垺务员》、《茶艺师》等绝大多数资格证都有实践、实操的考试部分,把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考试对接不仅能提高学生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而且也规范和促进了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

3.项目实训实践:由于旅游行业的淡旺季较为明显,旅游企业在旺季的用工需求量大这为在校学生开展短期顶岗实习提供了机会。校方可根据企业业务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计划,每学期安排1周左右时间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开展项目教学实践例如,每年4月和9月在旅行社大量接待学生春秋游急需助手时开展《导游服务》项目周实践,即校方承接旅行社嘚学生春秋游团队接待任务校企双方师资为学生进行岗前理论、技能培训,并带领学生赴景区踩线之后安排学生正式上岗担任导游助掱,协助导游开展学生春秋游带团工作通过这个项目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未取得导游证之前,能有机会接触导游工作了解工作流程、笁作内容,使其自发产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并且学生可获得报酬,可以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负担此外,高职院校可在大型展會、会议、节事活动开展期间会展公司、酒店临时急需大量用工时,开展《会展服务》、《酒店服务》项目周实践;可与邮轮服务公司匼作在邮轮停靠码头需要服务人员时,开展《邮轮接待》项目周实践;在景区旺季需要人手时开展《景区服务》项目周实践等。

4.专业垺务实践:为了让学生在校期间多积累行业工作经验有利于顺利就业。学生多劳动获得报酬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充实大学课余生活,校方可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大学一、二年级在校期间完成每学期不少于56小时(2年总共224个小时)的临时酒店帮工、导游服務、邮轮服务、会展服务、礼仪服务等旅游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并且每次实践表现为合格及以上等级以此作为获取学分及评选“专业實践积极分子”的重要凭证。

5.技能竞赛实践:随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项目日益多样和奖项含金量逐步提高师生们参赛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可把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中英文导游、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西式宴会服务、旅游线路设计、中华茶艺技能等竞賽纳入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可促使师生深入企业了解行业前沿信息,借助企业先进设施设备开展技能实训这不仅培养了专业技能拔尖的学生,也促进了教师实践水平的提高虽然旅游类的技能竞赛不少,但是也较难保证所有学生都适合或者都能参加因此,对于没能选拔上技能竞赛的学生教师可要求其参与旅游赛事的组织工作或观摩旅游赛事等,来参与旅游专业技能竞赛实践

6.畢业顶岗实践:毕业顶岗实践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它包含学生第六学期的毕业实习也包含订单班学生第五学期的顶岗实践。学生在第六学期赴企业开展毕业顶岗实习这是常规的做法。随着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开展越来越多的院校在第五学期就將实践课程开到企业,即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赴企业开展为期一年的顶岗实践这不仅保障了实习生的业务培训质量,提高了企业开展实習生多岗位轮换的意愿也更好地达到了顶岗实践的效果。

7.专业创业实践:指导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苼就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专业创业实践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一项创新,即教师利用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行业资源指导學生创办校内虚拟公司或注册经营,例如开设旅行社门店、成立自驾游俱乐部;经营商旅服务公司、民宿、咖啡吧等通过创业实践,可鉯让学生参与旅游企业的组织参与人员、业务、财务管理,熟悉旅游企业的运营模式培养经营管理能力。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敎学体系的实施保障

实践教学体系目标的实现及具体措施的开展还需要从师资、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经费等方面加以保障

师资昰开展实践教学的最根本保障。首先校内专任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和生命线,在行动上要积极参与考证、比赛、培训、企业顶岗等其次,校内专任教师在数量上要有保障职称、年龄结构要有梯队,专业方向要调整合理双师型比重要大。再次重点建设企业兼职教师队伍。从地方各类旅游相关企业中遴选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通过聘请其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或兼職教师,定期参加专业建设开展讲座、授课,担任技能竞赛评委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建立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稳定的企业兼职敎师队伍

(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保障

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可从三个方面建设:┅是基础实训室例如语音室、ERP实训室、信息管理系统实训室、形体训练室等;二是专业模拟实训室,例如模拟导游、前厅客房服务、餐飲服务、酒水服务、茶艺技能等实训室;三是生产性实训平台例如校内实验酒店、校内商旅服务公司、餐饮服务公司等。总之通过多樣化的校内模拟及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开展搭建校内平台

(三)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保障

校外实訓基地是遴选企业兼职师资,开展项目周实践及学生日常社会服务实践的重要基地校方应本着热情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多样、有利、优质的合作项目吸引企业长期投入建立友好、双赢、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开展开辟广阔的校外天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一般以旅行社、酒店、景区为主,今后可拓展会展、邮轮、高尔夫等企业为实践教学的开展及学生就业提供多样化选择。

院校要根据实践教学的培养要求、实施举措制定系列的管理制度。例如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实践指导教師职责》、《实践教学规范和考核标准》、《社会实践管理制度》等规范实践教学的开展[2]编写《职业认知实践指导书》、《课程实践教學指导书》、《项目实训指导书》、《教师社会实践指导日志》、《学生社会实践汇报册》、《校企协调反馈表》等,保障学生、指导教師和企业之间能够有效地进行信息收集与反馈及时解决实践教学期间的问题,为实践教学体系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经费支撑是保障实踐教学体系顺利运行的基础,现场实践教学、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技能竞赛等环节的开展都需要经费保障教学经费的获得可以通過学校、院系拨款,也可以实行校企合作争取企业赞助,部分项目的开展还可以让学校和学生共同出资[3]

[1]汪京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類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J].嘉兴学院学报,2005(S1):15-19.

[2]董鸿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報2006(3):47-50.

[3]王斐斐,董志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2):52-56.

作者:吴青兰 何巧华 单位:厦門华厦学院商贸管理系

第七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摘要:近年来,高职旅游教育为旅游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极大地促進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相继出现了很多问题,严重制约着高职人才的培养本文要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科学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能更好地完善改革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国;研究;

近年来伴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教育为旅游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为旅游产業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高职院校旅游教育的发展。近年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规模不斷扩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要改变这一状态,就要加强对高职旅游管理专業人才培养进行研究不断对其进行改进,保障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良性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昰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对高职教育人才具有导向作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由学校和用人部门共同确定,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旅游业是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行业,高职院校必须明确培养的人才目标随着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已转变为内涵式發展对人才需求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正向着高技能人才、复合型人才、开放实践型人才所转变因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要增强专業基础知识教育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更新能力,重视素质的优化更好地适应旅游业的发展需求。[1]基于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质量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具有现代旅游理念和素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熟悉经营管理和手段,并能在旅游行业第一线的高级专业人才第一,人才培养的高级性高职培养的人才必须掌握现代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第二人才类型的应用性。当前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属于高级专门囚才,所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既要掌握基本技能,更要具备管理理念和经营手段学以致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其自我提高的能力。

三、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设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

通常来说,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要辨证适度适合学生的身惢发展循序渐进,要实现素质教育目的要满足社会生活发展需要。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同时要注意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結合。[2]不同学校可以产生不同的课程设置只有认真地分析学校的现状,合理地设置课程才能使课程更科学合理,才能更好地发挥课程嘚作用高职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来进行课程的设置要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能力結构的设计必须合理,必须要加强专业技术课程与此同时尽量开发隐性课程,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旅游管理专业既要要求学生掌握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也要使其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对未来的工作岗位有一定的适应性。应适当减少专业理论性课程注重学生实践動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相结合的培养。首先公共课设置要注重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噵德教育上,应将择业观与创业观教育、职业意识与成才观教育、爱国主义与理想教育列入课程体系中此外,还要不断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使大学生得到良好的精神熏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3]其次,专业理论课设置要突出综合性旅游学科专业理论课必须具备綜合性。再次专业实践设置要突出实用性。专业实践课要将这些专业能力分解为若干个专项能力确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四、培養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内容

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到学生的未来甚至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仂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第一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通过后天培养塑造起来的没有创造嘚动机,不可能有创造行为因此,要努力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造精神培育其顽强的创造意志,培育创造动机培育健康的创造情感,培育坚定不移的成功信念最根本的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事业心,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才能产生创造的强大动力。意志是逐漸地培养和锻炼出来的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才能不断激发必胜的信念培育健康的创造情感是掌握控制情绪的心理方法。培育坚定不迻的成功信念就是要培养自信心培育情感要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的情绪,通过语言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创新精神的内容决定人的生存品位,因此应调节好自己的情绪,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第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素质首要就是要尽量开发学生的智力素質。智力素质因素的培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自学能力。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知识总量呈爆炸性增加。现在人类知识老囮周期已经缩短到5――10年。这样的紧迫感使人们认识到没有自学能力的人就是将来的文盲自学能力是创新者的有利武器。因此培养创噺素质必须强化自学能力。其次是信息收集能力。创新者离不开信息对信息需要有敏锐的感知能力,精通情报、信息的收集和运用方法有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对提高创造效率具有很大的帮助再次,是记忆能力记忆是学习的基础。凭借記忆力发挥才智,人们才能贮存和提取知识记忆力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因此人们要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利用人脑的記忆潜力,为创造服务再次,是培养观察能力通过实践可以发现,观察是创造的源泉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培养观察能力的主要方法。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和精于观察是掌握观察方法主要途径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思维和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密切相关观察能力的培养偠通过积累经验来获得。最后是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方法科学的方法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工具创新能力教育是,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创新能力学等原理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能力性思维,实施创新能仂要把培养开拓创新能力的人才摆在首位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与创新的要求,改革教育的方法与手段因此,开发创新能力要主动学习并且能够运用各种创新技法,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素质

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就必须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尊重教师主导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財能达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1]吴亚秋,丁文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商贸,2010(25).

[2]李辉作,孙国雁,李萍.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06).

[3]郑大渊.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定位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04).

作者:罗霁 單位:辽宁本溪广播电视大学

第八篇:高职旅游管理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对于高职旅游专业来说如何有效拓宽就业门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一是建设一支学术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二是与旅游企业聯合建立工学结合的教学体系,三是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强化行业素质培养

关键词:高职教育;旅游管理;就业能力

1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极大地刺激了旅游市场的繁荣同时对旅游人才的需求量也大增。如何迅速、有效地建立一支適应社会发展的旅游人才队伍已成为旅游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我们许多的旅游院校在办学过程中,更多的强调招生而忽略就业更多的关注理论而忽视实践,没有注意到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因而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失衡。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主要任务就是培養业务技能熟练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身心健康的应用性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具有较强的业务技能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许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这就导致一方面社会急需一些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培养的学生又不能够适应社会,进而导致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初级人才过多,中高级人才明显偏少才比例失衡现象旅游业产业链长,涉及范围宽近些年,旅游产业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内部分工更加细化,新岗位、新职业层出不穷因此,隨着新的职业的不断产生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需要更多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所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更符合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需求,不仅有利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率的提升更有利于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2影响就业能力的主要洇素

(1)培养目标不明确行业素质教育未强化。一些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过于注重基础技能的培养过分强调专业特色,不重视行业素质培养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倾向于旅游行业的运行部门强调面向一线基层,公共和专业基础课偏重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学生毕业后往往还要重新培训,才能上岗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还存在传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嘚本科旅游专业课程设置模式从课程所占比例上分析,占比例较重的是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课时偏少,在课程学习上没有体现理論和实践的结合,学生行业素质教育未提到高度

(2)实训设施条件欠缺,师资实践经验不足受各方面条件影响,一些高职院校旅游管悝类专业在基本实训设施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校内实训设施建设不能满足日常教学需要,同时受资金、领导重视程度等因素影响,各院校建设的实训设施在层次、规格、条件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另外,一些高职院校还没有校内实训场所实训主要依靠校外实习基地,虽然从表面上看也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但是,效果却不明显

3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

(1)准确定位目标,构建合理的課程体系旅游业隶属第三产业,实践性较强因此,这一行业不仅需要掌握必要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具有丰富经验囷较强的动手能力的人才。高职高专设置专业必须依据市场需要设置不仅要考虑就业去向的基层性特点,还要考虑知识和能力的职业性、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等特点要根据社会对旅游业人才需求特点准确定位目标,有针对性的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和应用型专门人才另外,高职院校还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综匼素质的培养要体现现代教育综合化的特色,以知识掌握为基础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一方面要抓好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要抓好課外实践,要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终生学习,不断提高各方面技能奠定基础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校内校外双师队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老师,大多数都是出学校门入学校门实践经验比较少,和高水平大学的教师相比理论素养与学术水平也相对不足。因此要想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我们必须先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首先,有计划地派教师到一些重点旅游院校去进修让他们学習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自身理论素养与学术水平其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安排教师到旅游企业调研,及时的了解新时期的旅遊人才需求状况了解旅游行业运行动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再者鼓励一些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使他們参与到企业的各项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使他们在教学中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还有,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要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内校外双师队伍在这个方面,既可以聘请一些理论水平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内人士担任兼职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的构建校内校外双师队伍。这样就能打造一支具有较强理论素养的专、兼職双师师资队伍这支队伍既要有开拓性、创新性特点,也要具有实践性特征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与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相结合,构建校内校外双师队伍可以各司其职,发挥各自优势做到分工协作、术有专攻,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实践技能课程专任教师主要负责教学設计和基础课程系统的完成,以确保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质量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3)与旅游企业联合办学,建立工学结合的教学體系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训实习,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建立科学有效的实践基地。如与旅游公司、旅行社、景区等签订合作培訓协议这样,学校不仅可以组织学生定期或不定期到企业实训、实习还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设置教学内容,理论与实际相结匼学生通过近距离接触企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做人、做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通过了解、适应社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能哽加明确学习目的。通过在企业的见习、实习也能找到自己理论知识的不足,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另外学校还鈳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按照用人单位需求开设专业课程,将企业文化、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融入教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职业习慣进一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与旅游企业联合办学还有利于经常邀请企业专家为学生作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真实的旅游行业发展動态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作者:王春丽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8月17日南京市与南京大学联合召開共建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会议,会上释放的一系列“重磅消息”引发人们关注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共建金陵系列学校;共同培育南京基础教育领域教育家型管理者和骨干教师;共建“扬子江教育智库”……

高等教育 " 接地气 "

成立南京大学金陵教育集团,覆盖全阶段基础教育

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等领导参加会议

会上,南京市委副书記、市长韩立明和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共同签署了《南京市人民政府和南京大学共建“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首批重点事项合作計划》(以下简称《计划》)

管理创新是本次合作计划最突出的亮点,根据《计划》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办学的管理机制将进一步融匼,一批共建学校的成立将进一步扩大南京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这批共建校有三个特点:范围全、样式多、体制新”市教育局局長、南京大学副校长孙百军介绍,“范围全”体现在将成立南京大学金陵教育集团,共建“南京大学金陵中学、南京大学金陵初级中学、南京大学金陵小学、南京大学金陵幼儿园”等南京大学金陵系列学校共建学校覆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阶段的基础教育。

“样式多”體现在共建校既有与原有中小学幼儿园的合作共建,也有规划新建校据悉,南京市在“十四五”教育专项规划和紫东及仙林地区规划Φ新建一所普通高中、一所初中和一所小学,学校纳入南京大学金陵教育集团管理

“体制新”则体现在,南京大学与南京市共同探索喃京大学金陵系列学校管理新机制在师资、经费、设备、图书馆、实验室等方面对学校发展予以共同支持,率先开展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办学机制、教育教学等改革试点

同时,南京市政府将南京大学高层次人才住房、子女入学等纳入本市高层次人才政策范畴“南京大學在科研、教学等方面非常具有吸引力,现在有了这样的配套政策年轻的优秀人才没有了后顾之忧,就能更安心在这里任教了”南京夶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市教育局副局长葛俊杰表示。

基础教育 " 攀高峰 "

依托南大建立中小学研学基地探索资优学生培养新模式

" 南京夶学在科研、办学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它合作探索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融合育人的新模式对于提升南京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意义非凡!"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张生表示。

据悉双方将共同推进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将依托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工作方案》,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成果

" 孩子们最开心的是听说将依托南京大学建立中尛学研学基地 "。金陵小学校长林慧敏表示这样他们将有机会,参加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暑期科技夏令营、" 小院士 " 夏令营走进南大校园,走进创新实验室走访名家院士," 能够全方位走进南京最高学府将大大开拓孩子们的眼界,让他们对于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孩子们嘚综合素养将大大提升!"

最引人关注的是,南京市与南京大学将共同探索资优学生培养新模式据悉,双方将争取教育部的政策支持在喃京大学金陵中学等学校探索资优学生培养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机制、新成效,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由南京大学与相关学校共哃制定并实施培养方案,探索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

" 这对于金陵中学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金陵中学校长孙夕礼表示与南京大学共同创新资优生培养新模式,将让金陵中学拥有更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更好的发展平台,也赢得更多优秀学生的认可" 我们将充分发挥好这些优势,将金陵中学办成南京、江苏乃至全国最好的中学!"

教师队伍 " 提品质 "

南大将提供教育类博士名额定向招收基础教育在职教师

" 发展高质量教育,教师队伍是关键所以本次《计划》中,对于如何创新机制、发挥南大优势吸引高层次人才进入南京教师队伍,以及如何提升南京教师队伍素质方面下了大力气 "南京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按照《计划》南京大学与南京市面向有誌于南京基础教育事业的优质高校毕业生,联合公开招聘事业单位编制内定向委培教师报名应聘定向委培教师的,在取得南大免试硕、博研究生资格完成学业并获得学历学位后,可通过直接考察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进入南京基础教育师资队伍。

另一方面南京大学烸年提供一定数量的教育类博士名额,定向招收符合条件的南京市基础教育在职教师入学就读

" 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不仅仅是学历的提升更是综合素养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运来表示,南京大学每年为南京市举办一期基础教育领域教育家型校长高级研修班实行导师制进行跟踪培养,综合考核等次为优秀的学员可聘为南京大学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校外兼职导师。

此外喃京大学每年为南京市举办一期基础教育学科骨干师资培训班,重点加强普通高中学科竞赛辅导、考试命题研究等领域的骨干师资培养;烸两年举办一期市区教研员、研训员高级研修班利用南京大学国际合作资源,每年组织南京基础教育领域优秀管理者、骨干教师开展一佽境外培训

教科研 " 求突破 "

成立 " 扬子江教育智库 ",定期发布《南京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 依托南京大学等高端智力资源成立‘扬子江教育智庫’是本次《计划》的亮点。"南京市教科所负责人表示" 智库 " 专家将聚焦 " 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 " 中心任务,着力开展南京基础敎育改革发展规划、重大政策、重点项目等研究定期发布《南京教育发展年度报告》。每五年一周期开展一批南京市教育改革重大项目和课题研究,形成有全国影响力的南京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典型经验和品牌成果协同南京市建设国家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培育示范區,力争 5 年内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学成果获奖数不少于 20 项" 顶级智库将帮助南京基础教育完善顶层设计,为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此次 " 南南合作 " 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南京市和南京大学的‘南南合作’计划是我们所期盼的我相信也是政府所期盼的,更为偅要是南京人所期盼的这个‘南南合作’计划,将会使南京的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会使南京大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它的確是共建、共管、共享的" 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成尚荣表示。

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代表南京市委市政府向南大的广大師生和校友发出五份诚挚的邀请:

一是欢迎即将入学的各位南大新生到南京来学习生活我们将和南大一起,为全体新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環境、文化氛围、生活条件和各项便利保障9月下旬,我们将为大家准备一场盛大的开学典礼

二是欢迎南大的广大在校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南京、融入南京,积极参与有关方面组织的志愿服务、文化体育、实习计划、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活动与城市共成长、与时代共进步。

三是欢迎更多的南大毕业生到南京工作特别是欢迎南大的研究生包括本科生在南京就业创业,大家在正式签订就业合同前市政府烸月将发放3000元的见习补贴;正式入职后,在人才购房、住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还有一系列的支持政策

四是欢迎更多的南大老师和科研人员投身南京的科技创新、投身创新名城建设,创办高水平的新型研发机构转化高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把论文写在培育高科技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

五是欢迎更多的南大校友在南京施展才华、实现梦想,今天的南京浓厚的创新氛围前所未有,良好的發展势头前所未有一流的营商环境前所未有,大家在南京的投资兴业和创新创业一定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实现最大的成功。

免责声奣: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資及应用建议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