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易经》,《黄帝内经》有何好处

用易经的思维学习黄帝内经
用易经的思维学习黄帝内经
说到《黄帝内经》,其实关于它的传说也好,它的这种帮助,它的这种重要性也好,都是非常的多。今天我们通过一个非常简单的对比,来感受一下《黄帝内经》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甚至对我们人生,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
一、《易经》和《黄帝内经》之间的联系,学习《黄帝内经》要有《易经》的思维。
其实在提到《黄帝内经》的时候,我总是想跟大家说,我们育心经典为什么要倡导易根的教育。提到《黄帝内经》之前,必须要给大家再稍微的提一提中华民族一部非常非常重要、非常伟大,甚至是没有办法用任何的赞美之词来形容的一部经典,就是《易经》。
虽然今天讲的不是《易经》,但是讲《黄帝内经》之前一定要我们心里面有一个浅显的标准,就是要有《易经》的思维。这句话我在学习《黄帝内经》的时候,在听到赖国全老师讲这个提示的时候是没有办法去理解的,因为我个人当时的感觉《易经》是《易经》、《黄帝内经》是《黄帝内经》,他们之间的联系似乎根本就没有特别明显的痕迹。
随着对《黄帝内经》学习的深入,慢慢地发现《黄帝内经》当中很多的思想、大纲和它的主题,到这一刻为止,可以非常肯定的断言,《黄帝内经》所有的思想、所有的原则全部都是脱胎于《易经》这本中华宝典的。
关于《易经》和《黄帝内经》最直接的联系,其实我想说的是当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思考方法。
我们作为普通的家长学习《黄帝内经》,出发点自然是想说,能够通过《黄帝内经》的章节表述,让自己的身体、让自己的健康得到很好的呵护。
但是我相信很多家长在接触到《黄帝内经》的时候,有一些失望的发现《黄帝内经》当中并没有哪一个直接的条款告诉我们感冒如何医治?肚子疼痛如何医治?睡不着觉又应该怎么办?它没有这样直白的表述,篇幅当中最多的还是那些之乎者也的古文修辞。
那我们怎么样通过这样一种诵读的方法,来了解《黄帝内经》当中所蕴含非常深刻的养生和生命的道理呢?
这里要提示大家的是,在学习《黄帝内经》的时候,要将《周易》或者说是《易经》的象数的思维,或者是象形的思维,或者是易象的思维,融入到《黄帝内经》的学习当中来,这样相信才能对《黄帝内经》这样的一部医学宝典、人生宝典、生命宝典会有更高层次的理解和体悟。
之所以这样说我相信大家提到《周易》,提到《易经》,马上能想到阴阳,马上能想到五行,马上能想到八卦。八卦是《周易》当中象征整个自然的一种来源和演化的最终的规律,这对我们学习《黄帝内经》有着什么样的帮助呢?
在学习到《黄帝内经》阴阳篇的时候,和最早的这一篇‘上古天真论篇’的时候,对所谓的易象思维还没有特别好的了解。
当我们在诵读《黄帝内经》的时候,同时诵读《易经》的时候,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有一种感觉,就是这两部经典似乎彼此之间非常的熟悉,因为这两部经典当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思想高度和格局是那么的相像,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是我们可以很肯定的有个结论就是《黄帝内经》它确确实实是《易经》的一个演绎版本,只不过是通过身体,通过我们最亲切的,最熟悉的自然界的变化反映到人的身上,来阐述《易经》的道理。
这样子说不清楚大家能不能够接受这种的观点,但无论如何,这样的观点在目前的中医理论的学究界而言已经成为一个共识。
虽然现在西方的医疗如火如荼的在进行当中,但是随着整个天体的一个运转,我非常相信的一个事实就是在目前的社会生活状态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这种认识和回归,已经是不可阻挡之势了。这一点,我相信今天在座的所有的我们育心经典的家人们应该都是能够感受到这一点。
而《黄帝内经》跟《易经》的关系通过八卦是怎么样的一个联系方法呢?道德经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生一这个一呢,在很多的经典当中有不同的阐述,在《黄帝内经》当中对这个一的阐述叫做混沌的一个元气,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从而阴阳环抱生什么?
生的是两仪,也就是《老子》当中说的一生二,两仪之后就生个四象,四象这个在我们《黄帝内经》当中也是非常的清楚,就是少阳,老阳,少阴和老阴,这就是我们在后面会学习到另外一部阐述《黄帝内经》的一部经典叫《伤寒论》当中所提到的六经辩证。
所以在整个经典学习的道路上,我现在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觉就是说,你只要抓住了这个线头,这个线头我们这样一个比喻,就是易根这根线头,你只要抓住了这个线头,慢慢的再拨丝抽茧一般的去学习浩若烟海的传统文化的时候,你会发现所有的东西都在你这根线上串着,你不会乱,你不会没有主张,你不会茫然的说:“我到底学这部好,还是学那部更有帮助?”你会发现整个的学习会变得井然有序,会变得一切都是那么的慢慢的变得清晰起来。
这是我在学习《伤寒论》也好,在学习《金匮要略》也好,学习《千金方》的时候也好,慢慢的发现:啊,原来之前我们读《易经》这种底子,虽然这个底子的基础每个人的厚度有所不同,但是就是这么一点点的积累啊,对我们学习《黄帝内经》,对我们学习以后再有可能再有机会跟大家交流的这些中医的经典的时候,真的是帮助太大太大。
所以我想在以后的课程当中,我会逐一的慢慢的跟大家交流这方面的内容,因为这方面的内容对我们学习任何一部经典的帮助都是非常的巨大。
我们的《易经》的八卦这么一个思维,之前赖老师有在各种场合里面提到说《易经》的十大思维,当中就有一个八卦思维。
八卦思维到目前为止,如果一定要下一个判断的话呢,比如说我们在《易经》的说卦传里面,因为对说卦传稍微比较熟悉的情况,是因为这两周以来我们家诵读的经典恰恰读到说卦传,跟孩子一起读经的时候呢,就将说卦传内容再重新复习了一遍。
在读到这段:“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或者是:“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等等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易经》的伟大没有办法用语言来形容她,因为这些东西我们可以看见,八卦所对应的这个自然界的八种自然现象: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这八种自然现象放到我们《黄帝内经》当中,放到我们的人体五脏六腑当中的话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这个世界首先它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驱动,所有的自然变化都是在不断的变化当中。
二、体会什么是变,什么是不变,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
由此我们得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结论,这个结论曾经赖老师也不断的提到过,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这个非常有意思,我们总是在说《易经》也好,或者是很多古老的经典也好,离我们的生活到底有多远,到底有多大帮助,其实不是这样子的。
我这两天在休息的时候,看一些门户网站的的八卦新闻的时候,也是属于八卦,我看到过一个香港的一位非常有名的演员说了这么一段非常有名的话,我把它发在公屏上,这个人是香港的一个电视演员,我们也不去了解他们娱乐的一些事情,
但是她在微博上发出这样一句话,叫做说:“易乃自然法则,变才是不变”,后面补充说:“纵有各种不舍,仍会坚持不懈,以懂得……”等等,但是前面这两句话是非常的到位的。“易乃自然法则,变才是不变”,想到我们经典当中的说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这个话,也就是说,《易经》也好,《黄帝内经》也好,离我们非常非常的接近。
这个变化在《黄帝内经》当中怎么体现?《黄帝内经》当中素问当中有一篇叫做“天元既大论”,有这样一句话叫做:“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等等等等,就是说《黄帝内经》当中对神的阐述是非常玄妙的。
我们以后在章节的讲解当中,会给大家谈一谈自己对神也好,对精、气这三样谓之‘人之三宝’的东西进行一种个人的阐述,也希望大家能够提出宝贵意见。
在对神的描述中,我们刚刚谈到的这段话,我们就能体现到《黄帝内经》是牢牢的抓住了‘易之法则,变才是不变’的法则,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又为热,在地又为火。他这种不断变化的表现形式,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易象思维。《黄帝内经》是通过大量的易象思维告诉我们事物不变的本质和规律。
中国的文化非常高明,所以在《易经》当中,才有这样的一句话叫做‘与时偕行,与时俱进’,因为中国的圣贤深深地明白社会历史是永远向前的。我们经常会说历史是惊人的相似,这句话是没有错的,但是我们也非常地明白,历史从来只能是有相似,但从来绝不可能相同,对吧?
也就是说在这个相似、类似的过程当中,一定有其不变的东西。那么这个不变的东西圣人把它总结出来,把它归纳到经当中,谓之不变,而变得东西就是以围绕着不变的东西在变化。而我们学习经典的目的就非常简单了,秉承不变的原则去应对变化的环境。
我想这就是《易经》也好,《黄帝内经》也好,或者是所有经类的典籍给到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什么是变,什么是不变。在我们自己没有很好的标准和基础的的前提下,我们活得太幸运了,因为我们有非常朴素的经典,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手边,我们可以随手拿过来翻到哪一个章节,哪一个章句,拿出来反复咀嚼,只要能咀嚼出味道出来,这个味道就是属于你的,就是当中你体会到不变与变的精神。
好,今天的课程就先分享到这里了,感恩亲们的聆听!
下周同一时间继续分享由邹金润老师的《用易经的思维学习黄帝内经》!请大家准时守候!
2012年11月22日,星期四
今天16:00的下午茶马上要开始了,请家人们准备好,准时守候!
精彩预告:《黄帝内经》课程分享——用易经的思维学习黄帝内经!
亲爱的育心家人们,下午好!
上周我们分享了用易经的思维学习黄帝内经的两种方法:
一、《易经》和《黄帝内经》之间的联系,学习《黄帝内经》要有《易经》的思维。
二、体会什么是变,什么是不变,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
今天接着继续分享,请家人们认真学习!
三、《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六经、气候、物候等很多内容均源于《周易》卦象。
说到《黄帝内经》,很多的章节也好,或者是内容也好,都体现了易象的思维,比如说在素问篇当中脉节篇,由于我们整个的工作架构调整的关系,所以在目前为止《黄帝内经》暂时没有办法出齐全套的章节,因为这样牵涉的人力和物力将是非常的辛苦。
刚才提到的素问脉节篇章节中就详细的将杂病六经分症奠定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基础,也就是通过三阴三阳的经络学说。将整个后世的《伤寒论》这部经典的出处找到了一个注解。
素问脉节篇当中有提到过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和厥阴。
其实这六经我们一下子能感觉到,它的源头就是来源于《周易》的卦象,包括你像说到太阳的时候就说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然后说到物候的时候,这个在我们整个《黄帝内经》二十篇章讲解完毕之后呢,
我这边会给大家补充一下,在其《素问》八十一篇当中,后六十一篇当中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章节,跟大家做一个额外的课程吧,因为这个也是我们育心经典所能够给大家提供的一个服务,在外面的《黄帝内经》的讲解呢,是极少有将当中一些重要的章节给到大家做一个讲解,因为在这一块的学习,我花费的时间会稍微多一些,也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学习交流和进步。
太阳篇在说到气候的时候呢,就说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说到物候的时候,就是物体的表现的时候呢,就说阳气冻结,地气而出,说到病侯的时候,就是对应到你身体病痛的时候,他就告诉你,是腰肿、椎痛。
说到这个,如果我们研习过《黄帝内经》,甚至其他医学经典的时候就能发现,太阳经是主我们身后非常大的阳气的一个经脉,所谓的腰肿也好,或者是椎痛也好,确实是跟太阳经有关系,而对应的这种自然现象,它会告诉你说,阳气冻结,地气而出,会说一种自然现象,那么这种自然现象的思维方法,是必须要有《易经》的思维来进行一个感觉的。
在《黄帝内经》当中,还有一些东西是非常有趣的,比如说我们在读到《黄帝内经》有一些篇章的时候,因为这个都是我们没有再编辑出版的前提下呢,都是在后面的一些篇章当中,其实,《黄帝内经》真的能将前七篇很好的理解和运用的话,相信大家对普通的或者是所谓的养生哲学或者是养生大家的言论,能够有一个非常清醒的认识,甚至是非常清晰的判断。
在说到《易经》的时候,我们总是会看到第一段话是:“乾:元、亨、利、贞。”元亨利贞是很有讲究的,这个在后面我们研究《黄帝内经》的时候会发现,《黄帝内经》当中会提到一个治病的方法,叫做祝由,(祝是祝贺的祝,由是由来的由)。
在中医发展史上,巫师的历史地位曾经是至高无上的,但是随着我们说的人类历史的发展,随着我们生态环境的这种变化,人类的生存环境跟之前有了非常大的不同,所以巫师这个角色在现今的公开场合,应该这样说,基本上已经没有了踪迹,
但是祝由十三科这个在《黄帝内经》当中,在古代的医书当中是频频的出现的,可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祝由十三科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通过一种祈福的活动,通过一种咒语的演练来达到一种治疗疾病的一种效果。
而元、亨、利、贞这四个字可以说就是有着非常非常了不起的正能量在里面。关于这个话题,今天只是给大家做一个多头的点缀,只是希望大家在《黄帝内经》学习当中,能够找到一些点,能够挖掘一些层面,来加深我们对《黄帝内经》也好,对学习的这种热情和积极,因为《黄帝内经》确实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四、学习《黄帝内经》,认真理解与体会《黄帝内经》所直接体现出来的中医和西医的不同。
说到《黄帝内经》自然要谈到中医,自然要谈到西医,到底是中医和西医的效果和能力孰胜孰强,我想这也是我们学习《黄帝内经》所需要了解和认真对待的一个现实问题。
先说说西医吧,我们学习西医的时候,甚至是感受西医的时候,总是能感受到几个词汇,比如说方便,比如说快捷,比如说有效,比如说干净,比如说直观,等等等等……,这些可能都是我们能够感受的到的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但是说到中医呢,其实我们现在的感觉呢,跟之前的感觉又有所不同,中医给到我们更多的是什么呢?我想第一是关怀,那么还有温暖,其次还有效果。当然中医的很多感觉,诚如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好,我们的诵读经典当中的感觉也好,它给到我们的种种的心情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为什么今天要讲一讲《黄帝内经》所直接体现出来的中医和西医呢?始终在说一些病例啊,在提到一些病例的时候,我的心情总是不是特别的舒服,因为这些病例给到我们的感觉呢,第一直觉是不应该发生的,第二既然发生了,也没有必要那样去茫然的处理和解决,西医发展100多年所带来的负作用和强大的一些负思维令到我们现今生活在所谓21世纪的人类这种生存环境的恶劣条件下,对西医的依赖,可以说是与日俱增,可是我们在对西医的研究可以发现,西医所谓的分科治疗,或者是内科外科,其实都是荒唐言。这么说呢,可能有一些家长朋友们不太乐意啊,因为毕竟大家可能感觉西医是治疗了很多的疾病。在这里有一些名词呢,是需要我们在学习《黄帝内经》之前做一个简单的启蒙。
中医对一个病的判断,分2种,一个是病理,一个是病灶。病理呢,这个理就是道理的理,或者是王字旁,一个里面的里,病灶,灶呢就是一个火,一个土,是我们经常说的灶台,也就是指的病的源头。同样的西医对病理和病灶的区别也是非常的鲜明的。
我们试想一下,经常我们去医院检查身体的时候,所走的流程和形式都已经非常清楚了,所以会导致我们现在会有这种错觉,我们去医院看病,最后给我们下诊断书的并不是那个医生,而是那些冰冷的科学的仪器,经过它们的一通检测才能知道我们的身体,出现了什么状况,而在我们发现身体出现状况的结果呢,西方的医学会告诉你,你会得了什么病,得了这种病的前提之下,西方会给出一整套的治疗方案给你,但是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经常在西方的医疗体系中发生。
我们举一个病例,比如说,糖尿病。糖尿病是需要做很详细的检测的,当你的检测出来之后,西方的医生会告诉你,这个病目前没有办法根治,那怎么办呢?没有关系,可以打胰岛素,可以服用一些药物,然后呢?然后医生会非常坦然的告诉你,这个病需要终身服药,这就是西方医学给到我们最终的结果。也就是说,西方的医学消除你的病理,而呵护你的病灶。你感冒了,有什么症状吗?头痛,流鼻涕,发烧,可以,我给你打一针,请问打这一针什么用?打这一针,让你不发烧,不头疼,然后呢?然后没有了,就是这样。然后我不发烧,不头疼之后,我发现我的肺又不舒服,好,检查一下,哦,你有肺炎,怎么办?没关系,我给你打针,然后你肺可能没有炎症了。可是我们再想一下,再过一段时间,这个人过一段一定会告诉你,好像这段时间小便有一些问题,出现了急性肾炎,怎么办?没有关系,检查一下,然后得出结果,你确实有一个急性肾小球的一个发炎,怎么办呢?打针嘛,打针的结果是怎么样?打针的结果,仍让你的感觉,仍让你的身体的感觉会好一点,然后呢,然后就这样啦,等出了事再说,这就是西方医学到目前为止所走的一个程序。也就是说,我们辛辛苦苦到医院,通过各种的仪器检查,发现我们的身体出现疾病的时候,而西方的医学能够找到病灶,但是它做的事情只是消除你的病理,也就是说将身体做出的种种自然反抗的表现,扼杀于摇篮之中,而不让你的病理提示你身体到了什么样的一种地步。而像这种情况在我接触《黄帝内经》之后呢,可以说,这种病例是非常的多,特别是我们经常遇见的小小的感冒,一个感冒因为打点滴,因为打针,因为各种各样的诊断,而导致死亡的病例是非常之多。而且还有一些病例大家可能都没有去了解过,比如说发烧不退,一个人若是2周,3周,甚至一个月发烧不退的话,到西方的医院里面会怎么样呢?他一定会告诉你,做一个最终的检查是做骨刺,就是骨头穿刺,或者是骨髓穿刺,骨髓穿刺的结果是什么呢?一般的情况下,如果一个人长时间高烧不退的话,在西医而言就是白血病,让你做骨髓穿刺,如果做的好,也会告诉你,很不幸,你得了白血病;如果做的不好,也会告诉你,做骨髓穿刺有风险,有什么风险呢?有下身瘫痪的风险,你做还是不做?然后在你左右思想煎熬的同时,他会给一个意见书给你,你签字我就给你做,这个签字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责任不在手术方,也就是说你是心甘情愿让人刺一刀。(宋海燕师姐的父亲这样子啊。)
好,我们继续今天的话题,做了穿刺之后,得到的结果又怎么样呢?西医会告诉你,这个病目前没有办法根治。好,宋师姐,没关系啊,我们祝福,但是呢,人生无常,生活的路还要继续往下走,我们好好的跟着赖国全老师,好好的学习我们的经典,来保证我们的家人和身体的健康。
好,西方会告诉你,骨刺结果出来之后,很抱歉,你得了什么什么症,基本上啊,可能会有白血病啊,或者是血液方面的病,因为你的体内一直发高烧话呢,是一种抗体在不断地做斗争,但是身体没有办法做更好的康复能力的体现。然后呢,你会很无趣的拿到自己骨刺的一个诊断书,告诉你这是无法医治的白血病,需要做化疗,需要做各种各样的治疗手段。但是,我们想一想,即使是做化疗也好,或者是终身服药也好,那是不是我们可以判断:这个病,西医只是发现了病灶,但是没有办法做根治和医治呢,也就是说西医最厉害的本领,就是能知道你什么病,但是治不了。这个结论,我相信,所有从事中医学习和中医研究的同道中人而言,或者是我们普通家长而言,应该都能够深深体会的到。西医能够发现你的病灶,它唯一能做的就是清除你的病理,将你身体的一切反应扼杀在摇篮之中,让你的身体不知疼痛,不知疲倦,不知损坏,不知发生任何事情。当然了,这种不知的前提,只能告诉这样的一个身体,那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自己的身体,你的精气神不知道什么时候跟你反叛。
而相比而言,中医呢。在《左传》成功十年当中记载,说晋国有一个巫医叫做桑田,那一年齐景公得了重病,招这个桑田来诊断,桑田仔细诊断之后告诉他说,他说,大王啊,你这个病非常厉害,你活不到吃新下来的小麦那个时候。齐景公根本就不相信,等到来年小麦刚熟的时候,齐景公就命令赶快收割,收割回来之后,赶快让厨房用新小米做一顿饭,可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这顿饭还没有等厨房做好的时候,齐景公当时就觉得肚子发胀,他急急忙忙的跑去厕所,后来呢,竟然死在厕所里面,这种病例在我们医书上面的记载是非常之多的。
还有我们的《三国志》,《三国志》魏书传里面有一个篇章,叫做《凤祭传》,华佗曾经对一个病人说呢,你的病非常严重啊,说你的病在腹部的深处,如果你想治好你的病就必须赶快的做手术。我们都知道华佗在外科手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可惜华佗被曹操砍头之后呢,没有留下相关的著作,据说唯一留下的外科手术呢,就是给鸡做阉割,当然这个当中有一些什么样的历史、趣闻,我们以后在学习《黄帝内经》篇外的时候呢,我们做一些交流。101010103-53-5
17170050500018500101718
YY20125453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四岁娃娃学《易经》,你怎么看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09:54:00
         分享到:
  南京一小区办了个儿童“国学班”,孩子们每周聚一起读《易经》、《道德经》等经典国学
孩子和家长聚在一起读经。
  新华报业网讯&
10月21日上午,南京阅城国际花园的小区内正在举行一场读经会,内容为《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等经典国学。“小书院”以四五岁的孩子为主,当天最小的才2岁半。读经会的组织者吴小兰告诉记者,他们有一个读经清单,共约有50本,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带领孩子们读完3轮。
  不过,一个3岁的孩子如何读懂《黄帝内经》?反对的家长表示,孩子不理解就是“小和尚念经”,毫无意义。在各种儿童读本丰富的今天,他们为何要选择佶屈聱牙的经书让孩子们学习呢?记者采访了中国儿童文学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
  扬子晚报记者陈婧 文/摄
  周末读经会
  小朋友领读《道德经》,不作讲解 有孩子不耐烦室内“遛弯”
  一周前,记者在南京“华侨路茶坊”看到,网友“南京安妈”发帖称“迎来小书院的第十期读经活动。”在其上传的18张照片和图片说明中,记者发现这个小书院主要教小孩读古代《蒙学》、《易经》、《道德经》等经书。此外,孩子们还用黑白子摆出河图、洛书等陌生的八卦图形。
编辑: 王瑶
  相关阅读:
新华报业网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国新网许可证: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信息加载中...
受邹师兄之托,写写孩子学习《易经》《黄帝内经》的好处,我实在想不出来,只好把昕昕的读经一点点感受写出来,从昕昕的角度来看待读这两部经典的好处。
&&&&发布于日 16:02 |
阅读数(2430)
上一篇:下一篇:
发表评论 &
显示全部&&
显示全部&&
文章数量:384
评论数量:1155
访问数量:314592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