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大六壬入门基础知识有什么现代书籍可看

想学大六壬,看什么书?本人有点六爻基础
我的图书馆
想学大六壬,看什么书?本人有点六爻基础
严格来说,六壬与六爻不是一个体系的,所以六爻基础对六壬没有多大帮助,反而可能对建立大六壬的断课思维有一定影响。 周易术数这类学问,一个不变的原则是,易学的不好用,好用的不易学。大六壬体系庞大,取象丰富。四课三传对事物运行规律模拟形象。大六壬属于学习曲线起始很陡峭的那种,但一但跨过这道坎,你就会觉得非常好用,应验如神。甚至做到来人不用问,一课多断。说到看什么书的问题,大六壬要想跨过我前面说的坎,《毕法赋》、《课经》、《大六壬指南》、《六壬粹言》、《壬学琐记》这几本书是必看的。现代人的书可以看看秦瑞生的《大六壬预测学》和《毕法赋精注详解》。其实学好六壬没有什么捷径,一半靠背书,一半靠实战。先说说背书,就如同学英语一样,书店里的书什么最吸引人?无非是《XX方法》、《XX日速成》,很多人都迷失在方法里,却忘了最根本的是背单词,词汇量不够,学再多的方法都没有用。学大六壬,是要花大量的精力背口诀的(当然还要理解)。只有你背下来了,看到相关的象,才有可能想起来,才有可能知道是验的什么事!所有的术数初学者,不止是学六壬的,都有一个毛病,不背书,学完德合鬼墓破害刑冲……就靠这些基础法则去推导吉凶。六壬课不是这样断的!五行生克不能包打天下,不是生就是吉,克就是凶。你需要记忆大量的“定式”,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些书里的内容。再说实战,初学者通常都“勤”于实践,有事没事都起个课出来验证一下,自己是宅男?哦,没关系,网上有论坛,有贴吧,实践机会大把。如果你要这样搞,趁早洗洗睡吧。无事不占,不可滥占。本来就是芝麻大点事,你强行起课,有吉凶你也不一定能看得出来。比如你这会儿出门逛街,起个课,路边买了瓶可乐灌下肚,偷瞄了几个美女,然后——回来了!吉凶在哪里?但如果老天眷顾你,想让你学六壬的道路上多一些收获,路边买了瓶可乐灌下肚——结果店主找了张假币给你;偷瞄美女,结果被人家男朋友暴捶一顿。然后——回来了!六壬课上肯定很强烈而且形象的显示你遇到的事情。不是说小事不能占,而是小事通常没有什么吉凶,尤其当你初入门,功力不够的时候,往往分析的点都不对,更不用说提高学习六壬的水平了。很不幸,你在网上找到的组织也是这类爱好者汇集的地方。那该怎么办?一方面,小事就不要起课了,更不要贴到网上祸害别人。另一方面,努力扩大自己的人脉圈子,让人家知道你会六壬这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牛X技术。只有重要的事情才有比较清晰的发展轨迹,只有你身边的事你才能比较清楚的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即使有很多身边的朋友找你占课,我也不得不告诉你一个残酷的事实,至少有一半人的不会主动给你反馈应验结果。路漫漫其修远兮,如果你还是想问有没有什么容易点的路,我通常都会建议从紫微斗数学起(八字也可以,不过紫微斗数更容易入门)。算命术相对比较好实践,比较好培养起兴趣和算准之后的成就感。还有就是可以培养你的粉丝群,再让他们有事找你用六壬占卜,这样实践的机会就多了。再说,算命是基本素质,连个命都不会算,好意思跟人说是研究术数的么!不是专业研究术数的人,大部分是分不清算命和占卜的区别的。很多人会报生辰八字给你,叫你看看他最近某笔生意是否能成。算命十年不出门,风水三年走天下,如果你接触到“周易”这一行的职业圈子,会发现大师们主要在干看风水和起名改名的活。为啥?因为这两件事情最好赚钱,又不容易出错,只要口才好,说得是那么回事,就行了。而算命多少是个技术活,客户也不都是祥林嫂,总是说些模棱两可的话搞不定的。而占卜,比算命更难。因为算命,无非是有没有钱,当不当官,婚姻如何,有没有某种疾病等等,从紫微斗数命盘或八字里去找相关的特征就好了。而如果是占卜,譬如说占卜一个生意,可能根本没去做,可能做了但亏钱,可能合伙人撤资,可能被盗,可能重要员工离职,可能遇到诉讼……这些,需要极丰富的断课经验与联想能力。而大六壬,是占卜术里最高层次的学问,既然学大六壬,就不要仅仅满足于判断个吉凶。事物是复杂而多面的,屌丝追到了女神但她却怀了高富帅的孩子(~>__<~)大师去哪儿了?好想找名师指点一下啊!但,人家凭什么指点你?每天和土豪喝茶聊天收红包的人生多惬意。不要指望QQ群里有高人来指点,没有贬低的意思,一个英语专业八级的人会愿意天天和一堆初中生讨论英语问题吗?如果不是在知乎,我会打这么多字让它淹没在贴吧的口水中,在QQ群里一闪而过吗?最后问一句,你的文言文水平如何?良好的文言文水平,是看懂《毕法赋》、《课经》、《大六壬指南》、《六壬粹言》、《六壬大全》、《壬学琐记》、《壬归》这些书的先决条件。千百年大浪淘沙,这几本书是大六壬典籍里的精华。你文言文好,就意味着可以直接跨越时空的阻隔,去直接聆听邵彦和、凌福之、陈公献、刘赤江这些前辈先贤的教诲。现代人的书可以用来帮助理解,但学习大六壬绕不过去的还是大量古书口诀的记忆。
TA的最新馆藏[转]&&#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学习大六壬应该依次看那些书籍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学习大六壬应该依次看那些书籍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751|
上传日期: 14:15:27|
文档星级:&#xe60b;&#xe60b;&#xe60b;&#xe612;&#xe61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xe71b; 30 积分
&#xe602;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学习大六壬应该依次看那些书籍
官方公共微信  本人已经是大学生了,但关于国学,发现知之甚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写作能力不好,有话就是不能很好表达出来,个人认为是思维不够清晰和肚子里的存货不多的缘故。关于古文也只有以前课本上的那些,但那些根本不够用,况且老师教的深度也有限。关于现代文度得不算少,但绝不算多。2、理解能力不好。估计还是因为输入量有限之故。  各位大神推荐一些书籍,小女子感激不尽
楼主发言:9次 发图:0张 | 更多
  同大学生……  入门必看我也不知道,不过四书和前四史是要看的吧  
  @菲儿酒 1楼
07:19:00  同大学生……  入门必看我也不知道,不过四书和前四史是要看的吧  -----------------------------  大学 中庸 论语 还好 其它还没看过
不过前四史是没敢看 回头看看
  如果仅仅想简单了解,花的功夫和时间不多(一年以下)。  经典:那就看看儒家的四书,道家的《道德经》、《庄子》、《净明忠孝全书》、《黄帝阴符经》,佛家的《金刚经》、《六祖坛经》、《楞严经》、《妙法莲华经》、《药师经》;  历史:只能是中国通史了。  参考书:《南怀瑾选集》(复旦大学出版社)  但最关键的一点是:不要迷信任何一人的结论,要敢于怀疑和批评!不是说经典的东西就绝对正确。  中华文化的精髓基础在于——掌握住了根本之后的随机应变,俗语“一理通百理明”,也就是儒家的“得一”、佛家的“开悟”、道家的“入道”。
  智上村P2P理财模式,年收益18%,利息月付,房产给您做担保,电话025-
  国学这东西,经史不分家,而且先读史后读经比较好。古人的基本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同现代不一样,风俗迥异,先读史对之后的读经帮助极大,特别是能够避免“以今推古”的毛病。  读史“前四史”或者“前三史”是必读的,楼主的情况我建议粗读“史记”精读“汉书”。粗读是读白文版,就是横排简体加标点无注解版本,比较容易入门。精读是竖排繁体加注版本,一定要读中华书局的。
  1)写作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与国学无关。  2)提高古文写作能力只能多背古文,例如《古文观止》。  3)提高古文理解能力要看今人写的书,例如李泽厚和李零写的关于《论语》和《道德经》的书。  4)四书五经和《史记》之类,当看小说一样翻翻吧。  4)至于小学,忘了吧,除非你想走这个专业。这条路十年下来不一定走到哪儿。
  @李智觉 3楼
14:46:00  如果仅仅想简单了解,花的功夫和时间不多(一年以下)。  经典:那就看看儒家的四书,道家的《道德经》、《庄子》、《净明忠孝全书》、《黄帝阴符经》,佛家的《金刚经》、《六祖坛经》、《楞严经》、《妙法莲华经》、《药师经》;  历史:只能是中国通史了。  参考书:《南怀瑾选集》(复旦大学出版社)  但最关键的一点是:不要迷信任何一人的结论,要敢于怀疑和批评!不是说经典的东西就绝对正确。  中华......  -----------------------------  xiexie谢谢 O(∩_∩)O谢谢
  @gongqi2000 7楼
16:28:00  1)写作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与国学无关。  2)提高古文写作能力只能多背古文,例如《古文观止》。  3)提高古文理解能力要看今人写的书,例如李泽厚和李零写的关于《论语》和《道德经》的书。  4)四书五经和《史记》之类,当看小说一样翻翻吧。  4)至于小学,忘了吧,除非你想走这个专业。这条路十年下来不一定走到哪儿。  -----------------------------  好吧
其实我最想看的是那些书上的思维方法
  @凑个热闹1969 6楼
11:24:00  国学这东西,经史不分家,而且先读史后读经比较好。古人的基本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同现代不一样,风俗迥异,先读史对之后的读经帮助极大,特别是能够避免“以今推古”的毛病。  读史“前四史”或者“前三史”是必读的,楼主的情况我建议粗读“史记”精读“汉书”。粗读是读白文版,就是横排简体加标点无注解版本,比较容易入门。精读是竖排繁体加注版本,一定要读中华书局的。  -----------------------------  恩,写完论文就去图书馆找了看
  第一步读诸子,四书、老庄、韩非、孙子、荀子是比较重要的  第二步读史,史记比较重要  第三步读诗词文赋  第一、二步是培养“质”,第三步是培养“文”,文质彬彬,你就大成了。保守估计需要5年时间。
  如果想速成的话,可以读一些蒙学教材,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等。
  “好吧 其实我最想看的是那些书上的思维方法”,楼主有见识!思维方法确实是关键问题。可以看看我的《思维诞生智慧》:/post-666-28309-1.shtml  ,或许能对你有点启发。
  看易经,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熄。地势坤,厚德载物。别看现代人翻译的,因为易经每一卦,每一爻都是名称。
  没想到上面哪么多的人的建议都不专业。可见这个问题一定是出在国家层面的教育思想上,我国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主要精力都放在英语教育上去了,所以教育部应改为中国英语教育部。  这个问题很简单,把王力的《古代汉语》拿来看一遍,半年就够了。看完后你就可以到任何地方,任何人面前说你基本掌握了国学。也可以去参加任何国学的考试,不会有任何问题,一般你都能考个中等水平。
  @汤凤林 15楼
11:46:00  没想到上面哪么多的人的建议都不专业。可见这个问题一定是出在国家层面的教育思想上,我国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主要精力都放在英语教育上去了,所以教育部应改为中国英语教育部。  这个问题很简单,把王力的《古代汉语》拿来看一遍,半年就够了。看完后你就可以到任何地方,任何人面前说你基本掌握了国学。也可以去参加任何国学的考试,不会有任何问题,一般你都能考个中等水平。  -----------------------------  e....震惊了,这个必须看看
  @汤凤林 15楼
11:46:00  没想到上面哪么多的人的建议都不专业。可见这个问题一定是出在国家层面的教育思想上,我国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主要精力都放在英语教育上去了,所以教育部应改为中国英语教育部。  这个问题很简单,把王力的《古代汉语》拿来看一遍,半年就够了。看完后你就可以到任何地方,任何人面前说你基本掌握了国学。也可以去参加任何国学的考试,不会有任何问题,一般你都能考个中等水平。  -----------------------------  15楼认为只要把王力的《古代汉语》拿来看一遍,就是掌握了古代汉语了?掌握了古代汉语了就是掌握了国学了?!掌握国学的标准就是去参加任何国学的考试都能考个中等水平?!  从这几步的推断可以看出这种思维很有问题,因果混乱。半年能学通古代汉语肯定是绝世天才,我听都没听过。但是有多少终生都用古代汉语的古人能把国学通达的?最荒谬的是:学国学的目的竟然是为了考试?我想楼主不会认同吧!  学国学是为了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从而应用于今天的生活,这样才是学得其所!  希望楼主不要被误导。
  @汤凤林
11:46:00  没想到上面哪么多的人的建议都不专业。可见这个问题一定是出在国家层面的教育思想上,我国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主要精力都放在英语教育上去了,所以教育部应改为中国英语教育部。  这个问题很简单,把王力的《古代汉语》拿来看一遍,半年就够了。看完后你就可以到任何地方,任何人面前说你基本掌握了国学。也可以去参加任何国学的考试,不会有任何问题,一般你都能考个中等水平。  -----------------------------  @李智觉 18楼
10:21:00  15楼认为只要把王力的《古代汉语》拿来看一遍,就是掌握了古代汉语了?掌握了古代汉语了就是掌握了国学了?!掌握国学的标准就是去参加任何国学的考试都能考个中等水平?!  从这几步的推断可以看出这种思维很有问题,因果混乱。半年能学通古代汉语肯定是绝世天才,我听都没听过。但是有多少终生都用古代汉语的古人能把国学通达的?最荒谬的是:学国学的目的竟然是为了考试?我想楼主不会认同吧!  学国学是为了把传......  -----------------------------  说得好!!!!!
  @汤凤林
11:46:00  没想到上面哪么多的人的建议都不专业。可见这个问题一定是出在国家层面的教育思想上,我国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主要精力都放在英语教育上去了,所以教育部应改为中国英语教育部。  这个问题很简单,把王力的《古代汉语》拿来看一遍,半年就够了。看完后你就可以到任何地方,任何人面前说你基本掌握了国学。也可以去参加任何国学的考试,不会有任何问题,一般你都能考个中等水平。  -----------------------------  @李智觉 18楼
10:21:00  15楼认为只要把王力的《古代汉语》拿来看一遍,就是掌握了古代汉语了?掌握了古代汉语了就是掌握了国学了?!掌握国学的标准就是去参加任何国学的考试都能考个中等水平?!  从这几步的推断可以看出这种思维很有问题,因果混乱。半年能学通古代汉语肯定是绝世天才,我听都没听过。但是有多少终生都用古代汉语的古人能把国学通达的?最荒谬的是:学国学的目的竟然是为了考试?我想楼主不会认同吧!  学国......  -----------------------------  就算掌握王力古代汉语也没用。古文中超多的通假字和用典,掌握一些虚词用法有助读古文,但不是全部。
  @汤凤林
11:46:00  没想到上面哪么多的人的建议都不专业。可见这个问题一定是出在国家层面的教育思想上,我国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主要精力都放在英语教育上去了,所以教育部应改为中国英语教育部。  这个问题很简单,把王力的《古代汉语》拿来看一遍,半年就够了。看完后你就可以到任何地方,任何人面前说你基本掌握了国学。也可以去参加任何国学的考试,不会有任何问题,一般你都能考个中等水平。  -----------------------------  @李智觉
10:21:00  15楼认为只要把王力的《古代汉语》拿来看一遍,就是掌握了古代汉语了?掌握了古代汉语了就是掌握了国学了?!掌握国学的标准就是去参加任何国学的考试都能考个中等水平?!  从这几步的推断可以看出这种思维很有问题,因果混乱。半年能学通古代汉语肯定是绝世天才,我听都没听过。但是有多少终生都用古代汉语的古人能把国学通达的?最荒谬的是:学国学的目的竟然是为了考试?我想楼主不会认同吧!  学国学是为了把传......  -----------------------------  @寂寞芳菲2012 19楼
16:52:00  说得好!!!!!  -----------------------------  还说得好,那就别看了。这点头脑看也真的可能白看了。学一点国学就是掌握一点知识,要想拿来改造世界搞什么“把传”,我看这样的人还是去搞点体力活干干算了,不适应搞智力活。
  @汤凤林
11:46:00  没想到上面哪么多的人的建议都不专业。可见这个问题一定是出在国家层面的教育思想上,我国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主要精力都放在英语教育上去了,所以教育部应改为中国英语教育部。  这个问题很简单,把王力的《古代汉语》拿来看一遍,半年就够了。看完后你就可以到任何地方,任何人面前说你基本掌握了国学。也可以去参加任何国学的考试,不会有任何问题,一般你都能考个中等水平。  -----------------------------  @李智觉
10:21:00  15楼认为只要把王力的《古代汉语》拿来看一遍,就是掌握了古代汉语了?掌握了古代汉语了就是掌握了国学了?!掌握国学的标准就是去参加任何国学的考试都能考个中等水平?!  从这几步的推断可以看出这种思维很有问题,因果混乱。半年能学通古代汉语肯定是绝世天才,我听都没听过。但是有多少终生都用古代汉语的古人能把国学通达的?最荒谬的是:学国学的目的竟然是为了考试?我想楼主不会认同吧!  学国学是为了把传......  -----------------------------  @寂寞芳菲2012
16:52:00  说得好!!!!!  -----------------------------  @汤凤林 21楼
23:08:00  还说得好,那就别看了。这点头脑看也真的可能白看了。学一点国学就是掌握一点知识,要想拿来改造世界搞什么“把传”,我看这样的人还是去搞点体力活干干算了,不适应搞智力活。  -----------------------------  我看体力活还是不用了,还不如智力活好搞呢。关于国学呢,那是爱好。关于英语呢,我觉得咱国家的教育也就那样,不否认有很好的,但大部分都是学了十几年英语,也就四六级水平,这效率,不敢恭维......  咱讨论问题,对不对暂且不说,论点论据都全那说出来就能听,对不对么,我不做评判。我是来请教的,你们说的我有空都会去看一下。实践出真知么
  @sarevok888 12楼
18:43:00  如果想速成的话,可以读一些蒙学教材,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等。  -----------------------------  恩,这些比较好懂,而且解析全得很,适合我
  小学、初中文化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国学,去看看什么三字经等文,可以感受一下国学。与学一点国学根本没有什么关系。据我所知,现在我国所有大学的中文系的国学教材就只是王力的《古代汉语》(一套四本)和阅读书、朱东润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一套六本)一般中文系专业性国学所学课时也就是二个学期。个人如果要看,一天有一二小时,半年也够了。这两套书现在的价也不到二百元,我国古代代表性文章里面都有。可以看一辈子。如果要搞断代或者具体个人的研究,那就要买别的书了。
  〈古代汉语〉是拿了上百篇经典古文,逐字、逐句对语音、语义、语法进行系统解释。别以为〈三字经〉等文就好懂,没有解释能真正看懂的人也不多。没有系统好好学过王力的〈古代汉语〉的人,如果也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国学教育的话,那无论他看过多少古文,如果他认为他就懂了国学的话,那他要么是有神助,要么就是一种无知。
  @汤凤林 24楼
12:03:00  小学、初中文化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国学,去看看什么三字经等文,可以感受一下国学。与学一点国学根本没有什么关系。据我所知,现在我国所有大学的中文系的国学教材就只是王力的《古代汉语》(一套四本)和阅读书、朱东润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一套六本)一般中文系专业性国学所学课时也就是二个学期。个人如果要看,一天有一二小时,半年也够了。这两套书现在的价也不到二百元,我国古代代表性文章里面都有。可以看一......  -----------------------------  你说的基本属于文字学范畴,也就是以前的小学。国学范围很宽,最重要的部分是先秦诸子,很多东西都源出于此。举个例子,清明快到了,我们要慎终追远。“慎终追远”出自《论语·学而》,现在还有很多人读“追终慎远”,这就是误典,语法上讲也是动宾错乱,给人笑话的。  所以说,文字上的东西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不理解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核的话,那不过是文飾在外而败絮其中罢了。  学国学还是要从经部子部入手,然后再研究史部集部。
  而且如果要研究文学,提高文字水平的话,也应该先读文心雕龙,哪怕人间词话也是好的。
  回复第17楼,@寂寞芳菲2012  @汤凤林 15楼
11:46:00   没想到上面哪么多的人的建议都不专业。可见这个问题一定是出在国家层面的教育思想上,我国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主要精力都放在英语教育上去了,所以教育部应改为中国英语教育部。   这个问题很简单,把王力的《古代汉语》拿来看一遍,半年就够了。看完后你就可以到任何地方,任何人面前说你基本掌握了国学。也可以去参加任何国学的考试,不会有任何问题,一般你都能考个中等水平。   -----------------------------   e....震惊了,这个必须看看  --------------------------  原来楼主不是中文系的啊……《古代汉语》是必修课,我以为你学过的就没提。  顺带看看文学史、作品选和文论吧,我们学的是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和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  楼主对小学感兴趣的话,王力《古代汉语》、唐作蕃《音韵学教程》、周大璞《训诂学初稿》算是入门。  加油吧,小学不容易学的。  
  南怀瑾的书应该算是入门吧
  @李智觉
14:46:00  如果仅仅想简单了解,花的功夫和时间不多(一年以下)。  经典:那就看看儒家的四书,道家的《道德经》、《庄子》、《净明忠孝全书》、《黄帝阴符经》,佛家的《金刚经》、《六祖坛经》、《楞严经》、《妙法莲华经》、《药师经》;  历史:只能是中国通史了。  参考书:《南怀瑾选集》(复旦大学出版社)  但最关键的一点是:不要迷信任何一人的结论,要敢于怀疑和批评!不是说经典的东西就绝对正确。  中华......  -----------------------------  寻求志同道合的伙伴  望与您携手共同发展;  将中华传统文化普及千家万户;  助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
  第一文化集团立志于将传统文化普及千家万户,提倡通过国学经典熏陶孩子的情操,让更多的家长重视家庭教育,使孩子在国学熏陶下健康成长。  新的开始,我们诚邀有志于推广传统国学文化的伙伴加入,让我们一起携手帮助更多的家庭了解国学,学习国学,受益国学。  更多详情请联系:
谢老师  我们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诚意邀请你的加入,通过努力你可获得  零售收益、  推荐收益(6%毛利润)、  股权收益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六壬判断入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