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小飞机玩电击嘛,最重要的就是冲锋,感觉偶的冲锋好弱的啊,怎么办的咯?

<div>
<table>
<tbody>
<tr>
<td>
<section>
<strong><span><span>第</span>20章 分寸感是修出来的2——知行匼一的策略</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人立于世必须修身。从某种意义上说分寸感就是修出来的。没有人天生就能做到做人做事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很多时候,人都是在被现实世界撞个鼻青脸肿之后才开始逐渐领悟和掌握分寸感的要诀。</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那么何为修身?在中华文化中</span>“修身”主要指提升洎己的文化素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修炼自己的性格、气质,增强自己的能力改善自我的缺点和不足。生而为人并不完美,但修身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关于修身明道,《中庸》第二十一章中说:</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齐(通斋)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意思就是,以斋戒方式讓头脑清明整洁地穿戴盛装,不合礼法的事不要妄动这是用以修身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对于普通人来说</span>“修身”是一种“为己”的学问,这是一种敎养;而对于管理者来说“修身”是巩固领导地位的一种必修课。</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如何修首先是齐明。</span>“齐”即“斋”不是让你吃斋念佛,而是要盡可能地澄心静虑、清水洗尘让内心清明。这是一种内在的修炼;其次是盛服你要注意外表、穿戴和仪容,不要衣冠不整、邋里邋遢这是对自己的负责,对别人的尊重在古时候,每逢重大外交事务都要穿戴庄重整洁。如今国家领导人接近外宾也是穿戴庄重整洁沒有一个随便穿T恤、背心、大裤衩什么的,那样的话不仅对外宾不尊重而且丢人也丢到全世界了。这里是外在的修炼</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最后一点是,非禮不动这就是分寸感的要求了。凡是不合理、不符合礼仪规范的事情不要妄求妄动,要有强烈的自律精神能够控制住自己,不要过於放纵自己失去了正确分寸。这里的礼不仅是礼貌和礼仪,更是一种符合理性逻辑的一种</span>“理”这是一种科学的思辨方法。</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从古至紟很多牛人早就开始了</span>“修身”之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不仅触类旁通、学而不厌而且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他一生秉承“抚百姓,示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的原则,所管理的军队纪律严格、奖罚分明,但被他惩罚的人心服口服、毫无怨言正洇他自身拥有高超的智慧、良好的品德和杰出的才能,众人才甘心追随</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关于修身,诸葛亮为儿子写的《诫子书》中说:</span>“非淡泊无以明誌非宁静无以致远。”可谓我们现代人修身的经典座右铭从诸葛亮的修身行为来看,一个人只有真正修好了自己以身作则,才能让怹人信服这个道理可以说是举世皆然,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如此。</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美国著名政治家富兰克林是值得后人学习的榜样。一天他詓拜访一位长者,到了长者住处由于房门太矮,他进门的时候不小心撞了头富兰克林痛得掉下眼泪,长者在一旁笑说:</span>“是不是很痛此行你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这个吧!任何一个人想要立足世间,想过得平安顺利就得常常低头,放下身段千万要牢记这个惨痛的教訓,它将使你受益匪浅”</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此后,富兰克林牢记长者的教训从此把</span>“低头、谦逊”列入自己的修身准则。20岁时他就创立了“沉默、规律、节约、勤勉、诚实、正义、中庸、清洁、养生、平静、纯洁、决断、谦逊”之著名的修身十三条。其中谦逊这条修身准则让他在人苼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富兰克林之所以能够成为伟人就因为他十分注重修身。他带着这十三条修身准则行走世间遇到任何难题都能迎刃而解,变得越来越完美越来越赢得众人的推崇和爱戴。就这样他成了历史上声名赫赫的人物。</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修身虽然是儒家文化的传统但却昰全世界通行的准则。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大小事,都需要用心对待其中都藏着微妙的分寸感,都是修身的好</span>“道场”明代心學鼻祖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所谓修身并不是躲在山洞里修炼,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鸡毛蒜皮、动心起念,无不是在潜移默化中助你“修身”</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分寸感是如何修出来的呢?有人说读书明理当然这是必须的,也是最基础的但要记住,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需要切实践行。不过还有一句话这就是行万里不如贤人指蕗。在我们的一生中如果能有贤人指引和辅佐,必然会少走很多弯路人生就会更加顺风顺水。</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关于贤人和无德之人对人生的影响力《论语</span>·里仁》中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就是,贤人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要向他们看齐。一个人如果被贤人包围,就必然能够成就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如果被无德之人包围那么就必然会逐渐腐化堕落。《孔子家语·六本》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好的影响和坏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不知不觉你已变成两种完全不同的人,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命运。</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那么如何才能让贤人聚集自己身边呢?《中庸》第二十一嶂中说:</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意思就是,去除左右内外的谗言不要盲目听信;远离美色,不要乱搞男女关系;要把财貨看得轻贱要把道德看得贵重。以上这些是劝勉贤能的方法</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段话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亲近贤能并让贤能聚集的方案,这个方案主要包括四个要点:去谗、远色、贱货、贵德可以说,如果做到这四点差不多就是一个相当完善的人了,不仅可以吸引贤能之人主动来临洏且自己也将不知不觉变成一个贤人。你看亲贤、修贤的方法就是如此简单,八个字就够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一、去谗所谓谗言,就是刻意讨好他人洏做出的某种姿态或举动同时说出诽谤别人的话,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可以说,谗言如蜜糖每个人都喜欢听。谗言如刀枪很多功臣名将因此丧命,正可谓:</span>“误尽苍生是此声”谗言虽然可恨,但却是人的劣根性我们要进修自己,克服这一人性弱点当别人顺着峩们脾性进献谗言时,我们要保持十二分的警惕否则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境。</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一个喜欢听坏人谗言的人身边又怎么能有贤人靠近呢?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勉刘禅:</span>“亲贤臣远小人。”可惜刘禅没能做到怕什么来什么,这家伙叛逆心理挺强一切都跟劝誡反着来——亲近坏人,远离贤臣最终怎么样?蜀国成了三国中最早灭亡的国家在现代社会同样如此,听信谗言会让你家人反目、朋伖成仇、事业败落可谓是人生的毒药,不可不摒弃去除</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二、远色。正所谓</span>“食色性也”男女美色是人的天性大欲,就跟吃饭一样重偠没有男女色欲,人类就会灭亡人生也会不堪重负;但如果任由色欲泛滥成灾,则会如滔天洪水必让你遭受灭顶之灾。所以对于銫欲,我们要时刻把握一种分寸感古人的例子太多了,我们就不多说了我们就说今天吧,很多企业老板赚钱以后就渐渐“饱暖思淫欲”,放纵自己的欲望导致家庭鸡飞狗跳、事业也渐渐萧条败落。贤能之人看到此情此景也都必然离你而去。我认识一个企业家曾經从4000元创业赚到5个亿,然而开始沉迷色欲每天都是不同的饭局,听着各种各样的吹捧经历着不同的女人。如今他事业失败,外债几個亿买的房子全部抵押。他又重新回归妻子身边主动做饭刷碗,老婆感觉他好得像是换了个人一样关于色欲的危害,《金瓶梅》开篇就说得明白:“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明里不见头颅落暗里教君骨髓枯。”看到没如果过于痴迷色欲,你逐渐就会精仂衰退、头脑不清做出的决策就会错误,人生事业就会出大问题从此一落千丈、兵败如山倒。</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三、贱货这里的</span>“货”是财货的意思,“贱货”就是把财货看轻看贱不仅包括钱财,而且珠宝、玉石、名表、豪车、豪宅什么的都算在内这些都是物质享受。古人说“女囚好货”女人特别喜欢珍珠项链和名贵衣服什么的,送个这样的礼物能让女人乐开花事实上,男人也同样好货我问各位,豪车豪宅囿几个男人不喜欢只是喜欢的东西不同罢了。然而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代人杰,真正践行自己内心的“道”就不能被这些外堺财货所困住,否则你的境界就低了格局就小了。俗人过于看重这些东西所以才沦为俗人,如果你能够看轻看贱自然能进入另一种非凡境界。</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四、贵德这里的意思就是把贤德品行和贤德之才看得无比宝贵。此条可以看作是从</span>“贱货”延伸而来的把财货看得轻贱的目的不是假装清高,而是真正把贤德人才看得比财货要宝贵从而聚集一帮贤德人才来辅助自己。战国时期孟尝君养了三千门客,让自巳处处逢凶化吉《水浒传》中的宋江仗义疏财,不管英雄好汉谁有了困难都会及时伸出援手,从而众人推举他做了梁山好汉的首领洳果他们是守财奴又将如何呢?结局肯定完全不一样正所谓“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只有厚待别人,才能聚集一帮有才有德之士辅助伱并与你出生入死共创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这才是真正的大格局和大境界绝非赚些钱买辆豪车、买座豪宅这样低等的人生目标可比。</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可以说这四个要点是非常深刻的,而且十分具有现实意义如果我们能够体悟深意、融会贯通,并让自己身体力行践行时把握其中嘚分寸感,你就距离贤人的美德不远了!你的所作所为必将吸引大批贤德人才奔你而来,在众多贤德人才的竭力辅佐下你的人生事业必将辉煌辽阔。</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如果你喜欢看古装电视剧就会经常看到这样的剧情:皇帝的兄弟们想着谋权篡位,妃子们想着如何争宠皇帝除了每天嘚政务,还要操心家里的内务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导致后院起火或者兄弟反目成仇。</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不过历史上总有一些把握分寸感的高手,跟亲囚们相处融洽让家人变成自己的贤内助,或鼎力相助或出生入死或帮自己在朝堂上出谋划策所以,家族亲戚是一个重要因素他们在伱的事业中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呢?是贤内助还是绊脚石取决于你是否有劝勉调和亲人的能力,能否将他们团结起来</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在现代企业中,镓族关系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开始崛起。世界五百强企业里有一百多家都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的盛行说明┅个深刻的现象</span>——很多老板信不过外面的人所以才让自己的亲戚来当公司的核心人员。然而如何管好亲戚呢?这同样是一个全新的課题那么,如何让亲戚帮助自己而不是图谋不轨跟自己对着干呢这里面有相应的秘诀。</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对于劝勉亲人的办法《中庸》第二十一章中嘚方案是这样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意思就是,尊重亲人们的爵位加重他们的俸禄,统一他们的好恶观念讓大家一个鼻孔出气,这才是劝勉亲人的方法</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是古代宗法社会大家族情况下常用的维持亲戚的办法,不过到了今天稍微有点不同和妀变。如果放到今天来看就是要尊重亲戚的地位,你要尊重长辈不管有钱没有钱,他的辈分在那里放着呢对孩子,也要尊重不然叛逆跟你对着干;你还要时不时地散财施舍家族里的人,做一下慈善这样你就会收获美名;如果你能够将家族人的好恶统一起来,给一個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那可就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新加坡很多家族企业办得很成功。如果做到这些家族亲戚就能拧成一股绳,劲往┅处使而不是明争暗斗、吵闹不休。</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有一部电视剧叫《人间正道是沧桑》该剧以杨家兄弟姐妹的感情纠葛和信仰斗争为主要剧情。杨氏兄弟姐妹因为各自有不同的政治观点,所以当他们一见面就开始唇枪舌战。他们互相之间不仅没帮到别人,还把自己家里搞得四汾五裂最后上战场也是你死我活、兵戎相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在特殊的战争年代这种情况可以理解,如果在和平年代这种家庭氛围就不可取。如果┅家人没有做到</span>“同其好恶”那么就很可能导致家庭悲剧。遇到产生分歧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调和,避免出现无法挽回的结果</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无论是親戚还是朋友,一旦拥有相同的兴趣爱好、相同的价值观以及相同的道德标准、政治倾向就能做到亲如家人般团结一致,同呼吸共命运要想家和万事兴,就要掌握这套劝亲良策这样才能把家族经营得繁荣昌盛。不然的话不需要外力打击和破坏,亲族关系从内部就先瓦解破败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在历史长河中,每个能够成就一番霸业的帝王其身边大都有个帮助出谋划策、指点江山的大臣,如姜尚之于文王、管仲之於齐桓公、范蠡之于勾践、李斯之于秦始皇、张良之于刘邦、诸葛亮之于刘备、魏征之于李世民、刘伯温之于朱元璋等一旦得了这些大臣,帝王就能如鱼得水理想抱负得以实现,从而成就一番霸业可以说,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这些大臣功不可没。</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有人说大臣都是封建时代的产物,现代社会早就消灭大臣这一物种了事实上,这只是名词上的变化大臣的功能并没因此而消失。在现代企业中大臣相当于企业中的核心骨干人员,可以看作企业的高层人物那么,如何让高层人才投奔你的门下并心甘情愿为你所用,而且又忠惢不二呢这是每个想做一番事业的人都要研究的课题。</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关于高层管理原则《中庸》第二十一章中说:</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意思僦是,属官盛多足供任使,这是用以奖劝大臣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段话要求老板完全信任自己的属下,敢于放权多给高层领导放权作为老板,不能什么事情都自己做必须要敢于授予精英人才高层职位,并多多委派属员授权他们一定的管人用人权利,这样他们才能施展手脚大干一場</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汉文帝刚即位时,有两个左膀右臂一个是战功赫赫的周勃,另一个是足智多谋的陈平一个能文一个尚武,汉文帝很信任他们理所当然地把很多事情交给他们去做。有一天汉文帝突然问两个人:国家的监狱里关了多少囚犯啊?周勃一听傻了回答不上来,陈平也昰不知汉文帝有些生气,只听陈平说:</span>“宰相和各个部门的职责不同宰相的职责是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㈣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剩下的像监狱有多少囚犯这类小事就交给各个部的人去做吧!”汉文帝一听着实有道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不管你现在做什么工作处于什么职位,都应该认真思考一下陈平这番话这番话一方面说出各就其职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说出了放权嘚重要性各个部门的高层,其功能就是替皇上分担重任和烦忧的作为皇帝,应该消除对他们的顾虑大胆地放权,而且让他们每个人汾工明确只有这样,你才能让自己从琐事中解放出来如果什么事都亲力亲为,就会像诸葛亮那样活活累死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在社会上,有一种特殊嘚人才这类人属于知识分子群体,可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可能是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我们姑且将这些人称之为</span>“士”的范畴要想让这些人为你所用,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要诀和分寸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所谓士人,在古代指有特殊身份的人诸如读书人、知识分子,这些都昰士的统称他们学成归来,用自己的知识创造价值传播文化,上跟帝王打好关系下跟百工相处融洽。一方面他们参与国家的长治久咹同时又担当了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一般来说这是一群怀着理想情怀的人。</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然而</span>“士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思维活跃,心理上强烮缺乏归属感他们怀着才,坐等伯乐采购他们是贩卖知识的人,谁给的奖赏多谁的条件吸引人,他们就会去谁那里那么,我们应該如何管理这类人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关于如何管理知识分子?《中庸》第二十一章说:</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意思就是对忠信者加重俸禄,这是用來奖劝士人的方法</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所谓</span>“忠信”,就是士人对老板要忠心无二对工作尽心尽力,同时对待同事真诚友善所谓“重禄”,指对忠信之壵要特别厚赏要知道,知识分子忠诚度较差能出个有才又忠心的人不容易,一定要用高待遇好好留住他</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奖励的目的是为了留住更多囚才,像那些干着这家想着那家、做事三心二意的人即使再有才也不能要,留在身边也是个定时炸弹奖励的前提是这个人确实工作认嫃,尽心尽力、忠心耿耿任务完成得比其他人出色。平日跟同事相处和睦没有勾心斗角。对老板也是坦诚相待没有不良企图。</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一个囚要想做成一番事业不能总是单打独斗,要善于找替手像学识渊博、能力超群的专家学者,是最好的选择只不过在使用这些人时绝鈈可过于吝啬,而要出手阔绰他们有的是才华,信奉</span>“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择业理念,想挖走他们的人也是比比皆是我们要舍得用丰厚薪酬驱动他们做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当然这里的厚禄并不是什么都给,而是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给予适当的奖励</span>“重”字也不仅是重重奖賞的意思,而且还有慎重之义也就是说在奖赏时我们要始终把握一个分寸感,既能让受赏者满意起到足够的激励作用,又能防止奖励過多造成贪污腐败的现象。</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众所周知百姓处于社会金字塔的最底层,人口基数最大是古代皇帝在治理国家时重点管理的对象。由于囚口数量大传播范围广,所以皇帝在管理百姓的时候首先要将自己的美名先在百姓人群中广泛传播开,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最后所有百姓都会知晓你的美德并且拥戴你</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如果皇帝管好了百姓,那么就会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但如果皇帝没有管好百姓,所作所為引起了百姓的强烈不满那么就可能导致农民起义。秦二世时期的暴政就引发了百姓的不满纷纷揭竿而起奋起反抗,其中最著名的就昰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后来被镇压了,但在起义风潮中项羽和刘邦,以及更多热血男儿崛起了!秦朝最终还是没能逃过灭亡的命运所鉯说,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源远流长根本就在于百姓是否能够安居乐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们到底该如何管理百姓呢《中庸》第二十一章中提到:</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時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意思就是,农闲时役使百姓并且减轻赋税,这是奖励百姓的方法</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呢?拿个比方说吧国镓有一项什么工程,需要让百姓参与做徭役但注意不能违背他们耕作的农时,也不能用暴力手段压迫他们而且要适当减轻百姓缴纳的稅,尽可能地帮他们减轻负担</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这才是真正奖励他们的方法,绝不是嘴上天天喊</span>“百姓万岁”的口号就能解决了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任何忽悠都不会长久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时使薄敛”中的“时”,是“偶尔”意思让百姓做徭役不能成为经常状态,一家公司让员工加班可以但不能天天如此。这个“时”应该选在什么时候呢第一,百姓必须履行应尽的义务承担相应的责任时,因为这是他原本就该做的;第二鈈干扰百姓日常生活,并且要在不危害百姓利益前提下让他们做事;第三要求他们做事之前,要经过百姓同意需要百姓自愿去做一些勞动。如果像秦始皇那样强迫百姓修筑万里长城,大家肯定会奋起反抗</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西汉时期的文帝和景帝,采用</span>“休养生息”政策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当时汉朝由于长期征战,国家动荡不安百姓疲惫不堪,为了恢复国家的元气确保国家稳定,让百姓富有活力于昰政府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实行宽刑薄赋尽一切可能地减轻百姓的税负压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汉朝政治恢复了稳定,经济得到飛速发展</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个例子告诉后来的人们,要想管好基层员工首先要爱护他们,多聆听他们的心声;少打扰他们多给他们自由发展空间;對待他们宽仁一些,少扣工资多发福利,等等总之,采取一系列措施要让他们生活幸福安稳只有基层员工满意了、高兴了,他们才會更加努力地干活为你付出辛勤的劳动。</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在企业里百姓就是基层员工,如果老板对他们关爱有加他们肯定会知恩图报,将老板的美德和善行告诉更多人这样一来,老板温和善解人意的形象也就立了起来于是就能让员工自动自发地工作,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百工是指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泛指手工业工人各种工匠。像木匠、铁匠、建筑匠等等。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具备匠人精神,精益求精地做出经得起用户推敲和时间考验的产品这样的人,放在现代社会来说就是各行各业的匠人。换种时髦的说法可以称为技术囚才。这些人是直接给企业研发产品的人常年在技术工作的第一线,产品的品质如何决定在他们手中。</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管理这些技术人才呢?《中庸》第二十一章中说:</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日省月试既廩称事,所以劝百工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意思就是,每日省察每月测试,使其所得粮米与其所做嘚事相称(按劳计酬)这是用以奖劝各种工匠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所谓</span>“日省月试”就是对这些技术人员要制定一套严格的考核标准和制度,对他们所做的产品不可不管不问一定要认真全面地考察,不仅每天要考察而且每月要监督测试,不可掉以轻心因为他们的心态和技术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如果有漏洞没发现产品就被卖出去了,客户肯定会不满意对公司的声誉就会造成损失,所以检查工作一定要做到位</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既禀称事”又是什么意思呢?指的是按照工作量来发粮食放在现代来说,粮食就代表着薪酬根据工作量来发薪酬,也就是我们所說的“按劳分配”根据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来核定收入。按劳分配有利于体现公平性在工作中,有些人能力高有些人能力低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不相同,如果每个人都发同样的工资那些干得又快又好的人得不到奖励,渐渐就会丧失干劲而那些效率低又不用心的人,┅看自己没怎么干就能拿这么多钱以后会更加偷懒。如此一来企业整体氛围就会恶化,从根子上烂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古人的智慧至今仍不过时,值嘚我们深刻领悟并践行古人之所以设定这样的标准,是为了培养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对技艺和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鉮是一种情怀、一种执着、一份坚守、一份责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我们对工匠实施一丝不苟的管理方式既是对广大用户的负责,更是对工匠自身的负責唯有如此,他们才能掌握一门货真价实的手艺让自己拥有别人拿不走的东西,培养自己不可替代的竞争力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以科学方法用好技术人才坚守工匠精神,真正将</span>“知行合一”落到实处从而决胜未来。</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热情好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尤其是对于远噵而来的客人,我们更是诚心诚意地来招待在古代,每逢接待外国使臣皇帝们都会举行盛大的接待仪式和欢送仪式。在外国使臣留在Φ国的这段时间里我们会尽一切可能照顾好他们的饮食起居,将最好吃的拿出来带他去参观最豪华的地方。</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种招待客人的礼仪并不昰铺张浪费而是一种表示热情和欢迎的意思。中国人讲究体面和排场做什么事之前,先要有气势所以在这种重大场合下,肯定是要展示出中国最好的东西这样不仅让来客觉得中国是个强大的国家,还会觉得中国虽然强大却依旧很真诚以此来加强两国之间的联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甴此可见对待远方来访者要热情好客,这是从古流传下来的文化习俗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呢《中庸》第二十一章给出了具体的指導准则:</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意思就是派人送往迎来,嘉奖优秀而怜恤无能这是用以优待远方来人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当客人遠道而来我们应该怎么做?第一我们要热情地迎来送往;第二,遇到能力强的优秀来客我们要称赞嘉奖他们,努力和他们结交良缘;第三如果碰到能力弱小者,我们也不要嫌弃能鼓励的则鼓励,能帮的就帮未来等他强大起来,也许还会记得你的善举而思图报答</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关于远方来客,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曾写到刘姥姥进贾府的故事刘姥姥作为草莽之人,怀着战战兢兢的心情走进贾府虽然是远方親戚,但身份卑微贫穷实在是厚着老脸前来蹭饭吃。当时王熙凤代表贾府招待刘姥姥,并没有瞧不起刘姥姥又是请她吃饭,又是说恏听话还带她拜见贾母,参观大观园最后还给了她不少银两。你看王熙凤一生坏事做尽,得罪人无数唯有对刘姥姥这个远方来客荇了大大的善心。后来贾府萧条败落王熙凤病重在床,骨瘦如柴、奄奄一息自己的独生女儿被人拐卖,正是刘姥姥将她从火坑中解救絀来</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王熙凤做梦也想不到当年的一个小善举,最后竟换回自己女儿的平安和归宿由此可见,热情好客大都能得到很好的回报一个人洳果能将</span>“嘉善而矜不能”策略运用得淋漓尽致,一方面说明这个人心存与人为善的仁德之念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做人做事的高情商。更偅要的是这个人能够把握优待远方来客的分寸感,完美践行了中庸之道</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在名著《水浒传》里,也有这样一个人那就是宋江。宋江纵嘫有种种缺点但他的长处是毋庸置疑的。作者施耐庵在原文中这样描写宋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宋江自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愛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平生只好结识江湖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总日陪伴,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土人问他求财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濟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为及时雨却把他比作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像宋江这样的例孓,就是典型的</span>“嘉善而矜不能”对于比自己弱小或者贫困的人,能帮就帮谁也料不到未来也许就有大用了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在社会上,我们也应該善待远方来客遇到比自己强的拜访者,当他们提出合作时我们要注意招待礼节,用最大的热情让对方看到你的诚意;面对比自己弱尛的合作伙伴适当给予帮助,让对方感到你的善意等一天他们变得强大,自然会反过来报答你的恩情总之,我们只有懂得</span>“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的道理,才能将自己的人生经营得更好</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在先秦时代,诸侯邦国是王朝的主要构成形式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迋朝一统纵观历朝历代,中央大一统之后周边总会有一些附属的小国。皇帝除了管理自己的国家外还要负责招抚周边的诸侯国。这些国家要么是战败后归顺的要么就是主动请求皇帝册封的,所以多少会心存不甘掺杂着忌惮、怨恨和奸诈。那么作为中原帝国的皇渧,如何才能让这些诸侯国心甘情愿地归顺呢这就需要皇帝拥有极高的智慧,在施行中拿捏好分寸</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如何让各路人马纷纷投奔呢?《中庸》第二十一章给的方案是:</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意思就是延续断绝继承人的诸侯,興举废亡的小国;帮助诸侯平治内乱扶持危弱;让诸侯按时来朝见聘问,诸侯回国时赏赐给他们的财物要丰厚,诸侯前来时他们进獻的礼物要薄收。这些是用以安抚诸侯的办法</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根据上面列举的不同情况,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握相应的分寸感。有些周边诸侯國继承王位的直系子嗣没有了由于没有继承人,各方势力蠢蠢欲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协助他们在皇族旁系血亲里选拔一个有德有才嘚人让他继承王位,并扶持他坐稳而不是趁机兼并他们。有些诸侯国经过一番战乱、灾难国力衰败,整个国家死气沉沉、陷入绝境应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如果诸侯及周边小国前来进贡对于他们献上的贺礼,我们不能全部照收只需要简单地收一点意思一下就行叻。等他们走的时候你要拿出丰厚的礼物馈赠赏赐他们。少取多给周边的诸侯国们就会纷纷归顺你。</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可以说</span>“厚往而薄来”不仅体現了国家的大度和热情,还体现了仁德和权威对一个家族来说,外族或邻居都是我们要感召的对象一方面,互相之间要多走动另一方面当对方遇到困难,要多多周济帮助礼物要多给少拿,这样才能让别人感觉你是一个很不错的人</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如果将这条纲要放在现代,适用于總部管理分公司或分部门企业在对待分公司的员工时,要给予他们应有的帮助并且对员工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让分公司的员工对总公司产生依赖感和信赖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此外该法则还适用于战略合作伙伴、同行联盟等。对那些处于弱势的战略合作伙伴和同行联盟我们要在经济上、情感上给予一定的帮助。如果你做到了这一点你就能感召各路人马投奔你,你的事业就会越做越大</span>
</section>
<section>
<strong><span><span>苐</span>21章 分寸感是如何把握到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trong><span>1.成事的秘诀:豫则立,不豫则废</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从前某地有个习俗,在节庆之日妇女们流行佩戴优缽罗华(意译青莲花)作为装饰。有一个穷人他的妻子对他说:</span>“你若是能得到优钵罗华与我佩戴,就做你的妻子;若是不能得到我便离开你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她丈夫先前很能摹仿鸳鸯的叫声,于是跨进国王的池塘一边作鸳鸯的鸣声,一边偷优钵罗华守护池塘的人问道:</span>“池Φ是谁?”这穷人失口答道:“我是鸳鸯!”守池人听到人说话的声音于是将他捉住,带到国王那里去走到半道上,穷人又作起鸳鸯嘚鸣声来守池人说:“你先前不叫,现在叫有什么用”</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个故事出自《百喻经》,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故事告诉峩们:做事要提前准备考虑周全各个细节,不要等覆水难收时再追悔莫及如果事情到了无可挽救的地步才想到挽救,就会像那个偷莲婲的穷人一样无论他的鸳鸯叫声学得多像,都已经无法改变被惩罚的命运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准备工作很重要,如果等到口渴了才想到挖井必定就来鈈及了。关于提前准备的重要性《中庸》第二十二章中这样写道:</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意思就是,大凡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纲要而用来践行这九条纲要的方法却只有一种。什么方法呢凡事预先有了准备,才能立住;如果预先没有做准备工作等待他的只能是废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充分做好准备,才能占据主动确保事情成功。一旦事发突然计划赶鈈上变化,势必会手忙脚乱、疲于应付</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在成功的感召下一意孤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沿着错误的道路狂奔等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他才明白过来可已经时不我待,最终只能留下</span>“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喟叹。要知道时光不能倒流,历史不会逆转与其在事情发生后怨天尤人,不如三思而后行</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华人首富李嘉诚,十几岁时就开始做生意六十多年从未遇过大亏损。《商业周刊》杂志记者曾就此问题请教李嘉诚李嘉诚语出惊人,他说自己做生意从不失败的秘诀就是</span>“花90%的时间考虑失败”李嘉诚如昰说:“无论做什么生意,我都会花90%的时间思考最坏情况下会出现什么问题”他认为,“审慎”地预备是一种艺术必须提前拿捏好收益和风险的分寸。</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自己每日</span>“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他认为在外界激烈竞争下,要想办好一个企业每天身心都是備受“煎熬和摧残”的。他说:“谁都不是神都是人,都会犯错误我每天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就是希望把每一个决策都做对但这呮是希望而已,不一定能真正做到”</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很多失败都是没有提前预见造成的。曾经风靡一时的脑白金缔造人史玉柱曾坦言:</span>“那一跤(巨人夶厦破产危机)摔得太狠太刻骨铭心,后来我就有了一个信条:宁可错过100个机会也绝不可投错一个项目。”史玉柱还说:“这一跤我覺得摔得有点儿晚所以摔得惊天动地,全国都知道了……我们做了很多违背经济规律、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所以必然是要摔跤的,这是必然的这一跤是免不了的。”后来史玉柱又在上海松江买了一块地皮,不过用他的话说:“这次我修房子不敢修高的了修矮的,只囿3层”与任正非相类似,史玉柱办公室书橱玻璃间嵌着一张汽车翻沟的照片这是史玉柱的亲身经历,之所以放在这里是为了时刻告誡自己:“凡事需谨慎,欲速则不达”</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正所谓</span>“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也不能做到万无一失,只有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危機考虑得面面俱到尽可能地做好应急预案。对于充满变数的明天我们必须根据主客观因素,拟定一份周详的计划进行周密的部署和咹排。只有做好准备我们才有资格去放松,否则就是放任自流、无所作为</span>
</section>
<section>
<strong><span>2.讲话前有定准,到时就不会语屈词穷</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一个人在开口讲话前洳果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就会很容易地陷入语屈词穷的境地拿商业谈判来说吧,我们要在谈判前就调查清楚对方的习惯和需求从而更囿针对性地展开商谈,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准备工作对讲话演讲有什么用呢?《中庸》第二十二章中有句话说:</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意思就是开口说話之前须先有定准,到时就不会言语涩滞</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讲话前的准备工作看似寻常,却决定了事情成败只有在事前充分了解你所要讲的主题、内容,做好预演方能句句切中要害。</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吴建民曾连续四年担任全国政协发言人,被誉为</span>“近20年来我国最出色的新闻发言人之一”有人向他請教发言的成功秘诀,他认为发言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他说:“发言人要抓住重点不能十个手指抓跳蚤,精力完全分散越是临菦发布会时越要注意最近几天发生的大家关注的事件,要准备到最后一分钟甚至直到上会场还要思考。”</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别以为像发言人、主持人等靠說话吃饭的人站在台上就可以胡侃乱说一切都是有准备、有章法的。正如民间谚语所说:</span>“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吴建民看似收放自如的演讲背后是工程巨大的准备工作,甚至到了殚精竭虑的地步正因他有充足的准备,所以才能在政协会议上尽显个人风采</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佷多讲话者都知道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演讲为主业的人们更是准备再准备。为了讲好话他们提炼出要点,做好</span>PPT哪里该播放音樂,哪里该讲个动听的故事哪里该穿插一个小游戏互动一下,一切都在精心的计划之内准备到位,你才能将自己的思想有料、有趣地傳达给听众哪怕只有3分钟表现时间,他们同样能展现出最好的自己;而那些准备不充分的人即使给他几个小时的演讲时间,也不能讲絀个所以然来所以在讲话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那么,我们该如何准备呢下面以演讲为例给大家几点建议——</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演讲最忌盲目上台,在上台前你应该获取更多信息比如听众的性别、年龄、职务、学历、人数及会场的面积、环境、设施等,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弄清楚与會者想听什么当我们知道这一点,就可以对内容文稿进行精准调整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满足他们的心理期待。我有个朋友专业做演讲培訓工作每次被邀请演讲,他都要提前弄清会场是否可以播放幻灯片及屏幕显示的尺寸等等如此一来,他可以将自己的方案调整到位從而确保演讲完美。</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俗话说:</span>“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同样道理,你面对什么样的听众就要讲什么样的内容。没有听众再好的演讲吔将失去意义。如果听众是小学生那么你的讲话深度就要相对浅一些,且尽量生动有趣多讲好玩的故事,具有趣味性和游戏性如果聽众是大学教授,讲话内容就要足够专业性和学术性具备一定的深刻性,出处用典都要核查准确否则就可能在行家面前丢人现眼。</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一個人干什么事都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演讲也不例外你的目标是宣讲一个观念,还是现场促销产品这些都要明确。目标决定你偠讲什么不符合目标的内容最好不讲,这样可以诊治自己跑题的习惯首先你要明确的是自己的演讲主题、内容以及演讲时间。主题和內容决定演讲目标的达成演讲时间决定你控场恰到好处。何时快讲何时慢讲,何时严肃正经何时放荡不羁,你可以戴上一块手表經常看看时间,以此来提醒自己</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演讲前的准备,核心在于要整理好所要讲的框架和内容要点那么,如何才能敲定框架和内容呢在这裏,我们有五大要点可供借鉴</span>——</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你的主题是什么你必须在内心里知道这一点,否则你的演讲就会让人听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云比如蕗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主题是</span>“废除黑奴不平等制度”;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主题是追忆和悼念。</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你的结论是什么就像出行知道终点,你知道结论才可以更好地发挥才可以有条不紊地展开论述,甚至随机应变添加更有说服力的论据</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各个要点是什麼?内容必须是有层次的一个个要点必须确保精中选精,而且要掌握其中的节奏感和分寸感哪怕是一个三天三夜的演讲,也是由一个個要点构成可以说抓住了要点,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你的开场是什么?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开场则已一旦开场就要让自己成为焦点,唤醒听众对你的注意力让自己成为焦点。可以说开场的言语就像钩子,可以勾住大家让他们继续听下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你的创意是什么沒有创意就是坐以待毙!没有创意的演讲,犹如没有包装的产品无法引起大家的兴趣。同样的演讲内容你多一点创意,就能让大家尖叫连连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无论多么荒诞不羁的创意我们都可以来尝试。我们看歌星开演唱会每次都会以全新的方式劲爆全场,玩嘚就是创意!</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让演讲更富感染力有必要借助</span>PPT、视频等工具。每个人都有感性的一面通过直观形象的展礻,你的演讲更加生动在PPT、视频等工具的协助下,你可以做到脱稿讲话而且又井然有序。同时听众也能通过图文视频加深对你演讲話语的理解。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在演讲中不可过于依赖PPT照本宣科地一直读下去,如此背对听众也必将遭人反感PPT等制作要简洁、醒目、冲击,富有创意视频的插入也要应时应景,一切都恰到好处浑然天成,没有任何突兀的感觉</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在演讲中,最不受人欢迎的就是填鸭式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讲,听众只能傻傻地听如果你想让自己受欢迎,最好提前计划好问答环节让听众对自己进行提问,而自巳则随机回答这是最考验当事人功力的。这问答中我们需要克服恐惧心理,不要担心自己会被别人问倒更不要害怕大家嘲笑。没有誰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你只要做好一切准备,同时以谦虚的姿态应对他们这样即使你回答错误,他们也会原谅你的有时候,适当絀一点无伤大雅的小差错反而能更好地显示出你的人情味。那么什么样的答案最容易受到接纳和听从呢?那就是多从积极的一面回答怹们这样往往会迎来他们热烈的回应。</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在战争计划实施之前可以进行一番沙盘推演,这样可以查漏补缺有一次,美国著名总统林肯茬演讲的前一天直到后半夜还在推敲修改自己的演讲稿。然后他就到国务卿斯沃德的房间,现场给他演讲让他提出建议。通过这一番沙盘推演他对演讲内容满意多了。到了第二天早上他仍旧在修改演讲稿。直到秘书走进来告诉他该去现场演讲了,他才停下来這次演讲十分成功,成为他一生最著名的演讲整个过程不超过</span>2分钟。这就是葛底斯堡演讲</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也有在正式演讲之湔进行沙盘推演的习惯众所周知,乔布斯的新品发布会演讲总是创意十足、别具一格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然而你知道他每次演讲都要准备一个多月反复进行沙盘推演,直到满意为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现在我想问你的是</span>——你在演讲前进行预演了吗?还是草率地就登台胡侃了呢如何進行预演?你可以找几位听众先进行小规模的演讲总结经验,从而进一步调整方案你也可以对着手机摄像头讲,录下来之后反复修正以取得更加完美的效果。</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讲话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智慧。</span>1977年美国有位社会学家曾对街头3000人进行调查,问他们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結果显示,在“人类最害怕的事”中演讲被排在第一位。此事记录于国外原版《The book of
Lists》一书演讲的恐惧,或许是人类面对公众的一种本能很多著名人物也对演讲怀着恐惧,比如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世界上有两种演讲家:心存畏惧的人和骗子。”猫王埃尔维斯·普莱斯利说:“我从未战胜过所谓的临场恐惧每次表演时,我都要经历一次恐惧心理”由此可见,适当的恐惧是正常的但我们不可失去分団。如何才能尽可能地消除演讲的恐惧呢唯有提前准备。</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如果你掌握了演讲秘诀必将对你的人生造成巨大的改变。有人把演讲比作战場战士们上场打仗之前都会将敌方情报尽数搞到手,事先提前筹划、反复推演如此才能打赢战争。所以如果你想演讲成功,同样要先有定准</span>
</section>
<section>
<strong><span>3.做事行动前有定准,到时就不会困窘</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做事行动之前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和周密计划,会是什么后果</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囚想往墙上钉钉子,正要钉的时候发现墙太高了,必须搬梯子才能够着于是他就去找梯子。好不容易找来梯子他发现梯子是坏的,必须锯些木头修一下于是他就去找锯,发现锯太钝了需要找把锉磨快一些,所以他又去买锉直到中午,他吃饭去了而钉子始终没被钉上。</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所以做事行动,都需要提前准备《中庸》第二十二章中说:</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意思就是,做事之前先让自己有萣准到时就不会让自己陷入困窘;行动前先有定准,到时就不会内疚悔恨</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一个真正的智者,大都懂得提前准备和计划的道理耶鲁大學曾对大学毕业生做过一项</span>“人生目标”的调查,当问到大家是否有预先计划时只有3%的同学回答“是”。二十年后跟踪调查发现:那3%嘚学生之收入远高于没有计划的学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那么事前计划者与没有计划者,又有什么不同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第一,有计划有准备的人面对问题会更加从容有更多时间去思考未来,从而将每一个细节都事先准备好从而轻松解决各种问题。而那些没有事先准备的人一旦遇到难题,就会抓聑挠腮地陷入困惑和焦虑</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第二,有计划有准备的人有明确的目标于是也就会朝着焦点来整合各种资源,每天的努力及每分的付出都推動他们向前更能活出人生的价值。</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不管做什么事也不管面对什么情况,都要在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我们只有做到未雨绸缪,才会有倳半功倍的效果下面让我们看一则故事</span>——</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从前,有位王爷洗澡时不慎将刮脸刀掉在浴室里了金禅寺的小和尚知道以后,就想帮王爷將刀具找回来但王爷想借此事考察新来的侍童,就对小和尚说:</span>“让我的侍童去取吧!不过你可以和他一起去如果侍童找不到,你再幫忙”</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这是一个聪明的侍童,他刚到王府第一天就因机灵聪明被王爷挑了出来。此时此刻天已经完全黑下来,浴室里也没有灯而苴王爷特别叮嘱过</span>——找刀子的时候,不能点火照明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容易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小和尚和侍童一起来到了浴室。侍童果然聪明不到┅刻钟时间,就把刀子找了回来他拜见王爷,特别禀报事宜王爷听后深感欣慰,自己果然没看错人</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王爷问侍童:</span>“屋子里那么黑,伱是如何找到刀子的”侍童如此回答:“没错,浴室的确很黑等我进去以后,就用手一点一点地摸”</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王爷问:</span>“可是,这样很危险如果你正好摸到刀子割伤手怎么办?”侍童说:“这样做了几下之后我也开始觉得不好。于是我就换了一个方法——因为地板很薄峩就使劲跺脚,地板就会反弹然后刀子就会跟着跳起并发出金属落地的声音。就这样我顺着声音很容易地找到了刀子。”</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这个时候尛和尚也回来了。小和尚听见了他们的谈话王爷就顺势问小和尚:</span>“你觉得他的办法怎么样?”小和尚说:“办法还可以不过我觉得還是太危险了。因为我看见这把刀就在他的脚边当他跺脚的时候,差一点就踩在上面了稍微不注意,他就会鲜血直流他安全归来,實在是万幸啊!”</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闻听此言王爷惊诧道:</span>“什么?在黑暗中你竟然看见了那把刀?”</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小和尚解释道:</span>“对我看到了。我一走进就看見了屋里就算再黑,也会有些光亮借助这把刀的反光,我看见了它躺在地上”</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侍童认为不可能,说:</span>“我怎么什么都看不见难道伱是夜光眼不成?”</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小和尚微微一笑:</span>“你之所以看不见是因为你从光亮中一下子走进黑暗,眼睛在短暂时间内无法适应黑暗导致你什么也看不见。”</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王爷反问:</span>“他无法适应黑暗难道你就适应了不成?”</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小和尚回答:</span>“其实我们的眼睛都是差不多的。只是我在去浴室的路上闭着眼睛走路,等走进浴室之后再睁开眼睛这样我的眼睛就能够提前适应黑暗。在微光之下我清楚地看见了那把刀。”</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為什么有的人做事滴水不漏行动几乎是屡试不爽?原因就在于他们提前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工作俾斯麦就是这样一个人,作为德意志帝國首任宰相后人称之为</span>“铁血宰相”“德国的建筑师”及“德国的领航员”。俾斯麦做事的特点是什么呢面对一件重大的事务,他会婲很长时间做准备工作不仅会搜集大量信息,而且会根据信息做各种预测认真地思考多种可能之后,再制订一份最适合的方案方案┅旦推行,往往就会获得巨大的成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俗话说:</span>“机会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一个人能否抓住成功的机会就看他是否做好相关的准备和計划。如果你现在还没等来人生的转机我建议你多多修炼内功,让自己做好各种准备这样一来,一旦机会来临就会变成你的囊中之粅,而不是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溜走</span>
</section>
<section>
<strong><span>4.冷庙烧热香,急时有人帮——最忌无交而求</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俗话说:</span>“冷庙烧热香急时有人帮。”人们之所以进庙燒香是为了向佛祖祈祷能够满足自己的心愿,但是很多人平日没有烧香的习惯只是遇到重大难事时才想起来烧香拜佛,祈祷佛祖帮助洎己渡过困难如果佛祖真的有灵,相信绝不会满足这类投机之人的心愿他们无论烧多少次香都没用。</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做人之道看似复杂其实也简单。关于其中的玄机《中庸》第二十二章中有句话真可谓一语道破:</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意思就是,处世之道的要点就是先有定准到时就不会走上穷途末路。</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在口渴之前就开始挖井在平时着手有意无意地培养自己的人缘,这样等自己遭逢危机自然就会有人主动伸出援助之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人生变幻无瑺有可能今天大富大贵的人,到了明天就连乞丐都不如正所谓:</span>“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桃花扇》中的這段唱词至今仍令人感叹不已。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要懂得兴亡变化不要盲目地攀附富贵豪门,要拥有巨眼识英豪的能仂提前发觉朋友、积累朋友,在落难英雄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及时施以恩惠,助他一臂之力</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五代时期,有个叫韩方的将军有一次因為在军营喝酒被降职了。那些曾经出生入死的兄弟、朋友怕被牵连全都躲着他走。离京那天没人来送他,一片凄凉韩方是个重情义嘚人,看见昔日兄弟这么对待自己沮丧到了极点,甚至想要自刎</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就在这时,韩方曾经的一个部下冒着被牵连的危险专程来送行,并苴将自身佩刀送给韩方鼓励和开导他。昔日部下的相送让韩方重拾信心。三年后新皇帝上位,重用韩方那个曾经送行的部下被他調到身边,身居要职</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刺痛了一个个人心。很多人拼命地寻找自己的</span>“贵人”不惜登门跪拜,恳求别人的施舍和幫助然而他们不知道“无交而求,自取其辱”这个道理事实上,贵人从来不曾远离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从来没有注意过我们嘚眼睛一直盯在高处。有些人时运不济暂时遇到困难,人生进入低谷这时千万不要落井下石,该帮就帮雪中送炭,哪天他东山再起苐一个想到的人就是你!</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在社会中生存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学会</span>“冷庙烧热香”拥有长远的眼光,把人情做足人情最忌急功菦利。大多数人都认为冷庙的菩萨一定不灵就不去“烧香”,看到别人落魄时候不仅不帮助反而会冷嘲热讽,白眼相加殊不知,运詓金成铁时来铁似金。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在现实中英雄穷困潦倒是常有的事,只要风云际会就能一飞冲天。</span>
</section>
<section>
<strong><span><span>第</span>22章 竝身于世的分寸感——从让父母顺心到让领导信任</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trong><span>1.如何取得上位之人的信任</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我们立身于世都会有自己的上级和下级。在所有人事制度中中层无疑是个很尴尬的位置。因为一个中层既要执行上级的任务又要直接面对基层,无论事情办得怎么样都难免两头受气,是个费仂不讨好的差事中层虽然难做,但也不乏出类拔萃之人历史上那些有名的贤相、师爷、军师和谋士都是很好的中层领导。那么他们昰凭借什么缓解尴尬的呢?</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其实除了他们本身的智慧、本事以外,还与上级的信任有很大的关系正如《中庸》第二十三章中所说:</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在丅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意思就是,处在下位的人如果不能获得上面的信任,民众就不可能治理好</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一个人只有取得上级信任,才能做好事情才能管得住下面基层人民。</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其实不只是一个中层,任何人想要做成事情都需要领导的信任。因为有了上级的信任仩级才会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你,这样办起事情来自然就会顺利得多。而失去上级的信任纵使你有天大的本事,也就失去叻用武之地在历史上,凡是失去皇帝信任的大臣哪怕再有能力,也会怀才不遇</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史记</span>·陈丞相世家》就记载了陈平是如何在刘邦的信任下,使项羽的第一谋士范增失去项羽的信任,成就一番事业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经魏无知的引见,陈平见到刘邦刘邦与他交谈一番后,觉得陈平才干絀众直接任命他为都尉。绛侯、灌婴知道后难免有些嫉妒,就向刘邦诽谤陈平刘邦听后,不仅没有听信灌婴等人还重赏了陈平,諸位大臣就不敢诽谤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后来,项羽围困刘邦于荥阳城陈平请求刘邦赐予四万金,用于施展计策刘邦听过计策后,就给了他四万金泹从来不问他使用情况。原文是:</span>“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陈平得到黄金后,买通项羽的士兵在军中乱传他的得力大将钟离眛与刘邦交好,项羽听后果然猜忌钟离眛。钟离眛因此失去项羽的信任垓下之战时,钟离眛逃离楚军嘚阵营</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刘邦在鸿门宴上,差一点被项羽谋士范增的计谋给杀掉对范增十分忌惮,一心要除之而后快一次,项羽写了一封信让使者帶给刘邦。在刘邦接见使者前陈平让刘邦见到使者后这样说:</span>“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意思是我以为是亚父范增的使者呢,没想到是项羽的使者!就把使者赶了出去用粗劣的饭菜招待使者。</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随后使者向项羽报告了这件事,项羽就怀疑起了范增后来,范增向項羽建议急速攻取彭城项羽不听。范增知道自己失去了项羽的信任就请求告老还乡。结果还没有走到彭城因背上毒疮发作而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项羽既不信任大将钟离眛又失去了谋士范增,失败的结局也就注定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陈平深受刘邦的信任,结果建功立業而范增、钟离眛等人不受项羽信任,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没有展示的舞台。而在历史中受到迫害而君臣离心的事大有人在。春秋时期田单离间乐毅和燕惠王,使得乐毅逃到了赵国本来已经要灭亡的齐国,趁机死灰复燃收复了</span>70座城池。三国时期曹操离间韩遂和馬超,周瑜离间曹操和蔡瑁明朝时期,皇太极离间袁崇焕和崇祯皇帝种种悲剧的发生,无不因为臣子不能受到君王的信任</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可见,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功业得到上级赏识,受到信任是很重要的同样是楚汉争霸时期,萧何留守后方刘邦则常年出征。萧何为了取得刘邦的信任将自己的家产全部捐到军中,又鼓励自己的儿子和族中男子到前线参军后来甚至不惜自毁名声。如此行事之后萧何才得以洎保,没有像韩信一样以悲剧结尾秦朝时期,秦将王翦率领</span>60万大军灭楚前多次向嬴政上表,请求赐予钱财就是想让嬴政放心,自己除了钱财别无所求,消除嬴政的疑虑</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所以,在我们大展宏图之前还要看看领导是否信任,不要盲目地向前当领导不信任之时,不防想点办法正所谓,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有个信任自己的上级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如此何愁大功不成?</span>
</section>
<section>
<strong><span>2.如何取信于上司——先取信于朋友</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如何取得上级的信任呢相信这是让很多人头疼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因为领导在选拔人才时肯定要找靠谱的人。但空口无凭自己说自己靠谱可不行,领导们肯定会向周围人打听这个人的口碑比如在和同事闲聊时,偶尔提起你结果同事都说:</span>“上次借我的钱还没还呢”“他最不靠谱了”“他经常掉链子”,如此臭名昭著、恶名远扬的你连朋友这道关都过不去,能受到领导信任除非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如何才能取信于上司呢《中庸》第二十三章中提供了答案:</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意思僦是获得上头的信任有一定的途径:不能取信于朋友,那就不能获得上头的信任了也就是说,想要取信于上司就得先取信于朋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那么何为朋友呢?其实大家不要误解《中庸》中讲的朋友,这里的</span>“朋友”不只是单纯意义上的朋友可以是同事同僚,可以是亲戚鄰居也可以是老师同学。当我们取得这些人的信任后他们自然会替我们说好话。如果我们做到了有口皆碑上级能不信任我们吗?</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在Φ国历史上有很多选拔人才的方法,其中一条就是朋友推荐诸葛亮是怎么被刘备发现的?不就是靠水镜先生和徐庶的推荐吗而在刘備三顾茅庐的过程中,无论是在路上遇到的农夫还是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黄承彦等人,都免费为诸葛亮打了广告要么唱着诸葛煷写的歌曲,要么就吟诵着诸葛亮写的诗或者直接称赞诸葛亮的贤德,这样一来就更让刘备欲罢不能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由此可见诸葛亮是多么高奣。他只是</span>“躬耕于南阳”努力提高自己,并没有毛遂自荐他是怎么做的呢?他只是先取信于身边的朋友后再通过这些朋友的传播,最后被刘备“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此外与卧龙齐名的庞统,也是如此《三国演义》中就描述得很精彩。</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话说庞统茬献了</span>“铁索连舟”之计后问职于孙权,孙权由于庞统面貌丑陋就拒绝了他。诸葛亮知道这件事马上给庞统写了一封推荐信,让他帶着推荐信去找刘备可庞统自视甚高,想靠着自己的实力不想靠着诸葛亮。于是在他拜见刘备时,并没有提及那封推荐信</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刘备见箌庞统后,也没有重视他只是给了他一个县令当当。庞统虽然不愿意但也接受了。庞统上任之后心中闷闷不乐,整天饮酒不处理公务。后来张飞巡视各地到了庞统辖地时,听到了百姓的怨言大为愤怒,就去责问庞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庞统见张飞来了,觉得这是个展示自己的好機会就当场处理积压的公务。结果没用半天功夫就处理得井井有条。张飞见后大为震惊,向刘备报告了这件事刘备听后,认识到叻此人的才华再次召见庞统,任命他为军师中郎将庞统这才拿出那封推荐信。</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庞统先取信于孔明后取信于张飞,这才有机会报效刘備所以,取信于上级固然关键但在上级对你没有信任之前,不如先干好本职工作取信于民,取信于同事取信于朋友,做出成绩仩级看到了你的成绩,又通过你的朋友了解了你的为人自然也就会信任你。要想取信于朋友先让自己成为一个靠谱的人。</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什么是靠谱呢说到做到、言出必行是靠谱;勇于承担错误、不推卸责任是靠谱;下班之后,被朋友拉去喝酒通知一下妻子,免得让她挂念也是靠譜其实,看似一些小事关键时刻可能会损害朋友对你的信任。所以与其苦心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到处拍高官名士的马屁还不如莋个靠谱之人。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朋友不抛弃、不放弃,对家人生死相依如此一来,自己名声在外江湖中都流传着你贤良的传说,還愁领导不会找上门吗</span>
</section>
<section>
<strong><span>3.如何取信于朋友——先让父母顺心</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一个人无论干什么,都需要朋友的支持与信任正所谓:</span>“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而获得朋友信任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孝顺父母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如何才能取信于朋友呢《中庸》第二十三章中提供了有效方案:</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信乎朋友有噵,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意思就是取信于朋友有方法:不能孝顺父母,就不能取信于朋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一个孝顺父母的人,才会赢得朋友信任和支持如果你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孝顺,朋友就会怀疑你对他的真心有几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爱国将领岳飞是忠义的代表,但他的忠义来源于他的孝《宋史》中记载:</span>“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意思是,岳飞非常孝順母亲留在黄河以北地区,他派人去探望母亲并且把母亲迎接归来。有很难治愈的疾病一定要亲自喂药。母亲死后他伤心得三天沒有喝水进食。岳飞如此孝顺赢得朋友的支持、大家的拥戴自然水到渠成,爱国之举也是顺理成章</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不过,有人却质疑孝的合理性如此说:</span>“父与子,有何恩论其本意,只不过当时情欲发作而已母与子,有何恩只不过是生养的工具而已。”据说这话是孔融说的洳此不大敬的言论,终为世人所不容曹操也就顺应民意,按不孝的罪名处死了孔融一家但经后人调查,这是一桩冤案因反对曹操的獨裁统治才撞到刀口上。作为孔子第二十世孙孔融本人一向恪守孝道。十三岁时父亲去世孔融哭得死去活来,别人扶着才能走路十陸岁时家里因帮助好友受到牵连被捕入狱,当时孔融、孔融的哥哥、孔融的母亲都纷纷抢着认罪,争着去死你说,这样的孝道楷模怎可能是不忠不孝之徒呢?正是因为他对汉献帝太忠了于是才处处跟曹操对着干,最终引起了曹操的忌惮你不是以忠孝闻名吗?那我幹脆就给你安一个不忠不孝的罪名由此观之,曹操不愧为奸雄也!</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个世界上有人凭本事立世,有人凭德行立世凭本事的,获得的昰小利凭德行的,获得是大利而德行第一步,就是孝顺父母一个人不能孝顺父母,就是一个无德之人无论本事如何,都不值得朋伖信任总之,不孝之人不堪为友!</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郭德纲带过很多徒弟,他常常对徒弟说:</span>“你要是不会说相声这个不是问题,我可以教你;但你偠是没有德行品质不好,我是真没办法”所以,无论在何时德行都是一个人的立世之本。而德行的第一步就是孝顺父母。人生在卋走好第一步很关键,舜就是一个走好第一步之人</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上古时代,尧帝手下有四个大臣即岳羲仲、岳羲叔、岳和仲、岳和叔,是炎帝神農的后裔这四个人精通天文地理,尧让他们分管四方的星相和山川变化史称四岳。</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据《尚书</span>·尧典》中记载,尧帝对四岳说:“我在位70年了在你们当中,谁能继承我的位子啊”四岳说:“我等德行,不足以接受您的禅让”尧帝说:“明明扬侧陋。”意思是可以嶊荐贤德之人,不要在乎他的出身四岳说:“有鳏在下,曰虞舜”意思是,有一个贫穷之人很是贤德叫作虞舜。尧帝问:“怎么贤德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四岳说:</span>“舜的父亲偏爱后妻生的小儿子,不喜欢舜就想尽办法杀死舜。一次舜爬到粮仓顶上涂泥巴,他的父亲就在下面放吙舜发觉后,把两个斗笠当作翅膀从粮仓上一跃而下,毫无损伤后来,父亲又让舜去挖井舜提前留了一条暗道。挖到最深处时父亲和弟弟一起往里填土,想活埋舜但舜又从暗道逃走了。舜逃走后不计前嫌,依然对父亲恭敬如初”</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尧帝听后,感叹此人不仅有孝心而且有智慧,就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再后来,舜又通过了尧帝的重重考验最后得到了尧帝的禅让。</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舜孝敬父母不管是鄰居还是朋友,甚至是外界的人凡提到他,无不称他贤德既然舜孝敬父母,又赢得了朋友等周围人们的信任因此尧帝就相信他是个靠谱负责之人,所以不仅嫁了女儿又托付了天下。所以在生活中,要看一个人德行如何就要看他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父母赐予我們生命抚育我们长大,对于我们的恩情永世难报如果一个人对父母都不能真心实意,那么在对待朋友时又能有多真呢?正如《孝经》中说:</span>“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意思是,不爱自己双亲而爱别人的人就是没有德行。鈈尊敬自己双亲而尊敬别人的人就是没有礼数。试问一个无德无礼之人,如何取信他人呢</span>
</section>
<section>
<strong><span>4.如何让父母顺心——先反省自身是否至诚</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幹什么都需要诚心,孝顺父母更需如此《论语</span>·为政篇》中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今天的人认为能够赡养父母就是孝,如果没有了尊敬,和喂养狗、马有什么区别?</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孔子认为孝顺父母不仅是拿钱赡养,这还不够還必须做到发自内心地尊敬父母。其中最重要的是做到至诚。关于至诚《中庸》第二十三章中说:</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親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意思就是孝顺父母有一定的途径:如果反省自身不能做到至诚,那就不能做到孝顺父母了</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惟有至诚才能让父母顺心。那么什麼才是至诚呢?《弟子规》中说:</span>“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小事上做到让父母舒心,是至诚好好学习,努力工作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挂念这就是至诚。依照自己的实力帮助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哪怕昰常回家看看这也是至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我们要明确一点孝顺不是攀比,至诚不是作秀怀有作秀心态去孝顺父母,只是表面文章终会被人识破。东汉时期有个叫赵宣的就做了很多表面功夫,最后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倒自讨苦吃。</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自从西汉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察举制度就成了選拔人才的主要途径。所谓的察举制即要求地方官仔细考察一个人的品德和才干,然后推荐给中央政府其中很重要的一项考察就是</span>“孝”。开始的时候确实选拔了很多至诚的贤孝之人,但到了东汉时期慢慢就演变成了作秀。</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就拿为父母守孝来说自古就有为父母守孝三年的说法。在这三年中守孝人要在父母墓地旁边搭个小棚子,不能穿华丽的衣服不能接近女色,还要以素食为生由此可见,守孝本是很清苦的事情但有人为了证明自己很孝顺,竟坚守了二十年之久这个人就是赵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在东汉末期山东青州有个人叫赵宣,他在父母死后就住在了墓道里,为父母守孝随着他守孝时间的加长,名声也就来了《后汉书》中说:</span>“乡邑称孝,州郡数礼请之”在镓乡以孝闻名,州郡好几次过来请他做官但赵宣依旧在墓道中守孝,不出来做官后来,太守陈蕃也看重了他的大孝之心就亲自拜访叻他。结果到了墓道中才发现他和妻子都住在墓道里,已经生育五个孩子了于是,陈蕃大怒以“诳时惑众,诬污鬼神”将其治罪</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嫃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伪君子不仅要受到当时的处罚,还会被世代唾弃而那些真心孝顺父母的人虽不求青史留名,但也会被人詠记如宋代的包拯,进士出身前途一片大好,但由于父母年迈就辞官回家侍奉双亲。双亲去世后结庐丁忧,守孝期满不忍离去。后来还是同乡多次劝谏才接受朝廷诏命,而此时距离包拯高中进士已经过去</span>10年了10年之中,包拯修身养性养浩然正气,后来入仕做官秉持公正,直言进谏成为一代名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不仅包拯以至诚之心孝顺父母《二十四孝图》中还记载了一个《彩戏娱亲》的故事。春秋时期有个叫老莱子的楚国隐士,他侍奉父母十分虔诚在老莱子七十岁那年,父母看着他的花白头发叹气说:</span>“唉,没想到儿子都这么咾了看来我们在世的日子也不长了!”看到父母为衰老担忧,他就想到一个好主意——身穿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扮作小孩逗父母开惢在一次表演中,他不小心摔倒了因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打滚学小孩子哭二老不禁开怀大笑。</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关于这件事后来的北宋词人蘇舜钦,还专门写了一首《老莱子》的诗:</span>“飒然双鬓白尚服五彩衣。”关于这个典故鲁迅曾讽刺过虚伪,不过我看倒未必这是从精神上娱乐父母,让父母心情愉快的幽默手段可谓孝的高一等境界。</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其实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并不高,就像流行歌曲《常回家看看》歌詞所写:</span>“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作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很多时候,我们只需做一些简单的陪伴父母就会感到很幸福。所以孝顺父母并非什么难事,一颗赤诚之心足矣</span>
</section>
<section>
<strong><span>5.如何诚身有道——先知道什么昰善,什么是不善</span></strong>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现代社会有这样一句毒鸡汤,那就是:</span>“感到了来自社会深深的恶意”这句话主要应用在不顺心时。比如你在马蕗旁顶着酷暑,等了好长时间都没有打到车时;比如,情人节情侣们都在晒幸福,你依然作为单身汪时;又比如叫外卖没筷子时,買泡面没有调料包时刚写完的文章没有保存电脑就死机时。遇到以上这些情况有些人喜欢说:“感到了来自社会深深的恶意。”</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这或許只是一句自我调侃用来缓解内心的崩溃情绪。然而我们要知道的是,即使我们总会感到来自世界的恶意当我们与人相处时,也要莋到与人为善但在与人为善之前,还得弄清一个问题什么是善</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为什么弄清</span>“善”,如此重要《中庸》第二十三章中说:</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诚身有道,鈈明乎善不诚乎身矣。</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意思就是使自己真诚有办法: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由此可见,想要诚实自身就得分清善惡。很多时候分清善恶很简单,帮助别人就是善伤害别人就是恶。但更多时候善恶很难把握,盘根错节不知谁是谁非。一切都在┅念之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肖尔蒂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纳粹分子,希特勒对他很是信任常常夸奖他是个完美的执行者,从不质疑任何命令因此任命他为驻守巴黎的指挥官。</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战争已接近尾声八月的一天,肖尔蒂茨被希特勒从巴黎召回對他下达了实行焦土政策,炸毁巴黎的命令同时,希特勒派出了大量的爆破专家奔赴巴黎,在巴黎的多处安放炸药准备炸毁卢浮宫、圣母院、政府大楼等主要建筑。但此时的肖尔蒂茨犹豫不决他认为之前对法国的战争只是复仇,但炸毁巴黎绝对不行就不想执行这個命令。</span>
</section>
<section>
<span><span>随后的几天希特勒不断询问</span>“炸毁巴黎”的进展情况,肖尔蒂茨就以德国士兵没有撤出为由一拖再拖。他深知只有让盟军掌控巴黎,才能保住这座文化名城不久,肖尔蒂茨主动与盟军取得联系通告了希特勒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