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留下的二战日本军刀刀,不要收藏。那怎么处理

教你如何鉴别二战日本军刀

现在二战的日本军刀成了军品收藏界的时髦藏品。随着价格的不断攀升,仿品也大行其市。如何选一把有收藏价值,又能迅速上手的军刀,成了广大票友关心的问题。本文以技术角度和图片形式详细的介绍下二战的日本军刀历史和如何鉴别。

后,日本政府颁布了“废刀令”。原来所拥有的基本被收缴。而当时的日本军队因为全盘西化,其战斗用刀也是西洋化的P字型指挥刀,主要是德国和英国的P字型指挥刀。只到1899年,日本军队才配发了自己的第一种制式指挥刀32式军刀。

32式军刀,俗称32马刀,也是仿西方P字型指挥刀的样式,采用机械加工制造,分甲乙2种型号。甲型长约100厘米,为士官用,乙型长约90厘米为非士官用。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32军刀的西化风格十足。

1933年2月6日,荒川五郎、栗厚彦三郎等在东京下议院向政府提出复兴剑的建议案,以提倡日本精神及固有,获得一致通过。一个月后,侵占我国东北的日本以第6、第8师团和混成第14、第33旅团等部8万余众,分别向我长城冷口、主峰口、古北口等处进攻,爆发。3月11日第第37师大刀队在旅长的率领下,乘雪夜迂回至喜峰口日军侧后,摧毁敌炮兵阵地,歼敌服部炮兵大佐()以下步、骑、炮兵3000余人,中国大刀凛凛生威。当时的日本报纸说:“自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以外,而遭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因此,在荒木陆军大臣、柳川陆军次官、山冈军务局长等皇道派头面人物的倡导下,日军遂于1934年废弃华而不实的32式军刀,一律改佩日本式的军刀以谋应对。1934年8月,佩带94式军刀,1935年士官也配发军刀,称军刀。1938年后,又配发98式军刀。94式军刀的刀鞘为双环,军刀和98式军刀的刀鞘为单环。

94式军刀采用传统的“阵太刀”即长刀的形式,连刀鞘总长101厘米。94式军刀与传统的相同之处是:刀柄以珠粒细密的白色鲛鱼皮包裹,长26厘米,并用丝带编花缠绕。刀柄近护手处用“竹钉”贯通固定刀身。护格(称“锷”或“镡”)为铜镀金,为葵型或者椭圆型,有镂空和不镂空两种,镂空的是陆军用,不镂空的是海军用。刀刃近护手处有特有的铜制夹刃(称“

说到二战日本军刀,在收藏界通常是指昭和初期到二战结束这段时间内日本陆军佩戴使用的指挥刀、战刀和海军佩剑与佩刀。日本陆军制式军刀采用传统“阵太刀”的形制,刀柄部分基本上与传统日本刀相同,木质外裹珍珠鱼皮,上缠卷绫,通常为单目钉。目贯为并排排列的三朵樱花,中间留有刀绪环。刀绪棉质或皮质,刀绪是军刀的重要标志,通常以刀绪来区分军衔等级,将官刀绪为金黄色、佐官为红色、尉官为青色。二战时陆军配备的军刀主要有以下几个型号: 94式、95式、98式。海军则为太刀型军刀。

关于军刀的命名需要做个小小的说明,我们常听到94式、98式,这个实际是以日本纪元时间命名的,94式即日本纪元2594年(1934年),98式则为日本纪元2598年(1938年)。

1933年(昭和八年),日本在发动“九一八事变”两年后开始向关内进发。3月,由日本关东军第六师团、第八师团、第十四和第三十三混成旅团等部分别侵入长城冷口、主峰口、古北口等处,长城抗战爆发。3月11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大刀队在旅长赵登禹的指挥下摧毁日军炮兵阵地,使日军死伤千余人。由于日军此前装备多万西式指挥刀,基本没有战斗力,于是日本在时任陆军大臣的荒木贞夫的推动下,为应对未来可能的白刃战(然而白刃战实际很少,更多可能是出于对武士道的推崇),于1934年停止装备西式指挥刀。1934年2月14日,由时任内阁总理大臣的斋藤实和陆军大臣林铣十郎联合颁布了敕令第二十六号——《陆军将校用新军刀制定》,开始使用更具实战性的传统武士刀式样的军刀。敕令对新式军刀的刀、装具、刀绪的式样和材料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94式军刀是以传统日本太刀式样为原型制订,造型美观且实用价值较高,然而94式军刀存在时间并不长,1938年便被98式军刀所取代。但是有一部分人出于个人喜好还是保留了许多94式军刀,由于该型军刀使用时间并不长,而且作为早期军刀在材质和工艺都比较遵从传统武士刀的工艺,还有一部分人用古刀条配以94式的刀装或鲛皮装,所以该式军刀在收藏界有很高的价值。

 私人定制版94式军刀,可以看到该刀的刀鞘使用的是鲛皮(鲨鱼皮)鞘

94式军刀全图;私人定制版的94式军刀细节图

95式下士官刀(曹长、军曹、伍长)于1935年即昭和十年(日本纪元2595年),与军官刀不同,在做工与材质上大打折扣。95式通体为机锻,装具等也为机械加工,由于主要配备下士官,所以功能上更趋向于实战。95式军刀是由32式骑兵刀发展而来,其闭锁装置也是采用与32式相同桥式闭锁,然而其位置不在刀柄侧面而是在刀柄上方。95式刀条开有血槽,刀柄仿照军官军刀刀柄的花纹,用铜或铝压制而成。镡、刀穗环无花纹,刀鞘为皮制。有不少95式与三八式步枪配用的三十年式刺刀一样印有三环标记。95式是配发给下士官等小干部的,由造兵厂机械生产,鬼子称这种军刀为“铁棒”。早期铜柄铜镡的比较稀少,大概生产了6000把左右,这一类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战争中期铝柄铜镡、铝柄铁镡的最多,后期战争资材少了,木柄木鞘竹鞘之类的怪胎都出来了。

95式下士官刀大致分为最初期型、初期型、中期型、末期型、最末期型,随着战争的发展其质量与做工渐渐下降。最初期型:只生产了大约6000把。刀柄是用铜一体制作,目钉和穿猿手的穿钉是合为一个的,这两个特征是最初期型的最大特征。葵型刀镡和切羽为真鍮制,刀鞘末端没有蹄铁型石突。初期型(约1935——1939年):刀柄用铝一体制作,单独设计了目钉将刀身固定在刀柄内,柄系和兜金部分表面涂上茶色漆,鮫皮部分涂上银灰色漆,目贯表面涂上金色漆。葵型刀镡和切羽也是真鍮制,刀鞘末端设计了蹄铁型石突(此处是东京兵工厂制作的95和名古屋的95区别之一。中期型(约1939——1943年):刀柄依旧用铝一体制作,目钉的样式变得更为简洁,由铜制变为铁制。柄系、兜金、鮫皮、目贯的表面涂色和初期型一样。刀镡变为简易的“円形”,就是圆形,而且跟切羽、縁一起,质地从真鍮制变成铁制,表面涂上黑色漆。刀鞘末端也是蹄铁型石突。末期型(约1943——1945年初):随着战略物资进一步匮乏,铝全部用于战机的制造了,刀柄只能用木制,表面刻有菱形防滑纹。目钉从一个变为两个,兜金和目钉全部是铁制,系刀绪的猿手被省略掉了,刀绪直接穿进兜金中间的孔里面。驻爪位置改变,从刀柄上方改为设在刀柄一侧。只有刀鞘还算是保留了中期的形制,末端依然是蹄铁型石突。刀身的制作也变得粗糙起来,樋也被省略掉。

最初期型95式下士官刀,陆军造兵厂东京(小仓)工厂制。柄(兜金·目貫·柄系)铜质一体成型,猿手铜质,葵 型装饰 镡,切羽为铁 质,鞘为绿色涂装

初期型95式下士官刀,陆军造兵厂名古屋工厂制。柄铜质一体成型,鲛皮涂银色,目贯金色,猿手铜质,葵型装饰镡,切羽为铁质,鞘为绿色涂装,双目钉

中期型95式下士官刀,陆军造兵厂东京(小仓)工厂制。刀镡为简易型,黑色铁质

最末期型95式下士官刀

95式下士官刀的辨别要点

98式军刀是最为人们熟知的日本军刀,98式军刀于1938年(昭和13年)定制。98式军刀实际是94式军刀的延续或者说改良,其在制作上相比94式军刀更加实用。简单地说,98式与94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将原有的双佩环改为单佩环,在改制初期98式很多都是由94式改装过来的。而且,早期98式大多数是本锻和半锻,无论是做工还是性能都还是很不错,其中许多也同94式一样使用祖传刀条或是一些名工制作的刀条,所以在收藏98式军刀的时候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许多名家的刀铭,网络上常有人说98式不如94式,其实这是不准确的。早期98式根本不逊色于94式,当然随着战争消耗,98式后期也开始出现缩水,但不可否认该式军刀依旧是二战日本陆军军刀的经典。关于98式军刀的分类实在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大致分为御赐刀、古刀、末古刀、造兵刀、满铁、九段刀、军属刀等,在此由于篇幅的原因我们就不做详细介绍。98式军刀的制式装具基本与94式相同,基本上以铜质为主,日本全面侵华后大量装备在中国战场的日军将校(含尉官),成为侵略者的屠杀工具,在众多历史照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98式军刀刀绪与94式的基本相同。在国内比较知名的大概就是满铁军刀了。满铁军刀全称为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军刀,是日本在入侵中国东北后为适应寒冷气候研制的一种军刀,外形与98式一致。刀茎通常刻有“兴亚一心满铁作”之类的铭文,这种军刀是采用中国辽宁本溪与吉林通化出产的铁制成,在零下40度严寒不脆不蹦,因此在当时伪满大连和沈阳量产,装备部队。满铁在收藏市场至今属于热门藏品。

私人改小乌丸98式军刀及细节图

本文摘自《单兵装备002》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摸些鸡血党的抹布文,拿着复刻的二战侵华日军指挥刀当唐刀吹



那么如何确定其是复刻的日本指挥刀呢,特色的深血槽,而出土唐刀本身是没有深血槽的





具装和刀柄对比更是接近1:1




这种人和他吵是降低自己的智商。
他在的那个星辰大海向的贴吧都觉得这人是脑残。




不对,脑残和德棍貌似本来就是同义词


战列舰吧貌似把他挂过城墙,他一个德棍却天天舔瓦二毛也是醉了


这个中国航母吧是干嘛的?


发几个二战吧神洗地得吧



怎么说呢……你发的那个当然是在犯浑没错 不过很多东西你其实也没弄明白




而出土唐刀本身是没有深血槽的


这话题在冷吧都说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虽然那个是吹,看楼主大神的论据我也去醉了




日本的直刀确实是有樋的存在的。。上面的有点模糊,顺便发张明显一点的写物


撸主你跟你喷的人一路货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日本军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