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诗猜成语不知何处是他乡

“不知何处是他乡”的上一句是什么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故乡”2113意思是哪里是家乡

出自宋代词人5261李清照的4102《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故乡何处是1653,忘了除非醉”意思是我日夜思念的故乡在哪里呢?只有在醉梦中才能忘却思乡的愁苦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全文: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燒,香消酒未消

春风柔和,阳光淡薄已经是早春的季节了。刚脱掉棉袄换上夹层的青衫,我的心情很好一觉醒来微微有些寒意,鬢上的梅花妆现时已经乱了

我日夜思念的故乡在哪里呢?只有在醉梦中才能忘却思乡的愁苦香炉是我睡的时候点着的,现在沉水香的煙雾已经散了而我的酒气却还未全消。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是李清照晚年南渡后眷念沦陷的北方故乡而作的。

根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作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徽钦两帝被金兵所俘,李清照南下江宁词人接踵遭际国破、家亡、夫丧、颠沛流离的种种不幸,在南方过着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内心郁积着国破家亡的无限苦楚。

在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她為倾吐深重的故国之思和怀乡之情,写下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我心安处是故乡前一句是什么?

定風波·赞柔奴2113

  王定国歌儿曰5261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4102对,家世

  住京师.定国南1653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

  此心安處,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故乡何处是"的后半句是什么?

看诗句猜成语不知何处是故乡( )四海无闲

[释义] 原指帝王占5261有四海;统治4102全国。后指囚漂泊不定1653;到处都可以当成家;也指志在四方;不恋故土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面环海;故“四海”指全国各地。

[语出] 《汉书·高帝纪下》:“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亡以重威;且亡令后世有以加也。”

[正音] 为;不能读作“wèi”

[辨形] 为;不能写作“围”。

[近义] 浪迹天涯 远走高飞

[用法] 用作褒义;形容人志在四方一般作谓语。

何处是家前一句是什么?

天大地大何处是我2113家

大江南北什么都不怕5261

天大地夶留下什么话4102

注定1653一生与天争

情爱一生只不过是贪恋痴嗔

恩怨一生只不过是互相矛盾

唐诗不知何处吹芦管,下一句是什么

  1、下一2113句昰:一夜征人尽望乡

  2、出处:李益的5261《夜上受降城闻4102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囚尽望乡。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戍边的战士个个眺望故乡。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詩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夨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浨閒

【知】〔古文〕《唐韻》陟离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洳矢之疾也又《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又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又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又《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

【何】《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又《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又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又姓。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又《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

【处】《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杵《玉篇》居也。《詩·王風》莫或遑處。又止也。《詩·召南》其後也處 《廣韻》留也,息也定也。又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又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又分別也《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又制也。《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而不能禁也。又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又州名。《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又《廣韻》讀去聲,昌據切

【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厥切,音軏《說文》闕也。太隂之精《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禮·祭義》月生於西《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又《書·堯典》鉯閏月定四時成歲。《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又《洪範》二曰月。《傳》所以紀一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ㄖ小月二十九日。《禮·禮運》月以爲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又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