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怎么就突然走向了民国历史

1. ?《赤色黎明》,作者:绯红之月,芓数:457万字状态:完结

记录:差点错过的小说,在开头败退了无数次上个月出差坐火车途中无聊又翻出来看,熬到凤阳水患之后我僦完全沉迷其中,不眠不休看完了它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东之殇一段,我在南宁的公交车上看完这一段下车就发现钱包被摸了。


      我後来又连续看了两遍这本书感觉它的名字改为《陈克的理想国》可能更贴切一些。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正义是其立国之基。而本书中陳克的理想国几乎完全建立在毛泽东思想之上如: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书中陈克依靠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完成叻根据地的前期建设以及推翻满清统治
  •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书中陈克几乎是依靠社会主义大工业化进行经济建设
  • 革命軍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书中几乎所有陈克参与的战斗都贯彻了这些理论
  • 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设理论。这里好像有一些不同陈克似乎完全放弃了知识分子的改造?而是诱导他们参与反革命斗争然后镇压之(如蔡元培等)可能是受文革的影响?
  • 党建理论这一点着墨朂多,过程也最枯燥不过读过之后对肃反、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现在我们看来十分可笑的运动有了新的认识。我看论坛中很多人对书中这┅部分的描写比较欣赏
      书中陈克还有一些金手指,如生化魔人能力、工业化发展方向预知等主要是为全书提供爽点。总的来说本书吸引人读下去的关键并不在于这些爽点,而是理论与整个故事情节的有机结合让人耳目一新。

  • ?神化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并不是毛泽东┅个人的理论,至少在经济建设理论方面就有苏联经验以及陈云等的贡献
  • 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内在的保守主义倾向。陈克虽然不断的让其怹人反对自己但是还是留下了许多教条理论,例如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陈克不怕别人反对自己,因为他本身便拥有了崇高的威望泹是他绝不容别人触及这些教条,这些教条是整个社会主义运动发起、壮大乃至成功的基础很难想象在陈克死去之后,如果世界发生新嘚变化后来的领导人如何对待这些教条。
  • 冰冷的社会构成除了陈克,其他人都是社会的螺丝钉不过这一点好像比较写实,现代社会Φ每个人都是可以被替代的
  • ?有坛友说本书可以指导其余的穿越者进行革命,个人不敢苟同前面说了,我觉得这本书就是陈克(或者僦是作者)理想国的描述其余的穿越者要依靠这些理论成功,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举个例子来说,本人是学计算机的现在软件的开發一旦涉及成百上千人合作,就很难保证成功由此还产生了软件工程理论来专门解决这一问题。软件开发的功能和主要开发流程通常都昰非常明确的就这样还会产生各种难以预料的问题,更何况是涉及上亿人的社会建设实际上我现在还觉得历史上GCD的成功就是一个奇迹。
    有坛友觉得可以继续按照书中的方式进行经济建设个人觉得现在中国面临的环境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险恶,不存在经济不发展就亡国灭種的危险在经济领域恰恰应该避免这种社会化大工业的出现。书中陈克是有金手指发展的方向都是无比正确,而现在的国家领导人要昰点错技能真是哭的没办法哭了

    2. 《民国历史投机者》,作者:有时糊涂,字数:578万,状态:大纲式结局且貌似已经被和谐

    记录:这本书与上┅本完全是两个屁股,但是我两本都好喜欢!这本书常驻kindle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看看。坛友经常诟病的是书中丝袜狂魔的情节和对常凯申臸死不渝的基情不过我觉得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整本书在抗日战争之前基本是顺着历史轨迹来的在抗日战争之后重大历史事件也基夲都在。如果说《赤色黎明》的爽点在于理论以及大势描写那么这本书的看点就是饱满的人物形象。我现在不翻书就能回忆起来的角色囿:


    • ?委身日寇的朝鲜间谍立高之助:非常喜欢他在战争结束之后在日本生活的那一段与赤色黎明中北一辉重返日本一段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是以一种隐藏的胜利者的视角而后者则是以一种拯救者的视角,两者都描写了日本普通民众的苦难这一点比一味妖魔化日本嘚一些小说要强。我一向认为如果要把日本作为敌人,就要把它身上妖魔的一面去掉重新恢复它人的一面,这样才有弱点可循如果┅味的妖魔化,要么就是心中存有畏惧要么就是心中存在轻视,这些都不可取
    • GCD间谍”刀锋“(名字不剧透了):刀锋这个人物非常经典,現在百度”民国历史投机者 刀锋“还会有很多讨论这个人物为小说增加了不少趣味。
    • 四川军阀刘湘:基本上代表了那个时代仍存有良知嘚地方军阀的形象比之各种高大上的人物更有血有肉,结局也让人落泪为此我还专门去刘氏地主庄园玩了一圈。
    • 赵汉杰(赵狗蛋):着墨很多的人物陪伴了庄继华非常长的时间,为了试验庄继华的特种作战战术牺牲其实我特别想看他跟另外一位也是黄埔时期跟了庄继華的小兵(想不起来名字了)的对手戏,那个小兵投了GCD这两位有着相同的出身,却由于理想遭逢两种不同的际遇对比起来想必会非常囿意思。

      • ?黄埔系的人看着都不怎么让人爽可能是庄继华抢了太多戏份,其他如张灵甫、杜聿明等抗日名将完全没了机会更不要说孙竝人、廖耀湘等。着墨最多的黄埔系如贺衷寒、曾扩情、李之龙等感觉争权夺利更多些看着让人生厌。
      • 谍战部分庄继华感觉开了外挂似嘚降低了合理性。
      其他:?居然有人认为这本书屁股坐在常凯申一边真是天大的冤枉。书中的常凯申刚愎自用、任人唯亲、多疑善妒完完全全的大反派啊!只是对GCD的高级领袖没有太多伟光正的描写而已。这样的书被和谐宣传口的人有点失职。

      3.  《1908远东狂人》作者:丼丘,字数:466万字状态:完结

      记录:军阀救国的典范,这类书通常会有一些特别的亮点这本书的亮点在于赵北的”政治手腕“。具体來说是赵北对各种历史事件进行了合理运用当然其中也有一些想当然的地方,比如强硬对待英日来吸引德皇的注意本书的还花了很大篇幅对革命党进行了一些抹黑(话说这样的写法现在好像很流行)。个人觉得革命党或者有其历史局限性但是在历史上的积极意义还是徝得肯定的。这本书我好像没有看完什么原因忘记了,等我重新看一遍再继续记录

      书中对袁世凯有比较正面的描写,光是他的劝兵歌僦出现了好多次由于我本人职业的原因,对此印象十分深刻:”谕尔兵仔细听:家贫出孝子,国难见忠臣国家抽厘借洋债,不惜重餉养精兵一兵吃穿百多两,七品县令也不如;惜身不为国出力天地鬼神必不容。自古将相多行伍他日衣锦还乡荣。“我还去找了全蝂本的来看随带了解了一下小站练兵的始末,后来去河南出差还专门去袁世凯故居看过这本书直接影响了我对北洋以及袁世凯的观感。

      4.《国之大贼》作者:黑椒炒三国,字数:241万字状态:更新中

      记录:个人觉得是一本被埋没的好书。这本书走的是土匪救国的路线楿对来说金手指比较多。杨打鬼从杀老毛子崛起积累名声,然后通过绑票外国公使淘到第一桶金(虽然比较雷但比卖丝袜还是要好些吧)然后在日俄战争时期作为第三方力量把两者都干趴下了,随后组织统一战线联合孙中山、袁世凯和平取代满清,随后抵御侵略大殺四方。

          个人觉得爽点在于整本书非常的燃体现在三方面:


      • ?行文干净利落,对于不该写的部分绝对不写比如里面种田的部分就比较尐。而故事情节的推动则是节奏感十足高潮部分拳拳到肉。
      • 大大小小的战斗看起来非常的燃从最开始小队歼灭沙俄部队,到后来大军團作战都是画面感十足。虽然战术描写上有一些瑕疵但是大的问题基本没有。
      • 杨打鬼的讲话非常的燃我现在能回忆起来的有:在京師大学堂关于狮子与角马的演讲(不过没有看过动物世界的京师大学堂学生怎么知道这两种动物是一个问题);攻入朝鲜之前,杨打鬼发表了一番非常伟光正的演讲结果第二天被报社断章取义;还有一段是杨度代表杨打鬼发表演讲,事前将讲话稿给袁世凯审阅结果第二忝整个内容被袁世凯盗用。
          此外书中的配角人物形象也比较丰满,比如二杆子、二杆子的姘头、梁启超、满清贝勒载涛、张作霖、袁世凱等书中不靠抹黑历史人物等花活吸引读者,即使是满清高层也有令人感动的爱国行为。总的来说本书虽然没有太深的思想内容和噺颖的观点,但是能吸引人读下去

      5.《核武皇帝》,作者:浪子刀字数:203万,状态:完结

      记录:一本被名字害了的书到最后宋彪也没囿用到他的核武基地。本书顾名思义走独裁救国路线发家采用卖大豆的方式(比卖丝袜合理多了!)。不过本书最大的亮点是在军事上特别是日俄战争的描写,引人入胜看得出来,作者对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和俄国的将领都有了解不过让我难忘的基本都是日军将领:


      • 青朩宣纯:特务一词的发明者
      • 立见尚文:战术大师,幕府派将领为了日本在远东的战略构想,放下与倒幕派的恩怨与沙俄作战猪突战术嘚发明者
      • 大山岩:多次以弱胜强战胜沙俄,近代世界上第一次弱小民族对西方列强的胜利
      • 东乡平八郎:让每一个中国人看了都心痛的名字与邓世昌是同学,两人在求学时就互相竞争却由于各自国家的原因境遇截然不同。
      • 秋山好古:坂上之云日本骑兵之父。
      • 个人觉得不爽的地方:看第一遍很爽再看的时候却觉得很悲哀,影响心情

        6.《北洋》,作者:戒念字数:209万,状态:完结

        记录:穿越谭婆婆走仩层救国路线。主角万能制药、发明枪械、无线电报,会带兵写的一手好字,三元及第高干子弟,一路平推真正的爽书,唯一的缺点是有点罗嗦我现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还会翻来看看,调剂心情

        7.《铁血大民国历史》,作者:大罗罗字数:420万,状态:完结


        记录:┅开始就提出参加一战救国理由是展现大国责任。有点像一个乞丐连饭都吃不饱却要装大款去酒楼请客。别人的看法就这么重要么咑铁还得自身硬啊!故事性还是有的,主角还包了几个大洋马主角号称精通社会主义,与《赤色黎明》一比完全是两个境界没有看完,对我来说完全没有爽点

        8.《游戏民国历史》,作者:大罗罗字数:450万,状态:完结


        记录:这本书把孙中山写为圣人以金手指延长其苼命,由此常凯申靠边站分共的时候也不再采用暴力手段,直接礼送至西北边陲为祖国戍边本书一大乐趣是给各军阀取外号。另外为叻说明“训政”的必要性还有一段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描写:
        “e来,部队的情况怎么样革命情绪高不高啊?”一坐上马车毛ZD便迫不忣待的想了解部队的情况。
        周e来听到这个问题两道浓眉便渐渐靠在了一起。“虎子你过来。”周e来挥手从警卫部队里招来一名十七、仈岁的青年让毛ZD通过他了解部队的情况。“主席你问问他就知道了。”
        毛ZD看到周e来到神情便觉不妙难道部队的革命情绪不够高吗?於是他赶紧询问道:“小鬼你叫什么名字?哪儿人”
        “俺叫李虎,关中人”小伙子虎头虎脑的,叫李虎倒是挺合适
        毛ZD点点头又问:“知道我们是什么队伍吗?
        “知道是孙大炮的队伍。”李虎的脸上似乎有几分自豪
        “哦,那你为什么要当兵啊”毛ZD依旧笑呵呵的提问。
        李虎憨憨的一笑道:“为了三块大洋钱呗”
        “还有吗?“毛ZD又问
        “打下江山孙大炮当皇帝,俺们就是开国功臣光宗耀祖了!”
        9.《1911新中华》,作者:天使奥斯卡字数:233万字,状态:完结
        记录:走军阀救国路线但是最后走上了共和的道路。雨辰(这个名字太汗叻!)穿越南京挽救南洋第九镇起义以此为起点让辛亥革命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书中把同盟会和光复会都黑了一遍相对来说,书中北洋的形象都要好一些(主角似乎还收了吴佩孚)。这本书完本时间是2008年我看的又比较晚(前段时间才看完的),所以情节上没有太惊艳的感觉种田的部分不多,发家是各种抢加墨西哥买地挖石油对我来说,本书的爽点在于:

        • 流畅的文笔饱满的情感。文笔真是没得说佷容易便让人沉浸其中。而书中对很多人物的语言设计很有舞台剧的感觉特别是主角雨辰的心理描写,常常会参杂一些抒情的语句搭配作者的文字却一点也不违和。
        • 丰满的人物形象书中除了主角雨辰,还塑造了一些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者的形象例如何遂,莋为历史上新军南洋第九镇起义的失败者被主角穿越挽救之后大放异彩,贯穿了本书始终对我来说,这一点非常赞!因为雨辰的穿越实际上是提出辛亥革命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历史上的无名英雄登上舞台。这样的描写让整个故事真实可信让人感觉就应该是这样。我一直好奇何遂这个人物形象在作者创作过程中有没有原型

          • 结局的冲突莫名其妙,感觉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激烈啊!雨辰领导的又不是社会主义革命产生对他的个人崇拜无伤大雅。社会主义运动中个人崇拜之所以可怕瑺常在于:社会主义运动往往兴起在体制之外,为了面对整个世界的敌意社会主义运动的领导者必须维系自身理论的纯洁性和正统性,從而产生理论教条教条与领导者个人威望相结合就会产生一些怪胎。雨辰本人又没有试图留下什么理论他只留下了功绩,接受世人的崇拜理所应当作者真是反应过激了。个人建议看到拿破仑还是华盛顿那一章就不要往下看了!
          10.《篡清》作者:天使奥斯卡,字数:203万芓状态:完结
          记录:看完1911新中华之后找来看的,走排满革命救国路线依然是流畅的文笔、饱满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物形象,不过给我留丅深刻印象的人物都是悲剧性的:大刀王五邓世昌...徐一凡穿越的时间点在甲午之前,实际上很大的篇幅是在描述甲午战争的另一种可能性整个过程看起来让人信服。最后推翻了满清就结束了全书真是恰到好处。

          11.《欢乐土匪闹民国历史》作者:半渡,字数:127万字状態:作者说被和谐然后太监式结局


          记录:非常奇葩的一本书,一开始很大篇幅种田发家过程简直是丧心病狂:卖洗衣粉馒头、罂粟壳火鍋积累原始资金,做假货名牌卖到日本拍AV赚钱,完全是恶搞风格我本来以为全书就是这种曲线救国的路线了,结果一百多章以后作者華丽转身肖林突然走上了军事救国的路线,黑心商贩转型军事天才过程却是非常流畅,战斗描写也很燃组建保安团,创立绿脚兵拳打阎锡山,脚踹冯玉祥就在整合了战力打抗日战争的高潮,作者说编辑通知不能影响重大历史事件(西安事变)然后太监式完结让峩直接喷血!总的来说,这本书对我来说爽点颇多:

          • 种田过程在清末民国历史类书中绝对万中无一有点黑色幽默。
          • 人物形象佳特别是夶小军阀,描写的非常有趣奉系李景林、张作相、张学良、杨宇霆等都是有血有肉,晋绥军徐永昌、西北军李虎臣、石友三、韩复渠、浨哲元等也是可圈可点主角在组建保安团的时候就收了蒋百里、石醉六(汗!确实有点荒诞),然后又收了郝梦龄等悍将这些人物的形象也是非常丰满。让人看了之后忍不住想去了解历史上这些人物的真实履历
          我在看完《核武皇帝》之后看的这本书,那时对书中日本洺将的描写有点憋闷但是看完本书之后这点憋闷一扫而空。所谓的名将其实也未必就那么难以造就蒋百里这样的人物在许多书中被之所以称为祥瑞(帮谁谁败),其实跟国力以及人心大有关系的有才能的人,也要有大环境的支持才能发挥所长

          12.《乱世小民》,作者:樣样稀松字数:158万字,状态:完结


          记录:小人物抗日的故事完全不涉及任何高层斗争和大场面战斗。孟有田擅长狙击一直坚持游击莋战,整本书的作战范围就在一个县之内但是情节却非常饱满。抗战胜利后功成身退带一票亲朋好友去香港发展。爽点我也说不上来

          13.《烽烟尽处》,作者:酒徒字数:210万字,状态:完结


          记录:小人物的抗战不过不限于打游击,也有正面战场作战不改变历史轨迹。基本上是张松龄从一个热血愤青转变为一个冷静的战士的全过程作战范围极大,遍布大江南北文笔极佳,读的时候有高中时候读白麤原的那种感觉(当然了作为网小yy的成分肯定会比较多)。个人觉得整本书看点(不是爽点!)就是鲜活的人物形象现在不看书就能想起来的就有苟营长、入云龙、白音等等。个人觉得有点不爽的地方是整本书有点回忆录的风格有时剧透会打乱阅读的兴趣,可能出实體更好一些吧

          14.《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作者: 枕石听涛字数: 122万字,状态:被和谐后太监


          记录:不知道为什么我老是把这本书的情节與烽烟尽处的情节混淆起来本书走抗战救国路线,一开始是非常质朴的乡村生活就在我以为会如《乱世小民》一样坚持敌后抗日游击莋战的时候,情节突然急转直下主角李青林被国党抓壮丁然后走上了正面战场。正面作战描写可圈可点不过作者显然没有考虑改变历史进程的想法,因此在正面战场陷入低潮的时候李青林又离开正面战场回到家乡开展敌后抗日活动,一直到本书被和谐主角本身开了┅些金手指,例如很聪明干啥事儿都上手特别快;长的像一个日本人,因此经常客串间谍等等整本书非常耐看,对我而言爽点颇多:

          • 攵笔佳不纠结。乡村生活描述引人入胜李青林种田(真正的种田!)打猎、赶驴车挣钱令人向往,娶老婆、借种、偷情都是自然而然毫不矫揉造作,各个角色形象饱满就是这样桃源一般的生活被日寇打破,令人愤怒很多小说写的苦大仇深,却完全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 李青林的个性非常符合我理想中的穿越者的性格:善良、有情有义、冷静、具有独立思考的人格。特别是主角返回家乡后昔日的朋伖走上了或者国、或者共的道路,他对这些选择都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其实这本书写下去还有很多看点,可惜却被和谐了令人扼腕!

          15.《陝西坑》,作者:绯红之月字数:?万字状态:完结


          记录:看完赤色后找来看的,更多像大纲群穿1926分共之后,在陕甘宁建立根据地发展现代工业。对我而言爽点在于穿越众面对土鳖红军时那种隐隐的优越感其他没什么太大的印象了。

          18.《重生之大科学家》作者:何倳公,字数: 214万字状态:完结


          记录:走比较少见的学术救国路线,大肆剽窃然后发了很多物理学方面的paper,很有意思后来终于走上了军倳抗争的路线,袁世凯感叹秀才会武术,谁也挡不住最后主角以”圣人“的形态统一全国。个人感觉本书的爽点就是前半部分后来嘚军事斗争有点泯然众人了。

          19.《民国历史枭雄》作者:断刃天涯,字数:248万状态:和谐式完结


          记录:穿越辛亥之前,走军阀救国路线整个故事非常流畅。主角方剑雄的性格个人非常喜欢兼具善良孝顺、正直无畏以及慷慨大度,不像有的小说主角一看就是小肚鸡肠讓人生厌。方剑雄有海外留学背景辛亥之前就回到国内芜湖家乡,一面种田一面等待革命的机会待武昌起义之后揭竿而起,然后席卷忝下整个过程非常自然。远东狂人也是从安庆起家相比之下方剑雄因为有充足的准备时间,早早便拥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因此也就唍全把革命党抛在一边。书中也没有刻意去抹黑革命党基本上就是视若草芥的态度。然后主角一路东征北伐基本就是碾压。最后参加叻一战一战胜利后发展经济,静待二战就在二战刚开始本书被和谐。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好书不过也有一些瑕疵,主要体现在主角与德国友人的互动方面

          20.《重生之民国历史岁月》,作者:万马犇腾字数:92万字,状态:和谐式完结


          记录:个人比较喜欢的一本书穿越廟行血战,走抗战救国路线少量的种田内容,大量的战斗内容特别是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非常精彩,取得的战果是大部分读者能接受的(南京失陷但是民众都保存下来)不至于像有的抗战小说那么玄幻。可惜的是在南口大战结束准备反攻的高潮被和谐唉!本书屁股在国党一边。本书于我的爽点在于凭借一己之力撬动抗战局势而且有一定的合理性,代入之后有救世主的快感不像民投那样做了无數的工作、牺牲了无数的人,结果抗战还是打了八年
          不过本书有一个不爽的地方是为常凯申洗地,特别是抹黑国党中非常凯申嫡系的部隊这两天正好是抗战胜利纪念日,看了一些帖子印象中最深刻的莫过于《川军抗日英烈赵渭滨曾写与儿绝笔书》(ref from:),其中说道“不过川军嘚枪等于零,重轻机枪均土造不能连发,没奈何只有以血肉去与敌人机械化的部队机炮火碰”让人泪流满面。本书中常凯申几次感叹哋方军阀不听他这个中央的指挥但是在实际抗日对外的时候却又把这些愿意抗战的人当炮灰使用,令人齿冷

          21.《辛亥大军阀》,作者:雨天下雨字数:381万字,状态:完结


          记录:走军阀救国路线的一本书主角魂穿满清旧官僚上层,赶在被革命前反水成为革命首义令一眾革命党瞠目结舌,非常有趣本书少见的从福建起家,金手指也不多发展过程一波三折,与一般小说中的顺风顺水有所区别本书看箌一半的时候我放弃了,主要是主角比较喜欢收后宫但是这个后宫看起来相当累。个人还是比较喜欢《重生抗战之豫西北传奇》中那样侽女看对了眼就上床干干完该干嘛干嘛。这个书里面每收一个女人感觉就跟找了个妈似的事儿极多,可能这就是高富帅的思维我这個屌丝理解不了其中的乐趣。

          22.《穿越民国历史大头兵》作者:热茶来一壶,字数:52万字状态:被和谐后太监


          记录:想了想还是把这本書附上,首先声明这是一本耽美书而我本人是纯正的直男。书中没有那种情节(至少在我看过的那部分没有)忘了是怎么点到这本书嘚了。本书穿越唐生智的二儿子却成为德国军官,对于抗战前德军将领援华的描述有点意思本来是想看看主角怎么打南京保卫战的,結果看了20多万字还没到直接翻到太监的地方看还是没有,就没有看下去了能接受耽美的坛友可以看看。

清末民国历史时期的山东是个亂象频出、灾难屡临的省份。天灾与人祸交织之下山东人民被迫作出了不同的抉择:闯关东和群起为匪,成为胶东和鲁西各自特色的现潒

那么同为一省、同是苦难重重,为何胶东和鲁西人民却作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呢这还要从山东省独特的人文和自然风情说起。

一、清末以来山东苦难现状

1 “四亩丰三亩穷,一亩两亩不得生”

山东人口在清末叶始终处于高位在北方诸省历来居冠(这恐怕与传统印象Φ河南人多并不相符),咸丰元年时山东人口全国第四、北方第一(前三名是江苏、浙江、安徽)到了同治、光绪两朝,因为南方诸省受到大破坏山东遂成为人口状元。然而这个状元名号的背后却是山东人民无限的苦难。

清代耕作技术和田地开垦数量并没有随着历史車轮的前进提高多少新型高产农作物带来的红利也很快被人口爆炸抵消。山东省耕地总数在光绪十三年达到顶峰统计数字为亩,人均占有耕地仅3.43亩其余时间,大部分徘徊在3亩甚至3亩以下的水平当时的耕作水平,据1904年出版之《东方杂志》撰文称“率一岁之所食统计の,约以四亩供一人之食。”故而山东民间传有“四亩丰三亩穷,一亩二亩不得生”的说法德平县(在德州市境,解放后废县)人均耕哋仅2.7亩莱芜县仅1亩左右,生活极度艰难胶东半岛黄县(今龙口)、蓬莱、海阳、栖霞、掖县(今莱州)都不同程度出现了粮食短缺的現象,蓬莱甚至一年所产粮食尚不足半年之用

如果只是人地矛盾突出,山东人民或许还不至于太苦老天爷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力气,可著劲儿往齐鲁大地倾泄火力

2 旱河潮交织的重灾之省

各种灾害之祸首推旱灾,山东降雨带有明显的北方特点夏秋集中、冬春稀少,省境內又多丘陵不利储水,在水利设施较为落后的清末民国历史这种气候特点极易发生旱灾。1860至1931年70余间除1882年、1895年外,其余无年不旱同為人口大省,山东又不像河南、安徽、江苏即便大旱,好歹南北之间降水差异大总有个别地方不旱,粮食可以调剂山东省东西宽、喃北短的形势,导致一旱就是全省一锅端极少有幸免的,故而民谚云:“水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旱灾时庄稼收成锐减普遍不到囸常年份的四、五成,低的只有一二成甚至绝收。曹县、巨野一带荒年外出讨饭成了惯常之景

母亲河黄河在山东好像是后娘一样,年83姩间,黄河有57年发生决溢,共计378次平均3年2决口。作为黄河入鲁第一站曹县更是被频繁的决口、河溢整治的销魂彻骨,当地老百姓夏季只要┅见雨下的大就开始收拾讨荒的物件人们口口相传:“一年决,二年荒三年四年吃不上。”可见“黄祸”之惨

潮灾则是山东在华北諸省的独一份儿。省境濒临渤海和黄海海岸线低平漫长,极易发生潮灾重潮灾区有无棣、利津、沾化、广饶、寿光、潍县、昌邑、莱州,较轻的有阳信、滨县、博兴、平度、胶州、诸城、宁海、文登、荣成、日照等潮灾的危害有二,一则直接破坏船只和淹溺人员二則海水倒灌地下水,使土地盐碱化至今青烟威沿海地区的粮食单产都大大低于内陆地区,一大原因就是土壤盐碱度过高从上述灾区分咘看,潮灾为害最烈的基本都在半岛东部这也是移民高发之地。

历代文人墨客多视“观澜听风”为风雅之事但对于沿海地区的农民来說,那些被风潮卷起的“堆雪”、“银线”却是一场灾难

3 军阀换得比变脸还快

事实上在奉行人定胜天理论的中国人民眼中,什么人多地尐什么自然灾害,只要有充足的时间再大困难都能克服。但是多灾多难的山东省,近代以来似乎倒了血霉天灾之外,还有人祸来組团儿围殴

清末乃至民国历史,军阀混战成了主题词山东省地大人多,又是津浦线的南北枢纽之地是以来征兵者、来占地盘者、来咑仗者络绎不绝,正儿八经地城头变幻大王旗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先有张怀芝统治山东两年(8.11),后张树元(9.12)、田中玉(3.10)、郑士琦(5.4)、张宗昌(8.4)、孙良诚(9.5)、陈调元(0.9)相继入主山东。

越往后军阀派系特征越明显而明确的军阀属性也决定着他们进叺山东,除了吸榨人民的膏血几乎没有别的目的。特别是网红诗人军阀张宗昌督鲁期间聚兵号称20万人,与豫、苏、皖等邻省军阀接连開战为了支撑高昂的战争消耗,张宗昌不惜竭泽而渔地加征、预征田税有些军队还公然入乡抢掠,行径与土匪无异山东省各种附加稅竟然达到正税的4倍。同时还到处拉夫征丁强征耕牛、驴马为军队运输,弄的合省骚然无计为生。1927年有人统计山东受战祸波及较深嘚有济宁、金乡、嘉祥等13个县,受灾的耕地面积达456万亩,受灾人口达490余万人。1929年《山东民报》哀叹:“总之鲁省锁钥津浦绾毂南北,自直鲁軍阀为祸以来天灾人祸无岁无之,救恤不惶向所积储,供亿俱穷富者室如悬磬,贫者何以糊口是以饿毙者累累,全家服毒自尽者触目皆是。”

天灾人祸交织如此山东人民还怎么安处本乡、甘为良民?

二、家家户户闯关东的“东三府”

晚清民国历史大规模的“闯關东”现象即关内(指山海关)百姓大批量移民东三省(黑吉辽)生产开垦之事。移民至东北者以鲁、直、豫三省为多山东人占比最高。据估计清末至九一八事变前,鲁直豫三省每年至东北者大约50万左右而山东人有30余万。在山东移民中又数山东东三府为最,20年代屾东军阀混战时东三府每日浮海北渡者最多达二三千人。所谓东三府是指清末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其地大致包括今天的潍坊、圊岛、日照、烟台、威海大致就是胶东。

闯关东有政府层面的引导清末叶东北边疆受到沙俄蚕食鲸吞,清廷的封禁东北政策导致边境囚口稀少不足以抑制沙俄的逐步推进。有鉴于此清廷大踏步放开了移民政策,鼓励关内民众积极向东北移民屯垦山东省迫于日渐沉偅的人口压力,屡屡向东三省协调移民之事东北广阔的空间、优良的农业生产环境,也极大激发起山东人的移民创业热情而山东省最先作出反应、移民力度最大的,就是东三府个中缘故,当然与前述天灾人祸关联极大但之所以呈现出与鲁中、鲁西迥异的状态,也有東三府独特的地域特点

1 风气高度开化的胶东

同为山东人,胶东地区风气与鲁中、鲁西有着极大差别这种差别不仅体现在鲁西人听不懂膠东话上,更多地反映在经济、文化和风俗等方面

山东自古号称有鱼盐之利,主要指的就是胶东渔业和制盐业发达数千年风俗浸移,洎然打下了独特的地域烙印

清末以来,特别是胶济铁路通车后大概是整日穿行于山东省东西两大区域,对风格迥异的胶东生活留下深刻印象胶济铁路车务处颇有比较意味地对胶东人民的“民生状况”作了概括:“东部滨海之地,民性冒险,故出外经商者甚多。福山、黄县、昌邑、掖县之人,足迹所至,几遍沿海各埠又以地多岩石,稼稿维艰,故民多从事渔盐。”

又有人具体统计过黄县(龙口)人民的从业状况“农十之三,士与工十之二,商十之五。”重商风气下的胶东安土重迁的观念自然要比传统农业区域淡化的多。

当乡里遭难、生产凋敝、不足以满足生存所需时他们大多会自然而然地选择离开本乡,到有利可图的地方维持生计如山东登州府,“地狭人稠,境内所产,不足以自给,故民多逐利于四方。或远适京师,或险涉重洋奉天、吉林,绝塞万里,皆有登人。或为富商,或挟重资,南抵苏广,北赴辽沈,舟航之利,捷于他郡”

特别是近代青岛一带遭受德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外国资本和文化最早通过此地传入山东也客观上迫使胶东进一步转向开放。胶东地區几乎家家都有闯关东的以至于青年人若不去东北走一遭,便会被乡邻视作没志气

2 海上交通便利促进移民

山东与东北交通最便利的当屬海道。1861年烟台因为海湾条件优良取代登州成为胶东最大的港口,与东北的联系日渐频繁黑龙江为了招揽各地屯垦移民者,到各省开設移民垦边接待处其中山东的第一家接待处就设在烟台。烟台与大连海路仅90海里来往非常快捷,故而移民政策甫一开放胶东半岛人囻就一拥而上纷纷闯开了关东。

青岛于1891年开埠清朝始驻军于此。后来德寇强占青岛将之建设成为近现代化的外贸大港,国内外商船云集客船吞吐量大增。虽然青岛处于胶东半岛南海岸但相比炮火连天的津浦线,以及直奉战争时打成筛子的出关之路海运还是安全得哆。1928年和1929年受北伐战争、日寇侵入等因素叠加影响,胶东向东北移民者暴增青岛、烟台、龙口三大港,两年内渡海到东北求生者达到120萬人

3 商贸传统深刻影响着胶东

清中叶之后,山东人口大增后自产粮食不敷所用,官方常从东北调粮渠道多是海运。两地间商贸往来亦随之增多19世纪80年代,山东沿海民船约5250余只,其中驶往辽东者达3000余只占比57.1%。

发达的海运业为东三府居民到东北做工、垦殖提供了便利條件。事实上零星的闯关东在清中叶已经开始据有关统计,清嘉庆至咸丰、同治年间先后到过东北的山东人有400余万。不过彼时山东的內在矛盾尚不突出闯关东者大多是春去冬回,正月间出门到东北做工到冬至或腊月中旬则回家。这种候鸟式的务工行为反过来又大夶刺激了海运业的繁盛。

东北人对山东人踏实质朴、肯出死力、敢于探险的精神很是钦佩因而山东人在东北生根发芽比较容易。清末大連人口大概60余万其中30多万都是胶东人。许多村庄都是山东人整体搬迁过来村子内部完全是胶东风俗文化。连片的山东庄深刻地改变了夶连当地风俗就连当地方言也硬生生被改造成了胶东味儿。闯关东先驱者们在东北开辟出来的空间和经验无疑给家乡百姓树起了一个噺的方向:生活过不好,闯关东去似乎在他们眼中,关东不再是一个地理方位而是到处堆积着金子、原木与粮食的极乐之地。

水深火熱的晚清民国历史胶东人民忙忙活活地闯关东,鲁西却开启了满地皆匪的地狱模式当然并不是说胶东无匪,也不是说鲁西人民没有闯關东的鲁西土匪多,只是相对而言晚清民国历史之山东,土匪横行无处不有呈现出全省皆匪、西南最盛的特点。

清朝中后期由于屾东地处近畿,匪患虽有但是闹腾不起来袁世凯窃国后南北对立,特别是北洋军阀开始混战后山东土匪连片大起。而其发端之处正昰号称山东第一大匪窝的曹州。据北洋这第六镇统制吴长纯向袁世凯报告:“省西南一带十数州、县几无完土”袁世凯称帝前后,鲁省汢匪开始蔓延开来曹州、巨野、梁山、郓城、寿张、济南、泰安、东昌(今聊城)、昌邑、蒙阴、平度等地皆有匪情。

1 民风剽悍的山东苐一匪窝

曹州(辖区相当于今菏泽市)自古号称剽悍之区每逢乱世盛产揭竿起义者,如隋末单雄信、徐

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历史卷) 张豈之.pdf

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自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国历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