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30 广州广州塔附近爬楼哪里好,要拍照的!

广州塔附近有什么好吃的?广州塔美食攻略(图)
【导语】:
耸立在广州新中轴线上的小蛮腰高600米坐拥360度广州美景,白天披云戴彩婀娜多姿,晚上霓虹加身妩媚动人,成为了广州的新地标。广州这座美食之都以小蛮腰为原点,涌现了不少各有特色的餐厅,新美食+新美景,成就了广州美食的新魅力。   稻香酒家(新港店)  推荐理由:喜欢沙姜凤爪、蛋散和流沙包,d点心出品不错,卖相几得人喜欢,环境都几舒适。夜茶要等到8点后才有,而且经常要等位。  地址: 海珠区艺洲路灏景街1号珠江帝景酒店东座1-2楼(近新港中路)  电话:020-297553  餐厅简介: “广州又一等位餐厅”,通常都是去“饮茶”。虽然茶点的价格较“一般”的酒楼要“贵”,但胜在品种“齐全”,“下单即做”,“新鲜”又“美味”,尤其是蛋散,外皮“香甜”,内馅“松化”,味道“非常好”。炒菜和火锅的水准也“相当不错”。环境看着“好高贵”,店里店外都是“气派得不行”。  营业时间:07:00--23:00 下午茶14:30开始
  餐厅氛围: 朋友聚餐,商务宴请,家庭聚会,情侣约会  餐厅特色: 可以刷卡,供应早餐,供应夜宵,免费停车
相关推荐 &&&&&
上下九步行街美食数之不尽,历来是吃货的必去之地。走遍上下九,吃遍上下九,西关老字号、甜品、肠粉、面店、白切鸡,挖掘出大街小巷的各式美食。
说起太古汇,如今它已俨然成为羊城时尚的新地标,这里除了琳琅满目的时尚品牌店,美食同样独具特色,各路新店聚集一起,家家都是精品之作,无论你喜欢港式粤菜还是韩国料理,或者港式甜品,在这里想必都
广州万达广场有什么好吃的?广州万达广场一直不乏特色美食,无论湘菜、粤菜、台湾菜、东南亚菜、日韩料理、海南菜的异域美食,还是各式小吃快餐,都让你大饱口福,今天小编就带你去看看广州万达广场有哪
广州建设六马路有什么好吃的?建设六马路是广州最浪漫的一条街道,这里是充满了广州风格的流行街巷,它不同于北京的前门或者上海的外滩,这里的氛围更为放松。建设六马路和华乐路、环市东路相交,旁边是
广州哪有好吃的自助餐厅?爱吃自助餐的你,怎么能错过这几家广州豪华自助餐厅呢?
宵夜是广州人休闲聚会的一种形式,三五好友、亲戚、恋人,点上几款自己喜爱的食品,喝喝啤酒,边吃边谈边欣赏夜景,是广州活食生香的夜生活的一大特色。外地人通常以为“大排档”就是街边小吃、露天烧烤
广州的食街,大大小小都有二十多条了,众周所知的北京路、上下九、环市东、惠福东、石牌东等,更是美食遍布,东南西北、异国美食聚集。一些小街小巷形成的美食街也同样出色,异彩纷呈。 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猜你喜欢
广州沙面喝早茶去哪里好?
15:44 来源:广州本地宝
国内十大美食街盘点 你去过几条?
11:32 来源:广州本地宝
广州有哪些美食街?广州24条著名美食街介绍
15:30 来源:广州本地宝
广州十个最正宗的老字号小吃店推荐
14:40 来源:广州美食广州生活微博
圣诞节传统食物有哪些?圣诞节必吃美食一览
22:04 来源:广州本地宝
广州吃炭炉煲去哪里好?广州地道炭炉煲好去处
16:36 来源:广州美食广州生活微博
102种广东老火靓汤配方一览(图)
17:27 来源:广州美食广州生活微博
潮汕名菜有哪些?十大特色潮汕名菜介绍
10:09 来源:新快报
广东省内吃蚝去哪里好?省内靓蚝四大天王推荐
14:09 来源:广州本地宝
广州能吃海鲜的夜宵餐厅推荐
14:03 来源:广州本地宝
本地宝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地宝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地宝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大家都爱看
BENDIBAO.COM 汇深网 版权所有爬楼族 城市地标比比 高(组图)_网易新闻
爬楼族 城市地标比比 高(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攀爬上塔尖,问你是否够胆量。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马拉松”挑战耐力。  这个月21日,我们就要迎来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了。重阳节是传统的“老人节”和“登山节”。这段时间是秋天景致最美的时候,适中的温度,清朗明媚的天气尤其适合登高健步。重阳登高,一定要登顶名山?爬白云山,太挤;爬帽峰山,太远。如今,重阳节多了很多新玩法,例如登上城市地标高楼,俯瞰城市美景,如今不少年轻白领都成为“爬楼族”,一方面能挑战极限,另一方面能欣赏风景。今年重阳节,不妨尝试一下这种“登高”新玩法。
  文/记者 罗磊
  另类过重阳
  名词解释
  城市“爬楼族”
  所谓“爬楼”并不是如“蜘蛛侠”在楼体外攀爬高楼,而是摄影爱好者中的一类,以及高楼马拉松的爱好者。
  他们喜欢在城市中寻找高点,用俯拍的角度记录城市面貌,一座座高楼的楼顶就是“爬楼族”们征服地与最佳拍摄地。
  爬高去处:澳门旅游塔
  徒手攀上“塔尖” 百步再登天
  美景鸟瞰:澳门旅游塔不仅只有蹦极,而且还有“登天”。澳门旅游塔是唯一可以体验攀登塔尖的惊险滋味的地方。游客站在离地面338米高的塔顶,徒手攀上100米高的垂直梯子,需要强大的体能与胆量来挑战百步登天。已进驻澳门旅游塔的AJ Hackett高空冒险活动品牌更推出了全球最高的商业和城市攀爬活动“百步登天Tower Climb”,参加者可以攀上世界上唯一可让公众攀至高塔塔尖,探寻无可比拟的刺激体验。“勇士”们由澳门旅游塔高233米的61楼开始,攀爬至离地338米的塔端,饱览澳门、珠江三角及毗邻内地的壮丽景致。在61楼室外观光层,还设有其他冒险活动供市民及旅客参与。
  “百步登天Tower Climb”的活动引进了重新设计理念,并采用了最新的攀岩和防坠落系统技术,以及提升了平台及爬梯的安全性,使得小至10岁的参加者也能轻松安全地攀上塔端。目前,“百步登天Tower Climb”活动每日分两个时段进行。
  贴士:可提前24小时于网站www.ajhackett.com/macau/进行预约,亦可透过预约热线(853) 进行即日预约。乘坐新福利9A、澳巴TCM18,均可在澳门关闸总站直接到旅游塔。
  爬高去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一百层观光厅
  2726台阶 垂直马拉松
  美景鸟瞰:被称为“观光天阁”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一百层观光厅,海拔高度达477.96米,厅中设有三条透明玻璃地板,漫步其间犹如云中漫步,黄浦江两岸美景尽收眼底。今年10月18日,这里将举行第五届环球健康走,从1层到100层,共2726级台阶,堪称垂直马拉松大赛。在上海的观光游中,登高项目从来都是游客的重点项目,之前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都是必去的地方。如今世界第一高楼环球金融中心的观光开放,让大家有了更辽阔更壮观的视野。
  贴士:地址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入口在东泰路靠近花园石桥路,地铁2号线陆家嘴站附近。
  爬高去处:广州塔
  登“小蛮腰”看珠江美景
  美景鸟瞰:广州塔,距离珠江南岸125米,与海心沙岛及珠江新城隔江相望。广州塔488米的全世界最高户外摄影观景平台——“云霄488”(488Look Out)坐落于广州塔天线桅杆惊险位置的488米处,是游客观光所能到达的制高点。游客需先来到塔顶,乘坐电梯前往户外观景台。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户外观景台,在此可以无障碍俯瞰广州城。极速云霄则是目前世界最高的垂直速降游乐项目,位于塔顶455米~485米天线桅杆的超高空位置。而摩天轮是最受游客欢迎的游乐项目之一,摩天轮由16个犹如明珠的透明水晶球舱组成,缓缓流转,羊城美景在你眼前慢慢展开。
  “蜘蛛侠栈道”位于广州塔168米~334.4米处,全长约1000米,跨越总高度166.4米。旋转而上的全透明镂空玻璃地板,带来如蜘蛛人般漫步高空的体验。
  贴士:广州塔天梯需要在门票之外另外支付350元,云霄488摄影平台则需另外支付380元,摩天轮和极速云霄需要另外各支付180元。
  爬高去处:重庆环球金融中心、南山等
  300多米高楼看“天上街市”
  美景鸟瞰:有一部电影叫做《重庆森林》,虽然电影和重庆无关,但重庆确实是一座“森林”,一座高楼林立的森林。
  说到重庆的高楼,得先说解放碑商圈的高楼群,解放碑商圈如今寸金尺土,高达338.9米的环球金融中心是解放碑地区第一高楼。其楼顶是一个300平方米的停机场,从南岸往渝中方向看,最高的是它,站在解放碑中心看,最醒目的是它,是无数“爬楼族”的心头之好。
  重庆夜景远近闻名,登上高楼,夜景同样不能放过。在重庆南山的一棵树观景台赏山城夜景,可以俯瞰整个渝中半岛、长江及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南滨路等,视野开阔,居高临下,特别是灯光中错落有致的渝中半岛像一块五彩的宝石镶嵌在长江和嘉陵江之间,恍若天上的街市。渝中半岛的灯光洒落在长江上,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与白天截然不同的景色。远远望去,环抱的两江,流光溢彩;飞跨的长桥,轮廓清晰;整座城市层见叠出,错落有致,色彩缤纷。
  贴士:环球金融中心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需要与保安协调。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他用60+爬楼拍下的照片,记录广州2017年
“二中兄”今年27岁,来自潮州,8年前因为念大学来到广州,学的是通信工程。如今他在国企上班,工作之余,他的爱好就是游走广州大街小巷,爬楼拍摄,同时也是记录广州的景色。
2017年年中,他在公众号上发表了文章《飞行半年,这可能是关于广州城市的最后的航拍合辑》,里面整理了部分他在2017年上半年用无人机拍摄的照片,一时间红遍网络。
年底,他再次发文,整理了他飞翔的镜头下广州一年的景象。在这篇合集里,有高大上的珠江新城,也有城中村和大街小巷,让每一个人得以从不同角度体会一年四季里广州这座城市的变化。
二中兄说:
朴树有一个专辑叫《我去2000》,我的这篇推文原来打算的标题是《我去2017》,顺着过去一年拍摄的照片,重新回顾这一年。
然而在2017年,除了国庆期间去的新疆,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广州,毕竟这是我工作和生活的城市。作为一个城市风光的爱好者,今年也是我拍摄广州最多的一年。从高楼大厦到城中村,从白云山到南沙港,都是留下我足迹的地方,所以最终决定还是以广州为专题做一篇年底推送。
除了少数用手机拍摄外,本文的照片使用的器材都是索尼A7+FE24-240和大疆精灵4pro。
2017年的元旦就去上下九爬楼拍照。随着电商的冲击和新城区大商场的崛起,老城区的步行街人流逐年稀疏。只有在节假日,才能重新往昔街头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
△上下九。
△莲香楼。
新年花市是广州人过年的特色。在年前回家之前抽空拍摄的荔湾花街。
△荔湾花街。
在这个月,终于咬咬牙,把心水了几个月的大疆精灵4pro买了下来。从此开始了背着飞机走广州的日子。
△第一次试飞拍摄的宿舍附近的停车场。
△天河立交。
△天环广场。
广州的三月开始进入春天。标志之一是木棉花的怒放。标志之二是大叶榕的落叶。
广州在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有种植木棉树的传统。所以每年的三月也是拍摄广州历史建筑最好的季节。在红棉的衬托下,这些建筑显得更有传统的韵味。
△镇海楼。
△中山纪念堂。
△鲁迅纪念馆。
△陵园西路。
△六榕塔。
在经历接连的雨天之后,满街的大叶榕开始换季掉叶子。这是迟到了半年的秋色。下图是我利用无人机在华师西区球场拍摄的半场秋叶。
△看漫天黄叶远飞。
除了拍摄季节性的景观,用无人机探索这座城市的脚步也并未停止 。
△最后的渔村。
在这个月开始将无人机的拍摄题材拓宽到城中村。航拍是视角特别适合这些密密麻麻的建筑,从高空俯瞰,排列整齐的房屋带给我的是有别于地面的秩序感。
△马卡龙之城。
△大塘村。
△废墟之城——拆迁中的冼村。
在四月底出现了17年入春以来的第一个好天气。下图用航拍接片拍摄的中信和天体。
春夏之交天气开始多变。冷空气夹带的雨水冲刷着灼热的南方大地。暴雨过后,地面的水汽上升,预冷凝结成大块的云雾,漂浮在城市之间。珠江新城的摩天高楼,在这时候开始出现了穿云的奇观。拍到了一次穿云,也算是了却了买无人机的一个心愿。
△广州塔。
△从远处眺望的穿云之城。
17年的端午难得留在了广州。凑热闹地拍摄了猎德的龙舟招景。
△很多只龙舟。
△穿过猎德涌。
空气通透,白昼最长,迎来了一年之中最适合风光摄影的一个季节。然而也是广州全年最热的一个季节。
跟风去拍了两次日出。五点半的日出,四点钟的出门,夏天拍日出真是对意志力的考验。
△一道光。
△云中城。
△一支穿云箭。
在一次台风天来临之前,能见度几十公里的天气,下班后挤了地铁跑到了沥滘拍到了三塔夕映。
空气越来越通透,追逐广州塔的足迹也越走越远。
这段时间我是计划拍摄一个关于城市远景的专题的。人们日复一日地重复从郊区到城区的工作和生活,我用照片将两个地方连接起来。专门挑了一些城市远景,前景是居民楼或者通向城市的桥梁。
△鹤洞大桥。
△广园新村与CBD。
△大塘村夏夜。
△鸿鹄楼视角的广州全景。
广州的好天气在延续,最充足的日照时间,最通透的天气,让我每天的生活在五点半分割。五点半下班后的我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去到一个理想的机位,准备好机器慢慢等待每天的日落时分。
△黄金水道。
△爱群大厦。
△半城阳光。
△一次好看的晚霞。
随着无人机禁令的临近,这个月的航拍也越发勤奋。周末地铁换公车三个小时到达的南沙港。拍摄了港口排列整齐的这一画面。在货柜中穿梭来往的货车,就像是游戏中贪吃蛇。
△南沙港。
航拍的北京路与中山路交界的斑马线。夏天的大中午,感觉是可以煎蛋的路面。车辆的存在是为了增加画面的趣味性,取自连拍的另一张照片的同个位置的素材。
△车来人往。
一次天气不如意的爬楼,用相机俯瞰拍摄的高楼旁边的游泳池。画面中充满了生活的趣味。
△一百种泡泳池的姿势。
△甜甜圈。中间偏右上是的胖子幸福的一家。
航拍城中村的球场仍在持续。在卫星地图上用肉眼逐个村子排查,再到现场踩点拍摄。
△城中村的球场系列。
夏天的尽头,印象中八月的天气并没有很如意。随着航拍禁令的开始,也很少把无人机带出来拍摄。这个月的出片比七月份少了很多。
△尝试了25张接片的一个黄昏。
一直在有意拍摄的一个都市夜景马路系列。通过提高快门来表现车辆穿梭期间的都市感。
△连续弯道。
△随波逐流。
除去了月底的新疆旅游,这个月拍的没有很多,但是有三张我挺喜欢的。
△北京路225号。
△孤窗一扇为谁明。
△半城秋水。
白昼时间变短,下班之后的时间开始不够日落的拍摄,这个月拍的没有很多。
△秋日之光。
月底迎来了广州国际灯光节的开幕。很幸运地得到了在花城广场航拍的许可,记录了当晚涌进三十万人的盛况。
△人头攒动的花城广场。
△city shine
搭了灯光节的晚班车,拍摄了广州塔的射灯和亮灯的东塔。
△金闪闪的广州塔。
△冷雨夜。很喜欢的一张手机照片。
△大塘的街市。
这个月是财富论坛月。周末难得的好天气,又把无人机拿出来飞了几次。
△财富专列。
△熊猫形状的花卉。
△red in red。拍摄于新光大桥。
平安夜的石室亮灯,终于把七月份发现的新机位派上了用场。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本文授权转载自二中兄的微信公众号
爱走路的人(onewalkingman)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男子爬遍广州高楼 爬68楼被误会要跳楼
身穿冲锋衣、戴着鸭舌帽、背着双肩包、戴着眼镜、手捧相机,这成了陈碧信的标配。今年66岁的他是职业摄影师,原本是一名煤矿工人的他上世纪90年代投身摄影,以拍摄广州城市风光而知名,并成为广州日报“特约”摄影师。他多次在广州日报上发表作品,大气恢弘的城市景观备受读者喜欢。为了追寻广州美景,他几乎爬遍了广州所有高楼,最高的一次徒步爬上了68楼,有时候甚至被人们误会他要跳楼。虽然年纪渐长、无人机盛行,他仍然坚持“爬楼”,他说相机能实现更多功能,比如更高的像素和多次曝光的实现等。从挖煤工人到职业摄影师虽然陈碧信现在已经是一名摄影讲师,但他并非摄影专业出身。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工作时,他是一名煤矿工人。“广州北部以前有一个煤矿,我被分配在那里,光在井下就干了五年,挖过煤,还放过炮。那时候我的心里有些沉重,难道我一辈子都要跟黑沉沉的煤打交道吗?”陈碧信说,穷则思辨,爱好文学的他不断在单位的墙报上发表文章,其中有一篇文章还发表在当时的《广州日报》上。“那时我发表的是一篇五六百字的散文,为了纪念,我还特意剪了下来收藏。”陈碧信说,稿件见报后在其所在的单位引起震动,在做了五年矿井工人之后,他被抽调上井做起了宣传工作。煤矿下马后,陈碧信被分配到广州市煤建公司,依然从事宣传工作,还做到了宣传科长。八十年代末,在一次宣传工作中,领导要求他还要拍摄一些图片搞摄影展览,彼时,他第一次拿起了相机。那时候,他连相机都没有,只能问单位工会借了一台180元的低档相机,当时的相片质量并不好,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依然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在大家的鼓励下,九十年代初,他开始通过看报纸和专业的摄影杂志自学,终于变成了一名职业的摄影师。摄影作品奖金超工资,他辞了职辛劳的付出获得了回报,接触摄影之后,他多次参加各类摄影比赛,结果斩获颇丰。给他带来荣誉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奖金越来越多,甚至比单位一年的工资加奖金还要多两三倍。”陈碧信说,不过这样一来,单位的领导、同事开始对他有意见,“以为我不务正业,去外面拍照片赚钱了,有时候其实是去参加一些会议,也被领导认为去拍照片赚钱,我感觉很难待下去了,就辞职不干了。”1998年,他正式辞职,这时又迎来了另一个机缘。“当时省旅游局和省摄影家协会合办了一个摄影比赛,我投稿了,结果省旅游局一个图片社的领导发现我的图很不错,就邀请我过来当摄影师。”在这里,他只工作了10个月,但却对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第一次发现,原来相片也是一种商品。“那时候去各地拍了一些自己感觉很普通的相片,但经过工作人员设计,印刷出来的挂历、画册、明信片等宣传片能几十万几十万元地赚回来,我很震动。”这时,花都一个旅游景点刚刚开办,便邀请他去拍摄了三天相片并制作成门票等宣传品,这一笔他赚了4.5万元,获得了商业摄影的第一桶金。“当时我的工资才1500元,已经算是单位最高的了,这三天相当于赚了两年多的工资。”尝到甜头之后,陈碧信又辞了职,开始单干,成为一名自由摄影师。如今,陈碧信已经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理事,还是不少机构的摄影讲师。为拍城市风景,他变身“爬楼党”从图片社出来后,他接拍了很多项目,只要能赚钱就行,既有商业性的服装摆拍,又有城市风光,随着越拍越多,他发现人们最认可的还是他拍摄的城市风光,卖钱也最多。于是,他开始专注城市风光拍摄,并越来越知名。为了拍摄好相片,自上世纪90年代起,他就成了第一批“爬楼党”。20多年来,他几乎爬遍了广州所有高楼。“只要我看到广州有高楼盖起来了,我心中就在琢磨,这个高楼值不值得爬上去拍,应该是左边拍还是右边拍、上午拍还是下午拍……”为了爬上高楼获得好图,他甚至被人误会过。误会最深的一次是在江湾大厦,那是拍摄珠江夜景一个非常好的角度。“那时候我是偷偷混上去的,上到楼顶上,蹲在楼顶角落的位置,刚刚曝了第一次光,还想过一段时间曝第二次光,结果没想到后面就涌上来一群人。”陈碧信说,原来是保安,但当时他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直到保安对着他喊:“镇定,镇定,不要跳呀”时,他才明白过来。原来是房客看见他在房顶上动,以为他是想跳楼。一番解释之后他还是被要求下来,最终还被要求写了检查才放他走。他爬楼的经历很多,徒步爬上的最高楼是68层,当时那栋楼是烂尾楼,为了好照片,他中途只歇了一次。爬塔吊拍新机场,结果被用得最多除了爬楼,他还爬塔吊。但是很多时候工地并不允许,他只能悄悄地爬上去。很多时候,他都被劝下,但在被劝下之前,他会抓住时间赶紧拍一些好图,最成功的一次是新机场的拍摄。“新机场落成后,凭我的经验,我就感觉机场的高角度大景照片肯定很好看,但机场并没什么高位让我拍,我就千方百计找机会。有一次我发现,机场候机楼和航塔之间正在盖一个宾馆,那时候刚好竖起来一个吊机,仅仅比航塔矮一点点,当时我就想,机会来了!”看到这一幕,陈碧信很兴奋。过了几天,他特意穿着很破烂的服装和解放鞋,还戴了一顶安全帽,打扮得跟民工一样就混进了工地。为了不引起人们注意,他就带着一个相机和一个镜头藏在衣服里头。混进去以后,他趁塔吊下没人的时候三下两下就爬了上去。正准备拍事,还是被下面的工人们发现了,但这时候工人们也拿他没办法。他告诉工人自己是来拍照片宣传广州的,拍完就下来。十多分钟后,一组新机场的大图就拍摄完成了。那张相片如此成功,以至于被用了七八十次之多,甚至在乘坐飞机时陈碧信发现,那张图赫然印在了机场的宣传品上。虽然无人机盛行,但他仍选择爬楼如今,随着无人机的广泛使用,许多恢弘的大场面都可以通过无人机实现,但66岁的陈碧信却说,自己仍然选择爬楼高位拍摄。“并不是说无人机不好,但是我感觉它目前的像素还是比较低,高像素的又比较贵。另外,我的年纪也比较大了,眼睛也不是很好,无人机升空后我可能还没看到就不知道它栽到哪里去了,所以我还是用传统的方法来拍。”陈碧信说,现在有些拍摄模式无人机的方法也替代不了,“比如现在很多漂亮的城市夜景照片都是多次曝光的,无人机是没有办法实现的。”在他看来,无人机有无人机的长处,而他也有自己的长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他的好人缘。“很多高楼我都有熟悉的人,比如广州塔我就爬过30多次了,它建成以前我上去了20多次,建成后朋友和学生们又请我上去过好几次,都没有花钱。”陈碧信说。广州日报新大楼也是很好的拍摄点陈碧信与广州日报结缘不仅是在上世纪70年代发表的文章上,更多是在后续合作,甚至成为广州日报“特约”摄影师,多次在广州日报上发稿。“有一次广州在办一场大型会议,当时广州日报需要一张图片,他们就联系了我,我赶紧就发过去了,结果第二天发了头版。”陈碧信说,刚开始与广州日报合作是参加广州日报主办的摄影比赛,后来熟悉之后就有了更多互动,广州日报出版的一些画册中也有他作品的身影。如今,他跟广州日报的互动从报纸又增加了广州日报新大楼。“以前广报中心附近有个很好的地方拍珠江,后来有了广报中心之后,我发现这里拍摄珠江角度更好!”继中信广场、东塔、西塔和高德置地之后,他说未来也将成为广报中心的常客。未来将专注拍摄广州城市变迁自1963年从梅州来到广州,陈碧信已经在这座城市生活了55年,拍摄广州的时间也有28年。未来几年,他将把自己的经历更多地投入到拍摄广州城市变迁之中。“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从今年开始到以后的若干年,我想把以前拍的照片整理出来,然后再去相同的地方,拍一拍相同角度的照片,从照片里反映广州变迁。广州不能老是拍新的城市风光,老的也不能放弃。对人们不太关注的旧的视角,尤其是要拆迁的,要赶紧留下资料来,若干年以后会感觉到这些资料的可贵。”陈碧信举例说,2003年,他爬遍了白云山,后来才找到了一个好的角度俯瞰广州,彼时的中信广场鹤立鸡群。前两年,他又在相同的角度拍摄了一张,已经是高楼林立,现在则越来越美丽了。“今天的新会变成以后的旧,历史在不断前行,城市也在不断变化,作为一个摄影师,就必须要经常跟上城市的节奏。”陈碧信说。文 |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秦松图 |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编辑 | 广州日报全媒体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