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马云做认干爹的礼仪啊!我杨岁叶

《谁认识马云》
我的图书馆
《谁认识马云》
《谁认识马云》
梦想漂流活动——帮助大学生尽早的找到理想、找到目标
****************总序***************
  中国经济的整体“牛”市,使许多青年“财”俊的诞生成为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过程。尽管他们活跃于不同的领域,“把玩”着属于自己的战略技巧,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的执著性格和一颗追寻梦想的勇敢的心。&&&&&&
---------------总序梦想年代---------------
  1992年,当星巴克股票在纳斯达克上市时,霍华德·舒尔茨春风得意地告诉整个世界“我是一个梦想者”,然后星巴克果然成为世界商业的奇迹;而当保罗·阿伦与比尔·盖茨漫不经心地玩电脑时,其不着边际的梦想在某一天弄出了微软这个全球最大的商业怪兽。  知识经济时代,梦想年代,一切皆有可能。  梦想者的思绪不会停顿,梦想者的灵感源泉也不会枯竭,只是当梦想飘荡到中国大陆的上空时,粉红色的梦幻变成了金色的辉煌。  中国经济的整体“牛”市,使许多青年“财”俊的诞生成为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过程。尽管他们活跃于不同的领域,“把玩”着属于自己的战略技巧,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的执著性格和一颗追寻梦想的勇敢的心。  当然,成功与失败此消彼长与亘古碰撞,意味着梦想中总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有实现梦想的达人,但更多的人则是从梦想的巅峰失足跌落,或从梦想的破灭中失声惊醒而尝试着重回梦想。  “棱镜”原本为一物理学术语,当复合光透过“棱镜”就分解为光谱;以“棱镜”对人对事进行多维的解析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所以,我们陆续推出的“梦想年代,财智人生”系列丛书大抵会有一个中心:“聚焦财智领袖”,两方面基本内容:其一,演绎各业界“大腕”中脱颖而出的领跑者的精彩人生,展示梦想年代的亮丽风采,并追寻其成功的背后;其二,也不忘拾遗补缺,将失败的例子透析给读者,知其然,亦究其所以然,使读者避开梦想中的陷阱,更加接近于成功。  格物致知。以史为鉴,历史是洞明得失的镜子;以人为鉴,他人之经历是问鼎巅峰的捷径。时势造英雄,人生是个大舞台。在这个梦想年代,谁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梦想,谁都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你也不例外。
---------------刘东华序谁认识马云---------------
  在2000年《中国企业家》杂志举办的一场论坛上,我初识马云,他给我留下三点印象:一是马云长相很“酷”,“酷”得有点像天外来客,演外星人基本不用化妆;二是“自由主义”,作为主讲嘉宾,别人演讲时他应该在主席台做认真倾听状,正襟危坐的,他却悄悄跑到观众席后面的台阶上独自愣神;三是他在演讲中一反创业型网络公司对投资者低眉顺眼、恭敬小心的常态,放言“投资者最多是舅舅,主人是我们自己”,引发诸多议论。  后来,我们逐渐熟悉了,对马云了解越多,交流越深,我反而越觉得疑惑:像马云这样一个已经光芒四射的天才创业家,像阿里巴巴这样一家唯一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中国可与微软、通用电气、沃尔玛匹敌的企业,我们这个世界为什么对之表现如此冷漠?是不是我的判断力出了问题?  一直到2004年,在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的推举过程中,当我对着镜头说到“就像比尔·盖茨已经成为人类创造互联网的杰出代表一样,马云必将成为人类利用互联网的杰出代表,阿里巴巴也必将因此成为纳斯达克的太阳”时,在场的人一脸惊诧,奇怪我为什么会出如此骇人之论。  2005年8月,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雅虎中国携10亿美元“下嫁”阿里巴巴的消息震惊了全世界,世界也仿佛在一夜之间认识了马云,认识了阿里巴巴。尽管直到今天,媒体仍在争论到底是阿里巴巴并购了雅虎中国,还是美国雅虎并购了阿里巴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已经缔造、正在缔造和将要缔造的阿里巴巴价值。打个比方,就因这个价值,美国雅虎用一笔昂贵的嫁妆嫁出自己的宝贝“女儿”,从而成为有出息的中国女婿的幸福“岳父”,阿里巴巴则兴高采烈迎娶一位富有的公主,从而成为有实力的美国岳父的快乐“女婿”。  问题在于,世界真的认识马云、认识阿里巴巴了吗?我们这些中国老乡,真的认识马云、认识阿里巴巴了吗?日本人孙正义因为真正认识了马云,率先给阿里巴巴做了“舅舅”,美国人杨致远因为真正认识了马云,急急忙忙让雅虎做了阿里巴巴的“岳父”。而我们这些中国老乡难道只能通过日本人、美国人、欧洲人,只能通过全世界外国人的眼光间接地、将信将疑地认识我们中国的优秀儿女,承认自己骨肉兄弟的出类拔萃和伟大创造吗?  这本书也许出得晚了一些,也许还可以写得更朴实。但无论如何,它一定可以帮助我们更多地认识马云、认识阿里巴巴,帮助我们对身边的杰出同胞变得更加敏感。  让我们睁大眼睛留心新的马云、新的阿里巴巴的出现,像爱护自己的眼睛那样爱护他们,珍惜他们,并呼唤身边出现合格的“舅舅”和“岳父”,使马云们不但能创造出伟大的世界级公司,而且能让这些伟大的世界级公司被中国人创造出来后仍能属于中国。  是为序。  (刘东华,《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兼《经济日报》出版社社长)
---------------王利芬序 马云与《赢在中国》(1)---------------
  当《赢在中国》的36强进入12强的10场节目录制结束时,作为3个评委之一的马云彻底征服了现场的36强、场内与创业相关的观众,以及我们的制作团队,当然也包括我本人在内。  10场节目中,《赢在中国》的36强要逐一说出他们的创业计划,3位评委在这36强中只能选出10强,而且,选出的理由要当面给出。在对36位选手进行点评时,我相信这些个个不同的创业计划全方位调动了马云创业10多年中各个时期和各个方面的积累,他的那些经历一旦遇到活生生的创业案例,他的点评就不由得妙语连珠。我说的妙语连珠不仅是指语言上的,更多的是指他的点评对于每一个案例的针对性和切实的指导性。  从《赢在中国》的立项开始,我似乎就进入了一种创业的状态,期间也曾经历过找钱找人找项目的创业全过程,这几个过程是创业中最为关键的,因为这些粗浅的实践,我似乎能体味到马云对每一位创业者的点评,有许多话我觉得是带着他10多年创业风雨中的体温说出来的,极实在也很诚恳。细细品味他的所谓创业格言警句,总有一种入心入肺、让人肃然起敬的感觉。  马云的创业始于90年代中期,真正是从一无所有开始。短短10多年,在市场上拼出了他的一个商业王国,而且是健康的、阳光的。所以,他今天能堂而皇之地坐在我们的评委席上。在一个10年——这样一个许多人不经意就度过的时间内,完全在市场上拼智慧而成功,仅此一点就让人着实敬佩。我们敬佩的不仅是他个人的财富增长,他为国家上缴的税收,他为社会解决的几十万人的就业机会,而且是他本人的优秀。这种优秀当然来自于他创业过程中对艰难险阻的克服,我相信他每翻过一道山,他的优秀就更进一步,最后这些优秀的东西完全凝聚在了他的身上。其实,这,才是创业给他的最大财富,也是给每一位创业者的财富。  在演播室听他点评时,我曾多次透彻地感受他作为一个创业者的优秀,那时我才深深地体会到,一个经历过事情的人、真正做出过事情的人,和没做过什么事的人是多么不一样!以前我总是想,职业也好,做一件事情也罢,都只是与社会对接的接口,是一个人活着的另外一方面的凭证,但我从未想到做成一件事情对于一个人的锻造是如此重要。  做事情的人清楚用心地对人,别人才会如此对待自已;做事情的人会因为希望事情成功而不得不宽容,因为他不宽容别人,别人就不会宽容他;做事情的人会知道设身处地替别人想,因为他要做成一件事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别人设身处地替他着想;做事情的人会懂得共赢的心态,因为一副与人争斗的姿态只会让他要做的事情莫名其妙地流产;做事情的人懂得生活并不是由白和黑或者对与错构成的,因为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只会将原本复杂的生活简单化——很难想象一个思维简单化的人会成事;做事的人不会用情绪说话,而是用智慧、用头脑说话,否则他将陷入一个又一个的窘境;做事情的人深刻地了解做成一件事的全部秘密永远是无法言传的,也是无法模仿的,所以他知道如何去听别人说的那些关于成功的话,如何面对成堆的知识和理论。这些,都是我在马云的点评中体会到的,也是在我的经历中感受到的。年龄比我长一点的马云也是个学生出身,读了23年书的我太清楚学生气是什么含义了,也了解书本的东西与我们要面对现实的巨大差距,而做事则是唯一填补书本和现实差距的通道,每一道沟壑的填补都会在内心深处引起很大的不适甚至是阵痛。  在做《赢在中国》之前,我与马云接触很少,我在做《对话》时也未邀请过他,我们谈得多起来还真是因为《赢在中国》。《赢在中国》是一个为创业者量身定做的节目,希望借中央电视台的资源给无数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搭建一个阳光健康的舞台,并在节目中渗透强烈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就体现在“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上。对于这样一个以价值观驱动的节目,没想到我一告诉马云,他就非常感兴趣,我们的合作可以说有了一个极好的基础。其实他每年举办的“西湖论剑”就是在传导价值观,他所传导的不仅是创业才能,更是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  之后,马云担任我们36强进入12强的三个评委之一,每天要花的时间是6个小时,这样一做就是10天,每天下来时,我们的听众,包括我们的电视制作团队都被他的诚恳、他切中要害的点评所折服,他每天都有一两个关于创业的精彩名句,这些名句不在于词句的动听和华彩,而是实在得不能再实在的东西。在最后一场,当他谈到此次10天做评委的体会时,他的发言实在让人感叹,其间的情绪和内容的把握让人不由得赞叹他怎么能将分寸把握得那么好。对这一段,我们做后期编辑时,我反复看了几次,几乎剪不下去一个字。  马云的创业其实只有10多年,但他却能将自己的创业心得升华并总结成易懂的朴实的语言,有许多东西可以算得上是创业艺术了。但凡有一些创业体会的,无不在他一针见血的点评中了解到了所谈及事情的本质。  2006年9月,马云要在西湖边上搞一个网商大会,同样是为了传导他的创业价值观。这一点之所以让人佩服,是因为做此类事情的人是一个有理想的受激情驱使的人,是一个对社会有极强的责任感的人,是一个不只看眼前或一己之利的人,是一个有一定的精神世界空间的人,是一个释放着人道和人文关怀的人,也是我们这个转型时代里旧的价值观过时而新的价值观又未建立时所需要的人。
---------------王利芬序 马云与《赢在中国》(2)---------------
  在马云身上,还有一点是一般人做不到的,那就是他没有一点虚荣心,他不怕没面子,能十分坦然地面对自己不太成功的过去,连自己的长相也在他自嘲之列。这一点对一个人来说真的并不容易,而且有许多人因为做不到这一点而将自己放大或架了起来,之后要不断地为这个放大的或架起来的自我费许多的精力,要演戏。而马云不用,他台上台下都是一个人,真实地表达自己的不足,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才华。我很难想象什么人能将马云忽悠起来,也很难想象什么人能把马云的自信打下去让他自卑。作为人,他始终处在一种极为清醒的状态,基本不失去自我。作为记者,我亲眼看过不知多少人在他们不熟悉的状态下变得不是他们自己,然后他们又要为这种无法控制的变化付出代价。  我记得在2004年达沃斯的年会上,马云最多的是坐在一边的咖啡椅子上看来来往往的人,他告诉我,他真的喜欢这个场合,就是在这里看也是一种学习,我当时也的确就见他在各个角落观察。在他说的那个场合,旁边过去过来的人都是如索罗斯之类的举足轻重的全球政界商界和学术界的精英人物。后来我反复想起他说的这些话,他在那样的场合学到了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种状态如果体现一个温度的话,那就是零度,零度就是永远知道自己是谁,当然也知道怎么做。  在《赢在中国》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不知有多少事情要做,我每天都处于疲惫状态,其实是没有时间来写作的,但由于经不住这本书作者的反复劝说,只好将心中的所思所想写出来,很仓促,也算作一篇序吧。  (王利芬,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总制片人)
---------------作者序 网商时代的巨人(1)---------------
  当我第一次从一位企业家朋友那里听说马云的故事时,我便有一种冲动:我想认识他。可是认识这个满地球跑的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好等待。我一边通过资料了解马云的许多精彩故事,一边更加急切地期待马云的出现。在等待中发现越来越多的朋友在谈论马云:《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在谈论马云,央视著名栏目《赢在中国》总制片人王利芬在评论马云;有趣的是路边小店年轻的老板娘也大谈马云,她讲马云说过,马云能够成功,80%的人就都能成功。  日下午2时,我们如约来到北京市西大望路1号温特莱中心,这里是雅虎中国总部,我们终于见到了声名显赫的马云先生。他发给我的名片很有趣,只有“阿里巴巴集团马云”字样,没有任何头衔。谁都知道他是阿里巴巴的灵魂、舵手和大老板。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有阿里巴巴、雅虎、淘宝网、支付宝四个公司。马云很亲切友善,特地到会议室把我们迎到他的办公室。他来不及吃午饭,一路还说我们边吃边聊。但到了办公室才发现,他的饭菜还来不及吃完就已经被属下收走了。马云只好不吃了,饿着肚子同我们聊,一聊就一个多小时。和马云聊天可以说是非常轻松愉快,他很有趣,老熟人一样,很自然。他是个快人快语的人,头脑灵活,思维敏捷。马云很谦虚,他说自己还年轻,好多人说要给他写书,但他觉得写书是很庄严的事情,今后的路还很长,还谈不上成功,没有什么好写;倒是犯错不少,做了不少糗事,将来等退休了自己要写一本《阿里巴巴的1001个错误》。我们开玩笑说:“我们想把阿里巴巴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也许保存这份资料对您今后自己写书也有个参考啊。”马云和我们一起笑了。  马云可算是个企业领袖中开天辟地式的重量级人物。马云预言:“互联网将由‘网民’和‘网友’时代进入‘网商’时代。”他说:“阿里巴巴有一个使命,那就是要把互联网带入网商时代。”马云要在中国,甚至全球,开辟一个新时代——网商时代。  在网商时代,网民不再简单地沉迷于聊天、游戏、交友等纯粹的网络娱乐,而是开始真正把互联网看做是生产力工具;在网商时代,网络创业没有任何门槛;在网商时代,人们做生意的方式会彻底改变,可供选择的商业信息浩如烟海,沟通和流通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从此,“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马云左手阿里巴巴,右手淘宝网,实际上已经开始上演了网商时代的传奇故事。他缔造的阿里巴巴如今成为全球企业间电子商务的第一品牌,是全球国际贸易领域内最大、最活跃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阿里巴巴上的网商达1500多万名、网上外贸交易额超过200亿美元。马云秘密制造的淘宝网成为亚洲个人网拍市场之首,注册会员超过2500万,占国内市场份额超过70%,全面超越eBay易趣。他并购的雅虎更是面貌一新,向搜索巨头发起冲击,强大的搜索功能将服务于他的网商帝国。  诚信问题是网商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一度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绊脚石。马云向天下网商疾呼:“只有诚信的人才能富起来。”于是,支付宝横空出世,开创了一个电子商务里程碑,迅速占据了国内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近一半的份额,稳坐第一把交椅。支付宝的出现给网络诚信带来了曙光,让网商们圆了一个“天下无贼”的梦。  在众多企业家中,马云的人生经历极具传奇色彩。马云历尽坎坷,风风雨雨,但他追求无止境,永不言弃。  在30岁创业之前,马云过着一种“非常不顺”的生活。童年时代身形瘦小,没有人会认为他营养充足;他的学习成绩除了英语不错外,其他课程差得一塌糊涂,是一个不被老师看好的“差学生”;就连高考也挫折不断,第一次高考落榜,第二次高考再度落榜,第三次高考才勉强进入一个不知名的学校。马云是一个平凡人中的平凡人。  创业过程中,马云也尝尽艰辛和泪水。他在国内最早创建“中国黄页”,在到处宣讲他的“黄页”时,别人说他是骗子。在“中国黄页”逐渐被大家接受、胜利的曙光初现之时,他却又被迫离开。郁郁北上京城的马云开始了新的创业之旅,却在苦苦打拼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不是他的理想;在离开北京前游览长城时,马云团队仰天长叹。无奈之下,他们回到了老家杭州,创建阿里巴巴。之后,马云也并没有看到一条坦途,域名风波、短信网址争执、黑名单事件……淘宝网更是四面受敌,雅虎改头换面也面临Google和百度两座巨山……  “逆境出英雄,悲愤育诗圣。”勤奋可以出天才,逆境更能够出人才,只要有勇气有毅力,人生在零度也能够沸腾。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马云足可以让每一个人感动。  在众多企业家中,马云最具鲜明、另类的个性,他与一般人有着那么多的不同。  他自幼瘦小柔弱,却行侠仗义,喜欢打架;他数学奇差,而英语却奇好;他相貌平平,却有着能让人热血沸腾的演讲才能;他一边喊着“我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一边又宣称退休后要写一本书,书名就叫《阿里巴巴的1001个错误》。  在众多企业家中,要说最具有野心的人,这个人也非马云莫属。
---------------作者序 网商时代的巨人(2)---------------
  马云声称要做102年的企业,要做全中国最好的企业,要创办全世界最伟大的公司。马云给阿里巴巴定下一个使命:要把互联网带入网商时代。他的眼光始终放在整个世界,要做全世界中小企业的“救世主”,他为此能一周跑13个国家。的确,马云已经属于全球,英国首相布莱尔来中国时,点名要见中国的马云,原因是“他正在改变全球商人做生意的方式”。甚至,有人预言他将是替代比尔·盖茨成为全球首富的人!  在接触马云的过程中,在了解阿里巴巴的过程中,我总是有一种感动,感动于马云永不放弃的精神,感动于马云永不抱怨的人生态度,感动于马云野心勃勃的志向,感动于马云特立独行的人格魅力。  马云个头不高,但却是一位要改变和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做生意的方式,把我们带向网商时代的巨人。  一本书如同一部电影,如果只是一部低俗而平庸的生活剧,人们当然只是希望从中得到消遣,而当这部电影升华到了艺术的高度后,你会发现,在电影之外,还有许多东西值得你去回味和思考。大起大落的巨人集团创始人史玉柱曾说:“当巨人一步步成长壮大的时候,我最喜欢看的是有关成功者的书;当巨人跌倒之后,我看的全是有关失败者的书,希望能从中寻找到爬起来的力量。”的确,从马云的风雨历程中,我们可以解读智慧、感悟成败、品味人生、激励自我。这或许就是我把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故事写出来的初衷。  本书得以写作完成,要感谢阿里巴巴集团公关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陶然、黄琼、孔非、卢维兴、韩伟、刘平、赵雯、胡媛媛,我在北京和杭州采访期间,他们提供了热情的建议和帮助;还要感谢阿里巴巴公司的副总裁金建杭、淘宝网执行总经理孙彤宇、海博翻译社负责人张红,他们或提供支持,或介绍了情况。此书初稿完成后,《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央视著名制片人王利芬对书稿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并拨冗作序。还有我的朋友新华、征明、吴比、晶晶、文辉、良忠、余慧等给予我鼓励和协助。真诚地感谢他们!  最后,希望本书能为广大读者带来点什么,或是顿悟、或是激励、或是灵感、或是激情、或是财富——  是为序。  刘世英  于北京西钓鱼台  2006年8月
****************第一章 网络中国的拿破仑***************
  他,瘦小精干的杭州人,长相颇似《E·T外星人》里的外星人,出言必语惊四座。单凭这几点,对于他是谁大多数人其实已经心照不宣了。  他就是马云——全球最大的企业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多年来,凭借着自己前瞻的眼光与非凡的管理天才,马云成为第一位登上《福布斯》封面的中国大陆企业家,在他领导下的阿里巴巴管理团队,两度被录为哈佛MBA案例。  就是这样一个不懂IT的IT英雄,不通网络的网络精英,被2000年《福布斯》评价为:有着拿破仑一样的身材,更有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  数个世纪前,拿破仑率领他的法国骑兵血腥地扫荡了整个欧洲;几个世纪以后,马云带领着他的阿里巴巴兵不血刃地征服了整个世界。&&&&&&
---------------小个子有大智慧(1)---------------
  美国战略大师加里·哈默尔在《竞争大未来》(CompetingfortheFuture)一书中宣称:“当下正是改写游戏规则的天赐良机。”即便如此,有谁会像先知般预测到改写中国,乃至世界互联网游戏规则的是这位其貌不扬的马云?  但当“外貌与智慧成了反比”,小个子有了大智慧后,浓缩的也就是精华了。于是,他——马云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的领跑者。  教师上了《福布斯》  “CEO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找机会而是对机会说‘NO’。机会太多,只能抓一个,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这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人说过的话,他就是阿里巴巴的CEO马云,曾经的高校英语教师,一个能用英语思考,却执著地执行中国式战略的,自诩与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韦尔奇一样的商界奇才。  教师弃教经商,这在中国已经不是一件稀罕的事情。新东方的扩张,让我们领受了北大、上外英语教师俞敏洪、胡敏的破釜沉舟,举步维艰终又笑傲江湖的创业之路。然而,当同样身为英语教师的马云走上了电子商务之路时,我们却不得不对其刮目相看,因为马云创造了又一个常人无法企及的巅峰。  日,杭州人马云成为50年来第一个登上《福布斯》封面的中国大陆企业家,理由是马云创建了全球最优秀的电子商务网站。  《福布斯》杂志如此描写马云:“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又说,“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着拿破仑一样的身材,更有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  “看了《福布斯》杂志后,我才知道自己其实有多丑。”马云说。  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一个普通的英语教师,竟然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国际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而关注马云的《福布斯》编辑马修·斯福林赞许马云道:“马云的方向是准确的。美国只有20家大公司有购买一个集装箱锤子的需求,但有555个五金批发商、20900个零售商只要买一箱或一盒锤子,这些小企业对阿里巴巴非常感激。在不久的将来,这只小虾米B2B的成长速度,可以超过鲸鱼。”  2004年9月,借阿里巴巴广告在美国CNBC电视台滚动播出之际,马云抛开公司事务,先后登上了香港《福布斯》大会论坛及美国《福布斯》全球CEO论坛,与美国多家经济组织、贸易团体接触,与国际贸易联合会、新加坡华商总会、意大利外贸组织以及麦肯锡、普华永道等各种组织签署推广协议,并接受美国CNBC、路透社等媒体的采访,毛遂自荐地为中国电子商务担当了公关大使的角色。  &#胡润IT财富榜”阿里巴巴排行第四位,马云身价近30亿美元,这个奇迹阿里巴巴只用了短短数年时间。于是,41岁的马云和5岁的阿里巴巴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并由此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特征之一。  2004年CCTV年度十大经济人物  中国经济张弛有序,变化万千,谁挺立潮头,突破平庸和障碍,为自己为团体为大众创造出新的成长空间?谁将视社会责任为己任,用行动倡行诚信和公平?谁是绿色财富的创造者?谁是可持续发展的引领者……  日,CCTV年度十大经济人物在期待中出炉。他们分别是:马云、杨元庆、胡茂元、麦伯良、李金华、李东生、侯为贵、王宪章、郭广昌、周小川。  马云当选2004年CCTV年度十大经济人物,为马云颁奖的是海尔集团CEO张瑞敏。张瑞敏的颁奖词精练而到位:  他热心做媒,撮合百万意中人;  他牵线搭桥,链接200多国家和地区。  你在他那里登记个名字,  他让你挑选整个世界。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这样总结马云:创造电子商务新模式,用电子商务整合传统产业,推动商业信用的建立。  亚洲开发银行驻华代表处副代表汤敏这样评价马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在业内得到承认,为大量的中小企业创造机会。  在颁奖现场,马云满怀激情地发表了他的获奖感言:  感谢CCTV,也感谢所有的评委、我的客户,还有我的同事,是大家把我的梦想变成一个现实。5年以前,也是这个时候,在长城上我跟我的同事们想创办全世界最伟大的中文公司,我们希望全世界只要是商人一定要用我们的网络,当时这个想法,很多人认为是疯子,这5年里很多人认为我是疯子,不管别人怎么说,从来没有改变过一个中国人想创办全世界最伟大公司的梦想。1999年的时候,我们提出要80年;在互联网最痛苦的时候——2001年、2002年的时候,我们在公司里面讲的最多的字就是“活着”。如果全部的互联网公司都死了,我们只要还跪着,我们就是赢的。我永远相信只要永不放弃,我们还是有机会。最后,我们还是坚信一点,这世界上只要有梦想,只要不断努力,只要不断学习,不管你长得如何,你都有可能成功。男人的长相往往和他的才华成反比。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后天会很美好,所以每个人都不要放弃今天。谢谢大家!  这就是马云,一个永远谦虚又永远张扬的CCTV年度十大经济人物。
---------------小个子有大智慧(2)---------------
  骗子、疯子和身处浪尖的狂人  曾几何时,马云被人当做骗子看待;在媒体中,形容他的词语更是充斥着“狂人”与“疯子”,因为能够高瞻远瞩而非鼠目寸光的人毕竟只是少数。  在中国互联网尚未兴起时,马云就高调说服企业把资料放在网上并支付费用,故而成为一个“骗子”;2001年他又喊出“要做全中国最好的企业”,故又被人称为“疯子”;现在,在与全球网络巨鳄eBay的过招中,他升格成为“狂人”。  说阿里巴巴CEO马云“狂”,不是没道理的。他左手是阿里巴巴,右手是淘宝网,口袋里还放着支付宝。电子商务三种模式“B2B”(businesstobusiness,指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以及信息交换的电子商务)、“B2C”(businesstoconsumer,指商家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也就是通常说的商业零售)和“C2C”(consumertoconsumer,指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主要指网上拍卖)。马云说,其中两种模式以及“B”和“C”两种元素我都有了,要发展三种模式,随时都可以。  自2000年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后,马云每一次露脸都能掀起一阵舆论狂潮。与这个中国电子商务界和互联网界的知名人物相关的数字也都令人咋舌:2000年马云从风险投资公司拿到2500万美元,2004年又从软银筹到8200万美元,然后一年内为淘宝网砸出1亿元人民币,而最新的一个数字是10亿美元投资——来自雅虎公司。  这是个互联网狂人,也是全球IT界的传奇人物之一,在各种公开的场合中,他总是口若悬河、口出狂言。马云有几句广为流传的经典言论:“男人的长相往往与他的才华成反比。”“我就是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从此番言语中足见马云的“狂”。  然而,这个世界唯狂者能生。  爱“忽悠”的全球电子商务代言人  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觉得阿里巴巴就是个特别能“忽悠”的企业,而其CEO马云更是一个手段高超的人心“蛊惑者”。很多人干脆认为马云是个“口出狂言”的“疯子”,甚至有些人认为马云只不过是个“满嘴大话”的“骗子”。  其实,马云的名字早已在海外成为中国企业家国际化和全球电子商务的代言人。2000年,他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国际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从2001年到现在,马云一直被邀请到美国哈佛、耶鲁、斯坦福大学和英国沃顿商学院等全球培养MBA的顶尖“摇篮”演讲。  2001年,马云当选为“非官方的国际经济最高级论坛”——世界经济论坛的“未来领袖”。同年,美国亚洲商业协会还在好莱坞把年度“商业领袖奖”颁给了马云。“马云以他的远见和努力,不仅在很短的时间内使阿里巴巴成为一家成功的国际性公司,而且帮助许多亚洲企业走上了全球化之路。”美国亚洲商业协会主席戴维·本田这样阐述为何美国亚洲商业协会将这一奖项授予这位唯一的非美国籍人士的原因。  2002年5月马云成为日本最大的《日经》杂志的封面人物,《日经》杂志高度评价了阿里巴巴在中日贸易领域里的贡献。  2004年马云以“新经济领袖”入选CCTV年度十大经济人物。公司成立至今,全球十几种语言400多家媒体对马云的追踪报道从未间断。《福布斯》连续5年将阿里巴巴评选为全球最佳B2B商业站点,哈佛商学院也两度将其“业绩优秀”的经营选为MBA教学的案例。  马云在海外舆论中的盛誉,被认为是一个奇迹。  尽管在2001年,马云的阿里巴巴公司正在经历最艰难的时刻,但当年12月27日就宣布产生现金盈余,而此前,阿里巴巴“甚至没有办法从外面抓钱养活自己”。  “东西方文化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每当谈到马云在海外的盛誉,很多人就会把“马云现象”归结为东西方对价值观认定的严重分歧。无论如何,你不得不承认,“蛊惑者”马云有本事在海外市场获得相当的舆论认同,与此同时,他能把各种人才团结到自己的周围,打造一个个性突出而战斗力强大的团队,这就是他的本事。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未来首富”  现在许许多多西方国家的公司通过阿里巴巴向中国输送全部产品,因此很多国内外媒体大胆预言,未来40年阿里巴巴的创造者——马云,将替代比尔·盖茨成为全球最富有的人。2006年6月,美国权威财经杂志《Business2?郾0》刚刚公布全球50位最具影响力商界人士排行榜,马云作为唯一一位中国大陆企业家入选,排名第15位,比尔·盖茨还要高出6位。  马云所创造的阿里巴巴网站每天的咨询量是联合国贸发组织的4倍,是全球最大竞争对手的5~8倍。阿里巴巴,已经是一个属于全球生意人的“公共”财产;马云,已经是一位改变全球生意人做生意方式的绝对领袖。  2003年7月英国首相布莱尔访华,点名要见“中国的马云”,因为“他正在改变全球商人做生意的方式”!陪同布莱尔吃完早餐,马云后来告诉大家:“布莱尔对我们比较熟悉,我们共同的看法是,互联网改变了中国。我告诉布莱尔先生,英国给我的第一个友好表示,是我还不认识布莱尔的时候,他们就给了我5年的多次往返签证。”
---------------小个子有大智慧(3)---------------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倡导者、“全球贸易自由化”倡导者,与阿里巴巴和马云也有过多次接触和交流。在达沃斯会议期间,马云与克林顿就很多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探讨。日,为了给自己主办的互联网盛会——“西湖论剑”造声势,马云“兴师动众”,拉来克林顿助威,并邀请克林顿在那次“西湖论剑”中发表开幕式的主题演讲,以开拓者的独特视角阐释中国互联网的未来。马云说“老克”乐坏了,直呼杭州美。当晚,马云与克林顿共进晚餐。
---------------阿里巴巴:问鼎全球最大网贸市场(1)---------------
  马云认为B2B有几种流派:“一种是欧美的流派,抓住大企业,为买家省时间,然后以软件服务为主,再从软件打向社区。我们的套路是以小企业为主,通过建立虚拟社区,服务小企业和供应商,我们不是帮着小企业省钱,而是帮着小企业赚钱。全世界有钱的人没有多少,从数量上讲大企业最多占到企业总数的10%左右。所以我们有一个虾米和鲨鱼理论——抓住了虾米就有机会捕鲨鱼,可抓住了鲨鱼却可能被咬死。”  不过,马云“蔑视”那些喋喋不休于“阿里巴巴是什么”的人,因为其实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阿里巴巴为何物,“能够说清楚阿里巴巴是什么的人,我绝不把他当对手。”  不知道阿里巴巴是什么并不能否认一个事实——阿里巴巴是全球企业间电子商务的第一品牌,是全球国际贸易领域内最大、最活跃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  良好的定位、稳固的结构、优秀的服务使阿里巴巴成为全球首家拥有超过1500万网商的电子商务网站,遍布220个国家和地区,每日向全球各地企业及商家提供840万条商业供求信息,成为全球商人网络推广的首选网站,被商人们评为“最受欢迎的B2B网站”。  全球电子商务第一品牌  如果说新浪堆积的是信息,阿里巴巴则堆积了国内1500多万中小企业会员,以及海外接近1000万个会员,建成了一个循环体,谁想要复制都很难。  阿里巴巴带领全球生意人跨入了网商时代,杰出的成绩使阿里巴巴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WTO首任总干事萨瑟兰出任阿里巴巴顾问,美国商务部、日本经济产业省、欧洲中小企业联合会等政府和民间机构均向本地企业推荐阿里巴巴。阿里巴巴还多次被相关机构评为全球最受欢迎的B2B网站、中国商务类优秀网站、中国百家优秀网站、中国最佳贸易网,被国内外媒体、硅谷和国外风险投资家誉为与雅虎、亚马逊、eBay、美国在线比肩的五大互联网商务流派代表之一。成立至今5年多时间,阿里巴巴已被传媒界誉为“真正的世界级品牌”。  “倾听客户的声音,满足客户的需求”是阿里巴巴生存与发展的根基,调查显示:阿里巴巴的网上会员近五成是通过口碑相传得知阿里巴巴并使用阿里巴巴的;各行业会员通过阿里巴巴商务平台双方达成合作者占总会员比率近五成。  世界精英的梦幻组合团队是阿里巴巴大厦的基石,完美坚固的团队组合,坚定不移的目标信念,使这家要走102年的企业每天在实践着自己的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央视年度最佳雇主:在阿里巴巴工作最快乐  著名营销策划人孙先红相信“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抓眼球’、‘揪耳朵’,都不如‘暖人心’”。  &#CCTV中国年度雇主调查”结果揭晓,以阿里巴巴为首的企业员工“快乐工作”指数高的十家企业被选为最佳雇主。  “最佳雇主”的概念体现了一个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对于阿里巴巴本次当选最佳雇主公司,评委们认为,结合“快乐工作”的三个维度——成长感、成就感和归属感,阿里巴巴不管是在互联网行业还是在国内众多公司中都出类拔萃。  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生存,而是通过工作(事业)有成就感。马云认为,员工工作的目的包括一份满意的薪水、快乐地工作和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企业中能快乐地工作。“我们阿里巴巴的LOGO是一张笑脸。我希望每一个员工都是笑脸。”  马云曾不止一次在公众讲话中强调,阿里巴巴最大的财富就是阿里人。“让员工快乐工作是好雇主应该做的事情,总之一定要让员工‘爽’。在阿里巴巴,员工可以穿旱冰鞋上班,也可以随时来我办公室。把钱存在银行里,不如把钱花在培养员工身上。把钱投在人身上是最赚的。”  好雇主是衡量一家企业业务水准的重要标杆。企业能否迅速发展,人才队伍的建设能否跟上是一个重要因素,能否留住人才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马云说:“优秀的团队不在于拥有多少个MBA,而是你的这个团队快乐与否。我希望我的团队都是像疯子一样去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会很快乐,因为他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个很重要。”  进军世界500强,做102年企业  马云一直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我们要创造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最伟大的公司。2009年,在阿里巴巴10周年庆典的时候,我们要进入世界500强,我们要做102年的企业。”  马云也一直以他的“伟大理想”鼓舞着他的全体员工:“我们是群平凡的人,但在做不平凡的事——运作一个有东方智慧、西方商业理念,参与世界性市场竞争的中国企业。”通过这一目标,马云成功“燃烧”了3000人,吹响了整合的号角。“创办一个伟大的公司,靠的不是一个Leader,而是每一个员工。我不承诺你们一定能发财、升官,我只能说——你们将在这个公司里遭受很多磨难、委屈,但在经历这一切以后,你就会知道什么是成长,以及怎样才可以打造伟大、坚强、勇敢的公司。”  “将员工团结在同一个目标之下,并赋予其使命感。”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李秀娟对马云的这一做法表示赞赏。马云一直要把互联网带入网商时代,并把它作为全体阿里人的终极使命。
---------------阿里巴巴:问鼎全球最大网贸市场(2)---------------
  为了实现这一使命,阿里巴巴的文化热情、透明而又简单。曾经在微软待过的阿里巴巴人力资源副总裁邓康明表示,阿里巴巴的文化具有鲜明特色,没有一家公司像阿里巴巴这样在实践中不遗余力地落实自己的价值观。“用价值观来统一思想,通过统一思想来影响每一个人的行为,最后形成合力。”马云说,“互联网业务是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打出来的,没有人可以在互联网公司按部就班,互联网公司需要跨部门的配合,要靠团队力量。”
---------------淘宝网:决胜国内最大网购中心---------------
  野心在膨胀的马云显然不满足于称王B2B市场,他决心向C2C市场重拳出击。  2003年淘宝公司在马云秘密炮制下诞生并一路狂飙,创造了中国互联网的“淘宝奇迹”,更是被包括《福布斯》等海外媒体在内的几十种媒体赞誉为中国市场抗击eBay巨人的主要力量,称其很可能取代eBay成为全球网上拍卖市场的霸主。  人气蹿升,赶超易趣  淘宝网,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没有淘不到的宝贝,没有卖不出的宝贝,这也是淘宝网自诞生之日起就秉持在心的一种观点,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经营与服务的理念。与eBay易趣相似,淘宝网是国内个人交易网上平台,从马云创办起就致力于成就全球最大的个人交易网站。  中国互联网实验室2004年4月的统计数据就表明,淘宝网流量已与eBay易趣相当,“淘宝网已经进入中国领先电子商务网站行列”。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互联网实验室使用的统计软件是国际通用的Alexa软件。  日,中国互联网实验室的统计调查显示,淘宝网当日的网络人气指数为662?郾67,同期变动为增长9?郾84%,而同日eBay易趣的这两个数字分别为426?郾13和0?郾84%。  2005年3月,亚洲零售在线援引中国上海市场调研公司iResearch的统计数据,淘宝网已经成为中国C2C电子商务市场排名第一的网站。调查显示,淘宝网每天的用户增长数为19025名,超过了其在中国的竞争对手——作为中国C2C市场先行者的eBay易趣。  业绩激增,勇夺“双冠王”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200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调研报告》称:“阿里巴巴和淘宝网分别夺得B2B和C2C市场份额的第一名。”该报告还显示:“排名前三位的淘宝网、一拍网由于‘雅虎阿里巴巴并购’事件成为一家,占领行业超过60%份额。eBay易趣受到中国本土公司冲击,目前虽仍保持良性态势发展,但市场占有率缩水近6成,逐步被甩在第二位,最终只占据近30%的份额。”  易观国际发布《2005年第四季度中国C2C市场数据》,称国内C2C市场在2005年蓬勃发展,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热点领域。该报告总结道,回顾2005年,就增长速度以及发展趋势来看,淘宝网依然延续持续高速的增长,其市场份额已经占据国内C2C市场超6成份额,而eBay易趣所占份额只到3成。淘宝网的份额已两倍于eBay易趣。易观国际这一数据与此前社科院发布的《200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调研报告》基本相符。  日,淘宝网宣布2005年全年累计总成交额达到80?郾2亿人民币,和2004年全年业绩相比,成交额增长率超过700%。  2006年5月,淘宝网以67?郾3%的市场份额,大举超越eBay易趣(29?郾1%);淘宝网注册用户达1900万,已接近eBay易趣的2050万。2006年7月,淘宝网注册用户达2250万,超过eBay易趣。与此同时,淘宝网在成交额上的优势还将持续扩大,2006年全年淘宝网完全有望突破140亿人民币的总成交额。淘宝网将成为国内C2C市场在注册用户总数和成交额两层意义上的“双冠王”。  结盟搜狐,兼并新浪一拍  日,搜狐和中国最大的个人拍卖网站淘宝网宣布成为战略联盟。双方将共享各自活跃庞大的用户群体,线上线下共同合作,推动中国网上购物和网上拍卖的进步。  在和搜狐公司结盟后,淘宝网的前进速度无疑将更加惊人,而且这一举动的心理意义要远大于实际意义。赛迪顾问一位人士指出,商业合作就是一种博弈,搜狐公司舍eBay而选择淘宝网,是因为淘宝网更具有本地优势,在技术创新和对支付途径的有效解决方面更加实际。  日,阿里巴巴宣布购得新浪网所持有的全部一拍网股权,一拍网从即日起停止交易,并在日前并入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  结盟搜狐,兼并一拍,淘宝网加快了市场扩张与资源整合的脚步。有了搜狐的加盟以及一拍网不可小觑的客户资源,淘宝网和eBay在亚洲的决胜之日近在咫尺,不由令观众们拭目以待。
---------------支付宝:电子商务的一个里程碑---------------
  控制交易风险一直是困扰电子商务发展的难题,而诚信与安全甚至决定了明天电子商务的何去何从。  于是,一直把“只有解决了支付问题,才能够做到真正的电子商务”挂在嘴边的马云始终在寻找解决网上交易安全的手段。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当支付宝问世,也就意味着马云“天下无贼”的梦想成真。  支付宝:踏上电子商务新长征  马云的野心表现在,他从来不知何谓满足。当电子商务呈现“全国上下一片红”之时,马云相信未来的网上消费会更火。于是,从阿里巴巴到淘宝网,再从淘宝网到支付宝,秉承野心的马云在不断地推陈出新。而支付宝无疑是马云电子商务长征路上的点睛之笔。  支付宝是为用户提供网上交易安全的信用中介工具。用户通过支付宝交易,“货到付款”与“款到发货”同时兼顾,降低风险。目前支付宝用户数超过1700万人,日交易额超过3000万元。  而简单明了的使用方法更为支付宝招揽了人气,凝聚了一批忠实用户:  方式一:买卖双方通过“一口价”信息出价成交后,根据系统提示,使用支付宝的中间担保功能进行货款交割。  方式二:买卖双方通过“拍卖”信息出价成交后,根据系统提示,使用支付宝的中间担保功能进行货款交割。  方式三:双方通过协商谈定生意后,卖家可在阿里助手的帮助下向买家发出订单,使用支付宝进行货款交割。  作为互联网企业的一个创举,支付宝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的出现搅动了中国电子商务支付的一池活水。  合纵连横:支付宝圈里圈外“找朋友”  左手阿里巴巴,右手淘宝网,再加上支付宝,似乎无所不能的马云问鼎电子商务王者之位只是水到渠成。  但PayPal、雅虎等电子支付国际巨头的虎视眈眈,令马云方兴未艾的支付宝多生变数,也令马云更加明白什么是江湖险恶。  光有警觉还不够,关键在于行动。  日,浙江支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共同进军目前正在兴起的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平台。  继3月2日宣布与工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的第二周,马云亮相杭州,出席了支付宝公司与中国农业银行携手仪式的现场,这一天,是日。  日,支付宝公司又与VISA国际组织最终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创全球发展最快的中国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市场。  2005年6月,两位叱咤风云的企业家,也是刚刚同时入选“MBA眼中最具战略思维十大企业家”的同姓人物——马云和马蔚华相约一处。这一天,也是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和招商银行全面携手,共同开拓电子商务时代网上支付的大喜日子。  然而,这一切对马云来说还远远不够,他还将“马”不停蹄地将国内所有有影响的银行“招揽”为合作伙伴。  水到渠成:支付宝高居榜首  在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赛迪顾问、IDC中国、艾瑞咨询、易观国际四家协办的年度中国互联网产业调查品牌50强评选中,支付宝获得支付领域的第一名。  由《21世纪经济报道》和《21世纪商业评论》联合发起的2005年“中国创造奖”中,支付宝荣获&#年中国最具创造力产品”称号。评价认为支付宝在目前中国金融服务及网络安全并不十分完善的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网上交易的安全,大大促进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支付宝公司提供的“安全、便捷、快速”的支付服务,持续位居行业内各项关键性指标第一,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电子支付服务提供商。易观国际《中国电子支付用户调研报告2006》显示,网上支付目前还是电子支付的主流渠道,占用户市场的64?郾1%。其中,网上支付第三方市场,阿里巴巴的支付宝位于首位,为48?郾2%,几乎占据半壁江山。截止到2006年6月,支付宝拥有会员数超过2000万,互联网数十万家网店、超过2000万商品支持支付宝支付,日交易资金流量超过3100万人民币。
---------------雅虎中国:登顶阿里网络帝国---------------
  即便雅虎中国在中国已经奄奄一息,但没有谁敢断言它会被别的公司鲸吞,仅仅因为它姓雅虎,这就够了。  也没有人不敢相信并购雅虎中国的是马云——即便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看似与雅虎中国“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仅仅并购的人叫马云,这也就够了。  不管怎样,阿里巴巴与雅虎中国的最终结合算是了了马云深藏在心底7年的一个夙愿,也就是说,马云等这一天足足等了7年,而谁都知道他并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  “雅巴联姻”:谁鲸吞了谁?  从写商业计划书开始,互联网界最不缺的就是大胆想象和先知先觉,但这一次马云的举动还是让大家跌碎了眼镜片。难怪《福布斯》报道《雅虎并购阿里巴巴30%股份,价值10亿美元》时,世界一片哗然,“天下大乱”。  可是,上海《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的标题却为《阿里巴巴鲸吞雅虎中国,雅虎10亿美元陪嫁》。  传媒界的光怪离奇,马云早见怪不怪了,因此,在8月11日新闻发布会上马云出口便是“虽然这是个新闻发布会,但我确实不知道还有多少新闻可以发布”。  而在这个新闻发布会上,尽管身旁坐着雅虎公司的CEO丹尼尔·罗森格,马云却是绝对的明星、聚光灯下的焦点。一个路透社的摄影记者甚至为了拍到马云的照片,不惜大暴粗口,最后不得不由保安劝开——这是发布会现场的一个插曲,马云效应可见一斑。  马云也巧妙地利用了一个特定的时间来揭幕一个极具轰动效应的事件:“今天是中国的情人节,阿里巴巴和雅虎7年的缘分,在今天结合在一起了。”  马云说:“我们这次宣布是阿里巴巴全面收购了雅虎中国的所有资产,包括雅虎的门户、雅虎的一搜、雅虎的雅虎通、3721,以及雅虎在一拍网上的所有资产。同时,雅虎给阿里巴巴公司投入10亿美元,成为阿里巴巴重要的战略投资者之一。”  一份10亿美元的嫁妆  马云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一样,不知道在多少场合“念叨”阿里巴巴和雅虎的“爱情”故事:“阿里巴巴和雅虎的合作,可以说恋爱从7年前就开始了。自从我和杨致远7年前在长城上合影,我们就彼此欣赏,而现在这场恋爱终于有了结果。”  于是,雅虎带着10亿美元的嫁妆“嫁”给了马云的阿里巴巴。“从股份情况看,雅虎在阿里巴巴的经济利益是40%,拥有35%的投票权,阿里巴巴占据2席,雅虎1席,软银亚洲1席,公司的领导权依然在阿里巴巴手上。”  有人问过马云:“雅虎带来的10亿美元投资,你准备怎么花?”马云有点自鸣得意:“很多人给我写邮件教我怎么花这笔钱,其实我早就想好了:要求孙正义套现2亿美元,剩下的部分用来整合雅虎中国,回报创业团队,回报股东。”有一种坊间传闻,说这次的10亿美元到位,阿里巴巴公司工作满3年以上的员工将分得100万人民币。  钱再多也不会和钱过不去,何况是10亿美元。有了10亿美元的马云又何愁不能继续问鼎全球电子商务的天下。  1亿人民币的“救赎”  为了扭转雅虎中国在中国大陆水土不服带来的颓势,收购雅虎中国后,马云又“疯”了。雅虎中国在马云一手策划下,“改头换面”,开始以搜索为主打,似欲与百度和Google搜索引擎老大一较高低。  2006年元旦刚过,雅虎中国就在1月4日打响了新年搜索引擎竞争的第一枪,出手便是上亿人民币。  认为“钱应该用在刀刃上”的马云高调宣布将投资3000万元,邀陈凯歌、冯小刚、张纪中这三位中国顶级导演围绕“雅虎搜索”的主题,各自创作一个时长2~3分钟的短片,将用电视广告和网络电影的方式“肆无忌惮”地传播。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为了保证曝光率,在2006年央视广告招标会上,马云斥资8000万元一举拿下中央电视台CCTV一套2006年黄金时段的广告时间。  将搜索进行到底  马云说过,中国互联网从上次泡沫破灭后,一直在慢慢升温。互联网其实能够解决很多传统行业无法解决的问题,甚至有人说互联网最终会取代大部分行业,比如电子商务。  马云表示:“互联网之所以跌落谷底却没有灭亡,而且还得到了复苏,是因为大家开始认识到互联网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绝对不是像以前那样只看看新闻、收收邮件,而是大家可以游戏娱乐、聊天、写博客,甚至还可以网上做生意、卖东西。这么有趣的东西人们理所当然会中意。”  可是,对于目前火暴得不行的博客与网络游戏,马云却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看法:“我这个人其实不懂互联网,虽然我们公司有很多员工在写博客,阿里巴巴也开通了给商人的博客,但是说实话,到现在我都弄不清楚博客到底是什么东西。而网络游戏这个东西对国计民生没有实质性作用,网络游戏发达的国家说明时间不值钱,你看经济发达的国家其实都不提倡玩游戏,他们制作游戏然后给中国人玩。”  很明显,相对于对博客与网游的淡漠,马云对即时通讯与搜索似乎有着更大的兴趣。  “即时通讯对大家来说是个方便的东西,阿里巴巴的用户、淘宝网的用户也需要。所以我们做了贸易通、旺旺给我们的会员用,他们可以直接通过这个东西做生意砍价。而搜索对电子商务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我们收购雅虎中国后,这一块的实力将增强,无论是B2B还是C2C,很大程度上都将更加依赖于搜索引擎技术。”
****************第二章30岁之前的苦乐年华***************
  马云是个善于创造奇迹的人,就像他酷爱的小说大家金庸笔下的男主人公一样:天资聪颖,却不得不经历诸多挫折,始成大器。  如同马云经常所说的:“如果马云能够成功,那么80%的人都能成功。”这位语出惊人的CEO还有一句名言:阿里巴巴以后如果有可能,要出一本书,书名为《阿里巴巴的1001个错误》。可以推断,一路走来,马云有过许多艰难困苦,就像唐僧取经,必定要经受九九八十一难。  九九八十一难从哪里说起?让我们回到他的童年与少年时代。&&&&&&
---------------爱打架:该出手时就出手(1)---------------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任何战争都是两败俱伤,打架也如此,但偏偏马云不这样认为。  马云是个快乐至上的人,工作很辛苦,但马云很快乐。打架很“快乐”,所以马云爱打架。奇怪的逻辑,但很真实,很贴近马云的童年人生。  常常为朋友而战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日,在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马云出生在一个十分普通的家庭。  马云的母亲曾经在苏州工作过,是唱苏州评弹的,她十分喜欢琵琶,马云的父亲也从事苏州评弹工作,于是马云自小就跟着父母讲苏州话,也因此对苏州特别有感情。  都说苏州有两种人,一种人特能说,一种人特能听。也许是因为自小就在家中听父母唱苏州评弹,得益于此,马云从小就练就了一身硬本事:用最通俗直白的话语、最简明易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不过,儿时的马云并不是一个喜欢玩弄“嘴皮子”的小孩。幼年的他和许多同龄的男孩一样,在人们的眼中都是那种典型的差生形象:叛逆、倔强、爱打架、逞强、顽皮淘气、屡教不改。  马云的侠气自小就有。那个年代的人们依然对家庭出身抱有很大的成见,不幸的是,由于爷爷是国民党的保长,身为“黑五类子女”的马云自小在父亲的棍棒教育和同伴的欺负与轻视中成长起来。幼年的马云十分酷爱武侠小说,他对书中的大侠形象很是崇拜,也从里面读到了很多行侠仗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故事。  受到小说的影响,马云也想在生活中成为这样一个“侠士”,于是马云小时候成了老师、家长和邻居眼中爱打架的孩子。  他经常打架。“我小时候很瘦小,但是很会打架。”这是马云对自己儿时性格的一种描述。马云自小就生得十分瘦弱,从他现在的样子也可窥见一斑,但是瘦弱的身形并没有影响马云的“骁勇善战”。  男儿有泪不轻弹,马云打架从来不哭。赢就是赢,输就是输,不骂娘,更不向家人告状。  少年马云有一点倔强,他从不害怕比他高大的对手。  马云从来不避讳自己的身单力薄,但不论敌人多么强大,只要惹恼了他,他就硬碰硬地和对方“单练”。为此,幼年的马云没有少吃苦头。有一次为了一些事情和一个高大的年轻人打架,别人都以为身材矮小的马云会不战而退,可是后来马云却越打越勇,虽然最终也没打赢对方,可却在气势上让对方颇感震惊。这让人想到许多年以后的淘宝-eBay之战,马云在气势上的“来势汹汹”让人感觉惊人地相似。  因为打架,马云受过多次处分。最严重的一次打架,年幼的马云受伤被送进医院,缝了许多针。至今算来,从小学到中学,因为帮朋友打架,替人出气打架,马云身上竟缝了13针之多。也因为打架,受过多次处分的马云被迫转学,进了杭州八中。  因为爱打架,所有的老师、邻居都对马云这个顽皮孩子的前途不抱希望。老师和家长说马云是个“傻气”的孩子,总是为了朋友弄得满身是血,但朋友们却说这是“侠气”,说马云是最讲义气的人。  喜欢打抱不平,经常帮别人打架,少年马云坚定不移地践行他在武侠小说中看到的“侠骨仁心”。到了小学四年级,他在学校又帮人打架,伤得白骨都露出来了。没有麻药,只好直接缝针。“虽然很疼,但我当时眼泪都没掉一滴。”马云的勇敢赢得了同学的好感。  古语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马云自小养成的这种性格注定了他绝不是甘于一辈子平庸的人。一个有着“侠义”梦想、希冀拯救全世界的孩子,正在一步步地向着自己灿烂的梦想前进。  对于这一段童年历史的回忆,马云坚持认为,当时的他只是常打架,但绝不是爱打架。马云说,他不想欺负别人,但因为他个小,别人会欺负他。然而马云并不会为自己而打架,都是为了朋友而打架,因为儿时的马云就已经很看重朋友间的友谊了。  为家族荣誉而战  马云的“语录”之一是:“男人的胸怀是冤枉撑大的,受的冤枉越多,胸怀越大。”这句话中,不仅有愤怒、委屈和自我解嘲,而且饱含宽容。在与现实世界的抗争中,究竟是什么让他始终斗志盎然,意气狂狷?  幼时的马云是一个很敏感的孩子。由于家庭出身的原因,马云从小就被邻家孩子欺负。那时的马云就有忍气吞声的英雄海量,因为他不想惹是生非,不想让家人失望。但由于被欺太甚,这个除了帮朋友出头而很少为别的事和人争吵的孩子也会忍无可忍,即使后果是吃父亲的“一顿板子”。  也是由于马云爷爷的缘故,当马云闹事,警察来到家里时,很多同学会趴在窗户上看热闹。警察会大声呵斥马云:“只许你老老实实,不许你乱说乱动。”当时的这句话让马云记忆犹新、终身难忘。  不幸的是,语文课本里也有这句话。那节课,马云只好硬着头皮听课,老师念到那句话时,一个孩子扭过头,看了马云一眼。“哗”的一下,马云的课本就砸过去了。那孩子更猛,把整个书包猛掷过来。马云躲闪不及,书包里的铁文具盒角刚好撞在额头,顿时血流如注。  关于“七人之中必定有混蛋”的认识,或许在这时已经萌芽了。而“六人之中必定有俊杰”的论断中,或许隐藏着更多的温暖。
---------------爱打架:该出手时就出手(2)---------------
  为家庭荣誉而战的马云在战斗中成长。
---------------数学“弱智”,英语奇才---------------
  苏格拉底说:“让那些试图改变世界的人先改变自己。”马云却是改变了世界,保留了自己,保留了因为喜欢漂亮的地理老师而苦学英语的童年回忆,保留了因为学英语而“厚着脸皮”找老外对话的过去。  马云从小就和别的孩子不同。首先,马云不如其他男孩子那样俊秀可爱,相反,他的大脑袋在他瘦弱的身材上显得非常突兀。其次,他的学习成绩从来不如别的孩子那么全面发展。用马云的话说,他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从来不是最好的,一般在十几名,而且数学极差,往往不及格。  数学极差,但马云英语奇好,如同他的大脑袋,让家长、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懂,不知何故。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样的学生往往会让老师很头疼。  地理老师的“醍醐灌顶”  “天生我材必有用。”马云的顽皮、打斗自然影响了他的学习,这也导致他在整个学生阶段成绩都十分不理想。不过马云天生就很乐观,因为在各门课中,马云仍有他的得意之处,那就是英语。  英语好,他才能念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才能做英语老师,才有海博翻译社,才有机会到美国接触互联网,也才有后来的阿里巴巴。  为什么马云会喜欢英语?其实源于中学一位地理老师一次课上的闲谈。  据说马云读中学时,教地理的女老师上课教学方式非常活泼,讲课让人如沐春风,经常给同学讲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故事。马云和其他同学一样特别崇拜这位地理老师。  有一天上课时,这位老师讲了一件事,使马云受益终生,甚至可以说改变了马云一生。  老师说,曾经有一次在西湖边上,几个外国人询问她中国地理,她英语很好,自然对答如流。老师总结说,你们要学好地理,更要学好英语,不然当有外国人问你的时候,你会给中国人丢脸的。  老师的话犹如醍醐灌顶,使马云茅塞顿开,对老师的崇拜也使得马云对老师的话深信不疑。  马云由此发奋,开始了他的英语学习之旅。  马云苦练英语  上完那节地理课后,一回家,马云就花6毛多钱,买了个喇叭,每天听英文广播,坚持不懈。  那一年,马云刚满12岁。  也许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12岁才开始学英语似乎有些迟了,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在刚刚改革开放的年代里,一个孩子才12岁就开始学习英语,这简直就是一件十分稀奇的事情。  由于没有家学渊源,马云的父母甚至连ABC都不会,马云起初学英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他凭着对英语的热爱,克服了许多困难。凭借着一股子不服输的韧性,马云经常去西湖边老外多的地方,凑上去和那些外国人讲英语,不为别的,就是和老外练口语,有时也会充当一下英语导游。  疯狂英语的发起者李阳老师说过,学英语最忌讳的就是一个“怕”字——怕丢脸不敢说,怕丢脸不敢大声说。马云就是借着这种“厚脸皮”精神,借着不怕出丑的大无畏精神,一有机会就在街上逮着外国人开练英语。马云的英语口语就这样一天天流利起来。慢慢地,马云的英语口语让所有的师生大跌眼镜,有时候连老外都以为他是从美国回来的归国小华侨。而那时的马云便会向别人解释,他从来没出过国门。  没有出过一天国的马云,就这样练就了一口纯正、流利的英语,而且结识了许多的外国朋友。无论如何,马云的英语在那时是出了名的。  甚至在马云上了大学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他仍然每天一个人跑到宾馆门口跟老外“对话”。尽管这些类似“闻鸡起舞”、“卧薪尝胆”之类的故事拿到今天来说已无从考证,但马云多年的努力确实为其外语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了兴趣,才能做好。马云坚信这一点。而在兴趣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实力,“就是一次次失败的积累。只要不把我打死,还会再来过。霉运当头时,要跳出来看,放弃不等于用头撞墙。搞不过就绕一下。学会放弃,才开始成功”。  马云对自己的学生时代还是有些怀念的。如果说他作为学生还有什么让自己自豪的话,那就是他的英语成绩特别好。13岁时,他就能给老外当导游,用自行车带着老外满大街跑了。仅此,便足以羡煞许多同龄人。但除此之外,马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光彩的经历了。
---------------屡败屡战:马云终圆大学梦(1)---------------
  分众传媒董事长兼CEO江南春只是因为一篇获奖作文便被保送到华东师范大学,而盛大网络CEO陈天桥凭借“上海市优秀标兵”提前从复旦大学经济系毕业。与许多功成名就的同龄青年“财”俊不同,马云的大学之旅异常艰辛。  淳朴的大学梦奔腾着动人的浪花,马云向往着象牙塔的那一片净土。但从小到大,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而且连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更具悲剧性的是,马云考过三次大学,两次落榜。  第一次高考落榜后,马云蹬过三轮车,跑过小生意,还曾去酒店应聘服务生(因身高问题被拒)。如此几经辗转之后,马云才重新参加高考,学的是外语。  “士穷则弘毅”,“君子修道,不因穷困而改志”,“志立则气盛”。经历了风风雨雨的马云,最终还是看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片绚丽的彩虹。成名之后的马云从不回避失败,相反还总喜欢拿当年三次高考自我调侃说“可以帮助成绩不好的人找回信心”。  第一次高考滑铁卢  不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主动地完成自己的人生,而非被动地等待结束。  马云坦诚地说过:“我实在是笨得很,脑子这么小,只能一个一个想问题,你连提三个问题,我就消化不了。”  马云由初中考高中时考了两次,其中一次数学只得了31分。尽管马云的英语在同龄人中显得出奇好,然而在中国所秉行的“木桶理论”教育方针下,马云依然无法用最出色的成绩证明他的学业。因为根据木桶原理,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马云短板的长度已经短到足以将他的整桶水漏光,这块短板就是数学。马云最头疼的,也莫过于数学。  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数学只得了1分,全军败北。他垂头丧气,准备去做临时工。他和又高又帅的表弟去一家宾馆应聘,结果宾馆录用了表弟,而他却遭到拒绝。  之后马云当过秘书,也做过搬运工作,后来通过父亲的关系,马云到《山海经》、《东海》、《江南》杂志社蹬三轮送书。他踩着三轮车帮人家把书刊扎在一起,25本成一包,踩10公里路通过火车渠道转发到其他地方。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浙江舞蹈家协会,为协会主席抄写文件。就是在舞蹈家协会,他第一次读到了路遥的代表作《人生》。这本书的出现,也许就是冥冥中命运的安排吧!这本书犹如一个引导者,它在很短的时间里改变了马云的思想,进而改变了马云的未来人生之路。  正如路遥之后的《平凡的世界》影响了几乎所有20世纪70年代生人一样,《人生》也影响了许多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也包括马云在内)的那一代。读过《人生》这部小说或者看过同名影片的人不会无所感受。小说主人公——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曲折的生活道路给马云带来了许多的感悟。高加林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对理想有着执著的追求,但在他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每向理想靠近一步,就会有一种阻力横在他眼前,使他得不到真正施展才华的机会,甚至又不得不面对重新跌落到原点的局面。  从故事中,马云暗暗体悟到:人生的道路虽然很漫长,但关键处却往往只有几步。在人生道路上,没有一个人的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这正印证了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复杂,人们就应该坦然地去面对,遇事不惊,克服一切困难,以自己的勇敢去笑对人生,用自己的热情去创造人生!  于是,就在那一刻,马云开始下定决心:参加第二次高考。  第二次高考失利  所有成功的人,最初都是从一个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信念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暗下决心的马云开始了艰苦的复读生活。那年的夏天,马云报了高考复读班,天天骑着自行车,两点一线,在家里和补习班间游走。  然而幸运之神并没有在第二次高考中眷顾马云。这一次,马云的数学考了19分,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而且这一次的成绩使得原本对马云上大学还抱有一丝希望的父母都觉得他不用再考了。  处在高考失意阶段的马云,每天骑着破旧的自行车穿梭在杭州的大街小巷。有点冷清,有点寂寞,那时候耳边会传来《排球女将》欢快的主题曲,在夜色中,少年马云有些沉醉。  《排球女将》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一定不会忘记片中主要角色小鹿纯子甜美的微笑。那时候的中国,尚处在黑白电视阶段,电视节目也非常贫乏,一部从日本引进的《排球女将》,使得各大小城市万人空巷,这部电视剧深入人心——无论是五六岁天真烂漫的小孩子,还是七八十岁步履蹒跚的老爷爷和老奶奶。  在那青涩但纯洁的时代,小鹿纯子的笑容激励了整整一代人,当然也包括当时的马云。也许小鹿纯子是那个时代的第一个偶像——不仅仅是因为她甜美的笑容,更多的应该是她永不言败的精神。  这种精神对马云日后的影响十分深远,“永不放弃”也成了马云的一种精神象征,影响了每一个阿里人。  也因为小鹿纯子的笑容和执著对马云的激励,马云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毅然开始了第三次高考的复习准备。由于无法说服家人,马云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每周日,马云为了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特地早起赶一个小时的路到浙江大学图书馆读书。
---------------屡败屡战:马云终圆大学梦(2)---------------
  占座位的风气其实早在马云还未读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形成了,这也许会让那些对占座位现象屡禁不止而心生厌恶的现代大学生们感到吃惊:原来早在那个年代就有了这个坏习气。不过如果不是出于抢占座位的原因,当时的马云也许就不会在图书馆抢座位时有幸结识了在他指点电子商务这一片江山的生涯中一直相伴的六个死党了。关于这六个死党的经历,本节暂且卖个关子,按下不言。  就在第三次高考前三天,一直失望于马云数学成绩的余老师对马云说了一句话:“马云,你的数学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这可把马云惹恼了。  有志者事竟成:第三次高考终于成功  曾经在张越主持的《对话》节目中,一位只有初中二年级文化的乡下女人说了这样一句话:“人,只有心中有梦想,眼睛才会有光泽。”在梦想的世界里,只有你不敢想的,没有你做不到的。  《曹刿论战》有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马云很轻易地便颠覆了这古今军事至理。两次高考失利的马云越挫越勇,上演了一出哀兵必胜的精彩好戏。  马云在余老师话语落下的第三天准时参加了他一生中的第三次高考。  考数学的那天早上,马云一直在背10个基本的数学公式。考试时,马云就用这10个公式一个一个套。从考场出来,和同学对完答案,马云知道,自己肯定及格了。结果,那次数学考了79分。  79分的成绩在别人眼中也算可怜,但是按马云的话说,“是运用了独门武功才过去的”。那时候他把每种题型都背了一遍。  把数学题用文科方法做的,也许除了马云再找不到第二个。据说当时高考数学的选择题马云也做得非常有技巧,因为他把选择题的题型也做了分类,最后歪打正着,那次考试终于及格,而且突破70大关,让许多同学刮目相看。  不过即使是马云破天荒地数学考了79分,但依然没有上大学本科分数的“资本”——他的成绩是专科分数,离本科线还差5分。  自助者天助。或许是马云永不放弃的精神感动了上帝,大学连考三年的马云由于同专业招生不满,历经辛苦之后终于跌跌撞撞、摇摇晃晃进入杭州师范学院本科,被调配进入外语本科专业,捡了个小便宜。  也不知那位余老师与马云打那个赌究竟是出于善意的鞭策还是对马云的“傻”实在忍无可忍,不过这一次马云真的走出了泥沼,走向了通往大学的光明之路。  对于别人的反对和质疑,马云说:“对于我们这类人,欣赏我们的非常欣赏,讨厌我们的极其讨厌。我不希望大家都喜欢我,这也不可能。当人们都反对我时,不是一件坏事。我讨厌中庸。”正是对“度”把握不同,承受度存在差异,导致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可能你的承受度是2000万,他的承受度是3000万,而我的是两个亿。”马云说。
---------------我的故事,我的精彩(1)---------------
  马云大学圆梦之旅可以说“由生到死,再由死到生”,但终究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否极泰来”。  带着些许的兴奋和好奇,马云进入大学后过得充实而又趣味横生。  我的大学,我的梦  皇天不负有心人。那一年是1984年,马云刚刚20岁。20岁的马云终于以“阿甘”般的傻劲,跨进了大学的校门。  但马云进的大学并不是名牌学校,只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杭州师范学院。录取的时候马云其实只是个专科生,因为当时学校英语系的本科生招不满,才让他混进了“革命队伍”,有了接受“革命改造”的机会。  不过英语专业非常适合马云,尤其是他的口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大学四年如鱼得水,一帆风顺,并凭着满腔热情和一身侠气,当选了学生会主席。  正是以上大学为契机,马云开始了追求卓越的历程。而从那时起,命运之神也开始眷顾马云。  大学里的马云,英语成绩太好了,不用怎么学习就能稳坐英语专业的前五名,这让他总觉得无事可做。也由于这个原因,那时候的马云并不热衷于学业,而是在学生会中混得非常有名气,以至于临近的学校中,一些活跃的男生都认识他。马云将往日打架的劲头转到学生工作上,不仅顺利当选为学校学生会主席,还再接再厉登上了杭州市学联主席的位置,对于一个二流高校学生来说,这几乎是个奇迹。  这些也不由得让马云的万千学弟学妹们至今还在感叹:那马云想当初还在我们楼下的食堂待过,怎么今天他赫赫有名了,而我们还躺在昨天的校园里睡觉呢?  事隔数年,马云回忆起大学的生活说:“我自己觉得,算,算不过人家;说,说不过人家。但是我大学过得很成功,创业也成功了——如果马云能够成功,我相信80%的人都能成功。”  从读书到教书  在国内互联网圈内,马云的能言就像张朝阳的时尚、陈天桥的稳重、王峻涛的迷球、王雷雷的直爽一样出名。创办阿里巴巴之后,一直在国内土生土长的马云可以很轻松地在欧美向海外用户做精彩演讲,“水平丝毫不差于国内演讲”。而马云自己则解释说:“这两下子主要是当年教书的时候练出来的,现在上台从来不备讲稿,一开口收都收不住。”  1988年,大学时代的一帆风顺,也使得毕业之后的马云顺利地进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当英语老师。马云也是当年杭州师范学院500名本科毕业生中唯一到高校任教的。当时马云的心思很活跃,估计老师这个职业他确实不能做得长久。于是学院的老领导就找他谈话:“马云,我和你打个赌,你能不能做5年的英语老师?”  其实,那时候马云身边有许多朋友和同学都跑到外面的花花世界里去逍遥快活了,从商和出国的都很多,如果不是老领导的这句话,估计短时间内马云也会有自己的动作。后来他想了想,答应了。  马云觉得遵守承诺是一件很浪漫的事。为了这个承诺,马云老老实实地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做了5年的英语老师。  大学毕业任教不久的马云还到过杭州一家夜校兼职教外语。由于讲课异常精彩,每当他讲课,许多班级便不用上课了,因为本来就不多的学生都跑去看马云“表演”,而且这种“表演”效果还相当不错,基础极差的补习班学生,经过他一番调教,居然纷纷在课堂上满口洋文。  说起那段经历,马云依然得意洋洋:“我研究过李阳的疯狂英语,要是我加入进来,风头会盖过他,我的秘籍是真能叫人脱口讲外语的。”  马云教书教得很好。他并不让他的学生读死书,死做试卷,因为在马云眼里,做试卷是没有能力的表现。  马云全英文式的课程让他的学生非常感兴趣,课堂上的互动气氛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投入。马云的魅力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展现的,阿里巴巴最初跟他创业的18个元老,有几个就是他的学生,比如周宝宝,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崇拜马云,最后也就脑子一热追随着马云创业去了。现在他们还在阿里巴巴的各个岗位上,说到当年的趣事,还是莞尔一笑。  另一位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之一彭蕾,也是马云的好朋友和同事。所以可以这么说,马云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做老师的那几年,奠定了今后阿里巴巴创业路上最核心、最忠诚的创业团队,这些伙伴和记忆,应该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积累和财富。  妻子和房子  马云的妻子张瑛,是马云在大学里认识的。由相识、相知到相爱,两人已经走过了多年相濡以沫的日子。张瑛一直默默地在背后支持着马云,鼓励着马云,并最终与马云相依相伴,成了马云忠实的人生伴侣和得力的事业伙伴。  还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任教的时候,他们买了第一套房子。  其实,那时候的穷教师并没有太多闲钱,所以多数老师会选择住在教师宿舍。当时马云就向家人和朋友拼拼凑凑借了钱买下了一套还算比较大的房子。在那个时候的人们看来,那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后来当别人有了类似的房子以后,马云把那套房子卖了,去买了在互联网史上名气赫赫的湖畔花园。这在当时又算得上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了。
---------------我的故事,我的精彩(2)---------------
  之后马云说起他的购房心得,颇有感触:“如果我要投资房产,我不会投资那些流行的房型,比如说一室一厅、两室一厅。相反,如果我要投资,我会选择一些比现在流行面积大一点的房子,比如当时的湖畔花园,那是比三室一厅要大一点的别墅。这样我就永远站在时代前面,如果有机会,我把现有的一套抛掉,去买更好的。”这个思路同样适用马云后来的阿里巴巴,总是做得比现有的网站要好一点,多一点,这样才有了“在全世界是商人都要使用阿里巴巴”的宏伟梦想。这与他的购房心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高校不是理想的寻梦之地  1995年,30岁的马云凭着出色的工作表现被评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  如果马云继续守着他对学院领导的承诺,继续按部就班、一心一意地从事他的英语教学工作,那么也许今天的马云会是一名异常出色的英语教师。说句玩笑话,若马云随此发展下去的话,说不定现在的新东方还会少出几位名师,因为他们的风头只怕都会被马云一人盖住,包括后来以《疯狂英语》大红大紫于中国的李阳。  如果真这样继续发展下去的话,那么也就不会有现今活跃于电子商务领域的奇人马云了。同理,也就不会有阿里巴巴问鼎全球最大网贸市场,不会有淘宝网决胜亚洲最大网购中心,不会有收购雅虎中国之后阿里网络帝国的登顶了。但幸好故事有着另一个对于今天的马云和未来的中国B2B市场都相当完美的开局。  真正的成功者是不会安于现状,更不会甘于现状的。而马云正是一位不安于现状、不甘于现状的勇士。马云从小性格中的坚强、勇敢与不服输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求新求变的马云又是以怎样的方式与舒适安逸的大学执教生涯告别的呢?  就在1995年,30岁的马云给了我们最终的答案,他踏上了创业的漫漫征程。
****************第三章万事开头难:黎明前的摸索***************
  万事开头难,难以想象辉煌的背后没有卧薪尝胆的奋斗拼搏。分众传媒董事兼CEO江南春缔造的分众神话缘于其永怡十年的千里走单骑,九城董事兼CEO朱骏的造富神话离不开大洋彼岸的“镀金”归来。由此,若要回顾马云的“暴富”历程,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忽略甚至割裂阿里巴巴创立之前马云筚路蓝缕的创业经历。  无论是上文提及的蹬三轮、摆地摊,还是下文将展示的办翻译社、约会互联网,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个子男人此时开始慢慢揭开了其并不神秘却意义非凡的创业序幕。&&&&&&
---------------创业前奏(1)---------------
  著名的学者、已故的耶鲁大学教授威廉·莱安·费尔普斯常说:“想最幸福的事就是最幸福的人。”套用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说:想最成功的事就是最成功的人。  不知道为什么马云有着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而似乎他这一生都在做决定、颠覆自己的决定、再做决定、再颠覆这永远循环的圈子下经营着自己的生命。  当所有认识马云的人都以为毕业后的他将安身立命于高校,拿着还算可观的薪酬,做一个桃李满天下的英语老师时,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马云放弃了这个机会。他选择做自己的老板,成立外文翻译社。  海博翻译社:见证马云的“永不放弃”  如果在浏览器中输入www?郾haibofanyi?郾com,你会看到马云手写的一句简单但又令人震撼的话:永不放弃!在这句话的右侧还有一张马云用食指轻靠嘴唇的经典照片。  也许你会觉得惊奇,以阿里巴巴著称于世的马云,什么时候开始“把玩”上了这个看似与阿里巴巴“不着边际”的网站?这个网站又何以用马云的签名和照片作为链接直接进入主页?它们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关系?  如果能想到马云的英语教师出身,那么细心的读者定能对马云和这个据说是杭州最早的专业翻译社之间的联系猜出几分。  走进海博翻译社的主页,关于海博有这么一段介绍:  杭州海博翻译社成立于1994年1月,由马云先生创立,是一家经工商局正式注册成立的专业翻译机构,也是杭州最早成立的专业翻译社。海博翻译成立之初即成为杭州市公证处指定的翻译社,多年来我们以快捷、准确、保密、周到的服务,深得各公证处的信赖,并被浙江省司法厅公证员协会确定为翻译合作单位。  翻译社自成立以来,始终把顾客和信誉放在首位,保证质量、服务力求完美,拥有广泛的客户群。我社不仅有好的翻译人员,还有一支精干的业务后勤队伍。10多年来,我们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过风雨,与您一起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其实海博翻译社是马云早年的一个杰作。  海博源自英文单词hope的谐音,意为希望。三十而立,1994年成立海博翻译社时,马云正好30岁。这一年,他所供职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校长对他许诺,将来让他当学校驻外办事处主任。  可就在马云刚过而立之年的1995年,在外人眼中看来仍有些“傻傻”的马云做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决定:放弃了他在大学中的美好前程,他辞职了!  虽然日后看起来马云的下海有些意气用事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马云自己的解释是:“当时我在学校里接触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所以很想到实践中辨明是非真假。所以我打算花10年功夫创办一家公司,再回学校教书,把全面的东西再传授给我的学生。”  也正是因为他的辞职,才有了这家杭州最早的专业翻译社的不断发展,以及之后马云所得到的幸运之神的眷顾。  而12年后,海博翻译社负责人张红女士回顾当初马云投身翻译行业时,依然动情地说:“当开始大家都还没想到这个行业的时候,当大家都还没有看到这个商机的时候,马云首先想到了,他的想法都是具有前瞻性的。那时我们杭州没有翻译社,我们是第一家独立存在的这样一个公司,大家都不看好,而且一开始也不赚钱,但马云坚持下来,没有放弃。所以,我很佩服马云,他说的话会让你振奋,没有希望的东西在他看来也充满生机,他能带给他身边的人生活的激情。”  不出色的学生成了出色的商人  据马云自己介绍,建立翻译社的想法是因为那个时候精通英语的人确实有限,但需要翻译的人又一大把。所以,就有许多人找身为英语老师的马云帮忙翻译。可是马云并没有足够的时间,于是就找已经退休的老师做“枪手”,代替他帮人翻译。  当时马云只是想开一家翻译社将退休老师供养起来,也算是为社会贡献绵薄之力。  不过仔细算起来,还在1991年,马云在学校安安心心地教书时就有开办翻译社的想法了,并且已具雏形。所以,其实海博是马云创建的第二个翻译社了。  当然,海博翻译社并没有带给马云多少资本和财富的积累。在创业初期,一切从零开始,马云和他的那群伙伴们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失败。记得开张的第一个月,海博翻译社的收入是700元,而房租是2000元。第一个月没有赚到钱反倒亏了一大半,这不禁让许多人举棋不定、内心动摇了。  而就在大家恍然不知所措的时候,马云竟然一个人背着个大麻袋去义乌,卖小礼品、卖鲜花、卖书、卖衣服、卖手电筒,用这些买卖的收入弥补翻译社入不敷出的艰难状况。  也许正是靠着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海博在马云的带领下,渐渐开始有了起色。据马云说,翻译社1994年已经达到收支基本平衡,1995年开始了首次盈利,而谈及现在的海博,马云的说法是“盈利很高”。  三年的等待对于马云以及翻译社的同事们来说都是刻骨铭心地漫长,但是如果没有这种坚强的意志力去克服一个个迎面而来的困难,海博翻译社也无法走到今天,走过它不算太短的12年。
---------------创业前奏(2)---------------
  如今回顾1994年到1995年这两年,马云认为当时的他就干成了这件“傻事”:不仅养活了翻译社,还成功地组织了杭州第一个英语角。如今,海博是杭州最大的翻译社。  &#8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干爹你有了一叶菩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