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对决跟昆特牌官网有什么区别啊?

比肩《炉石传说》的“昆特牌”,到底有什么玩头?_参考网
比肩《炉石传说》的“昆特牌”,到底有什么玩头?
哆哆沐不一样的群众基础在《三国杀》和《炉石传说》流行之前,很多人眼中的“桌游”还停留在《大富翁》这种类型的游戏中。当然,桌游的内容远不止这些,如果我们将桌游的发展史放一边,直接看看《炉石传说》这样的衍生品可能更为简单易懂一些。作为优秀的吸金IP,“魔兽世界”拥有强大的粉丝资源,而脱胎于其中的《炉石传说》更是有着其他手游无法比拟的高起点。同样,作为《巫师》系列衍生品的《巫师:昆特牌》也拥有强大的吸引力。但不同的是,《巫师:昆特牌》却比《炉石传说》更为容易上手。昆特牌是《巫师3:狂猎》中存在的卡牌对战游戏,据传是由矮人发明。不同于不少作品中一闪而过的小游戏,昆特牌贯穿游戏全程,有自己独立的剧情任务线。玩家可以通过购买、做任务或赌斗来收集卡牌,搭配自己的牌组,游戏后期甚至还有“昆特牌”锦标赛。有趣的对战和收集要素,让许多玩家甚至不顾主线,醉心于终日“打牌”—不少玩家戏称《巫师3:狂猎》为“昆特牌3:狂赌”。而且更为有趣的是,《巫师3:狂猎》开发商将NPC对话也强行加入了“玩昆特牌”的选项,哪怕是NPC濒临死亡,向你求救的对话中依然如此。NPC与玩家的“牌瘾”都如此之大,简直是闻所未闻。但无论如何,昆特牌已然有了真正的“群众基础”。不少玩家购买《巫师3:狂猎》,仅仅是为了得到其赠品—实体昆特牌。说得更“接地气”一些,那么就是如今淘宝上数不清的盗版中文昆特牌,而且销量还不错。平衡性与博弈性众所周知,同样是数值对抗,卡牌游戏的魅力就在于其博弈属性被放大到了极致。玩家处于一种“算计”的状态,这样的博弈方式让玩家极大程度地体验到了“策略制胜”的成就感。而且不同于单纯的数值对抗或者纯粹的随机机制,《巫师:昆特牌》采用的是“三局两胜”,即便是运气在差的人也有翻身的余地—“田忌赛马”的故事听过吧?总之,《巫师:昆特牌》较《炉石传说》来说更具备博弈性。《巫师:昆特牌》的对局,永远会在这一局考虑下一局的事。在先下一城的情况下,第二局是破釜沉舟打光所有手牌博取胜利还是稳扎稳打消耗对手,拉开手牌差距第三局决胜,这都是在对局中需要不断思考的。另外,在平衡机制上,《巫师:昆特牌》也依然有不错的应对方式。一般来说,设计师在设计卡牌的时候,设计一张符合价值模型,异能很优秀但可以被反制的卡牌很难,设计一张超越价值模型,很难被反制的卡牌却很简单。在传统TCG游戏中,总是会出现一些影响平衡性的卡牌。诸如《万智牌》中的“万世创伤伊莫库”、《炉石传说》中的“砰砰博士”,这些卡牌在某种环境中,频繁出现在某一套牌或多副套牌中,它们的数值,特效明显超出其它卡牌太多,导致环境中出现许多无法进入构筑的废卡。但在《巫师:昆特牌》中却不同,就卡牌本身来说,其中并不存在那种极为强大的超级卡。某些卡或许能力强大,但也仅仅是某方面,其他方面依然有很多卡能克制它。没别的,就只是更“良心”一点众所周知,国内《万智牌》玩家少的原因之一就是它对新手不怎么友好。卡包价格高昂、游戏机制复杂以及卡池深不见底,这些都曾一次次将新手拒之门外。这也是为什么《炉石传说》会更受欢迎—对新手更为友好。《炉石传说》的卡包可以用游戏内的金币购买,也可以消费现金购买。另外诸如有些新手任务也可以获得卡包,以及乱斗模式的首胜也会奖勵一个卡包等,这些机制保证了零消费玩家和低消费玩家,即使在游戏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获得卡包。同时,每次版本更新都会送玩家几个新卡包,让玩家不会被版本所抛弃,体验到新版本的内容。而对比《炉石传说》,《巫师:昆特牌》这方面做得更良心。目前披露出来的消息是,《巫师:昆特牌》的奖励机制以24小时为周期进行循环,在每一个24小时开始时,玩家只要获得三场胜利就可以获得100矿(游戏内的货币),可以用来兑换一个卡包。而如果玩家选择继续游戏,那么则需要6胜才能获得75矿,在秉承碎片化游戏理念的同时,也缩小了各个层级的玩家的实力差别。结束语从各方面的机制来说,《巫师:昆特牌》是目前更为容易让大众接受的修正产物。但是这并不是说它就一定能俘获大众的心,因为从其他同类型游戏的表现来看,“世界观”是一大根本性问题,但这恰恰是《巫师:昆特牌》的弱点。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的其它文章感谢《昆特牌》,终于有一款一点也不像《炉石传说》的TCG
感谢《昆特牌》,终于有一款一点也不像《炉石传说》的TCG
“我的妻子和女儿被抓走了,我就算死也要把她们救回来。”
“来局昆特牌吧。”
“在我的村子里没人能赢得了我!”
你可能没玩过《巫师3》,但你一定听说过“来局昆特牌”。以小游戏的形式穿插在《巫师3:狂猎》中的昆特牌,在游戏发行后即受到了玩家的热烈追捧,“来局昆特牌”一梗更是广泛流传于玩家群体之中,其热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巫师3》。
正所谓打铁要趁热,《巫师》系列开发商CD PROJECT RED随即推出集成式卡牌游戏《巫师之昆特牌》。游戏的国际服已在5月24日开始公测,国服(盖娅互娱)则在6月6日进入二测。那么《巫师之昆特牌》作为一款独立游戏成色如何?下面就由深度君为各位玩家姥爷分析分析。
集成式卡牌游戏最核心的部分,自然是卡牌构成。
《巫师之昆特牌》的所有卡牌内容均出自游戏《巫师》系列。目前游戏里牌组共分为五个阵营,每个阵营拥有不同阵营效果、领袖技能与其专属牌库。每场游戏开始前,玩家选择其中一个阵营,以其牌组进行对战。
卡牌按照类型分为怪兽卡和功能卡,怪兽卡具有技能和战力值,功能卡则只有技能;按照强度分为金卡、银卡和铜卡。
由于《炉石传说》目前在集成式卡牌游戏中的处于统治地位,每一款新推出的同类型产品都不可避免地会被与之比较,然而绝大部分还是炉石like,只做了一些无关痛痒的微创新和换皮。那么《巫师之昆特牌》是不是跟其他妖艳贱货不一样?是不是有什么新颖的内容呢?
二者核心的差异在于胜负判定规则:在《昆特牌》里只有怪兽卡具备战力值(等同于生命值),而玩家没有,因此游戏胜利条件为场上怪兽卡总战力值更高。简单来说,就是比大小。
如何才能使“比大小”具有更高的可玩性呢?答案是限制可利用的手牌数和采取三局两胜制。
《昆特牌》一套卡组可以装配25-40张卡,玩家初始只有10张手牌,可在第2、3局中分别抽2张和1张卡补充手牌(有的卡牌技能可以召唤更多卡)。
对战阶段以回合制进行,召唤卡牌没有费用概念,玩家可以在自己的回合打出1张任意强度的卡牌,并发动卡牌的技能。
双方回合均放弃跟牌后,进入小局结算,场上怪物卡清空,玩家以剩余手牌进行下一局游戏。
这意味着如何合理分配有限的手牌在三回合的使用成为了决定最后胜负的关键,你可以选择一往无前直落两局,也可以选择避其锋芒让一追二,充满博弈的游戏设定让《巫师之昆特牌》堪称卡牌届的“田忌赛马”。
值得一提的是,游戏中怪兽卡均没有攻击力,只能以技能对敌方卡牌进行杀伤。因此,一味堆砌生命值面板高的金卡并不能完全统治比赛。如何通过金、银、铜以及领袖技能配合打出combo,最大程度上削弱敌方场上的总战力值,才是真正的获胜之道。
总的来说,《昆特牌》卡牌特效、场景、音效制作精良、节奏快,玩法新颖与《炉石传说》差异极大,是一款良心之作。其作为独立游戏登场后,开发商极大地丰富了牌组并增强了双方卡牌的互动性,即使是《巫师3》的玩家也能感受到新意。如果非要挑出一个重大缺点的话,那大概就是没有嘲讽系统了吧。
《游深度》——游戏行业老司机,不吹不黑不软文。欢迎订阅关注我们,更多游戏资讯和游戏圈的八卦内幕等你哦。昆特牌对比炉石传说,孰优孰劣? - 知乎351被浏览357153分享邀请回答804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昆特牌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