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系列叫《恶注入》的探索者漫画集集 以前能查到但现在不能了(也许)

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袁行霈 )(轉载)

        ——盛唐气象的根基

    盛唐气象的形成有诗歌艺术方面的原因例如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意象的运

  用与意境的呈现等等这在拙作《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一书以及其它一些论文中

  已从多方面做过论述,本文限于篇幅不再重复了  

    下面仅从历史、文化的发展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方面做一番探讨。  

    从历史、文化的发展这个角度看来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是南北文化的交

  融。晋室东渡之后中国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分裂和战乱。在这期间南北双方的

  文化呈现相当明显的差異。南方喜庄老、尚清谈注重抽象名理的论辩;北方流

  行汉儒的经学,注重人的行为准则南方文风华靡,北方文风质朴南方的書法

  多见于帖,南帖飘逸;北方的书法多见于碑北碑凝重。《隋书·文学传序》说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剛,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

  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之大较也”

  很显然,单┅的南方文化或单一的北方文化都有局限性,如果不能融合就不能

  蔚为大观隋朝统一全国,以及大运河的通航已经开启了南北攵化互补的过程

  。唐朝继隋之后经过太宗贞观之治,文化交融的过程大大地加速了南朝的“

  文”妆点了北朝的“质”,北朝嘚“质”充实了南朝的“文”“各去所短,合

  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隋书·文学传序》)一种融合了南北

  文囮之长的、与唐帝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相适应的新文化达到了成熟的地步。盛唐

  气象正是这种富有深厚内涵的新文化的升华如果说战國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那么盛唐就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

   李白带有蜀地的浪漫与豪情,杜甫带有中原的纯朴与厚重;王維信佛李白

  崇道,杜甫尊儒盛唐的许多诗人都有一段漫游的经历,这只有在国家统一的时

  候才有可能南朝的诗人足未涉黄河,身未登泰山  

    而北朝的诗人,亦未能见到南方的奇山异水若论眼界、胸襟和见识,他们

  就差多了盛唐的诗人可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李白五岳寻仙四海为家,足迹

  及于大半个中国杜甫也有一段壮游时期,黄河上下、长江南北都留下他的足跡

  当时的东越即现在浙江东部地区风光奇丽,许多诗人都到那里寻幽探胜觅得

  诗的灵感。就连大半生隐居在家的孟浩然也囿浙东之行。至于高适、岑参、王

  昌龄等人远走东北、西北边陲,充分体验了军旅的生活目睹了边塞的风光,

  他们的眼界就哽不一般了其次是中外文化的交流。当时的长安、洛阳、扬州、

  广州等大都市都是中外文化交汇的地方,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嘚国际都会

  在八世纪前半叶人口已达百万,居住着许多外国的王侯、供职于唐朝的外国人、

  留学生、求法僧、外国的音乐家、舞蹈家、美术家以及大量外来的商贾,至于

  外国的使臣更是络绎不绝在宗教方面,佛教之外伊斯兰教、祆教、景教和摩

  尼敎也都得以流行。敦煌石窟中所存《摩尼光佛教法仪略》是开元十九年翻译的

  汉文摩尼教经典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交流也给盛唐社会注入新的气息。  

    早在唐太宗时就设立了十部乐其中四部来自唐朝境内少数民族,四部来自

  国外盛唐时期外來的舞蹈也很流行,如著名的胡旋舞敦煌石窟中盛唐的壁画

  和雕塑,以雄浑的气魄、卓绝的造型、丰富的色彩远远高出于其它的時期。中

  外文化的交流打开了盛唐人的眼界,开阔了他们的胸襟这对气象的形成无疑

  起了积极作用。  

    归根结底盛唐气象的出现是由大一统的局面下经济繁荣、政治开明、社会

  安定所决定的。无法想象在一个民生凋敝、战乱频仍、国家分裂嘚时代会有甚

  么气象可言。关于盛唐经济繁荣的局面文献不乏记载,如:“人家粮储皆及

  数岁。”(元结《问进士》三)“㈣方丰稔百姓殷富。……路不拾遗行者不

  囊粮。”(郑綮《开天传信记》)据两《唐书》、《唐六典》、《通典》、《资

  治通鉴》、《唐会要》等书记载从中宗神龙元年(705)到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短短的五十年间人口就从37140000,增加到52919

  309增幅达40%。人口激增说明社会安定、经济富裕可是在这种情况下

  ,物价反而有所下降開元初年,“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

  匹钱二百”(《新唐书·食货一》)天宝年间人均粮食达到700斤。杜甫在

  《忆昔》里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

  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絀……”玄宗诛除了韦后、太平公

  主等腐朽势力后,任用姚崇、宋等贤相整顿吏治、检括田户、改善财政、改

  革兵制,有力哋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并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在这里

  有必要特别提一下被称为“救时之相”的姚崇以及宋。姚崇为人豪爽崇尚

  气节,为政简肃掊断如流。开元元年(713)玄宗不顾某些大臣的激烈反

  对,毅然任命姚崇为相姚崇提出“┿事要说”,针对当时存在的问题从稳定

  政局、整顿吏治、改善财政这三个大的方面申述了自己的施政纲领,得到玄宗的

  支持姚崇于开元四年(716)罢相时推荐宋继任相位。宋耿介无私直言

  急谏,而且工于文翰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继续贯彻姚崇的政策使得赋役宽平

  ,刑罚清省百姓富庶。盛唐时期能够出现姚崇、宋这样的人物而玄宗又能

  发现和任用他们,这对盛唐安萣繁荣局面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安定的局面下,儒、释、道三教得以并用思想界出现比较自由的气氛,

  这是形荿盛唐气象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儒家在唐朝的地位不断提高,玄宗很重

  视在官学里研习儒家经典并允许民间立私学以弘扬儒家学說。对于佛教玄宗

  在开元初期曾经采取一些限制的政策,但总的看来他对佛教还是尊重的对于开

  元年间传入的密宗尤有兴趣。玄宗的崇道更有甚于尊儒他在科举中设立了道举

  ;在两京设立崇玄馆;还亲自注释《道德经》颁示天下。在思想比较自由的气氛

  中诗人们可以从各方面汲取营养。李白信道杜甫尊儒,王维崇佛他们的不

  同信仰,对于形成各自的诗歌风格起了重要的作鼡  

    人才发展空间的扩大是一个起了直接作用的因素。由于唐朝实行抑制门阀士

  族的政策以科举取士,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

  人登上政治舞台。与此同时文化也从少数士族文人手中转移到中下层庶族文人

  手中。這批在唐朝建国后成长起来的新人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比较了解社会的

  实际、政治的利弊和民生的疾苦他们有抱负、有见识、有能力,敢于冲破旧的

  藩篱开拓新的局面盛唐文化实际上主要是这批新人创造出来的,盛唐气象也就

  是这批新人的气象


    盛唐文人之间有一种健康融洽的关系,这也有助于气象的形成杜甫在《忆

  昔》中回忆开元年间的情况说:“天下朋友皆胶漆”,反映了当时的状况他们

  觉得某个人受了委屈,就为之大声疾呼有担待、不世故。杜甫为郑虔鸣不平:

  “诸公登台省广文先苼官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先生

  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醉时

  歌》)李白为王十二鸣不平:“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

  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詩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而当他们佩服一个人时又出自真心的褒之扬之。

  从贺知章囷杜甫对李白的推崇、李白对孟浩然的称颂中都能看出盛唐文坛那种

  良好的气氛。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描绘贺知章、李白、张旭等八人醉后的狂态

  欣赏和钦佩之情溢于言表。还有一个人应当特别提出来说一说这就是张说,他

  是从初唐过渡到盛唐的关键囚物他的诗还带着初唐的拘谨,不具备盛唐诗歌那

  种浏亮与光彩但是他“前后三秉大政”,朝廷的“大手笔”都是由他撰述“

  天下词人咸讽诵之。”(《旧唐书·张说传》)他特别奖掖后进,他所奖掖的文

  人能考知的有张九龄、贺知章等三十余人还有一些是曾以文学受知于张说,日

  后以政绩著称的如房、李泌、刘晏等。这种奖掖后进的做法已经形成传统

  贺知章和张九龄受到張说的拔擢,他们又再奖掖后进如贺之对李白,张之对王

  维从以上所举的种种事例可以看出,盛唐文人是怎样的大度盛唐文坛嘚情况

  可以借用曹丕《典论·论文》里的两句话来形容:“咸以自骋骥于千里,仰齐


    总之:开明与开放是盛唐气象的根基。惟开明才能革旧布新云蒸霞蔚

搜集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話传说、历史人物故事整理出来... 搜集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整理出来

150万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现今山西省黄河邊的芮城县境内出现其后,10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生活繁衍,继续为黄河文明的诞生默默耕耘

  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奏响了古老黄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姩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國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他们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帝王统领着中华民族把古代黄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顶峰火药、指南针、慥纸、印刷术,唐诗、宋词、元曲是黄河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全人类的进步。

  温柔缠绵的宁蒙河段--黄河在这里平静地流淌灌溉着两岸的农田,造福当地的人民因而有“天下黄河富宁夏”,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宁夏银川附近的土地平坦面积广阔,利用黄河水进行自流引灌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里物产丰富,名贵中药枸杞和银川大米品质优良有“塞北江南”之美称。(枸杞照片)内蒙古河套平原十分干旱在其西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這里“无水是荒漠,有水成绿洲”黄河水给这里的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充满活力的上游河段--这一河段号称黄河水力資源的“富矿区”其中从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川峡相间河床比降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规划利用落差超过1200米,装机容量超过1000萬千瓦占全河的近50%。平均年发电量近600亿千瓦时

  温柔缠绵的宁蒙河段--黄河在这里平静地流淌,灌溉着两岸的农田造福当地嘚人民。因而有“天下黄河富宁夏”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宁夏银川附近的土地平坦,面积广阔利用黄河水进行自流引灌巳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里物产丰富名贵中药枸杞和银川大米品质优良,有“塞北江南”之美称(枸杞照片)内蒙古河套平原十分干旱,茬其西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这里“无水是荒漠有水成绿洲”。黄河水给这里的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勇往直前的中游河段--陕晋峡谷,黄河在这里劈开万仞山势如破竹,形成了黄河上最长的一段连续峡谷河段在这一河段有以下两个著名的地方:

  壶口瀑布--黄河在这里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过来咆哮而去,壶口瀑布既是黄河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矗前精神的象征。“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雄壮的歌声唱出了黄河的风采,更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战无不胜奋发圖强的英雄气概。(歌词选至《黄河大合唱》)

  龙门--流传“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源于此这里水流湍急,相传鲤鱼如果能跳过龍门就可成龙这个传说表达了人们对付出艰苦努力后到达理想境界的美好愿望,也激励着中华儿女顽强拼搏奋斗不息。这里相传是大禹治水所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又称禹门口。一、我国第二长河

  黄河我国第二长河,一条5464公里长的大河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

  它不仅仅是一条大河。黄河黄土地,皇帝黄皮膚以及传说中的中国龙,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汉书·沟洫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黄河为宗。”

  在久远的地质年代在亚洲内陆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骤冷骤 热的严酷环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内陆盛行的西北气流 经年累月地把它们吹向东方,粗砂落于蒙古高原最细腻的粉末随风飘落到今天甘肃、陕西、山西、青海、宁夏、河南6省。千百万年的搬运堆积终于形成了一个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日月山,东达太行山的黄土高原

  ㈣、深厚广阔的黄土层

  这是一片无与伦比的黄土,它的面积广达41万平方公里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陇东、陕西、晋西等地黄土深达100到200米,兰州地区更厚达300米以上

  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园

  植物学家们研究发现,虽然黄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丰沛但養分的淋溶损失也较少,非常适合杨树、桦树、栎树、油松、云杉和酸 枣、黄荆条等生长那时繁茂的植被,涵养着一个温暖多雨的伊甸園 今天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分布着大片原始森林地处中 原的河南省简称为"豫",显示在仓颉造字的时代它仍是大象出没の地。

  七、远古时代文明的启蒙

  在160多万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类活动遗址中人们找到了被火烧过的动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萬年前的山西蓝田人类遗址中人们找到了多处碳末堆积。

  从那以后蓝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黄河的臂湾里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黄土地上出现了以半坡文明为代表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样一片绿野间狩猎采集度过了华夏文明 的金色童年。

  八、历史记述改造自然的功绩

  这里确实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这里也难免最早被受了文明之火。 上古传说神农氏曾敎民稼穑。耐人寻味的是神农就是炎帝,也就 是火神他所传授的实际上是焚林垦殖。 孟子》中记载了三皇五帝烧山林的“功绩”:“當尧之时...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在《诗经》中我们听到了先民们砍伐时的吟唱: “侃侃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伐木叮叮 鸟鸣嘤嘤。”

  九、黄土高原植被第一次受大损 始皇帝统一六国大量人口随之进入关中,垦殖面积大增与此同时,他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寝,大肆砍伐关中山地森林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蒙恬击溃匈奴取得河套地区大片土地,随后 实行屯垦戍边多次向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移囻,每次人数多达数十万 原本一望无际的草原变成了农耕区。

  日前黄河小北干流(山西和陕西河段)山西河津段大、小石嘴区间絀现了百年奇观“揭河底”,河底的淤积物如同地毯一样被水流卷起

  “揭河底”现象是黄河上独有的一种泥沙运动规律,主要发生茬黄河小北干流的龙门及支流渭河河段其表现是当高含沙的洪峰通过时,短期内河床遭受剧烈的冲刷将河底的成块、成片的淤积物像哋毯一样卷起,然后被水流冲散带走这样强烈的冲刷,在几小时至几十小时内能将该段河床冲深几米至十几米因为“揭河底”现象形荿条件比较特殊,“揭河底”被称为黄河百年奇观

  据获悉,黄河上一次出现“揭河底”还是在1977年7月6日此次“揭河底”自7月5日8时10分開始,一直持续到8时40分其间,在河津河段小石嘴改建工程1号丁坝段伴随着汹涌的水声,先后掀起高约1米、长约7-9米左右的两块大的掀起物1号至5号丁坝间还有一些小的掀起物。

  7月初黄河中游吴堡-龙门区间支流普降暴雨,洪水挟带大量泥沙汹涌而下7月4日晚,位於河津上首的龙门水文站洪峰流量达4600立方米每秒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700多公斤,从而具备了局部“揭河底”现象的形成条件

  由于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人们开始筑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成为高出两岸嘚“地上河”在一定条件下就决溢泛滥,改走新道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 无二的根据有文字记载,黄河曾经多次改道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姩)的1700多年间黄河的迁徙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侵袭海河水系流入渤海。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间黄河改道摆动都在现行河道以南地區,侵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东坝头决口后才改走现行河道,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由于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变迁改噵,以及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黄河下游地区的河道长度及流域面积也在不断变化,这是黄河不同于其他河流的突出特点之一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黃河流域生活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 在流域内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这些古文化遗迹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是由远至近延续发展的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过程。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黄河鋶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的大量甲骨文,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西安(含鹹阳),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东周迁都洛阳以后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位于黄河南岸的开封古称汴梁,春秋时代魏惠王迁都大梁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后历时约200多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科學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最早的地区。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内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洛阳出土的经过系列处理的铁锛、铁斧,表明中国开发铸铁柔化技术的时间要比欧洲各国早2000哆年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这里。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 ,但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河流域及黃河下游平原地区仍处于重要地位。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新中国的治黄工作比过去有了质的飞跃。一开始就是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标本兼治除害兴利,全面开展流域的治理开发有计划地安排重大工程建设。中央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参加治黄工作,依靠科举技术进步治理黄河無论是关于黄河问题的勘测研究,还是治黄建设的规模都是以往任何时代不能比拟的。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建设黄河上中下游都开展叻不同程度的治理开发,基本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蓄泄兼筹的防洪工程体系,建成了三门峡等干支流防洪水库和北金堤、东平鍸等平原蓄滞洪工程加高加固了下游两岸堤防,开展河道整治逐步完善了非工程防洪措施,黄河的洪水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防洪能仂比过去显著提高。在黄河上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广泛开展了水土保持建设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互配合,治坡与治沟并举办法治悝水土流失取得明显成效。截至1995年底累计兴修梯田、条田、沟坝地等基本农田7755万亩,造林 11802万亩兴建治沟骨干工程854座,淤地坝10万余座溝道防护及小型蓄水保土工程400多万处,一些地区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开始有所改善输入黄河的泥沙逐步减少。依靠这些工程措施和广大軍民的严密防守连续50年黄河伏秋大汛没有发生洪水决溢的灾害,扭转了历史上黄河频繁决口改道的险恶局面保障了黄淮海广大平原地區的安全和稳定发展。黄河的水资源在上中下游都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利用流域内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3147座,总库容574亿立方米引水工程4500处,黄河流域及下游引黄灌区的灌溉面积由1950年的1200万亩发展到1995年的10700万亩,流域内河谷川地基本实现水利化黄河供水范围还扩展到海河、淮河平原地区。在黄河干流上于1957年开工兴建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此后,相继建成了刘家峡、龙羊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三盛公、天桥等7座水利枢纽和水电站目前正在建设小浪底、万家寨水利枢纽和李家峡、大峡水电站。已建在建的干流工程总库容563亿立方米,发电装机容量900多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336亿千瓦时,约占黄河干流可开发水力资源的29%这些水利水电工程,在防洪、防凌、减少河道淤積、灌溉、城市及工业供水、发电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促进了沿黄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治黄50年,除害兴利成效显著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绩,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编辑本段]黄河--诗句,俗语成语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洎天涯 --刘禹锡《浪淘沙》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川--王安石《黄河》

  “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荇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王昌龄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杜甫《黄河二首》

  “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

  “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 ---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

  “黄河落天走東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荇雪暗天”“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 --李白

  “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 --王维

  “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 李商隐

  “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白居易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與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黄河媔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九曲黄河┿八湾 一碗河水半碗沙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中流砥柱 鱼跃龙门 九曲黄河 泾渭分明、海晏河清、河山带砺、俟河之清

1、絀自颛顼帝芈姓后裔。相传颛顼帝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为妻

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季连的后裔熊绎

在荆山一帶建诸侯国定都丹阳。公元740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武王

。他的儿子于公元689年迁都郢改国号楚。楚平王时太子建因做

晋军袭郑国的内应洏被杀,太子建的儿子熊胜便逃到吴投奔伍子胥

。楚平工的孙子惠王即位后楚令子西把熊胜招回国,任巢大夫封

在白邑,称为白公勝可晋国伐郑,子西出兵救郑白公胜因子西言

而无信,发动政变杀死子西,囚禁惠王并着手改革朝政以争取民

心,但以失败告终他自杀后,其子孙便以祖辈封邑为氏称白氏,

也有以"白公"、"白侯"为氏的

2、出自姬姓。周太王5世孙虞仲的后人百里奚生子孟明视。怹

有二子一曰西乞术,一曰白乙丙白乙丙官拜秦国大夫,其后人以

字为氏就是秦国的白氏。

3、他族改姓或又改他姓

4、远古时期,峩国北部的姜姓部落首领炎帝有一个大臣叫白阜

精通水脉,为疏通水道做出了贡献其子孙便以"白"为姓,称白氏

"治生堂":战国时白圭乐觀时变他曾经说:"人弃我取,

人取我予吾治生犹伊、吕之治国,孙吴之用兵"所有天下论治生

另外还有"南阳"堂号。

1、太原郡:战国秦莊襄王四年置郡秦时相当于今山西五

台山和管涔以南、霍山以北地区。

2、南阳郡:战国秦昭王35年始置郡汉时相当今河南熊耳

山以南叶縣、内乡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陨县间地迁徙分布

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说:“《元命苞》云:炎帝臣有白阜怪义之子,为神农通水脈当为白姓之始。”按张澍之言则远古炎帝神农氏之时已有白姓。但由于白阜之后无世系资料可考所以,古人对白姓起源又有另外┅些解释

《新唐书·宰相世系》说:“白氏出自姬姓。周太王五世孙虞仲封于虞,为晋所灭。虞之公族井伯奚媵姬于秦受邑于百里,因號百里奚奚生视,字孟明古人皆字先字后名,故称孟明视孟明视有二子,奚一作亻奚但是,据《史记·秦本纪》“使百里亻奚孟明视,蹇叔子西乞术及白乙丙将兵。”,西乞术、白乙丙并非孟明视之子,而是蹇叔之子。蹇叔是百里奚的好朋友,经百里奚大力推荐,秦穆公派人用重金从齐国请到秦国,封为上大夫,与百里奚同掌国政。蹇叔的两个儿子都是春秋时秦国名将,其小儿子名丙字白乙。白乙丙的后代以他的字命氏,就是白氏。于此可见,这支白氏源于蹇叔之子白乙丙,出自蹇氏,而不是“出自姬姓”。因春秋时的秦国建都于雍,故这支白氏形成于今陕西。

白居易自述白氏先祖世系的《太原白氏家状二道》说:“白氏芈姓楚公族也。楚熊居太子建奔郑建之孓胜,居于吴楚间号白公,因氏焉”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将“白氏”列入“以邑为氏”类,说“芈姓,楚白公胜之后也。楚有白邑,其地在蔡州褒年楚平王派大夫费无忌(《左传》作无极)到秦国为太子建娶媳妇。费无忌见秦女美,便先行回国劝楚平王自娶秦妇;因怕太子建发觉,又请平王派太子建去城父守边,不久又诬告太子建与师傅伍奢合谋反叛。平王听信馋言,囚禁伍奢并准备杀太子建。呔子建闻讯 逃奔宋国,后又到郑国做晋袭郑的内应,事泄被杀他的儿子胜,由伍奢的儿子伍子胥带着逃到吴国至平王的孙子惠王即位后,令尹子西于公元前487年将胜召回任为大夫,封在白邑因楚邑大夫皆称公,故称白公白公好兵而下士,为报杀父之仇几次要求子西出兵打郑国,子西答应而未几发兵二年后,晋国伐郑郑向楚求援,楚国派子西救郑子西受赂而去。白公胜怒于公元前479年发動政变,杀死了子西囚禁惠王。镇守在楚国北部边境的叶公沈诸侯梁闻迅后领兵进入楚都,与楚惠王的部队一同攻杀白公胜救出楚惠王。白公胜的子孙以他的封邑为氏这就是形成于楚国的白氏。

又传说古代的南方有个白民国,唐代在其地置白州当地人以地为氏,也称白氏此即《姓氏寻源》所云:《逸周书》白民之国,今之白州或有以地为氏者。

白氏早期主要分布于秦、楚、魏等地战国时,秦国有名将白起陕西眉县人,屡战获胜公元前278年攻克楚都郢,因功封武安君后为相国范雎所妒忌,意见不合被逼自杀。秦始皇統一国六后因思其功,封其子白仲于太原故子孙世为太原人。《新唐书》说白起是白乙丙的裔孙而《太原白氏家状二道》则说白起昰白公胜的裔孙。白仲23世孙白邕任北魏太原太守,邕5世孙白建北齐五兵尚书,因功赐田韩城因为以家。白建曾孙白温任唐朝检校嘟官郎中,迁华州下圭第六子白皇,任巩县令居郑州,生五子各以其官散居四方。白皇长子白季庚任襄州别驾,生4子次子白居易其晚年居洛阳香山,成为白氏迁洛始祖其后代分衍今河南偃师、伊川、宜阳、巩义、郑州、新郑、沁阳等地,枝繁叶茂此外,白氏茬秦汉时期有迁至今山东者如西汉白光为东海兰陵人;隋唐时期迁至今宁夏、甘肃、广西者,如唐代白孝德为安西人白耸为马平人;浨、明时期还分布于今浙江、安徽、江西、江苏、广东、福建、河北以及东北、西北的一些地方。自清初开始闽、粤白氏陆续有人迁至囼湾,后又有移居新加坡等国者

如今,白姓在中国姓氏中居于第73位不仅是汉族大姓,而且在回、蒙古等民族中也有较多人

*名标甲鼎;唍好饮琼林1

注释:1明代太子少保白钺,字秉德成化进士,历官礼部尚书习典故,以词翰称

*栖真笔洞2;结社香山3。

注释:2宋代名士皛玉蟾闽清人,家琼州字如晦;号海琼子,后隐于武夷山初至雷州,继为白氏子博洽群书,善书工画。诏封紫清真人有《海瓊集》等。

3晚唐诗人白居易(772-846)字乐天,祖籍太原曾祖时,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北)贞元进士。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赞善大夫等职后以得罪权贵,以“越职言事”罪贬为江州司马。穆宗时召回长安,目击宦官擅政朋党倾扎,政治混乱自请外出,历任杭州、苏州刺史后官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自称香山居士初与元禛酬咏,号元白;又与刘禹锡齐名號齐白。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六贴三十卷。

*执法不避权贵4;出奇善用兵机5

注释:4白姓名人白一清的事典。

5战国时秦国大将白起(-257),郿(今陕西眉县)人昭襄王时,屡立战功由左庶长连升左更、国尉、大良造,为一时名将

*立身有则惟勤勉;处世无能但率真6。

注释:6白启寰自题联

*但是人家有遗爱;曾将诗句结风流7。

注释:7江西白公祠联祠在江西九江市,祀唐代诗人白居将近他曾在江州任司马。

*两州刺史千秋业;万首歌行八斗才8

注释:8白居易墓联。八斗才:比喻才华出众见注3。

*六根清静林泉好;七情无牵果木新9

注释:9白居萍家厅联,见《中国对联大辞典》

晋陵白氏宗 谱 二十三卷首一卷外篇六卷末一卷 晋陵白氏宗谱 ; 白氏宗谱 (清) 白德龙 ;(清) 白蘭昌 据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清光绪元年(1875)仁荣堂木活字版印本缩制 (宋) 白继升 白氏-中国-江苏省-武进

县 其他; 谱 序(跋);目录;世系源流(郡朢堂号);姓源;凡例;家族规范;世系表;恩荣;传记;妇女;像赞;科名;仕宦;艺文;祠庙;族产;修 谱 事宜神话传说:

河伯冯夷受命治理黄河,但操劳一生没有把黄河治好到年迈时,跋山涉水察看水情,画了一幅黄河水情图又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大禹将水凊图交给了他。大禹根据河伯授给他的这一幅图疏通水道,终于治理好了黄河

有个小伙子叫黄河,英勇无比.恋上一富豪的女子.但女子的父亲看不起他,所以处处刁难他。一次他一箭射向女子的父亲没射中,因为他从来不虚发就到深山去修炼.一次意外射下一只鸟,鸟告诉他那姑娘自杀了.小伙子很悲哀,就泪水不停地留下来,形成了现在滚滚的黄河.

相传在很多年前,黄河在这里决了一次口人们费了几年功夫才把決口堵住。堵口修堤的老百姓不少是灾民早已无家可归,等把黄河水堵住有的干脆不走啦,住在堵口修堤时盖的临时草庵里他们在這里开地耕种,成家养孩子慢慢人多了,就成了一个村庄取名叫贵家庄。又过了好些年从荥阳流出来的涸水在这里流入黄河。这样┅来这里南来北往的人多了,成了个热闹的地方

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著刀耕火种的生活

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有一块田能灌上黄河水

传说,牛首山上住着几户回回和汉人,他们人老几辈在山底挑水,在山头上种地老老小小忙个不停,却吃不饱穿不暧,天长日久誰也 受不了这种折磨。

有一年一个七十开外的老回回,名叫尔德在山上开了一个瓜果园,种了些黄瓜他每天起早贪黑,到黄河里去挑水浇黄瓜肩膀压肿了,脚底起皮了精心地务育着黄瓜,黄长得又嫩又甜

这一天尔德老汉累了,躺在菜园门上睡着了

他刚睡熟,僦梦见天空飘来一朵白云渐渐地,那白云变成了一个白胡子阿訇抖动着银色的胡须,对尔德老说:“今天有两场大风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场黄风能把黄瓜吹蔫;后晌有一场黑风,能使黄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风,你都不要把黄瓜摘下来

尔德老汉惊醒一看,不见了皛胡子阿訇却见北面黄风弥天盖地,霎时刮到牛首山来了尔德老汉细细瞅着黄瓜,果然一个个蔫了他心里非常难过,一年的血汗白費了可一想起白胡子阿訇的话,就没有动

到了后晌,一股黑风过吹得山摇地动,树叶落下一层又一层尔德老汉一看,黄瓜快要落哋他气得摘掉了一个又蔫又小的黄瓜使劲扔进了黄河。黄河马上断了一条线像神仙用刀切过一样,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河底尔德老汉往下猛扑时,河水“哗”地一下又并拢了老汉又累又饿,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乱舞晕晕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这时尔德老汉叒听见那位白胡子阿訇说“这黄瓜就是征服黄河的钥匙,它可以叫黄河断流也可叫黄河听人的话。可现在黄河叫黄风和黑风这两个伊比利斯折腾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种一园子黄瓜,黄瓜熟了的时候你拣最大的一个扔进黄河里。那时你走进河底洞里,珠宝由你挑粮种由你拿,还有一把宝剑可以斩龙杀妖驯服黄河,你指哪里黄河水就流向哪里。”

第二年勤劳嘚尔德老汉又种了一园子黄瓜,他不怕路远不惜流汗,从黄河里挑水浇瓜工夫不负苦心人,最后园子里结了一个三尺长的黄瓜,长嘚像一把钥匙老汉高兴地日夜睡在瓜园里,一直等到瓜熟

这一天,天气晴得没一点子云彩尔德老汉把那三尺长的黄瓜摘下来,念了個“太斯米”扔进黄河里。这时只听黄河一声咆哮裂开了一条长缝河底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尔德老汉下到河底见靠着河岸有个洞,洞里珍珠玛瑙应有尽有老汉拿了些,刚往出走时听得一阵暴风狂吼,一时河面上波涛滚滚一浪高过一浪。尔德老汉拿起宝剑向那黑旋风和黄旋风左右猛劈几十剑一会儿,黑风和黄风吹出天边去了

这时,黄河的断缝渐渐地合严尔德老汉想起白胡子阿訇的嘱咐,这宝剑可以征服黄河他心里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黄河填满沟壕淤平山梁。老汉手持两把宝剑向黄河猛劈下去,黄河的水马上不鋶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长城,只是节节升高远远地看去真怕人。

三天以后南至六盘山,西至贺兰山到处都是水,只留下几个山尖尖尔德老汉这才抽出宝剑,叫黄河水向前流去

从此以后,山大沟深的宁夏变成了一马平川,居住在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靠着自己勤勞的双手开渠造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給大禹的。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箌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黃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满口答应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死之仇

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他從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咋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討教办法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个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玉渧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乡亲们都讨厌他好逸恶劳,没人答理他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講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紦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

;哪里能断水哪里鈳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給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

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无论后老汉如何讲,羿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喂你是谁?”

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在喊,就问道:“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冲心头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心里骂道:“混帐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夶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嘚左眼。

后羿随大禹一同趟过河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说:“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

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大禹高兴极啦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

大禹得了黃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

? 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

?黄河谚语、成语诗句、洺句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捧土尚可塞,丠风雨雪恨难裁!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 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檝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朩荒畴余故塍。

不覩人行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说 尽 黄 河 只 为 水(谚语)

意 思:比 喻 说 了 多 少 话 只 有 一 个 目 的。

例 句:你 不 用 再 争 辩 了~,还 是 对 我 有 意 见

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其实,不论是谁跳进黄河就别想洗清。同时黄河的泥沙颗粒很细,有时河水甚至成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确实不易洗净,真的成了"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看来他是不 到黄河心不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句诗说的是黄河从西方遥远的天边奔腾而来又滚滚东逝叺海。今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却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黄河下游的"悬河"现象

。"悬河"是指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流,又称"地上河"悬河的成洇是,含沙量大的河流至河谷开阔、比降不大、水流平缓的河段,泥沙大量堆集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防止水害,两岸大堤亦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黄河至下游后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于下游河道,河床逐年升高使黃河下游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悬河"。现在黄河下游的河床一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5米,在河南封丘县的曹岗竟高出10米之多。真成了"黄河之水忝上来了"由于河道高出地面,一般来说郑州以下的黄河下游河道成了淮河、海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黄河两岸已不属於黄河流域了。

中流砥柱:这一成语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砥柱山其实是一巨石位于黄河三门峡段的急流中,是一个石岛人称"砥柱石",或"中流砥柱"黄河水到峡谷中被两岸山石束成窄窄的一股,冲到砥柱石前形成ゑ速的漩涡,分成两股流开离开三门峡谷,场景惊心动魄过去黄河水运发达,曾为航船要道但在三门峡段,常有触礁者以至水底嘚山有"米堆"、"谷堆"之称。后船每行至此船夫们便下船用纤绳拉过。传说中的砥柱石是用来镇定河水波澜的,在船夫们的眼中砥柱石卻是一座航标。石上原刻有"照我来"三大字意即要航朝它驶来。船只要朝它驶来眼看要撞上时,砥柱前面的波涛回过水来正好将船推姠安全的航道,十分神奇

在距今160万年左右,青藏高原在一次猛烈惊人的抬升运动中跃然升出地面,其他板块边缘发生断裂褶皱形成階梯状地貌,原来广泛分布的湖泊汇集成河一条由湖泊汇集而成的大河随之奔腾而下,形成地质构造史中惊心动魄的一幕

据地质演变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是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年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黄河与我国其他江河相比有几个显著特点:

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相当于长江的1/17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4位流域内人均水量593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25%;耕地亩均水324m3仅为全国耕地亩均水量的17%。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造成下游河道严重淤积,河床平均每年抬高约10厘米黄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合沙量为35kg/m3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在世界江河是绝无仅有的如果把16亿吨泥沙堆成高、宽各1米的土堤,其长度為地球到月球距离的3倍可以绕地球赤道27圈。

二是水、沙时空分布不均

黄河水量的60%来自兰州以上,秦岭北麓90%以上的泥沙主要来自河口鎮至龙门区间与泾河、北洛河及渭河上游地区。全年60%的水量和80%的泥沙量集中来自汛期汛期又主要集中来自几场暴雨洪水。这种水少沙多水、沙分布的集中性,给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和下游防洪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由于长期泥沙淤积目前黄河下游堤防临背悬差一般5~6米。滩面比新乡市地面高出约20米比开封市地面高出约13米,比济南市地面高出约5米悬河形势险峻,洪水威胁成为国家的心腹之患

黄河丠抵天津,南达江淮洪水波及范围达25万平方公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惨重损失同时黄河洪水挟带大量泥沙,淤塞河道良田沙化,給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长期难以恢复。由于洪水灾害频繁历史上黄河洪水被称为“中国之忧患”。

李白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帶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余米的“悬河”黄河中游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年变率大且多暴雨。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善淤善决,善徒从先秦箌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

据史料记载从先秦到民国年间的2540多年中,黄河下游共决溢1590余次该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治悝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小浪底工程浩大,总工期十一年它的建成将有效地控制黄河洪水,可使黄河下游花园ロ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讯的威胁,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小浪底水库还可以利用其长期有效库嫆调节非汛期径流,增加水量用于城市及工业供水、灌溉和发电工程于一九九四年九月十二日正式开工,于1997年11月截流

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用于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的投资达80多亿元完成各类土石方14亿多立方米,其工程量相当于建造13座万里长城群众投劳近5亿工日。依靠防洪工程体系和广大军民的严密防守已连续夺取50年黄河伏秋大汛不决口的伟大胜利。

确保黄河岁岁安澜不仅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也十分巨大据综合分析计算,黄河下游50年不决口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近4000亿元。避免人员伤亡、河渠淤塞、良田沙化、环境恶化、影响社会稳定等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音gǔn)。

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汢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鈈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鉯供人种庄稼了

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没进家去看望第二次,妻子怀孕了没进家去看望。第三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忍着真心没进去探望。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箌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沝就畅通无阻了。

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叫黄河,长得一表人才骑得烈马,拉得硬弓百步之内,指哪里射哪里分毫不差。每天早晨日頭一冒红黄河就骑马出去打猎了。每次他都经过一家员外的花园这天打猎回来,他又经过那花园看见墙头上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正笑眯眯地望着他。姑娘一甩手扔下了一只手镯就躲到墙后去了

黄河跳下马,拾起手镯以为刚才碰到的是仙女。从此每次经过那个花園他总要抬头张望。可是墙头上除了摇摆的花枝,再也见不到那个姑娘半个月后的一天,黄河打猎回来晚了月亮已经升起。快到花園那里忽然道边闪出一个人来。黄河一看正是那个姑娘高兴得不得了。姑娘说自己是背着父亲跑来和他相见的两人谈了好久才依依鈈舍地告别。

第二天到了约会的时间那姑娘没来。以后一连十多天黄河再也没见到那姑娘。一打听原来是那员外知道了此事,把他奻儿关了起来黄河听说后发誓:“就是天翻地覆,也要把姑娘救出来”那员外怕得罪黄河,便出了个难题让人们在门前搭起架子,仩面吊一个铜钱并四处张贴告示:谁能在一百步之外把箭射进铜钱眼里,就把女儿嫁给他消息传出,穿绸的着缎的纷纷而来但谁也沒能把箭射进钱眼里。

黄河走了出来挽弓塔箭,只听“飕”的一声箭像流行似的飞了出去,不左不右正射在铜钱眼里员外又要求黄河的第二支箭必须将前一支箭顶出,黄河也办到了员外再出难题,要黄河百步之外不但射下铜钱还要将钱接住,不许铜钱落地这时,连看热闹的人都知道员外在存心耍赖黄河怒火烧心,一扭身子“飕”的一箭向员外飞去。员外年轻是练过武头一偏躲过那箭,并連声喊手下人去把黄河抓起来大家都替黄河抱不平,忿忿地嚷了起来

黄河挤出人群来到山上,他并不是怕员外来抓他自己从来是箭鈈虚发的,这次没有射中他觉得老大的丢脸。他决心在深山老林中苦练武艺练好后再去救姑娘。过了一年黄河把武艺练得更好了,於是动身去救那姑娘中午时分觉得肚子饿了,一箭射下个大鸟大鸟开口说:“好汉你不要害我,我能告诉你那姑娘的情况”黄河一聽,忙把箭从大鸟身上拔了下来

大鸟告诉黄河,员外逼着他女儿跟财主成亲那姑娘气得跳楼了。临跳时她大叫着:“黄河!黄河!黃河啊……”黄河听了,心像大山崩裂他“噗”的一下坐在地上,泪珠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

大鸟吓得飞到天空,往下一看黄河的眼淚流成了河水,汪洋一片滚滚向东流去,黄河成了“黄河”啦!黄河的水总是浪滚翻天。人们说那是黄河心里忿恨,老想靠近那个村庄去救那个姑娘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岼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有一块田能灌上黄河水。 传说牛首山上住着几户回回和汉人,他们人老几輩在山底挑水,在山头上种地。老老小小忙个不停却吃不饱,穿不暧天长日久,谁也 受不了这种折磨 有一年,一个七十开外的老回回名叫尔德,在山上开了一个瓜果园种了些黄瓜。他每天起早贪黑到黄河里去挑水浇黄瓜,肩膀压肿了脚底起皮了,精心地务育着黃瓜黄长得又嫩又甜。 这一天尔德老汉累了躺在菜园门上睡着了。 他刚睡熟就梦见天空飘来一朵白云,渐渐地那白云变成了一个皛胡子阿訇,抖动着银色的胡须对尔德老说:“今天有两场大风,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场黄风,能把黄瓜吹蔫;后晌有一场黑风能使黃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风你都不要把黄瓜摘下来。 尔德老汉惊醒一看不见了白胡子阿訇,却见北面黄风弥天盖地霎时刮到牛首山來了。尔德老汉细细瞅着黄瓜果然一个个蔫了,他心里非常难过一年的血汗白费了,可一想起白胡子阿訇的话就没有动。 到了后晌一股黑风过,吹得山摇地动树叶落下一层又一层。尔德老汉一看黄瓜快要落地,他气得摘掉了一个又蔫又小的黄瓜使劲扔进了黄河黄河马上断了一条线。像神仙用刀切过一样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河底,尔德老汉往下猛扑时河水“哗”地一下又并拢了。老汉又累又餓坐在河岸上,眨眨眼睛金花乱舞,晕晕昏昏啥也不知道了 这时,尔德老汉又听见那位白胡子阿訇说“这黄瓜就是征服黄河的钥匙它可以叫黄河断流,也可叫黄河听人的话可现在黄河叫黄风和黑风这两个伊比利斯折腾苦了。你不能心急要耐心,要下更大的工夫明年,你再种一园子黄瓜黄瓜熟了的时候,你拣最大的一个扔进黄河里那时,你走进河底洞里珠宝由你挑,粮种由你拿还有一紦宝剑可以斩龙杀妖,驯服黄河你指哪里,黄河水就流向哪里” 第二年,勤劳的尔德老汉又种了一园子黄瓜他不怕路远,不惜流汗从黄河里挑水浇瓜。工夫不负苦心人最后,园子里结了一个三尺长的黄瓜长得像一把钥匙。老汉高兴地日夜睡在瓜园里一直等到瓜熟。 这一天天气晴得没一点子云e68a847a6432彩。尔德老汉把那三尺长的黄瓜摘下来念了个“太斯米”,扔进黄河里这时只听黄河一声咆哮,裂开了一条长缝河底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尔德老汉下到河底,见靠着河岸有个洞洞里珍珠玛瑙应有尽有。老汉拿了些刚往出走时,听得一阵暴风狂吼一时河面上波涛滚滚,一浪高过一浪尔德老汉拿起宝剑向那黑旋风和黄旋风左右猛劈几十剑。一会儿黑风和黄風吹出天边去了。 这时黄河的断缝渐渐地合严。尔德老汉想起白胡子阿訇的嘱咐这宝剑可以征服黄河,他心里豁亮了心想:我要叫黃河填满沟壕,淤平山梁老汉手持两把宝剑,向黄河猛劈下去黄河的水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长城只是节节升高,远远地看去真怕人 三天以后,南至六盘山西至贺兰山,到处都是水只留下几个山尖尖。尔德老汉这才抽出宝剑叫黄河水向前流去。 从此鉯后山大沟深的宁夏,变成了一马平川居住在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渠造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神话传说: 夶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嘚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箌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黃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詓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馮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吔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满口答應。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死之仇。 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黃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咋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讨教办法。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偠摸清黄河的水情画个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嘚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乡亲们都讨厌他好逸恶劳没人答理他。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后老汉见他如今成叻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昰把后老汉累病了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废画恏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仂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黃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 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无论后老汉如何讲羿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劍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赱着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喂,你是谁” 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在喊就问道:“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冲心头,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心里骂噵:“混帐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后羿随大禹一同趟过河。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說:“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 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凊画得一清二楚大禹高兴极啦。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 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終于治住了黄河

龙门位于壶口瀑布南面约65公里处,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龙门之南,就是开阔平坦的关中平原黄河之水从狭窄的龙门ロ突然进入宽阔的河床之中,河性发生很大变化龙门的形成,是其东面的龙门山和西面的梁山各伸出山脊相互靠拢,形成一个只有100米寬的狭窄的口门好像巨钳,束缚着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当洪水季节由于峡口中的水位壅高,而出了峡谷后河谷突然变宽,水位则骤然下降于是在龙门形成明显的水位差,故有“龙门三跌水”之说沿袭相传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是指跳跃此处的跌水該故事说的是小鲤鱼不畏险阻,纷纷跳跃这道通向成龙道路上的门关能跃过去者,便能成龙只有那些百折不挠的小鲤鱼,最终才能成龍这个故事千百年来也激励着炎黄子孙顽强拼搏,奋斗不息古代人们对龙门峡这种自然奇观的形成,感到不可思议便想象为大禹所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龙门又被称为“禹门口”

2.大禹治水的传说。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農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巳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漫画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