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专家焦汇波什么时候去北大讲易学与风水第3集的?

焦汇波:北大讲学的“易学”学者
2017年6月,北京易之学文化中心首席荣誉顾问、中华易学会首席预测师、新浪家居专栏作者焦汇波老师应邀来到北京大学,为北大莘莘学子带来一堂精彩的《易经基础》课程。
无所不包的智慧结晶
(北京易之学文化中心首席荣誉顾问—焦汇波老师)
易学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其中《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最系统、最厚重的典籍,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文文化的基础。焦汇波老师自2003年开始深入学习和研究易学文化,14年来一直坚持钻研,他说过:对个人而言,易学是人们修身养性蕴德、提高思想的最好著作之一;对企业来说,易学可以帮助你在问题面前作出正确的决策,易道广大,无所不包。
首次讲学 易学智慧的呈现
(2016年11月焦汇波北大讲课图片)
“走进学堂是获取知识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假如你手捧一套高中教材,关起门来自己研究,恐怕翻烂了书本也考不上大学。”这是焦汇波老师对课堂的理解。2016年11月应北京大学邀请,焦汇波老师首次进入北大讲学,为北大学子讲解《易经智慧》。
焦汇波老师讲到:“在人们研究易经的学问、成果、具体应用等方面的过程中,产生了几千本著作,而这些著作可以统称为易学。现代很多人认为易经是一本书,而这本书就是《周易》,其实这种理解是存在误区的。事实上《易经》指的是《连山》《归藏》《周易》三本易书,而对易经也要分开来理解,其中“易”在古时指的是占卜,在现代指得则是预测,预测基于统计学概率原理,但怎样正确使用却可以借助易学的智慧。“
在讲学的过程中焦汇波老师以其儒雅的气质、幽默的语调获得频频喝彩,更用现代科学印证了易经文化的经典,让北大学子们体会到了易学的魅力。
二次登堂 易学种子的根植
先人蔡元培先生提倡的“精神自由,兼容并包”一直是北京大学遵循的精神理念,而北大也善于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中,相互吸纳,相互补充。焦汇波老师第一次北大讲学的成功,也奠定了第二次讲学的到来。
(2017年6月焦汇波北京大学讲课照片)
2017年6月焦汇波老师再次来到北大,为北大学子讲学《易经基础》。要学好易学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要循序渐进的学习:学习易学首先要了解传统文化、了解古文,有一定的古文功底,文化底蕴与思维模式会对学习易学造成不同的理解;其次要积累一定的人生阅历,这种阅历不是单指生活阅历,你所学的、所看的都是阅历的一种,没有一定的阅历基础心态容易浮躁,乃是学习的大忌,一个浮躁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
作为易学文化的传播者,此次讲学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北大学子心中留下了一个种子,任何事物的成长壮大都有起始阶段,激情的背后更要冷静,不可好大喜功、急于求成。
学习易学可以帮助你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在决策遇到困难之时,帮助人们针对未知事物提出预见性的分析和策略性的建议。焦汇波老师认为学习易学最大的好处就是教人“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和“审时度势”。易学可以解决人在选择发展方向时的困惑,帮助你作出正确的决策,这就是易学独有的魅力。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易学风水研究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