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灰拌贡菜是莴笋吗种催芽有影响发芽率吗

涡阳苔干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涡阳苔干,产于安徽省市义门镇,是一种由莴苣状的植物加工成的半干品条状蔬菜,在产地已有几百年的加工种植历史。在清朝康熙和乾隆年间,涡阳苔干均被地方官员作为贡品进贡给朝廷。涡阳苔干含有17种氨基酸以及糖、粗蛋白、钙、磷、钾、钠、铁等营养元素,是天然的绿色食品,具有清热、明目、解毒、利五脏、通经脉等功效。2006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涡阳苔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涡阳苔干栽培历史
涡阳苔干图(2)
涡阳苔干原是一种野生植物,传说老子曾在故里太清宫无忧园里种植,不作菜吃,专为炼丹药所用。太清宫距义门镇仅15公里。明清时期,太清宫陷于兵燹,这种植物种子便流入民间,被义门孟园张姓农民所得,300年前加工成贡菜,成了宫廷菜肴。[2]
涡阳苔干营养功效
涡阳苔干图(3)
涡阳苔干虽系干品,但经清水泡发后,具有“色泽翠绿,响脆有声,味甘鲜美,爽口提神之特色,故以“清新素雅”著称于世,倍受海内外消费者青睐。据中国农科院蔬菜所分析化验,该菜具有较高的营养和医疗价值,含有20多种人体必须的矿物质及氨基酸,具有降血压,通经脉,活血健脑,开胸利气,壮筋骨,抗衰老,清热解毒,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等功效。
此菜吃法多样,它既可单独成菜,又可以拼盘成菜,既可以凉拌,又可以热炒;既可以制作中餐,又可以调西餐。咸甜麻辣均可,晕素煎煮皆宜,是其它蔬菜所无法比拟的。
《本草纲目》记载:苔干具有健胃、利水、清热解毒、抑制减肥、降压、软化血管等功能。常食,则延年益寿。经国家副食品监测中心检验,苔干含有营养丰富的蛋白质、果胶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人体必须的钙、铁、锌、胡萝卜素、钾、钠、磷等多种微量元素及碳水化合物,特别是维生素E含量较高,故有“天然保健品,植物营养素”之美称,乃当今美容抗癌之佳品。[1]
涡阳苔干产品荣誉
涡阳苔干图(4)
涡阳苔干是中国一个稀有珍贵的天然绿色食品,清朝康熙和乾隆年间均作为贡品纳入皇宫,故又名为“贡菜”。
1958年周总理品尝此菜时,因清脆有声,被他命之为“响菜”。
193年首次出口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吃起来又有海蜇的响脆志,又以“山蜇菜”名扬海外。
1986年获深圳展销会畅销商品。
1988年获北京农业博览会金奖。
1991年被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列为“八五”期间全国最大的名、特、优项目进行开发。
1992年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特别奖。
1995年被列为北京第四届世好会“专用贡菜”,同时涡阳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苔干(贡菜)之乡”。
1999年获安徽省和国家级名牌家产品,其“义门牌”和“真源牌”苔干相继被国家命名为“绿色产品”。[1]
涡阳苔干民间传说
涡阳苔干图(5)
相传公元前218年,张良刺秦始皇未中,逃匿邳州于圮桥遇黄石公授“天书”时,太公真人见张良肌黄面瘦,让其生食苔干,张良食后容颜焕发,气色红润,成为一位白面书生。张良为西汉军师后,仍不忘苔干之美味,因此命地方官将邳州特产苔干进贡汉高祖刘邦品尝,刘邦食后甚是喜欢,赐名为“贡菜”。
在安徽涡阳一带,也流传有一段关于苔干的故事。根据记载,涡阳是老子的故里,两千多年前,那里发生过一次瘟疫,当时百姓为了避祸,四处逃亡,但是在老子居住的天静宫附近的百姓却在宫中发现长有一种草,吃了居然就人畜安康,老百姓因此称它为“神草”,认为这是老子显灵用“神草”来护佑百姓。百姓称这“神草”为“苔干”。另一个传说是,在天静宫里,生长着一些当地人称作天静草的植物,据说有止血功能。传说中的老子,是从他母亲的腋下生出,而且一落地就须发皆白。他的母亲看到须发全白的老子因此受到重创,身体变得虚弱。老子就用天静草为她治病,收到奇效。而天静草就是今天的当地的特产苔干。
另一说则是清乾隆年间苔菜被当贡品进了宫,因此被称为“贡菜”。而且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都会要品尝用贡菜做的菜肴。[1]
涡阳苔干栽培技术
涡阳苔干催芽播种
长江流域播种期一般在8月上中旬,最佳播期在8月10日前后。由于苔干种子发芽需要较低的温度(15-18℃),而当时气温较高,所以,播种前必须进行低温催芽处理。方法是:用冷水浸种3-4小时,装入纱布袋,吊入井中,离水面20厘米左右。每天提上来淋一遍水。如果气温太高,可在井口盖草席降温,一般3天左右即可出芽。如果发芽困难,可用100×10-6赤霉素液浸种2-4小时,则发芽整齐而迅速。如果播种时天气冷凉,也可不用催芽,而用干种直播。育苗畦应选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块。忌用低洼积水地,以防大雨涝害。育苗畦在每公顷施45000千克腐熟的有机肥后,浅翻、耙平,做成宽1.2-1.5米的平畦或小高畦。在温度较高时,应选阴天或晴天的傍晚温度较低时播种。播前,畦内浇足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撒播。撒后覆细土0.3-0.5厘米。为防雨拍和降低畦温,促进发芽出苗,可在育苗畦上覆盖草苫子或草席遮阴。待苗出齐后,陆续撤去。如遇大雨冲拍,应及时排涝,或重新播种。
涡阳苔干苗期管理
出苗后,在齐苗时间第1次苗,间除过密、并生的小苗。在3-4叶时定苗,苗距4-5厘米。结合间苗、及时拔草,防止草大压苗。育苗畦内土壤干旱时,应适当浇水。但浇水不能太多,应适当控制浇水,防止秧苗徒长。保持畦中土壤见干见湿为度。定植时的壮苗标准是:苗龄30天左右,4-5片真叶,节间距粗壮。
涡阳苔干定植
定植期为9月上中旬。应选择肥沃的土壤栽培。定植前,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75000千克,另外混入过磷酸钙或复合肥600-750千克。施肥后深翻耙平,做成宽1.2-1.5米的平畦或小高畦。定植前1-2天,育苗畦灌水,以利起苗。栽植深度应适宜。深度可比育苗畦原入土深度略深即可。栽植过深,不易发根,缓苗慢;过浅,浇水易冲倒。定植株行距一般为16-20厘米×16-20厘米,每公顷保苗000株。肥沃地应比瘦地稀些。定植后立即浇水,促进缓苗。有很多地区不进行育苗,直接直播、间苗、定苗。苗期应注意及时人工拔草。
涡阳苔干田间管理
定植后连浇2遍缓苗水,进行中耕松土。缓苗后,及时追1次肥,每公顷施尿素150-225千克,随之浇水。浇2次水后再进行中耕。每1次追肥15天后,进行第2次追肥,每公顷施复合肥300千克,追后浇水。此期的气候条件适宜苔干的生长发育,应抓紧水肥管理,促进植株的健壮生长。生长后期,进入10月份,外界温度较低,土壤蒸发量很小,植株生长减缓。应逐渐减少浇水次数,降低浇水量。防止降低地温,诱发病害。只要土壤湿润就不必浇水。浇水少,追肥也相应减少,可根据情况追一次肥即可。采收前5-7天停止浇水。
涡阳苔干收获
为保证苔干质量,采收要适时。采收过早影响产量;采收过迟易形成空心,粗纤维增加,质量下降。采收适期为以苔干植株外叶与心叶平齐时为佳。淮北地区,一般在10月下旬前后,此时采收的苔干品质好,颜色青绿、柔软,产量高。因田间个体成熟度有一定的差异,应成熟1批采收1批,分批进行。[6]
涡阳苔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涡阳苔干简介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涡阳苔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日起对涡阳苔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涡阳苔干保护范围
涡阳苔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安徽省涡阳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涡阳苔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涡政秘[2004]6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安徽省涡阳县、、、、、、耿皇乡、张老家乡、闸北镇、城西镇等1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涡阳苔干质量技术要求
(一)栽培品种。
选用涡青1号、涡紫1号、老来青作为苔菜品种。
(二)立地条件。
栽培土壤为砂土、砂壤土或砂礓黑土,土壤pH值6.5至8.5之间,有机质含量≥1%。
(三)栽培与管理。
1.育苗与移栽:秋苔菜在每年8月上旬育苗,9月上旬移栽;春苔菜在9月下旬育苗,11月上旬进行移栽。
2.种植密度:种植密度≤24万株/公顷,行距≥20cm。
3.合理施肥:苔菜施用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施用量≥30吨/公顷,可适量配施化学肥料作底肥,田间生长期根据苗情适当追肥。
4.田间管理:定植成活后适当松土,蹲苗不超过1周。蹲苗后根据土壤肥力、墒情适量追肥、浇水。
5.收获:当苔菜植株顶端花蕾初现时采收。
6.加工与贮存:
(1)去苔叶:苔菜肉质茎顶端留展开苔叶5至6片,其余苔叶全部打掉;
(2)刨苔:皮展开叶部以下刨净全部苔皮;
(3)剖苔条:把苔菜肉质茎均匀剖开为直径0.8至1.2cm的细长条);
(4)脱水:利用自然中风进行脱水;
(5)分级:根据苔干颜色、长度进行分级;
(6)贮存:苔干放入0°至-10°环境最为适宜,保存期不超过18个月。
(四)质量特色。
1. 感观特色:
长度/(cm)
净度/(%)
2. 理化指标:
蛋白质/(%)
可溶性糖/(%)
粗纤维/(%)
涡阳苔干专用标志使用
涡阳苔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安徽省涡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各地质检部门开始对涡阳苔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措施。[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凉拌贡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