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带了四年的高古玉拍卖,跌破了三节怎么办

[转载]历代龙形玉器浅说
在中国,龙的标志最早出现在象形文字期间,或刻在动物的骨头与海龟的外壳上,或雕刻成瑰丽多姿的玉器,历经千年,渗透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它是一种符号,是一种意绪,是一种血脉相联的民族情感!通过古代玉器上雕刻着大量的龙纹图案,使我们更多地了解到龙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探讨和研究历代龙型玉器,对于古代玉器的鉴定和断代是非常重要的依据。龙和玉之间具有的深厚的渊源关系,是自古以来华人对龙和玉的崇尚与喜爱,“玉雕龙,锦绣凤,好兆头,喜心中”,所以古人使用玉雕龙型饰品的风尚由来已久。&&&&&&&
古代的中国到底存在过哪些龙型玉器?在这里,我们将追寻龙的踪迹,进入远古的历史和玉龙的世界,去了解、探索龙型玉器的奥秘……
第一章& 龙角龙耳的演变
由龙型玉器演变的历史可以发现,商前C形龙,发展到战国和两汉时期的几形龙,再发展到以后的爬形龙,不论形体怎么变,龙角、龙耳基本特征大体是存在的。
从龙的角、耳的特征来分析,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阶段是新石器时代到商代的龙角龙耳区别分明,以商代青铜器和玉器上的龙为代表;
第二个阶段是西周到战国,龙角和龙耳的造型趋于混淆。这些我们可以从大量的玉龙佩饰中深刻的认识;
第三个阶段是秦到宋代,宋代是龙纹发展的一个定型期,它继承战国时期的蛇状条形,头部增添了附加物。龙的造型集鳄嘴、鹿角、牛鼻、马耳、蛇身、鱼鳞、鹰爪等于一身的奇特复合体。
经过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朝代的更迭,文明的发展,观念的演变,在封建时代,龙的角和耳朵终于又分开,似乎成了帝王的威严和睿智兼听的象征。
商王的昏庸无道,周王举方国反之。周王即位后,恐商龙有耳不辨清浊之声,不明事理,所以将商代玉龙的耳和角的造型给淡化了,给后代留下了龙无耳的猜想。以此推测虽属荒诞,但纵观西周后到战国晚期西汉初的玉龙,玉龙头上的耳和角没有能够分得清楚。以此佐证龙耳的蜕变和当时造字时的权贵政治色彩,存在着政治文化避讳的关联。
凌家滩玉龙除了两个向上的犄角,还有两只牛耳朵样的东西,在龙角下方。即使到了商代,取自青铜纹样的玉龙蘑菇状耳角的下面,我们还是可以分辨出龙耳的纹饰特征。那么西周到战国晚期至西汉初,玉龙的耳朵又跑到了哪里去了,玉龙的耳朵又是在何时恢复出现了?我们不妨先对历代玉龙的造型特征研究一下。
历代龙型玉器的特征和艺术表现形式
历代龙型古玉器的雕琢纹饰,或朴实无华,或精雕细琢;或简单几刀的简练勾划,或繁缛到无以复加。其雕刻技、构图、表现的主题常常为鉴赏家们所重视。龙型纹饰的种类和演变过程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古玉器的时代特征。
第一节&&&石器时代简约的龙玉器
玉龙的雕刻历史源远流长,龙型玉器,最早出现在中原和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据考证,最早是在1971年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为距今八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遗址)的玉龙,被誉为中华第一龙,其玉质为岫岩玉。该玉龙呈绿色,高21厘米,整体形态细长,身体为环形,形似玉玦;龙身无纹饰,只是把头部刻画出来,头部有简单纹饰,为玉器中的珍品。龙首长,似马头;口似猪、长吻前伸、略上翘,额及额下阴刻着细密的方格网纹,网纹为规正的小菱形,菱形眼,颈脊长鬣上扬,无角、无耳、无腿、无足、无爪。素身向前蜷曲成“C”状;断面呈椭圆形,边缘有刃;头部较大,眼睛隐约凸起,触角边棱处不明显;颈背部向后飘动一宽带式龙发,厚实古朴,背部正中有一穿孔,用于配挂,属于装饰玉器类。玉龙、玉兽饰的细阴刻直线网,用坚硬的石头刻出,线条极细、极浅。这个时代的玉器制造,表现出一定的几何知识,动物造型侧重于形状而忽视动作,重视对称型体的表现,具有一定的静态感、稳重感。这一时期扁平器物的数量很多,远远超过立体器物。
十余年考古中发现的20多条玉龙器,据其形象,或猪首,或牛首,或蛇体,皆似后世的龙,但又是原始状态的非龙形象。
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墓中出土的玉镯上的龙首纹,采用高浮雕和阴刻技法雕刻。龙首正面,咧嘴露齿,眼和牙近似牛,两眼上方有一对短角,后方为方形双耳。在喀左东山嘴遗址出土的双龙首玉璜,两端的龙首与“c”形猪龙的首部十分相似。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在l6号墓中出土的环形玉龙:蛇形,首尾相连,头生两角,两耳屏后。
这种南北龙耳、龙角的有无差异,存在着南有牛首、北有猪首、蛇身共有的形象构图特征。在新石器时代,龙角和龙耳尚未形成商代时期的图案化形式。这种氏族的动物图腾,属于原始动物的崇拜范畴。
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的加工制作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手工业。在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的遗址中,均有精美的龙型玉器出土。当时的玉环、玉璜、玉块一类是装饰用玉,为人所共知;而玉龙、玉鸟等则成为图腾神物。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的玉器,礼玉渐少,而佩玉增多。这段时期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高峰时期,镂空、浮雕等手法普遍应用。当时,由玉璧、玉环、玉龙等带有政治、道德和迷信色彩的组玉佩玉器非常盛行。
商朝时期种类繁多的龙玉器
商代玉龙器,多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文化遗址,以“妇好墓”墓中出土的玉龙最为典型。
商代玉龙形体常呈片状,也有少数为筒状,还有圆雕的龙,圆雕龙特点是:前足着地,长尾盘卷。“妇好墓”出土的玉龙就是圆身。这一时期的玉龙,龙身短小,呈璜状,玦形或璧形,身体满饰单钩、双钩或阳线的单一的云雷纹、谷纹、皿纹、重环纹、菱形纹等装饰,有的背部长出嵴齿;龙头近似方形、较大;龙角呈柱形,或脑后有紧贴颈部倒伏状的蘑菇形独角;玉龙器的眼部,商早期多为双阴线刻方形“臣”眼或菱形眼,中期以后只有“臣”字形眼;圆雕龙口微张,露齿,有足、无爪,龙尾似刃,薄而锋利,神态凶猛威武。商代玉龙以侧身形态居多;一腿一足,阴刻线将身与腿分开;玉龙的穿孔多在尾部或阔口部,便于系绳携带,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商代玉雕龙器中形状多样,即使在同一时期、同一墓中出土的玉龙形状,纹理也各不相同。这些玉龙或有足,或无足;或有角,或无角;或蛇身,或兽身,形状各异。
第一类为玦形龙(玦,用以赠人表示决断)。尾端较细,首尾相对但不相接。无足,有些龙背出齿,身饰重环纹或折线纹。
第二类为璜形龙(璜,礼器,半璧为璜)。即在弧状扇面形玉上雕出龙纹。这类龙多带有背鳍,身饰双阳线重环纹,“臣”字眼或方形眼,多数仅一只前足。
第三类为兽形龙。这类龙为侧面剪影式,独角,角似蘑菇;顶端有圆形槌,仅一只后足,有些龙身有很复杂的饰纹,尾部卷曲变化也很多。
虽然玉龙在史前时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特殊而神奇的功能价值,但在造型和制作工艺上却显得较为简单。玉工仅从总体上把握对象的形式,少见装饰纹,龙的头部和五官部位,也只是用少量阴线加以表示,体现出原始朴拙的风貌。
在玉器史上最早出现的龙纹是“夔龙纹”,简称“夔纹”,始于商、周,为独脚龙的侧面图纹,线条比青铜器上的要柔和一些,并且纹饰大都与人面结合在一起。
商代玉器的龙纹虽变化多端,但基本上仍保持着怪异神兽的体态。有的龙纹根据“混合式组合”的需要而进行了较大变形:夸大头部、简化躯干,有的躯干甚至简化为没有任何特点的头部延长物,增加了神秘的色彩,显示出“龙”具有超越世间的权威性。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的河南安阳出土商代晚期黄玉龙纹饰,玉龙头部的角,形似磨菇头,向上竖立,磨菇角内有勾连纹,用以表示耳,与“臣”字眼形成一组装饰图案。这样的磨菇角由早期的竖立逐渐向晚期的倾斜发展,直至逐步贴到后颈之上。这个时期的龙角和龙耳刻画的是非常明确的。但到了西周,1984年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村157号墓出土的西周玉透雕龙凤人物饰,此器透雕三龙一凤二人,龙角开始发生了变化。龙角虽然保持着商代勾连纹形态,但龙角基本都为脑后倾斜式的单耳形,此时的玉龙的耳和角的造型,出现了结构混淆的趋势。
周朝玉龙特征和表现形式&
西周王朝前后四百年,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进步,手工业发展更为繁荣,“玉府”是当时专门设立的玉器制作工场。周王朝非常崇尚礼仪,在封官拜爵时都要给受封官员一件玉器,作为官爵证明,在《周礼》中称此种器物为“瑞”。《周礼》是周朝的重要法规,它赋予玉以德的思想和内涵,开辟了玉器的道德化、宗教化、政治化的新时代,使得玉器的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时代的高峰。
西周时期的龙型玉器的时代特征:玉龙的龙身较商代瘦长,一般呈环状或半圆璜形;额上突出一个像大括号状的小尖头,后面有一绺向上飘扬的鬃毛,也可以作为角或耳。眼多为“臣”字形,另有椭圆形眼和委角方形眼出现;龙口上唇呈钺形,上唇上卷,下唇向内翻卷,张口吐出下卷的长舌;龙背部出现锯齿状的脊;龙尾比商代厚且无刃;大多数玉龙不雕琢腿和足。采用大斜刀或者大斜刀与阴线相结合(一面斜入刀,另一面阴刻线,从产生阴纹凸起的效果,俗称"一面坡"法)的技法表现纹饰,龙体基本为侧视的片状雕,尚未见圆雕的龙。
周代玉龙的装饰较商代复杂,出现简单的组合形纹饰,阴阳线并用,多采用弯曲形线。直线雕琢纹较少。
传说周人伐商之时,曾有一只巨大的赤色的凤,口衔玉圭落在周人的社庙,代表上天降祥瑞给周,所以在周代的礼器上,对凤的刻画形象非常突出。西周早期不仅大兴凤纹,龙纹也多带有凤形,龙角多仿凤冠,颈部弯曲上扬,头部多见回顾式,龙口不再大张而改作平张,上下唇常有卷曲,尾部亦多旋卷。周朝龙纹主要分为:爬行龙纹、双体龙纹、卷龙纹和夔纹,不再像前代商朝那样狂热地表现狰狞神秘的内涵,简化了前代龙体复杂的形态,转而使用较为柔和的线条,并添加了凤冠和尾部,出现了地依从美学规律朝着艺术化、图案化发展的趋向。
春秋时期的龙型玉佩&
公元前八世纪下半叶,随着周王朝的衰落,奴隶社会在走向没落时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玉雕业随即有了专业性的变化,因为铁器的广泛使用,导致了磨具的改革,加之“解玉砂”(即水砂)的应用,促进了琢玉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这时,儒家思想将君子之德与玉之特性相比较,即所谓的“君子比德如玉”,使佩玉之风一时盛行风靡。春秋时期的玉龙大多为佩饰,虽然继承了西周玉龙器的装饰意味,但也创出了特有的时代风格。在造型上以璜形器为主,两端作对称龙首,中间雕琢成曲折盘绕的蟠螭纹。纹饰繁简相结合。雕琢时并用阴阳线但以阴刻线为主。此时的玉龙,边角处理圆润,特别重视玉器表面的质地抛光,选料比商、周时期更为精良,极少使用劣质玉材,常见的玉质为白王和青玉。
1957年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1662号墓出土的玉龙饰,C状,龙首宽大,眼额突、大耳向后上方竖立。它与殷虚妇好墓的玉龙在器形上有一定的传承关系,但龙耳和龙角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春秋时期开始,龙头上的磨菇角彻底地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平立带状,或者弯曲呈云形飘带状似耳非耳、似角非角的装饰纹样。
春秋玉器是西周玉器的继续和发展,早期仍善用双阴线来刻划图纹,在装饰上进一步强化西周晚期出现的在某一造型内雕琢单一的或相互交缠同体的龙纹图样,从而使细小变形且纠集在一起的众多龙纹,经常出现在同体造型内,同时布局繁密,几乎不留余地。如河南光山县黄君孟夫妇墓出土的玉虎,造型为扁平体的虎形,低首拱背,曲肢卷尾。虽说此虎神态有些呆板,没有太强的动感,但虎身上的装饰却格外引人注目。它除了在腹部、腮部、双肢列有少许几何纹外,通体满饰变形的龙纹,上下交错,左右呼应。这种独特的“形中有形”的手法,在春秋早期玉器装饰中极为流行。
春秋中期以后,繁密的阴刻装饰线纹逐渐变得稀疏,大多以较宽的斜刀进行雕琢。至晚期,线刻工艺逐渐少,取代而之的是隐起的浅浮雕的盛行。比如山西太原金胜村晋卿赵氏墓出土的玉龙、玉佩等,不但工艺精细,琢磨光润,而且由于采用浅浮雕的工艺技法和更加抽象简化的龙纹图案,使繁密的画面通过高低起伏和有序的布局,别具一种寓意深远的立体效果。
这种在春秋时期流行的寄生于同体造型内的繁密且抽象的龙纹装饰,后来随着人们审美意识和文化观念的改变,逐渐消失。正如吴棠海先生在《认识古玉》中所说: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盛行的龙纹眼睛退化,解体成云、谷相杂纹,并逐渐发展为谷纹、蒲纹、乳钉纹等工整规律的几何纹样。
第五节& 战国时代龙型玉器的表现形式
玉雕工艺发展至战国时期,创作与表现手法更加独特,一切为了迎合儒家的玉德理论,产品数量较前代成倍增长。此时的玉器也更加重视选料,镂雕和套环技术日趋成熟,纹样装饰丰富多彩,雕工精细巧妙,生动传神,琢雕水平几近极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春秋战国玉器在500多年的发展变化中日益进步,展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貌。当然这种艺术风貌决不会是随着历史年代的划分而断然隔开的,比如战国早期的玉器依然遗留有春秋晚期玉器的风格,甚至有些作品十分相似,难以区别。但是当新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时尚一旦稳定之后,在整个艺术创作上便会出现一种潮流、一种趋势。
战国玉器则棱角刚劲明确,线条清晰利落,同时镂空技法的使用较春秋更加普遍,并且技艺格外精湛细致,就连镂空之外的内壁也琢磨的光洁明亮,一丝不苟。
战国时期玉龙器的龙身很长,婉蜒曲折,龙体造型大多为片状,龙身造型呈“弓”形、“S”形、双“S”形、“Ω”形、“M”形;头小;张嘴,上唇翘、下唇内卷,无齿;角变成云纹或耳朵;龙眼多琢雕成圆形代梢、菱形、浑圆方眼、丹凤眼。有足、无爪。龙体成对出现,制作技法大量使用镂空、浅浮雕的技法,使龙体造型刚劲秀美,变化多姿。龙身上的装饰以谷纹或连云纹为主。并在一些空白部位装饰水滴纹,纽丝纹,花蕾纹、二字纹、云雷纹、柳条纹、前状滴水纹、丁字纹、工字纹等辅助纹饰,也有素面。还出现了一条阴刻线,横穿在两三个小圆圈中间的极为特殊的纹饰。制作上运用了新的“减地突雕法”,工艺即先将谷纹形状大致突现,再将四周地子减低,然后把谷纹出芽弯曲的尾部慢慢地用心琢磨,使每条尾巴均无痕迹,达到了完美无缺的程度,战国时期的玉器在抛光技术的运用上也非常独特,边角处理锋润,玉器的表面打磨平滑,抛光均匀,经过二千多年的流传,至今表面光亮度极高,被后世赞誉为“玻璃光”。玉龙多装饰在组佩饰的组件上,并多见相同的器型成对出现,造型中饱含着一种紧张的气势,大大增强了内在的精神韵律,充分显示了战国时期各路诸侯躇踌满志、意欲争霸的凌云气概,例如战国中晚期的玉龙或玉虎,口形相似,均为大张口,形象凶猛,两个钳状獠牙对峙,下唇琢成钺形,头部近似马头;具有神态极强的动感
社会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儒家赋予玉的种种道德文化内涵,王公贵族,皆以佩玉为崇尚。战国玉器较之春秋玉器的品种更加丰富,突破了春秋时期多以小件为主的装饰玉、葬玉等,出现了大型的龙形佩、带钩等。
战国早期玉器以山东鲁国故城和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器为代表。其工艺较前复杂,造型亦渐舒展,器体边角尖锐利落,特别是回首挺胸的龙凤形象也开始展示出了一定的动感。
战国中晚期玉器工艺经过不断地发展,越发呈现出一派辉煌的景象。此时玉料选择更加严格,洁白温润的和田玉比供较前增多。治玉工艺更加成熟,而且由于普近采用了金属类工具,所以战国玉器较之早期造型规矩整洁,器物边角犀利见锋,纹饰线条干净利落,决无拖泥带水之处。无论是浅浮雕、透雕,还是阴线刻划,均琢制得精益求精。特别是张口挺胸、大幅度地扭动躯体的龙凤造型,表现出一种刚健遒劲、勇往直前的气势和力度,如我们常见的镂空龙形佩。战国玉器工艺的精细程度,在中国玉器史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淡化了耳与角的玉龙,继续得以蔓延。在1974年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国1号墓出土的战国中期玉透雕三龙环形饰上,玉雕环外雕镂三条姿态相同的龙。龙做回首,龙角内涡纹向外旋,继承了商代玉龙内耳勾连纹的特征,和春秋时期的龙耳风格基本一致。战国时期个别的由勾连纹变化为大云朵状,合龙耳为突角,口部露齿,下颌为斧形,在战国前是绝无此样式的。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商至战国期间的龙角和龙耳,不变的是勾连纹表现龙内耳的特征,角向耳的外型附会。
第六节&&&秦汉时期神秘的龙型玉器
玉器发展到汉代,由于儒家道德学说从礼制上能维护封建国家制度,故而汉武帝首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使以礼器、佩饰为主的玉器体系,得到了很大扶持。沟通了西域与中原的交通往来,优质的玉材便源源不断地从西域而来。汉代玉器以琢工精细,造型灵巧,变化丰富为特征,并流行一种外缘有镂雕附饰的出廓玉器。而大件玉器琢工较粗,刀法简洁有力,有“汉八刀”之誉。
汉代玉龙器的龙体向盘形发展,曲折盘旋,云纹,短阴刻线饰茸毛;头长;眼多呈杏核状,眼稍加长,眼睛基本是外方内圆,有方圆形眼、带梢椭圆形眼,不论何种龙眼,均炯炯有神;角呈勾云状位耳后;四足呈勾云状、无爪;龙的头部似马头,龙角似马鬃,细长尤如宽带;龙耳极小;此时龙身上还出现了飞翼
,神态极具神异感。
有的玉龙器纹饰近似蟠螭纹,龙尾呈单尾或分岔尾。龙纹与其它纹饰相组合的图案频频出现,成为汉代玉器的一大特点。
充满神秘色彩的汉代玉器,追求怪诞不经的龙螭鸠雀。纹饰的首要特点是满而密,器物表面雕满纹饰,不留空白,另一个特点是精细,在一些简单的纹饰中充满着丰富的想象,最常见的纹饰是勾云纹,有双阴线刻、单阴线刻凸起等手法,这些纹样互相之间正反相连,上下相接,纵横相连,巧妙地组合成不同的图样。
1983年广州市象岗山南越王墓出土的“西汉青玉龙形带钩”,通长15.1厘米,青玉质,局部侵蚀为褐色。钩体细长,剖断面呈椭圆形,首尾均为龙头形饰,腹下有一长方委角形钮,通体饰勾连云纹。
从商、周乃至今日,夔纹在玉雕工艺纹饰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兴盛期是在战国和汉代。到了西汉,类似现代龙的形象开始确立,头上有了双角,与夔纹有了区别。
西汉早期的玉龙,基本与战国玉龙无多大差异。而到了东汉,龙头上开始出现耳朵,同时也有角的造型。这种在前代没有的龙马纹样,正是汉代龙的写照。东汉王充《论衡》说:“世俗画龙,马首蛇尾”。有角的龙由单角,逐步向牛角和鹿角形状发展,而龙耳却多见马耳形状。这种龙形角在汉代的玉璧可见,但数量不多。
玉器中龙与蟠螭纹相配在汉代是常用纹饰。但到了唐代,一件器物上,如有龙纹就没有蟠螭纹。蟠螭有耳有角,自战国晚期到汉大为兴起,《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蟠螭形象的出现,恐怕与权贵追求辨五声、别五色之政德有关。如《后汉书·襄楷传》“引河图天灵,称祖龙为赵王政”即将始皇称为“祖龙”,再看汉高祖是由其母感蛟龙而生等等传说,足可以看出完善龙的人格化,是帝王称龙比龙的政治社会需求。
汉代不再流行春秋战国多见的单体玉龙,龙纹主要附饰于出廓璧,透雕璧,蛇形佩等玉器上,其时代特征:杏仁形眼,身似四足兽形或随器体而变形;龙头似马头,额头凸出一尖角,脑后有云形耳和飘带形长角;龙口大张,上唇上卷,下唇下卷,似斧形或鱼尾形,有的口露利牙,个别的还吐舌;龙纹多以透雕结合细阴线刻的技法来表现。&&&
汉代玉器种类的组合经历了一个由多变到稳定,器物的型式由繁到简的过程。
另一方面在原来的器型上又派生出—些新式样,东汉时期玉器的型式进一步简化,主要器类的组合基本稳定。这一时期墓葬出土的玉器在种类和数量上虽多寡不一,但基本组合及型式没有大的变化。这一时期玉器的另一个特点是大型玉器增多,如座屏、案、玉枕等.反映了治玉水平的提高。
第七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型玉龙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故这一时期的墓葬出土的玉器很少,并且玉饰的体积极小,大型玉礼器和成组玉佩饰几乎没有发现。所以研究玉器的古书中极少见到这一时期玉器的著录,几乎形成了断谷期。从迄今所见到的少量玉雕龙饰看,其基本延续了汉代玉龙的风格。
南北朝时期的玉龙,龙身细长,一般都刻有细麟纹;头部呈方形,龙眼往往运用重叠的阴刻线纹表现。棍棒形长龙角,叶形耳;小腿细长,琢勾一二条阴刻线,突出表现龙的筋骨;龙爪宽厚,龙指尖利;龙尾呈虎尾形。
第八节&唐宋世俗化的玉雕龙作品
从魏晋到唐,玉器产量锐减,这是由于青瓷突起及染织刺绣、金属细加工等工艺的迅速发展,取代了青铜器及玉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但唐玉器在品种和艺术风格上却有新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承前启后的特色,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写实。
隋唐玉器在继承前代玉雕工艺的基础上,力求在写实的基础上做出一些艺术描绘:玉龙的嘴角更长,爪子显得臃肿,尾部似蛇,无纹饰,又叫秃尾,腿部有两根阴刻线,显示突出的筋骨。这时的玉雕品种中,实用器占很大比重。
唐代龙是后代所有龙纹的基础,与前代龙有了明显的区别。唐代的玉龙龙身以两种形式出现:
一种体形粗壮,圆润丰满,身上无纹,腹部似蛇腹,用一节节纹线表示身躯,背部琢雕出脊;另一种身躯细长,接近蛇形,从上至下龙身饰斜方格状鱼鳞纹。龙头较长,头部出现双角,龙角有单岔鹿形角和花叶型角两种,角根是从鼻梁处长出,云形耳和毛发,双耳屏后。丹凤眼,口大张,嘴角超过眼角,头部下额处雕有龙须。龙嘴大张向上翘,如梳子背状。龙的大腿肌肉粗壮丰满,小腿细瘦,呈跪卧状,后腿特长,小腿与大腿之间成九十度弯曲,腿关节处雕琢成片腿毛,足为三爪。呈飘佛状。龙尾部似蛇的秃尾,一足与尾相交缠绕,唐代玉龙常伴以火珠或云纹,火珠光焰雕琢短小,同时并发出五至七个火舌。
技法上采用浅浮雕与细阴线结合技术来装饰在器型表面,也有镂空技法,与龙同时出现纹饰的有火焰珠纹,流云纹,水草纹,山石图案等。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刻有南朝宋元嘉七年款的玉带饰,龙做爬行状,通身满饰蛇鳞纹,头上有一对鹿角,脑后有一绺毛发,关节处有弯钩形腿毛,菱形眼眶,口微张,露齿,四腿粗短,三爪足,此龙与汉代龙的形象有异,而与唐代以后的龙接近,是后世玉龙的雏形。
辽宋金元时期的素身龙&
这个时代龙玉器的特点是,龙身较唐龙短小,颈部细长而身体较粗,大多素身,两侧勾勒阴刻轮廓线;宋代龙头与唐基本相同,延续唐代龙的双鹿角,龙头窄长,夸大了嘴和眼的表现力度,双凤眼,形态威武。龙嘴较唐龙小,张口稍小下唇上卷;嘴角大,上下唇较薄,长唇端翘起,下颚开始上翘,多侧面表现,正面表现很少。头发变浓,出现了龙须,龙须为后代龙脑后飘逸的发毛提供了纹饰对应上的美观处理需求。眼细长,眼角与嘴角相并,发向后飘,腿细长弯曲,腿毛也较长,有肘毛,爪很臃肿,三爪,似鸟爪,其中素身龙多少有网格状鱼鳞纹,大多数龙的后足与尾部不相交。龙身两侧各有一条阴刻线。采用高浮雕与多层镂空相结合技法,多以云朵,海水或花草作衬景,雕成云中飞龙,降龙,行龙或蹲龙,更具立体感。
宋代是中国玉雕工艺的发达时期,这时玉雕行业初具规模,玉雕市场应运而生,出现了专门贩卖玉器的店铺,朝廷也选一些民间高水准的琢玉工场作为皇家“玉院”,由宫廷指定其制作一些玉器。宋朝以现实主义思想潮流影响着玉龙的表现题材和造型。
辽代有坐龙和鱼龙。元代龙细颈肥身(更象唐而不象宋),飘拂关的毛发出现,腿部亦有了“露盘露骨”的纹饰。宋代,最大的特征是在鼻子下有一条很宽的阴线,极富立体感。
元代是蒙古族统治的时代,元代时期的玉雕沿着宋代开拓的世俗化、装饰化方向发展,雕技有推陈出新之处,作品风格独树一帜。
元代的玉龙大体模仿唐代玉龙,但身躯比唐细长,婉蜒游动,显得威武而有生气;角琢雕为勾角或单岔鹿形角;张口、嘴角在眼角前,有的带火焰纹肉嗜;眼睛细长,如丹凤眼,紧贴在粗眉下,眉骨突起,显得很有神气;另外,嘴、鼻、眼占头部的三分一。元代玉龙头型细长,头额宽而高,眉、眼、鼻、口都集中在整个面部的下方,仅占面部的三分之一,颈项低下,许多地方已被发毛掩住,发毛呈飘拂状,有的为一绺;有的分成两股,飘拂在龙头部的左右两边或上下,极富有生气。此时玉龙尾多自后腿下穿过,尾尖上翘;元早期为秃尾,后期出现带五至七个光舌的火焰尾;腿部粗壮而长,关节处有细长腿毛向后飘拂;龙掌较厚实,玉龙的爪子有三爪、四爪、五爪不等,龙爪锋利以三爪为多,爪部多团成球状;小腿上有表示“露筋露骨”的短小阴刻线纹,这一特征为元代龙及其它兽纹的共同之处。另外,元代玉龙在脖颈部,大腿与身躯连接处都留有深雕的痕迹,呈上升、伏地、盘旋等形象,其气势磅礴,形态美观,体现了元代玉雕技艺粗犷有力的风格。
第九节&&&&工于镂雕的明清龙型玉器
元统治者继承了汉儒用玉传统,利用宋代制玉技术,设置专门的机构督办制玉事宜,在玉器制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元代玉器中既有大量的璧、琮、螭、龙纹饰件等传统物,也有为数众多的带有虎鹿、天鹅纹饰等北方民族特色的玉雕器物,这些直接影响到了明代玉器。
明代玉龙的头部线条刻划很深,鼻子上翘,似如意云头形,鼻孔两侧出现两条弯曲状的胡须;龙头多呈四分之上的侧面,均刻双目;双目为小圆点眼(虾米眼),依龙头上下排列,或斜排列。玉龙的发型随时间推移而演变:早期向后飘拂,中期向上冲,后期为前冲(俗称怒发冲冠)。身躯细长如蛇,多刻划网状鳞纹,颈,腹,尾大致等宽。龙尾分若唐龙式的秃尾和本朝典型的卷云式长须尾两种,明代龙腿较长,小胫细瘦,并布满了密集短小的直线,排列整齐。龙爪有三、四、五爪。但以四、五爪龙居多,呈风车球状,为明特有。龙腿关节处毛表现手法有许多种,如刻小云头。云头上再刻出短小的直线等。明晚期的龙纹在神韵上有一种呆板苍老感,缺乏宋元时期龙的生气和活力。
明早期特点是:采用高浮雕和镂空技法雕琢,上唇长而上翘,浓眉凤眼,颈细身粗,但其脑后的头发向上飘扬,则体现了宋元晚期玉龙的特点,是由宋元向明晚期过度的龙纹。
明中晚期龙玉器,南北方略有不同,北方龙玉器粗而浑厚。
南方玉器作品精细规整,镂空雕刻更加复杂细致,出现了"三层透雕法"、并继承了宋、元开创的“花下压花”的技法;元代使用的多向打孔的管钻镂空法,在明代时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最典型的是透雕玉龙游于众多花叶之间。工艺复杂,手法巧妙,令人叹为观止。明代晚期的嘉靖、隆庆、万历时期,龙纹形式多样,以游龙为多。这时的龙纹已大不如前期,玉器做工简单草率,神气也差。晚明的龙纹,正如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衰退一样,显得苍老、无力。
此外,作为视觉符号,从传播信息功能这一角度来看,明清龙纹造型复杂繁冗,并且建立了与之相应的复杂的象征意义体系。由于繁冗的造型结构和象征含义难于被简化和记忆,因此严重阻碍了龙纹造型的传播和应用,在清朝末期,许多龙纹因此消失或衰落。
清代的龙纹特征和艺术形式&
中国玉器的发展,直至清代进入颠峰时期,出现了以前各个时代所未有的独特纹饰。
这时,以宫廷玉器为代表的清代玉雕,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加工技术之高,装饰之华美,达到空前绝后的地步。
清代宫廷玉器的造型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变化无穷,形成了整个玉雕发展的鼎盛之势。但在造型、琢磨、风格特点上已经失去古朴之意,在材料上较多使用了翡翠,加工特点可用“精”、“细”二字概括,地子平,线条直,方圆合乎规矩,不拖泥带水。其中的仿汉玉佩饰是一特点。汉代玉佩以片状镂雕表现。清宫廷佩玉大部分都摹仿汉代风格并采用镂雕手法。同古玉相比,结构、图案显得繁琐,但同现代玉雕相比尚属简约。
入清以后,龙纹形象还未离开明末的遗风,但龙的食趾和拇趾不像明代龙爪紧紧相*,而是距离较大,向鸡爪形状发展。故人们称清代的龙爪为“鸡爪”。
清代的玉龙,正面龙特别多,形象较明代更为苍老,头形较明代短而见方,头部发毛杂多蓬乱而无规律,飘向脑后,根根竖起,有粗有细,有分*,呈披头散发状,致使各种各样的角型,由散发中伸出,双角粗壮如松枝;双目的眼形及排列如明代,以上下排列为多;龙眼多为虾米眼,一对眼睛向外高凸,比明代更为突出;清代的龙眉,眉毛呈锯齿状,两条龙须下垂,额下长满胡须;龙身躯短粗,雕琢笨拙;腿尾多为锯齿状,有的雕为一绺;龙爪有三、四、五爪,但以四、五爪居多,尾端分出许多尖*。龙爪是一爪在后四爪在前,雕琢不如明代的有力;腿毛较短,制作较呆滞,不见飘拂状,尾部延用明代,但较明式龙尾宽大,尾部多呈秋叶形的装饰。此时还盛行仿古玉雕,尽管刻画细腻如微,但缺乏神韵和气势,造型与纹饰都显呆板。
因龙头的发毛飘逸,而使耳朵的艺术表现,采取了淡化处理。至此龙耳和龙角又真正地回到了龙身。
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龙纹以新的形象出现:这时的龙首变化很大,过去长长的“猪嘴”收缩了,显得下颚比上颚长。康熙时龙口形略带圆,雍正时则显方形,张口的龙,舌随下颚伸出,舌尖上卷,不像明初的戟状,也不像明后期的匕首状。上下颚的须,康熙时呈锯齿状,以后则分两边,或分成两束长密的羊须状。上颚鼻翼的两侧,长出特别长而卷曲的须。头部的角,长而显直且分*,比过去显大,雍乾后期角的分*则成山字形。明代龙头毛是成束的疏毛,呈向上或向后斜上冲势;这时的头毛细密成蓬(康熙时还有向后斜冲,后期则向后垂或向两侧分向),为了绘成老龙形,下颚都有细密鬃须。龙的眼睛,康熙时略长形,雍乾后则显圆。龙的爪,已不似明代鹰爪,五趾相*成“风车”状。其时的龙爪,拇趾与食趾相距较大,趾甲显得细小,没有元、明时的三角形那种锋利感。因此,清代龙爪给人以有形无力之感。
雍正以后各朝,仿明代龙纹也有,但仅将龙嘴绘成猪嘴,其它则是清代形态。
清末的龙纹,其精神大不如以前威武、健壮,显得腰硬,老态龙钟。
第十一节&&
明清龙纹较商周龙纹图案具有典型性特征
商周时期的龙纹图案更像是蛇形或牛头形状,象征不可知的神秘力量,那时的龙纹特征是模糊、不确定的,还不具有统一的形象特征。经过后代人们的推理和演化,不断赋予它新的形象特征或者去除一些不明确的特征,龙纹逐渐形成较为明确、典型的形象,至明清时期的龙纹:龙身盘曲有鳞,龙爪多为五爪,上颚长于下颚,上唇似如意状,鼻两侧有对称的长曲须,发曲上冲等,这些图形要素的组合构成了当代龙纹图案的典型特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