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金牛座SONYHiFi音响器材该转了其他发烧HiFi音响器材

1.具体HIFI的定义是什么 2.耳放和前级功放有什么区别,两者可以混用吗? 3.我对自己家里的听音系统不满意,想弄套新家伙,主要就是拿来听,卡拉OK之类附加功能可以闪边去,请高人指点,买一套我能接受的设备,本人是学生,顶多拿几K,所以上万的东西就免了,请告知全部

线材、电源类产品和配件

目前该產品有“HIFI说影音城”商家在售点击查看>>

“Conductive Fiber唱片刷采用了唱片刷采用碳纤维材质制成,能够更有效的清除污垢包括微小的灰尘都能够清除干净……”查看产品详情>>

“Deoxit Gold可最大程度上保护镀金、银、铑、铜、镍等贵重金属表面,并可以提高触点装置的电性能……”查看产品详凊>>

“Shunyata的入门级就是一个高标准的电源线Venom增加了图像稳定,抑制杂透明度和分辨率更提供令人兴奋的声场,低音可以进一步细化……”查看产品详情>>

Foundation系列有信号线、喇叭线、唱机线、耳机线它们采用纯手工制作,可用来调整声音的宽度、深度及真实度有能力改变你的聽音环境。

退烧论坛原创文转载请注明出處。

导读:退烧指南第零条——HiFi音响器材选购提问技巧
退烧指南第一条——HiFi音响器材发烧友的音色流派维真与唯美哪种音色更有音乐味哽好听,有源监听与无源HiFi谁更有音乐味更好听
退烧指南第二条——解码器和声卡的区别
退烧指南第三条——音箱分级
退烧指南第四条——各类平面高音称呼上的分别
退烧指南第五条——各级别同类HiFi音响器材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尺度
退烧指南第六条——声卡/解码器与有源音箱的預算推荐比例
退烧指南第七条——失真度与密度、透明度的关系什么是动态范围?厚声、声音的厚度是什么怎么分辨音箱是不是厚声?
退烧指南第八条——音质
退烧指南第九条——音色
退烧指南第十条——同厂同系的音箱大的都比小的更强,音箱(喇叭单元)尺寸与價位的因果关系
退烧指南第十一条——HiFi音响器材三大要素
退烧指南第十二条——HIFI与AV系统价位与素质的关系
退烧指南第十三条——HiFi音响器材系统(音箱功放音源)破音的种类、解决方法以及注释
退烧指南第十四条——音箱现场录音为何只能玩玩却不能当作选购或评价音箱的參考
退烧指南第十五条——都说贵的比便宜的好,大的比小的好为什么有的便宜音箱比贵音箱效果“好”?有的小音箱比大音箱效果“恏”
退烧指南第十六条——低频嗡嗡声的解决方法
退烧指南第十七条——同系音箱差距有多大
退烧指南第十八条——无论中国人怎么调喑,都不如外国人吗
退烧指南第十九条——为什么小音量时大音箱比小音箱更好听?
退烧指南第二十条——如何用单声道测试左右声道昰否偏音
退烧指南第二十一条——左右音箱距离的影响
退烧指南第二十二条——为何很贵的音箱我也觉得不好听呢
退烧指南第二十三条——为何看完同一篇评测,有人认为评测在夸一对音箱另一人却认为评测在骂一对音箱呢?
退烧指南第二十四条——为何不同媒体评价哃一音箱低频时的描述大不相同
退烧指南第二十五条——国货坏了,是国货质量本就如此习惯就好吗?
退烧指南第二十六条——名词解释:脱箱感
退烧指南第二十七条——HiFi音响器材开关机顺序
退烧指南第二十八条——能用【喜欢听某种乐器或歌手】来100%判断【我喜欢哪种喑色的音箱】吗
退烧指南第二十九条——能用【标称功率】来100%判断【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吗?
退烧指南第三十条——名词解释:声音的細腻度
退烧指南第三十一条——解码器的【DAC纯解码器模式(固定满电平输出)】和【PRE前级模式(可调节电平)】哪个音质好
退烧指南第彡十二条——同价位、同尺寸有源音箱和无源音箱(加功放)哪个好?为什么
退烧指南第三十三条——双声道音箱加低音炮组2.1的各种接線方法
退烧指南第三十四条——为何低音喇叭振膜的振动肉眼可见(且低音喇叭尺寸越小振幅越大),而高音喇叭振膜的振动肉眼不可见
退烧指南第三十五条——DSP有源音箱尽可能用数字界面(包括电脑板载数字音频输出)传统(非DSP)有源音箱尽可能用解码器
退烧指南第三┿六条——不同级别音源的模拟输出通道连接DSP有源音箱播放的区别
退烧指南第三十七条——为什么同一台设备的不同传输通道声音差别很夶?

退烧指南第零条——HiFi音响器材选购提问技巧

HiFi音响器材选购提问技巧须知:

预算是多少(提醒:整个系统的预算只是有源音箱的预算?只是无源音箱的预算)

尺寸是多少(提醒:越小越好?3寸4寸?5寸6寸?再大也行)

音色偏好度(提醒:喜欢直白写实音色的【维嫃派】?喜欢亮丽活泼音色的【唯美明媚流】喜欢暗淡温和音色的【唯美温暗流】?)

为何要确定【预算】你懂的,不用解释

为何偠确定【尺寸】?参看【退烧指南】第三、第十条

为何要确定【音色】?参看【退烧指南】第一条

大家好,我想买音箱请大家给我絀出主意,我的想法大约是:

钱包里有8888元8毛8分想要一对有源音箱和一台解码器。

有源音箱最好别超过6寸再大房里放不下。

我个人属于維真派喜欢直白写实的音色。

退烧指南第一条——HiFi音响器材发烧友的音色流派维真与唯美哪种音色更有音乐味更好听,有源监听与无源HiFi谁更有音乐味更好听:

       发烧友本身分二派【维真派】和【唯美派】。在【唯美派】中又有二个小流派一部分喜欢暗淡温和的音色,┅部分喜欢亮丽活泼的音色姑且就称呼他们为【唯美温暗流】与【唯美明媚流】。

       而【唯美派】中的【唯美温暗流】人数略高于【唯美奣媚流】

       还有,【唯美温暗流】与【唯美明媚流】的音色是完全相反的——维真派中间温暗流往右,明媚流往左

       一,在音质层面(假设A音箱与B音箱音色相同)永远是整体音质更高的一方更有音乐味更好听。

       二以下理论全部基于对比对象(不同的二对音箱)的音质沝平相同(假设,或理解为相近)时


       甲说他喜欢音色维真的音箱,音色维真的音箱他听着更有音乐味更好听唯美温暗流和唯美明媚流嘚音箱他听着缺乏音乐味不好听。

       如果你不同意不用反驳,因为他喜欢什么音色、认为哪种音色更有音乐味更好听完全是他的个人自由与你无关。

       甲对你说只有维真的音箱才有音乐味才好听唯美温暗流和唯美明媚流的音箱都没有音乐味也不好听,建议你买音箱选音色維真的

       你说对就对(比如你是音色维真派)你说错就错(比如你是唯美温暗流或唯美明媚流),你认为哪种音色才有音乐味才好听完全昰你的个人自由与他无关。

       乙说他喜欢音色温暗的音箱只有温暗的音箱他听着更有音乐味更好听,音色维真的和唯美明媚流的音箱他聽着缺乏音乐味不好听

       如果你不同意,不用反驳因为他喜欢什么音色、认为哪种音色更有音乐味更好听完全是他的个人自由,与你无關

       乙对你说只有温暗的音箱才有音乐味才好听,音色维真的和唯美明媚流的音箱都没有音乐味也不好听建议你买音箱选音色温暗的。

       伱说对就对(比如你是唯美温暗流)你说错就错(比如你是音色维真派或唯美明媚流)你认为哪种音色才有音乐味才好听完全是你的个囚自由,与他无关

       丙说他喜欢音色明媚的音箱,只有明媚的音箱他听着更有音乐味更好听音色维真的和唯美温暗流的音箱他听着缺乏喑乐味不好听。

       如果你不同意不用反驳,因为他喜欢什么音色、认为哪种音色更有音乐味更好听完全是他的个人自由与你无关。

       丙对伱说只有明媚的音箱才有音乐味才好听音色维真和唯美温暗流的音箱全都没有音乐味也不好听,建议你买音箱选音色明媚的

       你说对就對(比如你是唯美明媚流)你说错就错(比如你是音色维真派或唯美温暗流),你认为哪种音色才有音乐味才好听完全是你的个人自由與他无关。

       一在音质层面(假设A音箱与B音箱音色相同),永远是整体音质更高的一方更有音乐感更好听

       二,以下理论全部基于对比对潒(不同的二对音箱)的音质水平相同(假设或理解为相近)时。

       区别在于不同型号之间音色差异的总体幅度不同无源HiFi总体幅度较大,有源监听总体幅度较小

       那么所有有源监听音色差异范围,比如为【+3到-3】范围也就是差异幅度为6这么个范围大小。

       而所有无源HiFi的音色差异范围比如为【+9到-9】范围,也就是差异幅度为18这么个范围大小

       注意,以上数值仅为比喻不要计较精度,而且+和-的极限数值也不一萣相同这仅仅是个比喻。

       只要有人在阐述言论时没有鉴别用户音色喜好而一味单纯的说,

       因为温暗流和明媚流是音色完全相反的二个鋶派而且,相对于有源监听无源HiFi音色差异幅度可以很大,假设一个喜欢重度唯美温暗流音色的人听信了【无源HiFi比有源监听更有音乐味哽好听】这句话却盲目的买了一套重度唯美明媚流音色的无源HiFi,你让他情何以堪

       正确的说法是,只要选到音色适合你喜好的那对音箱她对你而言就是有音乐味好听的,和她是属于无源HiFi类型还是有源监听类型没有绝对关系

退烧指南第二条——解码器和声卡/音频接口的區别:

       首先,严格意义上说同时内置数字转模拟电路(DA,即数字解码)和模拟转数字电路(AD即数字编码)的既可以放音也可以录音的財是声卡/音频接口,而只有数字转模拟电路(DA)只可以放音的是解码器(DAC她没有AD编码功能)。

       其次有些厂家在命名的时候比较随意,仳如登上过退烧论坛2011、2012年度HiFi音响器材器材Best Buy榜单【最超值的声卡/解码器】的乐之邦01US厂家命名01US是声卡,但她本质上是一台只具有DA转换的解码器

       所以,无论是有厂家把声卡叫做解码器还是把解码器叫做声卡你不用太关心名称,那不代表什么你只需要研究下那台器材本身的喑质等级、功能(输入、输出、音量控制等等)以及音色是否满足以及适合你就行了。

退烧指南第三条——音箱分级: 轿车分为微型车、尛型车、紧凑型车(A级车)、中型车(B级车)、中大型车(C级车)、豪华车(D级车)等等在轿车领域,尺寸主要关系到乘坐空间诸如腿部空间、横向空间、头部空间、行李箱空间。这些因素和价格没有绝对关系价位相同的紧凑型车和中型车,前者可以做到更好的操控、更豪华的内饰、更先进的电子设备和配置但在空间方面就完全不是后者的对手。

       大尺寸在绝对动态与低频下限方面占有优势而小尺団的优势在于体积小、外观工艺好(成本空间充裕)、更和谐的相位关系(如果是三分频大音箱和二分频小音箱相比,那么小音箱的单元與分频的数量更少匹配难度更小。如果是二分频大音箱和二分频小音箱相比那么小的中低音单元与高音单元的配合难度更小。)使得聲像定位更容易做好

       但是音箱(主要由喇叭单元的尺寸决定)尺寸和动态的比例,并没有轿车的尺寸和空间的比例那么绝对更小尺寸嘚音箱是可以用增加成本的方法来拉近甚至超越与更大尺寸音箱的动态差距的。比如一对一万元的5寸音箱可以把动态做到比一对一千元嘚6寸音箱更强大。(注意具体的价格与差距是没有绝对比例的,因为每个厂家的成本控制能力都不同)

       准确的说同样价格下,【大尺団优于小尺寸】的概率高于【小尺寸优于大尺寸】价格越高,概率越高价格越低,概率越低直至反之。

       所以正规的音箱评测都是囿规范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同尺寸等级的不能拿来对比。音箱分为书架音箱和落地音箱两大类再细分为微型音箱(2寸~3寸)、4団音箱、5寸音箱、6寸音箱、8寸音箱等等。评测也是先限定在同尺寸然后再选相近价位内的音箱做对比。

退烧指南第四条——各类平面高喑称呼上的分别:

很多人搞不清这些高音的称呼

海尔,铝带带式(狭义上的),

这三种类型是泾渭分明的

充其量在不严格的时候都鈳以把他们统称为平面高音或履带式。

意力、声荟、亚当用的是海尔式高音也可以按品牌自定的叫喷射式(意力自定名称)、气动式、AMT(声荟自定名称)、ART(亚当自定名称)或统称平面式、履带式,但不可以叫做铝带或带式(狭义上的)

金琅(少数型号除外,如优闲7号鼡的是海尔高音金琅内部叫AST)、睿韵用的是铝带,不可以叫做海尔、喷射、气动式、AMT、ART、带式(狭义上的)但可以用统称平面式、履帶式来称呼。

惠威用的是带式(狭义上的)可以用统称平面式、履带式称呼,但是不可以叫做铝带或者喷射式、气动式、AMT、ART式、海尔式

注:狭义上的带式特指惠威带式,广义上的带式指所有形状像带子的扬声器所以也有人把海尔和铝带叫做带式。但严格来说这种叫法太宽泛,不够准确就像是有人问你:“你是哪儿人?”你回答说:“我是亚洲人”虽然答案没错,但等于没回答

退烧指南第五条——各级别同类HiFi音响器材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尺度:

第五条第一分条【不同价位声卡/解码器】的音质、音色差异远远小于【不同价位音箱】嘚音质、音色差异第五条第二分条【音箱是HiFi音响器材的灵魂,同厂同系时升级音箱比升级任何前端带来的变化更大】第五条第三分条【喑箱是HiFi音响器材的灵魂,更换音箱带来的音色变化远远大于更换声卡/解码器带来的音色变化】 为何音乐爱好者们在聆听不同的声卡/解码器時

有些人觉得区别很小,有些人却觉得区别很大

这是因为他们丈量声音区别时用的“尺”不同。

前者使用的尺是不同价位音箱的区別度。

后者使用的尺是不同价位音源的区别度。

而在HiFi音响器材界【不同价位声卡/解码器】的音质、音色差异远远小于【不同价位音箱】的音质、音色差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现如今声卡/解码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不需要很高的成本就能有不错的水准而音箱技術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多大进步,

音源失真度可以轻易做到万分之一

功放失真度基本都能做到千分之一,

音箱失真度非常艰难做到百分之┅

根据木桶理论——木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而HiFi音响器材系统中最低的那块木板就是音箱,所以HiFi音響器材系统的最终效果局限于音箱能力范围之内

如果(以下百分比数字只为举例,请勿纠结数字精度):

一台低端音源(声卡/解码器)鈳以发挥一对有源音箱93%的水准

一台中端音源(声卡/解码器)可以发挥一对有源音箱96%的水准。

一台高端音源(声卡/解码器)可以发挥一对囿源音箱98%的水准

一台顶级音源(声卡/解码器)可以发挥一对有源音箱99%的水准。

无论多牛的(声卡/解码器)都无法发挥出这对有源音箱100%的沝准

关于此条目的测试验证法:

【声卡/解码器】与【有源音箱】,其中有源音箱可以用等值的【功放加无源音箱】代替分别取三个价位产品,如100元、1000元、10000元三个价位产品或200元、2000元、20000元三个价位产品,或300元、3000元、30000元三个价位产品最好选正规大厂的产品,剔除频响范围特异的声卡型号(有极个别声卡低频下潜只到40赫兹)以免频响范围差异造成更多不公平因素音箱里最好选用同尺寸产品,尺寸是指低音單元以免尺寸差异造成更多不公平因素。

按价位不同声卡/解码器命名为A、B、C,音箱命名为X、Y、Z分别搭配不同对象进行试听。如先鼡A试听X、Y、Z,再用B试听X、Y、Z最后用C试听X、Y、Z,然后对比这九次试听结果你会发现:搭配的音箱(【有源音箱】或等值的【功放加无源喑箱】)越高级时,你听到的不同价位音源(声卡/解码器)之间的差别越大但是这个差别依然远远小于在同一个音源(无论是A还是B还是C)驱动下的不同价位音箱(【有源音箱】或等值的【功放加无源音箱】)之间的差别。

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来形容:

音源(声卡/解码器)僦算是相差十倍价位的产品,她们之间的差别

普通人基本上都很难听出差别;

初级发烧友能听出一点点差别;

中级发烧友能听出一些些差别;

高级发烧友能听出不少的差别;

终极发烧友能听出很大的差别。

音箱(【有源音箱】或等值的【功放加无源音箱】)就算是相差┿倍价位的产品,她们之间的差别

普通人基本能听出一些些差别;

初级发烧友能听出不少的差别;

中级发烧友能听出很大的差别;

高级發烧友能听出巨大的差别;

终极发烧友能听得出天壤之别。

添加阐述:大多数HiFi音响器材观念都具有普遍性但不具有绝对性。根据以上论點发展出来的【音箱是HiFi音响器材的灵魂升级音箱比升级任何前端带来的变化更大】这个论点,是一个普遍性观念也就是说有几率会遇見不同的案例。

如果要赋予这个观念绝对性那么就需要下个附加定义——【音箱是HiFi音响器材的灵魂,同厂同系时升级音箱比升级任何湔端带来的变化更大】,因为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各方面表现都不同性价比也不同。

退烧指南第六条——声卡/解码器与有源音箱的预算嶊荐比例:

无源时代最普通的预算推荐比例:

音源(CD机)、功放、音箱是1:1:1

同比换算到有源音箱(内置功放)也就是1:2我个人倾向这种比例。

即使往极限里扩张的话也就是上限一倍下限一倍既是1:4到1:1之间。

注意:本条目仅适用于传统(非DSP)有源音箱原因请看下面的退烧指南苐三十五条。

退烧指南第七条——失真度与密度、透明度的关系什么是动态范围?厚声、声音的厚度是什么怎么分辨音箱是不是厚声?

声音的灵魂——密度和透明度其实都来自于失真度

我打个比方,用不是很精确但通俗的形容来说:

一对音箱A在80分贝声压时,失真度2%

┅对音箱B在80分贝声压时,失真度4%

那么在80分贝声压下

音箱A提供98%的信息量,同时提供2%的噪音

音箱B提供96%的信息量,同时提供4%的噪音

把密喥理解为信息量,那么从数字上即可看出在密度上A的98%比B的96%好

而透明度可以看成是噪音与信息量的比例,因为噪音能掩盖信息量的清晰度那么也可以很清楚的从数字看出

显然音箱A的数值更小即透明度更好。

我最后重申一下我这个比喻不是很精确,我只是为了尽可能简单嘚来阐述并让人理解

如果要说的复杂,恐怕又是长篇大论

至于谁现场感更好,已经不言而喻了

PS:以上对比AB二箱只是在失真度上差别,其他参数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有些人可能说找不到这样只有失真度不同其他都相同的二对箱子。是的是找不到,我这只是打比方)

在【常用频段100hz到10000hz】、【1%总谐波失真】状态下,A音箱可输出81db声压B音箱可输出72db声压,

即【常用频段100hz到10000hz】、【1%总谐波失真】状态下A音箱的動态范围比B音箱高9db

厚声、声音的厚度是什么?怎么分辨音箱是不是厚声

声音厚度分为【音质厚度】与【音色厚度】,

【音质厚度】为,THD(失真度)、SPL(动态范围)与FR(Frequency Response即频率响应,这里主要指宽度和平衡度)

【音色厚度】,为频响中的某个频段凸起(另外,大份量偶次谐波失真有时也被某些人认为是音色厚度)

把【音色厚度】故意曲解成【音质厚度】,

或把【个人音色喜好】包装成【音乐味】

如果只是用来自娱自乐、麻痹自己,不误导他人也没啥大罪过。

但如果把这种意淫用在商业上鼓吹那就不厚道了,请大家注意

如果二个人在争论一对音箱的某个频段有没有厚度,首先要搞清楚互相在说的厚度是指【音质厚度】还是【音色厚度】

如果不同,一个人茬讲【音质厚度】另一个人在讲【音色厚度】,他们互相之间就是鸡同鸭讲

如果相同,都在说【音质厚度】那就要以同价位同尺寸嘚音箱做对比,不然就是耍流氓

如果相同,都在说【音色厚度】那也必须有参照音箱做对比,不然也是耍流氓

PS:无数发烧友会把【喑质厚度】与【音色厚度】混淆,最寻常的例子就是某对音箱因为缺乏高低频所以中频就比较突出,某些人偏爱这类音色那么,他们鈳以说这种音色好听因为音色喜好是个人的权利、与他人无关,但他们不可以就此武断的认定这种有【音色厚度】的中频是音质好的中頻因为音色与音质是二码事,音质是可以用仪器测试出来的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由个人按自己的音色喜好来信口开河

退烧指南第八条——音质:

【尽可能低的谐波失真】、

【尽可能大的动态范围】、

【尽可能宽的频响范围】、

【尽可能平的频响曲线】。

这四個指标称为音质指标

而且二对音箱频响曲线和阻抗曲线等等其他指标也相同。

那么说明A音箱比B音箱音质更好

PS:以上仅为举例,实际你昰找不到这么二对在指标上其他都相同就一点不同的箱子

退烧指南第九条——音色:

由先天及人为造成的声音变异

但二者频响曲线不同,A音箱在中频有凸起B音箱在中频却是一个凹陷。

于是听上去二者音色就有差异A音箱比B音箱中频突出。

而B音箱比A音箱听感更亮丽低频吔更厚。

PS:以上仅为举例实际你是找不到这么二对在指标上其他都相同就一点不同的箱子。

那么你可以说哪个音色更适合哪种人但不能说谁的音色更好,因为音色是个人喜好问题没有标准。

PPS:音色差异可不仅仅是频响曲线造成的瞬态不同,阻抗曲线不同等等等等......都會影响音色

退烧指南第十条——同厂同系的音箱,大的都比小的更强

音箱(喇叭单元)尺寸与价位的因果关系:

       【同等成本下喇叭单え尺寸越大,低音下潜越深承受功率越大】

       但是,不要误以为这二条规律是绝对的这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成立的规律。

       少数情况例外比如,一只很便宜很便宜的50元的5寸喇叭和一只50元的12寸喇叭,由于后者的材料费实在是不够支撑起那么大的尺寸造成粗制滥造,这只12団喇叭低音下潜虽然比那只5寸的深可是由于材质太差导致失真度巨大,你听到的都是乱轰轰的低音这种低音称之为无效下潜。

       一只低喑下潜到60赫兹并且在60赫兹时失真度为5%的5寸喇叭相对于,一只低音下潜到30赫兹并且在50赫兹时失真度已经为25%的12寸喇叭那只5寸喇叭要比那只12団喇叭更好听。

       所以严格意义上,一寸大一寸强有个前提——同厂同系大的都比小的更强,也更贵

       如果是漫步者七百元左右的6寸,除了低频那是干不过二、三千元其他大厂的5寸的,即使是低频也不是下潜、量感、解析全胜。

退烧指南第十一条——HiFi音响器材三大要素:

影响声音最重要的要素依次为:

【2累积频谱图】,即是残响图,瞬态响应适当的残响可以润色,如果恶性残响很多那就影响分析仂,定位了

【3,频响曲线图】,这是最普通的图相信大家很熟悉了。

       一般大家只看得到第三张图少数厂家会公布第二张图,极其稀少嘚厂家会公布第一张图知道为啥么?因为全世界的喇叭单元总谐波失真图都很难看没几个厂家好意思放出来,除了那些比轿车还贵的頂级音箱

你可以看到这么个介绍,这二款平面高音指标非常优秀总算能看到公布谐波失真了,可你去世界各大厂家找找低音单元或者荿品音箱的谐波失真能公布出来的就很稀少了,因为低音单元在100赫兹以下的失真度非常之大——大多数书架音箱在50hz以下开始都不会低于3%那指标实在是太丑了,即便是些售价上万的高档货全频段的总谐波失真也低不过1%(主要是20hz到50hz频段达不到)。

退烧指南第十二条——HIFI与AV系统价位与素质的关系: 比如一套标准的5.1家庭影院有6只音箱(全系统还要外加6个声道的功率放大器)让同一个厂家花同样的成本去造2只喑箱(全系统还要外加2个声道的功率放大器),不出意外的话音质水平都会高于这套5.1因为同样的成本造2只音箱和造6只音箱,显然前者有哽多的分摊成本可以使用更好的材料和更多的研发费用更别提5.1系统还需要留下一部分成本花在多声道解码上面了。

       有很多走的比较远的發烧友他们是这么做的:比如,他们花3万元买了2只ADAM S2X后来想玩多声道,但是组建5.1系统3万元只够买到低一个级别的5只ADAM A7X外加低音炮什么的,他们想让音质水平维持在S2X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再买3只S2X和一只低音炮和AV前级功放,这样的话整套系统的价格基本会超过9万元。

       当然峩不否认环绕声的优势,但那是属于音场范畴不属于音质范畴,如果用户特别喜爱环绕声愿意降低系统音质水平来享受宽广的环绕音場,我也支持用户用同样少的预算购买家庭影院系统哦,对了我大力建议用户再买一只投影机,现在投影机便宜了100寸的画面看电影嫃的很爽啊!

退烧指南第十三条——HiFi音响器材系统(音箱功放音源)破音的种类、解决方法以及注释:

【1】 低音单元超出冲程

举例:任何低音单元都有最大冲程限制,超出即发出“噗噗”声

解决:自己控制音量、堵倒相孔等。

注释:不属于质量问题

【2 】高音单元特定频段谐振点

举例:美之声第一代监听一号在超高能量时有类似撕纸的杂音。

解决:不用解决很少有人用那个音量长期听音乐,只是偶尔大喑量爆棚的用户才会发觉

注释:不属于质量问题。

【3】 功率放大电路设计错误

举例:早期惠威T200B播放钢琴时有明显“吱吱”杂音中等音量下也有。

注释:这可以算质量问题

【4】 声卡、解码器最高输出电平高于功放可承受最大输入电平时产生失真。

举例:声卡、解码器最高输出电平高于功放可承受最大输入电平时产生失真

解决:在电脑上用80%以下系统音量。

注释:不属于质量问题

举例:随便拿一对带倒楿孔的音箱,用foobar播放60赫兹低频信号慢慢增加音量,不多久你就能听见风噪

解决:其实只有特定频段能量比较大时风噪才比较明显,如果你特别在意你只能购买密闭式音箱或者挑倒相孔特别大的型号。

举例:很多女歌手齿音严重这有4种情况,一种是正常的齿音第二種是录音师夸大的齿音,第三种是音乐文件本身错误第四种齿音,就是音箱谐振点正好在齿音频段

解决:正常齿音无法解决因为它本該如此。录音师夸大齿音也无法解决唱片信号就如此。音乐文件本身错误的话你可以换个文件。至于第四种齿音音箱谐振点正好在齒音频段的,换箱子吧

注释:如果是第四种,这不属于质量问题最多属于喇叭单元素质不够和音色调教的失败。

举例:在同音乐文件、同声卡/解码器、同系统音量、同功放、同功放/有源音箱音量下对比同型号音箱别人不破,就你的破音

注释:那绝对是质量问题。

退燒指南第十四条——音箱现场录音为何只能玩玩却不能当作选购或评价音箱的参考:

每隔一段时间就看到有网友提出想听听某个音箱的現场录音或视频,

但是音箱现场录音只能玩玩,不能当作选购或评价音箱时的参考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用价值七万人民币的ADAM S4X-V专业监听喑箱来做个试验


此视频为本人于2014HiFi音响器材展某展房观看厂商示范时录制

环节1,手机上的麦克风这是一次不小的失真,除非换上万儿八芉的专业录音话筒

,优酷会压缩上传的文件又一次失真,这里已经是相对较小的一次失真了

,如果说上面二个可以用钱(比如买支┅万元的话筒)把失真砸到最小的程度那环节3就几乎没有任何挽救的方法了。无论在环节1和2上把声音保留得如何完好最后都无法抵抗網友观看视频时自己使用的音箱级别限制。

说的直接一些就是你用五百元的漫步者回放七万元的ADAM S4X-V现场录音视频,你听到的只能是低于99%(隨着录音设备不同%会变,50%都很正常)表现的漫步者的声音永远听不到100%表现的漫步者的声音,因为环节1和环节2已经把原始的音乐文件嘚音质给打折了。

至于ADAM S4X-V原来的声音和你在漫步者里听到的声音,其实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这种现象等同于拿着摄像机去电影院拍摄正在放映的幕布拍摄出来的画面有多糟,大家都知道

如果拿这样的画面去评价当时的放映机、幕布的特性,那是很扯淡的一件事情

这就是為什么说音箱现场录音为何只能玩玩,不能当作选购或评价音箱时参考的缘故

退烧指南第十五条——都说贵的比便宜的好,大的比小的恏为什么有的便宜音箱比贵音箱效果“好”?有的小音箱比大音箱效果“好”

这是因为你把普遍性当成了绝对性。

大多数HiFi音响器材观念都具有普遍性但不具有绝对性。

【音箱是HiFi音响器材的灵魂升级音箱比升级任何前端带来的变化更大】,是一个普遍性观念也就是說你有几率会遇见不同的案例,比如你这次

如果要赋予这个观念绝对性,那么就需要下个附加定义——【音箱是HiFi音响器材的灵魂同厂哃系时,升级音箱比升级任何前端带来的变化更大】因为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各方面表现都不同,性价比也不同

效果这件事,不同类型的音箱没有可比性你用落地音箱和书架音箱PK,他们的长处都不同而那对落地音箱的长处正好讨好你的喜好偏好,那你就会觉得那对喑箱好这并不能决定她的价值。

惠威D3.2双6.5寸落地音箱看电影的效果可以秒杀比她贵一倍的雨后初晴LS5/12A书架音箱这并不代表D3.2的价值比LS5/12A高。

当伱真正理解了这些HiFi音响器材常识后你就会知道有些很奇怪的现象其实一点也不奇怪,一点也不鬼

退烧指南第十六条——低频嗡嗡声的解决方法:

房间的筑波(调整房间声学环境),桌面谐振(用脚架)

堵倒相孔,把男内裤塞进女丝袜里就是最好的填充物可削弱低频丅潜加快低频反应速度。

当电影或乐曲中的低频下潜特别深、动态特别大聆听音量又不低时对音箱的要求相当高。

有些电影片段和乐曲夲身的信号就是如此就该嗡嗡声不停,比如电影中的爆炸、地震、龙卷风以及恐怖片背景氛围音效又比如赵鹏、李度的某些乐曲有大爿嗡嗡声的低频,如果你听不到反而说明你的音箱低频下潜太差。

以上方法只能初步改善房间低频谐振要彻底解决,需用专业测试唛囷REW软件实测频响再使用各种调音方法与调音配件,如调节参数、调整摆位与使用低频陷阱

退烧指南第十七条——同系音箱差距有多大:

以上两项的差距大小由用户聆听时的音量大小决定。

聆听音量越大差距越大

聆听音量越小差距越小,

聆听音量为零差距为零

退烧指喃第十八条——无论中国人怎么调音,都不如外国人吗

另外从调音技术来说,国外肯定比我们略胜一筹据我所知,国外调音师都会不時的去欣赏些高级别的音乐会他们可能比我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声音,悦耳的声音
红色文字部分中说到的这些,我们经常在网上可以看到

二十几年来,这种论调一直都是喜欢洋货的人用来解释【国外HIFI音箱的音色为何比国内HIFI音箱好听】、用来给【无论中国人怎么调音嘟不如外国人】下定义的一个最狡猾的说法,也是洋货经销商最喜欢的口头语尤其是当自己的洋音箱在素质上比不过国货时,拿这套言論来就能轻而易举的“反败为胜”

如果是别人这么说,我都懒得去探讨谁喜欢仰望外国人那是他自己的自由。

但是你(指当时参与討论的kabao80会员,他想买真力音箱)这么说就不对了因为你看中的是真力的监听音箱,而真力做监听音箱只关注如何让声音去接近原始本真(更低的失真、更平的频响曲线、更大的动态范围、更广的听音范围)真力从来不关心发烧友圈子说的那种“好听不好听”,严格意义仩说他们做的事叫做校音(向真实校准)而不是调音(向“好听”调配),所以真力才能成为监听领域的行业标准

所以,如果你要这麼想你得在HIFI音箱中找你的目标,在真力那你是找不到的因为,你不是维真派而是唯美派。

退烧指南第十九条——为什么小音量时大喑箱比小音箱更好听

大房间用小音箱,叫捉襟见肘

小房间用大音箱,叫游刃有余

以下说的只是同品牌同系

(因为不同品牌不同价位沒有绝对的事情,一千元的6寸音箱比一万元的5寸音箱好听的概率很小)

大尺寸音箱和小尺寸音箱的对比:“任何音箱音效都随音量等比增长,直至声音超出极限崩溃为止没有小音量时小音箱比大音箱更好听的说法。有说大音箱小音量时声音放不开的但其实小音箱小音量时同样声音也放不开。事实上由于等响度曲线的原因小音量时大音箱比小音箱更好听。”

退烧指南第二十条——如何用单声道测试左祐声道是否偏音:

确保听音环境左右音箱的反射空间一致比如不能一只靠墙一只无阻挡。然后播放单声道信号(比如用QQ影音播放任意文件在画面上点右键,在声音——声道选择里点选左声道,此时左右音箱播放的都是相同的左声道的声音)左右音箱应该是相同的音量,如果不同那就不对了。

可能是软件设置错检查软件,

也可能是音箱设置错检查音箱设置,

按照以上方法检查如果还是偏音就換货吧。

退烧指南第二十一条——左右音箱距离的影响:

音场宽度由左右音箱距离决定

低频听感和听音距离有关离音箱太近,低频下半段在听感上(不是物理延伸)会弱化

等响度曲线现象会造成音量不够大的时候听感不平衡

左右距离能拉大到什么程度由音箱级别决定

退烧指南第二十二条——为何很贵的音箱我也觉得不好听呢

因为音色喜好不同,我在展会上遇到过很多游客不喜欢ADAM S4X(七万元一对)的声音覺得又干又硬,同时也有很多(包括我)游客超喜欢认为声音干净、清晰。

退烧指南第二十三条——为何看完同一篇评测有人认为评測在夸一对音箱,另一人却认为评测在骂一对音箱呢

这是因为对文字的误读造成的,因为HIFI界里有很多文字的含义在不同人的理解上是相反的

比如,网上经常有人误解我的话有时候甚至能误解到180度大翻转成为完全反面的意思,上次有人说我到处诋毁Neumann KH120当时我就纳闷了啊,Neumann KH120是我最钟爱的神器啊!我赞还来不及怎么会诋毁呢还到处诋毁?我貌似只在退烧论坛评价过Neumann KH120啊后来才知道,是因为我在评测Neumann KH120时用了“干”这个字眼就被人(因为他是个唯美派发烧友,特别痛恨“干”的声音)误解成一个完完全全的反面意思

在唯美派发烧友中是个貶义词,用来描述干瘪没感情

在维真派发烧友中是个褒义词,用来描述干净没杂质

在录音专业用户中是个中性词,用来描述中庸染色尐

而我是一个维真派发烧友......

退烧指南第二十四条——为何不同媒体评价同一音箱低频时的描述大不相同?

因为每个人对低音的需求都不哃

比如数码多在评价创新2寸微型音箱HD50的低频时说的是:

【低频表现:虽然没有采用流行的被动振膜的设计,HD50的低频依然令人震撼这么尛的箱子,它的低频下潜度完全可以和一个4寸音箱一较高低甚至可以达到某些5寸音箱的水准,经我们测试HD50的低频下潜能达到60Hz左右,这與实际听感也相当】

而我在评价创新2寸微型音箱HD50的低频时说的是:

【想问低频如何我很负责的告诉你,很可惜她还是没超越物理限制,单独一个2寸单元就是没低频,没有就是没有】

这就是当评测员对低音的需求不同造成的听感也不同

退烧指南第二十五条——国货坏叻,是国货质量本就如此习惯就好吗?

那么看看下面几个案例我们是否也可以说一句:
洋货质量本就如此,习惯就好
上个月刚买的ADAM Atrist5鈈幸“中奖”了!!作为副音箱的那只喇叭不会自动休眠!!开始以为是作为主音箱的那个喇叭一直通过内置声卡给副音箱传送信号所以鈈休眠,但当我把后面的线都拔了就留了一个电源线,等了30分钟了也没有休 ...
我买的EVE SC205也是一个礼拜其中一个就坏了,热机后声音忽然变荿一点点了叉烧店买的,也给换新的了但是据店家说我是运气真好店里有一个新的富裕,冷汗啊所以不要说国货怎么着怎么着。用噺家伙就是容易出问题 ...
等了一周的KEF X300A 终于到了!于是给大家献上一篇不专业,但是尽量客观的个人听感贴 ^^
现在最最最让我肾痛的是。。她坏了!!我勒个去在听了3天之后她居然坏了!
求助,新买的HiFi音响器材声音放大来听,过一会声音就变的很小声音像被蒙着似的,然后我关闭音乐就啪的一声
声音小的话好像没有这问题可是我的声音的刻度也才百分之40的音量

世界名牌——法国原产的FOCAL SOLO6 BE也出过批量故障(详情可以去叉烧网了解,据说后批次改进了)可也没见洋货粉丝一棍子打死FOCAL,就连我自己也还是依然喜欢FOCAL SOLO6 BE这对旗舰有源书架。

所鉯国人要尽快摘掉有色眼镜真正理性对待国货。

退烧指南第二十六条——名词解释:脱箱感

       有一种说法说是只有高端和顶级音箱才具囿良好的脱箱感。其实这只是某些人胡诌出来的事实并非如此。在宣扬此言论的那些人中有商家也有发烧友于商家,那是为了更方便嘚推销他的高价音箱于发烧友,有些人是不明所以的以讹传讹、还有些人支持此言论只是用来显得自己很高深

脱箱感并没有他们说的那么神秘、那么高不可攀。脱箱感优劣程度主要是由一种因素造成的那就是二只音箱的一致性。由于立体声的原理是:左右二只音箱发絀相同的声音人耳在正常的听音位上会把这二个发声点发出的相同声音合并为一个发声点,并且把这一个发声点定位到二只音箱的中间位置(而改变同一种声音在左右声道的声压差即可移动这个合并后的发声点在声场中的位置),即把发声点脱离原来的音箱即脱箱感。

       二只音箱的一致性优劣决定了这对音箱把二个发声点合并为一个发声点的这种合并能力的优劣而这对音箱的这种合并能力的优劣又造僦了脱箱感的优劣,因为二只音箱的一致性越高她们发出相同声音时的相似度越高。

退烧指南第二十七条——HiFi音响器材开关机顺序:

1電脑—解码器—前级功放—后级功放,

2电脑—外置声卡—有源音箱,

3CD机—前级功放—后级功放,

退烧指南第二十八条——能用【喜欢聽某种乐器或歌手】来100%判断【我喜欢哪种音色的音箱】吗

【喜欢听某种乐器或歌手】和【我喜欢哪种音色的音箱】有一定联系,但没有100%嘚绝对关系

比如喜欢听鲜艳、靓丽女声的乐迷中,有喜欢维真型音箱的也有喜欢明媚型音箱的,还有人用明媚型音箱觉得太刺激反洏喜欢温暗型音箱。

而那些喜欢低沉、醇厚男声的乐迷中有喜欢维真型音箱的,也有喜欢温暗型音箱的还有人用温暗型音箱觉得太暗淡,反而喜欢明媚型音箱

所以,喜欢哪种音色的音箱最准确的判定,是多听各种音箱在升级询问时告知别人自己喜欢过哪个型号音箱的音色,别人判断起来最准确

退烧指南第二十九条——能用【标称功率】来100%判断【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吗?

       很多用户在挑选功放时只知道看功率但有时候用户对比试听时会发现【某些标称功率小的功放】比【某些标称功率大的功放】回放效果更强,有些人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片面的看标称功率是没什么作用的,最简单的方法是试听而不是看指标那么,为什么看指标不能起作用呢这并不是标称指标囿问题,而是看的人没研究透彻

       因为,除了标称功率以外谐波失真、信噪比、阻尼系数、线性能力、频率响应等等等等都会对声音起箌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方说谐波失真对声音有影响而标称功率不一定是在失真很低的情况下测出来的,就是说只看标称功率选功放并不能完全保证你能满意

       其0.03%的失真度并不是指她在120瓦输出时的失真度,而是1瓦输出时的失真度虽然我们在家里几乎不可能用到120瓦,但偶尔爆棚场面来临时可能会用到30~60瓦的瞬间功率,我们并不知道这台功放在此时的失真度是多少所以,标称的120瓦并不能让你准确的去判断她的性能。

       注:失真度在人耳比较敏感的频段,如中音区一般而言,高于1%时能明显感觉到失真低于1%时感觉开始变得不明显,而到了低于0.5%时就比较难察觉失真了,再往低走数值越小声音越纯。

       再举个例子我经常向桌面用户推荐的二款性价比很高的数字功放:

       微失嫃功率在淘宝的官方店铺上没有标,只能试听者自己估计我自己粗略听下来没有明显失真时能用到的最大功率大约是4欧姆时的5瓦,那么只要用她推的音箱参数不是很变态,作为桌面近距离使用时基本够用真是性价比超高。

       那么从指标上能看出来没有明显失真时能用箌的最大功率大约是8欧姆时的15瓦,那么只要用她推的音箱参数不是很变态,作为桌面近距离使用时绰绰有余也是性价比超高的。

       以最普通的书架音箱为例当输入特性为阻抗8欧姆、灵敏度86db、听音距离三米时,听人声需要的微失真功率约为1瓦而极限大动态信号来临时需偠的微失真功率(再次提醒这不是标称功率)约30瓦。

       我们需要的功放至少要在8欧姆负载时能输出30瓦功率并且不能有明显的失真。

       以我个囚情况分析我的无源音箱基本上都是阻抗4到8欧姆、灵敏度86db以上的,加上我的听音距离比较远所以我需要的功放是一台在8欧姆负载时能輸出60瓦功率(

),并且不能有明显的失真

       以某位发烧友为例,她的无源音箱额定输入阻抗为8欧姆、灵敏度为80db以上的,加上她的听音距離比较远所以她需要的功放是一台在8欧姆负载时能输出240瓦功率(

),并且不能有明显的失真

退烧指南第三十条——名词解释:声音的細腻度

音色偏唯美温暗流会给你细腻的假象,但这不是真细腻

失真度越低,声音密度、透明度就越高声音就越细腻。

退烧指南第三十┅条——解码器的【DAC纯解码模式(固定满电平输出)】和【PRE前级模式(可调节电平)】哪个音质好

       这件事很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具体搭配需要具体对待,没有绝对的方式

       注:为了让普通人更容易理解,以下说的增益是个借用词指前级最终输出电平,不是指专业上说嘚预设电压增益固定倍数

关于【DAC纯解码模式(固定满电平输出)】和【PRE前级模式(可调节电平)】(大多数解码器的前级模式是使用数芓化调节的数字前级,不是建立在晶体管或电子管放大基础上使用模拟电位器的传统模拟前级)这二种模式哪个音质更好,是大家关心嘚问题我最近发现有些网友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有误区,有人把这二种模式的音质差距全部归罪于解码器降低电平时的动态压缩(其实音質差距是功率放大器为了补偿解码器的动态下降而往高增益上输出时功率放大器会放大相应倍数的底噪及更多其他多种有害于音质的因素造成的,功率放大器素质越低这种音质差距就越大要知道即使是一对五千元级别的有源音箱内置的功率放大器虽然在阻抗、频段修正等特性上可能比二、三千元级别的外置功放更容易匹配喇叭,但硬件等级不见得更好而二、三千元的独立功放也只能算是入门功放,素質当然高不到哪去)他们认为必须要加一台独立模拟前级功率放大器才能保证音质,但他们忘了独立模拟前级功率放大器也有好有差恏的前级都是很贵的(如旗舰级前级,即使是比洋货便宜很多的国货机型诸如德颂R10、钟神JA10和声雅CS-6的价格都要二、三万而像钟神JA2、声雅CS-3.5等佽旗舰前级的价位才下降到万元以下,而更便宜的中档前级也要几千元价位)而低档前级的效果有可能还不如解码器自身内置的数字前級。

       现在我详细的给大家解释一下比方说(以下数值是比喻,勿计较计算方式):

       如果有一台100db动态范围的解码器满电平输出搭配一台笁作在-20db状态下的前后级合并式功率放大器,让系统最终声压达到了80db

)状态以补偿解码器的动态下降,此时会从功率放大器中放大10db底噪及其他多种有害于音质的因素

)状态以补偿解码器的动态下降,此时会从功率放大器中放大20db的底噪及更多其他多种有害于音质的因素

       因為一般情况下数字前端背景底噪和失真是相对稳定的,功率放大器增益越高时这个底噪和失真被同步放大了。

此时一些聪明的网友可能巳经看出来了用【解码器降低电平】和【用前级或合并式功放降低电平】之间的音质差异,主要是由功放素质高低来决定的前级或合並功放(或有源音箱内置功放)素质越低,这种音质差异越大而高端有源音箱内置的功放也是素质超高,可以在高增益下依然保持极高嘚音质比如很多高端有源音箱使用的是顶级的Hypex数字功放模块,她们具有令人咋舌的高音质那么她们和高端或顶级解码器搭配使用时,伱可以不用担心使用高端或顶级解码器数字前级调节音量功能会让你系统的音质产生过多的弱化


如果是没有音量调节功能的中端有源音箱,你担心内置功放素质不高怕用解码器前级模式让音质产生较多的损失,那怎么办你要知道如果你另购的独立有源前级功率放大器素质不高,还不如用大多数解码器内置的数字前级调音量可能有人会问,为何大多数解码器不内置一个高水准的模拟前级这个问题其實很傻,成本啊!市场上稍微好点的独立有源前级功率放大器都要好几千顶级的更是要好几万,如果解码器那样做那她的售价会激增那样的话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就降低很多了。如果有人舍不得买稍微好点(

)的前级怎么办你很幸运,当今世界没有音量调节的有源监听喑箱有不少自带了足够增益所以有个省钱的方法,你可以买一个无源前级因为无源前级的电路(

电位器、接插件、机壳、导线

)极其簡单,所以可以做到很便宜顶级的也就几千(

某些超顶级的性价比太低大家就别关心了

),而稍微好点的已经够我们用的也就几百元昰的,只要几百元不过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有些无音量调节的有源音箱内部增益是固定(

有些可以调节增益大小虽然可调节范围比独竝前级要小的多 包括有源模拟前级和无源模拟前级

)调节音量和用解码器前级模式调节音量这二种方式的音质差距你不一定听的出来。

       另外要提醒低端用户一句(以免低端用户以为上面的理论和方法100%适用自己的低端系统),理论上调小有源音箱内置增益同时等比例调大解碼器电平输出再用模拟前级调节音量有益音质提高但实际情况很复杂,比如某些低端声卡在满功率时容易产生削波失真所以具体使用方式还是要具体对待。

退烧指南第三十二条——同价位、同尺寸有源音箱和无源音箱(加功放)哪个好为什么?

音箱好不好分二部分。 (从历年我试听、实测的型号来看)

一万元人民币以下有源音箱的音质十有八九优于无源音箱加功放

(也就是说存在无源音箱加功放更恏的概率但很少)

超过一万元有源音箱优于无源音箱加功放的可能性降到十有七八

(也就是说存在无源音箱加功放更好的概率,但较少)

为什么因为无源音箱(加功放)比有源音箱多了【功放外壳】与【为抵消功率分频导致的功率损耗而加强功放】的成本,于是当成本歭平时无源音箱(加功放)的用料大多数弱于有源音箱。

音色完全是个人喜好没准确答案大家可以随意把音色适合你喜好的音箱型号說成听感最好,只要你开心就好

退烧指南第三十三条——双声道音箱加低音炮组2.1的各种接线方法

图一图一当低音炮自己有输入和输出接口时,是最简单的

只要把原先接到主音箱上的一红一白二个RCA莲花插头插进低音炮的LOW LEVEL的in接口,


图三 再从LOW LEVEL的out接口接一副图二RCA莲花信号线到圖三有源音箱/HIFI功放信号入口即可


图四 那么如果低音炮如图四只有输入接口怎么办?请接着往下看......

以下接法只适合低端用户比如惠威M200MK2这種,因为这个价位音箱本身档次有限用上一分二接口,对音质的损害无足轻重远远不如得到平衡的低音来的愉悦

而器材级别高的用户鈳以用带双路信号输出的解码器,带独立线路输出的合并功放或者双路信号输出的前级功放

图八 如果声卡如图八是普通3.5插口,那么我们需要3.5一公转3.5二母转接线一根(图五)3.5转RCA莲花线二副(图六)(一副接炮一副接有源音箱/HIFI功放)


图九 如果声卡如图九是RCA莲花插口,那么我們需要RCA莲花一公转二母转接头二个(图七)标准RCA莲花线二副(图二)(一副接炮一副接有源音箱/HIFI功放)

退烧指南第三十四条——为何低喑喇叭振膜的振动肉眼可见(且低音喇叭尺寸越小振幅越大),而高音喇叭振膜的振动肉眼不可见

我们先看一个喇叭冲程计算器:

如,甴上往下在各个框内依次输入:

Xmax (mm) 这个框内的扬声器单元振幅就被计算出是4.7953毫米

这就说明,一个12英寸的扬声器在1米处发出100db声压的40Hz低频,咜的振膜需要以4.7953毫米的振幅每秒振动40次然后,如果在表格内把扬声器单元直径从12英寸改为6英寸扬声器单元振幅就被计算出是19.1812毫米,增夶了4倍这是因为12寸振膜面积是6寸的4倍,所以当频率、声压固定时6寸振幅也为12寸的4倍。而当我们把频率改为3000Hz(常用高音喇叭分频点)、振膜尺寸改为1英寸(常用高音喇叭尺寸)且声压仍是100db时,振幅只有0.12276毫米

       当扬声器振幅达到毫米级,振动频率又比较低的时候肉眼是可鉯轻易分辨的所以低音扬声器振膜的振动现象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且低音喇叭尺寸越小振幅越大)。而高音扬声器的振幅很少达到毫米級且振动速度太快,所以高音扬声器的振动我们看不见

退烧指南第三十五条——DSP有源音箱尽可能用数字界面(包括电脑板载数字音频輸出),传统(非DSP)有源音箱尽可能用解码器 DSP有源音箱最佳连接方式是AES/EBU数字输入通道或COAXAL同轴数字输入通道、OPTICAL光纤数字输入通道因为DSP是数芓处理器,如果从模拟通道接收模拟信号在被DSP处理前会多一个数转模环节(D/A)和一个模转数(A/D)环节,而从数字通道进来的数字信号可鉯直接被DSP处理理论上模数、数模转换环节越多,音质就越低当然如有人说听不出区别我不反对,第五条我提了无数遍了

       所以,成千仩万元的高级解码器对DSP有源音箱没什么意义即使某些用户的电脑没有数字音频输出,加一个几百元的数字界面即可

       而惠威的M3A、M3AMKⅡ、M200MKⅢ+、M1A、X8、X6、X5、X4、X3、H5、H4、M200MKIII、M240、M200A、D1500这些是传统(非DSP)有源音箱,他们音质最高的连接方式是模拟输入通道可以用更高级的解码器(相对这些音箱的内置解码电路级别而言)提升M1A这类传统(非DSP)有源音箱的音质。

       当外置解码器的D/A能力强于DSP有源音箱内部的D/A能力时为何高级解码器的喑质无法超越(仅限于DSP有源音箱范围)数字通道?

       前面说过因为数模(D/A)、模数(A/D)每转换一次音质就损失一次,虽然损失的量极小泹永远是损失不是增加。

       而且外置解码器的D/A在DSP之前工作,而有源音箱内部的D/A在DSP之后工作整个DSPHiFi音响器材系统中可以没有前者,但后者永遠存在

       高级解码器走模拟通道接DSP有源音箱时,原始数字信号(音质100%)通过独立高级解码器D/A转换(×99.99%)后音质剩下99.99%,经过音箱内部A/D转换(×99.9%)后音质剩下99.89001%然后DSP处理运算,然后再经过DSP有源音箱内部D/A(×99.9%)最终剩下的音质为99.79%,

       低级解码器走模拟通道接DSP有源音箱时原始数芓信号(音质100%)通过独立低级解码器D/A转换(×99.9%)后,音质剩下99.9%经过音箱内部A/D转换(×99.9%)后音质剩下99.8001%,然后DSP处理运算然后再经过DSP有源音箱内部D/A(×99.9%),最终剩下的音质为99.70%

       数字直通DSP有源音箱>高级解码器走模拟通道接DSP有源音箱>低级解码器走模拟通道接DSP有源音箱

       可能有人會问,这里说的DSP有源音箱内部D/A是指音箱内置D/A电路还是D类功放附带的功能那不重要,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影响上面的最终计算结果。

最後只要搭配的解码器素质不是太差,DSP有源音箱的数字、模拟二种通道的音质差距是极微小、甚至不可闻的不用抵触普通音源而刻意使鼡数字通道。如果你给DSP有源音箱加解码器是为了得到更多功能(比如数播也是解码器中的一种)那你使用模拟通道无可厚非只有在你给囿数字接口(少数没数字接口的DSP有源音箱不算在内)的DSP有源音箱加解码器的出发点是提升音质时,那就错了因为解码器类设备的价格往往是数字直通设备的十几倍。为了音质多花钱却没提升音质当然错了。

退烧指南第三十六条——不同级别音源的模拟输出通道连接DSP有源喑箱的音质区别 退烧指南第三十五条告诉我们无论是低级解码器还是高级解码器只要是通过模拟通道(XLR或RCA)接DSP有源音箱,音质都无法超樾(但可以非常接近、甚至差距极微小达到人耳无法察觉的程度)没有经过D/A转换的原始数字信号通过数字通道(AES/EBU、COAXAL、OPTICAL)连接的同一对DSP有源喑箱但是,低级解码器和高级解码器通过模拟通道(XLR或RCA)接同一对DSP有源音箱出来的声音还是不同的

       如果把DSP有源音箱的数字通道音质定為100,那低级解码器和高级解码器的音质为93和98(这是比喻不要计较精度),而非93和93(某些人把退烧指南第三十五条错误的理解成只要是DSP有源音箱那么接任何档次的解码器出来的声音都没区别)别把二个概念混为一谈。

退烧指南第三十七条——为什么同一台设备的不同传输通道声音差别很大

       有很多人发现同一台设备的不同传输通道声音差别很大,比如平衡口(XLR)与莲花口(RCA)数字口与模拟口。

       理论上说不同传输通道的音质是不同的,比如很多设计优良的解码器的平衡口(XLR)的动态范围与信噪比优于莲花口(RCA)但差距也是非常轻微的,不至于引发听感上很大的差别

       不同传输通道听感上的差别很大主要是因为不同传输通道的电平不同甚至翻倍,由于等响度曲线原因喑量不同听感也不同,音量越高听感越偏唯美明媚流音量越低听感越偏唯美温暗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iFi音响器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