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送红军原唱原版是谁 十送红军原唱原版到底是谁

十送红军_人民_原唱_MP3_歌词_试听_下载
(红歌大全)十送红军
作词:/作曲:/编曲:
点击/下载:/
上传时间: 04:21:56
如不能播放请点击下面到音乐盒播放
1个月前听过2个月前听过3个月前听过4个月前听过4个月前听过5个月前听过
歌曲ID:425
歌曲名:十送红军
宣传地址:
十送红军[al:] [ti:十送红军] [ar:] [by:欧阳吹雪] [offset:500] [00:01.16]十送红军 [00:08.87] [00:12.62](江西民歌) [00:15.16] [00:17.63]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00:27.16]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00:36.34]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叫, [00:47.03]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 [00:56.72]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01:06.57]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01:17.26] [01:26.45]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拿山, [01:36.49]山上(里格)包谷,(介支个)金灿灿, [01:46.50]包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 [01:55.98]包谷棒棒,咱们穷人搬, [02:05.81]紧紧拉住红军手,红军啊, [02:15.13]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 [02:25.87]紧紧拉住红军手,红军啊, [02:34.30]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 [02:44.64] [02:53.40]五送(里格)红军,(介支个)过了坡, [03:02.81]鸿雁(里格)阵阵,(介支个)空中过。 [03:12.73]鸿雁(里格)能够,捎来书信, [03:22.73]鸿雁(里格)飞到,天涯与海角, [03:32.35]千言万语嘱咐,红军啊, [03:41.98]捎书(里格)多把,(介支个)革命说。 [03:52.79] [04:32.60]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 [04:43.41]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 [04:53.60]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 [05:03.25]四方百姓泪汪汪,深情似海不能忘, [05:18.51]红军啊,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归乡。 [05:33.51]深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 [05:43.57]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归乡。 [05:53.72] [06:01.29]九送红军,上大道。 [06:07.20]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 [06:13.67]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 [06:20.25]心象(里格)黄连,脸在笑。 [06:27.48]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 [06:34.87]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 [06:42.93] [06:46.15]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06:56.18]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 [07:05.33]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 [07:15.19]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 [07:23.84]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 [07:33.26]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07:44.63]
音乐人:刘三姐音乐人:俄罗斯合唱团音乐人:小提琴
&&加载评论内容,请稍等......关于革命歌曲《十送红军》的词曲作者及创作背景_百度知道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关于革命歌曲《十送红军》的词曲作者及创作背景
原唱是谁?最好有从一送到十送的全部歌词词曲作者,创作这首曲子的时间,为哪部影视作品而作
根据查考的有关《十送红军》背景情况介绍,包括词曲来源的争论、当时的历史情况的叙述,以下是转载文述(不知谁的原创)便足以说明《十送红军》真象的来龙去脉:“20世纪60年代初,根据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提出演唱革命历史歌曲的指示,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决定创作大型歌舞《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派出歌舞团团长汪洋,词作家张士燮,作曲家朱正本、姚学诚、陈杰,编舞李跃先等,到江西采风,搜集战争年代的革命歌曲,为歌舞创作做准备。来到井冈山后,他们听说茨坪敬老院有一些老红军,便怀着崇敬的心情登门拜访。老红军李新珠等人为他们唱起了《工农兵联合起来》:“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万众一心……”他们听说井冈山远近闻名的红军宣传队员“赖妈妈”赖发秀自小爱唱歌,是唱民歌的能手后,专程找到了她,“赖妈妈”为他们唱起了《送郎当红军》:“送郎当红军,阶级要认清,豪绅啊,地主啊,剥削我穷人。送郎当红军,切莫想家庭,家中啊,事情啊,我郎莫挂心……”此行,汪洋、张士燮等人走遍了吉安、永新、安福的山山水水,搜集了大量的战争年代的革命歌曲。其中不少是流传在井冈山地区的各种版本的送红军歌曲。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井冈山根据地战事频繁。每当红军上前线时,全村男女老少都在村口、河边、山坡上送红军。有时一边送,一边唱。所以,井冈山有关送红军的歌曲特别多。甲地和乙地送红军的歌曲,其内容、曲调、唱法都不一样,富有地方民间特色。回到北京后,张士燮负责剧本创作,当他写到第四场红军长征时,感到需要有一首歌曲来表达井冈山的人民群众送别红军时那种依依惜别、恋恋不舍的心情,从剧情结构上才能把第三场反“围剿”的戏衔接起来。张士燮把自己搜集到的多首有关送红军的江西民歌综合起来,形成了《十送红军》的歌词。歌词: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里野猫哀号叫,树树梧桐叶落完,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二送红军大道旁,红漆桌子两边放,桌上摆着送行酒,酒儿里面掺蜜糖,红军啊!思情似海不能忘。三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双手垃着长茧手,心象黄连脸在笑,红军啊!万般忧愁怎能消。四送红军过高山,山上包谷金灿灿,包谷种子红军种,包谷棒子穷人搬。红军啊!撒下种子红了天。五送红军上了坡,鸿雁阵阵空中过,鸿雁能捎书和信,飞到天涯和海角,红军啊!捎信多把革命说。六送红军兔儿崖,两只兔子哭哀哀,禽兽也能知人性,血肉感情抛不开,红军啊!山里红花永不败。七送红军七里湾,湾湾上下一片田,田里谷穗头低下,田里鲤鱼翻田坎,红军啊!新米上市人去远。八送红军八角山,两只八哥吐人言,红军哥哥莫远走,走了财东要倒算,红军啊!穷人的苦水吐不完。九送红军到通江,通江河上船儿忙,千军万马河边站,十万百姓泪汪汪,红军啊!眼望江水断肝肠。十送红军转回来,巴山顶上搭高台,高台十丈白玉柱,雕龙绣凤放光彩,红军啊!这台名叫望红台。
采纳率:97%
来自团队: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战斗频繁。每当红军上前线,各个村子的百姓经常到村头。 女:七送里格红军 介支个五斗江 江上里格船儿 介支个穿梭忙 千军万马 介支个江畔站 十万百姓泪汪汪恩情似海不能忘 红军啊 革命成功 介支个早回乡。其中一首送别红军歌:一送里格红军 介支个下了山 秋雨里格绵绵 介支个秋风寒 索索里格梧桐 叶落尽 红军里格团结挂在心间 问一声亲人红军呀 几时里格人马 介支个再回山。 男,停半句:三送里格红军 介支个到拿山 山上里格包谷 介支个金灿灿 包谷种子 介支个红军种 包谷棒棒 咱们穷人掰 紧紧拉着红军手 红军啊 撒下的种子 介支个红了天、张士燮收集整理 根据江西赣南民歌《长歌》改编合日在北京音乐堂首演说明书《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中发表了《十送红军》。 十送红军 作词、河边、大道旁送别红军,有时一边送一边唱,与苏区人民的泪水流在了一起。 十送里格红军 介支个望月亭 望月里格亮相 介支个搭高台 高台里格十丈 白玉柱 雕龙里格画凤 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来晚也想 红军啊这台里格台名叫 介支个望红台。 创作背景 江西赣南民歌《长歌》,曲调非常口语化。 女:五送里格红军 介支个过了坡 鸿雁里格阵阵 介支个空中过 鸿雁里格能够 捎书信 鸿雁里格飞到 天涯海角 嘱咐咱亲人 红军啊 捎信里格多把 介支格革命说,歌词中夹杂着不少俚语、方言,唱半句。2001年6月,旋律婉转优美。泣如诉的《十送红军》。 男:九送红军上大道 锣儿不声鼓不敲 鼓不敲 双双里格拉着 长茧的手 心像里格黄莲 脸在笑 血肉之情怎能忘 红军啊 盼望里个早归 介支个传捷报,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连续剧《长征》中多次使用了《十》曲:朱正本;再现革命的历史画面,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演唱会经过独特的构思和生动的舞台形象设计,从而再现了当年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告别了中央苏区的红色根据地和鱼水情深的乡亲们,共六大部分结构而成,令这些经典歌曲又有了让现代观众震撼的舞台形象冲击力,通过熟悉的歌声唤醒心中记忆,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部文工团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而创作演出的大型主题性音乐演唱会。它所演唱的全部歌曲,均是战争年代流传下来的革命历史歌曲、以及过去几十年来创作积累的红色经典歌曲。
整台演唱会由序曲,不知不觉地跟随着舞台上的歌声与人物、第一乐章“十送红军”;第二乐章“星火燎原”、领唱、重唱及带有特定身份的人物形象的百人合唱团参加表演。在恢弘的史诗画卷中。极其概括地表现了红军长征由出发而至最后胜利的史诗般壮阔画卷;第三乐章“峥嵘岁月”;第四乐章“漫卷红旗”以及尾声,传统的管弦乐团加民族独奏乐器与现代电声乐团的结合,将为演唱会现场伴奏时带来时尚的音色和绚丽多彩的音响,从而更具有感染力和巨大的震撼力。
大型史诗音画《十送红军》的舞台美术设计,亦采用了符合大型乐章式表演的结构方法和形象呈现。由此而让观众在气势恢弘的舞台画面中,在具有时代审美和艺术表现风采的舞台设计中,走过长征艰苦岁月与辉煌历程,踏上两万五千里长征。
大型史诗音画《十送红军》演唱会由“苏区妹子”、“红军士兵”等特定身份的人物形象贯穿。让观众在倾听那些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革命历史歌曲的同时;并且将“十送红军”的歌曲,发展演进成整个演唱会的音乐主题和人物命运的主题形象,由此而令整台演唱会具有了强烈的史诗感和戏剧性;重新感悟长征这一革命先锋创下的伟大历史壮举。装台演唱会以“十送红军”为总标题,也是为强调这一整体的史诗感和戏剧性。
大型史诗音画《十送红军》的音乐部分用独唱。
隆重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57周年
百花芬芳---大型史诗音画《十送红军》
主办: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中国文联演艺中心 中联百花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演出单位大型史诗音画《十送红军》
《十送红军》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凭借着优美流畅的旋律、情真意切的歌词,它几十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随着电视剧《长征》的播出,一场关于这首歌究竟出自谁笔下的著作权诉讼浮出了水面。近日,作曲家王庸诉空政歌舞团作曲家朱正本、中央电视台、总政歌舞团作曲家王云之侵犯著作权纠纷案二审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 一审:王庸享有《送同志哥上北京》著作权 在此之前,此案已经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审。上诉人王庸一审中曾诉称,其为歌曲《送同志哥上北京》(以下简称《送》曲)的著作权人,1960年朱正本根据《送》曲曲调进行改编,形成歌曲《十送红军》(以下简称《十》曲)。2001年6月,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连续剧《长征》中多次使用了《十》曲,王云之对该曲的部分内容改编增加了和声。在该剧的播出过程中,最初仅注明作者为王云之,后经朱正本提出,作者改为朱正本及案外人张士燮。对此王庸认为,朱正本隐瞒了《十》曲改编自《送》曲这一事实,王云之未经上诉人许可擅自对《十》进行修改并署名,中央电视台播放《长征》剧时大量使用了《十》曲,但并未注明改编自《送》曲且未支付报酬。据此,上述各方的行为均侵犯了上诉人的著作权,请求法院确认其为《送》曲的著作权人,并确认《十》曲改编自《送》曲,同时判令上述各方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10万元。一审判决确认了王庸对《送》曲的著作权,但驳回其他诉讼请求。王庸不服,提起上诉,请求法院支持一审诉讼请求。 对于一审认定王庸享有《送》曲的著作权,双方都无太大异议。《送》曲是王庸根据江西赣南民歌《长歌》改编而形成的改编音乐作品。原审法院认定,虽然《送》曲与《长歌》在节拍、旋律、调式、曲式等方面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主要是:结构和词曲结合有不同,表达感情不同,增加了两个小节,另有三个小节明显不同。正是这些差异体现了《送》曲的独创性,体现了上诉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从而使上诉人的作品得以区别于之前的作品,形成了不同的音乐风格和音乐形象。因此法院认为《送》曲达到了改编所要求的创造性程度,上诉人享有相应的著作权。同时,当时王庸虽然改编成了《送》曲,但并未署名。原审法院认为,《送》曲完成时我国尚未颁布《著作权法》,大家对著作权以及作者的署名方式等并不清楚,但不能因为当时署名的不当就永远剥夺了王庸作为改编者后来署名的权利,只要一个作品具有创造性,符合创作或者改编作品的要求,作者在日后就可以要求还原自己身份的真实。 二审:《十送红军》是否改编自《送同志哥上北京》 二审中,双方的分歧在于《十》曲改编的基础是《送》曲还是《长歌》。焦点问题集中在朱正本在创作《十》曲时是否接触过《送》曲和《十》曲使用了《送》曲具有独创性的8个小节还是4个小节这两点上。 王庸认为,朱正本是在实际接触《送》曲的基础上根据《送》曲改编形成《十》曲的。他说,1960年朱正本等人曾专门赴江西采风,应邀参加了在江西省九江市举办的江西省农村业余会演。在会演中听取了包括《送》曲在内的曲目演唱,并且拿到了江西省音乐家协会散发的节目材料,还应邀参加了《送》曲的演出单位——吉安代表队的座谈会,并记录了曲子和谱子。王庸表示,正是在应邀到会、听取《送》曲演唱并记录《送》曲曲谱的基础上,朱正本创作了《十》曲。这一事实有当时出版的书刊证实。 对此,朱正本反驳说,作为一名采风者去采风,必然会接触当地的一些民歌,并会着意搜集整理,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是,目前并无确凿的证据证明,当时自己就听过《送》曲并看过《送》曲曲谱。而即使自己确实接触了《送》曲,也不能认为其就是据此改编的,更不能由此认定侵权。因为当时自己收集了《长歌》的不同版本唱法,并听取了宣传员的演唱和演出节目。《送》曲与《十》曲同源于《长歌》这种民间歌曲的情况,会使二者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相同之处。另一方面,由于当时《送》曲未署名,即使接触了《送》曲也不会知道是王庸改编的,仅认为是《长歌》的不同唱法而已,不具有侵权的故意。他们同意原审的最后认定结论:最多只能认定《十》曲仅仅是在创作过程中借鉴了《送》曲的相关部分。 王庸认为,“借鉴”,关键是使用的程度,如果是合理使用,那么就不构成侵权,如果是超出合理使用范围,那么就构成了侵权。怎样才会构成侵权,那么要看原审法院认定的“借鉴的相关部分”是什么内容?由此可见,“相关部分”达到什么程度是本案的关键。而据他们分析:首先,通过比对《十》曲A段和《送》曲,《十》曲A段与《送》曲24个小节中21个小节组成的旋律和过门完全相同,且《送》曲对于《长歌》的8个独创性小节完整地包含在《十》曲A段中,且成为其主旋律。其次,《十》曲A、B、C三段曲谱中的36小节的音符和音符排列与《送》曲一致,其巧合的可能性并不存在。基于此,他们认为,《十》曲与《送》曲部分内容相同是“抄袭”而不是自然的“偶合”,《十》曲是从《送》曲改编而来而不是仅仅“借鉴了《送》曲的相关部分”。 朱正本则认为,《长歌》有很多版本,王庸所谓的《送》曲改编的特殊之处其实在《长歌》的其他音乐素材和唱法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朱正本说,自己是从《长歌》的其他唱法中获得创作的营养和灵感。而从词曲结合的方式考察,《十》曲更接近于《长歌》,继承了一唱三叹的风格,而《送》曲过门上唱了词,与《长歌》过门不唱词明显不同,二者并存在表达感情和思想主题方面的不同,可见,从风格和表达感情的基调来说,《十》曲和《长歌》的距离更加接近,应认定《十》曲是以《长歌》作为改编的基本母体的。 另外,王庸还对朱正本侵权的故意性问题做了阐述。他认为,按照我国著作权法律及司法实践,著作权侵权实行无过错责任,侵权故意并不是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不能以没有故意而否定侵权行为的性质。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革命歌曲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歌曲&十送红军&的完整歌词都是什么_百度知道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歌曲&十送红军&的完整歌词都是什么
曲&十送红军&的完整歌词都是什么,怎么只有一送、五送、十送等等,二送、四送怎么样啊,都是什么歌词呀
《十送红军》作曲:朱正本作词:张岳演唱:宋祖英等面世时间:1962年歌词: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哪山山上(里格)包谷(介支个)金灿灿包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包谷棒棒咱们穷人掰紧紧拉着红军手红军啊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五送(里格)红军(介支个)过了坡鸿雁(里格)阵阵(介支个)空中过鸿雁(里格)能够捎书信鸿雁(里格)飞到天涯海角千言万语嘱咐红军啊捎信(里格)多把(介支个)革命说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恩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回乡九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高台(里格)十丈白玉柱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介支个)望红台
采纳率:77%
来自团队:
鼓不敲.cn/geci,十万百姓泪汪汪,紧紧拉着红军手红军啊!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五送(里格)红军(介支个)过了坡.千言万语嘱咐红军啊,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九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47.asp!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详情见htttp,山上(里格)包谷(介支个)金灿灿,包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十送红军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鸿雁(里格)阵阵(介支个)空中过,鸿雁(里格)能够捎书信,鸿雁(里格)飞到天涯海角!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哪山;56520,恩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回乡,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包谷棒棒咱们穷人掰,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捎信(里格)多把(介支个)革命说.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十送红军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这才是原唱《十送红军》,终于找到了!连听3遍!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红歌经典十送红军-综艺视频-搜狐视频
红歌经典十送红军
<span class="c-black" data-rss-fanscount=" 人订阅
视频介绍:
红歌 一 红歌 一 - 红
推荐出品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送红军原唱是谁唱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