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焦尾琴 诗句,现在还有吗

焦尾琴故里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焦尾琴故里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这四张琴被人们誉为“四大名琴”。焦尾琴由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溧阳观山附近至今仍存有蔡邕遗址。此前,经中国民族器乐学会组织专家查检史料,并多次到一带实地考察,多方论证,最终正式发文,命名溧阳为“焦尾琴故里”。28383被浏览分享邀请回答2468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蔡邕救琴&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亲手制作的一张琴。与的“”、的“”和的“”并称。“焦尾琴声远,梓桐木尤香”。《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后因称琴为焦桐。焦尾是四大古琴中,惟一以其缺陷而命名的琴。&&&蔡邕其人蔡邕  蔡邕(公元132——192),字伯喈,东汉陈留圉县(今河南省杞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音乐家、书法家。  蔡邕生性笃孝,自小博学多才,喜辞章、数学、天文之学,“覃恩典籍,韫读六经”,熟知两汉史事,正定六经文字,自书于碑,世称《熹平石经》,为古今隶书之典范。他创“飞白体”,写《笔论》、《九势》、后人称其为“书法之开山鼻祖”。  作为旷世奇才,蔡邕却受才名之累,他本来立志于学,无意仕进,却屡被朝廷征召。灵帝时校书于东观,他多次上疏,直陈时事,忧国心切,不避祸害,由此遭群奸忌恨,被诬入狱,流放朔方。一路奸臣谋杀,幸因其忠义得免。后因他将史书《十意》献于朝,逢大赦还原郡,不意路上又生波折,因他得罪五原太守王智,被奏谤讪朝廷,蔡邕自忖难避迫害,乃流亡吴会十二年之久。  中平六年(189),灵帝死,久闻蔡邕声名,强征他进京。高压之下,蔡邕勉受任命,后拜为左中郎将。董卓亡,邕在座列,言及卓而叹,形于色,允大怒,不顾众人求情,治邕于死罪。可怜一代通才,只因忠孝仁义,在六十岁之时冤死狱中。  因才获名,因名获罪,综观蔡邕之一生,可赞可叹,可歌可泣,可喜可悲!蔡邕与古琴蔡邕与古琴  蔡邕通音律,善操琴,远近闻名。  桓帝时,宦官徐璜等人听说蔡邕的才能,就向天子推荐,让陈留太守催促他到朝廷鼓琴。蔡邕不得已上路,但到了半道的偃师,就称病而归。沿途所见,激起他对当朝的不满,写下了《》,表达对统治者荒淫奢侈、百姓民不聊生的愤慨:“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这种“心愤此事”,表明他是一个有正义感的文人。回到家中,邕“闲居玩古,不交当世”,表现出不与显贵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从的这段记载,我们得知:蔡邕在当时已是一个闻名朝野的琴家。  蔡邕对琴界的影响是深远的。他的《琴赋》中的十首作品,取材于民间歌曲;他的《琴操》中的五十首琴曲,都以历史人物故事为主题,反映了汉代琴坛的斑斓色彩。他在《琴赋》中写道:  仲尼思归,鹿鸣三章。  梁甫悲吟,周公越裳。  青雀西飞,别鹤东翔。  饮马长城,楚曲明光。  楚姬遗叹,鸡鸣高桑。  走兽率舞,飞鸟下翔。  感激弦歌,一低一昂。  前十句中,每句都提出一首琴歌的名字,大多是汉代流行的民间歌曲,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也反映蔡邕作为一个有名的琴家,十分注意吸取民间音乐的营养。这些早期的琴曲作品,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详尽的专著,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象《》、《聂政刺韩王曲》、《别鹤操》等,都是通过生动的民间传说,搜集整理后改编成曲,“琴不平则鸣”,具有高度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  蔡邕对琴的研究颇为精湛透彻。他在《论琴》中对斫琴有精到看法:“伏羲削桐为琴,面圆法天,底平象地。龙池八寸,通八风;凤池四寸,象四气。”他对奏琴也有深刻感悟:“左手抑扬,右手徘徊。指掌反覆,抑按藏摧……”“感激弦歌,一低一昂。”从形式和内容上,表达了对演奏的独特见解。  《后汉书·蔡邕传》上有这么一段描述:“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之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奏琴者细微的心理反映,蔡邕竟能从琴音中听出杀气,这种对音律的了解精熟的程度,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音乐天赋已臻圆通。蔡邕不仅是“书祖”,还是“琴圣”。  蔡邕对琴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建安七子”中的阮瑀,是蔡邕的同乡,从小就随邕习琴。而瑀的儿子阮籍、孙子阮咸,都是“竹林七贤” 中以琴见长者,深受蔡邕之影响。蔡邕之女琰 ,也是著名的琴家,她继承了父亲的音律天赋,从小就对琴熟知敏感。邕夜间操琴,断一弦,说是第二根弦断了;邕故意又断一根,文姬说是第四弦,果然无差。蔡琰后为胡人所掳,“”的故事家喻户晓,而《》和《大胡茄》、《小胡茄》这些和文姬有关的琴曲,流传了千百年。博学多才,妙于音律,这是蔡氏父女共有的品操,为中国文学、史学、音乐史增添了绚丽夺目的风采!蔡邕与焦尾琴  在《闲情偶寄》中说:“丝竹之音,推琴为首。古乐相传至今,其已变而未尽变者,独此一种。”古琴古乐,千百年来作为文人雅士寄情抒怀的器具,作为文化传承发扬的载体,作为“代代相传,变而未变,独此一种”的音乐遗存,彰显了一种不可多得的民族精神,这也是它能最早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乐器的重要原因。  在我们通过史料诗赋和民间故事,探寻到了蔡邕隐居溧阳的行踪遗迹后,疑惑还是存在:吴人燃薪、木裂声传、邕取焦桐斫琴的故事可信吗?它是不是人们的杜撰?溧阳有无斫琴的良材?焦尾琴产生于溧阳的说法能成立吗?焦尾琴后来又去了哪里?  在探究焦尾琴产地的同时,我想有必要读读蔡邕隐居之地的环境和他的创作。  嵇康在《琴赞》中云:“懿吾雅器,载璞灵山;体具德真,清和自然。澡以春雪,澹若洞泉;温乎其仁,玉润外鲜。”这里较好地阐述了雅器与自然的关系。明代溧阳诗人在《登盘白山》一诗中写道:“胜地多灵气,高人尽古颜。尘心应自远,日暮不思还。”蔡邕隐居之地,山清水秀,背依高邃山,门临黄水湖,不远处的中江是古长江由芜湖流经震泽()的入海通道,这也是“亡命江海”的由来。他在此期间,创作了著名的《蔡氏五弄》,即:《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宋人朱长文说:“伯喈所以寓其哀思者,盖在此五曲,特假物以名之耳。”此言甚是贴切。  蔡邕在《笔论》中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他又在书法《九势》中写道:“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由此可见,他是主张尊重自然、效法自然、回归自然之人,书如此,琴亦然。高邃山的春天百花盛开,游春踏春归来衣袖带香。黄山湖的绿水映翠叠波,江南的婉柔无言地绵延。山麓的茅屋掩映在蓊郁林荫之中,鸟鸣蝉噪里显得十分幽静。划一叶扁舟读书台上坐一坐,忧国忧民的愁绪象这湖水,无尽无头。转眼又到了秋季,满目的落叶拍打着柴门竹篱,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是游子永远的思念。我们姑且不去计较“五弄”的真伪,单就这曲名,就留给了我们无尽的遐想。《神奇秘谱》中的《秋月照茅亭》和《山中思友人》,也同样显现出蔡邕当时的心情和心境,他在溧阳这片山水中,找到了拥抱自然的依托。  言归正传,在溧阳的自然山水中,到底有没有斫琴的桐木呢?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有!从古至今都有!  明朝溧阳诗人任启运曾赞蔡邕“嗟尔才之洵美兮,常识夫爨下之焦桐,”指出了“蔡台”附近“出焦桐”的史实,而在观山、前山的林间,生长着成片的青桐树。青桐,质地疏松而韧软,不宜做房料和打家具,村民们都多伐来烧火做饭。读书台附近林木茂盛,树种很多,榉、榆、松、槐都有,而千百年来村民们传下一个很自然的习惯:成段地烧青桐!蔡邕救琴  蔡邕在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蔡邕为人正直,性格耿直诚实,眼里容不下沙子,对于一些不好的现象,他总是敢于对灵帝直言相谏。这样,他顶撞灵帝的次数多了,灵帝渐渐讨厌起他来。再加上灵帝身边的宦官也对他的正直又恨又怕,常常在灵帝面前进谗言说他目无皇上,骄傲自大,早晚会有谋反的可能,蔡邕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他自知已成了灵帝的眼中钉、肉中刺,随时有被加害的危险,于是就打点行李,从水路逃出了京城,远远来到吴地,隐居了起来。蔡邕爱好音乐,他本人也通晓音律,精通古典,在弹奏中如有一点小小的差错,也逃不过他的耳朵。蔡邕尤擅弹琴,对琴很有研究,关于琴的选材、制作、调音,他都有一套精辟独到的见解。从京城逃出来的时候,他舍弃了很多财物,就是一直舍不得丢下家中那把心爱的琴,将它带在身边,时时细加呵护。  在隐居吴地的那些日子里,蔡邕常常抚琴,借用琴声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反遭迫害的悲愤和感叹前途渺茫的怅惘。  有一天,蔡邕坐在房里抚琴长叹,女房东在隔壁的灶间烧火做饭,她将木柴塞进灶膛里,火星乱蹦,木柴被烧得“噼里啪啦”地响。  忽然,蔡邕听到隔壁传来一阵清脆的爆裂声,不由得心中一惊,抬头竖起耳朵细细听了几秒钟,大叫一声“不好”,跳起来就往灶间跑。来到炉火边,蔡邕也顾不得火势的人,伸手就将那块刚塞进灶膛当柴烧的桐木拽了出来,大声喊道:“快别烧了,别烧了,这可是一块做琴的难得一见的好材料啊!”蔡邕的手被烧伤了,他也不觉得疼,惊喜地在桐木上又吹又摸。好在抢救及时,桐木还很完整,蔡邕就将它买了下来。然后精雕细刻,一丝不苟,费尽心血,终于将这块桐木做成了一张琴。这张琴弹奏起来,音色美妙绝伦,盖世无双。  这把琴流传下来,成了世间罕有的珍宝,因为它的琴尾被烧焦了,人们叫它“焦尾琴”,也有一说是蔡邕自己给这个琴取名为“焦尾”。  后世有联曰:“灵帝无珠走良将,焦桐有幸裁名琴”。  汉末,蔡邕遇害后,焦尾琴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据说齐明帝在位时,曾取出焦尾琴请古琴高手王仲雄弹奏。连续弹奏了五天,并即兴创作了《懊恼曲》献给明帝。后传至南唐中主手中,后又赠与。死后归宋室所有。据传,明朝昆山人王逢年还收藏着蔡邕制造的焦尾琴。名琴故里  日,会长冯玉钰教授在江苏省溧阳市举行以“琴筝丝竹颂中华”为主题的大型民乐盛典音乐会上正式宣布溧阳是中国四大古琴之一焦尾琴的故里。此前,中国民族器乐学会组织专家查检史料,并在溧阳观山蔡邕读书台一带实地采集,多方科学考证,确定溧阳就是东汉蔡邕亲手制作焦尾琴的地方。  溧阳市被命名为“焦尾琴故里”后,激起社会广泛关注。该市企业家与文化部门联合,并在中国民族器乐学会的支持下,确定在天目湖畔的苏园,创办中国焦尾琴艺术馆。2009年9月  27日举行了艺术馆落成典礼暨古代名琴复制成果展,300平方米展览大厅展出了国家重点文化工程,29张古代名琴复制成果,重点展示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在亲手制作的焦尾琴仿制品。古琴大师杨清弹奏焦尾琴后感慨说:“仿制非常成功,声音很润、很结实,很喜欢!” 焦尾琴韵  蔡邕的焦尾琴,显然是四大古琴中,惟一以其缺陷而命名的琴。  东汉晚期的大才子蔡邕,不仅以学问名闻朝野,其“妙操音律”的才华,同样为世人所景仰。  然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拥有一把得心应手,堪称一流的古琴,却是一度踏破铁鞋无觅处。  事情的转机,是到了流落吴地时才出现。命运对于胸怀抱负,才华横溢者而言,总爱开玩笑。学富五车的蔡邕,也难免遭遇宦官之谮,为避祸而流落他乡。好在仕途的起伏,并不能左右才子的心情。命途的多舛,反而使蔡邕在流落寓居途中,得以成就一把干将莫邪一般,堪与英雄媲美的名琴焦尾。  “吴人有烧桐以为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名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后汉书·蔡邕列传》)  身为有心人,也幸亏蔡邕去的及时,终于从人家灶膛请出那根桐木,得以裁制为“果有美音”之琴。只是桐木长度已然不够,只好留下一截被烧糊的尾巴,被时人以其缺陷命名了。  毕竟瑕不掩瑜。有傅玄的《琴赋·序》为证。“齐桓公有鸣琴曰‘号钟’,楚庄有鸣琴曰‘绕梁’,司马相如‘绿绮’,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忝列四大古琴之一的焦尾琴,不但没有逊色之感,反倒因其独特经历,富有一种传奇色彩。  正如庄子所言,“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能够以心灵听声辨材,请良木于人家灶膛的蔡邕,其听琴辨音能力,同样是为一绝。  “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憘!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 ‘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客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同样来自《后汉书·蔡邕列传》的这段记载,与前面有关焦尾琴的记述,可谓异曲同工。从火烈之声分辨出良木的蔡邕,则请而裁为琴;从弹琴客的琴声流露,一旦分辨出惟恐螳螂捕蝉而不得的心理,则连酒也不吃了,避之犹恐不及。  史家对于蔡邕“妙操音律”的记载,说明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艺术的惟美准则,原本基于与生俱来的悲悯之情,即善心之上。艺术之美与否,是如弹琴客一样惟恐弱由不能强食,还是对蝉的生命予以同情关注,则成为一道分水岭。  惟善惟美的蔡邕得到史家“妙操音律”的褒奖。他那把来自人家灶膛的焦尾琴,其琴声究竟美到何种程度,我们也不难想象。  这,从渊源流传的古之名曲中,能够感受得到。无论从《龙翔操》的和谐华贵,《阳关三叠》的婉转深沉,还是《》的旷远空灵,抑或《》的淡泊归真,我们都能见到蔡中郎风流倜傥的身影,感受到他当年抚自焦尾琴弦的余韵。  于是想起子夏在回答魏文侯关于“乐”的问题时的一席话。子夏曰:“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立武。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石声硁,硁以立别,别以致死。君子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  黄钟大吕,琴丝瑟弦。源自上古的律吕之音之于每一种器乐,具有不同演奏特点。哀而不伤的丝弦古琴,本属君子赖以修养身心,立廉立志之物。于是明白,这源自上古的琴,何以几千年来,一直名列文人雅事之首了。古琴文化  古琴的式样很多,但制造的原理一致,制造的方法和构造型式也基本上相同。声音的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   唐代之前,弹琴的人一般自己都会制作琴。后来,弹琴的人多了,便有了专业的制琴人。街市上还有古琴出售,这样也就出现了制琴的专家。制琴的专家对琴的制作在选材、造型、昕制、上漆等各项工艺,都有较高的要求。隋文帝的儿子杨秀在四川当官时,据说他自己就会制作古琴,而且做的古琴很有影响,数量也较多。唐代一位宰相李勉也很热衷于制琴,制的琴有自己的特点,风转一时。   在民间,制琴专家也很多,唐代制琴最有名的是四川的雷氏。雷氏是世代造琴,其中以雷威最有名。雷威为了制琴,经常冒着风雪到深山老林中去寻找好材料。他凭听觉来选材,树木被风吹得发响,他可以从响声中找到好木料。他造琴的材料都是自己亲手选好的。雷氏家族除了雷威制琴外,还有雷霄、雷俨、雷珏、雷文、雷会、雷迟等。雷氏造的琴被称为“雷我琴”。他们都在自己制作的琴全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他们制的琴被认为是“精妙无比,弹之者众”。当时四川还有一位制琴名手叫郭谅。江南当时也有制琴的名手如沈镣和张越。雷霄与郭谅齐名,他们制作的琴音质虚鸣而响亮。   有了制琴专家之后,制琴人都会互相竞争,使自己制的琴质量更高,名声更大。所以,在制琴的材料选择方面,逐渐讲究起来,要用上等的好料。   据传,古琴虽然用桐木制作,但是桐木必须保存多年,使水分都干透。这样,琴的声音才激扬优美。上面谈到的蔡邕听到火烧的那块梧桐木的声响,断定是好料,他就是听出了这块木料是保存了多年,干透了的。  唐代初期遗留下来的一张雷氏琴,木头已经枯朽了,差不多已经不起指头的按抚。可是,它的声音却还非常清脆。还有一张保存下来的张越琴,传说是用古墓里破旧的杉木棺材板制成的,琴声非常刚劲挺拔。有一个和尚保存一张琴,是用碧珠做琴微,纹石做琴轸,琴轸是较正琴弦音高的轴。制作的规格和音韵都达到了高妙的水平。琴腹有李阳冰写的篆书数十个字,大概意思是说这张弦的来历:在南溟岛上得到一段木材,名叫伽陀罗,木纹象银末,坚硬如石,叫人制成了这张琴。篆书写得古老苍劲。伽陀罗是一种稀有的木材。   传说制琴十分讲究。他认为凤凰是百鸟之王,不是梧桐树就不会在树上栖落,于是认为梧桐是非常优良的木材。他制琴的时候,叫人把梧桐砍来,要选择三丈三尺高的,然后截成三段。这三段的意思表示天、地人三才。选木料时,他先取来一段,敲一敲,如果声音太清,认为木质过轻了,不要;再取另一段,敲一敲,声音要是太浊了,认为木质过重了,又不要;最后,再取来不轻不重的一段,用手指弹一弹,声音清浊相当,轻重也适宜,便把这木材送进流水中,泡浸七十二天,然后,取出来阴干,再请高级的匠人制成古琴。   伏羲制琴的传说说明后来人对作琴的材料已十分讲究了。要求材料具备轻、松、脆、滑等特点。   古琴的琴面一般是用桐木做的,梓木为底。用木头做琴轸,涂上漆,用金属做琴微。据说最好的琴弦是用冰蚕的丝做的,叫做冰弦。   琴身用梧桐木制成后,涂上了漆,时间久了,漆面发生断裂,这叫断纹。断纹的形状有多种多样的。有的象蛇腹上的花纹,叫做蛇腹纹;有的象流水一般,还有的象牛毛、梅花、冰纹,等等。断纹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漆木、灰、胎的制作而引起的。有人认为古琴越是古旧就越好,越珍贵。所以有的人故意将新琴的表面搞成旧样,以便出售。古旧的年代多少,有经验的人可以从漆纹断裂的情况来断定。   古琴的材料要讲究。制成后的古琴则更要讲究爱护。古琴不能受潮,也不能曝晒,受潮和曝晒都会使琴身变形,琴的声音也变坏。古人说琴有六忌:忌大寒,忌大暑,忌大风,忌大雨,忌迅雷,忌大雪。  古琴的式样很多。 历代名琴有十四武:伏羲式、神农式、黄帝式、虞舜式、孔子式、师旷式、俞伯牙式、钟子期式、闵子式、师曹式、王刚式、秦钰式、汉绮式。 历代沿用下来的有仲尼式、联珠式、落珠式、落霞式、蕉叶式。   古人珍爱古琴,把它称作“雅乐”。认为这种“雅乐”是属于有道德的君子所有,经常携带,常不离身,最为亲密。这种乐器可以修身养性,使人心地纯洁,养成高尚的情操;还可经防止邪恶的东西侵蚀人的心灵。   古琴这种雅乐,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它不象钟鼓一类乐器那样,使用时要排列起来,悬挂起来,讲究场面。古琴的大小适中,一个人可以携带一张,跋山涉水,都无影响。可以在通都大邑演奏,也可以到深山幽谷,穷乡僻壤去演奏。古琴的声音柔和,最大的声响不会使人感到嘈杂,最小的音响也不使人听不到。它的声音同人的气息很适应,容易使人接受。弹奏得好的琴声可以感天动地,可以以娱乐来进行道德教育,有裨于政治身心。古人很重视古琴的价值,认为弹琴是一种非常高尚的娱乐。于是,在制作古琴时,有意识地让琴制的长短尺码来象征着天地六合等,说明古琴的高尚,是天经地义的。历史探密  焦尾琴“身世之谜”破解 溧阳蔡邕读书台遗存  东汉蔡邕制作的焦尾琴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其出处曾是“千古之谜”。最近,中国民族器乐学会专家一行来到溧阳,结合史料实地考证后得出定论:溧阳就是焦尾琴的故里!至此,极富传奇的焦尾琴历史谜团终于揭开,也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琴产生地考证中“最完美的一次发掘”。  焦尾琴成“千古谜团”  据介绍,焦尾琴是一张古琴,也称七弦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蔡邕的“焦尾琴”与的“号钟”、的“绕梁”、司马相如的“”被人们誉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名琴”。  中国古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中国第二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有着显赫的影响。长期以来,古琴界专家孜孜以求四大名琴的出处与下落,此前已分别考证出三大名琴的产生地,唯有焦尾琴尚未找到出处,成为历史一大谜团,寻找焦尾琴故里成为古琴界的夙愿。  今年2月,央视戏曲音乐部编导舒云女士来溧阳,听到“溧阳是焦尾琴故里” 的介绍后非常震惊,她认为这种自定的结论难免有文化遗存归属争论之嫌。因为,随着各地近年来对“申遗”工作的高度重视,有关古代名人故里与文化遗存归属之争已屡见不鲜。显然,探究文明根基的背后,有着各自鲜明的用意:“提升地方知名度,发展特色旅游业,展示城市新形象。”  但在溧阳触摸着有关焦尾琴的大量史料,还兼任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副会长和北京乐器学会秘书长的舒云由震惊变为惊叹:“果若如此,那可谓是我国琴文化的重大发现!”于是,一场围绕“溧阳是否是焦尾琴故里” 的考证由此开始。  然而,令舒云深感意外的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蔡邕当时在溧阳确实有着一段不平凡的人生插曲,与他诗文一样流芳千古的焦尾琴,会不会是他当时在溧阳制作而成的?  与史料记载惊人吻合  一直以来,有人认为焦尾琴出自我省的常熟,其根据是,常熟有焦尾巷、焦尾河、焦尾泉,但因缺少史料记载而成为猜想。那么,焦尾琴是否出自溧阳?舒云随后将这一意外发现反馈到了中国民族器乐学会,随即引起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4月20日,舒云再度来溧阳并带来两位专家,一位是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常务副会长、古琴鉴定专家毕可炜,另一位是中国古琴学会常务理事、古琴制作大师张玉新。三人此次的共同目的就是要探明焦尾琴是否出自溧阳。  考证的切入口自然是蔡邕有没有来溧阳。据《后汉书》记载,蔡邕以“内宠恶之,虑不能免,乃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吴会是指苏州及浙江绍兴一带,也就是说,蔡邕当年为逃避战乱和宦官迫害,举家来到了吴地,然而,吴地之大,蔡邕究竟定居何处?此时,溧阳市委宣传部从南京博物馆复印来的两份原始史料让专家们不由眼睛一亮,两份史料为宋景定《建康志》和元至正《金陵新志》,其相似的记载是,蔡伯喈读书台,在溧阳县太虚观东北。与两史相呼应的,有明弘治和清光绪、嘉庆三本《溧阳县志》,明弘治《溧阳县志》称,读书台在县西北三十里,太虚观东北,其中清光绪续志较为详细:读书台,后汉蔡邕传载其在吴十二年曾读书于此,今废。至此,蔡邕在吴地十二年,并在溧阳建读书台定居,已有充分史实可证。  令人兴奋的是,如今的读书台遗址方位与史料记载有着惊人的吻合。那么,焦尾琴在怎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呢?专家们认为,蔡邕精通音律,善弹琴,琴书相伴,调出隐居山林的文人高雅,符合蔡邕的风范,而溧阳世代相承的民间传说恰似最好的印证。“有一天傍晚,蔡邕和女儿文姬在家读书,忽听正在烧饭的邻居家传来清脆的劈啪声,蔡邕对文姬说,这声音多好听啊,快去看看。文姬寻到邻居家中,发现灶膛里尚有一段未烧完的梧桐木,还不时发出异常的声音,就与邻居商量后拿回家。蔡邕细心打量后,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乐音不凡,因琴尾尚留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琴。”  四大名琴中“最完美发掘”  然而,传说毕竟缺乏说服力,专家们从溧阳方面提供的清代嘉庆《溧阳县志》中,找到了有关焦尾琴线索。县志记载明代文人任启远所作的《重九游梅山·蔡台·登盘白绝顶赋略》中有这样一段:“友朋指予以书台兮,曰维有汉之蔡邕;嗟尔才之洵美兮,常识夫炊下之焦桐……”蔡邕与焦桐,使专家们悟到,传说并非空穴来风。  中国古琴制作大师张玉新认为,江南梧桐树多,而梧桐树有多种,能制成音响不凡的高档古琴,当选用青桐树。可他与两位专家随溧阳市委宣传部领导到读书台遗址考察后,寻访附近树林和村庄,却只见梧桐难觅青桐,失望之余,读书台遗址所在的天目湖六家边村村民表示,以前这里的青桐树很多,因难成材被村民砍掉当柴烧。谈及蔡邕,91岁的翟长友老人指着读书台东北处一座高山说,“传说伯喈的父亲葬在山巅上。”从读书台遗址背面择路返回时,张玉新意外发现一处树林内长着一大片青桐林。  由此专家认为,溧阳具备出产焦尾琴一切条件,溧阳就是焦尾琴故里已可定论。然而焦尾琴究竟啥模样,专家们也不知其详,留下的倒是一段有趣的传说。据传,汉末,蔡邕惨遭杀害后,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300年后,齐明帝在位时,为了欣赏古琴高手王仲雄的超人琴艺,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给王仲雄演奏,王仲雄连续弹奏了五日,并即兴创作了《懊恼曲》献给明帝。到了明朝,昆山人王逢年收藏了焦尾琴,此后便无音讯。让专家们再次喜出望外的是,陪同实地考察的溧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邓超提供了重要“证物”,他从南京德云琴社拿来了复印的焦尾琴图样,专家们反复分析后得出结论:“就是这个模样”!  “在中,尽管焦尾琴出处发现最晚,但可证史料最全。从唐宋到现在,溧阳对蔡邕与焦尾琴的记载没有断线,非常真实,此次考证,可谓是四大古琴中最完美的一次发掘”。毕可炜此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而数年来执著于焦尾琴考证的舒云也表示,“焦尾琴的归属认定,对我来说如一声惊雷,对溧阳来说是给中国琴文化的一大贡献。”   寻找“焦尾琴”——蔡邕在溧阳遗迹辨踪   古琴,国之乐器也。  “手挥五弦,目送归鸿。”神农伏羲、炎黄尧舜,一个个先帝圣人、大贤大德离开我们千年百年,渐行渐远;而其独特的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却通过一张张琴谱、一段段佳话,留给我们不可多得的历史遗存和精神财富。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之中,让我们静下心来,聆听一下悠然意远、恬逸淡泊的琴声,寻找一下幽雅邈远、孤高岑寂的意境。  是的,我们一直在寻找,在找一张琴。一种直觉和责任在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去寻找。   早期的琴,器物不存。我们仅从文献中得知其名: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蔡邕的“焦尾”,世称中国古代四大名琴。四大名琴,都有一段曲折动人的故事,都有一个与故事有关的琴名。与前三张琴相比,“焦尾”琴名直白无文,而蔡邕和焦尾琴的故事几乎妇孺皆知。但平心而论,我们对蔡邕和焦尾古琴到底知道多少?当年蔡邕“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到底去了哪里?在吴的十二年里蔡邕和全家定居在什么地方?历史上真有过焦尾琴吗?吴人烧桐,蔡邕火中取木裁为琴的故事可信吗?焦尾琴的诞生地又在哪里?  “焦尾琴声远,梓桐木尤香”。带着一连串的问题,我们多年来钩沉史海,实地勘问,民间采风,山中觅桐,寻找那一张千古名琴——焦尾!  蔡邕与溧阳  溧阳,位于西南部,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东瀕太湖,西望金陵,南绵皖山,北汲洮水。  溧阳历史悠久。商代末,泰伯在蕃离(今)筑城定居,溧阳地属勾吴。春秋时,吴国始建,溧阳即属吴。战国初,越灭吴,溧阳地改属会稽郡。秦始皇统一中国,全国分为三十六郡,改会稽郡为鄣郡,溧阳始建县。西汉初,溧阳仍沿属秦鄣郡。武帝时废鄣郡置丹阳郡,置永平县,县治在今溧阳天目湖镇古县村。  从古建制来看,溧阳地属吴越、吴楚交界之地,虽间或属越属楚,但多以吴地为称。李白诗《游溧阳,登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写道:“何事来吴关?闻有贞义女,振穷溧水湾”。在《宴别张旭于溧阳酒楼》中又有“吴歌白纻飞梁尘 ”之句。五代时南唐诗人许坚的“地枕吴溪与越峰”诗句,也许是对溧阳属地的确切诠释。  蔡邕,一个落难的河南才子;溧阳,一个江南的鱼米之乡。他们之间有什么渊源瓜葛呢?  关于蔡邕与乐器间的故事,史料上有两则记载。《搜神记》载:“蔡邕尝至柯亭,以竹为椽。邕仰盼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发声嘹亮。一云邕告吴人曰:吾昔尝经会稽高迁亭,见屋东间第十六竹椽可为笛,取用,果有异音”。《文选》伏韬《长笛赋序》云 :“蔡邕避难江南,宿柯亭之馆,取椽为笛……柯桥之观,以竹为椽,邕取为笛,其声独绝”。柯桥取竹为笛的故事,地点表述得很清楚。  《后汉书》和《》还记录了著名的焦尾琴的故事:“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这段记叙里没有讲明地点,仅言“吴人”,那焦尾当产吴地。那么这里的“吴地”又为何地?  《后汉书》中载:“内宠恶之。邕虑卒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往来依太山羊氏,积十二年,在吴”。吴会,秦置会稽郡,汉初分会稽为吴、会两郡,合称“吴会”。相当于今天的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城以东。太山羊氏,指太山郡人羊陟,与蔡邕家有姻亲关系。史书的“在吴”记之不详,那么这十二年蔡邕到底去了哪里?  蔡邕隐居到了溧阳。  溧阳有座高邃山(后称盘白山、观山),峰峦独耸,钟灵毓秀,“孤峰犹自入云间”;山脚下是清波盈盈、蒹葭苍苍的黄山湖,“碧流尽处见山山”。在这秀山丽水之间,蔡邕带着全家找到了理想的家园,定居下来,生活下来,让一颗忐忑飘泊的心,找到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地方。遥想当年,蔡邕拖家带口,挟中原的扑扑风尘,走过江南的山山水水,他最后选择了溧阳,他与这片山水有缘。  让我们来看一看蔡邕在吴地的“第二故乡”吧。高邃山对面有山名前山,两山之间的黄山湖中,有一小岛,“一拳宛在水中央,万倾湖波浸渺茫”。山脚下有个小山村叫陆家边,临水傍湖,林荫蓊郁,鸡犬桑麻,亦耕亦渔,真个是桃花源里人家。山麓下的幽居前,是一条曲溪,溪通湖水,泛舟即达咫尺小岛。蔡邕在岛上筑台读书,抚琴习字,真个是世外神仙。后来,岛因人而名,世称“读书台”。  这不是合理的想象。在官史对蔡邕的记载不甚详尽留下遗憾之时,地方志对“蔡邕读书台”的记录却是代代相传,言之凿凿,一脉相承。  我们现在手头找到的关于“蔡邕读书台”最早的史料,是宋朝景定年的《建康志》:“蔡邕读书台,在溧阳县太虚观东北(旧志)。考证:吴《顾雍传》云:邕因内宠恶之,虑卒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迹吴会,积十二年在吴。《抱朴子》云:蔡伯喈到江东,得《论衡》,中国诸儒觉其论更进,嫌得异书,求其帐中,果得之。则伯喈读书于此,理或有是。”请注意这里的“旧志”一说,证明在此之前的史书中就有关于蔡邕读书台的记载了。元代至正年间的《金陵新志》,也有和宋景定《建康志》一样的读书台记录,只不过“溧阳县”改为“溧阳州”,因为当时溧阳的建制升为“州”,金陵和建康,均为今南京之古称,溧阳一直隶属于此,到清朝由“三朝元老”、溧阳宰相史贻直奏清,始隶属镇江府。  溧阳地方志的编撰,已知始于南宋乾道年间,但志已不存。明代弘治年间知县符观纂辑了《溧阳县志》,上面清晰地记录着:“读书台,在县西三十里,太虚观东北。”其内容与《建康志》、《金陵新志》完全一致。清朝康熙《溧阳县志》记载:“蔡邕读书堂在县西四十里读书台上,在泰虚观东北,今蔡氏堂独存。”清嘉庆志由西泠八家之一的知县陈鸿寿主修,其内容较为详实:“蔡邕读书台,在泰虚观东北,今废。”在转引了《建康志》考证后,嘉庆志又考证道:“今案通志古迹,门有尔察:蔡邕读书台一在溧水县太虚观东北,一在溧阳县西南四十里泰虚观,何伯喈读书处之多?又何以俱在太虚观耶?皆因溧阳溧水旧本一邑故,两地传闻未免叠出耳。”这里对史书上的记载和人们的疑惑作了合理的解释,因为从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溧阳溧水始分为两县。清光绪《溧阳续志》载:“读书台,后汉《蔡邕传》载其在吴十二年,相传曾读书于此,今废。”  自宋元明清,溧阳蔡邕读书台的史记一线贯通,绵绵未断。从县志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得知,高邃山下的泰虚观前,蔡邕曾经在湖心小岛上筑台读书,留下了古邑胜迹“读书台”。而读书台上有读书堂,康熙年间尚存,嘉庆则废。  南宋哲学家、永康学派代表,鉴书建康军判官厅公事陈亮(公元1148——1194年),曾有《蔡邕读书台》二诗:“曲曲清溪映白沙,望中几树桃李花。世情不到花开处,鸡犬桑麻三两家。 一拳宛在水中央,万倾湖波浸渺茫。往迹至今惟石户,樵人指点说中郎。”  明代任启运曾作《重九游梅山、蔡台、登盘白绝顶赋略》:“……友朋指予以书台兮,曰维有汉之蔡邕。嗟尔才之洵美兮,常识夫爨下之焦桐。岂我躬之不阅兮,差离兰蕙于蒿蓬。何三府之敭历兮,迺思改乎此度也。涕国狼而自石殒兮,匪吾儒之步也。望高山而仰止兮,曰盘白之葱陇……”在这首长赋中,我们读到了关于“焦桐”的信息。  清光绪年间浙江嘉兴知县、本县人宋璜写《蔡邕读书台》云:“中郎旧迹倚崔嵬,东汉遗碑事可猜。蔓草千年空谷遍,牧童歌上读书台。”  从以上历代文人歌咏读书台的诗赋来看,陈亮具体描写了蔡邕读书台的环境,任启运歌颂了蔡邕的高风亮节,提到了“慧眼识焦桐”的典故;而宋璜的诗中透露出从东汉时,就有碑文记载蔡邕在此生活学习过,虽石碑字迹模糊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可猜出,这“东汉遗碑”在光绪时尚存。  综上之述,无论是史志的记载还是文人的诗赋,都无可争议地揭示了一段史实:蔡邕逃亡到吴地,一直隐居在溧阳。他在这里筑台读书,抚琴习字,度过了十二年时光。历史的潮水,虽然淹没了 岁月的印痕,但文字铸成的蔡中郎的足迹,一路清晰可鉴!  蔡邕遗迹今安在  在溧阳至广德239省道大溪段,高邃山(观山)迎面秀立,左侧平畴田野里,一座孤峰遗世独耸。山不在高,有圣则名,这就是蔡邕读书台。  黄山湖在光绪年间尚碧波万倾,后来湖面缩小,随着大溪水库的修建,古湖早变成了良田。读书台上树木葱郁,草棘茂盛,约有六、七十亩面积,山头松竹间立,杂树生花,蔓草没径,但仍有一块平地,竹丛中有房基墙脚遗存,这应该就是“读书堂”的遗址了。西边山脚处,有“溧阳市文物保护点”的碑石。  读书台的南面,一箭之遥是泰虚观所在的陆家边村,北边一箭之遥是前山脚下的中埝前村、下马滩村。陆家边村向东,观山北麓,在原百货公司仓库墙边,有一块平地,翠竹青青,杂草丛生。拨开草蔓,有房屋的墙基清晰可见,村民都知道:这就是蔡伯喈的旧居之地!问其来由,都说是听上代老人讲的。附近村上的农民,随便问上一个,都能讲出一段关于蔡伯喈的故事。他们都非常肯定地讲:蔡伯喈父亲的坟就葬在前山上,蔡父睡的是铁棺材,已沉到山中融为一体了。  南宋陆游曾有诗云:“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在读书台附近的大溪、新昌一带,流传着许多关于蔡邕的民间故事。   蔡邕携全家避乱隐居溧阳,山村里就经常响起了琅琅书声和琤琤琴声。村民们知道伯喈先生有学问,书法又好,于是逢有节日嫁娶,都请他写字。蔡邕对村民们的请求是有求必应,贴纸赔墨,而对有钱人则不然。一位有钱的财主慕邕之才名,前来求字,伯喈顾自操琴,不爱搭理。恰在此时,文姬前来告知家中已无米断炊,财主马上搭话,只要蔡中郎肯赐墨宝,米马上送到。蔡邕眉头一皱,看看文姬,无奈地摇摇头,只得提笔给人写了副对联,以解无米之困。财主欢天喜地拿字走了,回家把联挂在中堂。但没过几天,那副对联只剩下两张白纸,字没了!村民们都说,蔡伯喈的字是活的,夜里都化作龙凤飞走了。  文姬到溧阳,方七岁,在高邃山脚下度过了快乐的童年。一天,父女正在读书奏琴,蓦然听到邻居灶膛中大段的柴火燃烧后发出清脆的劈啪声,蔡邕赶紧对女儿说:“这是块做琴的好料啊!烧掉太可惜,我们赶紧把它救出来吧!”两人急忙跑到正在做饭的邻居家,求到了那段烧着了的桐树,用水浇灭,搬到家中,制成了一端已烧焦的古琴。文姬十六岁时许配给卫仲道,出嫁时村民们都来道喜。嫁女儿前,蔡邕问女儿要什么做嫁妆,文姬说:“就把这张焦尾琴让女儿带去吧!弹起它我就会想到爹娘,想到溧阳。”  “往迹至今惟石户,樵人指点说中郎。”丰富的民间故事,口口相传,代代相袭,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蔡邕在溧阳生活的点点滴滴。  关于蔡邕在各地的遗迹,由于岁月久远已很难寻觅。笔者曾专程前去河南杞县寻访蔡邕故居,但其圉镇也仅剩一条“伯喈巷”和一口古井。清朝一位杞县诗人曾有一诗:“中郎故里满蒿莱,云到圉城郁不开。谠奏若能陈七事,荣名终梅历三台。私恩漫感王公座,盖代唯怜汉史才。牢落一生忠孝意,至今遗址尚堪哀。”  蔡邕死后葬在了哪里?据《广舆记》载:“武进互村有蔡邕墓。”《咸淳毗陵志》也记载:“蔡伯喈墓,在尚宜乡互村,大冢岿然。按《本传》,邕尝在吴中积十二年,意殁后葬此尔。”互村即今武进东安镇夏庄西安村,原有一大墩,在文革时平整土地挖开后,发现是一座青砖砌成的空坟,有人猜测为疑冢。而蔡邕真正的埋骨之地,应该在高邃山、前山附近,只是有待发现。唐诗人温庭筠曾有诗《蔡中郎坟》:“古坟零落野花春,闻说中郎有后身。今日爱才非昔日,莫抛心力作词人。”  “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道,合天地之和焉。”汉代恒谭的言论,阐述了琴的玄秘。琴,似乎是我们与古人对话、同自然相契的工具。我们找到焦尾琴了吗?关于它的下落,一说作为蔡琰的嫁妆,失落兵乱;一说为齐明帝(494——497)御府珍藏,每隔五天才拿出来让王仲雄弹奏给皇帝听,后来据传又在昆山出现过。我们今天所见,不过是历代名琴图录上的一张画样。其实,古琴下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会聆听远古的清音,重要的是去领悟民族精神遗产的底蕴,重要的是去寻找一段失落的往事!  寻找,也是一种价值的存在。
词条分类[]
按学科分类:
按行业分类:
按地域分类:
开放式分类:
注释信息[]
扩展阅读[]
1.三峡新闻:
2.聚友博客:
3.中华鉴宝网:
4.常州新闻:
相关词条[]
申明:1.中文百科在线的词条资料来自网友(一些人是某学科领域的专家)贡献,供您查阅参考。一些和您切身相关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健康、经济、法律相关问题),出于审慎起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2.中文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给予删除。3.如需转载本页面内容,请注明来源于www.zwbk.org
词条保护申请
* 如果用户不希望该词条被修改,可以申请词条保护
* 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该词条会被设为不能修改
注意:只有该词条的创建者才能申请词条保护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评论评论内容为网友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焦尾琴的传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