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上海南京有特色环境的餐厅的古街?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上海小镇南翔&&最闪亮老街和最原味水乡共存一条街
↑最闪亮老街和最原味水乡竟然共存一条街,很不可思议。
南翔在上海算是一个大大有名的小镇,因为是代表着上海的名点心——小笼馒头的发源地。有人说,上海是小笼和生煎的城市。过去上海的大街小巷,每一条马路上都可闻到生煎包子的味道,因为生煎与豆浆、油条是共生的,小笼包则是茶点而不算早点。所以在老上海人的心目中,小笼的档次和品位是要高于生煎的。
南翔小笼的名扬四海,更要归功于城隍庙内的那家“南翔馒头店”,五湖四海的游客游走于此,都要品尝一下小笼,就造成了几乎天天排队的现象,“南翔”这个名字也因此被大家所记住。
也许你会问,全上海到处都是南翔小笼店,就算在南翔镇,挂着“南翔小笼”招牌的店家也不计其数,到底哪一家才是最正宗的呢?上海市烹饪协会公布的“2006上海名小吃”名单中,古猗园南翔小笼(嘉定区)和城隍庙南翔馒头店(黄浦区)同时上榜,但这两家小笼店是各自独立的。
上海的四大古典园林之一的古猗园就坐落于南翔,曾几次去古猗园采访,每次去都在园门口的餐厅吃饭,听到了一些小笼包的传说。南翔小笼与古猗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朝的时候古猗园面积不断扩大,不少文人墨客常聚在厅堂的楼阁茶肆,读书、聊天、品茶。南翔镇上八字桥畔的“日华轩糕团店”老板黄明贤从中看到了商机,经常挑着担子来园内“不系舟”上叫卖大肉馒头,因其味道鲜美而脍炙人口。时间一长,仿效他来古猗园叫卖大肉馒头的人越来越多。黄明贤另辟蹊径,采取由大改小、重馅薄皮的方法,终成了小笼馒头。精白面粉擀成薄皮,再以精肉为馅,撒入少量碾细的芝麻,以取其香,还根据不同节令取蟹粉或春笋、虾仁和入肉馅。一两面粉制作10个,每只馒头折裥14个以上。上笼蒸透后,只只形如荸荠呈半透明,皮薄、汁鲜、肉嫩、馅丰,成为古猗园内独家出售的美味佳点,皆称“古猗园南翔小笼”。黄明贤的手艺,被他的亲戚吴翔学到了精华。他在南翔做了几年后,于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带着制作师赵秋荣来到上海城隍庙,在九曲桥旁租了一间店铺,开了“长兴楼点心店”,专做南翔小笼。这便是如今城隍庙南翔馒头店的前身。
现在在古猗园旁边的一条街上都是售卖小笼的点心店,而比较向往的封记小笼也开在这条马路,据说这是南翔比较老牌的小笼店,也是因为嘉定的旅游行政首长与这家比较有渊源,一直关注着,却一直无缘品尝一下,比较遗憾的。小笼是我非常喜欢的主食,中午时分,经常会点上一笼再加上一晚小馄饨作为午餐。可能我不是个美食家,说句实话,在上海大大小小的点心店吃了不少,还真说不出那家比较特别,包括古猗园门口自称最正宗的小笼店,城隍庙人气最旺的小笼店,感觉吃起来味道都差不多,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此次去南翔拍老街比较偶然,因为去嘉定与一位我比较崇敬的神人会面,时间定在下午时分,因此上午没与任何人打招呼,便很随意地去南翔拍拍老街。曾在博友蓝风的博客上看见,老街已经整修一下的照片,不知道为什么,我对古镇非常感兴趣,其实我也知道,有时候拍出来的场景是差不多的,但还是忍不住要去看看。
从和平街进入,走过“三桥”,不知道为什么江南古镇都喜欢“三桥”,难道是周庄三桥成功的先例,大家都要模仿,难道三桥最能体现江南水乡的气质,即使没有三桥,也要活生生造三座桥出来,南翔亦是如此,崭新的三座桥立于老街的进口处。
进入老街,名为人民街,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闪亮”,修就如旧的功夫果然了得,虽然是老宅,也清一色地刷上了桐木的油漆,整齐画一,白墙黑瓦房子,全都是店面的经营,大昌成、宝康酱园、协记绸布店、南翔小笼店、南翔汤团店……经过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后,古镇南翔的数十家百年老字号重回老街上。
■指点
交通:从上海市区前往,可以在美丽园乘562路,终点站是南翔汽车站,从南翔返回的末班车是20:50,15-20分钟一班;在上海火车站乘517路,,终点站是南翔汽车站,返回火车站的末班车是18:00,20-25分钟一班车;在八万人体育场的旅游集散中心乘旅游6A线,15-30分钟一班车,因为终点站是嘉定城区,因此可在古猗园门口下车;在共和新路、中山北路口的客运站乘北嘉线,终点站亦是嘉定城区,可在古猗园下车,5-15分钟一班车。
自驾车:市区前往南翔,中环接沪嘉高速,从南翔口下,现在是不需要过路费的。下高速口后,走丰翔路,转到真南路,再转到沪宜公路,到古猗园,下高速口后有明显标志到古猗园的。
小笼:古猗园门口的餐厅,以及古猗园旁边古漪园路差不多是小笼一条街,都经营的小笼的,还有老街上的餐厅亦是供应小笼的。据在城隍庙的上海南翔馒头店中,一位老法师介绍说,小笼包其馅心、包法都相当讲究,以精肉为馅,不用味精;用鸡汤煮肉皮取冻拌入,由此产生鲜汤;陷中撒入少量研细的芝麻,由此香气四溢;小笼包的皮子薄可见影。我似乎重来没品尝到这样的小笼。
吃小笼绝招:不能心急,要“一口开天窗,二口喝汤,三口吃光”,用筷子轻轻夹起一个,在其边上咬一小口,小心翼翼地吸出里边的汤汁,然后沾一点浸着姜丝的香醋,一口吃下,鲜香溢于唇齿,妙不可言。
闪亮老街(人民街):建议从和平街进入,如果从古猗园过来,可走古猗园路,拐到民主街,再拐到德园路,到和平街进入,南翔很小走走也很近的。沿着和平街走一点,就是南翔的三桥,当地又叫“八字桥”地区,中间是“太平桥”,东堍“吉利桥”,西堍“隆兴桥”,从正南望过来构成一个大“八”字形状,每年新春佳节,南翔人都喜欢走一走八字桥,祈祝来年好运来!“新春走三桥,全年病全消”,这是南翔人新春祈福活动之一。走过三桥就是南翔老街了,现在名为人民街,旧名寺前街,河以西原名西大街,为全镇主要的商业街道,也是旧时南翔最热闹的地区,现在老字号逐步回归,大昌成、宝康酱园、协记绸布店、南翔小笼店、南翔汤团店……走过这些店铺就是著名的五代双塔。
●五代双塔:就在解放街的两侧。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双塔的“全身”,其实在修复之前塔的底层还埋在地下,周围的石栏,塔前的石碑都是新立的。在双塔前有一对萧梁古井,这是南翔镇最古老的历史文物,它可以说是南翔镇祖母辈的古迹了。现在只能看到的有两口,其实一共有5口。因重建的云翔寺(清代康熙之前名叫南翔寺)规模比以前小了,所以如今在云翔寺外了。这萧梁井上本有井亭,井水久旱不竭,水质清净。其余三口中,一口井位于双塔东北面的民宅中,至今被这里的居民使用,一口位于双塔的西北面,与民宅中的相对称,现在在修护中。走过双塔就是云翔寺了。
●云翔寺:门票8元。又名南翔寺。看着完全是一座新造的寺庙,不过看着到有点唐代的风格,似乎又像日本寺庙的风格,特别是左右两个庭院,一定要登上钟鼓楼,俯瞰两个庭院,很据特色。据说寺庙已有1500年历史,为江南名刹,为南翔建镇之母,宋代丞相郑清之曾题“南翔寺”额。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康熙皇帝御笔亲题:“云翔寺”额,南翔寺改为云翔寺。南翔寺毁于清乾隆年间火灾及太平天国运动。现已复建。
朴素街巷(人民街):继续往前走,过南华路,街名亦是人民街,“闪亮”老街到这里噶然而止,因为修复到南华路后结束了,再走进亦是同名的人民街,出现在眼前的完全是朴素的街巷,居民们平静地生活着。我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小笼馆——吾介馆,那天午餐就是在吾介馆吃的,到也是座老宅,小笼的味道亦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发现许多当地人都在这里用餐,特别是政府官员的招待都在这里用餐,想来这里不会太差吧。
原味水乡(胜利街):继续行走,穿过沪宜公路,那里有座惠民桥,人民街改成了胜利街,我想过了沪宜公路,大概就是出了镇区,因此街名改成了胜利街,走进去,更觉有江南水乡的风味,我为能发现这样的地方而感到欣喜,胜利街西至万善桥,原名封家浜北岸街,后名西大街。只是在河的对岸,靠近沪宜公路的地方,已经在开发房地产了,有点破坏风景,河水亦不是特别干净。
古猗园:门票15元。始建于明代,因园内树种繁多,被誉为“千树之园”。即便是冬天,进得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还是一片绿色,原来是门口的两棵大松树,墨绿的叶子展示出勃勃的生机。园中的枫叶特别小巧,红艳异常而又脆弱无比,一阵微风,就能让它飘落在地上石凳上,很有浪漫的情致!园子的西南角有高达100米的银杏,初冬正是银杏结果成熟之时,金黄的叶子在空中飞舞,满地的落叶营造出另一种辉煌。
房价:看了资料,南翔的房子也不便宜,轻轨11号线年底开通,伴随金地格林世界先行进入,目前区域价格已上升至一定水平,金地格林风范城公寓最新价格已上升近15000元/平方米,而联排价格已超过20000元/平方米,花园洋房价格更是高达25000元/平方米。上隽嘉苑位于金地格林风范城东北角,目前联排价格也达到了16500元/平方米以上。而8月底,知名房企华润置地以35亿元的价格在南翔摘得了两幅新地块,预示着整个南翔的板块开发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周末策划:南翔是个周末出游的好地方,建议先逛逛古漪园,品尝小笼后,到老街观光,一般游客到云翔寺即可返回,下午逛累了,可以在老家上吃吃汤团,比邻双塔,店名就叫“老街汤团”,全是现场手工制作,鲜肉汤圆特别卖座,芝麻、枣泥、豆沙等品种也颇受喜欢。如果喜欢摄影或是探幽访古的朋友,在走过云翔寺后,继续过南华路,到对面的人民街,完全是生活的场景,宁静异常,几乎没有游客到来。继续前行,过沪宜公路,对面就是胜利街了,完全是江南水乡的景致。
重点参观:闪亮老街(人民街)
↑正式进入老街,老宅都整修为统一格式。
↑老街上的桥基本都是新造的,建成仿古式样。
↑老街上的酒店,客人在光顾。
↑在老街拍照,看见一卖苏州绣品的店,一幅绣品加框才卖40-50元,老板娘就是作者,也就是绣娘,小小一幅,她要绣一天。我问她生意好不好,她说根本卖不掉,她说现在的绣品不值钱,她拿出了一套“十字绣”给我看,一个十字绣2-3元,小姑娘自己绣,简单而充满了情趣,谁还来买绣品呢,绣娘告诉我“十字绣”的流行是对绣品的严重打击。现在她只得回头抄起老本行,为日本人绣和服,她说没办法的。本来想把她出卖的绣品贴出来的,想来她已经离开南翔了,她说想去别的地方转转,看看还有没有商机。
↑双塔是老街游览的一个重点,很多游客都会在这里留影。
↑云翔寺的外部景观,是不是很有唐朝风格。
↑寺中的大殿,完全是新修复的。
↑寺中的庭院很有特色,最值得观赏,甚至在这里静坐一下。
↑寺中庭院的乌龟,与游客很是亲近。
↑云翔寺很是清净。
重点参观:朴素街巷(人民街)
↑穿过南华路,人民街完全是另一番情景。
↑这里的人民街很是宁静。
↑吾介馆是座老宅,生意很好。
↑这是我当天的午餐,好像小笼味道也就一般般吧。
↑吾介馆里的收银台很是古朴。
↑吾介馆生意很好,基本都是当地人。
重点参观:原味水乡(胜利街)
↑穿过沪宜公路,进入胜利街的街口。
↑走进胜利街,完全是江南水乡的风貌,没有丝毫的商业氛围。
↑街中有很多这样的大树,行走其间,即使是盛夏也不会太热。
↑街中安静的居民,很是悠闲。
↑胜利街中的寻常人家。
↑街中生活着的寻常居民。
↑越往胜利街里面走,就越是幽静,很难得上海还保持有这个原始的水乡街道。
↑胜利街的深处。
↑胜利街的深处,水乡风貌很是浓郁。
↑胜利街的深处,河网相交,民居仿佛就建在河中间。
相关链接:
07年去古漪园采访时的旧文。
本文被以下媒体所转摘(截止到09年11月3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回复不咸不淡:多谢杭城的朋友首顶。
我又来看你拍摄的上海美景了 每次都没有失望 呵呵
回复快乐丑小鸭888:多多感谢你的一直关注和支持。欢迎你有时间来上海亲历美景。
回复flysquirre的引文: & 嗯嗯 一定会的,我是你忠实的粉丝,因为看到你拍摄的图片,心情真的很愉悦
回复快乐丑小鸭888:谢谢!我拍的图片能带给你好的感受,那就是最好的回报了!谢谢你喜欢。
回复flysquirre的图片:拍得太有意境了!喜欢!
回复笑攝秋風:O(∩_∩)O~,其实还没有拍出夕阳之美。
不错,不错。。
拍的很漂亮
回复冷烟寒雨:
& 请问楼主,嘉定这些景点【法华塔,孔庙、秋霞圃、汇龙潭....】,哪些需要买门票,有没有联票买?&&&&&&&O(∩_∩)O谢谢
回复江南子寒:谢谢关注!嘉定现在汇龙潭公园和秋霞圃需要门票,都是十元,法华塔登塔十元,其他都不需要门票。
O(∩_∩)O谢谢楼主
回复江南子寒:亲爱的,想去嘉定游玩吗?现在嘉定的汇龙谭门票10元,秋霞圃门票10元,孔庙10元,南翔古猗园12元,吴兴寺2元,外岗腊梅园69元,法华塔不要门票但是现在不开放登塔,嘉定博物馆新馆、顾维钧陈列馆、钱大昕故居(潜研堂)、嘉定竹刻博物馆、韩天恒美术馆、陆俨少艺术院、州桥老街、叶池碑、陶庵留碧碑、紫藤花园、南翔双塔,南翔老街,安亭老街(永安塔)、曹王禅寺都是免费的,不要门票的。另外还有,外岗钱氏宗祠今年(13年)年底开放,嘉定古树公园(上海最古老的银杏树1200年),安亭菩提寺、上海桂花生态园、嘉定江桥百佛园、封浜黄家花园、华亭人家农家乐。祝你玩的愉快!
回复破碎虚空(上海) :O(∩_∩)O谢谢,上星期已经去过了,玩了很好
回复flysquirre:楼主,你好。请问下,这首背景音乐名叫什么,我觉得特别好听。
回复flysquirre的图片:
回复flysquirre的图片:
请问背景音乐是什么?好好听!请问背景音乐是什么?好好听!舌尖上的老街 探访上海七大老街的特色美食
我的图书馆
舌尖上的老街 探访上海七大老街的特色美食
(文/丁木斐)初夏的暖阳里,我们都喜欢到处走动走动,吃吃玩玩,看看热闹的人间烟火。其实,除了琳琅满目的Shopping Mall,上海还有很多老街,特别适合初夏里去,有吃有玩,很有逛头。随心行走,循着特别的香气,在老街深深浅浅的小巷子里搜索特别的美味,和老街来场没有预约的相会,真的是邂逅一次就品尝一次、沉醉一次。
上海(豫园)老街
沉淀,最美不过老上海
上海老街,原名方浜中路,城隍庙和豫园是这条街上当仁不让的主角,所以也会有人把这一带都称为豫园老街。可能很多人觉得这里的老街都已经失去了老街该有的味道,商业味儿太重。不过,一旦提到上海的老街,第一个想起来的还是这条。在上海老城厢风情的黛瓦粉墙,红柱飞檐下,藏匿着的美食也是最海派的味道
豫园附近的茶馆不少,大多都是很古典的设计,出品的茶点也带着点老上海的傲娇,不需要什么噱头,自有懂得欣赏的人。
你还可以吃:
除了春风得意楼,还可以走一趟耕月人会馆,环境好像江南人家的某个庭院,复古的意味十足,养身又怡情。
地铁:10号线豫园站TIPS:如果是自驾的朋友,一定提前计划好,这边停车位非常紧张,保险起见,停远一点走过来吧!
在热气汤圆里找到生活本来的面
逛七宝老街,会有一种特别安逸的感觉,尽管常常人山人海,但是在这人山人海中总有一些特别的香味,让很多游人生起团圆的念想。这时候,如果问上海最好吃的汤圆在哪里?也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不管怎么意见相左,相信一定有七宝老街的汤圆
七宝汤圆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秘诀就是个大馅多皮薄,糯米和粳米的比例刚刚好,吃起来很过瘾。
你还可以吃:
一品方糕专卖店的糕团,品种很多可以根据自己口味选择;旭龙酒家的红烧划水,划水很大,肉质很厚,很嫩。
地铁:9号线七宝站TIPS:七宝有一些景点,下了地铁可以先看看景点安排,边逛边吃美食才是最佳选择哟。
一个小笼包里的美妙世界
很多人说南翔老街边边角角都藏着故事,我们不管这个,就直接奔着逛吃逛吃去了。老街美食不少,各色糕饼、酥糖小吃连绵不断,可以从进门那一刻吃到巷尾几乎不重样。捣酥糖的师傅抡着大锤子将松散的酥糖敲成硬块,有种最原始的美感,站着看都很扎劲
南翔小笼的折裥要在14个以上,出笼时任取一只放在小碟内,戳破外皮,若流出汁水不满一碟,就不出售,你知道吗?
你还可以吃:
一合酥的糕饼、酥糖,分量实在口味好;南翔老街特色小吃的臭豆腐和草头饼,惹来很多人惦记,夏天的话冷面也不错。
地铁:11号线南翔站TIPS:南翔交通状况良好,地铁下了之后还需换乘公交,如果可以,自驾倒是不错的哟。
朱家角老街
新老文化碰撞出的美味
朱家角是上海最值得一逛再逛的老街。因为每次过一段时间再去,就会有不少新乐趣。对我来说,最大的乐趣就是那些时不时杀出来的不知名的小店,以及小店里隐藏的小小美食。希腊风情的咖啡店里的芝士蛋糕,街边大妈手里的酱汁扎肉,深夜酒吧里的独特鸡尾酒,朱家角早已经不是单纯的老街了
吃起来有点点棕香的红烧肉,红烧肉烧得很入味,就是带有一点肥肉,肉皮做得很酥。
你还可以吃:
小刘粽子店的迷你粽子,小小的一口粽小巧又美味;茂荪馆的扎肉,酥软可口;还有阿婆茶楼有着100多年历史的阿婆茶。
公交:松朱专线OR沪商专线OR沪朱专线TIPS:上海市区到朱家角没有地铁,大巴需要上高速,请务必避开假期,否则很可能在路上堵上两三个小时。
怎么可以没有海鲜
金山人非常会过日子。不但做出了色彩斑斓的农民画,吃在嘴里的也讲究得很。想过把海鲜瘾的一定要去金山嘴渔村,夕阳西下,渔舟唱晚,锈迹斑驳的渔船停靠在渔港,带来最鲜美的烤子鱼、海蛎子,海鱼、海螃蟹。随便挑一家合眼缘的店坐下,记得吩咐店家清蒸,放点葱姜蒜足以
正如民谣说唱的“一月螺蛳二月蚬,桃花三月甲鱼肥……”枫泾的海鲜新鲜度毋庸置疑,海洋的美味诱惑难挡。
你还可以吃:
新长岭的枫泾丁蹄,随便哪个小店里的桂花状元糕和天香豆腐干,还有大名鼎鼎的黄酒,“枫泾四宝”就都吃遍了。
公交:枫梅线OR松新枫线 OR 石枫专线TIPS:上海市区到枫泾老街也没有直达地铁,需要先地铁再换乘公交,路况一般都不错,到了就下来慢慢走慢慢吃咯。
看看还有哪些值得去的老街
新场镇老街再美丽的景色自镜头而过就显得不那么真实,然而,在《色戒》里走了一遭的新场老街却是真真正正的美。“小小新场赛苏州”的美誉之下,最特别的应属建筑,隐藏期间的美食也让人满怀期待。随着古镇的发展,小清新奶茶店、复古风茶馆、驴友饭店等都在陆续开张,老街风情浓郁的白切羊肉、桃花糕、一口酥、元宝酥仍然备受欢迎。穿梭在窄小细长的弄堂里,东张西望寻找美食的过程,很有点探秘的感觉。
崇明城桥川心街近年来崇明冒出了很多老街,川心街的地位却牢不可摇。这是是南门历史比较悠久的一条老街,上世纪80年代很是热闹风光了一阵,至今仍生活着老街居民,整条老街都非常原生态。黑瓦屋檐下藏匿着最简单的美味,崇明山羊、老白酒、崇明糕点,都是吃货们的向往。农民自己家里养的鸡,无论白斩鸡,炖鸡汤,味道好极了;各种时令蔬菜,崇明黄金瓜,崇明白扁豆(洋扁豆)都新鲜无污染……从每个街口望出去,都能看到新楼高建,在这些新旧建筑的交替背后,每天都上演着最淳朴的生活风景。
小编手记:这篇文章随便看看就好当人们想要留住一些永恒的时候,就会想起那些城市的边边角角,想到那些时光打磨的记忆落点。比方我。我对古旧的东西比较没有抵抗力,比如陈年的往事,比如生活中的旧物,比如各具人文的老街,以及藏在老街深深浅浅的小巷子里的美食。哈!暴露了。老街都去过,却是第一次系统地盘点美食,写完之后意犹未尽,因为真的有太多东西没有办法告诉你们,所以,这篇文章,你们随便看看就好。有兴趣的自己去一次,在斑驳的墙边,在古旧的屋檐下才能体会特别的美味。在此,还感谢大申网友PIGGY、老陆逍遥等提供美腻的照片哟。
馆藏&24419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上海最有特色的9条百年老街,90%的上海人都不知道!
资料来源于愚翁、叔式生活、网络
人人都说上海繁华
十里洋场、两岸风光
24小时华灯璀璨
人人都知上海“性感”
绿荫掩映的小马路旁店铺林立
梧桐树下情人耳鬓厮磨
这座城市就是一个魔法
城里的人做着梦
城外的人着了魔
大家都在讨论同一个上海
然而真正的上海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真正的上海又该去哪里寻找?
大概没有人能说出答案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上海的弄堂寄托着上海人的情怀
上海的百年老街潜藏着上海人的记忆
在魔都,没有走过这9条老街
不足以聊上海
最繁华的老街
上海老街原名方浜中路,又称“小东门”
地处上海市黄浦区老城厢
也就是小东门城门所在地
由于历史原因,城门没有被保留下来
但是老城厢环城的9扇门
至今仍深深刻在上海人民心中
走进上海老街仿佛回到了100年前上海的繁华集市
这里曾经汇集了一批上海最早的钱庄、金店、
银楼、酒肆、茶馆、戏楼、商行
是最能体现上海古老风云的街巷
也是民间365行的聚集地
如今这条街更像是关于上海的一部史书
以馆驿街为界分为东西两段
东段保留了清末民国初年的民居特色
两侧皆是花格窗、排门板、范氏栏杆等
再配以屋顶上的飞檐翘角,花边滴水和马头墙
西段的房屋外立面是清一色的仿明清建筑
黛瓦粉墙,红柱飞檐,突出上海老城厢的民俗风情
由西至东展示了老上海明清到民国时期的文化演化
上海老街不仅重现了以前的百年老店
同时还有各种富有传统特色的商铺林立
和北侧的“明星街”一起呈现出了一幅
老上海商旅百业、市井百态的“清明上河图”
交通:轨道交通10号线豫园站。
最老的老街
所谓仓城就是最大的漕粮仓储所在地
从明代开始,这里便是松江府漕粮的重要储藏地
也是漕运的始发地
那弥漫在街头空气中的浓酽醉人的老酒的清香
那晨雾中的鸡鸣、夕阳里的犬吠
屋顶上袅袅升起的炊烟、灶炉上的白米饭
都散发着年代久远的失真的记忆
那窄窄的、弯曲如绸带般飘向城镇的石板路上
曾经记载着一整座城的繁华和嘈杂
仓桥老街的故事大多留在了城西的大仓桥上
走上石桥遥望四周
过往车辆急速飞驰
虽已不见昔日繁华
却仿佛还能听到旧时的运船声
桥下,是依偎在老市河旁的当地民居
墙壁斑驳、瓦檐简陋
是老松江人最贪恋的家的样子
顺着老街的小道悠悠走着
桥梁、宅第、店铺、庙宇鳞次栉比
灌顶禅院(水次仓关帝庙)
依旧在默默守护这一方净土
青石有幸怜弱女,寒衣无处觅离魂
孟姜亭还留着孟姜女的传说
四棣三进庭院式的杜氏雕花楼
精美绝伦,怎么看都看不够……
这些全是老街最珍贵的记忆
交通:地铁9号线醉白池站下、3号口出,转松江13路至松汇路玉树路站。
最有文化气息的老街
商榻原是小村落
宋、元间成小集市,明初成镇
其时镇当苏州、松江两邑之中
经商船只往返于两地
单程就是两天
往往早上出发
傍晚到此下榻住宿
遂取名为“商榻”
商榻境内河流纵横、湖荡密布
副业生产以养殖渔业最盛
因商榻居民多操舟为业
故也有“商榻船”之称
商榻之所以被誉为
最有文化气息的老街
是因为有个鲍益良老师
专门组织他的同好唱“宣卷”
他们四处演出
又在老街上专门画了一些地方戏剧的介绍
十分引人注目
鲍益良自己开办的民俗艺术馆是
其他老街见不到的景象
他几十年来创作的“宣卷”作品让人目不暇接
交通:乘坐沪朱高速快线至沪青平公路漕盈路站下,同站换乘青商线至商周公路商榻站下。
最为惊艳的老街
源起于宋朝的章堰村旧时为镇
明清时商业氛围达到巅峰
有居民200多户,“两岸人家尽枕河”
河西有市行、米厂、典当、作坊、
茶楼、酒馆等百余家
曾有“金章堰,银重固”之称
如今章堰村已经衰落
村里几乎没有年轻人
镇内古旧房屋虽多,还都是深宅大院
但最漂亮的几个宅子也几近坍塌
就算是周末这里都安静的让人有些害怕
却是个非常适合发呆的好地方
章堰村并不好找
找到后也能参观的地方也以断壁残垣居多
但就是这些长着青苔的断壁残垣
完胜很多所谓的古村落
只是村中很多老宅子随着时间逐渐消失和坍塌
也不知道这样的景色还能保存多久
真的是看一眼少一眼了
交通:地铁11号线安亭站下,1号口出,换乘青安线至外青松公路杜村站下,步行4分钟左右至新太路外青松公路站换成重固2路,至陈章路城隍庙站下。
最热闹的老街
南翔老街坐落于南翔古镇中心区域
内有人民街、共和街、解放街和胜利街
以五代的双塔和南翔小笼著称
整修后的南翔老街
恢复了清末民初“银南翔”的历史风貌
古桥古建众多
还有传统砖木结构房子和老字号店铺
粉墙黛瓦、屋舍参差林立
小桥、流水、花园、古宅各具风韵
一条百多米的尚贤廊临水面街
既可观人文又可亲贤达
还有“江南人家”相伴
每逢节假日期间
老街的魅力总会吸引无数人慕名而来
这里不仅有琳琅满目的美食
五代双塔、梁朝井、云翔寺、明代檀园、
南翔历史文化陈列馆、古猗园等
都是南翔历史、文化、商贸的缩影
值得你去逐一打卡
交通:地铁11号线南翔站。
最美味的老街
七宝老街最大的特色大概就是
整个七宝老街的题字与楹联
都与七宝镇的“七宝”有关
老街广场正中矗立的高大的石牌坊
整面上书浑厚有力的“七宝老街”
反面则是极具历史感的“北宋遗存”
牌坊四边的石柱则分别是:
长街还带宋时雨,小巷犹听大明钟
飞纱十里接蒲溪,市声千年唱金鸡
这些题字既能凸现七宝老街的生存价值
也是七宝老街的天生资源与文化底蕴
七宝老街汉起形成,到宋初发展、明清繁盛
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整条老街一分为二
南大街以特色小吃为主
北大街以旅游工艺品、古玩、字画为主
整条街古色古香
已经成为了集休闲、旅游、购物为一体的繁华街市
作为一条以美食而出名的老街
七宝老街的小吃多到让人“为难”
海棠糕、臭豆腐、粢饭糕、七宝方糕、
七宝羊肉、草头饼、龙袍蟹黄汤包、桂花藕粉圆
七宝老街汤团、杂粮酥脆饼……
从本地特色小吃到外来小食美味
从百年老店到餐饮新秀
七宝老街应有尽有
交通:地铁9号线七宝站。
最儒韵的老街
州桥老街保留着明清古民居特色
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嘉定州桥,系嘉定之根
自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起一直被保存下来
至今八百多年未移
是嘉定历史文化的发祥地
千步之内汇聚了宋、元、明、清
历代古塔、石街、老桥、旧庙、名园等古迹
人文浩荡,底蕴深厚
州桥老街作为嘉定城区中心
也是古镇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
河道纵横,水系发达
游客可在此游览
孔庙、汇龙潭、法华塔、秋霞圃等
古韵浓郁的景点
还可参观竹刻博物馆
并在十字河两岸观老街风情
品风味小吃
交通:地铁11号线嘉定北站,步行去老街,或换乘嘉定13路,至城中路张马路站下。
上海最后的弹硌路
对“老上海”来说,“弹硌路”再熟悉不过
上世纪50年代,由卵石、块石铺筑的“弹硌路”
约有400条,总长800公里
福州路、九江路等都曾在其列
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城市改建发展
“弹硌路”渐渐消逝,如今已基本绝迹
嘉定区娄塘老街
在190条老街名录中
被归为古镇老街
还是其中最为典型之一
许多上海本地人都不知道
上海还有这片保存完好的老街
这里留有上海
最后的较为完整的“弹硌路”
嘉定娄塘始建于明朝朱元璋年间
百年前曾是个商业重地
如今虽繁华与规模不再
但街巷格局基本留存下来
当地以“娄塘街,条条歪,七曲八弯十七八个天井堂”
形容其独特建筑格局
蜿蜒的街巷与纵横的水系相互交织
年代久远、墙面斑驳的传统民居群落留存其间
临街开门的民居鲜少见人
但不乏生活气息
走在这样的老街里
仿佛又见到了曾几何时、并不繁华的老上海
交通:地铁11号线祁连山路站下,4号口出,换乘沪唐专线至娄塘站下。
最具遗弃之美的老街
横沔,因枕横沔港而名名
在交通以水路为主的年代
他是川沙、南汇的重要商品集散地
区域内有横沔老镇和横沔新镇
横沔的历史由来已久,据记载成陆于唐末
清代这里已经成镇,依横沔港有几十里面积
乾隆初年,这里的房屋已经成形,街路盘曲
现在依旧保存着相对完整的江南水乡样貌
青砖黛瓦,石路盘旋
翊园是横沔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建
园内景致优美,苍松翠柏
亭台连廊掩映在层层叠叠的绿荫下
颇有一丝江南古典园林的静谧感
PS:这是一个疗养院,不对外开放
想看的只能从门缝里看看园内的精致
这是座寂寞的废镇
但也因废弃而更多地保留了本真
弯曲狭窄的小路在阳光里格外的好看
好看到会让你忽略那些挂在门外的衣服被子
会让你忽略匆匆开过的助动车
横沔就是一个具有电影感的老街
交通:川航专线横沔站下。
像曾经风光过、如今已是年迈的老人
印刻着原生态上海的记忆
这辈子走遍世界可能性很小
但走遍上海这些老街应该没问题
闲了、空了,去走走吧
资料来源于愚翁、叔式生活、网络
版权说明: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有特色的餐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