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视频问题: 假设存款货币银行A接受10000元现金存款后提取其中的2000元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剩

填制会计凭证 (1)从银行提取现金2000元备用。 (2)以银行存款购入原材料10000元入库。谢谢_百度知道
填制会计凭证 (1)从银行提取现金2000元备用。 (2)以银行存款购入原材料10000元入库。谢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1、从银行提取现金2000元备用。借:库存现金2000
贷:银行存款20002、以银行存款购入原材料10000元入库借:原材料1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
采纳率:78%
来自团队:
1 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会计凭证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提供学校:
福建江夏学院
专业大类:
金融学课程是高等院校金融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高等院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还是高等院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选修课程。
它的任务是:按照现代高等教育应实现基础化、信息化、国际化、未来化的基本要求,全面反映金融学的完整知识框架和理论要点,致力于使学生能够在宏观、微观以及相互联接的层面理解金融问题,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关注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实践活动。本课程是高等院校金融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高等院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还是高等院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选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对金融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较为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活动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为系统的掌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研究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辨析金融理论、进行基本的判断、分析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相关的金融操作与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1.课堂讲授方法,面对面进行知识、理论传授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在有限的时间内浓缩课程精华,突出重点难点,是完成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课堂讲授还可以保证信息的充分传递,突破教材内容的滞后性,使教学内容充分吸纳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金融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2.案例分析方法,本课程精选了大量典型案例,以案例带动理论知识的阐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先行讨论分析,之后由教师总结。通过案例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将所学知识和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3.课堂讨论、辩论方法,采取分组课堂讨论、学生自我讲授、相互辩论等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4.课外学习方法,通过开列推荐书目,引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阅读参考书目;同时,组织学生进行通过模拟银行、信贷实验室实践教学、实地参观访问学习,让学生熟悉银行业务操作程序,掌握银行业务操作技巧,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
2011年金融本科开始招生,就开设《金融学》课程,经过几轮的教学,拥有教学大纲、教案、课件、案例、习题库、试卷库、教学参考视频等完整教学资料,并且有多位副教授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
通过案例教学、热点金融问题的课堂讨论、视频观看交流和综合性练习,学生能够掌握金融学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教学效果良好。
1.吴军梅.金融学.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年2. [美]F.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九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3.苏平贵.金融学教程.东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4.艾洪德\范立夫.货币银行学.东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5. 陈学彬.金融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金融学》教学大纲(理论课程)&课程名称:金融学&&&&&&&&&& 课程类型:学科必修课&&&&&& 课程编号:070271开课院(部):金融学院&&&&&&本课程学时学分:20学时/2学分适用专业:金融学& & & & & &开课学期: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一、课程简述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金融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高等院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还是高等院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选修课程。2.课程任务&&& 按照现代高等教育应实现基础化、信息化、国际化、未来化的基本要求,全面反映金融学的完整知识框架和理论要点,致力于使学生能够在宏观、微观以及相互联接的层面理解金融问题,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关注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实践活动。3.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对金融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较为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活动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为系统的掌握。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研究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辨析金融理论、进行基本的判断、分析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相关的金融操作与管理工作打好基础。二、课程要求1.教学方法以教师面授为主,辅以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教学课件,使每一堂课有尽可能大的信息量。3.课外作业每一章结束后布置相应的复习思考题。此外,本课程需要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安排下,自己收集一些有关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方面的资料,以期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进行分析的能力。4.辅导答疑对于布置的复习思考题安排一定的时间予以解答、讲评。5.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一般以闭卷为主。(2)题型。命题覆盖面广,以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的内容与范围为依据,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案例分析题,结构科学,题量适当,难易适中,比例为6:3:1。(3)成绩评定。学生总评成绩中,包括30%的平时成绩与70%的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平时表现与期中考试成绩两个部分,平时成绩主要参考学生平时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包括是否讲话、课堂发言等情况)和作业等,而期中和期末成绩主要以卷面成绩为准。(4)对学生能力考核。掌握金融基本知识和理论,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当前金融问题。&三、教材或者主要教学参考资料1、吴军梅.金融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2、黄达.金融学(第三版)精编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3、苏平贵..金融学教程.东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4、艾洪德\范立夫.货币银行学. 东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5、朱新蓉.货币金融学.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版。6、朱新蓉.金融学学习指导.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版。四、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章 节&&章& 节& 名& 称&&学& &时&&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2&&第二章&&信用与利息&&2&&第三章&&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3&&第四章&&商业银行&&3&&第五章&&中央银行&&2&&第六章&&货币政策&&3&&第七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3&&第八章&&外汇与国际收支&&2&&合 计&&20&五、课程内容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2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了解货币的起源、货币形态的演变和货币的职能,从而进一步明确货币的定义;掌握货币制度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从而明确我国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难点: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 一、古往今来对货币起源的论证二、从交易的社会成本角度比较物物交易与通过货币的的交易第二节 &货币形式的发展一、历史上的货币形态(一)实物货币(二)金属货币(三)用纸做的货币二、当代货币的种种形态(一)不兑现的银行券及硬辅币(二)存款货币(三)电子货币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一、价值尺度职能二、流通手段职能三、支付手段职能四、贮藏手段职能五、世界货币职能第四节& 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币材和货币单位的规定(二)本位币与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三)银行券与纸币发行准备与流通的规定(四)黄金准备制度二、货币制度的演变(一)银本位制(二)金银复本位制(三)金本位制(四)信用货币本位制三、我国的货币制度复习思考题: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2、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是如何发挥它的各项职能的?3、货币制度一般包括哪些内容?4、如何理解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5、货币五大职能中的基本职能是哪两个?其他职能是如何在基本职能上演化出来的?&第二章& 信用与利息(2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明确信用的基本概念,了解信用活动的基础,熟悉信用的几种形式,并掌握几种主要的信用工具。明确利息和利率的概念,掌握利息的计算及利率的种类,了解利率结构及利率决定理论,构建利率体系的概念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问题。教学重点、难点:信用活动的基础、信用的形式、利率的决定理论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一、什么是信用?(一)信用的范畴(二)产生与发展过程二、市场经济与信用(一)市场经济的本质(二)当前我国社会信用缺失问题第二节&& 利息一、人类对利息的认识二、利息的实质三、收益资本化理论(一)利息成为收益的一般形式(二)收益资本化四、利息的计量(一)单利(二)复利第三节& 利率一、利率分类(一)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二)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三)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四)官方利率、公定利率和市场利率(五)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六)优惠利率和惩罚利率(七)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二、单利与复利(一)单利计算(二)复利计算三、现值与终值(一)现值计算(二)终值第四节 利率的决定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 二、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决定的分析 (一)实际利率理论(二)凯恩斯的理论(三)可贷资金论(四)IS-LM利率理论三、影响利率变动的经济因素第五节&& 信用的形式与信用工具一、信用形式(一)商业信用(二)银行信用(三)国家信用(四)消费信用(五)国际信用二、信用工具(一)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二)信用工具复习思考题:1、信用的构成要素有哪些?2、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两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3、影响利率变动的经济因素大致有哪些?4、阐述西方利率决定理论的主要观点。5、信用工具应具备哪些基本特征?&第三章& 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3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明确金融中介的定义,了解其分类以及西方国家的金融中介体系的构成,掌握我国金融中介体系的构成。明确金融市场的概念,了解金融市场的构成、分类及功能,并掌握金融市场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些具体的子市场的有关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我国现行金融体系的构成、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构成、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第一节& 金融中介体系一、 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一)金融机构的含义 (二)金融机构的功能 (三)金融机构的类型 二、西方国家的金融中介体系 (一)银行体系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三、 我国金融中介体系 (一)中国人民银行和三大金融监管机构(二)政策性银行(三)商业银行(四)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二节&& 金融市场一、金融市场概述(一)金融市场的概念(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三)金融市场的分类(四)金融市场的功能二、货币市场(一)票据贴现市场& (二)国库券市场& (三)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四)回购市场& (五)银行间短期拆借市场& 三、资本市场(一)股票市场(二)长期债券市场四、外汇市场与黄金市场(一)外汇市场(二)黄金市场五、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一)远期协议市场(二)互换市场(三)期货市场(四)期权市场复习思考题:1、分门别类说明我国当前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2、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3、简述金融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功能。4、简述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5、简述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构成。6、金融期货是如何进行套期保值?&第四章&& 商业银行(3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性质与类型,理解并掌握商业银行的职能、业务以及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教学重点、难点:商业银行的职能、业务以及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一)古代的货币兑换和银钱业(二)现代银行的产生(三)旧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出现、发展及构成二、商业银行的性质&(一) 商业银行是企业&(二) 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三) 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企业三、商业银行的职能(一) 信用中介职能&(二) 支付中介职能&(三) 信用创造职能&(四) 金融服务职能四、商业银行的类型(一) 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二) 全能型商业银行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一、负债业务(一)自有资本(二)吸收存款(三)其他负债业务二、资产业务(一)现金资产(二)贷款资产(三)证券投资三、中间业务(一)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二)银行卡业务(三)代理类中间业务(四)担保类中间业务(五)承诺类中间业务(六)交易类中间业务(七)基金托管业务(八)咨询顾问类业务(九)保管箱业务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管理一、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一) 盈利性原则&(二) 流动性原则&(三) 安全性原则二、商业银行管理方法(一)资产管理(二)负债管理(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四)风险管理第四节&& 存款货币的创造一、现代金融体制下的存款货币创造(一)商业银行与派生存款(二)存款货币创造的必要前提条件二、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一)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二)存款货币创造的限制因素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具有哪些职能?2、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什么?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应怎样把握?3、商业银行应树立怎样的风险管理观?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是什么?4、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有哪些?主要资产业务有哪些?5、什么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它有哪些种类?6、试说明整个金融体系是怎样创造货币的?&第五章&& 中央银行(2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了解中央银行产生的必然性、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以及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掌握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以及中央银行各项业务的内容。教学重点、难点: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以及中央银行业务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一、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一)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基础(二)中央银行产生及发展的概况二、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一)单一中央银行制度(二)复合中央银行制度(三)跨国中央银行制度(四)准中央银行制度三、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一)发行的银行(二)银行的银行(三)政府的银行第二节& 中央银行业务一、负债业务(一)货币发行(二)存款业务(三)其他负债业务二、资产业务(一)贷款业务(二)再贴现业务(三)证券买卖业务(四)储备资产业务三、清算业务(一)常用的清算方式(二)票据交换所(三)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四、我国的中央银行复习思考题:1、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基础主要有哪些?2、中央银行的业务包括哪些?3、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有哪些?4、既然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为什么还要强调中央银行相对于政府的独立性?&&第六章& 货币政策(3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明确货币政策的定义,掌握货币政策工具、中介指标和最终目标,认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并对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配合以及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和政策协调有一定的认识和思考。教学重点、难点:货币政策工具、中介指标和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配合;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和政策协调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一、货币政策概述(一)货币政策的定义及基本内容(二)货币政策的类型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二)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三、通货膨胀目标制四、相机抉择与规则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一、货币政策工具(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四)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和选择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凯恩斯学派传导机制理论(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一)选择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标准(二)近期目标(三)远期目标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应一、货币政策的时滞(一)内部时滞(二)外部时滞二、其他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 第四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基础(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一般作用(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共同点(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模式(一)货币、财政双紧(二)货币、财政双松(三)紧货币、松财政&&& (四)松货币、紧财政&复习思考题:1、货币政策目标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如何?2、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有哪些?选择中介指标的标准是什么?3、分析货币政策工具中“三大法宝”的含义、作用过程及各自利弊。4、什么是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时滞分为哪几类?5、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模式?&第七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3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当代货币理论的发展脉络,界定货币供给的多重口径,掌握货币供求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方式,理解货币均衡的含义及其同社会总供求平衡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货币供求的影响因素第一节 &货币需求一、货币需求的内涵二、货币需求动机(一)交易性货币需求(二)预防性货币需求(三)投机性货币需求(四)安全需求第二节& 货币供给一、货币供给原理与过程(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二)货币供给量层次的划分二、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一)基础货币的定义(二)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三、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一)收入水平(二)消费倾向(三)利息率水平(四)信用的发达程度(五)货币流通速度、社会商品可供量、物价水平(六)公众的预期和偏好第三节& 货币均衡一、货币均衡定义及标志  (一)货币均衡定义(二)货币均衡的标志二、货币失衡(一)货币失衡定义(二)货币失衡类型(三)货币失衡的原因(四)货币失衡的对策第四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通货膨胀概述(一)通货膨胀的定义(二)通货膨胀的分类(三)通货膨胀的度量二、 通货膨胀的成因(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三)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四)结构型通货膨胀(五)预期通货膨胀(六)输入型通货膨胀(七)国际传播型通货膨胀三、通货膨胀的效应(一)收入分配效应(二)资产结构调整效应——财富分配效应&&&&&&&& (三)强制储蓄效应(四)资源配置效应(五)经济增长效应四、通货膨胀对策(一)宏观紧缩政策(二)收入紧缩政策(三)收入指数化政策(四)物价管制(五)增加供给(七)货币改革五、通货紧缩(一)通货紧缩的定义(二)通货紧缩的判定(三)通货紧缩的表现形式(四)通货紧缩的成因 (五)通货紧缩的危害(六)通货紧缩的治理&复习思考题:1、比较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差异。2、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哪些?3、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4、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如何理解货币均衡和货币失衡?&第八章&&& 外汇与国际收支(2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外汇与汇率的基本知识,理解汇率的决定及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熟悉汇率制度的种类,了解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其演变。掌握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熟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理解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调节,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及其经济影响,并对我国储备资产、利用外资等内容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汇率的决定及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调节,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及其经济影响第一节外汇与汇率一、外汇与汇率的基本概念(一)外汇的定义及分类(二)汇率及其标价法(三)汇率的种类二、汇率的变化与影响(一)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一)国际收支(二)通货膨胀(三)利率水平(四)经济增长率(五)宏观经济政策(六)心理预期二、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一)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二)汇率变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三)汇率变动对国际经济的影响三、 汇率制度(一)汇率制度的种类(二)人民币汇率制度第二节 国际收支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一)经常账户(二)资本与金融账户(三)误差与遗漏账户三、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一、国际收支失衡二、国际收支的调节(一)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二)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第四节& 国际储备一、国际储备的作用二、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一)黄金储备(二)外汇储备(三)在IMF的储备头寸(四)特别提款权三、国际储备管理(一)国际储备的总量管理(二)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复习思考题:1、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析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3、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4、简述国际收支调节的措施。&5、国际储备资产主要包括哪些?&执笔人:张传良&&&&&& 专业负责人&&&&&&&&& 院(部)负责人&&&&&&&&&&&&&&&&&&&&&&&&&&&&&&&&&&&&&&&&&&&2014年7月12日&&
《金融学》第一单元练习&一、判断题(   )1.就Finance一词独立使用的情形来看,尽管不同场合不完全对应,但与中文的金融在总体上是一致的。(&&& )2.金融工程包括创新型金融工具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以及对金融问题给予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3.微观金融是金融系统各构成部分作为整体的行为及其相互影响以及金融与经济的相互作用。(   )4.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需要在风险和收益之间相互平衡,以期在一定的风险下使收益达到较高的水平,或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使风险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  &)5.目前,人们主要是从金融资产结构、企业融资、家庭部门金融资产结构三个不同的视角,来考察一国的金融体系格局。(&&&)6.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特点是:面额大、期限长、不记名、可自由转让。(&&&)7.通货膨胀率对利息率的影响是:通货膨胀率越高,则利息率(名义利率)应越低。(&&&)8.商业承兑汇票属于商业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属于银行汇票。(&&&)9.企业破产清算,股东优先于债权人参与剩余资产的分配。(&&&)10.利率市场化等同于利率自由化。二、不定项选择题1.在中文文献中,以下各项曾经用来表达和说明金融一词的是(&&&& )。A.银根& &&B.金钱融通& &&C.货币融通& &&D.家计理财2.现代金融体系主要由下列要素构成(&&& )。A.金融工具& &B.金融市场& &&C.金融中介机构& &&D.有关的规则3.金融有两个重要尺度(&&&& ),两者联系紧密,离开一方,很难阐明另一方。A.风险& &&&B.现金流& &&C.信息对称 &D.收益4.目前世界各国都实行(&&&&&& )& A.金本位制&&& B.黄金准备制&&& C.外汇准备制&& D.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5.“劣币驱除良币”现象发生在(&&&&& )制度下。& A.银本位&&&&&&& B.金本位&&&&&&&& C.金银复本位&&&&&& D.纸币本位6.人民币发行的原则有(&&&&& )& A.集中统一发行&&&&& B.按计划发行&&&&&& C.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发行& D.按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发行&&&&&&&&&&&& E.按财政收支的需要发行7.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的“三角债”状况,本质上属于(&&&&&&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8.必须经过承兑才具法律效力的信用工具是(&&&&& )。& A.银行本票&&&&&& B.银行汇票&&&&&& C.商业本票&&&&& D.商业汇票9.信用是一种(&&&&& )。& A.买卖行为&&&&&& B.救济行为&&&&& C.赠予行为&& D.借贷行为10.由中央政府发行的公债,称为(&&&&&& )。& A.公债&&&&&&&&&&& B.国债&&&&& C.内债&&&&&&& D.外债三、案例讨论题美国个人信用管理制度在美国,每个人都有一个“社会安全号”(social security number , SSN),这个安全号可以把一个美国人一生几乎所有的信用记录串在一起,包括个人的银行账号、税号、信用卡号、社会医疗保障号等都与之挂钩。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社会安全管理局后,联邦政府下令,所有合法公民和居民必须持有有效社会安全号,该号由国家社会安全管理局统一赋予。只要把某个人的社会安全号码输入全国联网的计算机,任何人均可查到自己的背景资料,既包括年龄、性别、出生日期等自然状况,也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与税务、保险、银行打交道时的信用状况,有无犯罪记录,等等。如果一个人有过不良纳税记录,那么这一记录将永远伴随着他,当他去求职、买保险、买汽车、开公司,几乎无论做什么,无论到哪个州,这一污点都无法抹去,并将因此而四处碰壁。在美国,社会安全号码就如同中国的公民身份号码,每人只有一个,并且终身不变、终身使用。美国是个联邦国家,即使是作为“身份证”的驾驶执照,也是每州不同。所以唯一跟着你一生不变的,唯有社会安全号。很多学校,拿此来做学籍号码。没有它,你只能算是一个社会边缘人,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明白许多东西你必须有社会安全号才能享受到。&&& 对消费者信用评估和提供个人信用服务的中介机构,在美国称信用局,或称消费信用报告机构。美国的信用局制度就个人信用信息的收集、个人信用产品的开发和管理形成了一套科学的体系,其主要包括三个环节:(1)个人信用资料的收集和登记;(2)个人信用数据的加工处理和信用评估;(3)个人信用产品的销售使用。&&& 在美国,几乎每个成年人都离不开信用消费,要申请信用卡、分期付款、抵押贷款等,都需要对消费者的信用资格、信用状态和信用能力进行评价,这种评价集中表现为信用报告。美国的个人信用报告由三大信用机构提供,对个人的借款习惯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如果有了不良记录,可能没人再愿意贷款给你,这时信用修复机制会帮你解除顾虑,给你提供建议,包括如何清理、重组债务,如何加强理财,以便分批偿还债务等。还清贷款后再对你观察两三年,如果没有污点,就可以消除记录。&&& 讨论:从美国个人信用管理制度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启示?《金融学》第二单元练习一、判断题(&& )1.金融市场是统一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产品市场。&(&& )2.直接融资就是指以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而进行的融资。(&& )3.有价证券从发行者手中转移到投资者手中,这类交易属于二级市场交易。(&& )4.一般而言,一年期以内的短期资金融通市场我们都称之为货币市场,那么商业银行的短期流动资金借款也应算做货币市场。(  )(&& )5.二级市场的交易量远远不及初级市场。(&& )6.金融市场按照按交割方式划分为公开市场与议价市场。(&& )7.二级市场是一级市场的重要保证,为金融资产提供流动性,二级市场是基础和前提。(&& )8.我国股票市场可以采用折价发行方式。(&& )9.看涨期权指期权的购买者买进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或到期日按约定价格买进一定数量某种金融资产的权利。(&& )10.非系统性风险是由整体因素或称宏观因素所导致的,主要指整个社会、经济、政治形势及股民的群体心理因素等,对于这种风险投资组合无法避免。二、不定项选择题1、按金融交易的交割期限可以把金融市场划分为(&&&& )。A.现货市场&&&&B.货币市场& &&&C.长期存货市场& &&&D.证券市场&E. 期货市场2、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有(&&&&& )A.居民个人&&&&B.商业性金融机构& &&&C.政府& &&&D.企业&& E.中央银行3、下列不属于资本市场的是(&&& )A.长期债券市场&&&&B.股票市场& &&&C.国内债券市场& &&&D.票据市场&E. 回购市场4、与货币市场相比,资本市场的特点有(&&&& )。A.期限长&&&&&&&&B.风险高&&&&& &&&C.风险低& &&&D.收益高&& E.资金交易的借贷量大5、下列(&&&&)是金融市场所具有的主要宏观功能。A.价格发现&&&&&&&&B.减少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 &&C.提供流动性&&&&& D.实现储蓄—投资一体化6、金融市场上的交易主体指金融市场的(&&&& )。A.供给者&&&&&&&&B.需求者&&&& &&C.管理者& &&&&D.参与者&&&E.套利者7、金融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呈现出(&&&& )。A.资产证券化&&&&& &B.金融全球化&&&&& &&&C.金融自由化& &&&D.金融深化&&&&&&&E. 金融工程化8、按照金融资产的发行和流通特征金融市场可以划分(&&& ) A.初级市场&&&&& && B.二级市场&&&&& &&&C.三级市场& &&&D.四级市场&&&&&&&E. 流通市场9、承销商的承销方式一般有(&&&&)。A.包销&&&& &&& B.代销&&&&&&&&C.全额包销& &&&&D.余额包销&&&E. 银团包销10、期货交易最主要功能是(&&&& )。A.风险转移&&&&B.价格发现&&&&C.丰富交易品种&&&&D.提高知名度三、案例讨论“东南亚金融危机”给我们哪些启示?《金融学》第三单元练习一、判断题(&&& )1.金融机构不仅是金融运行和金融监管的组织保证,还是金融体系的核心部分。(&&& )2.我国的商业银行全部都是国有和由国家控股的银行。(&&& )3.我国的农业发展银行是农业银行的附属业务机构。(&&& )4.信用中介是金融机构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性的职能。(&&& )5.马克思说:对银行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始终是利润。(&&& )6.中央银行是金融管理机构,在业务活动中仍要以盈利为目的。(&&& )7.由于不动用和较少动用自己的资金,因此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不承担任何风险。(&&& )8.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属于准中央银行制度。(&&& )9.再贴现是中央银行以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商业银行转让而取得资金融通的行为。(&&& )& 10.1914年建立的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是由实力强、信誉好的商业银行发展演变而来。二、不定项选择题1.在金融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是(&&&&& )。& A.中央银行&&&& B.专业银行&&&& C.商业银行&&&& D.政策性银行2.中国银监会成立的时间是(&&&&& )& A.2002年&&&&& B.2003年&&&&&& C.2004年&&&&& D.2005年3.下列银行中,属于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有(&&&&&& )。& A.中国工商银行&&&& B.兴业银行&&&& C.中国进出口银行&&& D.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4.商业银行贷款按保障条件可以分为(&&&&&& )& A.信用贷款&&&&& B.担保贷款&&&&& C.抵押贷款&&&&&& D.票据贴现5.票面金额为1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剩余日期为4个月,持票人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贴现年利率为6%,贴现金额应为(&&&)。& A.76万元&&&&& B.98万元&&& C.90万元&&& D.99万元6.下列业务中,(&&&& )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A.结算业务&&& B.证券投资业务&&&& C.信托业务&&&& D.发行金融债券7.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首要原则是(&&&& )。& A.安全性&&&& B.盈利性&&& C.广泛性&& D.流动性8.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主要表现在(&&&&&&& )。& A.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 B.参加国际金融活动& C.全国票据清算中心&&&&&&&&& D.银行存款准备金的保管人9.中央银行的产生具有客观必然性,它是(&&&&& )。& A.统一银行券的需要&&&&&&&&& B.统一票据清算的需要& C.最后贷款人的需要&&&&&&&&& D.金融监管的需要10.中央银行货币发行业务通过如下哪些途径将货币投入市场。(&&&&& )& A.再贴现&&&&& B.再贷款&&&&& C.购买有价证券&&&&& D.集中存款准备金三、案例讨论题&一封信引发美国一住房信贷银行挤兑并破产总部在加州、专门发放住房贷款的银行IndyMac(IndependentNational Mortgage 独立国家房贷公司)日被美国储蓄管理局宣布关闭,由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手。FDIC称将尽可能维持新银行的正常运营,将公司价值提高后再出售。IndyMac关闭时有大约10000储户没有投保,涉及存款约10亿美元。FDIC已经开始联系这些未投保储户,将赔偿50%的存款额。该银行破产为美国历史上第三大银行破产案,预计将花费FDIC约40亿到80亿美元的资金,占FDIC存款保险基金的10%。IndyMac为美国最大的存贷款银行(savings and loans)之一。“倒闭的原因是流动性危机”,负责监管存贷款银行的美国储蓄管理局负责人John Reich说。美国储蓄管理局声明称,事情起因于日,纽约州参议院查尔斯·舒默(Charles Schumer)向美国储蓄管理局和FDIC写信讨论IndyMac银行能否生存的问题。此信公开后,IndyMac发生挤兑,接下来11个工作日里,该行储户共取出逾13亿美元存款。此前早有投资者质疑IndyMac财务状况。在房贷泡沫扩张时期,IndyMac因过于宽松的房贷发放政策而备受争议。IndyMac曾大量发放贷款给收入或资产证明不全的购房者,再将大量此类贷款转售给金融机构之后,IndyMac尚持有相当部分贷款。2008年次贷与住房市场危机加重,住房贷款延期付款拖欠率升高,导致IndyMac的账面资产缩水严重。IndyMac于1985年由Countrywide公司设立,专营房地美与房利美两家联邦房贷公司原则不接受的大宗房贷,1997年公司从Countrywide分离出来,独立经营。自2008年2月IndyMac报出公司历史上第一次亏损后,公司股价一路下滑。FDIC在自己网站发布的声明称,IndyMac资产约为320.1亿美元,截至日的总存款为190.6亿美元。FDIC将尽可能维持新银行的正常运营,将公司价值提高后再出售。声明称,已投保的储户将自动转成新银行的客户,所有的ATM、借记卡和支票的使用也一切正常。据华尔街日报引述FDIC数据,该行全美范围约7万亿存款中,有约37%存款不受联邦储蓄保险保护,这些储户除个人外,还有公司与机构存款。有证据显示,储户已经开始逐步将存款从一些高风险的小地区银行转移到被认为更为安全的银行。此外,随着房贷借款人中逾期还款比例数字攀升,一些传统的存贷款储蓄银行流动性受到影响,资本市场信心低迷导致这些银行融资困难。此前IndyMac试图融资未获成功。根据以上材料,思考以下问题:银行保持流动性有何意义?银行为保持流动性,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金融学》第四单元练习一、判断题(&&& )1.一般地说,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能够加以直接控制的,而货币乘数则是中央银行不能完全控制的。&&&&&&&&& (& &&)2.一旦中央银行取消了对定期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定期存款比率对M1不再有影响。(&&& )3.在货币乘数不变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来控制整个货币供给量。(&&& )4.基础货币是流通中的通货与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之和。&&&&&&&&&&&&&&&&&&&&&&&&&&&&&&&&&&&&&&&&&&&&&&&&&&&&&&&&&(&&& )5.中央银行可以通过买卖债券方式来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 )6.从乔顿的货币乘数模型来看,货币乘数并不完全是一个外生变量。& (&&& )7.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是现代信用货币经济中最主要的货币形式。(&&& )8.如果认为货币供给为外生变量,则货币当局是无法通过货币政策来决定货币供给,从而对宏观经济运行实施有效的调控和调节。(&&& )9.当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增加,则意味着基础货币增加。(&&& )10.当中央银行的外汇资产减少时,则意味着基础货币增加。&&&&& 二、不定项选择题1.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是稳定的,是因为从实证的研究中他得出(&& &&&)。& A.利率的变动是稳定的&&&&&& & B.利率经常波动,但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很低& C.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很高,但恒久收入本身稳定D.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和收入的影响E.货币需求受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的影响2.货币需求是指一定时间内,一定条件下,整个社会需要用于执行(& &&&)的货币数量。&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价值贮藏&&&& E.交易媒介3.马歇尔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将其财产和收入(&&&&& )。A.以货币形式持有获得利益&&&&& B.进行投资获得收&&&&& C.用于消费获得享受D.以实物形式持有&&&&&&&&&&&&& E.以有价证券形式持有4.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 &&&&)。& A.交易性动机&& B.储藏性动机&& C.预防性动机&& D.投资性动机&& E.投机性动机5.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认为:(&&&&&& )A.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 B.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减函数&&&& C.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D.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增函数& E.谨慎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增函数6.货币供给量是(&&&&& )。A.被财政部门、各个单位生产经营单位、家庭个人所持有的货币B.由银行体系所供给的存款量与现金发行量&&&& C.由银行体系所供给的存款量D.由银行体系所供给的现金发行量&&&&&&&&&&&& E.由中央银行所供给的基础货币量7.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要受(&&&&& )因素限制。A.法定准备率&& &&&&&&&&B.超额准备率&&&&&&& &&C.现金漏损率&&& D.定期存款准备率& &&&&&E.货币流通速度8.基础货币包括(&&&&&&& )。& A.通货&&& B.存款货币& &&&C.存款准备金&&& D.原始存款 &&&&E.派生存款9.实际的货币供给量与合理的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是(&&&&& )。A.相等&&& B.不相等 &&&C.前者&后者&&D.前者&后者 &&E.共同构成货币供给量10.货币供给量的大小最终由(&& &&&)共同决定。& A.财政&&&& B.中央银行&&& C.商业银行&&& D.经营单位&& &E.家庭个人三、案例讨论题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 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是摘录的一些内容: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4.3万亿元,同比增长17.4%,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比上年同期低6.7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3.0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比上年同期低2.3个百分点。上半年现金净回笼194亿元,同比多回笼2亿元。 2008年以来,M2大体保持平稳增长。从货币供应量构成看,M1中活期存款继续同比少增态势,上半年同比少增达到7416亿元;构成M2的准货币中,储蓄存款大幅增加,上半年同比多增1.4万亿元。讨论:(1)请分析流通中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构成及其变化反映了什么?(2)请分析构成M2的准货币中,储蓄存款大幅增加,为什么?&《金融学》第五单元练习一、判断题(&&& )1.货币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2.货币政策目标和国家宏观经济目标是矛盾的。&(&&& )3.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同时实现货币政策的所有目标是很困难的,因此,各国一般都选择一到两个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4.中央银行在执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5.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可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条件下,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贷款的利率。(& &&)6.国际收支是一个事后、流量的概念。( &&&)7.美国驻外使领馆办理其他国家居民赴美签证,以美元收取签证费。由于签证发生在驻在国,而美元对于美国来说又是本币,因此,签证费收入不应计入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8.甲币对乙币贬值10%,即乙币对甲币升值10%。( &&&)9.一般地说,利率较低的货币其远期汇率会呈现升水。(&  )10.国际储备是一国国力和金融实力的综合反映,因此国际储备越多越好。二、不定项选择1.下列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是(&&&&&&)。A.在公开市场业务中卖出政府债券&& B.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C.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 D.在公开市场业务中买进政府债券E.提高再贴现率2.中央银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不包括(&&&&&&&&&)A.公开市场业务&&&&&&&&&&& B.存款准备金制度&&&&&&&& C.再贴现政策D.消费信用控制&&&&&&&&&&& E.优惠利率3.当代各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一般包括(&&&&&)。A.充分就业&&&&&&&&&& B.稳定物价&&&&& C.财政收支平衡& D.国际收支平衡&&&&&& E.经济增长&&&&& F.金融稳定4.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主要有(&&&&&&)。A.中央银行掌握主动权&&&&&& B.可以进行微调&&&& C.可逆向操作&&&&&&&&&&&&&& D.可连续操作&&&&&&&& E.操作迅速,见效快5.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传导作用的是(&&&&&& )。A.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B.货币政策效应&&&&& C.货币政策工具D.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E.货币政策传导机制6.国际收支平衡表全面系统反映一个经济体与其他经济体在(& )交易情况。& A.过去某一时刻&& B.过去某一时期&& C.将来某一时刻&& D.将来某一时期7.用(& )调节国际收支失衡,容易与国内经济发展发生冲突。& A.财政货币政策&& B.汇率政策&& C.直接管制&& D.对外缓冲政策8.一国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则汇率变动对该国经济影响(& )。& A.较小&&& B.两者无关&&& C.较大&&& D.两者呈负相关9.一国货币当局在安排国际储备资产的结构时,通常应将(& )置于首位。& A.盈利性 && B.流动性&&&& C.流动性和盈利性 & D.安全性10.国际储备的最主要、最基本的作用是(& )。& A.干预外汇市场&&&&&&& B.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 C.维持本币汇率&&&&&&& D.作为偿还外债的保证三、案例讨论:1. 日,恐怖组织对美国世贸中心大楼的袭击,不但使美国的航空与保险业陷入困境,而且也扰乱了美国支付与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从而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后果。一方面,企业与个人对流动性的需求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不确定性的增加和资产价格的下降也削弱了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意愿,这一切,对已陷入衰退的美国经济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9.11事件”对经济复苏的不利影响,美联储通过多种渠道,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以图恢复市场信心和保证金融与支付体系的正常运行。下面是美联储为“9.11事件”所采取的六大措施,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首先,美联储通过其在纽约的交易中心以回购协议的方式为市场注入大笔资金,日,美联储持有的有价证券金额高达610亿美金,在此之前,美联储日平均证券余额仅为270亿美金。&第二、美联储通过再贴现直接将货币注入银行体系。9月12日的再贴现余额高达450亿美金,远远超过在此之前的5900万美金的日平均余额。&第三、美联储联合通货监理局(OCC)劝说商业银行调整贷款结构,为出现临时性流动性问题的借款人发放专项贷款。并声称,为帮助商业银行实现这一目的,美联储随时准备提供必要的援助。&第四、由于交通运输问题妨碍了票据的及时清算,美联储于9月12日将支票在途资金扩大到230亿美金,几乎是此前日平均金额的30倍。第五、美联储很快与外国中央银行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对已有的货币互换协议,也扩大了其协议的金额。最后,在9月17日清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又进一步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利率定为3%,下降了0.5个百分点。同日晚些时候,纽约股票交易所重新开业。&讨论&:美联储通过哪些手段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供应量对一国经济有何影响?&&&&&&&
& & &&福建江夏学院教学进度表&&学年第& 学期&&任课教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程&&学分&&总学时&&讲授学时&&上机学时&&授课 &方式&&考核 &方式&&上课 &班号&&时间&&地点&&周次&&节次&&[070388]金融学(本科)&&2&&20&&20&&0&&讲授&&考试&&1-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周次&&星期&&节次&&学时&&授课内容&&备注&&讲 &授&&实 &验&&上 &机&&其 &他&&习作 &课堂讨论&&1&&2&&导论&第一节 什么是金融&第二节 金融功能&第三节金融的发展趋势&&2&&2&&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节金融的发展趋势&第三节货币制度&&3&&2&&第二章信用与利息&第一节信用的演进&第二节信用形式与信用&第三节利息与利息率&&4&&2&&第三章金融市场&第一节金融市场概述&第二节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第三节金融市场的类型&&5&&2&&第四章金融机构体系&第一节金融机构的构成&第二节商业银行&第三节中央银行&&6&&2&&第五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第一节货币需求&第二节货币供给&第三节货币均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2&&第四节通货膨胀&第五节通货紧缩&&8&&2&&第六章货币政策 &第一节货币政策目标&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9&&2&&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效果&第四节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10&&2&&第七章国际收支与外汇&第一节国际收支&第二节外汇与汇率&第三节国际储备&&& & & &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__________&&各教学部门主管教学领导审批:签字____________&&注:本表一式三份,行政班级所在分院、教师所属教研室、教师本人各留一份。&&&& & & && & & &&& &第 2 页共 2 页& && &
《金融学》课程教材适用性分析&&&& 一、教材简介及教材使用安排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本学期的《金融学》课程本备课组选用了厦门大学出版社吴军梅主编的《金融学》教材。在制定大纲时,本备课组在教材的选择中,坚持课程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应用性,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注重因材施教,把教材作为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教材系统性介绍了金融学基础知识,知识覆盖面广,结构完整,突出以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教材在系统性介绍金融理论的同时,紧密结合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理论联系实践。教材还介绍了国内外金融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动态。本教材适合金融本科教学需要。因此,在深入研习该书体系和内容的基础上,本备课组教师一致决定将该书作为本课程指导教材。&本教材的主要内容符合目前大部分金融学课程指导教材的安排。教材分为十章。第一章金融与金融功能。讲述金融领域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是进入金融学术殿堂所必需的基本准备。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主要讲述货币的起源、货币职能与货币制度的演进。第三章信用与利息。主要讲述信用的演进、信用形式与信用和利息与利息率。第四章金融市场。包括金融市场概述、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金融市场的类型。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机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相关政策观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相互作用是当前金融发展的焦点之一。第六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主要讲述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第七章货币政策。主要讲述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效果、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第八章国际收支与外汇。主要讲述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国际储备。第九章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主要介绍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的种类、金融发展。第九章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主要介绍金融监管、金融稳定。每一个部分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构成完整的教学指导体系,不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相关的金融理论和方法,对于金融学未来发展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二、教材优点分析(一)内容具有时效性。在继续加强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充分反映近年来金融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变革、演进和金融学科建设不断取得的开拓性成果,以满足大步幅地提高金融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二)教材体系较完整。本教材将金融理论知识与金融发展有机融合,力求体现金融理论和金融实践的基本理论及前沿理论。教材依次讲述了金融的基本概念和范畴、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基本知识及理论、现代货币创造机制原理、货币内外均衡和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及相关观点,以及若干其他重要金融理论五方面内容。(三)形式新颖,可读性强。该教材的编写力求突出重点内容,同时又好用好学。不仅在文字表述上尽量做到言简意赅、准确清楚、通俗易懂,而且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尽量做到新颖活泼、表义准确、感染力强。&& &三、教材的不足和使用中的注意问题教材理论深度不够。并且由于课时有限,因此只能讲解《金融学》课程应了解掌握的主要内容,敦促学生课外的阅读与练习,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的学习。《金融学》课程备课组2016,06&&&&
1、对没有100%完成所选课程所有章节视频及作业的学生不能参加期末考试。2、网络课程采取形成性课程考核方式。3、课程最终考核成绩由观看课程视频(30%)、访问数(10%,300次满分)、完成作业和讨论(30%)和期末考试(30%)四部分组成。
&&导& 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导论的学习,使同学们认识金融的范畴,了解金融体系的构成,理解金融的功能,掌握几个重要金融概念,展望金融发展趋势。【重点与难点】& &&1、资产证券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 2、风险与收益关系【案例导读】进入新的学期,你打算为自己添置一台电脑,是购买还是租借合算呢?你打算和几个伙伴在学校附近投资开一家小餐厅。是否值得一做?如果真要投资又需要多少钱才能开业?从什么地方获得这笔资金?每月收入要达到多少才能盈利?2015年3月1日,央行将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下调0.25个百分点,这一举动对你的家庭的消费有什么样的影响?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的价格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日,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这会对我国的银行业和整个的国民名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当你开始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实际上你就是在从事金融决策的活动了。&第一节& 什么是金融&一、金融的含义金融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和范畴。现代经济生活中,人们每天都离不开金融并频繁地使用“金融”这个词。但是,目前理论界对于金融的涵义却存在较大的分歧,没有统一的定义。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外金融理论的输入,中文“金融”概念与英文“Finance”概念的差异,使中国金融理论界对金融和金融学涵义的认识分歧加大,并在世纪之交展开了一场较为激励的理论争论。为了正本清源,中国人民大学的黄达教授对“金融”的含义进行了相当深入全面的考证。他认为:中文“金融”所涵盖的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金融指与物价有紧密联系的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短期资金拆借市场,证券市场,保险系统,以及通常以国际金融概括的诸多方面在国际之间的存在,等等。狭义“金融”指有价证券及其衍生物的市场,指资本市场。简单的说,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即由资金融通的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构成的有机系统,是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金融系统中个体与整体的差异,我们可以把金融划分为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两部分。微观金融(Micro-finance)是指金融市场主体(投资者、融资者、政府、机构和个人)、个体的投资融资行为及其金融资产的价格决定等微观层次的金融活动。宏观金融(Macro-finance)则是金融系统各构成部分作为整体的行为及其相互影响以及金融与经济的相互作用。金融作为资金融通活动的一个系统,是以各个微观主体、个体的投融资行为为基础,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等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并与经济系统的其他子系统相互作用的一个有机系统。二、金融体系(一)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现代经济中,金融体系是一个极为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现代金融体系主要由四个要素构成:1.金融工具。它是基于信用关系的书面证明、债权债务的契约文书等,是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对象。金融工具也称作金融产品,主要包括股票、债券、基金、衍生产品等。2.金融市场。它是买卖金融工具的场所,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金融市场进行分类,但通常谈论较多的大都是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场,等等。3.金融机构。这是充当信用中介、媒介以及从事各种金融交易和服务的组织,通常可区分为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创造金融工具,又买卖金融工具。4.有关的规则。包括货币制度、汇率制度、支付清算制度、金融监管制度,等等。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合称金融部门(finance sector),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有关的规则四个方面就构成了金融体系。金融体系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使高度复杂、精细分工和富有效率的生产方式成为了可能,从而创造出经济中的大量财富。(二)金融体系的不同格局目前,人们主要是从金融资产结构、企业融资、家庭部门金融资产结构三个不同的视角,来考察一国的金融体系格局。1.金融资产结构。这是一种比较银行与资本市场在资金融通中的相对重要性来考察金融资产结构的视角,也就是通过银行资产与资本市场中的股票市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来判断一国金融体系的格局。经济学家们把以美、英为代表的、以资本市场为主要融资方式的金融体系称为“市场主导型”(market oriented type)金融体系,而以德、法、日为代表的、以银行为主要融资方式的金融体系称为“银行主导型”(banking oriented type)金融体系。2.企业融资。就是通过比较企业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外源融资中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在企业融资结构的重要性,来判断一国金融体系的格局。在主要工业化国家的企业融资结构中,内源融资是最重要的、第一位的;在外源融资中,通过银行中介机构的债权融资最为重要,而通过资本市场的股权融资比重并不是很大。可见,从企业融资角度很难看出各国金融体系的差别。3.家庭部门金融资产结构。就是通过比较家庭部门各种金融资产,特别是通过比较家庭部门的现金与存款、权益资本、保险与养老金在金融资产结构的比重,来判断一国金融体系的格局。在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家庭部门金融资产结构中,日本和德国家庭部门金融资产结构中的现金与存款资产比重很大,而权益资本、保险与养老金比重相对较小,显示出了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特征;美国和英国家庭部门金融资产结构中的现金与存款资产比重不大,而权益资本、保险与养老金比重相对较大,显示出了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特征。从金融资产结构、企业融资、家庭部门金融资产结构三个维度来考察当代中国的金融体系格局,不难发现目前银行占绝对优势,是一种较为典型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但是,从趋势上看,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特征正在不断加强。三、几个关键的金融概念(一)风险与收益金融有两个重要尺度——风险与收益。在金融领域中,有一句格言:“投资者不会延迟其消费,除非他们预期得到一些额外的东西作为报酬;同理,如果他们所承担的风险不能得到补偿就不会去承担风险。”因此,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需要在风险和收益之间相互平衡,以期在一定的风险下使收益达到较高的水平,或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使风险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这里,需要注意必要收益率、预期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的区别。必要收益率是你要达到满意程度时所需要的收益率,预期收益率是你预期会得到的收益率,实际收益率是你实际所得到的收益率。如果你预期一种金融工具带给你的收益率,超过你所要求的程度,你就会去购买它。(二)市场有效性金融领域的又一格言:“好买卖青睐能够识别它们并最先做出反映的投资者。”市场有效性的概念可以概括为:如果金融市场是有效的,那么,证券价格就是市场作出的对证券真实价值的准确估计。(三)货币时间价值金融学中所涉及到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围绕着调整现金流的价值以反映它到来的时间。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类问题,我们是花100万元买1套现房,还是花90万元买1年以后才能入住的期房?我们若想买1辆汽车,是花20万元现金一次性购买,还是每月支付6000元,共付4年更划算呢?所有这些都反映一个简单的道理,即货币是具有时间价值的,“今天的1元钱要比未来得到的1元钱更值钱”。货币之所以具有时间价值,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货币可以用于投资,获得利息,从而在将来拥有更多的货币量;二是货币的购买力会因通货膨胀的影响而随时间改变;三是一般来说,未来的预期收入具有不确定性。(四)现金流这是一个与货币的时间价值相联系的概念。在金融领域,现金流至关重要。现金流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会计中的收益或者利润,素有“现金为王”之说。这是因为,现金流是投资者可以用来投资,公司可以用来付息的东西。会计师报告中的收益,是指收益挣得而非收益收到。会计报表中的收益或者利润,有很大部分不能够用来投资或者付息。所以,我们必须考虑现金。另外一个我们考虑现金流而不是会计利润的理由是,金融学总是考虑现金流准确的发生时间,并根据货币的时间价值不断进行调整,而会计利润与什么时候实际收到或付出资金,没有多大关系。由此,“现金流决定价值”就成为了金融领域的一句格言。(五)信息不对称在一个经济世界里,信息不对称是指这样的事实:交易双方对有关交易信息掌握的程度不同,也许你了解得多而我了解得少,或者相反。在金融领域,“信息不对称是市场上不同参与者所持有的信息上的差别,这些差别必须由市场参与者加以处理”同样成为了一句格言。信息不对称的事实解释了金融领域的大部分事件。在一个较为规范而成熟的金融市场上,当一家公司宣布它准备向银行借款时,其股票价格通常上扬。这是因为投资者相信,如果管理层发行债务,就是发出信号,表明公司有能力满足还款必需的现金流直到很远的未来。类似地,当公司发行新股票时,这就意味着管理层在发出信号,该股票定价过高了,所以,平均而言,股价下跌。第二节& 金融功能金融功能理论,分传统金融理论和功能金融理论。一、传统金融理论传统的金融理论主要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着手研究金融体系,即所谓的机构金融观点。持有该观点的人认为,现存的金融市场活动主体及金融组织是既定的,并有与之相配套的金融规章和法律来规范各种组织的运行,现有的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都力图维持原有组织机构的稳定性。有关金融体系所有问题的解决,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和资本市场的系统风险等,都应在这种既定的框架下来解决,即使要牺牲效率也是值得的。上述观点存在的明显缺陷是当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这些组织机构赖以存在的基础技术以较快的速度进行革新时,银行、保险及证券类机构也在迅速变化和发展,由于与其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制定滞后于其变化,金融组织的运行将会变得无效率。二、功能金融理论针对这一缺陷,199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莫顿(R·Merton)和兹维·博迪(Z·Bodie)系统地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框架——金融功能观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function)。他们认为,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在不确定环境中进行资源的时间和空间配置,而这种基本功能又可以细分为六种子功能:清算和结算功能;集中资源和细分股权;在时间和空间中转移资源;风险管理;提供信息;处理激励问题。具体内容如下:(一)金融体系的清算和结算功能&在经济货币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建立一个有效的、适应性强的交易和支付系统乃基本需要。可靠的交易和支付系统应是金融系统的基础设施,缺乏这一系统,高昂的交易成本必然与经济低效率相伴。一个有效的支付系统对于社会交易是一种必要的条件。交换系统的发达,可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可以促进社会专业化的发展,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进步。所以说,现代支付系统与现代经济增长是相伴而生的。(二)金融体系的股权细化功能&在现代经济中,创办一个企业的最小投资需要经常会超过个人或这几个个人的能力。从筹集资本的厂商的观点看,金融体系提供了多种机制(例如金融市场和中介),通过这些机制,个体家庭能够把它们的财富集中成大量的资本,为厂商所用。从个体储蓄者的观点看,金融体系为家庭参与大不可分的投资提供了机会。在细分其持有的个体可交易证券的单位大小方面,金融中介实际上提供了完全的可分割性,持有股票和债券的共同基金就是例子。(三)在时间和空间中转移资源一个足够发达、平稳发挥功能的金融体系会促进家庭消费在生命周期中有效地分配,有形资本在最能发挥生产作用的行业部门中有效分配。一个足够发达、平稳发挥功能的资本市场也使所有权与公司的管理有效分离成为可能。按照比较优势的原理,这也反过来使有效的生产专业化变得可行。完成这项功能的金融中介包括为公司投资和家庭提供融资的银行和存贷机构,为公司投资提供融资和支付退休年金的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四)风险管理一个运转良好的金融体系会促进所承担风险的有效分担。通过精心设计的金融证券和私人部门及政府的中介(包括社会保障体系),金融体系为家庭和厂商提供了风险集中和风险分担的机会。促进了家庭生命周期中风险的有效承担,允许实际投资中运营资本的提供者(例如人员、工厂和设备)与承担投资金融风险的风险资本投资者分离。&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上讲,按照比较优势的原理,实际投资和风险承担的分离为生产活动的专业化提供了可能性。保险公司是金融中介提供风险保护的经典例子。它们为人力价值的损失(例如死亡和伤残),实物财产的损失(例如火灾和失窃),以及金融资产的损失(例如包括债券爽约保险在内的合约保险)提供保护。共同基金通过投资多样化帮助控制风险。(五)提供信息金融体系的信息提供功能意味着在金融市场上,不仅投资者可以获取各种投资品种的价格以及影响这些价格的因素的信息,而且筹资者也能获取不同的融资方式的成本的信息,管理部门能够获取金融交易是否在正常进行、各种规则是否得到遵守的信息,从而使金融体系的不同参与者都能做出各自的决策。(六)处理激励问题在经济运行中激励问题之所以存在,不仅是因为相互交往的经济个体的目标或利益不一致,而且是因为各经济个体的目标或利益的实现受到其他个体行为或其所掌握的信息的影响。即影响某经济个体的利益的因素并不全部在该主体的控制之下,比如现代企业中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就产生了激励问题。解决激励问题的方法很多,具体方法要受到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的影响。金融体系所提供的解决激励问题的方法是股票或者股票期权。通过让企业的管理者以及员工持有股票或者股票期权,企业的效益也会影响管理者以及员工的利益,从而使管理者和员工尽力提高企业的绩效,他们的行为不再与所有者的利益相悖,这样就解决了委托代理问题。金融功能观是相对金融机构观而言的。金融功能观的核心内容可表述为: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稳定,亦即在地域和时间跨度上变化较小;机构的形式随功能而变化,即机构之间的创新和竞争最终会导致金融系统执行各项职能的效率提高。而且功能首先要问金融体系需要行使哪些经济功能,然后去寻求一种最好的组织结构,而一种组织结构是否最好,又进一步取决于时机和现有的技术。第三节&& 金融的发展趋势一、资产证券化(一)资产证券化的含义资产证券化是指通过结构性重组,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收入的资产构成的资产池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二)资产证券化种类范围1.根据基础资产分类。根据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不同,可以将资产证券化分为不动产证券化、应收账款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未来收益证券化(如高速公路收费)、债券组合证券化等类别。2.根据资产证券化的地域分类。根据资产证券化发起人、发行人和投资者所属地域不同,可将资产证券化分为境内资产证券化和离岸资产证券化。国内融资方通过在国外的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SPV)或结构化投资机构(Structured Investment Vehicles,SIVs)在国际市场上以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向国外投资者融资称为离岸资产证券化;融资方通过境内SPV在境内市场融资则称为境内资产证券化。3.根据证券化产品的属性分类。根据证券化产品的金融属性不同,可以分为股权型证券化、债券型证券化和混合型证券化。(三)资产证券化的意义对发起人而言有以下意义:1.增强资产的流动性。将相对缺乏流动性、个别的资产转变成流动性高、可在资本市场上交易的金融商品的手段。通过资产证券化,发起者能够补充资金,用来进行另外的投资。2.获得低成本融资。发起者通过资产证券化发行的证券具有比其他长期信用工具更高的信用等级,等级越高,发起者付给投资者的利息就越低,从而降低筹资成本。3.减少风险资产。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发起者将风险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出去,有助于发起者改善各种财务比率,提高资本的运用效率,满足风险资本指标的要求。4.便于进行资产负债管理。资产证券化还为发起者提供了更为灵活的财务管理模式。这使发起者可以更好的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取得精确、有效的资产与负债的匹配。同时,由于资产证券化允许将发起、资金服务等功能分开,分别由各个机构承担,这有利于体现各金融机构的竞争优势,便于确立金融机构各自的竞争策略。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资产担保类证券提供了比政府担保债券更高的收益。2.资产证券品种的出现满足了投资者对“基于利差的投资工具”的需求,从而达到投资多样化及分散、降低风险的目的。3.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各不相同,资产证券化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品种。专题看板资产证券化:次贷危机“温床”2001~2005年在低利率环境中,美国的房市进入了繁荣时代。次级房贷让原本不能申请房贷的低收入阶层也拥有自己的房地产,只要房价不断上涨,借款者就可用房产作抵押借新还旧或出售房地产来规避可能的违约。房贷金融机构,则纷纷将次级和次优住房贷款市场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尽管次级贷的违约率较高,但房贷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出售贷款或证券化的方式,将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在次贷危机的演化过程中,证券化工具不断推动次贷膨胀。投资银行从房贷提供商买入次级贷款,经过重新分类、信用增级等包装后,形成次级按揭贷款债券(简称次级债)并出售。次级住房贷款证券大约占住房贷款证券化市场的14%~20%。次级债券经再证券化后成为含有次级债的CDO。CDO按基础资产的评级分为高等级和夹层,高等级住房贷款抵押债权以评级为A以上的住房贷款为基础,夹层的基础资产是评级主要为BBB的住房贷款。按风险打包后的CDO出售给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人,并由此将这些基础资产的信用风险转移。但所有的这一切中间都存在一个问题,也是这个游戏不可持续的根本原因——房地产市场要永远上涨,不要说下跌,稳定都不行……随着利率的提高和房价开始下跌,噩梦开始了。2004年6月份,在美国经济刚刚从低谷中露出些许复苏之色,格林斯潘担心过多的流动性会使资产价格被炒到没有任何人接盘的地步,将方向转到缩小流动性。短短两年间,美将基准利率从1%一路加到5.25%。人们发现,曾经为百万低收入家庭带来居所的次级房贷,又给美国带来了同样数以百万计的“房奴”。与此同时,上百万个家庭因无法再交纳房贷本息而被银行强制收回了住房所有权。更令人担忧的是,进入2007年后,不仅是次级贷款出现了严重违约,在被强制收回住房的家庭中,已经有约45%是优质、基本优质或政府支持的房贷客户。当最原始的次级抵押借款人出现还款问题,整个链条都会产生问题。美国自2005年第四季度起,房价上涨速度开始明显下降,到2007年3月停止上涨,随后出现下跌,这也直接导致自2005年起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率开始上升。2007年第二季度,美国抵押贷款违约率达5.12%,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达14.82% 。这样在房地产价格下降和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大幅上升的情况下,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MBS及CDO出现了大幅度缩水,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开始向以此为基础发行的证券的持有人扩散,引发了包括法国、德国、荷兰、日本等市场一系列机构投资者投资受损事件。资料来源: 二、金融全球化(一)金融全球化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业跨国境发展而趋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是全球金融活动和风险发生机制日益紧密关联的一个客观历史过程。金融全球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金融管制放松所带来的影响金融管制的放松,各国对金融机构跨国经营的限制减少,对外汇管制政策的放宽,大大地促进了国际资本的流动以及金融市场的国际化。2.现代电子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计算机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国际金融交易中信息传递更及时、交易成本更低、手续更简便。这构成了现代金融市场全球化的技术基础。3.金融创新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创新浪潮产生了许多新兴的金融工具,它们有的本身就具有国际性质,如利率互换、货币交换等。此外,高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运用,还不断地为国际金融交易提供更方便、成本更低的交易手段。4.投资主体的变化国际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已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各种类型的投资基金的崛起大大地改变了投资结构及交易性质 产生了一批专为套利而参与买卖的机构投资者。他们为了获利,必然频频出没于全球各国的金融市场,寻找获利机会。这种频繁的交易更加促进了各国市场间的联系。(二)金融全球化的表现形式金融活动的全球化主要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本流动全球化随着投资行为和融资行为的全球化,即投资者和融资者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符合自己要求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资本流动也全球化了。2.金融机构全球化金融机构是金融活动的组织者和服务者。金融机构全球化就是指金融机构在国外广设分支机构,形成国际化或全球化的经营。3.金融市场全球化金融市场是金融活动的载体,金融市场全球化就是金融交易的市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而趋向于一体。目前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已连成一片,全球各地以及不同类型的金融市场趋于一体,金融市场的依赖性和相关性日益密切。(三)金融全球化的影响金融全球化的积极作用表现在:通过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促进全球金融业自身效率的提高;加强了金融监管领域的国际协调与合作。金融全球化的消极作用表现为金融风险的增加;削弱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加快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增加了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三、金融自由化(一)金融自由化的概念&“金融自由化”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I.Mc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ow)在70年代,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症”,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首次提出的。它主张改革金融制度,改革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制,增强国内的筹资功能以改变对外资的过度依赖,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使之市场化,从而使利率能反映资金供求,汇率能反映外汇供求,促进国内储蓄率的提高,最终达到抑制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二)金融自由化的表现形式金融自由化的表现形式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1.价格自由化。即取消利率、汇率的限制,同时放宽本国资本和金融机构进入外国市场的限制。让金融商品的价格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2.业务自由化。即允许各类金融机构交叉业务,公平竞争。& 3.市场自由化。即放松各类金融机构进入金融市场的限制,完善金融市场的融资工具和技术。& 4.资本流动自由化。即放宽外国资本、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市场的限制。(三)金融自由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第一,金融自由化增强了金融市场的竞争性,提高了世界金融市场的效率,促进了世界银行业的发展。第二,金融自由化使金融信息更具公开性,能够更为准确,更为迅速地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亦即资金的稀缺程度,形成更为有效的价格信号体系。&第三,金融自由化为金融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盈利机会。一方面,金融自由化极大地推动了金融资本的形成,为金融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分业管理制度的逐步解除为金融企业(尤其是商业银行)提供了更灵活的经营手段。&&第四,金融自由化,尤其是分业管理制度的逐步解除,为商业银行在盈利性与安全性之间的平衡选择提供了条件和手段。&&&&第五,金融自由化推动了世界性的金融一体化,随着各国日益敞开本国金融市场的大门,资本流动的速度不断加快。2.消极影响第一,某些时候降低了金融市场效率的作用。例如,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数不胜数的金融创新、大量金融机构的出现降低了金融市场的透明度。银行客户面对极端复杂的衍生工具,只能听从银行的建议,从而使银行对提高效率的积极性下降。此外,金融市场容量的扩张给银行带一来了机会,同时也减弱了银行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压力。&&&& 第二,银行致力于金融创新的动力明显下降。在实行严厉金融管制的条件下,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被迫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以便绕开金融管制,增强自身竞争实力。而在金融自由化已成气候的今天,金融创新的必要性也就不再那么突出。第三,金融自由化加大了客户和金融业自身的风险。利率和汇率管制的解除导致市场波动幅度剧增。&& 第四,在金融自由化之后,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以及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单一企业财务危机冲击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危险加大。&&& 第五,在实行金融自由化之后,尽管商业银行获得了更多的赢利机会,但垄断地位的丧失和竞争的加剧、却又导致商业银行利润率出现下降苗头。四、金融工程化(一)金融工程的概念1988年,美国金融学家约翰·费纳蒂(John Finnerty)首次给出了金融工程的正式定义即:金融工程包括创新型金融工具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以及对金融问题给予创造性的解决办法。(二)金融工程应用范围金融工程主要是随着投资银行业与资本市场的扩张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金融学科,应用范围很广,从公司理财到金融交易,再到投资与货币管理,特别是风险管理方面。具体来说,其应用范围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新型金融工具的设计与开发,这是目前金融工程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如互换、期权、票据发行便利、远期利率协议;2.新型金融手段和设施的开发,其目的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运作效率,挖掘盈利潜力和规避金融管制。例如,金融机构内部运作的优化,金融市场套利机会的发掘与利用,交易清算系统的创新等;3.为了解决某些金融问题,或实现特定财务经营目标制定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如各类风险管理技术的开发运用,现金管理策略的创新,公司融资结构的创造,企业兼并收购方案的设计,资产证券化的实施等。(三)金融工程的作用1.设计、开发新型金融产品和工具,尤其是在金融市场上没有的、具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新型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2.平衡金融资产的收益与风险。购买金融产品或者工具的投资决策主要是对效益和风险的权衡。利用风险分析和优化技术,金融工程在复杂的衍生产品和工具的设计开发中,特别是在设计各种有价证券的混合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3.促进金融市场与金融交易的发展。金融工程把传统的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等带有原始发行风险的产品,进行重新开发、设计、组合,然后通过金融市场的交易使风险分散化和形成新的组合,大大促进了金融市场及其交易规模的扩大,推动了金融资产的证券化发展。4.推动了金融科学与金融人才的发展。金融市场投资领域集中了大量精通数学与计算机知识的“火箭科学家”,把各种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理论集合在一起共同发展。5.金融工程为使用者提供两种不同的选择:一种是将风险彻底消除,即将不确定性变为确定性;另一种是向面临金融风险的人提供金融工具,使其能够根据自己的偏好对风险做出相应的结构调整。&&&&& &[本章小结]1.广义金融指与物价有紧密联系的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短期资金拆借市场,证券市场,保险系统,以及通常以国际金融概括的这诸多方面在国际之间的存在,等等。狭义“金融”指有价证券及其衍生物的市场,指资本市场。简单的说,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即由资金融通的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构成的有机系统,是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有两个重要尺度——风险与收益。2.现代经济中,金融体系是一个极为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现代金融体系主要由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和有关的规则四个要素构成。其中,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合称金融部门(finance sector)。3.经济学家们把以美、英为代表的以资本市场为主要融资方式的金融体系称为“市场主导型”(market oriented type)金融体系,而以德、法、日为代表的以银行为主要融资方式的金融体系称为“银行主导型”(banking oriented type)金融体系。4.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在不确定环境中进行资源的时间和空间配置,而这种基本功能又可以细分为六种子功能:清算和结算功能;集中资源和细分股权;在时间和空间中转移资源;风险管理;提供信息;处理激励问题。5. 资产证券化是指通过结构性重组,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收入的资产构成的资产池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6.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业跨国境发展而趋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是全球金融活动和风险发生机制日益紧密关联的一个客观历史过程。7. 金融自由化也称“金融深化”,是“金融抑制”的对称。金融自由化理论主张改革金融制度,改革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限制,增强国内的筹资功能以改变对外资的过度依赖,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使之市场化,从而使利率能反映资金供求,汇率能反映外汇供求,促进国内储蓄率的提高,最终达到抑制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8. 金融工程包括创新型金融工具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以及对金融问题给予创造性的解决办法。&本章推荐阅读书目1.王松奇,《金融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第1版2.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9版3.盛松成,《现代货币经济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年第3版4.刘玉平,《金融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5.黄达,《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3版&&&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货币的起源与发展,认识货币的本质,理解货币职能,掌握货币制度构成要素及演进。【重点与难点】1、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的特点2、人民币货币制度基本内容&&&【案例导读】战俘营里的货币——香烟&二战期间,在纳粹的战俘集中营中流通着一种特殊的商品货币:香烟。当时的红十字会设法向战俘营提供了各种人道主义物品,如食物、衣服、香烟等。由于数量有限,这些物品只能根据某种平均主义的原则在战俘之间进行分配,而无法顾及到每个战俘的特定偏好。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偏好显然是会有所不同的,有人喜欢巧克力,有人喜欢奶酪,还有入则可能更想得到一包香烟。因此这种分配显然是缺乏效率的,战俘们有进行交换的需要。但是即便在战俘营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物物交换也显得非常地不方便,因为它要求交易双方恰巧都想要对方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需求的双重巧合。为了使交换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需要有一种充当交易媒介的商品,即货币。那么,在战俘营中,究竟哪一种物品适合做交易媒介呢?许多战俘营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香烟来扮演这一角色。战俘们用香烟来进行计价和交易,如一根香肠值10根香烟,一件衬衣值80根香烟,替别人洗一件衣服则可以换得两根香烟。有了这样一种记账单位和交易媒介之后,战俘之间的交换就方便多了。香烟之所以会成为战俘营中流行的“货币”,是和它自身的特点分不开的。它容易标准化,而且具有可分性,同时也不易变质。这些正是和作为“货币”的要求相一致的。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战俘都吸烟,但是,只要香烟成了一种通用的交易媒介,用它可以换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自己吸不吸烟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现在愿意接受别人付给我们的钞票,也并不是因为我们对这些钞票本身有什么偏好,而仅仅是因为我们相信,当我们用它来买东西时,别人也愿意接受。&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一、货币的起源和发展货币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已有五千年左右的历史。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货币是怎样产生的,与商品交换、商品生产是什么关系,众说纷纭。有人把货币归之于某个天才发明家的创造,有的则归结为为解决交换困难而通过协议出现的产物。(一)先王制币说这种理论认为,货币是圣王先贤为解民间交换困难而创造的。中国古代传说单穆公劝谏景王时说“古者天灾降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赈)救民。”也就是说,由于天灾降临,先王为赈灾救济百姓,便制造出货币以解决百姓在交换中遇到的困难。(二)创造发明说N·奥雷司姆(年)认为,物品常常表现为在一地很缺乏,而在别处却很丰富,于是,便产生交换方式。又因物品交换常常产生纠纷和争议,聪明的人便发明了货币。因此,货币不是用来满足人类生活的自然财富,而是被人为发明出来的便于交换的工具;也还有人直接断言,货币是人们共同协议的产物。(三)国定货币说(法定货币说)国定货币说起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他提出,货币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人们的协议或国家的法律所创造的用以交换他物的凭证。现代国定论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垄断的形成有关,如德国新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克纳普(年)在其《货币国定理论》一书中指出,货币是法律的创造物,国家是无上的权威,法律是万能的主宰,国家可以制造法律,可以自己选择支付手段。(四)马克思关于货币起源的观点马克思认为货币并非人们主观臆想或者协商的结果,更不是皇帝钦定、上帝赐予、或者圣人贤者的创造发明。货币根源于商品本身,它是商品内在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晶。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重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生产者是为价值而生产的。对商品生产者来说,商品对他只有价值而无使用价值。他所关心的是自己的产品能否获得价值。如果他的产品符合他人的需要或社会需要,产品就能顺利地交换出去获得价值。如果他的产品不符合别人的需要或社会需要,产品就卖不出去,实现不了商品的价值,他的劳动也就白费了。只有自己的商品销售出去,他才有能力或条件购买别人的产品,这时就必须放弃价值,获得自己所要的东西,获得使用价值。货币产生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社会发展来看,当生产力极度低下,人们的劳动成果仅能维持生存而无剩余时,是不存在商品交换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社会分工的出现,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私有制,为劳动产品的交换提供了条件,被交换的产品就成为商品。因此,商品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商品是劳动产品,不通过劳动而从自然界随时取得的东西,如阳光、空气不是商品。二是只有当劳动产品用来交换时,才是商品。商品交换一般会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二是相交换的两种产品必须具有相等的价值,即生产这两种商品时所消耗的人类劳动是相等的。这就是等价交换原则。一种商品的价值通常是用另一种商品的价值来表现,这就是价值形式。综观各国的历史,我们发现,货币的产生或起源都经历了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即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出现了货币价值形式。可以说,货币价值形式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因此,货币是由商品交换的发展演变而来的,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商品。1.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最初的交换带有偶然的性质,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由另一种商品来表示。人类社会尚未发生大分工以前,商品交换只是偶然现象。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人们不可能经常有剩余产品拿来交换,更谈不上专门为交换而进行生产。但这种偶然的商品交换已经具有了商品价值表现的简单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pdf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