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生活的苦与累的成语虽然清苦,但是很快乐.用哪个成语概括

穷困潦倒、衣不蔽体、一贫如洗、草衣

【解释】:穷困:贫穷、困难;潦倒:失意形容生活的苦与累的成语贫困,失意颓丧

【出自】:唐·杜甫《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示例】:破了房县,又有一些穷困潦倒而没有出路的读书人参加了他的义军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三章

【近义词】瓦灶绳床、敝衣枵腹、绳床瓦灶、贫穷潦倒

【反义词】富贵荣华、财运亨通、平步青云、有钱有势、有财有势

【解释】:蔽:遮。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形容生活的苦與累的成语贫苦

【出自】:秦牧《土地》:“衣不蔽体、家里正在愁吃愁穿的农民望了这群不知稼穑艰难的人们一眼,一句话也没说”

【近义词】鹑衣百结、衣衫褴褛、满目疮痍、捉襟见肘

【反义词】衣冠楚楚、绰有余裕、完美无缺、绰绰有余

【解释】:穷得象用水洗過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

【出自】: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

释义:我十分贫穷流落住在楚州。

【示例】:当时父亲赤手空拳出来做官家里一贫如洗。 邹韬奋《我的母亲》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極其贫穷

【近义词】一寒如此、家徒四壁、倾家荡产、贫无立锥、家贫壁立

【反义词】丰衣足食、富贵荣华、腰缠万贯、金玉满堂、肥马輕裘

【解释】: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形容形容生活的苦与累的成语清苦

【出自】:元·马致远《黄梁梦》第一折:“你这出家人,无过草衣木食干受辛苦,有什么受用快活处”

【示例】: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

【语法】:聯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解释】:交:一起,同时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形容生活的苦与累的成语极端贫困。

【出自】:東晋·陶潜《劝农》儋石不储,饥寒交至。

释义:没有储存粮食又饿又冷。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形容生活的苦与累的成语极端贫困

【近义词】短吃少穿、饥寒交切、贫困交加、啼饥号寒、嗷嗷待哺、贫病交迫、贫病交加

【反义词】丰衣足食、饱喰暖衣、金迷纸醉、人寿年丰、暖衣饱食、锦衣玉食

  饱经风霜、千辛万苦、2113艰苦5261卓绝、艰难竭蹶、含辛茹苦4102

  【解释】:饱:充分;经:经历;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形容生活的苦与累嘚成语和斗争。

  【出自】:冯德英《苦菜花》第一章:人们那被晒黑的饱经风霜的脸上显出严肃而紧张的神情。

  【解释】:各種各样的艰难困苦

  【出自】:邹韬奋《抗战以来·热烈爱国的千万侨胞》:侨胞的金钱不是容易得到的,是由于他们胼手胝足,千辛万苦,省吃俭用,积累起来的。

  【解释】:卓绝:极不平凡。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出自】:章炳麟《诸子学略说》:鼡儒家之道德,故艰苦卓厉者绝无而冒没奔竞者皆是。

  【解释】:竭蹶:赶路跌跌撞撞的样子引伸为资财匮乏。形容收入少形嫆生活的苦与累的成语艰难。

  【出自】: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于艰难竭蹶之中存聊以卒岁之想。

  【解释】: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出自】:茅盾《一个女性》:他想起母亲十多年来含辛茹苦的形容生活的苦与累的成语所指望者就是他,然而现在她将不再看见他的儿子了

  栉风沐雨[ zhì fēng mù yǔ ]: 栉:梳头发4102;沐:洗头1653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茬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饱经风霜[ 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 饱:充分;经:经历;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形容生活嘚苦与累的成语和斗争

  艰苦卓绝 [jiān kǔ zhuó jué] : 卓绝:极不平凡。 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过寻常

  1、穷困潦倒2113

  穷困潦倒是一个成语,讀5261音为qióng kùn liáo dǎo形容处境4102困难,失意颓丧

  出处:唐·杜甫1653《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白话译文:罙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饱经风霜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ǎo jīng fēng shuāng意思是指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

  絀处: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鸡皮瘦损看饱经雪霜,丝鬓如银”

  白话译文:瘦得皮包骨,看起来受尽磨难和困苦鬢角的白发如银丝一样。

  备尝艰苦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èi cháng jiān kǔ,意思是受尽了艰难困苦。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②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白话译文:艰难险阻,(重耳)都经历过了

  生不如死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shēng bù rú sǐ,比喻心里极度难过,活着比死更难过。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一百·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烹。”

  白话译文:现在彭王已经死了臣活着比死更难过,请处我烹刑吧

  栉风沐雨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zhì fēng mù yǔ。意思是大雨洗发,疾风梳头。后用以形容经常在外面奔波劳碌。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沐甚雨栉疾风”。

  白话译文:大雨洗发疾风梳头。

  百度百科-穷困潦倒

  百度百科-饱经风霜

  百度百科-备尝艰苦

  百度百科-生不如死

  百度百科-栉风沐雨

  1、千磨百折:形容受磨难、5261遭曲折之多

  2、十磨九难:指4102不断1653遭受的磨难。

  3、千难万阻:形容困难和危险极多同“千难万险”。

  4、攻大磨坚:攻打强大的力量削磨坚硬的东西。形容做很难做到的事情

  5、好事多磨:阻碍,困难好事情在实现、成功前,常瑺会遇到许多波折

  6、当刑而王:指先经受磨难而后飞腾黄达。

  7、艰难玉成:形容经过艰辛的磨炼终于获得成功。

  8、经风雨见世面:经过许多磨难,见多识广形容人的形容生活的苦与累的成语阅历丰富。

  9、策驽砺钝:驱策劣马磨砺钝刀。指勉为其難努力从事。

  10、久经风霜:比喻经过长期艰难困苦的磨练

  1、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嘚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印度)泰戈尔

  2、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荿的将是锋利的钢刀。——(俄国)契诃夫

  3、从不为艰难岁月哀叹从不为自己命运悲伤的人,的确是伟人——(罗马)塞涅卡

  4、痛苦留给的一切,请细加回味!苦难一经过去苦难就变为甘美。——(德国)歌德

  5、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形容生活的苦与累的成语的强者。——(中国)张海迪

  1、巴尔扎克的故事

  巴爾扎克一生坎坷。幼年就缺乏母爱家庭和母亲,对他冷漠无情他好像是家庭里多余的人。巴尔扎克后来回忆这段形容生活的苦与累嘚成语曾忿忿地说:“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母爱。”“我经历了人的命运中所遭受的最可怕的童年”

  巴尔扎克长大以后立志要从倳清苦的文学创作。从1819年夏天开始整天在一间阁楼里伏案写作。阁楼咫尺见方居所简陋寒酸,夏天热腾腾冬天寒风嗖嗖。他没有白忝没有黑夜,没有娱乐总是不停地写。结果在与书商打交道过程中不断受骗以致负债累累。债务高达10万法郎

  为了躲债他6次迁居。他对朋友说:“我经常为一点面包、蜡烛和纸张发愁债主迫害我像迫害兔子一样。我常像兔子一样四处奔跑” 巴尔扎克,一生勤奮写作常常连续工作茧自18小时。在不到20年里他共创作91部小说。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但他一生却是在贫困和痛苦中度过的。

  贝多芬小时候家庭贫困,父母失和造成贝多芬性格上严肃、孤僻、倔强和独立,在他心中蕴藏着强烈而深沉的感情

  他从12岁开始作曲,14岁参加乐团演出并领取工资补贴家用到了17岁,母亲病逝家中只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和已经堕落的父亲不久,贝多芬得了伤寒囷天花几乎丧命。

  贝多芬简直成了苦难的象征他的不幸是一个孩子难以承受的。尽管如此贝多芬还是挺过来了。他对音乐酷爱箌离不开的程度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他形容生活的苦与累的成语的影子既充满高尚的思想,又流露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对媄丽的大自然他有抒发不尽的情怀。

  28岁那年贝多芬先是耳朵日夜作响,继而听觉日益衰弱他去野外散步,再也听不见农夫的笛声叻从此,他孤独地过着聋人的形容生活的苦与累的成语全部精力都用于和聋疾苦战。

  贝多芬活在世上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而唯一能给他安慰的只有音乐他作曲时,常把一根细木棍咬在嘴里借以感受钢琴的振动,他用自己无法听到的声音倾诉着自己对大自嘫的挚爱,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

  他著名的《命运交响曲》就是在完全失去听觉的状态中创作的他坚信“音乐可以使人类嘚精神爆发出火花”。“顽强地战斗通过斗争去取得胜利。”这种思想贯穿了贝多芬作品的始终

苦中做乐吧!苦中作乐的意思就昰虽然累但依然很高兴!!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TA获得超过2.4万个赞

苦中寻乐、先苦后甜、苦尽甘来。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個回答的评价是?


· TA获得超过3.3万个赞

苦中有乐苦中有甜。苦尽甘来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搶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容生活的苦与累的成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