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艺术对人性的尊重人性以人为本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材全解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2014高考)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材全解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2014高考)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木心:人性中最大的可能,是艺术
木心:人性中最大的可能,是艺术
木心: 我们的国民性
伟大的宝塔,旁边没有别的宝塔。……斯宾诺莎、达·芬奇、亚里士多德,一个人代表一个时代。也有一群人,成就文学艺术上的时代星座——请注意用词,我不用“流派”。星星是发光的,每个艺术家已经是星星了,同样能光辉灿烂,照亮时代。
靠宗教,靠政治,都不能拯救人性,倒是只有文学和艺术。
索性讲纪德。他的名言:“担当人性中最大的可能。”……我记住这句话时,十七八岁,一辈子受用不尽。……五十年来,我的体会:人性中最大的可能,是艺术。
现代艺术一味否定传统,没出息。如果你是强者,为什么要否定传统?越新,越脆弱。总要反前面的东西,毁掉。真的强者,自己往前走。
荒诞派主要几个作家,都很有修养才华……但我觉得荒诞派这些作家,矫揉做作。我在一首诗中说,现代的智者,都是自己要假装自杀,要世界作陪葬。这些批评家、观者,都是假装要殉葬,作者呢,假装要自杀——都没有死。
这就构成现代艺术的景观,他们在舞台上把世界写得一片黑暗,他们自己生活得很好——这里有欺骗性。
宇宙无所谓荒谬。人在里面,觉得荒谬。
科学家,以身殉道,是真正的绝望。文学家的绝望,是假绝望。有人讽刺过叔本华,说他写悲观哲学,自己活得很好。世界本来是庸人制造的世界。新小说派,失落的一代,迷茫的一代,说穿了,是“智者的自忧”,夸大了世界的荒谬。世界上是健康的人多,还是病人多?在他们的作品里,全是病房,病人。
我常常想起莫扎特。他的意思,是人生嘛苦,艺术嘛甜。他们呢,人生苦,艺术更苦。给你一杯苦水,要你喝,还问你苦不苦。你说苦,他高兴。
这是一个骗子骗骗子的时代,嫖客嫖嫖客的时代。文艺女神早就飞走了。我是不是言过其实呢?没有。实际上还要厉害。
文学是人学……一流的艺术家,叫他做件事,他做成艺术品。“垮掉的一代”,发生在五十年代……以我看,其实是大战的后遗症,是人性崩溃的普遍现象。是外向的社会性的流氓行为,内向的自我性的流氓行为的并发症,既破坏社会,又残害自己。
主要是文学青年。他们对既成的文明深恶痛绝,新的文明又没有,广义上的没有家教,胡乱反抗……这一代其实不是“垮”,是“颓废”,是十九世纪的颓废的再颓废。
一个东西,不要看他们说些什么,要看他们做得怎么样……一句话,他们追求的不是理想,而是追求生物学上的人的解放……他们要取消艺术与艺术之间的界限——不是与传统的界限。他们暗中说,或者明讲:他们的祖师爷是惠特曼。但惠特曼是清醒的。他们不清醒。在生活上、艺术上,他们是双重的短命。其中有个人(杰克·凯鲁亚克),有出息的……到四十七岁,写了十来部小说,最后回到现实主义。
看来,现实主义是现代主义的最后出路。
小说一定要有生活体验。我小时候写作,环境、天气,都写好了,咖啡也泡好了,主角开口了——完了,不知道写什么对话呀。
文学家应该生龙活虎。
附带讲,通常都有这规律:画家、艺术家,都有准备期,准备期越长,高峰期越高。准备期有两种:一是不动手,光是“生活”;一是动手,动手的准备期。
打工,其实是为了接触人,看人。洗五十年盘子,不识人,什么也没用,只识盘子——这叫做知人之明,知己之明。知人,知己,缺一不可。
生命的悲哀是衰老、死亡,在这之前,谁也别瞧不起谁。诸位要有后劲,后劲就是出路。怎么说呢?就是孟子的话:“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股气要用到艺术上,不可败泄在生活上——不要在乎苍蝇、跳蚤、蟑螂,不必义愤填膺。一天到晚谈苍蝇、跳蚤、蟑螂,谈多了,会像卡夫卡的《变形记》那样,自己也变成苍蝇——这就是我所谓的“初步成功。”肥鸭在烤箱里转呀转,油光光的,天鹅和老鹰在云天飞呀飞。
现在,在街上,还能看到垮掉一代的“遗腹子”,背着包,到处旅行。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滥用自由。要说他们是革命,探索,谈不上。想颠覆,想破坏,可贵的是反对中产阶级价值观。但是吸毒,乱交,是用恶来反对另外一种恶。我看是含不了多少恶意的愚蠢。到头来是吸毒,堕落,潦倒街头。
在这里,不论各位是为了吃饭艺术,还是为了艺术吃饭,但有饭吃,可以谈艺术。
诗,是高贵。
中国的酒、茶,很近于诗的本质。好酒、好茶,都有特质、品性,好酒不能掺一点点水,好茶不能有一点点油腻。这品性,是上帝的意思。
诗人,一点点恶败,就完了,俗了,一句好诗也写不出来。
诗真是有神的。一俗,诗神就什么也不给你。
木心(日—日),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出版多部著作。1927年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东栅。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2年定居纽约。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2015年11月,由贝聿铭弟子、纽约OLI事务所冈本博、林兵设计督造,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巨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全程历时四年的木心美术馆开馆;馆内设计与布展,由OLI设计师法比安主持,为期一年半。全馆建筑坐北朝南,以修长的、高度现代的极简造型,跨越乌镇元宝湖水面,与水中倒影相伴随,成为乌镇西栅一道宁静而清俊的风景线。现任馆长为著名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先生。
来源:中外艺术
图片及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人性、美与艺术.pdf 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2012年第 1期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No●.I1
Joumd ofHmnanRadio&TVUniversity
GenerM SefialNo.46
人性、美与艺术
(1.商洛学院思政部,陕西 商洛 726000;
2.陕西师范大学 政治经济学院哲学博士后流动站,陕西 西安,710062)
摘 要:人性是人的先天 自然因素与后天社会因素相互作用而塑造出来的属性。人性可以分为五个层
面,即物性、感性、理性、德性、灵性。由美的对象引发的愉悦感就是美感。美的本质就是审美对象的审美特
征与审美主体的审美理想二者之间的契合性。如果用更加形而上的语言来表达,那么美的本质就是存在的
合理想性。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的自我欣赏,起源于对人类在模仿、表现 、巫术、劳动、游戏等多种活动中显
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欣赏。艺术的本质是人类人性升华的感性方式。艺术的根本任务就是用艺术
品的感染力去推动人性的丰富完善 ,推动人性 自由和谐发展,以艺术品之美激活人性之美。
关键词:人性 ;美;感性 ;艺术;艺术品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1一o7
如果说逻辑是人类理性思维方式,那么伦理
性的内涵并没有清楚地说明。人性是人这一物
就是人类的德性生活方式,而艺术则是人类感性
种的先天 自然因素与后天社会因素相互作用而
升华方式。艺术是表现或者满足人性渴望的感
塑造出来的作为社会人的属性。作为个体的人
性形式 ,是人性的感性表现。艺术与人性、艺术
的先天 自然因素之间的差别很小,具有较多的共
与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探究艺术的本质必
同性,这一点为形成具有普遍性的人性奠定了基
须准确揭示人性的本质与美的本质。
础。而个体生活的社会因素古今中外各不相同,
这导致人性的演化与差异。人性不是一个常量,
人性的本质
而是社会发展水平的函数。一个社会的人性水
人性(Humannature),顾名思义就是人的性
准是该社会发展水平的最合理的尺度。人这一
质,指所有人表现出来的具有普遍性的特征。陈
物种最大的优点就是可进化性。人类是一直在
志尚主编的 《人学原理》对人性的界定为:“人性
进化的物种,人性也一直在发生着变化。
(一)人性可 以分为五个层面 。即物性、感性、
即人的特性,是指人之所 以为人,区别于一切动
物而为人所特有的,也是一切人 (包括古今中外, 理性、德性、灵性
不分性别、年龄、种族、民族、国籍、阶级、阶层、职
1.人的物性是人作为生物具有的自我维护
业等等区别)所普遍具有的各种属性的总和。”-l
人的物性通常称为 自利性。但 自利性 已经
这个界定只是划定了人性这个概念的外延,但人
收稿 日期:2012—02一l1
作者简介:1、2.李龙强(1971一),男,汉族,湖北荆州人 。商洛学院思政部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哲学博
士后流动站人员,“西部之光”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当代问题的人类哲学思考。
基金项 目:国家教师科研基金 “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 育研究”CTF120160、陕西省教育科学
“十一五”规划2010年课题 SGH10118、商洛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心迷宫》:艺术虚构下对人性的直击与拷问
胥秋菊一、 影片《心迷宫》概要《心迷宫》是新锐青年导演忻钰坤编剧和执导的长篇处女作,由邵胜杰、霍卫民、王笑天、罗芸、孙黎等主演,没有浩大的明星阵容,没有精良的制作技术,没有广泛的试播宣传,甚至仅有的170万的投资金额都是制片人与导演东拼西凑借来的。但就是这样一部在制作上都稍显粗糙的影片却让众多影迷拍手称赞,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吹过一缕“清凉”之风,让人为之一振。《心迷宫》是由北京太合娱乐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平面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剧情悬疑片。讲述了中国某个偏远闭塞的农村,突现一具烧焦了的无名尸体,为了找到尸体的真实身份,村庄中的三个家庭被卷入其中,一具棺材三易其主,最后不得不暴晒在烈日下,充满荒诞和可笑。由于影片大量采用倒叙和插叙的讲述模式,使整个故事具有了悬疑色彩,多个线条盘绕在一起,错综纠葛,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不得不在导演设置的情境中经历一场头脑风暴。故事内容源自中国河南农村的真实案例,经过导演忻钰坤一年多的艺术加工,演绎了一个灰暗极致、呈现人性况味的中国农村谋杀案件,但影片题旨远非谋杀那么简单。本文将对影片艺术的叙事结构,以及虚构背后令人震惊的人性进行分析,从而论证这部影片不可磨灭的艺术性。二、 复杂的环形叙事结构将复杂多变的叙事线索进行整理,故事的大体脉络如下:村长儿子宗耀一直反感父亲对自己事业和婚姻进行强制干涉,背着家人与同村女孩黄欢相恋,生活在农村又没有工作的黄欢为了拴住在城里工作的宗耀,谎称自己怀孕。这件事无意中被村里的无赖白虎知道,嗜赌成性的白虎意图敲诈,三人争执中,宗耀失手杀了白虎,酿成惨剧。偏偏这一幕被晚归的宗耀父亲看到,一生光明磊落、清正廉明的父亲为了掩藏儿子的罪行,悄悄将白虎的尸体烧掉。由此,这具已经烧得名目全非的尸体到底是谁,成为了全村人的疑问。这具尸体一会儿被认作是彻夜未归的女子黄欢,一会儿被认作是有家庭暴力的鲁莽酒鬼陈自立,一会儿又成了外出打工、赌博输得精光的痞子白虎。在几次转移棺材过程中,每个人内心的兽性和魔鬼被释放出来,三个家庭都各怀鬼胎,却互不知晓,猜测着他人的一举一动。村长为了让儿子逃脱罪责,放弃一生的崇高信仰而毁尸灭迹,担心着村里人是否会看出蛛丝马迹,用恐惧的目光审视着所有人;长期遭受家庭暴力摧残的留守女人丽琴在错认尸体之前,正与情夫商议着如何谋杀丈夫陈自立,还没有勇气动手,丈夫竟然自己坠崖身亡;白虎哥哥不堪忍受债主的威胁迫害,借棺材欺骗债主说白虎已死,竟不知棺材里装的就是自己的弟弟,荒诞至极。电影要有好故事,但是好故事该如何讲述才是电影拍摄最大的难题,也是证明一个导演是否有才华的真正标准。《心迷宫》除了故事足够吸引人外,最大的亮点就是它的讲述方式。导演忻钰坤采用复杂的环形叙事结构,将三个家庭中的十个主要人物串联起来,采用倒叙、插叙和补叙的方式将这些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一一铺设下来,链条环环相扣,事件本身被遮掩得严丝合缝,所有人都不是真正的知情者,除了站在上帝视角的观众。影片开头便是漂亮的农村留守女人丽琴在准备丈夫陈自立的葬礼,导演设置了第一个问题,即陈自立是怎么死的?与这个镜头相互交叉出现的是陈自立正坐在老实人大壮的面包车里酣然大睡,大壮胆战心惊地下车寻找石头,就在大壮满眼杀气的向熟睡中的陈自立举起石头时,镜头戛然而止。不得不说,导演很会吊观众的胃口,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好奇心,就像《盗梦空间》里的那个陀螺到底有没有倒下一样,颇具意味。从影片后面的内容来看,这一幕并不是整个案件的最初线索,案件的原发动因应该是黄欢的假装怀孕,可是黄欢决定用假怀孕骗得宗耀迎娶自己的计划却放在了影片最后。这种巧妙的设计让人唏嘘不已,尤其是当观众明白原来所有的悲剧不过是农村女子黄欢的一个谎言而已,之后通过一具棺材牵扯进来的恩怨超出了黄欢的想象,也超出了观众的期待视野。大壮是否是陈自立死亡的真正凶手,这个问题一直牵动观影者的神经,直至影片进展到一半才揭开谜底。但最终丽琴依旧不知道丈夫死亡的真实原因,当她把丈夫遗落在大壮车上的拐杖丢向坟墓时,似乎又在为大壮隐瞒秘密,而大壮与丽琴两个人的内心却始终是紧紧封闭的。忻钰坤在处理这种环形叙事结构时,借助的最大支撑就是那具棺材。当尸体被错认为是黄欢时,引出了丽琴与王宝山的奸情。王宝山在妻子怀孕期间与初恋情人丽琴偷情,却没有胆量为了丽琴除掉陈自立,丽琴失望之际不愿意为王宝山没有杀害黄欢这一事实作证。而黄家人之所以断定是王宝山杀了黄欢,是因为王宝山的表弟与黄欢分手后醉酒身亡,王宝山扬言一命抵一命。这时候尸体身上残缺的身份证,又让大家相信死者是陈自立,从而引出了白虎生前偷走陈自立钱包的事实。当人们抬起陈自立的棺材准备下葬时,镇派出所又让丽琴去认尸,丈夫的尸体正摆放在镇上的停尸间。正在村长为没有归宿的棺材一筹莫展时,死者白虎的亲生哥哥找上门来,打算借棺材骗走逼债者,真戏假做,引出了白虎一家的生活状况。影片的神来之笔也同样是靠棺材建构起来的,宗耀决定回村自首,却在白虎的棺材面前与不堪重负的父亲默然对望。画面立即变得灰暗阴沉,远景拍摄使父子二人隔棺相望,在无尽的苍穹之下两代人的情感沟壑似乎用这具棺材填满了,满到悲痛肆溢,达到了震颤人心的艺术效果。可以说,这一镜头是2015年所有电影画面最直击内心深处,叩击灵魂的绝妙处理。三、 直击人性深处的彻寒之气影片取名为“心迷宫”,是指为了隐藏内心深处的罪恶而不断进行曲折迂回的努力,最终自己将自己囚禁在内心的迷宫里难以自拔。通过电影名字可以直观地判断出导演花大心血制作影片的目的,就在于直指人性的阴暗。影片的那具棺材是所有罪恶的出发口,但是导演还设置了另一个意象,即影片中电视机放映的关于猩猩题材的电视节目。无论是丽琴还是村长妻子在家中看的电视节目都是关于动物世界中的猩猩,猩猩可以被驯养,可以用文明的方式进食,这本就是人类进化的一种暗示。但是,一旦将它们放归于大自然,猩猩身上原本的兽性就会得到极大的释放。文明无非就是一层一触即破的虚假外衣,只要触及到兽性的根本,这层外衣就会不攻自破,狼狈不堪。这一意象显然是影片的点睛之笔,出现在象征着母性、良善、温情的女性视角中,不得不说是对人性的讽刺和嘲弄。因此,这部影片奠定的基调便是对人性的直击与拷问,于零度情感叙事中透着彻寒之气。
影片对村长进行了侧面介绍,对他人品德行的最好证明就是那些陈列在红布上的奖章,能看得出村长是一个正义凛然、军功赫赫的老军人。其中那个珍藏在红色绒布盒子内的奖章在影片中多次出现。开始时宗耀因为与父亲赌气偷走了奖章,后来奖章丢失,宗耀担心奖章已经遗落在了杀人现场,会连累到父亲,随即放弃潜逃计划,准备回家自首。等到影片最后,那枚奖章再次出现,原来是黄欢有意把它藏了起来,最后又小心地将奖章藏于地下,让它永不能见天日。那么,可以看出黄欢在此次事件中的自私和卑劣,她并不想和宗耀畏罪潜逃,才会把奖章藏起来牵制住宗耀,最后默默地抹去了自己的罪责。宗耀自始至终没有错,村长的所作所为也值得人同情,唯独黄欢不能,所以那枚奖章一面象征着宗耀父子的无辜,一面象征着黄欢的邪恶。奖章在影片中也是对人性善恶的烛照方式。除此之外,陈自立的拐杖是他瘸了的腿以及坏了的心的象征;大壮举起的那块石头是他觊觎美色,想要将丽琴占为己有的罪恶象征;村长修猪圈的水泥的恶臭让人不禁猜测其中是否掺杂了白虎的骨灰,那水泥是村长毁尸灭迹的邪恶象征。《心迷宫》将对人性的剖析放在若干个物象上,还有几次掩盖事实的烧荒的大火。影片所有关键人物的出场都是在老孙头的葬礼上,而老孙头的死因也与火有关;丽琴与情夫谋划着用什么方式杀死陈自立时,王宝山想出了假借烧荒的大火将陈自立尸体毁掉的办法;村长发现儿子杀人,本能的举动就是一把大火烧了尸体。火在影片中是对一发不可收拾的人性罪恶的象征,影片每个人内心的魔鬼就像大火一样燃烧起来,虽然像火,却冰冷似寒霜。人性主题通常是影视作品阐释的根本性问题,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罪恶,就会有人性的阴暗和恶劣。《心迷宫》将空间缩小在一个封闭落后的小山村里,在这里,人性的罪恶是隐秘的,但它的隐秘性反而更具力量,会使人物做出超乎寻常的选择,最终陷入罪恶的无底深渊。同时,影片安排在中国偏远闭塞的村庄,也为整个案件没有警方介入找到了说辞。在这个狭小的范围内,似乎一切问题都可以逃脱法律而进行自圆其说。结语《心迷宫》作为新人拍摄的处女作品,虽然外在形式上略显粗糙,比如自始至终晃动的镜头,人物表演稚拙和语言生硬等,但是其丰满的影片内容,炫酷的叙述方式,以及深刻的主旨内涵都让这部影片在中国电影市场中脱颖而出。《心迷宫》将洋派时髦的拍摄手段与中国古老农村的乡土气息相结合,将父子冲突、情爱纠葛、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造成的留守家庭等问题呈现于银屏,直指现实社会中的真实问题。尖锐的现实问题和怪诞的讲述方式形成了极大的审美反差,赤裸裸地袒露了人的愚蠢可笑、愚昧无知,其黑色幽默的外衣下是对人性的沉重拷问。80后导演忻钰坤有着超越他年龄的深邃思想,再加上个人持续不断的努力,如在拍摄本片前曾拍摄过众多栏目剧,这些都为他今后的电影之路铺平了道路。《心迷宫》仅仅是一个开始。
电影评介的其它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尊重人性以人为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