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需要阅读哪些书籍来入门或者加深了解马克思的入门书籍这个领域

21被浏览1,870分享邀请回答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债券汪入门和进阶的书单及经验谈(第一期)-债券圈债券汪入门和进阶的书单及经验谈(第一期)作者:债券圈 / 公众号:zhaiquanquan2013发表时间 :来源:小肯债市龙门阵作者:小肯本篇,我们继续这个“债券汪”系列,来谈谈债券汪入门及进阶书单,还有一些经验之谈。毕竟,冰心先生就教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本帖也不仅仅是一篇书单推荐,还是一篇介绍债券入行和进阶积累方法 的帖子。小肯先来分享下自己的积累路径吧:小肯是一只半路出家的债券汪,在工作了几年以后,切换了职业跑道,这才进入了债券行业。所以小肯自己历经了一个半主动、半被动的,从无到有快速积累和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说“半主动、半被动”,是因为一方面,自己肯定希望尽可能多地学习上手,但另一方面,要学的东西范围太广了,所以也是被无数事情推着走:从宏观经济分析到资金面研判,从财务分析到行业梳理,从利率债交易到信用债配置,从衍生品套利到大类资产轮动原理,从交易规则到研究框架,从前后台交易系统操作到估值系统和台账,从银行间询价谈判到交易所把握规律……有时候感叹真的是学无止境。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小肯用上了全身力气,高三备战高考和大三学四大力学[1]经典难课时的感觉竟然被找回来了。债券一定是和宏观、公司和资产价格分析都密切相关的,面对这些纷繁而又互相嵌套的知识,如何完成快速积累?这一定是很多小伙伴们所共同期盼的。小肯面对这个问题,曾走过弯路,也找到过好方法,很愿意把自己的一点经历分享出来,抛砖引玉。也希望大家在文章末尾多多留言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经验技巧。小肯会把好的回答、建议都翻出来,供读者小伙伴们参考。当然,针对每一类人,推荐了解的范围不同,这里既有学生、刚入行小伙伴的“入门”需求,也有行业内人士的“进阶”需求。小肯在写作本文时都会有所涉及。所以本文分为“入门”、“进阶”两部分。小肯自身段位不高,只是乐于分享出来,尽可能让大家少走自己走过的弯路。文中错误在所难免,还希望大家原谅并纠正。另外,分享一个古老而有效的方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凡是通过业务积累到交易心得、交易规则或小技巧、研究思路、市场回顾、紧急情况处理还要不常用的系统操作等,都可以记录下来,并且经常翻阅,这样效率会高一些:)最后,小肯还是想对志在换到固收行业或者刚入行还有些迷茫和措手不及的小伙伴们说句“别怕!”。其实只要找对了方向,下足了功夫,都能成的。有很多书里都有很多成功的转行经历,比如Accidental Investment Banker,再比如后续将介绍到的Inside the House of Money(《黄金屋》)一书,都讲述了转行的成功案例。关键还是在于正确的方向,还有持续的努力。[1] “四大力学”指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这四门课既是物理专业四大专业课,也是物理体系的四大支柱。正文1债市入门书单及材料推荐 对于刚入行的债券汪来说,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交易员还是研究员,首先需要读的肯定不是大学的固定收益教材(有针对性的理论提高还是留给进阶吧)。零基础的小伙伴们需要首先了解国内债券市场的交易场所、品种容量、交易规则,还有分析框架。这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获得:1)公司内部培训,没有什么比行业经验丰富的师傅们言传身教来得更直接和有效的了。2)外部培训,比较有名的是外汇交易中心举办的“银行间本币交易员培训”(又称“前台培训”),中债登、上清所分别举办的银行间后台结算培训,交易商协会举办的各类产品培训(如利率互换培训),以及上海、深圳交易所或中证登组织的相关培训。对于尚无法参加培训的童鞋(比如学生,或报上了名但只能在几个月后培训的小伙伴们),可以问师长或同事要来一些上述培训的ppt和相关材料,这会对了解这个行业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但小肯以自身入门经验,觉得读ppt还是有点单薄,毕竟没有机会当面听老师扩展,很多片段化的词语未必能靠自己串起框架来,所以还是需要一些系统的读物,比如推荐下面这本书:(1)《中国银行间市场固定收益产品交易实务》,谢多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4这本书也是小肯入行时小伙伴推荐给我的,其实推荐这本书的本质意义在于:刚入行的小伙伴们需要对债市进行一次系统的,比较偏“ABC”的普及,比如花上一天看完这本不厚的册子(当然也可以通过看别的资料来完成),否则直接上来就读卖方研报、听同事开晨会讨论话题,都容易像空中楼阁、似懂非懂。这本书介绍地比较全面概括,通俗易懂,包含了历史沿革,制度体系、市场架构、产品种类、交易前中后台处理、会计税收,基础知识应有尽有。很适合需要入门的小伙伴们。值得补充说明的是,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复杂程度都大于交易所市场。但交易所债券市场也很重要(特别对广大非银而言),在2015年公司债新规后迎来了规模上的大发展。目前小肯尚未找到科普交易所债市特别好的书。所以还是以卖方深度报告为主进行普及。这里小肯推荐以下几个读物:1)中金公司日发布的研报《风口上的交易所债市》,这篇报告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交易所债券市场,非常值得一读。但客观讲,这篇报告的时效性有点局限。对于2015年底以来交易所在回购、质押率、可转债可交换债等方面的诸多变化,后续的券商点评报告汗牛充栋,优秀者众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2)法询金融的相关读本。小肯读过的有《银行间债券市场监管政策报告》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监管政策报告》两本大部头。确实对法律法规整理地很全面,良心之作,读了以后对整体脉络清晰不少。但这两本报告没法免费下载,是需要找法询金融公众号购买的。这里澄清一句:本文并非广告贴,小肯只是把自己读过的有收获的读本推荐出来,和以往的Wind、Excel和书单贴子一样,和被推荐的内容并无任何合作,选择与否读者随意。以上是交易所债市基础读物的补充说明。另一个补充点是对于债券一级市场而言,相关制度法规、业务流程和券种要素等属于其项目承做的核心技能,无需本帖多言。但一二级市场本质上是相通而非割裂的,二级市场的波动和情绪也会影响一级市场的定价和发行,同时企业信用、行业规律和宏观政策是一二级都非常关心的内容,因此小肯觉得本文虽然侧重二级交易和研究实务,但其实也可对一级小伙伴们适用。(2)《投资交易笔记》及《投资交易笔记(续)》,董德志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6-9事实上,这两本书事实上基本是大家都买了或借了。董老师真的是开辟了国内此类书的空白,小肯作为后生读后也是佩服不已,期待着今后慢慢成长到如此阅历,也能够写一本这样的书来造福大家,著书立说确实是每个读书人的梦想啊哈哈!既然大家都买了,那么小肯结合自己读这两本书的心得,来推荐下阅读方法吧:)这两本书各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篇是连续多年的债券市场回顾,下篇是一些基础知识、分析框架以及董老师的杂谈。上篇告诉大家市场这么多年来走成什么样,以及在笔者眼里的原因;下篇则是系统性的研究框架搭建。合并起来,确实无愧于债市“红宝书”“蓝宝书”称号。阅读时,小肯有两个建议:第一个建议是:零基础读者可以从下篇读起,否则零基础直接看市场回顾,可能会有流水账的感觉,会有些乏味和茫然。第二个建议是:读完下篇后,一定不要忽略阅读上篇,哪怕硬着头皮“尬读”都要读下来,而且建议找辅助材料加深理解。小肯其实觉得此书最有价值是市场回顾而非框架介绍。因为债市框架介绍其实很多卖方研报里也有,基本上上过新财富的固收组都发布过“研究方法”系列报告,也发布过为客户培训性质的报告,这些对于搭建研究体系来说,都是很好的入门材料。但对包括全部牛熊周期的市场走势的系统性回顾,是交易笔记这两本书的很大特色。在读交易笔记的时候,建议找一点辅助材料,比如卖方研究每年年底都会出类似于《XXXX年观点回顾及展望》的报告。搜集名家们每年这样的报告,和《投资交易笔记》一起读,看下大佬们对于历年事件的梳理和认知有什么不同,兼容并包,批判性地吸收,会对加深市场理解事半功倍。好了,以上推荐能够帮助零基础小伙伴了解债市基础架构和交易实务、了解市场回顾和基本研究框架,那么对于入门材料,还有最后一块:货币政策。(3)《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官网下载,2001-今按季度发布下载的地址在这里:https://www.pbc.gov.cn/zhengcehuobisi/227/125957/index.html曾经小肯很努力地找报告或是书,具体地讲国内货币政策执行的。久寻而未果,后来发现连续地读历史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才是最好的切入点。那些充满了货币银行学理论、公式推导、个人观点和回忆录的书籍们等还是留给进阶提高时再推荐吧。这份报告可以从央行官网“货币政策”中下载,按季度(一般滞后1.5个月)发布。报告里既有货币当局眼里对这个季度经济运行的看法,又有对货币政策执行的定调和展望,还有很多央妈煞费苦心地“小专题”专栏讲解。真的是入门非常好的读物。强烈建议把历年来的都打印了读一遍,顿时便有打通经络之感。值得说明的是,该报告的文字是“体制内”公文式的,很多地方微言大义。对于零基础的读者读起来还可能会有生涩感和陌生感。建议迎难而上以刚克刚。遇到不懂的词汇或者说法多多百度或者请教旁人。这份材料绝对是独一无二的,业内哪怕资历非常深的大佬们也会认真阅读,体会精神,何况我们这样的小伙伴呢~~本节的最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小肯当时在努力学习掌握我国债券市场体系时,也想了解境外市场(特别是美国和香港)的市场是如何运转的,境外小伙伴们主要在看哪些数据,哪些点。对于此类书籍,小肯打算介绍两本。注意:这两本书的推荐程度弱于上面几本,仅供转需之用。(4) 《债券投资策略(原书第2版)》,安东尼(Anthony Crescenzi),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5) 《离岸(香港)人民币债券》,周沅帆,中信出版社,2013-3前一本书作者是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的投资经理,比较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美国债券市场的分析框架。而后一本书是虽然名为香港人民币债券,但里面也介绍提到了整个香港债券市场的实务基础。此领域还有一本《债券博弈——弄潮国际债市的中国企业》也比较有意思,讲述了很多企业在债券领域“出海”的故事。以上,便是债市入门的基础篇书单。分割线就要来了,接下来是进阶篇。进阶篇针对不同领域,大体分为宏观分析,投资交易、信评、衍生品四个部分。以下分别介绍。首先,小肯要申明以下三点:1)对于业内人士,每天浩如烟海的卖方研报是相当重要的信息来源。研报很重要,但其并不系统,并且由于诸多原因其质量具有一定波动性,因此不能作为唯一信息,书籍还是能够提供研报所无法提供的营养元素。2)以上几个部分的相关数据卷帙浩繁,无法穷尽,每个部分的细分领域都可以另起书单,本帖中的推荐书目仅仅是推荐几本在小肯心目中有代表性的书,将来还会进一步针对细分领域写书单推荐。3)小肯并非业内资深大佬,经验资历尚浅,推荐进阶读物肯定无法穷尽。本帖只是一个抛砖引玉的尝试,欢迎各位同业们在本文的后面提出宝贵建议,小肯先替各位收益的读者小伙伴们谢谢您了!2债市进阶书单及材料推荐——宏观分析篇 宏观经济方面的书单,小肯之前写过一篇(《书单推荐:预测宏观数据和研判宏观周期,读什么书合适》)。这里补充几点。首先,债券汪做宏观周期研判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对资产价格运动趋势的判断,而非别的。所以找合适的宏观指标与债券价格的相关性是问题的核心。对于国内的宏观指标,在之前的帖子中推荐了两篇报告。但后来小肯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够全面,现在还是补充推荐一本书吧:(6) 《中国主要统计指标诠释(第2版)》,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9书如其名,这本书把统计局负责的数据基本上一网打尽了,还邀请了财政部、央行和海关等单位的专家撰写相关指标章节。很多时候,我们虽然在使用指标做分析判断,但对指标本身有些“知其然而非所以然”,这本书把指标的来龙去脉、统计方法都归纳地特别好,值得推荐。可惜央行没有出一本类似的书,但央行盛松成参事所著的《社会融资规模理论与实践(第三版)》能够替代,以及李杨老师主编的《2015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可惜只出到了2015版)也较有意义,此处一并推荐。接下来,对于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和针对具体问题和症结讨论的书,就多了去了,可以说各有千秋。要写个书单洋洋洒洒可以有几十上百本。此处还是分类来谈吧:第一,若您觉得某个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值得一读,而他又写了书,那么推荐找来读读。因为书里往往是他对自己的报告和思想进行了精心筛选和逻辑梳理,至少可以称为一部“精选集”了。券商首席经济学家们如高善文、彭文生、许小年、任泽平、李迅雷、刘煜辉、鲁政委,还有一些外资投行首席经济学家们都出过书(有的还不止一本)。第二,对于央行背景人士的著作(不仅包括央行在职官员如周小川、易刚、潘功胜等,也包括从央行进入学界、业界的人士如姚余栋、马骏、明明和伍戈),小肯的推荐力度会更大一些。他们的书并非报告合集,而更有学理性,政策角度也更明显,读他们的书能够让人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获得“上帝视角”的感觉。读者可以搜索上述名字,可以看到不少书,绝大部分都是很值得推荐的,此处就不一一枚举了。第三,学界著作也有很多,但学者们一般长期秉持类似观点,并且政策建议可能距离现实较远。对此,小肯一般重点看学界著作的思路和论据,还是有不少收获和启发,个人喜欢的高产作者包括宋国青、周其仁、余永定、吴敬琏、卢峰、李炜光等。另外,现在许多会议的论文集和优秀博士论文都出书了,还是很值得一看的(具体就不赘述了)。这里小肯想推荐一本张维迎、林毅夫合著的《政府的边界》,里面是国内两个著名流派对中国经济改革核心问题的论述,兼听则明,此书不错。第四,对于海外译作,还是可以分成上述三个系列,但数量就更多了。此处不再做具体推荐,今后会再写相关专题,如深刻分析金融危机的好书,海外央行大佬著作合集等等。最后,是理论经济学著作。这个领域的“水”更深,留名青史的大牌云集。虽然这个部分听上去就很理论,和现实关系脱节,但小肯的思路是强烈推荐大家先读读经济史和综述讲述各门各派的著作,待简要了解了各个派别是什么思路想法之后,再针对具体问题去读专长于解决某类问题的派别著作。具体可从以下两本书入门:(7) 《经济思想史的趣味》,赖建诚,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6这本书是作者在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开讲“经济史”的讲义合集。该书可读性极强,并且可以看出作者功力之深厚。对宏观经济理论感兴趣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是最好的领路人之一。PS:该书作者还写过一本《经济史的趣味》,是用历史故事来讲经济学原理,也很有趣。(8) 《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樊纲,格致出版社,2015-4该书是本小册子,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渊源和区别。字里行间大家风范尽显,小肯是从前言细细地读到最后一个字,在此拜服,推荐这本“大家小书”。除了以上两本书外,汪丁丁的经济学史也不错,但语言更偏哲学,比较难懂。最后,在经济史领域书籍,对于功力十分深厚的宏观“大拿”读者们,小肯推荐一读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三卷本)。这才是阅书无数的才子倾注全力造就的巅峰之作。好了,本期书单先写到这里吧。对于接下来的“债市进阶书单及材料推荐——投资交易篇、信评篇和衍生品篇”,小肯掐指一算,大致还有10本书左右值得强烈推荐,算上扩展介绍的书和材料就更多了。倘若此处一气儿都列出来,就显得太拥挤了,反而失去了重点。因此对于剩下三个部分的进阶书单推荐,我们相约下期再表。下周债见啦!END相关文章猜你喜欢世界钱币资讯陆家嘴金融圈李志祥命中注定的大丰盛富人不说的事#统计代码21被浏览1,870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邮票,需要阅读哪些书籍来入门或者加深了解这个领域_百度知道
邮票,需要阅读哪些书籍来入门或者加深了解这个领域
我有更好的答案
必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现在最新版的是2015年版。还有《清朝邮票目录》《民国邮票目录》《解放区邮票目录》。如果想更系统的学习,《中国集邮大辞典》《中国集邮百科全书》。其实最好的老师就有相同爱好的老师,和市场。能在里面更直观的学到很多东西。
采纳率:75%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转载]大学数学新生入门学习数学方法导引
已有 3129 次阅读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文章来源:转载
大学数学新生入门学习数学方法导引 by Ph.D.王小龙&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小学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初中数学是什么样,高中的时候你也根本想不到大学数学是什么样。而大学生,如果你不专注于数学,恐怕也不知道现代数学是什么模样。下面将分别从学数学的动机、数学不同学科的分类以及如何切实可行培养数学能力等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学习数学。进入正题,如何学好数学一、认清你的需要为什么需要学习数学,这是你首先需要想清楚的问题。数学学科子分类多、每一本数学书中都有许多定理和结论,需要花大量时间研究。而人的时间是宝贵的、有限的,所以你需要大体有一个目标和计划,合理安排时间。1.1 你的目标是精通数学、钻研数学,以数学谋生,你可能立志掌握代数几何,或者想精通前沿物理。那么你需要打下坚实的现代代数、几何以及分析基础,你需要准备大量时间和精力,拥有坚定不移的决心。(要求:精通全部三级高等数学)1.2 你的目标是能够熟练运用高等数学,解决问题,掌握探索新应用领域的武器,你可能立志进入计算机视觉领域、经济学领域或数据挖掘领域。那么,你需要打下坚实的矩阵论、微积分以及概率统计基础。(要求:精通第一级高等数学)1.3 你的目标是想了解数学的乐趣,把学数学作为人生一大业余爱好。那么,你需要打下坚实的线性代数、数学分析、拓扑学以及概率统计基础,对你来说,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是一个更重要的目标。(精通第一级高等数学,在第二级高等数学中畅游,尝试接触第三级高等数学)二、给自己足够的动力学数学需要智力,更需要时间和精力。下面的几个事实相大家都深有体会:1. 凡是没有用的东西,或者虽然有用,但是你用不到的东西,学得快忘得也快。不信你回忆一下你大一或者初一的基础课,你还记的清楚吗?2. 凡是你不感兴趣(或者感觉不到乐趣)的东西,你很难坚持完成它。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一本书,前三章看的很仔细,后面就囫囵吞枣,越看越快,反正既没意思也没用。3. 小学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中学数学是高中数学的基础,高中数学是大学数学的基础(你可以以此类推)。因此,无论你的目标是什么,搞数学、用数学、还是体会数学的乐趣、满足自己从少年时就有的梦想。学有所乐、学有所用,永远是维持你动力不衰退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三、高等数学学什么?好了,来看看标准大学数学的科技树:一级:线性代数(矩阵论),数学分析,近世代数(群环域),分别囊括了了几何、分析和代数的基础理论。别忘了还有概率论(建立在分析之上的一门基础学科)。二级:有了这些基础,接着是基础的基础、抽象和推广:测度论(积分的基础,当然也是概率论的基础),拓扑学(有关集合、空间、几何的一门极度重要的基础学科),泛函分析(线性代数的推广),复变函数(分析的推广),常微分方程与偏微分方程(分析的推广),数理统计和随机过程(概率论的推广),微分几何(分析和几何的结合)。然后是一些小清新和应用学科:数值分析(算法),密码学,图形学,信息论,时间序列,图论等等。三级:再往上是研究生课题,往往是代数、几何和分析要一起上:微分流形、代数几何、随机动力学等等。这个科技树的三级,和小学、初中、高中数学很相似,一层学不精通,下一层看天书。四、如何学习4.1 适量做题千万千万千万不要狂做题。玩过战略对抗游戏的同学都知道,低级兵造几个就行了,要攒钱出高级兵才能在后期取胜,低级兵不仅攻击力低,还没有好玩的魔法,它们存在的意义在于让你有能力熬到后期。上面列举了那么多课程,你先花5年做完吉米诺维奇六本数学分析习题集,你就30岁了,后面的二级课程还没开始学呢。因此,做一些课后习题,帮助你复习、思考、维持大脑运转就行,要不断地向后学。如果完全学不懂了,返回来做习题帮自己理清头绪。4.2 了解思想数学的精髓不是做题的数量,而是掌握思想。每一个数学分支都有自己的主线思想和方法论,不同分支也有相互可供对比和借鉴的思维方式。留意它,模仿它,琐碎的知识就串成了一条项链,你也就掌握了一门课。思想并不是读一本教材就能轻易了解的,你要读好几本书,了解一些应用才能体会。举两个例子:微积分的主线有这么几条:认识到微观和宏观是有联系的,微分用来刻画事物如何变化,它把细节放大给你看,而积分用来刻画事物的整体性质;微分和积分有时是描述一个现象的不同方式,这一点你在数学分析书中可能不容易发现,但是如果学点物理,就会发现麦克斯韦方程组同时有等价的微分形式和积分形式;积分变换能够建立不同空间之间的的联系,建立空间和空间边界的联系,这就是Stokes定理: 这个公式最迟要在微分流形中你才能一窥全貌。矩阵是空间中线性变换的抽象,线性代数这门课的全部意义在于研究如何表达、化简、分类空间线性变换算子;SVD分解不仅在应用学科用有极为广泛的亮相,也是你理解矩阵的有力工具;矩阵是有限维空间上的线性算子,对&空间&的理解不仅能让你重新认识矩阵,更为泛函分析的学习开了个好头。4.3 渐进式迂回式学习,对比学习很多时候,只读一本书,可能由于作者在某处思维跳跃了一下,以后你就再也跟不上了。学习数学的一个诀窍,就是你同时拿到好几本国际知名教材,相互对比着看,或者看完一本然后再看同一主题的另一本书,已经熟悉的内容跳过去,如果看不懂了,停下来思考或者做做习题,还是不懂则往后退一退,从能看懂的部分向前推进,当你看的多了,就会发现一个东西出现在很多地方,对它的理解就加深了。举两个例子:外微分这个东西,国内有的数学分析书里可能不介绍,我第一次遇到是在彭家贵的《微分几何》里,觉得这是个方便巧妙的工具;后来读卓里奇的《数学分析》和Rudin的《数学分析原理》,都讲了这个东西,可见在西方外微分是一个基础知识。你要读懂它,可能要首先理解矩阵,明白行列式恰好是空间体积在矩阵的变换下拉伸的倍数,它是一种线性形式。最后,当你读微分流形后,将发现外微分是获得流形上的Stokes定理的工具。点集拓扑学这个东西,搞应用用不到。但是但凡你想往深处学,这一门学科就必须要掌握,因为它提供对诸如开集、紧集、连续、完备等数学基本概念的精准刻画。往后学泛函分析、微分流形,没有这些概念你将寸步难行。首先你要读芒克里斯的旷世名著《拓扑学》,接着在读其他外国人写的书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一些相关概念,你的理解就加深了,比如读Rudin的《泛函分析》,开始就是介绍线性拓扑空间,前面的知识你就能用上了。4.4 建立不同学科的联系看到一个东西在很多地方用,你对它的理解就加深了,慢慢也就能体会到这个东西的精妙,最后你会发现所有的基础学科相互交织,又在后续应用中相互帮助,切实体会到它们真的很基础,很有用。这是一种体会数学乐趣的途径。4.5 关注应用学科没有什么比应用更能激发你对新知识、新工具的渴望。找一些感兴趣的应用学科教材,读一读,开阔眼界,为自己的未来积累资源。以下结合自己的专业(计算机视觉)和爱好说说一些优秀的专业书籍:学了微积分,就可以无压力阅读《费恩曼物理学讲义第一卷》,了解力、热、光、时空的奥秘;学了偏微分方程,就可以无压力阅读《费恩曼物理学讲义第二卷》,了解电的奥秘;学了矩阵论,可以买一本《计算机视觉中的多视图几何》,了解成像的奥秘,编程进行图像序列的三维重建;学了概率论的同学应该会听说过贝叶斯学派和频率学派,这两个学派的人把战场拉到了机器学习领域,成就了两本经典著作《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和《TheElements of Statistical Learning》,读了它们,我被基础数学为机器学习领域提供的丰硕成果和深刻见解深深折服;读了《Ray Tracing from the Ground Up》,自己写了一个光线追踪器渲染真实场景,它的基础就是一点点微积分和矩阵......高等数学的应用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你喜欢编程,自动化、机器人、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数据挖掘、图形图像、信息论和密码学......到处都有大量模型供你玩耍,而且只需要一点点高等数学。在这些领域,你可能能发现比数学书更有趣,也更容易找到工作的目标。4.6 找有趣的书看数学家写的书有时是比较死板的,但是总有一些教材,它们的作者有强烈的欲望想向你展示&这个东西其实很有趣&,&这个东西完全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等等,他们成功了;还有些作者,他们喜欢把一个东西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不同东西在某一领域的应用集中展示给你看。这样的书会提供给你充足的乐趣读下去。典型代表就是国内出版的一套《图灵数学统计学丛书》,这一套书实在是太棒了,比如《线性代数应该这样学》《复分析:可视化方法》《微分方程、动力系统与混沌导论》,个人认为都是学数学必读的经典教材,非常非常有趣。五、多读书,读好书如果只有一句话概括如何培养数学能力,那么就是这一句:多读书,读好书。因此这一步我想单独拿出来多说两句。想必大家都十分精通并能熟练应用小学数学。想读懂代数几何,或者退一步,想读懂信息论基础,你就要挑几本好的基础教材,最好是外国人写的,像掌握小学数学那样掌握它。不要只看一本,找三本不同作者的书,对比着看,逐行逐字看。有的地方肯定看不懂,记下来,说不定在另一本书的某个地方就从另一个角度说到了这个东西。如果你以后还要往后学,现在看到的每一个基础定理,以后还会用到。每一本基础书,你今天放弃,明天还要乖乖重头再来。要像读经文一样,交叉阅读对比不同教材内容的异同。5.1. 推荐教材(其实就是我读过的觉得好的书):第一级:《线性代数应该这样学》卓里奇《数学分析(两册)》(读英文版吧,不难。有网友说这个还是不太简单,那你可以先看个国内教材,然后回过头来再看这个)复旦大学《概率论》第二级:芒克里斯《拓扑学》图灵丛书的一些分册柯斯特利金《代数学引论》Vapnik《统计学习理论的本质》Rudin《数学分析原理》Rudin《泛函分析》Gamelin《复分析》彭家贵《微分几何》Cover《信息论基础》第三级:《微分流行与黎曼几何》《现代几何学,方法与应用》三卷5.2. 阅读一些科普教材《数学是什么》《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巴赫、埃舍尔、哥德尔》《e的故事》5.3. 阅读各个领域最有趣、最活泼、最让你长知识、最重视应用、文笔最易懂的教材和书籍《费恩曼物理学讲义》三册《混沌与分形:科学的新疆界》《微分方程、动力系统与混沌导论》《复分析:可视化方法》最后想说,数学是一个无底洞,会消耗掉你宝贵的青春。一无所知的你可能励志搞懂现代数学,但是多会半途却步,同时剩下的时间又不够精通另一门科学。而且即使你精通纯数学,没有几篇好文章也并不容易找工作。我的建议是在阅读数学的过程中开拓眼界,纯数学和应用数学学科都看看,找到感兴趣、应用广泛、工作好找(来钱)的方向再一猛扎下去成为你的事业。比如数学扎实,编程能力也强的人就很有前途。另外推荐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伟华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邮票书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