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知呼大神解答南北半球风水讲座邀请函是不是不同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如果你对风水知识一无所知就盲目的去买房置业,你敢确定下一位受到伤害的人就不是缘主您吗?  趋吉避凶人之所好,住进不好的房子后财运事业感情皆不顺,我们身边的这样的事比比皆是,实在太可惜可叹。  今天我就和各位缘主一起探讨一下什么样的房子才是不好的风水屋,了解了差的风水自然就会明白什么是好的风水,我们直观的就从房子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说起吧,欢迎大家一起讨论,有问题就留言。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好,现在我们言归正传,具体说说那些居家风水中的大忌  先从简单的说起  一进家门就看到卫生间门,也就是说,入户门直对着卫生间门,这也不是一个好的风水布局,卫生间属于污秽之气,会冲到大门,也会引起家中所对应的人的健康,会产生泌尿系统 性功能 妇科病 腰不好等问题,如果大门朝东今年很容易发生以上现象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接着讲,我们在买房或者租房的时候尽量要避开高架,因为高架的快速车流带来的风煞很强,噪音也很大,如果住户和高架差不多高,高架上的路灯能整夜照亮房间那就不要选择了,特别是高架反弓的一面,煞力最强,家里一般是非多钱财不能积聚。图片的左边房子属于是反弓的一面。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买房也好,租房也好,一开始选房就要避免下面这种情况,路冲。  如果是租这样的房子办公其经营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但是有一种情况是不怕冲的,古谚云“冲起乐宫无价宝”,这种情况下就喜欢冲,越冲越旺,旺过了祸也来的快。所以凡遇路冲在不懂去运用的时候尽量别碰,路越长杀伤力就越大。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大门吃小门,久后必败。  实例:一朋友住的是楼房东户(大门朝西),住了几年都很平顺。今年上半年西户(大门朝东)开始装修入住,装了个大大的进户门,比朋友家的大很多。然后效果开始显现。朋友家子女开始顶撞朋友,儿子厉害的想和父亲动手。最明显的是家里鱼缸养了几年的鱼开始死掉。换了几次都成批死掉。全家做啥事都不顺。后来做了调整就没事了,出现过的毛病都没有了。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这个如果是大门对小门那煞会更明显,现在也是犯了“两门相对必有一家退”。如果换门就有点大费周章了,造价也比较高,化解可以从内部调理来入手.,需要内部图,八字等详细信息的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有一种情形是家里窗户和门对着别人的墙角,但这个墙角正好是垂直的一条线的冲过来,这样的情况就叫做壁刀,意思是这面墙像一把锋利的刀插过来,气杀力不用说也能明白了,轻则做事遇阻重者吃药伤病意外之灾。  对着门窗都算比较厉害的,当然也要看一下实际情况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有谚云:闻知水响,人丁有伤。意思是说流水桥头,不宜住人,长住此屋会出孤寡之人,也就是说如果再逢到有煞,容易损人丁家里剩下的人就孤寡了。  路有三叉,在三叉路的丫字里面有房子,长住此无家中不宁,会因是非而长期外出谋生不能久住家中,入不敷出,财力穷困,并且容易有淫邪现象发生。  下面的案例图片真实情况是,老太太一个人居住其儿子好赌成性,欠债成山,被人追杀,丢下幼小儿子,两夫妻到大城市打工躲避,从此有家不能回。  咨询命运请加本文作者微信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有的人喜欢在家里养鱼,一个很大的鱼缸,他们也听人说养鱼可以旺财,但是他们没听到下面还有一句话,“鱼缸要放在正确的位置才能旺财,放在衰的地方煞气的地方就是引动煞气衰气”,从而会引起运气的下降,是非等,严重的还会导致意外伤害,所以家中布置鱼缸要小心。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下面是一种现象,现在买商品房顶楼一般都送,那么贵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会把阁楼改造成小卧室或者书房,为了采光会把阁楼开个天窗。有的人家会在斜的上安装一个有天空的感觉,看起来美观大方。  那么问题来了,往往住在里面的人精神状态变差,身上会长东西要开刀,轻的会长痘痘,重则是肿瘤。这就是一个的天窗惹的祸。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后天八卦及所代表的物象,  乾(五行为金)-为天-为父-为首-为健-西北身体:首,骨,肺疾病:头面之疾,,  坤(五行为土)-为土-为顺-为母-为腹-西南身体:腹。脾,肉,胃疾病:腹疾,脾胃之疚,饮食停滞,谷食不化  震(五行为木)-为雷-为长子-为足-为动-正东身体:足,肝,发,声音疾病:足疾肝经  巽(五行为木)-为风-为长女-东南身体:肱,股,气,风疾疾病:股肱之疾,风疾,肠疾,中风,  坎(五行为水)-为水-为中子-为陷-为耳-正北身体:耳,血,肾,生殖疾病:耳痛  离(五行为火)-为丽-为火-为中女-为目-正南身体:目,心,上焦疾病:目疾,心疾  艮(五行为土)为山-为少男-为手-为止-东北身体:手指,骨,鼻,背疾病:手指之疾  兑(五行为金)-为说-为口-为妾-为少女-为正西身体:舌,口,喉,肺,痰,涎疾病:口舌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西北方乾(五行为金)-为天-为父-为首  乾是父亲,一个家里的父亲有没有权威就看这里了,一个公司也是。如果家里父亲或者家里顶梁柱男人身体出现状况了首先就要想到这里是不是有什么冲煞或者不好的了。  现在住宅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1 洗手间放在西北位置2 厨房放在西北位置  这两种情况家里父亲肯定会出问题的,如果是夫妻居住那就是男人出问题了。  首先第一个洗手间在西北位置,家里父亲容易产生头昏头疼呼吸气闷,迷迷糊糊的,还治疗不好。  第二种情况厨房放在西北位,叫火烧,家里父亲心急无力,气短气虚,脾气暴躁易怒等,这两种都不是好的风水。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第2楼佘丝萝
接着讲,我们在买房或者租房的时候尽量要避开高架,因为高架的快速车流带来的风煞很强,噪音也很大,如果住户和高架差不多高,高架上的路灯能整夜照亮房间那就不要选择了,特别是高架反弓的一面,煞力最强,家里一般是非多钱财不能积聚。图片的左边房子属于是反弓的一面。
其他的比较赞同,不过镰刀煞 外弯为煞 内弯的地方也全都不要?
有时真的一句话也不想说,一个人默默发呆…………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厨房在西北怎么化解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大门不是直对厕所门,侧对着有关系吗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对家大门,自家小门,怎么化解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楼主怎么没有后续了?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第1楼佘丝萝
好,现在我们言归正传,具体说说那些居家风水中的大忌  先从简单的说起  一进家门就看到卫生间门,也就是说,入户门直对着卫生间门,这也不是一个好的风水布局,卫生间属于污秽之气,会冲到大门,也会引起家中所对应的人的健康,会产生泌尿系统 性功能 妇科病 腰不好等问题,如果大门朝东今年很容易发生以上现象
这个重要吗,看中的正式大门对洗手间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两门相对如何化解?
注册日期:
来自:上海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等楼主更新。卫生间在房子中间怎么破解?
注册日期:
来自:未知
对照了一下,定的房子方方正正南北通透,这上面提到的毛病都没有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贴恢复默认设置
第1章:风水的来龙去脉
字数:64480
此书首发于【要阅读网】, 114啦小说获权转载公众章节
第1章:风水的来龙去脉(一)风水释义001“风水”一词的来源按照公认的说法,“风水”一词最早见于晋代郭璞所著的《葬经》,书中写道:“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葬经》是一部专门教人怎么选择葬地的术书,认为每个人的祸福都取决于祖父辈葬地的好坏,凭着有生机的地气,就可使葬者安逸、生者富贵。所以很显然,“风水”一词最早是和葬术有关的。郭璞认为,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风水的目的就是聚气,“气”聚得好不好,可作为葬地的吉凶依据。随着这一理论被广泛运用,风水之说也有了很高的知名度。渐渐地,无论是住宅相地还是坟墓择葬,都统称为“风水”了。近代以来,“风水”一词更是变得家喻户晓,就连很多外国人也知道了“风水”的大名。002“风”和“水”分别有什么说法?人是不能离开水而活着的。古代的人认为,水是万汇之根源,人由水生,水决定人的体质和品性。正因为水对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风水之术很重视水,以江河为水龙,说水能聚气,人一旦得气就获得了生机,就会兴旺发达。那么什么是风呢?《淮南子·天文训》说:“天之偏气,怒者为风。”风和人的吉凶有关,比如说周武王伐纣,大风折盖;秦始皇浮江到湘山祠,遇大风阻截,都有很重的吉凶意义。根据方向,古人还认为风有八方之风,后世的风水先生就根据这八风,提出了穴前、穴后、穴左、穴右、两肩、两足之风,认为这八风吹散了堂气,所以要尽量避免。从字面上看,“风”和“水”分别有着相对独立的释义,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物质形态,可是二者一旦结合起来,却产生了一个有着全新涵义的名词。风水学中的藏“风”和得“水”,合起来讲就是风水,其实没什么深奥神秘的东西。风,用今天的话说,是流动的空气。空气要流通,才是鲜活的、健康的,否则就是污浊的、有害的;水也是这个道理。新鲜的空气和清洁的水一样,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得风过甚,则有风寒之虞;离水过近。则有洪涝之险。惟有避风近水而地势略高的地方,也就是前人所说的“藏纳”和“高燥”之处才是上佳之地,这就是古人最初的“风水”观。可见,风和水都是指宜居之处及其地形地貌,风水之说不是简单地讲风和水,而是讲与居处要求有关的地形,它的建立正是基于风和水与地形关系认识之上的。003“风水”最早的权威定义晋人郭璞的《葬经》说:“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也就是说,生气随着风吹而四散,遇到水就停止了。古人想方设法使生气不流散,让生气行进而能够终止,这就是风水了。这段话是对“风水”的最早的权威定义。郭璞还对“风水”进行了较为清晰的解释,权威地为后世界定了“风水之法”的原则:“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清人范宜宾为《葬经》作注云:“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最重,而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也就是说,相地之法,得水是最大关键,其次才是藏风;只有在避风聚水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生气。004历代对“风水”的解释其实,比郭璞《葬经》更早的《青乌先生葬经》已经有了对风水的论述,书中说:“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与此对应,《葬经》中也有所谓“深浅得乘,风水自成”云云。二者在风水之说的看法上大同小异,既有脉络可寻,也说明了风水理论的逐渐成熟。在《葬经》之后,对“风水”较为有名的解释还有明代乔项的《风水辨》和徐善继、徐善述的《地理人子须知》等。乔项认为:“所谓风者,取其山势之藏纳,土色之坚厚,不冲冒四面之风与无所谓地风者也。所谓水者,取其地势之高燥,无使水近乎亲肤而已;若水势曲屈而环向之,又其第二义也。”二徐认为:“地理家以风水二字喝其名,即郭璞氏所谓葬者乘生气也。而生气何以察之日:气之来,有水以导之;气之止,有水以界之;气之聚,无风以散之。故日要得水,要藏风。总而言之,无风则气聚,得水则气融,此所以有之名。循名思义,风水之法无余蕴矣。”由上述“风水”释义,我们可以大概知道,风水之术就是通过考察山川地理环境,包括地质水文、生态气候及景观等等,以此来选择吉地,以建筑住宅或陵墓等,其实是古代一门比较实用的学术,所以在古代的国家机关中,也有钦天监的专门官员来处理风水事宜。005什么是“生气”?风水学中的“生气”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空气,也不是任何实有的气体,它只是一种抽象而强大的力量。古人认为,生气是万物生长发育之气,是有生命的活气,在天则周流六虚,在地则发生万物;天以生气为资,地以生气为载;人禀阴阳五行之气而生,凭借有生气之地,可使死者安逸,生者富贵。因此,所谓的“看风水”其实关键是看生气。古人认为人不可看到生气,却能依地理而寻找生气。有土斯有气,土肥则气壮,相地而后知生气。“气”在土中化生运行,但它只有处于静止的状态(即“气止”)才是理想的状态。怎样才能做到“气止”呢?风和水是影响“生气”的关键因素,“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所以凡“藏风得水”之处为风水宝地。无独有偶,佛教也有“不让风动以延年益寿,不让水流以永存形体”的类似说法。“风水”最早来自对地质水文环境的考察,是对“风之聚散,水之行止”的自然现象一般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只有在引入“生气”这一概念之后,“风水”才被进一步抽象化,并成为相地择葬术法的代名词。006为什么说“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清人范宜宾为《葬书》作注说:“无水则风到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古代风水学认为,生气随着风吹而四散,遇到水就会停止了。如果没有水,生气就很容易被风吹散,聚不起来。生气随支垅流行,滔滔而去,非水界则莫之能及,所以说风水的首要原则就是“得水为上”。而有了水还不够,穴场必须垣城完整,拱护周密,不使外风荡刮穴场而生气飘散。风水家认为,生气因水而聚,因风而散,故风水之法,得水固然重要,但若穴不避风,生气随之散逸,得犹如不得。还得靠大大小小的山岭环抱,这样才能避免风吹而使生气四散,所以“藏风”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践运用中,要选择一个“吉地”,这个地方最好是要有水,蜿蜒而来,这样就容易聚生气;而且最好能够避风,没有风生气也就不容易散掉。如此,就是很好的风水。所以我们见到的很多古代公认的风水宝地,一般都处在山环水抱的地方。007“气感而应,鬼福及人”的说法可信吗?按照古代风水术的观点,住宅是生者沟通天地鬼神的基本手段,必然决定居住者的吉凶祸福。同样的,死者的安葬也是如此,只不过这种吉凶祸福不是对死者的,而“应验”在死者后代的身上。那么,死者又是怎样影响和决定生者祸福的呢?郭璞的《葬经》是这么阐述的:“葬者,乘生气也。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内骨,以荫所生之道也。经云:气感而应,鬼福及人。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栗芽于室。”按照以上观点,人的骨是气聚凝结而成的,人死后,精神不灭,聚于坟墓中,受大地之气的滋润,可使枯骨获得生气。而有亲缘关系的死者与生者之间虽然生死殊途,但却情气相感。先人与后代同为一气,气同则相感,枯骨得生气,生人会受福荫,这就是所谓的“气感而应,鬼福及人”。在这种“感应”模式中,“气”成了至关重要的媒介。天地充溢着气,葬者接地气以纳天地之气,死骨得到以后可以不朽,还可以转授生人,让生人得到以后便大吉大福。实际上,这种认为祖先与子孙的气息能够相互感应,从而使祖先的葬地影响子孙福祸的观点,也是古代天人感应学说的一种体现。在历史上,不少有识之士曾对此发出过质疑之声。王充在《论衡·论气篇》中指出,人死则气散、形消、魂灭,所谓的“祸福荫应”是站不住脚的。唐代吕才在批判当时民间厚葬习俗时也说,“官爵弘之在人,不由安葬所致”,所谓的葬地福荫完全是术士出于“利其贷贿”的目的而杜撰出来的。唐玄宗更下诏限制厚葬陋俗,言明:“魂魄归天,明精诚之已远;卜宅于地,盖思慕之所存。”这更从根本上否定了福祸荫应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福祸荫应观其实反映了人们的某种精神信仰和心理意识。正如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所指出的,巫术给人以一种坚定的信念,坚信自己有成功的力量,使人在困难情况下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与完整。趋吉避凶是人的天性,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等等,也是人心之所向,但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现实生活总是难以把握的,人们希望借助风水的超自然力量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或许也就是“鬼福及人”观念流行的社会原因所在。(二)风水相关别称008“堪舆”一词最早出自哪一部著作?“堪舆”是风水的一个很重要的别称。据考证,堪舆之名最早出现在西汉初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一书中:“北斗之神有雌雄。十一月始于子,月徙一辰。雄左行,雌右行。五月合午谋刑,十一月合子谋德。太阴所居辰为厌日,厌日不可以举百事。堪舆徐行,雄以音知雌,故为奇辰。”在这里,“堪舆”是一个神名,指称北斗星辰。星命之术在春秋至两汉期间很盛行,古人相信天上星辰的运行变化,是与世间人事之吉凶祸福密切相关的。后来扬雄的《甘泉赋》有“属堪舆以壁垒兮”一句,说的正是汉成帝在甘泉官的祭台上向堪舆神灵祈祷卜吉。所以我们不难推测,后世以“堪舆”指称风水术,实质上源于天象决定命运的观念。009“堪舆”如何演变为风水学的别称?在司马迁的《史记·日者列传》中,开始出现“堪舆家”这一专门名词:“孝武帝时,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取妇乎?五行家日可,堪舆家日不可,建除家日不吉,丛辰家日大凶,历家日小凶,天人家日小吉,太乙家日大吉。辩论不休,以状闻。”当时所谓的“堪舆家”仅指那些通晓天文与地理知识的占候之士,他们占卜日辰吉凶,并不限于相地营宅,也包括嫁娶等其他活动。东汉郑玄注《周礼·春官宗伯第三》说:“《堪舆》虽有郡国所入度,非古数也。今其存可言者,十二次之分也。”其中提到的术书《堪舆》早已亡佚,但其星宿分野、十二次之法却流传下来。其法将木星(岁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的轨道,等分为十二,称之十二次,又以之对应于地上的十二个区域,即所谓分野,视各天区星象变异而卜算对应地域的吉凶。由天文占法又衍生出一种实用的占卜工具——六壬式盘。汉代六壬式盘由上下两盘重叠而成,上盘为圆盘,即天盘;下盘为方盘,即地盘,显然取“天圆地方”之意。汉代堪舆家通过转动天盘,较验上下盘对位的干支时辰来定吉,这也成了汉代堪舆术占卜择日的最大特色。正是由于这类占卜主要通过观察天象来判断相应地域的凶吉,许慎在注《淮南子·天文训》时,将“堪舆”二字的意义作了引申:“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唐代颜师古注《汉书·扬雄传》引三国魏人张晏的话说:“堪舆,天地总名也。”清代学者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又进一步解释为:“盖堪为高处,舆为下处,天高地下之义。”高者为阳,低者为阴,所以堪舆实为阴阳天地之道,最早的堪舆家正是利用天文地理对应关系方面的学问来占卜吉凶的。到了后来,堪舆由一种纯粹占卜吉辰的天文式术,与相宅、营造、形法之术互相渗透,逐渐成为相地风水术的代名词,其内涵也逐渐确定下来。010为什么风水师也叫阴阳家?阴阳,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许慎《说文解字》:“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阳,高明也。”段玉裁注:“山南为阳。”水之南和山之北都是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故呈现阴暗状态。古代关于“山南水北为阳,水南山北为阴”的解释,即为阴阳的原义。后来古代先民们通过对天地万物的长期观察,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恰如阴阳之相反相成,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事物或现象。这就是阴阳观念的哲学化。《周易·系辞传》所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即把阴阳视为对立统一关系以及宇宙间的根本规律和最高原则。风水与阴阳的密切关系由来已久。在《诗经》中,有“既景乃岗,相其阴阳”之说,明确地记载了周民族先祖公刘以晷景测日影以定方位的一种风水之术,这既是阴阳一语最早的出处,也是风水之文的滥觞。《逸周书·大聚解》说:“别其阴阳之利,相土地之宜,水土之便营邑帛。”说明在我国古代早期,风水学已经具有了“相其阴阳”和“别阴阳之利”简单的阴阳哲学思想。无论是最早的较为直观的山水阴阳向背之理,还是抽象化的对立统一的阴阳哲学观念,都被后世风水家不断丰富,成为风水术的哲学基础,如《葬经》讲述风水要点时,就有“来积止聚,冲阳和阴”的说法。因此在古代,风水也曾被称为阴阳。《汉书·晁错传》里说:“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草木之饶,然后营邑立城,制量割宅,正阡陌之界。”这里的阴阳,即风水之别称,是再清楚不过的。《旧唐书·吕才传》:“大宗以阴阳书近代以来渐致讹伪……遂命(吕)才与学者十余人共加刊正。”南宋末程启《三柳轩杂记》:“阴阳家为磁石引针定南北,每有子午丙壬之理。”显见,当时风水类的术书被称为阴阳书,风水师也被称为阴阳家。到明清时,朝廷设有阴阳学官,风水方家也归其管理,俗称阴阳生。011“形法”一词最早出现于哪部著作?在汉代,形法和堪舆是风水学的两个重要流派。“形法”一词,最早出现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之中,书中说:“形法者,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形……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所以后世风水术常称为“形法”,风水家自称“形家”。比班固的《汉书》更早一些,《周礼》中就有“形体之法”的论述。所谓“形体之法”,不外乎考察山川地理形势,择其形胜之处,因势随形而营国立都、筑室安居。《周礼·夏官司马》有土方氏“掌土圭之法,以致日景,以土地相宅,而建邦国都鄙”的记载,即土方氏掌理用土圭的办法,通过测定日影,测定方位,选择土地形胜建造房舍,修筑都城。这应该是形法相地相宅的先声。在天道与地道之间,形法似乎更注重对地道的考察;虽然义理侧重有所不同,但它也同“地理”一样,成为风水的重要别称。012汉代形法家是怎么相地的?班固在记录汉代式术占法时,除在“五行家”中列出堪舆家一派外,也提到了形法一派的术书,如《宫宅地形》。这种术法既然已经有了专门的术书和流派,说明其理论已经成熟。虽然汉代那些讲形法的术书今天都看不到了,但从班固对“形法”所下的定义来看,我们不难猜测对山形地势、地理形貌的考察正是汉代形法的主要内容。如《管子·乘马篇》中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就是以形法论“立国都”之要旨。《汉书》又有云:“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观其草木之饶,然后营邑立城。”所谓“相”者,省视也,为察看之意;这里是说先“相”南北方向,再尝水、审土、观植物等的好坏后,再决定是否在此建城。以上这些例子,都说明了汉代形法的宗旨在于考察山川地形,包括地势、气候及景观等,是一门比较朴实的学问。013汉代形法是后来形势派风水的源头吗?《汉书》中说:“形法,非有鬼神,数自然也。”是说汉代的形法讲究的是适应自然而非鬼神。这一点与同时代讲究阴阳五行生克、吉凶祸福禁忌的堪舆占法有很大的差别,其根本即是以自然为对象的相学,或者说“象”学,即是以象之“相”推衍附会其吉凶。又由于形法讲究的是因势随形、相其地理,于是又衍生出“相地”、“形势”等称谓,同为风水学的重要术语。元代赵涝的《葬书问对》曾说:“予尝读张平子《冢赋》(汉代形法派的风水之作),见其自述上下冈陇之状,大略知今葬书寻龙捉脉为之者,岂东汉之末,其说已行于士大夫之间。”这里所说的“寻龙捉脉”,正是古代重要的风水流派形势派的典型做法。形势派素有龙、穴、砂、水相配合的讲究,实际上也是注重对山川形势的考察,这与汉代形法是一脉相承的。所以从传承关系上看,形势派的源头或许便可追溯到汉代的形法。014人们为什么把看风水的人叫作“地理先生”?地理作为风水的别称,一直沿用至今。如我们常听到的“地理先生”,其实就是风水师;看风水,也称作“相地理”。“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系辞上》中,其文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而俯察地理,即相度土地之宜,其实是风水术的主要内容,所以风水术称为地理也是顺理成章之事。什么是地理呢?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说:“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天文与地理对应,即所谓天道、地道,二者相关而有别,当风水术由“观天文”而向偏重“察地理”衍变之后,地理也正式成了风水的别称。《管子·形势解》说:“上逆天道,下绝地理,故天不予时,地不生财。”大意是说,如果人上逆天象,下忤风水之理,那是要倒霉的。这里更明白地用“地理”来指称风水术了。依《周易》的说法,“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以则观法于地”,其中的庖牺氏即伏羲。这段记载,也使得后世的许多风水家在追溯地理之术的源头时,都将伏羲宗为始祖。除此之外,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极言》说,“昔黄帝……相地理则书青乌之说”,则是将风水始祖之名安在了黄帝头上。唐宋以后,以“地理”命名的风水术书大行于世,比较有名的有《管氏地理指蒙》、《五音地理新书》、《地理人子须知》等。015为什么把“青乌”作为风水的别称?风水又被称作青乌术。唐代王维《能禅师碑》里写道:“择吉祥之地,不待青乌;变功德之林,皆成白鹤。”清黄宗羲《陈令升先生传》也记载说:“先生于书画古奇器,赏鉴无不精绝,而青乌、素问、龟卜、杂术,皆能言其理。”把“青乌”作为风水术的别称可以说由来久远,与古代一位名叫青乌子的风水家有关。青乌子被后世许多术士奉为风水术的鼻祖,名头很响,可他究竟是哪一个时代的人,甚至究竟是否真有其人,至今仍无定论。据史箴先生在《风水典故考略》中的考证,各家“一云青乌子为黄帝时地理家(按:《轩辕本纪》有谓“黄帝始划野分州,有青乌子善相地理,帝问之以制经”),二谓其商周时人,三言为秦人,四称其为汉时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无论如何,古代有冠名“青乌”的相地之术与术书流行于世,而且影响很大,却是一个事实。晋代张玄之在《吴兴山墟名》中提到,吴兴有座山昔年曾经经过青乌子相度,认为是避难隐居的好地方。南朝梁人刘孝标注《世说新语》中有关风水术的一段故事时,也谈到有“青乌子《相冢书》”,应该就是当时择地术的专业指导书。后世的《艺文类聚》(唐欧阳询撰)等典籍中,也不断引用过青乌子《相冢书》书中的话,可见其影响之深远。《青乌先生葬经》是流传至今的冠以“青乌”之名的古代风水典籍,《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都有收录。016“青囊”如何演变为风水的代称?古代术士把他们的著述刻在简册上,多放在用青布做成的布囊里,这就叫作青囊。而把青囊作为风水的别称,原出于《晋书·郭璞传》,里边提到:“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璞从之受业。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书……”从这段引文来看,青囊其实并不专指风水之术,也包括其他的术法。比如传说华佗就曾著有医书《青囊书》(今已佚);唐刘禹锡有诗云:“案头开缥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闲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诗中的“青囊”就是指医书。因为在古代,“山医命相卜”总称五术,所以青囊也是各类术书的总称。只是当郭璞被尊为风水术的祖师爷后,青囊才逐渐成了风水的别称。以“青囊”来命名的风水术书,宋代郑樵《通志·艺文略》载有唐代杨筠松及其门生曾文迪所著的《青囊经》,《宋史·艺文志》也提到杨、曾著有《青囊经歌》二卷。到清代,《古今图书集成》录有《青囊奥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提到《青囊奥语》一书,说“相墓理气一派,从此发源”。017“卜宅”与“相宅”分别是指什么?卜,就是占卜、卜筮。所谓卜宅,也就是通过占卜来决定住宅的营建。商周之时,卜宅是很流行的,上至迁都作邑,下至选择民居,都要占卜,以天意或神鬼的意志来抉择。唐代吕才《五行禄命葬书论》说:“逮乎殷周之际,乃有卜宅之文。”把上古卜宅之文作为风水术的源头,所以风水也称为卜宅。“相宅”一词出自《尚书·召诰》:“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所谓的相宅,含有勘察规度宅地的意思,这也成为后世风水的宗旨之一,所以风水也概称相宅或相地,后来衍伸有相墓的说法。在商周之时,卜宅和相宅的内涵大略相同。卜宅虽然是以天意来择居,可是前提是要经过对各种环境形势的考察,是由气候、水草及其他环境因素决定的,所以说卜宅事实上是以相宅为前提的。二风水历史与传说(一)远古001古代先民有什么实用的择居经验?据考古发现,原始人类要么在树上筑巢而居,要么以洞穴作为他们的栖身之处。但不管是巢居还是穴居,先民们对栖身之处的选择都是有讲究的。文献资料显示,他们或“就陵阜而居”,或“因丘陵掘穴而处”,已考虑到居住环境中对地形的利用。“陵阜”是指那些靠近河流的土坡。选择在那里居住,既方便取水捕鱼,又能够躲避经常发生的水患,这种“近水而居”的实用经验是和后世风水观念相契合的。对古代选民居住遗址的考察表明,当时的氏族村落或是分布在江河两岸的台地和坡地上,或是位于江河转弯与两河交汇处。这不仅可以避免洪水的侵袭和方便汲水,而且还适于农业、畜牧、狩猎和捕鱼等生产活动。此外,那些村落的建设还具备了方位的概念,懂得方位与日照和风寒的关系,比如大多数房屋都是朝南的,便于采光。这种依山傍水、背风向阳的择地筑建方式,体现出后世风水术所尊崇的“近水向阳”的原则。002为什么说风水的兴起与农耕文明有密切关系?古代先民一开始是居无定所的,他们在漫长的岁月中迁徙不定,大多数时候不得不餐风露宿,直到大约距今年前,原始农业发展起来以后,他们才开始了聚集定居的生活。在农耕文明兴起后,基于农业对自然环境和规律的依赖,古人在城市、村落和住宅选址上,已经注意到要审查地理形势的向背围合、气候寒暑,以及水土是否肥美,也认识到住房朝向以南向为主,冬夏受益。人们从实用角度去赋予住宅朝向和环境的意义,从而开始主动地调节自己的行为,更好地适应自然的变化。因此说,风水作为一门实用的相地择居之术,它的兴起与农耕文明有着密切的关系。003陕西半坡村遗址体现的风水原则西安东郊的半坡村,是我国仰韶文化时期的一个原始聚落遗址。从环境来看,半坡遗址坐落在浐河东岸的一块台地上,这里河川纵横,田野肥沃,是著名的八百里秦川;南边有白鹿原和连绵的秦岭山脉。在古代,白鹿原上是一片茂密的树木,泸河则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再加上肥沃的土地,使得这里成了人们进行农耕、牧畜和渔猎的理想场所。整个村落的建筑搭建于河边的台地上,既用水方便,又可避免洪水之患。从方位来看,遗址中的房屋也体现了朝阳的原则。房屋基址大体朝南或向东,如半坡中间的大房子朝东,围绕大房子的氏族成员住的房子多朝南。从分区来看,村落面积有一万多平方米,由居住区、制陶作坊和公共墓地三部分组成。为了防止野兽和外族的侵扰,人们还在居住区周围挖掘了一条长约三百米、深达五六米的防御性壕沟。据不完全的发掘,在离半坡不远的泸河、洋河中游长约20公里的河岸台地上,类似的原始村落就有13处之多。这说明了当时原始建筑选址标准的同一性。有趣的是,这些聚落地多为现代村落或城镇所覆盖,可见当时人们择地而居的经验和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004为什么把河南濮阳西水坡墓葬中的青龙图案称为“中华第一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风水学总结出不少可供遵循的择地模式,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所谓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具体地说,就是选择的地方要依山面水,俯临平原,左右护山环抱,面前朝山、案山拱揖相迎。《葬书》很形象地把这种模式描述为:“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玄武、朱雀、白虎、青龙这四种动物形象就是风水学中有名的“四灵”,或称“四神”、“四象”。“四灵”是怎么产生的呢?在图腾崇拜的原始社会里,先民们是相信万物有灵的,包括天上的星辰也是这样。他们仰观天象,把天上的二十八宿分为四方星座,分别看成是四种有灵性和神性的动物的形象,即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南方朱雀。据《三辅黄图》记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这“四灵”运用到风水中,以确定方位、占卜吉凶,即:北山为“玄武”东山(或河)为“青龙”西山(或路)为“白虎”南山(或水)为“朱雀”。1988年,考古学家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属于仰韶文化时期墓葬中,发现了一幅用蚌壳精心砌塑而成的青龙、白虎图案,分别位于被葬者的两侧。这说明,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四灵”概念的雏形。如果这一墓葬中的青龙、白虎图案也有指位作用的话,那么后世风水术中关于“青龙蜿蜒,白虎驯俯”的观念就可追溯到仰韶文化时期。(二)商周005商周时期的人为什么要以卜筮的方式来选择居所?上古三代,古人很相信神的力量,每当遇到什么难以决断的事情时,都要请示一下天神的意志,而请示的具体方式,就是卜筮。卜筮在商周时期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运用非常广泛,不仅择居需要卜筮,上至国家大事,下至日常生活杂事,都有经过卜筮的时候。如《史记·龟策列传》说:“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闻古五帝,三五发动举事,必先决蓍龟。”因此,人们在选择宅地居所的时候,也不再单纯地顺应自然,而是加入卜筮这一预测吉凶的术法。006龟卜和占筮是怎么回事?卜筮,又分为龟卜和占筮。龟卜,即以龟甲或动物的肩胛骨进行凿钻,再用烧红的木棍对甲骨上的孔眼进行烧灼,使其正面呈现兆纹,并依兆纹得出吉凶结果。兆纹多是“卜”字形的裂纹,因此被称作卜。卜官把卜的全过程刻写在甲骨上,这种记录卜的刻辞就叫作卜辞,这些早期的文字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甲骨文”。《周礼》中记载有所谓“三兆之法”,大概就是指三种龟卜的方法,分别为玉兆、瓦兆、原兆。用龟卜来择居,古时称为卜宅或卜居。从殷墟出土的甲骨中,可以找到大量与卜宅活动有关的卜辞,如卜问在唐土作新邑是否合适、武丁作邑上帝是否允许的卜辞等。占筮与龟卜有很大的不同。占筮包含象和占,象是征象,是事物本身显示出来的情形,而占是占者须求神灵的启示,把预期的征兆求神灵选择出来,给予指示。在上古时代,占筮所用的材料是蓍草,过程较为复杂,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蓍草数目的变化,得出一定的卦象,然后根据卦象及卦爻辞等来预测吉凶。如我国古代“群经之首”《易经》,本身就是一部占筮用的书。两种占卜方式的区别,如《左传》所言:“龟,象也;筮,数也。”一是依据兆象来断吉凶,一是通过数字确定卦象以断吉凶。此外,何时用卜,何时用筮,也是有讲究的,涉及当时的礼制秩序。一般来说,“筮轻龟重”,“卜”的级别要比“筮”高,大事的决断一定要用龟卜,而次要的事用占筮即可。007为什么说盘庚懂得以风水来兴国?夏商周三代,都城是迁徙无定的。当时的人们很重视都城的选址和修建,看作与国势的盛衰息息相关的头等大事,部族首领和帝王们往往亲自负责此项工作。根据《尚书序》的记载,商民族从契到成汤时期,曾经经历了八次迁徙。而在汤灭夏之后,又经历了四次迁徙。每一次迁徙和营建都城,都需要经过反复占卜之后才能进行,像今天看到的那些甲骨卜辞就是当时为选址和建造而作的。在最初的几次迁徙之后,商朝的国势渐渐衰退,但到盘庚时,仍果断地将都城迁到毫地。有关这件事,《尚书·盘庚》上说:“盘庚五迁,将治毫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其‘中记载:“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率吁众戚,出矢言,日:我王来,即爰宅于兹,重我民,无尽刘,不能胥匡以生。卜稽日:其如台。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盘庚是商代的第十九个帝王,到他继位的时候,商的国力已经十分衰弱了。为了复兴国势,盘庚决定迁都,他经过亲自反复考察,选中了殷地。不过,在经过几次不成功的迁徙之后,盘庚的迁都之举一开始是遭到众人抱怨的。盘庚于是出来训告说:我用占卜来决定这次迁都,(占辞上)说的都合乎我的主张。当年先王有所行动,必定敬奉天命,谨慎行事,即便这样还是不能长久地定居,至今已五次迁都建国了。而今若不承袭古人遗规,不知天命,哪里还说得上继承发展先人的光荣业绩呢?几番训告之后,怨声渐息,从而实施了迁都的计划。从此,国势果然日益昌隆,眼看快没落的商朝又延续了几百年的时间。至今提到商朝,还常常将其称为殷商,这就说明了盘庚的迁都是成功的,他通过卜居的原始风水活动,成功地实现了兴国大计。008《易经》中有关卜筮择居的记录通过占筮来择居,一般称之为占居。在《易经》中,有好几条卦爻辞是涉及择居活动的筮辞。如:“坤”卦卦辞说:“安贞居。”李镜池的《周易通义》解释说,这是“占问定居而得吉兆”。又说:“周人以农为主要经济已经很久,农业生产要求过定居的生活,所以占问定居而得吉兆。”“升”卦爻辞说:“升虚邑。”什么是“虚”呢?《说文解字》说:“虚,大丘也。”也就是大的高地,可以避洪水,所以择丘而居是上古的一件大事。“涣”卦爻辞说:“涣有丘,匪夷所思。”《周易通义》说:“洪水如果还要涨到山丘那么高的话,那是平常所难以想象的。”这也和“升”卦爻辞一样,指出了居住在高地的重要性。“屯”卦初九爻和“随”卦初六爻辞都说:“利居贞。”《周易通义》说:“占问安居而得吉利之兆。”“颐”卦六五爻辞说:“拂经,居贞居。”所谓拂经,就是开辟阡陌,垦荒。《周易通义》说,这是“开垦种植,对定居是有利的”。009为什么说公刘是有史以来第一个风水师?现有的很多文史资料都可以找到周民族经卜筮而营建城邑的事迹,其中最为后世风水家们所推崇的,当属周人远祖公刘迁豳之事。周民族原处邰地(今陕西武功县),据《诗经·大雅·公刘》记载,为避夏人之暴虐,周人的祖先公刘率领部族翻过大峪岭,选择泾河边的豳地作为定居之地:“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这些诗句如实描述了公刘勘察地形、规划营宅的各种细节,被认为是卜宅之文的滥觞。风水被称为“阴阳”,也是典出这里。诗中大意是说,公刘为寻找一个好的定居处,不辞辛劳,长途跋涉。他先站在流泉的岸边,眺望宽广的平原,再登上南边的高岗,察看水源流向,推断阴阳,断定眼前是建都的好地方,于是规划定都,营造住房。所谓的“陟”,就是登临跋涉;所谓的“观”,就是全面观察对比;所谓的“度”,就是实际勘测、衡量。这种讲究择基与立向的相宅活动,其实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卜居,正是后代风水学的萌芽,所以公刘也被推崇为风水学的一个远祖。010周朝人在迁都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的风水案例?由于宣狁的侵扰,周民族在周太王(古公禀父)的带领下迁到了岐,其相地定都的工作可见《诗经·大雅·绵》的记载:“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日‘止’日‘时’,筑室于兹。”仍以龟卜为决断依据,选定了周原这块佳地。后来周文王又迁都至丰,武王定居于镐,周人逐渐强盛,终于灭商。周灭商后,周成王为了巩固对商朝东方故地的统治,打算把都城迁到洛邑,于是派大臣前往那里察看山川形势、水土状况,看看是否适合建城。这就是《尚书·召诰序》所记载的“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于是,太保召公先在瀍、涧两河之间周密勘察地理情况,又经过周公的反复占卜,终于在洛河附近营建洛邑。从风水的角度看,召公和周公选定的洛邑地址北依邙山,即以邙山为镇山;前方有嵩山为案山;左成皋、右渑池为青龙、白虎的耳山;后界大河,这样有利于以关中平原为根据地的周王朝,以渭水和黄河为交通要道,进一步向黄河下游、华北平原发展。洛邑的营建既有严格的勘察相地过程,又经过吉凶的反复卜问,其最终定址也符合后世“风水宝地”的标准,因而被后世视为古代早期经典的风水实践案例,如《青囊奥语》云:“是以圣人卜河洛,涧交华嵩,相其阴阳流水位,卜年卜宅始都宫。”(三)春秋战国011阴宅风水在春秋时期为什么不受欢迎?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对墓葬的看法还是很朴素的,并没有后世阴宅风水那样注重墓地的选择,没有将之与吉凶休咎联系起来。如齐国大夫成子高说,人生要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我死后选一块不能耕种的地方埋葬,不致占用耕地,妨碍生产。《吕氏春秋·节丧》则从孝道观点阐明选择葬地的目的是为了尽孝子的心意,让死者安息。为了让死者安息,就要选择高燥避水的地方,埋葬深一点,防止野兽破坏死者遗体。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阴宅风水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青睐”。012诸子百家思想对风水有什么重要影响?春秋战国是我国思想史的黄金时代,风水学一些根本思想观念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这一时期。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易学思想、阴阳五行思想及精气学说。战国后期,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深观阴阳消息”,结合五行学说,推出了生克衰旺的理论。对《周易》的阐释也在这时候走向成熟,出现了所谓的《易传》“十翼”,人们从《周易》中推衍出一套自然和人生哲学体系。阴阳五行和易经八卦是后世一切术数的思想之源,它们为风水术提供了一套操作性强的推衍和运算的符号系统,使风水术有章可循。战国时期的宋尹学派则提出了精气学说,认为精气是构成万物的本源,一切事物都是精气化生的结果,包括精神活动。这一精气学说可以说是“气感而应,鬼福及人”这类风水思想的源头,它经由后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阴宅风水的理论基础。013为什么说形势派风水来源于兵家和纵横家的实践与理论?风水中的形势派,也可以说本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家和纵横家的形势论。《管子》和《孙子》都有以“形”、“势”为题的篇章,如《管子》的《形势》、《形势解》,《孙子》的《形篇》、《势篇》等。《苟子·强国》说秦国“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尉缭子·兵谈》说“土地肥晓而立邑建城,以城称地,以地称人,以人称栗。三相称,则内可以固守,外可以战胜”,都是就兵事而论山川形势。在战争乃家常便饭的情况下,要赢得战争,不仅要强兵马、得天时,还要善于利用地形状况。兵家和纵横家们深知山川形势关乎战事之成败、国家之存亡,所以都把对地理形势的了解作为一门基本功,举凡“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苇之所茂,道里之远近,城廓之大小……”都要通通掌握,而这类知识也恰恰是后来的形势派风水家所应具备的。014秦简《日书》与后世风水有什么渊源关系?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的秦简《日书》,对研究战国时期相地择居的情况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这虽是一部讲选择时日、占断吉凶的术书,却也涉及相宅择居。有人认为,《日书》占卜的内容概括起来不外八个字:“生老病死,衣食居行。”其中“居”正是较受重视的一个方面。书中的“门”、“梦”、“生子”、“生人”等部分都讲到居室房屋的环境选择,进而占断吉凶福祸。如在“门”这一部分占文中,我们可以读到造门关乎吉凶的内容。里边有一幅门图,在房屋的东南西北各方共标有二十二个门,逐。一占断,并注明吉凶。如南门:“贱人弗敢居。”辟门:“成之即之,盖廿岁必富,大吉,廿岁更。”屈门:“其主昌富,女子为巫。”失行门:“大凶。”不周门:“其主富,八岁更。”大门:“利为邦门,贱人弗敢居,居之,凶。”等等。占断大门方位与吉凶福祸的关系,也正是后世风水相宅的重要内容,这一点足以说明《日书》与后世风水学的渊源之深。蔡达峰先生认为,《日书》中对择居的占断既有方位占法,又有形象占法,其占法框架可以说是后世风水学的直接起源。015为什么说司南是风水罗盘的鼻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冶铁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发现了天然磁石的存在,并了解了磁石吸铁的现象。大约在战国时期,我国已经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如《韩非子·有度篇》就记载说:“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鬼谷子·谋篇》也记载说,郑国的人到远处采玉,就带了司南去,以防迷失方向。可惜的是,战国时期的司南并没有实物流传下来,目前的司南模型是根据东汉王充在其著作《论衡》中的有关记载复原而成的。据考证,司南由天然磁石磨制而成,其样子像一只勺,底部是圆的,可以在平滑的“地盘”上自由旋转,等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司南的最初发明者现在已无可查考,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司南的发明与古代风水家长期观天测地、相度阴阳的实践经验有着重要联系。由于天然磁石在琢制过程中,不容易找出准确的极向,而且也容易因受震而失去磁性,因而成品率低。同时也因为这样琢制出来的司南磁性比较弱,而且在和地盘的接触—的时候转动摩擦阻力较大,效果不是很好,因此这种司南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可是,司南的发明使人们对方位的感受更加具体,对方向的分位也由东南西北四方演为八干四维、十二支,合称为二十四向(又称二十四山),这正是后世风水罗盘分度的基本单位。另外,风水罗盘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方位盘和指极磁体,都可以在司南那里找到原型。所以,可以说司南是风水罗盘的鼻祖。(四)秦汉016秦始皇为什么要凿金陵王气?至迟在秦代,出现了“地脉”的观念。所谓的“地脉”,就是龙脉与王气、天子之气。地脉、王气等观念的信奉者,当然也包括向来笃信术数的秦始皇。《史记·高祖本纪》提到,秦始皇怀疑东南方有天子之气,于是起驾东巡。得知这个消息,觉得自己有天子之命的刘邦就躲了起来,因为怕自己头上的天子气(据说呈云气貌)被发现难免性命不保。人们还认为,天子气又是与山川形势密切相关的,山川形势被破坏了,天子气也会散失。《三国志》等文献史料中也有记载,秦始皇东游到金陵(今南京)之地时,望气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于是他下令掘断此处连绵的山冈,“掘凿江湖”,“平诸山阜”,“处处辄埋宝物,以当王土之气”,把地名也由“金陵”改为“秣陵”。后来到了三国时,这里已经由吴主孙权把政,有人掘地得“铜匣长二尺七寸,以琉璃为盖,雕缕其上,得一白玉如意,所执处皆刻龙虎及蝉形”,据说就是几百年前秦始皇埋下的宝物。与此类似的事例,是秦始皇凿破岭南山岗,破坏其“雄霸之气”。这一传说可见清人屈大均《广东新语》载:“广州治背山面海,地势开阳,风云之所蒸变,日月之所摩荡,往往有雄霸之气。城北马鞍岗,秦时常有紫云黄气之异,占者以为天子气。始皇遣人衣绣衣,凿破是冈。故粤谣云‘一片紫云南海起,秦皇频凿马鞍山’。”017秦朝大将蒙恬的死是因为破坏了风水吗?据《史记·蒙恬列传》记载,秦朝大将蒙恬曾受命督修万里长城和两千里驰道。秦始皇驾崩后,胡亥(即后来的秦二世)与赵高等谋夺皇位,矫诏蒙恬自杀。他在临终前一开始想不明白,“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后来想“明白”了:“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也就是说,长城和驰道修得那么长,中间免不了会有破坏“地脉”的事情发生,他把自己的死归咎为在筑修长城和驰道时绝了“地脉”。这或许是风水“龙脉”理论的最早实例。对于蒙恬的说法,为他立传的司马迁很不以为然,他说:“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但不管怎么说,从这个故事中可知,地脉的观念在秦汉之际已经为人们普遍信奉,就连司马迁在批驳蒙恬推卸责任时,也没有专门否定这一观念。018韩信葬母选择了什么样的风水宝地?秦汉时期,墓葬吉凶的观念也开始大行于世。人们相信“地脉”之说,认为地有灵气,墓地可福荫后人。不光是帝王重葬术,百姓也相信这一套。《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传说韩信年少时,母亲死后,家里贫穷,无法安葬,韩信就选择一块气势宏伟的“高敞地”为母亲安葬,让旁边“可置万家”。司马迁实地考察过韩母之墓,说确实是这样。这段传说为司马迁所引用,以解释韩信的命运,把他的命运与其母亲之葬地相联系。这说明墓葬福祸荫应的观念在当时已经深入人心,就连还是普通老百姓而且穷得无法葬母的韩信都通晓这个道理。019董仲舒:风水术创立的理论推手董仲舒(前179一前104)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大师和今文经学大师,他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董仲舒的思想对风水理论的最终成熟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董仲舒之前的儒家,只讲阴阳,董仲舒是第一个将阴阳五行合流并用的人,他基本上把大部分的事物都用阴阳五行整合起来了。如时间,一年四季均有相应的五行属性:“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火者,夏,成长,本朝也。”“金者,秋,杀气之始也。”“水者,冬,藏至阴也。”四季以阴阳来统一,则春为少阳,夏为老阳,秋为少阴,冬为老阴。又如方位,四方也可以用五行来统一:“东方者,木,农之本”“南方者,火也,本朝”“中央者,土,君官也”“北方者,水,执法司寇也”“西方者,金,大理司徒也”。阴阳五行的整合,为风水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此外,董仲舒将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引入,提出了“天人感应”的理论,从而构建了传统文化的主体。如在风水中,五行不仅是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更由于受“人感应”理论的影响,五行被授以不同的属性,赋予不同的德行,从而有了不同的人文含义。天人合一思想的正统化,不仅使风水研究进入理论化阶段,对风水的推广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020为什么说汉代是风水学思想理论的成熟时期?汉代是一个大一统的时代,这个时期的各种哲学思想也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董仲舒集前人思想之大成,力图创造出一套符号系统和推演模式,用阴阳五行来统摄宇宙万物,使杂乱无章的事物、现象渐趋规范有序,就连抽象的时间、方位等也被整合进这套体系。孟喜、京房等汉代象数易学家们则以阴阳八卦符号系统来统一万物,以数字来说明白然万物的变化规律。以上思想,加上汉代流行的谶纬图说,为包括风水在内的术数提供了推断人事吉凶的理论和方法,推动了风水术的最终创立。021秦汉时期的地理学有了怎样的发展?秦汉时期的地理学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人们积累了更为丰富的地形、地貌、土质、水文等知识。司马迁为写史踏遍名山大川,《史记》中的《河渠书》、《夏本记》,可以看作地理专篇,其他许多篇章也涉及汉代中国各地山川河流的形势。班固《汉书》出,在历史上最先设《地理志》。各种地理概念在这一时期得到准确的认识。《尔雅》有《释丘》、《释山》、《释水》,都是解释地理现象的,如“下湿日隰,大野日平,广平日原,高平日陆,大陆日阜,大阜日陵,大陵日阿”,“水注川日豁,注豁日谷,注谷日沟,注沟日浍,注浍日渎”等等,为形法相地提供了理论基础。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地形图》、《驻军图》、《城邑图》,清楚地标明了山川地形,并且相当准确,足见当时地图知识的丰富。这些地理知识都为形法相地提供了充分的条件。022什么是西益宅?汉代有西益宅的风水禁忌。所谓西益宅,就是向西边增建房屋。关于西益宅,王充的《论衡·四讳》记录有:“俗有大讳四。一日西益宅。西益宅谓之不祥,不祥必有死亡,相惧以此,故世莫敢西益宅,防禁所从来者远矣。传日:鲁哀公欲西益宅,史争以为不祥。”当时世俗有四种大的忌讳,而西益宅被排在首位,可见禁忌观念影响之深。为什么忌讳西益宅?《风俗通义》解释说:“宅不西益。俗说西者为上,上益宅者,妨家长也。”按古代的方位尊卑观念来说,西方是“尊长之位”,在西边增建房屋是对尊长的大不敬,会让尊长受损伤,所以应当禁止。此外,西益宅也被认为是犯了凶神,因为在传统观念中,西方神为太白,其正是凶神。023汉代的人为什么要避太岁?常言道,“不可在太岁头上动土”。风水中向来有避太岁的说法,而这种禁忌其实在汉代已经盛行。王充的《论衡·难岁》对此也有记述:“移徙法日:徙抵太岁凶,负太岁亦凶。抵太岁名日岁下,负太岁名日岁破,故皆凶也。假令太岁在甲子,天下之人皆不得南北徙,起宅嫁娶亦皆避之。”太岁是中国民间信仰中大名鼎鼎的凶神,与天上的岁星相对应。按风水家的说法,可以根据岁星的位置来推测地上太岁所处及出游之方,并认为在那里要忌修造掘凿,否则会遭殃。为什么说“太岁头上不能动土”呢?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如果在太岁方位兴工动土,就会掘到球样的蠕动的土块,这就是民间常说的太岁土,建宅者应当避忌。汉代之后的很多文献如《酉阳杂俎》也都有太岁主凶的记载,让人对太岁心生恐惧。但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太岁土这种奇特的肉团,其实是一种白膜菌类,俗称“肉芝”,本身是没有什么吉凶寓意的。024汉代图宅术对后世风水术有什么影响?东汉时期出现过两部较重要的与风水有关的术书:一部是《大衍玄基》,编者王景参考不同门类的术数著作,把“家宅禁忌、堪舆日相之属,适于事用者”搜集起来,编汇成一部综合性的术数著作;另一部是《图宅术》,一部专门叙述阳宅风水的著作,并且绘有图形。可惜这两部书都没有流传下来,仅在王充的《论衡》中,我们可以看到《图宅术》残留下的少量佚文。图宅术是汉代除形法之外的一种重要的风水占术。形法相地着眼于大的自然地理形势,而图宅术则以宅舍的方位为占断的重要对象。图宅术的占法据《论衡·诘术》记载:“宅有八术,以六甲之名数而第之,第定名立,宫商殊别。宅有五音,姓有五声,宅不宜其姓,姓与宅相贼,则疾病、死亡、犯罪、遇祸。”按以上说法,图宅术将居宅的营建技术分为八种,其一是以干支相纪的办法,按六甲即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顺序排列次第确定名称,于是得出宫、商、角、徵、羽五音的差别,再与房主姓氏的五音相配,从而得出生克关系。如果房主姓氏与住宅次第的五音相克,房主就会遭到不幸。按照这个原理,《图宅术》又说“商家门不宜南向,徵家门不宜北向”,即凡是姓氏为商音的人家,家门不宜向南;姓氏为徵音的人家,家门不宜向北。为什么?因为“商金,南方火也;徵火,北方水也。水胜火,火贼金,五行之气不相得”。商音在五行属金,南方在五行属火,按五行生克理论,火克金,不吉利,所以商姓的人家家门不宜南向。徵音在五行属火,北方在五行属水,按五行五克理论,水克火,所以徵姓人家不宜北向。“故五姓之宅,门有宜向。向得其宜,富贵吉多;向失其宜,贫贱衰耗。”这种图宅术所尊奉的五音姓利说,与汉代盛行的五行生克和谶纬之学有很大关系。这种相宅术的出现,反映了风水术在创立过程中的繁琐化和玄奥化倾向,因此也遭到王充的质疑和批判。比如王充提出了一个反证:匈奴人是没有汉人的姓氏的,那他们的住宅又怎么以此法占断吉凶呢?王充的批判是很有说服力的,不过图宅术的五音五姓占法还是流传下来,对后世风水术产生很大影响,直到唐宋之后才渐渐式微。025汉代六壬式盘的原理是什么?1977年,安徽阜阳汉汝阴侯墓出土了一件西汉初期的六壬式盘,即汉代拭。到现在,类似的式盘已经发现了数个。在汉代,六壬术很盛行,这是源于阴阳五行学说的一种占卜术。什么是六壬呢?古人认为,水、火、木、金、土五行之中,以水为首;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天干中,壬、癸皆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舍阴取阳,故名为“壬”在六十甲子中,壬有六个,即壬申、壬、午、壬辰、壬子、壬戌,所以叫“六壬”。以六壬为坐标系而推算天时和方位吉凶,即为六壬术。六壬式盘就是当时的人们创造出来供六壬占术使用的工具。六壬式盘由上下两层同轴叠成。上盘圆形象天,称作天盘;下盘方形法地,称作地盘。天盘正中央是北斗七星,周围有两圈篆文,内圈为十二个数字,代表一年之间的十二个月份,外圈则是二十八宿。地盘四周是三层篆文:内层为八干(壬癸、甲乙、丙丁、庚辛)四维(天、地、人、鬼),中层为十二地支,外层为二十八宿。使用时,转动天盘,以天盘与地盘对位的干支时辰判断吉凶。古人认为,时间和方位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二者相合则吉,相悖则凶。如《黄帝宅经·凡修宅次第法》说:“正月生气在子、癸,死气在午、丁;二月生气在丑、艮,死气在未、坤;三月生气在寅、甲,死气在申、庚;四月生气在卯、乙,死气在酉、辛;五月生气在辰、巽,死气在戌、乾;六月生气在已、丙,死气在亥、壬;七月生气在午、丁,死气在子、癸;八月生气在未、坤,死气在丑、艮;九月生气在申、庚,死气在寅、甲;十月生气在酉、辛,死气在卯、乙;十一月生气在戌、乾,死气在辰、巽;十二月生气在亥、壬,死气在巳、丙。”这种时空对应关系,正是汉代六壬式盘的设计原理。026六壬式盘与风水罗盘有什么关系?汉代六壬式盘的应用范围很广。《唐六典》卷十四概括为九个方面:“一日嫁娶,二日生产,三日历法,四日屋宇,五日禄命,六日得宫,七日祠祭,八日发病,九日殡葬。”举凡一切阴阳之事,都要用到这种占盘。由于也用于判断方位的吉凶,就与风水术发生了联系,像上面所举的“屋宇”、“殡葬”方面,肯定是与风水有关的。六壬式盘中的地盘为方形盘,虽然没有磁针,不能测定方向,却分层刻画有二十四个吉凶方位。在古代风水典籍《黄帝宅经》中,有以阴阳八卦配干支,分为二十四路,作为建宅的指导原则,正是将六壬式盘应用到相宅中。书中载有阴阳二宅图并有较详细的说明。书中说:“二十四路者,随宅大小中院分四面,作二十四路,十干(应为八干,戊己不用)、十二支、乾、艮、坤、巽,共为二十四路是也。”“二十四路”又称“二十四山”,也就是住宅四面的二十四个方位,其表示法与司南同。这一特点被风水罗盘直接继承了下来,并演化为圆盘。据《九天玄女青囊海角经》记载:“玄女昼以太阳出没而定方所,夜以子宿分野而定方气,用蚩尤而作指南,是以得分方定位之精微。始有天支方所、地支方气,后作铜盘合局二十四向,天干辅而为天盘,地支分而为地盘。”从中可以知道罗盘的最初型制,就是由天盘和地盘组成,上面主要刻有二十四向。所以大体说来,风水罗盘正是司南与六壬式盘结合的产物。(五)三国魏晋南北朝027为什么说魏晋时期是风水术的黄金时代?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现实的黑暗,使人们都有一种朝不保夕的危机感,觉得人生苦短,命运又不可把握,倒不如切实一点,及时行乐,追逐名利。这些普遍性的心态和观念,加上当时黄道和佛教思想的影响,使包括风水在内的各种术数得以盛行。在相信风水的人们看来,现实中的种种需要,比如改变命运、追求幸福,似乎都可以通过选择居宅、葬址来得到满足,于是风水成为人们精神上的一种重要慰藉,大行于世。经过秦汉以来的发展,风水术自身也日渐成熟。随着风水的普及,不少文人开始参与这种社会时尚的著书立说,完备的风水理论体系也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据《隋书·经籍志》著录,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风水著作,如《五姓墓图》一卷,《梁有冢书》一卷,《黄帝葬山图》四卷,《五音相墓书》五卷,《五音图墓书》九十一卷等。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两位对后世影响巨大的风水宗师——管辂和郭璞。有关这两人神奇的风水传说在民间流传很广,其中体现出的一些风水观念和原则影响巨大。028“折臂三公”的传说魏晋时期,阴宅风水大行其道,蔚然成风。人们深信先人墓葬周围的山川龙脉、河流形势、风向阳光等环境因素,能对葬者家人吉凶祸福产生影响,能够福荫后代。因此,专门的阴宅相士或掌握了择葬之术的高明之士自然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史料中也不乏对他们风水活动的记载。《晋书·羊祜传》记载:“有善相墓者,言祜祖墓所有帝王气,若凿之则无后,祜遂凿之。相者见日‘犹出折臂三公’,而祜竞坠马折臂,位至公而无子。”有一个方士为羊祜家相祖墓,断言羊祜的祖墓有帝王之气,如果开凿破坏就会遭到断绝子孙的报应。羊祜听了很害怕,担心这些话传到皇帝那里自己不免有灭族的危险,于是就开凿祖坟,以破坏墓地的风水。那位相墓方士看了又说,虽然不能再出帝王了,可是还能出“折臂三公”。后来羊祜果然位列三公,只是一次骑马时摔下来折断手臂,也绝了后裔。这就是风水中“折臂三公”典故的由来。029“牛眠地”的传说陶侃是东晋一代名将,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早岁孤贫,初为县吏,后举孝廉,官至侍中太尉,封长沙郡公,加都督交、广、宁七州军事,拜大将军,是官运亨通位极人臣的人物。据说这与他先人墓地有好风水有关。据《晋书·周访传》记载:“初,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父,谓日:‘前岗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又指一山云:‘此亦其次,当世出二千石。’言讫不见。侃寻牛得之,因葬其处,以所指别山与访。访父死,葬焉,果为刺史,著称宁益,自访以下,三世为益州四十一年,如其所言云。”大意是说,陶侃还是贫寒布衣的时候,一次家里要办丧事,死者还没下葬,家里的牛却不见了。陶侃出去找,途中遇到一个老人,告诉他牛就睡卧在前面山冈的一处沟中,如果人葬在那里,其后人肯定位极人臣。老人又指着附近的另一座山说,“此亦其次,当世出二千石”,也就是会出享俸二千石的大官。说完老人就不见了。陶侃依照老人的指点找到牛后,葬亲于牛所卧处,还把另一处风水宝地告诉了与他交好的周访。周访父亲死后便葬在那里。后来陶侃果然位极人臣,政绩颇丰;而周访也当上刺史,三代皆为显贵。后世也常以“牛眠地”来作为风水宝地的代称。030萧道成的祖墓有什么神奇兆应?《南史·齐本纪》载:“帝旧茔在武进彭山,冈阜相属,数百里不绝,其上常有五色云,又有龙出焉。上(按,指齐高帝)时已贵,宋明帝甚恶之,遣善占墓者高灵文往墓所占相。灵文先给事太祖,还诡答日:‘不过出方伯耳。’密白太祖日:‘贵不可言。’明帝意犹不已,遣人践踏,以左道厌之。”南朝宋明帝刘或听说自己手下的大将萧道成家祖墓有五色云气,担心这是篡位之兆,便派当时的一位相墓高人前去察看。这位高人却知道萧道成将来必“贵不可言”,和萧悄悄打过招呼后,回来骗明帝说只不过出个大官罢了。明帝还是不放心,派人去践踏破坏,还用上了厌胜之法,可或许是因为仅仅浅表的破坏并不能损其帝王之气,他最终未能阻止萧道成灭宋建齐,当上皇帝。这一史料反映出当时风水术影响之大,甚至已涉及政权的更替斗争。031梁武帝凿鸟山是怎么回事?南朝的梁武帝时,民间曾流传有“鸟山出天子”的童谣。为了这个童谣,佞佛迷信的梁武帝决定凿平天下鸟山,以保梁朝社稷平安。于是他派了大批人马四出,只要遇上用鸟来命名的山峦,就都毫不留情地凿断地脉,破坏风水,所以当时江南一带各种名称的鸟山,没有一处是完好的。可是百密一疏,长兴县的雉山却漏网了。这是因为“雉”虽是鸟,却以音异而得以幸免。后来陈霸先取代梁朝称帝建立陈朝,为陈武帝,他的祖坟正是筑在这漏网的雉山之上的,这些竟然应了童谣的说法。032为什么说萧统因风水而英年早逝?萧统(501—531)世称昭明太子,是梁武帝萧衍的长子,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物,曾经主持编辑了我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文选》,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他帮着父亲处理朝政,公允明断、体恤下情,在朝野极有威望。可惜的是,尽管他在两岁时就被立为太子,但还没来得及即位就因病英年早逝,死的时候也才三十岁。根据史书记载,萧统的英年早逝与一次风水事件有很大关系。据《南史》载:“初,丁贵嫔薨,太子遣人求得善墓地,将斩草,有卖地者因阉人俞三副求市,若得三百万,许以百万与之。三副密启武帝,言太子所得地不如今所得地于帝吉,帝末年多忌,便命市之。葬毕,有道士善图墓,云:‘地不利长子,若厌伏或可申延。‘乃为蜡鹅及诸物埋墓侧长子位。有宫监鲍邈之、魏雅者,二人初并为太子所爱,邈之晚见竦於雅,密启武帝云:‘雅为太子厌祷。’帝密遣检掘,果得鹅等物。大惊,将穷其事。徐勉固谏得止,于是唯诛道士,由是太子迄终以此惭慨,故其嗣不立。”此段大意是说,萧统的生母丁贵嫔去世,他为了安葬母亲,就派人寻找一块风水宝地作为墓地。这时有人想把自己的一块土地高价卖给宫中,就贿赂宦官俞三副帮忙。俞三副遂启奏梁武帝,说太子所买来的地没有自己买的这块地对皇上吉利。梁武帝听信了花言巧语,就买下了那块地,安葬了丁贵嫔。这时有个会看风水的道士对萧统说:“丁贵嫔的墓地对长子不利,如果厌伏之法镇一镇,有可能延长太子的生命。”于是就做了些蜡鹅连同其他一些东西埋在了墓地旁边的长子位上。谁知太子身边有一个失宠的小人,他向武帝告了密。武帝派人挖出那些蜡鹅等物后,他以为这些都是冲着自己来的,十分震怒,打算彻查此事,后来被大臣劝止,事端才没有扩大,只是颦那位道士给杀了。当事人萧统蒙受不白之冤,又没法向父皇说明真相,因此甚为羞愧愤郁,以致抑郁成疾,而立之年就辞世了。033嵇康与阮侃围绕风水展开的一场笔仗魏晋时期的士族文人中盛行所谓“清谈”之风,内容不涉政治等“俗务”,只谈老庄等人生哲学和玄学。在玄学思潮的推动下,风水术也成了讨论对象。当时著名的“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嵇康与其友阮侃曾就住宅到底有没有吉凶的问题进行了争议。阮侃是晋代的一位医家,他是不相信风水的,于是写了《宅无吉凶摄生论》,说人的福祸寿夭都是天命决定的,现在却扯到宅子的选择上,岂不荒谬?针对阮侃的观点,嵇康写《难宅无吉凶摄生论》以问难,力主宅有吉凶之分,人当信天道所存,顺之则昌;同时提出应该修德积福,以成宅之吉,避凶免祸。随后,阮侃又有《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嵇康为此又作《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两人你来我往,最后嵇康胜出。嵇康的胜利,说明风水术已经得到当时主流文人在观念上的认可和支持。034南北朝时期的山水观念与风水学有什么关系?东晋的建立,使汉人的政治经济中心向南转移。而南方山脉丘陵逶迤,河川沟壑纵横,地形地物远比一马平川的中原故地复杂,从而孕育出自觉的山水审美观念,为风水地理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厚实的土壤。于是,南北朝时期逐渐兴起的山水自然审美情趣,与风水术相互渗透、相互生发、相互影响。在我国古代艺术史上,这一时期也是山水诗、山水画兴起的重要时期。风水术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对自然山水的处理技巧,可以说是合乎那些画家文士的审美情趣的,为他们所青睐和借鉴。山水诗的开山宗师谢灵运有这样的诗句:“洒泪眺连岗。”(《庐陵王墓下诗》)其中的“连岗”,依唐代李善述此句文“青乌子《相冢书》日:天子葬高岗,诸侯葬连岗”,显然是出自阴宅风水观念。(六)隋唐宋035大兴城的兴造与杨坚的一个梦史料记载,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开皇二年(582)开始谋建新都。当时的长安城自汉修建以来年代已久,排水不畅,生活用水污染,水碱太重,而且有被北边的渭河淹没的危险。据《隋唐嘉话》记载,杨坚有一晚梦到都城被水淹没,就下定决心建新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兴城的营建。杨坚从一开始就强调要“以吉凶之土,制长短之命”。经过一番严格的勘察之后,新城地址选在了汉长安城东南二十里的龙首原之南。那里极目远眺,近可闻渭水声响,远可见终南山背影。负责工程设计建造的是左庶子宇文恺。《唐会要》提到他按照《易经》八卦之说,选择龙首原之南坡兴建宫城。南坡有六座冈阜,人称六坡。宇文恺视之为乾卦六爻,并按九一至九六的六爻爻序来设计、布局和建筑宫城、皇城、郭城。城建好之后,为了避免泄掉帝王之气,杨坚还下令宫、皇城之南的居民里坊,取消南北门而仅开东西门。大兴城的营建过程,清晰地体现了风水术在当时建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036吕才对风水术书的整理刊正有何贡献?隋唐时期,风水类著作尤其是择葬术书大量流传,有泛滥之势。除萧吉的《宅经》、《葬经》等见载于正史的书籍外,还有江湖术士胡编乱造的大量劣作,一时良莠庞杂。于是,唐太宗令吕才主持整理历代包括葬书在内的各类术数著作。吕才(606—665),山东博州清平(今山东夏津西)人。他出身寒微,自学成才,学术颇受魏征、王闺等唐初名臣的赞赏。唐太宗时,吕才曾治直弘文馆,累迁太常丞,转太子司更大夫。据《旧唐书·吕才传》记载,吕才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奉命刊正历代术书,历时15年,“勒成五十三卷,并旧书四十七卷”。他的整理原则是“以典故质正其理”,即以古今史实为依据,批判整理当时流行的各种术数观点,比如对五音姓利说的批判等。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遭到了术士们的反对,但颇合经义,起到了正本清源、重整教纲的作用。037长孙无忌等为唐高宗寻陵经历了什么风波?关于乾陵的选址,有这样一个传说:唐高宗登基不久,就派舅父长孙无忌和专管天文历法的太史令李淳风为自己选择陵寝之地。经过勘察巡视,两人选中了梁山,认为梁山东隔乌水与九蠼山相望,西有漆水与娄敬山、歧山相连,乌、漆二水在山前相合抱,形成水垣,围住地中龙气,‘真是难得的万年吉壤。长孙无忌和李淳风选好陵址后,回京禀报高宗。袁天罡听说后,极力反对。原来他曾为高祖选陵址到过梁山,深知此山风水的优劣之处。他告诉高宗说,梁山其实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与太宗龙脉隔断,恐三代后江山有危。因为大唐龙脉从昆仑山分出一支过黄河,入关中,以歧山为首向东蔓延至九蠼山、金粟山、嵯峨山、尧山。今太宗既然已葬九峻山,为龙首,那么高宗切不可以后居前。何况梁山又非龙首,而是周代龙脉之尾,尾气必衰,主高宗治国无力。二是梁山北峰居高,前有两峰似女乳状,整个山形远观就像少妇平躺一般。高宗选陵于此,恐从此后为女人所控。三是梁山主峰直秀,属木格,南二峰圆利,属金格。三座山峰虽挺拔,但远看方平,为土相。金能克木,土能生金,整座山形龙气助金,地宫营主峰之下,主高宗必为金格之人所控。如果把陵址定于此山,日后必为女人所伤!可是,袁天罡并没得到高宗的采纳,最后还是定梁山为陵址。袁天罡知道皇帝的成命再难收回,当时就长叹“代唐者,必武昭仪”,此后果然应验。038武则天葬乾陵——唐王朝盛极而衰的先兆?《唐书·严善思传》记载:武则天驾崩后,朝廷准备将她合葬到唐高宗的乾陵里。时任给事中的严善思认为,皇帝为尊,皇后为卑;尊者既然已经先葬了,卑者是不可以后进的。而且,乾陵的元阙石门是用铁水浇铸的,不用攻凿难以打开,一旦攻凿又会惊动神道。从其它方向掘隧进入墓室,也会改变当初下葬时的神位,更加有害。从古制来看,帝后合葬也是不合规矩的,如像实行帝后合葬的魏晋两朝都成了短命的王朝。综合以上理由,为了国运长久,另选一处葬地为宜。但严善思的建议并没有得到采纳,以后唐代盛极而衰,也可以说应验了他当初的预言。039中国风水是在什么时候传入日本的?公元7世纪左右,日本的遣唐使开始大师输人中国文化,一般认为风水学传到日本也是在这个时候。据史料记载,日本7—8世纪的几次都城建设中,都是在“地相师”勘定指导下兴建的,如天武天皇681年的畿内都城的建造、元明天皇710年的平城京的建造等等。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风水是在公元7世纪左右经由朝鲜而传人日本的。日本平安时代宇多天皇宽平年间(889—898),藤原佐世编成的《日本见在书目录》在著录来自中国的道教经典时,就列有《青乌子》《玄女经》等中国风水著作,这说明中国早期风水著作是与道教经典一起传人日本的。040中国风水与日本的家相学有什么关系?中国风水分为阳宅风水和阴宅风水两个方面。相比较而言,在古代中国,人们更为重视阴宅风水,如“风水”一词即来源于阴宅风水的经典文献《葬书》。相应地,中国风水在传入日本也分为家相和墓相两个部分。家相相当于阳宅风水,墓相相当于阴宅风水。日本最重要的风水著作《相家》一书,即被认为是在中国《宅经》的基础上写成的。但日本人对家相学的重视更甚于墓相学,他们更为关注居住宅地的吉凶。对此日本学者渡边欣雄解释说,“从祖先传下来的父系的密切关系并不是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以现在居住的宅地为特征的门第(血统)。所以,重要的不是判断直系祖先墓地的墓相,而是判断宅第的家相”。日本的家相学也并不完全等同于中国的阳宅风水。日本家相学内容广泛,除讲究方位吉凶外,还重视出门起程的时间和方位的吉凶。此外,日本家相的方位观念与中国也有所出入。中国风水的方位观念是以坐北朝南的南北轴线为基础的,即所谓的子山午向,坐坎朝离。而日本家相学中的方位判断轴线却是坐艮朝坤的。041五音姓利说对宋代风水有什么影响?宋代皇帝建陵墓时,必定会依据阴宅风水的术法选址。当时仍然流行五音姓利相墓之法。在宋仁宗敕王洙编纂《地理新书》并定为官书前,当时皇家术士所用的就是这种风水术法。按照五音相墓法,宋代皇帝姓赵,在五音中属角声,当在南偏东、北偏西的轴向定址为宜。如《宋会要辑稿》中对宋真宗的葬礼记述云:“按经书,壬、丙二方皆为吉地。”对宋代皇陵所体现出来的风水原则,赵彦卫《云麓漫钞》中也有详细记载:“永安诸陵,皆东南地弯,西北地垂;东南有山,西北无山,角音所利如此。七陵皆在篙少之北,洛水之南,虽有冈阜,不甚高,互为形势。自永安县西坡上观安、昌、熙三陵在平川,柏林如织,万安山来朝,遥揖篙少。三陵柏林相接,地平如掌,计一百十三顷,方二十里云。今绍兴攒宫朝向,正与永安诸陵相似,盖取其协于音利……五音姓利说经过王充、吕才等历代有识之士的批判,虽在宋代一度回光返照,但以后就渐渐衰落了。”042宋代理学先驱陈抟与风水有什么渊源关系?宋代理学的早期传承,可追溯到宋初一位名叫陈抟的道士那里。而在风水术的传承中,陈抟同样有着重要地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提到:“文迪因得筠松之术,后传于陈抟,是书即其所授师说也。”陈抟的风水术传人有吴景鸾。据《江西通志》记载,吴景鸾的祖父吴法旺“志天文地理之学”,送儿子吴克诚跟从华山道士陈抟受业。一天,陈抟把所有的风水术书都送给吴克诚并让他回去,还告诉他说:“汝子仙才,能绍业。”后来吴克诚之子吴景鸾果然如陈抟所料,成为当时享有盛名的风水大师。此外,陈抟不仅传授《先天图》及易学思想给种放,而且为其先人卜葬地,预言种氏族人名将辈出。相传他还撰有《玉尺经》四卷,收入元代刘秉忠所编《地理大全》。所有这些,都说明陈抟与宋代风水确实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043宋代理学家是怎么看待风水的?宋代许多理学大家如朱熹、程颐等,都很相信风水。程颐()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他与其胞兄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他在《葬说》中认为:“地之美者,则其神灵安,其子孙盛,若培壅其根而枝叶茂,理固然矣。地之恶者,则反是。父子祖孙同气,彼安则此安,彼危则此危,亦其理也。”这种观点与历来葬地荫应的风水观念是一致的。而朱熹对风水的信奉要比程颐更胜一筹。朱熹本身就成长于风水气氛浓厚的江西。在江西,风水之术“往往人能道之”,也给了他深刻影响。他为了安葬父母,而苦苦寻找风水宝地的传说,在民间流传甚广,这说明他确实是笃信风水的。宋代理学为阴宅风水理论提供了一套圆通的解释。如宋代的气论思想认为,万事万物都生于五行二气,鬼魂亦不例外。如朱熹说过:“鬼神只是气,屈伸往来者,气也。天地间无非气,人之气与天地之气常相接。无间断,人自不见。人心才动,必达于气,便与这屈伸往来者相感通。如卜筮之类,皆是心自有此物,只说你心上事,才动必应也。”就是说,人死了以后,其气依然存在,而且与生者之气相感应,相互影响。这其实和“乘生气”的风水观念是一脉相通的。044为什么说朱熹也是一个精通风水的人?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代大儒。朱熹不仅相信风水,他和宋代风水大家蔡元定(蔡季通)有师生之谊,曾得到后者的传授,所以也可以说精通风水术。据《宋史·朱熹传》记载,当时围绕着为孝宗选择山陵的事情,朝官们论战不休,日官荆大声卜地于思陵旁边,而按察使赵彦逾踏勘后认为那里“土肉浅薄,下有水石”,风水不好,后又有孙逢吉奏请重择吉址。刚刚在朝供职的朱熹加入到混乱之中,要求“博访名山,不宜偏信台史,委之水泉沙砾之中”,另择最吉之处,以“使寿皇遗体得安于内,而宗社生灵皆蒙福于外矣”,将皇陵地址的选择与国势的盛衰联系起来。这就是有名的《孝宗山陵议状》,是朱熹身为朝官的第一个奏状。朱熹敢于上书就皇陵择葬之事说明自己的意见,可见他对自己的风水造诣是很有自信的。朱熹对于风水有一些精辟的看法。如他并不反对当时择皇陵所持的五音姓利之说,但又进一步指出:要按这种原则选择“坐丙向壬之穴”(即坐南向北之穴);应该有个前提,即在大环境的选址上,依照“主势之强弱,风气之聚散,水土之浅深,穴道之偏正,力量之全否”这五个准则选定“形胜之地”。他所持的显然是宋代渐成气候的形势派理论。朱熹还建议在江西、福建这一带选择精神相地之术的专家去为皇室择地,反映了他对当时兴起的理气派和形势派的支持。朱熹还曾经分析过北京(即当时金朝燕京)的山川形势,赞叹说“冀都是正天地中间,好个大风水”,他的观点影响了后世元明清王朝的择都观念。045指南针的发明对风水有什么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军事、生产和风水活动的需要,宋代出现了一种比司南更准确、更方便的指向仪器——指南针。指南针的出现推动了风水罗盘的发明,从而使风水术有了推演方位、立极定向的基本工具。根据沈括《梦溪笔谈》“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的记载可知,北宋时期,人们已经知道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从而使钢针磁化。不仅如此,沈括还记载,磁针在指南时经常会微微偏向东方,这说明宋代人已经凭借指南针发现了地磁偏角。《梦溪笔谈》还记载了四种装置磁针的方法:(1)水浮法:在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指示方向;(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3)指甲旋定法:将磁针置于指甲之上,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从而指示方向;(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从而指示方向。最初使用的浮针,并没有固定的方位盘。当浮针与方位盘结合起来之后,就出现了水罗盘。最早出现的是一种水罗盘。水罗盘就是把磁针放在一个中间凹陷处盛水、边上标明方向的盘子里,磁针浮在水面上能够自由旋转,静止后两端分别指向南北。南宋时期,这种带有方位盘的指南针就已经用于航海了。除了水罗盘外,还有一种常用的罗盘——旱罗盘。旱罗盘是用一根尖的支轴支在磁针的重心处,尽量减少支点的摩擦力,使磁针在支柱上自由灵活地转动以正确地指向南方。以后出现的风水罗盘要比作为指南工具的罗盘复杂得多,可是从制作工艺和操作原理来说,其生成的基础仍是指南针。(七)明清046李自成与崇祯的风水之战据《朱元璋系年要目》介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祖居江苏省句容县通德乡朱家巷。元朝初期,为了逃避官府的苦役,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就携带全家老小,逃到泗州、盱眙一带,居住在古泗州城北13里的孙家岗。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朱初一被尊为皇帝,庙号熙祖,谥号裕皇帝。1386年,朱元璋命皇太子朱标,带领文武群臣和工匠,到泗州城北杨家墩,开始修建祖陵。以后陆续增修,经过28年,耗费大量资金,到永乐十一年(1413年)才把他的高祖、曾祖、祖父三代的陵墓全部修建成功。至此,杨家墩改称明祖陵。到了明朝末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破此处后,为了破坏明朝的龙脉,将明祖陵破坏得一塌糊涂。但李自成在破坏朱氏龙脉的时候,却不能保全自家祖坟的周全。为了打击李自成起义军,崇祯十五年(1642年)正月初八,接到崇祯皇帝密旨的陕西总督汪乔年,命延安府米脂县县令边大绶等人进山寻找李自成的祖、父的墓地,并进行了破坏。后来,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逼死了崇祯皇帝,建立了大顺政权,但不久就在吴三桂和满清军队的联合夹击下败亡了。传说中,正是因为李自成和崇祯皇帝互断了对方的龙脉,才造成了这一两败俱伤的结局。047为什么说明清时期风水家的社会地位不低?风水学在明清两代广泛流行,一般文人雅士或多或少都懂得一点择地相宅方面的知识,更有一些落第文人在举业无望后转作风水先生,无形中提升了这一行当的整体知识水平。在当时所谓的三教九流中,有俗谣说“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丹青四地理,五星六爻,七僧八道九行棋”,风水术士(地理)仅次于读书人、医家和画师,足可见其社会地位之高,也体现了民间对风水的重视。048明清时期风水学研究的兴盛明清以前,已有大量风水著作传世,经过形势派与理气派的长期实践,风水理论也已经基本定型。这一时期的风水学主要是对已有的著作进行整理,并进一步总结实践,因此,研究和注释风水文献的风气大兴,特别在清代乾嘉学派的影响下,考据之风盛行,更推动了风水学研究的发展。许多以“辟谬”“校补”“笺注”命名的著作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如明代谢廷柱的《堪舆管见》、杨明勋的《疑龙经校补》、梅漪老人的《阳宅辟谬》等等。另外,由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几乎对每一篇文献都有一番考证研究,历代较为流行的风水著作如《葬书》、《黄帝宅经》、《玉尺经》等书的作者和成书年代等,均有了较为详细和严谨的考证,为后世研究风水著作提供了重要参考。049为什么说明清是风水学的集大成时期?明清时期,前代的风水著作都得到了系统的收集和整理。如官方组织编纂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大型丛书,几乎收集了前代所有的风水著作。而在民间,一些风水结集也开始出现,一般冠以“大成”“大全”之类的名称,影响力较大的有王君荣的《阳宅十书》、无名氏的《阳宅大全》、李国木的《地理大全》、叶九升的《地理大成》等。这种编纂和积累风水著作的风气,为后世保存了大量的宝贵文献。清代的《四库全书》收录有《宅经》二卷、《葬书》一卷、《撼龙经》一卷、《疑龙经》一卷等,虽数量不多,但考辨精审。尤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利用目录学成果对其收录的风水书籍进行了精审的考辨,提出的看法极有见地,至今没有著作能超越。而《古今图书集成》将收录的范围扩大到有关风水的史实、传说、人物及有关风水的论述等,分别编录在堪舆部总论、堪舆部名流列传、艺文、纪事、杂录内,是其一大特色。050慈禧与光绪斗风水光绪帝的父亲奕儇是道光皇帝的第七个儿子,被封为醇亲王。他的陵墓位于海淀区北安河乡妙高峰东麓,墓址原为明法云寺旧址。奕谖看中了这个地方,在这儿建造了自己的陵墓。人们习惯上称奕谖之墓为“七王坟”。醇亲王墓道前有一棵至少百年的枝繁叶茂的银杏(别名叫白果树),在奕儇死后多年,为光绪皇帝惹来了麻烦。当时光绪皇帝日益年长,与慈禧之间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半球风水怎么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