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不明白,混音很需要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吗

暂无话题描述关注话题分享阅读全文3762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3396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3104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2638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阅读全文2324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15,713拒绝访问 | steamcn.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steamcn.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eee8bb-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Dubstep理论研究院Dubstep理论研究院专注从事以dubstep为主的电子乐理论研究关注专栏更多最新文章{&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pay.zhihu.com\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title&:&如何学习dubstep风格的混音?&,&author&:&s-dancer&,&content&:&\u003Ci\u003E*最近有了点闲暇时间,趁这个机会写一篇简短的文章,简要说一下在做dubstep风格的混音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u003C\u002Fi\u003E\u003Ch2\u003E一、什么是混音\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我们知道,学习艺术往往很讲求天分,比如音乐界的神童莫扎特、电影界的怪才昆汀等,都是在天分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努力,最后才取得惊人的成就。现代的电脑音乐创作其实也是如此,还记得吗,我之前说过这是一项艺术创作活动,因此你的天分、音乐基础、悟性等都将决定你能在这条道路上走得多快以及走得多远。可是一旦涉及到“混音”这个东西,很多艺术创作规律将暂时失效,因为它们根本不是同一种东西,除去理论学习外,\u003Cb\u003E混音最需要的是常年的实践与经验积累\u003C\u002Fb\u003E,基本上可以看做衡量一个人电脑音乐创作时间的基本尺度,这也是为什么我之前说“混音混得好则可以让你与业余玩家彻底拉开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混音,简单来说就是频率避让(实际很复杂),举例来说,就是让多条管道里的水顺利通过而不互相干扰,如图所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510fd671bb522c08c2b27.jpg\& data-rawwidth=\&196\& data-rawheight=\&275\&\u003EA、B、C分别代表低中高三个频段,水管代表频段容量。在水量较小的时候,它们都可以安全通过,而一旦某个频段水量过大,必然会溢出,进而干扰到其它通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遮蔽效应。而某一种乐器,往往并不只包含某一个频段,同样的,我们再举个例子,假设有三个巨大的水桶A、B、C,分别装有三种不同颜色的颜料,我们在往对应的水管里倒的时候,由于水管太小,颜料必然会洒到旁边的管子中,如果三个水桶同时倾倒,最后自然就会乱成一团。而如果我们加一个漏斗,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而这个漏斗,就是均衡器(EQ)。\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这个角度讲,dubstep风格的混音并不难,使用均衡器消掉不需要的频段,减小不自然的部分,增加需要着重表现的部分,根据需要做一下压缩,适当加些混响,一个音轨的基本混音就完成了。一个乐段的话就是根据听感调整各个bass的音量以及各种效果,鼓组做一下侧链,基本概念无非就是如此。而我看到的实际情况却是,中国绝大部分的dubstep作者所做的曲子都在混音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奇葩问题,而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根本就不重视,甚至感觉不到有错误,但曲子听起来就是别扭,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难道他们的混音技术真的那么差吗?也不见得。我认为广义的混音不仅包括那些基础操作,还包括可以让曲子变得更好听的所有技术手段与艺术思考。\u003Cu\u003E这里我为电子乐制作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说法——审美。\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二、欲做大波,先练审美\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作为dubstep吧的吧主,我常年专注研究这一种风格,听过的dubstep类型与数量也是远超常人,数以万计的积累让我对dubstep的审美感知有了准确的把握。对于国人作品,我基本上说开头5秒就能大体了解作者的层次,drop3秒就知道这个曲子值不值得继续听,但可惜的是,大部分作品都过不了这8秒的关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些年兴起的网易云音乐是把双刃剑,它在大量降低电音准入门槛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过于虚幻的乌托邦,鼓励与支持压倒性地盖过了批评与建议,很多作者不知道更无法看到自己作品的不足,自然也就难以进步。而很多抱着“发作品就是为了满足虚荣心”的作者更无法接受这些批评与建议,长此以往,泡网易云的作者不仅制作水平难以提高,更滋长了一些坏习惯。\u003Cu\u003E不怕做错,就怕不改。\u003C\u002Fu\u003E前两天跟一个朋友提到了这个问题,我当时虽然只是稍微说了一下,但是他却很重视,立即前去学习,这就是执行力,这就是听劝就能进步的成功范例,不要觉得没什么,一般人还真就做不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YouTube上有海量的house免费工程,其中不乏大量原创精品,除去音源导致的特殊问题外,很多工程的编排与听感还是很不错的,而高质量的dubstep工程却可遇不可求,即使一些收费的工程也是差强人意,除去小众化等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dubstep风格的创作难度非常高,没个两三千首的聆听经历做出来的东西根本不能听,仅仅音色的调配这一块就死掉一大片。Dubstep作品中合成器无疑是核心部件,研究好这一块确实可以“让你成为大神”,但根据我对国内电音作者的判断,真心不鼓励在初期就大量搞什么原创音色,国内像夏小风这种对massive有深刻体悟的dubstep作者非常少,如果你没有这种能力,强烈建议先去找找预置,根据需要改一改,再去走原创,甭给我说你在这次的作品里加了多少好bass,自己怎么怎么辛苦做出来的,那帮小白听不出来,还真当我不知道你下的预置?还是那句话,\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我没有针对任何一个人,我是说在座的都是辣鸡。\u003Cbr\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不要急不要慌,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没人要求你一步登天,承认用了预置不丢人,至少咱在进步不是?\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差别就在于你选了哪些预置,如何进行的搭配,这就需要你按照我之前在电子乐制作入门上篇说到的“意识准备”里去做,先通过海量聆听培养出良好的审美感知,注意思考什么样的是好的音色,如何修改与搭配,当下流行的是哪一种(老鸟切勿再大量使用vocodex),哪种风格着重使用哪类bass(如Au5的bass连续性就很强)等。这些东西没有教程,全靠自己领悟。国内大量所谓培训机构的所谓dubstep老师说的也不见得就是对的,不只是因为他们不着重研究dubstep,更因为其作为天朝生意人的关注点与视角,跟他们学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非常便捷,但涉及到专业的小众领域,差别就很明显了。还有很多入门较早的普通爱好者其实也是水平长期停滞,却被音乐人的标志造成了错觉。对于这些,新手不必迷惑,要相信自己的判断。这个问题很难受到重视,却很容易拉开差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这句话写给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一个人:\u003Cb\u003E\u003Cu\u003E信吧主,得大波\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3:54:5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4,&likeCount&:1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54:53+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d4cab36c8e9bbd3b7f6b8c818a2525ea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4,&likesCount&:19},&&:{&title&:&简述dubstep的历史性&,&author&:&s-dancer&,&content&:&最近一直忙着写曲子,没怎么思考理论方面的东西,在这里仅仅稍微说一下这个问题,以保持理论的完整性与连续性。\u003Cp\u003E众所周知,我不喜欢谈论dubstep的历史问题,不是因为历史不好也不是相关理论缺失,而是这些东西除了对大V们装逼有帮助外,对于我们理解当下的dubstep作用并没有那么大,因此大家也不要在知乎的问答里被太多的历史问题所迷惑,有些人喜欢振振有词地谈历史是因为他们只知道这一块,而真正的理论研究还需要持续地关注当下,否则那些看似高逼格的“历史电V”所谈论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都成了无用知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里所说的历史性,不是阐述dubstep的发展历程,也不是单纯地列举著名人物,而是简要地说明历史性这个概念,为大家看待dubstep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也算是对之前dubstep概念界定方式的一种强调和补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dubstep还在英国的时候,dubstep基本代表着黑暗、抑郁、精神迷茫,就像伦敦那雾蒙蒙的天气一样,这也是人们对这个词最早的界定与最初的印象。后来雷鬼元素逐渐融入,黄绿色调的叶子、红色的热情给了唱片封面一些牙买加的温度,dubstep有了用留着辫子头的黑人说着“ma hey bow dow”做vocal的习惯。当美国的Skrillex引领着所谓brostep出现,dubstep一下子变成了怪兽的咆哮,一时间monster bass成了dubstep的全新代名词,dubstep也因此获得了空前的发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后来,当同质化逐渐严重,粗制滥造的作品激增,审美疲劳也普遍加剧,人们对这种风格的热情也逐渐褪去,早期的Skrillex系bass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开发殆尽,虽然trap等风格元素的加入给了人们更多的创作方向,但一些小的创意不足以改变全局,一直走早期Skrillex的老路总不是个办法。期间有包括Au5在内的制作人一直在坚持属于自己独特的风格,给了以各种音色胡乱堆砌被人们玩坏了的dubstep一口良药,但这种风格以清新为主要特点,很多喜欢drug的朋友还是不能在这里得到想要的东西,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朋友开始大量吸食包括deathstep、brutal dubstep在内极度狂躁的曲子,但此时已经听了上万首曲子的我已经味同嚼蜡,无法再找到当年疯狂追逐centipede的感觉,在经历了数次严重的审美疲劳后,过了好久都没再听哪怕电子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直到一年前,一种新的风格进入了我的视线,此时的人们不再一味追求音色的躁,而是开始向干净的中高频bass努力,相当于逆向思维了一下。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探索,很多作者都已经熟悉了这种曲风并掌握了这种创作套路,其必备要素除了要大量使用中高频bass外,还要符合主bass规则。这说来并不算新,当时我在研究Au5的Ennui时就发现了这种做法的奇妙,它可以让听众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也能让你的主旨更明确,在当今快餐时代这种做法无疑更是符合商业规律的。那么这种曲子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去制作主bass了,其次是对节奏感空前的侧重,利用多个略微类似却又不同的bass交叉组合,使用反复等手法加强舞动感,主要部分就完成了。而主打中高频的这类dubstep必然会因此出现低频缺失,那么一个厚重的subbass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风格的跳跃感与摇摆感极强,很多都类似于那种riddim dubstep,其出现的时间已经不短,只是好多人还没有开始关注,近日我在贴吧发起的“dubstep复兴计划”很大程度上也跟这个有关。而特别喜欢推荐这种风格的频道则是著名的DubstepGutter,这也是我现在订阅的唯一一个电音推荐频道。Different Heaven等人对此的探索较早,之前的Never Say Die Vol. 4更是大量充满了这种感觉,但最著名的要数去年突然复活的Skrillex的Red Lips,虽然他早已习惯在现场放这种曲子,但这首无疑是最成功的。当下的流行趋势也必然就是这种风格,我打算在下周发布的dubstep新曲也是这种。综上我们可以看到,dubstep的创新点可以有很多,当然也还有很多尚未得到开发,比如最近几个月3拍的曲子突然增多,这种做法与我前一段时间创作实验作品时突然迸发出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质量较好的曲子如Space Clouds、The Uprising等,都是非常有意思的曲子,这种拍子让人眼前一亮,何况还符合“舞”之规律。目前在“时尚界”我们对dubstep的印象就是本段所描述的这些情况,今后的作品会走向何方我们不知道,但几十年一路走来,dubstep经历了无数的辉煌,必将会继续在全世界所有电音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迸发出更新鲜的活力。\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5:12:00.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likeCount&:1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3:12:00+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71af04073ecca0c0db7f0e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likesCount&:10},&&:{&title&:&推荐几款个人常用的音源和效果器&,&author&:&s-dancer&,&content&:&市面上的编曲软件种类繁多,音源和效果器更是数不胜数,如何淘出高质量的插件将直接决定你的创作体验,而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插件组合更是每位音乐人的必修课。这里介绍一下个人常用的一些音源和效果器,供各位新手朋友参考。\u003Ch2\u003E一、合成器\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1.Native Instruments Massiv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e080bdedd1.pn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630\&\u003E\u003Cp\u003E这款合成器出现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但是在当下出镜率依然很高,尤其在合成脏bass方面堪称一绝,因为它本身就是专为bass音乐打造的,基本上说,没用过这款就基本意味着你不是真正的dubstep producer,即使在dubstep流行趋势变化明显的当下,massive依然有着其无可替代的地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Sylenth1\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683a733f1fc.jpg\& data-rawwidth=\&908\& data-rawheight=\&591\&\u003E\u003Cp\u003E如果你下过很多国外的水果工程,会发现这款插件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尤其擅长EDM向的作品,它的各种arp听起来感觉也非常好,只是不同环境下稳定性可能不一。\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reFX NEXUS\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9e70ed62e4f4b6db9a7adb618dbdd1ba.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13\&\u003E\u003Cp\u003E(外观非常霸气但也非常唬人)\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c99d91c54f84c4a96c38b.jpg\& data-rawwidth=\&842\& data-rawheight=\&475\&\u003E\u003Cp\u003E虽然常称之为合成器,但它更像是个综合音色库的采样,加上各类扩展后,这个库可以变得非常庞杂,基本上属于大而全的类型。其音色最大的特点就是缥缈,常自带大量混响,故而丰满有气氛,很适合铺底,同时由于无需太多处理就能撑起场子,特别适合新手掩盖不足,老鸟可能会因为其音质不够好只做少量使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FL Sakura\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21dd1e1daa13e.png\& data-rawwidth=\&856\& data-rawheight=\&562\&\u003E这款水果自带的物理建模合成器唯一吸引我的地方是那个羽管键琴的预设,它的音色与真实的羽管键琴差别极大,但非常有历史沧桑感,尤其低频区琴弦的震动声,简直是另类的迷人。\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FL Harmor\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8dd178b09a46a697c7ed826.png\& data-rawwidth=\&1033\& data-rawheight=\&707\&\u003E水果自带了很多合成器,但这款是很多水果党的最爱,不仅音质清晰,关键可玩的花样超多,把做好的音色拖个图进去(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图片),声音立马变样。可正可负的逻辑也确实是水果的风格,Savant、Seamless等特别喜欢鼓捣这个,这也是我目前见过最好玩的合成器之一。非水果党也不必流口水,因为它有独立版可以下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XferRecords Serum\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e3853a88bae0e0c478c468a7beaeedb1.jpg\& data-rawwidth=\&902\& data-rawheight=\&730\&\u003E\u003Cp\u003E虽然出产已有时日,但在dubstep开始走向中高频的2015年,这款“血清”波表合成器也突然变得流行起来,可以这么说,没玩过massive说明你没有做过dubstep,没玩过serum则说明你没有紧跟dubstep的潮流。其清晰度与质感可以让你做出可以“看得见摸得到”的bass。\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如FM8、razor等,但\u003Cu\u003E工具只是用来实现想法的,有没有一款使用熟练的合成器来帮你实现这些想法才是更为关键的东西。\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二、采样源\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如果说玩合成器是拉自己的屎,使用采样就是用别人拉好的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Native Instruments Kontakt\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32695f49adf7e3f450a643af13bc4956.pn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555\&\u003E要想使用采样,首先要有一个采样器,而Kontakt无疑是其中最著名的了。本文所介绍的采样基本都是基于这个采样器的,它的功能很多,看似复杂但很多功能却经常是用不到,新手最需要熟练掌握的技巧是分轨输出和内存节省,另外就是其安装与升级非常容易出现问题,初次使用可能需要大量时间去磨,过去之后,你会发现一个很大的世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钢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钢琴音源的数量之多,几乎已经到了出门散个步都能捡到两个的程度了,个人常用的是Native Instruments The Grandeur和Native Instruments The Giant Piano,前者属于那种比较稳重的类型,几乎可以轻松胜任各种风格,后者也被称为城市钢琴,适合做具有空灵美感的曲子,我的两首钢琴改编曲都是用这个来做的,体积小音质也不如前者,但是特殊情景代入感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管弦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推自然是黄金管弦乐,新手用这套比较稳定,简单易用,由于一直倾向研究电子,所以个人对管弦乐要求不高,一直没舍得丢掉,但是需明白这是一套很古老的音源了,而且电子党往往希望能有混好的管弦直接用,所以最近我试了试恐惧交响乐2(Project SAM Symphobia 2)和管弦乐精华(Project Sam Orchestral Essentials)等,大家可以去试试,算是个人筛选出来的不错的东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d13a920ba65d8d6d58c2f0f8ac64e031.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u003E小提琴solo的话有一款比较冷门的Embertone Friedlander Violin个人强烈推荐,如果你想要获得特别干净的声音,你会发现其高频表现比著名的LASS弦乐好出很多档次,唯一的问题恐怕是它恐怖的内存占用量了。\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4.民族音源\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d1ccdbe697bc0e.jpg\& data-rawwidth=\&897\& data-rawheight=\&641\&\u003E\u003Cp\u003E印象中当年我安装最早的kontakt音源就是Best Service Ethno World 5了,它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著名民族乐器,甚至还包括了可以极大增强代入感的人声片段。这套采样的应用极为广泛,周杰伦的那首《乌克丽丽》就用了里面的一段采样(个人偶然发现的,未得到证实)。耐心去找,你总能在这套音源里挖到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个人一直没太多研究过中国民乐的音源,这一块除了众所周知的空音可以用以外,还有一个黄河古筝音质特别棒,它的采样器是Best Service的Engine,与kontakt类似,体验却差别较大,比如对内存的极大占用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cd20c21bb00f4edd3aa69.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26\&\u003E5.人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的自由度很高,合唱可以试试East West Symphonic Choirs、Cinesamples Voxos Epic Virtual Choir等,神秘感强推Best Service的Altus、Cantus、Mystica、Shevannai(我的那首《猛犸象》就用的这里的采样),前一段时间还偶然发现了重金属人声的Soundiron Voices Of Rage,有时候随便逛逛反而能有意外收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吉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尼龙吉他可以根据喜好任意选,但钢弦吉他个人唯一看中的是Ample Sound家的那款。金属电吉他的话,只要内存够用,推荐Prominy V-Metal,没什么好说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羽管键琴\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1dd590a5fe00ff5a344468.jpg\& data-rawwidth=\&567\& data-rawheight=\&380\&\u003E\u003Cp\u003E这个就纯属个人喜好了,我最喜欢的是SonicCouture - The Conservatoire Collection里的Flemish Harpsichord,那种巴洛克代入感、那种清晰的质感,简直让人欲罢不能,此外还有Spitfire Harpsichord等可以试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顺便一提,目前我找到低频感觉最“爽”的管风琴是ARIA Sounds Pipe Organ,只要内存够大,你把栓子全打开,卧槽,那感觉简直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8.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架子鼓可以试试加了扩展的Addictive Drums,如果是新手做流行的话不推荐用这个,建议在SSD4和EZDrummer里面选一个。而电池鼓的话,你不一定要用它的底鼓,其各种鼓类小件非常好用,关键还自带索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说到鼓,下面隆重介绍一下复仇者采样大礼包:Vengeance Sound Pack,人手一份这个包几乎已成了电子狗的必备修养,不需要你全部都有,但主流的那些没有的话往往会给你的学习交流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何况很多采样真的很不错,比方说你只拿个“Vengeance Essential Dubstep Vol.2”来用,基本上说做dubstep需要用到的鼓和过渡音效就不用愁了。\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三、效果器\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1.Waves\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49ed06dca6ddfdfdbb993728.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418\&\u003E你可以吐槽Waves的界面,但是你无法撼动它在效果器界的大哥地位,有了它几乎就相当于有了一切你需要的效果器。\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Waves虽好,却容易贪杯,不要在眼花缭乱中忘了自己的真实需求。\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MeldaProduction\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143aa2d651b5ce8b9f10d06fd399e030.png\& data-rawwidth=\&256\& data-rawheight=\&256\&\u003E这个系列是我前一阵子刚发现的宝物,知名度远不及Waves,但是它在可视化方面做的可以说极为优秀,可以对Waves做了一个很好的补充,对完善混音更是必不可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Fruity parametric EQ 2\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许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用熟了这货,混音时用来监视与比较能量分布简直是神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iZotope Ozon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说实在的,个人一直认为努力做好分轨的工作即可,少在总线搞玄学,但有时确实需要这些,所以偶尔加个臭氧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电吉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直装着Guitar Rig 5,却一直没用在成品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FabFilter\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2bc421dfe39950e7afb4.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1000\&\u003E一个字:“舒服”!谁用谁知道。\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h2\u003E四、结语\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音源也好效果器也罢,往往体现着一个人的创作需求与风格倾向,本文只是选取了个人常用的其中一部分跟大家分享下,它们不一定是该类型中最好的,只是符合个人喜好与操作习惯,但希望能对各位读者尤其是新人朋友一些小小的帮助,愿大家能借助这些工具早日创作出自己想要的作品。\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5:25:1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8,&likeCount&:98,&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3:25:13+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1.zhimg.com\u002F6dd32b9d23c81c3dc2d4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8,&likesCount&:98},&&:{&title&:&不要以为你们点赞了我就会继续发,哼~&,&author&:&s-dancer&,&content&:&上篇文章一反常态,我给大家推荐了一些个人常用的电音制作插件,在像往常一样看到大约五六位朋友点了赞后,我像往常一样地想,嗯,差不多就这样了,毕竟没打多少字,可后来的发展非常出乎意料,截止发稿时已经获得了26次赞同,欣喜之余,45°角抬望天空,我想起了往事。\u003Cp\u003E当年玩音乐制作不久时,我花了一星期做了个曲子,发到了b站,获得了4000次的点击量,而且在其他地方也几乎全好评;后来我花一天做了个曲子,发到了b站,获得了7000次的点击量;再后来,我花了3个小时做了个曲子,发到了b站,竟获得了13万次的点击量;再后来的后来,我花了近一个月做了个曲子,发到了b站,仅获得了1000次的点击量...然后,我退隐了江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专栏是高逼格的学术场所,专注从事“理论”研究,不要以为你们为突如其来的一篇“实践”性文章点了很多赞我就会继续发实践的教学,我是不会妥协的,嗯。即使我是知乎里唯一一个把dubstep当专业理论去研究的,即使很多人认为舞曲仅仅是嗨而已压根没有理论,之前拼命码了一万多字的系列文章,让我累到一口老血喷出,却只有很少几位朋友看的日子我也过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有些朋友能否少显摆然后爱护一下评论区,不要把评论区搞得那么乱成不成,为此我都关了几篇文章的评论了呢,再这样我就删了你评论,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来嘛,当初申请这个专栏就是给自己潜心搞理论研究用的,压根就没打算做实践,要不然就叫“dubstep实验室”或者“dubstep工厂”之类的了,更没专门为了写给谁看,或者刻意满足读者需求之类的。不过这次的事件是偶然呢,还是大家真的喜欢这类文章呢?\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反正这里是坚持高逼格的专业学术研究专栏,感谢所有朋友支持的同时,我是不会妥协的,嗯,哼~\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8fbb1ac2b4e4d3c8c4b5c.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293\&\u003E&,&updated&:new Date(&T06:01:10.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4,&likeCount&:2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4:01:10+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b90ca7ae8b9f6ce4419a1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4,&likesCount&:22},&&:{&title&:&个人dubstep新单:Dancer Jay发布&,&author&:&s-dancer&,&content&:&\u003Cp\u003E\u003Cvideo id=\&60043\& data-swfurl=\&http:\u002F\u002Fwww.tudou.com\u002Fv\u002F\u002Fv.swf\& poster=\&http:\u002F\u002Fg1.tdimg.com\u002Fc1ab2dbc6dd2ad39e90ea\u002Fp_2.jpg\& data-sourceurl=\&http:\u002F\u002Fwww.tudou.com\u002Fprograms\u002Fview\u002FEhB4Jlf8DkM\u002F\& data-name=\&原创dubstep:Dancer Jay\&\u003E\u003C\u002Fvideo\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视频是我模仿gutter风格做的,加入了大量个人风格的元素,渲染居然用了10个小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首dubstep是我目前做的最用心或许也是最精彩的舞曲了,为此我投入了非常多的时间与精力,从每个bass旋钮到各尺寸的配图,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精心设计,将常年的积累在此处爆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Drop部分采用了时下流行的结构与音色,旋律改编自松鼠大作战,人声是拳皇13爪八神的语音采样(包括一直被你们当成“屎”的那句日语,明明是正经的个人电音标志好不)。与往常的叙事倾向相比,此次更侧重于氛围的营造,城堡、阴雨、森林、乌鸦等所带来的幽暗神秘气氛一直是我的最爱,包括结尾处的羽管键琴solo在内,一切都将个人特色在这里充分展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先前的伪live版得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demo也获得了不少专业人士的肯定。我对此曲所进行的细致的调配与混缩为各位听众保证了良好的听觉感受,希望关注我的朋友们能够在这次的正式版里感受到这些诚意,当然也顺便打打脸什么的,毕竟有一部分人一直对我的电音创作能力存有质疑,这次你们可以闭嘴了,括弧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时感谢电悦台对此曲的推送,祝电喵越办越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下载地址:\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music.163.com\u002F#\u002Fm\u002Falbum?id=\&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网易云音乐 听见好时光\& class=\&\&\u003Ehttp:\u002F\u002Fmusic.163.com\u002F#\u002Fm\u002Falbum?id=3C\u002Fa\u003E (在网易云音乐里搜索“Dancer Jay”即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也可任选格式及音质下载:\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s-dancer.bandcamp.com\u002Falbum\u002Fdancer-jay\&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Dancer Jay, by S-dancer\&\u003Ehttps:\u002F\u002Fs-dancer.bandcamp.com\u002Falbum\u002Fdancer-jay\u003C\u002Fa\u003E (包括无损格式,点击“Buy Now ”填写0即可免费下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下为狂妄自嗨,请无视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前两天跟大家介绍过这种风格,它兴起的时间不算长,目前我还没有见过国内的dubstep作者可以达到同等水准,如果你认为有,请告诉我,我前去拜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明明就没有。\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4:52:3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likeCount&: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2:52:31+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3e23f293d52aaf880bde275aa8784e65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likesCount&:9},&&:{&title&:&近期一些文章的补充&,&author&:&s-dancer&,&content&:&\u003Ci\u003E*有时候写多了难免会有遗漏,鉴于内容比较庞杂,现在整理一下以新文章的形式发到这里,望引起读者朋友们的关注。\u003C\u002Fi\u003E\u003Ch2\u003E一、粒子合成器\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合成器的类型有很多种,有一种听起来极为高大上,它就是粒子合成器,但不要被它的名字迷惑而自开脑洞想到量子物理学之类的,用最简单的话描述,它其实就是一个自带效果器的采样器,而之所以叫“粒子”,是因为它会把采样打散成小颗粒,然后重新组合,就叫粒子合成了。有没有想到这货:\u003Cimg src=\&831eedf42d1c9eaf173ef3c09845dfa7.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37\&\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想要做那种气氛效果,可以试试Steinberg Padshop,而个人最喜欢的是iZotope的Iris,\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ea6165dac05e8e6cdd882e.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557\&\u003E\u003Cp\u003E这玩意用熟了简直是bass偷懒神器,我曾经把两个很爽的bass从曲子里截出来,放到Iris里重新组合,一个特别牛逼的“原创”bass就完成了,只不过后来没好意思用。但粒子合成器比其他合成器更像玩具,你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各类采样放进来,随意调,有时会有转角猛然发现奇卉绽放的感觉。\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二、压缩器是什么鬼\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首先压缩器不是鬼,但它却像是鬼,它能在不提升最高电平的情况下增加整体响度,这在疯狂追求大响度的商业舞曲时代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去搜索相关资料,往往会看到一堆不明觉厉的讲解,然后可能会带着不明想着这是什么鬼。这里我用最简单易懂的说法解释一下压缩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图所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0eb6afde61fa.png\& data-rawwidth=\&1196\& data-rawheight=\&720\&\u003E(假设最高峰在-60,图中比-60高了一点,自行脑补即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先看白色的频谱,然后看到那根绿色的横线和-60的白线,假如我们用一把刀子将绿线以上的的波峰裁掉,然后将白色频谱整体随绿线往上拉到-60的白线处,虽然最高点没有变,但整体变得更满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绿线以下的面积减掉白色频谱以下的面积,这个差值我们称之为动态(大致就这个意思不必抠字眼),使用压缩器进行上述操作后,整体响度变得更大但动态变得更小了,如果我们拉的是红色横线而不是绿色的,那么响度就会更大而动态就会更小,如果我们用DAW去查看一下当下商业电子舞曲的响度,会发现它们都铺得满满的,响度极大而动态极小,这样会使得听众听起来很爽(具体原因不在这里细谈,可自行搜索相关资料),但对于器乐演奏曲就不好了,因为你在演奏器乐时为了表现情绪波动而进行的忽大忽小的力度控制(即动态)在这里会被减弱,所以不同曲风里压缩器的用法也不尽相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个人认为电子乐混音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效果器,一个是均衡器一个就是压缩器,需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一言难尽,这里仅仅是介绍一下其基本概念及重要性,以减少各位朋友的疑虑。\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三、审美真的很重要\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这里是补充讲混音的那篇文章里审美的问题。即使我不断地强调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很多人依然不予重视,普通听众怎么都好,如果你是音乐创作者,请一定要去练审美,这个问题不仅对于音乐创作,其他艺术门类依然通用。比如最近知乎热聊的这个摄影话题:\u003Cimg src=\&66b7da7f4ba3cdfe0253174ceb656326.jpg\& data-rawwidth=\&529\& data-rawheight=\&360\&\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者的技术并不算差,但是你们不觉得哪里怪怪的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觉得不够刺激,要不再来看看这个?\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f8560aaeeba6b90cef01192.jpg\& data-rawwidth=\&275\& data-rawheight=\&400\&\u003E\u003Cp\u003E╮( ̄▽ ̄\&)╭\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下面这工业设计是尼玛饲料学院专科毕业的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c885823ffd5ea03125ff8c.jpg\& data-rawwidth=\&365\& data-rawheight=\&327\&\u003E还有这屎一样的排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86d7ff8fa119db7e12df18.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6\&\u003E\u003Cb\u003E错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错了。\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曲子也听起来那么非主流,好好地去练审美吧。\u003Cu\u003E一切技术性的能力都是建立在正确艺术审美基础之上的,否则就像不懂混音而去搞的原创bass一样不可靠。\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之前说过你要有极高的听曲量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审美感知,好处就是你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有充分的选择权。不过最近在\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3cfa8a324b3cd1f3ab1e\& data-hash=\&3cfa8a324b3cd1f3ab1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DubS23\& data-tip=\&p$b$3cfa8a324b3cd1f3ab1e\&\u003E@DubS23\u003C\u002Fa\u003E 同学的提醒下想起个事来,就是我那个网易电台“Dubstep Official”。\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bb2f24620bb6fcdd054b3b1f7086d07e.jpg\& data-rawwidth=\&333\& data-rawheight=\&333\&\u003E\u003Cp\u003E从一开始我就说这里做的是精选,我把自己常年听曲搜集的优秀dubstep作品都放在了这里,虽然到现在一年了才发了三百多首,但几乎都是精品,相当于我帮你做了筛选,而且简介、标题、配图也做得非常仔细,不敢说有多全,但往往都是符合主流审美的好作品,所以如果你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却不想通过海量听曲来弥补,那么请移步于此:\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music.163.com\u002F#\u002Fradio\u002F?id=2132004\&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网易云音乐 听见好时光\& class=\&\&\u003Ehttp:\u002F\u002Fmusic.163.com\u002F#\u002Fradio\u002F?id=3C\u002Fa\u003E 好好地去研究这里面的东西,基本上可以完成对dubstep风格的正确认知,这也正是这个电台与其他追求数量而频繁更新的电台的主要区别之一。之前有不少朋友跟我说过这个电台好在了跟他们的“口味相同”,推荐的都是他们喜欢的曲子,可以推想到的是,这里的“他们的口味”即意味着这些朋友的品位符合了dubstep界的“主流审美”。\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四、一个有意思的评论心理\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我最近的那首曲子Dancer Jay在引来更多关注的同时,也让评论区变得奇怪。我向来关注评论并研究受众心理,这次无论在电悦台微博还是在我的网易云,都出现了一些关心旋律出处的用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2b3df3a0f2.jpg\& data-rawwidth=\&346\& data-rawheight=\&209\&\u003E此前我还专门在专辑介绍里写上了“旋律改编自松鼠大作战”,就是因为常年玩论坛积累的经验让我对槽点的预测有了精确的把握,我知道一定会有人这么说,这并不意外。但后来忽然想到了其背后一个有趣的心理,就是因为他们只能看到很浅的层面,他们不知道这类曲子的旋律只是个陪衬,门道就在于你怎么处理以及怎么写drop,他们看不到门道,所以只能谈论“我知道出处我很厉害”,真正懂行的人关心的是你对这段旋律是怎么做的编排,drop的音色、节奏、律动以及混音等问题,即使看热闹的也会更关注里面的人声和气氛。而这种心理其实可以在非常多的地方用得到,读者朋友们现在就可以去找找看。另外贴吧的斜眼表情(\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tieba.baidu.com\u002Fp\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好吧,那我就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个表情是有问题的_dubstep吧\& class=\&\&\u003Ehttp:\u002F\u002Ftieba.baidu.com\u002Fp\u002F\u003C\u002Fa\u003E)也存在类似的心理。\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五、dubstep的发展方向一直就在你我身边\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之前在dubstep的历史性里讲到,dubstep在发展,方向难以预测,但你回顾历史会发现,其实如经济危机一样,潜伏着的征兆早已出现,只是很少有人能看得到。中高频的bass、主bass规律、subbass、对节奏感的侧重等要素,难道是突然出现的吗,不,但是艺术潮流是需要有人推动的,这种风格也是在红唇与gutter火了之后才出现的井喷。Au5常年坚持探索并保持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和鲜明的艺术特色,终于将自己的艺术风格推向成熟;他与Fractal等人由于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的相似性而形成了以优美、奇幻、高抽吸感、连续性中高频bass为主的艺术流派。如果这种流派的商业味能更浓厚的话,说不定下一波流行趋势就是Au5风,当然了,真正的Au5是学不来的,因为Au5是神。\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392d71d753d333daa881.jpg\& data-rawwidth=\&736\& data-rawheight=\&414\&\u003E\u003Ch2\u003E六、Dancer Jay图曲包下载\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pan.baidu.com\u002Fs\u002F1bpv6wyV\&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baidu.com 的页面\& class=\&\&\u003Ehttp:\u002F\u002Fpan.baidu.com\u002Fs\u002F1bpv6wyV\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图是我花了很大心思做的,mp3里的完整的信息或许也能帮助读者理解视频结尾的彩蛋,虽然根本没人注意到=。=\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七、转换思维方式\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如果你进行的是dubstep风格的创作,请尽快转换思维方式,如果你创作的不是旋律系的风格,那么问题的核心就在于bass的制作与节奏感的把控,不要再在网上搜一大堆编曲作曲教程了,努力很重要,方向更重要,曾经有一个伟人告诫我们,大致意思是说在错误的道路上无论做出多么正确的决策都是错误的,所以一定要把力量用在刀刃上。再有就是不要因为网上流传的“玩音乐烧钱”你就犹豫了或者把注意力放到硬件上了,注意你玩的不是乐队,你不需要花七八百就为了买个镶边效果器,除非玩到一定程度了,否则你要做的核心工作就是玩软件,有钱就去支持正版以获得更稳定的体验,学生党就老老实实学好软件合成器,对着电脑,锻炼耐心与恒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过,个人目前感觉创作难度最高的dubstep是Au5风,它对于创作者综合能力的要求非常高,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除了什么都学,恐怕没有好办法。\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八、正确看待其他制作人\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别人入行早不代表现在比你屌,一切要拿作品说话,评论和粉丝的数量不是评价作品质量的必需标准,无论你现在处于哪个阶段,都应培养健康的心态。\u003Cb\u003E小白之时勿装孙子,万人之上别装大爷\u003C\u002Fb\u003E(yé),好好说话,把心态放平,把别人当人更要把自己当人。认清当下与过去、自己与别人、国内与国外的差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5:01:2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likeCount&:7,&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3:01:25+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900d763f112fc15d945c7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likesCount&:7},&&:{&title&:&学年下学期dubstep专业期末考试&,&author&:&s-dancer&,&content&:&备注: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请参照本院观点答题,言之有理即可。\u003Cp\u003E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bass 2.混音 3.Native Instruments Massive
4.呐喊系dubstep 5.Ableton Liv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8分,共32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列举dubstep的主要特点。\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2.如何评价Edjean - Smash Game Machine (Aeolus Remix)?\u003Cp\u003E3.为什么说电子音乐制作是一项生产活动?\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谈谈你对电子乐审美问题的认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上机操作题(共2小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38分,共48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任选主流合成器现场制作一个侧重中高频表现的wobble bass。\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2.自选DAW即兴创作一段dubstep,要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⑴时长应控制在30秒到50秒,须包含简短的build up部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⑵使用自带效果器完成初步混音。\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本次考试由“Dubstep理论研究院”独立命题,请将你的答案于日前发送至邮箱(操作题发送制作完成后的音频文件即可),来信请注明你的知乎ID,届时将根据考试分数赠送合成器预置。非操作题的答案大多能在本研究院的往期文章里找到,但请结合自己的语言作答,阅卷完成后将视情况张贴出一些优秀的答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附本次考试试卷下载:\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pan.baidu.com\u002Fs\u002F1dFa5dTZ\&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baidu.com 的页面\& class=\&\&\u003Ehttp:\u002F\u002Fpan.baidu.com\u002Fs\u002F1dFa5dTZ\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分数较高者将有机会获得国内Massive领军人物\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music.163.com\u002F#\u002Fartist?id=1084209\&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夏小风\&\u003E夏小风\u003C\u002Fa\u003E特别制作的预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阅卷工作已经结束,答题最为认真的要数\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music.163.com\u002F#\u002Fartist?id=1183009\&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S23\& class=\&\&\u003ES23\u003C\u002Fa\u003E同学了,上面说过,这些题目的答案大多能在本专栏找到,可很多同学还是找不到答题的思路。S23的这张答卷确实用心了,看得出来他平常对于dubstep已有了较为深入的思考,一张答卷可以看出一个人做事的态度,凡事都能如此认真,如何不会成功?现截取其答卷中一些精彩的片段给大家分享下:\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e2b80d6c421eda57c37d038c.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392\&\u003E&,&updated&:new Date(&T06:51:4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none&,&commentCount&:2,&likeCount&:15,&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4:51:44+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3.zhimg.com\u002Fc14d7fbc12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likesCount&:15},&&:{&title&:&关于清理垃圾评论的通知&,&author&:&s-dancer&,&content&:&随着天气逐渐转热,人在这些时候也更容易烦躁,在网络这种虚拟环境下没有了现实中的种种约束,如果修养或情商如果不过关的话,有些人会轻易开启“喷子”模式,只是这种“喷子”在知乎与以往的社区有所不同,有人说过网易新闻与知乎的喷子的区别,在网易是“你妈逼!”,在知乎变成了“您妈逼。”,亲身经历后,发现确实是这样。我写文章也好做曲子也罢,不是为了迎合谁,如果不喜欢,强烈建议喷子们不要看不要听,没人强求你接受。有时候会怀念一下当初没几个人关注的日子,我可以自由地写作,可以专心地做自己的研究。\u003Cp\u003E最近我收到的骚扰私信和垃圾评论越来越多,细想起来,这跟一年前的情况非常类似,去年大约是7月份出了一档子事,今年由于专栏文章和答题数增多,曝光度随之增加,被骚扰的概率也大大提高。不仅在知乎,在网易云等平台也是如此,但唯独知乎这边最为恶劣,毕竟网易云那边大家主要是听歌,只有少量问题用户才偏爱主动引战,知乎不同,核心就是文字,现在越来越浓的伪学术氛围注定了其本质是社交论坛,最近最平和的地方反而是贴吧了。另外我之前说的电音门槛低也是一个因素,还有电音专栏本来就少。不可否认,知乎包括我在内依然有大量用户愿意坚持最初的东西,但随着贴吧等论坛的衰落和知乎的崛起,低水平用户会更多地涌入,我们无法阻止他们散布不良情绪,但还好,知乎给了我们这些文章作者关闭接收不良情绪渠道的办法。\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鉴于近期情况比较严重,我已经关闭了私信接收入口,下一步将清理垃圾评论,并视情况关闭专栏文章的评论区,这是牺牲了喜欢我文章那批朋友评论权利的无奈之举,朋友们应该会体谅的吧,你们的赞同我已经收到,感谢大家的支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个缓解普通人变喷子的技巧是,评论前先过过脑子,或许换个思路,写文章的都不是傻瓜,不要把别人想当然了。另外注意沙发效应,即不要被最上面的评论干扰了你自己的思路,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2:07:3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likeCount&:8,&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0:07:37+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edcac4cb37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likesCount&:8},&&:{&title&:&论dubstep的戏剧性原理&,&author&:&s-dancer&,&content&:&\u003Ci\u003E前言:在引入了包括“子弹时间”等影视理论后,笔者结合近期对戏剧的思考,在此将为dubstep引入大量戏剧理论。虽然dubstep是一种音乐形式,本应以音乐的术语来解读,但由于二者在时间性、结构性、情绪感染性乃至叙事性方面有诸多共通之处,同时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使用本就擅长叙事的戏剧理论甚至会比使用抽象不可观的音乐理论更便于我们理解,望读者知悉。\u003C\u002Fi\u003E\u003Ch2\u003E一、理论研究的意义\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中国在经历了一段经济冲刺后,整个社会对于物质、现实的侧重大大掩盖了诗意与理想,在民众中长期以来奉行的“实用主义”也会让人怀疑理论研究的意义,这是对其理解不足所导致的偏见。任何一种学科都需要有人对其进行理论研究,dubstep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经历了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后,已经吸引了全世界大量音乐人对其展开创作,而利用其精彩元素进行各类创作的做法更是不胜枚举,对于这样一类事物,\u003Cb\u003E必须要有强硬的理论支撑才能让它走得更扎实也走得更远\u003C\u002Fb\u003E。理论研究中所提出的相关术语可以为人们进行相关交流时提供便利,理论创新所贡献的新想法新思路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理论研究本身也是一种实践也是一种创作。过去一年半我以多种形式为dubstep界贡献了诸多理论,它们正以或大或小的程度持续改变着国人对dubstep的认识,无论是对要素的改变,还是对结构以至系统的改变,这些理论研究成果都是有着其现实意义的。\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二、戏剧理论的引入\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下面我将以列举的方式为dubstep引入若干戏剧或影视相关理论,将不再解释相关术语在戏剧与影视学中的意义,而是直接放在dubstep语境中,用原创说法进行全新的描述,以免读者混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1.冷开场与热开场\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狭义的冷开场,特指以极少量音轨引入没有激烈冲突的平静开场,如Au5的Blossom、Snowblind, Instrumental Core所remix的Time等,这类曲子比较少见,尤其在EDM化严重的今天,这种开场并不被创作者看重,但是一旦成功使用,曲子必定会有诗意的美感。广义的冷开场还包括带有强烈蓄势感、先冷后热的假平静开场,我们平常听到的大部分曲子都属于这种开场,优点是符合商业创作规律,缺点是过于俗套,缺少新鲜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里的热开场特指第一秒就饱含冲突、气氛热闹的开场,如Knife Party的Bonfire、Fire Hive,Ajapai的The Force of Impact等,这种做法在dubstep中较为稀有,倒是trance会不可避免地自带这种效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2.对位与贯穿线\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条是本文的重点,望读者仔细思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里的对位不是音乐中复调那种对位,而是指\u003Cb\u003Edubstep中各bass之间的协同关系\u003C\u002Fb\u003E,这是创作者必须熟练掌握的概念。对位是组织dubstep乐段和细节的原则,曲子中的一切细节都要与“主干”建立起一种对位关系,不能太过游离,各bass要有机地配合“主干”,完成音乐思想的表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面的“主干”之所以加了引号,是为了要与之前的主bass理论区别开来,符合主bass理论的曲子主干非常明显,但这不代表其余的曲子就没有主干,这里的主干特指贯穿线。\u003Cb\u003E贯穿线是一条贯穿全曲或明或暗的主题线,它将抽象的主题与具体的乐段有机统一起来,在乐段内部则是将游离的bass贯穿,指向统一的主题。\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举例来说,我最近在做的一首曲子是基于上一首做的革新,二者用了同样的结构,上一首的主bass是一种呱呱叫的感觉,其他bass为了配合它做了类似的效果,节奏也略显俏皮,break down部分便是用了乌鸦叫的采样,同时用电闪雷鸣烘托其对应的气氛,这一首主打monster bass,break down部分则采用了怪兽风格,同时加了洞穴一般的混响,都是基于主题对细节做的一种贯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什么说对位与主题如此重要呢?人类对于规律的探寻是天生的。如果我们去研究巴洛克时期的作品,会发现很多曲子在段落中会反复出现一些音,而复调与卡农更是将带有数学美感的规律带入音乐中。电影《大白鲨》在开场的十几分钟内,不断地加入各种跟“杀”有关的小细节和小事件,与主题形成了有趣的对位关系。在dubstep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反复出现的音色、节奏以及形成的律动感,给人们带来了非常自然的快乐。这里插一句,舞曲律动感的本质是什么?我的答案是肢体动作,广义点说\u003Cb\u003E律动\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是情绪与思想的起伏\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dubstep的drop中,我们把大量本不相关的bass安排在一个框架之中,如果安排不当,则会导致出现前些年常见的看似挺嗨实则胡乱堆砌的作品,好的制作人应该能通过娴熟的合成器调制有效组织bass,使众多元素在框架内保持极其微妙的平衡,它们不仅一起对\u003Cu\u003E全局\u003C\u002Fu\u003E起作用,更应该是\u003Cu\u003E相互依存\u003C\u002Fu\u003E的。在这个框架中,任何对它没有用处的元素,都像是一种干扰,但也是一种刺激,适当地、小范围地破坏这个规矩,可以让听众兴奋,这也是dubstep的核心魅力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3.乐曲构成\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dubstep刚刚进入国内的时候,有一个热门的讨论,其内容的是dubstep应该怎么翻译?大家给出了很多想法,个人最认可的是黑暗电子乐,简称“黑电”,至于喜欢翻译成回响贝斯还到处宣传之流我也只能呵呵了。实际上,很多外来词汇在当下已经没有了翻译的必要,过去人们不通晓英文,外来事物要通过音译(比如被音译得惨不忍睹的日文和韩文)或意译来识别,但是现在英文逐渐普及,电子乐更是年轻人的东西,对于这种较为奇怪的词汇,直接叫dubstep就可以了。但是有些词汇却是可以翻译的,比如intro是引子,drop是高潮等,这里仅以戏剧词汇对dubstep的乐曲构成进行粗略分类,仅供参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⑴开端部:包括开头的单一乐器引入、背景音效、语音等,是新曲给听众的第一印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⑵发展部:分为展开部和递进部,前者主要是旋律性构成,首次展开主题,后者是指build up,好的build up一定要能让听众感到心跳加速,在这里提前加入低通后的高潮部分bass,可以让过渡更自然,也是近些年创作者们常用的一个手法,时刻牢记自然的过渡能让你的电子音乐创作更加流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⑶高潮部:即drop,是全曲的核心,不同作者对其长度的处理差别可能较大。高潮部是考验框架中每一个元素实际效果的试金石,也是为创作者划分档次的最重要部分,它作为dubstep的核心,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整的创作方法。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u003Cb\u003E统一性\u003C\u002Fb\u003E的把握,包括bass与主题的统一,以及bass之间的统一。如果在这个顶点不能充分地揭示主题,说明作者对结构与情绪的理解上存在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⑷间歇部:指break down,这里是否要保持继续保持高电平要看具体的创作需求,考虑到当下EDM的超大响度和不正常的嗨度,我们往往会在这里做一下较为平静的处理,然后再接一个发展部,为后面的第二次高潮做准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⑸结尾部:类比于上面的冷开场与热开场,结尾同样可以有冷结尾与热结尾,但无疑前者更受欢迎,它不仅可以留给听众一个情感沉浸和思绪整理的时间,淡入淡出对于情绪引导上的自然感更会带来很大的优势。结尾在强调和深化主题方面其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很多电音创作者常会忽略的一点——创作很辛苦,但不要急着收尾,不要放弃结尾这个可以用典型与象征手法的\u003Cu\u003E点睛之处\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每个部分都不是绝对的,它们在各自的内部都有自己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只是这种差异不再那么明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4.重点与次要\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首曲子是由若干重点部分和次要部分组成的,重点部分是展现合成器与编曲能力的核心段落,在这里将体现创作者对bass是何种理解,如何展开动机、推进冲突、揭示主题,因而创作时不可平均用力,要将侧重点放在这些重点部分,深入开掘,把情感写透写足,但这不意味着不讲含蓄不留余味,否则也会影响次要部分的表现,名家名作在这个问题上往往能表现得收放自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5.必需部分\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市场化和风格化的共同作用下,听众已经培养出对dubstep的固有印象,听曲的时候会有一个\u003Cu\u003E心理预期\u003C\u002Fu\u003E,刻意地寻找以往听曲经历中享受过的元素,以获取新的奖励,如果一首新曲中没有这些或者对必需元素处理不当,自然会引起听众的不愉快。比方说有些入门不久的作者会忽视sub bass,或者对律动感的理解不够导致舞感缺失,而各类结构和混音上的不成熟更会让听众的期待得不到满足,这个问题只有通过大量听曲、分析、思考来解决,必需部分不难找到,认真去做总会得到解决,关键就看态度了。当年我在制作千本桜remix的时候,最后用poppin'跳了好多遍,别扭的地方赶紧改,才获得了吧友们的一致认可。如果创作dubstep的过程中感觉自己的节奏与律动感把握不到位,可以去尝试听一下30年前流行的funk、jazz、disco,或许能获得意外的启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6.bass的性格\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故事中的人物会有性格,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可以说是剧作的生命,而在dubstep中,bass也是如此。认为bass会有性格,其实是把bass拟人化的做法,举例来说,在Skrillex的Scary Monsters And Nice Sprites中各类低频的咆哮bass就是各种怪兽,只低沉地咆哮说明这只怪兽凶猛而沉稳,而大象声的存在则暗示怪兽的疯狂,曲子结尾点题的语音又为怪兽增加了一分可爱的性格。笔者认为dubstep中多样的bass可以代表着各种意象,这种风格往往不能用流行歌中的唱词表达情感,但千奇百怪的bass不仅解决了这一问题,更为音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u003Cb\u003E正确理解并创造更多性格的bass是各位创作者面临着的首要课题\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7.风格化\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词汇我在以往文章中使用过很多很多次,但可能并没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它的意思。说到这里请不要去百度一下这个词,因为出来的结果极有可能与我的真实意思是有较大偏差的。这里正式将其引入dubstep理论体系。\u003Cu\u003E风格化\u003C\u002Fu\u003E,是指以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作品感染听众,经过长期的沉淀,培养出一批坚定的受众,再以他们广维度的与深维度的扩张,使得创作者取得更大效益的创作与商业思路。当今dubstep作者难以计数,风格千差万别,我们很容易找到自己非常喜欢的曲子,但是能让大量听众坚定地跟随着的作者却并不太多,他们往往有着不寻常的天分与机遇,也都在刻意或下意识地使用着风格化之规律。希望读者朋友中有创作者真的能看懂这一条,因为它所能给你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也将在此再次凸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8.悬念\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Dubstep中也能有悬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真的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是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Dubstep中不仅有悬念,而且悬念是dubstep的重要组成部分。悬念不仅存在于开端,而且会涉及到全曲的整体布局。一首曲子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动态过程,在到达高潮部的过程中,音符本身就是一种悬念。听众在听到新曲时,会期待愉悦与享受,这种快乐不仅来自drop带来的情感宣泄,而且包括build up时的紧张、焦虑、期待,对很多听众而言,\u003Cu\u003E享受期待本身就是听曲的目的之一\u003C\u002Fu\u003E。Dubstep不会只做高潮部而不给开端部和发展部,因为它们也是dubstep的“必需部分”,没有前面的铺垫与拉高,高潮便不会那么“高”,因而前面的悬念设置能力就显得同样重要。好的创作者必定也是悬念设置的高手,\u003Cb\u003E舞曲向的dubstep本质上就是引导情绪\u003C\u002Fb\u003E,谁能做好这一点谁就能成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悬念的指向,可以分为未知悬念和未来悬念,前者是指听众对drop部分结构和音色使用情况的未知与期待,后者是听过一次后对于未来再次听曲会对情绪产生何种影响的悬念,二者有着因果的联系。而悬念的构成,可以分为大悬念和小悬念,前者是指曲子的整体架构与音色处理,后者是指drop花样的变动情况,尤其舞曲向的dubstep中,drop的重复性较高,如何为第一段drop在后面做花样就成了听众期待的重要点之一,而能做出多少花样则取决于创作者脑海中的曲库大小,这就又绕回了当初我那篇电音制作入门中的“意识准备”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的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是比较短暂的,悬念的设置不足无法长久地抓住听众,只有很少几个bass走过全曲的做法有风险也很困难,因此标准的呐喊系主bass曲绝不是偷懒,能成功做出这种风格的作者一定也很懂听众,一个反例是Megalodon,虽然他的有些曲子听起来确实不错,但重复性过高,难以让人长久地保持注意力与新鲜感,对于我只能说他很有特色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各种悬念之间要环环相扣,一个bass放出,要有另一个加入,人的大脑喜欢新鲜感,创作者就要不断地尝试新花样。悬念设置后,要在解开的一刹那给听众以惊喜,以给予心理上的满足。事实上,\u003Cb\u003E悬念的本质就是\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提出问题,延迟\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给予答案\u003C\u002Fb\u003E,就像本条开头的两个问号一样。\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三、小结\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通过本文,我用了8条大的概念包括若干个点对dubstep中隐藏的戏剧性原理进行了介绍,为dubstep理论界引入了新的词汇和不同的思考方式,艺术之间本就有互通的可能,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篇幅关系不再继续介绍。在看好理论的同时,也希望本文对创作视角的侧重能更好地指导读者朋友进行实践。\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8:35:0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4,&likeCount&:25,&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6:35:04+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4.zhimg.com\u002Facda0c5bc3d45c5c5a7470b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4,&likesCount&:25},&&:{&title&:&我的最后一张音乐专辑Star发布&,&author&:&s-dancer&,&content&:&\u003Ch2\u003E一、专辑介绍\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1.曲目介绍\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专辑共3首歌,分为两首改编的钢琴曲和一首dubstep。\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u003E\u003Ci\u003E⑴Pachelbel's Canon\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u\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u003E\u003Ci\u003E\u003Cvideo id=\&64075\& data-swfurl=\&http:\u002F\u002Fwww.tudou.com\u002Fv\u002F\u002Fv.swf\& poster=\&http:\u002F\u002Fg1.tdimg.com\u002F8df9e65dba1fad37f8a73eba\u002Fp_2.jpg\& data-sourceurl=\&http:\u002F\u002Fwww.tudou.com\u002Fprograms\u002Fview\u002F1h3DqpionsM\u002F\& data-name=\&[piano] S-dancer - Pachelbel\\\&\u003E\u003C\u002Fvideo\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改编自帕赫贝尔卡农,全曲共5分钟,分为两个阶段和若干个小部分,乐器上以带有空灵感的钢琴为主打,一点pad为烘托。气氛音效上开头以“海洋”为主题,让人心情平静、将情绪缓缓带入,而随着音符逐渐密集、音乐情绪逐步高涨,后面高潮迭起。在2分50秒慢慢收住,进入第二阶段,此时以“森林”为主题,用了鸟语花香的音效,音符以较舒缓的速度进行,情绪再次高涨后,进入新的高潮,注意视频版在这里有一段放烟花的特效。最后在滴滴答答的叠声之中,将心灵沉静、归于平静。\u003Cp\u003E\u003Cu\u003E\u003Ci\u003E⑵Moonlight Sonata\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u\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改编自贝多芬的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创作所花时间较少。此曲可以看成是带有半实验性质的作品,在这里我做了很多有意思的尝试,其中一个趣味性是你可以在不同的监听环境下听到差别较大的效果甚至不同的版本,我们要求电子舞曲要适应各种监听环境,听出上述差别较大的效果在电子舞曲里是大忌,但却被我转化成了现在这种曲子的一大特色。开头的蛐蛐叫是为了配合“月光”的气氛;我对主旋律的钢琴做了频段处理,然后加了一个带有超高delay的bell,再加入一些pad和诡异的气氛音跟随,这就在音轨不丰富的情况下让曲子听起来不再单一。后半段有一个类似bug的音,那个是我故意保留的。全曲诡异而冰冷,时长近6分钟,耐心不够或觉得无趣可以选择跳过。\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u003Cu\u003E⑶\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i\u003E\u003Ci\u003E\u003Cu\u003ETime Of The Gypsies\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i\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u003Cu\u003E\u003Cvideo id=\&64076\& data-swfurl=\&http:\u002F\u002Fwww.tudou.com\u002Fv\u002F\u002Fv.swf\& poster=\&http:\u002F\u002Fg1.tdimg.com\u002F84c89ce0fedd1e12c926b3f53f04cc3c\u002Fp_2.jpg\& data-sourceurl=\&http:\u002F\u002Fwww.tudou.com\u002Fprograms\u002Fview\u002FOGrJSl8G90I\u002F\& data-name=\&[dubstep] S-dancer - Time Of The Gypsies\&\u003E\u003C\u002Fvideo\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u\u003E\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曲是本张专辑的重头戏,所花时间与精力也是最多。听过我那首Dancer Jay的朋友会明显感觉到这两首曲子的相似性。是的,简单来说现在这首就是从上一首优化而来,但是如果你仔细比较,会发现二者的内在差别还是很大的。首先拍子就有一定差别,Reggae key、build up的战争鼓等部分是上首曲子所没有的,我在上次讲戏剧性原理的时候说过本次会侧重monster,最大的差别也正是drop部分的bass。本次的曲子结构安排更加规范,各音轨的混音也更趋合理。Breakdown部分差别很大,这一段其实讲的是用Au5的bass打怪兽,虽然我已预料到早晚会有人以抖机灵的方式吐槽这一部分。最后一段drop变化较为丰富,也借用了风神做的一个bass提提神。再后面一段据一位朋友评价说做的很不错,在现场放会很嗨。最后以八音盒收尾,将一切归于平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打包下载:\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jump.bdimg.com\u002Fsafecheck\u002Findex?url=x+Z5mMbGPAvVIlwZePSt0B3tEqEFWbC4tOatFxkC6cKhPXswqno1ROx38yD6CSeNz3OdsC4SyCDc\u002FUp9nDNPUgn2czGgwHff8zZg36NauE60InQoLIYJIvNd5D9oxkcQ\u002FHNFnyO2\u002F5t2Pah4egTNM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http:\u002F\u002Fpan.baidu.com\u002Fs\u002F1slpHkTJ\&\u003Ehttp:\u002F\u002Fpan.baidu.com\u002Fs\u002F1slpHkTJ\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也可以在网易云音乐搜索“S-dancer Star”下载本专辑。\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2.创作背景\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张专辑作为我的收官之作,数量不多却很用心。在经过了长期对音乐叙事和气氛营造的探索后,这次用了新的手法——借代与借喻。第一首卡农的阶段性,代表着我这些年来的创作历程;第二首月光代表着低潮、严重的困境与独自思考,结尾bell持续性的delay其意思是依依不舍;最后一首结尾的处理方式是在喧闹之后归于平静,含义也很明显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卡农里自然音效的意义还在于,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我对自然地无限热爱、对生命意义的探求、对迷失了的自我的找寻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六年前我在第一次为游戏制作画面包的时候,就用了月光作为背景音乐,同时附以闪耀星空的背景。本张专辑的名字\u003Ci\u003EStar\u003C\u002Fi\u003E一方面是对一直以来“星空”的点题,另一方面是希望自己离开后,写过有用的文章、发表过有用的思想或作品可以如星星一样为后来的人们照明前进的道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首dubstep的旋律来自于电影《流浪者之歌》(Dom za Vesanje),曲子名叫Talijanska,是克罗地亚语“意大利”的意思。我在创作时忽然想到了这部电影,曲子正好也是3拍的,配合最近悟到的创作手法,我决定将已经写好的谱子废弃,而采用这部电影里的旋律,借此来表达思想内涵。这部电影不是很易懂但是思想性很强,想要理解我在这里所借喻的内容需要看过电影后才能明白,或者至少去看看影评,这里不再讲解,而是留给听众自行解读。\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两年前我在幼稚的探索阶段做过两首曲子,即那个Happy birthday to dubstep的两个版本,一个原版一个VIP,区别在于前面drop部分bass的躁度、最后的drop部分和结尾的处理方式,我想表达的是人在处理关键决策时做出的不同选择以及带来的不同未来,是向欲望妥协然后疯掉还是痛苦挣扎后找回自我归于平静?我想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不断地遇到这种困境,人也是在这种不断的徘徊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最近两首dubstep对比起来也是如此,这次的break down部分我用了拳皇13里Kyo的语音,他在monster的包围之中,借助Au5(这里寓意为理想、最初的梦)的力量,战胜心魔,然后在结尾处伴着带有童心的旋律,找回自我,打出了good ending,happy ending。\u003Cbr\u003E\u003Ch2\u003E二、感想\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从2013年初到今天这3年半的时间里,我创作了60首左右的曲子,正式发布了40首,期间对音乐制作的学习与摸索断断续续地进行,风格跨度比较大,从最初以poppin'音乐为主的街舞音乐,到后来的电子舞曲甚至实验电子,听了很多也做了很多。我对dubstep的探索虽然早已开始,但投入创作仅仅半年,真正进入状态也是最近几个月的事,整体来看曲子偏保守,还有好多编排手法没有尝试,好多节奏型好多bass没有用到,早期因为制作水平限制而没有实现的独特想法也搁浅了,此外有不少国内dubstep新秀的新作我还没有听到,但是现实要求我不能再继续停留了,这个时候必须要做出改变。今后还能不能回归呢?不好说,但是很难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些年我看着一个个平台兴起、倒下,又有更多平台崛起,一路上结识了很多朋友,人来人往也已看惯,即使不再联系,友谊也得以在心中贮藏。\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8:17:4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8,&likeCount&:2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6:17:45+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pic2.zhimg.com\u002Fe74dd16bed2bb672ba41f7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8,&likesCount&:20},&&:{&title&:&电音圈退出公告&,&author&:&s-dancer&,&content&:&\u003Ci\u003E*本文分为三部分,包含若干个小部分,主要对退出事件相关进行说明,分享了一些最后的创作经验并进行了电音制作相关推荐,\u003C\u002Fi\u003E\u003Ci\u003E同时\u003C\u002Fi\u003E\u003Ci\u003E这也是本专栏的最后一篇文章。\u003C\u002Fi\u003E\u003Ch2\u003E一、相关说明\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1.我为什么要退出\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近很多朋友问过我这个问题,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我无法在此详细透露,只能说我未来一年会很忙,不会有时间继续玩这些了。另外作为其中一种业余爱好,我在音乐制作领域停留了近4年的时间,之前那些高投入的爱好中从未有持续这么久过的,虽然相关学习与研究一直断断续续,对dubstep的制作今年才步入正轨,但是当下对我来说是个节骨眼,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我不得不在这个时候选择退出。说实话,面对如此美好的电子音乐,以及认识了如此可爱的你们,我实在是不忍心离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2.今后会发生哪些变化\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⑴\u003C\u002Fb\u003E对于我未来的去向,我只能说跟计算机和影视有关,对于音乐的关注将会变得很少。相关软件我暂时不会主动删除,但是下次换系统时估计就不会再安装了。彻底退出的是“电音制作”领域,而电音圈还是会偶尔关注一点,电子音乐是我近些年见过最有趣的东西之一,完全不听是不可能的,只是由于长期关注度变小,到时候可能会变成只是看看热闹、围观吃吃瓜什么的,有事情大家依然可以找我,如果到时候我还能记起来的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不过这里可以给大家推荐几个去处\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u003E①把我以往的文章再看一遍。\u003C\u002Fu\u003E过去8个月,我在本专栏发布了25篇文章,粗略估计总字数得有个六七万,基本上可以当作电子书出版了。内容涉及电子音乐的各个方面,也是我近几年思想的精华所在,水准与认真程度远比在知乎答题要好,但是从之前两次期末测试情况来看,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认真看过了。为了保持学术的态度,以及对问题描述的深度与广度,我常会把文章写得很长,如果你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很可能会错过里面重要的细节,而这些细节也正是理解问题的关键,多一点细节或少一点细节都会影响你对问题理解的深入程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从贴吧、网易甚至知乎问答的情况来看,很多人迫切寻求的答案都能在本专栏找到,但国人的意识还是太落后,至今仍有大批大批的外行以炫耀自己知道brostep为荣。\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u003E②推荐关注S23。\u003C\u002Fu\u003EDubstep的中文参考资料很少,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更是稀有,不希望我这一走那种“认真你就输了”的风气又会回来,我也一直希望能有音乐人继续dubstep的理论研究。去年在知乎问答S23向我提问,我看到了他认真的态度以及对dubstep的一腔热情,后来在逐渐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不仅都如此热爱以dubstep为主的电子音乐,他对于理论也很喜欢,做事的态度向来认真,虽说他还走在探索的道路上,但一个音乐人有无辉煌的前景,从一开始就能感觉得到。他有不错的音乐基础,态度端正,目标很高,并一直为此奋斗着、拼搏着,这种精神值得鼓励。未来他能做出怎样的作品?让我们拭目以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的网易云音乐主页:\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music.163.com\u002F#\u002Fuser\u002Fhome?id=\& class=\&\&\u003Ehttp:\u002F\u002Fmusic.163.com\u002F#\u002Fuser\u002Fhome?id=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u003E③推荐关注电台\u003C\u002Fu\u003E\u003Cu\u003E“Dubstep Official”。\u003C\u002Fu\u003E这个电台之前介绍过好多次,这里不再重复阐述,想了解其中“奥秘”的朋友可以去翻翻我往期的文章。做这种精选电台的实际难度与复杂程度远比看起来要高很多,很多时候为了从曲海里选一首曲子写一段高质量评论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迄今为止共发布了500首曲子,分为三个阶段,而具体是哪三个阶段又有什么区别,我在贴吧有一个总的索引:\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tieba.baidu.com\u002Fp\u002F\&\u003Ehttp:\u002F\u002Ftieba.baidu.com\u002Fp\u002F\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这里我把下载地址汇总到一起:\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一阶段(共233首):下载地址: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jump.bdimg.com\u002Fsafecheck\u002Findex?url=x+Z5mMbGPAvVIlwZePSt0B3tEqEFWbC4tOatFxkC6cIFjI9Wd9d3iimqbXrRzB06z3OdsC4SyCDc\u002FUp9nDNPUgn2czGgwHff8zZg36NauE60InQoLIYJIvNd5D9oxkcQ\u002FHNFnyO2\u002F5t2Pah4egTNM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http:\u002F\u002Fpan.baidu.com\u002Fs\u002F1c0bKkVm\&\u003Ehttp:\u002F\u002Fpan.baidu.com\u002Fs\u002F1c0bKkVm\u003C\u002Fa\u003E 密码: vmfx\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阶段(共125首):下载地址:\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jump.bdimg.com\u002Fsafecheck\u002Findex?url=x+Z5mMbGPAvVIlwZePSt0B3tEqEFWbC4tOatFxkC6cLE1O1GH7BAhSmqbXrRzB06z3OdsC4SyCDc\u002FUp9nDNPUgn2czGgwHff8zZg36NauE60InQoLIYJIvNd5D9oxkcQ\u002FHNFnyO2\u002F5t2Pah4egTNMg==\&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http:\u002F\u002Fpan.baidu.com\u002Fs\u002F1c2jqs7m\& class=\&\&\u003Ehttp:\u002F\u002Fpan.baidu.com\u002Fs\u002F1c2jqs7m\u003C\u002Fa\u003E 密码:dafz\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三阶段(共142首):下载地址:\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jump.bdimg.com\u002Fsafecheck\u002Findex?url=x+Z5mMbGPAvVIlwZePSt0B3tEqEFWbC4tOatFxkC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直播如何混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