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该多方面发展培养,还是只选定舞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习舞蹈?对孩子有何意义?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无论是作为一种职业,还是一种兴趣爱好,很多家长都选择或正在犹豫着让自己的孩子学习舞蹈,他们的内心总是有些许的迷茫。实际上,家长们可以不用担心,学习舞蹈对于孩子来说,不论是内在还是外在,对他们都是有帮助的。那么,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习舞蹈?学习舞蹈,可以培养孩子开朗大方的性格、促进智力的发展、纠正不良习惯、培养气质、保证心理健康、提高身体素质与自身修养等等,有很多益处。所以,大胆的让孩子学习舞蹈吧!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表现艺术,它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信息交流、思想交流,其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已经会用简单的舞蹈动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了。而现代社会的舞蹈,无一不令我们惊叹。
无论是作为一种职业,还是一种兴趣爱好,很多家长都选择或正在犹豫着让自己的孩子学习舞蹈。他们的内心总是有些许的迷茫:该不该让孩子学习舞蹈?孩子学了舞蹈有什么意义?对孩子有没有好处?实际上,家长们可以不用担心这些问题,因为学习舞蹈对于孩子来说,不论是内在还是外在,都是有帮助的。
那么,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习舞蹈?
首先,我们先来谈谈对幼儿的意义。幼儿的舞蹈,韵律十分欢快明朗,充满了童趣,带给幼儿们“真善美”的感受与亲和力。它带给孩子的,是在学校课堂上无法得到的积极作用。
一、培养幼儿开朗大方、坚强勇敢的性格
孩子们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老师可利用舞蹈的外向特征,激发孩子们进行富有表情的表演。通过参加排练、外出演出、集体活动,孩子们就可慢慢改变内向、胆小、害羞等性格。还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而学习舞蹈又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时间里,孩子们会慢慢培养出坚强、富有毅力的品质。
二、促进智力的发展
孩子们在动作、节奏、娱乐中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舞蹈动作是无声的语言,孩子们常常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而这些动作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又为孩子们提供和构筑了童心的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空间。幼儿舞蹈以它独到的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的能力。
三、提高身体素质,锻炼气质
舞蹈动作千变万化,会提高孩子们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与协调性,促进骨骼发育,提高身体素质。比如“驼背”、“含胸”、“端肩”等不良习惯都会被有效纠正。而且,学习过舞蹈的人,大多都仪态端庄、举止得体、气质超然。这样又会令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充满自信与乐观。
其次,再来看看舞蹈学习对于青少年的重要性吧。
一、 保证青少年心理健康,人格健全
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关键所在,也是人类健康的最终标准。当人们在听舒缓的音乐时,他们的内心在逐渐的平缓,消除紧张,起到放松心情的作用。当人们在听欢快的音乐时,疼痛感就会降低。有实践表面,当机体处于音乐情绪状态时,生理唤醒水平会逐渐下降,机体的紧张状态能得到缓解。而且,听一首舒缓的音乐,血压便可下降10—20mmHg。而当青少年根据各类音乐而用动作来抒发情绪是,他们的内心是舒畅的。所以舞蹈的学习有助于青少年塑造健全的人格,保证心理的健康。
二、改善身体机能,提高身体素质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舞蹈的学习,可以使肌纤维中的蛋白质、糖元等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而且骨外层的密质增厚,增强了关节的坚韧性与灵活性。促进身体全而发展,增强体质,强健体魄、塑造良好的姿态、气质和风度,使他们动作优美、体态矫健,纠正不良姿态。
三、提高自身修养
学习舞蹈,可以使青少年的生活更加美好,拥有发现美的一双眼睛。提高他们的审美经验。从而把审美经验为自己所用,转化为内在素养。另一方面潜移默化地培养了青少年的群体意识、协同意识、交际意识和纪律观念,另一方面,又保护了每一个部落成员的个性自由和个人的独创精神。
责任编辑:班闻颖
免责声明:
本页面呈现之信息,如无特别注明的,均来源于网页搜索结果,中国搜索呈现这些内容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证实其真实性。如中国搜索呈现的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我该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舞种?孩子多少岁开始学习舞蹈最好?孩子每周训练几次比较合适?每节课多长时间合适?孩子启蒙应该学习什么内容?怎样提高孩子学习舞蹈的兴趣?我的孩子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舞蹈之后突然没了兴趣,我该怎么办?孩子可以只学跳舞不学练功么?我的孩子错过了学习舞蹈的最佳年龄,现在还可以为孩子选择学习舞蹈么?如何避免练功过程中的意外伤害?除了这些问题,还有很多家长关心的方面,看看我们为大家整理的很多较为普遍的问题吧,你会找到答案的。
病从口入,这句话一点都不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食品不断走进人们的生活,在快乐的享受的同时,伴随着而来的还有很多的副作用,其中儿童性早熟,渐渐走进大家的视线。1、大补类的食品 包括冬虫夏草、人参、桂圆干、荔枝干、黄芪、沙参等。
曹先生认为5岁的儿子在朝阳某幼儿园就读时,教师对孩子不良行为处理不当,在向园方投诉并索赔被拒后,曹先生通过在网上发帖、幼儿园门口举牌“声讨”等方式对幼儿园进行指责。
孩子之间互不相让幼儿期、学龄前的小孩子性格发育还不够成熟,所以,往往会相互之间互不相让,进而出现打架吵架的情况。若是孩子之间闹矛盾,只要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性,那么,家长尽量不要去掺和。
对付婴幼儿腹泻,一些传统的做法便是止泻或者禁食。但这样实际上是不作不死的办法!处理儿童腹泻要走三部曲:饮食调整、补水以及抗感染。具体做法是怎样的?
免责声明:
凡发布在本网上的内容,除标注为“中国搜索”或“国搜”的稿件外,其他均转自第三方网站,是为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不意味着本网认可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如有意见建议,请点击页面下方的“对国搜说”,欢迎及时反馈。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教育热搜词
黄金周哪些景点最受欢迎,会不会被挤成饼干?孩子学习舞蹈:父母要及时鼓励,也要有所坚持
我的图书馆
孩子学习舞蹈:父母要及时鼓励,也要有所坚持
父母即要及时鼓励,也要有所坚持由于小孩的定力和吃苦能力都不是很强,他们学习舞蹈一段时间后,常常会产生退缩心理。这时,父母一定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决定。父母可先对孩子的舞蹈学习进行一定的帮助,进而对孩子的成绩给予及时肯定。当小孩对学习舞蹈有了一定的自信以后,自然会坚持下去。一位妈妈曾这样写道:女儿的各种先天条件并不是很好,学舞蹈她体形偏胖,不是首选;学钢琴,她指头偏短,没有潜力;学声乐,她的嗓音有点哑。咨询了有关老师后,我给她选择了画画。但半年后的一天,女儿却哭哭啼啼的跟我说:“妈妈,我不喜欢学画画了。我想学舞蹈”因为考虑到女儿从小就有很高的音乐天赋,再加上学画画也是我的一相情愿,我答应了女儿的请求。但我对女儿提出了要求,学习舞蹈很辛苦,不可以再次退缩。女儿很爽快地答应了。可没想到,改学舞蹈后,女儿又是一脸伤心,哭着跟我说:“妈妈,我不学舞蹈了。我太胖了,老师说我的腰太硬。”理由很充分,但我不能上当。本来让她上特长班仅仅是为了培养一种爱好,多一点艺术修养,不是为了让她学有所成,但现在看来,我更应该培养的是让她学会负责,学会直面困难,学会挑战自我。这以后,我给她制定了每天的练习计划,利用晚饭前这一段时间陪她练习。很快练习就初有成效,几个难度较大的动作女儿都顺利过关了。伴随着我的鼓励和表扬,以及坚定的态度,女儿再也没有和我说过要退缩的话。要想让怕苦、怕疼的小孩们学会一种技能,父母既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也要在孩子处处退缩的时候态度坚决。这不仅是为了孩子在长大后能拥有一份特殊的才能,更是对孩子意志力的一种强有力锻炼。只有经历过一定磨练的孩子,长大之后才能真正做到有所坚持、有所成就。舞蹈——赋予女孩优美的气质,穿上薄薄的纱裙,戴上美丽的装饰,在荧光灯闪烁的舞台上自由舞蹈……很多女孩子小时候都曾经做过这样的“舞蹈梦”!现在,很多父母想把女孩子送去学舞蹈,并不是想让孩子成为优秀的舞蹈演员,只是想让孩子练练形体和气质、培养培养兴趣。可是,各种可靠或者不可靠的消息却让父母们有点犹豫:体形好的孩子才能去跳舞;学跳舞会让孩子变“八字脚”,还会长不高;学舞蹈对孩子的骨骼发育不好……其实,父母们这样的担心都是不必要的。看看我们身边那些能歌善舞的女孩子吧!舞蹈不仅塑造了她们的美丽,更在增添魅力、锻炼体力、磨练毅力、丰富想象力等多方面,发挥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感受到了这么多舞蹈所赋予女孩子的优美气质,身为女孩父母的您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具体来说,舞蹈带给女孩子的好处是很多的,其特有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几个重要方面:1、形体优美: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的女孩子,经过舞蹈训练(如挺胸、抬头、收腹)能使她们站得直,形体优美,且能纠正驼背、端肩等形体问题。2、动作协调: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可锻炼孩子的动作协调性,使孩子更有节奏感。3、增强肢体灵活性、柔韧性:经过舞蹈训练,孩子的力量控制、稳定性、耐力等方面的身体素质都会得到提高。4、培养审美情感:舞蹈通过音乐、动作、表情、姿态表现内心世界,可使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到艺术表演的熏陶,使孩子们热爱生活,并能欣赏美、体验美。5、培养自信心:舞蹈演出能培养孩子表演的能力,使孩子们不怯场,表现力强,拥有更好的心理素质。形体的优美、肢体的灵活与柔韧、较强的审美能力……恰恰是女孩子形成优美气质所必须的。因此要想让女孩子成长为一个更为多才多艺、更具个人魅力的女性,父母应从小就注重培养女孩子的舞蹈气质。即使不送女儿进入专业的舞蹈学校进行学习,也要让女儿积极地加入班级或集体组织的舞蹈学习中。舞蹈带给女孩子的益处,将令她一生受益不尽!给父母的建议每个女孩子,都是天生的舞者,她们在很小的时候就会用手舞足蹈、蹦蹦跳跳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就会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成为美丽舞台的中心。那么,身为父母的我们,应该怎样去引导孩子学习舞蹈,进而让孩子拥有优美的气质呢?方法一:发现并培养孩子的舞蹈天赋一般来说,具有舞蹈智能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1~4岁)就会表现出其舞蹈的天赋。2.动作协调、轻盈、优美、灵活;3.动作完全与音乐一致;4.脚的走、跑、行进、跳跃等动作,富有节奏且灵活自如;5.能利用手和手臂的结合,做出许多动作;6.喜欢模仿性动作;7.喜欢电视上的舞蹈节目;8.能伴着音乐的节拍律动;9.愿意与小朋友一起表演;10.能根据自己学过的动作,创编一些简单的舞蹈。如果孩子没有表现出天生的舞蹈天赋,父母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培养孩子对舞蹈的兴趣。例如,经常让孩子通过电视观看少儿文艺节目、歌舞表演等,让孩子用感官直接感受舞蹈的美,引起孩子对舞蹈的注意和兴趣。这时,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小公主喜欢“手舞足蹈”时,更要积极地加以引导。此外,父母还应鼓励自己年龄较小的女孩子学习一些儿童舞。儿童舞动作简单且富有韵律,孩子十分容易掌握。当孩子对自己的舞蹈充满自信时,自然会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需要提醒的是,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进行专业的舞蹈训练,第一要看孩子的兴趣,第二要看孩子的身体条件。而且进行专业舞蹈学习时,孩子的年龄也不宜太小。运动专家建议:4~12岁是少儿身体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时候进行舞蹈学习,将会对孩子的健康发育大有裨益。方法二:延迟满足女孩子学习舞蹈的心愿延迟满足,在家庭教育中有很多的应用。学习舞蹈是很苦的,很多孩子都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怕疼、怕累而最终半途而废。因此,当你的女孩子向你提出学习舞蹈的请求时,父母一定要记得延迟满足她的心愿。只有让她知道自己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她才能鼓起勇气继续坚持、继续努力,最终学有所成。一位聪明的妈妈,是这样做的:女儿一直缠着要去学舞蹈,可我知道学舞蹈是很苦的,孩子很容易会打退堂鼓,这样会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怎么办呢?于是,我故意骗她,说不让她去学,理由是怕她打退堂鼓、怕她浪费钱。刚开始,女儿听我这样一说,有点犹豫,可马上又说:“妈妈,我不怕苦,我会坚持到底的,我不会打退堂鼓的!”我又故意把她晾在一边,不答应她,一来是调调她的胃口,二来是使她以后训练时不敢因怕疼而不练。虽然我口头上不答应她,可我却经常有意带她去看小朋友们跳舞,还经常在她面前夸哪个哪个小朋友跳得很好,我很喜欢她,很欣赏她。这一下女儿可急坏了,又不敢硬缠,便悄悄地观察我,只要我一高兴,就向我提起要去跳舞的事(其实我也在观察她)。过了一段时间,我知道时机到了,故意很勉强地答应了,还对她提出不准半途而废的要求。这时的她只顾着高兴,就很痛快地答应了。果然,在日后的舞蹈学习过程中,女儿所表现出的努力程度、坚韧程度,要远远高出其他女孩子许多。学习舞蹈,非常辛苦,但是坚持下来,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孩子的坚持,最重要的是父母的坚持。多鼓励孩子,忍一忍,就坚持下来了。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如何培养孩子在数学方面的兴趣?
来源:互联网
【朋友的小孩,4岁半,语言和认字方面的天赋很高,但几乎是沾数就完蛋,对数字一点概念都没有。而且现在对于数字有排斥和恐惧的心态,抗拒接受和提起这个话题。】
谢谢邀请。最近家中有事很少在电脑旁,今天发现这个问题已经被讨论得很热烈了。
首先我觉得@川宁 和@董欣 的答案都已经可以帮到楼主和您的朋友了。她们都说得很中肯,从各自的角度,用各自的经验。因为看到一些争议,所以我在这里再啰嗦几句,算是总结,也算是补充。
我比较喜欢凡事取其中道。刚看到这个问题时,说实话,挺心疼孩子,但同时,我也觉得大家看待这个问题时,没必要太过情绪化,也没必要去渲染问题的严重性,因为这样的情况其实不少见,平静、理性地看待已经出现的问题,我们一起想办法去解决它。
这里我想着重说的一点是:究竟什么是数学?
我相信和楼主朋友类似的诸多困惑是因为中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功利风格,并且这种功利蔓延到了学前教育,导致任何一个发展领域都变成一个科目,并用学校教育的应试标准去评判。数学能不能学好,语文怎么样?如果“数学”、“语文”的概念都是按这样的标准,那它们都只是代表一个科目,那就都应该是上学以后的事情。
但是换个角度看,数学其实是个更大的概念,是一个从一出生就可以发展的领域,只不过不是以我们所了解的方式发展而已。关于儿童数学能力的实验在婴儿时期就开始了,比如给5个月大的婴儿看两个玩偶,然后用屏幕挡住,再伸手拿走一个玩偶,最后屏幕拿开,小婴儿对不可能事件(出现两个玩偶)的注视时间会比对可能事件(出现一个玩偶)的注视时间更长,即表示出惊讶。看到这个实验,您会觉得这和数学有关吗?可是这个实验证明了孩子在婴儿时期就已经有数学推理能力了。
其实每个孩子与生俱来都有着数学能力——注意到玩具数量的变化,注意到音量的大小,按照高低给积木排队,发现哥哥比弟弟高,给物体分类、排序等等,孩子在生活和玩耍过程中的这些无意的表现,其实已经在展示他们的数学能力了,只可惜,家长注意的或者期待的,只是数数、计算这些东西。可是数数和计算,对学前的孩子来说太枯燥、太抽象了,也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本来可以好玩擅长的游戏,变成了任务和负担。
举个我家儿子的例子,小学一年级,课本上画了几个堆在一起的立方体让孩子做题,孩子怎么也做不出来,然后开始不耐烦想出去玩了。于是我找出积木让他照着图上的样子去堆,他就立刻有兴趣了,照着积木他自然而然就解决了课本上的问题,然后再看图,就会做题了。一年级的孩子尚且如此,更何况学前的孩子。似乎学校教育不鼓励玩中学,也不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
所以关于数学能力要不要培养,@川宁 和@董欣 说的根本不相悖。@川宁 说的数学是传统意义的数学,也就是应试的,这当然要赶快刹车,否则到孩子上学时真的不愿意学数学了;@董欣 说的是广义的数学,也就是我上面提到的与生俱来的数学能力,只要方法得当,这是任何年龄段都可以培养和启发的,并且有必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环境去促进发展。
好,接下来我们来想怎么解决。有以下建议:
首先,学会欣赏孩子。
“语言和认字方面的天赋很高”“沾数就完蛋,对数字一点概念都没有。”从这些措辞来看,我觉得大人对孩子有太多的评判了。爸爸妈妈可能会说,孩子的语言和认字天赋很高啊,我已经很欣赏孩子了啊!抱歉,我认为这不是真正的欣赏,你们欣赏的只是你们自己喜欢的那一面,而不是孩子真实的、全面的样子。
孩子就像是一株静静生长的植物,有它自己发展的轨迹。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它适合生长的土壤,有了这土壤,它自然会按照它自己的节奏、方式、姿态去生长。自然给予的力量是无穷的,小生命自己在努力生长,有什么比这更值得欣赏呢?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爱这株小植物的,只是,真正的爱是接纳,而不是我们自己投射的需要。我们爱的应该是孩子真正的样子,而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孩子的样子。否则我们的爱就是虚幻的,有条件的,甚至于自私的爱,尽管大部分时候我们都自私得浑然不知。就像《男孩成长的秘密》一书作者所说,发展本身就是发展的主宰(这本书我想推荐给各位父母,尤其是男孩的家长,非常不错)。也就是说,是发展本身才决定了孩子的发展。我们父母能尽到的责任是养育,却无法决定或改变孩子成长的轨迹。
第二点建议,我希望从现在开始,这个孩子的父母还有朋友,放下“孩子数学不好”这样的评判,放下紧张的情绪甚至于绝望的心情。4岁半的孩子,我认为这件事还上升不到文科理科的问题,也希望回答问题的朋友不要把这件事情渲染成为过分严重的问题,在这个年龄,很多方面都还是可以启发和培养的。也请孩子的父母停止在孩子面前和背后向亲朋好友传递“孩子数学不好”这样的信息,请把孩子头上贴着的“数学差”标签摘下来。
在这里,我还有一个观点,我认为这个孩子,应该是具备基本的数学能力的,只是爸爸妈妈并没有发现,孩子也不愿意展示出来。而也许语言和认字更容易看到成效,所以父母注意到了并不停强化,强化的方式可能是表扬,也可能是向亲朋好友奔走相告,所以孩子更愿意学语言和认字。注意,孩子对数学的厌恶也是这么被强化的。因此,孩子即使有数学能力也不愿意展示出来(爸爸妈妈说我数学差,我相信爸爸妈妈,我才不愿意数数呢,我不敢,因为我做不好。)
第三,从现在开始不要再给孩子所谓的数学任务,取而代之,邀请你的孩子一起享受生活,然后细心观察你的孩子。
数学绝不仅仅是和数字有关,数学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和父母一起去超市买东西,父母在挑选大小不一、类别不同、数量各异的商品时,在买单付钱时,回到家给物品归类时,煮饭烧菜按比例配料时,开饭前布置碗筷和椅子时……任何环节都和数学有关,邀请孩子参与进来(注意你的措辞,是邀请参与,而不是布置数学任务!),如果孩子不愿意,也没关系,带着他,他自己会观察和学习。
如果父母之前给了孩子太多评判孩子已经敏感和胆怯,那么,给孩子脱离大人自己玩耍或和同龄人一起游戏的机会。数学也存在于孩子游戏中的方方面面,上一段中我所提到的生活体验,也可以存在于孩子的角色扮演游戏中,鼓励孩子扮演不同的生活角色,他们自然会遇到生活中将遇到的数学问题,并且,记得,最重要的是他们自己要去解决(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游戏,而不是大人们要求的)。父母只需要给孩子提供玩具和场地就好了,不需要介入。堆砌、拼插类的玩具也是很好的认知游戏工具,比如拼搭一个乐高玩具,需要孩子有数的概念、顺序的概念、大小的概念、方位的概念、类别的概念,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开始时孩子感受到的可能是从具体部件到成品的惊喜,慢慢地,孩子会先有全局的思考(抽象思维),再进行具体的操作。
先说这么多,很希望能给到你们一些实际的建议,但这要看孩子更多的具体情况。遇到问题可以再交流,不过更希望听到父母直接的想法和声音。
猪猪-路易妈妈:
谢谢刘柯的邀请!作为一个4岁出炉的数学“神童”,且现在我娃2岁就自发在生活中应用数字,这个题很适合我。这个孩子很显然把精力都关注在语言方面了(话说4岁认字有点拔苗助长),数学方面只是还没关注而已。孩子学会什么,在于他们关注到了什么。孩子什么时候在某方面有进步,在于他们什么时候关注到这方面而已,这是为什么孩子能力的发展呈现阶梯式增长,且每个孩子的某项能力发展有早有晚。没关注到的领域孩子是不会抵触的,抵触也是种关注呀,还往往是被迫关注的。如果她已经抵触数学,那多半是家长给了压力。在孩子关注到一个事物体验到其美好之前,先让孩子体验到压力和恐惧,这是多么多余又遗憾的行为。下面说说我的个例。我小时候是非常不全面发展的小孩,基本只会一样东西,就是奥数。我4岁的时候就会做这样的题“100个和尚吃100个馒头,大和尚1人吃3个,小和尚3个人吃1个,有几个大和尚几个小和尚?” 同样是4岁,有一天我突发奇想向我妈问到了我们一家三口鞋子大小的公分数和码数,然后我推算出公分数和码数的换算公式。我是真感兴趣,晚上不睡觉要求我爸给我出题做。我小学二年级开始参加奥数竞赛,各种全国、省级、市级的比赛都是提前参加(比如三年级参加四年级的竞赛),全部都是一等奖,从来没遇到不会做的题,只有粗心大意的情况。我被当作是“神童”、“天才”,可那只是因为我把时间精力集中花在这上面了而已。可是其他方面我远远不如同龄人,没时间发展呀,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等,即使是学习方面,除了数学我其他都不好。不过幸运的是,我爸妈没有给我压力。一个人的自信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方面的所向披靡,是掩盖不了其他方面处处碰壁的感觉的。很快,上中学的时候,其他方面的缺陷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冲击,让我不得不正视自己的问题。好在,更有能力、对这个世界更有影响力、自我价值的实现等本来就是人所追求的,我开始自己给自己补课。我放弃了在数学方面的继续探索,转而关注心理学,并不断积累一些提高生活质量所需的各领域皮毛技能,逐步发展成现在这个更加“全面”也更加“平庸”的我。不过,奥数对我逻辑思维的培养我现在工作还是能用上的,比如我擅长算法。人生只走出了一条路,我们看不到如果走其他的路会怎样。无论如何,现在的自己是我自己选择的,是我的发展兴趣塑造的。引用我的例子是想说明:我们不用担心孩子发展得不够全面,儿童的发展几乎不会全面的。如果有需求,他们自然会去弥补自己的短板,探索出新的平衡点;如果没有需求,他们多半是遇到了能弥补他们短板的人,在人群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下面分享一下我家娃自主在生活中学习数字的经历,这是他2岁1个月的水平,后来就没什么发展了,他的兴趣转移到语言表达方面并同样取得了惊人的进步(现在2岁9个月)。我也总结了语言表达系列,记录了孩子从出生到整句表达的过程。参见微信订阅号“蒙台梭利家庭育儿实践”或“mtsljt”,博客在认知学习方面,我们没有去刻意培养路易,只有一个例外是我们比较鼓励的,那便是数字。分享一下路易自主在生活中学习数字的经历,这是个关于宝宝如何自主学习的精彩案例哦。之所以我们在数字这块开了“后门”,实在是因为路易太感兴趣了,我们不好意思打着“这么小孩子哪能懂得数字这么抽象的概念”的旗号,在他兴致勃勃的时候令他扫兴,只好乖乖配合他的要求。他最早对数字的兴趣源于对钟表的兴趣。在路易两个月的时候,他的眼睛能看见远一些的地方,这使得转移注意力方法有了应用的条件。那时候每当他哭闹发脾气,就靠让他看东西来转移,而尿布台旁边的钟表特别管用,成为我们转移注意力列表上的第一件利器,并长期占据该列表排行榜前位。钟表也成为路易最早指认的物品之一。后来,我们也买了挂图,上面也有数字。我们家的挂图是这样使用的:我们从来不会主动去拿来教路易,都是路易自己看见感兴趣时,指认他有兴趣的。如果是他认识的东西,我们就再次找来实物给他一起看,并在以后主动跟他玩游戏,比如问他哪个是西瓜,这算是一种鼓励;如果是他不认识的东西,我们尽量先找来实物给他看,不鼓励他学习。当他把蔬菜水果汽车认了个差不多的时候,注意力也关注到数字上。这时候,数字属于不鼓励阵营,这玩意又找不到实物,也没法解释数字的概念,真心不想教他,他对数字还没有特别的兴趣。转折是在钟表,当他对数字有了一点印象后,很快在指认钟表的时候,发现了钟表上的数字细节,并特别感兴趣。每次都要求我们把他抱近钟表,使得他能够着数字,无数次地挨个指认。慢慢地,他熟悉了数字的音和形,对数字顺序的发音也有了印象。就这样,路易完成了最初的数字启蒙。很快,他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字。钟表上有,体重秤上有,地垫上也有,各种电器的显示屏上有,电风扇上有,麦脆片包装袋上也有,户外也一样,汽车车牌上有,停车场车位号有,指路牌上也有。真是应接不暇。路易的指认也有了新的关注点。有一次,他指认一袋卫生纸,妈妈告诉他这是卫生纸,他不满意继续指认,妈妈一头雾水。最后路易快急了,妈妈走近了仔细一看,原来人家指的是包装袋上的1800(g)。另一回,他非要指认爸爸的书,妈妈怎么说都不对,最后发现他是看到了书上的2010(年)。接着,路易开始有了数数的概念。每次他发现同类物品,都会放在一起连续指认。一开始,我们是这样来配合他:“这是钟表,这也是钟表,这个还是钟表”。他指认的钟表、空气净化器等物品,数目还不多。而当他跑遍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寻找暖气片时,我们的词汇匮乏了,于是很自然变成“1个暖气片,2个暖气片,3个暖气片。。。”连续指认相同物品,这就是一个很自然地数数的过程,人类大概最早就是像路易这样数数的,然后发现数不过来,才有了数字的抽象概念。敏感的小路易发现了奥秘,原来数字可以这样用。我们也意识到这是个很好的给他数字概念的方式,也积极地在回答他的指认时应用。我们达成了默契,连续指认相同物品,会听到他喜欢的数字“奖励”,这促使他更积极地玩这个游戏。就这样慢慢积累,他了解了数字的用途。直到有一天,妈妈给路易在纸上画太阳玩,太阳也是路易的最爱之一。妈妈连续画了一排太阳,路易高兴坏了,激动地指着太阳一个个数过来,嘴里竟然说出了“1,2”。要知道,这对路易来说是多么伟大的成就呀。这个时候他还不会说话呢,刚开始会说爸爸妈妈,别的啥都不会说,大概21个月。更何况,他这不止是在发音,而是明白数数的概念,太令人惊喜了。那段时间路易对手指很感兴趣,天天拉着一个个问。知道他能数数,妈妈乘机给他展示了一下12345的手势,路易看呆了,很快学会并有了创造。妈妈是按照大人的习惯展示的,食指代表1,食指中指代表2这样,而路易的创造是大拇指代表1,大拇指食指代表2,然后跳过难比划也难发音的3和4,直奔着5就去了。从此以后,常常见到他一个人躺在那里认真地数着125的身影。再后来,他10个数字都能念出来了。汽车车牌上数字,他会一个个指出来念。自己称了体重,我们听他报数就可知道数值。这都是我们的亲子游戏。有一次,他在一个高高的角落看到一瓶84消毒液,指认半天,我们怎么也没想到他是问这个,以为他问旁边的花,最后他憋不住,自己说出了84,我们才恍然大悟。路易已然是运用数字的高手啦。看他这么迷恋钟表,妈妈给路易买了一个钟表玩具,钟表上的数字是二指抓拼图。路易特别开心,终于有属于自己的钟表了。第一次玩,他开始尝试把一个数字拿出来,再努力放回去,老是偏一点点放不进去,急了。妈妈提醒他转一下方向,结果他的小手一转就转过了,不会微小调整。第二次的时候就能成功放好了,第三次就是熟练工种了,在空中就根据目测调整方向,一放一个准,进步得真快。这个玩法玩熟了,他自己给自己提高难度,把所有数字统统拿出来,交到妈妈手里当缓存,然后他试着一个个放回去。这除了准确的投放,还必须先找到对应的位置。好在拼图的形式有反馈机制,找错位置了是怎么也放不进去的,这就提醒你换个地方。每当路易发现问题,会主动认真地把弄混的拿来,对比着问妈妈,反复确认学习。有时候,他还会试探性故意先放错的地方,确认一下是错的,再准确放回该放的位置,以此来巩固学习。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你把数字拼图块拿出来问他,他都准确认识,而当他去把这些数字放到相应的凹陷中时(凹陷处也标有相应的数字),即需要玩一个数字配对游戏,这时候就有难度了。一些比较难区分的数字体现出来,比如1和7,6和9,3和8。可见,路易的配对游戏玩法,不是全局比对,他还没有习惯从所有数字拼图块中找一个“最匹配”的,而是找到一个差不多的就以为是了,这说明他的玩法是“局部模糊匹配法”。最近,阿婆每天带他爬楼梯的时候,会从第一个台阶开始一直数到家门口,再算上中间转弯的步子,差不多100步。阿婆为了路易方便理解,把比如“五十五”简化成“五五”的发音,慢慢地,路易也跟着数起来,脚上爬楼梯的步子也更带劲了。很快,路易能一直跟读到100,当然顺序还没记住,也不需要死记,生活中也不是这样用的。插播一句,我们从路易刚会走路、开始爬楼梯起,就一直很自然地给他边走边数步子,那时候每上半楼就清零重数,到了几层也会“报个站”。这样做只是提高爬楼梯的乐趣,不是为了刻意去培养他的数字敏感度。敏感期也不是靠培养出来的,而是观察到孩子感兴趣的时候适当引导。比如上面说的,在发现路易对数数感兴趣的前提下,积极在他连续指认时数个他看。这样才是顺应孩子成长节奏的引导,才是给孩子需要的帮助。然后有一天,他意外发现有个挂图在他眼里的意义不一样了。原来这是一个1到100的数字挂图,之前面对他的指认,我们只是把其中1-9的数字单独拆出来回答,不想教他超过10的概念。现在路易依旧照着挂图念数字,却念出了新的含义,比如“55”,路易念出来是“五五”,咦,这不正是爬楼梯数的“五五”的发音么。再往旁边看,念出来正是“五五”发音后面跟着的“五六”,原来,这就是自己每天爬楼梯数的数字呢。这感觉类似英语国家小朋友学了phonics自然拼读法,拿起一本书阅读时,通过拼出来的音,明白看的单词是日常说的哪个,以此来实现阅读的。于是,路易常常独自一人坐在客厅指着挂图数数“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这个自己发现“秘密”的过程,比起大人坐那跟上课一样地教孩子:“这是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可有趣太多了。看绘本的时候,路易也不放过数数的机会。《爱吃苹果的鼠小弟》里,路易常常要数一下树上还剩几个苹果。《小黑鱼》里,他不忘数数小黑鱼看到了几条怪鱼。《好饿的毛毛虫》绘本,路易不仅能数出1个苹果到5个橙子,毛毛虫星期六吃的10样食物他也能数全了。路易还会分类数,《点点点》中,有打乱位置的红黄蓝球各5个,他都能分别数出来。这几天新发明的一个亲子游戏,是爸爸在家里的自行车健身器上运动,同时抱着路易。路易看着健身器屏幕上飞一样闪过的数字,激动万分地数着,这个数字还会时刻变化的,没见过。爸爸看路易这么高兴,脚下也登得更有力了。路易还学会了数字的另一个语言上的用法。比如他要关灯,关之前呢,竟然还要停一会,数“1~2~3”,然后才隆重地关上灯。我们都很惊讶他哪偷学来的,用得还真是地方。路易还展示出数字的另一个生活用途。睡前爸爸调空调温度,由于近视眼看不见数字,就问妈妈“现在多少度?” 妈妈视力也不好,仔细看看,正欲说出读数,没想到路易同学开口了“27”。后来爸爸再调整温度,路易都比妈妈说得快,还很准确。他还会要求设定为某个温度,比如他从外面玩回来一身汗,会要求开空调,还必须要求调至28度,会指着空调说“28”,你没调对绝对不行,人家可认识呢。数字这么抽象的概念,原来孩子是这样学习的,这真是个奇妙的旅途。再回头看看那些掺杂学习内容的玩具,其设计很明显是讨好买单的家长,而对孩子的学习方式一无所知,殊不知,这样的玩具对孩子来说实在是一种干扰呀。
谢邀~ 在幼儿阶段,“数学”的学习并不是像小学那样,进行各种加减计算,而是跟认知发展方面的训练联系。比如,小朋友排队时,排成直线。这是对“线”的了解,不能说这不是对数学的学习。小朋友做操时,手往上举,举多高,往前放,怎样才不会影响到前面的小朋友,这里涉及到儿童对空间方位的学习。如果说,小朋友“厌恶”学习“数学”,那是不是因为我们大人对“数学”的定义过于狭窄,认为只有写写算算才是对数学的学习呢?对于幼儿数学的学习,有五点家长和教师都可以参考的数学教学步骤和方法。1)准确知道儿童对数学的学习情况和进度。评估儿童学习的工具,比较建议使用香港教育局和社会福利署颁布的《表现指标——儿童发展范畴》。这里面没有“数学”这一项,而是将数学归类于认知发展范畴。家长和幼教可以参考使用,里面表现评估和例子写得很详细,并且分了1-10级发展步骤。虽然有个体差异,但是这些都是非常基本生活能力和对以后学习准备的能力,如果幼儿在某一方面发展比较慢一些,家长和教师可以想办法多在这方面帮助一下儿童,而不是简单地提一个问题:4岁半儿童厌恶数学怎么办?2)基本数字概念的学习:在生活中,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情况,一步一步为幼儿提供数字教学。数的学习,包括数字概念的学习,练习数数,比较数的大小等。如何在生活中教儿童数数、归类,相信各位家长和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好方法。建议结合儿童感兴趣的方面,或者在儿童并没有意识到情况下进行教学。比如给儿童讲了绘本,请儿童数一数里面出现了多少个人?多少种动物?如果自己改变故事,想加入哪些动物?那么一共有多少种动物了?哪些动物比较大?哪些动物比较小?大的有多少个?小的有多少个?大的比小的多几个?3)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来逐步教图形、模型规律(Patterns)、测量和分析。教幼儿认识和对比图形的形状,发现和创造模型规律(Pattern:苹果、萝卜、苹果、萝卜、_____?),学会使用工具来测量,收集和组织信息。认识图形和对比图形的形状,这些可以用各种生活中的事物来进行教学。并不一定非要以画在纸上的图形来比较,可以观察发现水果形状的不同,衣服扣子的不同等等。发现和创造模型规律,也容易进行教学,拼火车、摆积木等等都可以。生活中可以有无数的机会来机会来进行,就连跟小朋友散步的时候,爸爸妈妈迈左脚右脚都可以用来做pattern训练。如果儿童掌握了简单的ABAB型,可以升级到ABCABC或者ABBABB之类的。对于测量和分析,是什么呢?放一张图,大家应该就明白了。至于如何教学,相信知友们看了这幅图都知道怎样做了。4)上图也给出了如何用非正式的方法辅助儿童将自己已知的正式的数学词汇和符号与生活联系起来。可以用一些开放性问题或者关于数学的话题来跟儿童交流。比如喜欢大的动物还是小的动物?哪些动物比兔子大?哪些动物比兔子小?5)每天都花一些时间来辅助儿童进行数学学习。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尽量在建立立体的教学模型,来将数学融入每一课程中。对于家长来说,就是将数学融入儿童的生活中,在生活中多刺激儿童进行思考,年幼一点的,比如让他们给玩具和放玩具的地方标示图形,每次玩了玩具要自己收拾,将玩具按图形放在指定的地方,这是图形的配对。逛超市,告诉儿童自己要买多少个橙子,请儿童帮忙数一数自己是不是买了那么多,差多少个?或者多了多少个?对于儿童的教育,生活中有很多机会,最好的教育也来自生活。幼儿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跟其他阶段的数学教育不一样的是,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儿童的认知发展的训练和数学概念的培养,不能将数学等同于加减算式的学习,更不能因为儿童排斥而放弃。要以儿童喜欢的方式来教育,类似于给儿童”糖衣炮弹“,并且一定要坚持教育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归生活中教育。
非常推荐一本书:《妈妈教的数学》,作者是北京实验中学的数学老师。读后很有启发,倒不是说内容多么出奇,而是其思路非常好,数学来自于日常生活的每个片段。
数学不等于数字。培养兴趣最好的办法是游戏。画画,玩魔方,七巧板,搭积木,棋类游戏,都是可能建立相关数学思维的游戏。强烈建议以下两种游戏:过家家:买东西,卖东西。四岁半也不需要算账,一个东西一块钱就可以了,开始不要十块钱找零,太难。坚持玩一年,孩子绝对能学会十块钱找零。打扑克。锻炼数学思维,记忆力,决策能力,社交能力。。。。。。各种能力。永远有更好的方法值得我们去试试,别给孩子下定义,加油!作为数学启蒙,推荐一套非常非常好好的数学启蒙读物《汉声数学》。比较合适开始的年龄在5-7岁,识字量和理解能力跟得上再开始。本人数学教育专业,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启蒙用数学绘本。现在正在带自家孩子阅读。做工一般。不建议题主现在使用。
假如你是个四岁的孩子,你会对枯燥的数字有什么兴趣呢?一个刚来到这个世界四年多的人,他的思维才刚刚建立,他的注意力还都在感官上,这是什么颜色,这是什么声音,那是什么味道,天为什么黑了,灯为什么亮了。。。。。。你认为他们会明白三比二多一吗?他们连话都还不能说全。数字对他们来说太难理解了!而这个阶段他们对数字没什么概念,这并不代表他以后会做的不好,一般到七八岁孩子就会对数字有很多理解了。你们现在纠结于他目前还不擅长的事情上,是不符合儿童智力发展的,只会让孩子失去自信。没有自信的人,就只能一辈子活在自卑的阴影里。没有哪个数学学得好孩子是从小被逼着数数、算数而对数字产生的兴趣。你们的急功近利只会害了孩子。孩子只有在快乐的情况下,在自然而然的生活点滴中才会主动去学去探索。他必须自己从生活中明白数字的意义,发现数字的乐趣,他才会有兴趣。
说真的,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喜爱源自我会你不会的优越感。
谢谢您的邀请。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完全一点兴趣都没有的科目呢?何况才四岁半oooooooo
每个孩子都有他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有的懂得盖房子,有的懂得写作,有的懂得游泳,有的懂得唱歌oooooo有的混日子。当我看到您的孩子在语言和认字方面天赋很高,我就心里暗想:还想怎样呢?
人的才能如一个天平,天平一共有四个筹码,当你把两个筹码放到左边,两个筹码放到右边,心里是最平衡的;但是如果你的左边放了四个筹码,必然右边就会严重失衡,你这时候会说:赶紧补充砝码oooooo可是你手里已经没有筹码了。我想说的意思是,每个人智力特点不一样,但是都是有限的,当您的孩子智力发育的形象思维相对比抽象思维早熟,那我们作为家长是否可以先学会面对这个现实而不是急于去改变它?
为什么我要说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发育"早"而不是"差"来形容现在的状况呢?我想给您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他从小爱好文艺,读书破万卷,可是他理科很糟糕,无法理解所有物理现象和数学公式。他的父母是老师,出于"孩子的未来"着想,让我朋友念计算机。我的朋友头都大了,念了两年没法念下去了,多门功课不及格被勒令退学。看到这里您是否也在担心您的孩子的未来会和这位朋友相仿?待我继续说下去~
后来靠关系我朋友很窝囊的算是草草毕业,这时候我朋友因为发现网上可以搜到的音乐会比现实的多,于是我朋友决定上网开拓视野。身边没人懂电脑,所以使用电脑的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必须得自行解决,他开始自己琢磨,翻看技术书。就这么摸着摸着,我的朋友突然有一天开窍了。这一下子,不仅是电脑开窍了,连很多物理化学的问题都一并开窍了。现在我这位朋友居然成为了一名"文理双修优秀人员",时常被称"文艺界讲技术,技术界讲文艺"的人。
人的开窍是很神奇的事情,有可能一个巨大的天赋在懵懂了很多年突然某一瞬间就通了。更何况您的孩子才四岁半,远未到智力完全开发的程度。
看到这里您或许会说,对啊,我知道她没定型,所以要塑造他啊。这句话没错,可是关键是塑造什么呢?花掉"塑造"他喜欢的东西的时间去"塑造"他不喜欢的东西吗?
我个人认为,为了孩子将来升学考虑,希望孩子均衡发展的苦心无可厚非。只是我建议您先耐心等待并观察一下孩子,是"差"还是"迟"的问题。现在孩子才四岁半,没有必要这么早就开始"非要接受数学不可"。更何况,现在孩子已经出现排斥心理,继续下去适得其反。如果幼儿园老师还要搬出一套大道理让您注意孩子的情况,也请您冷静的考虑,一个四岁半的孩子需要一定懂数学吗?如果不是因为存在比较,你能接受自己"四岁半"的孩子,在没有任何智力问题的前提下不懂数学吗?
我真是有点失控的想骂"去TM的教育法"。四岁半的孩子本来就不应该学数学!四岁半就开始学数学,那小学学什么呢?如果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学会的东西为什么一年级开始还要重新再学?!
与启发数学教育问题相比,我认为培养您的孩子发现并清楚自己喜欢什么,并为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付出专注的能力更重要。如果暂时疑惑该如何让孩子接受自己不爱的东西,那为何不先让他在自己天赋稍高的方面吸取更多养分呢?
我们展望一下,如果您的孩子未来果然成为一个文科拔尖而理科白痴的人,那您也不用沮丧。艺术院校数学不算分,考它20分也无所谓,只要您的专业好。如果您的孩子确实数学暂时不开窍,别急,先放着,通向一个终点的路有很多,你的孩子如果生就就不是个"普通孩子(或许是天才,或许是迟熟的人才,但不是一般好摆活的孩子)",那何不"将错就错",因材施教?
别人爱怎么说怎么说去,现在您的孩子需要的是您正视他,作为一个人。您可能现在有点埋怨我甚至连一个数学启蒙的方法都不过招,是的,因为我发现您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不懂启蒙的问题,而是受累于他人而无法正视自己的孩子的问题。冷静下来,给自己信心,孩子是什么样的,就利用并尊重他特点好好培养,把他的特点引向正道,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模子去培养他,好吗?
******************************************************************************************************************************* 断章取义是不能对任何事情提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的。本人并没有反对给幼儿各种灵活健康的数学启蒙,更没有放弃。但是!!!!!!!具体针对这个已经"生病"了的个案,本人才给出建议是"先放一段时间",完全不提启蒙的方案。不等于永远的不提。例如半年,我相信一个正常智力的孩子不会因为耽误了半年就会对简单的数学跟不上的。而做的假定数学白痴的想法,是出于如果出现最坏的结果,为了鼓励父母能带有乐观的态度正视这个可能有的结果,而不是从现在就开始怀着恐惧的心去战战兢兢面对孩子的未来!还有另一个断章取义的地方是:敏感的孩子这个条件作为父母请牢记了!如果你一天没学会如何去与一个敏感的孩子相处,未来将会比现在看到的还要糟糕。
谢谢邀请。
看完您的问题和某些回答,其实我的心里很难受,甚至酸酸的。。
1)关于孩子对数字的恐惧和排斥心态
这个是问题的重点,是第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已经上升到了心理问题。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强项和弱项,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弱势,最起码也不能低于水平线。但是在关注的过程中,要有技巧。孩子之所以对数字产生恐惧和排斥,一定是因为大人的不恰当的评价造成的(比如,当着孩子面告诉别人自己孩子数学不好),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否则上小学后孩子产生对数学的恐惧,问题会更头疼。
楼主举了一个例子说,在孩子排队的过程中,妈妈让数数前面还有几个人时,孩子都会哭,就从这一个例子,就能判断出这孩子很需要专家的指导。
2)关于数学要不要培养
我的观点和川宁相悖。数学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接触的数学不一样。比如4岁半的孩子最起码要知道由小到大的排序,能点数1-20,5以内的实物(请注意是实物,不是算式)加减法要会,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接受不同程度的数学熏陶,这个国内外都是一样的,我不能保证其他国家,我对加拿大和美国的幼教还算比较了解,我给大家简单列举一下美国的4岁半的大纲,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起码要知道规律,排序,配对,相同与不同,序数,方位,部分与全部等等。我认为幼儿园的数学同等重要,幼儿园的数学会给上学后的数学起到很重要的铺垫作用,数学是一种熏陶。
3)多罗嗦一条
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因为我们不是上帝。对于我们的弱点,我们应该接受并且面对,而不是放弃。自己的孩子有了问题,不要骂教育,要有选择的听老师的建议。
推荐你给他做小学一年级的奥数.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我那个时候(大概十年前)还是有的。请不要一看到奥数就开始愤怒。事实上那一本一年级奥数是我数学兴趣的启蒙者。里面真正需要做到计算的东西不多,反而都是些一笔画,或是数方格这种图形为主的题,很有意思。那这就看出了一点:1)培养孩子数学不要从计算的角度开始。数学是一门这么大,这么美的学科。从哪里开始,真的都一样。重要的是一种逻辑思维的能力。小孩子都喜欢图形多一些,这是人类的天性,那就从这个角度开始,把图形替换成数字。比如三个苹果加上两个苹果等于多少,这样的题目。2)家长的影响真的很重要我的爷爷是大学里的数学教授,我父亲数学也十分好,感谢他们对我数学的培养。*如果你要让孩子觉得数学不可怕,你就要表现出你觉得数学不可怕*小孩子的很多价值观都是从父母那边模仿来的。我小时候也不怎么喜欢数学,可我父亲在我耳边一遍遍坚定地说“数学真的是很好玩啊。”,我也逐渐觉得数学十分有意思起来。加上我父亲经常陪我一起做奥赛题,让我也觉得数学是很重要的东西。3)如果是小孩子真的不喜欢的东西就别强求了。最后吐槽一点,我觉得奥赛已经偏离了它原本的目的。奥数应当注重的是新颖的解题思路加上缜密的逻辑推理,其实是非常有趣的东西。现在的人把它太妖魔化了,只是一昧地往“难”字上面靠。
Sophie Lee:
看到回答的大都是教育工作者和父母,我作为一个27岁大龄未孕金融行业女青年,也想从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出发,说一些浅薄的看法。我曾在中考时数学满分(全市有且仅有一个)、奥数全国二等奖,本科期间学数1各科全A。比知乎的各种大神肯定差得很远,但在资质较为平庸的条件下,发自内心的喜欢这门学科并且学得还不错,很大程度得益于儿时的学习环境。首先是兴趣培养。学前时期父母很忙,基本散养。但妈妈会抓住一些小细节培养我对计算的乐趣,例如吃果冻,一包有几个,先让我数数,问今天要吃几个,还剩几个,一周以后才会再买,那这一周里要怎么分配让我计划好。诸如此类,让我觉得算计这些小零食特别有意思。爸爸动手能力很强(我的学步车是他亲手做的),喜欢画一些简单的三维图逗我玩,让我猜哪里该画虚线,或者光束照射一个物体会投下什么样的影子之类的,然后会模拟验证对错。等等,比邻居家小朋友每天做几道算术题,不知道 多少呢!第二是建立自信。我在学习上从没被父母打击过,无论考成什么样,他们的立场都是“只要比上次好就很棒”,如果退步了他们的立场则是“只要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很棒”,所以我在小学阶段一直觉得自己棒棒嗒。讲一个发小的故事,他是个小胖子,憨憨肉肉的,三年级的数学老师是个非常没有师德的丑恶妇女,经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骂我发小是猪、很蠢。整整一年,我发小都很低落,数学成绩一直在班里排35名左右(52人)。四年级换了一个刚毕业的年轻老师,一直鼓励我发小,大概就是经常说“我觉得胖子都是潜力股,你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类的。能想象吗,我发小在四年级下学期居然考进了奥数班。这就是肯定自我实现的力量吧。第三是思维的开拓。我在初中的数学老师是我的启蒙恩师,是他让我领略到数学的优美和神秘。他鼓励我用自己的方式解题,但极为强调逻辑的完整性;他喜欢讲最基础的原理,让我们知其所以然;他每周留一道“一题多解”,比拼谁解题的方法最多并自己掏腰包发奖……就是这样,我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兴趣也更浓厚。当然,碰到这样的老师需要运气,但思维开拓的方式可以借鉴。最后就是不要强求。我觉得像数学这种基础科学,要想学得好学得精,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与生具来的能力,很多情况下是不能够后天培养的。孩子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童年应当满溢着欢笑与快乐,而不是痛苦的疲于应付考试。把喜欢的事情做好做到极致,相较于把每一件事都做的平庸,要更有意义吧
我非常能理解提问者的感受,所谓当局者迷,作为大多数的父母都有对孩子完美的期许,哪怕有一点点不足心里都异常的焦急,爱之深责之切啊。非常同意一楼的回答,扬长避短不急于求成,能做到的父母有万一就属难得了,那么这时引导就起作用了。
提出一点个人的建议,孩子很拒绝的时候,对于数字的东西在家里就先不要让他再接触,因为在幼儿园4岁半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接触了。
在家里陪孩子尽情的玩游戏吧,可以玩一些积木、插拼、色子跑格游戏、跳绳(一边跳一边数)、石头剪子布谁赢了谁迈几步等等,只要有心很多游戏都暗含着数字,也包含着你的爱。
4岁半,按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识知发展观,此年龄正好处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言语与概念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这一阶段感知的形象模式具有了符号功能。这正好符合楼主对朋友孩子的描述。
本阶段儿童的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但还不能进行抽象的思维运算,他们的思维不具有只能前推,不能后退的不可逆性,此外本阶段儿童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时往往忽略其他的方面,即思维具有刻板性。本阶段儿童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基础进行发展的。有了生活体验才有思维的的进步,4岁半的小孩生活接触最多的是概念,因而语言与认字发展很快。
所以我们不主张教给儿童那些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
请楼主相信科学!
数学对于小朋友是很抽象的东西,还是多形象具体的来数东西,认形状,千万别你先着急了,慢是正常的,1+1=2这个式子其实很抽象难理解的,孩子才幼儿园中班的水平,要求别太高。另外有不少数学相关的app儿童游戏可供选择。
追风少年李宝库:
我猜一定不是朋友的小孩
先从去除他从父母这里得到的压力开始
成为高考体制成功的通才or某一方面的天才?
  才华早现:3岁的陶哲轩已经展示出6岁孩子才有的读、写和算术能力   1975年,陶哲轩出生在南部一个香港移民家庭。父亲比尔·陶是儿科医生,和母亲格雷丝相识在香港大学,于1972年移民澳大利亚。陶家父母回忆说,早在幼儿时期,陶哲轩就显示出过人的智商。   与其他天才儿童一样,陶哲轩是自己学会认字的。不到2岁时,陶哲轩就在看儿童剧时自学了英文字母。父亲发现,玩写有字母和数字的积木时,陶哲轩会把积木块按照字母顺序和数字顺序排列,而且不久后还能用数字作简单的加减法。   令陶家父母惊讶的还不止于此。过完2岁生日的几个月后,陶哲轩开始使用爸爸办公室里的轻便打字机,用一个手指艰难地敲击键盘,比照着儿童书打出了一整页。从那时候开始,陶家父母意识到,儿子是个神童。他们不能给他压力,但也不能压制他的智力发展。   于是,这对夫妻到处为陶哲轩买书、借书,鼓励他读书探索。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的教育很难跟上孩子的进步。到3岁的时候,陶哲轩已经展示出6岁孩子才有的读、写和算术能力。   陶家父母害怕耽误了儿子的发展,决定让他提前上学。1979年2月,只有3岁半的陶哲轩进入了当地一所私立小学。然而,提前入学对这个智力提早发育的孩子似乎并不合适。智力上,陶哲轩比同班5岁的孩子们发育得都要成熟,但为人处事方面,他还不愿意长时间和比自己大两岁的孩子呆在一起。对此,私立学校的老师无能为力,他们向陶哲轩的父母诉苦,说他分散了其他孩子的注意力。几个星期后,父母和老师达成一致,让他退学。   于是,这个早早显示出过人智力的神童走进了幼儿园,和与他同龄的孩子一起成长。   特殊教育:即使身处天才儿童中间,陶哲轩的智力也过人一等   幼儿园的18个月里,陶哲轩的数学能力显著提高。在妈妈格雷丝的帮助下,不到5岁,陶哲轩完成了小学的所有数学教程,这通常需要7年时间。格雷丝在香港大学念研究生时,曾经获得数学物理一等奖学金。然而,她发现,在数学上,陶哲轩不需要别人告诉他该怎么做,他主要通过大量阅读数学著作和教科书来完成学习。   在这个时候,陶哲轩也开始接受专门针对天才儿童的零星教育。这个项目由的教育机构发起,每个星期六对天才儿童进行特殊教育。为陶哲轩检测智力的老师M·格罗斯回忆说,即使身处天才儿童中间,陶哲轩的智力也过人一等。格罗斯说,不到4岁的陶哲轩按要求心算两位数乘法。他还记得,差1个月才满5岁的陶哲轩曾经和一群7岁到9岁的天才儿童一起学习。当时,老师问孩子们,9182736这组数字接下来是什么,陶哲轩想了想就答道“4554”,因为这些数字都是按照9的倍数大小排列的。   后来,正规的测试证明,陶哲轩的智商高达221,比正常人的智商高出近100。数据显示,在人口不到1600万的,每100万人中只有1人智商能达到220。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陶哲轩的父母开始为儿子“量身定做”教育课程,在专门从事天才儿童教育的老师的帮助下,终于让这个神童的智力发育走上了“正轨”。   淘气孩子:陶哲轩甚至在自己编写的电脑程序中搞恶作剧   尽管智商极高,但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陶哲轩还是一个孩子。格罗斯回忆说,陶哲轩是一个“活泼、有创造力的孩子,还很淘气”。他甚至在自己编写的电脑程序中搞恶作剧。
日,朗道出生于里海之滨的巴库市,苏联加盟共和国阿塞拜疆的首府。他是俄罗斯犹太人,父亲是著名的苏联大油田——巴库油田的总工程师,母亲是医生。朗道的父亲在数学上很有天赋,父母亲知识全面,艺术修养很高,属于典型的旧俄时代的知识分子。朗道的父母从小非常重视子女教育,朗道很小就背诵了大量的诗歌,同时学会了英语、法语和德语三种外语,数学学得很快。唯一缺憾就是音乐不行,他母亲总是逼着他练习钢琴,但是他坐上钢琴椅后通常是由着自己的手指乱敲。朗道的姐姐索尼亚 朗道在外语,文学和音乐方面均十分出色,朗道的父亲从小就更喜欢女儿,朗道从回忆说他父亲曾经说他将来一事无成。 朗道很早就上学,上课从不听讲,对老师更是不屑一顾。朗道8岁会做因式分解,12岁时就熟练掌握了微积分,老师的数学水平根本不能教他。对待这样子狂的学生,老师自然是不喜欢的。朗道也不大和同学交流,只是自己钻研数学。由于他是犹太人,又身体瘦弱,所以经常被同学欺负,但是朗道生就傲性,若是同学有一句冒犯他,他就立即拳脚相向,即使最后被人家扁的鼻青脸肿,也在所不惜。老师和同学都冷待他,不过朗道到也乐于被冷待,趁此可以钻研自己的数学。 朗道十三岁时中学毕业,要上大学,但是因为年纪实在太小,没有办法,父母只好让他暂时去上巴库经济技术学院,但是朗道对经济学毫无兴趣,再三努力下,一年后转学到巴库大学,那年朗道十四岁,在巴库大学朗道同时攻读物理和化学两个学位,学的非常出色。16岁那年他转学之列宁格勒大学读研究生,这是苏联当时最好的学校之一。朗道在转学时放弃了化学,专心攻读物理,但是他从来没有失去对化学的兴趣。 在列宁格勒,朗道遇到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伊万年科,迦莫夫(也有卡皮查),不过当时这三个人经常在一起切磋学问。在列宁格勒,朗道那种傲性又表现了出来,并且得罪了大人物,苏联科学院院士约飞。朗道在学术会议上公开攻击约飞,并对约飞放言:“理论物理学是门复杂的学问,不是人人都可以学的。”,事后又故意挑约飞的刺,还写打油诗挖苦约飞。同时,朗道对苏联党政部门更是不尊重,当时列宁格勒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戒严,进入列宁格勒大学物理楼的人要出示学生证,朗道找了块胶布把学生证贴在裤子的后口袋上,也就是屁股上。当他进门时那些卫兵没有办法,只好把腰弯下来,看他屁股上的学生证。每到这时,朗道便放声大笑。因为他的不善交际且又狂,所以他的人际关系蒙上了极大的阴影,多年以后他向尤金 栗弗席兹回忆道:“我当时痛苦得几乎要绝望了。”但是朗道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成熟起来,并且找到了使自己快乐的方法。 在列宁格勒物理系学习时,朗道把全部的热情倾注于学习。有的时候他脑子里不停地盘旋着各种公式而无法入睡。朗道后来说,在那段时间里,他完全被那些普遍联系的不可置信的美给迷住了。他入迷地演算海森堡、薛定谔、索末菲和狄拉克的量子力学。他之所以入迷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科学美,更因为它们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他尤其热衷于“时空弯曲”和“测不准原理”.朗道对自己也有“生不逢时”的感叹,对于自己没能赶上量子力学的创建,感到极度惋惜。朗道曾经酸溜溜地表示:“漂亮姑娘都和别人结婚了,现在只能追求一些不太漂亮的姑娘了。”这里漂亮姑娘指的是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于上世纪30年代由海森堡、薛定谔、索末菲和狄拉克等幸运儿建立,朗道因为比他们小几岁所以没能赶上这次物理学史上关键的淘金行动。所以有的史家慨叹:朗道生不逢时。言外之意就是,他要是早生个一二十年,正赶上本世纪初物理学的革命时期.也就是相对论、量子论的草创阶段,以他的才情学识,对人类知识的贡献,当可以使他跻身于爱因斯坦、玻尔这样的世界级大师之列。在列宁格勒,朗道杰出的才能表现了出来。他十八岁那年发表了平生第一篇论文,发明了量子力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密度矩阵,奠定了量子统计力学的基础,十九岁发表另一篇论文,独立于西方,发明了现在称之为Heitler-London(海特勒-伦敦)方法的计算分子的量子力学理论,同时他发明了现在软凝聚态物理中非常著名的朗道胶体理论,另一方面,继承弗伦开尔的工作,朗道又对固体的缺陷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等等。令人惊异的是,朗道还对数学作出了重要贡献,那个微积分学里常用的表示高阶无穷小的小o记号,就是朗道发明的,同时他还证明了几条重要的复变函数定理等等。这些工作,是他在18-20岁时作出的。 以上事例说明,如果孩子真心喜欢不用你教他自己也会学。己所欲之,勿施于人。4岁更多解放天性和想象力的时候,孩子更多尝试新鲜实物这才是比较好教育方式。
陪孩子完数字游戏吧。根据我微弱的记忆,脑内练习形成习惯的东西容易让人热爱。所以千万不要搞边玩边学,或者低于一个小时就让孩子“放松一下”。小学学习乘法的时候我是乘法表直接一路算下去的……因为一直没有背,就每次默写就自己计算,最后就喜欢上数学了OTZ。但是我后来又在“数学体系”上败下了……因为我没办法合理的安排格式OTZ。总之就是不要让孩子在学习数学(其实语言也是一样的)上花零碎的时间,会导致厌恶而非兴趣。
4岁的小朋友...担心这个有点早吧。我4岁的时候对数学什么的也没概念... 背加法1+1=2 感觉跟背古诗基本上是相同对待了 TAT 再说了,数字不完全等于数学啊。虽说一个人是否擅长或喜欢数学是跟很多自身能力有直接关系的, 但在启蒙阶段就担心,可能有点紧张啦。况且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因为擅长而喜欢,那样的乐趣才持久不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等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相关内容如涉嫌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向本站发送有效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反馈邮箱&&&&。
学生服务号
在线咨询,奖学金返现,名师点评,等你来互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