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汉末三国12世纪 风云际会会,谁是最被看好的诸侯

看谁排的有道理,请说明理由
全部答案(共19个回答)
超,许褚,典韦,庞德(并列),3孙策,4颜良
1、吕布——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2、张飞——唯一敢跟吕布当面叫板的人
3、关羽——实在不愿意把关二哥放到靠后的位置
4、马超——与张飞和许褚打成平手,让曹操割须弃袍
5、典伟——曹操的爱将,堪称曹营第一
6、赵云——杀人无数,单挑不败,但没有赢过超级武将
7、许褚——虎痴不是浪得虚名呀,与马超大战几百回合不分胜负
8、黄忠——老迈的黄汉升都能跟关羽不相上下
9、颜良——杀得曹营无人敢应战,可惜一不小心被关羽所杀
10、夏侯墩——有他在就没有徐晃、张辽、张合这些人什么事
有人居然把庞德都算上了,要知道那是关羽都老了,而且还有伤呢
1.吕布-单枪匹马,无敌天下,但却智谋
2.张飞-敢正面与吕布挑战的,有勇少谋
3.赵云-单枪匹马力敌万军,有勇有谋
4.关羽-五关六将,颜良,文丑如同草芥,义薄云天
5.许楮-魏国中唯一可和张飞一战的猛将
6.马超-唯一让曹操割须弃袍之人,西凉第一人
7.夏侯敦-夏侯世家当属第一,不畏关羽敢与一战
8.张辽-关羽力保之人,唯有吕布和他不死于战场(曹刘合军)
9.典韦-曹操器重之人,舍命救曹
10.周泰-舍命救主,江东猛将
1.吕布,英勇无敌,是三国时期唯一以自身武艺成为一方诸侯的,但可惜有勇无谋。
2.赵云,单打独斗,从无败绩。
3.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虽是突袭,亦显英雄本色。
4.马超,酣斗许褚张飞,是三国是最恶的战斗,未见下风,杀的曹操割鬃去袍,好不痛快。
5.张飞,粗中有细,大丈夫不乏计谋。
6.典韦,临危恶战,力保曹公。
7.许褚,恶斗马超,谁人比我。
8.张燎,杀得东吴小儿听到名字立止哭声。
9.徐晃,关羽之败,始于此人也。
10.太史慈,东吴万人敌,仅此一人。
第一虎将:赵云(子龙)
快马追风一杆枪
百万雄师锁当阳
可怜银枪不饮血
独守明月对芳尊
云长自傲,翼德偏激,独有子龙,仁义勇决,举枪天下,不败神将!
第二虎将:黄忠(汉升)
风展银须弓弦惊
夏侯血颅刀上悬
昔有廉颇黄发抖
今有汉升长嘶啸
以暮日之光,照彻蜀汉方圆,倘其正当壮年,群雄胆寒.....
第三虎将:关羽(云长)
华雄滚血温我酒
五关六将长刀挺
枣容岂因天得故
只为豪气冲云干
九州诸侯,麾下战将,何以万计,冠以圣名,只因一刀耳。(本来想把他给咔嚓了,不过怕关公显灵劈了我,算了:)
第四虎将:张飞(翼德)
雷霆声震长坂桥
万将倒戈百鸟丧
怒目圆睁纵马处
群草瑟瑟无人踪
当世第一猛将,多少昔日名将,在蛇矛之下,只一招而已。
第五虎将:张辽(文远)
温侯帐下显能耐
文韬武略傲群英
白首威震逍遥津
敢叫江东万骨枯
文远一生不似关张,光辉万丈,但其见识功绩,实为人所称道,我心里是想把他放在第三位的:)
第六虎将:马超(孟起)
西凉纵横有马儿
阿瞒割须又弃袍
犹似汜水吕温侯
枪下万般视草芥
锦马超,斗许褚,战张飞,退曹兵,无一不酣畅淋漓,独具吕布沙场风范
第七虎将:甘宁(兴霸)
铜铃摇响畔百骑
曹家百将听风过
江东弟子多才俊
唯我兴霸第一人
江东第一将,命殒百鸦啼....郁闷!!!!
第八虎将:许褚(仲康)
风云际会有虎痴
敢以雷霆震关张
箭矢遍体又何妨
但求会心得一战
视武如命,百战不殆,阿瞒安枕,但凭此君。
第九虎将:周泰(幼常)
身被百枪犹死战
血浴救得碧眼儿
八尺长枪手得握
立马长嘶起红沙
万军丛中 ,来同驰骋,遍体刀剜,天下谁能!!!
第十虎将:吕布(奉先)
汜水关下战三英
辕门射戟戏名将
九鼎只为一笑耳
风声过处帝王没
温侯画戟,独挡天下,可惜品行低劣,只得末矣:)
没什么意义吧?
就象现在的个人竞技项目体操或者其他什么的也有排名,李宁排过第一吧?他每次比赛都能得10分吗?乒乓球也是,如果您这位第一来了,人家排在后面的还赛不赛了,您去年是第一今年您还是?还让不让别人玩了?
武功也一样,吕布厉害,三英战吕布嘛,应该是第一喽?然后这第一的主儿就碰不得了?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吕布还是第一?关羽厉害,到后面走麦城时候的一个伤了一条胳膊的饿着肚子的60多岁的老头子还厉害?前世界拳王阿里现在能接我一拳吗?
一:吕布不用说了绝对的第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不是盖的,单条无敌,之所以成为千夫所指皆因武功太高遭人嫉妒.毕竟打倒一个武将不是件容易事,而摧毁他的名誉是很容易的.有时候我怀疑他是不是用修改器把自己改了,这么无敌.
  二:关羽我想关二哥排第二应该没人反对吧,关二哥出手必伤人,伤人必制其于死地,下手之狠,黑无人能及.实力派的代表人物.
  三:张飞长坂桥上,那份气势,那份胆量皆无人能及,连吕布自己都说如果张飞发起威来,吕布也不一定能赢,可见张飞的武功,关羽也说过吾弟在万人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有人说张飞不过才和马超打个平手而已,小弟我愚见以当时的情况,虽然张飞方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但是当时马超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战斗的,可是张飞知道刘备爱财因此手下留情也是不无可能的.
  四:典韦没什么说的排行老四实质名归.手拿八十斤大戟,为保护曹操战死.身死之后敌人都不敢靠近可见生前之勇猛.
  五:马超悲惨的一生不能掩盖其武功的光芒.虽然马超入蜀以后没什么大的作为,但是他也曾经让曹操发出感叹“马儿不死.吾无葬身之地也”而且和张飞,虎侯许楮打个平手,其武功必然超群,我之所以把他排到许楮之前,就是因为他和许楮打的时候实际上是赢了的,因为当时的情况是他作为三军统帅要保证战斗的最后胜利,而不是和许楮一较高低,马超他是有所保留的,而另一方的许楮则可以全身心的应战不受影响.
  六:许楮和典韦号称虎狼之将刚一出现就和典韦打个平手,以后又和吕布马超这些超级武将对打而不死,其武力当然也是超群的.尤其是和马超对打的那一场,传为佳话,“许楮裸衣斗马超”
  七:黄忠老当益壮老年人中的佼佼者,一生都不服老,那么大岁数了还和心黑,手狠的关羽打个平手.若非马不耐战,也许我们的黄老爷子要改写历史了.
  八:赵云这可能是我写的排名中最受争议的人物了,大家都认为,以赵云的枪法就算打不过吕布关羽,但比起张飞等人来就应该比他们强一点的.我不这样认为,我之所以把他排到这里是有我的理由的.不错赵云在三国史上是个奇迹,号称常胜将军,观其一生常胜不败好象很厉害,可是待大家细细看来却不是这么回事.赵云一生基本上没和超一流武将交过手,他所杀的人都是一些二三流的武将.尤其是刚出道的时候和文丑战了三四十回合不下,文丑武力还不如颜良那颜良一刀就被关羽杀了,可见赵云的水准.有人说当时关羽不过是仗着马快打了颜良个措手不及取胜的根本靠的不是武力,这一点我不敢苟同,有以下几点,1所谓高手在战场上就应该全神贯注,如果连这一点也做不到就不应该叫高手.2关羽有没有赤兔马还是个谜因为历史上确有一匹赤兔马,可是在吕布死后就下落不明了,而我们的老罗头不甘心这一匹名马就此消失,就让它跑到了关羽屁股下面去了.大家都以为赤兔马在关羽身下那是因为吕布死在曹操手里,而赤兔马落在曹操手里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这匹名马也成了曹操贿赂关羽的赃物了.搞笑的是这匹名马居然因为关羽死了而不进食随关羽而去.吕布死了它不随吕布而去,关羽死了就随他而去,这匹名马会认主人呀.以上就是我把赵云排到这里的原因.
  九:魏延三国时代最后的超级武将,政治较量下的牺牲品.没什么说的了.
  十:孙策人称“小霸王”武功也比较厉害,有人说太史慈比他厉害,还是那句话孙策作为三军统帅要确保自己的安全留有余地,而太史慈则是全力以赴.所以我认为他打不过孙策
一 吕布 三国时代最英勇的武将。虽然有勇无谋,但武将毕竟不是统帅,只有善战者,才可称之为武将。大家都知道,若单论战斗力,吕布绝对无敌。当年虎牢关力挑三雄,可谓英勇无比。“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名不虚传。
二 赵云 三国正式鼎立后最具传奇色彩的武将。血战长坂坡乃代表之作。赵云是我最崇拜的三国将领,但他必定比不过吕布。虽然二人没有较量过,但赵云绝对战不过关张合璧,可吕布能。
三 典韦 民间“一吕二赵三典韦”的说法,可见一斑。他的特点是力大且善于步战,远近高低均能应付,但他勇猛过了。若典韦在世,则今日拳台上将少了重量级拳手的身影(全被他打死了)。典韦也没和前两位较量过,但由于他战功较少,只有一次单骑救主的风采,且死的相当弱智,几个士卒都敌不住,故排第三。
四 张飞 当时亦以勇猛著称,功力没得说,不仅矛法娴熟,且声若惊雷。怒吼长板桥便是最好的印证。他和前几位一比,也许和典韦在勇猛上有一拼,但是他缺少一种气质,吕布和赵云绝对是三国里的帅哥,典韦的气势磅礴,唯有张飞同志外练了筋骨皮,内少了一口气。
五 马超 “锦马超”是这位银色旋风式将军的昵称,曾和张飞大战,且几乎战成平手。不过,说实在的,马超的体力一定比不过张飞,不善久战,再加上张飞的后台实力雄厚,马超一定比不上张飞。
六 许诸 著名的“虎痴”也曾裸衣战马超,可以说和马超不相上下。
但马超凭的是技巧,许诸凭的是蛮力。有人也许会问:“张飞不也凭的是蛮力吗?”非也非也,张氏矛法的传人张苞曾亲自在他刘大爷面前表演过这一招式,因此,张飞尚有一点技巧。言归正传,许诸由于过于依赖力量,因此不能说他比马超强。
七 关羽 我估计“羽迷”已经忍不住了。关羽虽然是张飞之兄,但他自己都说自己不如翼德,因此,他和张飞以及同张飞水平相近的马超,许诸不在一个档次上。虽然有着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等战绩,但这些对手似乎都太弱,关羽赢他们也有一定的侥幸。华雄当时已丧失了一些体力,又有些骄傲,所以被关于斩落马下。颜良是被关羽偷袭的,文丑在大脑一片空白的情况下被关羽凭借马快杀死。假设关羽当时骑的是蜗牛,他是无论如何战不过文丑的。
因此,关羽的战斗力不该有想象中的那么强。他可以说是三国中的贝克汉姆,光凭长相就震倒了对手,再加上有几把刷子,可以说功力尚可。
八 魏延 战斗力其实也不错,论理可与黄忠一比高低,由于军衔等原因,一直施展不出来,但还是蛮厉害的。
九 徐晃 曹营三号人物,是曹操心目中最老实的一员上将。他在曹营的威望远盖过夏侯氏和曹氏,由于缺少与敌人面对面的机会,故排名靠后。
十 孙策 孙氏家族的领导者,吴国的奠基人,人称“小霸王”。只可惜英年早逝,加上身为领导,不宜亲自出马,说是武将有些牵强,但武功绝对错不了。
有人问:“怎么没有黄忠?”其实,黄老将军战斗力也很超群,曾和关羽大战。但是,他毕竟年老体衰,碰上许诸这样杀人不要命的就牺牲了。他也和魏延争过,但体力上的劣势决定了一切。
乔丹同志在36岁左右是NBA中绝对的黄忠,再过两年就便成病猫了,由此可见,黄忠实难当上十大武将。
另外,众所周知,即使实力上有一定差距,双方交战也几乎是平手。就像赛车领域,即使你的速度比对方快也未必能超车。
三国武将众多,且大将之间交战都是平局或以计谋取胜,因此很难分辨孰优孰劣。
但吕布绝对是当之无愧的。赵将军,张将军的疑义较大,有人说赵将军杀死的都是二流武将,可是请问,谁杀死过一流武将?
吕布面对一流武将也很难办。拳击大家都知道,没有绝对的拳王。只有看长久的战绩才行。
这个不用说了吧,都知道他是第一
唯一个可以和吕布单挑不败的人,肯定强过关羽,不然关羽听说马超和关于差不多强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激动了。如果关羽比张飞强,那么马超战平张飞,关羽根本就会觉的马超不如自己。也就没必要想去比武的想法了。
三国杀人王,不败。但是没有和吕布打过
比马超略强,力气比马超大
和许褚差不多,打了平手,但是不会骑马
比张飞略差一点,虽然是平手,但是马超对张飞,没有胜算
说不定比许褚还强,一出场就让曹军吓了一跳。
杀了不少了,但是很多时候,都是别人没注意
后期可以抵挡张飞的唯一一人
可能和颜良差不多的实力,但是心理素质太差
1。吕布三国第一猛将,在虎牢关一战杀得18路诸侯闻风丧胆,就算和刘关张也只是战个平手,所畏马中赤兔,人中...
首先应该以史实正史为根据,三国演义那种戏谈不应参与其中。
其次应该以实际出谋划策的战功与个人精打细算的计策精妙程度以一定系数相乘得出总分,且这里应该把军事上的谋...
一吕,二赵,三典韦!
曹操 、赵云 、诸葛亮、关羽、姜维、刘备 、鲁肃、吕布、司马懿、周瑜、?O??、张飞、孙夫人、貂蝉、小乔。
第一:赵云 理由:斜谷之战让邓芝带兵先走,个人断后.五路大军围蜀,诸葛亮让其领一军出南蛮,挡孟获.
第二:张辽 理由:逍遥津之战--成名战
第三:甘宁 理由:百...
答: 建议去新华书店 或者电子商城购买
爱问知识人也可以兑换哦
答: 文化是什么?由于其语意的丰富性,多年来一直是文化学者、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问题;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
答: 《西游记》中的艺术形象,既以现实的人性为基础,又赋予作为其原形的各种动物的特征,再加上浪漫的想象,写得生动活泼,令人喜爱。如孙悟空的热爱自 由、不受拘束、勇于反...
答: 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中叶在中世纪市民文学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小说,它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独特模式,最早出现于西班牙。小说多以无业游民为主人公,作者大都在描写他...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三国鼎立之前有多少诸侯国?各是哪些?_百度知道
三国鼎立之前有多少诸侯国?各是哪些?
也是东汉末年有多少诸侯国?(快!回答好有分加)
我有更好的答案
刘琮(降曹操)4、益州刘璋5、汉中张鲁6、西凉董卓——后分裂为徐州吕布、宛城张绣7、徐州陶谦16、广陵张超17、张来、张宝13、袁尚3、北海孔融18、济北鲍信19、西凉马腾8、冀州韩馥11、扬州严白虎12、黄巾领袖张角、豫州孔秀24、兖州刘岱十八镇诸侯只是其中一部分、江东孙坚——由江东孙策、孙权继承9、荆州刘表——后分裂为刘琦(降刘备)、兖州曹操14、上党张扬15、陈留张邈22、河内王匡23、东郡乔瑁20、山阳袁遗211、汝南袁术2、河北袁绍——后分裂为袁谭、幽州公孙瓒10、长安李傕、郭汜
采纳率:38%
刺史等官职为头衔,都是割据势力,荆州刘表,淮南袁术,徐州陶谦、吕布(一前一后)那些不是诸侯国,没有人敢自称国主,幽州公孙瓒,许昌曹操等等,还有一些比较小的割据势力,也就是相当于当着公务员然后又是黑社会头头。河北袁绍,汉中张鲁,豫州刘备(空有头衔无实权),西凉马腾,江东孙策,益州刘璋,都是以州牧、王侯等
有七个,分别是秦,楚,燕,赵,韩,魏,齐。
东汉末年没有诸侯国,只有地方割据势力。
因为古代是食邑5000户便可建国,但在汉末,似乎没人建国吧!不过曹操称魏公的时候就建立的魏国。要说诸侯势力,大概是淮南袁术,河北袁绍,荆州刘表,江东孙氏,汉中张鲁,益州刘璋,辽东公孙氏,徐州陶谦,西凉马腾韩遂,兖州曹操等吧。似乎这时候大耳还没什么势力,估计还是个平原相。这都是东汉末年时的,但后来大多被灭,主要是被孟德所灭。差不多就这了。给分吧,嘿嘿~
北方:袁绍、曹操、公孙度西凉:韩遂、马腾江东:孙策西蜀:刘璋荆州:刘表此外还有率先称帝的袁术、五斗米教领袖亲戚张鲁
其他10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诸侯国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盘点】汉末三国风云际会,谁是最被看好的诸侯?
汉末三国风云际会,谁是最被看好的诸侯?
汉室衰微,诸侯风起云涌。在汉末时期,各方诸侯自立门户,分封而治,都期望自己是那个最终一统江山的王者。
纵观风云,众多的诸侯有的雄心勃勃谋求一统,有的割据一方以求自保。但不约而同的都坐拥着强大的军事实力,今天就让我们看看那个年代有哪些诸侯是最被看好能够一统江山之雄霸。
袁绍的北方一国来得真心不容易,在袁绍从洛阳逃出前往冀州之时,这北方四州分属于公孙瓒、刘虞、韩馥、孔融等诸侯,同时还有张燕等黄巾余党作乱,而袁绍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诸侯。但此时的袁绍展现了他强大的运筹帷幄能力,先是计夺韩馥的冀州,再是趁公孙瓒、刘虞相争之时一举北定幽州,再通过联姻等手段笼络大堆士族为他所用。从此,北方一国随之而定。
而拥有了北方四州的袁绍也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诸侯之一,与拥据关中的董卓不分上下,而与其他的诸侯相比,此时袁绍可谓是最具有争霸实力的群雄。
和袁绍一样为三公之后的袁术,其实一直自认为嫡出,所以一直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袁氏继承人。他与袁绍的北方一国不同,他反而在豫州和杨州一带创出了一番天地。
在脱离关东联盟之后,袁术从孙坚手中获得了玉玺,从此有了自立之心。但其北有曹操、西拒刘表、东面还动荡中的徐州,一直尝试扩张势力的袁术在徐州战场多次铩羽而归。此时的袁术虽然不如袁绍拥有巨大优势,但坐拥淮杨之地、江东的孙策与其还有臣属关系以及最重要他是袁绍的兄弟,使之也是当时极具霸相的诸侯。
而他却选择在最不恰当的时机选笃称帝,从而被当时众士大夫群体以及众诸侯所抛弃,孙策也选择与之决裂,最终为袁绍、曹操所败。
【品论】青梅煮酒英语谱之冢中枯骨:袁术
坐拥关中的董卓,其时已然是整个诸侯中最“合法”的一名。但因其野心勃勃,而且其边关出生也注定了他与中原士族豪族的势不两立。因此在他执掌大权之后,众多豪族名士选择投靠他人,同时广大老百姓其的极度痛恨,不得民心使其无法在关中以外扩张势力。
因此,董卓虽拥有西凉精兵数万,但却始终无法在关东站稳脚跟,最核心的就是其关外出生地位鄙夷,同时与中原士族们的价值关差异太大。董卓在当时相比起袁绍、袁术来说,最缺的就是民心。
从小小沛县走出的曹操,在当时关东诸侯之中只算是一路小诸侯。出生寒门的曹操从小就擅于结交好友,因此当他起兵之后,鲍信等多路军阀都选择了支持曹操。
而在当时,曹操在众多诸侯中是并不具有称霸实力的,但曹操相比袁绍的清高,选择了不拒一格降人才,从而奠定了曹魏霸业的基础。
而其坐拥的大量人才也帮助其挟天子以令不臣、最终一统北方,成为汉末三国的一股最强大势力。
【品论】汉末第一忠臣:只为扶持汉献帝的枭雄曹操
孙破虏在伐董期间展现出了一名将领所能展现的一切。可谓是关东联军中最具战斗力的代表,他与曹操是整个联盟中出战欲最强,战功也最盛的两部。
而当关东联军解散之后,孙坚驻军阳城。也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但可惜在南下江夏之时,被刘表部将黄祖用计箭杀,从此孙坚势力从属于袁术。
而在多年之后,其子孙策异军突起,从袁术处借兵南征,数年之内成为江东霸主,也算是得偿其父所愿了。
【猛将传】孙坚:力斩华雄大破董卓第一人
在我们印象中的刘表是只知困境固守荆州的庸主。但我们要知道,刘表是单骑进荆州,短短时间内便坐稳荆州之主。刘表是汉末四个最有影响力的宗室之一,这四人分别为刘虞、刘焉、刘表、刘宠。
但刘表始终没有对北上有着明显的欲望,其保境固守的心态一览无遗,这与单骑进荆州时的果断坚决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一点是让人疑问的。
第一个发现诸侯割据的机会,也是第一个采取行动的诸侯。他第一时间远离的战争核心的中原地区,在西蜀地区经营着自己的基业。或许他希望成为第二个刘邦,待天下大变北伐中原,可惜最后命不够长……同时其子刘璋相比刘焉略显暗弱,只求自保了……
有人会问,为什么没有刘备?说实话,直到208年的赤壁大火之前,刘备一直都不是一个有影响力的诸侯。前期的刘备势力一直依附于其他势力而存在,直到赤壁之后夺得半壁荆州,才算有了自己的基业,从此鱼入大海方成龙!
还有人问,马腾、韩遂之流?作为在西凉一方的诸侯,其习性更近于羌胡,其更善于劫掠,要说他们会一统中原?怕是他们连这个心都没有。
至于孔融、陶谦等人,在这个乱世只求能自保而已。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易中天品三国 : (四十三)风云际会_易中天_在线阅读_九九藏书网
& (四十三)风云际会
(四十三)风云际会
(四十三)风云际会那也就是说孙权的政治地图是这样的,三股政治力量:淮泗军事集团,或者是淮泗将领,我们算它红色;“宾旅寄寓之士”,或者说是流亡北士,我们算它黄色;江东世家大族,或者说江东士族,我们算它蓝色。红色代表着什么呢?枪杆子。黄色的流亡北士代表什么呢?笔杆子。蓝色的江东士族代表什么呢?钱袋子。一个政权要巩固,这三个“子”你必须要抓在手上,枪杆子、笔杆子、钱袋子,缺一个都不行。而孙权本人又是一个十八岁的小孩子,这个时候周瑜站出来支持他,作为淮泗军事集团的领袖站出来支持他,枪杆子就到了孙权的手上,这事情就搞掂了一半。然后张昭呢,他是流亡北士的一个代表,他站出来支持孙权,就意味着流亡北士有可能支持孙权。但是我们要讲清楚,这个时候还主要是张昭和张纮,其他人没来,但是张昭他这样做他起到了一个表率作用,起到了一个模范作用,起到了一个带头作用,所以后来像诸葛瑾啊、步骘啊、是仪啊,严畯这些人,陆陆续续也到了孙权的将军幕府,那么笔杆子就抓到手上了。那么剩下的就是蓝颜色的钱袋子,钱袋子能不能抓到手呢?但孙权不但很快站稳了脚跟,还将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未竟的“霸业”发展为“帝业”,与曹魏、蜀汉鼎足而立,建立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东吴政权。那么孙权究竟是如何渡过难关的?他的成功之路又是怎样的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品三国之“风云际会”。而这个意义非常地重大。这个意义为什么重大呢?我们来看一下孙权的政治地图。东吴政权和蜀汉政权一样,也是由三种力量组成的。蜀汉政权讲过了,三股政治力量,第一个是刘备代表的或者说刘备、诸葛亮代表的荆州集团,第二个是李严为代表的东州集团,第三个是以谯周等人为代表的益州集团。它这三股力量是像鸡尾酒一样的三个层面,荆州集团是最高层,东州集团是中层,益州集团是底层,这是蜀汉政权的情况。那么东吴政权呢?东吴政权也是由三股政治力量组成。易中天先生的分析让我们明白,十八岁的孙权接过了兄长孙策留下的割据政权,其实也就是坐到了一个火药桶上。稍有不慎,这个火药桶就有可能爆发,孙策之死带来的“地动山摇”就有可能变成“地烈山崩”。那么孙权究竟是如何走出困境,如何渡过这个危机的?谁会在关键时刻助他一臂之力呢?易中天:画外音因此,我们如果说三股政治力量是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话,那么鲁肃和吕蒙就是灰色的,或者说他具有灰的色调。因为一个是都有关系,一个是沾不上边。孙权需要这样的一个灰色。为什么呢?他在前期,他需要由灰色把他政治地图上的红、黄、蓝三种颜色调和起来。因为灰色是可以跟任何色彩搭配的,你们会穿衣服的都知道,灰色好搭配。后期呢,他需要一个颜色实现他政治地图的“泛蓝”,那么鲁肃和吕蒙刚好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所以我们看一看孙氏政权长江上游四大统帅的这样一个任职的秩序,就可以证明田余庆先生的观点是正确的,就九_九_藏_书_网是孙氏建国的道路就是江东化的道路。由一个外来的、依靠军事力量建立起的政权,逐步地过渡到依靠本地世家大族力量建立的政权,这就是孙权建国的道路。对于这一点,孙策自己本人其实是心里有数的。我们看他临终的时候做的两件事情。第一个是在他的弟弟当中条一个接班人,大家都认为是要挑一个像他的,结果他挑了一个不像他的孙权。而且跟孙权说得很清楚,说这个南征北战、驰骋疆场弟弟,你不如哥哥我;如果说是要得人心、保江东,这个哥哥不如你。就是孙策也知道不能这样杀下去了。第二就是孙策托孤于张昭,而且跟张昭说了这样的话:“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就是我这个弟弟老二他如果抵挡不住的话,就请先生取而代之。后面还有一句话非常重要,怎么说的呢?这样的话,即便不能成功,“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缓步西归也没有什么关系。很重要的这样四个字:缓步西归。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孙权在江东立足不了,请张昭先生带领我这个部队回江西去,咱不在江东待了。“缓步西归”那个“归”字是非常重要的,回江西去啊,也就是自己也不认为是江东的,江西才是根据地。所以是势孤。第三股政治势力呢?江东世家大族,简称“江东士族”。这些士族在江东地区有四大家族,四大家族按照次序是虞、魏、顾、陆,叫做江东四大家族。第二股呢,《三国志》的说法叫做“宾旅寄寓之士”,什么人呢?就是东汉末年社会动乱的时候,从北方避难或者避乱到江东的。因为当时这个战场主要在北方嘛,北方是战乱的这样一个区域,所以北方的士人就往南方跑,有的到了江东,有的到了荆州,这些人我们称为“流亡北士”。有哪些人呢?张昭、诸葛瑾、步骘、张纮、严畯、是仪。大家看一看这些人也都不是江东人,但是他们是士人。这个士人倒是不成集团,就是在孙权接班的时候它不成集团,它是流散在各地的,但是是一个政治势力。当然,这只是我们事后的分析,我们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我们觉得是这样的;而在当时呢?在当时也许只不过是一次风云际会,也不过是一次双向选择。我们来看一看周瑜劝说鲁肃的时候是怎么讲的:周瑜说,现在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这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也就是说,这样一个乱世是我们男子汉大丈夫建功立业、干一番事业的最好时候,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周瑜引用了马援答汉光武帝的一段话,叫做:“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就是在这样一个动乱的年代,不但君在挑选人才、挑选臣,我们作为人才、作为臣,我们也可以给自己选一个老板,那么多老板嘛。而在周瑜看来,孙权是值得选择的,周瑜认为他和鲁肃跟着孙权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那么孙权为什么又值得选择呢?请看下集——坐断东南。第一,孙氏家族在江东不是世家大族,是寒族。《三国志》就说孙坚是“孤微发迹”,就是家境是很贫寒的。但有一个说法说什么孙家世代仕吴,这个说法是不大靠得住的,因为后人给这个开国君主作传的时候他99lib.net总归要,是吧,粉饰一下,说得好听一点。实际上江东士族是看不起他们孙家的。第二点呢,孙坚发迹也不在江东。孙坚是袁术的部下,孙坚是在江西。这个地方还是要再交待一遍,三国时代的江东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江南,三国时代的江西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江北,包括江苏北部还有安徽一些地方,那个叫江西,不是我们现在的江西省那个江西。他不是在江东发迹的,他招募的将士称之为淮泗精兵,就是淮河和泗水那一带招募的一些精兵,这是孙坚的班底。然后孙策继承了孙坚,把这支队伍拿到手上,从袁术手上讨过来,杀回江东,才建立孙氏政权。而袁术是什么人呢?袁术是个称皇帝的,因此在江东的士族、士大夫眼里这是乱臣贼子;孙坚是乱臣贼子的部下。那么孙策就是叫做乱臣余孽。那么孙权又是如何渡过难关的呢?这就得益于两个人,张昭和周瑜。就在孙权哭个没完、一筹莫展的时候,张昭和周瑜像两根擎天大柱,帮孙权把这片天顶起来了。张昭走到孙权的跟前,对孙权说:孝廉啊,——孙权当时是举了孝廉的,——现在是哭的时候吗?想想看我们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周围到处都是豺狼,小将军要是哭个没完,那是开门揖盗了。再说了,一个接班人,重要的是继承父兄的事业,把它们发展壮大,而不是婆婆妈妈没完没了得哭,像个匹夫匹妇似的,打起精神来!然后让孙权换上衣服,亲自扶孙权上马,摆开仪仗队,让孙权出去巡视三军,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这个集团有新主子了。然后张昭“率群僚立而辅之”,率领所有的手下立孙权为主。这是张昭。那么周瑜呢?周瑜从外地赶回吴县,从此留在孙权旁边帮助他。而且因为当时孙权的职务他不过是一个将军,不是君主,所以当时手下的人还有那些宾客们对于孙权的礼节是比较简慢的,也就是下级对上级的那样一种礼节而已。而周瑜带头行臣子礼,就带头把孙权看作君主,自己做臣子,这样来支持孙权。先说年幼。孙权接班的时候只有十八岁,按照古人二十而冠的这个说法还要算未成年人。当然他这个未成年人也非同一般,因为孙权十五岁的时候就当了阳羡县的县长。汉代的规矩,是大县的长官叫县令,小县的长官叫县长。阳羡县看来是一个小县,孙权十五岁就当了它的县长。当然这里面有一个背景,就是他有一个大后台,孙策。那再怎么有后台,你十五岁当县长,也还是很了不起了,现在三十五岁还不一定当得上是不是。但是总归是年幼。这三股政治力量,第一种是孙坚、孙策留下的这些人,是孙坚和孙策当年在江西发展,然后带到江东来的,我们称为淮泗军事集团,简称“淮泗将领”。那么这一部分人又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孙坚旧部,有程普、黄盖、韩当;还有一部分是孙策的人,孙策旧部,有蒋钦、周泰、陈武。他们都不是江东人,他们的代表人物是谁呢?周瑜。这是第一股政治力量。易中天:第一是身份。鲁肃是江西人,这一点他和淮泗军事集团有共同语言,都不是江东人。第二,鲁肃也是“宾旅寄寓之士”,就是他也是九九藏书一个流亡的、依托于权贵的这样一个士人,他依托的是周瑜。所以,在这一点上,他和张昭这些人有共同语言。第三点呢,鲁肃是不喜欢袁术的。袁术原来要任命鲁肃做东城县的县长,鲁肃拒绝了,这才跑去依附周瑜。所以他在政治立场上,他是和袁术划清界限的,这一点他和江东士族又有共同语言。就是鲁肃是一个和三股政治力量都说得上话、都有共同语言的人,这是他的身份。画外音画外音那么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背景以后,我们就知道又一个人的意义了,这个人就是鲁肃。鲁肃是周瑜推荐的,周瑜去跟鲁肃说,当今之世,我们要选择一个好的老板,应该选孙权,如何如何,鲁肃就跟着周瑜到了孙权这里。这件事情意义非常重大,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鲁肃的意义。我们知道了鲁肃的意义以后,我们就知道了吕蒙的意义。我们知道孙氏政权的军事将领当中,最重要的是上游统帅,所谓上游统帅就是把守长江上游的。那么孙氏政权的上游统帅是哪些人呢?第一个是周瑜,第一任,周瑜去世以后是鲁肃,鲁肃去世以后是吕蒙,吕蒙去世以后是陆逊,被称为东吴四英将,四大英将,也是四任统帅。那么这个第三任吕蒙又怎么有意义呢?我们也来看他的身份。第一,吕蒙不是江东人,他是汝南富邳人,不是江东的。这一点和江东士族不一样。第二呢,这个人没什么文化,叫“少不修书”,从小不学习的,所以他也不是什么士人,他不是流亡北士。这一点和张昭他们不一样。第三点呢,他虽然很早就参加了孙策的部队,但是职位很低,开始大概就是一个勤务兵,这叫做“引置左右”,跟在旁边的,也就是一勤务员;后来当了一个别部司马,就是当了一个杂牌军的小头目。这个和淮泗将领他们也不一样。所以如果说鲁肃是和三股政治力量都说得上话,那么吕蒙就是和三股政治力量都沾不上边。易中天:通过易中天先生的分析我们知道,鲁肃投奔孙权,并最终担任武职,不仅表现出淮泗将领和流亡北士这两股政治势力的合流;而且更进一步来看,既然流亡北士可以进入以淮泗将领为主的军事系统,那么,江东士族将来岂不是也可以吗?这就使孙氏政权的三股政治势力——淮泗将领、流亡北士、江东士族有了合流的趋势。所以易中天先生认为,鲁肃投奔孙权并最终出任武职,这件事情意义非常重大。那么鲁肃之后,接替鲁肃军职的是吕蒙,吕蒙是谁?他出任这个职务又有着什么意义呢?易中天:画外音而且我们还要知道,孙氏政权毕竟是在江东建立的,江东建立的政权如果得不到本地人的支持,你是不能持久的。蜀汉政权灭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得不到本地士族的支持,就是益州士族总是持一种怀疑、抵抗、不合作态度。孙权要在江东站住脚,继续争取江东士族的合作,也就是说用北京大学教授田余庆先生的话来说,孙权必须实现孙氏政权的江东化。我们回过头来看孙权建国,大家就会知道,最后他一文一武,他的丞相和统帅都是什么人呢?丞相是顾雍,统率是陆逊,全部换成了江东士族,用我的话来说就是孙氏政权最后“泛蓝”了。所以“泛蓝”就是江东化。99libonet这样三个原因,当孙策带着孙坚的旧部回到江东的时候,江东的父老乡亲、江东的世家大族一致认为,孙策这不是回家,这是入侵。不把他看作自己人啊,没有什么江东父老夹道欢迎这种事,反而是一种抵抗的态度。抵抗的结果是什么样呢?抵抗的结果是孙策大开杀戒,尽诛英豪。其实我们回顾一下当年我讲“江东基业”的时候我就讲到孙策嗜杀,因为当时还讲不到这一步,只是说他爱杀人,实际上他有他不得已的原因,就是江东士族不欢迎他们。所以他是靠武力、靠暴力、靠杀戮,建立起来的一个不怎么得人心的政权,这叫做“业非积德之基”。第二,势孤。势力孤单,这话怎么讲呢?《三国志o孙策传》的传末有孙盛的一句话,叫做“业非积德之基,邦无磐石之固”。说孙策创下的这个基业不是一个积德的基业,因此他这个政权是不稳固的。为什么?因为孙氏政权和刘备在益州建立的蜀汉政权一样,也是一个外来政权。有些人说这个恐怕不对吧,刘备他是涿州人,就是我们现在河北的涿州人,然后南下到了刘表这里,然后又从荆州带着兵到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它当然是一个外来政权;孙坚、孙策、孙权可是吴人啊,他是吴郡富春人,吴人在吴建立的政权怎么是外来政权呢?三个原因。从这一集开始我们讲孙吴,孙吴之主是孙权。孙权不容易。很多人说孙权这个人挺有福气的,小小年纪接过了父兄留下的一片基业,不像曹操和刘备得白手起家,自己打江山。其实不然,孙权接班的时候是很困难的,怎么个困难呢?八个字:年幼、势孤、内忧、外困。在上一集易中天先生讲到,公元263年,刘禅君臣不战而降,蜀汉灭亡。从这一集开始,我们将把目光转向东吴。和刘备开创的蜀汉政权一样,孙坚、孙策父子建立的也是一个外来政权,在江东立足未稳,然而两人却都英年早逝。孙权接班的时候只有十八岁,他接过的是一个初具规模的地方割据政权,他能不能镇住那些旧臣老将,他能不能发展父兄的基业,这在当时都是一个个问号。内忧。《三国志o吴主传》讲到了孙权接班时的那个形势,是什么呢?是边远地区的人民没有臣服,就指的是山越,就是指当时江东还有一些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是不服的。江东世族呢?它这个原话叫“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实际上意思就是说,江东这些世家大族也是不合作的、不支持的。而一些北方来的流亡的那些士人是持观望态度的。事实上甚至孙权接班以后有个庐江太守叫做李术的他还果然就造反了,他马上宣布不服从孙权的领导,而且专门招降纳叛,谁不服从孙权的领导跑他那儿去他都收留。所以这是内忧。孙氏政权的“江东化”说明孙权最终是在江东站稳了脚跟,这为他将来建立“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东吴政权奠定了基础。而周瑜和张昭在孙权最初接班时候的鼎力支持,对孙权掌控局势可以说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中,周瑜还给孙权介绍了一个重要人物,这个人物对孙权来说也是至关重要。这个人是谁?他来到孙权身边究竟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藏书网第三个是途径。一般地说,“宾旅寄寓之士”进入孙权政权也是靠“宾旅寄寓之士”来介绍推荐,比方说严畯就是张昭介绍的。而鲁肃这个第二政治势力的黄色人物,是那个红色人物推荐的,这也特别。而且鲁肃进入孙权幕府以后担任的职务是什么呢?武职。开始还是做宾客了,就当了一段时间的宾客,后来出任武职。我们知道孙氏政权一般就是说,武以周瑜为首,以淮泗将领为主;文以张昭为首,以流亡北士为主,基本上是这样一个系统。鲁肃是一个中间人物。这就打破了孙氏政权的格局,表现出一种前两股政治势力合流的趋势,所以这个意义是很大的。还有外困。当时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北方袁绍和曹操正在打官渡之战,这一战不管谁赢谁输,对孙权都不是什么好事,不管谁赢了,下面就要来收拾他孙权了。何况孙权的隔壁还有一个刘表,刘表的大将江夏太守黄祖就紧挨着孙权的地盘,孙坚就是刘表的大将黄祖杀死的。所以孙权接班的时候,他的情况是什么呢?远有强敌,近有世仇,内存忧患,身无寸功。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什么功劳都没有立,凭什么做主子?有那么多老将呢。所以孙策去世以后,孙权哭个没完,他没有办法不哭。因为他实际上接手的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有点像诸葛亮接管蜀汉政权。我讲过诸葛亮接管蜀汉政权的时候,蜀汉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刘备建国基础不牢,夷陵战败地动山摇,是不稳定的。这个话同样适用于孙权,我们也可以说这样十六个字:孙氏入吴,基础不牢;老大一死,地动山摇。根本就镇不住。孙坚、孙策父子开创了江东基业,然而两人都英年早逝,接班的孙权只有十八岁。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孙权不但站稳了脚跟,还将父兄未竟的“霸业”发展为“帝业”,与曹魏、蜀汉鼎足而立。那么孙权究竟是如何渡过难关的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为您精彩品三国之——风云际会。第二是他投奔孙权的时机。我们知道孙权接班的时候是非常地困难,而鲁肃此刻早就到了江东。我们要知道鲁肃到江东来跟谁来的?跟周瑜来的,但是他到了江东以后他不依附孙策,这一点很重要。就按说你是周瑜的人,你就应该跟着周瑜去帮孙策嘛,他不去。有一条史料说鲁肃和孙策见了面,但是这条史料靠不住,已经被历史学家考证过了,应该是没有见面。孙策去世以后,鲁肃不打算投奔孙权,他打算投奔谁呢?他打算投奔一个叫郑宝的人,这个郑宝是什么人呢?不知道,没传的,可见他不怎么样,不是什么人物。那鲁肃宁肯去投奔郑宝也不投奔孙权,说明当时流亡北士或者“宾旅寄寓之士”这些人不看好孙权,他们是犹豫观望态度,不急于表态,当然也没有反对,不像江东士族那样反孙权,是个中间力量。但是这个时候鲁肃一下子站到孙权这儿来了,这是一个信号啊。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鲁肃就叫做来得巧。而且来了以后跟孙权大谈什么呢?“建号帝王以图天下”,跟孙权谈起做皇帝的事情来了,这个支持力度是相当可观的。这是时机。努力加载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2世纪 风云际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