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不可以不勇敢求个凿冰的宏.好多天没玩了,我要来凿冰

20亿元布局电站 海润光伏“凿冰求鱼”
日 22:07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万晓晓
杨怀进希望以投资光伏电站的方式,为(600401,SH)营造一个未来,公司拟定向增发38亿元,其中光伏电站将耗资约20亿元。
这被业内称作是“制造业向投资迈进”,亦有人认为是无奈之举。10月25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海润光伏首席执行官杨怀进将此举称作是“凿冰求鱼”,为的是告别亏本赚吆喝和“献血式”的光伏电站竞标。
杨怀进的经历颇为传奇,先后参与创办了无锡尚德(NYSE:STP)、中电光伏(NASDAQ:CSUN)、晶澳太阳能(NASDAQ:JASO)以及海润光伏4家上市光伏企业,被业界称为“光伏教父”。
“如今组件收益不如电站,我们未来的重心会转向电站投资,比例越大越好。”杨怀进对本报表示,但公司不会去做EPC(对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团队。杨怀进在业内有“光伏教父”之称,曾先后参与创办了无锡尚德、中电光伏、晶澳太阳能以及海润光伏4家上市光伏企业。
在他看来,电站投资有两个好处,不仅可以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点,亦可以“组件入股电站”的方式,消化自有的组件产品,刺激组件业务的销售。“我们希望做一个能源的提供者”,杨怀进认为,时至今日,太阳能已经回归到能源行业,不再是简单的产品制造。投资电站可以告别企业间相互厮杀、“献血”式的低价竞标。
投资电站意味着庞大的资金需求。据董秘陈浩介绍,海润光伏的电池片和组件产能分别为1.5GW和1GW。这样的规模被视作“光伏业A股市场的第一梯队”,但现有产能过剩、产品价格持续低位的行业环境下,并未产生与之相称的业绩表现。今年上半年,海润光伏营业总收入25.41亿元,净亏损额达1.34亿元,跌幅达158.44%。
为此,公司拟定向增发不超过5.03亿股,发行底价7.56元/股,融资约38亿元,分别用于投入罗马尼亚光伏电站项目、晶硅电池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其中光伏电站拟耗资19.8亿元。此外,海润光伏拟向申请不超过4800万欧元中长期借款,以满足在海外光伏电站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
9月,海润光伏相继宣布,斥资5亿元在甘肃金昌和新疆柯坪建设两个总计40兆瓦的光伏电站,随后,海润光伏又宣布将与国电下属四家子公司成立合资的项目公司,将投资10亿元建设69兆瓦的光伏电站,海润光伏持股35%,出资额度为20%。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海润光伏现阶段的目标是进行自动化生产线的技改以及向下游电站扩张。但由于产品价格持续低位,预计业绩同比很难有所突破。
除此之外,本报获悉,海润光伏为了节约成本,裁员规模亦达千人以上。此前,杨怀进曾对媒体表示,在行业严冬中,海润光伏的生存战略为保现金流、不再扩产。
“海润光伏是准备以定向增发的资金投资光伏电站,这部分钱不仅偿还原先海外电站的负债,另外也是基于目前电站建设成本降低、投资回报率提升的判断。”弘亚世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文平对本报介绍,目前光伏电站的回报率约在12%~13%左右。“投资电站对资金的使用、周转是严峻的考验”,刘文平告诉本报记者,与在美国上市的光伏企业相比,A股的融资环境相对容易,但光伏电站的回收期较长,会影响公司的现金流,毕竟电池组件厂需要充沛的现金流支撑。资料显示,上述金昌海润、柯坪海润投资回收期分别为6.55年、8.28年。“10MW的光伏电站,投资约在1亿人民币左右。”刘文平建议光伏电池组件厂应该控制电站投资规模,不能做得太多。
据统计,目前,海润通过股权收购、全资投资或者合作等方式投资光伏电站共计416.26兆瓦。
日信证券首席研究员曾维强亦向本报表达了同样观点,他认为,制造加电站运营的模式沉淀资金较多,颇具风险,其他一些上市公司也有同样的涉足,但相对占据比例较小。他指出,上市公司有时迫于无奈,必须要新故事和业绩体现,但应该注意风险。
一位不愿具名的在美上市光伏企业高管则认为,海润光伏此举是因为销售不力,为避免库存加大,逼得没有办法所为。该人士透露,虽然目前光伏产品价格不好,但几家大厂的生产订单仍应接不暇,开工率还是有保证的。“在电池组件产品有销路的情况下,谁会入股去投电站等6~8年后的回收,而且电站还不是控股。”
海润光伏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由于公司电站业务扩张速度较快,导致贷款利息增加,财务费用提高168%,此外,公司应收账款增加32.76%,为18.17亿元,存货为8亿元,营业利润下跌173%。
对这样一组数据,湘财证券分析员认为,目前光伏产业链中“欠钱”现象严重,海润光伏的应收账款已达18亿元,而预收账款仅有4700万元;同时,公司预付款项也从2011年底的10亿元减至3.27亿元,产业链的资金紧张状况将加大海润光伏的坏账风险。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半年海润光伏电池片毛利率降至负1.62%,但组件毛利率提升至10%,在行业平均水平以上,湘财证券认为,公司的积极转型,将有利于提高其在行业底部的生存能力。
此外,杨怀进在业内的运作能力为人称道,亦有分析人士指出,“海润光伏的优势在于国内的电站建设主要与五电集团合作,同时搞好跟政府的关系,确保能够并网、发电,方便电站建成后的销售”。有消息称,海润光伏目前独资建造的两个光伏电站,早在建设之前就寻好招商新能源作为买家。未来,招商新能源、中国科技还将与海润光伏共同开发国内外光伏电站项目。
对于外界认为的风险,杨怀进称,“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因此对具体的项目更要稳妥操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光伏电站是目前行业唯一的出路,今年以来,几乎所有的卖组件企业都在亏本赚吆喝”。
湘财证券数据显示,海润光伏目前已并网或通过并网测试的光伏电站项目超过120MW,按照20MW电站销售5000万元净利润计算,若公司电站全部销售,将贡献近3亿元的净利润。“亏本赚吆喝或者是献血式竞标都不利于企业发展,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在冬天,要学会凿冰求鱼。”杨怀进说。
[责任编辑:wanggq]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单日流入资金最多个股
明星分析师荐股
88282.44万元
71734.82万元
58789.56万元
45900.24万元
37583.24万元
37392.62万元
35766.36万元
35054.35万元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帖子主题:真实袁崇焕?
共&13499&个阅读者&
军号:1209619 工分:371921
/ 排名:177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真实袁崇焕?
文章提交者:赵子龙大将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一个人能不能称为,不是听他说了什么,唯一的标准就是看他做了什么。 一个人官员是好是 坏.那看他做了什么.做的事情我觉得应该剐了是应该.我不觉得痛..万能的百度:一、牺牲觉华岛换来的“胜利”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在后金粮食紧缺陷于困境之时,抗命不遵,执意不将觉华岛上的大批粮食、物资、辎重、船只撤往后方安全地区,而且还将岛上军民滞留在危险的地方不管不顾,自己龟缩于宁远城内,连事先将觉华岛军民撤入城中的动作都没有,最终导致了觉华岛上数万军民被屠杀,粮食、物资、辎重、船只被洗劫、焚毁一空。而实际上袁大人是早就接到了后金入侵的谍报,所以他有意放弃觉华岛的举措非常可疑。实质上整个过程中是袁大人“丧军无算,掩败为功”。二、面对空虚的拒不策应友军和盟友后金为了打破对其经济和军事封锁圈,攻击之时,袁大人再次抗命不遵,在空虚的情况下,执意不援救,拒绝策应东江镇,按兵不动实施“观望养敌”,在朝廷连续两次催促下才敷衍了事,不仅让后金使向其屈服,还导致了地处“明、金”中间的部落对失望和寒心,为最终投靠后金埋下了伏笔,还让东江镇蒙受了损失,失去了的提供屯田土地,并被断绝了提供的军械和粮饷,使东江镇安置流民、出击后金失去了绝大部分后勤给养,而这些费用将来得由朝廷来承担,给当时已经很拮据的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且离散了的盟友,又让后金获得了拓展空间。袁大人一意孤行的态度和造成的恶劣影响是十分可疑的。三、离奇缓慢的修城进度为了“尽快”将城池修筑完成是袁大人放弃策应友军和盟友的理由,可他的“进度”却跟不上他自己说大话的速度。东江镇和遭受攻击是从天启七年(1627年)正月到四月,在此之前袁大人就开始修筑大凌河和右屯卫,又过了两三个月,当后金来袭击袁大人的城池时右屯和大凌河城池竟然还没有修完……若从后金袭击东江镇和朝鲜算起,都足足有半年有余的时间,若从宁远之战之后算,时间可长了得不得了。从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后金围攻宁远、焚毁觉华岛算起,到来年正月,整整一年时间,期间后金并没有南侵。天启六年(1626年)四月后金讨过一次,之后因为抄袭鞍山而折回,于同年八月十一日死,死前还被在周遍和萨尔浒追杀过。死后后金内部为争夺汗位而耗了几个月时间,期间后金没有精力对外作战,次年正月(1627年)侵略朝鲜,并没有对袁大人这边有什么动作,而且此时袁大人还在和后金“议和”,所以他修城池的时间应该很充分,前后加起来足有一年半之多,但当后金进攻时他却还没有修完。后金军先轻取明军修筑未完的大凌河、右屯卫两城,在攻宁远之时候又占领了塔山等地,撤退之时一并毁之。虽然守住了“宁、锦”,但他用“议和”拖延时间争取修筑的城池几乎都报废了,且还牺牲朝鲜和东江镇。所谓“敌知,则三城已完,战守又在关门四百里外,金汤益固矣”化为了泡影;所谓:“倘城不完而敌至,势必撤还,是弃垂成功也”倒是成为了现实,而“故乘敌有事,姑以和之说缓之”成为了一大败笔,根本没有议和的诚意,反倒是先把袁大人的兵给“缓了”,攻打东江、朝鲜后马上就来袭击锦州、宁远。袁大人离奇缓慢的修城进度使他牺牲了东江镇和朝鲜换来的时间,也没有能将城池修筑完成,这跟他之前拒绝策应盟友和友军联系起来,不禁让人怀疑他以修城池而不策应的真实动机。四、刻意将明军引入死地因为“宁锦大战”时不救锦州而遭非议,“暮气难鼓”而辞,其职务由关内的王之臣接任。此时,总督蓟辽的阎鸣泰上疏要求放弃了锦州,而且朝廷中也不少人反对设“宁锦防线”。与此同时,前线也对守锦州提出异议,驻守该地的总兵尤世禄称锦州“城池遭雨崩颓,万不可居”(《三朝辽事实录》卷17)要求撤往杏山。驻塔山守将认为塔山不是可守之地,想要“移置别所”(《三朝辽事实录》卷17)。兵部侍郎霍维华虽然认为锦城不能轻易放弃,根据众将的异议他也不能不总结为:“贼至,则坚壁清野以待。”在诸多提出放弃锦州的意见中,总督蓟辽的阎鸣泰上疏的力度最强硬,用辞也最为严厉说:“锦州遐僻奥区,原非扼要之地。当日议修已属失策,顷以区区弹丸几致挠动乾坤半壁,虽幸无事,然亦岌岌乎殆矣。窃意今日锦州止可悬为虚著,慎弗狃为实著,止可设为活局,慎弗泥为死局。”《天启七年七月实录》。其实众多的和都认为锦州不可守主要是因为锦州的特殊地形。锦州地处小凌河和大凌河之间,由宁远至锦州时又必须经过塔山、松山、杏山才能到小凌河,如果任何一处被制约,那锦州就和后方断绝联系了,袁崇焕在“宁锦大战”时无法有效增援赵率教,在“松锦大战”时救援不了都是因为这个地理缺陷。期间蒋委员长的海陆空绝对优势也在塔山受阻,最终无法增援锦州而吃了败仗。可见锦州实在太不容易增援了,一旦被围困则无法救援,“宁锦大战”时若非毛帅攻打后金重镇辽阳,是不会那么快撤军的,后来“松锦大战”中明朝的失败将提前上演。所以当时的督臣阎鸣泰在评价“宁锦大战”时曰:“虽幸无事,然亦岌岌乎殆矣”,而他主张“锦州止可悬为虚著,慎弗狃为实著,止可设为活局,慎弗泥为死局”。他的断言完全预见到了今后两位将锦州“慎弗狃为实著”最终沦为“死局”之人物的结果,他们分别是袁崇焕、~!在明朝和们经过广泛而慎重的讨论,并认真而深刻的总结实战教训以后,锦州守到次年二月终于放弃。应该说此时王之臣放弃锦州而守宁远,既遵从了阎鸣泰的意见,又回到了四年成功守辽的路。到了元年三月,明军已放弃完全锦州、塔山、杏山一带。该年五月十一日,派阿巴泰、岳托等率兵三千,破坏了锦州、高桥、杏山三城,并毁掉十三山以东台站三十一处,《满文老档》朝第10册记录了这一事件。另有《清太宗本纪》记载:“五月辛未,明人弃锦州。贝勒阿巴泰等率兵三千略其地,隳锦州、杏山、高桥三城,毁十三站以东墩台二十一。”从后金占领锦州也放弃的举动来看,为了攻打锦州付出了沉重代价的皇太极其实根本不想要锦州,他攻打锦州的目的不过是为了消灭明朝和劫掠城池里的粮食而已,这足以说明锦州并不是什么“扼要之地”,阎鸣泰的断言成为了现实。“宁锦大战”之前,袁崇焕为了锦州这个“非扼要之地”空耗国家财力、牺牲戍边将士,且放弃策应而导致友军重大损失、盟友向敌人妥协已经是罪大恶极了,而袁大人重新上任之时却以“且守且战,且筑且屯”的“守为正著”则可“五年平辽”之荒谬说辞哄骗崇祯,在明朝军队主动放弃锦州回归正确选择以后,又一次在重新在锦州大兴土木,耗费国家极为有限的财力、物力,用银子堆砌锦州这个巨坑,最终导致了“松锦大战”明军在锦州被围点打援的全面失败。袁大人的所作所为是非常值得怀疑的汉奸行为。五、有意削弱危险的蓟门天启七年(1627年)林丹汗西迁,召城大战后蓟门外的蒙古部落朵颜束不的部投降后金。崇祯元年(1628年)九月明朝曾作过一次努力拉拢朵颜三十六家但失败了。此时,蓟门外就显得形势就紧张起来了,于是朝中许多大臣都提出蓟门防务紧要,必须切实加强。可袁大人却在此时调动兵力充实关外,丝毫没有加强蓟镇的意思。《崇祯长编》中有这样的记录:“关内兵五万五千三百四十五员名,关外七万八千三百四十员名。”但到了十二月,关内关外的兵力“关外官兵七万一千余员名,关内官兵四万二百余员名”。所谓“关内”就是蓟镇,所谓“关外”就是辽东镇,蓟、辽设督师就是总领两镇。关内兵减少就是抽调了蓟镇兵力一万多到辽东镇,辽东镇的兵没有增加反而略有减少是因为当时关外已经在搞“清汰”,把老弱的兵卒淘汰掉用关内的精锐来充实,所以没有形成大量“减额”。这个“汰兵减额”的方略是袁大人提出来的,《崇祯实录》中有记载:“冬十月己丑,召廷臣於文华殿,以锦州军哗、袁崇焕请饷疏示;阁臣求允发。上责户部尚书毕自严;又曰:‘崇焕前云汰兵减额,今何仍也’?王在晋曰:‘减汰,当自来岁始’。”由《崇祯实录》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时蓟镇的汰兵是袁大人力导的,而且袁大人提前调动了兵力,以蓟镇的精锐充实关外宁锦防线。事实上若袁大人不大兴土木修建锦州,并增加锦州的驻军,明朝是有时间和财力提高蓟镇防御能力的。而袁大人作为蓟、辽两镇的督师不思增加蓟镇的兵力,却选择了临时抽调宁锦的守军以“增戍关门”的方式“往备顺天”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完全是敷衍的态度,当皇太极真的从遵化入塞之时,在山海关的赵率教仅能带上三五千人去增援,足以说明袁大人这种部署的虚伪。许多人讨论蓟镇是否属于袁大人直接统辖的问题,其实并不重要,朝廷不是不知道蓟镇薄弱,但兵员和粮饷都优先满足袁大人的锦州了,想加强蓟镇也没有办法,在朝廷资源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执行袁大人方略必然导致“厚”锦州而“薄”蓟镇,有了这样的倾斜朝廷上上下下自然有许多人都提出蓟镇应该加强。但袁大人不是调整方略,而是上疏和危险的蓟镇脱离关系,袁大督师上奏崇祯,曰:“若顺天等处,则听督抚为政,臣不敢越俎而议者也。”是很卑劣的做法,他的不负责任最终才导致了蓟镇被突破,应该说袁大人“厚”锦州而“薄”蓟镇的方略是一个非常离谱的败笔。若袁大人不修建众人都反对而之前刚刚放弃且后金占了也不想要的锦州,明朝没有任何理由不加强蓟镇的防御,蓟镇的防御也没有任何理由被削弱,而修锦州以后明朝有限的财力和兵力都耗在锦州了,蓟门自然空虚了。六、不惜一切的以粮资寇天启七年(1627年)林丹汗西迁,召城大战后朵颜束不的部就正式降后金。在袁大人督师蓟、辽时已经是崇祯元年(1628年)了,该年崇祯曾作过一次努力拉拢朵颜三十六家,这是崇祯元年九月的事情,但后来失败了。袁大人在次年,崇祯二年(1629年)三月,又提出要给喀喇沁部开马市,要用粮食接济朵颜束不的部,这完全是以粮资寇。崇祯在袁大人上奏要开马市后认为这是以粮资寇,于是连发诏书斥责曰:“据报西夷市买货物,明是接应东夷,藉寇资盗,岂容听许?”袁大人抗辩提到蓟门防御但重点却是开马市,袁大人的核心意思是若不开马市“万一夷(喀喇沁)为向导,通奴入犯,祸有不可知者。”同时,袁大人还保证他接济的这些蒙古部落“断不敢诱奴入犯蓟辽”。但崇祯驳回袁大人的上疏,崇祯强调:“西夷通奴,讥防紧要。奏内各夷市买布帛于东,明是接应,何以制奴?着该督抚严行禁止。”可袁大人还是置若罔闻。后来崇祯勉强同意,但告戒袁大人只能以口粮形式接济,不饿死就行了,而且抚赏和剿灭相结合,如果有什么异常直接扑杀掉,而袁大人始终认为他抚赏的蒙古部落“断不敢诱奴入犯蓟辽”,均以抚赏和接济。而不幸的是蓟门外的喀刺泌部不仅为皇太极入塞带路,并且为其筹备粮草。《明史记事本末补遗》中记载了翰林院编修陈仁锡在宁远的见闻,其中提到朵颜束不的部派出两千人的队伍来宁远买粮食,其中还有四百满人谍哨――“建洲哨在束不的部内计四百余人,不将弓矢”,这不是为后金买粮食还能干什么?这在当时的辽东已经是世人皆知了,陈仁锡提到当时的士绅“宁远武进士王振远、陈国威”等都知道此事,并且要求乘之“卒不及备,可夜掩而杀之”,可此时的袁大人不顾崇祯的斥责,明目张胆的在宁远卖粮食给后金,这是多么恶劣的汉奸行径。谈迁的《国榷》也有如下记载:“朵颜三卫及建虏大饥,三卫夷半入于建虏,束不的求督帅开粜于前屯之南台堡,互市貂参。边臣俱不可,独崇焕许之。盖束不的为建虏积谷,谋犯蓟西,虽有谍报,崇焕不为信。”综上所述,可以说袁大人是顶着崇祯连续两次驳斥,对所有边臣的反对置若罔闻,还压制要求剿灭为后金采办粮食的谍哨之意见,一意孤行为饥荒中的后金置办粮食,完全不惜一切的以粮资寇,是非常可疑的汉奸行为。七、断绝东江镇的给养以“配合”后金蚕食明在辽南、辽东的控制区袁大人申请将东江镇的军饷、粮饷由他来发送,崇祯予以同意,于是袁大人拿到了东江镇的给养,但袁大人非但没有及时拨发给东江镇,反而下令渤海各港口,不得发一舟一船往东江,不得售一米一鱼与东江。与此同时,皇太极发兵猛攻东江镇,到崇祯二年,东江镇在辽南、辽东领土几乎全部丧失,至四月,东江原本在辽东、辽南的数十堡只保有海州、横山、镇江、盖州。在断绝东江镇的给养以“配合”后金蚕食明在辽南、辽东的控制区后,同年六月,袁大人斩毛帅于双岛。当时一共罗列了十二条罪名,其中最后一条名是:“开镇八年,不能复寸土,观望养敌,十二当斩”,这简直颠倒黑白到极点了,就东江镇现占据的堡和岛不说,这个东江镇原本就是毛帅带领两百余个家丁白手起家的,这个“镇”都是从无到有的,怎么能叫“不能复寸土”?袁大人在崇祯二年三月把粮食用来“资寇”、“养敌”,而转过脸来却把整个东江镇饿得“人皆菜色”,在友军遭受攻击之时袁大人采取“观望”态度,可最后居然还以“观望养敌”的罪名污蔑东江镇,袁大人这种“厚”敌人而“薄”友军、颠倒黑白的汉奸行为显得十分的诡异和可疑。八、擅杀毛帅而为后金解除西征的后顾之忧早在广宁失陷以前的1621年,正在练兵的游击毛文龙就受王化贞、熊廷弼派遣深入敌后,联络辽民,以牵制和分散后金的兵力,当时他仅率家丁、军士二百余人,按照许多网友的说法真比李云龙还不如,可后来毛文龙就是用这个班底在敌后策动了声势浩大、风起云涌的反抗运动,被后金视作心腹大患,他所创建的东江镇巍然屹立于敌后,成了牵制后金远途作战的一颗钉子,长期制约着后金南侵的步伐。天启二年(1622年)八月,毛文龙攻克樱桃涡、涡站。天启二年(1622年)九月,毛文龙的部队攻克满浦、昌城。天启二年(1622年)十月,毛文龙部攻克永宁等堡。天启二年(1622年)十月,毛文龙与后金军在凉马佃大战,双方都付出了重大伤亡。天启三年(1623年)春,后金反攻旅顺毛文龙部被击溃。天启三年(1623年)毛文龙不断派人深入后金,进行“煽惑”,致使大批辽民“叛去”,投向明朝。后金的许多贝勒大臣都认为:“毛文龙之患,当速灭耳!文龙一日不灭,则奸叛一日不息,良民一日不宁。”天启四年(1624年)四月,毛文龙沿鸭绿江秘密北上,进入长白山区,在高岭、沙松牌大战中大败后金,后金仅军官就有16人被俘。天启四年(1624年)七月,毛文龙又于把骨寨、骨皮宏、分水岭三场大战,三战三胜。天启五年(1625年),海州(辽宁海城)所属张屯的汉人秘密联络明将毛文龙派兵,袭击本屯的满人(《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4,8页),同时在这一年,镇江、凤城、岫岩、长岛、双山、平顶山、海州、鞍山、首山、彰义等十余处掀起了反抗后金的武装斗争。天启六年(1626年)努尔哈赤攻宁远时毛文龙袭击永宁,后金被迫回师。天启六年(1626年)宁远之战后努儿哈赤于四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毛文龙随即进攻鞍山,因后方吃紧努尔哈赤被迫回师。天启七年(1627年)正月至四月,后金以空虚沈阳为代价精锐尽出,以重兵对毛文龙的东江镇和朝鲜发动了“丁卯之役”,毛文龙奋起反抗在铁山、瓶山、昌城、鸭绿江取得的“五战而五胜”,但终因袁大人两次抗命、拒绝策应、最终敷衍了事而贻误了抄袭沈阳的战机,致使关宁军在四个月的时间里未能有效策应朝鲜和东江镇,导致朝鲜和后金结为“兄弟之盟”,毛帅被朝鲜驱逐而退守皮岛。天启七年(1627年)六月,皇太极攻“宁、锦”时毛文龙袭击昌城、辽阳,迫使了后金再次回师。袁大人在“宁锦大战”以后还特为毛帅请功:“孰知毛文龙径袭辽阳,旋兵相应,使非毛帅捣虚,锦宁又受敌矣!毛帅虽被创兵折,然数年牵制之功,此为最烈!”(《三朝辽事实录》卷十八,天启七年八月,辽东巡抚袁崇焕奏言;《两朝从信录》卷三十一,天启七年八月,辽东巡抚袁崇焕上言。)毛文龙象一颗钉子死死的牵制住后金的尾巴,致使其不能远距离、长时间的在外作战,后金数次想根除毛文龙都没有成功,但他却死在了袁大人的手里,让后金能远征林丹汗以及绕道千里长期袭扰关内。以前,每次后金主力出动毛文龙都会率领东江镇乘势出击捣其后方,一旦没有了东江镇这个牵制,后金则可长途奔袭,进行远距离长期的在外作战。所以,皇太极在毛帅于崇祯二年(1629年)六月五日于双岛被杀的七天以后,即可宣布“整旅西征”,并且让蓟门外的蒙古部落马上赶造船只,准备用其在老哈河转运粮食随大军沿河入塞,这个部署在六月之前还没有,而这即是将入塞的地点确定为蓟门的标志。袁大人先削弱蓟镇的兵力,把重兵放在锦州使关内兵力空虚,再开马市为后金南侵准备好粮草,最后杀了毛帅毁了东江镇解决了后金的后顾之忧,这一系列举措亲手促成了后金首次从蓟门入塞,将他自己苦心经营的“宁锦防线”彻底的变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马其诺防线”。而后金不仅于崇祯二年(1629年)绕道蒙古入塞,而后还有1634年、1636年、1638年、1642年四次绕道蒙古入塞,而这其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毛帅被戮、东江瓦解,这种自毁长城的汉奸行为非常值得怀疑。九、蓟西防御战中不可思议的失败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二十七日,皇太极由遵化附近入塞。次日,山海关得警赵率教驰援遵化,但由于袁大人对皇太极的举动丝毫没有准备,且有故意防空蓟门之嫌,所以山海关的兵力并不多,赵率教只带领了三五千人赶赴遵化。十一月初二至袁大人才从宁远赶到前屯营,得报后金已经在围攻遵化了。十一月初四,袁大人率兵到山海关,此时赵率教战死于三屯营。十一月初五,袁崇焕率军入蓟,并以周文郁为掌旗官,周文郁曾是孙承宗身边的人,他以第一人称“余”所写《辽西入卫纪事》是描述“己巳之变”的一篇纪实,其中有许多第一手资料,通过里面的记录能印证一些关键问题。十一月初六,袁大人到了永平,此时遵化已于十一月初三陷落,由袁大人之“汰兵方略”裁撤下来的汰兵打开城门,巡抚王元雅死。袁大人于榛子镇接到崇祯圣旨,得调度指挥各镇援兵之权,这个情节也很重要,为蓟辽总督刘策洗清了不小的冤情,因为后来的解读多说刘策不会用兵,才导致蓟西失守且还冤枉了袁大人……十一月初九,袁大人到了蓟州顺天府。十一月初十,袁大人上疏崇祯,曰:“入蓟州稍息士马,细侦形势,严备拨哨,力为奋截,必不令敌越蓟西”。(《明实录》十一月丙申)其中这个“必不令敌越蓟西”是袁大人继“五年平辽”、“断不敢诱奴入犯蓟辽”后又一经典……袁大人上疏后便开始部署蓟州防御。此时,蓟辽总督刘策和各路兵马汇集蓟州。蓟辽总督刘策驻地是在密云,昌平总兵尤世威原来是驻守昌平的,十一月初九,刘策率军援守蓟州,尤世威而防通州蓟州两地之间。但袁大人却将兵力分散布防于蓟西各地,他令刘策回守密云,命尤世威回防昌平,许多史料都记载了袁大人这个部署:“保定总督刘策兵亦至,令其守密云。”崇祯二年十一月已丑《怀宗实录》“保定总督刘策兵亦至,令还守密云。”崇祯二年十一月已丑《崇祯实录》“令刘策着还镇,调度诸将,分信防守密云。”《崇祯长编》朝野对袁崇焕战守布置非议甚多,孙承宗更指出集中兵力紧守蓟州三河一线为要务,否则敌人越蓟州三河则可直扑北京。事实证明,由于保定兵和昌平兵的远去,蓟州防备兵力严重不足,连起码的侦防也做不到,结果皇太极轻易越过蓟州直趋北京,袁大人直到十一月初十四才发觉方提兵追赶,被朝庭寄与厚望的蓟西防线竟不经一战便完全失效。袁大人的掌旗官周文郁所写的《辽西入卫纪事》中提到了此事:“十三日,侵晨,报奴全军过石门驿,公令马步兵尽出城外列营。营甫定,有奴骑二百余,分四队扎我军之东南,相持两时,并不件贼大兵。公令我发炮,贼闻炮即四队排为一字,忽退去。竟日无一骑复至,使我欲战而无可战。十四日,乃探奴大队潜越蓟西矣,公即督辽将士西追……”需要强调的是这个防御战是袁大人豪言壮语下开打的,而地形又对袁大人有利。蓟州,古属幽燕,亦称渔阳,历史悠久,上溯周商:燕山北靠,渤海南望,地“扼东北入京之要冲,控中原与坝上之险塞”,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畿东锁钥”之称。蓟县西有盘山、南有湖泊、东北方向有九龙山和八仙山,因为这么多天堑中留出的通道如同一道往来必经的门户而故称蓟门,自古设置兵镇和关城,是北京东北的要冲。可袁大人在这个地方都没有堵住后金军,而且是不战就任其越过,自己第二天才发现,那可真叫“无能”啊,难怪后金鞑子喜欢这样的“英雄”了……袁大人自己保证“必不令敌越蓟西”而又分散明朝已经聚集的兵力,导致后金军不战而“潜越蓟西”,浪费了这么一个决好的堵截机会,让后金军顺利的直扑北京而去,这确实十分值得怀疑。总结:在了解了袁大人如此众多的疑似汉奸的作为以后,我们不禁要怀疑,袁大人到底居心何在?若袁大人是汉奸那一切都有了合理的解释;若袁大人不是汉奸,那他在怀揣一颗“忠君报国”的“赤子之心”时还干下了这么多汉奸勾当,那他可真算得上是天字第一号的蠢材,这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但在事实面前,虽然我们有理由怀疑袁大人有可能是汉奸,虽然他要愚蠢到几乎不可能的地步简直匪夷所思,但经过客观冷静的分析他应该不是汉奸,而确实是一个难得的蠢材。在刚才我们分析大汉奸刘爱塔的时候,他在那封被错归为毛帅与后金通书的信函中:“遂以毛总兵官蓄意叛逆,即密告袁都司杀之。”一语证明了袁大人不是汉奸,否则何苦用奸细去诬告毛帅?所以,在客观冷静的思考以后,应该得出袁大人只不过是一蠢材而已,并非汉奸的结论。这个虚构的“冤案”就是要说明朝是个“黑暗腐朽”的王朝,所以才出了“冤枉”袁大人的“冤案”,满清御用文人为此还不惜捏造“反间计”来显示真有“冤情”,而实际上袁大人的每一条罪名都是真切成立的。袁大人被凌迟的罪名在《崇祯长编》里记载得很详细:“谕以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命刑部会官磔示,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岁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崇祯长编》卷三十七,崇祯三年八月癸亥,汪楫本)其中把袁大人出关以后为后金张罗的一切都包括进去了,但就是没有“通敌”、“谋叛”等字样,丝毫没有提及那个虚构的“反间计”足以说明那个“反间计”是满清御用文人胡诌的。明朝是一个胸襟开阔的帝国,有着远大的志向和惊人的成就,是中华文明的正朔,所以才有那么多满清御用文人用各种卑劣的手段予以诋毁,以达他们标榜满清才是天命所归的目的。虽然袁大人不是汉奸,但他那子虚乌有的“冤案”和“光环”却是别有用心之人用来诋毁中华文明正朔的一块砖头,挺袁的人,想想你们到底是在干什么?把这样一个满清御用文人用伪史和谎言装点出来的人作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来推崇实质上是对整个民族的亵渎和挑衅~!本文内容于
12:26:26 被小编a33编辑
延伸阅读: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有空常到我的小屋坐坐: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真实袁崇焕?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92005 工分:5645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这个楼主可恶啊,搬出一大堆资料出来,就为了污蔑?首先弄明白一个问题,努尔哈赤为什么把辽东的明军打进关内?战斗力就是那样,你明军就打不过也守不住。那时候的八旗军就是攻必克,战必胜。然后,袁老大去宁远守住了。结果被你把觉华失守也算进来,问题是觉华悬于海中,几十年难得一封冻,偏偏那回八旗一到就封了,是袁大人封的?而且,一句撤退就那么轻巧?是封冻前还是封冻后撤?需要多少车多少船?谁有?再说袁大人的战略构想。首先是能守住,这个他做到了。但光守住是不行的,谁都不可能把城墙修到沈阳去,勉强到锦州就到头了,你再往前进,努尔哈赤、皇太极的补给一跟上就会过来围死你。实事上就是这样的。所以,要完成恢复大业,就必须能够战胜对手才行,问题是怎么战胜?当时那么多著名将领著名部队都败在八旗手里,谁有那本事说打赢就打赢?袁大人还是往这个方向努力了,训练出不到万骑的关宁铁骑,背靠城墙至少是顶住了。除了这个部队谁能做得到?请注意,能够顶住并不等于能够战胜。万余骑兵敢去和八旗打野战吗?谁都不敢去,袁大人也不敢,大概就楼主敢。宁锦战役结束,应该说袁大人这才带出了一支勉强能够抗拒八旗的骑兵部队,他当然希望训练出十万八万这样的骑兵去战胜八旗军,下面核心问题来了,钱呢?马匹、军械、粮饷......这些林林总总加起来得要多少?楼主能算得出来吗?皇帝又给了多少?为了让皇帝掏钱,袁老大冒出个“五年平辽”先让皇帝开开心,结果皇帝倒是开心了,钱还是不给够(当然皇帝是给不起,袁大人又不管户部自然也不知道)老袁把自己绕进去了。明朝万历张居正时期,国库每年收入是200万两,崇帧时期肯定不会多,4次追加“辽饷”和“练饷”也就730万两,弄得天下皆反,关宁铁骑注定就只有万余规模,维持都难,扩大就不可能了。结论现在出来了:谁带兵在野外与八旗主力交战,那就是找死。至于如楼主所说的救援等事,估计也没人肯去,去了也是白去,努尔哈赤难道就不懂围城打援?可现在又冒出来个问题,“五年平辽”是说出来了,尚方宝剑也拿到了,虽然银子不够(缺口可大了去啦),袁老大也没胆用跳楼等方式去逼皇帝掏钱不是?只能是自己想办法。怎么办?纵兵抢劫?肯定不行。发展边贸?大家都骂,而且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不怎么行得通。事情过去几百年,到现在我也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袁督师的办法:毛文龙。凭良心说,文龙在敌后骚扰还是有功的,但东江几万大军打仗的确不怎么样,骚扰的力度也一般,捞钱倒是高手,结果大家就都悲剧了.......神马都是浮云啊。楼主还提到金军不战而“潜越蓟西”之事,我不明白谁真有办法不让人家“潜越蓟西”,袁大人最多也就只能守住蓟州,当年蒋委员长百万大军数道防线也没把红军挡住,你堵上大路,人家就不能走小路了?越坚城而进军对方腹地本是大险招,皇太极就这样做了,虽然身入险地,还没遇到凶险,明朝上下当时就先乱了,袁督师被抓,祖大寿就跑,满桂直接挂了......皇太极就真是没惊没险,满载而归。现在设想一下:万一崇帧皇帝头脑发热,举倾国之力,坚决要求袁大人在内地层层设防,坚壁清野,死缠烂打,非要把皇太极当流寇收拾,也难说皇太极最后还回不回沈阳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92005 工分:5645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以下是引用绿色冲击波
在第7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6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ddd6666
在第34楼的发言:......
不错,老袁就万余骑兵,当然不是皇太极的对手。
问题是:皇太极敢只带一万骑兵和袁崇焕的全部关宁铁骑打吗?
从宁远守城不出,到宁锦背靠城墙野战持平,再到北京保卫战略占上风。袁崇焕除了与皇太极亲率主力决战还不能打赢,如果长期相持,抓住破绽,集中关宁铁骑斩断八旗一指,巳经存在这种可能性。
你在讲哪个位面的事情?宁锦之战时,袁巡抚畏敌如虎,死活不敢出兵援锦,这些都有当时的奏章和满桂的奏章为证的。城下之战,那是被他一脚踢走的满桂带的一万人从山海关来援救他的,对手也只是从围困锦州那分的一支偏师。
京城之下,面对的也是莽古尔泰只带的白甲护军2000蒙古人,近20000打几千,而且后金方面自己内部出了点错才有了杀伤相当。判断与还原一段历史,那些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奏章只能作为旁证。而判断袁督忠奸及战略构想也不能只看他本人或者其他人的奏章,还得看他大格局是怎么走的。袁督提出的平辽是“战、守、和”三策,其中“战、守”二策已经在“宁远”、“宁锦”二战中得到朝野各方的认可(否则也没后面的破格任用督师蓟辽)。至于“和”,许多人总以为是简单地与皇太极和谈,其实是不对的。袁督的“和”策,重点是“马市”,而与皇太极的和谈只能是虚招。现在我开始具体分析这个平辽战略(其实袁督早就说清楚了,但很多人一直没有真正弄明白):首先是把关宁铁骑建设到一定规模,比如5万骑众。有这样战力和规模的军队了,再加上有差不多规模的步兵协同,筑城大凌河,甚至筑城广宁,皇太极最多将只能望城兴叹,这就是下一步的“战、守”。与此同时,在辽东各地大开“马市”,从这一刻起,辽东广大女真、蒙古部落之百姓都可以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换得衣食无忧(至少在理论上是可以成立的)。而到此时,辽东各个民族谁还愿意放弃和平安康的生活去参加皇太极的抢劫集团?那可是得面对关宁铁骑的火枪与马刀啊。就有也必定是少数。此消彼长,皇太极最终必定难有大作为,绕道入关也就不可能了,袁督的平辽大计岂不是指日可待了吗?当然,这个构想有许多难关过不去(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没银子就没法扩大关宁铁骑的规模,开马市又遇到朝野内外无数的“以米资敌”论者,而且流毒数百年,至今不绝。所以,别说5年平辽,就50年也是平不了的。但这绝对不是袁督的错.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384514 工分:523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懒得对袁崇焕做定义了推崇袁崇焕的由来和目的:“达清”统治者为了愚弄百姓,必须从精神上推翻前一朝代,来表明它们的“正统”。如何用最小的成本说明前一王朝是昏庸的呢?这时候,圆嘟嘟就上场了。肯定圆嘟嘟,就是否定崇祯,然后以“抹黑版”的崇祯,说明明朝结束了,说明明朝昏庸。这个和美国现在黑化亻尹斯{抵抗组织是一个道理。圆嘟嘟志大才疏,外加坑爹不忠君,这个是事实。耗费了大量国民财富,却背着中央搞和谈,想给自己留后路。没有中央的允许,搞和谈在任何时期,都是叛国。“达清”就是看到了圆嘟嘟的这些利用价值,无上推崇,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现在有些人还想玩这套,说明这些妖魔鬼怪对现在的政权有想法了!!!!!本文内容于
14:21:12 被静心看世界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92005 工分:5645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以明清二朝论,录袁督师身事者很多,但仔细辩识,明朝是大家都在说,清朝以治史者为主。一般说来,说本朝都应小心,说前朝则会公正些。另外,众人依照自己的看法说事也不会太谨慎,治史者就严谨许多。以刘谨家产论,郎瑛“七修类稿”,陈洪谟“继世纪闻”,王世贞“明通鉴”.....都说刘谨家产为:黄金1205.78万两,白银2.59亿两;这其中,陈洪谟在刘谨时期任职刑、户二部,照说应该不假吧?清朝史家赵翼经考,则给出黄金250万两,白银5千万两的数字,可信度明显高得多。现在回头再说袁督之事,修明史肯定是清朝的人,评价高低到无所谓,但被杀都认为是冤的。以明代朝野众人之言,喊冤的很多,反袁的也不少,但分类后就可发现反袁主要就两种,一是坚决反对议和者,二是“以米资敌”者;但即便如此,这些前辈也没全盘否定“宁远”、“宁锦”二战;而且以现在事后诸葛的眼光看,暂时的“和平战略”手段并无不妥,何必非要破网打鱼?最后我再重申:袁督师之事早已上了正史,考据是相当严谨的。现在突然翻出此事本身就很诡异,说“别有用心之人用来诋毁中华文明正朔”就更是诡异中的诡异,至于用“罗织”收集些未必经得起推敲的资料来想重新改写,这本身就是个笑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84357 工分:2793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我查了一下资料,努儿哈赤只得到了右屯卫守城参将周守廉来不及运走委弃在海滩上的四万石左右骡马吃的“马料”,而当时后金遭遇了饥荒,如果完全按高第计划实行,努儿哈赤势必对山海关展开猛烈攻击。而按王在晋所说“山海关”“形如锅底,无险可守”,山海关一旦失守,京师动摇,明朝关内犹如肥羊,努儿哈赤一旦控制了山海关就可以“予取予求,无人能制”,而袁崇焕坚守住了宁远,使山海关远离威胁确实是一件大功。至今还没人对当时山海关可能的决战做出估算,当然努儿哈赤如果强攻山海关不下又野无所获徒劳往返确实也伤元气。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92005 工分:5645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以下是引用
在第12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ddd6666
在第12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123楼的发言:希望客观公正评价袁崇焕,也希望军事专家将皇太极破口后,对袁崇焕的应对措施做出合理解释,因为这是袁崇焕的致死原因。
正史对袁督已有公正的评价,而且被历来治史者所接受。最近几年突然冒出些置疑者,难道明史就此作废?
至于绕坚城而进兵本是兵家大忌,但古往今来如此用兵成功者也不少,惨败者就更多,用兵本就“奇正相生”,皇太极如此行事,应该是大获成功,这也是历史,是改变不了的,如果说万一失败,那也不过我等饭后茶余消谴罢了,上不得台面哈。
袁崇焕是明亡清兴的关键人物,关系到了汉民族数百年的气运。有一篇文章说,如果明朝中兴,以明朝对火器的痴迷,火器进化不会中断数百年之久。我认同袁督平辽三策,但并不认为该三策就能得以充分之实施。明末吏制之腐败,非人力所能挽回,即便清廷不能问鼎,改朝换代大约也难以避免。以上是随口之言,不必讨论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84357 工分:27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以下是引用ddd6666
在第13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12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126楼的发言:觉华岛的负责人参将金冠到底听从谁的命令?
到底是听从督屯通判金启的命令?还是听从宁前道袁崇焕的命令?为什么不听从辽东经略高第的命令?辽东经略高第屈从属下的抗命行为是否也有责任?孙承宗把屯粮基地放在易受攻击的觉华岛是否也有责任?沿海诸岛的凿冰条令是否可行?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是否执行了凿冰条令?凿冰为什么失败?凿冰如果可行,而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没有尽力,那么自身也有责任。而如果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按往常可以成功的方法凿冰却因为极端寒冷而失败,那么天气也是原因。如果不守宁远,努儿哈赤野无所获会不会直接攻击山海关?山海关能不能守的住?不回答这些问题,单纯地把责任往袁崇焕身上一推,说不过去。
小事不必考正,仅以经验判断:参将3品,通判6品,道台4品;
按明以文制武原则,参将应该听令直接领导督屯通判,道台虽高于通判,但低于参将,除非2人在同一地点任职,否则参将是没有听令道员的道理。至于辽东经略,那是最高命令(特别圣旨除外),谁都得听,否则出了问题,那肯定就得被处理。多谢,所以说袁崇焕在觉华岛问题上是没有责任的。楼主是在念来俊臣式的“罗织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84357 工分:27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以下是引用ddd6666
在第13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12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126楼的发言:觉华岛的负责人参将金冠到底听从谁的命令?
到底是听从督屯通判金启的命令?还是听从宁前道袁崇焕的命令?为什么不听从辽东经略高第的命令?辽东经略高第屈从属下的抗命行为是否也有责任?孙承宗把屯粮基地放在易受攻击的觉华岛是否也有责任?沿海诸岛的凿冰条令是否可行?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是否执行了凿冰条令?凿冰为什么失败?凿冰如果可行,而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没有尽力,那么自身也有责任。而如果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按往常可以成功的方法凿冰却因为极端寒冷而失败,那么天气也是原因。如果不守宁远,努儿哈赤野无所获会不会直接攻击山海关?山海关能不能守的住?不回答这些问题,单纯地把责任往袁崇焕身上一推,说不过去。
依稀记得:说是觉华军民凿冰已成,于是放心睡觉了,当晚也没留哨骑,恰那晚天寒异常,凿开之冰又重新冻住,等次日发现,为时已晚,八旗已然杀到。所以说,这件事怎么能怪袁崇焕!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92005 工分:5645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以下是引用
在第12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126楼的发言:觉华岛的负责人参将金冠到底听从谁的命令?
到底是听从督屯通判金启的命令?还是听从宁前道袁崇焕的命令?为什么不听从辽东经略高第的命令?辽东经略高第屈从属下的抗命行为是否也有责任?孙承宗把屯粮基地放在易受攻击的觉华岛是否也有责任?沿海诸岛的凿冰条令是否可行?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是否执行了凿冰条令?凿冰为什么失败?凿冰如果可行,而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没有尽力,那么自身也有责任。而如果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按往常可以成功的方法凿冰却因为极端寒冷而失败,那么天气也是原因。如果不守宁远,努儿哈赤野无所获会不会直接攻击山海关?山海关能不能守的住?不回答这些问题,单纯地把责任往袁崇焕身上一推,说不过去。依稀记得:说是觉华军民凿冰已成,于是放心睡觉了,当晚也没留哨骑,恰那晚天寒异常,凿开之冰又重新冻住,等次日发现,为时已晚,八旗已然杀到。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84357 工分:27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以下是引用
在第12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ddd6666
在第12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123楼的发言:希望客观公正评价袁崇焕,也希望军事专家将皇太极破口后,对袁崇焕的应对措施做出合理解释,因为这是袁崇焕的致死原因。
正史对袁督已有公正的评价,而且被历来治史者所接受。最近几年突然冒出些置疑者,难道明史就此作废?
至于绕坚城而进兵本是兵家大忌,但古往今来如此用兵成功者也不少,惨败者就更多,用兵本就“奇正相生”,皇太极如此行事,应该是大获成功,这也是历史,是改变不了的,如果说万一失败,那也不过我等饭后茶余消谴罢了,上不得台面哈。
袁崇焕是明亡清兴的关键人物,关系到了汉民族数百年的气运。有一篇文章说,如果明朝中兴,以明朝对火器的痴迷,火器进化不会中断数百年之久。左宗棠说此物中华早巳有之,今倭奴洋夷挟此横行海上。当时明朝是放开海禁的,与世界先进发展水平也没隔离脱节,海上贸易呈现发展趋势,如果也发展到殖民运动,纽约就叫“新长安”,澳洲就叫“新中华”了……聊博一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4649 工分:14597
左箭头-小图标
袁崇焕的确不是汉奸,但是不是蠢材却众说纷纭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472980 工分:20
左箭头-小图标
主帅之间都在互相攻奸抓小尾巴,明末的团结思想教育没有抓好,自以为是,自做主张,没有和同事和皇帝进行思想想法上的沟通,其实毛文龙和袁祟焕都是不可能通敌叛国,但是求和之心都会有,包括崇贞皇帝也有求和之心。但是当时后金志在中原,求和之心是行不通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472980 工分:2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这事的真相本质已知很明白很透彻了,袁毛二人都是抗金主帅,都有求和之心却并无叛国之罪!错在不团结,互相攻奸,自以为是,自做主张,缺乏思想想法上的沟通,导致内部互相生疑猜忌,似乎全都是受冤屈的,连崇贞皇帝也陷入猜忌看不清真相,最后还被乾隆略施政冶心计,就把祟贞皇帝给弄臭了,甚至把整个汉民族给彻底否定了,乾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当时的统冶需要,树立一个错误的英雄榜样形家,来误导整个汉民族的思想观念,是让我们永远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这样更利于当时满清的统冶,经过各种史载资料分析,袁自做主张滥杀毛文龙,连他老师孙承宗的话都当成耳边风,自以为是的在北京城下跟着皇太极兜圈子,而又不和崇贞皇帝沟通想法,事情的客观发展趋势是在逼着所有人不得不怀疑他,最后落的个那样的悲剧,还变成了整个民族国家的不幸!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472980 工分:20
左箭头-小图标
查阅过很多历史记载史料,袁只具备反攻能量,成就了他宁远保卫战的荣耀,从而赢得皇帝赏识和信任,进而被皇帝封为重权大臣,但是崇贞皇帝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袁崇焕无主攻能量,此人天生不具备主攻意识能量,所以屡次导致失尽优势先机,转优为劣,为敌所乘!如果崇贞皇帝在用人上面注重到这个因素,武将必分守将与攻将,守将主反攻,攻将主主动攻击,根据武将的天赋能量与特性分为两类进行权利分配,则胜利的把握至少会增加百分之30以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10134 工分:56
左箭头-小图标
袁实际上和秦桧这样的人没分别。区别只是秦桧在议和同时收了敌方贿赂,有明确罪证而已。倒不是说他们主观上就是想当叛徒,而是客观上成了叛徒,危害国家。该杀!他们害怕战争,怕死,只希望议和来保持现状,保持自己的权势和富贵。为了平安,权势,富贵,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议和,不惜杀死坚持抗战的大将,不惜做出很多危害国家的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10134 工分:56
左箭头-小图标
袁实际上和秦桧这样的人没分别。区别只是秦桧在议和同时收了敌方贿赂,有明确罪证而已。倒不是说他们主观上就是想当叛徒,而是客观上成了叛徒,危害国家。该杀!他们害怕战争,怕死,只希望议和来保持现状,保持自己的权势和富贵。为了平安,权势,富贵,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不惜杀死坚持抗战的大将,不惜做出很多危害国家的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84357 工分:2793
左箭头-小图标
我查了一下资料,努儿哈赤只得到了右屯卫守城参将周守廉来不及运走委弃在海滩上的四万石左右骡马吃的“马料”,而当时后金遭遇了饥荒,如果完全按高第计划实行,努儿哈赤势必对山海关展开猛烈攻击。而按王在晋所说“山海关”“形如锅底,无险可守”,山海关一旦失守,京师动摇,明朝关内犹如肥羊,努儿哈赤一旦控制了山海关就可以“予取予求,无人能制”,而袁崇焕坚守住了宁远,使山海关远离威胁确实是一件大功。至今还没人对当时山海关可能的决战做出估算,当然努儿哈赤如果强攻山海关不下又野无所获徒劳往返确实也伤元气。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84357 工分:27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ddd6666
在第13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12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126楼的发言:觉华岛的负责人参将金冠到底听从谁的命令?
到底是听从督屯通判金启的命令?还是听从宁前道袁崇焕的命令?为什么不听从辽东经略高第的命令?辽东经略高第屈从属下的抗命行为是否也有责任?孙承宗把屯粮基地放在易受攻击的觉华岛是否也有责任?沿海诸岛的凿冰条令是否可行?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是否执行了凿冰条令?凿冰为什么失败?凿冰如果可行,而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没有尽力,那么自身也有责任。而如果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按往常可以成功的方法凿冰却因为极端寒冷而失败,那么天气也是原因。如果不守宁远,努儿哈赤野无所获会不会直接攻击山海关?山海关能不能守的住?不回答这些问题,单纯地把责任往袁崇焕身上一推,说不过去。
依稀记得:说是觉华军民凿冰已成,于是放心睡觉了,当晚也没留哨骑,恰那晚天寒异常,凿开之冰又重新冻住,等次日发现,为时已晚,八旗已然杀到。所以说,这件事怎么能怪袁崇焕!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84357 工分:27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ddd6666
在第13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12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126楼的发言:觉华岛的负责人参将金冠到底听从谁的命令?
到底是听从督屯通判金启的命令?还是听从宁前道袁崇焕的命令?为什么不听从辽东经略高第的命令?辽东经略高第屈从属下的抗命行为是否也有责任?孙承宗把屯粮基地放在易受攻击的觉华岛是否也有责任?沿海诸岛的凿冰条令是否可行?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是否执行了凿冰条令?凿冰为什么失败?凿冰如果可行,而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没有尽力,那么自身也有责任。而如果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按往常可以成功的方法凿冰却因为极端寒冷而失败,那么天气也是原因。如果不守宁远,努儿哈赤野无所获会不会直接攻击山海关?山海关能不能守的住?不回答这些问题,单纯地把责任往袁崇焕身上一推,说不过去。
小事不必考正,仅以经验判断:参将3品,通判6品,道台4品;
按明以文制武原则,参将应该听令直接领导督屯通判,道台虽高于通判,但低于参将,除非2人在同一地点任职,否则参将是没有听令道员的道理。至于辽东经略,那是最高命令(特别圣旨除外),谁都得听,否则出了问题,那肯定就得被处理。多谢,所以说袁崇焕在觉华岛问题上是没有责任的。楼主是在念来俊臣式的“罗织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92005 工分:5645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
在第12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126楼的发言:觉华岛的负责人参将金冠到底听从谁的命令?
到底是听从督屯通判金启的命令?还是听从宁前道袁崇焕的命令?为什么不听从辽东经略高第的命令?辽东经略高第屈从属下的抗命行为是否也有责任?孙承宗把屯粮基地放在易受攻击的觉华岛是否也有责任?沿海诸岛的凿冰条令是否可行?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是否执行了凿冰条令?凿冰为什么失败?凿冰如果可行,而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没有尽力,那么自身也有责任。而如果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按往常可以成功的方法凿冰却因为极端寒冷而失败,那么天气也是原因。如果不守宁远,努儿哈赤野无所获会不会直接攻击山海关?山海关能不能守的住?不回答这些问题,单纯地把责任往袁崇焕身上一推,说不过去。小事不必考正,仅以经验判断:参将3品,通判6品,道台4品;按明以文制武原则,参将应该听令直接领导督屯通判,道台虽高于通判,但低于参将,除非2人在同一地点任职,否则参将是没有听令道员的道理。至于辽东经略,那是最高命令(特别圣旨除外),谁都得听,否则出了问题,那肯定就得被处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92005 工分:5645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
在第12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126楼的发言:觉华岛的负责人参将金冠到底听从谁的命令?
到底是听从督屯通判金启的命令?还是听从宁前道袁崇焕的命令?为什么不听从辽东经略高第的命令?辽东经略高第屈从属下的抗命行为是否也有责任?孙承宗把屯粮基地放在易受攻击的觉华岛是否也有责任?沿海诸岛的凿冰条令是否可行?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是否执行了凿冰条令?凿冰为什么失败?凿冰如果可行,而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没有尽力,那么自身也有责任。而如果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按往常可以成功的方法凿冰却因为极端寒冷而失败,那么天气也是原因。如果不守宁远,努儿哈赤野无所获会不会直接攻击山海关?山海关能不能守的住?不回答这些问题,单纯地把责任往袁崇焕身上一推,说不过去。依稀记得:说是觉华军民凿冰已成,于是放心睡觉了,当晚也没留哨骑,恰那晚天寒异常,凿开之冰又重新冻住,等次日发现,为时已晚,八旗已然杀到。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92005 工分:5645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
在第12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ddd6666
在第12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123楼的发言:希望客观公正评价袁崇焕,也希望军事专家将皇太极破口后,对袁崇焕的应对措施做出合理解释,因为这是袁崇焕的致死原因。
正史对袁督已有公正的评价,而且被历来治史者所接受。最近几年突然冒出些置疑者,难道明史就此作废?
至于绕坚城而进兵本是兵家大忌,但古往今来如此用兵成功者也不少,惨败者就更多,用兵本就“奇正相生”,皇太极如此行事,应该是大获成功,这也是历史,是改变不了的,如果说万一失败,那也不过我等饭后茶余消谴罢了,上不得台面哈。
袁崇焕是明亡清兴的关键人物,关系到了汉民族数百年的气运。有一篇文章说,如果明朝中兴,以明朝对火器的痴迷,火器进化不会中断数百年之久。我认同袁督平辽三策,但并不认为该三策就能得以充分之实施。明末吏制之腐败,非人力所能挽回,即便清廷不能问鼎,改朝换代大约也难以避免。以上是随口之言,不必讨论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84357 工分:27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
在第12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ddd6666
在第12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123楼的发言:希望客观公正评价袁崇焕,也希望军事专家将皇太极破口后,对袁崇焕的应对措施做出合理解释,因为这是袁崇焕的致死原因。
正史对袁督已有公正的评价,而且被历来治史者所接受。最近几年突然冒出些置疑者,难道明史就此作废?
至于绕坚城而进兵本是兵家大忌,但古往今来如此用兵成功者也不少,惨败者就更多,用兵本就“奇正相生”,皇太极如此行事,应该是大获成功,这也是历史,是改变不了的,如果说万一失败,那也不过我等饭后茶余消谴罢了,上不得台面哈。
袁崇焕是明亡清兴的关键人物,关系到了汉民族数百年的气运。有一篇文章说,如果明朝中兴,以明朝对火器的痴迷,火器进化不会中断数百年之久。左宗棠说此物中华早巳有之,今倭奴洋夷挟此横行海上。当时明朝是放开海禁的,与世界先进发展水平也没隔离脱节,海上贸易呈现发展趋势,如果也发展到殖民运动,纽约就叫“新长安”,澳洲就叫“新中华”了……聊博一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84357 工分:27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
在第12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126楼的发言:觉华岛的负责人参将金冠到底听从谁的命令?
到底是听从督屯通判金启的命令?还是听从宁前道袁崇焕的命令?为什么不听从辽东经略高第的命令?辽东经略高第屈从属下的抗命行为是否也有责任?孙承宗把屯粮基地放在易受攻击的觉华岛是否也有责任?沿海诸岛的凿冰条令是否可行?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是否执行了凿冰条令?凿冰为什么失败?凿冰如果可行,而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没有尽力,那么自身也有责任。而如果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按往常可以成功的方法凿冰却因为极端寒冷而失败,那么天气也是原因。如果不守宁远,努儿哈赤野无所获会不会直接攻击山海关?山海关能不能守的住?不回答这些问题,单纯地把责任往袁崇焕身上一推,说不过去。山海关在王在晋眼里“形如锅底,无险可守”,努儿哈赤野无所获猛攻山海关,山海关守得住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84357 工分:27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ddd6666
在第12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123楼的发言:希望客观公正评价袁崇焕,也希望军事专家将皇太极破口后,对袁崇焕的应对措施做出合理解释,因为这是袁崇焕的致死原因。
正史对袁督已有公正的评价,而且被历来治史者所接受。最近几年突然冒出些置疑者,难道明史就此作废?
至于绕坚城而进兵本是兵家大忌,但古往今来如此用兵成功者也不少,惨败者就更多,用兵本就“奇正相生”,皇太极如此行事,应该是大获成功,这也是历史,是改变不了的,如果说万一失败,那也不过我等饭后茶余消谴罢了,上不得台面哈。袁崇焕是明亡清兴的关键人物,关系到了汉民族数百年的气运。有一篇文章说,如果明朝中兴,以明朝对火器的痴迷,火器进化不会中断数百年之久。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84357 工分:27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
在第126楼的发言:觉华岛的负责人参将金冠到底听从谁的命令?到底是听从督屯通判金启的命令?还是听从宁前道袁崇焕的命令?为什么不听从辽东经略高第的命令?辽东经略高第屈从属下的抗命行为是否也有责任?孙承宗把屯粮基地放在易受攻击的觉华岛是否也有责任?沿海诸岛的凿冰条令是否可行?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是否执行了凿冰条令?凿冰为什么失败?凿冰如果可行,而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没有尽力,那么自身也有责任。而如果以参将金冠为首的觉华岛军民按往常可以成功的方法凿冰却因为极端寒冷而失败,那么天气也是原因。如果不守宁远,努儿哈赤野无所获会不会直接攻击山海关?山海关能不能守的住?不回答这些问题,单纯地把责任往袁崇焕身上一推,说不过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92005 工分:5645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
在第123楼的发言:希望客观公正评价袁崇焕,也希望军事专家将皇太极破口后,对袁崇焕的应对措施做出合理解释,因为这是袁崇焕的致死原因。正史对袁督已有公正的评价,而且被历来治史者所接受。最近几年突然冒出些置疑者,难道明史就此作废?至于绕坚城而进兵本是兵家大忌,但古往今来如此用兵成功者也不少,惨败者就更多,用兵本就“奇正相生”,皇太极如此行事,应该是大获成功,这也是历史,是改变不了的,如果说万一失败,那也不过我等饭后茶余消谴罢了,上不得台面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84357 工分:2793
左箭头-小图标
觉华岛的负责人参将金冠到底听从谁的命令?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84357 工分:27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
在第124楼的发言:在网上找到一篇论文《宁远大战中的“英雄”袁崇焕罪责难逃》。立论新颖,论据充分,符合逻辑,很有道理。“觉华岛”虽然在海上,但离海岸线很近,直线距离只有8里,即4000米。根据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5中有这样的记载“……无人不虑冰坚可渡之时,恐奴入寇,而今果然矣。”也就是说努儿哈赤是为度过饥荒抢粮而来,而督屯通判金启和宁前道袁崇焕对辽东经略高第坚壁清野的命令阳奉阴违,从督屯通判金启“上书”宁前道袁崇焕来讲,宁前道袁崇焕对“觉华岛”有一定的支配能力。努儿哈赤达到了抢粮目的,为了搬运而退兵,但攻坚城......这一次事件,辽东经略高第是正确的,避免了进一步的损失。袁崇焕守住宁远屏蔽了山海关,对民心士气也是一大振奋,功大于过。“觉华岛”是明朝在关外的屯粮根本和总后勤基地,它不属于宁前道袁崇焕直接管辖,它的负责人是督屯通判金启直接向辽东经略高第负责,不过从金启“上书”宁前道袁崇焕寻求支持,可以推断金启的地位比袁崇焕低。得出结论,袁崇焕对觉华岛的去留有一定的支配能力,但最大责任应该由督屯通判金启来承当。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84357 工分:27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在网上找到一篇论文《宁远大战中的“英雄”袁崇焕罪责难逃》。立论新颖,论据充分,符合逻辑,很有道理。“觉华岛”虽然在海上,但离海岸线很近,直线距离只有8里,即4000米。根据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5中有这样的记载“……无人不虑冰坚可渡之时,恐奴入寇,而今果然矣。”也就是说努儿哈赤是为度过饥荒抢粮而来,而督屯通判金启和宁前道袁崇焕对辽东经略高第坚壁清野的命令阳奉阴违,从督屯通判金启“上书”宁前道袁崇焕来讲,宁前道袁崇焕对“觉华岛”有一定的支配能力。努儿哈赤达到了抢粮目的,为了搬运而退兵,但攻坚城不克于他的声名来讲也是不小的失败。袁崇焕在这件事上功大于过,主要责任应该由督屯通判金启来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84357 工分:2793
左箭头-小图标
希望客观公正评价袁崇焕,也希望军事专家将皇太极破口后,对袁崇焕的应对措施做出合理解释,因为这是袁崇焕的致死原因。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92005 工分:5645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明清二朝论,录袁督师身事者很多,但仔细辩识,明朝是大家都在说,清朝以治史者为主。一般说来,说本朝都应小心,说前朝则会公正些。另外,众人依照自己的看法说事也不会太谨慎,治史者就严谨许多。以刘谨家产论,郎瑛“七修类稿”,陈洪谟“继世纪闻”,王世贞“明通鉴”.....都说刘谨家产为:黄金1205.78万两,白银2.59亿两;这其中,陈洪谟在刘谨时期任职刑、户二部,照说应该不假吧?清朝史家赵翼经考,则给出黄金250万两,白银5千万两的数字,可信度明显高得多。现在回头再说袁督之事,修明史肯定是清朝的人,评价高低到无所谓,但被杀都认为是冤的。以明代朝野众人之言,喊冤的很多,反袁的也不少,但分类后就可发现反袁主要就两种,一是坚决反对议和者,二是“以米资敌”者;但即便如此,这些前辈也没全盘否定“宁远”、“宁锦”二战;而且以现在事后诸葛的眼光看,暂时的“和平战略”手段并无不妥,何必非要破网打鱼?最后我再重申:袁督师之事早已上了正史,考据是相当严谨的。现在突然翻出此事本身就很诡异,说“别有用心之人用来诋毁中华文明正朔”就更是诡异中的诡异,至于用“罗织”收集些未必经得起推敲的资料来想重新改写,这本身就是个笑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92005 工分:56450
左箭头-小图标
初,经略高弟议弃宁前锦右,果如其说,则辽西将非国之有也。赖藤县力持,成宁远之功,士气少奋。------国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52499 头衔:铁血军区军事警察 工分:172378
/ 排名:6199
本区职务:优秀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ddd6666
在第115楼的发言:1626年正月底,宁远大战结束。
朝廷下令:辽东经略高弟,革职;王之臣任辽东经略;
同年2月,宁前道袁崇焕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同年3月,加袁崇焕辽东巡抚、兵部右侍郎;
看来觉华失守,倒是让高弟当了替罪羊?而失掉靠山的袁崇焕居然一连高升4级,朝野居然被一个小小的道员骗了?
“奴贼与我深仇,而及其死也,魏忠贤乃遣人吊孝,白送却无数金珠,反取书一纸,边臣不奉忠贤之命,敢径为之乎。此则败坏边事之实。又不惟是也,喜则升九天,柳河之败得以钻刺而乔迁,羡干父一认之有灵,其颠倒错乱遂至于此。”早有人替你想过了,据说是巴结上了九千岁!还是别转进了,赶紧的把高第下令宁远撤退的干货拿来大家看看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92005 工分:5645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阴影足迹
在第117楼的发言:看到有人说东江军不会打仗只会捞钱我就有点不爽了
凤凰传媒《明清海上贸易考》(日本人写的),有一大章专司东江与朝鲜贸易论述,毛文龙在东江日子过得极其艰苦,因麾下数十海岛可耕地有限,又必须接纳辽东汉民,所以年年饥荒,乃至军队成片饿死。石某人在《明朝那些事》里说东江军日子过得很肥,真是很欠考证。
袁崇焕卡他粮饷,一卡就来了,因为他真的没办法,如果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有钱有粮有军队,还尿他做什么,东江军皮岛军队就有4万多,金州2万多,其他海岛几百到上万不等,加到一起10多万人。
一个饭都吃不饱的军队,......嘿嘿,本人真诚回答你:我原话是“凭良心说,文龙在敌后骚扰还是有功的,但东江几万大军打仗的确不怎么样,骚扰的力度也一般,捞钱倒是高手,结果大家就都悲剧了.......”第1:我也觉得文龙死得冤;第2:东江军打仗的确一般,既打不过八旗,也打不过关宁军;第3:十多万人居海岛,有饭吃,文龙就非常有能耐了;第4:东江军将士的素质......这个问题就不讨论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52499 头衔:铁血军区军事警察 工分:172378
/ 排名:6199
本区职务:优秀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阴影足迹
在第117楼的发言:看到有人说东江军不会打仗只会捞钱我就有点不爽了
凤凰传媒《明清海上贸易考》(日本人写的),有一大章专司东江与朝鲜贸易论述,毛文龙在东江日子过得极其艰苦,因麾下数十海岛可耕地有限,又必须接纳辽东汉民,所以年年饥荒,乃至军队成片饿死。石某人在《明朝那些事》里说东江军日子过得很肥,真是很欠考证。
袁崇焕卡他粮饷,一卡就来了,因为他真的没办法,如果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有钱有粮有军队,还尿他做什么,东江军皮岛军队就有4万多,金州2万多,其他海岛几百到上万不等,加到一起10多万人。
一个饭都吃不饱的军队,......人数是绝对没关宁军多的,关宁军有十三、四万人。而东江,人是不少,却多为收容的辽民,经天启同意后按屯兵算的。可军饷只有关宁军的一半,还经常拖欠、不给足。到后来更是说毛文龙冒饷,要重新点验,来了人却只点皮岛一个地方的,算了两万八千的兵。后来袁杀了毛,自己又报的数比这多,又裁撤了一部分,找朝廷要的军饷却比毛文龙多了18万两。毛文龙是拿着那点钱,不光要养军队,还得养投奔他的辽民。海岛又没什么可耕地,还每年不断的骚扰后金后方,牵制后金对宁锦的攻击。这一点是袁大人自己都承认过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53660 工分:2357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看到有人说东江军不会打仗只会捞钱我就有点不爽了凤凰传媒《明清海上贸易考》(日本人写的),有一大章专司东江与朝鲜贸易论述,毛文龙在东江日子过得极其艰苦,因麾下数十海岛可耕地有限,又必须接纳辽东汉民,所以年年饥荒,乃至军队成片饿死。石某人在《明朝那些事》里说东江军日子过得很肥,真是很欠考证。袁崇焕卡他粮饷,一卡就来了,因为他真的没办法,如果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有钱有粮有军队,还尿他做什么,东江军皮岛军队就有4万多,金州2万多,其他海岛几百到上万不等,加到一起10多万人。一个饭都吃不饱的军队,人数比关宁军多,10年粮饷不及关宁军一年,能出去打后金,多次献俘,最多一次献了80多口鞑子,退一万步讲哪怕东江镇就是个大难民营,假打假闹玩点花样骗点吃的用的,能救活那么多汉民,又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52499 头衔:铁血军区军事警察 工分:172378
/ 排名:6199
本区职务:优秀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ddd6666
在第114楼的发言:努尔哈赤的部队战力如何?
1619年,明军集结12万大军,号称47万,分4路,分进合击赫图阿拉。努尔哈赤当时全部人马不超过6万。
日,努尔哈赤部与明军西路“大小百战,无一败绩”的杜松部6万余众大战于萨尔浒,当日即大破之,杜松战死;
日,努尔哈赤部攻击明军北路马林部2万余众,当日大破之,马林战死;
日,努尔哈赤部攻击明军东路“持64斤大刀,轮转如飞”刘铤部2万余众,当日大破之,刘铤战死;
消息传来,明军南路李如柏部2万余众当即火速撤退,萨尔......让你给高第下领放弃宁远的干货,你转进到哪去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92005 工分:56450
左箭头-小图标
1626年正月底,宁远大战结束。朝廷下令:辽东经略高弟,革职;王之臣任辽东经略;同年2月,宁前道袁崇焕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同年3月,加袁崇焕辽东巡抚、兵部右侍郎;看来觉华失守,倒是让高弟当了替罪羊?而失掉靠山的袁崇焕居然一连高升4级,朝野居然被一个小小的道员骗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92005 工分:56450
左箭头-小图标
努尔哈赤的部队战力如何?1619年,明军集结12万大军,号称47万,分4路,分进合击赫图阿拉。努尔哈赤当时全部人马不超过6万。日,努尔哈赤部与明军西路“大小百战,无一败绩”的杜松部6万余众大战于萨尔浒,当日即大破之,杜松战死;日,努尔哈赤部攻击明军北路马林部2万余众,当日大破之,马林战死;日,努尔哈赤部攻击明军东路“持64斤大刀,轮转如飞”刘铤部2万余众,当日大破之,刘铤战死;消息传来,明军南路李如柏部2万余众当即火速撤退,萨尔浒战役就次结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52499 头衔:铁血军区军事警察 工分:172378
/ 排名:6199
本区职务:优秀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ddd6666
在第110楼的发言:昨晚闲来无事,翻书看了看宁远大战前后的时间表。
第1次恢复锦州的时间是1625年初,锦州守将赵率教,辽东经略孙承宗,宁远守将为宁前道袁崇焕;
1625年10月,孙承宗退休,高弟出任辽东经略;
1625年11月,辽东经略高弟下令:撤回关内所以陆地上的据点,包括宁远也撤,但皮岛、觉华等海岛不在撤除之列;
1625年12月,明朝关外各大小据点军民相继撤进山海关,宁远军民拒绝执行该撤退命令,宁前道袁崇焕给高第的回答是:如有宁远军兵到达山海关,请经略大人按逃兵论处,就地正法。
1626年正月23......麻烦把“高弟下令:撤回关内所以陆地上的据点,包括宁远也撤”的原文拿出来!我怎么记得,高第溏报是说,奴酋准备劫堆积在锦州的粮草,准备撤锦右归并宁远呢?高第要撤宁远的原文呢?经略高第奏:“……由此以东如锦州城大而朽坏,松山、杏山、右屯城小而低薄,皆前锋游哨之地。夏秋无事防护屯种,入冬遇大敌则归并宁远以便保守。” [《三朝辽事实录》卷十六]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75998 工分:9820
左箭头-小图标
袁崇焕是死有余辜
只不过是死的有些凄惨而已
袁崇焕是做了秦桧该做的事
却落了个岳飞的下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992005 工分:5645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昨晚闲来无事,翻书看了看宁远大战前后的时间表。第1次恢复锦州的时间是1625年初,锦州守将赵率教,辽东经略孙承宗,宁远守将为宁前道袁崇焕;1625年10月,孙承宗退休,高弟出任辽东经略;1625年11月,辽东经略高弟下令:撤回关内所以陆地上的据点,包括宁远也撤,但皮岛、觉华等海岛不在撤除之列;1625年12月,明朝关外各大小据点军民相继撤进山海关,宁远军民拒绝执行该撤退命令,宁前道袁崇焕给高第的回答是:如有宁远军兵到达山海关,请经略大人按逃兵论处,就地正法。1626年正月23日,努尔哈赤6万大军到达宁远,守军共计1万步兵.......各位“袁黑”看看,这就是“畏敌如虎”的宁远当时最高指挥官(也只能管宁远的宁前道)的袁大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84357 工分:27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bsyw
在第108楼的发言:“宁锦大战”之前,袁崇焕为了锦州这个“非扼要之地”空耗国家财力、牺牲戍边将士,且放弃策应而导致友军重大损失、盟友向敌人妥协已经是罪大恶极了,而袁大人重新上任之时却以“且守且战,且筑且屯”的“守为正著”则可“五年平辽”之荒谬说辞哄骗崇祯,在明朝军队主动放弃锦州回归正确选择以后,又一次在重新在锦州大兴土木,耗费国家极为有限的财力、物力,用银子堆砌锦州这个巨坑,最终导致了“松锦大战”明军在锦州被围点打援的全面失败。袁大人的所作所为是非常值得怀疑的汉奸行为。山海关不是铜墙铁壁,一旦山海关有失,就不能确保京城。龟缩于山海关之内,并不能阻止后金绕道入关抢掠,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如入无人之境的事实。以锦州为前出基地,窥伺时机,因皇太极亲征察哈尔,和彻底征服朝鲜之机,修筑大凌河,最终克复广宁,就可在军事态势上立于不败之地。摆脱极端被动的态势,摆脱犹如待宰羊群之命运。担其任唯袁崇焕而巳。“各官免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69233 工分:612
左箭头-小图标
“宁锦大战”之前,袁崇焕为了锦州这个“非扼要之地”空耗国家财力、牺牲戍边将士,且放弃策应而导致友军重大损失、盟友向敌人妥协已经是罪大恶极了,而袁大人重新上任之时却以“且守且战,且筑且屯”的“守为正著”则可“五年平辽”之荒谬说辞哄骗崇祯,在明朝军队主动放弃锦州回归正确选择以后,又一次在重新在锦州大兴土木,耗费国家极为有限的财力、物力,用银子堆砌锦州这个巨坑,最终导致了“松锦大战”明军在锦州被围点打援的全面失败。袁大人的所作所为是非常值得怀疑的汉奸行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84357 工分:2793
左箭头-小图标
根据袁崇焕的既定战略和一贯行事风格,修筑大凌河城的时间节点应该放在皇太极亲征察哈尔的时候。大凌河围城之战不会直接派军赴援,“袁崇焕”战为奇着,以东江镇倾巢出动,攻击抚顺,甚至攻击皇太极的根本重地沈阳以求最大袭扰牵制之力。佯攻耀州,做缍崛∫萃擦芍衅皆淖颂T诮踔莩窍录嶂乇诔鼍稣教啤6笔泵Ч哦┰诨侍媲啊鞍蔚堵度小保诔て谙喑植幌碌淖刺拢蠼鹉诓靠赡懿制纭!霸缁馈蓖耆赡苋〉么罅韬哟蠼荩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66806 工分:614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静心看世界
在第3楼的发言:懒得对袁崇焕做定义了
推崇袁崇焕的由来和目的:
“达清”统治者为了愚弄百姓,必须从精神上推翻前一朝代,来表明它们的“正统”。如何用最小的成本说明前一王朝是昏庸的呢?
这时候,圆嘟嘟就上场了。
肯定圆嘟嘟,就是否定崇祯,然后以“抹黑版”的崇祯,说明明朝结束了,说明明朝昏庸。
这个和美国现在黑化亻尹斯{抵抗组织是一个道理。
圆嘟嘟志大才疏,外加坑爹不忠君,这个是事实。耗费了大量国民财富,却背着中央搞和谈,想给自己留后路。没有中央的允许,搞和谈在任何时期,都是叛国。
“达清”就是看到了圆......袁大人看见自己都会脸红的,看看他自己是怎么说的吧――巡抚辽东袁崇焕奏:“奴子妄心骄气,何所不逞。我欲合西虏而厚其与,彼即攻西虏而伐我之交。我藉鲜为牵,彼即攻鲜而空我之据。我藉款愚之乘间,亟修凌锦中左以扼其咽,彼则分犯鲜之兵而挠我之筑。著著皆狠而著著不后。”甲申辽东巡抚袁崇焕题:“奴围锦州甚严,关外精兵尽在前锋,今为贼拦断两处,夷以累胜之势,而我积弱之余,十年以来站立不定者今仅能办一守字。责之赴战力所未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84357 工分:27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
在第10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绿色冲击波
在第10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100楼的发言:我认为除了诛杀毛文龙的利弊有待商榷,和对皇太极的雄才大略估计不足,袁崇焕的举措并无不当之处。袁崇焕也是明末堪称皇太极劲敌的唯一对手。崇祯对待袁崇焕如果能象秦始皇对待王翦那样,那么可以说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如果能先耗死皇太极,满清剩下来的人物等而下之,很难是袁崇焕的对手。
袁大人看见自己都会脸红的,看看他自己是怎么说的吧――
巡抚辽东袁崇焕奏:“奴子妄心骄气,何所不逞。我欲合西虏而厚其与,彼即攻西虏而伐我之交。我藉鲜为牵,彼即攻鲜而空我之据。我藉款愚之乘间,亟修凌锦中左以扼其咽,彼则分犯鲜之兵而挠我之筑。著著皆狠而著著不后。”
甲申辽东巡抚袁崇焕题:“奴围锦州甚严,关外精兵尽在前锋,今为贼拦断两处,夷以累胜之势,而我积弱之余,十年以来站立不定者今仅能办一守字。责之赴战力所未能??????”
谢谢你提供的两段史料,袁崇焕确实知己知彼,对强弱之势了然于胸。殚精竭力日日筹思破解之法。袁崇焕不顾宁远危险自身安危,将精锐尽付赵率教,舍己为人所以能得部下效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84357 工分:27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绿色冲击波
在第10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100楼的发言:我认为除了诛杀毛文龙的利弊有待商榷,和对皇太极的雄才大略估计不足,袁崇焕的举措并无不当之处。袁崇焕也是明末堪称皇太极劲敌的唯一对手。崇祯对待袁崇焕如果能象秦始皇对待王翦那样,那么可以说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如果能先耗死皇太极,满清剩下来的人物等而下之,很难是袁崇焕的对手。
袁大人看见自己都会脸红的,看看他自己是怎么说的吧――
巡抚辽东袁崇焕奏:“奴子妄心骄气,何所不逞。我欲合西虏而厚其与,彼即攻西虏而伐我之交。我藉鲜为牵,彼即攻鲜而空我之据。我藉款愚之乘间,亟修凌锦中左以扼其咽,彼则分犯鲜之兵而挠我之筑。著著皆狠而著著不后。”
甲申辽东巡抚袁崇焕题:“奴围锦州甚严,关外精兵尽在前锋,今为贼拦断两处,夷以累胜之势,而我积弱之余,十年以来站立不定者今仅能办一守字。责之赴战力所未能??????”谢谢你提供的两段史料,袁崇焕确实知己知彼,对强弱之势了然于胸。殚精竭力日日筹思破解之法。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52499 头衔:铁血军区军事警察 工分:172378
/ 排名:6199
本区职务:优秀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
在第100楼的发言:我认为除了诛杀毛文龙的利弊有待商榷,和对皇太极的雄才大略估计不足,袁崇焕的举措并无不当之处。袁崇焕也是明末堪称皇太极劲敌的唯一对手。崇祯对待袁崇焕如果能象秦始皇对待王翦那样,那么可以说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如果能先耗死皇太极,满清剩下来的人物等而下之,很难是袁崇焕的对手。袁大人看见自己都会脸红的,看看他自己是怎么说的吧――巡抚辽东袁崇焕奏:“奴子妄心骄气,何所不逞。我欲合西虏而厚其与,彼即攻西虏而伐我之交。我藉鲜为牵,彼即攻鲜而空我之据。我藉款愚之乘间,亟修凌锦中左以扼其咽,彼则分犯鲜之兵而挠我之筑。著著皆狠而著著不后。”甲申辽东巡抚袁崇焕题:“奴围锦州甚严,关外精兵尽在前锋,今为贼拦断两处,夷以累胜之势,而我积弱之余,十年以来站立不定者今仅能办一守字。责之赴战力所未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08396 工分:154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ddd6666
在第9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猿皇X
在第94楼的发言:虽然袁大人不是汉奸,但他那子虚乌有的“冤案”和“光环”却是别有用心之人用来诋毁中华文明正朔的一块砖头,挺袁的人,想想你们到底是在干什么?
谁TMD的裤裆没拉上,把你给漏出来了?吗的好 吗的妙 吗的他老墓呱呱叫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66806 工分:614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
在第8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87楼的发言:从锦州抓住机会再次前出筑城,袁崇焕一定做足准备。高筑墙,广积粮,决不轻言决战。东江镇的全力出击,袭扰粮道,攻击屯粮基地,夺取耀州威胁辽中平原……,如果这个关键战役又象宁远,宁锦一样,这就不得了,这三板斧就砍出了战略优势。皇太极再要全力彻底征服朝鲜,分兵绕道入关,都要掂量一下了。如果亲统主力出击,老巢怎么办?如果是多尔衮或者是阿巴泰,怎么是袁崇焕的对手?大军集聚怎么抢?分兵抢掠就会露出破绽,抢到的人口物产又被袁崇焕抢回去怎么办?尤其是如果崇祯妥善处理了河南大饥问题,李自成,张献忠在洪承畴的重压下巳......
后金完全靠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百战百胜压着局面,一旦吃了一个大败仗,比如阿巴泰,比如多铎全军覆没了,它就要雪崩了,就会崩溃。而明朝跌倒了又会爬起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野战杀伤相当就是明军的巨大胜利!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84357 工分:2793
左箭头-小图标
我认为除了诛杀毛文龙的利弊有待商榷,和对皇太极的雄才大略估计不足,袁崇焕的举措并无不当之处。袁崇焕也是明末堪称皇太极劲敌的唯一对手。崇祯对待袁崇焕如果能象秦始皇对待王翦那样,那么可以说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如果能先耗死皇太极,满清剩下来的人物等而下之,很难是袁崇焕的对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84357 工分:279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ddd6666
在第9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绿色冲击波
在第9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92楼的发言:......
如果皇太极亲率精锐主力与袁崇焕相持不下杀伤相当,一旦有一个闪失,是什么后果?蒙古各部落夺路狂奔,甚至反戈一击!代善,莽古尔泰人心焕散,局面就不好收拾了。
能有什么?阿黄敢面对“潜越”过蓟州,留下只有800人(包括大半非常备军)驻守的遵化后路,都不担心你袁督师直接去抄退路。还怕你袁大人当阵打败?你家督师对着200建奴4个小时都不敢上的,还怕你做出什么花来!
兄弟,跑题了哈。
其实也没多大的争论必要,但我个人认为:对待历史应该严谨,对待学问应该敬畏。
所以我在看待历史人物的问题上,一直就坚持公平公正的观点。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从来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不可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