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30多倍pe,就算京东自营茅台是真的吗又怎样

深度价值投资圈的个人展示页
联系我们&nbsp:&nbspsohump@sohu-inc.com关于我们&nbsp-&nbsp运营规范&nbsp-&nbsp服务协议&nbsp-&nbsp侵权投诉&nbsp-&nbsp反馈建议频道本月排行
随机推荐文章
Copyright (C) 2006 - 2016 www.eorder.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可怕的30多倍pe,就算茅台又怎样?
估值是个很玄妙又很实在的投资标尺。历史上茅台有过10倍pe的时候,未来成为超级大蓝筹后会不会还有10倍pe的时候?这很难说,不管五年八年,长期来看应该说大概率还会见到。
目前茅台777元,动态市盈率36倍。
我们假设几个条件:条件一,如果未来茅台还会碰到10倍pe的时候
;条件二,假设未来股价和业绩始终同步涨跌;条件三,假设未来增长之后会出现乏力,而估值回归10倍pe。
然后,我们再根据以上三个条件,假设出现以下几种业绩变化状况:
1.先增长50%,之后增长乏力,由于种种原因回到10倍pe。
777&1.5&(10&36)=323.75
2.先增长100%,再回到10pe。
777&2&(10&36)=431.66
3.先增长200%,再回到10pe。
777&3&(10&36)=647.5
于是,我们看只要未来茅台成为超级大蓝筹,只要未来有可能成长停滞,只要未来早晚有10倍pe的可能,那么,不管经过多少年,即便是达到目前业绩的有3倍水平,
36倍pe的茅台回到10倍pe,都有可能让你造成的浮动亏损。
1.没有深度买入是否很危险?
好股票可以长期持有吗?可以倒是可以,即便是经历几倍成长,但注意,数年回归后依然浮亏,这样,买入过高pe完成20%复利是不是相当艰难?
2.确定性在哪里?
我们投资是为了获得较好的长期复利,是长期持续的辉煌成长更确定?还是持续的价值恢复更确定?你的复利累积要靠什么完成?确定性的收益在哪里?
3.倚重价值还是成长?
时间酝酿财富,如何酝酿?是在单调的价值规律的尊崇中,还是在期盼企业长期成长上,还是以价值为本,成长随缘的定性分析基础上?
4.满足自我的精彩还是单调的执行?
以价值为本的单调的枯燥的低买高卖,要比成长投资显得更索然寡味,不很精彩,但谁更是投资的本质呢?
我经常思考推演这样的假设,为进一步得出最接近价值本质的投资策略而不断探索。
那就是:价值投资要抓住本质,然后围绕本质寻找呵护价值的要素。
这就是:价值为本,有成长是保护,但不能过于期盼预测短期高速成长几何。
这样的话,我们看清本质,中庸处之。深度价值念经口诀依旧是:深度价值,持股守息,三步取利,等待过激。
已投稿到:昨天在雪球看到有人做了一个低估值股票的量化策略模拟,
因为本人对低估值股票有很大兴趣,所以参考他的思路做一个模拟组合进行跟踪。策略思路比较简单,只是考虑到风险分散以及交易频率的问题,构建组合思路有一定调整。也希望大家进行批评指正。以下是策略和实盘模拟数据,以后会定期更新:
没有永远的成功者,也没有永远的失败者,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也是如此。低估值源于市场对其未来的悲观预期(行业前景暗淡、巨无霸无炒作空间、公司太烂等等理由),但跌无刻可跌之后也提供了一定的安全边际和更大的上涨空间(尤其是市场反复无常的情绪扰动下)。
而通过组合投资的方式可以分散某个行业以及个股的特有风险,并尽可能多的挖掘反弹机会,实现降低风险的同时获取超额收益的目标。
组合构建思路:
将A股上市公司按照市盈率(目前是按照同花顺动态市盈率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在剔除ST股、短期重大并购重组、停牌股等数据异常个股、且市盈率不超过25倍的基础上,截取前50家作为备选(若低于25倍市盈率的上市公司不满足50家,则以实际数为准)。
对每只个股分配相同的权重(50家股票则各权重为2%)。
行业配置调整:每个行业内个股的初始权重不超过20%(例如,若银行股满足条件的个股有20只,则每只个股权重调整为不超过1%),剩余金额在满足行业权重比例不超过20%的前提下等额分配给其他个股。
组合调整原则(每月末调整):
每月末最后一个交易日,按照构建思路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重新排序筛选,于月初第一个交易日将不满足组合构建要求的个股剔除,替换成满足要求的个股。
新买入个股权重占组合净值权重不超过2%。
当剔除个股后无满足构建条件个股时,卖出后持有现金。
当备选个股所在行业组合权重不低于20%,且该行业无被剔除个股时,暂时不调整组合。
(之所以设置25倍PE的限制是为了避免股市出现泡沫期间的极端情况时仍满仓持股的问题)
****************************************************************************
补充一下后期策略的修正:(30只是本模拟组合)
一、组合构建思路:
1、将A股上市公司按照市盈率(最好是TTM,剔除非经常性损益)从小到大排列作为备选,剔除个股条件:
(2)非经常性损益占营业收入占比超过30%
(3)停牌股
(4)次新股
(5)市盈率超过20倍
(6)市净率不高于2.5倍(低市盈率、高市净率一般持续性不强,更多的会在周期股繁荣时候出现)
(7)近三年出现某年度业绩涨幅超过50%个股(剔除业绩波动性较高周期股票)
在此基础上,挑选前30(或20)家上市公司作为投资标的,若上市公司不满足30(或20)家,则以实际数为准。
2、对每只个股分配相同的权重,若满足30家股票则各权重为3.3%。
3、行业配置调整:每个行业内个股数量不超过5家(行业合计权重不超过16.7,当某行业初始排序入选个股超过5家时,按市值从小到大排列纳入。(例如,若初始排序前20名,银行股满足条件的个股有10只,则按市值从小到大排列,选前5只纳入;若市值差异不大,则按市净率从小到大;若市净率差异不大,则参考历年分红率)。
二、组合调整原则(每月末调整):
1、每月末最后一个交易日,按照构建思路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重新排序筛选,于月初第一个交易日将不满足组合构建要求的个股剔除,替换成满足要求的个股。
2、新买入个股权重占组合净值权重不超过3.3%。
3、当剔除个股后无满足构建条件个股时,卖出后持有现金。
4、当备选个股所在行业组合权重不低于16.7%,且该行业无被剔除个股时,暂时不调整组合。
(之所以设置20倍PE等限制是为了避免股市出现泡沫期间的极端情况时仍满仓持股的问题)
2017年模拟组合收益率18.93%
日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35.30%
1金币8金币18金币58金币88金币188金币
余额不足,
支付即为同意
- 看到喷子直接拉黑
这个策略真心不怎么样。所有银行股全部上榜,然后两年过后他们大概率都变成高估值股了。
模拟盘于本周一(日)设立,用的是同花顺的模拟炒股功能,初始资金20万。
根据同花顺截至上周五的数据,在剔除ST和停牌股之后,目前动态市盈率从小到大排名前50的个股为(格力电器因停牌被剔除):
公路铁路运输
房地产开发
公路铁路运输
雅戈尔 服装家纺
化工合成材料
房地产开发
公路铁路运输
汽车零部件
房地产开发
以下是个股按照行业进行的简单分类,由于银行股占比较大(16只),对该行业和个股的权重进行了压缩,其他个股权重有所上升(调整后电力行业权重反而达到21.28%,考虑到与20%的行业上限距离不大,暂不调整)
我觉得有逻辑的,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
好了,今天上午模拟实盘买入(都是手动输入,时间在上午10点30至11点30之间)。
由于初始模拟资金仅为20万,个股分配金额较少,所以最后实际配置金额与模拟计算的金额有一定出入(这倒是比较符合小散的实际情况,贴近实际),最后总买入金额仅为18.5万。
注:下单的时候忙中出错,建设银行买入量超过上限,明天卖出。
说明几点情况:
1) 关于市盈率数据,个人觉得用TTM可能更合适,不过限于手头只有同花顺软件能用,动态市盈率也差不多
2) 20万资金+手动操作的模拟实盘策略更加符合小散的真实情况,参考性更强
3) 之所以按月调整一次,主要考虑是低估值股票一旦反弹,空间和时间跨度较大,让子弹多飞一会。另外就是节约交易成本
4)数据争取每周公布一次净值走势,每月公布调仓数据
这事我干过,从2014年7月就开始做了。而且样本数被我自作聪明得压缩成了50家。
一、结果可以用来参考:如果不换股、傻瓜式持有到今天、分红再投资收益超过沪深300,10%以上。
回测到09年7月,大幅超过上证深证表现。而且,你的样本数越多,结果反而越接近300。但是,在本轮快牛中,大幅跑输指数组合表现:50+300+500+159915。
二、压缩某个行业的占比意义不大,因为我的模型就是刻意压缩银行板块:16家银行只选择了5~6家。结果没有太大变化。
三、我是用excel回测的,没有条件使用万德回测择时的情况,无法得知如果择时会带来何等变化。但是可以分享下某位大师的思路思路:每季度调仓一次、以月线某周期表现作为退出节点,据说超越同期上深表现的170%以上。这个我没试过,仅供参考。
- 最美的声音是安静,最真的生活是平凡
我觉得20万买20个股票差不多了,有些性质相似的股票可以合并,另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市盈率25倍标准太低了,到小牛市可能会满仓被套。
感谢楼上各位的指教。
(1)关于个股数量问题:一开始想选择市盈率前5%的个股,但后来数量太大(按3000家就是150只个股),很可能就变成沪深300和上证50的样本了,对小散意义也不大。虽然周期性行业股票涨跌共性较强,可以通过行业内抽样的方式压缩到10-20只个股,但考虑到精选个股的能力有限,所以干脆以压权重的方式来均摊了。
(2)关于行业权重的问题:可能压缩权重确实对收益贡献不大,但目前看银行(16/50)、电力(9/50)和汽车(5/50)和券商(5/50)四个大板块个股数量超过60%,从风险分散角度考虑还是希望适度压低权重,就当是个人偏好吧。
(3)关于退出节点的问题:目前想到的一个办法是通过触发25倍市盈率上限的方式逐步退出,不过可能确实如楼上所说在小牛市中被套的风险。回头再查找一下07和去年两波牛市后期市盈率数据,如果过高适度下调。
- 估值,安全边际,确定性
券商2016年度业绩会有大幅度下降,电力估计小幅下降,银行轻微下降,汽车要看细分,传统乘用车小幅下降,商务车明显下降,新能源车继续上升,客车平稳
同意您的观点。
这些行业之所以估值这么低,主要还是市场对未来预期悲观导致(尤其是券商,目前的低PE可能是个伪命题)。
另外剔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建议不错,修改一下标准,加入: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30%股票“指标
按照传统观点,当投资组合超过20个股票时,对分散风险的作用比较有限,我觉得20万资金,最好不要超过20个股票,最多25个,因为股票太多跟踪起来也麻烦,手续费还高
【】【出处】长江证券
天虹商场(5年年报点评:物业出售增厚业绩 转型变革持续深化
公司公布年报:2015 年实现营业收入173.96 亿元,同比增长2.34%;实现归属净利润12.08 亿元,同比增长124.44%;实现EPS 为1.51 元/股。同时,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5.5 元(含税)。
商品管理初见成效,人工及租金压力仍存,经营利润同比下降19.5%。公司2015 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4%,剔除新开店影响,整体可比门店同比下降1.66%,除华中地区实现4.24%的可比门店正增长外,其他地区均出现下滑。公司商品管理初见成效,报告期内毛利率同比提升0.39 个百分点。全年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124%,主要由于报告期出售深诚公司100%股权,增加利润总额11.44 亿元,剔除非经常性影响,经营利润同比下降19.51%。收入端正增长且毛利率提升下经营性利润大幅下滑,主要源于人工及租金费用同比增长8.01%和11.61%,且存款利率降低下利息收入减少,期间费率同比提升1.26 个百分点。
存量竞争,从供应链、终端渠道、创新业务与组织管理等提升竞争力。终端渠道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公司率先从多方面引领变革,实现全面竞争力提升。1)供应链层面,强化国内生鲜源头采购和国际直采能力,发展自有品牌、品类集合店及品牌代理,报告期内公司新成立天虹供应链公司和香港供应链公司,实现 50 个国内生鲜基地的源头采购、20 个国家的国际直采,新开 9 家家居、女杂品类集合馆,累计开设 20家,引进 3 个国际女装品牌的代理。2)终端渠道,打造百货+购物中心+便利店+电商的全渠道多业态布局,优化商品结构、强化购物体验,并借力移动和社交优势提升购物便利性,报告期内新增25 家微喔,购物中心全部实现盈利,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虹领巾& APP 正式发布,报告期电商同比增长70%。3)创新业务,2015 年11 月成立天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拓展供应链金融业务。4)组织管理,扁平化组织层级,并以任务团队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率和团队工作活力。
投资建议:存量博弈下注重商品及服务本质,高管增持彰显公司价值。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综合百货61 家,营业面积约175 万平方米;拥有购物中心3 家,营业面积约22 万平方米,拥有便利店166 家。公司持续围绕&客户体验&和&商品升级&深耕精作,从供应链、渠道布局等方面创新变革优化。预计 年EPS 分别为0.54 和0.61元/股,对应PE 为22 和20 倍。公司股东及高管近期持续以12-13 元价格增持,彰显对公司中长期发展的信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端进一步大幅下滑;转型进度低于预期。
天虹商场是非经常性损益
【】【出处】东方证券
上海家化(5年年报点评:经营有挑战 未来股价弹性主要来自并购
公司2015 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9.58%与146.12%,扣非后净利润同比下降6.38%,天江药业股权完成出售在15 年贡献净利润14.73 亿元。其中第四季度单季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31%与736%,扣非后单季净利润同比下降63%,增速环比前三季度下降明显。此外,公司与日本花王的合约在16 年年底到期后将不再续约。
收入构成的变化(花王代理业务比重继续提升)以及营销折扣的影响导致15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2.64 个百分点,全年公司整体期间费用率整体平稳, 其中销售费用率由于品牌营销投入的增加同比上升2.06 个百分点。由于生产结构、销售结构和零售终端低于预期等原因,年末应收账款与存货分别同比上升44%与29%,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5.51%,财务质量下降明显。
2015 年全国百家重点零售企业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化妆品类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8%与8.8%,受整体商业环境低迷和竞争日益激烈(日韩与本土品牌的快速发展)等市场因素的影响,公司两大主力品牌六神和佰草集在传统优势的百货和商超都面临着较大的销售压力,增速均低于预期。未来公司准备继续发力新品和新渠道(电商和专营店),推进效果需要观察。
未来看点主要来自于投资、并购的落地和推进。15 年天江药业股权的成功出售大幅增加公司自有资金储备(年末货币资金 理财近50 亿元),为后续的外延兼并收购与业务拓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也会减少可持续的投资收益), 前期家化和片仔癀合资成立公司共同开拓口腔护理领域预计也将在今年推进。17 年开始与花王终止合作预计将对公司收入与盈利带来一定的拖累。我们认为公司未来股价的主要看点集中于围绕美容美妆、日化等领域投资并购的落地与推进。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与花王的合作将于16 年年底到期以及零售环境低迷引发的公司主导品牌的销售放缓,我们下调公司未来三年收入增速,预计公司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11 元、1.15 元与1.26 元(原预测 年分别为1.48 元与1.68 元),DCF 目标估值36.31 元,对应2016 年33 倍PE,考虑到公司目前的经营增速和经营质量相比行业没有明显超越,下调公司评级至&增持&。
天气异常对销售的影响、新品牌和新渠道低于预期,人事可能发生的波动等。
上海家化是非经常性损益
【】【出处】全景网
南京化纤(600889)去年利增83倍 拟10派0.35元
全景网3月21日讯 南京化纤(600889)周一晚间发布年度报告,公司2015年实现净利润4.58亿元,同比增长8271.56%,每股收益1.49元,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5元(含税)。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8亿元,同比下降14.3%,主要原因是公司出售了控股子公司南京金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股权,该公司不再纳入报表合并范围。
南京化纤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公开挂牌转让所持有的南京金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70%股权事项产生的投资收益为4.98亿元。
2016年南京化纤主要经营目标为:实现营业收入16.6亿元,营业成本14.4亿元,期间费用1.65亿元。
南京化纤是非经常性损益
【】【出处】全景网
广日股份(600894)预计2015年净利增215%-235%
全景网1月28日讯
广日股份(600894)周四盘后披露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公司2015年净利润同比将增加215%至235%。上年同期公司净利润为6.75亿元。
广日股份称,2015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14年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全资子公司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于日收到广州市财政局国库支付分局支付的部分土地补偿款17.1亿元(税前)。
广日股份是非经常性损益
如果20家股票,建议配置7-8家银行,2-3家水电,2-3家汽车,1-2家家电,2-3家地产,1家建筑,1家交运,0-1家券商
,感谢给予指正。又粗筛了一遍组合里的各股
剔除个股: 天虹商场、广日股份、南京化纤、上海家化和吉林敖东(广发影子股)
替换个股:青岛海尔(家电)、中国平安(保险)、葛洲坝(建筑装饰)、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
关于组合及行业个股数量问题上,还是希望坚持个人偏好。如前所述,虽然像银行、电力、证券这种行业同质性很强,但个股难免有差异,且考虑到一些事件扰动(比如万科、安邦以及回购这种事)在低估值个股发生的频率也不小,所以目前暂不所见个股数量。
- 骨灰级老股民,入门级债券投资人。
这和老股民的哪个低估值组合大同小异。
有具体跟踪数据不?能否借鉴一下
炒低PE?自寻死路
楼主是否可加入轮动策略?
- 低风险投资A
-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
搞一年看看
- You can't trust figures put out by banking industry. It's easy to report a little more earnings. —Charlie Munger Feb. 2017
做基本面分析没那么简单,只看pe不行的。
我提供一个思路,哪位高手有万德的可以提数据。
3个方面,1,ROE高的,最好稳定在20%以上,2资产负债率低的,越低越好,排除银行这类高杠杆抬高ROE,3净利润现金含量高的,最好在100%左右。
3个同时满足的公司,筛出来,一个行业配一点。持有一年以上包赚钱。
净值走势更新,建仓第一周收益率 -2.16%, 跑赢沪深300(-2.97%)和中证500(-5.84%),但跑输上证50指数(-1.12%),主要原因应该是银行股权重不同导致。
考虑到本周刚开始建仓,期间还对组合股票进行了调整,所以数据可比度不高,还需继续观察。
以下是净值走势和具体持股情况:
- 不要向失败者咨询成功
我觉得还是G.B的Magic Formula好一点。
低PE只考虑了价格因素,没有考虑公司的质地,估计效果一般,难以跑赢指数太多。
申万有个低PE指数,十几年来看是跑赢大盘的。
- 不要向失败者咨询成功
还有,量化策略首先要做回溯验证,再根据结果优化。你这样做效率太低了。等验证出结果也要好几年。。。
@ricolettaite ettaite 感谢指正啊。
其实关于低估值组合的相关讨论不少,包括理论和回溯检验方法也看了一些(还有低市值、低市价等等)。我只是感兴趣实盘模拟的效果如何而已,后期会根据大家的指正逐渐修改和优化。毕竟市场是一直在变化的,自己动手才会更大限度的发现细节和问题在哪里。
以上的过程算是一个过程的纪录,供大家参考
我朋友黄祖斌做过测试,低PE,低市值和低市净率组合都不错,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另外他的观点和我相似,过于分散意义不大。
能否给予个测试的链接地址学习一下? 如果合适的话尝试缩减到三十个左右
你可以看看黄祖斌的新浪博客,从12年12月开始看。他有个类似策略的长期回测,模拟盘+实盘。
完全可以考虑把占比较大的银行板块持仓投在二三只质地较好的银行上,比如:华夏、兴业、南京。其他板块,比如汽车、公共事业类,选择小市值的一两只。这样就可以压缩在25~30只以内。
根据我的实盘,如果不择时,该策略跑赢300etf有限。基本面方面,你可以尝试多种策略组合,比如低增长最小市值轮动策略、比如高增长最小市值策略、比如最极端的股价创新高策略;甚至锁定某些板块,比如生物医药,高端设备制造,化纤化工等,表现均比低pepb高roe和高股息策略要好,只不过回撤会很大,需要深入优化。均线方面,哪怕最简单的ma和macd策略,完胜大盘;高频交易非但不会害死人,收益还是超高的。
长期看,以上策略大概率超过同期上证指数表现,只不过需要解决两点根本问题:能不能控制回撤;能不能管住那颗骚动的心?
-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
低估值=低PE?
更新一下截至周末的数据:
截至4月29日,组合累计收益-2.21%,与上证50相似(-2.13%),跑赢上证300(-3.53%)和中证500(-6.25%)。按单周算的话,本周组合跑赢上述三个指数
另外,参考几位朋友的建议,将组合构建思路进行了调整,主要有:
(1)缩小个股数量:由原先的至多50只减少为至多30只,每只仍按等权重配置(提升至每只3.3%)
(2)调整每个行业个股数量:每个行业内个股数量不超过5家(行业合计权重不超过16.7%),当某行业入选个股超过5家时,按市值从小到大排列纳入。(例如,若银行股满足条件的个股有10只,则按市值从小到大排列,选前5只纳入)。
根据调整后的构建思路,重新进行了筛选,备选股票如下,计划下周开始调仓:
(注:可能同花顺的动态市盈率是根据最新一季报进行了简单调整,感觉有些股票预期市盈率反弹很大,所以还是按照静态市盈率进行筛选,个人感觉用TTM可能更合适,可惜没有数据来源)
附上修改后的组合构建条件:
1、将A股上市公司按照市盈率(最好是TTM)从小到大排列作为备选,剔除个股条件:
(2)非经常性损益占营业收入占比超过30%
(3)停牌股
(4)市盈率超过25倍
在此基础上,若上市公司不满足30家,则以实际数为准。
2、对每只个股分配相同的权重(若满足30家股票则各权重为3.3%)。
3、行业配置调整:每个行业内个股数量不超过5家(行业合计权重不超过16.7%),当某行业入选个股超过5家时,按市值从小到大排列纳入。(例如,若银行股满足条件的个股有10只,则按市值从小到大排列,选前5只纳入)。
- 头茬韭菜
回楼上(3)停牌股这个无法预测,出了初始建仓时,当运行一段时间,组合中出现停牌股,你如何剔除出你的组合?
按照实际建仓的逻辑,买入后如果股票停牌了,那就只能继续持有,等复牌后如果不满足组合条件,就在下一期剔除。
建议券商减少到1-2家,银行增加到8-9家,因为银行利润占全市场50%,市值占20%,5家只有16.7%
- 不断换入有价值的
哪里PE才准确呢?
证券软件中南京银行市盈率是最高的,但根据F大通过银行财务报表计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然后再换算出的南京银行PE却是最低的。
由此引申一下,有可能证券软件的PE许多是错误的。
个人觉得TTM的市盈率可能相对好一些,当然像券商这种波动性大的也不好说
更新周净值走势:
截至5月6日,组合累计收益率-3.88%,继续跑输上证50(-3.44%),小幅跑赢沪深300(-4.34%)和中证500(-6.62%)。
月初调整了个股数量和仓位,不过期间因工作原因,调仓时间不是在周二,而是周四完成,可能会有一定影响。
把pe跟低估划等号,本身逻辑就错了。剩下的更不值得看
- 不断换入有价值的
同方股份600100券商市盈率是1.94倍,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显示加权净资产收益率是25.77,每股净资产是7.6924,现股价13.44。
怎样可以得出市盈率是1.94?
你说的是同花顺里边的数据吗?
我更新的时候确实看到一些动态PE明显过低的个股,比如同方股份、宁波韵升等,估计是因为一季报的影响因素(有的很可能是按1季度净利润简单乘以4得出预计的16年净利润,然后换算的动态PE),所以我排序的时候参考了静态PE并剔除掉异常值。
继续更新:截至日,组合累计收益-6.15%,跑输同期的上证50(-4.85%),与沪深300指数大致相当(-6.03%),跑赢同期中证500(-10.50%)
从组合个股看,地产股和券商股跌幅居前,银行股表现较好
继续更新数据:
截至日,组合累计收益率-6.80%,跑输同期上证50(-4.93%)和沪深300(-5.93%),跑赢中证500指数(-10.23%)。
截至目前来看,在组合的抗跌性不是差了一些。继续观察。
注:同花顺突然只能上网页版了,截图可能有点模糊
继续更新净值走势。:
截至日,低估值组合累计净值-7.21%,跑输同期上证50指数(-4.91%)和沪深300指数(-6.41%),跑赢中证500指数(-10.10%)。组合与上述两大盘指数差距尚未收敛
根据市盈率(TTM)排序,本月底对组合进行调整:
剔除:国信证券和粤电力A
增加:川投能源、葛洲坝
- 林洋转债太可怕了
这和买上证50ETF有区别吗....
建议楼主去量化网站实现这个策略再去实盘吧,回测结果至少也心里有数。个人觉得不会比大盘好多少。如楼上说的,低PE是低预期导致的,不能当做买入的理由。
这个回测我做过了,最大回撤75%。。。。。
- 不断换入有价值的
证券软件里,不管高市盈率的还是低市盈率的,都有几乎要创新高和几乎要创新低的股票。
这个策略最大的风险是啥?
就是楼主搞了几天没兴趣了。
对于这种虚拟的东西,能坚持几天,嘿嘿。
用wind的数据搞一搞算了
- 不断换入有价值的
我觉得最大的风险是公司的财报数据、收益率等的计算方法。
不是今年初我投资100元,年底就可以变成120元,收益率就是20%,这么简单。
集合股息率更靠谱一点
低PE有时候是陷阱,特别是周期性行业,比如 券商
- 不断换入有价值的
从逻辑上说,性价比高的股票,应该是走势几乎不断创新高的。
但我按市盈率从高到低排名,和从低到高排名,翻看许多股票,不管是高市盈率,还是低市盈率,都有几乎要创新高的,也有几乎要创新低的。
这说明:1、或者市盈率不能作为投资依据。2、或者股票软件市盈率排名是错误的。
给lz泼个冷水,pe没用的,并不能跑赢指数,随便说个比如60日跌幅从大到小排比pe不知道高到哪儿去了。
- 不断换入有价值的
我认为这样可以选出白马股:
1、走势好的。逻辑上性价比高的,走势就应该好。
2、财报好看。这样可以从走势好的当中剔除纯粹靠炒作炒高的。
3、时间长。以上2个条件同时符合,同时时间越长,越能证明就是白马股。
统一回复一下楼上几位的问题:
1、这个模拟组合只是想检验一下大家一直讨论的低PE组合有效性问题,毕竟回测和更贴近真实操作的模拟盘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具体的回测案例建议大家可以看看集思路或雪球上一些文章,比如一开始我发的链接 。我只是对组合进行了修改
2、关于周期股伪低PE的问题确实是个问题,比如券商股16年业绩如果不出意外,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去年一半就算不错了。不过话说回来,虽然低PE代表了市场对行业或个股的悲观预期,但否极泰来的事情也很容易发生在低PE股票里
3、至于我希望该组合能达到的目标,主要是:(1)能验证低PE组合长期来看能够战胜市场(这里主要针对沪深300和上证50,至少1-2年内能够看出差别来);(2)能够实现较低的回撤(相对中证500)。当然后期是否真的如此还需要观察。
继续更新组合净值走势:截至日,组合净值累计增长率-3.37%。同期比较的指数累计收益率分别为:上证50是-1.35%,沪深300是-2.53%,中证500是-5.51%。
组合继续跑输中证50和沪深300指数,略强于中证500指数
更新截至日数据:组合累计净值增长率-4.02%,继续落后于同期上证50、沪深300指数(累计增长率分别-2.25%和-3.31%),跑赢同期中证500指数(-5.65%)。
- 不断换入有价值的
贵州茅台,ROE常年保持在30%左右,所以即使常年市盈率高,也有可能常年跑赢低市盈率的股票。
意思是可能低市盈率的永远保持低市盈率,高市盈率的永远保持高市盈率,这样ROE高低反而成了投资依据。
事实上好像确实如此,市盈率高的贵州茅台,多年跑赢市盈率低的平安银行(ROE20%左右)。
继续更新:截至日,组合累计收益率-5.59%,仍跑输上证50指数(-3.66%)和沪深300指数(-4.95%),相对中证500(-6.58%)有一定优势。
继续更新:截至日,组合累计净值增长率-6.54%,仍然跑输同期上证50(-4.85%)和沪深300指数(-5.96%),但除上证50受周末银行股跌幅较大外,也并未出现明显收敛迹象。但中证500指数则表现除一定的抗跌性
下周如果金融股出现较大跌幅的话,可能组合的相对表现会好于上证50和沪深300。
继续更新模拟组合走势:
截至日,组合累计净收益-4.54%,跑输同期所有标杆。其中上证50为-2.52%,沪深300指数为-3.61%,中证500为-4.27%。
本周银行股固然没有预期中的下跌,中小盘更表现出高弹性,使得中证500指数超越模拟组合
7月组合调整情况,根据组合筛选标准,当月剔除信达地产和招商证券,买入中天城投和上海机电
日模拟组合数据更新:可能是银行股除权的原因,本周组合表现强于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截至周末,模拟组合累计净值增长率 -2.18%,同期上证50和沪深300分别为-1.53%和-2.44%。而中证500则更甚一筹,累计净值增长率-1.32%,体现出中小盘股高波动性的特征。
更新截至日的模拟组合净值:组合累计增长率1.34%,超越同期上证50(0.34%)和沪深300(0.12%),也强于中证500指数(0.89%)。中小盘本周表现扔强于大盘股(反弹过程中小盘股的优势?)
究其原因,应该还是与近期个股分红有关系。目前账户内资金余额3645元,约为初期总规模的1.82%。这个可能也是低估值组合的一个相对优势吧。
继续更新净值:受本周大盘回调影响,截至日,组合成立以来累计净值增长率0.05%,同期上证50和沪深300累计收益率分别为-1.14%和-1.44%,而中证500则相对抗跌,累计收益率为0.10%。
目前看,组合之所以优于上证50和沪深300,还是占了分红的便宜。这可以从模拟账户中的现金看出来。
本周在大盘回调的背景下,模拟组合的净值出现超越比较基准的迹象,周涨幅超过2.90%。
截至7月30日,组合成立以来累计净值增长率2.97%,同期上证50和沪深300分别为-1.23%和-2.09%,而中证500在回调过程中也表现的更”积极“,累计涨幅回落至-2.84%。
究其原因,可能与近期低估值+高分红个股受市场青睐有关。
7月末组合调整情况:
本次调整涉及的个股较多,达到了7只。其中汽车股被剔除了3只(涨的还挺好)。
增加7只个股中,非银金融3只,分别是2只证券和1只保险(平安)
从个人角度看,相对于16年业绩,券商股估值被高估了,但出于规则考虑还是加进去,毕竟目前也体现了市场对其未来的悲观情绪,所以也有可能碰上反弹机会。
更新截至日的走势:组合成立以来收益率3.82%,较上周增长了0.85%,继续跑赢对标指数。同期上证50、沪深300指数累计收益率分别为-1.53%和-2.05%。而中证500基本保持不变,为-2.84%。
其中超额收益主要来自于调入的万科A。
另检查发现,月初的调仓有一个差错,少增加一只股票,根据月初数据,为南京高科(地产股)。
虽然觉得地产股后期可能有回调风险,但根据规则,还是加上。
- You can't trust figures put out by banking industry. It's easy to report a little more earnings. —Charlie Munger Feb. 2017
这个策略肯定是有效的,有效的定义是跑赢指数,但最大回撤和指数类似
- 赞同来自:
天书、帅牛、割总
更新了这么多个月了。感觉像个主动基金。和炒股没什么区别。分散风险也分散收益。如果炒股,还是精选比较好。
- 克己复理
记下,观察。
- 早日达到etf申赎的条件
我五月中下旬在雪球上也建了一个类似的低pe蓝筹股的模拟组合,现在总收益率在百分之九左右
继续更新,本周大盘难得出现了反弹,尤其是以大盘股为主的上证50表现不俗。不过有赖于地产和券商股的强势,本周模拟组合还是跑赢了几个比较基准。
截至日,模拟组合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8.04%,同期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分别为1.85%和0.67%。中证500反弹较弱,同期累计收益率为-1.34%。
继续更新:
本周来看,大盘涨势不错,尤其是代表中小盘的中证500涨幅超过3%。
在地产股的带动下,本周组合净值涨幅约2.3%,成立以来累计净值增长率10.37%,同期上证50和沪深300累计增长率分别为3.08%和2.84%,中证500为1.80%。
目前看,组合超额收益除占了分红的便宜外,另一个是近期个别板块,如前期的汽车、近期的地产的表现较好所致。
更新截至日模拟组合净值走势:
本周市场处于回调阶段。在万科高位回落带动下,地产股回调明显,模拟组合净值跌幅也超过3%,大幅跑输同期各对标指数。截至本周末,模拟组合成立以来累计净值增长率回落至7.15%,同期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指数分别为1.71%、1.07%、0.41%。
更新净值:
截至日,组合净值当周略有反弹,成立以来累计净值增长率7.60%。上周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反弹幅度也相当,同期累计收益率分别达到了2.19%和1.28%。但中证500同期累计收益率下跌至-0.43%。
本周刚好是月末调仓,而随着三季报公布完毕,组合构成也发生较大变化,30%的个股被替换。
尤其是券商股受净利润同比下滑较大影响,TTM 的PE走高,全部被剔除出组合中;而传统的交运、公用事业、房地产、汽车增加个股则较多。
- 上jsl最大的乐趣就是看A类赌徒和B类赌徒互相嘲讽
模拟盘和实盘不是一个概念,模拟盘你毫无心里压力,操作不容易变形,我去年八九月在雪球建了一个荒岛组合,满仓二十只,每只5%,到如今收入二十个点,跑赢大盘40个点,那又怎么样呢,我如果实盘肯定没有这么好,说不定还跑不过大盘
本周组合跑输三个业绩比较对象,截至日,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为7.27%,较上周反而下跌0.33个点,调入的几个地产股下跌较明显。
同期业绩比较对象均小幅上涨,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分别为2.16%。1.40%和1.36%。其中中证500指数涨幅达到了1.79%。
本周市场出现向下调整,组合亦未能幸免,从抗跌性看与上证50和沪深300比较并无优势(银行股占比较大的上证50抗跌性则相对较好),仅相对中证500有一定优势。
截至日,模拟组合成立以来收益率4.75%,较上周下跌了2.52%。同期比较基准成立以来收益率分别为:上证50(-0.25%),沪深300(-1.02%),中证500(-1.66%)。
今天才看到,关注了。楼主回撤过这个策略的历史收益率吗?
- 淡定。。。你要承受你心天的季候,如同你常常承受从田野上度过的四时。你要静守,度过你心里凄凉的冬日。
好帖。。。支持 实证。。。强烈关注
本周大盘小幅上涨,模拟组合表现也较为不错,累计涨幅较上周增加了1.41个百分点,强于上证50和沪深300,仅小幅低于中证500的1.44个百分点。
截至日,本模拟组合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6.16%,高于同期上证50(0.65%)、沪深300(0.11%)和中证500(-0.22%)。
本周市场整体还是略有下跌,模拟组合走势与几个指数差异不大,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降至5.43%,同期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500累计收益率分别为:-0.22%,-0.58%,-0.88%。
10月初,组合内个股调整不大,仅替换了2只个股,分别是电子城和荣盛发展,调入的2只个股是华侨城A和格力电器。
更新十月第一周模拟组合收益情况:
本周市场总体上涨,截至10月14日,模拟组合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较节前增加了1.74个百分点,至7.17%。同期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与组合涨幅大体相当,成立以来收益率分别为1.27%和1.03%。而中证500涨幅略胜一筹,较节前增加了2.21个百分点,成立以来收益率达到1.33%。
由于工作较忙,本月组合调整的两只个股直到周四才替换,可能会对实验收益造成细微影响。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赖茅和茅台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