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阳历什么是星座是按阴历还是阳历

阴历是农历吗 农历和阴历有什么区别_万年历
当前位置: &
阴历是农历吗 农历和阴历有什么区别
导读:在我国常用的纪年法有农历和公历,当然还阴历。而在我们的印象中新历就是公历、阳历,农历就是阴历,那么,阴历就是农历吗?什么是农历什么是阴历?不妨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农历和阴历的区别吧。
阴历是农历吗
阴历:又称太阴历。他以月亮的圆缺决定一个月时间的长度,月份和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周期(四季寒暑)无关,年的长度只是月的整数倍。月亮盈亏周期为29.5306日(29日12时44分3秒),称为一个朔望月。由于历法规定月必须是整日数,这样一年中有些月份是29天,有些月份是30天,以此调整历法月的平均时长与月亮的盈亏周期相一致。
农历:又称旧历,是阴阳历的一种,过去误称阴历。由于在我国已使用很多年代,所以习惯上叫阴历。它的特点是:既重视月亮的圆缺变化,又照顾一年中的四季寒暑。为了把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在历法中协调起来,采用&19年7闰法&,即在19年中分别有7年分别增加一个月(闰月),其他年份仍为12个月。一年有13个月的又称为闰年,全年383~385日;一年有12月的又称平年,全年353~355日。这种置闰历法的精度相当高。这种历法又根据太阳在黄道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以便于农事。其缺点是平年和闰年日数相差较大。
农历和阴历的区别
1、阴历是农历,但农历不仅是阴历。我国自古流传下来的农历是阴阳合历,其中包括象这样&八月十五月亮圆&表示的以月亮周期记录的阴历。也包括&清明节&这样按&节气&来表达的、总在每年的4月5日这样的太阳历。
所以,经常会在日历上看到&农历七月初七,大暑第九日&这样的表示,前面的七月初七是农历中的阴历表示法,而大暑第九日则是农历中的阳历表示法。
2、从字面上理解,阳历是&太阳历&的简称。农历分为阴历和阳历就是这样的表示。但自从采用西方的&公元历法&,现在的阳历就基本上专门来表示也是&太阳历&的&公元历&。这主要跟我们的习惯有关。因为作为中国日期记录及节日的大部分,都是按照农历中的阴历来定义的。比如&除夕&就是腊月三十,年就是正月初一。端午节等等都如此。而用农历中的阳历来表示的好象只有一个算不上节日的&清明节&。农历中的阳历就是24节气,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服务,说起来,农历中的阳历倒更能代表&农历&这个称谓。
最新资讯推荐农历和阳历有什么区别_百度知道
农历和阳历有什么区别
农历是不是比阳历时间长?...
农历是不是比阳历时间长?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采纳数:4907
获赞数:161309
阳历,即太阳历,是以四季循环的回归年(地球绕太阳一周)为基本周期,与月相变化无关。太阳历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历月的日数和年的月数是人为规定。 阴历,即太阴历(月球我国古代称太阴),以月球圆缺的周期朔望月为基本周期。历月平均长度29.5天,规定单数月30天,双数月29天,12个历月为1年, 共354天。规定30年内增加11个闰日,安置在第2,5,7,10,13,16,18,21,24,26,29各年的12月底。目前太阴历只在伊斯兰教国家和地区使用。(注意跟我们有的阴历不是一个概念) 公历,公共历法简称。现行世界通用历法,真名格里高利历(罗马教皇制定颁布),太阳历的一种。天天在用就不具体说了。 农历,中国传统历法,属阴阳历(我们经常简称为阴历,这里一定要与前面所说的太阴历区别)。以月相变化周期朔望月作为历月的基础,同时又考虑回归年的周期,采用加闰月的方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和回归年的长度接近。以朔日作为第个历月的初一,两朔日之间的时间为一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1年设 12个月,共 354或355天。为使历年平均接近回归年,在19个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有闰月的那年有13个月,共384或385天,叫作闰年。19个历年和19个回归年的长度几乎相等,7个闰月一般在第3,6,9,11,14,17,19年。具体安置在哪一个月,这和二十四节气的中气有关。二十四节气实际是由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组成(是不是出你意外),二者相间排列,每月都有它固定的中气,如含有中气雨水的月为正月。19个回归年中有19*12=228个中气和节气,但有235个朔望月,显然有7个月没有中气,7个月没有节气。阴阳历规定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这一年的闰月 另外有一点,我们现在说的农历一词是在建国后才出现的。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历的称法,但统称是干支纪年法。一般现在都用农历一词了,但在一些专业文献中会有另外称法。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干; 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 干支还是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 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 甲炎了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采纳数:31221
获赞数:1002703
阳历,即太阳历,是以四季循环的回归年(地球绕太阳一周)为基本周期,与月相变化无关。太阳历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历月的日数和年的月数是人为规定。 阴历,即太阴历(月球我国古代称太阴),以月球圆缺的周期朔望月为基本周期。历月平均长度29.5天,规定单数月30天,双数月29天,12个历月为1年, 共354天。规定30年内增加11个闰日,安置在第2,5,7,10,13,16,18,21,24,26,29各年的12月底。目前太阴历只在伊斯兰教国家和地区使用。(注意跟我们有的阴历不是一个概念) 公历,公共历法简称。现行世界通用历法,真名格里高利历(罗马教皇制定颁布),太阳历的一种。天天在用就不具体说了。 农历,中国传统历法,属阴阳历(我们经常简称为阴历,这里一定要与前面所说的太阴历区别)。以月相变化周期朔望月作为历月的基础,同时又考虑回归年的周期,采用加闰月的方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和回归年的长度接近。以朔日作为第个历月的初一,两朔日之间的时间为一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1年设 12个月,共 354或355天。为使历年平均接近回归年,在19个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有闰月的那年有13个月,共384或385天,叫作闰年。19个历年和19个回归年的长度几乎相等,7个闰月一般在第3,6,9,11,14,17,19年。具体安置在哪一个月,这和二十四节气的中气有关。二十四节气实际是由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组成(是不是出你意外),二者相间排列,每月都有它固定的中气,如含有中气雨水的月为正月。19个回归年中有19*12=228个中气和节气,但有235个朔望月,显然有7个月没有中气,7个月没有节气。阴阳历规定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这一年的闰月 另外有一点,我们现在说的农历一词是在建国后才出现的。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历的称法,但统称是干支纪年法。一般现在都用农历一词了,但在一些专业文献中会有另外称法
采纳数:2437
获赞数:75072
阳历,即太阳历,是以四季循环的回归年(地球绕太阳一周)为基本周期,与月相变化无关。太阳历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历月的日数和年的月数是人为规定。 阴历,即太阴历(月球我国古代称太阴),以月球圆缺的周期朔望月为基本周期。历月平均长度29.5天,规定单数月30天,双数月29天,12个历月为1年, 共354天。规定30年内增加11个闰日,安置在第2,5,7,10,13,16,18,21,24,26,29各年的12月底。目前太阴历只在伊斯兰教国家和地区使用。(注意跟我们有的阴历不是一个概念) 公历,公共历法简称。现行世界通用历法,真名格里高利历(罗马教皇制定颁布),太阳历的一种。天天在用就不具体说了。 农历,中国传统历法,属阴阳历(我们经常简称为阴历,这里一定要与前面所说的太阴历区别)。以月相变化周期朔望月作为历月的基础,同时又考虑回归年的周期,采用加闰月的方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和回归年的长度接近。以朔日作为第个历月的初一,两朔日之间的时间为一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1年设 12个月,共 354或355天。为使历年平均接近回归年,在19个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有闰月的那年有13个月,共384或385天,叫作闰年。19个历年和19个回归年的长度几乎相等,7个闰月一般在第3,6,9,11,14,17,19年。具体安置在哪一个月,这和二十四节气的中气有关。二十四节气实际是由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组成(是不是出你意外),二者相间排列,每月都有它固定的中气,如含有中气雨水的月为正月。19个回归年中有19*12=228个中气和节气,但有235个朔望月,显然有7个月没有中气,7个月没有节气。阴阳历规定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这一年的闰月 另外有一点,我们现在说的农历一词是在建国后才出现的。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历的称法,但统称是干支纪年法。一般现在都用农历一词了,但在一些专业文献中会有另外称法 中国的农历跟阳历当然是根据天干地支来的啦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干; 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 干支还是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 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 甲炎了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采纳数:10
获赞数:138
擅长:暂未定制
简单点说,阳历就是我们日历上的一年365天,农历也叫阴历,每年日子是不定的,会根据天象改变
获赞数:18
擅长:暂未定制
阳历,即太阳历,是以四季循环的回归年(地球绕太阳一周)为基本周期,与月相变化无关。太阳历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历月的日数和年的月数是人为规定。 阴历,即太阴历(月球我国古代称太阴),以月球圆缺的周期朔望月为基本周期。历月平均长度29.5天,规定单数月30天,双数月29天,12个历月为1年, 共354天。规定30年内增加11个闰日,安置在第2,5,7,10,13,16,18,21,24,26,29各年的12月底。目前太阴历只在伊斯兰教国家和地区使用。(注意跟我们有的阴历不是一个概念) 公历,公共历法简称。现行世界通用历法,真名格里高利历(罗马教皇制定颁布),太阳历的一种。天天在用就不具体说了。 农历,中国传统历法,属阴阳历(我们经常简称为阴历,这里一定要与前面所说的太阴历区别)。以月相变化周期朔望月作为历月的基础,同时又考虑回归年的周期,采用加闰月的方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和回归年的长度接近。以朔日作为第个历月的初一,两朔日之间的时间为一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1年设 12个月,共 354或355天。为使历年平均接近回归年,在19个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有闰月的那年有13个月,共384或385天,叫作闰年。19个历年和19个回归年的长度几乎相等,7个闰月一般在第3,6,9,11,14,17,19年。具体安置在哪一个月,这和二十四节气的中气有关。二十四节气实际是由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组成(是不是出你意外),二者相间排列,每月都有它固定的中气,如含有中气雨水的月为正月。19个回归年中有19*12=228个中气和节气,但有235个朔望月,显然有7个月没有中气,7个月没有节气。阴阳历规定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这一年的闰月 另外有一点,我们现在说的农历一词是在建国后才出现的。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历的称法,但统称是干支纪年法。一般现在都用农历一词了,但在一些专业文献中会有另外称法。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干; 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 干支还是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 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 甲炎了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回答者: f77917 - 状元 十四级 4-22 14:58阳历,即太阳历,是以四季循环的回归年(地球绕太阳一周)为基本周期,与月相变化无关。太阳历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历月的日数和年的月数是人为规定。 阴历,即太阴历(月球我国古代称太阴),以月球圆缺的周期朔望月为基本周期。历月平均长度29.5天,规定单数月30天,双数月29天,12个历月为1年, 共354天。规定30年内增加11个闰日,安置在第2,5,7,10,13,16,18,21,24,26,29各年的12月底。目前太阴历只在伊斯兰教国家和地区使用。(注意跟我们有的阴历不是一个概念) 公历,公共历法简称。现行世界通用历法,真名格里高利历(罗马教皇制定颁布),太阳历的一种。天天在用就不具体说了。 农历,中国传统历法,属阴阳历(我们经常简称为阴历,这里一定要与前面所说的太阴历区别)。以月相变化周期朔望月作为历月的基础,同时又考虑回归年的周期,采用加闰月的方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和回归年的长度接近。以朔日作为第个历月的初一,两朔日之间的时间为一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1年设 12个月,共 354或355天。为使历年平均接近回归年,在19个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有闰月的那年有13个月,共384或385天,叫作闰年。19个历年和19个回归年的长度几乎相等,7个闰月一般在第3,6,9,11,14,17,19年。具体安置在哪一个月,这和二十四节气的中气有关。二十四节气实际是由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组成(是不是出你意外),二者相间排列,每月都有它固定的中气,如含有中气雨水的月为正月。19个回归年中有19*12=228个中气和节气,但有235个朔望月,显然有7个月没有中气,7个月没有节气。阴阳历规定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这一年的闰月 另外有一点,我们现在说的农历一词是在建国后才出现的。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历的称法,但统称是干支纪年法。一般现在都用农历一词了,但在一些专业文献中会有另外称法 中国的农历跟阳历当然是根据天干地支来的啦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干; 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 干支还是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 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 甲炎了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回答者:黄海花园 - 副总裁 十级 4-22 15:02阳历,即太阳历,是以四季循环的回归年(地球绕太阳一周)为基本周期,与月相变化无关。太阳历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历月的日数和年的月数是人为规定。 阴历,即太阴历(月球我国古代称太阴),以月球圆缺的周期朔望月为基本周期。历月平均长度29.5天,规定单数月30天,双数月29天,12个历月为1年, 共354天。规定30年内增加11个闰日,安置在第2,5,7,10,13,16,18,21,24,26,29各年的12月底。目前太阴历只在伊斯兰教国家和地区使用。(注意跟我们有的阴历不是一个概念) 公历,公共历法简称。现行世界通用历法,真名格里高利历(罗马教皇制定颁布),太阳历的一种。天天在用就不具体说了。 农历,中国传统历法,属阴阳历(我们经常简称为阴历,这里一定要与前面所说的太阴历区别)。以月相变化周期朔望月作为历月的基础,同时又考虑回归年的周期,采用加闰月的方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和回归年的长度接近。以朔日作为第个历月的初一,两朔日之间的时间为一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1年设 12个月,共 354或355天。为使历年平均接近回归年,在19个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有闰月的那年有13个月,共384或385天,叫作闰年。19个历年和19个回归年的长度几乎相等,7个闰月一般在第3,6,9,11,14,17,19年。具体安置在哪一个月,这和二十四节气的中气有关。二十四节气实际是由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组成(是不是出你意外),二者相间排列,每月都有它固定的中气,如含有中气雨水的月为正月。19个回归年中有19*12=228个中气和节气,但有235个朔望月,显然有7个月没有中气,7个月没有节气。阴阳历规定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这一年的闰月 另外有一点,我们现在说的农历一词是在建国后才出现的。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历的称法,但统称是干支纪年法。一般现在都用农历一词了,但在一些专业文献中会有另外称法
获赞数:12
擅长:暂未定制
楼上的太厉害了农历就是中国古代由耕种收获等定的“日历”
其他4条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 &
二十四节气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是按农历还是阳历
导语:好消息:就在昨天,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有许多瑰宝类遗产,归结于汉族辛勤劳动人民的生活生产经验。二十四节气就是这样的,能反应季节变化、天气预测、指导生产生活。其实,24节气早就在先秦时期就诞生了。二十四节气该是农耕文明中气候方面的辉煌成就吧,随着现代中国日益强大,中国古代文明中的精华越来越得到全世界的承认。哈哈,身为中国人非常感到骄傲。大家都知申遗成功,却不太了解24节气是什么?下文天气网为您科普。还有二十四节气是按农历还是阳历?更多精彩请看下文。
二十四节气是什么意思: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
二十四节气是什么:反映地球的回归运动,寒暑季节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降水现象。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用24节气歌记: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你会唱吗?
一直觉得二十四节气不仅准确,而且用词特别美又很有特色,一眼看上去既有美感又能看出含义。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按农历还是阳历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二十四节气是通过地球围绕太阳周年运动得出的,当然和阳历相符。阳历之所以称之为阳历,就是因为他以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所计算,农历之所以又称之为阴历,是因为他以月亮围绕地球的运行周期而计算,月亮又称为太阴,所以称之为阴历。
关于24节气,你得知道以下几件事儿&&
一、 西方的12星座其实是根据咱老祖宗的24节气来滴!
1、白羊座,公历3月21日-4月20日=春分到谷雨。
2、金牛座,4月21日-5月21日=谷雨到小满。
3、双子座,5月22日-6月21日=小满到夏至。
4、巨蟹座,6月22日-7月22日=夏至到大暑。
5、狮子座,7月23日-8月23日=大暑到处暑。
6、处女座,8月24日-9月23日=处暑到秋分。
7、天秤座,9月24日-10月23日=秋分到霜降。
8. 天蝎座,10月24日-11月22日=霜降到小雪。
9. 射手座,11月23日-12月21日=小雪到冬至。
10、摩羯座,12月22日-1月20日=冬至到大寒。
11、水瓶座,1月21日-2月19日=大寒到雨水。
12、双鱼座,2月20日-3月20日=雨水到春分。
二 、老祖宗早在2800年前就衍化出24节气
早在东周时代(始于公元前770年),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以当地天象、气温、降水和物产的时序变化为准,逐步被中国各地采用,被认为是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且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最新天气资讯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日是过阳历还是阴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