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并大村搞起大旅游有什么招数?

小村搞起大旅游 推进旅游富民有实招小村搞起大旅游 推进旅游富民有实招光明网百家号“旅游+通用航空”“旅游+养生”“旅游+文化”……这个冬天,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冲乎尔镇合孜勒哈英村,八方宾客汇聚于此,欣赏拍摄雾凇美景,品尝民族特色美食,感受马拉爬犁的惬意,体验骏马狂奔的激情,尽享直升机翱翔天空的刺激。农牧业向旅游业转型合孜勒哈英全村只有217户,662人,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村。过去由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草场少,生产资料少等原因,导致大多数村民家庭不富裕,一些村民也曾尝试发展旅游业,但因管理不科学、接待不规范、旅游设施不完善等原因,游客始终不多。针对这一问题,村党支部会同驻村工作队,多次召开由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党员和村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集中分析原因,查找问题,商议发展思路,最终形成共识——发展旅游业是增收致富的唯一出路。“这个村地处阿勒泰千里画廊、千里花海和喀纳斯旅游主干线,自然风光秀美,民俗特色浓郁,旅游资源丰富,我们镇党委政府按照支部+企业+协会=富民的发展思路,将发展旅游业作为促进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按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旅游村寨的定位,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全力打造冬季观雾淞,夏季搞漂流,四季搞摄影的旅游项目。”冲乎尔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阿斯哈尔·马开汉说。发展方向明确、村民思想统一后,村党支部和工作队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旅游发展规划,对全村有意向发展旅游的村民进行旅游接待、安全常识等内容的强化培训,对全村的农家乐进行规范和提质。现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党支部正引领村民由传统的农牧业向发展旅游业转型。推进旅游富民有实招“我们村有天然白桦林、红叶林、奇石林,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还有独具特色的哈萨克族民俗风情、绿色有机美食等,这些都是留住游客的最好载体。”村党支部书记叶尔勒克·孜亚班满怀信心地说。根据这些特点和优势,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村党支部组织成立了“红叶林家访旅游协会”“红叶林骆驼旅游探险协会”“马拉爬犁协会”“少数民族刺绣合作社”等组织,每个组织由一名党员负责。目前,红叶林家访旅游协会已备案正式会员16户,户均年收益达2.5万元;红叶林少数民族刺绣合作社解决了本村和邻村20个妇女的就业问题,人均年增收达到1万元以上;骆驼旅游探险协会不仅解决了20户村民平时骆驼没人饲养的难题,每年还可以为村民带来3500元的纯收入。红叶林少数民族刺绣合作社负责人加依娜·毛吾列提汗说:“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我们成立的合作社,不仅解决了妇女们的就业创收难题,还让当地手工艺绣品走出了布尔津,走向了新疆、全国。”为提高接待质量,真正让游客有“家”的感觉,工作队专门从阿勒泰请来烹调、宾馆服务、礼仪等方面的老师,开展特色美食、普通话和礼仪等专项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举办各类培训班9个,培训1000余人次。村民沙达提·阿巴依汗说:“我以前主要养牲畜,一年辛苦下来,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现在发展旅游,自去年5月以来,我已经净挣了3万多元,与过去相比,收入增加了一倍还多。”为了进一步促进旅游富民,党支部与工作队还采取“网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广乡村旅游项目,网上接收游客预订,线下提供优质服务。现在,合孜勒哈英村的旅游业做得红红火火,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来到这里,休闲旅游、体验乡村生活。特色旅游受游客青睐目前,合孜勒哈英村的旅游业发展已列入布尔津县旅游富民重点扶持工程,合孜勒哈英村成为阿勒泰地区千里画廊旅游观光点之一。前不久,“中国·新疆·布尔津第二届雾凇节”在这里成功举办,吸引了八方游客前来赏冰雪奇景、品民俗风情、忆童年欢趣。其中,乘坐直升机看雾凇成为一大亮点,吸引了不少游客参与。倪克是来自乌鲁木齐的游客,与他同行的旅游团队有200多人,他们兴奋地说起此行的收获:“乘着马拉雪橇深入白桦林观赏如礼花般绽放的晶莹雾凇、拍雪景;参观雪橇装饰评比和哈萨克族手工艺品展;感受雪域民俗运动会上的比赛项目;和参加冬令营的小朋友们一起玩爬犁、滑冰、骑冰上自行车;玩累了可以走进当地牧民家,喝香喷喷的奶茶,品尝包尔萨克(油炸面食)、霍尔达克(马肉炖土豆丁)、风干牛肉……这样感受冬天,简直太享受了,今后我们还会再来的!”合孜勒哈英村的旅游不仅受到了游客的好评,也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据阿斯哈尔介绍,仅雾淞节当天,游客就超过3000人,为当地群众带来40余万元收入。据布尔津县旅游局副局长朱宝艳介绍,从2017年11月到现在,布尔津已经接待游客近4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提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光明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媒体融合与创新的引领者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您当前的位置 :
&>&&>&&>&&正文
小村搞起大旅游 推进旅游富民有实招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乘直升机观光成为这里的又一道风景摄影师拍摄牵着高头大马的牧民独具特色的工艺品受到游客的青睐  “旅游+通用航空”“旅游+养生”“旅游+文化”……这个冬天,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冲乎尔镇合孜勒哈英村,八方宾客汇聚于此,欣赏拍摄雾凇美景,品尝民族特色美食,感受马拉爬犁的惬意,体验骏马狂奔的激情,尽享直升机翱翔天空的刺激。  农牧业向旅游业转型  合孜勒哈英全村只有217户,662人,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村。过去由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草场少,生产资料少等原因,导致大多数村民家庭不富裕,一些村民也曾尝试发展旅游业,但因管理不科学、接待不规范、旅游设施不完善等原因,游客始终不多。  针对这一问题,村党支部会同驻村工作队,多次召开由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党员和村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集中分析原因,查找问题,商议发展思路,最终形成共识——发展旅游业是增收致富的唯一出路。  “这个村地处阿勒泰千里画廊、千里花海和喀纳斯旅游主干线,自然风光秀美,民俗特色浓郁,旅游资源丰富,我们镇党委政府按照支部+企业+协会=富民的发展思路,将发展旅游业作为促进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按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旅游村寨的定位,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全力打造冬季观雾淞,夏季搞漂流,四季搞摄影的旅游项目。”冲乎尔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阿斯哈尔·马开汉说。  发展方向明确、村民思想统一后,村党支部和工作队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旅游发展规划,对全村有意向发展旅游的村民进行旅游接待、安全常识等内容的强化培训,对全村的农家乐进行规范和提质。现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党支部正引领村民由传统的农牧业向发展旅游业转型。  推进旅游富民有实招  “我们村有天然白桦林、红叶林、奇石林,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还有独具特色的哈萨克族民俗风情、绿色有机美食等,这些都是留住游客的最好载体。”村党支部书记叶尔勒克·孜亚班满怀信心地说。  根据这些特点和优势,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村党支部组织成立了“红叶林家访旅游协会”“红叶林骆驼旅游探险协会”“马拉爬犁协会”“少数民族刺绣合作社”等组织,每个组织由一名党员负责。目前,红叶林家访旅游协会已备案正式会员16户,户均年收益达2.5万元;红叶林少数民族刺绣合作社解决了本村和邻村20个妇女的就业问题,人均年增收达到1万元以上;骆驼旅游探险协会不仅解决了20户村民平时骆驼没人饲养的难题,每年还可以为村民带来3500元的纯收入。红叶林少数民族刺绣合作社负责人加依娜·毛吾列提汗说:“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我们成立的合作社,不仅解决了妇女们的就业创收难题,还让当地手工艺绣品走出了布尔津,走向了新疆、全国。”  为提高接待质量,真正让游客有“家”的感觉,工作队专门从阿勒泰请来烹调、宾馆服务、礼仪等方面的老师,开展特色美食、普通话和礼仪等专项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举办各类培训班9个,培训1000余人次。村民沙达提·阿巴依汗说:“我以前主要养牲畜,一年辛苦下来,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现在发展旅游,自去年5月以来,我已经净挣了3万多元,与过去相比,收入增加了一倍还多。”  为了进一步促进旅游富民,党支部与工作队还采取“网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广乡村旅游项目,网上接收游客预订,线下提供优质服务。  现在,合孜勒哈英村的旅游业做得红红火火,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来到这里,休闲旅游、体验乡村生活。  特色旅游受游客青睐  目前,合孜勒哈英村的旅游业发展已列入布尔津县旅游富民重点扶持工程,合孜勒哈英村成为阿勒泰地区千里画廊旅游观光点之一。前不久,“中国·新疆·布尔津第二届雾凇节”在这里成功举办,吸引了八方游客前来赏冰雪奇景、品民俗风情、忆童年欢趣。其中,乘坐直升机看雾凇成为一大亮点,吸引了不少游客参与。  倪克是来自乌鲁木齐的游客,与他同行的旅游团队有200多人,他们兴奋地说起此行的收获:“乘着马拉雪橇深入白桦林观赏如礼花般绽放的晶莹雾凇、拍雪景;参观雪橇装饰评比和哈萨克族手工艺品展;感受雪域民俗运动会上的比赛项目;和参加冬令营的小朋友们一起玩爬犁、滑冰、骑冰上自行车;玩累了可以走进当地牧民家,喝香喷喷的奶茶,品尝包尔萨克(油炸面食)、霍尔达克(马肉炖土豆丁)、风干牛肉……这样感受冬天,简直太享受了,今后我们还会再来的!”  合孜勒哈英村的旅游不仅受到了游客的好评,也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据阿斯哈尔介绍,仅雾淞节当天,游客就超过3000人,为当地群众带来40余万元收入。  据布尔津县旅游局副局长朱宝艳介绍,从2017年11月到现在,布尔津已经接待游客近4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提升。
责任编辑:
假日集结号
(C)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微信服务号
浙江打造智慧旅游的背景下,【游你满意】平台借助微信公众号发布游客满意度数据,实现旅游业移动端投诉与满意度调查。
旅游微画报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Zjo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小村搞起大旅游 推进旅游富民有实招
乘直升机观光成为这里的又一道风景
摄影师拍摄牵着高头大马的牧民
独具特色的工艺品受到游客的青睐
“旅游+通用航空”“旅游+养生”“旅游+文化”……这个冬天,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冲乎尔镇合孜勒哈英村,八方宾客汇聚于此,欣赏拍摄雾凇美景,品尝民族特色美食,感受马拉爬犁的惬意,体验骏马狂奔的激情,尽享直升机翱翔天空的刺激。
农牧业向旅游业转型
合孜勒哈英全村只有217户,662人,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村。过去由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草场少,生产资料少等原因,导致大多数村民家庭不富裕,一些村民也曾尝试发展旅游业,但因管理不科学、接待不规范、旅游设施不完善等原因,游客始终不多。
针对这一问题,村党支部会同驻村工作队,多次召开由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党员和村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集中分析原因,查找问题,商议发展思路,最终形成共识——发展旅游业是增收致富的唯一出路。
“这个村地处阿勒泰千里画廊、千里花海和喀纳斯旅游主干线,自然风光秀美,民俗特色浓郁,旅游资源丰富,我们镇党委政府按照支部+企业+协会=富民的发展思路,将发展旅游业作为促进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按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旅游村寨的定位,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全力打造冬季观雾淞,夏季搞漂流,四季搞摄影的旅游项目。”冲乎尔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阿斯哈尔·马开汉说。
发展方向明确、村民思想统一后,村党支部和工作队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旅游发展规划,对全村有意向发展旅游的村民进行旅游接待、安全常识等内容的强化培训,对全村的农家乐进行规范和提质。现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党支部正引领村民由传统的农牧业向发展旅游业转型。
推进旅游富民有实招“我们村有天然白桦林、红叶林、奇石林,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还有独具特色的哈萨克族民俗风情、绿色有机美食等,这些都是留住游客的最好载体。”村党支部书记叶尔勒克·孜亚班满怀信心地说。
根据这些特点和优势,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村党支部组织成立了“红叶林家访旅游协会”“红叶林骆驼旅游探险协会”“马拉爬犁协会”“少数民族刺绣合作社”等组织,每个组织由一名党员负责。目前,红叶林家访旅游协会已备案正式会员16户,户均年收益达2.5万元;红叶林少数民族刺绣合作社解决了本村和邻村20个妇女的就业问题,人均年增收达到1万元以上;骆驼旅游探险协会不仅解决了20户村民平时骆驼没人饲养的难题,每年还可以为村民带来3500元的纯收入。红叶林少数民族刺绣合作社负责人加依娜·毛吾列提汗说:“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我们成立的合作社,不仅解决了妇女们的就业创收难题,还让当地手工艺绣品走出了布尔津,走向了新疆、全国。”
为提高接待质量,真正让游客有“家”的感觉,工作队专门从阿勒泰请来烹调、宾馆服务、礼仪等方面的老师,开展特色美食、普通话和礼仪等专项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举办各类培训班9个,培训1000余人次。村民沙达提·阿巴依汗说:“我以前主要养牲畜,一年辛苦下来,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现在发展旅游,自去年5月以来,我已经净挣了3万多元,与过去相比,收入增加了一倍还多。”
为了进一步促进旅游富民,党支部与工作队还采取“网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广乡村旅游项目,网上接收游客预订,线下提供优质服务。
现在,合孜勒哈英村的旅游业做得红红火火,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来到这里,休闲旅游、体验乡村生活。
特色旅游受游客青睐
目前,合孜勒哈英村的旅游业发展已列入布尔津县旅游富民重点扶持工程,合孜勒哈英村成为阿勒泰地区千里画廊旅游观光点之一。前不久,“中国·新疆·布尔津第二届雾凇节”在这里成功举办,吸引了八方游客前来赏冰雪奇景、品民俗风情、忆童年欢趣。其中,乘坐直升机看雾凇成为一大亮点,吸引了不少游客参与。
倪克是来自乌鲁木齐的游客,与他同行的旅游团队有200多人,他们兴奋地说起此行的收获:“乘着马拉雪橇深入白桦林观赏如礼花般绽放的晶莹雾凇、拍雪景;参观雪橇装饰评比和哈萨克族手工艺品展;感受雪域民俗运动会上的比赛项目;和参加冬令营的小朋友们一起玩爬犁、滑冰、骑冰上自行车;玩累了可以走进当地牧民家,喝香喷喷的奶茶,品尝包尔萨克(油炸面食)、霍尔达克(马肉炖土豆丁)、风干牛肉……这样感受冬天,简直太享受了,今后我们还会再来的!”
合孜勒哈英村的旅游不仅受到了游客的好评,也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据阿斯哈尔介绍,仅雾淞节当天,游客就超过3000人,为当地群众带来40余万元收入。
据布尔津县旅游局副局长朱宝艳介绍,从2017年11月到现在,布尔津已经接待游客近4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提升。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小村搞起大旅游
&旅游+通用航空&&旅游+养生&&旅游+文化&&&这个冬天,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冲乎尔镇合孜勒哈英村,八方宾客汇聚于此,欣赏拍摄雾凇美景,品尝民族特色美食,感受马拉爬犁的惬意,体验骏马狂奔的激情,尽享直升机翱翔天空的刺激。
农牧业向旅游业转型
合孜勒哈英全村只有217户,662人,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村。过去由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草场少,生产资料少等原因,导致大多数村民家庭不富裕,一些村民也曾尝试发展旅游业,但因管理不科学、接待不规范、旅游设施不完善等原因,游客始终不多。
针对这一问题,村党支部会同驻村工作队,多次召开由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党员和村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集中分析原因,查找问题,商议发展思路,最终形成共识&&发展旅游业是增收致富的唯一出路。
&这个村地处阿勒泰千里画廊、千里花海和喀纳斯旅游主干线,自然风光秀美,民俗特色浓郁,旅游资源丰富,我们镇党委政府按照支部+企业+协会=富民的发展思路,将发展旅游业作为促进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按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旅游村寨的定位,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全力打造冬季观雾淞,夏季搞漂流,四季搞摄影的旅游项目。&冲乎尔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阿斯哈尔&马开汉说。
发展方向明确、村民思想统一后,村党支部和工作队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旅游发展规划,对全村有意向发展旅游的村民进行旅游接待、安全常识等内容的强化培训,对全村的农家乐进行规范和提质。现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党支部正引领村民由传统的农牧业向发展旅游业转型。
推进旅游富民有实招
&我们村有天然白桦林、红叶林、奇石林,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还有独具特色的哈萨克族民俗风情、绿色有机美食等,这些都是留住游客的最好载体。&村党支部书记叶尔勒克&孜亚班满怀信心地说。
根据这些特点和优势,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村党支部组织成立了&红叶林家访旅游协会&&红叶林骆驼旅游探险协会&&马拉爬犁协会&&少数民族刺绣合作社&等组织,每个组织由一名党员负责。目前,红叶林家访旅游协会已备案正式会员16户,户均年收益达2.5万元;红叶林少数民族刺绣合作社解决了本村和邻村20个妇女的就业问题,人均年增收达到1万元以上;骆驼旅游探险协会不仅解决了20户村民平时骆驼没人饲养的难题,每年还可以为村民带来3500元的纯收入。红叶林少数民族刺绣合作社负责人加依娜&毛吾列提汗说:&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我们成立的合作社,不仅解决了妇女们的就业创收难题,还让当地手工艺绣品走出了布尔津,走向了新疆、全国。&
为提高接待质量,真正让游客有&家&的感觉,工作队专门从阿勒泰请来烹调、宾馆服务、礼仪等方面的老师,开展特色美食、普通话和礼仪等专项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举办各类培训班9个,培训1000余人次。村民沙达提&阿巴依汗说:&我以前主要养牲畜,一年辛苦下来,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现在发展旅游,自去年5月以来,我已经净挣了3万多元,与过去相比,收入增加了一倍还多。&
为了进一步促进旅游富民,党支部与工作队还采取&网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广乡村旅游项目,网上接收游客预订,线下提供优质服务。
现在,合孜勒哈英村的旅游业做得红红火火,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来到这里,休闲旅游、体验乡村生活。
特色旅游受游客青睐
目前,合孜勒哈英村的旅游业发展已列入布尔津县旅游富民重点扶持工程,合孜勒哈英村成为阿勒泰地区千里画廊旅游观光点之一。前不久,&中国&新疆&布尔津第二届雾凇节&在这里成功举办,吸引了八方游客前来赏冰雪奇景、品民俗风情、忆童年欢趣。其中,乘坐直升机看雾凇成为一大亮点,吸引了不少游客参与。
倪克是来自乌鲁木齐的游客,与他同行的旅游团队有200多人,他们兴奋地说起此行的收获:&乘着马拉雪橇深入白桦林观赏如礼花般绽放的晶莹雾凇、拍雪景;参观雪橇装饰评比和哈萨克族手工艺品展;感受雪域民俗运动会上的比赛项目;和参加冬令营的小朋友们一起玩爬犁、滑冰、骑冰上自行车;玩累了可以走进当地牧民家,喝香喷喷的奶茶,品尝包尔萨克(油炸面食)、霍尔达克(马肉炖土豆丁)、风干牛肉&&这样感受冬天,简直太享受了,今后我们还会再来的!&
合孜勒哈英村的旅游不仅受到了游客的好评,也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据阿斯哈尔介绍,仅雾淞节当天,游客就超过3000人,为当地群众带来40余万元收入。
据布尔津县旅游局副局长朱宝艳介绍,从2017年11月到现在,布尔津已经接待游客近4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提升。(刘是何)
责任编辑:雷云锋(QR0005)
手机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30%、政府工作报告上的二维码、“快舟十一号”火箭年内首飞......
2018年的全国两会正式迎来“互联网掌门人矩阵”,他们都带来了什么样的提案?
元宵灯会是一种中国传统民俗活动,2018年在北京,元宵节去哪里赏灯呢?
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以高科技元素惊艳全场。看看都运用了哪些高科技。
距离2018春节还有不到一个星期。今年红包怎么抢?各大产品春节的红包玩法也相继揭晓。2018年春运落下帷幕
上海新天地设计节揭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透视小村医徐大山 的文章

 

随机推荐